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水北调工程项目法人组建方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在京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安郁群,舒方方,陈雷,王鹏,杨伟,李运涛,杨建敏,李瑞清,刘健,奚锦帅,杨亚伦,郭克宁,张海斌,吴婕,胡军锋,吴福清,徐鸿燕,李宗道,颜晗,李浩,张瑄,宋扬,王姗姗,王萌茜,刘昕[1](2020)在《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0) 2 宏观环境》文中研究说明2.1国家与行业政策环境2.1.1国企改革进入深水期,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释放活力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对外公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的活力。十八大以来,国资委推动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目前,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已全部完成改制,除极少数需清理整合的企业,中央企业子企业全面完成改制,省级国资委监管的一级企业约96%完成公司制改革。
孙曈[2](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王长斌[3](2020)在《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基尧是在党和政府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杰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专家,是改革开放后探索和构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新体制和机制的先驱。他曾先后参与了鲁布革水电站、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等新中国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总结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建设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进入21世纪,张基尧不畏艰难,担负起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重任。他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汲取集体的智慧,积极组织和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的各项事宜,使得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朝着构建科学、效益显着、运行稳定的方向不断完善,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的成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和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回顾张基尧涉足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主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历程,论证他在统筹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建立、探索征地移民策解之道和构建治污保洁管理机制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客观分析张基尧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思想的内涵,总结其特点,揭示他在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管理中取得成功的因由,冀望以鲜活的史实和史识为当代水利水电建设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李静[4](2019)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实践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工程档案是工程从调研到建设全过程的真实、完整记录,在工程建设及完工后运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如质量评定、验收、事故原因分析、工程养护、扩建等,工程档案作为真实的历史纪录,可以最客观的记录工程的实际情况,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是最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大型水利项目,中线工程档案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档案管理工作有明显的特点,如工程建设复杂,时间跨度长,档案众多;参建单位多,管理水平较低;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等。这些也是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普遍面对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对其采取措施的总结,包括加强业务体系建设、档案制度体系建设、规范执行验收标准、加强各相关单位档案人员业务培训、工程档案与工程建设同步管理、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总结经验与教训,使其他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少走弯路。同时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以及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进行分析,寻找其工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并对数字档案馆工作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探索,剖析其工作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助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工作的整体发展。
陈建波[5](2017)在《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描绘了 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要实现“十三五”时期的规划目标,就必须破解难题,深挖潜力,扬长避短,再创新优势,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认真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实践之后,深切感到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成果正是践行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成功范例。本文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特别是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长江流域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最新指示要求,借助于国内外服务科学、水利学、电力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有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理论框架。文章沿着三峡工程建设前后的时间脉络,从长江经济带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的历史渊源出发,着眼于长江经济带在行政性分割格局下探索产业互补、资源共享、交通相连,谋划在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主导下,深刻领悟总书记发展区域经济的强烈愿望,分析三峡工程兴建创造的巨大综合效益对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服务和贡献,阐述了宏伟工程在该区域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该地区区域融合发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和研究,进一步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整合与发展的对策。论文分七个部分,由引言和六章组成。