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家合资基金公司开业(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阳,李海媛[1](2021)在《贝莱德基金迎首秀 外资“鲇鱼”实力几何》文中提出自今年6月正式开业后,贝莱德基金作为国内首家外资独资公募也加速了其在国内市场的布局。从申请到发行首只公募产品,贝莱德基金仅用时两个月。据了解,贝莱德基金首只公募产品将于8月30日公开发行募集。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合资公募的外资股东方也在近几年积极谋求进一步扩大?
王一峰[2](2021)在《合资理财公司:有望实现“1+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资金和渠道优势,结合外资的投研和管理经验,双方互补性高,具有较强的合作意愿。随着我国金融行业开放的加快推进,银行理财子公司相继联合外资机构布局资产管理业务。2020年9月24日,首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正式获批开业,并于2020年12月开始正式发行公募理财产品。这是银行理财转型新范式所做的探索,也是我国金融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在政策引导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资金和渠道优势,结合外资的投研和管理经验,双方互补性高,具有较强的合作意愿,有望实现"1+1>2"。
许津[3](2018)在《天津XT货币经纪公司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加入WTO后,在金融服务开发规则的约束下,金融市场及金融服务业开始与国际接轨。货币经纪行业作为建立和健全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5年起在我国逐步试点经营,截至目前已有5家货币经纪公司(均为合资公司)在大陆正式开业运营。本文选取天津XT货币经纪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分析公司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SWOT分析法和同业竞争者对比分析,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发展策略及建议,从而提高XT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在当前环境下,在竞争中赢得先机。本文利用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经历。首先分析了XT公司的内部条件、宏观环境和行业竞争环境,然后对XT公司进行SWOT分析,形成分析矩阵,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扭转型战略作为XT公司现阶段发展的战略,同时分析出XT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竞争优势不足、签约客户数量少、人力资本缺乏、业务流程需要优化的问题。最后,依托扭转型战略为基础,针对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司发展的策略和建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市场拓展,充实客户资源;优化业务结构,加强产品创新;优化业务流程;优化组织结构。
林丁钦[4](2012)在《两岸MOU与ECFA签署启动大中华三地证券市场的整合趋势研究》文中认为两岸三地近期发生的三件证券大事,触发了大中华证券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loser EconomicPartnership Arrangement;CEPA)的实施对香港与大陆证券市场的相互开放彼此对接有着重要的意义;(二)台湾与香港签订双边证券监理合作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MOU)架构下附函(Side Letter),使得台湾与香港双边可申请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ETF)跨境上市,台湾人透过购买在香港挂牌的ETF即可间接参与大陆A股的获利机会;同样的大陆人也可透过购买在香港挂牌的ETF即可间接参与台湾股市的成长机会;而最重要的是(三)两岸证券监理合作备忘录MOU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签署生效,正式启动大陆与台湾证券市场新的合作机遇,亦同时触动两岸三地大中华证券市场的整合,迈向两岸三地大中华证券一体化的道路。CEPA促成大陆证券市场与香港证券市场的合作新机遇,台港证券MOU附函签署促进台湾与香港的证券市场新机会,而两岸证券MOU与ECFA签署启动大陆与台湾证券市场的合作新契机。有关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一体化的文献,过去皆局限在三地股价指数的关联性,探讨彼此之间是否有共同趋势或者波动溢出效应等表面的现象,无法实质深度探讨目前区域证券市场的整合紧密程度;本研究企图从启动两岸三地大中华证券市场整合的最重要因素--两岸证券市场整合状况,透过两岸证券整合综合指数(Strait Securites Integration Composite Index;SSIci)的模型建立,以衡量目前两岸证券整合紧密程度与方向。SSIci选定三个一级指标,即证券市场交流金额指标(Strait Securites Trading index;SSIti)、证券中介服务机构投资金额指标(Strait Securites Investment index;SSIii)与证券从业人员人数指标(StraitSecurites Employment index;SSIei)。在三个一级指标下,再细分十个二级指标;证券市场交流金额指标SSIti用来衡量两岸对彼此在证券交易市场交易金额及跨境发行市场的融资金额交流状况;证券中介服务机构投资金额指标SSIii用来衡量两岸在彼此证券中介机构相互投资交流状况以及证券从业人员人数指标SSIei作为衡量两岸证券从业人员在彼此证券市场交流人数状况。两岸证券市场整合综合指数实证分析结果:两岸MOU及ECFA的签署后,启动前所未有的两岸证券市场交易交流,使两岸证券市场交易金额指数SIIti达到最高点。