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融化令人担忧

冰川融化令人担忧

一、冰川消融令人担忧(论文文献综述)

骆昌芹[1](2021)在《给地球撑阳伞》文中研究表明地球"发烧"了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美丽静谧、充满生机。然而,近百年来,它好像生病了,老是"发烧":根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几千个温度计组成的测量网提供的数据,地表温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评选出的"最热年份前十名"全部被2005年之后的年份包揽,而"最热年份前七名"都在2014年之后。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之间,新的"最热年份"纪录每8到11年出现一次,而自1981年起新的"最热年份"出现频率变为每3到4年出现一次,全球变暖速度之快令人担忧。

希区客[2](2020)在《2019年格陵兰岛冰川的融化速度创纪录》文中研究指明卫星数据显示,2019年的格陵兰冰盖以令人不可思议的每分钟百万吨的融化速度创下了全年5 320亿吨冰量损失的新纪录。气候危机使北极的相对低纬地区的升温速度增加一倍,而冰川融化则是海平面上升的最重要推手。巨量涌入海洋的沦陷冰区如果以直观的比方来呈现,那就是"每秒融化的水量够填满7个奥运会游泳池了"。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区在逐步逼近或已经到来的海平面危机面

金银雪[3](2020)在《全球变暖下的水资源危机》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3月,联合国气象部门发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的100年间,全球用水量增长了6倍,现在仍以每年约1%的速度持续增长。而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全球水资源危机进一步加剧,报告估计到2050年,全球或将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全球气候变暖是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地球大气系统吸收和释放能量失衡导致的自然气候现象,谈到它,人们往往会将其与极端气候、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联系在一起,气候变暖打破了全球持续稳定的水系统循

朱雅笛[4](2020)在《后人类主义视域下的阿特伍德小说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39~)是当代世界文坛最具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她极具社会责任感,她的作品总是涉及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通过揭露社会的本质给人启迪。随着后人类时代的降临,人的生存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阿特伍德在《使女的故事》、《羚羊与秧鸡》、《洪水之年》和《疯癫亚当》四部作品中都触及了这一前沿议题,这些作品聚焦于后人类社会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困境,人与自然、科技的关系所发生的重大转变以及人类应如何重新定位等问题,体现出阿特伍德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本文由绪论、四章正文及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介绍选题的目的意义,然后概括阿特伍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论述了后人类主义的缘起、演变及其影响。正文部分,首先梳理了阿特伍德作品中展现的后人类生存危机,主要分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在后人类时代的生存困境中,人类既是始作俑者又是被害者的双重身份。接着探讨了导致后人类危机的根源,将文本与后人类主义理论相结合,探讨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和消费主义对后人类境况的影响。然后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总结出阿特伍德面对后人类危机的应对方式,即打破男性与女性、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建立起一种万物和谐共生、相互连结的新型伦理秩序。最后肯定了阿特伍德通过对后人类危机的书写,为人类敲响警钟,呼吁人们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迎接后人类时代挑战的重要意义。结语部分对前文进行总结,指出阿特伍德的作品不只是后人类的启示录,她希望借助作品带领读者反思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都能够保持清醒、怀抱希望、共同努力,或许迎接我们的会是所有后人类世界可能中最美好的一个。

李梁[5](2020)在《海平面上升威胁正在加剧》文中指出2019年9月25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指出:20世纪全球海平面已经上升了约15厘米,而进入21世纪后这一上升速度已经达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3.6毫米/年,相较于20世纪,这一速度已经提升了两倍多,且这一速度还在逐年加快。《自然通讯》杂志最新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随着海平面的

徐淑红[6](2020)在《全球冰川正在加速消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9月,冰岛存活了700年的奥克冰川彻底消失,人们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然而,奥克冰川的消亡只是地球冰川快速消融的冰山一角而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地球上的冰川,包括南北两极的冰川,都正在加速消融。而冰川消融将会给地球生态及人类生存带来巨大的灾难,亟须人类去认真反思和努力应对。冰川的葬礼和挽歌地球上的水体有三种存在形式,包括液态水、气态水和固态水。其中固态水就是以冰川的形式存在的,

