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utomic公司报警器系列产品(论文文献综述)
张书源[1](2021)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水平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已经成为装备的神经系统,发展电子技术不仅涉及到其本身,同时它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子技术的依赖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电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快速培养电子技术人才的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存在差距,急需进行并尝试中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中职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但是我国中职院校因为传统教育方法的落后和与普通高中生源差异的影响,电子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存在如下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平衡、学习过程中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乏以及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等。本研究基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借助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核心的CDIO工程教育理论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支撑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分析目前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现状以及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接着针对中职电子技能实训的改革进行了路径分析,研究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式的教学融入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的有效对策,根据现状的研究分析与改革路径及对策的分析,并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标准为依据从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构建,设计开发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案例。通过基础型教学案例、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验证与分析。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以CDIO理念来指导中职实训教学,将电子技能训练中单调的重复性训练合理地转化到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等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于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以教育学理论与电子专业实际的深入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创新性改革,让技能实训教学在符合学习规律、应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加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袁兴[2](2021)在《基于NB-IoT的嵌入式图像型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灾是人们生活中发生频繁、危害性较大的灾害之一,其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为了降低火灾带来的伤害和损失,在火灾发生早期如何高效地实现对火灾进行探测与报警极为重要。目前,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存在着报警实时性差,误报率、漏报率高,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图像型火灾报警系统存在着体积大、成本高、安装迁移困难等问题。并且目前大多数火灾报警系统仍采用有线连接方式来进行数据传输,其具有布线接线复杂,后期维护不便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NB-IoT的嵌入式图像型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由图像型火焰报警器、NB-IoT无线传输模块、OneNET物联云平台、手机终端和监控主机等构成。其中图像型火焰报警器利用OV5640摄像头模块来作为图像采集源,利用ST公司生产的STM32F446RET6嵌入式微处理器来作为主控制器,通过利用主控制器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和识别后,判断采集的图像中是否存在火焰来实现对火灾的探测与报警。并且可通过利用基于M5310A模组的NB-IoT无线传输模块将图像型火焰报警器的火灾报警信息上传到OneNET物联云平台,OneNET物联云平台再将火灾报警信息传输给手机终端和监控主机用于实现对火灾报警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在Altium Designer软件上完成了图像型火焰报警器和NB-IoT无线传输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与PCB板绘制;在Keil MDK软件上完成了图像型火焰报警器控制程序和NB-IoT通信程序的编写与调试;在Android Studio软件上完成了手机终端和监控主机的火灾报警监控界面设计;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调试以及系统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火灾报警准确率较高、误报率小、实时性好,能够在火灾发生早期实现对火灾火焰的快速探测与报警,并且通过手机终端和监控主机可以实现对火灾报警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该系统还具有体积小、覆盖范围广、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在消防报警设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宋斌,刘泽坤,林涛,冼丽珊,焦文玲[3](2020)在《居民户内燃气事故及安全技术设备调研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引言1.1调研背景近年来,城市燃气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每年以100亿m3的速度增长。据国家能源局公布,2019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3064亿m3,比2018年同期增长8.6%,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8.1%。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暴发对中国经济社会和能源发展带来阶段性影响,天然气需求增速明显放缓。
