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行IC卡迈向临界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张珍[1](2016)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创新》文中提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了新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当前,互联网金融创新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也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支持。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的核心金融部门,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网络金融业务运行的基本经验,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拥有了一批既熟悉金融、也懂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人才,存储了大量体系内的“大数据”,同时还拥有资金、客户等优势,注定不会是互联网金融创新浪潮下的看客。但是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对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创新研究相对滞后。一是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创新的单独研究相对较多,而对两者结合的研究极少;二是关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创新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相对薄弱;三是研究以定性评述为主,缺乏定量指标体系和理论实证;四是对策建议不够系统,往往缺乏对风险的考量。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创新的研究,有利于加快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服务模式的深层次变革,促进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模式、业务发展模式、产品服务模式、人才管理模式以及风险管控模式等的转型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文献研究作为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在第一章中对已有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讨论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趋势,以及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第二章提出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并对已有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接着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核心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包括网络经济学、平台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理论、金融中介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金融深化理论等。第三章从当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创新入手,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产生的外部机制、内部机制,以及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认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是在交易成本、金融中介、金融深化等理论基础上,以信用为前提、以信息为核心、以技术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的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产业融合。随后通过实证分析,从技术角度讨论技术对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的作用,认为促进金融以及其他依赖于信息技术的产业的发展,政府因当尊崇公共设施投入优先。为了进一步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第四章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原因、影响的基本途径、影响过程以及影响结果来闸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采集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水平、人力资源创新水平以及创新风险控制能力这五个方面的基础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反映其创新能力的指标。同时利用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对中国各省区互联网金融创新能力和商业银行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创新不管是在当期还是滞后一期,都对商业银行创新具有显着的影响。第五章利用态势分析法,从宏观视角分析商业银行创新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挑战。从渠道创新、产品创新、资产创新、风控创新四个角度对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进行梳理,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第六章通过案例分析对第五章的内容进行深化。选取了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中信银行“薪金煲”、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以及平安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四个案例,分析商业银行在渠道、产品、资产以及风控上的创新经验和启示。在前六章的研究基础上,第七章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渠道创新、技术创新、风控创新六个方面,给出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策略和路径。