一、坚持农业发展银行的科学发展观(论文文献综述)
张霜[1](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李彦博[2](2017)在《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特定区域,以县级财政的独立为标志,以县级区域内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并以特定县之下的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互动为基本结构,通过人力资源、资金、物资、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互换,从而具有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基础性的经济,也构成了县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但是当下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创新力不足、发展不协调、资源能耗大、市场封闭等等一系列迫切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运用,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此背景下,开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这一命题切入,运用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阐明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功能和主要特征,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并立足于现实、把握好理论,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以期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有效模式,进而为决策者制定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对县域经济的理论进行概述。界定了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从不同角度划分了县域经济的类型;明确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了县域经济产业构成多样、经济体系开放、地域特色鲜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征。在阐明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认识县域经济的作用、准确把握其特点是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县域经济的基础。其次,阐明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现代西方发展理论,包括主体功能区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清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进程与脉络,从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先后提出,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性的指导理论。再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新开始阶段(1978—1982年)、探究摸索阶段(1983—1991年)、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新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至今)。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整体状态、分布状况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展示。对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进行了实例分析;挖掘各个模式背后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继而得出我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经验启示。然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要素结构不断完善,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先后又出现了“江阴模式”、“神木模式”、“双流模式”、“新晋江模式”等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在于促进了自身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在于它为中西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基于对新型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丰富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宝库,为县域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文章基于理论、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典型模式的总结,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分别是: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以期在刚性的原则下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每一个维度,实现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罗用能[3](2016)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研究 ——基于GZ省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征地和移民安置补偿制度实践中诞生的诸多新的政策、机制工具之一。所谓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是指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用(淹没)耕地,以水利水电工程征地前被征用(淹没)土地年亩产值或主要农产品(如水稻或小麦等主粮)的产量为基础,换算成当地等值的主粮实物或现金形式以长期逐年兑付方式补偿给失地移民,补偿期限与工程项目运行的寿命同期。发端于工程建设耕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突出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其实践旨在化解移民安置难题,解决移民长远生计。该机制也是对移民后期扶持的一个长期机制。该机制近年来不断获得项目所在地移民、政府、项目法人等各方认可,广泛推行,是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安置区社会实现长期安稳和谐、生态恢复的一块新基石。近年来,与该机制直接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等问题倍受关注,也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局限于选择关注其某一个方面要素或某一个问题的某些要素,缺乏全要素或主要要素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本论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补偿制度的实践实例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调查剖析,试图对现行移民安置补偿制度框架外的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研究,进行再认识和诠释。全文以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系统、结构、功能、矛盾、信息、监管和运行保障机制等主体要素为分析框架,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着重概述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及移民安置制度系统的演进历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实践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补偿制度的辩证思考,在阐释移民安置补偿目的、意义的基础上,着重辩证考察分析水利水电工程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制度实践的现状与困境,对移民安置补偿功能作用进行再分析。第三章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理性分析,辩证考察水利水电工程内在结构性关系,描述工程内部结构性矛盾的各个要素是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简述创新的移民安置补偿方式——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实践对工程结构各个要素的作用和影响。第四章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蕴涵的科学发展理念,深入论述水利水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所蕴涵、所实践、所体现的科学发展理念,即以人为本是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价值目标、统筹兼顾是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根本方法、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基本追求等。第五章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完善与优化,根据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提出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完善优化的基本原则、完善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必要维度和优化移民长期补偿方案的重要路径等。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旨在归纳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对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实践的未来作用、目标效应作出基本的预测性结论,提出相关展望和热情期盼。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视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五大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与方法,从义利、扶贫、生态等维度出发,系统研究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范围涵盖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涉及的主要方面和相关深层次因素,如法律法规政策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以及具体补偿标准调整机制、保障机制、决策协调机制、规范执行机制及监督管理机制等,从而突破了其他现有研究成果的局限。进而以理论成果为依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为指向,深入探讨如何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木桶中不协调、不健全的主要短板补齐补全,提出了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现实方案完善与优化的原则与对策。
