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中A类单端孢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谷物中A类单端孢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一、谷物中A类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嘉城,方香玲,南志标[1](2021)在《植物病原镰刀菌产生的毒素种类及其危害》文中认为镰刀菌(Fusarium spp.)是多种重要农作物的病原体,不仅可造成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严重损失还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或植物寄主体内产生一系列被称为镰刀菌毒素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毒素一方面作为致病因子与镰刀菌对宿主植物的致病力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可导致家畜生产性能下降和相关病症的出现,进而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鉴于镰刀菌毒素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及其对家畜和人类的毒性作用,目前已有较多关于镰刀菌侵染粮食作物后产生毒素种类的研究,但关于镰刀菌侵染豆科牧草后产生的毒素种类以及毒素在镰刀菌对豆科牧草致病力方面作用的研究则较少。本文对引起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病害的常见镰刀菌物种产生的主要毒素,以及这些毒素对植物、家畜和人类的危害进行了综述,并对豆科牧草中镰刀菌毒素的研究前景及意义进行了展望。

温晓燕[2](2021)在《仓储小麦和稻谷中主要真菌毒素污染水平及快速识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真菌毒素是产毒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有毒害作用。主要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免疫抑制、胚胎毒性、生殖紊乱、肝毒性、肾毒性和神经毒性等。真菌毒素可能在谷物收获前或收获后污染谷物,影响谷物产量和质量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体,危及人体健康。如何减少和控制真菌毒素对粮食的危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然而,很少有关于储存谷物中霉菌毒素污染的报告。因此,有效监测小麦和稻谷等仓储谷物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探究小麦和稻谷仓储过程中真菌毒素的发生规律,对小麦和稻谷的安全储藏及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上海浦江仓储有限公司仓储小麦和稻谷产毒菌株的初步鉴定。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产毒菌株,小麦中共分离获得真菌17株,分属于12个种,即包括赤曲霉菌、谢瓦散囊菌、麦类核腔菌、细链格孢菌、芥链格孢、极细链格孢菌、阿姆斯特丹曲霉、假灰绿曲霉、辐毛类鬼伞、蠕孢菌、烟草赤星病菌和烟曲霉,其中数量最多的为烟草赤星病菌,占菌株总数的23%;稻谷中共分离获得86株真菌,分属于12个种,包括草茎点霉、担子菌、高粱表球菌、横梗霉、黄曲霉菌、假灰绿曲霉、金黄色青霉、菌核曲霉、篮状菌、球毛壳菌、烟曲霉菌和长柄木霉,其中黄曲霉数量最多,占菌株总数的47.7%。(2)仓储小麦和稻谷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同时检测谷物中40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上海地区仓储的119份小麦检出27种真菌毒素,60份稻谷检出22种真菌毒素。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腾毒素的检出率分别为33.61%和80.67%,平均污染浓度分别为96.95μg/kg和24.09μg/kg;稻谷检出的22种毒素中镰刀菌烯酮和伏马毒素B1的污染水平较高,检出率分别为33.33%和46.67%,平均污染浓度分别为3.96μg/kg和19.91μg/kg;检测近几年收获谷物的真菌毒素污染情况,2019年产小麦的毒素污染情况相对更为严重,2018年产稻谷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相对更严重;不同产地谷物真菌毒素的污染水平也有差别,与山东相比,江苏产地的小麦污染情况更严重;与黑龙江相比,上海产地的稻谷污染水平普遍更高。另外,小麦和稻谷在储藏过程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M2、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毒素B、DON、T-2毒素和HT-2毒素的检出率随着仓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基于氮掺杂Cu-MOFs(N-Cu-MOF)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快速识别小麦中DON。建立N-Cu-MOF纳米材料驱动的快速检测DON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以N-Cu-MOF作为电极基底材料,建立了一个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检测DON的传感平台。N-Cu-MOF作为电极基底材料,使得传感器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且能与适配体结合的优良特性,同时用作电信号探针。DON浓度为0.02-20 ng/m L,N-Cu-MOF适配体传感器对DON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检测限低至0.008 ng/m L。另外,N-Cu-MOF传感平台还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复性,在实际小麦样品检测中得到了满意的回收率(95.6~105.9%)。通过改变特定的适配体,该策略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其他霉菌毒素或其它有害物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璐[3](2021)在《基于食品中T-2毒素靶点毒性的细胞传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食品安全是保障民生的根本,然而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广泛,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T-2毒素作为真菌毒素之一,在体内导致剧烈的毒性作用。传统细胞及动物模型毒性检测存在周期长、不敏感、无法体现细胞异质性等缺点,为开发高效、实时、直观的T-2毒素毒性检测技术,本论文以真菌毒素T-2毒素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氧化应激响应敏感的细胞为生物识别元件,基于细胞转录组学得到的靶标基因和信号通路,围绕食品中T-2毒素的细胞毒性研究,多角度建立细胞荧光传感模型和单细胞电化学传感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T-2毒素主要毒性靶细胞,从细胞水平和离子水平检测细胞毒性并筛选敏感细胞系。对T-2毒素进行细胞毒理学研究,根据毒素作用靶器官,分析BV2小鼠小胶质瘤细胞、HepG2人肝癌细胞、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HT-29人结肠癌细胞四种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内活性氧、钙离子水平、细胞凋亡率等指标,得出四种细胞的IC50值BV2<HepG2<TM3<HT-29,结果表明T-2毒素可引起细胞内活性氧浓度和钙离子水平的显着升高,导致细胞凋亡,筛选得到对T-2毒素较为敏感的BV2细胞和HepG2细胞进行分析。2.基于细胞转录组学结果分析T-2毒素的细胞毒性关键靶标基因和信号通路。对BV2细胞和HepG2细胞进行T-2毒素暴露前后细胞转录组学研究,进行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BV2细胞中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涉及的AP-1、IL-6等因子均有上调,参与细胞炎症反应;HepG2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PERK信号通路等激活Akt、SIRT1等信号因子,从而促进促凋亡因子的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着上调,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细胞凋亡。RT-PCR验证AP-1、IL-6、Bax、SOD等因子显着上调,与转录组学数据一致。3.基于关键信号通路HEK293细胞荧光传感器的T-2毒素毒性检测技术构建。为实现毒性检测直观性和荧光响应特异性,根据转录组结果中AP-1基因上调,构建AP-1site-m Cherry信号级联序列,以HEK293细胞为转染标志性细胞,建立细胞荧光传感模型。通过构建pc DNA3.1-TRE-m Cherry荧光质粒,获得T-2毒素在荧光细胞模型中实时监测以及剂量效应关系,1~25 ng/mL T-2毒素与荧光强度呈线性相关,R2=0.969,EC50为16.27 ng/mL,检测限为0.691 ng/mL,样品加标实验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13%~126.20%。对T-2毒素主要代谢产物HT-2毒素进行毒性检测得到EC50为27.65 ng/mL。4.基于HepG2单细胞电化学传感器的T-2毒素毒性检测技术构建。为进一步降低毒性检测限,实现细胞异质性监测,根据转录组结果中T-2毒素暴露导致SIRT1、SOD上调引起的细胞氧化应激,建立肝癌细胞系HepG2单细胞电化学传感模型。工作电极为镀金纳米粒子和普鲁士蓝的纳米探针,1~1000 ng/mL T-2毒素与刺激HepG2细胞产生的H2O2浓度呈线性相关,R2=0.991,检测限为0.138 ng/mL,样品加标实验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19%~130.17%。对单个细胞生长和细胞群中单细胞的电流差异比较,前者峰值电流明显高于后者。此外,T-2毒素、黄曲霉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烯醇、玉米赤霉烯酮四种毒素分别暴露于HepG2细胞,与对照组相比,T-2毒素和AFB1毒素的峰值电流具有显着差异。综上,本论文研究了T-2毒素在细胞内引起炎症和氧化应激导致细胞凋亡的机制,发现关键靶标因子AP-1、SIRT1以及SOD上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种毒性细胞传感检测方法,为实现纳米环境下T-2毒素高效、直观毒性初筛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韦凯敏[4](2021)在《呕吐毒素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联合毒性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呕吐毒素,亦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nenol,DON),是由镰刀菌属霉菌产生的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基于该类毒素对全球谷物粮食污染的广泛性,其毒性研究一直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真菌毒素的体外毒性评价多采用依赖于平皿培养的细胞毒理学方法,相较于二维细胞培养,三维的细胞培养条件已被许多研究证实能够更好地模拟体内环境,从而更有效地评估毒物对个体的真实毒性。此外,目前对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毒性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一毒素,仍缺乏全面阐述该类毒素的联合毒性及机制的研究。本论文以DON及其乙酰化衍生物3-ADON、15-ADON为研究对象,从细胞和基因水平研究了三者单独及共存下的细胞毒性效应;进一步通过生物打印技术构建基于电化学方法的细胞毒性评价模型,实现了在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中对DON、3-ADON及15-ADON的单独/联合毒性评价;最后,运用代谢组学技术从细胞代谢变化水平阐释了所选毒素对细胞产生的毒性效应及损伤机制。主要内容如下:1.