本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创新点:一是按照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与实践基础之上,对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进行了效应分析,提出三峡工程建设及其服务长江经济带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实例和杰作。二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和梯度转移理论及空间均衡理论,论证了长江经济带经济统筹开发的全局意义和三峡工程建设及库区移民社会经济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的服务作用。通过对区域经济中城市和城市群功能的比照解析,阐明了长江经济带内部分大中城市在三峡工程兴建前后自身进步、发展壮大的内在机理和变革,论证了由于三峡工程经济效益对长江经济带上游电站的开发建设,在上游有产生副中心城市和一级城市群的基础和可能。三是在运用数理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三峡水电开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通过阐明长江经济带资源比较优势和现实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依据大量数据进行了差异关联分析,构建了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灰色模式,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沿线部分大中型城市的城市化历史进程和空间发展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的城镇化水平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提升迅速,针对工程对上中下游各城市服务功能侧重的不同,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立体交通为纽带的城市体系,以组团式的核心区带动广大经济腹地的发展。四是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既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又要实现生态环境和谐的双重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长江经济带与三峡工程和谐、持续和绿色发展,在不断发展中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双轮驱动,在加强生态保护中推进区域经济向前发展。
张基尧,谢文雄,李树泉[6](2012)在《南水北调工程决策经过(二)》文中认为南水北调工程管理机构的建立2002年12月,朱镕基总理宣布工程开工时,说的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而不是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开工,这样,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此后的所有项目都不再搞开工仪式了。这同时意味着历经50多年的南水北调工程规划论证阶段已经结束,经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进入设计建设阶段。
本刊编辑部[7](2011)在《2011——中国水利年》文中研究表明站在岁尾,凝神回望,水利被关注的重要事件历历在目。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央1号文件首度聚焦水利,制定出台、安排部署了一系列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7月,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进行动员部署。
宋婧[8](2010)在《2010年中国环境法治大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月1月4日,环境保护部批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该标准自2010年4月1日起实施。1月5日,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与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五次全体委员会议在京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主任周生贤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充分发挥国家环境咨询委员
张国平[9](2011)在《政府投资决策权研究》文中认为政府投资是使用政府性资金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主要通过政府投资项目的形式表现出来。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空前巨大,政府投资作为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国民经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全球金融海啸的背景下,中央政府推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和救市措施,更是将政府投资的作用运用到极致。但这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政府投资决策科学性和政府投资效益的强烈关注和潜在担忧。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有赖于政府投资决策制度的保障。但遗憾的是,当前我国政府投资领域法治化程度较低,政府投资决策制度很不健全,对于决策权限、决策程序、决策责任等基本问题缺乏统一、明确的规定,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无法得以保证,决策失误现象屡有发生。政府投资决策制度建设的艰难和窘境,与政府投资决策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利益调整的深刻性不无关联,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当前对政府投资决策的规律性还缺乏认识和把握,因而很难在政府投资决策的制度建构层面达成共识。政府投资决策,是一个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的复合型问题。在行政法视野下,最合适的研究切入点是政府投资决策权。本文将以政府投资决策权的配置、运行和监督为逻辑主线,在了解历史、把握现状和借鉴国外的基础上,运用行政法治的基本原理并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探讨当前中国政府投资决策的法治化问题,最终落脚点是要建立规范的政府投资决策制度,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政府投资决策权的基础理论与制度沿革。作为研究的逻辑前提,首先要弄清楚政府投资决策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其次要探寻不同学科背景下尤其是行政法学背景下政府投资决策权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政府投资决策制度的发展变迁进行梳理和归纳,为后文研究作好铺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政府投资领域法律规范的缺失,这里更多的是对各种政策性规则的探讨和分析。第二章,政府投资的范围界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鉴于政府投资的特定功能,政府投资决策权有其特有的运作范围,而这可以从政府投资的领域或范围上进行考察。界定政府投资范围的理论依据,在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和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同时,需要在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状况并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的投资范围和重点领域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第三章,政府投资决策权的配置模式。政府投资决策权的配置主要是在行使政府投资决策权的决策机构之间的配置,既包括在同一级政府内部的横向配置,又包括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纵向配置。在横向配置中,主要分析项目审批权和资金分配权是在同一级政府内部各相关部门间的配置状况;在纵向配置中,主要考量投资事权和投资财权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配置状况。第四章,政府投资决策权的运行机制。政府投资决策权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研究政府投资决策权的运行机制,首先需要关注政府投资决策的现实过程,并在决策理论视角下进行重新的归类和分析;其次,要摸清当前政府投资决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与政府投资决策运行机制的总体要求相对照;最后,提出完善政府投资决策运行机制的制度建议。