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田养殖的水稻不宜留种(论文文献综述)
黄国勤[1](2022)在《中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发展的成就、问题及战略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在我国农业生产及整个耕作制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不断调整、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产量增加、品质改善、模式增多和功能增强等。当前,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熟制缩减、耕地撂荒、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衰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效益降低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等。针对存在的以上问题与挑战,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对策与措施,具体是:(1)明确一个目标,即建立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2)遵循三大原则,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发展质量、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原则;(3)采取"一保""二扩""三建""四改""五节"的具体措施,即保护耕地资源;扩种冬作、扩大稻作;建设绿色生态、建设高标准农田、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单季稻改双季稻、籼稻改粳稻、普通品种改优质品种、连作改轮作;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
张丁月[2](2021)在《稻虾共作模式氮磷平衡与养殖水质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稻虾模式(稻虾综合种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得到迅猛发展。完善稻田养分管理对于调节养殖环境及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前期调研,一方面以田块为尺度,通过设置不同施肥模式,探究不同施肥模式下稻虾系统水质特征与氮磷平衡;另一方面,在春夏养殖季,以有机肥作为底肥,投入不同微生物菌剂,探究其对水质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稻虾共作模式下,设置3种施肥方式:施用有机肥(T1),施用控释肥(T2),施用腐殖酸肥(T3),3种施肥模式水稻产量为6937~8062 kg·hm-2,其中T2的水稻产量最高,共作期小龙虾产量T3最高。从经济效益看,T3最好,为46 098.5元·hm-2,比T1高19.7%。从养分看,氮和磷平衡最佳的分别是T1和T3。综上,肥料的施用对稻虾模式小龙虾及水稻产量至关重要。从“藏粮于地”的角度要优选控释肥,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增加农户收益;养殖季分次施用微生物菌剂+共作期施用腐殖酸肥能够提高虾的产量。(2)水质方面,在春季小龙虾养殖期适量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菌肥和有机肥水质满足小龙虾生长要求,主要水质指标值为:氨氮0.053~0.22 mg·L-1、亚硝态氮0.004~0.022 mg·L-1、水体透明度20~35 cm、p H值7.8左右。两种施肥措施水体浮游生物量均显着高于不施肥池,以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菌肥为佳。在稻作期,返青分蘖期大量田间撒施肥料会影响田面水和虾沟水的水质,导致小龙虾进入稻田活动的时间延迟15 d以上。因此,为了增加小龙虾在田间与水稻共生的时间,我们建议在水稻插秧或直播前将肥料施入土壤。(3)稻虾共作模式下,在养殖期以有机肥为底肥,配施光合细菌可有效改善水质,降低投苗应激反应;在养殖中后期可显着降低水体氨氮与亚硝态氮浓度。另外,相比较单施有机肥,有机肥配施芽孢杆菌与有机肥配施光合细菌均可提高小龙虾个体单重,二者可分别提高单重24%和36%。有机肥配施光合细菌可显着提高小龙虾体长以及捕捞量。
徐森森[3](2020)在《蓬勃发展的徐州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文中指出稻田综合种养在保证粮食供给、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生态降污染四个方面具有"立国、立业、利民、利生态"的重要意义。近年来,部、省农业主管部门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作为绿色生态种养模式大力推广;同时,养殖业"三区划定"和种植业"两区划定"的相继落实,各地《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相继颁布,这些将会给江苏农业大市徐州地区的稻田综合种养带来怎样的推动和新