谢超[7](2018)在《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事实下,气候变化已成为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科领域共同关心的议题。“人类世”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们对人为原因造成的气候变化有了深刻的认识。文学对认识和解决目前的气候变化危机究竟有何作用正成为文学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文学对气候的呈现由来已久,并在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愈加明显,针对文学中气候书写的研究也呈兴起之势。本文以英国诗歌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批评的视角,重点考察18世纪至当代英国诗歌对气候现象的呈现。传统的文学批评在解读这些诗歌中的气候书写时往往将重心放在诗歌文本所呈现的气候的象征意义上,而忽略了气候的物质属性。本文参考英国环境史材料,结合英国各时期的文学文化思潮,以时间为线索,从单个诗人及其重点作品入手,对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展开深入分析。18世纪英国诗歌凸显了气候的物质属性,气候不再是单纯的象征性背景,诗人们在作品中重点呈现了天气对城市造成的影响、气候中的规律、以及气候对农业和身体产生的直接作用。19世纪时,科学取得长足进步,工业革命纵深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诗歌中的气候书写渗透着科学成分。同时,空气污染以及与此相关的对英国社会的批判、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身份问题也成为诗人们重点表现的主题。20世纪时,诗歌中的气候书写主要集中在现代主义作品中,该阶段的气候书写有意拆解了自然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边界。诗人们在彰显气候物质属性的同时,还表达了对西方现代文明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当代诗歌中的气候书写流露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焦虑及反思,诗人们探讨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末世主题,思考地方与全球的关系,并提出构建气候伦理的设想。基于对英国诗歌中气候书写的历史回顾和分析,本文提出,诗歌中气候的物质属性与文化属性不可分割,这种不可分割性显示出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化相互交融的关系,而意识到这一层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有助于我们应对目前所面临的气候危机,从而寻找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出路。