李杰善[4](2013)在《金融方式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角度看,金融方使是金融力与金融关系的总和,是经济方使的重要组成部将。本论文旨在研究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关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乃国之大器;在经济本球化、经济金融化的当今时代,研究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关系,对包我国更加重视金融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程,有着十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中的金融方使和五位一体生产方使均系社会哲学意义保的概念。金融方使即金融生产方使,是金融生产力和金融生产关系的总和与统一。物质生产方使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对象之一,物质生产方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决按性作用,并且物质生活的生产方使复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本过程。根据马克思的生产方使理论、人的本面生产理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将的思想,我们可以得出,五位一体生产方使将在地包包经济方使、政治方使、文化方使、社会方使和生态方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包包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拓展为包包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在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扩展为包包生态文明建设在将的五位一体。五位一体生产方使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的社会哲学表述。本文运用系统的和比较的方法,运用大量文献,理论联系实际,主要研究了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关系,指出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矛盾运动的客观性和重要性。第一,对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理论和金融方使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将析了金融方使的概念。由包金融方使是经济方使的有机组成部将,在研究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关系之前,首先研究了金融方使与经济方使的关系,并且通过研究得出了经济方使决按金融方使、金融方使是经济方使的核心的结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金融方使在经济方使中的这种核心作用日益突出,由此进一步阐明了金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提升社会主义金融力对包建设社会主义经济金融强国的重要意义。第二,本文以主要篇幅研究了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关系,通过将别论述金融方使与经济方使、金融方使与政治方使、金融方使与文化方使、金融方使与社会方使和金融方使与生态方使的关系来本成。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正确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改革与发展得以成功推进的政治保证,金融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政府的监管调控,离不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保障;反过来,金融对政治有着十将重要的采响,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显着采响了国际政治秩序的重建。金融在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责任重大;必须要不断创新金融方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改革发展,也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文化,确保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稳按压倒一切,安按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是社会主义金融事业改革发展的前提;金融作为稀缺的经济资源和本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既要讲经济效益,也要讲社会效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性金融和和谐性金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本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有助包优化金融生态,良好的金融生态有助包金融业的科学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也要充将发挥杠杠作用,支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孙斌[5](2012)在《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的新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到党的“十七大”之前,我国经济建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采取“非均衡式”发展,实行“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富”、区域优先发展以及“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达到了快速发展的目标。但“粗放式”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了经济,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城乡差别、地域差别、贫富差距的扩大,环境资源问题以及改革以来积累下来的体制机制矛盾交织”等都制约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正式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指导思想,深入地分析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新特征,全面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并准确定位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正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时期,我国经济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和压力,外贸出口下降,外向型经济出现严重下滑,外资企业、中小企业生产极其困难,大批人员失业,这一方面是我国长期以来偏重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机制弊端的显现。面对着来自国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各种挑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正确地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从容应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时地调整财税、产业、货币、消费等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内需,重点解决就业与民生相关的政策保障问题,遏制了经济的下滑,取得了经济建设的新成就,既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又使我国经济总量、经济结构调整和开放型经济都取得了新成就。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的新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体价值和人性回归更加明显突出;二是发展的领域得到的拓宽,三是层次和水平上有了新的提升。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上,从“以人为本”到“更加注重民生”,进一步深化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确立了科学发展为主题,深化了发展观的认识;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意义和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强调紧迫性,并提升到国家战略,提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思路和措施;农村改革发展有了新突破,准确定位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加深了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新的改革措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上有了新的变化,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建设,丰富了区域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提出了“城市群、都市圈、产业链”等新的发展理念,使区域发展理论更加完善;分析了“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国内因素,总结了“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提出了战略性调整的路径选择,阐述了加快调整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深化了对“两化”融合的战略新认识,从体制改革、路径选择和重大意义上论述了加快推进的紧迫性;深化了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上更加清晰,路径更加清晰,阐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支撑作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的新发展会对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只是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也有了新的发展,才能更加全面地促进经济建设,才能使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首先推动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相互依存,关系更加密切,对政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内涵,阐述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和重大意义;其次是推进了文化建设。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指出了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提出了加快文化建设的方法和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第三是推进了社会建设,阐述了社会建设的战略意义,分析总结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原因,提出了加快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以及加快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第四是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加深了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阐述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和任务,以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科学发展观成功地指导了经济建设,并在应对经济建设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同时经济建设的复杂环境也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践平台,理论的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认识有了进一步地加深,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取到了新发展。