探究不同细胞系、毒素作用时间、毒素剂量及毒素组合对DON、3-ADON及15-ADON联合毒性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毒素对A549和Caco-2细胞活性均有抑制作用。相较于Caco-2细胞,A549细胞对三种毒素的毒性更为敏感。三种毒素对两种细胞均需作用48 h以上毒性作用更为明显。DON+3-ADON与3-ADON+15-ADON的组合对A549和Caco-2细胞产生几乎完全拮抗的细胞毒性(IC10~IC90),而DON+15-ADON和DON+3-ADON+15-ADON的组合则在中低细胞抑制水平产生协同作用,在中高细胞抑制水平又会发挥拮抗作用。2.基于碳纳米纤维/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 MA)复合水凝胶构建了电化学细胞毒性评价模型,用于DON、3-ADON及15-ADON的联合毒性评估。为探究细胞培养模式对细胞毒性响应的影响,实验采用生物打印技术开发了一种8通道三维“蜂巢”型细胞传感模型,并以电化学阻抗谱法(EIS)进行三种毒素的细胞毒性评估。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碳纳米纤维被掺入Gel MA水凝胶中以提高传感模型的导电性能。在此评价方法下,DON、3-ADON和15-ADON的检测限(LOD)分别为0.07、0.10和0.06μg/mL。构建的电化学方法所得结果与CCK-8方法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3.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热图分析与通路分析对DON、3-ADON及15-ADON单独与联合作用于细胞后的胞内代谢轮廓变化加以分析,探索三者共存对机体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前期实验,可以发现细胞系、作用剂量和毒素组合的差异对毒性效应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本章选择这三个维度继续开展细胞代谢组学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随毒素浓度增加,细胞显着差异代谢物的数量增多,说明毒素剂量的增加会加剧细胞正常代谢稳态的扰动。此外,毒素联合作用相较单独作用并没有明显增加显着差异代谢物的数量,这可能与毒素共存时产生拮抗作用相关。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DON及其乙酰化衍生物主要通过扰乱细胞的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通路,从而影响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产生细胞毒性。综上可知,不同细胞系、作用时间、作用剂量及毒素组合均会影响DON、3-ADON及15-ADON的细胞联合毒性效应。在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中,利用电化学方法测得的毒素与细胞活性之间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基于生物打印的毒性评价模型构建方法为统一、批量化地生产毒素毒性评价工具提供了新的可能。毒素引起的细胞代谢紊乱表明,该类毒素主要是通过扰乱细胞能量代谢途径而影响细胞正常生长的。本论文评价了DON、3-ADON及15-ADON的联合暴露风险及相关机制,可为科学地制定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限量标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郭璞[5](2021)在《基于T-2毒素所致垂体氧化应激及血脑屏障损伤的研究及小分子拮抗剂的发现》文中提出T-2毒素是由多种镰刀菌(主要是拟枝孢镰刀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T-2毒素的神经毒性受到研究人员特别关注。体内动物试验研究表明,T-2毒素的暴露使小鼠或大鼠出现包括肌无力、共济失调和厌食在内的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围出现显着水肿等明显脑损伤现象。此外,T-2毒素的暴露增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使得甘露醇和伊文思蓝等可以跨越BBB。体外细胞模型研究发现,T-2毒素可以在神经侧累积,表明T-2毒素可能跨越BBB而损伤大脑和垂体等器官。然而,T-2毒素是否可以直接进入大脑而损伤脑部组织器官尚不清楚。PGC-1α是一种有效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呼吸作用的激活剂,能够调控多种ROS代谢解毒酶(SOD-1、SOD-2、GPX-1、CAT)和线粒体UCP-2的表达,降低细胞内的ROS水平和氧化应激损伤。此外,PGC-1α与脑部损伤密切相关,在多种疾病引起的BBB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因此,保持和增加PGC-1α水平是改善由其他疾病或外界刺激等造成的脑部损伤,尤其是BBB损伤及BBB通透性改变的重要手段。本实验室前期基因组结果显示,T-2毒素孵育GH3细胞可提高细胞内PGC-1α的基因表达水平。然而,PGC-1α是否可以作为靶点减轻T-2毒素的脑损伤毒性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T-2毒素诱导的神经毒性为切入点,研究T-2毒素在体内是否可以直接跨越BBB及PGC-1α在T-2毒素引起的脑部损伤中的作用,并以PGC-1α为靶点筛选拮抗T-2毒素毒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并进行体内外验证。此外,研究小分子化合物对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BBB损伤是否也具有保护作用,为开发小分子化合物作为缓解BBB损伤的药物奠定基础。1 T-2毒素进入大鼠大脑引起大鼠大脑自噬和垂体凋亡本研究采用LC-MS/MS的方法检测到实验组大鼠脑部T-2毒素的含量为0.012μg/m L。T-2毒素对大脑的损伤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减弱,表现为T-2毒素暴露后3天大脑实质明显出血,7天后出血情况有所改善;T-2毒素暴露1天后,大脑皮层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嵴脱落、膜结构受损等损伤,暴露7天后,大多数线粒体的结构已经恢复正常。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T-2毒素可以显着增加脑部自噬相关基因LC3、atg5和m TOR的基因表达,并增加LC3的蛋白表达,显着降低caspase-3和Bcl-x的基因表达,caspase-9和bax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T-2毒素对垂体的损伤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T-2毒素处理后,大鼠垂体前叶充血,且在T-2毒素处理7天后,充血最明显,细胞核深染,表明垂体细胞可能已发生凋亡;T-2毒素暴露1天后,部分线粒体开始肿胀;3天后,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嵴脱落、膜结构受损的现象;7天后,线粒体嵴排列无序,且线粒体区变成了电子透明区。垂体组织中LC3和atg5的基因表达仅在特定时间增加表达,LC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bax、Bcl-x和caspase-3表达水平显着升高,结果表明T-2毒素可抑制大鼠脑皮层细胞凋亡,引起大鼠垂体细胞凋亡。综合分析凋亡和自噬的关系,表明T-2毒素对垂体的损伤大于其对大脑皮层的损伤作用,且T-2毒素能直接进入大脑而对脑部造成损伤作用。2 PGC-1α是GH3细胞抵抗T-2毒素引起的氧化应激的重要因子本研究采用LC-MS/MS的方法检测了GH3细胞内外T-2毒素的含量。10 n M(4.66μg/kg)和40 n M(18.66μg/kg)的T-2毒素进入GH3细胞的含量达到了7.37%和11.82%,即0.34±0.09μg/kg和2.09±0.13μg/kg,说明T-2毒素可以直接进入GH3细胞,且随着T-2毒素浓度的升高,进入细胞的T-2毒素浓度和比例增加,表明随着T-2毒素浓度的升高,可能带来更大的细胞毒性。10和40 n M的T-2毒素孵育24 h,对GH3细胞氧化应激水平进行检测,包括检测细胞ROS水平,抗氧化应激酶SOD和GSH-Px的活性,及线粒体相关抗氧化应激基因PGC-1α和Tfam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2毒素剂量依赖性增加GH3细胞ROS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及PGC-1α和Tfam的表达。随后,在GH3细胞中分别沉默PGC-1α和Tfam,结果显示,GH3细胞中沉默PGC-1α的表达能显着降低抗氧化酶的活力,并抑制Tfam的表达。然而,T-2毒素加入后,氧化酶的活力会代偿性的增加。GH3细胞中沉默Tfam的表达能显着降低抗氧化酶的活力,并增加ROS的水平。上述结果说明,PGC-1α通过正调控Tfam的表达而发挥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提示PGC-1α是GH3细胞抵抗氧化应激的一个重要因子。3 PGC-1α是h BMEC细胞抵抗T-2毒素细胞紧密性损伤的重要基因CCK-8试验结果显示,随着T-2毒素孵育浓度的增加,h BMEC细胞的活力随剂量依赖性降低。体外构建BBB模型结果显示,T-2毒素显着降低h BMEC细胞的TEER,并增加Na F渗透系数,表明T-2毒素破坏了BBB的紧密性。此外,T-2毒素剂量依赖性增加PGC-1α、SOD、GSH-Px、IL1β、TNFα、IL6、CCL2、CLCX1和CCL3基因表达。T-2毒素剂量依赖性下调TJs(ZO-1、CLDN5和occuldin)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述试验结果表明T-2毒素可引起h BMEC细胞的毒性并通过降低TJs的表达而引起BBB损伤。本研究应用过表达或抑制PGC-1α的表达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一步研究PGC-1α对TJs的影响。h BMEC细胞中过表达PGC-1α能显着增加细胞膜处TJs(ZO-1、CLDN5和occludin)的荧光强度,并改善T-2毒素引起的细胞膜模糊的现象。然而,PGC-1α的抑制剂SR-18292则进一步加重T-2毒素引起的TJs表达降低,细胞间的TJs更加模糊不清甚至失去细胞间TJs。结果表明PGC-1α是h BMEC细胞抵抗T-2毒素引起的BBB损伤的重要保护因子。4中药小分子化合物激活PGC-1α而抵抗T-2毒素和LPS引起的BBB损伤双荧光素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从166份中药小分子化合物中筛选到化合物3-131直接与人PGC-1α的启动子结合并激活PGC-1α的转录,点突变试验对结合位点进行验证,发现71-73位(-1100 bp~-1000 bp)碱基突变后,双荧光素酶活性较P7降低了70%,提示3-131与PGC-1α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100 bp~-1000 bp(71-73位碱基)直接以氢键结合而激活PGC-1α的转活性。采用T-2毒素和LPS构建体内体外BBB损伤模型,检测细胞和动物水平Na F的渗透情况及体内外TJs的表达情况来综合分析小分子化合物3-131对BBB的保护作用。体外BBB模型结果显示,T-2毒素和LPS可以显着降低TEER,增加Na F通透性,降低TJs(ZO-1、CLDN5和occludin)的表达,加入3-131后可以增加细胞间的TJs,使细胞膜结构清晰,缓解T-2毒素或LPS带来的BBB损伤。体内动物试验模型结果显示,T-2毒素和LPS引起小鼠脑内Na F增加;脑组织结构异常,大量海马区神经元出现变性且排列出现疏松紊乱现象,胞体固缩深染,并可见纤维缠结;ZO-1、CLDN5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降低,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增加。3-131可以增加小鼠血脑屏障紧密性、减轻大脑病理损伤、缓解大脑炎症反应从而缓解T-2毒素或LPS带来的脑损伤。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T-2毒素直接跨越BBB对脑和垂体造成的损伤作用、PGC-1α在T-2毒素引起的垂体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PGC-1α在T-2毒素引起的BBB损伤中的作用、基于PGC-1α为靶点的小分子拮抗剂筛选及小分子拮抗剂在T-2毒素和LPS外界有毒有害物质损伤BBB中的保护作用。本文从神经毒性角度出发,以PGC-1α为靶点、以BBB损伤为研究对象,为T-2毒素引起的垂体和脑部损伤提供了新的依据,为研究T-2毒素拮抗剂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为研究BBB保护剂奠定了基础。

