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岭隧道岩溶管道涌泥及治理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相辉[1](2019)在《隧道突泥灾害致灾介质失稳破坏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突泥灾害是威胁隧道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的一种多发性地质灾害,具有破坏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大型突泥灾害(突泥量>10000m3),极易造成设备掩埋与损毁、人员伤亡等严重事故,甚至会诱发地表塌陷等次生灾害。突泥灾变机理研究是预防和治理突泥灾害的基础。以往对突泥灾害的研究,较侧重于地质构造、地下水、施工扰动等外因对灾害发生的诱导作用,忽视了致灾介质自身力学性能对突泥灾害发生与否的影响。本文以突泥灾害致灾介质为研究对象,以粘聚力作为评价其状态主要力学指标,对致灾介质粘聚力随孔隙比的变化规律及其失稳临界粘聚力值,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1)以69个突泥案例为基础,从致灾构造类型、突泥量、突泥次数、介质成分等方面研究了突泥灾害特征。揭示了突泥量、突泥次数与致灾构造类型的关系。分析了致灾介质固体成分,确定了致灾介质的级配土属性。(2)以致灾介质力学性能为内因,以影响致灾介质失稳破坏过程的其它因素(地应力、地下水压力、施工扰动等)为外因,以断层类突泥为例,建立了突泥灾变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致灾介质失稳破坏过程,揭示了孔隙比增大导致的粘聚力减小是致灾介质失稳破坏的主要原因。(3)以粘聚力作为评价致灾介质状态的主要力学指标,将土粒简化为边长不等的正方体,将土粒排列形式简化为等间距、有序排列,建立了均匀致灾介质结构模型,获得了土粒间距、有效面积率与孔隙比的关系,推导了致灾介质粘聚力变化函数,揭示了粘聚力随孔隙比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直剪试验验证了函数的正确性。(4)设计并开展了致灾介质失稳试验,不考虑外因影响,研究了饱和致灾介质失稳临界粘聚力。综合考虑致灾介质强度及其衰减特征,提出了评价致灾介质失稳风险的无量纲指标——“可突性指标K”,并根据“可突性指标K”对致灾介质失稳风险等级进行了划分。。(5)针对地下水渗流对致灾介质失稳破坏的影响,以水力梯度表征渗流作用,分析了渗流对土粒失稳的影响,获得了失稳临界粘聚力与水力梯度的正相关关系,并分别通过失稳试验与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考虑渗流对致灾介质失稳破坏的影响,对致灾介质失稳风险分级方法进行了修正。
黄鑫[2](2019)在《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基础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得到高度发展,隧道修建所面临的地质环境也日益复杂,强岩溶、大埋深、高地压,地质构造极端复杂,导致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已经成为制约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突水突泥孕灾环境认识不清,对突水突泥灾害是否发生判识不准是隧道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和难以遏制主要原因。本文以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等众多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软件研发、理论分析、试验装置研制、室内试验、典型案例分析等手段,开展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及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三个方面研究,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调研了我国300余例隧道突水突泥工程案例,揭示我国突水突泥隧道的分布特征,进而将诱发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致灾系统划分为3类1 1型,即岩溶类(占比45%,1 42例,包括溶蚀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河型)、断层类(占比28%,86例,包括富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和其他成因类(占比27%,84例,包括侵入接触型、构造裂隙型、不整合接触型、差异风化型、特殊条件型),提出了不同类型致灾系统的结构特征、赋存规律以及识别方法,并对每种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研究了隧道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提出了直接揭露型、渐进破坏型、渗透失稳型、间歇破坏型4种典型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表征了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孕育、发展过程和致灾特征。(2)提出一种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RBAM法,可用于隧道工程现场突水突泥的快速判识。考虑水动力条件、不良地质、抗突体厚度和围岩特征四个方面因素,构建了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各影响因素等级划分方法与评分体系,形成了适用于工程现场快速查询与评判的影响因素分级与评分表,阐述了抗突评判方法的实施流程。同时,开发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实现了抗突评判的程序化和界面化,简化了评判操作,便于推广和使用。工程案例抗突评判结果与实际相符合,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研究了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的不同破坏类型及二次突水突泥的致灾因素,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隧道突水突泥临灾判据。针对弱透水性充填介质整体滑移型破坏,提出了最危险滑动面确定方法,推导了抗突体上作用力计算公式,并采用郎肯主动土压力理论进行了验证。采用弹性梁理论,基于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准则分别建立了完整和含裂隙抗突体的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公式,揭示了最危险滑动面和最小安全厚度影响因素。针对强透水性充填介质的渗透失稳型破坏,考虑渗流通道的实际流程弯曲问题,引入了毛管的弯曲度概念,建立了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提出了毛管弯曲度与土体颗粒级配、孔隙率及骨架土体渗透系数的关系,并引入螺旋升角的概念将弯曲度与渗流通道倾角建立联系。针对颗粒骨架孔隙中可动颗粒含量的不同,分别建立了考虑和忽略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可动颗粒启动的临界水头梯度计算公式。针对二次突水突泥,建立了考虑清淤和降雨的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揭示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机理。(4)考虑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影响着隧道突水突泥特性,研制了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该装置分为搅拌装置、水平流水槽、竖向沉积箱和突水突泥控制装置四部分,主体采用了具有高透明度的有机玻璃材质,实现了充填介质沉积过程和间歇型突水突泥过程的可视化。