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需要正确处理几种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董少明[1](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文中提出并购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从过去国有企业激发活力,实现扭亏为盈和发展壮大,到当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重组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演进的大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规律,在历史演进的分析中重新认识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和作用,以更好的指导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改革实践。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遵循“理论分析——历史演进——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梳理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相关文献、理论,从而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着重从历史演进的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的起步阶段(1984—1991)、转型阶段(1992-2002)和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剖析各个阶段的背景、特点和成效;其次,论文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实证检验和绩效评价,总结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成绩,剖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进一步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借鉴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原则、目标和模式,厘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体定位和政府作用,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对策建议,尤其要加强“顶层设计”,强调“法治企业”,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和破产清算体系,以及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和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潘永强[2](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国有经济理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以市场为取向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改革道路。走过了34年的历程,这条改革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在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中,国有企业改革以其重要性和复杂性而一直居于中心地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改革道路。与此相适应,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也是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的。大致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扩权改革阶段、利税改革阶段、两权改革阶段、机制改革阶段等。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制度创新的关键时期,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着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出现,是人类所有制实现形式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飞跃。所有制实现形式决定于和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有制实现形式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列宁、斯大林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两代主要领导人,先后在苏联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了20世纪最早的两次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实践和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了阶级剥削,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劳动者之间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其他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起引导和导向作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前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西方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对其国有经济的改革。国有资产私有化成为当时世界大多数国家治理国有经济的首选政策。通过深入剖析和总结西方国家调整国有经济格局的做法和经验,我们从中得到启示:国有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并不能决定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改造并不是国有资本的流失;国有经济总量必须与布局结构相协调。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党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确定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指导方针。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出发,通过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适当收缩战线过长的国有经济,改善国有资产的配置结构和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集中力量加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李福成[3](2011)在《新型国有企业定位与效率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有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中坚支柱,同时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不仅覆盖范围广,而且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大大超过了其他类型企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弊端也逐渐暴露。改革开放后,国家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搞活国有企业,但始终没有找到国有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直到我国在新的理论指导下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国有企业的改革才逐渐步入正轨。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既包括传统体制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包括新时期的新问题。