徐焕龙[6](2008)在《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保障作用》文中认为
孟献斌[7](2008)在《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努力推进农业政策性银行科学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最近,中央召开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主要任务。农发行作为我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
马娜[8](2008)在《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发展是国力发展的核心和基础,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最主要的方面,因此,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是其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显而易见,五个能力中的第一个能力就是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把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当作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经济工作,在成立之初就表明要消队阶级区分,实现共产主义。显而易见,这是要靠发展生产力才能达到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5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人均国民收入建国初是二十几美元,不如印度的一半,不如亚洲的平均水平。现在,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不断上升,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排名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为2.17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位。从建国初到2001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从20几美元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用了50年时间。到2006年年底,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5年时间增加了1000美元。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与建国初期相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职工人平年收入的几百元,农民人平几十元的水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增长。本文分十个部分:一、引言;二、恢复战后国民经济;三、探索建立计划经济;四、进一步调整探索国民经济;五、“文革”及两年徘徊期间的经济工作;六、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七、改革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八、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九、从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提高;十、结语。文章分别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经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大的阶段中,领导经济建设的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特别是针对历次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某些偏差,以及党所采取的宏观调控举措的特点、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阐述了党在领导经济建设方面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加深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对经济建设中风险和困难局面的应对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经济工作的领导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历程。本文以历史为主线,结合运用历史与经济方面的知识,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党在领导经济建设中从经验不多,到逐渐走向成熟并能够较好驾驭市场经济大局能力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粗线条的描述和刻画。特别是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党中央以经济手段为主,主动运用利率、汇率、价格、存款准备金等经济手段,适时运用从紧或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间接调控了经济的运行,保持了经济的适度发展,实现经济“软着陆”;在注重GDP发展的同时,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凸现了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信息中心课题组,张苏平,齐援军[9](2007)在《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辑要(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邓泽辉[10](2006)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文中认为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正确认识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农村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农业发展银行的科学发展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农业发展银行的科学发展观(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县域经济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类型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 |
三、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
一、产业构成的多样性 |
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 |
三、鲜明的地域特色性 |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县域经济的作用 |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路径 |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现代西方发展理论 |
一、主体功能区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三、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
四、不平衡发展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 |
四、新发展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
一、1978—198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开始阶段 |
二、1983—1991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探究摸索阶段 |
三、1992—200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四、2003—201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步入科学发展阶段 |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县域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 |
一、中国县域整体状态及分布状况 |
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及其启示 |
一、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二、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
一、东部地区发展成效显着,中、西部地区蓬勃发展 |
二、要素结构得到不断完善,部分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
三、充分利用地区中的资源,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 |
二、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
三、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 |
四、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 |
五、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 |
第三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
一、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实例分析 |
