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rganic acids:Differences in ice core records between Glacier 1,Tianshan,China and the polar areas(论文文献综述)
石晓非[1](2018)在《玉龙雪山地区大气降水与雪冰中溶解性有机碳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可溶性有机碳(DOC)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全球碳循环中产生重要作用。大气中的DOC不仅可以影响云的反照率,增加云凝结核的浓度,还能对降水的PH值、能见度和光化学过程产生影响。降水对大气中DOC的冲刷是一种重要的湿沉降,研究大气降水中DOC的含量及来源是了解大气DOC的重要途径。DOC具有强烈的吸光性,雪冰中DOC等污染物的富集可以降低表层雪冰的反照率从而加速冰川的消融,研究冰川雪冰中DOC的分布特征对于研究冰川变化具有重要作用。玉龙雪山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南部,地理位置特殊,为夏季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的交汇地带,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分布于该地区的冰川及大气降水对气候环境变化有敏感响应,研究该区域的DOC沉降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于2014年季风期(6-9月)进行,选取丽江市、甘海子盆地、索道上部站、龙蟠乡与大具乡等五个研究点,共采集降水样品129个;选取玉龙雪山白水河冰川,采集雪冰包括表层冰、冰融水、表层雪、雪融水、冰湖及雪坑等样品共77个,以此来研究丽江玉龙雪山地区降水与白水河冰川中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分布变化特征。研究中分析了降水中DOC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主成分分析及后向轨迹方法进行降水中DOC来源解析,并计算其沉降通量。同时,针对不同类型雪冰DOC含量比较分析,探究DOC在雪坑中的垂直分布及在表层冰中的海拔分布,进而来探讨DOC、降水及冰川的相互影响,以此来评估丽江玉龙雪山地区降水与雪冰中可溶性有机碳的变化特征。其研究结果如下:(1)空间尺度上,降水中DOC的含量在龙蟠乡达到最大值,其次为索道上部站和大具乡,甘海子和丽江市的含量较小。龙蟠乡降水中DOC含量最高与该地区特殊的峡谷地形、高负荷的交通运输及频繁的农业活动有关,而较大的山谷风是索道上部站的降水DOC浓度高的主要因素。相对干热的气候与频繁的农业活动导致了大具乡地区降水DOC含量偏高。(2)时间尺度上,针对龙蟠地区DOC变化的时间序列分析,DOC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53-1.29mg L-1,并随时间逐渐减小,这与DOC自身的光化学特征和雨水的冲刷作用有关。针对五个研究区降水中的DOC及化学离子(Na+,NH4+,K+,Cl-,Ca2+,Mg2+,SO42-和NO3-)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DOC与SO42-,NO3-具有相似的来源,为人类活动(农业与旅游业)所导致的;基于时间推移的后向轨迹分析,定量的说明了玉龙雪山地区气团主要来源于四个方向,其中西南方向(46%)为玉龙雪山地区的气团远距离传输的主要来源,该类气团降水中DOC含量达到1.25±0.56 mg C/L。同时,将单次降水的沉降通量进行累加,估算了玉龙雪山地区的降水DOC沉降通量为1.99 g C m-2 year-1。(3)针对七种类型雪冰中DOC含量的分布进行分析,新降雪中DOC的含量最大,其次为冰湖,表层雪、雪融水和表层冰的含量相对较接近,最小值出现在雪坑和冰融水中。降雪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聚集作用致使新降雪的DOC含量达到最高,且冰川的快速消融及DOC的光化学性质使得雪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冰中的含量。在垂直变化上,雪坑中DOC的深度变化情况基本与离子的深度变化一致,含量相对较高的深度为雪坑内的污化层。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雪冰中DOC的主要来源为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在海拔高度上,表层冰中DOC空间趋势在4650-4675米含量达到最高,这与坡度坡向、冰川消融状况有一定的关系。(4)降水与冰川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为:冰川所形成的冷岛效应可以形成局地小气候,促进冰川区降水的形成;而消融期的液态降水能够向冰川传递热量(1.45 W/m2)可以加速冰川的消融。DOC的强烈吸光性能够增加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从而加速冰川消融。同时,本研究填补了玉龙雪山地区大气降水DOC的研究空白,进一步完善了研究区内大气沉降和对冰川消融影响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区域性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情况提供依据。