任智超[4](2020)在《液相加氢装置仪表设备与控制系统安全性能分析》文中指出近些年,我国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建设速度迅猛,千万吨级炼厂频频规划建设,三大石油公司在装置建设过程中往往采用先进且成熟的工艺技术,设备档次相对较高且安全联锁回路设置相对完善。但也偶发安全生产事故。地方民营炼厂受限于投资及短期回报率,往往在设备档次选择及安全系统设置上投入较少,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抓住涉及石油化工装置安全的关键环节,采取一种行之有效且具备指导性的方法对新建装置设计做以规范,对在役装置进行整改是目前迫切需要完成的。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及真实案例,采用危险与可操性分析(HAZOP)及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评估的方法对装置的安全性能进行分析及整改效果显着,是一种有针对性且值得推广的方法。根据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4年第116号文件,既《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在建的中化集团某石化公司375万吨/年柴油液相加氢装置开展安全仪表系统评估和整改。文中对HAZOP分析及SIL等级评估的全流程进行梳理,分析了装置的工艺流程、仪表及控制系统的选型原则。举例说明了装置的关键节点并对部分节点进行HAZOP分析及SIL等级评估,通过分析提出了许多提高装置安全完整性的建议,将这些建议落实到装置的后续设计中。通过对375万吨/年柴油液相加氢装置真实案例的实际操作,总结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提升安全仪表系统安全性的设计方法。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充分证明了对石油化工装置进行HAZOP分析及SIL等级评估并根据整改意见进行修改可大幅度提高装置安全性能。根据分析整改后的375万吨/年柴油液相加氢装置于2015年一次性投产成功,至今已安全平稳运行达到五年。无论是液相加氢装置还是气相加氢装置,除反应部分工艺流程存在区别外,其余部分还是有很多共性之处的。在基础设计阶段,我们便可以将本课题所总结的经验用于新建装置安全仪表系统的优化,这样可提高装置工程造价的准确性,让业主更加准确的掌握装置总投资,合理分配资金采购重点设备,另外,在进行HAZOP-SIL分析阶段也会更加顺畅。
金家胜[5](2020)在《基于NB-IoT和OneNET云平台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消防安全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消防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消防监控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为了让消防产业更加科技化、数字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正大力推进智慧消防产业发展,通过智能化改造达到“互联网+智慧消防”的发展要求。目前,由于产品结构复杂,开发成本高,应用领域主要针对于大型重点防火企业,智能化消防系统在日常家庭及小微场所的应用率还比较低,没有达到大众化应用的目标,基于此,本文以智慧消防为研究对象,应用最新的窄带蜂窝物联网NB-IoT无线传输技术,结合中移动推出的OneNET免费物联网云平台并配置APP客户端,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系统基于嵌入式开发技术,结合物联网云平台,选用最新兴的低功耗、广覆盖的NB-IoT无线通信技术,以MQTT协议为接入方式,以STM32芯片为主控智能终端,外接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实现对消防环境的数据采集和监测,通过加装在消防设备内的管压传感器和的电压传感器,实现对消防设备的监测,通过蜂鸣器实现本地报警,通过继电器实现报警时灭火装置自动喷水,并利用多传感器融合的火灾算法,实现火灾预警上报,降低火灾误报的产生,采用OneNET云平台作为管理端实现对管辖区域内的消防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和历史数据的分析整合,开发了针对用户的APP客户端,实现用户对消防设备的实时监测和一键处置功能。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经过多次功能测试,发现该系统功能设计满足要求,各项数据运行稳定,管理部门可以准确实现对消防环境和消防设备的远程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用户可以利用APP方便快捷的实现对所属消防设备的监测与控制。该系统提高了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开发成本小,功能简洁实用,能有效预防火灾隐患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更适用于家庭消防及中小微企业,对国内智慧消防的应用和广泛化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邓孝元[6](2020)在《电动汽车三元锂电池安全监测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三元锂电池因其自身能量密度高且综合性能好,已成为电动乘用车的主要动力源。然而,由于三元锂电池内部材料的特殊性,相比于其它锂电池,更易于引发电池热失控现象,从而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发展应用于各类汽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三元锂电池内部结构组成、充放电原理以及生热机理和传热特性进行简析,且主要对三元锂电池的热失控理论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归纳三元锂电池热失控概念、诱因、触发机理、副反应以及热失控特征。以国产某款搭载三元锂电池为动力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为研究对象,以温度、火焰、气体、烟雾以及电池箱体内部气压等三元锂电池热失控特征参数,完成了三元锂电池热失控安全监测系统控制方案和控制策略,并且针对三元锂电池特有的热失控特征参数进行安全监测系统硬件选型。