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对策

WTO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对策

一、WTO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行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胡彦鑫[1](2021)在《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产业与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一段时期以来,产融结合成为提升企业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也成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多元化的重要发展战略。“由产到融”以及“由融到产”的两种运营方式,相互渗透、组合互补,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这种探索,其初衷在于充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体产融结合的实践,探索拓宽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渠道,以满足巴塞尔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嗣后,三十余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由产到融”的政策实践,并极大提升了企业投资的活力,促进了产业资本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满足了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监管要求,提升了企业效能。然而,随着风险冲击和内外环境的改变,“由产到融”的政策实践在近期以来出现了风险积聚的现象,甚至诱发了严重的金融风险。如包商银行被“明天系”掏空,成为“明天系”企业的提款机,最终诱发严重的信用风险。2018年,监管当局专门出台针对性的金融监管文件,规范企业投资境内金融机构,防范交叉风险传染,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良性发展。回顾我国企业与银行业协同发展的历史实践,在充分肯定企业资金进入银行业提升运营效能的同时,亦宜反思这一进程中的风险形成,应如何正确认知效能提升与风险事件频发成为摆在理论研究与金融实践层面的一个颇为棘手的课题。基于此,本文聚焦于科学评估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产生的风险这一时代课题,为提高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有效规范公司参股银行行为、防范产融结合风险、实现实体经济健康持续的增长提供有益借鉴。本文从防范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入手,根据当前公司参股银行后风险事件频发且实体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风险交叉传染的特点,梳理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机理以及风险产生的机理,构建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拓展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经济学解释。回顾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明确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同时选取2008年-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后,在缓解约束与提高效率两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同时对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关联交易风险、交叉传染风险进行进一步对比与分析,分析其产生的危害。进一步在理论梳理和现状剖析的基础上,采用2008-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混合效应面板回归、Probit、Tobit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影响,一方面验证了公司参股银行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另一方面验证了公司参股银行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通过参股商业银行,我国公司能够提高效能,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风险;本文进一步将包商银行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深入探究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同时通过3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最后,对全文的结论进行归纳,并从稳定货币政策预期、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合理支付股利、规范公司参股银行市场秩序、完善企业及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强化外部监管等方面提出提高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加强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公司参股商业银行的实际,梳理了公司参股银行后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一方面能提高参股公司的效能,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公司参股银行通过信息效应、协同效应和银企关联效应三种渠道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公司参股银行影响投资效率的机理体现在:一是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小时,相对充沛的内源资金会造成企业管理人员过度自信,进而为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而提高投资规模,而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便很容易出现过度投资,从而导致企业投资效率的降低。二是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大时,企业可以利用的资金就会相应降低,优先的可支配资金会使企业错过很多预期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导致投资效率的降低;当企业缓解了融资约束,企业就会避免错失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进而提高投资效率。三是因融资约束导致的企业资金量的减少从另一个角度可以促使企业在投资之前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甄别,选择投资价值更大的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的管理,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因此本文认为融资约束能够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与此同时,公司参股银行后,主要存在两种风险,即关联交易风险,实体与金融交叉传染的风险。第二,通过历史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中国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同时综合运用混合效应面板回归、Probit、Tobit等计量方法,揭示了公司参股银行后在提高效能方面存在异质性影响。公司参股银行之后,融资约束程度显着降低,企业所有制性质、国家宏观政策、区域发展和营商环境在缓解融资约束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参股银行可以显着缓解由于融资约束造成的投资效率损失。第三,通过实证研究并辅以典型案例分析公司参股银行风险产生的危害,揭示了关联交易风险及交叉传染风险产生的原因,随着非国有股东占比的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随之提升,并对不同银行产生非对称性影响。通过系统梳理包商银行发生风险事件的全过程,揭示产融结合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风险成因归结为市场秩序不规范、公司财务不稳健、银行公司治理不完善和外部金融监管失灵四方面,两类风险具有隐蔽性强、破坏性大和周期性等特征,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同时,容易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通过2008-2018年3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后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整体来看,随着非国有股东参股银行比例的上升能显着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股东参股商业银行通过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进而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股东参股商业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城商行非国有股东参股比例的提升能够促进银行风险承担的提升,而股份制银行非国有股东参股比例的提升抑制了银行风险承担,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并未产生显着影响。

侯力[2](2021)在《徐州铜山农商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中认为

邹昌波[3](2021)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金融领域大力推进去杠杆、强监管等力度,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创新利弊的深入讨论。支持者认为,金融创新能有效降低机构和消费者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脆弱性论者则认为,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业务创新产生的过度信用扩张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因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企业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监管降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仍然值得深入研究。在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仍是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金融机构,国内市场融资渠道也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相对较小,商业银行依然是经营信用活动的核心主体。因此,以商业银行为对象来考察我国金融创新具有现实价值。