开展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揭示了溶洞分层沉积特征及颗粒与距离对充填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再现了清淤和地下水补给诱发二次(多次)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揭示了水头高度、沉积高度和颗粒级配对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水头高度的增加,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发展时间越短,更加猛烈,泥沙涌出量也随之增加;随着泥沙沉积高度增加,隧道突水突泥经历的时间越长;在相同条件下,充填介质颗粒越大,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孕灾时间越长,更易发生间歇型突水突泥。(5)针对贵南高铁朝阳隧道PDK1 70+67]里程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系统分析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及充填介质特征。研究了充填介质的颗粒级配特征,得到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破坏模式属于渗透失稳型。研究了充填介质颗粒的磨圆度和矿物成分特征,结合突水突泥特性与隧址区水文地质特征,确定了突水突泥的地下水来源,即揭露溶洞与地下河存在水力联系。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层倾角、地表降雨、地下水来源揭示了溶洞发育与突水突泥成因,为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抗突评判结果显示朝阳隧道PDK170+671里程发生滞后破坏,与工程实际相吻合。
张鹏[3](2019)在《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提出山岭隧道施工时常会遇到突涌水灾害,严重威胁施工安全,如何对突涌水灾害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及防控是隧道工程中面临的难点问题。论文通过对隧道已发生突涌水灾害的案例分析,进行山岭隧道突涌水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以典型山岭隧道的突涌水段为工程依托,综合利用现场调研、测试、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分析了突涌水的原因及机理,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研究成果不仅对依托隧道的突涌水防治提出了建议,还可以为同类隧道提供参考。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案例收集和现场调研,分析了30余座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的基本情况、形成机理及处治措施,提出了突涌水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力条件的影响,并重点考虑了施工期间的施工因素对突涌水的影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模型作为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模型,选取了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力条件和施工因素作为一级指标,并采用突涌水灾害有关的16个影响因素作为二级指标,建立模糊层次模型。通过风险矩阵法确定隧道突涌水的风险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模型。(2)依据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提出的突涌水风险等级,并结合隧道突涌水灾害的主要防控措施,提出了不同风险级别的突涌水防控措施建议。同时根据隧道现场突涌水量的大小和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建议。(3)以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段为依托,对突涌水段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该段处于高风险中。通过对现场的水文地质、突涌水特点、围岩结构特征的调查,对隧道突涌水的原因及机理进行了分析,依据突涌水段的具体特征,提出了“排堵结合,限量排放”的综合处治方案。(4)针对典型山岭隧道的突涌水灾害处治措施,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开展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研究隧道围岩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支护结构的特征,通过布点监测,对比了不同工况下“径向注浆封堵”措施对监测断面的位移变化规律,采取合理的“径向注浆封堵”措施,结果显示在隧道开挖至监测断面后围岩较早地进入稳定平衡状态。
李术才,许振浩,黄鑫,林鹏,赵晓成,张庆松,杨磊,张霄,孙怀凤,潘东东[4](2018)在《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分类、地质判识、孕灾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文中提出致灾构造是突水突泥灾害发生的内在条件和控制因素,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兼具蓄积地下水的自然属性与突水突泥致灾性的社会属性,是地质条件与地下工程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体。通过221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统计分析,将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划分为3类11型,即岩溶类(溶蚀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暗河型),断层类(富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其他成因类(侵入接触型、层间裂隙型、不整合接触型、差异风化型、特殊条件型),研究不同类型致灾构造的结构特征、赋存规律和地质判识方法,并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统计分析表明,岩溶类致灾构造突水突泥数量居首(约占48%,105例),断层类次之(约占29%,65例),最后为其他成因类(约占23%,51例)。提出4种典型的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即直接揭露型、渐进破坏型、渗透失稳型和间歇破坏型。研究成果为突水突泥灾害的致灾机制与灾害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对隧道安全施工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储汉东[5](2017)在《岩溶隧道突水机理及防突层安全厚度研究》文中认为当隧道穿越岩溶地区时,受复杂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往往会遭遇突水涌泥等大型地质灾害。隧道突水以其高发率、突发性、危害大等特点,严重制约着岩溶区地下工程建设的发展:突水灾害常伴随着不可估量的损失,坑道被淹、机制设备损毁、施工被迫中断,或引起水土流失、水资源平衡破坏等不可逆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我国岩溶区辽阔,地下空间资源发展前景更是广阔,作为岩溶区典型地质灾害的隧道突水问题,俨然已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前沿热点。