钱炬炬,刘小燕,刘贝,刘英,邓文,李红[4](2020)在《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效益评价》文中提出"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是一种绿色、高效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既改善了稻田生态环境,提高了稻田生产力,又可向社会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为此,选定湖南省稻虾宜养面积最大的南县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与当地发展较普遍的稻-油轮作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产值达8.181万元/hm2,较稻-油轮作模式增加产值173%。同时提出了加快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发展、促进南县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罗茵[5](2019)在《韶关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南岭禾花鲤已选育到第3代》文中指出自韶关市从2017年推广示范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以来,韶关市渔业技术推广站(以下简称"推广站")就开始进行禾花鱼的选育以及相应的技术指导工作。推广站副站长蓝昭军表示,"为选育出适合本地的禾花鱼品种,我们还在摸索阶段,目前对南岭禾花鲤的选育已经到了第3代。"
蒋秀梅[6](2019)在《基于小龙虾养殖的“虾稻共生”关键技术》文中认为小龙虾稻田养殖,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既开展水稻种植业生产,又开展小龙虾养殖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是近年来农业农业部大力推广的稻渔综合种养的一种形式。该模式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通过对稻田进行必要的工程改造,营造水稻栽培期间小龙虾同时生长繁育的基本条件,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随着我国小龙虾消费热潮的不断高涨,小龙虾价格逐年走高,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稻田已成为小龙虾市场供应的主要来
徐文慧[7](2016)在《浙江省稻田“千斤粮万元钱”农作模式技术探讨》文中认为近年来,在众多的新型农作模式中,以水稻为载体的亩产“千斤粮万元钱”模式,以其既能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能给农民群众增加较多收入、调动生产者积极性,受到各地普遍重视。本文在分析浙江省稻田农作制度变迁和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结合调研数据及二手数据,将浙江省各市、县、区总共40例典型的稻田“千斤粮万元钱”农作形式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6种不同类型的稻田“千斤粮万元钱”农作模式,即大棚瓜菜—水稻模式、露天瓜菜—水稻模式、食用菌—水稻模式、中药材—水稻模式、水产—水稻模式、畜禽—水稻模式。运用成本收益方法得出6种类型各自的经济效益以及各自经济效益最高的农作形式,并总结每种类型的适用地区、配套技术和茬口安排。再将6种类型进行经济效益对比,得到6种类型中经济效益最高的类型是食用菌—水稻模式,其平均亩产值和亩利润分别达到44936元和23406元。同时对40例不同农作形式进行价值定位分组和分析,得到年均亩利润超3万的农作形式是水稻—代料黑木耳、大棚茄子—晚稻、大球盖菇—单季稻。最后总结并分析稻田“千斤粮万元钱”农作模式的5种关键技术。通过对经济效益突出的稻田“千斤粮万元钱”农作模式和农作形式进行推广,可以有效解决浙江省耕地资源紧缺、季节性抛荒、种粮难增收、农民不愿种粮等矛盾和问题。此外,通过粮经结合、水旱轮作、种养结合可以改善农田环境和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符慧琴,揭红东,向宇环,揭雨成[8](2015)在《洞庭湖区低洼湖田虾稻轮作技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洞庭湖拥有大片低洼湖田,由于地势低洼,受洪涝灾害影响大,因此目前主要以种植一季中稻为主,其他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极大影响低洼湖田的高效利用。为此,洞庭湖区低洼湖田虾稻轮作复合农业模式的集成与创新得到了持续推动和完善,针对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良心堡镇护城村8 hm2低洼湖田虾稻轮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虾稻轮作模式使低洼湖田没有闲置期,且避开了洞庭湖区主要的气象灾害且改良土壤,全年产值53 841元/hm2左右,较原来仅种植一季中稻增加产值31 827元/hm2。低洼湖田虾稻轮作复合农业模式是一种高效的经济生态型模式。