主要原因是2010年由于大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QDII)基金投入1.6亿美元在台湾证券交易市场,大陆企业在台湾发行了4.2亿美元的台湾存托凭证(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TDR);但另一方面,证券中介服务机构相互投资机构金额指标SSIii指数,却未能突破2007年的109点数,主要原因是两岸法规限制因素,依据现行大陆方面规定,设立大陆代表处的积极条件必须该证券机构连续获利3年,而台湾方面亦规定证券机构连续获利2年才可向台湾金管会提出申请,由于2008年出现世界性的金融风暴,大多数台资券商出现亏损,导致大多数台湾券商未能达标,导致2009年及2010年的SSIii指标呈现停滞状态;证券从业人员人数指标SSIei是唯一趋势明显上升的指标,除了2003年由于SARS的因素使指标数据往下修正,其余各年度皆成向上趋势,在2010年达到高点。总的来说,两岸证券整合综合指数SSIci在2002年以前第一阶段两岸证券整合酝酿期的综合指数为38.4,到2002—2009年第二阶段两岸证券整合成长期,指数在2007年到相对的高点59点,但在2008及2009年呈现下降,直到2010年两岸签署MOU及ECFA之后,综合指数上涨到历年来的100高点。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的意义在于经济发展要求两岸三地提供一体化的证券产品与服务。资本管制、市场准入及技术障碍是两岸三地证券整合的最主要的障碍,其限制了两岸三地资本的自由流动及跨境的投资融资的证券活动,尤其两岸尚未签署货币清算协议,缺乏运作的法律依据。两岸三地证券发行市场整合目标:上市公司相互挂牌共同融资平台、三地相互持股的统一证券交易平台、证券中介机构创新产品合作及彼此相互参股,以及大中华证券市场监管委员的建立。本研究提出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模式主要表现四方面:(一)在发行市场上:主板采三地跨境发行及二板场外交易三地合作。(二)交易市场短期目标采开放ETF相互挂牌方式让投资人间接投资对方股市,长期目标则开放台港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大陆股市的“大陆直通车”及大陆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台港股市的“台湾直通车”与“香港直通车”模式,而最终目标是使三地交易所相互持股成为统一交易平台。(三)台、港证券中介机构可采独资、业务合作及参股等三个模式进入大陆,其中以参股模式是最佳的模式,而中外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是台湾及香港证券公司最佳切入大陆市场的模式。(四)在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框架下建立大中华证券市场监管委员会;而大中华市场藉由两岸三地交易市场及发行市场的整合、透过机构合作及参股使得两岸三地证券中介机构的整合以及两岸三地监管协调使得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成为一个发行、交易、机构及管理一体化的大中华证券平台。
孙健芳[5](2006)在《在创新中潜行——综观2005年基金业》文中指出
巴曙松,华中炜[6](2004)在《外资进入中国金融业:进展、问题与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在银行、保险、证券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领域中,外资正按照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的步伐逐步进入,同时也遇到诸多未曾预料的问题。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与当前金融改革的趋势,短期内政府会出台配合当期形势的偏好性政策,外资金融机构应当注意参与中国金融业的有效路径。
陈峥嵘[7](2004)在《证券业国际化稳步渐进——独资、合资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发展分析》文中指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步入金融全球化的进程,资本市场国际化在中国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当前情况来看,证券市场国际化已经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证券市
陈峥嵘[8](2004)在《证券服务业对外开放承诺进展》文中指出面对中国资本市场有限度的开放,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切入点就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目前,基金管理公司和征券公司是最先开放的领域……
帅民[9](2004)在《商业银行介入基金业面临重新洗牌》文中指出
李杉[10](2004)在《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文中认为
二、首家合资基金公司开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家合资基金公司开业(论文提纲范文)
(1)贝莱德基金迎首秀 外资“鲇鱼”实力几何(论文提纲范文)
贝莱德首只公募待发 |
外资“控股”动作频频 |
“鲇鱼”入场影响待考 |
(2)合资理财公司:有望实现“1+1>2”(论文提纲范文)
合资理财公司加速布局 |
中外资合作诉求与推动因素 |
理财子公司与合资理财公司的差异分析 |
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经验和教训 |
合资理财公司发展前景 |
(3)天津XT货币经纪公司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1.5 研究思路和结构 |
第二章 公司经营现状 |
2.1 公司简介 |
2.1.1 货币经纪行业概况 |
2.1.2 公司概况 |
2.1.3 组织结构 |
2.1.4 人力资源 |
2.2 公司业务概况 |
2.2.1 公司经营业务 |
2.2.2 业务流程 |
2.3 公司运营概况 |
2.3.1 客户构成 |
2.3.2 财务能力 |