针对三元锂电池热失控着火特性,对主动灭火装置进行分析研究,选取细水雾灭火剂为灭火介质,且为尽量不改变电池箱结构选择瓶组式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了灭火装置喷嘴部分在电池箱体内的布置方案,利用Pyrosim仿真软件建立电池箱细水雾灭火系统模型,模拟当火源在电池箱中部、左上角附近以及右下角附近时,细水雾灭火系统动态灭火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无论火源在哪个位置,电池箱最高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即温度急剧下降),此布置方案灭火效果良好。本文搭建了三元锂电池热失控安全监测系统模拟试验装置,在Keil u Vision5 IDE程序开发平台上进行了安全监测系统模拟试验装置的软件设计,设计了模拟试验装置各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并根据三元锂电池热失控特征参数控制策略,设计并完成了温度、气体、火焰、电池箱体内部气压、烟雾模拟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控制参数监测效果良好,执行机构响应及时,且都符合所设计的热失控安全监测系统控制策略逻辑,监测系统模拟装置具有可行性,能够完成安全监测系统模拟装置的安全防控功能。
周为[7](2020)在《双通道绝对值报警器故障机理分析与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的电力系统朝着大容量、超高压、远距离发展,如何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地运行显得十分重要。在我国的核电事业中,由于仪控卡件原因导致的停堆停机相关的事件有多起。从2006年开始的五年中,电路板引起停堆减载等事故共112次,其中停堆48次,减载40次,约530万MWe时的发电损失。因此,对核电站仪控卡件进行可靠性检测试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研究的双通道绝对值报警器是仪控类卡件的其中一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充分分析了仪控类卡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对其模块进行划分,以双通道绝对值报警卡件为例进行了详细介绍,为电站人员的日常维护、故障维修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2)探讨了故障模式与影响(FMEA)分析方法,并将它应用到了电路的硬故障诊断过程中。通过FMEA方法,可以生成网表,其包含了丰富的卡件信息。通过Pspice软件实现电路的故障影响分析,将故障数据自动导出,实现全过程的自动化流程。(3)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故障诊断方法。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是由FMEA分析和FTA法构成的,FMEA分析是一种事前行为,对卡件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并得到FMEA报告,而FTA法是一种事后行为,利用FMEA报告对发生的故障进行诊断。FMEA报告是一种语言化的表述,不利于计算机的分析,FTA法需要人工的建立故障诊断树,且不同人建立的诊断树不一样。本文将FMEA报告转换成数值计算中的依赖矩阵,再利用AO*算法生成故障诊断树,该故障诊断树具有最优的测试路径,能以最快的速度隔离故障。另外在单故障诊断的基础上,分析了每种故障模式的测试集和隐含故障,得到了卡件的多故障诊断系统拓扑图,同样通过该拓扑图可使多故障诊断的测试代价最小,测试成本最低。(4)在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对双通道绝对值报警卡件的软故障进行了预研,提出了基于泰勒展开的区间分析方法。以卡件二阶滤波电路为例,选取需要研究的电路特性和元器件变参数,从数学的角度计算电路特性与变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元器件变参数区间,求得电路特性的区间近似解,从而根据计算出的区间近似解研究元器件的可靠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5)对卡件整体系统方案进行设计,对软件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设计,根据软件功能需求设计了软件界面,对软件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对卡件电路进行在线仿真、故障诊断的功能。
秦安清[8](2020)在《艾欧史密斯热水器工厂考察研讨口译项目报告》文中指出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的工厂考察研讨口译项目于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开展,为期5个月。报告人担任该项目的翻译实习生。在此口译项目中,报告人主要遇到了语言与非语言两个层面的问题。前者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专业术语较多;源语语义表达不清晰;源语节奏快、信息冗余量大。后者主要体现在生产工艺专业背景知识匮乏及现场环境因素干扰。报告人基于口译项目的录音转写材料,结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语言层面上,建立术语库学习专业术语、事先做好制造业领域的专业词汇准备;对源语进行增补、解释明晰语义;对源语进行概括、归纳传达主要信息。非语言层面上,充分准备制造业专业背景知识以及使用设备减少环境干扰。本报告人以该口译项目中大量真实语料为基础,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希望该研究成果可为日后的口译员,尤其是从事制造业科技翻译的口译员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闵军[9](2019)在《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无线智能报警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单片机技术,研制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无线智能消防报警系统。系统在实现传统烟雾报警的同时,使用MQ-2气体敏感元件来实现对一些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通过热敏电阻构成温度采集模块,使用火焰传感器,通过捕捉火焰发出的红外线来进行火焰识别与监控。系统对上述四种监测信号进行多信号采集与处理之后发送给单片机。系统通过搭建BP神经网络来进行数据处理,进一步提高报警的准确性。系统在实际测试中达到预期设计目标,体现在当监测参数超过系统预设阀值,系统即进行报警。系统基于LORA无线通信协议,使用433无线模块来进行短距离无线通讯,同时使用GPRS模块来进行远距离传输。系统具备集成度高,通信方式多样化,消防报警功能全,运行功耗低,易于普及和移植的特点,可满足多种场合的烟雾检测、可燃气体浓度报警、温度监控、火焰识别的功能。