俞广力[9](2014)在《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的探索和推广》文中指出探索推广“千斤粮,万元钱”模式,对进一步提高粮食主产区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又稳定区域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北区是浙江省重要的水稻产区,近几年来,当地农业科技术人员与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探索“稳粮增效”稻田种植(种养)模式,涌现出了一批亩产“千斤粮,万元钱”的模式。本论文通过实地调研与综合分析,梳理总结了以晚稻—大棚瓜菜为代表的几种稻田“千斤粮,万元钱”的主要模式、关键技术及其效益,并延伸探索了低洼田“千斤粮,万元钱”的种养模式。同时,分析探讨了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推广应用的现状、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有:以晚稻—大棚瓜菜为核心的“千斤粮,万元钱”主要模式有:晚稻—大棚生姜模式,晚稻—大棚瓠瓜模式,晚稻—大棚茄子模式,晚稻—大棚西瓜模式和晚稻—大棚南瓜模式。这5类模式平均瓜菜产量可达到2950.8kg,产值13726.8元,晚稻平均亩产达577.6kg,产值1450.8元,平均亩收益达到了11795元,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目标,社会和生态效益良好。“千斤粮,万元钱”种养模式主要有:“稻鳖共生,闲田养鸭”模式和“晚稻—黑木耳”模式。其中“稻鳖共生,闲田养鸭”模式亩产晚稻达505kg,全年亩收益达12138元;“晚稻—黑木耳”模式亩产晚稻540kg,全年亩收益11686元。制约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生产投入高,用工量大,市场风险高;人员老龄化,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以及技术更新快,推广难度大等。浙北地区要进一步推广应用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增加投入;培育组织,强化合作;科技带动,树立典型;拓展品牌,延伸产业。
阚国坤[10](2010)在《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文中提出所谓旱改水,是指在水利兴修的基础上,将原来旱地改造为水田,将原来种植的旱作物改为水稻。论文主要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苏北地区各级政府在1953-1983年领导广大干群艰苦奋斗推行旱改水农业开发活动,系统分析兴起的背景条件、发展历程、实践经验,进而,深入地探讨农业旱改水对当地生产、农村经济生活与及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总结探索这项以农业耕作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与成效,并以此展示苏北地区人民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不懈奋斗、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得出结论是旱改水促进了苏北形成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水土条件,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当今苏北地区农业经济特色的形成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长期农业旱改水开发的基础上。因此,从历史角度研究苏北农业旱改水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稻麦生产、农民生活、农业生态问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活动兴起背景及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及农业合作化,农民分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充满活力,农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农民改善生活的愿望也很迫切。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把关心群众疾苦、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制定多项政策引导农民扩大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改变了广大农民长期以来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其二是苏北地区过去水旱灾害频发,严重水灾导致群众饥荒,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政府组织民众在影响较大的沂、沭两大骨干河流上进行“导沂整沭”和“导沭整沂”治理工程,打响了新中国治水第一仗。很快解除灾害,而后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工程,使得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改变。为实施旱改水创造了基本条件。其三是苏北实行旱改水地区绝大部分处于淮河以北,属黄淮海平原南部,气候、土壤及降水条件均属优越,适合水稻生长。其四是苏北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穆子、山芋、玉米、大豆、高粱等旱作物为主耕作制度,为了这种多灾低产面貌,在实践中先后试验种植了马铃薯、甘薯、水稻等高产作物。苏北地区处于东部季风气候区,每年洪水涝害发生时期,也正是水稻需水最多的时期,在旱改水田种植高产作物水稻,实现了水稻生育期与当地降水高峰期、温度高峰期的基本同步,实现了种稻治水抗灾,迅速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并且水稻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旱涝保收,能够有效利用瘠薄土地,改良盐碱土壤及营养价值好、经济价值高、民众喜食等优点,是成为符合旱改水条件的首选作物。