本文以国内典型岩溶铁路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实例调查、数值计算、理论分析、数值模型试验等手段,从详细调研国内多起代表性突水事件入手,全面分析了岩溶隧道的突水模式及灾变机理,基于不同理论或施工力学响应,对比研究了防突层安全厚度的预测方法,取得了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1)基于大量岩溶隧道突水资料的统计分析,从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角度分析了岩溶发育特征,得到了不同构造区及岩溶发育带的含水构造类型;提出突水能量贮存、能量释放条件、能量爆发催化是突水灾害的形成主线,并分步研究了突水的灾变特征,基于此主线,阐明了突水发生条件的影响因素,构成了突水灾害发生的控制因素集;(2)选取多起具代表性的岩溶隧道重大突水事件,详细调研其致灾过程、致灾机理,在此基础上概化出各事件的突水模型;对比分析各突水模型,基于致灾关键体的不同,将岩溶隧道突水模式划分为隔水岩盘破坏模式及填充介质失稳模式两大类,提出前、后者的致灾关键体分别为隔水岩盘及含水构造内填充介质;根据含水构造与隧道空间位置关系,又将隔水岩盘破坏模式细分为相交式、分离式,将填充介质失稳模式细分为顶伏式、侧伏式、底伏式、贯通式;突水模式的划分为突水机理及防突层厚度的分类研究提供基础;(3)隔水岩盘破坏模式突水的灾变机理为防突岩盘的失稳破坏。首先分别从物理、力学角度分析了岩溶水对隔水岩盘的弱化作用;其次根据隔水岩盘的质量优劣,分别采用突变理论、岩体断裂力学及关键块体理论,对岩盘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失稳机理进行研究,并指出隔水岩盘在突水过程中的破坏模式具有非确定性;最后针对岩盘破坏非确定性特征,采用可考虑渗流—损伤耦合机制的数值软件对隔水岩盘的失稳过程进行分析,再现了岩盘内突水通道的形成过程,并据多场信息随隧道开挖过程的演化规律揭示了隔水岩盘的失稳破坏机制;(4)填充介质失稳模式突水的灾变机理为填充介质的失稳破坏。基于大量突水实例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含水构造内填充介质的不同种类,并据此分析了填充介质渗透特性的区别;基于渗透性差异,分析了填充介质渗透失稳及滑移失稳机制,并采用工程实例分别进行了验证。(5)基于防突层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防突层质量及岩溶水压是导致防突层失稳破坏的最关键因素;将含水溶腔位于隧道顶部、侧部、底部工况下的防突层简化为两端固支梁模型,将含水溶腔发育于掌子面正前方工况下的防突层简化为四周固支圆板模型,利用弹性理论,基于梁板抗弯、抗剪、或抗拉强度准则建立防突层安全厚度预测方法;将顶部、底部防突层简化为两端固支梁模型,将掌子面前方、侧部防突层简化为四周固支板模型,基于尖点突变模型,建立防突层安全厚度计算公式;(6)交叉组合工程实际中常见级别围岩及溶腔水压,形成不同计算工况,据此分别建立存在相交式、分离式突水隐患隧道的数值模型试验,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研究分步开挖及分步支护条件下隧道施工力学响应;提出并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不同围岩级别及岩溶水压条件下模型及防突层位移场演化规律,并据此提出不同围岩级别与岩溶水压组合工况下防突层的安全厚度值,通过对结果进行回归拟合分析,分别建立了相交式、分离式突水隧道在不同围岩条件下的防突层安全厚度计算公式;(7)分别选取存在相交式、分离式突水隐患的隧道作为工程适用性研究素材,检验了防突层安全厚度预测方法的可行性及合理性,发现基于强度理论及突变理论的防突层安全厚度预测方法可适用于某些工况,但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施工力学响应的预测模型运用简单,且工程表现完美,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及操作性,易被现场工程师所接受,在实际工程中可作强有力的参考。
安文生[6](2017)在《管道型岩溶隧道突水涌泥致灾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 ——以大寨隧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管道型岩溶因岩溶裂隙经过进一步溶蚀扩大,呈现汇流的管道特征,且岩溶管道在地下水循环系统中有导水路径的特征,发生突水涌泥时,灾害影响比较严重。本文以在建的贵州省毕节市至二龙关(省界)高速公路大寨隧道为工程依托,对管道型岩溶隧道突水涌泥致灾机理及处治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建立修正后的围岩最小防突厚度和充填介质渗透、滑移失稳力学模型,并运用到大寨隧道的工程实践中进行分析预测;然后,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分析岩溶管道渗透突水机理的预测分析;最后,将预测分析结果应用到大寨隧道突水涌泥的处治措施中。本论文主要得到以下几个结果:(1)通过发生突水涌泥的灾害特征和机理分析,建立相关力学模型,得出:(1)隧洞发生突水涌泥时围岩最小防突厚度的界限条件;(2)充填介质渗透、滑移失稳时充填体的稳定系数K,以此来判断该处是否发生突水涌泥情况。(2)分析渗流基本定律、应力场和渗流场的相互作用机理,利用FLAC3D的分析方法,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研究:(1)分析流固耦合前后的围岩应力、孔隙水压力及竖向位移的变化,发现由于水压渗透影响,孔隙水压力和围岩有效应力有所降低,隧洞周边沉降增大;(2)当围岩在不同侧压力系数的情况下,得出随着λ的不断增大,隧洞围岩的塑性区不断增大,最终导致突水涌泥;(3)在不同溶腔水压力作用下,充填介质和隧洞之间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变化,得到随着P的增大,应力、位移和塑性区都在不断增大,最终导致隧洞突水涌泥现象;(4)最后分析不同充填厚度对隧洞的影响,通过周围塑性区和内部位移变化,表明随着充填物的增加,隧洞发生突水涌泥的现象会愈来愈小。(3)通过对管道型岩溶隧道发生突水涌泥灾害的机理和模拟预测分析,提出大寨隧道发生突水涌泥灾害的处治技术。本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考虑管道型岩溶隧道中充填介质的渗透破坏模式,提出破坏形式的条件,而且可以综合考虑施工扰动因素和水压作用,揭示岩溶管道的致灾机理,以及隧道施工前期所采用的预测预报方法及出现突水涌泥灾害时的处治措施,这些都对隧道工程中出现类似灾害的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何宇[7](2016)在《隧道工程中不良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战略重心的转移以及保经济增长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公路隧道、铁路隧道以及引水隧道等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机械设备以及人力资源进行修建。然而隧道施工的难度较高,其质量和安全控制也较难控制。本文对在建或已建隧道中出现的地质构造引起的地质灾害进行归纳研究,力求取得一些共性规律,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借鉴,提前起到预示危险的作用,为人生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本文以构造地质学的理论为基础,以各种现场典型的工程实例为素材,通过对各种地质构造现象进行归类分析,探寻隧道施工中穿越每一种地质构造时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节理破碎带对隧道施工可能造成围岩变形失稳坍塌及涌水等地质灾害情况。褶皱对隧道施工可能发生(1)通过背斜核部破碎岩体或层间错动破碎带(顺层断层破碎带),围岩变形失稳坍方。(2)揭穿背斜核部破碎岩体含水体涌水;揭穿地下向斜含水构造单元涌水;通过地下向斜核部断层,地下向斜含水构造单元水通过断层涌水。(3)通过背斜、向斜核部断层,断层破碎带围岩变形失稳坍方;通过层间错动破碎带(顺层断层破碎带),围岩变形失稳坍方。(4)开挖揭穿可溶岩地区褶皱核部岩层脱空部位发育的岩溶带来的岩溶地质灾害(包括涌突水、涌突泥、涌沙、泥石流等)。岩溶对隧道施工可能发生(1)涌突水、涌突泥、涌沙。(2)隧道洞内泥石流。(3)围岩变形失稳坍方。(4)由以上三点灾害引发的地表塌陷及地表水源枯竭。断层破碎带对隧道施工可能发生(1)压性断层带:围岩破碎变形、围岩失稳坍方、涌水、上盘破碎带饱水夹黏土破碎围岩坍塌流动形成隧道洞内泥石流等。(2)张性断层主干断层带及两侧破碎带:围岩变形以及失稳坍方、涌水。