杨静[10](2019)在《基于无线网络的安保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文中指出伴随着经济和各项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一直都在不断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安防的意识开始变得强烈,且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住宅小区、机场、车站、广场、学校等公共社会场所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对智能的安保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大,安防行业也将经历创新和革命。本文通过探索学习无线传感网络的关键技术,利用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无线网络的安保调度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划分为5个主要部分,分别为手持对讲终端、报警器、信号转换器、管理终端及网络组建。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以及系统最终实现的功能如下:首先,对ZigBee技术进行研究学习,在手持终端与报警器中集入ZigBee模块,既能实现所有报警器接入网络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又能使报警器与手持对讲终端进行身份验证,从而实现降低报警器的误报率。此外,设计了ZigBee+UHF特高频无线电波双网通信,采用ZigBee网络进行短距离通信,采用UHF无线电进行远距离通信。ZigBee网络主要用终端之间的信息传输,UHF网络主要用于手持对讲端之间的语音通信和其他设备与管理终端的远距离通信。其次,设计了实现路径定位及数据上传、被动身份验证和语言数据传输功能的手持终端。通过对GPS技术进行研究学习,将GPS定位模块集入手持终端,GPS定位数据可通过UHF网络传输到管理终端,有助于管理终端对于安保路线进行实时掌控。ZigBee模块主要用于与报警器之间进行被动身份验证,降低误报警率。最后,制作管理中心软件,管理中心可以接收报警器信息、手持对讲终端的位置路径信息。软件接收到报警器数据后,根据身份验证情况,可自动、手动相互切换,对安保巡逻进行管理调度。经过多次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无线网络的安保调度管理系统可以正常运行,且达到了系统设计的要求,并具备准确性高和实时性好的优点。
二、Automic公司报警器系列产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utomic公司报警器系列产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 |
1.1.2 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 |
1.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CDIO理念研究现状 |
1.3.2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
1.3.3 CDIO理念引入课程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电子技能实训 |
2.1.2 中等职业教育 |
2.1.3 职业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CDIO理论 |
2.2.2 体验学习理论 |
2.2.3 情境认知理论 |
2.2.4 “知行合一”理论 |
2.2.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分析——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
3.1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
3.1.1 就业面向岗位 |
3.1.2 专业培养目标 |
3.1.3 专业知识和技能 |
3.1.4 教学标准分析 |
3.2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
3.2.1 教学目标 |
3.2.2 课程内容及教材分析 |
3.3 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分析及问题 |
3.3.1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现状调查 |
3.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3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学生卷) |
3.3.4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教师卷) |
3.3.5 调查问卷总结 |
3.4 CDIO理念指导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
3.4.1 CDIO理念符合电子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
3.4.2 CDIO理念与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 |
3.4.3 CDIO理念核心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阶段性重点具有一致性 |
第4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改革路径 |
4.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贴近实际工作岗位 |
4.1.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
4.1.2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转变 |
4.1.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块设计 |
4.2 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模块设置,拓宽课程教学资源 |
4.2.1 教学内容中的“破旧立新” |
4.2.2 组装工艺的产品化标准化 |
4.2.3 数据记录规范化和有效化 |
4.2.4 教学资源的合理转化运用 |
4.3 开放自主式应用教学案例设计,增强学生创新思维 |
4.4 多层次电子实训教学体系构建,打造中职实训课标 |
4.5 合理对接CDIO培养大纲与标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
4.6 适用性、前瞻性的实训室建设,优化实训教学环境 |
第5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构建 |
5.1 课程结构设计 |
5.1.1 宏观课程框架结构选择 |
5.1.2 具体内部课程结构构建 |
5.2 课程标准构建 |
5.3 课程目标构建 |
5.4 课程内容构建 |
5.4.1 课程内容选取原则 |
5.4.2 课程内容的项目构建 |
5.5 课程教学评价构建 |
第6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6.1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流程 |