超能芳[8](2015)在《联合多源数据研究青藏高原及长江流域浅层物质迁移机制》文中提出冰川不仅是自然界中最宝贵的淡水资源,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山岳冰川大部分持续消融,特别是作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其冰川变化不仅对河流径流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还可揭示青藏高原地区气候模态,因此,研究青藏高原冰川变化对于了解冰川径流及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青藏高原为长江流域河流源头,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给水源。长江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政治区域中心地带,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状况将是一个十分突出的制约因素,因此研究长江流域水储量变化及未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具有科学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传统测量方法(冰川测量、累积面积比方法、水文学方法等)确定冰川质量变化的不足(如时间相对较短,难于对远区冰川测量,依赖于多年间可用冰川质量平衡和水文观测结果等),传统水文观测的局限性(如分辨率低,难以作大尺度大范围精确定量评估),卫星重力-GRACE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如时空分辨率低,高阶项噪声大,信号泄漏,难以验证和分离结果及GIA改正)等,系统的研究了联合空间遥感技术和地面观测数据确定地表质量变化的理论模型、实用算法及关键技术,全面分析了其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多项新方法及新思路,建立了一整套数值计算模型和软件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贡献如下:(1)研究了基于GRACE卫星重力确定地表质量迁移的理论和方法。阐述并推导了位理论法、质量瘤法、点质量模型法、球谐系数法和最优先验模型法,并比较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劣性及适用范围;深入研究了GRACE后精化处理技术:高斯滤波,Wiener滤波,改进的高斯滤波,扇形滤波,经验正交函数EOF滤波,RMS滤波,滑动窗口去相关滤波,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平滑方法-各向异性组合滤波;针对信号泄漏改正,详细的给出了信号分离法,先验模型法,非线性法,四步法,尺度因子法等方法的数值计算步骤;基于10种冰川均衡调整(GIA)模型,分析了其对全球的影响,优选了在中国区域最为明显的Pel-5-VM4-R模型;给出了获取地表质量变化的季节性信号(周年和半周年),S2分潮(周期为161天),K2分潮(周期为3.73年),趋势和加速度项信号的函数模型。(2)针对GRACE时空分辨率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既能减小卫星测量误差又能在大尺度范围内削弱信号泄漏误差的多核拉格朗日乘数法;通过将多核拉格朗日乘数核与高斯平滑核法对比,验证了多核拉格朗日乘数法在减少信号泄漏误差及确定大区域表面质量变化时效果更为明显的优点;最后,基于多核拉格朗日乘数法确定了长江流域及其主要支流的水储量变化,进一步,与水文数据对比,结果显示,两类水储量变化相关性很强,且变化趋势基本吻合。(3)基于多核拉格朗日乘数法确定的长江流域水储量变化,利用前置自回归模型,研究了长江流域发生洪水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基于GRACE总的水储量变化,可以提前3-6月对长江流域发生洪水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相比于传统测量,GRACE观测结果可对流域的高流量事件进行预报,为预报洪水灾害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4)基于拉格朗日乘数法研究中国西南区陆地水储量变化特征,并由此分析了该区域的干旱特性,提出利用GRACE卫星时变重力数据探测中国西南干旱事件所引起的陆地水储量变化的新方法;基于非季节性水储量不足可进一步量化干旱特性的思想,为研究水文干旱事件提供新的有利工具。(5)研究了长江流域水储量变化,大通流量及降水与ENSO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年夏季之前,长江流域降水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小,总的水储量减少,此时,就很可能发生干旱事件;在厄尔尼诺年夏季或夏季之后,长江流域降水量增加,河流径流量增加,总的水储量增加,此时,就很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因此,监测和预测厄尔尼诺,对预防长江流域洪涝和干旱具有重要意义。(6)提出了联合遥感影像数据(包括Landsat7、中国冰川目录CGI和Google影像)、ICESat与SRTM数据,监测青藏高原冰川质量变化的方法,给出了数据处理(包括冰川脚点确定,ICESat数据预处理,SRTM三种改正方法)及计算流程,并基于此建立了喀喇昆仑山及青藏高原东部冰川高程变化的时间序列。(7)联合GRACE, GPS,降水资料以及喀喇昆仑山周边水系的水文观测数据,验证了喀喇昆仑山冰川质量增加的事实,进一步,联合大气模型(CAM)和陆地模型(CLM),分析给出了喀喇昆仑山冰川质量异常的原因,即中东地区大面积浅层地表水蒸发质量亏损,在加强的西风作用下,该亏损质量迁移到喀喇昆仑山,形成降雪,使得该地区冰川冻结增加。(8)联合遥感影像数据、ICESat和SRTM数据,确定了青藏高原东部整个区域,各拉丹东(子区域:A,B,C),唐古拉山(子区域:A, B, C, D, E, F)及横断山(子区域:A)冰川高程变化,结果表明,各拉丹冬冰川、唐古拉山冰川及横断山冰川均在快速消融,且以横断山A区域消融最为明显。(9)利用大地测量学方法与水文学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长江源头东部冰川消融对长江流域水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冰川呈现快速消融,长江流域水储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两者表现出中度负相关性;整个青藏高原东部冰川消融对长江流域水储量的贡献接近20%,其中唐古拉山为15.35%;利用水文观测站获取的标准化融化因子-NMI接近0.25;长江上游(金沙江)屏山水文站和长江流域大通水文站降水变化基本吻合,其中2003~2010年间均有缓慢增加的趋势。(10)提出长江流域河流表现为季节特性,其水储量变化主要来源于降水,其次为青藏高原冰雪融水的贡献。

李雪[9](2015)在《消失的圣山 玉龙之雪》文中研究表明美丽的圣山,云南玉龙雪山玉龙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山势由北向南走向,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25公里,雪山面积960平方公里,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着称于世,气势磅礴,玲珑秀丽,随着时令和阴晴的变化,有时云蒸霞蔚、玉龙时隐时现;有时碧空如水,群峰晶莹耀眼;有时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岗峦碧翠;有时霞光辉映,雪峰如披红纱,娇艳无比。

