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头企业带动湛江临海工业(论文文献综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广西·玉林)发展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桂政办发[2021]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广西·玉林)发展规划(2020—2035年)》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1月7日"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广西·玉林)发展规划(2020—2035年)
陈嘉俊[2](2020)在《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路径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大力推动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我国当前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未来推进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于广东而言,是继续保持经济总量优势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是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湛江作为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广东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湛江市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需要湛江为大湾区建设发挥助力作用,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湛江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积极融入。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和前提,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和启示,从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现状出发,提出融入的重要路径和对策,目的是实现湛江更好融入大湾区建设,打造两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局面。本文以研究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主,通过查找相关材料、收集文献专着、材料归法分析等方法对文章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将全文内容分为7大部分内容进行全面阐述,其中包括绪论阐述、理论与概念阐述、现状与问题分析、国内外经验借鉴内容、路径和对策选择,以及文章最后的结论部分等内容,其中绪论部分主要研究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重要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理论与概念主要涉及与大湾区相关的概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在现状问题中主要围绕湛江所具备的优势条件、产业基础、社会资源等展开,并提出对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还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以借鉴国内的天津市、慈溪市、国外的奥克兰市和千叶县等城市的先进经验,找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和对策。而在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选择和对策研究中,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需求、科技协同创新、乡村振兴发展和开放交流合作等方面寻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从建设科技中心、完善沟通机制、培育高端人才、构筑法治体制等方面提出保障湛江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顺利实施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必须深入学习和借鉴过国内外先进发展经验,着力提振整体经济实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高效治理社会问题、大力培养高端人才、营造创新生态环境、扩大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以及强化构筑法律保障网络等,为湛江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刘亚晶[3](2020)在《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进一步要求优化区域互助和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然而长期以来,不管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都面临着“不协调、不平衡、不持续”的重大挑战,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间的发展关系,区域间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的发展新格局,已经成为当前区域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人地关系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包含了多功能的地理环境与多层次的人类活动主体的相互作用、彼此渗透与双向生成;区域协调是指在既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各区域之间发展机会趋于均等,发展利益趋于一致,总体上处于发展同步、利益共享的相对协调状态,区内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协同的有机整体。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明确要求广东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协调发展。然而广东省因其固有的“核心-外围”空间结构,区内发展差异较大,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典型性、迫切性和全局性。改革开放之后,省内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各地级市之间的空间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作用愈发紧密,整体上看各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耦合度逐渐提高,但山区地区耦合度低于沿海地区;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在逐渐增强,但是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正在逐渐拉大,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显着高于省域外围地区,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亦愈加突出。因此,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强省,广东需要深入实践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针对省内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在优化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强化粤东西北支持力度,特别是区域发展的空间政策调控方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新格局,率先构建海陆一体、陆海协调的海岸带经济发展新空间。本研究以广东省为案例,在梳理其人地关系区域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模型、建立评价体系,测度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异,探求其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控机理并提出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是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实践。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7个章节:第1章,绪论。从区域发展失衡、人地空间矛盾的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出发,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明开展广东省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研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搭建整体结构安排,明晰研究技术路线。