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577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HBV、HCV、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魏宁康,郭萍,熊丹,李维萍[1](2020)在《输血患者抗-HCV、HBsAg、抗-TP和抗-HIV检出情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100例输血患者输血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出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输血患者,输血前对患者血清中抗-HCV、HBsAg、抗-TP和抗-HIV进行检测。结果 100例输血患者中女性患者血清抗-HCV、HBsAg、抗-TP和抗-HIV 4种标志物的阳性率显着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抗-HCV和HBsAg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CV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0~<40岁,HBsAg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为>60岁;抗-TP和抗-HIV阳性率在各个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标志物阳性率排在前三位的科室分别为普外科(25.81%)、血液科(22.58%)和肿瘤科(16.13%)。结论在输血前对患者血清中抗-HCV、HBsAg、抗-TP和抗-HIV进行检测,有助于减少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应予以高度重视。
夏欢[2](2019)在《2011-2017年某医院住院患者常见传染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文中认为背景传染病,也就是传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由于传染病能够通过相互传染而对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所以世界各国都对传染病加以严格控制和管理,传染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传染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海南作为中国最南端的一个省份,唯一一个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省份,又是国务院设立的独立的自由贸易区,气候宜人,每年来此度假旅游的人数众多,因此其传染病的流行较国内其他省份有明显不同。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相较于其他公共场所,人口集中,疾病种类繁多,危急重患者多,传染病的流行更易发生。梅毒、丙肝、乙肝、艾滋统称为传染病四项又称输血前四项,是用来检测患者是否受到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TP)的相关病原学感染的实验。输血安全直接影响受血者的治疗和康复,对于手术前、严重贫血、防止术中失血过多以及医务工作者的生物安全来说,检测常见血液传染性传染病指标非常必要。近几年,国家对传染病的宣传普及越来愈多,民众对这几种传染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这几种传染病的流行趋势较前几年发生了明显改变。综上所述,因此,对海南的大型综合医院做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可以更好地了解医院内部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也更好地保护患者和医疗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医患纠纷。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回顾性收集2011-2017年海口市人民医院所有住院患者的TP、HCV、HIV、HBsAg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其在不同年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科室间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结果分析。结果1、年度流行趋势2011-2017年共计检测标本数为176936例,一种或一种以上常见传染病抗体阳性的例数为27370例,阳性率为15.47%。其中TP抗体、HCV抗体、HBsAg抗原、HIV抗体阳性的例数分别为5681例、1783例、20977例、256例,阳性率分别为 3.21%、1.01%、11.86%、0.14%。2011-2017 年分别检测 1 8000 例、24236 例、26152 例、26116 例、26222 例、27505例、58505例,一种或一种以上常见传染病抗体阳性的例数分别为3163例、3942 例、4120 例、3974 例、3845 例、4016 例、4310 例,阳性率分别为 17.57%、16.27%、15.75%、15.22%、14.66%、14.60%、15.01%,呈现先跌后涨的趋势;其中TP抗体阳性的例数分别为631例、793例、945例、841例、817例、824例、830 例,阳性率分别为 3.51%、3.27%、3.61%、3.22%、3.12%、3.00%、2.89%,呈现先涨后跌的趋势;HCV抗体阳性的例数分别为215例、272例、283例、265例、262 例、193 例、293 例,阳性率分别为 1.91%、1.12%、1.08%、1.01%、1.00%、0.70%、1.02%,呈现先跌后涨的趋势;HBsAg抗原阳性的例数分别为2454例、3049例、3053例、3030例、3162例、2984例、3245例,阳性率分别为13.63%、12.58%、11.67%、11.60%、11.50%、11.38%、11.30%,呈现逐年缓慢下降的趋势;HIV抗体阳性的例数分别为16例、24例、29例、32例、45例、40 例、70 例,阳性率分别为 0.089%、0.099%、0.111%、0.123%、0.172%、0.145%、0.244%,呈现波浪形上涨趋势。不同年份间阳性率分布均有显着差异。2、性别分布2011年至2017年,共计检测男性91261例、女性85675例,一种或一种以上常见传染病抗体男性阳性15732例、女性阳性11638例,阳性率分别为17.24%、13.58%;其中TP抗体男性阳性3826例,阳性率为4.19%;女性阳性1855例,阳性率为2.17%;HCV抗体男性阳性1353例,阳性率为1.48%,女性阳性430例,阳性率为0.50%;HBsAg抗原男性阳性11318例,阳性率为12.40%,女性阳性9659例,阳性率为11.27%;HIV抗体男性阳性230例,阳性率为0.25%,女性阳性26例,阳性率为0.03%。男性患者阳性率均显着高于女性。3、年龄段分布2011年至2017年60-79岁年龄段一种或一种以上常见传染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20.01%;0-19岁年龄段阳性率最低,为1.21%。