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兴安岭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松[1](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王福军[2](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仲召亮[3](2021)在《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工程,在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天保工程正式实施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工程使超过19.44亿亩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被誉为林业的“希望工程”。国家大力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但是保护如何综合影响森林资源中的森林碳汇、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基质尚缺乏全面报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其设置时间长、保护梯度明显,为研究天然林保护影响提供了重要载体。本研究调查了东北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布库尔、双河、南瓮河、绰纳河、凉水和呼中)的312个样地,包括核心区69块、缓冲区66块、实验区85块和保护区外92块,对每块样地详细记录的12项野外森林指标;室内土壤实验及数据收集计算获得的34项,总共46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进行不同保护强度之间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差异显着性检验,确定保护强度间的差异大小,来探讨保护强度(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保护区外)对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指标产生的影响。同时本研究还采用方差分解分析和冗余排序分析来探究地理气候因素(纬度,经度,平均海拔,年均温和降水量),保护措施(成立时间,国家级保护时间和保护强度)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和人均GDP)三组解释变量对上述保护效果绝对值、相对值和总体变化的解释贡献程度和相关关系,明确保护区之间差异形成的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多布库尔保护区:高强度保护易于乔木层碳汇和森林总碳的积累,核心区分别为92.9 t/hm2和189.2t/hm2,均是实验区2倍左右(p<0.05)。但是抑制了凋落物碳储量(P<0.05),保护区外最高为9.3 t/hm2。保护使乔木更细小,保护区外树高为14.9 m,胸径为16.5 cm。缓冲区乔木更密(2151.1棵/hm2),但是保护对灌、草层的结构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缓冲区乔木辛普森指数为0.5,树种丰富度5,分别为实验区的3.0和1.9倍(p<0.05)。草本层辛普森指数和丰富度在实验区最高,分别为0.88和16.1(p<0.05)。核心区的C:N最高为26.9,土壤氮则在实验区最高为0.52 kg/m2。GRSP(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代谢产物)及其与土壤碳氮比值在不同保护强度间没有显着的差异(p>0.05)。2)双河保护区:保护同样促进乔木层碳的积累,核心区最高为82.3 t/hm2,是保护区外的1.8倍(p<0.05),其他森林碳组分差异不明显(p>0.05)。乔木结构随着保护强度的上升而显着变大(p<0.05),表现为核心区数值较大,其树高、胸径、枝下高分别达到13.9 m,17.9 cm和8.2 m。灌木地径也是核心区(1.41 cm)显着高于其他地区,是实验区的1.7倍(p<0.05)。实验区的乔木、草本丰富度最高,分别为4.4和10.6,均是保护区外的1.6倍。同时缓冲区的灌木层均匀度最高为0.74,实验区最低为0.42(p<0.05)。缓冲区的EEG含量最高为3.3 t/hm2,高于保护区外135%(p<0.05),其他土壤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3)南瓮河保护区:有别于上述2个保护区,其缓冲区更有利于乔木(113.3 t/hm2)和凋落物(9.3t/hm2)碳汇的积累,分别高于保护区外的45%和33%(p<0.05);土壤碳和灌木碳在分别在实验区和核心区最高(p<0.05),分别为144 t/hm2和0.69 t/hm2。但是各层的森林结构在不同保护强度间差异不明显(p>0.05)。核心区的乔木、灌木丰富度,乔木辛普森指数均显着最高(p<0.05)。土壤容重同样表现为核心区最高,为1.0 g/cm3,实验区最低(0.46 g/cm3)(p<0.05),但是含水量和土壤氮在实验区最高(161.9%、0.85 kg/m2),而核心区最低(28.1%、0.52 kg/m2)(p<0.05),C/N表现出与含水量相同变化趋势(p>0.05)。实验区的EEG(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新鲜代谢产物),EEG/N(真菌对土壤氮贡献)和TG/N(TG:总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代谢产物总量)显着低于其他保护强度(p<0.05),分别为1.8 t/hm2,0.2 t/hm2和2.5 t/hm2。4)绰纳河保护区:与南瓮河类似,缓冲区的土壤碳、乔木碳、草本碳及总碳显着最高(p<0.05),分别为 100 t/hm2、108.5 t/hm2、0.4 t/hm2和 184.7 t/hm2,保护强度间最大差异分别达到1.5、1.4、4.7及1.3倍。保护区外灌木密度更大,高度变矮、森林郁闭度更低,分别为14.9万株/hm2、0.5 m和0.6(p<0.05)。而实验区灌盖度最大(21.5%)(p<0.05),草高和草盖度均在缓冲区有最大值分别为43.3cm和18.1%(p<0.05)。保护对草本丰富度影响显着,核心区最高为12.3,缓冲区最低8.6(p<0.05)。土壤含水量也在缓冲区最高(55.3%),是实验区的3.7倍(p<0.05)。土壤容重则相反,缓冲区最低为0.64 g/cm3,保护区外最高。保护降低了 EEG及其与碳、氮的比值,表现为保护区外最高(2.48 t/hm2、0.05和0.65)(p<0.05),而TG/N则核心区(7.9)显着高于其他区域。5)凉水保护区:与多布库尔和双河类似,最高的乔木碳(172.8 t/hm2)和森林总碳(246.4 t/hm2)也被发现在核心区,并且随着保护强度的下降呈现显着降低的趋势(p<0.05)。同时核心区的森林郁闭度更高(0.79),树木胸径最大(21.9 cm),但是密度最小(679.7棵/hm2)(p<0.05),而草本盖度则表现为保护区外最高(6.4%),缓冲区最低(4.9)(p<0.05)。核心区的乔木均匀度也是最高的(0.77),但是丰富度最小(8),缓冲区的辛普森指数最高,达到0.77(p<0.05)。保护区外土壤氮储量最高为0.67kg/m2,是最小值核心区的1.3倍,C:N实验区最高(18.7),是保护区外的2倍(p<0.05)。6)呼中保护区:与多布库尔、双河和凉水类似,核心区的乔木碳(95.8 t/hm2)和森林总碳(190.2 t/hm2)高于保护区外的30%和12%,而实验区草本碳(0.33 t/hm2)高于保护区外的77%(p<0.05)。保护区外的树高、灌木高度显着最高(p<0.05),分别为13.9 m和0.75 m,而核心区的胸径(16.9 cm)和枝下高(8.1 m)(p<0.05)。灌木层的辛普森指数(0.35)和丰富度(5.6)在实验区最高(p<0.05),相反乔木丰富度指数在实验区最低(1.7)(p<0.05)。