王建望[8](2014)在《云雾山岩溶隧道超前探测及处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岩溶地区修建的隧道越来越多。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岩溶区修建隧道在国内外都是个技术难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岩溶隧道施工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云雾山隧道具体情况,对岩溶隧道超前探测技术及处治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对岩溶隧道溶腔溶洞探测综合技术的研究,采取地质法、物探法(TSP203法、地质雷达法、红外探水法等)和钻探法(超前深孔钻探、超长炮孔钻探)等综合方法进行超前地质探测,成功判明溶洞的边界、范围、水量、水压、水质等参数,由降雨量和同期洞内溶腔涌水量观测统计,采用水均衡法预测出最不利条件下的溶腔涌水量,为制定溶腔处理方案降低施工风险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改进空口管、比选机械及钻具配套和钻孔工艺,针对不同填充类型溶腔使用不同型号的配套机械,实现带水钻探作业,使高压、富水、充填溶腔钻机钻进效率得到突破。通过对钻机钻进过程中探测的不同围岩的变化,以及钻孔角度、长度等参数分析,较准确的判释前方溶洞发育的地质特征。研究了释能降压施工技术,对溶腔内填充物性质、地表水文与溶洞的连通性等地质特性分析后,对溶洞溶腔采取爆破直接揭示,达到了降低水压、排除突泥突水风险的效果,该技术能快速通过高压、富水、充填溶腔。通过对云雾山隧道施工所遇到的岩溶进行分类,提出了分类整治的方针,形成了系统和科学的相应成套处理模式和技术方案。云雾山隧道施工中通过运用综合超前探测技术和溶洞处治技术,安全地通过了隧道岩溶地段。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王晓琴[9](2014)在《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涌水治理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涌水是隧洞施工中最常见的水文地质现象,大量的涌水往往给工程带来许多困难和危害,甚至造成严重事故而迫使工程停工,从而大大影响工程施工。隧洞涌水的防治方法主要是排水法和止水法。本论文以大瑶山隧洞、老青山隧洞、南玲隧洞处理涌水施工为研究对象,同时分析探讨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地下水的活动特征和出水构造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大瑶山隧洞F9断层采用预突泥灌浆和短管棚结合的地层预加固方法;老青山输水隧洞F7断层破碎涌水带采取工作面预突泥灌浆堵水和加固地层;南岭隧洞以高压劈裂突泥灌浆及长管棚支护为主。归纳总结围岩突泥灌浆堵水、地表陷坑处理及改移河道、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地质预测预报等的一整套岩溶综合整治的技术;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阶段面临的地下水具有压力高、稳定流量大等特点,对涌水采用引排封堵结合的处理方法,以“探、防、排、控、堵”为基本原则,确保隧洞安全、快速施工。通过实例分析,归纳总结出典型隧洞涌水的一些经验和技术,以为保证类似隧洞工程的正常施工提供借鉴方案。
罗雄文[10](2014)在《深长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及其致灾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愈加增多。隧道工程建设方兴未艾。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情况复杂,深长隧道也日益增多。这些深长隧道的施工往往要穿越各种不良地质体(如断层破碎带、岩溶、地下水等),由此引发的隧道地质灾害也越来越多。突水突泥是深长隧道施工中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在施工过程中不加防范往往造成巨大经济财产损失,有时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的后果。而突水突泥灾害的发生与隧道施工开挖工作面接近前方存在的含水(泥)体或隧道开挖临空面外存在的含水(泥)体密切相关。本文在充分调研了国内外深长隧道突水突泥灾害产生原因的基础之上,系统地提出了深长隧道五种突水致灾构造:未胶结的富水压性断层上盘强烈破碎带、未胶结的富水张性断层带、未胶结的富水顺层错动(节理密集发育)破碎带、充水岩溶和地下向斜储水构造含水体;三种突泥致灾构造:底部充填黏土的水、泥混合充填岩溶、与地表相通的饱和黏土充填岩溶和大型压性断层主干断层断层泥带。同时,对致灾构造的构成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对致灾构造的致灾模式和灾害特征进行了详尽分析。最后,对相应的致灾构造引发的突水突泥灾害进行了例析。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提高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预报准确率,对实现突水突泥灾害预警和防控起到促进作用。
二、南岭隧道岩溶管道涌泥及治理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岭隧道岩溶管道涌泥及治理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隧道突泥灾害致灾介质失稳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突泥灾变机理研究现状 |
1.2.2 突泥灾害风险研究现状 |
1.2.3 其它工程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
1.2.4 岩土介质性能研究现状 |
1.2.5 突泥灾害治理技术简介 |
1.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突泥灾害特征与灾变模型 |
2.1 突泥灾害定义与特征分析 |
2.1.1 突泥灾害的定义 |
2.1.2 突泥灾害案例统计 |
2.1.3 突泥灾害特征分析 |
2.2 突泥灾变模型 |
2.2.1 致灾介质突泥灾变模型 |
2.2.2 突泥时机与次数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致灾介质粘聚力变化规律研究 |
3.1 致灾介质孔隙结构模型 |
3.1.1 土粒间距与孔隙比关系分析 |
3.1.2 致灾介质有效面积率 |
3.2 基于孔隙比的致灾介质粘聚力变化函数 |
3.2.1 基于土粒间吸引力的粘聚力函数 |
3.2.2 基于孔隙比的粘聚力函数 |
3.2.3 均匀粒径致灾介质粘聚力函数 |
3.3 粘聚力变化函数验证试验 |
3.3.1 试验材料矿物成分分析 |
3.3.2 均匀粒径致灾介质直剪试验 |
3.3.3 不同级配致灾介质直剪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致灾介质失稳试验与可突性研究 |
4.1 致灾介质失稳试验 |
4.1.1 试验系统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方法及步骤 |
4.2 致灾介质失稳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试验结果 |