因此,只有通过结合历史背景与生产力水平来研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才能得出经验教训并对以后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力图通过对新型国有企业重新定位,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继续推进与深化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前入研究基础上,本文侧重于分析新型国有企业的定位及效率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回答了如下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我国国有企业还存在哪些问题?新型国有企业面临着什么样的角色困境以及如何对新型国有企业进行准确定位?在回答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讨论了新型国有企业的绩效及行业布局,以求在此基础上研究新型国有企业应该如何创新,从而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上不断完善新型国有企业。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的论题,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与现实背景进行了分析,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认识到转型时期新型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形势与挑战。同时,提出了本论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的框架与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分别对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流派之争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分析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最后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历程进行评述,发现目前国有企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弥补这些理论与实践中的不足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第三章在对新型国有企业进行定位的过程中,首先分析了新型国有企业的界定及角色,在对新型国有企业进行角色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国有企业具有的两重属性,即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作为一般企业,要评价其经济效益的高低,是否亏损,是否具有竞争力;作为特殊企业,要评价其是否体现国家意志,是否实现了公共福利。最后从功能、规模以及政策三方面来认识与把握新型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第四章首先对国有企业效率问题进行了理论回顾,认识到效率争议的三种理论,即国有企业绩优论、绩差论和产权中性论。同时,通过对影响国有企业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国有企业效率的高低与否,不仅要从微观经济层面考察,同时也要注重宏观经济层面。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各项制度安排的战略意图。只有在追求经济绩效的同时注重社会利益,才能使改革有序、顺利地进行。第五章在对新型国有企业行业布局的讨论中,首先对国有企业行业布局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在探讨布局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响国有企业进退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进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路径、领域、策略三方面对新型国有企业的进退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在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分析中,主要是以新型国有企业为对象,对改革的方式、公司治理、政企关系以及新型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分析,本章提出了新型国有企业效率的提高应构建横、纵向的国有企业监管体制,建立资本预算制度以及国有企业授权经营制度。
黄速建,黄群慧,王钦,肖红军[4](2008)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发展的大局。认真总结中国国有企业30年来的改革历程,系统梳理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得失,明确指出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对于坚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提高国有企业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国有企业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军[5](2007)在《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不合理,是国有企业在新形式下处境艰难的一个基本原因,主要表现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过高、分布的行业范围过广、国有企业国有股权比重过高,所以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重新配置国有资本,是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总结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经验,通过不断探索,提出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河北省作为我国近代北方的经济中心,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之后,河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调整重组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但面对不断深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仍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还很重,必须通过调整自身主业布局,空间布局、组织结构、产权结构等,对自身发展进行重新定位,对发展模式进行深入思考,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深入分析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现状,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研究探讨河北省国有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为河北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最后,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定位及职能,提出相应的解决目前主要问题的一些方法、对策和途径。