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对本文涉及的人地关系、区域协调、调控机理等基本概念进行辨析,界定研究对象,对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城镇化与公共服务、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第3章,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介绍研究区域的概况,并对研究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的缘由进行交代,介绍本文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区域综合发展、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说明各项指标的具体意义并利用熵值法确定其影响权重的大小。第4章,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从时间维度对广东省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进行梳理,从地级市和四大区域两个空间维度剖析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及综合发展的状况,进一步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方面对广东省人地关系的空间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广东省人地关系的时空结构格局。第5章,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广东省不同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布,构建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全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以及综合发展的空间协调发展状况,并总结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第6章,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基于前文相关章节的研究基础,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广东省近年来发布和实施的区域调控规划政策及驱动力进行评估和解析,对现有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作用机制进行研判,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统筹等方面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7章,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主要的研究结论,并说明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研究表明:①广东省区域综合发展状况区域差距较大,珠三角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好且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粤北山区综合发展状况波动较大,粤东地区和粤西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差;②广东省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速度放缓,珠三角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事业增长较快,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③广东省各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均衡性较低,区域间协调发展矛盾仍然突出,需要衔接都市圈和大湾区建设,从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功能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控。
陈飞[4](2019)在《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产业规划以及海洋发展战略推动下,沿海城市依托港口通过填海造地开展临海工业建设进而推动临海新区发展,临海工业承载着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海向拓展的双重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实现临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相比于沿岸地区其他工业类型而言,临海工业规划强调陆海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填海造陆提高用地临海性,空间向海洋单向扩展,属于新兴规划类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临海工业规划研究框架,明晰临海工业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通过35个国际案例研究总结临海工业典型特征与发展路径,并选择与我国产业开发相近日本、韩国、新加坡,总结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研究从演进历史与产业类型两个维度展开,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总结3个国家临海工业发展演进历程,清晰我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产业类型维度上,对比重化工业、加工产业、综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总结案例国家在工业组团、工业城市、区域协同、综合型城市功能区4种开发模式,并从工业用地与新城开发两个层面分别总结发展影响机制。针对我国类别丰富的临海工业实践,研究总结沿海产业与港口发展的时空与地域特征,构建“港口-产业-新城”发展模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将我国临海工业划分为港口扩张型、新港综合型、重化工型、加工产业聚集型、海洋资源开发型5种。在122个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式演绎、文献综述等方法,总结各类临海工业布局模式、总结发展问题,分析影响机制并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指出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密度低、职工带眷系数低特征,使用常规规模预测方法会导致配套生活用地规模过大问题;同时填海造陆使工业用地具有弹性开发特征应针对用地扩张特性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法;论文提出通过合理产城定位、优化规模预测方法、转化弹性开发等策略促进临海地区集约开发。研究以产业发展、城乡规划、海洋规划等多领域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完善陆海统筹规划与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提升策略。此外研究针对五种类型的临海产业特征,分别从港口功能演进、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等角度提出专项规划策略。论文定义临海工业概念,分析国内外总计157个案例,将临海工业从临港工业研究中剥离出来并建立了研究案例库;从产业组织与海港发展视角,分析临海工业影响关联,构建港口-产业-新城研究框架;在港产城交叉框架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突破了经济地理学者单一产业分类法,建立城乡规划研究基础。论文面向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问题,以大量调研与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模式总结、发展影响机制分析、策略体系推导等研究,期望挖掘临海用地开发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层面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黄英明[5](2019)在《基于海陆经济一体化视角的海洋产业布局研究 ——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球人口数量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对资源、能源和空间的需求急剧加大,陆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制约促使各沿海国家将战略重点转向海洋,实施海洋开发、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沿海国家拓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在海洋开发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海洋经济是陆域经济系统向海洋延伸的结果,海陆产业在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发展海洋产业必须坚持海陆经济一体化原则。我国政府已将海陆经济一体化提升到海洋产业布局的总体指导思想,沿海地区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海洋产业发展规划,以科学谋划地区海洋经济布局。那么,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否会对海洋产业布局演变产生影响?其内在作用机理又是什么?