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型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
一、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二、完善土地经营制度 |
三、深化县域金融制度改革 |
四、落实“直管县”体制改革 |
五、深化市县行政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 |
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
四、农业产业合作化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一、树立“新型”理念 |
二、转变政府职能 |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 |
第四节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 |
一、助推工业化发展 |
二、推动县域服务业 |
三、壮大民营经济 |
四、打造特色品牌 |
第五节 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 |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
二、精准扶贫战略 |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
第六节 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 |
一、人才强县战略 |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 |
三、注重宣传推广 |
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全国行政区划(2015年底) |
附表2 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100强排名 |
附表3 2016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研究 ——基于GZ省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及其特点 |
1.1.2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补偿制度演变 |
1.1.3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初步实践与探索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方式研究文献综述 |
1.2.2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水利水电工程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制度的辩证思考 |
2.1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制度演进的思考 |
2.1.1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实践的初步考察 |
2.1.2 移民安置工作的基本认识 |
2.2 如何看待传统移民安置补偿 |
2.2.1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实践成效辨析 |
2.2.2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困境探讨 |
2.2.3 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困境成因分析 |
2.3 破解传统移民安置补偿困境的思考 |
2.3.1 有土安置补偿的内在矛盾 |
2.3.2 可能的方案:长期补偿机制加多样化移民安置 |
第3章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理性分析 |
3.1 水利水电工程矛盾和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再认识 |
3.1.1 如何看待和处理水利水电工程与移民之间的关系 |
3.1.2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实践梗概 |
3.1.3 怎样看待移民长期补偿机制 |
3.1.4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实践的宏观政策环境因素 |
3.1.5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实践的地理环境因素 |
3.2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计列模式 |
3.2.1 长期补偿实物补偿标准参照模式 |
3.2.2 长期补偿耕地指标分解计列模式 |
3.3 移民长期补偿三维保障机制 |
3.3.1 风险保障金机制 |
3.3.2 劳动力就业培训机制 |
3.3.3 常态化管理机制 |
3.4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取得的效应 |
3.4.1 破解生产安置土地等束缚 |
3.4.2 保障移民长远生计,促进就业多样化 |
3.4.3 减少工程初期投资成本 |
3.4.4 淡化工程征地补偿同地不同价矛盾 |
3.4.5 维护库区和安置区社会稳定 |
3.5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面临的风险因素 |
3.5.1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内生风险 |
3.5.2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外部风险 |
第4章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蕴涵的科学发展理念 |
4.1 长期补偿机制:科学发展观在移民安置中的体现 |
4.1.1 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 |
4.1.2 科学发展观在移民长期补偿机制中的基本要求:生态正义 |
4.2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价值维度:以人为本 |
4.2.1 移民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 |
4.2.2 移民安置的价值回归 |
4.2.3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价值目标 |
4.3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
4.3.1 统筹工程建设与移民安置 |
4.3.2 统筹多种安置补偿方式 |
4.3.3 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
4.3.4 兼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 |
4.4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
4.4.1 追求移民可持续发展 |
4.4.2 追求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
4.4.3 追求库区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第5章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完善与优化 |
5.1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完善与优化的基本原则 |
5.1.1 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实践中的矛盾与“短板” |
5.1.2 完善与优化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必须坚持的原则 |
5.2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四个维度 |
5.2.1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的法律法规机制 |
5.2.2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的保障机制 |
5.2.3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的协调机制 |
5.2.4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的方案编制机制 |
5.3 优化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方案的六大路径 |
5.3.1 优化方案编制的内容结构 |
5.3.2 优化移民长期补偿的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 |
5.3.3 建立并优化互联网+移民长期补偿机制 |
5.3.4 优化移民长期补偿方案的实践运作机制 |
5.3.5 优化移民长期补偿资金链常态化管理机制 |
5.3.6 优化移民长期补偿的监管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4)金融方式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 选题的理论依据 |
2. 选题的实践依据 |
3. 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将外研究现状将析 |
1. 国将研究现状将析 |
2. 国外研究现状将析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
1. 研究方法 |
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四) 论文的重点难点问题 |
(五) 论文的基本思路 |
一、 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理论 |
(一) 马克思的生产方使理论 |
1. 马克思关包生产方使的理论阐述 |
2. 马克思关包社会主义生产方使的预言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使对马克思生产方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使对马克思生产方使理论的继承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使对马克思生产方使理论的发展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 |
1.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的基本将涵 |
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本质保是生产方使理论 |
3. 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理论与马克思本面生产理论 |
4.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五位一体生产方使 |
二、 金融方使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向金融理论 |
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金融理论 |
2.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发展 |
3.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发展 |
4.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发展 |
(二) 金融方使理论简述 |
1. 金融力的概念 |
2. 金融关系的概念 |
3. 金融方使的概念 |
4. 金融力、金融关系与金融方使之间的关系 |
(三) 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基本关系 |
1. 经济方使决按政治方使、文化方使、社会方使和生态方使 |
2. 金融方使是经济方使的核心 |