喻新强[6](2006)在《国有经济主导地位与控制力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国有经济改革热点和迫切问题是国有经济的“退出”,但作为国有经济改革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国有经济的“进入”问题既有一定的前瞻性,又同样有着现实紧迫性。“进入”问题在当前虽不象“退出”问题那样存在巨大的体制和资源障碍并造成大量的社会性问题,但它却更具终极目的性。而且,国有经济在退出某些领域之后应该随即重新进入新的领域,如果在重新进入的过程中以及进入之后产生各种问题,同样会给国有经济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新的困难和压力,因此,如何确保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控制力同样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研究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和控制力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或研究体系,对国有经济主导地位与控制力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进行了重新构建,提出了研究国有经济控制力问题的三个基本理论维度:第一,国有经济发挥控制力的领域;第二,国有经济发挥对国民经济控制力的基本方式和实现过程;第三,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构成要素与评价方法。这三个刻画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理论维度,是研究国有经济控制力问题的三个基本分析工具,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完整的基础理论框架。运用上述基础理论框架,对当前中国国有经济主导地位与控制力课题中的两个最重要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这两个核心问题是:第一,中国当前的国有经济控制力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控制力在本质上、形式上、内容上应该如何区别?第二,当前应该如何改善和优化中国国有经济控制力?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1)“中国国有经济改革的发展逻辑”,对中国国有经济改革进行了历史阶段分析和理论路径分析,并对若干有争议的理论问题进行了辨析本文所研究的“国有经济控制力”问题提供一个清晰的历史背景,并确定了分析该问题的基本理论工具;(2)“政府职能与国有经济边界”,分析了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与政策工具、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功能与边界、中国国有经济传统功能与边界、经济体制转轨与国有经济功能调整等内容,提出了国有经济控制力在国有经济功能调整中的重要地位;(3)“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实施”,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基本概念出发,逐步将分析深入到国有经济控制目标和基本方式上,并就国有经济控制力实现的层次进行了阐述,研究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和实现机制,同时从辩证的角度探讨了对国有经济的控制问题;(4)“不同层次的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实现”,进一步细化对国有经济控制力实现的研究,对国有经济控制力在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上分别进行探讨,与前一个部分结合起来细致研究国有经济实施控制的具体过程;(5)“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评价体系”,分别从国有经济
邬义钧[7](2003)在《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所有制结构调整》文中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完善相结合实质上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动态过程。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决不是淡化所有制 ,现阶段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核心问题是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资产重组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同产业结构优化和所有制结构完善相结合的结合点。
苏重基[8](2002)在《现代企业区位选择研究》文中提出内容提要:西方区位论诞生了一百多年,随着企业制度和区位环境的变化,区位理论研究者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回答。在我国,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企业成为区位选择的主体。因而,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和现代企业的区位选择不仅是政府关注的宏观经济调控问题,而且是企业战略决策的重大问题。论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针,在分析回顾西方古典区位理论和近年来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代企业区位选择范围的扩展延伸、企业组织结构在空间上的安排、企业区位选择取向的动态变化、企业区位集聚的重要形态、企业区位选择的财务评价和我国企业区位选择的主体变化等区位问题作出理论阐述。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要把国有企业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调整作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重要内容,阐述了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区位选择、调整的方向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振兴的对策,提出了企业提升竞争力在空间扩张上的要求,分析了企业区位选择中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岳爱成[9](2002)在《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将进一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体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实质就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为经济拓展
王守政[10](2001)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的“进”与“退”》文中提出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必须明确“进”与“退”的意义、含义以及二者的关系、范围、标准和条件。不能赞同“完 全退出论”,而理应认可“三进三退”论。
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需要正确处理几种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需要正确处理几种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范畴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基本概述 |
一、研究范畴界定 |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类型 |
第二节 企业并购重组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理论 |
二、现代西方企业重组理论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起步阶段(1984-1991) |
第一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现实背景——国有企业普遍亏损 |
二、理论背景——对“两权分离”的认识突破 |
第二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企业兼并的目标转向自觉优化经济结构 |
二、交易的自发性与政府干预并存 |
三、兼并方式以承担债务式和出资购买式为主 |
四、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兴起 |
第三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地方探索 |
一、成都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二、武汉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三、保定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转型阶段(1992-2002) |