第五章,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监督制度。由于决策失误的存在,政府投资决策权必须受到监督。在理清政府投资决策监督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监督的最终结果必然落实到决策责任追究上,需要根据权责一致的要求,健全现有的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第六章,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立法建议。基于当前政府投资决策基本“无法可依”、主要依据政策管理的判断,提出了加快推进政府投资决策立法的建议,并从立法路径、立法目的、立法框架、主要内容以及立法实施中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行政法视野下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研究,不能仅限于对其现状、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等内在规律性的阐述和揭示,更要基于行政法治原理提出相应制度建设的构想或建议。因此,本文除了在政府投资决策权各环节所涉问题的最后部分分别予以说明外,更在“立法建议”中对政府投资决策制度进行汇总性的集中探讨。当然,不容回避的是,由于政府投资决策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涉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更牵扯到体制的调整和回应。因此,本文针对某些体制性问题也提出了初步的完善建议。如果大言不谗地说有什么创新之处的话,可能在于本文从行政法——特别是从权力配置、运行机制、法律保障等行政组织法领域——的研究视角对政府投资决策权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探讨。由于政府投资决策的自我封闭性导致资料搜集的极为困难,加之作者学识、经历、能力有限等原因,这种探索还是比较肤浅甚至有些幼稚的;对一些问题的讨论还没有全面展开,在逻辑结构、论述方式等方面也需要更好地推敲。特别是鉴于本文研究的具体性和针对性,一些实践问题即使理清脉络和头绪,找出了所谓的“病灶”,但提建议、“开药方”的工作仍是非常艰难的,某些体制性、制度性和机制性问题并存交织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有待于在将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论证和完善。总之,政府投资决策权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权的重要组成和财政职能履行的主要工具,对其的理论研究是一套复杂的系统课题,相关制度的完善需要放到当今中国的现实环境、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下进行综合论证。在此过程中,需要法律、经济、管理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应积极推进相关立法,促进政府投资决策权配置、运行和监督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推动政府投资决策活动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使政府投资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陈岩[10](2007)在《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项目后评价对于总结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各行业对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日益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治水思路发生变化,高度重视水利科技创新,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方向转变;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为了不断提高我国水利建设项目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要充分重视项目后评价的作用,不断加强对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而且要与我国水利的发展思路相一致,把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观念引入到后评价的研究中。 本文以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本指导思想,对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理论、机制、方法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完善项目后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应用体系,并对我国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首先,运用系统控制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项目后评价的管理和评价两方面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系统控制论的动态管理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评价的理论框架。针对水利行业的特点,设计了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管理机制和反馈机制。 其次,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需要,把创新后评价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了创新后评价研究的意义、评价的原则和内容,并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评价方法分别进行了讨论。 再次,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了水利建设项目各单项后评价的研究,提出了具有控制作用的过程评价、可持续意义上的经济评价、基于和谐发展观的社会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重点研究了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评价,对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提出了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动态评价框架;针对水利建设项目的特点,构建了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地运用ANP—FCE两种方法相结合对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能力的评价进行研究。 最后,结合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淮河中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后评价课题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旨在检验本文构建的理论和方法。
二、“南水北调工程项目法人组建方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在京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水北调工程项目法人组建方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在京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
(三) 文献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
2. 研究视角创新 |
(二) 论文不足之处 |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
(一) 认同 |
(二) 政治认同 |
(三) 政党认同 |
二、 参政党认同 |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二) 调查基本内容 |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
第九部分 (开放题)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涉足水利和投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
第一节 青年时期踏上水利水电之路(1962—1979)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在水电工程建设中显身手(1980—1999) |
第三节 新世纪力促南水北调工程兴建(2000—2010) |
第二章 统筹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创新 |