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海陆经济一体化”和“海洋产业布局”的研究基本还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因此,深入探讨海陆经济一体化和海洋产业布局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当前我国各沿海省份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首先,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作指导,试图构建“海陆经济一体化”与“海洋产业布局”的理论分析框架,搭建起海陆经济一体化与海洋产业布局两者之间内在联系的桥梁。具体而言,本文从海洋产业布局演化的时空规律为切入,总结影响海洋产业布局形成的要素,重点分析海陆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海陆产业联动、海陆空间衔接、海陆要素互流、海陆生态环境共治等几个方面如何通过作用于这些要素,传导至海洋产业的空间布局。其次,本文对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灰色综合关联、灰色近似关联、Granger因果检验、面板数据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华南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现状及演变态势、主要海洋产业与陆域经济的关联性、海陆经济一体化与海洋产业布局的关系,以及各因素对海洋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华南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空间分布现状呈现以下特征:海洋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且与陆域产业空间分布状态较为一致,两者联动性较强;海洋产业集聚程度从海岸线向内陆地区依次递减;港口周边海洋产业集聚程度相对较高;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且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华南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演变具有以下规律:区域海洋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海洋第一产业集聚程度近年来急剧下降;海洋第二产业集聚程度总体变化不大;海洋第三产业集聚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华南沿海地区海洋产业与陆域经济的关联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海洋第三产业、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一产业;分产业来看,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与陆域经济的关联度相对较高,海水利用业、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关联度相对较低;从时间序列来看,华南沿海地区海陆产业关联度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3.华南沿海地区海陆产业灰色关联与海洋产业区位熵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灰色关联是区位熵的Granger原因。4.华南沿海地区海陆产业关联度对海洋产业集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海陆经济空间距离、港口腹地互动对海洋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不显着,海洋科技课题数、涉海就业人数、金融机构涉海贷款余额、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广西和海南海陆产业关联度对海洋产业集聚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确权海域面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广东省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回归系数为负,且通过显着性检验。再次,本文从全球视角分别论述了鹿特丹“港口经济”模式、旧金山“创新经济”模式、东京湾“工业经济”模式的典型特征、成功经验,以及对华南沿海地区的启示,并指出海陆关联产业集聚发展、区域联动发展、点轴联网发展等三种产业布局模式适合当前华南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最后,本文从推动海陆空间规划相互衔接、推进海陆产业协同发展、促进海陆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深度参与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强化海陆污染同防同治等五个方面提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林宇星[6](2019)在《阳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海洋发展的新时代。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生存物质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是人类维持生存繁衍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拥有广阔的管辖海域,海洋资源储备丰富。向海要资源,大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成为缓解经济社会压力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对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阳江处于湛茂阳和珠三角的中心地带,扼粤西要冲,是广东省海洋大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经济发展与阳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广东省区域经济平衡及粤西崛起紧密相关。但在阳江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产业发展规划不合理、滨海旅游开发缺乏长远眼光、海洋科技创新与应用培育不足、交通管理方式落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思路欠缺等问题,阳江市政府在加强海洋综合引导、统筹和协调管理,培育海洋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推动产业转移园区建设,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存在传统的路径依赖,影响着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阳江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远景,基于公共管理的视角,运用新公共管理、海洋产业政策等相关理论,重点研究政府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和政府作用。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定性分析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等,系统阐述了海洋经济发展的内涵,并借助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对阳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背后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优化海洋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对策。通过以上的论述,一方面丰富了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指出了阳江市政府部门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阳江市打破传统路径依赖,积极应对国内、国际形势新变化,发展现代海洋经济方面提供了参考。
刘伶俐,高维新[7](2018)在《湛江市海洋产业对接“一带一路”的途径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对促进地级市发展海洋产业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沿海地区非一线城市的海洋产业研究较为薄弱,作为广东省第三海洋强市的湛江市缺乏对整体海洋产业协调发展相关的规划理论指导,且存在着海洋渔业发展后劲不足、临海工业起步较晚、港口物流业落后、滨海旅游业止步不前、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缓慢等发展困境,针对发展困境提出相应对策,以建成"一带一路"国际通道,实现湛江市海洋产业跨越式发展。