第一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迁 |
二、企业重组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
三、各类市场体系的建立 |
四、国企脱困和国企改革任务 |
第二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产权市场普遍兴起 |
二、企业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 |
三、政府积极参与引导 |
四、上市公司并购成为热点 |
五、部分中国企业开始参与跨国并购 |
六、外商并购国有企业成为新景观 |
第三节 转型阶段的并购重组成效 |
一、国企成功脱困 |
二、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利用国内国外资本市场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 |
第一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发展 |
二、鼓励混合所有制发展 |
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
第二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战略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点 |
二、国企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 |
三、以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为主 |
第三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取得的成效 |
一、国企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 |
二、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
三、国有企业治理规范化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制度演进:绩效、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国企并购重组取得的辉煌成绩 |
一、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
二、提高了资产证券化率,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
三、盘活了国有资产,提升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
第二节 国企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 |
一、并购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
二、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 |
三、盲目规模扩张与多元化转型并存 |
四、标的公司资产质量差导致并购效率低下 |
五、并购双方缺乏深层次整合 |
六、海外并购重组困难重重 |
第三节 国企并购重组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一、企业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政府“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 |
三、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
四、企业自身条件缺乏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国有企业并购下政府与国企高管的行为动机分析 |
二、国企高管行为影响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一、变量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数据描述性分析 |
一、主要变量统计描述 |
二、变量趋势分析 |
第四节 计量模型设定 |
一、实证基本模型设定 |
二、面板数据模型 |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面板数据模型形式检验 |
二、计量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日本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三节 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及教训 |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教训 |
第八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目标与模式 |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时代特征 |
一、通过调整结构来优化供给侧的重组方式 |
二、在重组中解决亏损企业与多余的产能 |
三、并购重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进行 |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 |
一、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 |
二、在国企并购重组中推进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在国企并购重组中促进产能的优化配置 |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目标导向 |
一、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 |
三、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
第四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模式 |
一、横向重组模式 |
二、纵向重组模式 |
三、混合重组模式 |
四、策略联盟重组模式 |
第九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主体定位与政府作用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主体分析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不宜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主体 |
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凸显优势 |
三、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
第二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 |
一、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正面效应 |
二、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负面效应 |
第三节 政府在国企并购重组中的角色定位 |
一、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政策引导者 |
二、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宏观调控者 |
三、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信息中介者 |
四、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服务者 |
五、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具体监督者 |
第四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制度创新 |
一、保持国有资产管理权的独立性 |
二、完善法律制度 |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并购重组环境 |
四、制定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战略规划和指导政策 |
第十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指导思想 |
一、深化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顶层设计 |
二、强化并购重组的理念共识 |
三、明确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强调“法治企业”,突出国企总法律顾问作用 |