因此,苏北各级政府在农业上推行旱地改水田种植水稻的耕作制度改革。相关资料显示苏北地区推行农业旱改水活动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逐步开展取得显着的成效。按照旱改水实施时间大致经过:由个别试点到大范围推开(1953-1959)、因灾回旱到旱改水逐渐恢复(1960-1965)、学大寨治水改土旱改水快速扩大(1966-1977)、联产计酬责任制旱改水稳定发展(1978-1983)四个阶段,到1984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集体经济时代有组织、大规模农业旱改水活动基本结束。每个阶段都体现了干群为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实现改善民生目标而付出的艰辛劳动。其中值得记取的教训是受到1960-1962年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天灾加人祸使得旱改水刚推开就在一些地方被迫下马,导致大面积回旱,人为破坏了与稻作相关的水利设施,使得干群对旱改水是谈虎色变,回旱导致了群众生活艰难。值得推广的经验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苏北地区农村只在初期影响较大,尔后在“抓革命,促生产”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在农业上大力推行“以粮为纲”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同时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能够将江淮水通过江苏省内南水北调工程输送到最北端的徐州丰沛县,有效保障了发展旱改水水源供应。同时因旱改水需要的机械、电力、农药、化肥增多,农业科学技术尤其是高产杂交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促进苏北地区旱改水获得迅猛发展。到实行家庭联产承责任制后,苏北地区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长期存在大锅饭、平均主义弊端,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稳步发展,水稻保持在较高面积。在没有稻作种植技术的苏北地区,大规模推行农业旱改水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没有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和持续支持是难以实现的。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推广的组织管理。领导始终重视与支持并亲自参与旱改水,甚至对旱改水中遇到问题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按级负责,定时、定人办法子以一一解决。当时苏北旱改水地区经济十分贫困,群众无力拿出经费来推行旱改水,政府采取下拨经费及给予优惠贷款等方式解决所缺的经费予以支持。为了让苏北民众尽快掌握陌生的稻作技术,在大规模推行旱改水前,政府组织科技人员到各地进行多点试验。邀请并选派农作物育种、栽培、耕作及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科技专家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水稻专家陈永康多次前来传播高产稻作经验,许多农业科技人员亲自深入旱改水地区在理论与实践上给予技术指导,使得旱改水在科学指导下顺利发展。为加强苏北地区旱改水领导与技术力量,实现水稻高产,江苏省多次从南方稻作地区选派多批有领导水稻生产经验的管理干部及掌握水稻栽培技术的稻农,到达苏北地区传授稻作技术。苏北地区在推行农业旱改水缺少相关生产工具与资料,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证提水工具、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供应,以使旱改水得以顺利实施。政府的组织管理毕竟只是推动苏北地区旱改水发展的外在因素,而农民由思想到行动的自觉参与才是旱改水发展的真正动力,采取促进干群思想观念与行动的转变等管理举措,推动了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逐步在实践运用,收到良好效果。推广南方插秧稻的种植技术经验是苏北地区旱改水主要内容。而对本区民众来说,插秧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作物,比种植旱作物复杂、繁琐得多,而且劳动力投入也大大增加,群众起初不适应也颇感辛苦。政府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尤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技术指导,传授及推广从平田整地、水稻选种、浸种、催芽、落谷、拔秧、栽插、耘耥除草、施肥、治虫、收获等一整套水稻生产技术经验,以保证水稻有效增产,实现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活,增加群众收入,摆脱其贫困生活。其中,最显艰难是对高低不平的田地进行勘测整理,有计划进行灌溉沟渠闸坝等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稳定种植地块。其次是插秧。