在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创新的法律风险、信息技术风险、混业风险、长尾风险等尤为突出,第八章通过对我国监管现状的分析以及美国、欧盟、日本等监管经验的总结,提出应当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构筑监管协调机制、构建统计监测平台、强化信息技术风险防范以及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邢伟[2](2013)在《中国邮政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代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走过了波澜壮阔的30多年,城市化、工业化飞速发展,经济增长令世界瞩目。毫无疑问,未来30年的国家经济发展重点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在于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广大农村居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贫血”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在改革攻坚期,如何利用金融杠杆撬动农村经济发展,纠正城乡失衡,确保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政府、学者、金融机构等各方关注的焦点。邮政金融拥有覆盖全国最多最广最全的服务网络,2007年成立邮政储蓄银行专业化运营以来,成为加入农村金融的又一只生力军。本文重点围绕邮政金融如何发挥自身品牌、网络、资源等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更好的服务“三农”而展开。通过在全国7个省份的实地调研,了解农村金融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农户的金融需求和信用状况,运用Logit模型总结、分析了农村金融中广泛存在的8种信贷配给类型及其成因、影响因素。本文研究表明,当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正值困境当中:传统在位金融机构面对农村市场时,因循守旧过分依赖抵押信贷技术,片面夸大风险固步自封,畏首畏尾不能有效利用资源,不思进取、创新乏力;由于普遍缺乏抵押物,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户金融需求长期以来往往都得不到有效满足,由此导致了严重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双重信贷配给,农村经济缺少资金支持只能维持落后、低效率的生产方式。然而,我国农村金融的信息不对称只是相对的,在社区内部信息是充分的、低成本流动,农户在世代重复博弈下形成了诚实守信的传统,只是传统金融机构未能有效发掘和利用这些信息和要素。中国邮政不是一家单纯的金融企业,在金融业务之外的邮政分销业务拥有24万处直接深入到行政村的渠道末端,经过10年以上的运营已经成为了农村社区的一部分,作为“内部人”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获取信息和监督执行,通过邮政金融和分销业务联动,引导社会信息要素参与生产和分配,为邮政农村金融创新提供了契机。本文通过在农户和金融机构之间引入具有信息优势的代理人缓解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充分发挥农村社会内部信用和惩罚机制的作用缓解抵押物不足的问题,通过代理制的合同约束和经济利益驱动的双重作用,确保设计机制顺利运行。破解农村金融困境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加大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加大财政、货币政策在金融创新方面的引导和支持;推进农业保险,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农地制度建设,促进农户财产资本化。
黄凤[3](2012)在《湛江建行信用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信用卡是上世纪70年代末进入中国的,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中国的扩张速度惊人,特别是从2003年到2007年期间我国信用卡发卡量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态势,信用卡发卡量年均增长80%,呈几何级数增长,从2009年开始增速开始有所减缓,趋于理智平稳发展态势但仍保持年均30%的增速。各大银行都意识到信用卡业务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利润空间,纷纷各显神通奋力抢占市场。湛江建行前几年抓住了大发展的机遇,信用卡业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行业发展步伐的减缓,湛江建行信用卡业务遭遇发展“瓶颈”,营销策略中存在的市场细分不足、产品功能单一、营销渠道狭窄、营销模式简单、服务未到位等种种问题制约了业务的发展。如何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营销策略优化、实现发卡规模和发卡质量同步发展是今后湛江建行信用卡业务突破发展瓶颈、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收集整理湛江建行信用卡业务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市场调查研究,结合湛江的市场环境,分析了湛江建行信用卡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重点针对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湛江建行信用卡营销策略优化对策,包括科学细分市场、丰富产品功能、拓宽营销渠道、尝试营销新模式及完善服务体系等五大方面的优化对策,希望通过对本课题的系统研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为湛江建行信用卡的营销优化提供有建设意义的对策,促进湛江建行信用卡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文永明[4](2004)在《银行卡产业发展理论与中国战略》文中提出银行卡是传统金融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发达国家银行卡的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形成了庞大的产业体系。银行卡产业(Bankcard Industry)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而我国银行卡的发展还处在成长阶段,逐渐显露出新兴的朝阳产业,并呈现蓬勃生机。本文着眼于银行卡产业整体情况的研究,对银行卡产业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市场应用分析和中国银行卡发展战略研究。 研究中运用了货币进化论、消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银行卡产业领域的主要经济现象进行经济学解释,分析银行卡产生与发展的必然趋势,阐述银行卡发展的信用消费的理论基础及社会基础,论述银行卡产业价值链及结构,并结合中外银行卡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市场分析和应用研究,得出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中国银行卡发展战略。全文共十章,除第一章导论和第十章结论与展望外,分为理论分析、市场研究和中国战略研究三个部分。 理论分析,从第二至第四章。