一、全面打造法治企业 |
二、深化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及破产清算体系 |
一、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 |
二、构建破产清算体系 |
第四节 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 |
一、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
二、完善资本市场退市制度 |
三、健全资本市场推动并购重组的作用机制 |
第五节 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
一、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托底作用 |
二、加大失业救助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
三、完善再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再就业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国有经济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序言 |
一、 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主要内容 |
四、 研究方法、手段和思路 |
第一章 国有经济基本涵义 |
一、 国有经济概念的界定 |
(一) 国有经济 |
(二) 国有企业 |
(三) 全民所有制 |
(四) 国有资本 |
(五) 国有资产 |
(六) 公有经济 |
二、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
(一) 推动生产力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 |
(二)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基础 |
(三) 引导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 |
(四) 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 |
三、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要特征 |
(一) 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 |
(二) 国家所有制的建立,标志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变化 |
(三) 生产资料国有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经营方式 |
(四)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决定了劳动成果的分配 |
(五) 国有经济有多种实现形式 |
(六) 国有经济的性质决定了其经营行为有可能超越单纯的商业利益目标 |
四、 我国国有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 |
(一)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建立 |
(二) 我国国有经济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
(三) 我国国有经济作为经济基础并保持控制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
第二章 党的国有经济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所有制实现形式理论 |
(一) 所有制涵义 |
(二) 所有制实现形式 |
(三) 所有制形式的五种基本类型 |
(四) 所有制实现形式的两种不同性质 |
(五) 所有制实现形式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系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国有制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国有制思想的先声 |
(二) 国有制的起源 |
(三) 国有制的两种形态 |
(四) 国有制历史进步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判断标准 |
三、 列宁、斯大林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理论 |
(一) 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
(二) 斯大林模式 |
第三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的国有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一、 党的国有经济理论的提出 |
(一) 党的早期领导人对国有经济理论的设想 |
(二) 革命战争时期的国有经济理论探索 |
二、 党的国有经济理论的形成 |
(一) 确立“四面八方”方针,肯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 |
(二) 区别对待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建设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基础 |
三、 党的国有经济政策的调整 |
(一)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国有经济理论的完善 |
(二)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国有经济政策的调整 |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国有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挫折 |
第四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国有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
一、 扩权改革阶段(1978-1983 年) |
(一) 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 |
(二) 实行经济责任制 |
二、 利税改革阶段(1983-1986 年) |
(一) 国营企业“利改税”的提出与试点 |
(二) 国营企业“利改税”第一步改革方案 |
(三) 国营企业“利改税”第二步改革方案 |
三、 两权改革阶段(1987-1991 年) |
四、 机制改革阶段(1992 年以来) |
(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二) 股份制改造 |
第五章 国外国有经济的发展及其借鉴 |
一、 西欧各国国有经济战略的调整 |
(一) 西欧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背景 |
(二) 西欧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分析 |
(三) 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 |
二、 西欧各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 都在原有经济体制框架内进行变革 |
(二) 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 |
(三) 都把国有经济私有化当成创建新型企业的主要办法 |
(四) 都从实际出发,形式多种多样 |
(五) 都措施配套政策,进展平稳有序 |
三、 西欧各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基本经验的借鉴 |
(一) 国有企业规模和数量并不能决定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
(二) 对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改造并不是国有资本的流失 |
(三) 国有经济总量必须与布局结构相协调 |
四、俄罗斯与东欧各国国有经济私有化概况 |
(一) 俄罗斯与东欧各国国有经济私有化的原因 |
(二) 俄罗斯与东欧各国国有经济私有化的方法 |
五、俄罗斯与东欧各国国有经济私有化的后果与原因 |
(一) 激进的私有化政策 |
(二) 过于看重私有化速度 |
(三) 推行了阻碍生产发展的财产退赔法 |
(四)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
六、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是私有化 |