插秧是苏北旱改水地区群众较为生疏与旱作区别大的农活,也是水稻生产中费工多、要求高、难度大的环节。插秧用工数比小麦、玉米田多,因劳畜力不足及技术不熟练而费工更多。虽然如此,在上下努力下,到1965年各地普遍实现插秧稻,不再种植直播稻,并逐步建立稻麦两熟的耕作制度。苏北地区推广旱改水过程中始终重视水稻优良品种引进、研制及推广应用,是实现不花钱增产多、收效快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不断引进推广并培育应用水稻高产和优质品种,奠定水稻单产和稻米品质不断提高的技术基础,更新换代的水稻品种为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促进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北地区群众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水稻生产的技术,表现引进推广杂交稻种植上不仅与苏南同步发展而且使得水稻产量普遍超过苏南。苏北地区民众在上级支持与领导下,克服诸多的困难,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旱改水面积不断扩大,最终实现了耕作制度的改革,不仅使得水稻面积扩大,而且使得稻麦一年两熟的面积也扩大,实现了当初制定旱改水目标。苏北地区旱改水变革对当地农业生产、民众生活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对农业生产方面能够促进水利规划与建设一直是遵照“水随农走”的原则为旱改水服务,先后修建水库、骨干河道及跨流域调引江、淮水工程为旱改水提供水源保证,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进行梯级河网化及灌溉站建设,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系统,改变了单纯依靠雨水灌溉农业生产。使得苏北地区能够充分利用水源,有效地管理与维护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效益。实现了水利条件好地方都进行了大面积旱改水,而实行旱改水地方都能保持良好的水源利用条件,形成旱改水与农田水利建设与用水管理的良好互促互动关系。苏北地区推行旱改水促进当地民众社会生活改善及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民众饮食结构,改善民众生活水平,使得民众身心素质得到提高,养成并增强了民众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减轻妇女劳动,发挥了妇女作用等方面,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苏北地区推行旱改水兴修众多水库及稻田也为水产养殖提供基地,逐渐增多的水稻面积及产量为稻米相关的加工业兴起创造了条件。对此,当地民众多有切身体会,诸如增产了粮食、消灭了蝗虫等。旱改水还能够调节、改善气候状况,拦蓄雨洪,防治洪涝灾害,减少水土污染。改良当地盐碱土、砂姜黑等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巨大成功也为其它地区提供诸多的启示,农业旱改水是一场集中干群智慧与力量的农业生产改革。在推行旱改水过程中调动了数以万计的基层干群劳动力量,促进了水利建设发展,为当今苏北地区农业经济特色的形成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走出一条至今仍然被借鉴与实践的成功之路:苏南支援苏北发展、苏北学习苏南先进技术经验。真实地反映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与实绩。旱改水是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为有效保障国家与区域的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探求一条值得借鉴的可行之路及其经验。
二、稻田养殖的水稻不宜留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田养殖的水稻不宜留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发展的成就、问题及战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成就 |
1.1 产量增加 |
1.2 品质改善 |
1.3 模式增多 |
1.4 功能增强 |
1)用途增多,一物多用。 |
2)产出增加,一田多产。 |
3)功能增强,一制多功。 |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熟制缩减 |
2.2 耕地撂荒 |
2.3 生态破坏 |
1)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造成对大量稻田耕地资源的破坏、占用。 |
2)近年来南方大规模的稻渔综合种养对稻田资源造成的生态破坏。 |
3)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对稻田造成的生态破坏。 |
2.4 环境污染 |
2.5 土壤退化 |
1)土壤酸化。 |
2)局部土壤贫瘠化。 |
3)土壤僵板化。 |
4)土壤次生潜育化。 |
2.6 生物多样性衰退 |
2.7 自然灾害频发 |
2.8 经济效益降低 |
2.9 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 |
1)劳动力缺乏。 |
2)养地削弱。 |
3)基础脆弱。 |
3 发展战略建议与对策 |
3.1 战略目标 |
3.2 遵循原则 |
3.3 主要措施 |
1)一保,即保护耕地资源。 |
2)二扩,即扩种冬作、扩大稻作。 |
