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陆、前陆盆地和前陆盆地系统

前陆、前陆盆地和前陆盆地系统

一、前陆、前陆盆地和前陆盆地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熊维莉,曹艺钟,杨新峰,曹菁[1](2021)在《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文中认为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油气勘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总体上来说其地质情况复杂、研究程度较低。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和勘探进展跟踪,就前陆盆地的概念、分类和分布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结合构造、圈闭、烃源岩、储层、保存、运移、配套、成藏等油气地质特征分析,探讨了塔里木库车、柴西南、川西、准南缘、塔西南等8个重点前陆盆地生储盖等成藏地质条件的差异。以中石油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成果为基础,对中国中西部8个重点前陆盆地(冲断带)的资源量、探明储量和资源丰度等数据开展分析,揭示了中西部前陆盆地巨大的资源潜力,对今后前陆盆地的勘探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魏震[2](2020)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印度-亚洲早期碰撞的沉积记录》文中研究说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的研究对认识地球板块构造演化、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这一领域已有近50年的研究积累,但关于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的时间、方式等基本问题依然存在激烈的争论。原因之一是相关记录的报道多出现在碰撞缝合带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至今缺乏关键性证据。鉴于同碰撞沉积记录的沉积和地层属性可以很好的限定初始碰撞时间,因此,本论文以雅江缝合带东段山南地区加查-朗县-金东一带原划为“白垩纪朗县混杂岩”的浅-中级变质地质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野外地层学、变质岩石学、构造地质学观察记录,结合岩相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碎屑锆石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锆石形态学、全岩Sr-Nd同位素等分析,初步辨别出该缝合带东部地区存在一套由变质硅质碎屑岩和大理岩组成的始新世同碰撞沉积残留体——朗县单元。根据朗县单元的沉积环境和物源特征,借助与缝合带中部-西部地区同碰撞前陆盆地沉积记录的对比,论文深入探讨了印度-亚洲初始碰撞的时间、穿时性、盆地模式等问题。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表明,前人在罗布莎以东标识的“白垩纪朗县混杂岩”不是混杂岩而是由两套有序地层组成,南部为上三叠统郎杰学群,北部为始新统朗县单元,二者以巴敦-金东断裂为界。朗县单元从加查经朗县到金东连续出露,厚度可达~2500 m,东西延伸约100 km。根据岩石组成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下部第一岩性段,主要由大理岩与片岩/板岩互层构成,见部分变质砂岩/砾岩;在加查一带岩性变为大理岩与变质砂岩、板岩互层;变质砂岩、砾岩原岩为含火山岩屑的砂岩、含花岗质砾石和大理岩砾石的砾岩、石英砂岩。中部第二岩性段,主要由(长石)石英岩组成,出露在朗县-金东一带,原岩可能为石英砂岩或硅质岩。上部第三岩性段,为厚约300 m的大理岩夹片岩,出露于朗县-金东一带,变质硅质碎屑岩的原岩可能为钙质含量较高的细碎屑岩,且以石英质碎屑岩为主。而朗杰学群岩石组成变化明显,在朗县-金东地区由云母片岩和石英片岩组成,在加查-朗县之间由灰褐色砂岩与灰黑色泥岩组成,缺乏大理岩夹层。上述岩石整体可划分为4个变质带:低角闪岩相十字石带、绿片岩相石榴子石带、绿片岩相黑云母带和绿片岩相绿泥石带。这些变质带基本平行巴敦-金东断裂对称展布,可能与其北向逆冲有关。就构造变形而言,朗县单元变形较弱,仅发育与地层原始产状近似的透入性劈理、片理等面理构造,而与朗县单元相伴出露的郎杰学群则具多期变形特征。据此二者可以在野外得以区分。在朗县-金东地区,郎杰学群向北逆冲推覆至朗县单元之上,后者也逆冲推覆至大竹卡组或冈底斯岩基之上。在加查-朗县之间,郎杰学群向北侧逆冲推覆至渐新统-中新统大竹卡组之上,南部靠近雅鲁藏布江位置构造夹持朗县单元。本研究利用加查-金东地区的32件碎屑锆石样品的年龄谱,确证了上述地层单元划分方案、明确了地层界线。朗县单元内20件碎屑锆石的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样品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白垩纪-新生代早期的碎屑锆石或碎屑锆石核。朗县-金东地区12件具有新生代碎屑锆石的样品其最年轻锆石YC1σ(2+)年龄介于58.0±1.4 Ma和53.0±2.8 Ma之间。加查地区的两件样品分别获得了54±1.5 Ma和53.7±1.3 Ma的YC1σ(2+)年龄。位于锆石增生边的42个测点年龄主要在34.1 Ma和17.2 Ma之间。结合邻区雅拉香波穹窿内~48 Ma的中压变质年代信息,共同限定朗县单元可能沉积于~56/54-48 Ma,因此它很可能是印度-亚洲早期碰撞的沉积记录。采自朗杰学群的碎屑锆石年龄皆老于侏罗纪(>~200 Ma),与山南地体内郎杰学群年龄谱十分相近。朗县大理岩微量元素(PAAS标准化)结果显示,REE+Y总体为LREE亏损,La和Gd富集,Y显着正异常,与现代海水和地史时期海相碳酸盐岩的微量元素指针极其相似。对蚀变程度较低的大理岩实施了锶同位素测量,产生了较具放射性的87Sr/86Sr比值结果(0.707481-0.707897),与同期海水锶同位素比值相近。微量元素和锶同位素指针表明,朗县单元大理岩的原岩可能沉积于海相环境。加查-金东地区朗县单元20件碎屑锆石样品测年结果显示,1273个谐和锆石年龄具有三组物源类型。第一组锆石的原岩主要包括绿色变质砂岩,含强绿帘石化火山碎屑,碎屑锆石年龄段为150-52 Ma,含主要峰值~84 Ma和次要峰值~54 Ma,指示碎屑物质可能主要来自冈底斯弧。第二组碎屑锆石主要产出于云母石英片岩、石英大理岩、变质砾岩等。砾岩内含有大量被构造拉长的大理岩和花岗岩的砾石,表明为近源沉积。这些碎屑锆石样品具有两段年龄区间,分别是~150-90 Ma和60-50 Ma,峰值为~105 Ma,具-16到+13的εHf(t)值。该组小于200 Ma的锆石在U/Yb-Nb/Yb图解中显示大陆弧锆石特征,仅少量锆石显洋中脊或洋岛锆石特征。其物源可能都来自亚洲大陆而非洋内弧,其中,“弧前盆地”最有可能为其物源区。第三组样品岩性主要为石英大理岩、(云母)石英片岩、石英岩以及变质砾岩,具有三个年龄段信息:前寒武纪(峰值~560 Ma)、290-200 Ma(峰值~246 Ma)、150-52 Ma(峰值~108 Ma)。其全岩?Nd(0)值为-5到-10,与北侧的拉萨地体、南侧的山南地体相似。>200 Ma的碎屑锆石的形态、阴极发光特征及年龄组成与郎杰学群相似,这一类锆石为郎杰学群再旋回;<200 Ma锆石具有和第二组样品相同的Hf同位素、微量元素组成,它们可能具有相同物源。据此,我们认为朗县单元可能接收了来自缝合带两侧地体的碎屑物质。综合以上地质单元构架、时代、沉积环境及物源结果,本文提出,朗县单元为雅江缝合带东段印度-亚洲早期碰撞沉积记录的残留体。与缝合带中部仲巴-萨嘎-江孜地区弧前盆地、构造岩片及特提斯喜马拉雅岗巴-定日地区同碰撞沉积记录对比分析表明,朗县单元原岩可能沉积于欠充填前陆盆地前渊的远端,介于以桑单林+者雅组和甲查拉组为代表的前渊近端及以宗浦组上部为代表的前隆之间的位置。对比结果还表明,雅江缝合带东部朗县单元限定的印度-亚洲碰撞时间(早于~56/54 Ma)与造山带西部Zanskar,雅江缝合带中部日喀则弧前盆地、构造岩片桑单林组+者雅组、混杂岩宗卓组,特提斯喜马拉雅朋曲组恩巴段(或恩巴组)所限定的碰撞起始时间(早于~60-56Ma)近乎一致。由此我们提出,印度-亚洲的初始碰撞沿整个缝合带可能是近乎同时发生的,不存在显着的碰撞穿时现象。雅江缝合带东部、特提斯喜马拉雅及低喜马拉雅古新统-始新统都记录了来自亚洲的碎屑物质,这表明虽然至今无法确定新特提斯洋内(藏南地区)是否存在洋内弧,但这一时期印度大陆的北缘(或喜马拉雅地体)已经接触(或接近)亚洲大陆的南缘(或日喀则弧/弧前盆地)。由于地球物理方法限定印度和亚洲大陆在~55-60 Ma时仍然具有~17°的古纬度距离,二者汇聚量和上地壳岩石所记录的缩短量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大印度洋或北印度洋模式、印度和裂解南向漂移的日喀则弧碰撞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我们倾向认为,现今喜马拉雅最北端(萨嘎地区)以北依然发育较宽的大印度地体,其自~60-55 Ma以来可能已被俯冲至亚洲大陆之下并没有伴随缩短量和增生楔记录。