廖海燕[8](2018)在《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与优化布局研究》文中认为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与矿物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二拓展空间,是区域社会经济实现二次腾飞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缓解资源短缺、人口密集、环境恶化的关键突破口。北部湾地理区位优势凸显、海洋资源富饶,在紧抓国家大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海洋经济在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脱颖而出,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但近年来,由于海洋活动频繁,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关系进入白热化阶段,各种问题与矛盾频发,如何解决沿海各市县与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已成为当前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北部湾15个市县的基础资料和相关统计数据,对其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运用AHP-熵值法和极差最大化组合赋权法,对沿海各市县的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实施测算;基于模型,计算北部湾15市县海洋产业发展基础的比较优势指数,以求对各市县的海洋主导产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研究结论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评价方面:(1)北部湾各市县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总体水平中等偏下。15个沿海市县中,湛江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最好;其次是阳江、北海、茂名、钦州,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水平处于中等阶段;防城港、海口、南宁、儋州中下级别的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制约其海洋经济继续增长;而东方、临高、澄迈、昌江、玉林、崇左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水平则呈现最低状态。(2)北部湾各类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基本保持均衡。除湛江、东方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出现失衡预警外,其余市县内部各类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均保持均衡水平,均衡率达到86.7%。(3)北部湾各类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水平与均衡程度呈现不一致特征。具体表现为:湛江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虽然处于高水平阶段,但是内部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却濒临失衡;钦州、茂名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虽不及湛江,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但是其内部各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均达到良好均衡状态。第二,优势海洋产业遴选结果评价方面:(1)北部湾优势海洋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除湛江、南宁优势海洋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达到高级标准外;北部湾其他市县优势海洋产业发展均表现为中低水平,中高水平市县的空白是导致中低水平市县与湛江、南宁拉开差距的关键原因。(2)北部湾优势海洋产业总体保持均衡发展状态。除东方市优势海洋产业呈现轻度失衡外,北部湾其余14个市县均达到初级及以上均衡水平,全区均衡率超过90%。(3)北部湾优势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超八成以上市县的优势海洋产业结构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处于第二产业大发展阶段的市县占比非常小,加上缺失产业结构为服务化高级阶段的市县,导致北部湾优势海洋产业结构十分不合理。(4)北部湾各市县优势海洋产业类型发展特征各异。北部湾超半数以上市县具备发展新兴海洋产业的后发优势。广西、粤西交通运输业与琼西滨海旅游业两类海洋服务业优势凸显,初步形成以琼州海峡为界的南北“两极”海洋服务业发展格局。北部湾优势海洋产业中,生产型海洋产业占比最大,且多以临港工业为主,传统海洋渔业为辅,二者同时兼顾发展的市县较少。第三,海洋产业空间布局构想方面:基于NRCA模型遴选得出的优势海洋产业,结合15个市县海洋产业实际发展布局情况,提出“一心双廊三区多港”的现代海洋渔业空间布局、“一心三区一群”的海洋交通运输业空间布局、“三圈一带一廊多组团”的滨海旅游业空间布局、“一圈三区多群岛”的海洋新兴产业空间布局以及“三主三次”的临海工业布局构想,综合叠加研究区主要海洋产业空间布局,全面构建“一带双轴三域多极核”的北部湾海洋产业空间总体布局。
林海平[9](2017)在《基于石化产业链构建的湛江石化产业园空间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的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在全球经济占有重要地位,而全球化、聚集度高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园,一直影响着经济发展与大型工业生产的全球格局。近年来,我国石油炼制、乙烯生产、合成树脂等大宗产品的产能位居世界前列,石化产业进入了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快速发展时期,各地发展石化产业及建设石化产业园的热情空前高涨。根据广东省石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与要求,未来将突出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着重打造与壮大湛江、惠州、茂名、揭阳等四大石化产业基地。而湛江石化产业园作为湛江石化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区域资源和港口岸线,承接延伸湛江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中、下游产业链建设的大型石化产业发展平台。为了更好地调配各类资源,协调石化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机联系,促进石化产业平台的发展壮大,湛江石化产业园务必处理好产业链与用地布局的空间衔接关系。本文以石化产业链选择、石化产业空间布局理论为基础,剖析国内外先进石化产业园案例,总结现代大型石化产业园空间规划的普遍规律。同时,以湛江石化产业园为案例,研究基于石化产业链的视角,梳理湛江地方资源优势与区域经济效益,依托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两大工业项目的“隔墙经济”,通过“以产业定规模、以规模定用地、以用地定空间”的思路,构建湛江石化产业园空间规划的系统过程。本文以独特而严密的方法路径,突出石化产业园的产业链之间无缝衔接、产业链内布局精准化、产业链外一体化支撑等研究的创新点,达到理论总结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目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杨明,董观志,郁芳,张临红,郭明珠[10](2014)在《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战略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1.7%,比全省生产总值增幅高3.2个百分点,连续19年居全国首位;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150亿元,同比增长8.4%,水产品总产量809万吨、总产值10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和7.3%;水产品出口额33亿美元,同比增长22.2%;渔民人均年纯收入1.23万元,同比增长10%。上述数据从总体上表明:过去19年,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多个五年计划或规划是成功的。本报告将从回顾及
二、龙头企业带动湛江临海工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头企业带动湛江临海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2)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路径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湾区 |
2.1.2 粤港澳大湾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协同创新理论 |
2.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3 核心—边缘理论 |
3 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现实基础 |
3.1.1 具有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
3.1.2 拥有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产业基础 |
3.1.3 具有协助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科技资源 |
3.1.4 具备衔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 |
3.1.5 具有与粤港澳大湾区相融的社会文化 |
3.2 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交流取得的成效 |
3.2.1 新建了多条对接粤港澳地区的交通新干线 |
3.2.2 承接了多个粤港大湾区的产业转移项目 |
3.2.3 与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了多项重大产学研合作 |
3.2.4 在海洋领域取得了突出的融入效果 |
3.2.5 初步开展了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军民融合合作 |