第三章 公司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同业竞争者分析 |
3.2.1 同业竞争者发展概况 |
3.2.2 同业竞争者对比分析 |
第四章 公司发展战略分析及存在问题 |
4.1 XT公司发展战略SWOT分析 |
4.1.1 内部优势分析 |
4.1.2 内部劣势分析 |
4.1.3 外部机遇分析 |
4.1.4 外部威胁分析 |
4.2 基于SWOT分析矩阵的XT公司战略选择 |
4.2.1 公司发展备选战略 |
4.2.2 备选战略的选择 |
4.3 公司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
4.3.1 经营业务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不足 |
4.3.2 签约客户数量少,制约业务发展 |
4.3.3 人力资本缺乏 |
4.3.4 业务流程效率低 |
第五章 发展策略及建议 |
5.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2 加强市场拓展,充实客户资源 |
5.3 优化业务结构,加强产品创新 |
5.4 开发电子经纪系统,优化业务流程 |
5.5 优化组织结构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两岸MOU与ECFA签署启动大中华三地证券市场的整合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限制 |
一、 研究创新 |
二、 研究限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分析架构 |
第五节 章节架构 |
第二章 两岸三地证券一体化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有关经济一体化文献探讨 |
一、 四种衡量经济一体化整合的模式比较 |
二、 证券一体化文献述要 |
第二节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一体化文献探讨 |
一、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一体化方法探讨 |
二、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一体化实证文献探讨 |
第三章 两岸三地证券发展与现况 |
第一节 大陆证券市场发展与现况 |
一、 大陆证券交易市场 |
二、 大陆证券发行市场 |
三、 大陆证券市场逐渐开放政策 |
四、 大陆证券市场隐藏的重大弊端 |
五、 大陆证券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
第二节 台湾证券市场发展与现况 |
一、 台湾证券交易市场 |
二、 台湾证券发行市场 |
三、 台湾证券市场问题与优势竞争 |
第三节 香港证券市场发展与现况 |
一、 香港证券交易市场 |
二、 香港证券发行市场 |
三、 香港证券市场的优势与未来的机遇 |
第四节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之比较 |
一、 两岸三地证券交易市场比较 |
二、 两岸三地证券发行市场比较 |
第四章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合作方向 |
第一节 CEPA 促成大陆证券市场与香港证券市场的新机会 |
一、 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
二、 大陆对于香港证券业的四项优惠措施 |
三、 香港与大陆证券市场整合的主要障碍 |
四、 香港与大陆证券市场整合的主要机会 |
第二节 台港 MOU 附函签署促进台湾与香港的证券市场新机遇 |
一、 台湾公司在港上市是大中华地区的集资平台新角色 |
二、 台港证券指数基金的互挂及港股发行台湾 TDR 筹资风潮 |
第三节 MOU 与 ECFA 签署启动两岸证券市场合作新契机 |
一、 两岸证券差异分析 |
二、 两岸证券市场准入法规分析 |
三、 台湾与大陆证券市场整合的主要障碍 |
四、 台湾与大陆证券市场整合的主要机会 |
第四节 两岸证券整合综合指数模型建立 |
一、 指标体系的建构说明 |
二、 两岸证券整合紧密指数 SSIci 的编制 |
三、 指标基期及两岸整合阶段时期 |
四、 结论 |
第五章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的模式探讨 |
第一节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的意义及障碍 |
一、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的意义 |
二、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的主要障碍 |
三、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时可能发生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证券发行市场整合:上市公司相互挂牌共同融资平台 |
一、 两岸三地主板证券发行市场整合模式:跨境发行的一体化 |
二、 二板证券发行市场整合模式:三地分工合作 |
三、 证券发行市场制度整合模式:挂牌的制度及一体化蓝图 |
四、 证券发行市场整合模式比较 |
第三节 证券交易市场形成:三地相互持股的统一交易平台 |
一、 证券交易市场整合理论基础 |
二、 证券交易市场整合模式 |
三、 证券交易市场整合模式比较 |
第四节 证券中介机构:创新产品合作及彼此相互参股 |
一、 经典外资证券中介机构模式参考 |
二、 证券中介机构整合模式 |
三、 证券中介机构整合模式比较 |
第五节 建立大中华证券市场监管委员会 |
一、 证券监管整合方向 |
二、 证券监管整合基础及原则 |
三、 两岸三地证券监管单位整合的模式 |
四、 证券监管单位整合模式比较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 发行一体化:两岸三地投资人一致的证券产品与服务 |
二、 交易一体化:统一交易平台及证券交易 |
三、 机构一体化:证券中介服务机构自由从事两岸业务 |
四、 管理一体化:监管机构共同监控证券市场 |
第二节 推进一体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外资进入中国金融业:进展、问题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 当前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现状与问题 |