6.2 前期准备 |
6.2.1 实践目的 |
6.2.2 实践内容 |
6.2.3 授课对象 |
6.2.4 环境设计 |
6.2.5 教材准备 |
6.3 基础型教学案例 |
6.3.1 环境搭建 |
6.3.2 材料准备 |
6.3.3 案例实施 |
6.3.4 分析调整 |
6.4 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 |
6.4.1 材料准备 |
6.4.2 案例说明 |
6.4.3 案例实施 |
6.4.4 考核要求与方法 |
6.5 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
6.5.1 课程内容满意程度分析 |
6.5.2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分析 |
6.5.3 能力培养作用评价分析 |
6.5.4 考核评价认可程度分析 |
6.5.5 课程综合反馈效果分析 |
6.5.6 课程成绩比较分析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分析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Ⅰ 调查问卷(一) |
附录Ⅱ 调查问卷(二) |
附录Ⅲ 调查问卷(三) |
附录Ⅳ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Ⅴ 记录表及工作活页 |
附录Ⅵ 教学设计方案 |
附录Ⅶ 任务书 |
(2)基于NB-IoT的嵌入式图像型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火灾报警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传统火灾报警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2 图像型火灾报警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3 图像型火灾报警系统的不足 |
1.2.4 图像型火灾报警系统的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2 系统方案设计及相关新兴技术介绍 |
2.1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2.2 系统总体方案选择 |
2.3 图像型火焰报警器方案设计 |
2.4 相关新兴技术介绍 |
2.4.1 NB-IoT技术 |
2.4.2 OneNET物联云平台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
3.1 图像型火焰报警器硬件设计 |
3.1.1 报警器的电源电路 |
3.1.2 主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 |
3.1.3 图像采集电路 |
3.1.4 外扩PSRAM电路 |
3.1.5 SD卡存储电路 |
3.1.6 火灾报警输出电路 |
3.1.7 OLED显示接口电路 |
3.1.8 扩展接口电路 |
3.2 NB-IoT无线传输模块硬件设计 |
3.2.1 NB-IoT模块供电电路 |
3.2.2 M5310A模组外围电路 |
3.3 PCB布局布线 |
3.4 本章小结 |
4 报警器的火焰识别算法研究与实现 |
4.1 火焰图像的采集与存储 |
4.2 火焰图像的预处理 |
4.2.1 火焰图像滤波 |
4.2.2 基于火焰颜色特征的二值化 |
4.2.3 形态学处理 |
4.3 火焰图像的特征提取及识别 |
4.3.1 圆形度特征 |
4.3.2 尖角特征 |
4.3.3 面积变化率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的整体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 图像型火焰报警器控制程序设计 |
5.2 NB-IoT通信设计 |
5.2.1 OneNET平台端软件设计 |
5.2.2 NB-IoT设备端软件设计 |
5.3 手机终端应用程序设计 |
5.3.1 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 |
5.3.2 手机APP的UI界面设计 |
5.3.3 手机APP应用编程 |
5.4 监控主机火灾报警监控界面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与结果 |
6.1 系统的总体调试 |
6.2 系统的功能测试 |
6.3 系统整体运行效果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居民户内燃气事故及安全技术设备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调研背景 |
1.2 调研内容 |
1.3 调研方法 |
2 近年户内燃气事故调研与统计 |
2.1 近年燃气事故数及伤亡情况 |
2.3 近年燃气事故发生场所 |
2.4 近年室内燃气事故发生时刻 |
2.5近年室内燃气泄漏原因 |
2.6 近年室内燃气爆炸原因 |
3 典型重大户内燃气事故统计分析 |
4 户内燃气安全技术设备调研分析 |
4.1 燃气软管 |
4.2 燃气安全阀 |
4.2.1 自闭阀 |
4.2.1. 1 工作原理 |
4.2.1. 2 安全功能与特点 |
4.2.1. 3 辅助管理作用 |
4.2.2 电磁阀 |
4.2.2. 1 工作原理 |
4.2.2. 2 安全功能与特点 |
4.3 燃气热水器 |
4.3.1 功能及原理 |
4.3.2 类型与应用 |
4.3.2. 1 强排式 |
4.3.2. 2 平衡式 |
4.3.3 技术发展方向 |
4.4 燃气表 |
4.4.1 智能燃气表 |
4.4.2 技术发展方向 |
4.5 燃气报警器 |
4.5.1 功能及原理 |
4.5.2 类型与应用 |
4.5.2. 1 红外吸收型 |
4.5.2. 2 催化燃烧型 |
4.5.3 应用前景 |
4.5.4 发展趋势 |
5 结论 |
(4)液相加氢装置仪表设备与控制系统安全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柴油液相加氢装置工艺及自控方案介绍 |
2.1 装置简介 |
2.2 工艺原理 |
2.2.1 反应部分 |
2.2.2 分馏部分 |
2.2.3 压缩机部分 |
2.2.4 公用工程部分 |
2.3 仪表及控制系统选型原则 |
2.3.1 仪表选型 |
2.3.2 控制系统选型 |
2.3.3 成套设备上仪表选型 |
2.4 控制方案及安全联锁措施 |
2.4.1 控制方案 |
2.4.2 安全联锁措施 |
2.5 装置危险因素分析 |
2.5.1 原料、产品、副产品 |
2.5.2 操作条件 |
2.6 装置危险因素辨识 |
3 柴油液相加氢装置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研究 |
3.1 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
3.2 HAZOP分析方法及特征 |
3.3 HAZOP分析步骤 |
3.4 HAZOP分析在柴油液相加氢装置中的应用 |
3.4.1 确定分析对象 |
3.4.2 分析节点划分 |
3.4.3 偏差分析 |
3.4.4 HAZOP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柴油液相加氢装置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估技术研究 |
4.1 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估方法的选择 |