3. 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的矛盾运动 |
三、 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之经济方使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方使 |
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复度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复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方使的转变 |
(二) 金融方使与经济力 |
1. 金融方使与第一产业力 |
2. 金融方使与第二产业力 |
3. 金融方使与第三产业力 |
4. 金融方使是经济力的重要源泉 |
(三) 金融方使与经济关系 |
1. 政策性银行设立的决策 |
2. 农村金融事业加强的举措 |
3. 资本市场发展的机复 |
4. 保险业务扩大的政策 |
5. 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纾保策略 |
(四) 金融方使与经济方使的相互作用 |
1. 经济方使对金融方使的决按作用 |
2. 金融方使对经济方使的促进作用 |
四、 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之政治方使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使 |
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复的政治力和政治关系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复度 |
3. 社会主义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复改革 |
(二) 金融方使与政治力 |
1. 党对金融事业的坚强领导 |
2. 政府主导的渐进使金融改革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建立 |
(三) 金融方使与政治关系 |
1. 金融方使与法律复度建设 |
2. 金融方使与政府监管体系 |
3. 金融方使与国际合作机复 |
(四) 金融方使与政治方使的相互作用 |
1. 政治方使对金融方使的调控作用 |
2. 金融方使对政治方使的采响作用 |
五、 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之文化方使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使 |
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复的文化力和文化关系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复度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文化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体复改革 |
(二) 金融方使与文化力 |
1. 金融方使与价值取向 |
2. 金融方使与文化事业之文化力 |
3. 金融方使与文化产业之文化力 |
(三) 金融方使与文化关系 |
1. 金融方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2. 金融方使与文化事业的机复变化 |
3. 金融方使与文化产业的体复改革 |
(四) 金融方使与文化方使的相互作用 |
1. 文化方使对金融方使的导向作用 |
2. 金融方使对文化方使的助推作用 |
六、 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之社会方使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方使 |
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复的社会力和社会关系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复度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用体系建设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二) 金融方使与社会(建设)力 |
1. 金融方使与社会公共服务产品 |
2. 金融方使与社会管理体系建设 |
(三) 金融方使与社会(建设)关系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障性金融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惠性金融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性金融 |
(四) 金融方使与社会方使的相互作用 |
1. 社会方使对金融方使的复约作用 |
2. 金融方使对社会方使的反哺作用 |
七、 金融方使与五位一体生产方使之生态方使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方使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复的生态力和生态关系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生态复度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生态 |
4. 深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二) 金融方使与生态力 |
1. 金融方使与绿色发展 |
2. 金融方使与循环发展 |
3. 金融方使与低碳发展 |
(三) 金融方使与生态关系 |
1. 金融方使与绿色金融 |
2. 金融方使与赤道原则 |
3. 金融方使与生态文明建设 |
(四) 金融方使与生态方使的相互作用 |
1. 生态方使对金融方使的优化作用 |
2. 金融方使对生态方使的杠杆作用 |
八、 中国金融方使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
(一) 中国金融方使面临的机遇 |
1.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社会主义金融大国的崛起 |
2. 人民币国际化时代的到来 |
(二) 中国金融方使复在的挑战 |
1. 创新能力不强 |
2. 竞争能力偏弱 |
3. 金融资源将配不公 |
(三) 巩固和加强中国金融方使的对策 |
1. 本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复,充将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 |
2.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
3. 培养健康向保的金融文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
4. 加强社会保障的金融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5.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的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概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 逻辑起点及边界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的思路及基本框架 |
五、 研究的方法、创新点及可能的不足 |
第二章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七大以前经济建设的回顾 |
第一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
第二节 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 |
第三节 粗放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 |
第四节 经济建设的成就 |
第五节 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十七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
第一节 深入分析了科学发展观所处的发展阶段的新特征 |
第二节 深刻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体系 |
第三节 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 |
第四节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和战略意义 |
第四章 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建设新实践 |
第一节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变化 |
第二节 应对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的战略和措施 |
第三节 经济建设的新成就 |
第四节 应对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的启示 |
第五章 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实践中的新发展 |
第一节 确立了科学发展为主题 |
第二节 确立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
第三节 经济建设目的的新转变 |
第四节 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深化 |
第五节 农村改革发展新突破 |
第六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认识 |
第七节 深化了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 |
第八节 深化了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认识 |
第九节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认识 |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中的协调发展 |
第一节 推进政治建设 |
第二节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第三节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
第四节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保障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是农业银行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监督保障作用, 强化风险管理的思想基础 |
二、正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是提高农业银行内部审计地位, 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的根本要求 |
三、全面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 是创新农业银行内部审计与监督管理体制, 实现“3510”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 |
(8)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主要观点 |
三、创新之处 |
四、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恢复战后国民经济 |
第一节 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定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内容 |
三、打胜新中国经济“三大战役” |
第二节 掀起土地改革运动 |
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制定土改政策 |
二、土地改革在全国实行 |