同时缓冲区提高了灌木的均匀度(0.61)和草本辛普森指数(0.62),而以上两者在核心区最低(p<0.05)。保护对土壤性质影响有限,只对TG/C(真菌对土壤碳贡献)产生显着影响(p<0.05),表现在实验区最高为0.3,是缓冲区的1.5 倍。6)6个保护区整体分析:通过整体均值来看,核心区乔木(117.9 t/hm2)、总碳(202.2 t/hm2)碳汇仍然最高,并随保护强度减弱而显着降低(p<0.05),但是土壤碳汇(77 t/hm2)在核心区最低(p<0.05)。同样,核心区的树高(14.4 m)、胸径(16.9 cm)、郁闭度(0.73)最大,但是乔木密度最低,仅为1063棵/hm2,实验区草本盖度最大(12.6%),显着高于其他强度。灌木均匀度在缓冲区最高(0.73),显着高于核心区和保护区外(p<0.05)。土壤含水量、氮储量实验区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7%、0.55 kg/m2,分别是核心区的2.8倍、1.6倍(p<0.05),土壤容重则相反,核心区最高0.99 g/cm3,而实验区最低0.85 g/cm3(p<0.05)。保护对EEG/N和TG/N产生显着影响,缓冲区EEG/N(0.58)显着高于实验区,而核心区的TG/N(6.3)最高,并且随着保护强度的降低有下降的趋势(p<0.05)7)形成机制分析:通过方差分解分析发现,保护区位置的地理气候因素对上述整体变化的解释量达为15.8-16.5%,保护措施解释力为4.6-20.7%;而社会发展因素单独解释力较低,其主要通过与上述二者共同作用产生影响。当整体变化以相对值表示时,保护措施对整体变化的解释力更大,是绝对值时的4.5倍。综合来看,不同保护区对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但保护整体促进了乔木的生长以及以乔木碳为主的总体森林碳汇。地理气候是保护区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保护措施。目前有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评价,多是基于遥感手段对工程实施前后进行评价,很难对生物多样性、林下灌草及土壤等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我们的研究显示,利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梯度,通过样地调查可以客观评价天保工程的实施效果,其中碳汇与遥感结果类似,而对多样性、土壤和灌草的评价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缺。相关结果为未来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为东北林区继续推进天保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李彦雪[4](2021)在《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空间,是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的不足,缺少定量化研究的技术手段。目前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数据资源获取困难,主观性强,缺少合理的规划指导,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缺乏客观认知,新形势下急需拓展研究的量化手段及方法,以对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展开科学理性思维的探讨。本文针对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不足和量化研究技术方法匮乏的问题,以黑龙江省域为研究范围,以代表性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为主脉络展开研究。技术层面运用了无人机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引入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形状指数法,并辅以Rhino、AutoCAD、DepthMap、IIIustrator和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量化与分析。内容上对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要素和典型村落分布形态详细分析,从乡村聚落本底的边界空间、街巷空间和院落空间形态等综合认知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特征,并结合典型县域实证研究,优化指导景观设计方案。本研究发现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形态价值认知不足,国家层面的地域典型代表性村落占比特别低,各类典型聚落景观形态有待挖掘。通过技术分析发现,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受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自然环境海拔高程影响占比最大,而坡向影响不大。黑龙江大部分村落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以中南部区域的齐齐哈尔、牡丹江和哈尔滨三个城市分布最集中,分布特点也与历史流寓的流人文化有一定关系。基于量化并分析结果,乡村聚落景观的边界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形态和院落空间形态要素,从不同角度综合全面的表达了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形态。乡村聚落最为常见的边界形态为指状形态特征,团状形态特征次之。边界形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地形和水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集成度、平均深度和可理解度综合分析,与村落空间相融合,通过轴线的冷暖层次,确定出村落的核心区域,并形成可达性及可理解度权重层级关系,作为引导实践的依据,使空间从感性认知得以理性升华。院落空间分布形态上多以平行式排列为主,院落空间格局以前院院落和前后院落最具代表性,“小家大院”的特征最具地域代表性。最后以林口县22个绿化示范村进行实证研究,以设计的新思维来指导方案设计。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搭建了认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思维的框架,开拓了研究思路,使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认知更具客观性,为北方寒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理性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指导实践,同时丰富了黑龙江乡村景观研究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查显峰,朱震锋[5](2020)在《生态体育资源培育视角天然林保护工程效益分析》文中认为以黑龙江省地域内的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为例,利用1998—2018年大兴安岭林区基础环境资源数据,创新性地以生态体育资源培育为视角审视和评价天然林保护工程所取得的综合成效。结果表明:生态体育是大兴安岭林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新探索;天保工程建设客观上为生态体育发展的各类潜在资源培育发挥积极作用,包括以森林资源为核心的潜在基础资源培育、以各类自然保护地建设为代表的潜在环境资源培育、以各类非木质林下经济为代表的关联产业资源培育3个方面;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突出的生态效益表现在总体呈增长趋势的森林资源抚育、更新造林以及各类自然保护地建设;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突出的经济效益表现在倒逼林区各类型非木质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后,提出未来国有林区兼顾生态体育等转型经济与林区生态建设之间多效益平衡的重点研究领域和重大课题。