其中TP抗体、HBsAg抗原、HIV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均是20-39岁年龄段,分别为4.08%、12.68%、0.375%,HCV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80岁以上年龄段,为2.09%。TP抗体、HCV抗体、HBsAg抗原阳性率最低的均是0-19岁年龄段,分别为0.53%、0.12%、9.22%。HIV抗体阳性率最低的是80岁以上年龄段,为0.033%。4、科室分布监管治疗科一种或一种以上常见传染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28.19%,儿科一种或一种以上常见传染病抗体阳性率最低,为8.43%。其中TP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呼吸内科,为5.65%;HCV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监管治疗科,为12.47%;HBsAg抗原阳性率最高的是感染科,为15.83%;HIV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监管治疗科,为5.33%,其次为胃肠外科,阳性率为0.63%。TP抗体、HCV抗体、HBsAg抗原阳性率最低的均是儿科,分别为0.90%、0.20%、7.52%。儿科、放射介入科、康复医学科、肾病风湿科、血液科、中医科均未发现HIV抗体阳性。结论1、随着国家的宣传教育越来越普及,输血法的颁布、免费乙肝疫苗的接种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2011-2016传染病的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2017年又有所增长,应注意继续加强预防教育,以防前功尽弃。2、近年来,TP、HBsAg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HCV近年来呈现增长的趋势,HIV则呈现波动上涨的趋势,应注意加大宣传此两种传染病的预防教育,特别是HIV的预防教育。3、从性别上看,男性是传染病的高危感染者,宣传预防教育时应重点向男性群体倾斜。4、从年龄段看,20-39岁是各种传染病的高感染群体,宣传预防教育时应重点向这个年龄段倾斜。5、从科室分布上看监管治疗科、感染科均是传染病的高危科室,除此之外呼吸内科、胃肠外科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科室,应引起足够注意,预防出现交叉感染。
毛斐冰,毛垚良,刘平[3](2019)在《术前患者血液4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在院感染优化中的临床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各种手术前患者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共1525例接受手术的患者,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前血液的传染性疾病相关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为12.39%,其中HBsAg阳性者133例,阳性率为8.72%,阳性率最高;抗HCV阳性者25例;阳性率为1.64%;抗HIV阳性者4例,其阳性率为0.26%;梅毒抗体阳性者27例,阳性率为1. 77%;男性患者各项指标阳性率为11.20%,女性患者各项指标阳性率为13.4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临床科室检测指标阳性率分布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患者在操作前进行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四项指标检测,用于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相关感染,可明确患者健康状况,避免在治疗过程中与其他患者发生交叉感染,也可减少医院感染,降低医疗意外发生率,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李佳明,于欢,毛翔,虞炎秋,耿文清,姜拥军,徐俊杰[4](2018)在《2001-2015年我国医疗机构手术前和受血前临床患者梅毒阳性率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我国医疗机构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的梅毒阳性检出率及其变化,为加强梅毒筛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找检索并提取2001-2015年中国临床术前/输血前人群梅毒调查文献,对提取的数据建立数据库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1篇合格文献,2001-2015年中国医疗机构手术前和受血前临床患者梅毒筛查阳性率为1.1%[95%可信区间(CI):1.0%1.3%],其中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梅毒筛查阳性率分别为2.7%(95%CI:0.8%4.7%)、2.0%(95%CI:1.1%2.9%)和1.9%(95%CI:1.3%2.6%),而华北地区仅为0.7%(95%CI:0.4%0.9%);2001-2005年梅毒阳性检出率为0.9%(95%CI:0.7%1.1%),而2011-2015年上升至1.2%(95%CI:0.8%1.6%)。结论中国临床术前/输血前患者的梅毒检出率水平较高,且随时间呈上升趋势。相关部门需加强对梅毒的疫情监测和防控,应加强对术前/受血前临床患者中筛查出的梅毒感染者的转介和艾滋病病毒筛查工作,以掌握梅毒疫情和控制该人群梅毒的流行和扩散。
郝迎军[5](2018)在《输血前患者血清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输血前患者血清HBsAg、梅毒抗体、抗HCV和抗HIV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 000例输血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治疗前进行血清HBsAg(乙肝表面抗原)、梅毒抗体、抗HCV(丙肝抗体)和抗HIV(艾滋病抗体)水平测定,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2 000例输血患者检出血清HBsAg阳性400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28例,抗HIV阳性3例,抗HCV阳性35例共566例,感染病例主要分布于消化内科、普外科与肿瘤科;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血清HBsAg、抗HIV、抗HCV感染多出现在1840岁年龄段,梅毒螺旋体抗体感染多发生于>60岁年龄段。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血清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HCV和抗HIV指标测定,主要以血清HBsAg感染为主,且感染病例多集中在消化内科及普外科,男性感染病例多于女性。