(一) 实施国有经济私有化政策往往包含有一定的政治意图 |
(二) 产权私有化不是决定私有化政策成败的关键因素 |
(三) 私有化政策存在的效率与福利问题 |
第六章 我国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 |
一、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的必要性 |
(一) 国有经济的战线太长,资源配置重点不突出 |
(二) 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协作水平低 |
(三) 地区分布不合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 |
(四) 国有资产利用率低 |
(五) 企业经济效益差 |
二、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
(一) 在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领域,国有工业垄断或以垄断为主的行业要保持垄断地位 |
(二) 对于国有工业无须垄断经营的行业,国有经济应保持一定控制力,支配其发展 |
(三) 对于一般竞争性行业,国有经济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既要有所进也要有所退 |
三、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的原则 |
(一) 有进有退和有所为有所不为 |
(二) 有生有死 |
(三) 有合有分 |
(四) 有先有后 |
四、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的标准 |
第七章 关于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几点思考 |
一、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整个国民经济调整的关系 |
二、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三、 区域或行业内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与全国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 |
四、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
五、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 |
六、 运用行政手段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着作情况 |
(3)新型国有企业定位与效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问题提出及研究目的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目的 |
1.3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总体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1.4.1 新型国有企业 |
1.4.2 定位 |
1.4.3 效率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主要的创新点 |
1.6.2 研究不足之处 |
2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理论及其历史进程 |
2.1 国有企业改革的代表性理论 |
2.1.1 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 |
2.1.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理论学派 |
2.1.3 我国学者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观点 |
2.1.4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条理论思路 |
2.1.5 理论评价 |
2.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发展的历史进程 |
2.2.1 改革起步阶段:以放权让利为特征扩大企业自主权(1978-1984年) |
2.2.2 改革成长阶段:以两权分离为特征转换经营机制(1984-1992年) |
2.2.3 改革完善阶段:以战略改组为特征的股份制改革(1992-2003年) |
2.3 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
2.3.1 传统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 |
2.3.2 新型国企面临的问题 |
2.4 小结 |
3 新型国有企业的定位 |
3.1 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国企定位 |
3.1.1 功能定位 |
3.1.2 规模定位 |
3.1.3 政策定位 |
3.2 国有企业的角色分析 |
3.3 国有企业的性质分析 |
3.3.1 国有企业的性质 |
3.3.2 国有企业特殊性(即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 |
3.4 新型国有企业再定位 |
3.4.1 新型国有企业的特点 |
3.4.2 新型国有企业的特殊性 |
3.4.3 新型国有企业再定位 |
3.5 小结 |
4 新型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 |
4.1 关于国有企业效果的争论 |
4.1.1 国有企业绩差论 |
4.1.2 国有企业绩优论 |
4.1.3 产权中性论 |
4.2 对国有企业改革经济效率的分析 |
4.2.1 经济效益考察 |
4.2.2 效果考察 |
4.3 关于新型国有企业效率的思考与改进措施 |
4.3.1 新型国有企业效率的思考 |
4.3.2 新型国有企业效率的改进 |
4.4 小结 |
5 新型国有企业行业布局研究 |
5.1 国有企业行业布局的理论分析 |
5.1.1 国有企业布局的发展变化 |
5.1.2 关于国有经济布局的理论观点 |
5.2 影响国有企业进退的内、外在机理分析 |
5.2.1 国有企业进退内因分析 |
5.2.2 国有企业进退外因分析 |
5.3 国有企业进退面临的问题 |
5.3.1 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束缚 |
5.3.2 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不健全 |
5.3.3 国有企业的布局不合理 |
5.3.4 国有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 |
5.4 新型国有企业进退的选择 |
5.4.1 路径选择 |
5.4.2 领域选择 |
5.4.3 策略选择 |
5.5 小结 |
6 新型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 |
6.1 新型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 |
6.1.1 实现单一改制到分类改革的转变 |
6.1.2 重塑现代企业制度 |
6.1.3 规范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边界 |
6.1.4 构建新型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 |
6.2 新型国有企业运行效率的有效监管体制研究 |
6.2.1 构建横、纵向国有企业监管体系 |
6.2.2 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
6.2.3 完善国有企业授权经营制度 |
6.3 小结 |
结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 与国有经济相关的概念界定 |
2.2 国有经济的作用和功能 |
2.3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内涵 |
2.4 中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 |
2.5 中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意义 |
第三章 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 |
3.1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现实基础 |
3.2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有利条件 |
3.3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面临的突出问题 |
3.4 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