陈璇,覃建雄[10](2014)在《海螺沟地质公园低碳旅游开发模式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性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冰川消融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海螺沟冰川是我国典型的季风海洋性冰川,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完整的山岳冰川,具有高度的观赏性和科研性。据观察,近百年来该冰川表现出持续消融的状态,保护已迫在眉睫。从规模、结构及分布3个方面论述了海螺沟冰川的地质特征,并探讨了冰川的形成和物质平衡的条件。根据温度、海拔以及表面覆盖物质成份3项对冰川消融起主要作用的因子,针对海螺沟冰川消融的严峻现状和冰川地质遗迹开发和保护具体情况,提出低碳旅游产品开发方案与保护建议。

二、冰川消融令人担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冰川消融令人担忧(论文提纲范文)

(1)给地球撑阳伞(论文提纲范文)

地球“发烧”了
海面反光镜
空间大阳伞

(3)全球变暖下的水资源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水资源与水资源危机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全球气候变暖与降水分布
应对水资源危机的挑战

(4)后人类主义视域下的阿特伍德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后人类主义的缘起、发展及影响
第一章 阿特伍德小说与后人类危机
    第一节 生态危机
        一、全球气候变暖
        二、野生动物灭绝
    第二节 社会危机
        一、种群繁衍危机
        二、弱势群体生存危机
    第三节 精神危机
        一、人际关系的疏离
        二、宗教信仰的脱轨
        三、人文艺术的衰落
第二章 阿特伍德小说后人类危机的成因
    第一节 失调的制度模式
        一、宗教极权的压迫
        二、病态的晚期资本主义
    第二节 异化的科学技术
        一、工具理性霸权的盲目崇拜
        二、生物科技改造生物
    第三节 扭曲的消费主义
        一、资本主义消费陷阱
        二、欲望的膨胀
第三章 阿特伍德小说后人类危机的拯救
    第一节 人与人平等共处
        一、打破男性/女性的二元对立
        二、重建和谐伙伴关系
    第二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打破人性/动物性的二元对立
        二、重塑生命尊严
    第三节 文明复归有赖于语言艺术
第四章 阿特伍德小说后人类危机的书写意义
    第一节 为后人类面临的危机敲响警钟
    第二节 搬开人类中心主义的顽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海平面上升威胁正在加剧(论文提纲范文)

正在加速上升的海平面
海平面上升的灾难性影响
海平面持续上升的原因
海平面上升的应对措施

(6)全球冰川正在加速消融(论文提纲范文)