似学红,郭书云,任彩芬[6](2017)在《干预性进行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血液传播疾病在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其对于医疗安全、预防输血感染、院内感染及优生优育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所有门诊及住院的输血前、手术前、产前的患者血液11 675例,进行HBsAg(乙肝表面抗原)、抗HCV(丙肝)抗体、抗HI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TP(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血液学检测。结果:血液传染性疾病阳性率为7.52%,其中HBsAg阳性率3.06%,抗-HCV抗体阳性率1.32%,抗-HIV抗体阳性率0.09%,抗-TP抗体阳性率3.05%。结论:通过对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疾病的检测,可了解患者入院前状况,为保证输血安全,杜绝院内感染、职业暴露,避免医疗纠纷,保证孕妇优生优育,提供了保障和依据。
冀玉珍,张妮,任睿[7](2017)在《输血前患者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输血前患者血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方法:取医院输血治疗患者3542例,治疗前对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法和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中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指标,分析其检测结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3542例输血患者中704例血HBsAg阳性,52例抗HCV阳性、3例抗HIV阳性,200例梅毒抗体阳性;男性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感染率,高于女性(P<0.05)。3542例输血患者中不同年龄段均存在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感,对于血HBsAg、抗HCV多发生在2140岁年龄段;抗HIV多发生在4160岁年龄段;梅毒抗体发生在41>60岁年龄段。959例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感染病例分布科室较多,排在前三位分别为消化内科、普外科及肿瘤科,分别占33.98%、20.96%及17.00%。结论:输血前加强患者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指标检测,能降低血液传染性疾病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范崇梅,徐静,潘晓捷[8](2016)在《孕产妇、手术和输血者4种传染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孕产妇,术前、输血前患者4种血源性传染病的感染情况,以提醒医护人员注意自我防护,预防和避免医院内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0 356例患者在分娩前、手术前、输血前所抽取的血清标本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与梅毒抗体(抗-TP)4项传染病项目检测。结果三类患者4项传染病项目阳性率分别为HBsAg 4.53%,抗-HCV 0.77%,抗-HIV 0.02%,抗-TP 4.23%,HBsAg和抗-TP复合感染率为0.19%,HBsAg和抗-HCV复合感染率为0.04%,抗-HIV和抗-TP复合感染率为0.01%,抗-HCV和抗-TP复合感染率为0.04%。结论孕产妇,术前、输血前患者4种血源性传染病存在着一定的阳性率,4种项目检测既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医疗纠纷,又可提醒医护人员做好自我防护工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彭静,孙自镛[9](2015)在《输血前和术前四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的意义与质量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对拟接受手术或输血的患者开展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的筛查在避免因输血或手术可能引发的医疗纠纷,及早发现感染者,避免和防止相关感染的院内传播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各医疗机构相关感染指标的检测质量却有较大差异。本文对各指标的临床意义、检测原理及效能、国内外常用检测策略等进行简要回顾,以期建立合理、有效的检测流程。
肖婕,彭心华,余艳婷[10](2015)在《输血前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的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输血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拟输血的10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输血前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研究乙肝表面抗原(HBs Ag)、HBs 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阳性率,并进行分析。结果:1026例患者中输血前Hbs Ag检测验性率最高,达9.94%,抗-HCV、抗-HIV、抗-TP分别为1.75%、0.19%、2.24%,不同指标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78.14,P<0.05)。对不同指标阳性率的科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病理产科的阳性率最高,达29.66%,不同科室的相关指标阳性率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字2=73.52,P<0.05)。结论:输血前各种疾病存在一定的感染率,其中乙肝感染率较高,且在不同科室的分布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利用ELISA法进行输血前HBs Ag、抗-HCV、抗-HIV及抗-TP检测十分有必要。
二、6577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HBV、HCV、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577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HBV、HCV、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输血患者抗-HCV、HBsAg、抗-TP和抗-HIV检出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不同性别患者抗-HCV、HBsAg、抗-TP和抗-HIV阳性率对比 |