第四章 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原则和主要目标 |
4.1 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原则 |
4.2 主要目标 |
第五章 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
5.1 创新国资监管方式,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
5.2 推进配套改革,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
5.3 积极拓展国有资本运作方式,加快完善国资运营平台功能 |
5.4 进一步激发企业内部的发展活力,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
5.5 加强后备战略资源储备,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有经济主导地位与控制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结构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国有经济改革的发展逻辑 |
2.1 中国国有经济改革的阶段分析 |
2.2 国有经济改革的理论路径 |
2.2.1 国有企业改革的“产权论” |
2.2.2 国有企业改革的“竞争论” |
2.2.3 结构调整论 |
2.3 关于国有经济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 |
2.3.1 不同所有制的适应领域问题 |
2.3.2 “国有经济战略退出”与“国有资产私有化” |
2.3.3 国有经济改革的地位问题 |
2.3.4 有关国有经济改革的若干命题之间的矛盾 |
第3章 政府职能与国有经济边界 |
3.1 政府职能与政府主导型经济 |
3.1.1 政府职能 |
3.1.2 政府职能转变 |
3.1.3 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 |
3.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边界 |
3.2.1 国有经济规模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
3.2.2 国有经济规模下限与上限的确定 |
3.3 经济体制转轨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 |
3.3.1 经济体制结构动态的演进轨迹 |
3.3.2 国有经济的产业定位 |
3.4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与国有经济控制 |
第4章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实施 |
4.1 国有经济和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概念 |
4.1.1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基本定义 |
4.1.2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内涵及多样性 |
4.1.3 国有经济控制力另一层含义 |
4.2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主要特点 |
4.3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目标 |
4.4 国有经济发挥对国民经济控制力的基本方式 |
4.5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实现层次与市场基础 |
4.5.1 国家层次的国有经济控制力 |
4.5.2 产业层次的国有经济控制力 |
4.5.3 区域经济层次的国有经济控制力 |
4.5.4 多层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市场基础与发展 |
4.6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实现形式与机制 |
4.6.1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实现形式 |
4.6.2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实现机制 |
4.7 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控制 |
4.7.1 控制国有经济的原因 |
4.7.2 控制国有经济的主要内容 |
4.7.3 控制国有经济应注意的问题 |
第5章 不同层次的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实现 |
5.1 国有经济的企业控制力 |
5.1.1 国有企业的控制力的界定 |
5.1.2 国有企业控制力的形成与实现保障 |
5.1.3 国有企业控制力的优化与实现 |
5.2 国有经济的产业控制力 |
5.2.1 国有经济产业控制力的界定 |
5.2.2 国有经济作为国家控制产业手段的特点与局限性 |
5.2.3 国有经济控制产业的实施 |
5.3 国有经济的区域控制力 |
5.3.1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国有经济概况 |
5.3.2 国有经济区域控制力的基本模式 |
5.3.3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区域选择 |
5.3.4 区域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培养 |
第6章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评价体系 |
6.1 国有经济控制力主体的评价指标 |
6.1.1 国有经济所有者的控制力评价指标 |
6.1.2 国有经济管理者的控制力评价指标 |
6.1.3 国有经济经营者的控制力评价指标 |
6.1.4 国有经济控制力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性 |
6.2 国有经济控制力关系的评价指标 |
6.2.1 分层控制与整体控制指标 |
6.2.2 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指标 |
6.2.3 封闭控制、开放控制与半封闭控制指标 |
6.2.4 横向控制与纵向控制或水平控制与垂直控制 |
6.3 国有经济控制力过程的评价指标 |
6.3.1 真实性强弱指标 |
6.3.2 及时性强弱指标 |
6.3.3 灵敏性高低指标 |
6.4 国有经济控制力效果的评价指标 |
6.4.1 重要性指标 |
6.4.2 影响力指标 |
6.4.3 引导性或导向性指标 |
6.4.4 带动性指标 |
6.4.5 转制性指标 |
6.4.6 服务性指标 |
6.4.7 增值性指标 |
6.4.8 效益性指标 |
6.4.9 时间性指标 |
6.5 国有经济控制力形式的评价指标 |
6.5.1 总量控制或规模指标 |
6.5.2 质量控制指标 |
6.5.3 重要性控制指标 |
6.5.4 要素控制指标 |
6.5.5 企业控制指标 |
6.5.6 行业或产业控制指标 |
6.5.7 区域控制指标 |
6.5.8 市场控制指标 |
6.6 国有经济控制力程度的评价指标 |
6.6.1 影响力指标 |
6.6.2 相对控制指标 |
6.6.3 绝对控制指标 |
6.6.4 参股控制指标 |
6.7 国有经济控制力范围的评价指标 |
6.7.1 全面控制指标 |
6.7.2 局部控制指标 |
6.7.3 行业控制指标 |
6.7.4 区域控制指标 |
6.8 国有经济控制力时间的评价指标 |
6.8.1 近期控制指标 |
6.8.2 长期控制指标 |
6.8.3 间断控制指标 |
6.8.4 持续控制指标 |
6.9 控制国有经济的评价指标 |
6.9.1 对国有企业的人事权控制力 |
6.9.2 对国有企业决策权的控制力 |
6.9.3 对国有企业剩余控制力 |
6.9.4 对国有资产的控制力 |
6.9.5 对国有经济的行业分布控制力 |
6.9.6 对国有经济的区域分布控制力 |
第7章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实证分析 |
7.1 指标的选取 |
7.2 样本的选择 |
7.3 实证设计 |
7.4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评估结果及其分析 |
7.4.1 工业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总体评判 |
7.4.2 工业子类的国有经济控制力状况 |
7.5 国有工业的行业绩效及其分析 |
7.6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
7.6.1 “进退”行业的分类 |
7.6.2 战略性调整的基本原则 |
7.6.3 战略性调整的基本思路 |
7.6.4 战略性调整的具体设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所有制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决不是淡化所有制 |