4.2 保护层分析(LOPA) |
4.2.1 LOPA技术要点 |
4.2.2 过程安全事故分类 |
4.3 通过LOPA方法进行SIL定级 |
4.4 SIL验证 |
4.4.1 SIL验证时间 |
4.4.2 SIL验证内容 |
4.4.3 SIL验证步骤 |
4.5 SIL分析及验证软件 |
4.6 SIL定级技术在柴油液相加氢装置中的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5 安全仪表系统配置方案的优化研究 |
5.1 安全仪表系统简介 |
5.2 安全仪表系统配置方案的优化 |
5.2.1 基本配置原则 |
5.2.2 安全仪表系统配置优化 |
5.2.3 GDS系统配置优化 |
5.2.4 仪表过程连接及接线方案优化 |
6 本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HAZOP分析表 |
附录 B 保护层分析(LOPA)记录表 |
附录 C 课题相关流程图 |
致谢 |
(5)基于NB-IoT和OneNET云平台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智能消防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的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 |
2.1 ARM嵌入式开发技术 |
2.2 无线通信技术 |
2.2.1 Zigbee技术 |
2.2.2 LoRa技术 |
2.2.3 NB-IoT技术 |
2.3 物联网云平台 |
2.3.1 阿里云物联网平台 |
2.3.2 华为OceanConnect IoT平台 |
2.3.3 中移物联OneNET平台 |
2.4 OneNET云平台的核心技术 |
2.4.1 OneNET云平台整体架构 |
2.4.2 OneNET云平台的通信协议 |
2.5 Android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与分析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总体需求分析 |
3.1.2 功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的设计原则 |
3.3 系统可行性分析 |
3.3.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3.3.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3.4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5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硬件整体设计 |
4.2 主控模块及外围电路 |
4.3 NB-IoT通信模块 |
4.3.1 BC28模块介绍 |
4.3.2 BC28模块外部接口 |
4.4 监控系统采集模块 |
4.4.1 温湿度传感器 |
4.4.2 烟雾传感器 |
4.4.3 电压采集模块 |
4.4.4 管压采集模块 |
4.5 终端执行模块 |
4.5.1 继电器控制模块 |
4.5.2 蜂鸣器模块 |
4.6 系统硬件终端实物图和电路图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软件整体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终端主程序设计 |
5.2 终端感知模块的数据采集设计 |
5.2.1 温湿度的采集程序设计 |
5.2.2 烟雾和管压的采集程序设计 |
5.2.3 电压的采集程序设计 |
5.3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火灾算法 |
5.3.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过程 |
5.3.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火灾算法的设计 |
5.4 系统终端与OneNET云平台的通信设计 |
5.4.1 NB-IoT模块的入网设计 |
5.4.2 MQTT通信协议实现消息发布上传设计 |
5.5 终端设备的受控设计 |
5.6 OneNET云平台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5.6.1 产品的创建 |
5.6.2 设备的添加 |
5.6.3 UI监控界面的设计 |
5.7 用户APP的设计与实现 |
5.7.1 开发环境搭建 |
5.7.2 UI界面的设计 |
5.7.3 APP与 OneNET云平台的接入设计 |
5.7.4 APP报警和实时数据监测设计 |
5.7.5 APP向设备发送控制指令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安装与测试 |
6.1 系统的安装 |
6.2 系统的网络通信测试 |
6.3 系统的功能测试 |
6.3.1 云平台端测试 |
6.3.2 用户APP的测试 |
6.3.3 系统硬件端测试 |
6.4 系统的性能测试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电动汽车三元锂电池安全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安全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三元锂电池热失控理论以及安全防控分析 |
2.1 三元锂电池内部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2.2 三元锂电池热失控理论 |
2.2.1 热失控概念 |
2.2.2 触发热失控诱因 |
2.2.3 热失控触发机理 |
2.2.4 热失控副反应 |
2.2.5 热失控特征 |
2.3 三元锂电池热失控安全防控技术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元锂电池热失控安全监测系统控制方案及控制策略制定 |
3.1 研究对象 |
3.2 热失控安全监测系统控制方案制定 |
3.2.1 数据采集模块 |
3.2.2 数据处理模块 |
3.2.3 执行机构模块 |
3.3 热失控安全监测系统控制策略制定 |
3.3.1 确定控制策略方法 |
3.3.2 监测控制策略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元锂电池热失控安全监测系统控制参数传感器选型及灭火装置仿真分析 |
4.1 热失控安全监测系统硬件选取研究 |
4.1.1 主控芯片选取 |
4.1.2 传感器选型研究 |
4.1.3 预警部件选型 |
4.2 热失控安全监测系统灭火装置选取研究 |
4.2.1 灭火剂选取 |
4.2.2 灭火系统研究 |
4.2.3 灭火系统喷嘴布置设计 |
4.3 灭火装置布置方案仿真研究 |
4.3.1 Pyrosim仿真软件 |
4.3.2 电池箱体灭火系统模型建立 |
4.3.3 细水雾喷头布置方案效果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元锂电池热失控安全监测系统模拟试验 |
5.1 模拟试验装置硬件设计 |
5.1.1 模拟系统总体硬件电路设计 |
5.1.2 数据处理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5.1.3 数据监测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5.1.4 执行机构硬件电路设计 |