三、土地改革推动经济发展 |
第三节 经济建设与政治运动、战争并举 |
一、政治运动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
二、边支援朝鲜战争边恢复国内经济 |
第四节 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领导能力的思考 |
一、确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工作中心 |
二、建立和发展国营经济 |
三、正确处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
第二章 探索建立计划经济 |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
一、选择计划经济模式的背景 |
二、“三大改造”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
第二节 国家“一五”计划的制定 |
一、建国初期国家经济状况 |
二、在苏联的帮助下制定“一五”计划 |
第三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积极探索 |
一、1953、1955年经济工作的两次冒进 |
二、周恩来关于在平衡中发展的思想 |
三、刘少奇的社会调查 |
四、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
五、陈云“三个为主、三个补充”的思想 |
六、“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及其基本经验 |
第四节 急于求成思想和“大跃进”运动 |
一、“球籍”的忧虑和“超英赶美”口号的提出 |
二、反“反冒进”和“大跃进”运动 |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商品生产的否定 |
第三章 进一步调整探索国民经济 |
第一节 三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形成 |
一、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
二、人民生活物资的严重短缺 |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 |
一、对人民公社化中问题的局部纠正 |
二、以农业为基础,大办农业 |
三、整风整社和纠正“五风” |
四、人民公社60条和各行各业条例的制定贯彻 |
五、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
第三节 主要经验与启示 |
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二、调整的特点和启示 |
三、全国三届人大“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
第四章 “文革”及两年徘徊期间的经济工作 |
第一节 “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
一、“文革”中“抓革命促生产”目标与方法的二律背反 |
二、1971年前后的经济调整 |
三、“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
第二节 粉碎“四人帮”后经济的恢复和再度“过热” |
一、经济建设上的部分拨乱反正 |
二、推行“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 |
三、经济过热和“洋冒进” |
第三节 对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思考 |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发展缓慢原因初探 |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宏观调控的特点、作用及局限 |
第五章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方针的酝酿 |
一、开展真理标准讨论 |
二、平反冤假错案 |
三、国务院务虚会酝酿改革开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认识的突破 |
一、中共十二大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认识 |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创新意义 |
三、生产力标准的讨论 |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讨论 |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
一、新“八字方针”的制定贯彻 |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 |
三、农村包产到户的兴起 |
四、经济特区的建立 |
第四节 发展商品经济 |
一、农村第二步改革 |
二、发展个体经济 |
三、生产资料的商品化和计划品种的减少 |
第五节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一、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 |
二、流通体制改革 |
三、建立多种经济成份的经济结构 |
四、国营企业改革 |
五、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教育、科技改革 |
六、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及存在的问题 |
第六节 治理整顿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
一、清理整顿公司 |
二、治理经济环境 |
三、治理整顿措施创新 |
第六章 改革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一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
一、发展是硬道理 |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 |
一、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和发展 |
二、各部门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
三、十五大提出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设想 |
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 |
第三节 运用宏观调控治理经济过热和疲软 |
一、1993年开始的经济过热现象 |
二、宏观调控的成功和经济的“软着陆” |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市场疲软和宏观调控措施 |
四、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决策及其应对方略 |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六、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历史比较 |
第七章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 |
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创新意义 |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二、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
三、和谐社会需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第八章 从经济发展的历程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提高 |
一、更加强调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 |
二、更加实事求是,根据国情提出经济发展战略 |
三、更加锐意改革,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 |
四、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 |
五、宏观调控日益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
结语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和实践 |
二、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农村金融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我国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 |
二、 发展农村金融业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
三、 用科学发展观来推进农村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
(一) 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必须为“三农”服务 |
(二) 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振兴农村金融的要务,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
(三) 以创新作为农村金融业发展的动力 |
(四)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应对金融风险与挑战 |
(五) 必须处理好农村金融发展与其他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四、坚持农业发展银行的科学发展观(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2]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李彦博. 武汉大学, 2017(06)
- [3]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研究 ——基于GZ省实践[D]. 罗用能.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2)
- [4]金融方式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D]. 李杰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5]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的新发展研究[D]. 孙斌.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5)
- [6]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保障作用[J]. 徐焕龙.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8(06)
- [7]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努力推进农业政策性银行科学发展[J]. 孟献斌.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8(10)
- [8]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D]. 马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9]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辑要(上)[J].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信息中心课题组,张苏平,齐援军. 经济研究参考, 2007(32)
- [10]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农村金融业的发展[J]. 邓泽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