木红旭[3](2020)在《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文中研究指明川西地区包括扬子板块西缘和青藏高原东部,分别对应川西盆地和松潘-甘孜褶皱带。川西盆地东以龙泉山为界与四川盆地中部分隔,西以龙门山逆冲推覆带与松潘-甘孜褶皱带分隔,北接秦岭造山带,南到康滇古陆;松潘-甘孜褶皱带形如倒三角形,夹持于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和羌塘地块之间。晚三叠世以前,川西地区作为扬子板块西缘及其被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沉积了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和浊积岩。自晚三叠世起,伴随印支运动及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川西盆地结束了海相沉积历史,逐渐过渡为陆相前陆盆地,沉积了厚度较大的须家河组河流-湖相地层;晚三叠世松潘-甘孜地区则仍然为浊积岩沉积。长期以来的观点认为龙门山向南东方向的逆冲推覆形成了川西前陆盆地,并为须家河组提供了主要物源。然而,近年来对龙门山逆冲推覆带的平衡复原结果表明,晚三叠世并不存在NE向的龙门山逆冲推覆带,而是仅在其北段表现为向南的逆冲推覆活动,且该时期的隆升规模有限。而在新生代,伴随青藏高原的隆升,NE向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发生了大规模的抬升。因此,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并不存在盆-山耦合关系。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晚三叠世川西盆地的原型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聚焦于扬子板块西缘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并对松潘-甘孜褶皱带晚三叠世复理石进行了初步调查。从须家河组露头及钻井两方面资料入手,获得了须家河组沉积相带迁移及物源变化新信息;对松潘-甘孜褶皱带晚三叠世复理石进行了碎屑锆石测年,可借此分析其与须家河组在沉积时限与物源供给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晚三叠世须家河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5段,各段代表的川西前陆盆地轴向主体均呈东-西走向,从早到晚沉积中心具有向南迁移的趋势。来自须家河组的碎屑锆石年龄限定须二段沉积上限年龄为~221 Ma,须四段沉积上限年龄为~207 Ma,结合前人的测年结果,限定须家河组的沉积年代为228-200 Ma。对比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并结合指向南及南西方向的古水流数据,指示秦岭造山带为须家河组的主要物源。对松潘-甘孜褶皱带复理石碎屑锆石测年结果限定其沉积年代为225-222 Ma,其物源区也主要来自秦岭造山带。这一结果说明松潘-甘孜复理石盆地与须家河组在晚三叠世的大部分重叠的时间里具有相似的物源条件和前陆盆地特征,因此不可能是川西盆地的主要物源。在晚三叠世大部分时间里,川西前陆盆地与松潘-甘孜复理石盆地之间可能被早期的龙门山裂谷(晚二叠世拗拉槽)遗迹分割。综合以上新的结果和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与秦岭造山带具有很好的盆-山耦合关系,秦岭提供了须家河组的主要物源,秦岭造山带的前陆逆冲带渐次向南扩展,造成了川西前陆盆地沉积相带及沉积中心的南移。因此,提出了川西地区前陆盆地演化新的构造模式。