3.3 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湛江政府对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定位尚未明确 |
3.3.2 湛江的发展观念与合作开放意识存在滞后性 |
3.3.3 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沟通合作机制尚未健全 |
3.3.4 湛江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专项政策不足 |
4 国内外典型城市融入湾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
4.1 国内典型城市融入湾区的建设经验分析 |
4.1.1 天津滨海新区融入环渤海大湾区建设经验 |
4.1.2 慈溪市融入环杭州湾大湾区的建设经验 |
4.2 国外典型城市融入湾区的建设经验分析 |
4.2.1 奥克兰市融入旧金山大湾区的建设经验 |
4.2.2 千叶县融入东京湾区的建设经验 |
4.3 国内外典型城市融入湾区的建设的经验总结 |
4.3.1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是融入湾区建设的重要前提 |
4.3.2 推进产城融合是融入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
4.3.3 深化产学研结合是融入湾区建设的创新动力 |
4.3.4 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是融入湾区建设的绿色动力 |
5 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选择 |
5.1 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路径 |
5.1.1 发展高速铁路巩固湛江的全国性交通枢纽性城市地位 |
5.1.2 打造华南地区唯一通航的40万吨级船舶的深水港口 |
5.1.3 借助湛江新国际机场建设契机打造空港经济圈 |
5.2 产业园区扩能增效的共建路径 |
5.2.1 夯实产业园区的大基础 |
5.2.2 开展项目大招商推进新产业发展 |
5.2.3 继续深化和推进产业园的联合共建 |
5.3 科技创新发展的协同路径 |
5.3.1 加强科创基础能力建设 |
5.3.2 优化湛江科创发展环境 |
5.3.3 产学研合作助推科创成果转化 |
5.4 乡村振兴发展的共享路径 |
5.4.1 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现代化美丽乡村 |
5.4.2 培养基层“头雁”对接新时期的精准扶贫 |
5.4.3 构建湛江新型“菜篮子”特色农业全产业链 |
5.5 对外开放交流的合作路径 |
5.5.1 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携手推进国际产能的新合作 |
5.5.2 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推广中国制度创新的建设经验 |
5.5.3 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6 湛江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对策 |
6.1 明确湛江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 |
6.1.1 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布局中难以安排的重大产业项目 |
6.1.2 为粤港澳大湾区架起重要的对外联系通道 |
6.1.3 拓展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 |
6.2 进一步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提升创新合作开放的意识 |
6.2.1 提高合作意识激发时代担当 |
6.2.2 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发展效率 |
6.2.3 增强机遇意识实现互利共赢 |
6.3 建立和完善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沟通合作机制 |
6.3.1 建立两地政府间工作协商与沟通机制 |
6.3.2 推进湛江智库与粤港澳大湾区智库的合作 |
6.3.3 创新湛江在“一国两制三法系”环境下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机制 |
6.4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对湛江出台更加开放的政策 |
6.4.1 健全全省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 |
6.4.2 优化全省各区域对口帮扶机制 |
6.4.3 健全全省的区际利益补偿机制 |
6.5 制定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专项规划和政策措施 |
6.5.1 构筑创新平台进行高端产业承接 |
6.5.2 以产业支撑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 |
6.5.3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打造现代化交通综合枢纽 |
6.5.4 完善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体系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2.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研究 |
2.2.2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2.3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2.3.1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3.2 主体功能区与协调发展研究 |
2.3.3 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研究 |
2.3.4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3 选择的缘由 |
3.2 区域综合发展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3.2.1 区域发展水平测度 |
3.2.2 耦合度评价模型 |
3.2.3 协调度评价模型 |
3.2.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3.3 区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2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3 社会进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4 环境保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3.5 资源利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
3.4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3 数据测算与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 |
4.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 |
4.1.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 |
4.1.2 广东区域人地关系演进阶段划分 |
4.2 各地级市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2.1 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分异 |
4.2.2 社会进步水平时空分异 |
4.2.3 环境保护质量时空分异 |
4.2.4 资源利用状况时空分异 |
4.2.5 区域综合发展时空分异 |
4.3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概况 |
4.3.1 珠三角地区 |
4.3.2 粤东地区 |
4.3.3 粤西地区 |
4.3.4 粤北地区 |
4.4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4.1 经济发展空间 |
4.4.2 社会进步空间 |
4.4.3 环境保护空间 |
4.4.4 资源利用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 |
5.1 区域内部协调发展时空测度 |
5.1.1 区域内部发展耦合度时空分布 |
5.1.2 区域内部发展协调度时空分布 |
5.2 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2.1 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 |
5.2.2 经济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2.3 经济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3 区域间社会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3.1 社会发展指数的构建 |
5.3.2 社会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3.3 社会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4 区域间环境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4.1 环境发展指数的构建 |