第一节 创建“三位一体”的工程建设管理架构 |
第二节 探索“项目法人”主导的建设管理新模式 |
第三章 探索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的策解之道 |
第一节 对南水北调征地移民重要性的认识 |
第二节 探索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新举措 |
第四章 对南水北调治污保洁工作的指导与协调 |
第一节 推动构建南水北调东线水污染防治机制 |
第二节 推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工作 |
第五章 张基尧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特点和成功因由 |
第一节 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上的若干特点 |
第二节 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取得成功的因由 |
附录 1: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大事记(2000年至2010年) |
附录 2: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和设计单元分布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实践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的逻辑关系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思路图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体制、业务规范与管理制度 |
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 |
2.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主要构成 |
2.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内容 |
2.2.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特点 |
2.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体制与业务规范 |
2.3.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体制 |
2.3.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业务规范 |
2.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制度 |
2.4.1 国家有关法规标准 |
2.4.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有关文件 |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及保障措施 |
3.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
3.1.1 工程建设复杂,时间跨度长,档案数量多 |
3.1.2 参建单位多,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较低 |
3.1.3 参建单位档案工作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
3.1.4 大数据时代,参建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
3.2 保障措施 |
3.2.1 加强档案制度体系和业务体系建设 |
3.2.2 严格执行验收标准,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同步 |
3.2.3 加强档案业务培训,组建专业档案管理队伍 |
3.2.4 加强南水北调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 |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实践分析 |
4.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过程分析 |
4.1.1 档案管理控制前端化和规范化 |
4.1.2 档案工作考核注重阶段性与同步性 |
4.1.3 档案验收机制保障档案质量 |
4.1.4 档案管理信息化,以信息技术支撑发展 |
4.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数字档案馆建设面临问题及发展建议 |
4.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数字档案馆建设现状 |
4.2.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数字档案馆建设面临问题 |
4.2.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数字档案馆发展建议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0 研究问题的背景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论文创新点 |
1.2.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区域经济理论 |
2.1.2 创新理论 |
2.1.3 灰色系统理论 |
2.1.4 复杂科学与管理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长江经济带研究 |
2.2.2 三峡工程研究 |
2.3 国外文献综述 |
第3章 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情况概述 |
3.1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概况 |
3.1.1 三峡工程基本概述 |
3.1.2 长江经济带基本概述 |
3.2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关系 |
第4章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
4.1 三峡工程建设前长江地区洪涝灾害情况 |
4.1.1 洪涝灾害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影响 |
4.1.2 三峡工程建设前洪灾防治情况 |
4.2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基本情况 |
4.2.1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建设情况 |
4.2.2 三峡工程防洪作用情况 |
4.3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4.4 三峡工程补水和引水新效益对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
第5章 三峡工程水电行业服务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研究 |
5.1 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创新 |
5.1.1 工程建设创新 |
5.1.2 资金管理创新 |
5.2 水电行业的科技和质量安全管理创新 |
5.2.1 科技创新使三峡工程独占世界水电行业鳌头 |
5.2.2 安全质量管理创新保证实现三峡工程精品杰作 |
5.2.3 三峡工程引领重大装备自主创新 |
5.2.4 三峡输变电工程科技创新超前提升我国电网建设水平 |
5.3 长江经济带架起绿色发展之路 |
5.3.1 三峡工程引发的“羊群效应” |
5.3.2 三峡水电引领水电开发史革命性变革 |
5.3.3 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 |
5.4 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
5.4.1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 |
5.4.2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色关联度计算 |
5.4.3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关联分析 |
第6章 三峡工程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协调发展 |
6.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6.1.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 |
6.1.2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
6.2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与城市群 |
6.2.1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 |
6.2.2 城市群概念 |
6.3 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城市发展研析 |
6.3.1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概况 |