葛文扬[6](2021)在《长穗偃麦草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图位克隆及功能解析》文中认为小麦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重要粮食作物,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以小麦作为淀粉、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等人体所需物质的主要来源。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主要由禾谷镰孢菌等病原菌引起的严重穗部病害,不仅严重危害小麦产量及品质,其病原菌在侵染的同时还会产生多种真菌毒素进一步威胁人畜健康。然而目前赤霉病的有效抗源并不多,因此挖掘新的主效抗赤霉病基因,对于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具有重要意义。长穗偃麦草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具有多种优良性状,对包括小麦赤霉病、锈病等在内的多种病害均具有良好抗性。本研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分离到来源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抗赤霉病QTL Fhb7的候选基因,采用遗传转化等多种方式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并进一步对该基因抗病机制及进化机制进行解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利用普通小麦、大麦与本实验室组装的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参考基因中组高可信度基因的蛋白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基于直系同源基因利用移动平均模型(MA)计算Ks值,估算E基因组与小麦A、B、D亚基因组的分化时间大约在4.77-4.96百万年前。此外还进一步利用黑麦、异形花草、簇毛麦、旱麦草、新麦草这5个二倍体小麦族物种的转录组测序数据以及小麦参考基因组和大麦参考基因组,筛选出直系同源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在这几个小麦族物种中E基因组与小麦A、B、D基因组亲缘关系最近。2.根据二倍体长穗偃麦草(E)参考基因组开发分子标记,利用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异代换系K11463[7el1(7D)]、K2620[7el2(7D)]构建了一个BC6F1群体,同时构建了一个含ph1b突变位点的定位群体。筛选自交后代共19200个单株,将Fhb7定位在分子标记Xsdau K79(739708845bp)与Xsdau K80(740852646bp)之间,其物理区间大约为1.2 Mb。通过对7el1(7D)、7el2(7D)和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穗部接菌处理转录组数据的分析,发现只有2个候选基因在7el2(7D)基因组和E参考基因组中特异表达。根据关键重组体的表型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将基因Fhb7锁定在仅包含单一表达基因的245 Kb区域(该基因功能注释为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利用BMSV-VIGS技术诱导基因沉默并进行离体叶片赤霉病鉴定结果显示,该候选基因沉默后叶片坏死斑面积明显增大。同时,我们采用EMS化学诱变构建了一个TILLING突变群体,通过Sanger测序检测发现有5株非同义突变体及两株提前终止突变体的赤霉病抗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本研究通过遗传转化,获得了两个受体背景的Fhb7候选基因的原始表达转基因株系和一个受体背景的过量表达转基因株系,并对不同的转基因株系进行穗部赤霉病表型鉴定。结果显示,鉴定的3个科农199背景下的原始表达转基因株系均大幅度提高赤霉病抗性;Fielder背景下鉴定的12个原始表达株系中有11个株系抗性大幅度提高,部分转基因株系抗性水平与抗病亲本类似;以上证据充分证明了该候选基因是目标克隆的主效抗赤霉病基因Fhb7。另外,我们鉴定了以小麦品种Fielder为受体3个的过量表达转基因株系,其中22-3赤霉病抗性水平超过抗病亲本,类似于苏麦3号,22-5、22-6转基因株系在不同世代赤霉病抗性表现不稳定;进一步通过高分辨质谱检测显示,在发病过程中22-5株系穗部的解毒效应远低于含有Fhb7的抗病易位系,导致其抗性降低,但DNA、RNA和蛋白层面等分子水平证据尚待进一步研究。3.基因Fhb7表达受到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脱氧雪腐镰刀烯醇(DON)的诱导,通过DON毒素胁迫实验,证明基因Fhb7可以提高植物和酵母对DON毒素的耐受能力;通过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HRMS),我们发现Fhb7编码的蛋白可以打开DON毒素重要毒性来源的C-12,13环氧基团,并催化其形成去环氧化的谷胱甘肽加合物(DON-GSH),从而产生解毒效应。鉴于该环氧基团在A型和B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的保守性,进一步研究发现Fhb7可以对3-ADON、15-ADON、NIV、T-2、HT-2、Fus-X、Das等一系列镰孢菌属分泌的毒素进行GSH衍生化,对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具有广谱解毒功能。基于此结果我们经过筛选发现Fhb7对假禾谷镰孢菌和亚洲镰孢菌在转基因离体叶片上表现出显着抗性,其转基因植株对茎基腐病也具有良好抗性。4.本研究发现在一种禾本植物内生真菌香柱菌基因组中的单拷贝基因与Fhb7相似性高达97%,进一步的比对分析发现Fhb7的序列在多个Epichlo?属的内生真菌中均有分布。此外,通过筛选发现在鹅观草、纤毛鹅观草等其他小麦族物种中同样含有Fhb7同源基因,该结果暗示,小麦族原始祖先亲本在早期可能与某种Epichlo?属的内生真菌存在共生关系,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将Epichlo?Fhb7的DNA整合到小麦族宿主植物基因组中,从而使小麦族植物进化出抗镰孢菌属病原菌侵染的功能。

李欢,梁晓艳,张君,郭维[7](2021)在《镰孢菌毒素的主要类型及其收获前后的生物防控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镰孢菌毒素是镰孢菌属真菌产生的多种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是常见的污染粮食和饲料的真菌毒素种类,严重威胁人畜健康。近年来镰孢菌毒素污染粮食和饲料的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和饲料安全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农产品收获后的物理、化学脱毒方法存在着脱毒不彻底、营养成分流失以及化学试剂残留对人畜健康的不确定性等问题,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综合防控镰孢菌及其毒素危害的方法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重点介绍镰孢菌毒素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动植物的危害,阐述农产品收获前后生物防治镰孢菌及其毒素危害的方法,并探讨各种防控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镰孢菌毒素综合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崔东伟[8](2021)在《谷物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建立超高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谷物及其制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方法。1.建立QuEChERS和超高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小麦粉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方法;2.建立多重特征结构碎片扫描结合高分辨率质谱策略发现未知真菌毒素结构类似物的方法。研究方法:1.采用0.1%甲酸乙腈溶液提取充分水化后的小麦粉中的19种真菌毒素,QuEChERS萃取试剂盒和选择分散性SPE试剂盒用来除去样品中的水分和杂质,离心取上清液,氮气吹干后复溶待测。优化后选择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对19种真菌毒素进行色谱分离,采用外标法定量。高分辨质谱采用正离子模式电离,Full MS/dd-MS2扫描模式。2.采用第一部分的前处理和分析方法对谷物及其制品中的真菌毒素及其衍生物进行提取检测。通过对四类真菌毒素的裂解规律进行阐明,筛选出其多重特征结构碎片,制成特征碎片离子库。采用特征碎片离子库扫描技术去发现和鉴定谷物及其制品中可能存在的未知真菌毒素结构类似物。结果:1.建立超高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小麦粉中19种真菌毒素的方法。该方法在2-500 n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该方法的样品检出限为0.5-2.0μg/kg,定量限为1.5-6.0μg/kg。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0.5%~98.7%,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为0.2%~7.4%。2.建立基于多重特征结构碎片和高分辨谱法发现和鉴定谷物及其制品中的未知真菌毒素结构类似物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特征碎片库扫描技术发现了谷物及其制品中5种未知的真菌毒素,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和确证。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发现和鉴定食品中未知真菌毒素结构类似物。结论:1.QuEChERS和高分辨质谱法测定小麦粉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提取效果好,准确度高,分辨率高,适用于小麦粉中真菌毒素的确证分析;2.基于多重特征结构碎片和高分辨质谱法发现和鉴定谷物及其制品中的未知真菌毒素的方法简单,快速,精确度高,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中未知真菌毒素结构类似物的发现和鉴定。

唐晓倩[9](2020)在《农产品典型真菌毒素生物识别材料与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真菌毒素危害大、防控难,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农产品真菌毒素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及时发现污染,是防止真菌毒素进入食物链的重要手段。目前快检技术主要面临的挑战表现在:部分真菌毒素高亲和力抗体匮乏、多种类风险因子同步检测难、速测产品抗干扰性差。针对上述问题,本学位论文研制出高灵敏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纳米抗体,改良了核酸模拟抗体(适配体)等生物识别材料;并基于三种识别材料依次建立了系列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用于粮油、乳品、水果等不同农产品中典型真菌毒素的高灵敏检测。论文最后,系统分析了这三类主要识别材料的应用特性及在快检产品开发中应用前景。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研制出伏马毒素B1(FB1)、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DAS)等系列单克隆抗体(mAb),建立了粮油中FB1灰度成像、真菌毒素与农残同步侧向流层析,及基于新型纳米仿生催化材料的DAS免疫气压传感检测方法。(1)研制出FB1单克隆抗体7A11,半抑制浓度(IC50)为0.66 ng/mL。建立了两类结果输出方式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基于纳米金比色定性方法与灰度成像定量方法,定量线性范围为0.24~15.0 ng/mL。可用于大米、玉米、花生、小麦等农产品中FB1检测,为粮油产品中FB1现场快速筛查提供了经济、快速、可定量的选择方案。(2)研制出甲萘威单克隆抗体1D2与克百威单克隆抗体G11,IC50值分别为0.80 ng/mL和127.6 ng/mL,特异性良好。针对农产品中不同种类小分子污染物并存的现状,以黄曲霉毒素、甲萘威和克百威为例,建立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TRFICA)同步快速分析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对黄曲霉毒素、甲萘威、克百威检测限依次为0.03、0.02、60.2 ng/mL,克服了真菌毒素与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不同步、灵敏度低的难题。