分析银行卡产生的根本原因:银行卡是货币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变革,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创新。银行卡因其零售金融业务的典型特征,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经济发展及消费需求推动银行卡发展,银行卡扩大消费需求,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并对国家货币政策产生影响。描述了银行卡产业利益动机及效益来源,论证了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的有效组合,将大大加速银行卡产业快速发展。 市场研究,从第五至第七章。通过国际银行卡市场分析,阐述国际银行卡具有产业规模化、产业集中化和受理渠道多样化等特征。指出银行卡存在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和运行操作风险,必须高度关注和防范银行卡风险。论述了国际银行卡专业化、市场化、公司化发展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并对中外银行卡产业发展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中国银行卡产业存在内部机制制约和外部环境制约等因素。 战略研究,从第八至第九章。阐述中国银行卡产业运营模式创新,对银行卡市场运营模式从建立多元化经营模式、市场化的分配机制、公司化经营、国际间同业合作、政府支持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讨。阐述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护民族金融体系的独立性及安全性、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等。提出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银行卡产业体系和国
杨小薇,杨小薇[5](2004)在《农行IC卡迈向临界点》文中提出 “从2003年开始,金融IC卡业务进入了转折期。”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银行卡部总经理助理刘迎军说。他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很多合作伙伴慕名前来,开始主动与农行洽谈合作项目。其中包括:北京农行与零售商物美集团合作,利用金融IC卡进行脱机支付与会员积分管理;与北京交通一卡通公司签定合作协议;与北京烟草专卖局携手扩大利用农行金融IC卡进行电子支付的范围,等等。在刘迎军看来,北京农行经营了5年的金融IC卡业务,正处于临界点。
黄建丹[6](2003)在《中国银行业信息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国际银行业信息化的发展与挑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国际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格局,国内银行业如何应对,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银行业长远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只有全面认识信息化下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且加速发展我国的银行信息化建设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化代表了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银行业将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朝着虚拟化、智能化、国际化转型。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组成银行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部分。银行信息化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全新的思维观念的转变,信息化带来传统银行业的战略性变革,使得银行业由资金媒介向支付体系、由产品中心向客户中心转变,其盈利重心也将转移。信息化下的银行业,拥有全新的经营管理体系和业务运作模式,与传统银行在性质、成本、模式、风险、战略以及监管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信息化的特点与优势,将为我国银行业参与国际金融竞争带来难得的机遇,因而必须抓住。明确我国银行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就要加速推进我国的银行信息化进程。只有把信息化建设与银行自身的经营战略相互结合,并且处理好信息化建设与银行在经营管理效率、业务流程再造等方面的问题才能使信息化建设有效进行。我国目前的银行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较低的发展层次,存在着不少阻碍信息化的因素,要从各个方面为加速我国的银行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最终推动我国的银行信息化进程。
二、农行IC卡迈向临界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行IC卡迈向临界点(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理论 |
二、金融创新的内涵及动因 |
三、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创新 |
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影响 |
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创新相关研究的计量分析 |
六、对已有研究的整体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及内容 |
三、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 |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
三、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 |
四、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和联系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与新演绎 |
一、网络经济学三大定律及其缺陷 |
二、平台经济学和双(多)边市场理论的借鉴 |
三、长尾理论与互联网金融“屌丝”经济学的启示 |
四、信息经济学理论及其影响 |
五、金融中介理论及其创新 |
六、交易成本理论及其运用 |
七、金融深化理论及其意义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创新 |
一、支付方式创新 |
二、资源配置方式创新 |
三、销售渠道创新 |
四、风控方式创新 |
五、金融机构创新 |
六、权力契约创新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产生机制分析 |
一、互联网金融创新产生的外部机制 |
二、互联网金融创新产生的内部机制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分析 |