王超敏[2](2017)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冰芯放射性同位素定年及近两百年来环境记录研究》文中提出冰芯是研究过去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中纬度地区的山地冰川更加接近人类活动密集区,该地区的冰芯记录能更好地揭示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环境的影响。而冰芯定年是冰芯研究的基础,传统的数年层定年方法由于受冰芯减薄作用影响对冰芯下部样品不再适用,参考层位法能提供的参考年份有限,放射性210Pb定年的年龄上限为150年。基于上述定年方法的局限性,AMS14C定年的方法被应用到冰川定年中。本文通过提取冰芯样品中的不溶性有机碳质气溶胶,对青藏高原西昆仑216.61米崇测透底冰芯(35°14’56.58"N,81°5’27.7"E;海拔6105米)、135.8米崇测透底冰芯(35°14’6.11"N,81°6’50.62"E;海拔6010米)、57.6米庙儿沟透底冰芯(43°03’19"N,94°19’21"E;海拔4512米)和95.8米东绒布透底冰芯(28°01’05"N,86°57’52"E;海拔6518米)进行了底部AMS14C定年研究。并采用放射性210Pb定年和3H核试验参考层定年方法,对216.61米崇测冰芯上部进行了定年研究。另外对东天山庙儿沟冰芯1776-2004年间高分率的重金属元素Cd记录和1940-1975年全球核试验主要时期的人工核素239.240Pu和236U记录进行了分析。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216.61米崇测透底冰芯30-216米深度范围内22个AMS14C结果表明该支冰芯涵盖了距今4600多年的历史记录,其底部215.08-216.04米处14C年龄为4590±241 cal.a BP,与135.8米崇测透底冰芯的底部134.32-135.04米处14C年龄6253±227 cal.a BP具有可比性。57.6米庙儿沟透底冰芯底部样品的AMS14C年龄为5388±359 cal.a BP(对应深度56.2-57.1m),95.8米东绒布透底冰芯底部样品的AMS14C年龄为6724±430cal.a BP(对应深度95.4-95.8 m)。结合青藏高原已发表的普若岗日冰芯和敦德冰芯的底部14C年龄结果,显示目前青藏高原北、中、南部透底深冰芯的底部年龄均未超过7000 a BP,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可能保存的长时间尺度冰芯记录不超过全新世大暖期。(2)216.61米崇测冰芯3H核试验1963年峰值出现在冰芯21.4米处,峰值活度为3237±89TU。该地区表层210Pb比活度为236±33 mBq/kg,210Pb定年结果表明该支冰芯0-44米深度涵盖了过去122年(1891-2013年)的历史记录。3H核试验参考层位法的定年结果与210Pb定年结果一致。(3)20世纪40年代以来,庙儿沟冰芯中大气沉降的Cd主要来自于人类源的贡献,20世纪40年代以前,则主要来自于自然源的贡献。庙儿沟地区Cd的自然来源主要是土壤和岩石粉尘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影响在20世纪中后期尤为明显,主要源于庙儿沟上风向的东欧及中亚地区国家的矿业生产、金属冶炼制造等工业活动的影响。与北半球其他地区记录相比,庙儿沟冰芯Cd浓度在21世纪初的迅速增加,则源于我国能源和经济需求伴随着的新疆地区的工业活动的快速发展,进而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含Cd物质。(4)大气核试验主要时期,庙儿沟冰芯的239Pu沉积总通量为1.55*109 atoms·cm-2,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大部分冰芯记录相比略高,符合人工核素Pu的全球沉降中纬度地区偏高的分布特征。北半球不同冰芯记录的239Pu沉积总通量分布具有差异性,原因是不同地区干湿沉降条件和后沉积环境有所差异以及不同研究区的贡献源区也不尽相同。240Pu/239Pu同位素比率的平均值为0.18±0.02,表明该地区的人工核素沉降来源于全球大气传输沉降的影响,其近源地区如我国的罗布泊核试验点没有影响到该地区。庙儿沟冰芯的236U沉积总通量为3.5*108 atoms·cm-2,与目前唯一已发表的北极Svalbard冰盖(79.83°N,24.02°E;海拔750米)地区的冰芯记录结果1.6*108atoms·cm-2具有可比性。庙儿沟冰芯236U/239Pu比率介于0.12-0.43之间(平均值0.27),与其他地区已发表的记录具有一致性。
牛贺文[3](2014)在《玉龙雪山地区雪冰中微粒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文中认为冰冻圈在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太阳辐射有较高的反射率、低的热传导率和大的热容量并且在驱动深海环流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是当前众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大气环境污染及雾霾天气是当前影响人类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现象之一。作为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大气粉尘气溶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高海拔地区雪冰中沉积的粉尘微粒的研究能够提供对地理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的新认识,同时有助于对物质迁移转化机理的深入理解。雪冰是大气中各种物质的存储库,大气粉尘信息能够被很好地记录和保存在雪冰中。沉积在高海拔地区雪冰中的粉尘微粒可以很好的反映和指示大气环境状况,冰芯不溶粉尘微粒的研究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作用。