李超[4](2019)在《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沉降及天山隆升过程研究》文中指出新生代,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之间的碰撞引起了亚洲大陆内部广泛的变形,并复活了天山、西昆仑等古老造山带。天山造山带的隆升引起塔里木盆地北侧基底的挠曲沉降,在塔里木盆地北侧形成与天山造山带耦合的前陆盆地。前陆盆地内的沉积层序和沉降历史有效记录了造山带的隆升过程。我们基于对南天山前陆盆地沉降和充填过程的详细解译,限制天山新生代的初始隆升时间,约束塔里木盆地向天山之下的俯冲速率。天山和西昆仑造山带在新生代的快速隆升引起塔里木盆地北部和西南部的挠曲沉降;西昆仑和西南天山之间的走廊不断变窄直至关闭使塔里木盆地成为封闭的内流沉积盆地,在盆地内形成披覆沉积。挠曲沉降和披覆沉积共同形成了新生代塔里木盆地。我们使用弹性有限板模型模拟盆地内的挠曲沉降与披覆沉积过程。我们根据模拟结果分离挠曲沉降与披覆沉积,获得盆地中部挠曲凸起的迁移和盆地南、北两侧地形荷载变化。为解析南天山前陆盆地的构造、地层和沉降历史,我们分析了一条353千米长横跨南天山前陆盆地的近南北向地震反射剖面和剖面旁的四口钻井的数据。地震剖面的解释结果显示盆地内的显生宙沉积层由下往上分为寒武系-志留系构造层、泥盆系-二叠系构造层、三叠系构造层、侏罗系构造层、白垩系构造层、古近系构造层和晚渐新世-第四纪前陆沉积单元。根据磁性地层学的研究结果,前陆沉积单元内最古老的吉迪克组地层从~26 Ma开始沉积。这表明南天山的初始隆升时间不晚于~26 Ma。此外,南天山地形隆升导致的岩石圈挠曲使南天山的前陆地区的构造沉降速率从~26 Ma也开始明显加速。前陆沉积单元内朝前陆方向的反射面终结点的包络线是前陆沉积单元向南上超的地质记录,反映南天山前陆沉积单元在~26.3 Ma至~12 Ma,以1.6±0.1 mm/yr的速度向南上超,而在~12 Ma以后,向南上超的速度加速至14.6±0.1 mm/yr。前陆沉积单元向前陆方向的上超速率可作为俯冲板块和仰冲板块的汇聚速率的上限。在~12 Ma迁移速率的增加反映南天山与塔里木板块的加速汇聚。我们采用有限板模型,以一条北-北东向贯穿盆地的地震剖面为约束,模拟新生代塔里木盆地内的挠曲沉降和披覆沉积。这条地震剖面揭示新生代塔里木盆地沉积地层包括盆地南、北两侧的挠曲坳陷中的沉积和盆地范围的披覆沉积。以此地震剖面为约束,我们通过回剥新生代地层获得了~26 Ma、~13 Ma、~5 Ma和现今的横跨盆地的沉降剖面。我们利用二维弹性有限板的数值模型拟合了这些沉降剖面。模拟显示古近纪以来盆地南、北侧挠曲相互干涉,形成单个中部挠曲凸起。中部挠曲凸起自~26 Ma至今向南迁移了~52 km,揭示盆地南侧高于北侧的荷载差值自~26 Ma以来不断减小。根据模拟结果,我们分离了~26 Ma以来的挠曲沉降与披覆沉积。披覆沉积的厚度从~26 Ma的230±30 m增加到现今的1910±200 m,至少占剖面内新生代地层的~30%。通过矫正披覆沉积的沉积物荷载,盆地的沉积基准面自古近纪以来至少抬升了 356±80 m。基于对南天山和西昆仑前陆沉积层序的精确解析结果,限制了塔里木板块向天山和西昆仑之下的俯冲速率。我们依据俯冲速率推算出塔里木盆地在~26 Ma、~13 Ma和~5 Ma的南北向宽度。采用这一不断减小的盆地宽度模拟挠曲沉降显示西昆仑和南天山在~26 Ma开始快速隆升,在~13 Ma-~5 Ma地形高度不再增加,从~5 Ma开始再次快速隆升。模拟还显示在塔里木盆地的沉降史模拟中,忽视披覆沉积的影响会导致高估有效弹性厚度和构造荷载。模拟显示的~26 Ma以来塔里木盆地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增加与盆地地温梯度不断降低的趋势一致。在沉降史模拟中完全忽视塔里木岩石圈的俯冲引起的盆地宽度减小,则会低估地质历史时期塔里木盆地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