冰川的葬礼和挽歌
全球冰川消融速度加快
人类应共同应对冰川消融

(7)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学中气候书写研究的两大类型
    第二节 英语文学中气候书写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 英国诗歌中气候书写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章 物质气候与城乡秩序:18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第一节 城市中的气候:《城市大雨纪实》和《特里维亚》
    第二节 气候中的秩序:《四季》
    第三节 农事诗里的反田园:《打谷者的劳作》与《女人的劳作》
第二章 科学话语与空气污染:19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第一节 浪漫主义的乌托邦:《麦布女王》
    第二节 科学与浪漫的交织:《北极探险》
    第三节 空气污染与城市自然:《唐璜》与《威斯敏斯特桥上》
    第四节 空气污染与身份焦虑:《异教徒之地》
第三章 现代性思索与自我身份:20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第一节 生态破坏与现代文明的衰败:《荒原》
    第二节 自我身份的探寻:《勃力格低地》
第四章 焦虑与反思:21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第一节 末日启示录:《-273.15》
    第二节 地方与全球:阿格贝比、莫辛和希尼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第三节 构建气候伦理:《地球上的生命》
余论诗歌触碰现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联合多源数据研究青藏高原及长江流域浅层物质迁移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球时变重力场的研究进展
        1.2.2 青藏高原冰川质量变化监测的研究进展
        1.2.3 长江流域水储量变化的研究进展
    1.3 卫星测高与卫星重力技术
        1.3.1 卫星测高
        1.3.2 卫星重力
        1.3.3 SWARM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利用GRACE数据反演地表质量迁移的理论与方法
    2.1 GRACE数据
    2.2 反演方法
        2.2.1 位理论法
        2.2.2 质量瘤法
        2.2.3 点质量模型法
        2.2.4 球谐系数拟合法
        2.2.5 最优先验模型法
        2.2.6 本节小结
    2.3 GRACE时变重力场误差分析
    2.4 空间平滑
        2.4.1 各向同性滤波
        2.4.2 各向异性滤波
        2.4.3 滑动窗口去相关滤波
    2.5 各向异性组合滤波-数值分析
        2.5.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5.2 RL05球谐系数误差特性
        2.5.3 平滑特性
        2.5.4 全球水储量变化速率
        2.5.5 本节小结
    2.6 信号泄漏
        2.6.1 信号分离法
        2.6.2 先验模型法
        2.6.3 非线性法
        2.6.4 四步法
        2.6.5 尺度因子法
    2.7 GIA改正
    2.8 GRACE数据时间序列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利用多核拉格朗日乘数法确定长江流域水储量变化
    3.1 多核拉格朗日乘数法
        3.1.1 高斯平滑核
        3.1.2 最优平均核
    3.2 高斯平滑核与多核拉格朗日乘数核对比
    3.3 长江流域及主要支流水储量变化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值分析与结论
    3.4 利用延迟自回归模型研究长江流域发生洪水的可能性
        3.4.1 前置自回归模型
        3.4.2 数值分析
        3.4.3 本节小结
    3.5 基于非季节性水储量不足研究长江流域干旱特性-以中国西南为例
        3.5.1 数据和方法
        3.5.2 数值分析
        3.5.3 本节小结
    3.6 长江流域水储量变化与ENSO的相关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喀喇昆仑山冰川质量变化异常及其成因探讨
    4.1 数据处理
        4.1.1 遥感影像数据
        4.1.2 SRTM
        4.1.3 ICESat
        4.1.4 GRACE及GPS数据处理
        4.1.5 基于水量平衡法确定冰雪质量变化
    4.2 数值分析
        4.2.1 ICESat冰川高程变化分析
        4.2.2 GRACE及GPS垂直位移分析
        4.2.3 GPCP降水分析结果
        4.2.4 水文站
    4.3 原因探究
        4.3.1 模型和方法
        4.3.2 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藏高原东部冰川高程变化
    5.1 青藏高原东部整个区域冰川高程变化
    5.2 各拉丹东冰川高程变化
        5.2.1 ICESat
        5.2.2 沱沱河镇气象监测站
        5.2.3 本节小结
    5.3 唐古拉山子区域冰川高程变化
    5.4 横断山冰川高程变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青藏高原东部冰川消融对长江流域水储量变化的贡献
    6.1 相关性分析
    6.2 标准化融化因子-NMI
        6.2.1 SRM模型
        6.2.2 水文观测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7.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成果
致谢

(10)海螺沟地质公园低碳旅游开发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海螺沟冰川景观地学特征
3 海螺沟冰川消融
4 海螺沟低碳开发建议
    4.1 低碳建设及保障措施
    4.2 低碳旅游线路和项目产品

四、冰川消融令人担忧(论文参考文献)

  • [1]给地球撑阳伞[J]. 骆昌芹.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1(12)
  • [2]2019年格陵兰岛冰川的融化速度创纪录[J]. 希区客. 世界科学, 2020(09)
  • [3]全球变暖下的水资源危机[J]. 金银雪. 生态经济, 2020(06)
  • [4]后人类主义视域下的阿特伍德小说创作研究[D]. 朱雅笛.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5]海平面上升威胁正在加剧[J]. 李梁. 生态经济, 2020(02)
  • [6]全球冰川正在加速消融[J]. 徐淑红. 生态经济, 2020(01)
  • [7]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研究[D]. 谢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联合多源数据研究青藏高原及长江流域浅层物质迁移机制[D]. 超能芳. 武汉大学, 2015(02)
  • [9]消失的圣山 玉龙之雪[J]. 李雪. 青海科技, 2015(04)
  • [10]海螺沟地质公园低碳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 陈璇,覃建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标签:;  ;  ;  

冰川融化令人担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