3)三建,即建设绿色生态、建设高标准农田、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
4)四改,即单改双、籼改粳、劣改优、连改轮。 |
5)五节,即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 |
(2)稻虾共作模式氮磷平衡与养殖水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稻虾综合种养 |
1.2.2 稻虾综合种养养分平衡 |
1.2.3 稻虾综合种养水质调控 |
第2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第3章 稻-虾共作模式氮磷平衡与效益 |
3.1 试验区概况与田间管理 |
3.1.1 试验系统介绍 |
3.1.2 生产管理 |
3.2 试验设计 |
3.2.1 水稻和小龙虾产量及效益计算 |
3.2.2 氮磷循环所用的数据来源 |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稻-虾共作系统不同施肥模式氮和磷的平衡 |
3.3.2 水稻产量、虾产量及综合效益分析 |
3.4 讨论 |
3.4.1 不同施肥模式下稻-虾共作的氮磷平衡 |
3.4.2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虾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稻-虾共作模式的水质特征 |
4.1 试验设计 |
4.1.1 水样采集与测定 |
4.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小龙虾养殖期施肥后虾沟水质 |
4.2.2 稻虾共作田施肥后的水质 |
4.3 讨论 |
4.3.1 养殖期施肥对虾沟水质的影响 |
4.3.2 施肥对稻虾共作田水质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微生物菌剂对稻-虾共作水体的调节作用 |
5.1 试验设计 |
5.1.1 试验系统介绍 |
5.1.2 实验设计 |
5.1.3 水样采集与测定方法 |
5.1.4 小龙虾规格与产量测定 |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溶解氧与p H的影响 |
5.2.2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氨氮与亚硝态氮的影响 |
5.2.3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小龙虾规格与产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养殖水体溶解氧的影响 |
5.3.2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氨氮与亚硝态氮的影响 |
5.3.3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小龙虾规格与产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蓬勃发展的徐州稻田综合种养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情况与发展特点 |
1. 发展现状 |
2. 发展特点 |
2.1因地制宜,强化规划引领。 |
2.2规划发展,促进稳粮增收。 |
2.3技术支撑,托举产业发展。 |
2.4市场导向,提高质量效益。 |
2.5品牌驱动,加快产业融合。 |
2.6产业扶贫,实现小康梦想。 |
二、存在问题 |
1. 土地流转难度较大 |
2. 种养技术有待提升 |
3. 基层服务需要保障 |
4. 产业扶持亟待提高 |
三、发展举措 |
(4)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地概况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经济效益 |
2.1.1 稻虾共生与稻-油轮作模式生产成本比较 |
2.1.2 稻虾共生与稻-油轮作模式效益比较 |
2.2 生态效益 |
2.2.1 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 |
2.2.2 减少面源污染 |
2.2.3 保护湿地资源 |
2.2.4 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
2.3 社会效益 |
2.3.1 稳定粮食产量,提高稻米品质 |
2.3.2 提高水产品产量和品质 |
2.3.3 增加劳动力就业岗位 |
2.3.4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
3 存在的问题 |
3.1 小龙虾集中上市,价格低迷 |
3.2 加工能力不足,稻虾米价格优势不明显 |
3.3 小龙虾自繁自养,苗种产量低 |
4 发展对策 |
4.1 以“三个效益”为中心 |
4.2 以示范带动为支撑 |
4.3 以合作组织为纽带 |
4.4 以市场加工为驱动 |
4.5 以良种繁育为重点 |
(5)韶关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南岭禾花鲤已选育到第3代(论文提纲范文)
华南地区禾花鲤品系多 |
南岭禾花鲤为华南鲤选育而来 |
禾花鲤养殖要防天敌 |
【延伸阅读】 |
禾花鲤繁殖技术 |
1.1亲本选择 |
1.2亲本培育 |
1.3催产及产卵 |
1.4孵化 |
1.5苗种培育 |
(6)基于小龙虾养殖的“虾稻共生”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虾稻共生”生产的好处 |
2 养殖小龙虾稻田的基本要求 |
2.1 人工虾沟准备 |
2.2 防逃设施构建 |
2.3 养虾生态环境营造 |
3“虾稻共生”关键技术要点 |