陈斌[5](2019)在《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黑色页岩的沉积特征与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须家河组的黑色页岩为重点研究对象,采用沉积特征分析、岩石组分分析和细粒沉积岩的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以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及其周缘沉积-构造演化为主线,研究黑色页岩及其夹层中的震积岩和重力流沉积特征,黑色页岩的物源和沉积环境,以及黑色页岩的形成条件与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前陆盆地系统的理论和“将今论古”原则,通过回答黑色页岩的5个基本问题(泥质来源、如何搬运、氧化还原条件、沉积速率、有机质的富集条件),综合分析后提出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不同发展阶段的海相和陆相黑色页岩的形成机制。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须家河组黑色页岩的发育特征与前陆盆地的演化密切相关。须一段黑色页岩沉积时龙门山仍位于水下,沉积速率慢,页岩厚度小;龙门山隆起后开始为须三段和须五段的黑色页岩沉积提供物源和有机质,沉积速率快,页岩厚度增大。须一段的黑色页岩为海相沉积,初始生产力高,有机质充足,TOC相对较高;须三段和须五段沉积期,龙门山整体隆起后黑色页岩转为陆相沉积,陆源碎屑成分增加,TOC有所降低。须一段页岩有机质成熟度主要受控于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活动和热事件;须三段和须五段页岩分布向盆地内转移,有机质成熟度受到喜山期形成的大凉山褶皱带影响,在靠近大凉山的区域Ro更高。2、在须家河组黑色页岩的夹层中识别出大量的软沉积变形构造和重力流沉积。根据沉积特征判断,这些变形构造多为地震成因,从须一段下部开始出现,并在须四段和须五段中集中出现,因此认为从晚三叠世卡尼期开始龙门山断裂已经发生碰撞,到瑞替期龙门山构造活动强烈。根据重力流沉积与震积岩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叠置关系,分析后认为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的重力流多由地震或洪水诱发,重力流沉积物在三角洲前缘到深湖广泛分布。重力流为盆地带来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具有快速沉积的特点,对于盆地内须家河组黑色页岩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3、通过401个薄片的砂岩组分分析及细粒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后认为诺利期后的须家河组物源主要来自再旋回造山带的碎屑岩。须家河组下部细粒沉积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以及锆石年龄分布模式与松潘甘孜褶皱带中上三叠统碎屑岩相似,表明从诺利期开始,龙门山前陆盆地须家河组黑色页岩的物源主要来自由松潘甘孜褶皱带形成的早期的龙门山,并有少量物源来自扬子板块西缘。依据微量和稀土元素比值特征及构造背景判别图解,认为在卡尼期松潘甘孜东缘已发生挤压褶皱并逆冲在扬子板块西缘之上,到诺利期形成龙门山古岛弧并为前陆盆地提供物源,逆冲断裂为茂汶断裂。4、通过对黑色页岩中环境敏感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古生物组合和岩石矿物组合的特征,本文认为须二段之后黑色页岩逐渐转为陆相沉积,沉积水体古盐度明显降低,为半咸水淡水,总体呈弱氧化,古气候属于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植被繁盛,初始生产力高,沉积速率较快。晚三叠世晚诺利期-瑞替期龙门山前陆盆地的沉积环境与现今的里海具有部分相似性。5、卡尼期龙门山前陆盆地内形成的黑色页岩(须一段下部)为海相沉积,古地磁分析表明,龙门山地区地理环境与印度西海岸相似,季风盛行,季风造成的上升洋流带来了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盐,并增强了水体的还原性。上升洋流模式是海相黑色页岩形成的主要原因。到诺利期和瑞替期,黑色页岩(须三段和须五段)转为陆相沉积,沉积水体为弱氧化条件,黑色页岩是在充足的有机质供给和快速沉积作用下形成。其中,重力流为沉积盆地带来了大量的碎屑物、营养盐和有机质,同时也加速了其下伏湖相黑色页岩的埋藏和保存,降低了有机质的氧化分解。

许光[6](2019)在《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盆地从新元古代至新生代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对盆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构造改造,为多种能源的共生富集提供有利条件。三叠纪是四川盆地构造体制发生转换的重要时期,构造环境从被动大陆边缘转换为前陆盆地,海相沉积环境转变为陆相沉积。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引起的沉积相变、构造改造和物源变化为油气、页岩气、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赋存创造了良好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孕育了元坝气田、普光气田、农乐钾盐矿、广旺煤田、华蓥山煤田等大型矿(气)田。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富集油气、钾盐、锂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富集煤、油气、页岩气。嘉陵江组、雷口坡组时期,四川盆地东北缘处于从向北倾斜的陆架-斜坡转向北侧隆起的海相前陆的障壁岛沉积环境,主要沉积相为潮坪-泻湖-盐湖相等,盐类、锂矿主要富集在潮上带盐溶角砾岩以及白云岩中,油气主要富集在礁滩和粒屑滩的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等有利储层中。须家河组时期,研究区处于前陆盆地陆相沉积环境,沉积相主要为冲积扇-三角洲-湖泊相,煤炭主要富集在三角洲沼泽相煤层中,油气储集在河流-三角洲相的砂岩中。三叠系天然气主要赋存于三种类型的含油气系统中:下生上储型含油气系统的飞仙关组鲕粒滩白云岩、嘉陵江组缝隙型碳酸盐储层中,自生自储型的须家河组碎屑岩中和上生下储型的雷口坡组风化壳地层中。煤炭主要赋存于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陆相地层中。岩盐主要由固相岩盐和卤水型盐矿两种类型赋存于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地层中。古构造分析表明,古凹陷为成盐的有利区域,而古凸起周缘发育的礁滩相成为油气有利区。后期构造运动使得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发育滑脱层,为多种能源的共生提供条件。矿物学、岩石学和年代学等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绿豆岩是钾盐中钾元素的重要来源,其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地区252Ma岩浆岩。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油气主要来自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烃源岩。须家河组重矿物和电子探针表明,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根据盆地周缘造山带流体的体系组成及内部的有机流体特征角度系统,研究区油气和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受控于同一造山带流体。四川盆地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构造流体分为两期,早期为主要的成矿(藏)流体,均一温度较高,晚期流体与成矿(藏)无关,均一温度较低。盐水-油气流体运移时限为晚三叠世,与印支期-燕山早期的逆冲推覆造山作用相一致,造山带流体作为载体及源区参与盆地内多种能源的物质来源、运移和储集过程。

闫臻,王宗起,闫全人,方爱民,陈隽璐[7](2018)在《造山带汇聚板块边缘沉积盆地的鉴别与恢复》文中研究说明大洋俯冲和大陆碰撞是板块汇聚过程中的有机连续过程,也是造山带形成的两种基本造山作用方式。不同的造山作用过程形成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和填充序列,沉积盆地性质的改变和沉积物源区变化是造山作用方式和时限的最直接体现。沉积盆地是造山带重要大地构造相单元之一,完整记录了板块边缘动力学过程和构造演化以及造山作用方式和时限。沉积盆地构造原型鉴别与恢复是造山带结构-属性解剖的重要内容之一。视沉积盆地与相邻大地构造相的演化为统一整体,以填充物和沉积物源区作为链接沉积盆地和造山带的纽带,系统地精细解剖填充物组成和沉积相以及沉积物源区时空变化系列,准确鉴别并恢复造山带沉积盆地构造原型,是获取大陆碰撞方式和时限的沉积-地层判别标志的有效方法之一。