(3)研制出特异性DAS单克隆抗体5E7,亲和力常数Ka值达5.4×108,IC50值为3.08ng/mL;合成并表征了Au@PtNPs纳米颗粒及其与抗体标记探针,由此建立了免疫气压生物传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限达0.46 ng/mL。攻克了DAS识别材料特异性差,缺乏灵敏、准确、便携现场快速筛查方法的技术瓶颈。(2)构建了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文库,研制出黄曲霉毒素M1(AFM1)抗独特型纳米抗体(AIdnb);将纳米抗体用作替代抗原分别开发了牛奶中AFM1电化学检测方法和多种真菌毒素TRFICA同步检测方法。(1)研制的AFM1抗独特型纳米抗体VHH 4-1-1表征结果显示,其对AFM1的IC50值为8.54 ng/mL;采用重氮盐电接枝方法,将VHH 4-1-1修饰在丝网印刷碳电极表面;再采用计时电流法,建立了基于纳米抗体替代抗原的免疫竞争电化学传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对牛奶中AFM1的检测限为0.18 ng/mL,检测范围为0.25~5.0 ng/mL,特异性良好。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提供了新型绿色检测方法。(2)为研究抗独特型纳米抗体在TRFICA上作为无毒替代抗原的可行性,采用黄曲霉毒素B1(AFB1)抗独特型纳米抗体phage 2-5和ZEN抗独特型纳米抗体phage 8#为核心识别材料,分别研究了固定化AIdnb的TRFICA竞争分析模式(AIdnb-TRFICA)和固定化mAb的TRFICA竞争分析模式(mAb-TRFICA)。比对两种竞争分析模式的结果表明,AIdnb-TRFICA的灵敏度较高,检测AFB1、ZEN的IC50值分别为0.46和0.86ng/mL,是mAb-TRFICA的18.3和20.3倍。由此采用AIdnb-TRFICA建立了同步检测方法,对AFB1、ZEN检测限达0.13 ng/mL和0.20 ng/mL。结果表明,建立的AIdnb-TRFICA可用于粮食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步检测,为绿色无毒现场快速、准确定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3)改良修饰了展青霉素适配体探针,研究建立了基于适配体的苹果汁中展青霉素侧向流层析快速检测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展青霉素适配体互补链作为捕获探针,生物素标记的适配体作为识别探针,构建了基于“地高辛抗体-捕获探针-识别探针-纳米金信号因子”复合物侧向流层析检测方法,对展青霉素的检测限达2.3 ng/mL,检测范围为2.7~139.8 ng/mL,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比对验证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快速检测,克服了缺少展青霉素高亲和识别元件导致的现场高灵敏检测技术缺乏的瓶颈难题。(4)系统分析了上述核酸适配体、单克隆抗体、纳米抗体等真菌毒素主要生物识别材料的特性开发与应用前景。研究比较了本文研制的适配体、单克隆抗体与纳米抗体与已报道同类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伏马毒素7A11为迄今报道灵敏度最高,DAS的5E7特异性最好,AFM1抗独特型纳米抗体为首次报道,为快速检测技术提供了高质量核心生物识别材料。通过比较研究各类识别材料发现:适配体的展青霉素分析方法虽然获得了灵敏、准确的定量检测结果,然而适配体与展青霉素的最佳孵育时间长达40 min,为了实现快速检测,该适配体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以缩短反应时间。因此,在缺乏高亲和力抗体时,适配体可作为识别材料的有效选择。本文研制的FB1、DAS、甲萘威、克百威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亲和力与特异性,在纳米金、TRFICA及气压传感器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中均实现了灵敏、准确、快速的定量检测。因此,单克隆抗体仍是目前快速检测技术中识别材料的主流选择。纳米抗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识别材料,本文研制的抗独特型纳米抗体对2C9抗体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经纳米抗体修饰后的丝网印刷碳电极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另外,纳米抗体可吸附在硝酸纤维素膜表面,用作无毒替代抗原,在TRFICA方法建立中获得了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实现了真菌毒素的无毒快速现场检测。因此,纳米抗体在农产品快速检测应用中,既具备单克隆抗体的高亲和性与特异性,又表现出了适配体的稳定与易于修饰的特性。重要的是纳米抗体可作为替代抗原建立无毒快速检测技术,也是其他识别材料无法替代的独有特性。在未来发展方向中,纳米抗体可通过体外亲和力定向改造与结构功能化进一步提高亲和力,拓展新的检测方法与检测模式,在农产品危害物的快速检测领域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上所述,研制的系列单克隆抗体、纳米抗体等生物识别材料解决了农产品快速检测中部分真菌毒素高亲和力抗体匮乏难题,并被成功应用于真菌毒素的生物传感检测方法的构建;建立的真菌毒素与农药残留时间分辨荧光同步检测技术解决了多种类风险因子同步检测难的技术瓶颈;而基于纳米抗体无毒抗原生物传感方法的研究解决了农产品快检方法抗干扰性差的难题。因此,本文研制的基于三种识别材料的真菌毒素生物传感方法为目前农产品中面临的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的方法参考。

韩丽[10](2020)在《饲料中呕吐毒素单抗的研制及icELISA试剂盒和GICA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又称呕吐毒素(vomitoxin),是一种毒性较高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是由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产生,属于B族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DON主要污染小麦、玉米及其副产物,因此,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食品及动物饲料中。它易引起动物拒食,而表现出免疫毒性、器官毒性、抑制蛋白质合成,以及致畸性,与免疫抑制、克山病、食管癌等疾病也有密切联系,并且,DON的热稳定性较强,对其进行一般性的加工及烹调,其毒性不能被破坏。因此,DON污染不仅给动物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也影响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全球大多数国家强制性规定了DON的限量标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DON列为Ⅲ类致癌物。目前,检测食品和饲料中DON污染的理化方法,虽然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但是成本较高,不适合用于DON污染检测的一般饲料行业。而酶联免疫检测(ELISA)作为传统方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适合现场并且适用于高通量筛选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合适的检测工具,近年来其开发应用迅速发展。目的:本研究以DON毒素为研究对象,为避免理化检测的繁琐及其它免疫检测方法灵敏度低的问题,实现对DON的高效低成本检测,探索建立灵敏、快速、方便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利用DON小分子半抗原进行分子设计与改造、筛选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DON mAb、并进行免疫学特性鉴定,研制DON ELISA试剂盒及胶体金试纸条、实现产品的初步应用。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为开发制备DON人工抗原为基础,抗DON单克隆抗体为核心试剂,旨在研制自主组装的试剂盒及试纸条,用于检测食品和饲料中的DON含量,为我国食品和饲料中DON污染残留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⑴根据DON分子结构特点,设计出4种人工抗原偶联方法,并分别制备出人工抗原和检测抗原。通过UV、IR、SDS-PAGE等鉴定和动物免疫,筛选出最佳的人工抗原偶联方法。⑵从免疫效果最好CDI组中,选取效价最高、敏感性最好、特异性最强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株,异源性检测模式筛选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单抗,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⑶利用自制的抗DON单抗研制间接竞争ELISA试剂盒(icELISA kit)和直接竞争ELISA试剂盒(dcELISA kit),并分别进行调试组装与性能测定,最后比较其质量性能。⑷在自制高亲和力DON mAb的基础上,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Mey氏系列稳定法确定金标抗体最佳pH值和DON mAb的最佳标记浓度,然后组装试纸条并进行性能测定。⑸利用HPLC对研制的dcELISA kit、DON-Strip进行验证,并分别与市售试剂盒、试纸条进行比较试验。通过比较分析测定结果,进行dcELISA kit与HPLC的相关性评价。结果:⑴通过对4种完全抗原进行UV、IR、SDS-PAGE等鉴定和动物免疫,结果表明,合成方法中CDI法效果最好。动物免疫所产生DON pAb效价达到1:(6.4×103),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7.75 ng/mL,并且特异性较强。⑵通过对单抗进行免疫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其抗体效价水平很好。上清效价为1:(1.28×103)、腹水效价为1:(3.2×105),IC50为9.84 ng/mL,亲和常数(Ka)为1.51×109 L/moL,并且特异性较强。⑶通过对研制试剂盒的性能测定,结果表明,DON icELISA试剂盒和dcELISA试剂盒灵敏度分别为1.147 ng/mL、0.62 ng/mL,与市售的商品试剂盒相比灵敏度高(3 ng/mL)。icELISA试剂盒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6.3%113.2%、RSD为3.9%13.2%,dcELISA试剂盒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7.1%107.0%、RSD为4.2%11.9%。⑷通过对胶体金的UV和透射电镜扫描鉴定,结果表明,胶体金制备成功,粒径为25.0±1.0 nm。通过Mey氏系列稳定法确定了金标抗体最佳pH值为8.5,DON mAb最佳标记浓度为15μg/mL。并且该试纸条灵敏度为5 ng/mL,与市售试纸条相比灵敏度较高(25 ng/mL),且特异性较强。⑸通过比较dcELISA kit、DON-Strip、HPLC,结果表明,DON-Strip灵敏度为5.0 ng/mL,HPLC灵敏度为20 ng/mL。通过对真实样品进行测定,HPLC检测平均值范围为560.41049.1 ng/g,RSD为12.4%43.4%,试剂盒检测平均值范围为580.51020.3 ng/g,RSD为13%43.8%。通过dcELISA kit与HPLC相关性评价,得出回归方程为y=0.9793x+6.82,R2=0.9848。通过与市售试剂盒比较,市售A1 DON试剂盒与A2 DON试剂盒的灵敏度分别为5 ng/mL、3 ng/mL。通过与市售试纸条比较,市售B1 DON-Strip与B2 DON-Strip的灵敏度分别是40 ng/mL、25 ng/mL。结论:⑴利用DON分子结构特点,本试验成功制备4种完全抗原。通过鉴定,筛选出CDI法是最佳的人工抗原合成方法。⑵利用CDI组效价最高小鼠,进行了细胞融合,研制出了灵敏度更好的抗DON mAb,并具有效价好、特异性强、亲和力高等优点。⑶利用自制的抗DON单抗,成功研制出icELISA kit和dcELISA kit,并且后者性能明显优于前者,且具有准确可靠、方便快捷、高通量大等优点。⑷利用柠檬酸钠还原法成功制备胶体金,采用Mey氏系列稳定法确定了金标抗体最佳pH值及DON mAb的最佳标记浓度。并且该试纸条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⑸用HPLC验证了dcELISA kit和DON-Strip,并且dcELISA kit的灵敏度高于两种市售试剂盒,DON-Strip的灵敏度高于两种市售试纸条,且DON-Strip的符合率为100%。因此,本试验研制的DON试剂盒及试纸条均满足实际样品检测对灵敏度更高的要求,可以推广应用。