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遵循着“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这一基本过程,因而研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必须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原来只从事国家指定金融活动的商业银行,也开始开展大量的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的交叉金融业务、同业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金融业务创新活动,已引起银行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紧扣金融创新过程以及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博弈过程,通过梳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脉络,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创新的特征以及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业务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金融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本文聚焦于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以及与金融创新相关并影响着金融业务创新效率的外部监管、公司治理、机制、有利条件等。本文所指的金融创新,包括交叉金融业务等新型业务,以及批发金融业务、机构金融业务等传统金融业务的改进。同时,与金融创新关联的制度,如商业银行的治理目标、组织方式、组织架构等,本文也纳入了研究范围。论文按照“金融创新理论→金融创新动因→金融创新内容与特征→金融创新评价→金融创新效应”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金融创新的国内外研究总体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最后给出了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在严格界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等相关概念基础上,剖析了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与影子银行业务之间的关系;其次,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讨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和效应的相关理论观点,包括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理论等。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本章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为节约资本耗用、突破信贷规模限制等而进行的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其次,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金融创新领域之一,即交叉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模式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的创新内容、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约束条件。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评价。首先构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评价体系,进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子法对其综合能力进行了评价。其次,以我国37家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以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比重这一指标作为创新能力替代指标,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五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首先基于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利于提升银行经营绩效,但依赖于银行自身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把控;其次,根据实证结果,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第六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金融风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在引入金融风险滞后项以后,所得到的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比、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和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风险;第三,商业银行资产报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对金融风险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七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A股2004—2019年上市企业的非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委托贷款刻画的金融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第二,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营业销售收入比率、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规模、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三,企业资产规模对金融风险具有负向阻碍作用,而企业成立年限兼具正负两种效应。第八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本章通过DSGE模型阐释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并通过设计相关的实证模型和变量指标,利用我国37家商业银行以及宏观层面2008—2019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商业银行在进行交叉金融创新业务的时候会获得更高的收益;第二,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显着;第三,整体上,商业银行存贷比、盈利能力、资产规模、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和城镇化对宏观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研究结论,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监管的关系,认为金融业务创新与金融监管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次,分析了我国金融业务创新监管需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资本监管不足、表外与同业监管不足、监管协调不够以及对系统性重要监管机构监管不足等方面;最后,从完善监管制度、完善资本监管和堵住监管套利三大方面提出了改进金融创新监管的方向和建议。论文的创新点:第一,对以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为代表的金融创新的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交叉金融业务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前沿领域,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交叉金融业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交叉金融业务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和特征,及其宏微观影响,具有较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特征以及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并采用理论建模、博弈分析、实证检验等多种手段分别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多角度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宏微观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的经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微观金融业务创新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商业银行金融规模,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这种创新又会增加自身风险承担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金融风险的形成。对于企业而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整体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会增加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第三,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两个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特征进行联系,分别从创新的综合能力和中间业务收入两个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本文认为,规模小的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但是在风险管理创新能力方面表现比规模大的商业银行要稳定。同时,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四,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DSGE模型,并对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理论上看,当金融创新的收益为正时,商业银行有动机将资金从传统借贷转移到金融创新业务中,从而逃避金融监管要求,进一步增加经济体的总产出与总消费。