3.1 稻田改造与清整 |
3.2 水稻品种选择和栽培 |
3.2.1 水稻品种的选择 |
3.2.2 施足基肥 |
3.2.3 秧苗移栽 |
3.3 小龙虾苗种选择与放养 |
3.3.1 苗种选择 |
3.3.2 放养模式 |
3.3.3 放养方法 |
3.4 水稻田间管理 |
3.4.1 烤田 |
3.4.2 稻田施肥 |
3.4.3 水稻防病 |
3.4.4 水位、水质管理 |
3.5 小龙虾的饲养管理 |
3.5.1 饲料选择与投喂 |
3.5.2 防逃、防病害 |
(7)浙江省稻田“千斤粮万元钱”农作模式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浙江省稻田农作制度变迁和创新 |
1.2.1 浙江省稻田农作制度的变迁 |
1.2.2 浙江省稻田农作制度的创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关于农作制度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稻田“千斤粮万元钱”农作模式的研究 |
1.3.3 国外关于农作制度的研究 |
1.3.4 述评 |
1.4 研究目的、方法和流程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流程 |
2 浙江省稻田“千斤粮万元钱”农作模式的归类分析 |
2.1 大棚瓜菜—水稻 |
2.1.1 大棚瓜菜—水稻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2.1.2 大棚瓜菜—水稻模式配套技术和茬口安排 |
2.2 露天瓜菜—水稻 |
2.2.1 露天瓜菜—水稻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2.2.2 露天瓜菜—水稻模式配套技术和茬口安排 |
2.3 食用菌—水稻 |
2.3.1 食用菌—水稻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2.3.2 食用菌—水稻模式配套技术和茬口安排 |
2.4 中药材—水稻 |
2.4.1 中药材—水稻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2.4.2 中药材—水稻模式配套技术和茬口安排 |
2.5 水产—水稻 |
2.5.1 水产—水稻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2.5.2 水产—水稻模式配套技术和茬口安排 |
2.6 畜禽—水稻 |
2.6.1 畜禽—水稻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2.6.2 畜禽—水稻模式配套技术和茬口安排 |
3 浙江省稻田“千斤粮万元钱”农作模式经济效益评价 |
3.1 浙江省稻田“千斤粮万元钱”不同农作模式适用地区分析 |
3.2 浙江省稻田“千斤粮万元钱”不同农作模式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3.3 浙江省稻田“千斤粮万元钱”不同农作形式价值定位分组和分析 |
4 浙江省稻田“千斤粮万元钱”农作模式关键技术分析 |
4.1 土壤培肥技术 |
4.2 冬季保温技术 |
4.3 连作障碍缓解技术 |
4.4 间套复种技术 |
4.5 循环农业技术 |
5 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8)洞庭湖区低洼湖田虾稻轮作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措施 |
1.1 示范点基础建设 |
1.2 水稻种植 |
1.3 虾塘建设 |
1.4 虾苗投放与除杂 |
1.5 日常管理 |
1.5.1 饲料投喂。 |
1.5.2 水位与水质调节。 |
1.5.3 定期消毒。 |
1.5.4 捕捞。 |
2 成本与效益 |
2.1 生产成本 |
2.2 生产效益 |
3 技术优势分析 |
3.1 虾稻轮作关键技术 |
3.2 稻田虾稻轮作的优势 |
3.3 虾稻轮作的意义 |
(9)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的探索和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浙北地区稻田农作制度的变革 |
1.2 区域稻田“千斤粮,万元钱”发展情况 |
1.3 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探索与推广的意义 |
2 浙北地区稻田晚稻—大棚瓜菜“千斤粮,万元钱”模式 |
2.1 晚稻—大棚瓜菜“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概述 |
2.1.1 主要模式 |
2.1.2 茬口安排 |
2.2 晚稻—大棚瓜菜“千斤粮,万元钱”模式关键技术 |
2.2.1 晚稻栽培管理技术 |
2.2.2 大棚搭建管理技术 |
2.2.3 大棚瓜菜栽培管理技术 |
2.3 晚稻—大棚瓜菜“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效益分析 |
2.3.1 经济效益 |
2.3.2 生态和社会效益 |
2.4 本章小结 |
3 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种养模式 |
3.1 稻鳖共生,闲田养鸭“千斤粮,万元钱”模式 |
3.1.1 稻田工程建设 |
3.1.2 栽插秧苗和鳖种放养 |
3.1.3 种养管理 |
3.1.4 闲田养鸭管理 |
3.2 晚稻—黑木耳“千斤粮,万元钱”模式 |
3.2.1 黑木耳栽培技术 |
3.2.2 晚稻栽培技术 |
3.3 效益分析 |
3.3.1 经济效益分析 |
3.3.2 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