6.3.2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中心城市简析 |
6.4 区域要素流动与三峡移民 |
6.4.1 生产要素流动理论要义 |
6.4.2 三峡工程移民概况与经济发展 |
6.5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分析 |
6.5.1 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指标选取 |
6.5.2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新发展理念综述 |
7.2 破解发展瓶颈 |
7.2.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存有差距 |
7.2.2 长江经济带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 |
7.3 论文研究局限性 |
7.3.1 创新成本和风险研究解析欠充分 |
7.3.2 水电的“羊群负效应”研析短缺 |
7.3.3 三峡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探究不深 |
7.4 未来展望 |
7.4.1 三峡集团必将成国际级清洁能源的航母 |
7.4.2 长江经济带发展必将成为创新绿色协调发展的典范 |
7.4.3 三峡工程必将不断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服务新贡献 |
参考文献 |
在职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6)南水北调工程决策经过(二)(论文提纲范文)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机构的建立 |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设想 |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展 |
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
(9)政府投资决策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投资 |
(二) 政府投资 |
(三) 政府投资项目 |
(四) 政府投资决策 |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视角和主要框架 |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 研究视角 |
(三) 主要框架 |
四、已有研究综述 |
(一) 行政决策研究综述 |
(二) 政府投资研究综述 |
(三) 政府投资决策研究综述 |
五、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基础理论与制度沿革 |
一、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界定 |
二、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理论基础 |
(一)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二)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管理学理论基础 |
(三)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法学理论基础 |
三、政府投资决策权的制度沿革 |
(一) 改革开放前的政府投资决策制度 |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投资决策制度 |
(三) 当前政府投资决策制度的总体评价 |
第二章 政府投资的范围界定 |
一、政府投资与公共产品供给 |
(一)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 |
(二) 政府投资是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形式 |
二、公共产品理论对政府投资范围的一般界定 |
(一)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纯公共产品 |
(二) 具有显着外部收益、能够创造社会公平的准公共产品 |
(三) 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的自然垄断产品 |
三、我国政府投资范围的现状评析 |
四、国外政府投资范围之审视 |
(一) 部分发达国家的政府投资范围 |
(二) 上述国家政府投资范围的特点 |
五、我国政府投资范围的界定 |
(一) 我国政府投资范围的影响因素 |
(二) 我国政府投资的总体范围和重点领域 |
第三章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配置模式 |
一、政府投资决策机构 |
(一) 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系统构成 |
(二) 行政决策权视角下的现代行政决策机构 |
(三) 政府投资决策机构的界定 |
二、政府投资决策权的横向配置 |
(一)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构成要素 |
(二) 政府投资决策权横向配置的现状描述 |
(三) 政府投资决策权横向配置的总体评价 |
(四) 政府投资决策权横向配置的制度建议 |
三、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纵向配置 |
(一) 政府投资决策权纵向配置的现状述评 |
(二) 政府投资决策权纵向配置的制度建议 |
第四章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运行机制 |
一、政府投资决策过程的现实考察 |
(一) 投资规划(宏观决策) |
(二) 确定项目、安排资金(微观决策) |
二、决策理论视角下的政府投资决策过程 |
(一) 决策问题的构建 |
(二) 决策方案的规划 |
(三) 决策方案的确定 |
三、当前政府投资决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一) 政府投资规划的局限性 |
(二) 决策公开透明度差 |
(三) 公众参与机制缺失 |
(四) 项目咨询论证形式化 |
(五) 领导意志对决策的影响严重 |
四、政府投资决策运行机制的总体要求 |
(一) 基于决策科学视角的观察 |
(二) 基于行政法学视角的观察 |
(三) 总体性要求 |
五、完善政府投资决策运行机制的制度建议 |
(一) 政府投资规划制度 |
(二) 政府投资决策公开制度 |
(三) 政府投资决策参与制度 |
(四) 政府投资决策咨询论证制度 |
(五) 政府投资决策集体决定制度 |
第五章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监督制度 |
一、政府投资决策监督现状透视 |
(一) 行政监督 |
(二) 人大监督 |
(三) 社会监督 |
(四) 总体评价 |
二、政府投资决策监督机制构建 |
(一) 部分国家政府投资决策监督机制评介 |
(二) 我国政府投资决策监督机制构建 |
四、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 |
(一) 内涵 |
(二) 归责原则 |
(三) 责任承担 |
第六章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立法建议 |
一、立法现状评估 |
二、立法路径选择 |
(一) 制定政府投资决策基本法 |
(二) 各地方、各领域政府投资决策单行法的配套 |
(三) 立法中充分发挥政策文件的作用 |
三、立法目的、立法架构与主要内容 |
(一) 立法目的 |
(二) 立法架构 |
(三) 主要内容 |
四、立法实施的影响因素 |
(一)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
(二) 行政体制的相应调整 |
(三) 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
(四) 公民社会的培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后评价的理论和进展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后评价的理论和进展研究综述 |
1.2.3 项目后评价中各分项内容研究综述 |
1.2.4 我国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及机制研究 |
2.1 基于系统控制论的项目动态管理理论 |
2.1.1 系统控制论 |
2.1.2 基于系统控制论的项目动态管理理论 |
2.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评价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项目评价理论 |
2.2.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评价理论 |
2.3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机制研究 |
2.3.1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监督控制作用研究 |
2.3.2 基于监督控制作用的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
2.3.3 我国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经费、时间等 |