李昂[6](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高旭[7](2020)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粗放式的开采,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骤减,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增长与环境承载力难以协调,严重制约着林区的经济发展。随着国有林区改革方案的出台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实施,林区将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经济转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发现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存在着转型改革力度和深度不足;停伐后运行管理经费不足;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效果不明显;人员结构不合理和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等问题。本文利用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以及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进行详细研究。运用SPSS25.0分析软件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林区经济转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明确各因素对林区转型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要进一步推进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林区政、企、事分开,并创新林区的经营体制;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以及建立产业集群的方式优化调整林区产业结构;深入贯彻落实林区转型保障支持政策和完善林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大力培育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促进林区劳动力合理流动,加快科技创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
王韶晗[8](2020)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平衡好社会的发展与生态资源的保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森林公园入口空间是人工干扰自然环境的典型代表,是森林公园内部功能最为复合、游人需求最为多样的区域,是整个公园游览序列的开端,也是游人对森林公园最直观的印象。因此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可为提升该地区森林公园品质,保障当地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该地区经济向上发展贡献一定力量。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想;在相关文献总结、经典案例分析及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的设计要求;结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包括功能性、生态性、美感度3方面的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靠专家打分得出各层指标的相对权重,并确定相应的赋值标准以及具体的量化计算方法;利用描述性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四所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入口空间质量进行对照评价;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总结其建设效果受限成因,在宏观层面以功能性、生态性、美感度为根本要求,凝练适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形成整体设计策略,从而指导该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总体建设工作;同时将此要求贯彻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平面设计、空间组织、要素设计、可持续设计等各项设计要点之中,对各个部分进行细化研究,形成一定的量化标准,进而全方位满足各项指标的建设效果,建设出符合空间使用者需求,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兼具地域文化美感度的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期科学、准确的指导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建设工作。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在提升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效果,促进当地经济与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理论支持,从而对黑龙江省乃至我国其他寒地区域的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工作提供参照。