钱涛[8](2015)在《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地层格架:陆陆碰撞的记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索扬子板块与华北-秦岭-大别复合板块在早中侏罗世时期碰撞方式问题,论文以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为研究对象,从沉积盆地出发开展了如下内容的研究:早中侏罗世盆地充填序列特征、地层划分对比格架、沉积古地理格局及演化和盆地沉积物质源区等。沿勉略缝合带发育的扬子板块北缘中生代前陆盆地形成于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的陆陆碰撞过程。早中侏罗世勉略洋盆地的完全关闭形成了东西向统一展布的磨拉石盆地(201-164Ma)。响应于秦岭-大别山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的陆内逆冲变形,盆地里沉积了河流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地层序列。早侏罗世白田坝组底部普遍发育砾质冲积扇体系,向盆地内部相变为曲流河冲积平原和湖泊沉积体系。盆地北缘沉积的砾岩是前陆褶皱-逆冲带继中晚三叠世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斜向碰撞之后初始隆升的沉积响应。中侏罗世早期千佛崖组主要发育滨浅湖沉积体系,晚期沙溪庙组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厚度巨大,为扬子北缘前陆盆地的充填主体。整个沙溪庙组向上变粗的序列受控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的强烈逆冲作用。扬子板块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前渊沉积带具有楔状不对称充填样式特征。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实验表明中侏罗世沉积物质来源于秦岭造山带陆内变形阶段构造岩浆作用物质、扬子板块向秦岭造山带俯冲勉略缝合带碰撞岩浆活动产物、南秦岭向北秦岭俯冲碰撞作用岩浆物质、扬子克拉通北缘与Rodinia大陆裂解相关物质、华南板块北缘结晶基底物质。沉积古地理恢复研究结果表明,中侏罗世秦岭-大别造山带褶皱-逆冲带南缘形成了宽约150km的、近东西向展布的前渊沉积带。该沉积带向西延伸至龙门山,向东跨过黄陵隆起延至中扬子北部。现今发育的大巴山及其以东地区的后期差异逆冲作用几乎将扬子板块北缘前陆盆地全部掩盖或改造(晚侏罗世-新生代)。盆地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早侏罗世(201-174Ma)初始形成和中侏罗世(174-164Ma)大幅沉降。自东向西贯通发育的前陆盆地充分说明了扬子板块相对于秦岭-大别-华北复合板块继中晚三叠世斜向俯冲后转为早中侏罗世时期正向碰撞这一地质事实,从沉积学角度为探索扬子板块北缘前陆盆地形成的大陆动力学背景提供了地质依据。

戴朝成[9](2011)在《四川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充填样式与储层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提出位于造山带前缘与克拉通之间的前陆盆地,是世界上油气最丰富和大油气田最多的沉积盆地,也是最早发现油气和进行油气田勘探的领域。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是中国陆上油气勘探最重要的战略接替区之一。特别是四川前陆盆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发现大量油气田,但据前人初步统计,前陆盆地油、气探明程度分别只有17%和6.7%,勘探潜力很大,是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由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物源、沉积层序和成岩作用的复杂性,储层普遍致密化,大多为非常规低孔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裂缝-孔隙型储层,仅局部发育有少量中孔低渗储层,鉴于前陆盆地的构造复杂性和不同构造单元的层序地层、岩性、岩相、沉积埋藏史和成岩流体的差异性所决定的各构造单元成岩作用、成岩相和储集类型的差异性缺乏研究。本文在运用沉积学、古生物学、测井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储层沉积学等方法技术,通过对四川前陆盆地形成时的沉积和构造背景分析,以及晚三叠世诺利克期~瑞替克期沉积地层的物源区分析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全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并进一步分析须家河组各层序形成时盆地的古地理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盆地内逆冲推覆带、前渊坳陷带、前陆斜坡带和前陆隆起带等不同构造带上的须家河组成岩作用、成岩相、和孔隙类型对比,总结该盆地须家河组层序格架内不同类型的储层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区域沉积学对比、岩石矿物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示踪(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等方法、手段,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砂岩的物源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晚三叠世须家河期四川前陆盆地的沉积是多物源的,多物源区的存在为须家河组沉积相和古地理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结合地表剖面、钻井岩芯和测井资料分析,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划分为4个主要沉积相类型,从盆地边缘近物源区至盆地沉积-沉降中心区依次为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以及湖泊相等沉积体系。(2)通过对四川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表露头、地震剖面、测井剖面层序界面特征和最大洪泛面特征识别,将须家河组划分为分别代表“须下盆”和“须上盆”成盆期次的2个超长期旋回层序,5个分别对应于须二段~须六段的长期旋回层序和17个中期旋回层序。在描述各次级构造单元须家河组高分辨率层序发育特征与区域对比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贯穿盆地的东西向及南北向等时地层格架,此二个方向的地层格架都具有自坳陷带向前陆隆起方向上超变薄的楔形充填体特征和区域地层对比关系,可确定为龙门山和米仓山-大巴山两造山带分别对应于“须下盆”和“须上盆”非同步异方向逆冲推覆活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以各长期旋回层序上升和下降半旋回相域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四川盆地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编图结果表明须家河组各时期岩相古地理面貌和沉积相带的展布规律严格受类前陆盆地的构造格局中的川西坳陷、川东北坳陷、渝东-川东南坳陷和川中古隆起组成的“三坳围一隆”构造格局控制。(3)四川前陆盆地由于构造相对复杂,不同构造带上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具有较大差异,从而决定了储层在不同构造带的分布规律。本文在沉积相、铸体薄片观察和岩矿分析数据基础上,对各构造带上须家河组砂岩的成岩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得出逆冲推覆带前缘以压实作用和破裂作用为主;川西前渊坳陷带以压实和压溶作用为主;前陆斜坡和前陆隆起带压实作用相对较弱,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发育,其中起破坏作用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起建设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早期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在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成岩相划分及成岩相组合特征分析,将须家河组砂岩砂岩划分为3种成岩相组合,其中压实-破裂-胶结成岩相和胶结-溶蚀成岩相为最有利于储层发育的成岩相带。(4)四川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在岩石学上具有低成分成熟度、低胶结物含量和结构成熟度中等特征,岩性在平面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川西北地区以岩屑砂岩为主,川西中部地区为岩屑砂岩与长石砂岩混合区,川西南地区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川中前陆隆起为长石岩屑与岩屑石英砂岩混合区。储层总体物性较差,属低孔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局部发育有少量中孔低渗储层。由于盆地内逆冲推覆带、前渊坳陷带、前陆斜坡带和前陆隆起带的沉积、成岩以及构造作用的差异性。决定了储层孔隙类型的分带性,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储层类型以裂缝型为主,另可见少量的溶蚀孔和原生粒间孔;前渊坳陷带储层类型为裂缝-次生溶孔型,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原生孔隙基本消失;前陆斜坡带储层类型以次生溶孔及原生粒间孔为主;前陆隆起带以溶蚀扩大孔和原生孔组成的混合孔为主,储层发育受沉积、层序、成岩和构造破裂作用的控制。