4.2.2 致灾介质失稳临界粘聚力 |
4.3 致灾介质可突性指标 |
4.3.1 致灾介质粘聚力变化规律 |
4.3.2 可突性指标 |
4.4 致灾介质可突性评价方法 |
4.4.1 可突性指标变化规律 |
4.4.2 可突性指标的界限值 |
4.4.3 致灾介质失稳风险等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渗流对致灾介质失稳破坏的影响研究 |
5.1 渗流力对致灾介质失稳的影响 |
5.1.1 渗流对单个土粒状态的影响 |
5.1.2 致灾介质失稳临界粘聚力函数 |
5.1.3 渗流影响系数 |
5.2 临界粘聚力函数试验验证 |
5.2.1 致灾介质失稳试验 |
5.2.2 临界粘聚力函数的可靠性分析 |
5.3 临界粘聚力函数数值模拟验证 |
5.3.1 接触模型 |
5.3.2 细观参数标定 |
5.3.3 致灾介质失稳数值模拟方法 |
5.3.4 致灾介质失稳模拟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考虑渗流影响的致灾介质失稳风险分级方法 |
5.4.1 致灾介质水力梯度确定方法 |
5.4.2 致灾介质失稳风险分级方法 |
5.5 案例验证 |
5.5.1 工程概况 |
5.5.2 致灾介质失稳风险判识 |
5.5.3 注浆量控制指标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获得/申请的专利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
(2)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方面 |
1.2.2 隧道突水突泥的判识方面 |
1.2.3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方面 |
1.2.4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及其地质判识 |
2.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抗突体定义 |
2.1.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 |
2.1.2 抗突体 |
2.2 我国突水突泥隧道分布特征 |
2.3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 |
2.4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结构特征与地质判识及典型案例分析 |
2.4.1 岩溶类致灾系统 |
2.4.2 断层类致灾系统 |
2.4.3 其他成因类致灾系统 |
2.5 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 |
2.5.1 直接揭露型突水突泥 |
2.5.2 渐进破坏型突水突泥 |
2.5.3 渗透失稳型突水突泥 |
2.5.4 间歇破坏型突水突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 |
3.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评判方法的建立 |
3.1.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3.1.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等级划分 |
3.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等级划分 |
3.2.1 抗突体厚度 |
3.2.2 不良地质 |
3.2.3 水动力条件 |
3.2.4 围岩特征 |
3.3 实施流程 |
3.4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 |
3.5 工程验证 |
3.5.1 工程概况 |
3.5.2 抗突评判影响因素分析 |
3.5.3 抗突评判结果与分析 |
3.5.4 抗突评判软件应用 |
3.5.5 基于抗突评判结果的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处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
4.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的隧道突水突泥最小安全厚度 |
4.1.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力学模型 |
4.1.2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最小安全厚度公式 |
4.1.3 最危险滑动面与最小安全安全厚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4 讨论 |
4.2 充填介质渗透失稳的无粘性土管涌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
4.2.1 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
4.2.2 可动颗粒起动机理 |
4.2.3 可动颗粒起动的临界水头梯度 |
4.2.4 算例分析及讨论 |
4.3 考虑清淤和降雨的隧道间歇型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
4.3.1 降雨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
4.3.2 清淤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
4.3.3 充填型溶洞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室内试验 |
5.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
5.1.1 溶洞结构特征 |
5.1.2 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
5.2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 |
5.2.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 |
5.2.2 试验方案与流程 |
5.2.3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5.2.4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 |
5.2.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工程案例与充填介质特征分析 |
6.1 工程概况 |
6.1.1 地形地貌 |
6.1.2 地层岩性 |
6.1.3 地质构造 |
6.1.4 水文地质特征 |
6.2 隧道间歇型突水情形 |
6.3 溶洞充填介质特性分析 |
6.3.1 充填介质颗粒级配分析 |
6.3.2 充填介质颗粒磨圆度分析 |
6.3.3 充填介质矿物成分分析 |
6.4 水文地质条件与突水突泥地下水来源判定 |
6.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原因分析 |
6.6 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及软件应用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2 隧道突涌水灾害防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案例分析 |
2.1 摩岗岭隧道 |
2.2 乌鞘岭隧道 |
2.3 摩天岭隧道 |
2.4 岑溪大隧道 |
2.5 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2.6 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典型防控技术 |
2.7 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典型处治技术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