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核心, 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
三、怎样实现我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改组 |
四、非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定位 |
五、降低国有经济比重, 决不是愈低愈好 |
六、产业升级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内在关联性 |
七、怎样使产业升级与所有制结构调整二者完善地结合 |
(8)现代企业区位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结构与内容 |
三、 主要创新观点 |
第一章 相关范畴界定与区位理论评析 |
第一节 相关范畴界定 |
一、 区位 |
二、 区位选择 |
三、 现代企业及其区位选择 |
第二节 西方区位理论回顾 |
一、 古典区位理论 |
二、 近代区位理论 |
三、 现代区位理论探索 |
第三节 区位理论研究在中国 |
一、 中国区位理论研究的特点 |
二、 当前区位理论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企业区位选择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区位选择的资源导向与市场导向 |
一、 企业区位选择的最终约束与导向 |
二、 企业区位选择的市场导向 |
三、 资源导向与市场导向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企业产业分布与区位分布的关系 |
一、 产业的分类和特征 |
二、 国有企业产业分布的几种情况 |
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的空间布局 |
一、 企业不同组织结构与区位环境的关系 |
二、 企业不同组织类型对区位要求 |
三、 企业总部的区位选择与特点 |
四、 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区位 |
五、 国内大公司迁移总部的现象 |
第四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区位选择 |
一、 生产型企业聚集——产业带 |
二、 流通型企业聚集——商圈 |
三、 企业集聚的特殊形态——企业簇群 |
四、 新产业区研究 |
第三章 企业区位选择的动态变化与财务评价 |
第一节 企业区位选择的动态变化 |
一、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企业区位选择的取向 |
二、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位选择 |
三、 网络经济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第二节 企业区位选择财务评价 |
一、 企业区位选择财务评价解析 |
二、 企业区位选择财务评价的内容 |
三、 企业区位选择财务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企业区位选择财务评价与其他评价方法的关系 |
一、 企业区位财务评价是最重要的评价 |
二、 技术和环境评价是财务评价的基础 |
第四章 企业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布局 |
第一节 企业区位选择与区域布局演进 |
一、 近代企业区位选择与区域布局的演进 |
二、 建国以后企业区位选择与区域布局演进 |
三、 企业区位选择与区域布局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区位选择与区域布局分析 |
一、 国有企业地域空间布局分析 |
二、 国有企业区位选择与布局调整 |
三、 需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
第三节 中小企业区位选择与繁荣小城镇经济 |
一、 中小企业和小城镇的产业特点 |
二、 中小企业的区位选择要立足于小城镇发展 |
第四节 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企业区位选择 |
一、 我国老工业基地、老工业城市调整的方向 |
二、 世界老工业基地的整治和启示 |
第五章 企业区位选择与现代企业空间扩张 |
第一节 企业地域空间扩张中的区位选择 |
一、 地域空间扩张是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动因 |
二、 企业地域空间扩张的主导因素 |
三、 企业地域空间扩张因素分析 |
第二节 企业扩张的空间背景 |
一、 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
二、 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
三、 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
第三节 企业区位选择与企业竞争力提升 |
一、 企业生产力水平与经营业绩分析 |
二、 企业生产力区际差异分析 |
三、 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中重视区位选择方向 |
第六章 企业区位选择与政府宏观调控 |
第一节 政府宏观调控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
一、 政府宏观调控对企业经济活动具有制约性效应 |
二、 政府宏观调控要立足于企业健康发展 |
三、 要利用好几个主要调控手段 |
四、 区域经济调节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企业区位选择对政府宏观调控的适应 |
一、 政府宏观调控对企业区位选择及布局的影响 |
二、 企业区位选择适应政府宏观调控的表现 |
三、 国有企业区位选择如何适应政府宏观调控 |
第三节 企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区位选择 |
一、 西部大开发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
二、 西部大开发中企业区位选择指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重要突破口 |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求得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三者统一的有效途径 |
当前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面临着十分难得的有利条件 |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10)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的“进”与“退”(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需要正确处理几种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D]. 董少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国有经济理论与实践[D]. 潘永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3]新型国有企业定位与效率问题研究[D]. 李福成.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4]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A]. 黄速建,黄群慧,王钦,肖红军.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 2008
- [5]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研究[D]. 张军. 天津大学, 2007(04)
- [6]国有经济主导地位与控制力问题研究[D]. 喻新强. 湖南大学, 2006(11)
- [7]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所有制结构调整[J]. 邬义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03)
- [8]现代企业区位选择研究[D]. 苏重基. 四川大学, 2002(02)
- [9]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J]. 岳爱成. 首都经济, 2002(03)
- [10]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的“进”与“退”[J]. 王守政. 攀登, 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