吴疆[10](2011)在《前陆盆地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文中提出介绍了前陆盆地的概念和结构,总结了近十年来前陆盆地研究的现状及主要进展,分析对比了四种成因类型的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弧后前陆盆地、陆内前陆盆地、破裂前陆盆地)的典型特征,阐述了前陆盆地的动力学机制、演化充填,最后简要概括了前陆盆地的含油气特征。

二、前陆、前陆盆地和前陆盆地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陆、前陆盆地和前陆盆地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陆盆地复杂构造综述
    1.1前陆盆地的概念
    1.2前陆盆地的分类
        1.2.1前陆盆地的基本类型
        1.2.2中西部前陆盆地的分类
    1.3前陆盆地的分布
二、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三、油气勘探潜力、前景及勘探方向
四、结论

(2)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印度-亚洲早期碰撞的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印度-亚洲初始碰撞时间及模式
        1.2.2 前陆盆地系统
    1.3 研究思路
    1.4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构造单元划分及地质特征
    2.2 雅江缝合带东段地质背景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野外观察与记述
    3.2 岩相学分析
    3.3 大理岩阴极发光图像分析
    3.4 锆石测量分析
        3.4.1 锆石制靶准备及CL图像分析
        3.4.2 锆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
        3.4.3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3.4.4 锆石形态学测量
    3.5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3.5.1 岩石粉末制备
        3.5.2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3.5.3 全岩Nd同位素分析
        3.5.4 全岩Sr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地层单元辨识及特征
    4.1 大理岩产出特性
    4.2 地层与构造特征
        4.2.1 朗县-金东地区
        4.2.2 加查-朗县地区
    4.3 变质带划分和原岩类型
        4.3.1 变质带划分
        4.3.2 原岩类型
    4.4 小结
第五章 朗县单元时代约束
    5.1 样品信息
    5.2 分析结果
        5.2.1 朗县单元
        5.2.2 郎杰学群
    5.3 年代学对地质单元划分的指示
    5.4 朗县单元时代与意义
    5.5 小结
第六章 沉积环境和物源分析
    6.1 样品信息
    6.2 分析结果
    6.3 沉积环境解释
        6.3.1 大理岩微量元素
        6.3.2 大理岩Sr同位素
    6.4 物源分析
        6.4.1 第一组样品
        6.4.2 第二组样品
        6.4.3 第三组样品
    6.5 .小结
第七章 前陆盆地沉积及碰撞模式
    7.1 前陆盆地及前渊远端沉积
    7.2 同时碰撞指示
    7.3 陆-陆碰撞模式
    7.4 小结
第八章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表1锆石LA-ICP-MS U-Pb分析结果。
    附表2 碎屑锆石的微量元素组成分析结果
    附表3 朗县单元原始层理和后期面理的产状信息
    附表4 朗县单元大理岩样品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附表5 朗县单元大理岩的Sr同位素分析结果
    附表6 朗县单元碎屑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
    附表7 朗县单元、朗杰学群、麦隆岗组和查曲浦组的碎屑锆石形态学测量数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3)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1.3 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2.2 国内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2.3 川西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秦岭造山带
        2.1.2 松潘-甘孜褶皱带
        2.1.3 龙门山逆冲推覆带
        2.1.4 扬子板块
    2.2 川西盆地演化过程及构造特征
        2.2.1 盆地演化历史
        2.2.2 川西盆地构造特征
    2.3 川西盆地地层划分
        2.3.1 盆地基底
        2.3.2 沉积盖层
3 晚三叠世须家河组沉积特征
    3.1 晚三叠世地层特征
    3.2 沉积相标志
        3.2.1 沉积岩的颜色
        3.2.2 沉积岩结构
        3.2.3 沉积构造
        3.2.4 测井曲线特征
    3.3 连井剖面对比
        3.3.1 渔1井-雾1井剖面对比
        3.3.2 元坝1井-大深1井剖面对比
        3.3.3 川40井-关基井剖面对比
        3.3.4 龙深1井-马深1井剖面对比
    3.4 地层厚度及沉积相分布特征
        3.4.1 须一段沉积特征
        3.4.2 须二段沉积特征
        3.4.3 须三段沉积特征
        3.4.4 须四段沉积特征
        3.4.5 须五段沉积特征
    3.5 须家河组古水流分析
4 须家河组碎屑锆石U-Pb测年及物源分析
    4.1 LA-ICP-MS工作原理
    4.2 样品采集及处理
    4.3 碎屑错石分析结果
        4.3.1 锆石形态及成分特征
        4.3.2 锆石U-Pb年龄测试结果
    4.4 川西盆地周缘构造单元锆石年龄
    4.5 须家河组碎屑锆石来源分析
5 松潘-甘孜褶皱带晚三叠世复理石沉积及碎屑锆石U-Pb定年
    5.1 松潘-甘孜褶皱带地质背景
    5.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5.3 分析结果
    5.4 晚三叠世复理石碎屑锆石来源分析
    5.5 松潘-甘孜晚三叠世复理石盆地的演化历史
6 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演化
    6.1 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的性质
    6.2 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原型盆地的展布特征
    6.3 川西前陆盆地演化历史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沉降及天山隆升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新生代天山隆升过程
        1.2.2 新生代塔里木盆地沉降过程
        1.2.3 主要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
    2.1 塔里木盆地
    2.2 天山造山带
    2.3 西昆仑造山带