大气中粉尘气溶胶是重要的大气组成部分,能够影响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中和降水中的酸性物质,作为地球气候系统的辐射强迫因子,同温室气体、太阳辐射以及地表特征的变化等因素一道扮演着改变地球系统能量收支平衡的重要角色,是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玉龙雪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的最南端,区域气候环境特殊,同时受到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及西风环流等多种环流系统的影响。分布于该地区的冰川及大气降水对气候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而雪山之巅发育的冰川更是重要的水资源(俗称“固体水塔”),对该地区冰川粉尘沉降的研究很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大气中的粉尘从源区开始搬运、传输、沉降,经过距离远近不同的地区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在玉龙雪山地区开展雪冰和大气降水中沉积的粉尘微粒及特征研究,并于北半球其它地区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对于完善和拓展大气粉尘循环和沉降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对玉龙雪山地区典型冰川积雪中以及大气降水中的粉尘微粒含量及沉降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雪冰化学、大气降水化学。雪冰中粉尘微粒特征分析表明,表层雪和积雪以及其它水体中微粒的数量浓度、质量浓度和体积粒径分布的众数都表现出空间差异和变化,且不同季节时期,水体中微粒的含量差异很大。不同水体中微粒含量的差异显示了区域环境对粉尘沉降的影响。雪坑中微粒浓度剖面和典型粉尘离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玉龙雪山积雪中存在着明显的污化层位;微粒体积—粒径对数正态分布粒径众数3-21μm之间,显示了单一的分布模式。冰川积雪剖面及污化层揭示了非季风季节粉尘浓度的峰值及沉积数量上较大的年际变化,意味着玉龙雪山地区雪冰中粉尘沉积对大气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总体上,玉龙雪山积雪中微粒含量(数量浓度)相对较低,而质量浓度较大,数量较少的粗颗粒对微粒的质量浓度贡献较大。玉龙雪山积雪中沉积的微粒的粉尘浓度和粒径与墓士塔格、达索普冰川、祁连山老虎沟冰川、天山山区、以及全球其它区域雪冰中的微粒浓度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相似性;然而微粒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远大于极地地区Penny冰帽和Devon冰帽等的研究结果。表层雪和新降雪中的主要离子浓度显示,非季风期的化学离子含量远远高于季风期的离子含量,显示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季风期前雪冰中离子含量8042-的最高,而季风后期Ca2+和Mg2+含量最高。大气降雨中微粒含量随时间的迁移显示,在季风期末,微粒的数量浓度随着降雨频率和降雨量的减少而逐渐升高,即降雨中微粒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季风期前的水体样品中,雪山南端的水体中沉积的微粒含量最高,而在季风期采集的样品中,雪山西端的水体中沉积的微粒浓度最高。同时显示了水体中微粒含量的时空差异。雨水化学研究可以揭示玉龙雪山地区大气污染状况,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中粉尘颗粒物的浓度、粒径分布及化学组成在两个采样点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不同于积雪和地表水体中沉积的微粒,雨水中微粒的含量相对较低,可以反映出丽江市较好的大气环境质量。雨水中粒径d<1μm的微粒浓度与总微粒浓度的变化趋势极为一致,并且粒径d<1μm的微粒浓度变化可以更敏感的反映高空中悬浮的大气颗粒物(浮沉)状况。雨水pH频率分布接近正态分布,有73%的降雨事件的pH介于5.6~7.0之间,有大概23%的降雨事件的pH值在4.5和5.6之间,表明该地区部分雨水呈现微弱的酸性。降水中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受到粉尘活动的影响。Ca2+和8O42-分别是玉龙雪山地区大气降水中监测出的含量最高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占降水中总离子质量的40%和25%,该地区大气降水中离子含量总体显示相对低值。SO42-, NO3-和NH4+以及Ca2+之间的相关性揭示了大气降水中,酸碱中和后在雨水中以CaSO4、(NH4)2SO4和NH4NO3化合物的形式呈现,同时也表明雨水中其它化学离子对降雨的酸化和中和过程的贡献是可以忽略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有助于解释雨水特征,强调了人类活动和地壳源颗粒物对该地区雨水化学的贡献和影响。此外,季风携带的海盐气溶胶离子对玉龙雪山地区雨水中的C1-和部分Na+具有一定的贡献,但对该地区大气降水中典型粉尘微粒的沉降没有贡献。玉龙雪山地区降水化学的研究揭示出地区差异、海拔高度的不同,以及当地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等因素可以解释该区域各采样点降水化学组成的差异。雪冰和雨水化学研究揭示了玉龙雪山为研究和分析中国西南地区大气和环境状况提供了独特的介质条件。后向轨迹HYSPLIT-4模型对大气降水和粉尘颗粒的来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玉龙雪山地区非季风季节与季风季节大气粉尘来源不同:分别来源于西北和西南方向,且再分析资料(Re-analysis data)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两个季节的水汽来源和空气湿度差别很大,这对大气中粉尘微粒的传输和沉降有很大的影响。此外,非季风时期离子浓度高值主要是由频繁的沙尘事件导致的离子沉降。玉龙雪山上裸露的基岩和来自岩石风化的矿物粉尘颗粒物也是沉积在该地区积雪中粉尘微粒的重要来源。