董婉婧[9](2020)在《生态补偿政策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大小兴安岭地区属于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因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所做出贡献,而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所以又往往是贫困地区聚集区。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次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就包含在内。生态补偿式扶贫(减贫)是通过资金补偿等方式,对保护生态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的地区进行补偿,弥补其在生态保护中的损失,保障环境质量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同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指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要兼顾精准扶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揭示了生态补偿为促进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减贫脱贫等提供了一种有效方式。本文以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减贫效应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对生态补偿、减贫模式、生态补偿减贫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分析了生态补偿和经济协调共生的重要性。从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现状及致贫原因入手,分析其主要致贫原因有: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大、计划经济体制色彩依然浓重、城镇扩散效应不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人力资本培养落后。如何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助力该地区的扶贫减贫工作十分重要。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贫困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贫困综合度、排名情况分阶段分析以及各地区公因子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各林区发展并不平衡,每个地区的贫困影响因素侧重点和薄弱点并不同,应根据得分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加强和发展。最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生态补偿政策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应影响路径,证明了产业结构、森林资源、林业发展、非林产业发展、企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就业与教育、生态补偿政策能够直接正向影响地区减贫,生态补偿政策能够正向影响贫困因子进而间接正向影响地区减贫效应。基于研究结论,从优化生态补偿政策和增殖贫困因子视角提出了促进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应提升的政策设计和路径选择,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增加生态保护扶贫投入、强化通过生态保护技术指导进行扶贫等建议。
贾丽娜[10](2020)在《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制约因素与协调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旅游作为重点国有林区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重点国有林区的产业贡献度逐年提高,已升级为重点国有林区的支柱产业。伴随着5G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慧旅游、个性化定制旅游将迎来发展的春天,森林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新的发展模式下对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协调性及制约因素,研究新时期背景下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新对策、新思路,为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以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森林旅游和协调发展的概念,介绍生态经济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分析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的发展现状、成效及问题,为下文研究打下良好基础。针对层次分析法存在一致性检验困难的缺陷引出模糊层析分析法。根据目前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从区位条件、管理机制、资源要素、法律政策4个方面总结森林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以4个制约因素为基础,选取了 16个三级指标与4个制约因素共同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研究制约因素对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影响程度。以三阶段DEA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为基础,结合选取的指标,对重点国有林区4个森工集团森林旅游系统内部协调性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区位条件对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影响最大,资源要素影响次之,管理机制和法律政策对其影响相当;环境因素对4个森工集团森林旅游协调性结果影响存在差异;近年来只有内蒙古森工集团森林旅游发展处于协调等级;影响4个森工集团森林旅游协调性发展的指标影响程度均不一致。针对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森林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协调性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创新管理制度体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森林旅游设施水平、依法依规发展旅游、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高旅游发展创新力、重视科学技术应用8个有利于促进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对策。
二、大兴安岭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兴安岭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
2.2 理论应用分析 |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
3.4.1 林业投资总量 |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
3.7 本章小结 |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
4.2.1 稳定机制 |
4.2.2 动力机制 |
4.2.3 竞合机制 |
4.2.4 协同机制 |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4.1 优秀精神 |
1.4.2 中国精神 |
1.4.3 区域精神 |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
3.1.1 东北抗联精神 |
3.1.2 北大荒精神 |
3.1.3 大庆精神 |
3.1.4 铁人精神 |