二、谷物中A类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谷物中A类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仓储小麦和稻谷中主要真菌毒素污染水平及快速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谷物中主要的真菌毒素
        1.1.1 AFs类
        1.1.2 TCT类
        1.1.3 赭曲霉毒素类
        1.1.4 FBs类
        1.1.5 ZEN及其衍生物
    1.2 谷物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
        1.2.1 样品前处理方法
        1.2.2 检测方法
    1.3 谷物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现状
    1.4 谷物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
    1.5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谷物中真菌毒素菌株的初步分离鉴定
    2.1 实验部分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菌株的形态学鉴定结果
        2.2.2 PCR扩增及序列比对结果
        2.2.3 菌株鉴定结果及分析
        2.2.4 主要污染真菌的形态特征
    2.3 讨论
第三章 仓储小麦和稻谷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分析
    3.1 实验部分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样品
        3.1.4 真菌毒素标准溶液的配制
        3.1.5 样品前处理吧
        3.1.6 UPLC-MS/MS检测条件
    3.2 小麦和稻谷中真菌毒素的筛查结果与分析
    3.3 第一批样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
        3.3.1 小麦和稻谷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
        3.3.2 不同谷物中真菌毒素整体污染水平比较
        3.3.3 同一仓库中不同采样位置真菌毒素污染水平比较
        3.3.4 不同产地真菌毒素污染水平比较
        3.3.5 不同年份谷物中真菌毒素污染水平比较
        3.3.6 不同批次谷物中主要真菌毒素污染水平比较
    3.4 粮仓中谷物真菌毒素的超标情况
    3.5 讨论
第四章 基于N-Cu-MOF的电化学传感器快速识别小麦中DON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和仪器
        4.1.2 N-Cu-MOF的合成
        4.1.3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
        4.1.4 电化学测量
        4.1.5 样品前处理
    4.2 结果和讨论
        4.2.1 N-Cu-MOF的表征
        4.2.2 制备的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4.2.3 测定条件的优化
        4.2.4 优化后的电化学感应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4.2.5 选择性和重现性
        4.2.6 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4.3 结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3)基于食品中T-2毒素靶点毒性的细胞传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及T-2 毒素现状
        1.1.1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及T-2 毒素的污染情况
        1.1.2 T-2 毒素的限量标准
    1.2 T-2 毒素的毒性作用
        1.2.1 神经毒性
        1.2.2 肝毒性
        1.2.3 生殖毒性
        1.2.4 肠毒性
    1.3 T-2 毒素毒性检测方法及研究现状
        1.3.1 细胞模型毒性检测
        1.3.2 动物模型毒性检测
        1.3.3 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毒性检测
    1.4 基于细胞生物传感技术的微生物污染物毒性检测应用
        1.4.1 细胞光学生物传感技术
        1.4.2 细胞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
        1.4.3 单细胞生物传感技术的应用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T-2 毒素体外毒性检测及敏感细胞系筛选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
        2.3.2 细胞增殖活性测定
        2.3.3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测定
        2.3.4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测定
        2.3.5 细胞凋亡率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T-2 毒素暴露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2.4.2 T-2 毒素暴露对细胞活性氧的影响
        2.4.3 T-2 毒素暴露对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2.4.4 T-2 毒素暴露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细胞转录组学对T-2 毒素暴露的细胞毒性靶标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分组
        3.3.2 细胞培养
        3.3.3 细胞总RNA的提取及细胞转录组测序
        3.3.4 转录组数据结果评估
        3.3.5 实时荧光定量分析(RT-PCR)验证
        3.3.6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3.4.2 细胞mRNA测序整体质量评估
        3.4.3 细胞mRNA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4.4 差异表达基因GO和 KEGG富集分析
        3.4.5 真菌毒素暴露对BV2、HepG2 细胞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3.4.6 RT-PCR对细胞转录组学mRNA基因差异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细胞荧光传感技术对T-2 毒素的毒性检测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培养
        4.3.2 pcDNA3.1-TRE-mCherry荧光质粒的构建
        4.3.3 荧光质粒的细胞转染
        4.3.4 HEK293 细胞转染后细胞活性分析
        4.3.5 HEK293 细胞荧光传感器对T-2 毒素毒性检测
        4.3.6 样品加标实验
        4.3.7 HEK293 细胞荧光传感器对T-2 毒素代谢产物的毒性检测
    4.4 结果与讨论
        4.4.1 pcDNA3.1-TRE-mCherry荧光质粒的构建
        4.4.2 荧光质粒转染对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
        4.4.3 荧光质粒转染对细胞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4.4.4 荧光质粒转染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4.4.5 HEK293 细胞荧光传感器对T-2 毒素毒性检测
        4.4.6 样品加标实验
        4.4.7 HEK293 细胞荧光传感器对T-2 毒素代谢产物毒性检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单细胞电化学传感技术对T-2 毒素的毒性检测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培养
        5.3.2 纳米探针的制备和修饰
        5.3.3 单细胞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5.3.4 HepG2 单细胞电化学传感对T-2 毒素毒性检测
        5.3.5 样品加标实验
        5.3.6 HepG2 单细胞电化学传感对其他真菌毒素毒性检测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纳米探针的表征和过氧化氢溶液的实验分析
        5.4.2 单细胞电化学传感器对T-2 毒素的毒性检测
        5.4.3 样品加标实验
        5.4.4 单细胞电化学传感平台实时监测
        5.4.5 单细胞电化学传感对单细胞生长和细胞群中单细胞检测差异
        5.4.6 单细胞电化学传感对不同的真菌毒素的毒性检测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呕吐毒素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联合毒性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污染现状
        1.1.1 全球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污染概况
        1.1.2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联合污染
        1.1.3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毒性及其限量标准
    1.2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联合毒性研究现状
        1.2.1 联合毒性评价方法简介
        1.2.2 国内外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联合毒性研究进展
    1.3 细胞传感在体外毒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1.3.1 细胞传感概述
        1.3.2 生物打印技术在构建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中的应用
        1.3.3 电化学方法在细胞传感中的应用
        1.3.4 三维细胞电化学传感模型在体外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1.4 代谢组学技术在真菌毒素联合毒性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4.1 代谢组学概述
        1.4.2 代谢组学在真菌毒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1.4.3 代谢组学在联合毒性机制评价中的应用
    1.5 立题背景及意义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DON、3-ADON和15-ADON联合诱导的细胞毒性效应研究及作用类型判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
        2.3.2 溶液配制
        2.3.3 细胞活性抑制率检测
        2.3.4 细胞活性氧水平检测
        2.3.5 细胞凋亡率检测
        2.3.6 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测定
        2.3.7 模型分析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联合作用类型
        2.3.8 数据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毒素对细胞活性抑制率的影响
        2.4.2 毒素共存对细胞活性抑制率的影响