5.4.2 环境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4.3 环境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5 区域间资源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5.1 资源发展指数的构建 |
5.5.2 资源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5.3 资源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6 区域间综合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6.1 综合发展指数的构建 |
5.6.2 综合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6.3 综合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7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与问题 |
5.7.1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 |
5.7.2 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5.8 本章小结 |
6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 |
6.1 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 |
6.1.1 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1.2 区域协调发展的地理探测 |
6.2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分析 |
6.2.1 珠三角地区 |
6.2.2 粤东地区 |
6.2.3 粤西地区 |
6.2.4 粤北地区 |
6.3 都市圈与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1 都市圈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2 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4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6.4.1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压缩区域时空距离 |
6.4.2 探索区域产业共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6.4.3 补足公共服务短板,共享区域发展成果 |
6.4.4 构建优质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
6.4.5 统筹海陆功能衔接,打造一流湾区经济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层次分析法计算程序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相关定义与分类 |
1.2.2 相关概念辨析 |
1.2.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临海工业区产业类型 |
2.1.1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 |
2.1.2 加工型临海工业 |
2.1.3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 |
2.1.4 综合型临海工业 |
2.2 港口分类与相关概念 |
2.2.1 海港分类及临海工业应用 |
2.2.2 码头布置 |
2.2.3 港口发展 |
2.2.4 海港物流 |
2.3 典型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
2.3.1 重化工企业布置模式 |
2.3.2 海洋资源开发工业用地布局 |
2.4 建设用海规划编制 |
2.4.1 海域规划管理体系 |
2.4.2 填海造陆技术要求 |
2.4.3 造陆形态综合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临海工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演进 |
3.1 日本 |
3.1.1 发展历程 |
3.1.2 斐然成绩 |
3.1.3 案例甄选 |
3.2 韩国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典型案例 |
3.2.3 案例甄选 |
3.3 新加坡 |
3.3.1 发展历程 |
3.3.2 空间演进 |
3.4 其他类型临海工业 |
3.4.1 台湾-出口加工型临海工业 |
3.4.2 欧洲-河口延伸型临海工业 |
3.4.3 美国-原料自给型临海工业 |
3.5 临海工业发展支撑体系 |
3.5.1 产业发展战略 |
3.5.2 海洋开发政策 |
3.5.3 航运发展支撑 |
3.5.4 财政政策支撑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外案例开发模式与用地布局 |
4.1 日本模式 |
4.1.1 模式1-扩建型产城双核模式 |
4.1.2 模式2-新建组团式开发模式 |
4.1.3 “先生产、后生活”开发特征 |
4.2 韩国模式 |
4.2.1 模式1-综合型重化工业城市 |
4.2.2 模式2-协同型加工产业集群 |
4.3 新加坡模式 |
4.3.1 层近式用地布局 |
4.3.2 国家工业区定位 |
4.4 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
4.4.1 港口主导用地布局 |
4.4.2 岸线资源分配模式 |
4.4.3 产业集群布局模式 |
4.5 用地临海性比较 |
4.5.1 造陆模式比较 |
4.5.2 临海效率分析 |
4.6 产业新城建设模式 |
4.6.1 公司城模式 |
4.6.2 政企共建模式 |
4.6.3 国家开发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5 我国临海工业发展与分类 |
5.1 发展历程与早期实践 |
5.1.1 发展历程 |
5.1.2 早期实践 |
5.2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1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2 深水港港城空间布局 |
5.3 沿海工业地域特征 |
5.3.1 时空分布 |
5.3.2 地域差异 |
5.4 港产城发展模型 |
5.4.1 港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2 产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3 临海工业“港产城”发展模型 |
5.5 我国临海工业分类 |
5.6 本章小结 |
6 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1 用地布局模式 |
6.1.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2.1 用地布局模式 |
6.2.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3 重化工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3.1 用地布局模式 |
6.3.2 开发问题与影响机制 |
6.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4.1 用地布局模式 |
6.4.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5 海洋资源利用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5.1 用地布局模式 |
6.5.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6 宏观层面临海工业开发问题 |
6.6.1 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 |
6.6.2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 |
6.6.3 居住优先与布局失衡 |
6.6.4 陆海统筹亟待规划衔接 |
6.7 本章小结 |
7 临海工业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
7.1 总体发展思路 |
7.1.1 临海工业建设基本思路 |
7.1.2 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思路 |
7.2 共性问题规划策略 |
7.2.1 合理定位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
7.2.2 优化规模预测推进集约开发 |
7.2.3 转化弹性规划落实规划实施 |
7.3 专项问题规划策略 |
7.3.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3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5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4 规划提升策略 |
7.4.1 构建学科协作规划工作框架 |
7.4.2 完善陆海统筹规划编制体系 |
7.4.3 构建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规模以上海港货运吞吐量 |
附录B 各省市临海工业建设情况 |
附录C 各省市沿海工业项目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海陆经济一体化视角的海洋产业布局研究 ——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 |
(二)海洋产业布局研究 |
(三)海陆经济一体化与海洋产业布局关系研究 |
三、研究目标和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重点和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内容 |
(二)结构安排 |