3.1.5 大兴安岭精神 |
3.1.6 闯关东精神 |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
4.1.1 鲜明的地域性 |
4.1.2 广泛的包容性 |
4.1.3 艰苦的开拓性 |
4.1.4 奉献的无私性 |
4.1.5 优秀的传承性 |
4.1.6 先进的时代性 |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天保工程概述及生态效益评价 |
1.1.1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
1.1.2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1.2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及其梯度设置 |
1.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1.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梯度设置 |
1.3 全面评价需要考虑森林碳汇、森林结构特征、多样性和土壤性质 |
1.3.1 天然林森林碳汇重要性 |
1.3.2 天然林群落结构重要性 |
1.3.3 乔、灌、草多层物种多样性评价 |
1.3.4 土壤性质的重要性 |
1.4 本研究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本研究目的意义 |
1.4.2 论文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点、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野外调查及数据采集 |
2.2.1 野外实验设计 |
2.2.2 样品采集 |
2.3 实验方法 |
2.3.1 土壤养分、性质的测定 |
2.3.2 森林碳汇计算 |
2.3.3 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多布库尔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
3.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
3.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
3.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
3.2.5 综合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双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
4.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
4.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
4.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
4.2.5 综合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南瓮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
5.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
5.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
5.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
5.2.5 综合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绰纳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6.1 研究区概况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
6.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
6.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
6.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
6.2.5 综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凉水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7.1 研究区概况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
7.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
7.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
7.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
7.2.5 综合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呼中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8.1 研究区概况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
8.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
8.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
8.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
8.2.5 综合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9 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整体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9.1 必要性与意义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
9.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
9.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
9.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
9.2.5 综合分析 |
9.3 本章小结 |
10 不同地区差异及形成机制分析 |
10.1 必要性与意义 |
10.2 数据统计分析 |
10.3 结果与分析 |
10.3.1 不同保护区森林碳汇差异 |
10.3.2 不同保护区森林结构差异 |
10.3.3 不同保护区物种多样性差异 |
10.3.4 不同保护区土壤指标差异 |
10.3.5 不同保护区地理气候信息、保护措施及社会发展因素差异 |
10.3.6 森林碳汇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
10.3.7 森林结构特征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
10.3.8 森林物种多样性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
10.3.9 森林土壤性质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
10.3.10 基于4方面指标绝对变化值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