第四节 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的基础——技术推动 |
一、互联网金融的“大智移云” |
二、互联网技术推动金融发展的理论实证模型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节 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趋势判断 |
一、政策环境的发展趋势及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
二、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及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
三、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及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
四、技术环境的发展趋势及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原因 |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形成的宏观原因 |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形成的微观原因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基本途径 |
一、金融理念的影响途径 |
二、金融功能的影响途径 |
三、金融盈利的影响途径 |
四、金融风险的影响途径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影响过程的实证分析 |
一、数据和变量说明 |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思想和数学原理 |
三、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各省区的商业银行创新指数 |
四、计量模型构建和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结果 |
一、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创新的竞争关系 |
二、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创新的竞合关系 |
三、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创新的互补关系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创新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互联网技术下的银行金融创新演进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创新的SWOT分析——宏观视角 |
一、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创新的意义 |
二、商业银行所具有的优势 |
三、商业银行所处的劣势 |
四、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 |
五、商业银行面临的威胁 |
六、结论 |
第三节 从渠道创新看商业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现状及问题 |
一、互联网企业金融渠道创新的主要模式 |
二、商业银行渠道创新的现状、国际经验及存在问题 |
第四节 从产品创新看商业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现状及问题 |
一、互联网金融企业金融产品创新的模式 |
二、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现状、国际经验及存在问题 |
第五节 从资产创新看商业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现状及问题 |
一、互联网企业金融轻资产创新模式 |
二、商业银行轻资产模式的现状、国际经验及存在问题 |
第六节 商业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的风控创新模式 |
一、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控模式创新 |
二、商业银行风控模式创新的现状、国际经验及存在问题 |
第七节 小结 |
第六章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创新案例剖析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渠道创新的案例剖析 |
一、商业银行渠道创新案例剖析——民生银行直销银行 |
二、民生银行直销银行对商业银行渠道创新的借鉴分析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案例剖析 |
一、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案例剖析——“薪金煲” |
二、“薪金煲”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借鉴分析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资产创新的案例剖析 |
一、商业银行资产创新的具体案例剖析 |
二、“小企业e家”对商业银行资产创新的借鉴分析 |
第四节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风控创新的案例剖析 |
一、商业银行风控创新的具体案例剖析 |
二、平安银行在线供应链金融对商业银行风控创新的借鉴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创新策略与路径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创新策略定位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创新的原则和框架 |
一、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原则 |
二、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总体框架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创新策略 |
一、商业银行的制度创新策略 |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创新策略 |
三、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策略 |
四、商业银行的渠道创新策略 |
五、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策略 |
六、商业银行的风控创新策略 |
第四节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创新路径 |
一、商业银行的制度创新路径 |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创新路径 |
三、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路径 |
四、商业银行的渠道创新路径 |
五、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路径 |