第三章 塔里木新生代地层划分和年代限定
    3.1 塔里木盆地北部
    3.2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
第四章 基于地震剖面解析的天山新生代隆升证据
    4.1 剖面内的构造
    4.2 构造层的划分
        4.2.1 寒武纪-志留纪构造层
        4.2.2 泥盆纪-二叠纪构造层
        4.2.3 三叠纪构造层
        4.2.4 侏罗纪构造层
        4.2.5 白垩纪构造层
        4.2.6 古近纪构造层
        4.2.7 前陆沉积层
    4.3 南天山前陆盆地一维沉降史
        4.3.1 回剥分析
        4.3.2 回剥结果
    4.4 南天山前陆盆地的演化
        4.4.1 中新世之前的演化历史
        4.4.2 新生代前陆沉积层对天山隆升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沉降史的二维数值模拟
    5.1 基础数据
    5.2 有限板模型
        5.2.1 数值模型
        5.2.2 模型测试
    5.3 内流盆地的沉降模拟
        5.3.1 披覆沉积厚度的计算
        5.3.2 挠曲沉降的模拟
    5.4 模拟结果
        5.4.1 披覆沉积
        5.4.2 挠曲沉降
        5.4.3 模拟重建的沉降史
    5.5 模拟结果讨论
        5.5.1 有效弹性厚度
        5.5.2 披覆沉积过程
        5.5.3 盆地边缘不对称的地形荷载演化
        5.5.4 盆地宽度减小的模拟反映的天山、西昆仑隆升过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子程序功能与需设定的参数说明
    附录2: 源程序
发表论文情况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5)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黑色页岩的沉积特征与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黑色页岩的研究意义
        1.1.2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的研究意义
        1.1.3 黑色页岩形成机制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主要问题
        1.2.1 前陆盆地黑色页岩研究现状与问题
        1.2.2 龙门山前陆盆地研究现状与问题
        1.2.3 龙门山前陆盆地黑色页岩研究现状与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龙门山前陆盆地的构造位置
    2.2 龙门山前陆盆地演化史
    2.3 上三叠统地层概况
第3章 黑色页岩的发育特征
    3.1 上三叠统层序格架与黑色页岩分布特征
    3.2 黑色页岩的埋深和厚度
    3.3 黑色页岩的岩石矿物组成
    3.4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3.5 有机质成熟度
第4章 黑色页岩的沉积特征
    4.1 黑色页岩的沉积构造
    4.2 海相黑色页岩沉积相分析
    4.3 陆相黑色页岩沉积相分析
        4.3.1 湖泊相
        4.3.2 辫状河三角洲相
    4.4 软沉积变形构造与震积岩
        4.4.1 软沉积变形构造
        4.4.2 震积岩的时空分布与前陆盆地演化
    4.5 湖相重力流沉积
        4.5.1 滑塌
        4.5.2 碎屑流
        4.5.3 浊流和异重流沉积
        4.5.4 泥质重力流的成因与分布
        4.5.5 重力流沉积对黑色页岩形成的影响
第5章 黑色页岩的物源分析
    5.1 岩石组分分析
    5.2 地球化学分析
        5.2.1 微量、稀土元素与物源分析
        5.2.2 微量、稀土元素与构造背景
    5.3 物源与构造背景综合分析
第6章 黑色页岩的沉积环境分析
    6.1 古盐度
    6.2 古氧化还原
    6.3 古气候
    6.4 古生产力
    6.5 沉积速率
    6.6 黑色页岩沉积环境综合分析
第7章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黑色页岩形成机制
    7.1 海相黑色页岩形成机制
    7.2 陆相黑色页岩形成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技术思路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断裂特征
    2.4 古地理环境
    2.5 古气候环境
    2.6 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特征
第3章 样品采集、处理及测试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 测试分析与处理方法
第4章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的沉积响应
    4.1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4.2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4.3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
    4.4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4.5 沉积演化
第5章 构造体制转变中成矿物质来源变化
    5.1 碎屑组分特征
    5.2 砾岩沉积特征
    5.3 古水流方向
    5.4 重矿物变化特征
    5.5 绿豆岩
第6章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多种能源和矿产成矿特征
    6.1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天然气藏成藏特征
    6.2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煤系成藏特征与聚煤规律
    6.3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盐类矿产成矿规律
    6.4 沉积环境对多种能源矿产的制约
    6.5 油气、煤炭和卤水等成矿物质来源
    6.6 小结
第7章 构造体制转换对多种能源矿产制约
    7.1 构造环境转变控制矿产资源纵向分布
    7.2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地质流体作用
    7.3 构造流体对多种能源矿产成矿控制
    7.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造山带汇聚板块边缘沉积盆地的鉴别与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1 造山作用过程与沉积作用关系
2 增生型造山作用相关的沉积盆地类型
    2.1 弧前沉积盆地系统
        2.1.1 海沟盆地与海沟斜坡盆地
        2.1.2 弧前盆地
    2.2 弧内盆地
    2.3 弧后沉积盆地系统
        2.3.1 弧后盆地与边缘海盆地
        2.3.2 弧后前陆盆地
3 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的沉积盆地
    3.1 残余洋盆地
    3.2 周缘前陆盆地
4 沉积盆地和填充物对造山带俯冲极性与时限的约束
    4.1 沉积盆地构造原型是造山带结构-属性划分的直接有效依据之一
    4.2 有效限定造山作用时限的沉积学方法
        4.2.1 俯冲造山作用时限的沉积学标志
        4.2.2 初始碰撞时限的沉积学标志
5 结论