(一) 银行业 |
1 对外开放基本情况 |
2 面临的问题 |
(二) 保险业 |
1 对外开放基本情况 |
2 面临的问题 |
(1) 外商独资保险公司仍无进展。 |
(2) 中国保险市场有待完善, 有的领域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 |
(三) 证券业 |
1 对外开放基本情况 |
(1) 合资证券公司开始露面, 但并不受到外资的青睐。 |
(2) 合资基金公司成为证券领域对外开放最为活跃的部分。 |
2 面临的问题 |
(1) 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 |
(2) 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增大了外资进入的风险。 |
(四) 非银行金融机构 |
1 汽车金融公司投入运作 |
2 外资财务公司、外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逐步亮相 |
3 租赁业逐步开放 |
4 合资信托公司正在积极运作 |
二 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下一步的政策趋势 |
(一) 中国将按照WTO的承诺积极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 |
(二) 中国金融业开放的基本政策趋势 |
三 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途径及应注意的问题 |
(一) 短期内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途径 |
(二) 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应当注意的问题 |
1 与中国金融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关系 |
2 要从中国金融市场体系发展中最为急需的环节着手 |
3 充分发挥混业经营的体制优势 |
4 要对中国的金融市场进行客观的风险收益评估 |
5 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
6 尽快实现人才、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的本土化 |
(8)证券服务业对外开放承诺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我国加入WTO关于证券服务业对外开放所做的承诺 |
境外证券经营机构取得外资股业务资格的情况 |
外资证券经营机构在华设立代表处的情况 |
外资参股规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正式启动 |
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情况 |
1.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的设立情况 |
2.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情况 |
(9)商业银行介入基金业面临重新洗牌(论文提纲范文)
开放金融市场的大势所趋 |
商业银行介入思路渐明 |
商业银行介入基金的优势 |
基金业将发生重大变局 |
(10)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背景--金融全球化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
一、 经济全球化 |
二、 经济全球化对法律的影响 |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的法律特征 |
一、 各国金融法律制度的趋同化 |
二、 国内金融管制法律的放松 |
三、 资本与金融机构跨国移动限制法律的放松 |
四、 金融运行规则全球化 |
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趋势下的证券市场 |
一、 当前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
二、 证券市场国际化趋势的特征 |
三、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影响 |
第二章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特点及趋势 |
第一节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若干基本问题 |
一、 证券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二、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原则 |
第二节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立法概述 |
一、 证券监管法律的历史发展 |
二、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立法概述 |
第三节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立法的特点与趋势 |
第四节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法律成因和对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启示 |
一、 亚洲金融危机的法律成因 |
二、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推进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启示 |
第三章 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与我国证券监管立法架构 |
第一节 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研究 |
一、 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产生 |