五、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海陆经济一体化 |
二、海洋产业布局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海陆经济一体化理论基础 |
二、产业布局的理论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海陆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海洋产业布局演化 |
一、相对隔绝阶段 |
二、形成展开阶段 |
三、发展成熟阶段 |
第二节 海洋产业布局形成的驱动要素分析 |
一、产业关联 |
二、海洋自然要素禀赋 |
三、科学技术水平 |
四、空间成本 |
五、资本 |
六、劳动力 |
七、市场需求 |
八、政策制度 |
第三节 海陆经济一体化推动海洋产业布局演变的动力机制 |
一、核心动力机制 |
二、配套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海陆经济一体化推动海洋产业布局演变的传导机制 |
一、涉海企业主体传导 |
二、政府主体传导 |
三、中介体系传导 |
第五节 海陆经济一体化与海洋产业布局内在机理:一个理论模型 |
一、模型假设 |
二、基本模型 |
三、模型扩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华南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现状及演变态势 |
第一节 华南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条件 |
一、区位条件 |
二、资源条件 |
三、科技条件 |
四、经济条件 |
第二节 华南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特征分析 |
一、区域整体布局特征 |
二、主要海洋产业布局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沿海地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基于产业关联度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型方法与数据处理 |
一、灰色关联模型介绍 |
二、指标设置及数据选取 |
第二节 华南沿海地区海陆产业关联度测算结果 |
一、海陆产业灰色综合关联度 |
二、海陆产业关联度动态变化 |
第三节 实证结果的解释 |
一、海陆产业关联度地区差异性分析 |
二、主要海洋产业与陆域相关产业关联分析 |
三、海陆产业关联度变动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陆经济一体化与海洋产业布局:基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海陆产业关联度与海洋产业布局关系分析 |
一、模型设定及样本数据说明 |
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三、协整检验 |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二节 海洋产业集聚发展的因素分析:模型、数据与检验 |
一、模型构建 |
二、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三、VAR分析 |
四、面板数据分析 |
第三节 实证结果解释 |
一、海洋产业布局形成要素的影响分析 |
二、海洋产业布局演变的动力及传导效应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外海陆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布局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海洋产业布局经验借鉴 |
一、鹿特丹“港口经济”模式 |
二、旧金山湾区“创新经济”模式 |
三、东京湾区“工业经济”模式 |
第二节 对华南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的启示 |
一、发挥港口区位优势 |
二、海陆统筹协同发展 |
三、构建海陆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
四、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
五、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海洋产业布局模式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华南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模式 |
一、海陆关联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二、区域联动发展模式 |
三、点轴联网发展模式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推动海陆空间规划相互衔接 |
二、推进海陆产业协同发展 |
三、促进海陆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 |
四、深度参与国际海洋经济合作 |
五、强化海陆污染同防同治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阳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综合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洋经济 |
2.1.2 政府作用 |
2.2 基础理论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海洋产业政策理论 |
2.2.3 基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钻石模型”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阳江海洋经济发展政府作用的现状与不足 |
3.1 阳江海洋经济发展中“钻石模型”的分析 |
3.1.1 生产要素 |
3.1.2 需求要素 |
3.1.3 相关和辅助产业 |
3.1.4 产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 |
3.1.5 机遇与对策 |
3.1.6 政府作用 |
3.2 政府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3.2.1 政府作用存在的问题 |
3.2.2 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阳江市海洋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优化对策 |
4.1 做好规划引领,提升政府对海洋的管控能力 |
4.1.1 抓住政策机遇 |
4.1.2 健全决策机制 |
4.1.3 优化发展布局 |
4.2 转变发展观念,履行政府海洋生态文明主体责任 |
4.2.1 落实主体责任 |
4.2.2 加强生态考核 |
4.2.3 完善政府监管 |
4.2.4 突出法治宣传 |
4.3 坚持错位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4.4 落实税收优惠,提升对海洋产业的政策支持 |
4.5 加大金融支持,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 |
4.6 加强对外开放,增强政府在对外贸易的主导角色 |
4.7 鼓励科技创新,加强海洋经济人才队伍建设 |
4.8 打造文化品牌,谋划建设海丝文化名城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湛江市海洋产业对接“一带一路”的途径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湛江市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
1.1 海洋渔业 |
1.2 临海工业 |
1.3 港口物流业 |
1.4 滨海旅游业 |
1.5 新兴海洋产业 |
2 发展困境 |
2.1 海洋渔业发展后劲不足 |
2.2 临海工业起步较晚 |
2.3 港口物流业落后 |
2.4 滨海旅游业止步不前 |
2.5 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缓慢 |
3 发展对策 |
3.1 建设海洋渔业综合管理示范区 |
3.2 建立临海工业绿色经济产业园 |
3.3 实现粤西港口物流基地专业化 |
3.4 打造“一带一路”精品旅游线 |
3.5 推动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突破发展 |
4 结语 |
(8)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与优化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海洋经济 |
1.2.2 海洋产业 |
1.2.3 海洋产业布局 |
1.3 研究综述 |
1.3.1 海洋产业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
1.3.2 海洋产业布局实践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数据来源 |
2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2.2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
2.2.1 海洋产业规模特征 |
2.2.2 海洋产业结构特征 |
2.2.3 海洋产业发展特征 |
2.3 北部湾海洋产业布局现状 |
2.3.1 传统海洋产业 |
2.3.2 海洋新兴产业 |
2.3.3 临海工业 |
2.3.4 其他海洋产业 |
2.3.5 北部湾主要海洋产业布局现状 |
3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评价 |
3.1 研究方法与技术流程 |
3.2 指标体系构建 |
3.3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总体评价 |
3.3.1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得分 |
3.3.2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总体评价 |