3.1 隧道突涌水安全风险事故严重程度评估 |
3.2 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原理 |
3.2.1 模糊-层次综合评判体系简介 |
3.2.2 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体系 |
3.2.3 层次分析法体系 |
3.3 隧道突涌水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3.3.1 权重确定 |
3.3.2 隶属度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防控措施及灾害处治建议 |
4.1 隧道突涌水风险防控措施 |
4.2 隧道突涌水灾害处治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处治方案研究 |
5.1 依托工程概况 |
5.2 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 |
5.3 隧道突涌水原因分析 |
5.3.1 涌水点地质特征 |
5.3.2 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汇总 |
5.3.3 突涌水来源和通道 |
5.4 隧道突涌水处治措施 |
5.4.1 处治基本方案 |
5.4.2 超前管棚 |
5.4.3 注浆加固 |
5.4.4 结构整治 |
5.4.5 排水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处治措施的数值模拟分析 |
6.1 计算模型设计 |
6.1.1 模型范围及尺寸 |
6.1.2 模型材料参数 |
6.1.3 施工过程模拟 |
6.1.4 目标面的确定 |
6.1.5 工况拟定 |
6.2 不同工况下隧道衬砌位移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典型隧道突涌水案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5)岩溶隧道突水机理及防突层安全厚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岩溶隧道突水机理研究现状 |
1.2.2 防突层安全厚度研究现状 |
1.2.3 目前研究尚存问题 |
1.3 研究工作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岩溶发育特征与隧道突水控制因素 |
2.1 岩溶发育特征 |
2.1.1 可溶性岩石的性质 |
2.1.2 岩溶地质构造特征 |
2.1.3 岩溶发育带及赋存形态 |
2.2 岩溶隧道突水灾变特征 |
2.2.1 含水构造的能量储存 |
2.2.2 突水能量释放条件 |
2.2.3 施工扰动的触发 |
2.3 岩溶隧道突水控制因素 |
2.3.1 地质因素 |
2.3.2 水文因素 |
2.3.3 施工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突水事件调查与突水模式划分 |
3.1 宜万铁路线典型突水事件 |
3.1.1 野三关隧道 |
3.1.2 马鹿箐隧道 |
3.1.3 大支坪隧道 |
3.1.4 别岩槽隧道 |
3.1.5 齐岳山隧道 |
3.2 其他铁路线典型突水事件 |
3.2.1 大瑶山隧道 |
3.2.2 圆梁山隧道 |
3.2.3 象山隧道 |
3.2.4 南岭隧道 |
3.3 岩溶隧道突水模式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隔水岩盘破坏模式突水灾变机理 |
4.1 岩溶水对隔水岩盘的弱化作用 |
4.1.1 岩溶水的软化溶蚀作用 |
4.1.2 岩溶水的冲刷扩径作用 |
4.1.3 岩溶水的有效应力作用 |
4.2 隔水岩盘水力破坏模式及机制 |
4.2.1 整体破断失稳 |
4.2.1.1 整体破断失稳过程分析 |
4.2.1.2 整体破断失稳力学分析 |
4.2.2 水力劈裂破坏 |
4.2.2.1 水力劈裂破坏过程分析 |
4.2.2.2 水力劈裂破坏力学分析 |
4.2.3 关键块体失稳 |
4.2.3.1 关键块体失稳过程分析 |
4.2.3.2 关键块体失稳力学分析 |
4.3 隔水岩盘破坏诱发突水的数值分析 |
4.3.1 间接式突水灾变机理 |
4.3.2 间接式突水数值实现 |
4.3.2.1 突水通道形成过程可视化 |
4.3.2.2 突水灾变过程数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填充介质失稳模式突水灾变机理 |
5.1 含水构造内填充介质特性 |
5.1.1 填充介质种类 |
5.1.2 填充介质渗透特性 |
5.1.3 填充介质失稳模式 |
5.2 填充介质失稳机理 |
5.2.1 填充介质渗透失稳 |
5.2.2 填充介质滑移失稳 |
5.3 工程实例分析 |
5.3.1 填充介质渗透失稳实例分析 |
5.3.1.1 隧道突水概况 |
5.3.1.2 填充介质渗透失稳分析 |
5.3.2 填充介质滑移失稳实例分析 |
5.3.2.1 隧道突水概况 |
5.3.2.2 填充介质滑移失稳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防突层安全厚度的力学模型分析 |
6.1 防突层安全厚度影响因素分析 |
6.2 基于强度理论的防突层安全厚度 |
6.2.1 隧道顶部防突层 |
6.2.2 隧道侧部防突层 |
6.2.3 隧道底部防突层 |
6.2.4 掌子面处防突层 |
6.3 基于突变理论的防突层安全厚度 |
6.3.1 溶腔位于隧顶 |
6.3.2 溶腔位于隧底 |
6.3.3 溶腔位于隧道正前及侧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施工力学响应的防突层安全厚度分析 |
7.1 存在相交式突水隐患的岩溶隧道施工力学响应 |
7.1.1 研究思路的构建 |
7.1.1.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7.1.1.2 计算条件的设定 |
7.1.1.3 开挖过程的策划 |
7.1.1.4 监控监测的布置 |
7.1.1.5 数值试验的设计 |
7.1.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7.1.2.1 隧道开挖对掌子面位移场的影响 |
7.1.2.2 不同围岩等级对掌子面位移场的影响 |
7.1.2.3 不同岩溶水压对掌子面位移场的影响 |
7.2 存在分离式突水隐患的岩溶隧道施工力学响应 |
7.2.1 建立计算模型 |
7.2.2 确定计算条件 |
7.2.3 模拟开挖过程 |
7.2.4 计算结果分析 |
7.2.4.1 隧道开挖对围岩位移场的影响 |
7.2.4.2 不同围岩级别对围岩位移场的影响 |
7.2.4.3 不同岩溶水压对围岩位移场的影响 |
7.3 防突层安全厚度分析 |
7.3.1 防突层安全厚度的判断准则 |
7.3.2 存在相交式突水隐患的隧道防突层安全厚度 |
7.3.3 存在分离式突水隐患的隧道防突层安全厚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防突层安全厚度预测模型的工程适用性 |
8.1 相交式突水岩溶隧道的防突层安全厚度 |
8.1.1 云雾山隧道 |
8.1.2 野三关隧道 |
8.2 相交式突水岩溶隧道的防突层安全厚度 |
8.2.1 大支坪隧道 |
8.2.2 忠垫高速公路隧道 |
8.3 防突层安全厚度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管道型岩溶隧道突水涌泥致灾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 ——以大寨隧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隧道突水涌泥机理研究现状 |
1.2.2 隧道突水涌泥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突水涌泥灾害预测预警研究现状 |
1.2.4 突水涌泥处治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突水涌泥特征及隧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概述 |
2.2 突水涌泥灾害特征 |