令狐菲菲[4](2021)在《股权结构对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文中认为金融体系对一国实体经济发展来说不可或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其中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放缓,金融开放水平逐步提高,监管政策法规趋严,互联网科技、金融数字化蓬勃发展,商业银行竞争不断加剧。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受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影响,国际化发展战略也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效率,如何优化股权结构,提升商业银行综合绩效,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能力成为重要课题。上市银行有完善的现代金融企业治理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优秀代表。本文采取文献研究、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现状出发,梳理了其存在的特征以及问题,探讨了股权结构影响商业银行综合绩效的作用机制,再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指标、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和成长性指标进行了提炼,并以此对各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绩效情况进行了评价。随后基于这25家上市商业银行2015-2019年的数据,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属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其对商业银行综合绩效的影响。并分别选取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比、国资持股在前十大股东中的占比、民营企业在前十大股东中的占比以及外资持股在前十大股东中的占比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控制经济发展指标GDP、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资本充足率等变量,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即股权集中度的提高,会降低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而第二大股东持股与第一大股东持股之比的提升,即商业银行的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会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绩效。银行绩效还会受到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影响,其持股比例越高则商业银行绩效也会越高。另外,前十大股东中,国资性质的股东持股比例占比的提升会导致商业银行经营绩效首先下降,超过一定程度后则会提升银行经营绩效,本文实证得出这一比例约为74%。而外资性质的股东持股比例在前十大股东中的占比在12%以下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可能会随着其占比的提升而下降,当外资持股占比超过这一数值时,将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起到正向影响。民间资本持股占比的提高则是先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在这一持股超过45%后则可能会降低银行绩效。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样本和变量的处理,一方面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银行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另一方面定量分析了商业银行股权的性质结构,以求更准确地度量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和绩效水平。根据实证结果,本文认为,为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应当适当降低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多元化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提升银行内部治理水平,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并引入专业机构投资者,从宏微观层面提升商业银行综合绩效。

李雨桐[5](2021)在《外资持股对中资银行业务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在中国银行业的参与程度开始加深。2018年8月银保监会取消了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重的限制,对内外资采取相同的股权投资比重规则,外资在中资银行的参与范围变大。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导行业将面临更多机会与挑战。如何在新环境下发展银行业务,防范业务风险转变成这一阶段银行经营发展的工作重点。本文研究外资持股对中资银行的影响,主要从银行业务创新的角度进行研究。随着中资银行业的发展变革,中资银行通过业务创新转型发展成为一大趋势。中资银行通过业务创新增强了银行竞争力,但同时也导致银行风险的变化。因此,银行业务创新不仅体现了银行业务创新能力,也反映了银行业务创新意愿,能较综合的反映外资进入对银行经营战略选择的影响。文章具体分为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部分,理论分析中,本文从银行业对外开放、股权结构对银行业的影响、银行业务指标三方面进行文献归纳梳理,确认研究角度的增量贡献。结合文献研究结果,本文总结了外资影响中资银行业的相关理论,并从中资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和中资银行的外资持股现状两个角度进行了现状分析。实证研究中,本文选取了2004-2019年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银行业全面开放初期,外资持股比例增加会抑制中资银行创新业务发展,导致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重降低,同时外资首次持股较之后年份对于银行业务创新影响的效果更为显着。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样本回归分析发现外资持股比例变化对于农城商行、股权相对分散的银行影响效果更为显着,而在持股方式上,QFII及RQFII方式的持股对于银行的影响效果更为显着。结合结论,文末对于银行业改革发展及如何应对金融开放提出了建议。

杨西水[6](2020)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城商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促进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放缓,国有大行盈利规模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但城商行整体业绩明显下滑,风险逐步暴露,个别排名靠前的城商行被市场出清。这既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城商行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也引起了对城商行发展未来之路的现实性思考。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文章分为4个部分,具体包括9个章节。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的总体情况。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即第2章,论述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金融发展的关系,包括城商行性质、定位与发展环境等;探讨了地方政府干预、城商行发展两者的逻辑关系;梳理了城商行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第三部分,是论文研究对象的作用机理与实证部分。这部分主要是研究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和对内对外开放对城商行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开放条件下的城商行风险、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以及国际经验借鉴和对中国的启示,包括第3章到第8章。第四部分是促进城商行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依据前面的研究结论,具体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推进城商行进行结构性重组,提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监管效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区域均衡战略是城商行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要求后发地区加强对先发地区的追赶,客观上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城商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的主体,天然成为区域均衡发展的受益方和风险承担方。经实证检验,GDP增长与城商行信贷规模关联不大,而与城商行利润总额呈显着相关关系。(2)在政府主导背景下,城商行的经营行为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干预,甚至民营城商行未能例外。政府干预扭曲了“银行—企业”间的自由契约模式,以政府意志引导资金流动,形成政府推动型关系融资制度。(3)通过使用辽宁地级市政府信用指数和13家城商行数据,利用计量模型证明了:政府信用指数和城商行贷款规模存在着正向关系,即地方政府信用变好,城商行的贷款规模会扩大,反之亦成立。(4)以数理模型证明,在金融开放条件下,本地城商行、开放条件下新进入的其他城商行、新进入的外资银行3类银行之间会产生竞争效应:均衡贷款量会下降,但市场贷款总量上升;存款均衡利率会提升;本地城商行利润下降。(5)选取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12个指标,构建了一套判断城商行发生风险可能性的预警指标体系。以辽宁省的城商行为样本,实证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即该模型对城商行监管工作有现实意义。(6)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有:一是银行风险暴露后要尽早、尽快干预,不宜过度考虑道德风险。二是提前准备好干预“菜单”,包括及时提供流动性,政府接管以提高信用等级,迅速处置不良资产等。三是确保干预力度的有效性,否则会抬高干预成本,甚至损害市场信心。四是健全风险处置和退出的规制保障,明确各金融管理部门权责。五是谨慎使用央行再贷款等公共资金,合理分摊处置成本。(7)提出了城商行的发展建议:包括推动城商行改革重组,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健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强化金融委横向协调和纵向牵动功能以提高监管效能等。

马妍妮[7](2020)在《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是推动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与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增强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因此,商业银行未来如何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是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充分意识到防范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与加强对商业银行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强调:“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直以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实施相对严格的审慎监管要求。审慎监管是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商业银行开展经营活动所遵循的核心监管标准。审慎监管的实施能够有效地识别与遏制商业银行风险,确保商业银行在稳定的体系内合规开展各项经营活动。此外,商业银行监管目标不仅是防范金融危机,还包括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即注重银行效率与发展。良好的审慎监管政策能够促进银行体系的有效运行,进而提升银行经营效率。鉴于此,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当前审慎监管能否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审慎监管背景下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变化趋势如何?审慎监管中相应的监管工具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产生促进还是抑制作用,审慎监管工具的微观影响效应是否一致?