4 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的推广 |
4.1 “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推广现状 |
4.2 “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
4.2.1 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
4.2.2 生产投入高,用工量大,市场风险高 |
4.2.3 人员老龄化,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
4.2.4 技术更新快,推广难度大 |
4.3 “千斤粮,万元钱”模式的推广对策 |
4.3.1 加强引导,增加投入 |
4.3.2 培育组织,强化合作 |
4.3.3 科技带动,树立典型 |
4.3.4 拓展品牌,延伸产业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 相关研究概述 |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五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
第一节 苏北地区旱改水兴起的背景 |
第二节 大规模水利建设为推行旱改水创造基本条件 |
第三节 苏北具备实施旱改水的气候和水土资源条件 |
第四节 水稻高产抗灾特性符合苏北旱改水的条件 |
第二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由个别试点到大范围推开(1953-1959) |
第二节 因灾回旱到旱改水逐渐恢复(1960-1965) |
第三节 学大寨治水改土旱改水快速扩大(1966-1977) |
第四节 联产计酬责任制旱改水稳定发展(1978-1983) |
第三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实施措施 |
第一节 制定规划,成立专门领导机构 |
第二节 给予拨款及贷款的财政支持 |
第三节 采取多种方式传播稻作技术与经验 |
第四节 邀请和选派农技专家与稻农指导旱改水 |
第五节 保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第六节 促进干群观念与行动的转变 |
第四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种稻的技术经验 |
第一节 土地整理,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 |
第二节 育秧、插秧 |
第三节 水稻田间管理 |
第四节 水稻种植方式 |
第五章 苏北旱改水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
第一节 改变耕作制度,增加粮食产量及效益 |
第二节 加快当地养殖业及农村副业发展 |
第三节 促进农田水利建设与用水管理 |
第六章 苏北旱改水对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重大意义 |
第一节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第二节 改变饮食结构,增强民众身心素质 |
第三节 养成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 |
第四节 减轻妇女劳动,发挥妇女作用 |
第七章 苏北旱改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一节 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
第二节 改良当地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 |
第三节 减少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
第四节 旱改水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稻田养殖的水稻不宜留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发展的成就、问题及战略对策[J]. 黄国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2(01)
- [2]稻虾共作模式氮磷平衡与养殖水质特征研究[D]. 张丁月. 长江大学, 2021
- [3]蓬勃发展的徐州稻田综合种养产业[J]. 徐森森. 渔业致富指南, 2020(16)
- [4]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效益评价[J]. 钱炬炬,刘小燕,刘贝,刘英,邓文,李红. 湖南农业科学, 2020(01)
- [5]韶关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南岭禾花鲤已选育到第3代[J]. 罗茵. 海洋与渔业, 2019(08)
- [6]基于小龙虾养殖的“虾稻共生”关键技术[J]. 蒋秀梅. 水产养殖, 2019(02)
- [7]浙江省稻田“千斤粮万元钱”农作模式技术探讨[D]. 徐文慧. 浙江大学, 2016(09)
- [8]洞庭湖区低洼湖田虾稻轮作技术分析[J]. 符慧琴,揭红东,向宇环,揭雨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5)
- [9]浙北地区稻田“千斤粮,万元钱”模式的探索和推广[D]. 俞广力. 浙江大学, 2014(05)
- [10]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D]. 阚国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