六、商业银行的风控创新路径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八章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创新风险与监管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创新所面临的风险 |
一、法律风险 |
二、信息技术风险 |
三、混业风险 |
四、长尾风险 |
五、其他问题及风险 |
第二节 商业银行涉及的互联网金融业态监管现状 |
一、对P2P网贷监管现状 |
二、对网络银行(直销银行)监管现状 |
三、对互联网支付监管现状 |
四、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现状 |
五、对网络理财的监管现状 |
第三节 国外对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经验 |
一、美国 |
二、欧盟 |
三、日本 |
四、国外核心监管理念总结 |
第四节 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创新的监管建议 |
一、构建相关监管法律体系 |
二、构筑监管协调机制 |
三、构建统计监测平台 |
四、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的防范与监管 |
五、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五节 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国邮政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代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相关概念界定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农村金融市场 |
1.2.2 社区信用和社区金融 |
1.2.3 金融信息中介 |
1.2.4 商业信用和农资赊欠 |
1.2.5 交易成本和金融创新 |
1.2.6 零售银行理论 |
1.2.7 邮政金融 |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意义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示意图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及信贷配给研究 |
2.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情况 |
2.1.1 涉农贷款规模不断增大 |
2.1.2 金融机构数量进一步增加 |
2.1.3 金融服务种类逐渐丰富 |
2.1.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展顺利 |
2.2 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2.1 农户贷款比重较低 |
2.2.2 涉农贷款违约率较高 |
2.2.3 信用贷款发展缓慢 |
2.3 农村金融市场微观调查状况 |
2.3.1 调查概况和样本选择 |
2.3.2 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 |
2.3.3 农村基本金融服务情况 |
2.3.4 农户贷款情况及特点 |
2.3.5 农户的资金融出情况 |
2.3.6 农户的金融产品认知和需求 |
2.3.7 农户信用状况和社会惩罚 |
2.4 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 |
2.4.1 信贷配给的原因 |
2.4.2 信贷配给的分类 |
2.4.3 信贷配给的研究机制设计 |
2.4.4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程度 |
2.5 农村金融信贷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1 信贷配给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2.5.2 信贷配给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章 中国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状况 |
3.1 中国邮政金融业务的沿革 |
3.1.1 大清邮政金融业务(1898-1911 年) |
3.1.2 民国邮政金融业务(1912-1948 年) |
3.1.3 新中国邮政金融业务(1949-至今) |
3.2 邮政金融板块的发展现状 |
3.2.1 邮政储蓄银行 |
3.2.2 中邮人寿保险公司 |
3.2.3 中邮证券公司 |
3.2.4 中邮创业基金管理公司 |
3.3 邮政金融农村业务发展成效 |
3.3.1 强化农村基础金融服务 |
3.3.2 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 |
3.3.3 创新涉农贷款产品 |
3.3.4 加大信贷资金投放 |
3.4 邮政金融发展农村业务的意义 |
3.4.1 因势利导加快发展 |
3.4.2 差异化竞争 |
3.4.3 农村金融供给多元化 |
第四章 农村邮政信贷业务产品创新设计 |
4.1 农村信贷市场特点分析 |
4.1.1 农村信贷市场客户特点 |
4.1.2 农村信贷市场特点 |
4.2 农村信贷市场产品分析 |
4.2.1 邮政小额贷款产品 |
4.2.2 存在不足 |
4.2.3 改进方向和设计思路 |
4.3 农村信贷产品设计 |
4.3.1 农村市场信贷配给成因分析 |
4.3.2 农村信贷代理人机制构建 |
4.3.3 代理人机制保险效应分析 |
4.3.4 代理人机制甄别效应分析 |
4.3.5 代理人机制惩罚效应分析 |
4.3.6 代理人的收益 |
4.4 代理人的来源和数量选择 |
4.4.1 邮政分销业务 |
4.4.2 邮政三农服务站的建设运行情况 |
4.4.3 三农服务站作为代理人备选的优势 |
4.4.4 代理人的最优数量 |
4.4.5 代理制的运行效果——以分销业务为例 |
第五章 农村邮政信贷代理机理研究 |
5.1 信息生产和组织效率 |
5.2 对称信息下代理制的基准模型 |
5.2.1 基本假定和基础合约 |
5.2.2 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支付机制 |
5.2.3 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努力水平 |
5.3 不对称信息下的道德风险模型 |
5.4 不对称信息下的逆向选择模型 |
5.4.1 逆向选择的基础模型 |
5.4.2 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模型 |
5.5 事后私人信息的道德风险 |
第六章 邮政金融农村信贷的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
6.1 农户贷款和企业贷款的风险收益比较 |
6.2 邮政农户贷款的可持续研究 |
6.2.1 农户贷款的盈亏平衡分析 |
6.2.2 邮政农村信贷与保险业务联动 |
6.2.3 三农服务站功能强化 |
6.3 农村金融市场联合——非正规金融正规化 |
6.4 政府农村金融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
6.4.1 农村金融财政货币政策扶植机制 |
6.4.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6.4.3 加大推进农业保险 |
6.4.4 加宽完善农地制度建设 |
