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总理来到西联农场(论文文献综述)
王炳程[1](2016)在《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农垦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演化的变迁过程,分析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农垦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借鉴美国、法国、日本的农垦制度,得出对中国当前农垦制度的启示,进而阐明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出路,以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第1章绪论对中国农垦制度的研究背景进行阐述,并对其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和综述后,通过文献阅读法、实地调查法、历史分析法对中国农垦制度进行研究,最后指出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章对中国农垦制度进行一般性分析。在基本概念中,对农垦、农垦类型和农垦制度进行了基本的阐述。在理论基础中,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西欧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推测,提出了创建经国家控制的公有制大农业的思想;列宁和斯大林在苏联创立的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大农业的思想理论同苏联的具体实际结合在一起,创立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毛泽东屯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屯垦事业的实际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更加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使得中国屯垦事业取得硕大成效;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不遗余力的推动农垦事业的向前发展。通过上述人物的阐述可以清晰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农垦的相关思想。在历史追溯中,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农垦发展的历程、作用和经验启示,更加清晰的了解农垦的发展历程。第3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的演化变迁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农垦制度的必要性。其次,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的开拓创业、曲折发展、改革探索、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五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然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阐述,最后阐明在改革发展中的改革途径和基本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并结合新的实践加以运用、丰富和发展,对于不断把农垦事业推向前进,再创新的辉煌。第4章对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运行现状进行分析。首先指出中国农垦制度在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上所处的战略地位,然后分析当前中国农垦制度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5章对国外农垦制度的借鉴和启示。通过对美国、法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情况进行介绍,同时找出三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进而阐明中国农垦制度从中可以借鉴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中国农垦的发展提供前进的道路。第6章对中国农垦制度的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对策进行总结和梳理。首先明确了中国农垦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包括改革的方向、要求和时机,无论农垦制度如何改革,都要在大原则的基础下去进行相应的改革。进而,提出中国农垦制度改革创新的对策,在农场企业、垦区集团、土地管理方式、经营体系、管理体制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王昌龙,王健强[2](2016)在《琼安胶园,作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南琼海市国营东太农场境内三洲河旁的双峰岭上,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橡胶林,这里就是已有百年历史的琼安胶园。六合沟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自九架山缓缓流下,穿过胶林中,又蜿蜓曲折地流入万泉河。走进这片古老的胶园,我们在寻找胶园的魂,我们在触摸胶园的根,我们在收录中国百年橡胶史的明证……
盘桂生[3](2014)在《周恩来善待人民群众的科学方法》文中提出周恩来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他生前善待人民群众的科学方法,主要有:切实关注民生,信任尊重群众,从不搞特殊化,密切联系群众,教育引导群众等。周恩来善待人民群众的科学方法,其根源在于他善于总结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在于他对人民群众一贯的高度负责精神,在于他持之以恒的自我修养自觉。学习周恩来善待人民群众的科学方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老张斌[4](2011)在《蜜月写真》文中指出第一章其实我知道,我是个骗子,是个大骗子。眼看要跟人家入洞房了,还没把真实身份如实禀报。我要是如实禀报了,一分钟之内就得玩完。我觉得这样挺好。就是说,这注定是个悲剧。凡是悲剧都挺好。
徐世举[5](2009)在《周恩来的对联》文中认为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与创建人之一。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淮安,字
孙乐明[6](2009)在《橡胶:林海浩荡走过百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海南岛的西部,无论走高速公路,还是走乡间小道,随时随地都会有郁郁葱葱的橡胶林闯入视线。 微风吹过,那满目的葱郁,不仅染绿你的心扉,还以温柔的林涛声,向你讲述着中国天然橡胶的百年历史。 由于海南天然橡胶产量占全国的52%,而海南西部又是海南橡
陆基民[7](2008)在《三叶树,长铭将军功与情——王震在华南橡胶发展历程中的几个关键时刻》文中指出1982年2月的一天,王震登上了广东省农垦总局新办公大楼的第五层。他在楼梯口微微喘了喘气,然后稳步走向会议厅,那里,广东省农垦总局机关的全体干部正热切地等待他的到来。王震刚动过手术出院不久。当他的身影出现在会场的那一刻,曾经见过他
许人俊[8](2008)在《周总理来到了西双版纳》文中研究表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总理周恩来和缅甸总理吴努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美丽、幽静的胶林里举行了一次中缅两国外交史上富有历史意义的会谈。为此,周总理来到了西双版纳。会谈前后,周总理视察了热带植物