2.2 不同年龄段患者抗-HCV、HBsAg、抗-TP和抗-HIV阳性率对比 |
2.3 不同临床科室的抗-HCV、HBsAg、抗-TP和抗-HIV阳性情况对比 |
3 讨论 |
(2)2011-2017年某医院住院患者常见传染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检验方法 |
2.3 检测原理 |
2.4 实验操作步骤及结果判定 |
2.5 仪器与试剂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总述 |
3.2 梅毒(TP)抗体 |
3.3 丙肝(HCV)抗体 |
3.4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
3.5 艾滋(HIV)抗体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术前患者血液4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在院感染优化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
1 对象 |
2 方法 |
3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1525例输血前患者四项感染指标检测结果 |
2 术前男女患者四项感染性疾病的检测结果 |
3 感染指标阳性率在不同科室的分布 |
讨论 |
(4)2001-2015年我国医疗机构手术前和受血前临床患者梅毒阳性率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文献检索 |
1.2.1 文献纳入标准 |
1.2.2 文献剔除标准 |
1.2.3 文献检索策略 |
1.2.4文献筛选策略 |
1.2.5 文献的质量评价 |
1.2.6 变量提取 |
1.2.7数据分组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文献质量评价 |
2.3 异质性检验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不同地理区域梅毒筛查阳性率 |
2.4.2 梅毒筛查阳性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
2.5 发表偏倚 |
2.6 敏感性分析 |
2.7 Meta回归 |
3 讨论 |
(5)输血前患者血清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检测结果 |
2.2 感染病例分布科室情况 |
2.3 不同年龄段感染率 |
2.4 不同性别感染率 |
3 讨论 |
(6)干预性进行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来源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讨论 |
(7)输血前患者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测方法与观察项目 |
1.3 统计学方法 |
2 检测结果 |
2.1 输血患者血HBs 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感染率比较 |
2.2 输血患者不同年龄段血HBs 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感染率 |
2.3 血HBs 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病例科室分布 |
3 讨论 |
(8)孕产妇、手术和输血者4种传染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仪器与试剂 |
1.3方法 |
1.4室内质控 |
1.5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讨论 |
(9)输血前和术前四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的意义与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HBV的检测 |
二、HCV检测 |
三、HIV检测 |
四、TP检测 |
(10)输血前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的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输血前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
2.2 相关指标阳性率科室分布情况 |
3 讨论 |
四、6577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HBV、HCV、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输血患者抗-HCV、HBsAg、抗-TP和抗-HIV检出情况分析[J]. 魏宁康,郭萍,熊丹,李维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13)
- [2]2011-2017年某医院住院患者常见传染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D]. 夏欢. 浙江大学, 2019(03)
- [3]术前患者血液4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在院感染优化中的临床价值[J]. 毛斐冰,毛垚良,刘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02)
- [4]2001-2015年我国医疗机构手术前和受血前临床患者梅毒阳性率的Meta分析[J]. 李佳明,于欢,毛翔,虞炎秋,耿文清,姜拥军,徐俊杰.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8(04)
- [5]输血前患者血清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意义[J]. 郝迎军. 中国民康医学, 2018(07)
- [6]干预性进行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J]. 似学红,郭书云,任彩芬.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7(06)
- [7]输血前患者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临床研究[J]. 冀玉珍,张妮,任睿. 中国性科学, 2017(09)
- [8]孕产妇、手术和输血者4种传染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 范崇梅,徐静,潘晓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03)
- [9]输血前和术前四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的意义与质量控制[J]. 彭静,孙自镛.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15(04)
- [10]输血前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的价值分析[J]. 肖婕,彭心华,余艳婷. 中国医学创新, 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