第七章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湛江建行信用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和内容框架 |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
1.3.2 研究的内容框架 |
第2章 信用卡营销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定义与概念 |
2.2 相关营销理论 |
第3章 湛江建行信用卡营销环境与市场分析 |
3.1 湛江建行信用卡营销环境分析 |
3.1.1 湛江经济环境分析 |
3.1.2 湛江人口和文化环境分析 |
3.2 湛江建行信用卡营销市场分析 |
3.2.1 湛江信用卡供给市场分析 |
3.2.2 湛江信用卡需求市场分析 |
第4章 湛江建行信用卡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湛江建行信用卡发展概况 |
4.2 湛江建行信用卡营销现状 |
4.2.1 湛江建行信用卡营销战略 |
4.2.2 湛江建行信用卡组织模式和架构 |
4.2.3 湛江建行信用卡产品种类 |
4.2.4 湛江建行信用卡在湛江同业中所处的竞争地位 |
4.3 湛江建行信用卡主要营销策略及存在问题 |
4.3.1 市场细分不足 |
4.3.2 产品功能单一 |
4.3.3 营销渠道狭窄 |
4.3.4 促销模式简单 |
4.3.5 客户服务不到位 |
第5章 湛江建行信用卡营销策略优化对策 |
5.1 科学细分市场,开发维护客户 |
5.1.1 确定市场细分依据 |
5.1.2 实施差别化营销 |
5.1.3 实行产品经理制 |
5.2 丰富产品功能,重点推广高端卡 |
5.2.1 丰富产品的功能 |
5.2.2 提供个性化产品 |
5.2.3 提升高端卡功能 |
5.3 拓宽营销渠道,打造宽阔平台 |
5.3.1 逐步实现网点功能转型 |
5.3.2 尝试代理商分销渠道 |
5.3.3 率先建设网络营销渠道 |
5.3.4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
5.4 尝试促销新模式,提高营销效果 |
5.4.1 促销应让客户觉得“物有所值” |
5.4.2 利用OCRM进行数据库营销 |
5.4.3 大力开拓联合营销市场领域 |
5.5 改进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
5.5.1 完善服务体系 |
5.5.2 改善用卡环境 |
第6章 优化对策实施保障措施与预期效果 |
6.1 实施保障措施 |
6.2 预期效果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湛江建行高端客户消费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4)银行卡产业发展理论与中国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国际银行卡产业的发展 |
1.1.2 中国银行卡的成长 |
1.1.3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条件 |
1.1.4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银行卡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2.1 银行卡是货币形态进化的表现 |
2.1.1 货币进化论概述 |
2.1.2 银行卡货币形态的特征 |
2.2 信息技术对银行卡产生与发展的影响 |
2.2.1 信息技术对银行卡产生的作用 |
2.2.2 信息技术的应用从深层次上不断创新银行卡 |
2.3 银行卡市场的构成因素 |
2.3.1 银行卡市场的内涵 |
2.3.2 银行卡市场的构成要素 |
2.4 银行卡产业形成及特征分析 |
2.4.1 银行卡产业形成的特点和本质 |
2.4.2 银行卡产业的结构特征 |
2.5 银行卡产业价值链分析 |
2.5.1 银行卡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及特征 |
2.5.2 银行卡产业价值链的演变 |
2.5.3 银行卡产业价值链的主体构成及运营分析 |
2.6 银行卡发展对社会和金融机构的影响 |
2.7 小结 |
第3章 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3.1 银行卡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
3.1.1 经济增长是银行卡发展的物质基础 |
3.1.2 消费需求促进银行卡发展 |
3.1.3 银行卡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3.2 银行卡产业经济学效应 |
3.2.1 银行卡业务的规模经济效应 |
3.2.2 银行卡业务的范围经济效应 |
3.2.3 银行卡产业联合经济效应分析 |
3.3 银行卡货币流通对中央银行的影响 |
3.3.1 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的影响 |
3.3.2 对中央银行铸币税收入的影响 |
3.3.3 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
3.4 政府与市场机制对银行卡产业的作用机理 |
3.4.1 政府推动银行卡发展的动力及作用 |
3.4.2 政府与市场机制的组合模型 |
3.5 小结 |
第4章 银行卡产业市场结构及运行分析 |
4.1 市场结构分析 |
4.1.1 市场结构的含义和类型 |
4.1.2 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 |
4.2 银行卡产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
4.2.1 银行卡的流通机制及消费者基本类型 |
4.2.2 银行卡消费者的行为选择 |
4.2.3 影响银行卡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
4.3 银行卡产业的供求分析 |
4.3.1 银行卡产业的需求弹性分析 |
4.3.2 银行卡产品或服务的供求弹性分析 |
4.3.3 银行卡市场的刚性分析 |
4.4 银行卡产业的运行机制分析 |
4.4.1 基于信息共享的运行模型分析 |
4.4.2 基于顾客价值绩效分析 |
4.4.3 银行卡市场价格机制 |
4.4.4 银行卡组织运行机制的经济学 |
4.5 小结 |
第5章 国际银行卡产业市场分析 |
5.1 国际银行卡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分析 |
5.1.1 国际银行卡产业市场规模形成 |
5.1.2 国际银行卡产业市场结构 |
5.2 国际银行卡产业受理市场发展分析 |
5.2.1 国际银行卡产业特约商户POS市场分析 |
5.2.2 国际银行卡产业ATM市场发展及特征 |
5.2.3 银行卡其他电子渠道的发展 |
5.3 国际银行卡产业风险状况 |
5.3.1 银行卡信用风险 |
5.3.2 银行卡欺诈风险 |
5.4 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新趋势 |
5.4.1 产业规模和市场集中化 |
5.4.2 信用卡和借记卡的竟争同步增长 |
5.4.3 卡片介质智能化 |
5.5 小结 |
第6章 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6.1 国际银行卡产业市场主体多元化 |
6.1.1 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卡机构多元化 |
6.1.2 国际银行卡产业收单机构专业化 |
6.1.3 开放式银行卡组织和封闭式信用卡公司 |
6.2 国际银行卡产业业务外包专业化 |
6.2.1 外包是银行卡业务的普遍形式 |
6.2.2 银行卡业务外包的增值机理 |