2.3.4 运用知识管理对后评价成果的管理研究 |
2.3.5 后评价成果的反馈与使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利建设项目创新后评价研究 |
3.1 水利建设项目创新后评价的研究意义 |
3.1.1 水利建设项目创新后评价的相关概念界定 |
3.1.2 水利建设项目创新后评价的重要意义 |
3.2 水利建设项目创新后评价的特点和原则 |
3.2.1 水利建设项目创新的特点 |
3.2.2 水利建设项目创新后评价的特点 |
3.2.3 水利建设项目创新后评价的原则 |
3.3 水利建设项目创新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
3.3.1 观念创新评价 |
3.3.2 技术创新评价 |
3.3.3 管理创新评价 |
3.4 基于费用效益分析法的技术创新评价研究 |
3.4.1 采用费用效益法的原因分析 |
3.4.2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的原理与评价步骤 |
3.4.3 水利建设项目技术创新的费用和效益计算方法研究 |
3.5 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创新评价研究 |
3.5.1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机制创新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
3.5.2 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及应用范围研究 |
3.5.3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评价水利建设管理单位机制创新的原因分析 |
3.5.4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评价水利建设管理单位机制创新的方法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建设项目其它单项内容研究 |
4.1 具有动态控制作用的过程后评价研究 |
4.1.1 具有动态控制作用的过程评价 |
4.1.2 过程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
4.2 可持续意义上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后评价 |
4.2.1 经济后评价与经济前评价的内容和指标的区别 |
4.2.2 计入环境成本与效益的经济评价研究 |
4.2.3 经济后评价中引入宏观经济评价指标研究 |
4.3 基于和谐发展观的项目社会影响评价 |
4.3.1 基于和谐发展观的社会影响评价内容及指标 |
4.3.2 项目与社会的相互适应性分析 |
4.3.3 移民安置后评价内容及指标 |
4.4 环境影响后评价 |
4.4.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4.4.2 环境影响后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ANP—FCE方法的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研究 |
5.1 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的意义 |
5.2 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及可持续性后评价的相关概念 |
5.2.1 基于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的理论基础的研究范围的界定 |
5.2.2 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的定义和内涵 |
5.2.3 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的本质特征 |
5.2.4 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的概念和内容 |
5.2.5 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的动态评价框架 |
5.3 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5.3.2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5.4 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
5.4.1 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
5.4.2 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
5.4.3 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的计算 |
5.5 基于ANP—FCE评价方法的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能力评价研究 |
5.5.1 ANP—FCE评价模型的构建 |
5.5.2 ANP—FCE评价模型选择的优势分析 |
5.5.3 ANP的理论及内容研究 |
5.5.4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FCE)方法进行可持续能力综合评价 |
5.5.5 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 |
5.6 基于风险分析的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指导 |
5.6.1 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性风险分析框架 |
5.6.2 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性风险识别 |
5.6.3 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性风险分析 |
5.6.4 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 |
6.1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后评价概述 |
6.2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创新后评价 |
6.2.1 技术创新后评价 |
6.2.2 管理方法创新评价 |
6.2.3 管理机制创新评价 |
6.3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经济后评价 |
6.3.1 评价依据及参数 |
6.3.2 费用计算 |
6.3.3 效益计算 |
6.3.4 评价指标值 |
6.4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影响后评价 |
6.4.1 社会影响后评价 |
6.4.2 环境影响后评价 |
6.5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价 |
6.5.1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 |
6.5.2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可持续能力评价 |
6.5.3 基于风险分析的临淮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指导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发表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四、“南水北调工程项目法人组建方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在京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0) 2 宏观环境[A]. 安郁群,舒方方,陈雷,王鹏,杨伟,李运涛,杨建敏,李瑞清,刘健,奚锦帅,杨亚伦,郭克宁,张海斌,吴婕,胡军锋,吴福清,徐鸿燕,李宗道,颜晗,李浩,张瑄,宋扬,王姗姗,王萌茜,刘昕. 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0), 2020
- [2]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研究[D]. 王长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实践及分析[D]. 李静. 郑州大学, 2019(08)
- [5]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D]. 陈建波. 武汉大学, 2017(01)
- [6]南水北调工程决策经过(二)[J]. 张基尧,谢文雄,李树泉. 百年潮, 2012(08)
- [7]2011——中国水利年[J]. 本刊编辑部. 中国水利, 2011(24)
- [8]2010年中国环境法治大事记[J]. 宋婧. 中国环境法治, 2010(00)
- [9]政府投资决策权研究[D]. 张国平.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
- [10]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 陈岩. 河海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