2.3 突水涌泥灾害成因 |
2.4 隧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
2.4.1 地形地貌 |
2.4.2 水文气候 |
2.4.3 地质构造 |
2.4.4 地层岩性 |
2.4.5 地震及区域稳定性 |
2.4.6 不良地质现象 |
2.4.7 隧区围岩级别划分 |
2.5 隧区涌水量等级划分 |
2.5.1 隧区涌水量预测 |
2.5.2 涌水量等级划分 |
2.6 本章小结 |
3 岩溶隧道突水涌泥致灾机理及预测计算 |
3.1 概述 |
3.2 岩溶管道认识分析 |
3.2.1 岩溶管道的特点 |
3.2.2 隧区岩溶管道充填介质特点 |
3.2.3 隧区岩溶水 |
3.3 突水涌泥发生的机理 |
3.3.1 突水涌泥发生条件 |
3.3.2 突水涌泥致灾模式 |
3.4 隧区某处最小防突厚度计算 |
3.5 隧区某处充填介质破坏预测 |
3.6 本章小结 |
4 隧区突水涌泥预测研究 |
4.1 概述 |
4.2 数值模拟分析 |
4.2.1 FLAC~(3D)有限差分软件简介 |
4.2.2 基本假定 |
4.2.3 参数选取 |
4.2.4 边界条件 |
4.3 流固耦合前后结果分析 |
4.3.1 渗流基本定律 |
4.3.2 渗流场相互作用机理 |
4.3.3 孔隙水压力变化趋势 |
4.3.4 围岩应力变化趋势 |
4.3.5 竖向位移变化趋势 |
4.4 不同侧压力系数对隧道左洞的影响 |
4.5 不同水压力对隧道左洞的影响 |
4.5.1 竖向位移变化趋势 |
4.5.2 水平位移变化趋势 |
4.5.3 竖向应力变化趋势 |
4.5.4 水平应力变化趋势 |
4.5.5 最大主应力变化趋势 |
4.5.6 最小主应力变化趋势 |
4.6 不同充填物厚度对隧道右洞的影响 |
4.6.1 围岩塑性区变化趋势 |
4.6.2 竖向位移变化趋势 |
4.6.3 最大主应力变化趋势 |
4.7 本章小结 |
5 大寨隧道突水涌泥处治技术 |
5.1 概述 |
5.2 超前地质预报的概念 |
5.2.1 超前预报的类型 |
5.2.2 隧区超前预报方法 |
5.3 隧区突水涌泥预防 |
5.3.1 隧道突水涌泥的防治原则 |
5.3.2 大寨隧道突水涌泥的预防 |
5.4 隧区突水涌泥处治措施 |
5.4.1 隧道防排水 |
5.4.2 突水涌泥处治 |
5.5 隧区监控量测 |
5.5.1 监控量测的目的及意义 |
5.5.2 隧区监控量测方案 |
5.6 隧区周边溶洞处治 |
5.6.1 隧道底部的小型溶洞的处理措施 |
5.6.2 隧道仰拱及边墙大型溶洞的处理措施 |
5.6.3 隧道拱腰以上大型溶洞的处理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隧道工程中不良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节理破碎带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2.1 概述 |
2.2 节理破碎带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3章 褶皱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3.1 概述 |
3.2 向斜构造对隧道中涌水灾害的影响 |
3.2.1 褶皱对涌水影响分析 |
3.2.2 应用--涌水情况探测 |
3.3 背斜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岩溶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4.1 概述 |
4.2 峰丛洼地地貌区岩溶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4.2.1 隧道区地质概况 |
4.2.2 隧道施工揭露岩溶及其发育分布规律 |
4.2.3 受地质构造影响岩溶发育规律 |
4.3 槽谷地区岩溶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4.3.1 隧道区地质概况 |
4.3.2 隧道施工揭露岩溶及其发育分布规律 |
4.3.3 受地质构造影响岩溶发育规律 |
4.4 岩溶暗河区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4.4.1 隧道穿越区域地层岩性 |
4.4.2 地形地貌及构造条件 |
4.4.3 水文地质条件 |
4.4.4 武隆隧道岩溶发育分布规律 |
4.4.5 武隆隧道中段2#暗河、3#暗河分布情况及地质分析 |
4.4.6 受地质构造影响岩溶发育规律 |
4.5 小结 |
第5章 断层破碎带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5.1 概述 |
5.2 逆断层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5.2.1 地质概况 |
5.2.2 隧道施工通过断层时的物探结果 |
5.2.3 开挖验证结果 |
5.2.4 断层对地质灾害的潜在影响 |
5.3 正断层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影响 |
5.3.1 地质概况 |
5.3.2 洞身开挖揭露状况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云雾山岩溶隧道超前探测及处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岩溶隧道施工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云雾山隧道工程概况及特点 |
2.1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
2.1.1 工程地质 |
2.1.2 水文地质 |
2.2 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 |
2.2.1 主要地质问题 |
2.2.2 岩溶发育特征 |
2.3 自然特征 |
2.4 工程特征 |
2.5 小结 |
3 岩溶隧道综合超前探测技术 |
3.1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
3.1.1 TSP203 物探法 |
3.1.2 地质雷达法 |
3.1.3 红外探水法 |
3.1.4 超前探孔法 |
3.1.5 地质分析法 |
3.2 隧道超前探测方法的选择 |
3.3 隧道溶腔溶洞探测的分级管理 |
3.4 综合超前探测在云雾山隧道中的运用 |
3.4.1 DK245+617 溶腔群探测 |
3.4.2 K247+556~+445 溶洞探测 |
3.4.3 K246+785 出水探测 |
3.4.4 K246+350 围岩变化探测 |
3.5 溶腔溶洞含水性的探测 |
3.5.1 洞内洞外水文连通性分析 |
3.5.2 涌水量观测 |
3.5.3 洞内水文观测 |
3.5.4 地表水与溶洞内水力联系研究 |
3.6 小结 |
4 岩溶溶洞超前预处理技术 |
4.1 帷幕注浆+管棚处理溶腔技术 |
4.1.1 管棚法 |
4.1.2 帷幕注浆法 |
4.1.3 DK245+256 溶腔处理技术 |
4.2 高压富水溶腔释能降压技术 |
4.2.1 释能降压机理 |
4.2.2 释能降压技术的过程 |
4.2.3 云雾山隧道ⅡDK245+526 溶腔释能降压实施 |
4.2.4 释能降压的效益 |
4.3 迂回绕行泄水降压 |
4.3.1 迂回绕行的原理和意义 |
4.3.2 迂回导坑泄水降压的实施 |
4.4 小结 |
5 溶洞揭露后溶洞的处理方法 |
5.1 大型干溶洞处治技术 |
5.1.1 溶腔壁防护 |
5.1.2 空腔处理 |
5.1.3 基底跨越处理 |
5.1.4 DK245+852 溶洞处治实施 |
5.2 充填黏土及块石型溶管(腔)处治技术 |
5.2.1 Ⅱ线DK243+901 溶管处治实施 |
5.2.2 DK244+907 溶腔处治实施 |
5.3 过水溶管处治技术 |
5.3.1 Ⅱ线DK243+160 岩溶管道处治实施 |
5.4 高压富水充填致密沙层溶腔处治技术 |
5.4.1 “526、617”溶腔处治实施 |
5.5 高压富水充填沙黏土溶腔处治技术 |
5.5.1 DK245+256 溶腔处治实施 |
5.6 大型干溶洞钢管桩加固技术 |
5.6.1 DK242+803~+821 溶腔处治实施 |
5.7 小结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涌水治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涌水的危害及防治处理 |