(8)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地层格架:陆陆碰撞的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及科学意义
        1.1.1 项目依托
        1.1.2 选题依据
        1.1.3 科学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1.2.1 盆山系统演化与耦合关系研究
        1.2.2 周缘前陆盆地研究
        1.2.3 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方式研究
        1.2.4 陆相层序地层理论研究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
        2.1.1 大巴山弧形褶皱-逆冲带
        2.1.2 米仓山褶皱-逆冲带
        2.1.3 龙门山褶皱-逆冲带
    2.2 沉积盆地演化简史
        2.2.1 四川盆地
        2.2.2 秭归盆地
        2.2.3 当阳盆地
第3章 区域早中侏罗世地层系统
    3.1 年代地层系统
    3.2 岩石地层系统
        3.2.1 下侏罗统岩石地层
        3.2.2 中侏罗统岩石地层
第4章 中下侏罗统地层序列特征
    4.1 沉积体系特征
        4.1.1 冲积扇沉积体系
        4.1.2 河流沉积体系
        4.1.3 湖泊沉积体系
        4.1.4 三角洲沉积体系
    4.2 下侏罗统白田坝组地层序列特征
    4.3 中侏罗统地层序列特征
        4.3.1 千佛崖组地层序列特征
        4.3.2 沙溪庙组地层序列特征
第5章 中下侏罗统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1 下侏罗统白田坝组砾岩对比格架
        5.1.1 米仓山砾岩带(S-A)
        5.1.2 大巴山西段砾岩带(S-B)
        5.1.3 大巴山东段砾岩带(S-C)
    5.2 陆相地层层序界面概念及其类型
        5.2.1 不整合面
        5.2.2 岩性岩相转换面
        5.2.3 最大湖泛面
        5.2.4 侵蚀冲刷面
    5.3 中下侏罗统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3.1 下侏罗统白田坝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3.2 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3.3 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第6章 沉积古地理格局及演化
    6.1 早侏罗世沉积古地理格局
    6.2 中侏罗世早期沉积古地理格局
    6.3 中侏罗世晚期沉积古地理格局
第7章 沉积物源分析
    7.1 中侏罗统沙溪庙组砂体中古水流方向恢复
    7.2 早中侏罗世砂岩碎屑成分统计分析
        7.2.1 砂岩碎屑成分三角图
        7.2.2 砂岩岩相及源区分析
    7.3 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7.3.1 分析测试方法
        7.3.2 锆石U-Pb实验结果
        7.3.2.1 锆石形貌特征
        7.3.2.2 锆石年龄分布
        7.3.2.3 锆石微量元素
        7.3.3 锆石U-Pb年龄分析
        7.3.3.1 沙溪庙组沉积时间限定
        7.3.3.2 碎屑锆石年龄信息分析
第8章 讨论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成果与认识
    9.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Ⅰ
附表Ⅱ
附录

(9)四川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充填样式与储层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2.2 中国西部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2.3 前陆盆地沉积-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1.2.4 前陆盆地储层特征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思路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特征
        2.1.1 概况
        2.1.2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 四川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第3章 物源和沉积相分析
    3.1 物源分析
        3.1.1 岩石学、矿物学分析
        3.1.2 沉积地球化学分析
        3.1.3 物源区分析结果
    3.2 沉积相分析
        3.2.1 沉积相识别标志
        3.2.2 沉积相划分
第4章 层序充填样式与古地理特征
    4.1 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4.1.1 地表露头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4.1.2 地震剖面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4.1.3 测井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4.1.4 最大洪泛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4.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4.3 各构造单元层序发育特征
        4.3.1 川西前缘坳陷层序发育特征
        4.3.2 川东北前缘坳陷层序发育特征
        4.3.3 渝东-川东南坳陷层序发育特征
        4.3.4 前陆隆起层序发育特征
    4.4 层序充填样式
    4.5 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
        4.5.1 LSC1 层序-岩相古地理(须二段)
        4.5.2 LSC2 层序-岩相古地理(须三段)
        4.5.3 LSC3 层序-岩相古地理(须四段)
        4.5.4 LSC4 层序-岩相古地理(须五段)
        4.5.5 LSC5 层序-岩相古地理(须六段)
第5章 储层分布规律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1 砂岩物质组分特征
        5.1.2 储层岩石类型
    5.2 成岩作用和成岩相
        5.2.1 储层成岩作用
        5.2.2 成岩阶段划分与演化序列
        5.2.3 储层成岩相分析
    5.3 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
        5.3.1 主要孔隙类型
        5.3.2 孔隙分布规律
        5.3.3 孔隙结构特征
    5.4 物性特征
        5.4.1 须二段储层物性特征
        5.4.2 须四段储层物性特征
    5.5 须家河组储层控制因素
        5.5.1 沉积相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5.5.2 层序对生、储、盖发育的控制
        5.5.3 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5.5.4 构造作用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前陆盆地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陆盆地的概念和结构
2 前陆盆地类型及特征
    2.1 周缘前陆盆地
    2.2 弧后前陆盆地
    2.3 陆内前陆盆地
    2.4 破裂前陆盆地
3 前陆盆地动力学机制
4 前陆盆地的演化与沉积充填
    4.1 前陆盆地的演化
    4.2 前陆盆地的沉积充填
5 前陆盆地油气特征

四、前陆、前陆盆地和前陆盆地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A]. 熊维莉,曹艺钟,杨新峰,曹菁. 2021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册), 2021
  • [2]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印度-亚洲早期碰撞的沉积记录[D]. 魏震. 南京大学, 2020(10)
  • [3]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D]. 木红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沉降及天山隆升过程研究[D]. 李超. 南京大学, 2019(01)
  • [5]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黑色页岩的沉积特征与形成机制[D]. 陈斌.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6]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D]. 许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造山带汇聚板块边缘沉积盆地的鉴别与恢复[J]. 闫臻,王宗起,闫全人,方爱民,陈隽璐. 岩石学报, 2018(07)
  • [8]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地层格架:陆陆碰撞的记录[D]. 钱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 [9]四川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充填样式与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 戴朝成.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10]前陆盆地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J]. 吴疆.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03)

标签:;  ;  

前陆、前陆盆地和前陆盆地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