        2.4.3 毒素共存对细胞联合毒性作用类型的判断
        2.4.4 毒素共存对细胞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2.4.5 毒素共存对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
        2.4.6 毒素共存对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构建三维细胞毒性评价模型评价DON、3-ADON及15-ADON的毒性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
        3.3.2 生物打印水凝胶浓度优化
        3.3.3 生物打印参数的优化
        3.3.4 基于生物打印技术构建细胞电化学毒性评价模型
        3.3.5 细胞电化学传感模型评价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单一及联合毒性
        3.3.6 细胞活力、钙离子及凋亡情况的测定
        3.3.7 电镜样品前处理
        3.3.8 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基于生物打印技术的电化学细胞传感模型的构建流程
        3.4.2 细胞传感模型构建过程的表征及电化学实验条件优化
        3.4.3 生物水凝胶浓度的优化
        3.4.4 生物打印填充类型及打印层数的优化
        3.4.5 细胞电化学传感模型评价DON、3-ADON及15-ADON的细胞毒性
        3.4.6 细胞电化学传感模型评价DON、3-ADON及15-ADON共存时的细胞毒性
        3.4.7 细胞电化学传感模型评价方法的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细胞代谢组学探究DON、3-ADON及15-ADON联合毒性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培养
        4.3.2 实验分组
        4.3.3 细胞代谢物的提取
        4.3.4 样品的衍生化处理
        4.3.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代谢物
        4.3.6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细胞代谢物多元统计分析
        4.4.2 细胞代谢物聚类热图分析
        4.4.3 显着性差异代谢物筛选
        4.4.4 细胞代谢通路网络分析
        4.4.5 细胞代谢物通路富集分析
    4.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基于T-2毒素所致垂体氧化应激及血脑屏障损伤的研究及小分子拮抗剂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中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进展
        1.2.1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概述
        1.2.2 T-2 毒素概述
        1.2.3 T-2 毒素神经毒性与氧化应激研究进展
        1.2.4 T-2 毒素诱导BBB损伤研究进展
        1.2.5 转录共激活因子PGC-1α与氧化应激和BBB损伤的研究进展
        1.2.6 基于PGC-1α的激动剂的筛选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2 T-2 毒素对大鼠大脑和垂体的毒性作用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药物与试剂
        2.1.2 试剂配制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试验动物
        2.1.5 动物分组与试验设计
        2.1.6 观测指标
        2.1.7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2.1.8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2.1.9 HE染色切片观察
        2.1.10 TEM观察
        2.1.11 免疫组织化学
        2.1.12 T-2 毒素检测方法
        2.1.13 大脑T-2 毒素提取方法
        2.1.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临床观察
        2.2.2 T-2 毒素对大鼠大脑和垂体的病理学损伤
        2.2.3 脑和垂体超微结构观察
        2.2.4 自噬相关基因表达
        2.2.5 凋亡相关基因表达
        2.2.6 大脑中T-2 毒素含量的检测
    2.3 讨论
3 PGC-1α 在 T-2 毒素引起的 GH3 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细胞株
        3.1.2 主要试剂
        3.1.3 试剂配制
        3.1.4 主要仪器
        3.1.5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3.1.6 利用siRNA干扰PGC-1α或 Tfam基因表达
        3.1.7 细胞内氧自由基检测
        3.1.8 抗氧化酶SOD活性检测
        3.1.9 细胞GSH-Px含量检测
        3.1.10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
        3.1.11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3.1.12 T-2 毒素检测方法
        3.1.13 细胞T-2 毒素提取方法
        3.1.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细胞内外T-2 毒素的浓度
        3.2.2 T-2 毒素引起GH3 细胞氧化应激
        3.2.3 T-2 处理GH3 细胞后对PGC-1α和 Tfam表达的影响
        3.2.4 PGC-1α干扰对下游基因及GH3 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3.2.5 Tfam干扰对GH3 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3.3 讨论
4 PGC-1α 在 T-2 毒素引起的 hBMEC 细胞毒性中的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细胞株
        4.1.2 质粒
        4.1.3 主要试剂
        4.1.4 试剂配制
        4.1.5 主要仪器
        4.1.6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4.1.7 CCK-8 法检测T-2 毒素和PGC-1α抑制剂SR-18298对h BMEC细胞活力的影响
        4.1.8 h-pc DNA3.1(+)-PGC-1α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4.1.9 h-pc DNA3.1(+)-PGC-1α过表达载体转染到hBMEC细胞中
        4.1.10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4.1.11 细胞跨膜电阻测定
        4.1.12 细胞荧光素钠透过试验
        4.1.13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4.1.14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4.1.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
        4.2.1 T-2 毒素对HBMEC细胞毒性
        4.2.2 T-2 毒素对体外BBB模型的损伤作用研究
        4.2.3 PGC-1α在 T-2 毒素引起的h BMEC细胞BBB损伤中的作用
    4.3 讨论
5 中药小分子化合物激活PGC-1Α在 T-2 毒素和LPS引起的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细胞株
        5.1.2 质粒
        5.1.3 主要试剂
        5.1.4 试剂配制
        5.1.5 主要仪器
        5.1.6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5.1.7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
        5.1.8 启动子活性研究
        5.1.9 细胞跨膜电阻测定
        5.1.10 细胞荧光素钠透过试验
        5.1.11 试验动物
        5.1.12 动物分组与试验设计
        5.1.13 HE染色切片观察
        5.1.14 免疫组织化学
        5.1.15 组织荧光素钠透过试验
        5.1.16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5.1.17 数据处理
    5.2 结果
        5.2.1 qRT-PCR筛选PGC-1α激活剂
        5.2.2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筛选直接激活PGC-1α的小分子化合物
        5.2.3 小分子化合物作用的核心启动子区域的确定
        5.2.4 3-131在T-2 毒素和LPS毒性引起的体内外Na F含量升高中的作用
        5.2.5 3-131 在T-2 毒素和LPS毒性引起的细胞紧密性降低中的作用
        5.2.6 3-131 在T-2 毒素和LPS毒性引起的脑组织损伤中的作用
    5.3 讨论
6 全文总结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长穗偃麦草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图位克隆及功能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小麦赤霉病的生物学特征及其防治
        1.1.1 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及危害
        1.1.1.1 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
        1.1.1.2 小麦赤霉病的病害循环及发病特征
        1.1.1.3 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侵染模式
        1.1.1.4 小麦赤霉病发病区域及危害
        1.1.2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1.1.2.1 化学防治
        1.1.2.2 生物防治
        1.1.2.3 小麦赤霉病综合绿色防控
    1.2 小麦赤霉毒素研究
        1.2.1 小麦中常见镰孢菌毒素及毒性分析
        1.2.2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1.2.3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治理方法
        1.2.3.1 物理脱毒
        1.2.3.2 化学脱毒
        1.2.3.3 生物脱毒
        1.2.4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检测方法
    1.3 小麦抗赤霉病遗传研究进展
        1.3.1 小麦赤霉病抗性种质挖掘
        1.3.1.1 我国小麦品种抗赤霉病鉴定
        1.3.1.2 小麦近缘种的赤霉病抗源鉴定
        1.3.1.3 偃麦草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的作用
        1.3.2 小麦抗赤霉病QTL定位研究现状
        1.3.3 小麦赤霉病抗性机制研究
    1.4 小麦基因图位克隆技术
        1.4.1 图位克隆技术在小麦中的应用
        1.4.2 作图群体的构建
        1.4.3 DNA分子标记类型
        1.4.4 物理图谱的构建
        1.4.5 候选基因的功能验证
    1.5 水平基因转移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株和载体
    2.2 实验地点
    2.3 实验方法