10.3.11 基于4方面指标相对变化值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
10.3.12 基于4方面指标绝对值和相对值整体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
10.4 综合分析 |
10.4.1 地理气候因素是保护区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
10.4.2 相对变化值更能体现保护的作用 |
10.4.3 对天保工程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议与启示 |
10.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引言 |
1.1.2 选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 |
1.3.1 研究范围及对象界定 |
1.3.2 基本概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4.1 乡村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
1.4.2 乡村聚落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
1.4.3 相关理论依据及技术规范 |
1.4.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主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探索 |
2.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 |
2.1.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背景 |
2.1.2 重建技术实现路径 |
2.1.3 三维重建实践探索 |
2.1.4 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的优势 |
2.2 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研究 |
2.2.1 空间句法的基本概念 |
2.2.2 空间句法的发展应用 |
2.2.3 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形态分析思维 |
2.3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 |
2.4 形状指数法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及样本分类研究 |
3.1 黑龙江乡村演化及发展概况 |
3.1.1 乡村形成及演化 |
3.1.2 村镇发展现状 |
3.1.3 乡村与城市的区别 |
3.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研究 |
3.2.1 自然环境特征 |
3.2.2 人文环境特征 |
3.3 乡村典型样本村落的选取 |
3.3.1 研究对象筛选界定 |
3.3.2 地域典型样本选取结果 |
3.3.3 研究样本城乡分布数量 |
3.4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分类及价值特征 |
3.4.1 样本村落调研方式及数据来源 |
3.4.2 典型样本村落分类研究 |
3.4.3 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与分布特征 |
4.1 样本村落选址空间分布密度 |
4.1.1 黑龙江典型村落选址分布 |
4.1.2 样本村落市级分布密度 |
4.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4.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
4.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
4.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点 |
4.3.1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 |
4.3.2 传统村落分布 |
4.3.3 国家级生态村分布 |
4.3.4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分布 |
4.3.5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与分类特征 |
5.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 |
5.1.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量化指标 |
5.1.2 样本村落边界空间形态 |
5.1.3 村落边界空间形态驱动因子分析 |
5.2 乡村聚落街巷空间形态 |
5.2.1 基于集成度的街巷空间形态特征 |
5.2.2 基于可理解度街巷空间形态 |
5.2.3 聚落景观空间融合形态特征 |
5.3 乡村聚落院落空间形态 |
5.3.1 乡村院落空间布局 |
5.3.2 院落空间格局形态 |
5.3.3 院落景观要素空间形态 |
5.3.4 公共及绿化空间景观形态 |
5.4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典型特征分类 |
5.4.1 空间形态结构角度分类 |
5.4.2 村落价值特征角度分类 |
5.4.3 区位关系角度分类 |
5.5 本章小结 |
6 典型县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实证研究 |
6.1 案例概述及分布密度 |
6.1.1 选取缘由 |
6.1.2 林口县典型聚落样本村的选取 |
6.1.3 村落空间分布形态密度分析 |
6.2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影响要素 |
6.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
6.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
6.3 林口县示范村景观空间形态研究 |
6.3.1 典型村落分布特点 |
6.3.2 样本村落边界形状指数界定 |
6.3.3 村落边界形态特征分析 |
6.3.4 样本村落空间集成度分析 |
6.3.5 空间可理解分析 |
6.4 实践方案优化指导 |
6.5 本章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生态体育资源培育视角天然林保护工程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分析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生态体育 |
1.1.2 生态体育资源 |
1.2 指标选取 |
2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概况 |
2.2 分析方法 |
2.3 数据来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天保工程持续提升生态体育潜在基础资源培育成效 |
3.2 天保工程培育生态体育潜在环境资源成效显着 |
3.3 天保工程促进生态体育关联产业资源发展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6)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2.4.2 技术路线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
4.1.2 测度模型框架 |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