这些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形成了研究我国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理论框架,并且利用2011—2018年29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面板数据,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分别采用三阶段DEA模型与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来测算审慎监管条件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并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主要审慎监管工具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审慎监管政策逐渐完善并且商业银行相应监管指标均高于最低标准。随着审慎监管政策逐步发展,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与维护金融稳定。目前,商业银行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监管中相应指标基本达标,这对维护商业银行稳健经营起到积极作用。但商业银行仍需根据其创新行为以及潜在风险,持续遵循审慎监管要求。(2)基于财务角度审慎监管实施以来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呈现下降趋势。基于财务指标法,研究发现审慎监管实施以来,商业银行的收益与成本、流动性、资产质量与安全以及发展能力等方面的部分财务指标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收益及发展能力指标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并且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单一财务指标存在显着差异。从收益与成本、流动性、资产质量与安全以及发展能力等方面,基于改进的熵值法评价模型,研究发现审慎监管实施之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水平均出现下降趋势,随后大型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有所提升。通过改进的熵值法评价模型,发现2018年大型、城市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水平差异不明显。基于经济(财务)角度,2018年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中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相对较低。(3)审慎监管条件下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存在较为明显差异。第二阶段SFA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对环境变量与随机变量调整是十分有必要的。经调整后的三阶段DEA模型与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的效率值均发生一定变化。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静态结果表明规模效率的变动是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数值存在明显差异,综合技术效率排名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动态结果显示,从截面分析,大多数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大于1,其中技术效率基本未偏离生产前沿面,可见,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指数的变化。此外,大型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之间差异并不明显,而城市与农村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指数明显高于技术进步指数,并且只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指数大于1。从时间序列分析,2012-2018年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一定差异。股份制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较为频繁,其他类型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进一步研究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演进分析。根据变异系数的变化并不能判断是否为σ收敛。但是根据绝对β收敛检验与条件β收敛检验,研究发现存在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4)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产生一定影响且存在多种影响机制。就整体回归结果而言,审慎监管工具中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以及贷款拨备率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产生积极作用,而杠杆率与经营效率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整体来看,审慎监管工具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不具有一致性,但多数审慎监管工具对经营效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对于异质性回归结果,将样本商业银行分为大中型商业银行与小型商业银行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均对大中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型商业银行而言,资本充足率对经营效率具有积极影响,而杠杆率、贷款拨备率对小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具有负效应。进一步通过面板门槛检验研究发现,审慎监管工具中杠杆率、流动性比例和贷款拨备率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即杠杆率、流动性比例和贷款拨备率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而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之间并未通过门槛检验,表明两者之间不存在非线性关系。此外,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存在多种影响机制。稳定性机制是审慎监管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提升的重要机制。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以及贷款拨备率能够通过稳定性作用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从业务结构视角来看,杠杆率监管对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产生约束效应。当业务结构优化程度降低时,杠杆率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负面影响更加显着。此外,审慎监管中资本充足率、杠杆率通过盈利能力的改变导致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发生变化,即随着盈利能力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正向作用,同时,杠杆率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抑制效应显着增强。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基于商业银行视角,本文根据前文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商业银行应树立审慎经营理念、明确自身战略定位、科学调控审慎监管指标、重视金融科技发展、提高经营稳健性、推进业务转型与创新、增强信息披露力度、把握金融开放机遇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王毅[8](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提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刘妍[9](2020)在《金融创新、收入结构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创新是各商业银行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国内银行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2013-2018年18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实证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收入结构、盈利能力带来的影响,并研究了收入结构包括净息差和非利息收入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银行金融创新水平在宏观层面上可以由金融产品业务创新、银行服务管理创新、银行科技水平创新以及内部组织结构创新四方面共同测度衡量;不同银行对应的每个方面的因子和最后的综合创新水平并不完全一致,国有银行的金融创新水平普遍高于股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的金融创新水平得分普遍高于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这与银行自身的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此外,从银行收入结构来看,综合的金融创新水平有助于净息差的提升,而由于创新可能产生高额额外成本等原因导致银行的非利息业务收入下降;从银行盈利能力角度来看,无论是怎样的创新都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路径导致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实证证实在净息差的中介作用下会加强其影响关系,而银行非利息业务收入方面所体现的间接效应表现为一种“遮掩效应”;最后,对于滞后期中介模型的研究表明,当期的和一阶滞后的净息差水平都对一阶滞后的银行金融创新水平和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关系表现为显着的完全中介效应,而无论是当期的还是一阶滞后的非利息收入在滞后期的金融创新水平和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关系表现并不明显。以上结论充分说明金融创新会通过影响银行的收入结构而作用于银行盈利,其中特别是净息差的影响变化更为显着。因此商业银行应当适时创新,大力发展与当前发展现状相匹配的创新模式,通过当代新的创新路径从不同方面适度改善银行收入结构,以综合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张琳颖[10](2020)在《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国家金融体系的发展必然需要深化改革利率市场化,这是改革一国经济体制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从各个方面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多数银行纷纷开始转型,改变以往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发展方式,寻求新的利润增长方式。银行同业业务由于其收益率较高、覆盖面较大、资本占用较少等特点成为新的选择。但是,随着监管机构对银行同业业务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机构发布了多项文件,对银行业同业业务的发展进行了规范,由此银行业同业业务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而杨凌农商行作为地方唯一的法人金融机构,肩负着以金融开放发展推动示范区对外开放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面临诸多问题,急需找到适合其自身发展的路径。本论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学习,以杨凌农商行为具体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杨凌农商同业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及成因,即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面临空白点多、资产负债机构有待改善、专业人才缺乏等,并选取了四家国内典型地区农商行,对其同业业务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借鉴,得出杨凌农商行应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产品创新、人才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善。最后,提出了推动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同业业务对金融机构的规模和经济体量有着一定的要求。杨凌农商行属于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大多为小型金融服务点,涉及的金融市场业务较为简单,同业业务量小、形式简单。(2)受制于自身规模、机构设置、监管条件等多因素,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存在市场议价能力弱、机构资质低、团队人员专业化素质低、流动性压力大等四方面问题。(3)借鉴其他地区典型农商行的经验和做法,杨凌农商行应该明确重点,把握方向;以人为本,提升素质;不断创新,突出特色;防控风险,合规经营。(4)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在机制管理层面,提出明确战略发展方向,提升资产组合质量;树立人才立行理念,注重同业团队建设;完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奖惩机制的政策建议。二是在业务管理层面,提出拓宽业务经营范围,创新业务发展模式;积极寻求合作机会,扩展业务交流领域;强化风险防控机制,筑牢经营安全防线的政策建议。