        2.3.1 植物材料的种植与处理
        2.3.2 高通量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2.3.2.1 基因组DNA提取相关试剂
        2.3.2.2 提取DNA操作步骤
        2.3.3 植物总RNA提取
        2.3.3.1 相关试剂配置与耗材处理
        2.3.3.2 操作步骤
        2.3.4 反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2.3.4.1 反转录
        2.3.4.2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2.3.5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2.3.5.1 扩增体系
        2.3.5.2 PCR反应程序
        2.3.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3.6.1 相关试剂及配置方法
        2.3.6.2 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及电泳
        2.3.7 琼脂糖凝胶电泳
        2.3.7.1 相关试剂
        2.3.7.2 操作流程
        2.3.8 DNA目的片段纯化回收
        2.3.9 TA连接
        2.3.10 大肠杆菌转化
        2.3.11 质粒提取
        2.3.12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2.3.13 农杆菌转化
        2.3.14 T4 连接及同源重组
        2.3.15 LR反应
        2.3.16 小麦族基因组进化分析
        2.3.16.1 小麦族二倍体物种的转录组测序与组装
        2.3.16.2 基因家族及同源基因分析
        2.3.17 目标基因的精细定位
        2.3.17.1 定位群体的构建
        2.3.17.2 分子标记的开发
        2.3.17.3 物理图谱的构建
        2.3.18 转录组数据分析基因表达
        2.3.19 突变群体构建及突变体筛选
        2.3.19.1 突变群体构建
        2.3.19.2 突变体的筛选
        2.3.20 BSMV-VIGS技术的应用
        2.3.21 小麦遗传转化
        2.3.22 镰孢菌培养及赤霉病抗性鉴定
        2.3.22.1 相关试剂及培养基配方
        2.3.22.2 穗部接种实验流程
        2.3.22.3 离体叶片鉴定实验
        2.3.22.4 苗期茎基腐抗性鉴定
        2.3.23 真核表达
        2.3.23.1 相关试剂及培养基
        2.3.23.2 真核表达质粒p PICZαA-Fhb7的构建
        2.3.23.3 感受态制备
        2.3.23.4 毕赤酵母转化
        2.3.23.5 酵母诱导表达Fhb7与DON毒素处理
        2.3.24 液相-高分辨率质谱分析
        2.3.24.1 样品预处理
        2.3.24.2 上机及分析流程
        2.3.25 基因Fhb7的进化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基因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3.2 抗赤霉病基因Fhb7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
        3.2.1 目标区段重组体的筛选
        3.2.2 目标区段分子标记开发
        3.2.3 候选基因筛选
    3.3 突变体群体构建及突变体筛选
    3.4 候选基因的BSMV-VIGS功能验证
    3.5 候选基因转基因小麦功能验证
    3.6 抗小麦赤霉病基因Fhb7的进化分析
    3.7 Fhb7抗病机制研究
        3.7.1 Fhb7基因的响应表达模式
        3.7.2 DON毒素外源处理及LC-HRMS分析
        3.7.3 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分析
        3.7.4 Fhb7基因对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解毒机制研究
        3.7.5 Fhb7基因对镰孢菌属抗性研究
4 讨论
    4.1 小麦近缘物种抗病基因的克隆
    4.2 Fhb7去环氧化介导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脱毒
    4.3 水平基因转移在植物进化中的作用
    4.4 小麦近缘植物的育种应用潜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镰孢菌毒素的主要类型及其收获前后的生物防控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镰孢菌毒素的主要类型
    1.1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1.2 伏马菌素
    1.3 玉米赤霉烯酮
    1.4 镰刀菌酸
    1.5 镰刀菌素
    1.6 串珠镰刀菌素
    1.7 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
2 收获前镰孢菌病害的生物防控方法
    2.1 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2.2 生物防治
    2.3 植物源代谢产物
3 收获后生物脱毒方法
    3.1 微生物脱毒
    3.2 生物酶降解
4 结束语

(8)谷物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1 真菌毒素简介
        1.1 谷物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安全现状分析
        1.2 真菌毒素概述
        1.3 真菌毒素前处理及检测方法概述
        1.3.1 真菌毒素前处理概述
        1.3.2 真菌毒素分析方法概述
    2 未知化合物的发现方法进展
第一部分:小麦粉中19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仪器
        2.2 溶液的配制
        2.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2.2.2 流动相的配制
        2.3 色谱-质谱条件
        2.3.1 色谱参考条件
        2.3.2 质谱条件
        2.4 样品前处理
        2.5 方法验证
    3 结果与讨论
        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3.2 质谱条件优化
        3.3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3.3.1 提取溶剂的优化
        3.3.2 提取溶剂体积的优化
        3.3.3 提取时间的优化
        3.3.4 QuEChERS净化的优化
        3.4 方法验证
        3.4.1 样品基质效应
        3.4.2 线性关系、检出限和定量限
        3.4.3 回收率和精密度
        3.5 实际样品的测定
    4 本章小节
第二部分:谷物及其制品中的未知真菌毒素结构类似物的发现和鉴定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
        2.2 色谱-质谱条件
        2.3 样品前处理
        2.4 数据处理
        2.5 发现和鉴定真菌毒素结构类似物的工作流程
    3 结果与讨论
        3.1 真菌毒素裂解规律的阐明
        3.1.1 A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3.1.2 B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3.1.3 恩镰孢菌素和白僵菌素
        3.1.4 细胞松弛素
        3.2 真菌毒素多重特征结构碎片的筛选
        3.3 发现真菌毒素结构类似物的策略
        3.4 加标样品验证
        3.5 实际样品的测定
    4 本章小结
全文小结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麦角生物碱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农产品典型真菌毒素生物识别材料与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食品中真菌毒素研究现状
        1.1.1 毒性
        1.1.2 限量
        1.1.3 常规检测方法
    1.2 真菌毒素生物传感分析技术及研究进展
        1.2.1 识别元件
        1.2.2 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用于信号响应及信号放大
        1.2.3 真菌毒素的生物传感检测方法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单抗的光学与气压生物传感方法研究
    第一节 伏马毒素单克隆抗体研制与灰度成像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实验仪器及耗材
        2.2.2 实验试剂
        2.2.3 融合用细胞、实验动物及器材
        2.2.4 主要溶液与培养基的配制
        2.3 方法
        2.3.1 伏马毒素B_1完全抗原的合成
        2.3.2 伏马毒素B_1的动物免疫与杂交瘤细胞的制备
        2.3.3 伏马毒素B_1抗原免疫效果评价
        2.3.4 伏马毒素B_1阳性杂交瘤筛选方法
        2.3.5 伏马毒素B_1抗体的生产
        2.3.6 伏马毒素B_1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2.3.7 伏马毒素B_1的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的建立
        2.3.8 伏马毒素B_1的酶联免疫方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2.3.9 纳米金探针的制备
        2.3.10 伏马毒素B_1灰度成像纳米金试纸条的原理
        2.3.11 灰度成像纳米金试纸条标准曲线的建立
        2.3.12 灰度成像纳米金试纸条的检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伏马毒素B_1抗原的免疫学鉴定
        2.4.2 伏马毒素B_1杂交瘤细胞的筛选结果
        2.4.3 伏马毒素B_1单克隆抗体7A11的特异性鉴定
        2.4.4 伏马毒素B_1的ic ELISA条件的优化
        2.4.5 伏马毒素B_1灰度成像方法的建立
        2.4.6 伏马毒素B_1灰度成像方法与ic ELISA方法评价
    第二节 基于单抗的真菌毒素与其他危害物同步检测技术研究
        2.5 引言
        2.6 材料
        2.6.1 实验仪器及耗材
        2.6.2 主要试剂及溶液
        2.6.3 融合用细胞、实验动物及器材
        2.6.4 主要溶液与培养基的配制
        2.7 方法
        2.7.1 甲萘威、克百威杂交瘤细胞制备
        2.7.2 甲萘威、克百威阳性杂交瘤筛选
        2.7.3 甲萘威、克百威单抗制备与纯化
        2.7.4 Eu/Tb(Ⅲ)标记探针的制备
        2.7.5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纸层析同步传感方法建立
        2.7.6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纸层析同步传感方法原理
        2.7.7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纸层析同步传感方法评价
        2.8 结果
        2.8.1 甲萘威、克百威杂交瘤筛选结果
        2.8.2 甲萘威、克百威单克隆抗体特性表征
        2.8.3 Eu/Tb(Ⅲ)纳米探针的表征
        2.8.4 样品前处理方法
        2.8.5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纸层析同步传感方法的优化
        2.8.6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纸层析同步传感方法特异性评价