2.1 涌水的危害 |
2.1.1 隧洞涌水量的预测预报 |
2.1.2 隧洞涌水的基本规律研究 |
2.2 涌水的防治处理 |
2.2.1 排水法 |
2.2.2 止水法 |
第三章 岩溶地区长大隧洞岩溶水的防治处理 |
3.1 岩溶水的危害 |
3.2 岩溶地区隧洞防治岩溶水的原则 |
3.3 预突泥灌浆封堵岩溶水技术 |
3.3.1 预突泥灌浆堵水机理 |
3.3.2 预突泥灌浆封堵岩溶涌水工艺 |
3.3.3 超前探水技术 |
3.3.4 采用无毒、价格便宜、料源广的水泥、水玻璃作突泥灌浆材料 |
第四章 隧洞涌水及其防治处理的工程实例 |
4.1 中国大瑶山隧洞(F9断层) |
4.1.1 概况 |
4.1.2 F9断层采用预突泥灌浆等措施加固防水 |
4.2 中国引洱入宾工程老青山输水隧洞 |
4.2.1 概况 |
4.2.2 F7断层破碎涌水带采取预突泥灌浆等措施 |
4.3 中国南岭隧洞 |
4.3.1 概况 |
4.3.2 岩溶突水涌泥灾害的综合治理技术及效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期涌水治理 |
5.1 概况 |
5.1.1 工程地质条件 |
5.1.2 水文地质条件 |
5.2 地下水活动特点及出水构造规律 |
5.2.1 长探洞涌水情况及涌水点统计分析 |
5.2.2 长探洞涌水特征及规律 |
5.2.3 辅助洞涌水情况分析 |
5.2.3.1 辅助洞东端 |
5.2.3.2 辅助洞西端 |
5.2.4 引水洞地下水活动特点和出水结构规律 |
5.2.4.1 地下水活动特点 |
5.2.4.2 出水构造规律 |
5.3 引水洞涌水预测 |
5.3.1 涌水量预测 |
5.3.2 突发性涌水点数量的预测 |
5.3.3 引水洞的外水压力 |
5.4 施工期地下水处理原则和治理方案 |
5.4.1 施工期地下水处理原则 |
5.4.2 地下水处理总体方案 |
5.4.3 地下水处理工作方案流程 |
5.5 地下水的地质超前预报 |
5.5.1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内容 |
5.5.2 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体系 |
5.5.3 预测预报信息管理 |
5.6 地下水控制与排放 |
5.6.1 施工前期排水规划 |
5.6.2 施工后期排水规划 |
5.6.3 导排方法 |
5.6.3.1 隧洞纵向排水 |
5.6.3.2 隧洞横向排水 |
5.6.3.3 TBM遇阻时的排水系统规划 |
5.7 地下水封堵 |
5.7.1 地下水超前处理 |
5.7.2 渗滴水和线状渗水封堵 |
5.7.3 大面积溶蚀裂隙地下水 |
5.7.4 一般岩溶管道涌水 |
5.7.5 大岩溶管道涌水 |
5.7.6 高压大流量集中涌水处理 |
5.8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深长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及其致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深长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及其致灾模式研究国内外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2 深长隧道涌突水、涌突泥灾害与突水突泥致灾构造 |
2.1 隧道涌突水、涌突泥灾害 |
2.2 隧道涌突水、涌突泥灾害与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关系分析 |
2.3 小结 |
3 深长隧道突水致灾构造研究 |
3.1 突水致灾构造基本概念 |
3.2 突水致灾构造及其构成地质特征 |
3.2.1 未胶结的富水压性断层上盘强烈破碎带 |
3.2.2 未胶结的富水张性断层带 |
3.2.3 未胶结的富水顺层错动(节理密集发育)破碎带 |
3.2.4 充水岩溶含水体 |
3.2.5 地下向斜储水构造含水体 |
3.3 突水模式及其突水特征 |
3.3.1 未胶结的富水压性断层上盘强烈破碎带含水体突水 |
3.3.2 未胶结的富水张性断层带含水体突水 |
3.3.3 未胶结的富水顺层错动(节理密集发育)破碎带含水体突水 |
3.3.4 充水岩溶含水体突水 |
3.3.5 地下向斜储水构造含水体突水 |
3.4 隧道突水灾害成灾基本理论 |
3.4.1 突水灾害成灾条件 |
3.4.2 突水灾害成灾基本模式 |
3.5 小结 |
4 深长隧道突泥致灾构造研究 |
4.1 突泥致灾构造基本概念 |
4.2 突泥致灾构造及其构成地质特征 |
4.2.1 底部充填黏土的水、泥混合充填岩溶 |
4.2.2 与地表相通的饱和黏土充填岩溶 |
4.2.3 大型压性断层主干断层断层泥带 |
4.3 突泥模式及其突泥特征 |
4.3.1 底部充填黏土的水、泥混合充填岩溶突泥 |
4.3.2 与地表相通的饱和黏土充填岩溶突泥 |
4.3.3 大型压性断层主干断层断层泥带突泥 |
4.4 深长隧道突泥灾害成灾基本理论 |
4.4.1 突泥灾害成灾条件 |
4.4.2 突泥灾害成灾基本模式 |
4.5 小结 |
5 典型突水突泥灾害实例分析 |
5.1 典型突水灾害实例分析 |
5.1.1 未胶结的富水压性断层上盘强烈破碎带含水体突水 |
5.1.2 未胶结的富水张性断层带含水体突水 |
5.1.3 未胶结的富水顺层错动(节理密集发育)破碎带含水体突水 |
5.1.4 充水岩溶含水体突水 |
5.1.5 地下向斜储水构造含水体突水 |
5.2 典型突泥灾害实例分析 |
5.2.1 底部充填黏土的水、泥混合充填岩溶突泥 |
5.2.2 与地表相通的饱和黏土充填岩溶突泥 |
5.2.3 大型压性断层主干断层断层泥带突泥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二: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四、南岭隧道岩溶管道涌泥及治理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隧道突泥灾害致灾介质失稳破坏机理研究[D]. 李相辉. 山东大学, 2019(09)
- [2]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D]. 黄鑫. 山东大学, 2019(09)
- [3]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D]. 张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4]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分类、地质判识、孕灾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J]. 李术才,许振浩,黄鑫,林鹏,赵晓成,张庆松,杨磊,张霄,孙怀凤,潘东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5)
- [5]岩溶隧道突水机理及防突层安全厚度研究[D]. 储汉东.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6]管道型岩溶隧道突水涌泥致灾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 ——以大寨隧道为例[D]. 安文生. 贵州大学, 2017(03)
- [7]隧道工程中不良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D]. 何宇.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8]云雾山岩溶隧道超前探测及处治方法研究[D]. 王建望. 西安科技大学, 2014(03)
- [9]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涌水治理方案研究[D]. 王晓琴.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4)
- [10]深长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及其致灾模式研究[D]. 罗雄文.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