二、WTO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行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TO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行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文献综述
        1.2.3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1.2.4 小结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2.1 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分析
        2.1.1 公司参股银行的内涵
        2.1.2 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
    2.2 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分析
        2.2.1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内涵
        2.2.2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机理分析
    2.3 公司参股银行的风险管理分析
        2.3.1 公司参股银行的风险及其危害
        2.3.2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形成的机理分析
        2.3.3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4 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4.1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相关理论基础
        2.4.2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
    3.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及评价
        3.1.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总体特征
        3.1.3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现状的评价
    3.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3.2.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现状
        3.2.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现状的评价
    3.3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3.3.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的事实描述
        3.3.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现状的评价
    3.4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3.4.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
        3.4.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现状的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实证研究
    4.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实证研究
        4.1.1 数据来源
        4.1.2 指标选取
        4.1.3 实证模型设定
        4.1.4 实证结果分析
    4.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下的投资效率实证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指标选取
        4.2.3 实证模型设定
        4.2.4 实证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实证研究
    5.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关联交易风险、风险传染的典型案例分析
        5.1.1 包商银行基本概况
        5.1.2 包商银行风险事件梳理
        5.1.3 包商银行暴露的风险问题
    5.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承担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5.2.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高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加强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6.1 有序推进产融结合、缓解融资约束
        6.1.1 稳定货币政策预期、缓解企业在银根收紧时期的融资约束
        6.1.2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缓解营商环境较差地区的融资约束
    6.2 借力产融结合、提高投资效率
        6.2.1 发挥产融结合在提高国有大型企业投资效率中的积极作用
        6.2.2 合理支付股利、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6.3 严格投资条件、有序规范公司参股银行的市场秩序
        6.3.1 严格规范公司参股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
        6.3.2 强化公司控股商业银行的资质要求
    6.4 规范公司出资来源与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并重、促进公司与银行良性互动
        6.4.1 规范公司参股银行出资来源、强化公司资本监管
        6.4.2 在实体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设立防火墙、防范风险交叉传染
        6.4.3 完善国内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
        6.4.4 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防止内部监管失效
    6.5 强化外部监管、有效降低风险发生频率和风险危害
        6.5.1 完善产融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治保障
        6.5.2 多措并举完善穿透式监管、有效杜绝非公允关联交易和防范风险
        6.5.3 避免运动式金融监管、提高外部监管有效性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和其它科研情况

(3)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金融创新研究现状
        1.2.2 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发展
        1.2.3 金融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
        1.2.4 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发展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1.5 本文不足之处
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
        2.1.2 交叉金融业务与影子银行业务
    2.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
        2.2.1 融资金融创新与非融资金融创新
        2.2.2 有效金融创新与无效金融创新
    2.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理论
        2.3.1 追逐利润的动因
        2.3.2 顺应供给的动因
        2.3.3 规避管制的动因
        2.3.4 完善市场的动因
    2.4 金融发展理论
        2.4.1 金融发展理论
        2.4.2 金融深化理论
    2.5 金融创新理论与金融风险理论
        2.5.1 金融创新理论
        2.5.2 金融风险理论
    2.6 金融监管理论
    2.7 本章小结
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
    3.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
        3.1.1 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
        3.1.2 顺应需求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
        3.1.3 增强竞争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外部压力
    3.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3.2.1 我国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创新
        3.2.2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创新
    3.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特征分析
        3.3.1 交叉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3.3.2 传统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3.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环境条件
        3.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不足