        2.8.7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纸层析同步传感方法定量曲线
        2.8.8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纸层析同步传感方法回收率和实际样品检测
    第三节 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单克隆抗体研制与气压法免疫传感方法研究
        2.9 引言
        2.10 材料
        2.10.1 实验仪器及耗材
        2.10.2 实验试剂
        2.10.3 融合用细胞、实验动物及器材
        2.10.4 主要溶液与培养基的配制
        2.11 方法
        2.11.1 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完全抗原的合成
        2.11.2 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动物免疫与杂交瘤细胞的制备
        2.11.3 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2.11.4 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单抗制备与纯化
        2.11.5 铂金纳米仿生催化材料与识别探针的合成
        2.11.6 气压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2.11.7 气压免疫传感检测体系的优化
        2.11.8 小麦样品的前处理
        2.11.9 免疫气压法实际样品应用
        2.11.10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
        2.12 结果
        2.12.1 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免疫效果与杂交瘤细胞研制
        2.12.2 铂金纳米仿生催化材料与识别探针的鉴定
        2.12.3 电化学方法对铂金纳米仿生催化材料催化活性的鉴定
        2.12.4 铂金纳米催化材料探针标记条件的优化
        2.12.5 免疫气压传感检测原理
        2.12.6 免疫气压传感检测条件优化
        2.12.7 免疫气压传感特异性
        2.12.8 免疫气压传感回收率测定
        2.12.9 免疫气压传感的应用
        2.13 讨论
        2.13.1 伏马毒素B_1与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两种毒素半抗原设计与合成
        2.13.2 真菌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2.13.3 灰度成像纳米金免疫层析技术
        2.13.4 气压免疫传感器的设计与条件优化
        2.1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纳米抗体无毒替代抗原传感分析方法研究
    第一节 黄曲霉毒素M_1纳米抗体研制与丝网印刷电化学传感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实验仪器及耗材
        3.2.2 主要试剂
        3.2.3 实验溶液
        3.2.4 引物
        3.3 实验方法
        3.3.1 免疫羊驼与血清效价测定
        3.3.2 总RNA的提取
        3.3.3 cDNA第一链合成
        3.3.4 重链可变区基因片段扩增
        3.3.5 纳米抗体基因与pComb3X质粒的酶切与连接
        3.3.6 重组的噬菌粒电转
        3.3.7 纳米抗体文库的库容量与多样性鉴定
        3.3.8 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构建与滴度测定
        3.3.9 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文库的构建
        3.3.10 阳性纳米抗体竞争筛选和富集
        3.3.11 阳性纳米抗体的鉴定
        3.3.12 纳米抗体的表达与纯化
        3.3.13 纳米抗体的特性鉴定
        3.3.14 黄曲霉毒素M_1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3.3.15 工作电极修饰的表征方法
        3.3.16 无毒替代抗原免疫传感方法条件优化
        3.3.17 免疫传感标准曲线与加标回收
        3.4 结果
        3.4.1 羊驼血总RNA的提取与重链基因扩增
        3.4.2 纳米抗体片段和载体pComb3X酶切鉴定
        3.4.3 噬菌体纳米抗体文库的多样性鉴定
        3.4.4 阳性噬菌体的筛选
        3.4.5 阳性噬菌体的鉴定
        3.4.6 纳米抗体VHH4-1-1和VHH2-3-1 的表达
        3.4.7 纳米抗体VHH4-1-1和VHH2-3-1 特异性测定
        3.4.8 丝网印刷碳电极检测原理
        3.4.9 工作电极的修饰与电极表征
        3.4.10 免疫电极的制备及工作条件优化
        3.4.11 电化学传感器特异性、稳定性与准确度评价
    第二节 基于无毒抗原AFB_1与ZEN时间分辨荧光混合污染检测技术
        3.5 引言
        3.6 材料
        3.6.1 实验仪器及耗材
        3.6.2 主要试剂
        3.7 实验步骤
        3.7.1 纳米抗体phages2-5和phages8#的纯化
        3.7.2 Eu/Tb(Ⅲ)纳米颗粒探针的合成与鉴定
        3.7.3 两种竞争模式的建立与优化
        3.7.4 基于无毒替代抗原混合毒素时间分辨同步检测方法优化
        3.8 结果与讨论
        3.8.1 Eu/Tb(Ⅲ)纳米颗粒与探针的鉴定
        3.8.2 Eu/Tb(Ⅲ)纳米探针偶联条件优化
        3.8.3 两种竞争模式的结果比对
        3.8.4 时间分辨荧光多毒素同步检测技术原理
        3.8.5 基于无毒替代抗原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技术准确度、重复性评价
        3.8.6 玉米实际样品的检测
        3.9 讨论
        3.9.1 抗独特型纳米抗体替代抗原用于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3.9.2 抗独特型纳米抗体替代抗原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技术
        3.10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适配体展青霉素侧向层析分析方法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
        4.2.1 实验仪器及耗材
        4.2.2 实验试剂
        4.2.3 主要溶液
    4.3 方法
        4.3.1 适配体序列及前处理方法
        4.3.2 适配体试纸条的制备
        4.3.3 适配体试纸条原理
        4.3.4 适配体试纸条的检测步骤
        4.3.5 适配体的选择
        4.3.6 适配体检测模式的选择
        4.3.7 适配体浓度的优化
        4.3.8 适配体试纸条条件优化
        4.3.9 适配体检测缓冲液条件优化
        4.3.10 适配体试纸条方法的鉴定
        4.3.11 适配体试纸条检测样品前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适配体与竞争模式的选择
        4.4.2 生物素-适配体与地高辛-互补链的浓度优化
        4.4.3 适配体试纸条条件优化
        4.4.4 适配体检测缓冲液配方优化
        4.4.5 适配体试纸条的性能参数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类生物识别材料用于农产品快速检测的性能比较
    5.1 系列生物识别材料的研制
        5.1.1 两种展青霉素适配体的比对结果
        5.1.2 四类单克隆抗体的筛选结果
        5.1.3 四种单抗与国内外报道同类抗体特性进行比较
        5.1.4 抗独特型纳米抗体的筛选结果
        5.1.5 适配体、单抗、纳抗的研制比较
    5.2 系列生物传感器的开发
        5.2.1 建立的生物传感器涉及到的农产品类别
        5.2.2 建立的生物传感器固定化技术的选择
        5.2.3 建立的生物传感器识别元件的选择
        5.2.4 检测方法的选择
    5.3 农产品中生物传感器发展趋势展望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饲料中呕吐毒素单抗的研制及icELISA试剂盒和GICA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生物毒素概述
        2.1.1 关于生物毒素
        2.1.2 关于真菌毒素
        2.1.3 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概述
        2.3 DON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DON人工免疫原的合成与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二 抗DON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试验三 DON快速检测ELISA试剂盒的研制及性能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四 DON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及性能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五 DON快速检测ELISA试剂盒和胶体金试纸条的验证及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主要结论
第四章 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四、谷物中A类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病原镰刀菌产生的毒素种类及其危害[J]. 张嘉城,方香玲,南志标. 草业科学, 2021(08)
  • [2]仓储小麦和稻谷中主要真菌毒素污染水平及快速识别技术研究[D]. 温晓燕.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基于食品中T-2毒素靶点毒性的细胞传感检测方法研究[D]. 高璐. 江南大学, 2021(01)
  • [4]呕吐毒素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联合毒性与机制研究[D]. 韦凯敏. 江南大学, 2021(01)
  • [5]基于T-2毒素所致垂体氧化应激及血脑屏障损伤的研究及小分子拮抗剂的发现[D]. 郭璞.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6]长穗偃麦草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图位克隆及功能解析[D]. 葛文扬.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7]镰孢菌毒素的主要类型及其收获前后的生物防控方法[J]. 李欢,梁晓艳,张君,郭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09)
  • [8]谷物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技术研究[D]. 崔东伟.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9]农产品典型真菌毒素生物识别材料与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唐晓倩.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10]饲料中呕吐毒素单抗的研制及icELISA试剂盒和GICA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D]. 韩丽. 石河子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谷物中A类单端孢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