5.1.2 产业结构层面 |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
5.1.4 区位条件层面 |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
5.3.2 引力核心模式 |
5.3.3 产销基地模式 |
5.3.4 精明收缩模式 |
5.3.5 职能置换模式 |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绿色发展理论 |
三、产业结构理论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二章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林区基本概况 |
一、自然条件 |
二、经济发展情况 |
三、社会发展 |
第二节 林区经济转型的意义 |
第三节 林区经济转型的现状分析 |
一、林区经济发展现状 |
(一) 林业产业结构分析 |
(二) 林区企业经济生产效益分析 |
二、社会发展现状 |
第三章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林区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停伐后运行管理经费不足 |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缓慢 |
三、人员结构不合理 |
四、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
五、经济转型动力不足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经营管理体制的制约 |
二、产业结构的制约 |
三、林区劳动力转移受限 |
四、对林区经济转型的认识不足 |
第四章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林区经济转型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 |
第二节 影响因素数据的检验与分析 |
一、数据检验 |
二、数据分析 |
第三节 主成分回归分析 |
一、建立回归模型 |
二、回归模型检验 |
三、模型分析 |
第五章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国内外林区经营管理的经验借鉴 |
一、国外林区经营管理的经验借鉴 |
(一) 美国—建立国有林垂直管理模式 |
(二) 德国—倡导近自然林业理论 |
二、国内林区经营管理的经验借鉴 |
(一) 吉林国有林区—大力发展智慧林业 |
(二) 黑龙江国有林区—构建现代化林业生产经营体系 |
第二节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进一步推进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
(一) 加快推进林区政企事分开 |
(二) 创新林区经营体制 |
二、优化调整林区产业结构 |
(一)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
(二) 加快培育特色产业 |
(三) 建立林业产业园区 |
三、完善林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一) 大力培育和引进高素质人才 |
(二) 促进林区劳动力合理流动 |
四、建立健全林区保障体系 |
(一) 加快推进林区科技创新 |
(二) 制定林区税收优惠政策 |
(三) 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 |
(四) 提高风险意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2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 |
2.1 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相关界定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功能特性 |
2.1.3 影响因素 |
2.1.4 布局分类 |
2.1.5 构成要素 |
2.2 定性理论与方法研究 |
2.2.1 行为需求 |
2.2.2 空间场所 |
2.2.3 可持续与环境承载力 |
2.2.4 景观美学 |
2.3 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
2.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3.2 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特征分析与总结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初定 |
3.1.2 指标筛选 |
3.1.3 指标体系建立 |
3.2 评价体系建立 |
3.2.1 评价标准 |
3.2.2 指标权重确定 |
3.2.3 综合分级 |
3.3 研究对象概况 |
3.3.1 区位概况 |
3.3.2 森林公园发展概况 |
3.3.3 入口空间调研概况 |
3.4 统计结果分析 |
3.4.1 描述性分析结果 |
3.4.2 层次分析结果 |
3.4.3 对比分析 |
3.4.4 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现状成因与设计策略 |
4.1 现状特征成因分析 |
4.1.1 区域条件所限 |
4.1.2 管理体制不完善所限 |
4.1.3 规划设计滞后所限 |
4.2 总体设计原则 |
4.2.1 功能性 |
4.2.2 生态性 |
4.2.3 美感度 |
4.3 基本设计策略 |
4.3.1 确定空间选址 |
4.3.2 划定设计范围 |
4.3.3 明确容量尺度 |
4.3.4 场地地形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平面设计与空间组织 |
5.1 平面设计 |
5.1.1 功能组织 |
5.1.2 交通组织 |
5.1.3 平面形式 |
5.2 空间组织 |
5.2.1 空间的划分 |
5.2.2 空间的围合 |
5.2.3 形式的丰富 |
5.2.4 序列的组织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要素与可持续设计 |
6.1 要素设计 |
6.1.1 基面要素 |
6.1.2 维护面要素 |
6.1.3 设施小品要素 |
6.2 可持续设计 |
6.2.1 建设的全生命周期 |
6.2.2 空间小气候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生态补偿政策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减贫模式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生态补偿减贫效应的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功能区 |
2.1.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 |
2.1.3 生态补偿 |
2.1.4 生态功能区贫困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贫困及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
3.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发展现状 |
3.1.1 经济发展现状 |
3.1.2 社会发展现状 |
3.1.3 生态保护现状 |
3.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贫困现状 |
3.2.1 贫困现状 |
3.2.2 致贫原因分析 |