王晓飞[9](2006)在《周恩来的对联情结》文中提出二○○六年一月八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三十周年,为了缅怀他一生的丰功伟绩,特辑周总理一生所撰的对联,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袁厚春[10](2005)在《苏加诺的影子——一个"参与创造历史"的华人》文中指出1956年9月30日,新中国迎来第一位来访的外国元首--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苏加诺。总统专机未落,28岁的司徒眉生已成了第一个接受献花的印尼贵宾;当晚,毛泽东在家宴上,破例一次送他三幅亲笔签名;那时,他在苏加诺的政府里并无名分,鉴于外事需要,出发前才给他一个"总统私人秘书"的头衔。原来亚非会议前夕,发起国在是否邀请中国问题上遇到重要难题,这位小记者接受一个微妙使命……直到五十年后,大会秘书长才揭开秘密,称他是一个"参与创造历史
二、周总理来到西联农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总理来到西联农场(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垦制度概述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垦 |
2.1.2 农垦类型 |
2.1.3 农垦制度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垦的相关思想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大农业的思想 |
2.2.2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思想 |
2.2.3 毛泽东的屯垦思想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农垦思想 |
2.3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历史追溯 |
2.3.1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2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作用 |
2.3.3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经验启示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演化变迁过程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农垦制度的背景分析 |
3.1.1 政治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社会因素 |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的历史改革 |
3.2.1 开拓创业阶段 |
3.2.2 曲折发展阶段 |
3.2.3 改革探索阶段 |
3.2.4 全面推进阶段 |
3.2.5 现代化建设阶段 |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
3.3.1 经济成就 |
3.3.2 政治成就 |
3.3.3 边疆稳定 |
3.4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路径及经验 |
3.4.1 农垦制度改革路径 |
3.4.2 农垦制度改革经验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运行现状分析 |
4.1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的战略定位 |
4.1.1 国家粮食安全的“中枢神经” |
4.1.2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领军人” |
4.1.3 区域经济发展的“纽带” |
4.2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1 垦区间经济体制失衡 |
4.2.2 企业管理制度失位 |
4.2.3 垦区经营机制落后 |
4.2.4 组织制度缺乏竞争力 |
4.3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管理体制机制不畅 |
4.3.2 经营市场化水平低 |
4.3.3 区域差异下的驱动机制不同 |
4.3.4 经济主体投入能力低 |
第5章 国外农垦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5.1 美国的农场制度的启示 |
5.1.1 美国农场的现状 |
5.1.2 美国农场的特点 |
5.2 法国的农场制度 |
5.2.1 法国农场的概况 |
5.2.2 法国农场的特点 |
5.3 日本的农场制度 |
5.3.1 日本农场的概况 |
5.3.2 日本农场的特点 |
5.4 对中国农垦制度的启示 |
5.4.1 家庭农场是农业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
5.4.2 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 |
5.4.3 国家支持和政策引导 |
第6章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对策 |
6.1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需要坚持的原则 |
6.1.1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方向 |
6.1.2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要求 |
6.1.3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时机 |
6.2 中国农垦制度改革创新的对策 |
6.2.1 创新农垦土地管理方式 |
6.2.2 大力深化垦区集团化改革 |
6.2.3 全面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 |
6.2.4 构建新型农垦经营体系 |
6.2.5 完善农垦企业管理体制 |
6.2.6 改进优化农垦运行机制 |
6.3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周恩来善待人民群众的科学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切实关注民生 |
二、深入了解群众 |
三、信任尊重群众 |
四、从不搞特殊化 |
五、教育引导群众 |
(4)蜜月写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第二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第三章 |
往东走还是往西走 |
一夜之间 |
1 |
2 |
3 |
4 |
5 |
前一天从上午到晚上 |
1 |
2 |
3 |
4 |
5 |
6 |
7 |
那天白天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第三天上午 |
还是第三天上午 |
1 |
2 |
3 |
第四天晚上 |
1 |
2 |
第五天以后 |
1 |
2 |
第三十天 |
1 |
2 |
第六十天 |
三百六十天后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7)三叶树,长铭将军功与情——王震在华南橡胶发展历程中的几个关键时刻(论文提纲范文)
面对寒害, 热切的鼓励与朴实的科学态度 |
狂热年代, 彰显胆色、智谋与真挚情怀 |
非常事件, 果决的处置与冷静的反思 |
身体力行, 倡导、支持科学种胶 |
四、周总理来到西联农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 王炳程. 吉林大学, 2016(03)
- [2]琼安胶园,作证![J]. 王昌龙,王健强. 中国农垦, 2016(03)
- [3]周恩来善待人民群众的科学方法[J]. 盘桂生.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4(03)
- [4]蜜月写真[J]. 老张斌. 作家, 2011(05)
- [5]周恩来的对联[J]. 徐世举.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2009(12)
- [6]橡胶:林海浩荡走过百年[N]. 孙乐明. 海南日报, 2009
- [7]三叶树,长铭将军功与情——王震在华南橡胶发展历程中的几个关键时刻[J]. 陆基民. 中国农垦, 2008(04)
- [8]周总理来到了西双版纳[J]. 许人俊. 中国农垦, 2008(03)
- [9]周恩来的对联情结[J]. 王晓飞.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2006(01)
- [10]苏加诺的影子——一个"参与创造历史"的华人[J]. 袁厚春. 报告文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