        3.4.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
        3.4.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有利条件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分析
    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
    4.2 基于综合能力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
        4.2.1 评价方法与模型
        4.2.2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4.2.3 评价结果与现状分析
    4.3 基于中间业务收入的商业银行创新能力评价
        4.3.1 指标选择
        4.3.2 样本与数据
        4.3.3 测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5.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自身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
    5.2 模型设计与变量指标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选择
        5.2.3 数据来源与说明
    5.3 实证结果与讨论
        5.3.1 模型检验
        5.3.2 实证结果分析
        5.3.3 面板门槛回归分析
    5.4 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
    6.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银行风险的理论分析
        6.1.1 基本假设
        6.1.2 博弈过程
        6.1.3 融资市场
        6.1.4 金融创新对博弈均衡的影响
    6.2 研究假说
    6.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6.3.1 模型设定
        6.3.2 变量选择
        6.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模型检验
        6.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6.5 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7.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7.2 研究假说
    7.3 模型、变量与数据
        7.3.1 模型设定
        7.3.2 变量选择
        7.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模型检验
        7.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8.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
        8.1.1 基本模型
        8.1.2 参数校准
        8.1.3 传导机制分析
    8.2 加入企业创新的进一步分析
        8.2.1 基本模型
        8.2.2 创新与经济增长
    8.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8.3.1 实证模型设定
        8.3.2 变量选择
        8.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8.4.1 模型检验
        8.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完善监管制度
        9.2.2 完善资本监管
        9.2.3 减少监管套利
        9.2.4 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股权结构对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1.3.1 主要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关于股权结构对银行绩效的研究
        2.1.2 国内关于股权结构对银行绩效的研究
        2.1.3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2.1.4 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股权结构的概念界定
        2.2.2 银行绩效的概念界定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
        2.2.5 股权性质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的作用机理
第三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和银行绩效特点
    3.1 我国上市商业股权结构的现状和特点
        3.1.1 我国上市商业股权集中度的现状和特点
        3.1.2 我国上市商业股权性质的现状和特点
    3.2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分析
第四章 股权结构对上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4.1.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4.1.2 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4.1.3 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结果
    4.2 变量选取
    4.3 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4.4 模型设定
    4.5 实证结果分析
    4.6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适当降低股权集中度
        5.2.2 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
        5.2.3 完善内部治理机制
        5.2.4 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

(5)外资持股对中资银行业务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银行业对外开放相关研究
        二、股权结构对于银行业影响相关研究
        三、银行业务指标选取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外资持股对中资银行影响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股权结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外资持股相关理论
        一、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二、外部性理论
    第三节 银行业务经营相关理论
        一、巴塞尔协议相关理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金融创新理论
第三章 中资银行业务经营与外资股权现状
    第一节 中资银行业务经营现状
        一、外资持股的中资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二、外资持股的中资银行业务风险现状
    第二节 中资银行的外资持股现状
        一、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历程
        二、外资进入中资银行的方式
        三、外资进入对银行股权结构的影响
第四章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说
    第二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第三节 变量定义
        一、被解释变量
        二、解释变量
        三、控制变量
    第四节 模型建立
        一、单位根检验
        二、协整检验
        三、多重共线性检验
        四、F检验
        五、Hausman检验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回归分析
        一、外资持股对中资银行创新能力影响:主效应回归分析
        二、外资持股对中资银行创新能力影响:根据银行性质分样本回归分析
        三、外资持股对中资银行创新能力影响:以2015 年为节点分样本回归分析
        四、外资持股对中资银行创新能力影响:根据股权集中度分样本回归分析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银行业全面开放初期,外资持股比例增加抑制了中资银行业务创新
        二、外资持股中资银行首年对于中资银行创新业务的影响更为显着
    第二节 银行业发展政策建议
        一、中资银行经营发展建议
        二、中资银行业改革发展建议
        三、宏观层面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6)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商行发展
        1.2.2 政府干预与城商行发展
        1.2.3 城商行风险识别、预警及处置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研究逻辑和研究思路
        1.3.3 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逻辑
    2.1 区域均衡发展挑战、区域金融资源失衡和商业银行的崛起
        2.1.1 经济增长的区域极化与区域金融资源失衡的相互作用
        2.1.2 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与城商行的定位及其发展环境
    2.2 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中的地方政府与城商行的关系
        2.2.1 城商行在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中的作用
        2.2.2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行政干预
    2.3 金融开放对城商行影响的数理模型论证
        2.3.1 城商行的利润函数
        2.3.2 金融开放条件下各类银行利润函数与反应
        2.3.3 金融开放对各类银行的影响
    2.4 本章研究小结
第3章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主要情况
    3.1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
        3.1.1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的定位
        3.1.2 中国城商行发展的主要特征
        3.1.3 中国城商行发展的主要问题
    3.2 中国城商行发展面临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区域经济不平衡是城商行发展的大背景
        3.2.2 城商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3.2.3 地方政府干预的影响
        3.2.4 新常态条件下的发展要求
        3.2.5 金融开放对城商行的冲击
    3.3 本章研究小结
第4章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发展
    4.1 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本质
        4.1.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表现