3.4 北部湾各市县各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评价 |
3.4.1 北部湾各市县各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得分 |
3.4.2 北部湾各市县各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总体评价 |
3.5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比较优势评价 |
3.5.1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比较优势评价值 |
3.5.2 北部湾优势海洋产业遴选结果 |
3.5.3 北部湾优势海洋产业评价结果分析 |
4 北部湾海洋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 |
4.1 北部湾海洋主导产业选择 |
4.2 北部湾主要海洋产业空间布局 |
4.2.1 传统海洋产业 |
4.2.2 海洋新兴产业 |
4.2.3 临海工业 |
4.3 北部湾海洋产业空间总体发展布局 |
4.3.1 一带:北部湾海岸生态环境保护带 |
4.3.2 双轴:南北海洋综合产业发展轴 |
4.3.3 三区:广西北部湾、粤西、琼西三大海洋产业集聚区 |
4.3.4 多极核:临海工业园区增长极核 |
5 北部湾海洋产业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5.1 加强组织保障 |
5.2 拓宽海洋产业发展投融资渠道 |
5.3 提高海洋开发综合管理能力 |
5.4 培养高素质海洋人才队伍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评价结论 |
6.1.2 优势海洋产业遴选结果评价结论 |
6.1.3 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9)基于石化产业链构建的湛江石化产业园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石化产业持续增长 |
1.1.2 中国石化产业加速发展 |
1.1.3 石化园区建设方兴未艾 |
1.1.4 广东加快石化园区建设 |
1.2 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现存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方向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石化产业 |
2.1.2 石化产业链 |
2.1.3 石化产品 |
2.2 石化产业链选择研究 |
2.2.1 主体分析 |
2.2.2 资源分析 |
2.2.3 环境分析 |
2.3 石化产业空间布局理论 |
2.3.1 区位理论 |
2.3.2 区域发展理论 |
2.3.3 产业集群理论 |
2.3.4 工业生态学 |
2.3.5 增长极理论 |
2.3.6 循环经济学 |
2.4 石化产业园案例剖析 |
2.4.1 新加坡裕廊化工岛 |
2.4.2 上海化学工业区 |
2.4.3 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 |
2.4.4 茂名石化工业区 |
2.4.5 案例总结 |
2.5 石化产业链及空间布局研究综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湛江石化产业园概况 |
3.1 园区基本情况 |
3.1.1 建设历程 |
3.1.2 园区范围 |
3.1.3 区位条件 |
3.1.4 交通运输 |
3.1.5 用地建设 |
3.1.6 基础设施 |
3.1.7 村庄安置 |
3.2 相关规划指导 |
3.2.1 广东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3.2.2 关于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 |
3.2.3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
3.2.4 湛江市东海岛城市总体规划 |
3.2.5 湛江市东海岛新城规划 |
3.3 园区存在问题 |
3.3.1 工业基础薄弱,区域市场空间竞争加剧 |
3.3.2 基础设施匮乏,专业支撑体系亟待加强 |
3.3.3 村庄相对密集,土地空间供给难度较大 |
3.3.4 生态相对敏感,保护与发展协调难度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湛江石化产业园产业链研究 |
4.1 产业全球化趋势 |
4.1.1 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
4.1.2 技术进步是重要推力 |
4.1.3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
4.1.4 正向中东和亚太转移 |
4.2 产业链选择分析 |
4.2.1 主体分析:城市“南拓”战略,鼓励企业循环发展 |
4.2.2 资源分析:毗邻原料产地,发挥“隔墙经济”优势 |
4.2.3 环境分析:土地资源优越,契合华南地区市场 |
4.2.4 选择分析小结 |
4.3 石化产业链选定 |
4.3.1 围绕炼化项目向产业链中下游延展 |
4.3.2 对接钢铁焦炉项目延伸煤化工链条 |
4.3.3 因应海水淡化项目发展氯碱产业链 |
4.3.4 依托地区资源发展矿类精细化工链 |
4.3.5 石化产业链选择结论 |
4.4 石化产业链规模 |
4.4.1 产业链生产规模 |
4.4.2 产业链用地规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湛江石化产业园空间规划研究 |
5.1 园区总体布局思路 |
5.2 园区用地布局规划 |
5.2.1 园区空间结构规划 |
5.2.2 园区土地利用规划 |
5.2.3 园区产业用地布局 |
5.3 园区产业空间布局 |
5.3.1 产业布局思路 |
5.3.2 产业总体布局 |
5.3.3 产业空间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湛江石化产业园支撑体系研究 |
6.1 支撑体系构建思路 |
6.2 综合交通一体化 |
6.2.1 港口岸线 |
6.2.2 铁路运输 |
6.2.3 道路系统 |
6.3 公用辅助一体化 |
6.4 物流传输一体化 |
6.5 环境保护一体化 |
6.5.1 环境保护一体化设施 |
6.5.2 环境监管一体化平台 |
6.6 管理服务一体化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石化产业分类列表 |
附录2 湛江石化产业园主要产业链结构图 |
附录3 湛江石化产业园产业链与主要石化产品规模预测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
二、广东经济科学发展态势与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
三、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
四、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海域 |
(一) 重点海域划定依据 |
1、理论依据 |
2、政策依据 |
3、现实依据 |
(二) 重点海域海洋经济核心产业及发展方向 |
1、重点海域划分 |
2、重点海域海洋经济核心产业及发展方向 |
广州海域核心产业 |
深圳海域核心产业 |
珠海海域核心产业 |
惠州海域核心产业 |
汕头海域核心产业 |
湛江海域核心产业 |
五、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战略研究 |
(一) 广东省海洋经济区域布局 |
1、珠三角海洋经济区 |
(1) 战略定位 |
(2) 资源分析 |
2、粤东海洋经济区 |
(1) 战略定位 |
(2) 资源分析 |
3、粤西海洋经济区 |
(1) 战略定位 |
(2) 资源分析 |
(二) 广东省海洋经济产业布局 |
(1) 第一产业:海洋渔业 |
(2) 第二产业 |
(3) 第三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 |
(4) 海洋新兴产业 |
四、龙头企业带动湛江临海工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广西·玉林)发展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4)
- [2]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路径及对策研究[D]. 陈嘉俊.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3]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刘亚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D]. 陈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5]基于海陆经济一体化视角的海洋产业布局研究 ——以华南沿海地区为例[D]. 黄英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阳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林宇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湛江市海洋产业对接“一带一路”的途径及对策分析[J]. 刘伶俐,高维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5)
- [8]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与优化布局研究[D]. 廖海燕. 广西师范学院, 2018(01)
- [9]基于石化产业链构建的湛江石化产业园空间规划研究[D]. 林海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10]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战略研究[J].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杨明,董观志,郁芳,张临红,郭明珠. 新经济, 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