5.2 模拟试验装置软件设计 |
5.2.1 Keil uVision5 IDE程序开发平台 |
5.2.2 热失控安全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5.3 模拟试验设计 |
5.3.1 温度监测模拟试验设计 |
5.3.2 气体监测模拟试验设计 |
5.3.3 火焰监测模拟试验设计 |
5.3.4 气压监测模拟试验设计 |
5.3.5 烟雾监测模拟试验设计 |
5.4 模拟试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5.4.1 温度监测模拟试验及结果分析 |
5.4.2 气体监测模拟试验及结果分析 |
5.4.3 火焰监测模拟试验及结果分析 |
5.4.4 气压监测模拟试验及结果分析 |
5.4.5 烟雾监测模拟试验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双通道绝对值报警器故障机理分析与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论文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双通道绝对值报警器分析及关键技术 |
2.1 双通道绝对值报警器介绍 |
2.2 双通道绝对值报警卡件功能分析 |
2.3 模拟电路诊断技术分析 |
2.3.1 故障机理分析 |
2.3.2 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2.3.3 拟采用故障诊断方法 |
2.4 Pspice软件仿真 |
2.5 FMEA故障分析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MEA分析的卡件硬故障诊断 |
3.1 传统的FMEA分析故障诊断方法 |
3.2 改进的FMEA故障诊断方法 |
3.3 电路FMEA分析表的建立 |
3.3.1 故障模式及测点的获取 |
3.3.2 故障影响仿真 |
3.3.3 网表的建立 |
3.4 依赖矩阵的生成方法 |
3.5 基于AO*算法的故障诊断树生成 |
3.5.1 与或图启发式搜索AO*算法 |
3.5.2 2AP-ALM卡件故障诊断树生成 |
3.6 实例分析 |
3.6.1 单故障诊断分析 |
3.6.2 多故障诊断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区间算法的卡件软故障分析 |
4.1 区间方法及基本概念 |
4.2 卡件电路的建模方法 |
4.3 区间分析法的电路参数分析 |
4.3.1 区间分析法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 |
4.3.2 利用区间分析法对卡件电路进行分析 |
4.4 基于仿真的卡件电路分析 |
4.5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报警器卡件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
5.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5.2 软件功能设计 |
5.3 软件系统结构设计 |
5.4 软件界面展示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艾欧史密斯热水器工厂考察研讨口译项目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Project Survey |
1.1 Background and Schedule |
1.2 Prepar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
1.3 Feedback and Reflection |
Chapter Two Difficulties and Causes Analysis |
2.1 Language Obstacles |
2.1.1 Unfamiliarity with Manufacturing Terminology |
2.1.2 Unclear Expression of the Source Language |
2.1.3 Fast Speaking Pace and Information Redundancy of the Source Language |
2.2 Non-language Obstacles |
2.2.1 Lack of Manufactur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
2.2.2 Interference of On-site Environmental Factors |
Chapter Three Solutions |
3.1 Solutions to Language Obstacles |
3.1.1 Establishing a Glossary to Learn Manufacturing Terminology |
3.1.2 Clarifying the Meaning through Supplement and Explanation |
3.1.3 Conveying the Main Information through Summary and Omission |
3.2 Solutions to Non-language Obstacles |
3.2.1 Making Full Preparation for Manufactur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
3.2.2 Using Equipment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Interference |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Ⅰ:Glossary |
Appendix Ⅱ:Feedback from the Global Engineering Team |
Appendix Ⅲ:Original Interpreting Materials from the Project |
Acknowledgements |
(9)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无线智能报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报警器发展现状 |
1.3.2 国外报警器发展现状 |
1.3.3 报警器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无线智能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 |
2.1 无线智能报警系统的概述 |
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与结构 |
2.3 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2.3.1 独立式无线报警器 |
2.3.2 集中控制器 |
2.3.3 监控终端 |
2.4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
2.5 系统功能结构 |
2.6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2.6.1 报警精度与反应时间要求 |
2.6.2 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 |
2.6.3 兼容性与扩展性要求 |