        4.1.2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4.1.3 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4.2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的互动作用机理
        4.2.1 城商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4.2.2 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商行的作用机理
    4.3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互动绩效实证检验——以辽宁为例: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4.3.1 主要指标设计及数据来源
        4.3.2 计量模型建立
        4.3.3 计量处理与结果
        4.3.4 计量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研究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干预对城商行发展的影响
    5.1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干预:历史、模式与动力
        5.1.1 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系统的干预:金融分权的历史视角
        5.1.2 地方政府干预城商行的动力
        5.1.3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干预模式
    5.2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干预的作用机理
        5.2.1 政府行为对城商行的直接作用机制:基于股权控制和行政干预渠道
        5.2.2 政府干预对地方金融机构的间接作用机制:基于信用体系渠道
        5.2.3 地方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及政府行为的反作用影响
    5.3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干预影响的实证检验:以辽宁为例
        5.3.1 政府行政干预指标设计及模型建立
        5.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5.3.3 实证研究结论
    5.4 本章研究小结
第6章 城商行的风险及监测预警机制
    6.1 城商行的风险类型及表现
        6.1.1 市场约束带来的风险
        6.1.2 政府干预带来的风险
        6.1.3 城商行自身风险
    6.2 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基于熵值法
        6.2.1 指标设计
        6.2.2 监测预警体系
        6.2.3 实证分析及预警效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府救助和处置的国际经验借鉴
    7.1 危机救助的经验借鉴
        7.1.1 次贷危机期间的美国政府救助经验
        7.1.2 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救助经验
        7.1.3 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教训
    7.2 市场化处置和退出的国际经验借鉴
        7.2.1 健全法律法规
        7.2.2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7.2.3 退出的条件
        7.2.4 退出的方式
    7.3 对中国的启示
        7.3.1 明确职责及流程
        7.3.2 丰富市场化处置手段
        7.3.3 存款保险向“风险最小化型”转变
        7.3.4 建立危机信息共享和处置协调机制
    7.4 小结
第8章 A城商行案例分析
    8.1 案例背景
    8.2 发展历程
        8.2.1 经营规模扩张情况
        8.2.2 经营效益增长情况
        8.2.3 与地方政府关系
        8.2.4 区域经济对A城商行的支持情况
    8.3 风险承担
        8.3.1 风险规模
        8.3.2 原因探析
    8.4 风险处置
        8.4.1 处置框架
        8.4.2 政府注资的方式
        8.4.3 风险资产处置
    8.5 处置效果
        8.5.1 逐步恢复市场信心
        8.5.2 有效修复监管指标
        8.5.3 资产负债结构改善明显
    8.6 经验总结
        8.6.1 银行自身经验
        8.6.2 政府层面经验
第9章 发展建议
    9.1 推动城商行整合重组
        9.1.1 整合重组的思路与模式
        9.1.2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9.2 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9.2.1 厘清政府与银行边界,给与银行充分的自主权
        9.2.2 加强与政府融资平台合作,拓展城商行生存空间
        9.2.3 加快向零售银行转型
    9.3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9.3.1 多渠道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9.3.2 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9.3.3 健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
    9.4 多措并举提高抗风险能力
        9.4.1 将贷款权向总行集中,足额建立贷款损失专项准备
        9.4.2 引入战略投资者,提高综合竞争力
        9.4.3 实施市场扩张战略,拓展利润来源渠道
    9.5 提高对城商行的监管效能
        9.5.1 加强“一委一行两会”监管框架的横向协调
        9.5.2 强化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协调
        9.5.3 发挥好金融科技在监管中的功能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文献评析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银行效率相关理论分析
        2.2.2 审慎监管相关理论分析
    2.3 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2.3.1 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理论模型
        2.3.2 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机制
    2.4 小结
第3章 审慎监管及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概述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效率内涵
        3.1.2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内涵
        3.1.3 审慎监管内涵
    3.2 审慎监管概述
        3.2.1 审慎监管背景及目的
        3.2.2 审慎监管发展历程
        3.2.3 审慎监管工具
        3.2.4 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比较分析
    3.3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概述
        3.3.1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测度方法
        3.3.2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3.3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现状
    3.4 小结
第4章 审慎监管实施以来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变动分析
    4.1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变动分析方法选择
        4.1.1 财务指标法
        4.1.2 熵值法
    4.2 基于财务指标法的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变动分析
        4.2.1 从收益与成本角度分析
        4.2.2 从流动性角度分析
        4.2.3 从资产质量与安全性角度分析
        4.2.4 从发展能力角度分析
    4.3 基于熵值法的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变动分析
        4.3.1 指标选取
        4.3.2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变动分析
        4.3.3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变动比较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审慎监管条件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测度
    5.1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静态测度
        5.1.1 三阶段DEA模型研究方法
        5.1.2 投入与产出指标选取
        5.1.3 环境变量选取
        5.1.4 数据来源与说明
        5.1.5 三阶段DEA模型静态测度结果与分析
    5.2 基于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动态测度
        5.2.1 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研究方法
        5.2.2 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动态测度结果与分析
    5.3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演进分析
        5.3.1 σ收敛检验
        5.3.2 β收敛检验
    5.4 小结
第6章 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实证分析
    6.1 模型设定及计量方法说明
        6.1.1 模型设定
        6.1.2 计量方法说明
    6.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6.2.1 变量选取
        6.2.2 数据说明
    6.3 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6.3.1 实证发现及原因分析
        6.3.2 异质性分析:商业银行类型
        6.3.3 稳健性检验
    6.4 进一步研究:门槛检验
        6.4.1 门槛模型设定
        6.4.2 门槛效应检验
        6.4.3 门槛效应结果与分析
    6.5 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传导机制实证检验
        6.5.1 商业银行稳定性传导机制检验
        6.5.2 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传导机制检验
        6.5.3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传导机制检验
    6.6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审慎监管政策逐渐完善并且商业银行相应监管指标均高于最低标准
        7.1.2 基于财务角度审慎监管实施以来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呈现下降趋势
        7.1.3 审慎监管条件下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存在明显差异
