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囊癌的超声诊断(附25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华,熊雯[1](2014)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的不同影像学检查特点,并总结患者的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资料完整可靠,并在手术前进行了超声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在手术后进行病理诊断。观察总结患者的不同影像学检查特点,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35例患者使用超声诊断2例,使用CT诊断4例,MRI诊断5例,3种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CT和MRI诊断与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表现,需要临床结合病理诊断方式,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吴文竹[2](2013)在《超声在老年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胆囊癌发病率占消化道肿瘤第5~6位,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高峰为60~70岁。胆囊癌早期一般无特异性症状,恶性程度高,浸润广泛迅速扩张、转移快,症状以右上或中上腹痛最常见,可有恶心呕吐、黄疸、消瘦、发热、上腹部肿块等,但多不典型,难以与胆囊炎、胆石症区分。加之老年患者多伴其他基础疾病,常忽视局部症状体征〔1〕。因此,
冯彦红,钱林学[3](2009)在《超声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1-4]。临床相对少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5%~5%[5]。术前诊断符合率仅为23%,预后较差[6,7]。因病情发展迅速,常较早发生扩散和转移,失去手术机会。早期胆囊癌手术则预后较好,五年生存率可达100%[8]。如能对胆
王霞[4](2009)在《原发性胆囊癌超声诊断评价及漏误诊原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超声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分析漏诊、误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诊断胆囊癌的准确率。方法:共收集胆囊占位病历资料98例,对其术前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病理结果对照,重点分析超声诊断胆囊癌漏、误诊原因。结果:超声诊断胆囊癌的正确率为75.7%(53/70),漏诊17例,占24.3%(17/70),其中腔内型7例,占41.2%(7/17),厚壁型9例,占52.9%(9/17),混合型2例,占11.8%(2/17);误诊2例,占2.9%(2/70),皆为肿块型。结论: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确诊率。超声诊断胆囊癌的主要易漏诊类型为腔内型和厚壁型,易误诊类型为实块型。前者主要由于结石和胆泥的干扰影像正确诊断,后者主要由于肿瘤晚期病变侵犯周围脏器及胆囊失去正常形态而未能正确诊断。
徐文坚[5](2007)在《滑膜软骨瘤病影像学诊断进展》文中提出
李青松,周秀云[6](2007)在《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诊断(附52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超声、CT和MRI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的超声、CT和MRI资料。结果:52例胆囊癌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3.1%(38/52),CT诊断符合率为75%(39/52),MRI符合率为83.3%(15/18)。其中合并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21例(40.4%)。影像表现为4种类型:胆囊壁增厚型(16例),乳头结节型(15例),混合型(壁厚和结节8例),实体型(13例)。结论:超声、CT和MRI对胆囊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合理的应用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术后疗效观察。
陈丽琴[7](2003)在《B超诊断肿瘤的国内进展》文中提出
董晓燕[8](2002)在《胆囊癌的超声诊断(附25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胆囊癌B超特征性表现。方法 :按胆囊癌常规扫查方法仔细观察其声像图 ,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 5例胆囊癌中 ,包括胆囊局部性向腔内隆起型 (3例 ) ,胆囊壁弥漫性或局限性不规则增厚型 (8例 ) ,胆囊实块型改变 (12例 ) ,胆囊壁乳突状结节突入腔内 (2例 )。本文分析了各型的声像图特征。结论 :B超可以帮助检出胆囊癌 ,尤其在帮助检出没有临床症状的早期胆囊癌时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潘蕾,季金娣[9](2000)在《胆囊癌的超声诊断》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二维超声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6例原发性胆囊癌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56例胆囊癌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2.1%。其中合并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35例(62.5%)。超声表现为4种类型:胆囊壁增厚型13例,乳头结节型15例,混合型(壁厚和结节)16例,实体型12例。结论:二维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10](1999)在《《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文中指出
二、胆囊癌的超声诊断(附25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胆囊癌的超声诊断(附25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患者均进行手术前的影像学检查和手术后的病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2)超声在老年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
1.2 研究方法与检查仪器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超声诊断为胆囊癌的病例与病理诊断的对比 |
2.2 两组灰阶声像图特点比较 |
2.3 胆囊癌组与胆囊息肉组血流特征的比较 |
3 讨 论 |
(3)超声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胆囊癌分型 |
2 超声显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 |
3 B超诊断胆囊癌的经验体会与漏诊误诊分析 |
4 早期胆囊癌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B超鉴别 |
(4)原发性胆囊癌超声诊断评价及漏误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 超声使用仪器及检查方法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4. 统计处理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5)滑膜软骨瘤病影像学诊断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理表现 |
2 临床表现 |
3 影像学表现 |
3.1 X线表现 |
3.2 CT表现 |
3.3 MR表现 |
3.4 超声及核素扫描 |
3.5 原发型滑膜软骨瘤病恶变 |
4 小结 |
(6)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诊断(附52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表现 |
3.2 医学影像对胆囊癌的定性及分期的诊断价值 |
3.3 原发性胆囊癌的鉴别诊断 |
四、胆囊癌的超声诊断(附25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学特征[J]. 陈雪华,熊雯. 当代医学, 2014(05)
- [2]超声在老年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诊断价值[J]. 吴文竹.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09)
- [3]超声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冯彦红,钱林学. 当代医学, 2009(26)
- [4]原发性胆囊癌超声诊断评价及漏误诊原因分析[D]. 王霞. 新疆医科大学, 2009(S2)
- [5]滑膜软骨瘤病影像学诊断进展[J]. 徐文坚.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7(06)
- [6]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诊断(附52例分析)[J]. 李青松,周秀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07)
- [7]B超诊断肿瘤的国内进展[J]. 陈丽琴. 医学信息, 2003(06)
- [8]胆囊癌的超声诊断(附25例分析)[J]. 董晓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06)
- [9]胆囊癌的超声诊断[J]. 潘蕾,季金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0(06)
- [10]《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J].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 重庆医学, 199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