6.3 主要国家和地区银行卡产业发展模式 |
6.3.1 美国:市场竞争与联合发展模式 |
6.3.2 日本:市场竞争与自主抗衡模式 |
6.3.3 台湾:引入外资与政府干预模式 |
6.3.4 韩国:政府扶持与适度市场竞争模式 |
6.4 小结 |
第7章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现状评估 |
7.1 中国银行卡产业现状分析 |
7.1.1 中国银行卡产业市场规模及结构分析 |
7.1.2 中国银行卡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
7.1.3 中国ATM市场状况 |
7.2 中外银行卡产业发展水平比较 |
7.2.1 产业内部指标及基本评估 |
7.2.2 产业外部主要指标比较及基本评估 |
7.3 中国银行卡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7.3.1 生命周期的意义 |
7.3.2 中国银行卡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7.4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7.4.1 内部机制制约因素 |
7.4.2 外部环境制约因素 |
7.5 小结 |
第8章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
8.1 银行卡产业发展竞争趋势分析 |
8.1.1 银行卡成为金融竞争的主要领域 |
8.1.2 以银行卡为载体的电子支付渠道多样化 |
8.1.3 以全球化和信息为特征的银行卡应用日趋无国界化 |
8.2 银行卡的竞争优势分析 |
8.2.1 银行卡的成本型竞争优势 |
8.2.2 银行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
8.2.3 银行卡的目标聚集型竞争优势 |
8.2.4 银行卡的产业集聚优势 |
8.3 银行卡产业的战略联盟 |
8.3.1 联盟效应数学描述 |
8.3.2 银行卡产业战略联盟产生的原因分析 |
8.3.3 银行卡战略联盟途径 |
8.4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目标取向 |
8.4.1 中国银行卡产业的金融创新 |
8.4.2 银行卡产业的战略规划 |
8.4.3 中国民族银行卡产业的竞争力 |
8.4.4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
8.5 银行卡产业生态价值链策略 |
8.5.1 实施银行卡产业价值链管理 |
8.5.2 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价值链 |
8.5.3 全面推进银行卡产业竟合策略 |
8.5.4 参与全球价值链带来的改进 |
8.5 小结 |
第9章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
9.1 中国银行卡产业运营模式创新 |
9.1.1 企业组织结构理论与战略 |
9.1.2 中国银行卡产业运营模式现状分析 |
9.1.3 中国银行卡产业运营模式选择 |
9.2 中国民族银行卡品牌战略 |
9.2.1 国际银行卡寡头垄断特征 |
9.2.2 中国民族银行卡品牌3-One战略 |
9.2.3 “3-One”战略效应 |
9.3 环境竞争战略分析 |
9.3.1 银行卡环境竞争的再认识 |
9.3.2 银行卡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 |
9.3.3 四种力量驱动银行卡市场 |
9.3.4 改善用卡环境的途径 |
9.4 中国银行卡产业技术创新 |
9.4.1 金融服务信息化理论 |
9.4.2 影响银行卡产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因素分析 |
9.4.3 加快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对策 |
9.5 中国银行卡产业国际化路径分析 |
9.5.1 中国银行卡产业国际化需求 |
9.5.2 促进银行卡市场全球化 |
9.5.3 中国银行卡产业国际化路径 |
9.6 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6)中国银行业信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世界银行业的发展与信息化 |
一、 银行信息化概论 |
1 、 银行信息化的概念与内容 |
2 、 银行信息化的发展 |
3 、 网络银行:银行信息化的方向 |
二、 银行业的发展与信息化 |
1 、 经济环境的变革与银行信息化 |
2 、 货币电子化与银行信息化 |
3 、 商业银行转型与银行信息化 |
第二章 银行业信息化的经营战略管理蓝图 |
一、 银行业经营战略的转变 |
1 、 资金媒介与支付体系 |
2 、 产品中心与客户中心 |
3 、 赢利重心:表外业务与“黄金”客户 |
二、 信息化下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
1 、 经营管理成本 |
2 、 产品服务模式 |
3 、 银行竞争模式 |
4 、 知识化的信息管理模式 |
5 、 风险管理与中央银行监管 |
三、 银行业信息化的建设战略 |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的信息化现状与问题 |
一、 信息化对我国银行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二、 我国银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成果 |
1 、 银行业信息化体系初步形成 |
2 、 新的信息化建设高潮已经形成 |
三、 我国银行信息化的不足及阻碍因素 |
第四章 推动我国银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
一、 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探讨 |
1 、 信息化建设与银行经营管理效率 |
2 、 信息化建设与银行业务流程再造 |
3 、 信息化建设中银行客户环境的构建 |
二、 推动我国银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
1 、 加速银行业务流程再造与管理架构重组 |
2 、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时代的支付体系 |
3 、 建立混业经营体制、加速金融创新、拓展服务领域 |
4 、 突出信息化建设的协同合作精神 |
5 、 建立相应的金融法制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农行IC卡迈向临界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创新[D]. 李张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12)
- [2]中国邮政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代理研究[D]. 邢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
- [3]湛江建行信用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黄凤. 中南大学, 2012(06)
- [4]银行卡产业发展理论与中国战略[D]. 文永明. 中南大学, 2004(11)
- [5]农行IC卡迈向临界点[J]. 杨小薇,杨小薇. 数字财富, 2004(01)
- [6]中国银行业信息化研究[D]. 黄建丹. 广西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