        7.1.4 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产生一定影响且存在多种影响机制
    7.2 对策建议
        7.2.1 树立审慎经营理念
        7.2.2 明确自身战略定位
        7.2.3 科学调控审慎监管指标
        7.2.4 重视金融科技发展
        7.2.5 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
        7.2.6 推进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与创新
        7.2.7 增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力度
        7.2.8 把握金融开放机遇
        7.2.9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9)金融创新、收入结构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框架
    1.5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制度因素理论
        2.1.2 规避管制理论
        2.1.3 交易成本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金融创新的研究综述
        2.2.2 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综述
        2.2.3 金融创新对银行影响的研究综述
    2.3 文献评述
3 金融创新、收入结构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3.1 金融创新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3.1.1 银行产品业务创新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3.1.2 银行经营管理服务创新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3.1.3 银行技术创新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3.1.4 银行组织结构创新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3.2 收入结构对银行金融创新水平与其盈利能力关系影响的理论分析
        3.2.1 净息差对金融创新水平与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关系的中介作用
        3.2.2 非利息收入对金融创新水平与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关系的中介作用
    3.3 研究假设提出
4 银行金融创新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指标选取的原则
    4.2 银行金融创新水平分析指标
        4.2.1 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水平指标
        4.2.2 银行服务管理创新水平指标
        4.2.3 银行金融技术创新水平指标
        4.2.4 银行组织结构创新水平指标
    4.3 银行金融创新水平分析对象
    4.4 建立银行金融创新水平分析方法
        4.4.1 各类分析方法简介及优缺点
        4.4.2 因子分析法
    4.5 建立银行金融创新水平实证分析
        4.5.1 数据的处理与检验
        4.5.2 因子的选择与命名
        4.5.3 因子的综合得分值
    4.6 本章小结
5 金融创新、收入结构对银行盈利能力的计量检验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2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5.2.1 变量设计
        5.2.2 模型构建
    5.3 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5.4 收入结构的中介作用分析
        5.4.1 金融创新对银行盈利的影响分析
        5.4.2 金融创新对收入结构的影响分析
        5.4.3 收入结构中介作用的影响分析
        5.4.4 滞后期模型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相关政策建议
    6.1 增强银行金融创新水平的建议
        6.1.1 建立金融创新水平综合评价体系
        6.1.2 盈利增长应用于新兴技术的投入
        6.1.3 监管立法规范金融创新
    6.2 优化银行收入结构的建议
        6.2.1 提高利息业务的盈利能力
        6.2.2 降低利息业务的成本费用
        6.2.3 推进非利息业务综合化发展
        6.2.4 拓展创新型非利息业务
        6.2.5 均衡发展投资交易类业务
    6.3 提升银行盈利能力的建议
        6.3.1 提升银行管理效率水平
        6.3.2 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6.3.3 增强金融科技硬实力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同业业务
        2.1.2 同业融资和同业投资
        2.1.3 同业资产业务、同业负债业务、同业中间业务
    2.2 理论基础
        2.2.1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2.2.2 合作竞争理论
        2.2.3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理论
第三章 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运行现状
    3.1 杨凌农商行及其业务概况
        3.1.1 杨凌农商行概况
        3.1.2 杨凌农商行业务概况
    3.2 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历程
        3.2.1 同业业务发展
        3.2.2 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发展
    3.3 同业业务的现状
        3.3.1 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发展规模
        3.3.2 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
        3.3.3 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风险管理
    3.4 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的类型及其运行
        3.4.1 同业资金业务
        3.4.2 同业票据业务
        3.4.3 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的运行
    3.5 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的特点
        3.5.1 同业业务的特点
        3.5.2 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的特点
第四章 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运行中的问题及其成因
    4.1 现存问题
        4.1.1 规模小,市场议价能力弱
        4.1.2 机构资质低,业务范围小
        4.1.3 团队人员专业化素质低,市场预判能力有限
        4.1.4 融资渠道少,流动性压力大
    4.2 成因分析
        4.2.1 农商行自身方面
        4.2.2 杨凌示范区地方金融机构设置方面
        4.2.3 监管环境方面
第五章 国内典型地区农商行同业业务实践及经验借鉴
    5.1 大连农商行同业业务发展实践
        5.1.1 完善的组织架构
        5.1.2 合理的岗位设置
        5.1.3 优秀的人才储备
    5.2 郑州农商行同业业务发展实践
        5.2.1 设置专岗专人负责
        5.2.2 提升人员素质
        5.2.3 加强日常合规管理
    5.3 安徽农商行同业业务发展实践
        5.3.1 有效管理同业资产负债结构
        5.3.2 控制业务总量,合理控制业务比重
        5.3.3 改变同业业务同质化
    5.4 吉林农商行同业业务发展实践
        5.4.1 整合组织机构,树立大同业的理念
        5.4.2 创新业务流程,推行差异化营销
        5.4.3 培育专业性人才,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5.5 经验借鉴
        5.5.1 明确重点,把握方向
        5.5.2 以人为本,提升素质
        5.5.3 不断创新,突出特色
        5.5.4 防控风险,合规经营
第六章 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发展的思路及举措
    6.1 发展思路和关键点
        6.1.1 发展思路
        6.1.2 关键点
    6.2 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发展原则
        6.2.1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6.2.2 夯实基础,完善服务
        6.2.3 紧贴市场,开拓创新
        6.2.4 部门联动,条线合力
    6.3 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的规范化运行
        6.3.1 组织管理规范化
        6.3.2 业务授信规范化
        6.3.3 交易审批、资金管控规范化
        6.3.4 风险管控规范化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机制管理层面
        7.2.2 业务管理层面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WTO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行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胡彦鑫.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徐州铜山农商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 侯力.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D]. 邹昌波. 四川大学, 2021(12)
  • [4]股权结构对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D]. 令狐菲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5]外资持股对中资银行业务创新的影响研究[D]. 李雨桐.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6]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 杨西水. 辽宁大学, 2020(07)
  • [7]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研究[D]. 马妍妮. 辽宁大学, 2020(07)
  • [8]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9]金融创新、收入结构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D]. 刘妍.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杨凌农商行同业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 张琳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WTO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