二、 WTO关于金融服务贸易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我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
一、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 |
二、 两个概念的区分--证券市场开放与证券业开放 |
三、 证券市场开放与证券业开放的不同后果 |
四、 加入WTO与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关系 |
第三节 我国证券监管的法律架构 |
一、 我国证券监管法律架构 |
二、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对监管法律制度的新要求 |
三、 我国目前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问题 |
四、 我国证券监管法律与WTO要求的接轨 |
第四章 证券业务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 |
第一节 ?关于证券业市场准入的法律问题 |
一、 我国的入世承诺 |
二、 《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 |
三、 设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意义和影响 |
四、 关于证券业市场准入的法律问题 |
五、 有关法律问题的分析 |
第二节 对证券公司的法律监管 |
一、 对证券公司利益冲突的法律防范 |
二、 对证券公司经营风险的法律防范和监管 |
第五章 证券市场投资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 |
第一节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的对外开放 |
一、 引进境外投资者的必要性 |
二、 中国证券投资开放策略 |
第二节 关于QFII的探讨 |
一、 QFII政策的涵义 |
二、 QFII制度各国经验比较借鉴 |
三、 中国证券市场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原则 |
四、 我国QFII政策的模式及其特点 |
五、 我国QFII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加强法律监管 |
第三节 B股的问题 |
一、 我国B股市场的发展历史和作用 |
二、 B股市场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
三、 解决B股市场问题的思路 |
第四节 其他金融工具 |
一、 GFII |
二、 QDII |
第六章 证券市场融资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 |
第一节 外资直接上市及其监管 |
第二节 对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法律监管 |
一、 外资并购的利弊分析 |
二、 美国对外资并购的有关法律制度 |
三、 我国外资并购的具体情况 |
四、 现行有关外资并购的法规的不足之处 |
五、 外资并购法律制度完善 |
第七章 证券监管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 证券法律冲突和证券法的域外适用 |
一、 证券法律冲突 |
二、 证券法的域外适用所依据的原则 |
三、 证券冲突规范的法律适用 |
四、 我国证券法的域外适用和有关的冲突规范 |
第二节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 |
一、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二、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的目标和原则 |
三、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的途径 |
四、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 |
第八章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现状的总结和展望 |
第九章 结论--适应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需要,建立有效的市场化监管体系 |
参考文献 |
四、首家合资基金公司开业(论文参考文献)
- [1]贝莱德基金迎首秀 外资“鲇鱼”实力几何[N]. 刘宇阳,李海媛. 北京商报, 2021
- [2]合资理财公司:有望实现“1+1>2”[J]. 王一峰. 中国外汇, 2021(Z1)
- [3]天津XT货币经纪公司发展策略研究[D]. 许津.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2)
- [4]两岸MOU与ECFA签署启动大中华三地证券市场的整合趋势研究[D]. 林丁钦. 南开大学, 2012(07)
- [5]在创新中潜行——综观2005年基金业[J]. 孙健芳. 农村金融研究, 2006(01)
- [6]外资进入中国金融业:进展、问题与趋势[J]. 巴曙松,华中炜.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 [7]证券业国际化稳步渐进——独资、合资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发展分析[J]. 陈峥嵘. 中国经济信息, 2004(17)
- [8]证券服务业对外开放承诺进展[J]. 陈峥嵘. 资本市场, 2004(08)
- [9]商业银行介入基金业面临重新洗牌[J]. 帅民. 经济导刊, 2004(07)
- [10]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D]. 李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01)
标签:证券市场中介机构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金融论文; 证券交易论文; 证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