3.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贫困程度综合评价 |
4.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3 指标选取与定义 |
4.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贫困程度综合评价 |
4.2.1 因子分析法 |
4.2.2 数据选取与处理 |
4.2.3 因子分析法步骤 |
4.2.4 面板数据公共因子得分和综合总得分 |
4.3 贫困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生态补偿政策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应影响路径 |
5.1 模型与假设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假设提出 |
5.2 生态补偿政策对减贫效应影响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 生态补偿政策、贫困因子可观测变量权重的测度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模型拟合优度的评价 |
5.3.3 可观测变量权重测度结果 |
5.4 生态补偿政策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应的影响路径分析 |
5.4.1 贫困因子对减贫效应水平的影响路径分析 |
5.4.2 生态补偿政策对贫困因子的影响路径分析 |
5.4.3 生态补偿政策对区域减贫效应的影响路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提升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果的对策 |
6.1 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增加生态保护扶贫投入 |
6.2 强化生态补偿政策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发展的技术支持 |
6.3 推动生态扶贫产业发展,优化金融扶贫减贫系统 |
6.4 加大生态智力补偿,形成减贫的内生动力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制约因素与协调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森林旅游 |
2.1.2 协调发展 |
2.2 相关理论介绍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协调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现状与问题 |
3.1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历程 |
3.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现状 |
3.2.1 森林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
3.2.2 森林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
3.2.3 森林旅游经济社会效益持续增长 |
3.3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成效 |
3.3.1 森林旅游市场的扩大 |
3.3.2 法规制度体系的完善 |
3.3.3 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 |
3.4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问题 |
3.4.1 产业竞争力弱 |
3.4.2 旅游区同质化严重 |
3.4.3 人力资源流失 |
3.4.4 资源保护与开发冲突加剧 |
3.4.5 基础设施与营商环境不完善 |
3.5 本章小结 |
4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4.1 分析方法 |
4.1.1 层次分析法及缺陷 |
4.1.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4.2 制约因素 |
4.2.1 区位条件 |
4.2.2 管理机制 |
4.2.3 资源要素 |
4.2.4 政策约束 |
4.3 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3.2 备选评价指标 |
4.3.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4 制约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协调性分析 |
5.1 分析模型 |
5.1.1 三阶段DEA模型 |
5.1.2 灰色关联度模型 |
5.2 指标选取 |
5.3 四个森工集团森林旅游发展协调性 |
5.3.1 第一阶段计算结果 |
5.3.2 第二阶段结算结果 |
5.3.3 第三阶段计算结果 |
5.4 四个森工集团森林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内蒙古森工集团 |
5.4.2 吉林森工集团 |
5.4.3 龙江森工集团 |
5.4.4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 |
5.5 本章小结 |
6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6.2 创新管理制度体系 |
6.2.1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
6.2.2 完善林地管理制度 |
6.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6.4 提升森林旅游设施水平 |
6.5 依法依规发展旅游 |
6.6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6.7 提高旅游发展创新力 |
6.8 重视科学技术应用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大兴安岭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D]. 仲召亮.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4]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 李彦雪.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5]生态体育资源培育视角天然林保护工程效益分析[J]. 查显峰,朱震锋. 林业经济问题, 2020(06)
- [6]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研究[D]. 高旭.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8]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D]. 王韶晗.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9]生态补偿政策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减贫效用研究[D]. 董婉婧.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10]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制约因素与协调性分析研究[D]. 贾丽娜.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