2.6.4 故障处理要求 |
2.7 硬件设计平台和程序编辑环境介绍 |
2.4.1 AD软件简介 |
2.4.2 KEIL软件简介 |
2.8 系统应用方案介绍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3.1 电源模块 |
3.2 单片机的选择以及外围最小系统电路的设计 |
3.2.1 单片机的选择 |
3.2.2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
3.3 可燃气体检测模块 |
3.3.1 MQ-2的工作原理 |
3.3.2 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模块的电路设计 |
3.4 红外火焰监控模块 |
3.4.1 红外火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4.2 红外火焰监控模块的电路设计 |
3.5 烟雾监控模块 |
3.5.1 烟雾监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5.2 烟雾监控模块的电路设计 |
3.6 温度监控模块 |
3.6.1 温度监控模块的工作原理 |
3.6.2 温度监控模块的电路设计 |
3.7 声光报警模块 |
3.7.1 蜂鸣器驱动电路设计 |
3.7.2 LED驱动电路设计 |
3.8 无线信号传输模块 |
3.8.1 433短距离传输模块电路设计 |
3.8.2 GPRS远距离传输模块电路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与抗干扰能力 |
4.1 系统报警逻辑 |
4.2 人机界面设计 |
4.3 报警器的干扰源 |
4.4 报警系统抗干扰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BP神经网络数据分析 |
5.1 系统BP神经网络搭建 |
5.1.1 样本数据 |
5.1.2 BP神经网络架构设计 |
5.2 数据预处理 |
5.3 输出数据分析 |
5.4 输出数据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样机的综合调试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2.1 可燃气体浓度检测 |
6.2.2 火焰监控与识别 |
6.2.3 烟雾浓度检测 |
6.2.4 温度采集与监控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1 独立式无线报警器电路设计原理图 |
附录2 现场集中控制器电路设计原理图 |
附录3 无线智能报警系统实物图 |
附录4 系统报警原始采集数据 |
附录5 BP神经网络输出数据 |
(10)基于无线网络的安保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
1.2.1 无线传感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无线定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ZigBee国内外现状 |
1.2.4 安防技术发展趋势 |
1.3 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安保调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及介绍 |
2.1 系统开发目标 |
2.2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2.2.1 硬件部分 |
2.2.2 软件部分 |
2.2.3 网络部分 |
第3章 安保调度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
3.1 定位寻迹技术研究 |
3.1.1 GPS概况 |
3.1.2 GPS组成 |
3.1.3 GPS定位原理 |
3.1.4 GPS的功能 |
3.1.5 DGPS技术简介 |
3.1.6 GPS误差分析 |
3.2 无线传输网络组网协议研究 |
3.2.1 无线传感网络 |
3.2.2 ZigBee技术 |
第4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整体方案选择 |
4.1.1 手持终端系统方案 |
4.1.2 无线报警器 |
4.1.3 通信网络组建 |
4.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4.2.1 手持对讲终端设计 |
4.2.2 报警与身份验证模块设计 |
4.2.3 信号转换器设计 |
4.2.4 系统管理终端设计 |
4.2.5 管理中心软件设计 |
4.2.6 组网设计 |
4.3 程序软件设计 |
4.3.1 手持语音对讲终端程序软件设计 |
4.3.2 报警器程序软件设计 |
4.3.3 信号转换器程序软件设计 |
4.3.4 系统管理终端程序软件设计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实验搭建平台 |
5.2 功能测试 |
5.2.1 实时定位寻迹测试 |
5.2.2 模拟入侵报警测试 |
5.2.3 模拟网络互通测试 |
5.2.4 模拟客户终端处理突发事故测试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1 手持语音对讲终端电路原理图 |
附图2 报警与身份验证器电路原理图 |
附图3 信号转换器电路原理图 |
附图4 管理终端收发器电路原理图 |
附表5 手持语音对讲终端GPS定位测试数据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Automic公司报警器系列产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 张书源.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NB-IoT的嵌入式图像型火灾报警系统设计[D]. 袁兴. 西华大学, 2021(02)
- [3]居民户内燃气事故及安全技术设备调研报告[A]. 宋斌,刘泽坤,林涛,冼丽珊,焦文玲. 2020年燃气安全交流研讨会论文集、调研报告, 2020
- [4]液相加氢装置仪表设备与控制系统安全性能分析[D]. 任智超.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5]基于NB-IoT和OneNET云平台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金家胜. 辽宁大学, 2020(01)
- [6]电动汽车三元锂电池安全监测系统研究[D]. 邓孝元. 长安大学, 2020(06)
- [7]双通道绝对值报警器故障机理分析与诊断方法研究[D]. 周为.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8]艾欧史密斯热水器工厂考察研讨口译项目报告[D]. 秦安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9]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无线智能报警系统设计[D]. 闵军.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10]基于无线网络的安保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D]. 杨静. 广西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