叶张煌[4](2013)在《江西三清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特征及形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江西三清山地质公园是花岗岩地质地貌和生态人文的完美融合。本论文在全面收集和充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以前研究的不足之处,通过野外地质遗迹调查、手标本鉴定、显微镜观察、主微量成分分析、热低温年代学、第四纪地质地貌等方法和手段,主要研究了三清山花岗岩体的地质特征、岩相学特征、主微量元素特征、山体的隆升剥蚀机制、地貌特征、地貌区划、微地貌景观类型、景观的发育机制、花岗岩地貌分类等内容,在对比国内外花岗岩景观地貌的基础上,建立三清山成岩→成山→成景的模式,取得如下的一些认识。1、总结了三清山地区具有重要科普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重大地质事件的遗迹,将地质遗迹划分为5大类。2、通过系统采样和对岩体各相带样品的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三清山花岗岩体具有较高硅、铝和碱的含量,贫镁铁,总体上为高钾过铝质钙碱性岩系列。分析表明三清山花岗岩体经历了较高程度的演化,系一定程度的斜长石结晶分异的产物。三清山为A型花岗岩,表明俯冲已经结束,三清山岩体可能是造山后的拉张环境下成熟度较高的壳源变泥质岩部分熔融的产物,是太平洋古板块向北西俯冲引起左行剪切走滑构造和中生代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具体响应,这与燕山期三清山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和野外地质现象是吻合的。3、三清山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可以分为3个年龄组70Ma,45-55Ma和25Ma,与三清山分别约在900m,1200m,1500m海拔处形成三级古剥蚀面的隆升剥蚀作用相关。热演化历史模拟总体上可以分为4阶段:约90Ma到65-60Ma,65-60Ma到45Ma,约45Ma到20-15Ma,20-15Ma到现今。各阶段具有明显的差异隆升特征,第4阶段的隆升速率明显快于前3个阶段,与新构造运动期间三清山快速隆升的特点相吻合。三清山平均隆升量3550m,剥蚀量2540m,两者之差为1010m,这与三清山近千米的海拔十分接近,这也就是岩浆在地下6km处侵位,隆升为现今三清山山岳地貌的过程。通过比较,三清山的平均冷却速率、隆升幅度、平均隆升速率等指标均高于黄山,这与两座花岗岩山体处在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和三清山位于独特的三角形“隆上隆”构造背景下更快速隆升的特点是一致的。裂变径迹结果对花岗岩地貌发育不同阶段和三清山的构造环境有重要的约束意义。4、三清山主要有峰峦、峰墙、峰丛、峰柱、峡谷、造型石等6种微地貌景观类型,划分了三清山的地貌成因类型和主要的景观地貌单元区。5、三清山尖峰陡坡式花岗岩地貌的形成是多因素耦合的结果。其形成的构造背景是独特的“隆上隆”构造,物质基础是高硅、富钾、低镁钙的A型花岗岩,气候条件是现在典型的江南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第四纪以来4次主要冰期降温事件,同时地貌发育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6、在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的基础上,根据占主体的地貌标志判断,三清山地貌处于幼年晚期和壮年早期的阶段;构建了三清山的成岩→成山→成景模式。7、在世界范围内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按经典代表性模式对其进行分类,建立了三清山式、黄山式、华山式、泰山式、鼓浪屿式、克什克腾式、海森楚鲁式、布朗斯韦尔式等代表不同气候区的8个类型。
刘炜[5](2008)在《不同类型冰川雪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冰川作为占据地球陆地总面积10%的生态环境,因其长期的低温、强辐射和寡营养,对生存于其中的生物具有极大的挑战,是极端环境的一个重要代表。近年来,冰雪微生物作为极端低温环境中的主要生命形式已成为生命现象多样性和气候环境变化等基础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由于冰川分布于不同区域,各个研究者大多着眼于自己所研究区域,对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下,不同类型冰川冰雪微生物多样性的对比性研究尚少。而且,相对于深冰芯微生物研究而言,对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表面雪层中的微生物研究更少。本研究以海洋性冰川区的玉龙雪山和大陆性冰川区的东天山的冰川雪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手段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DAPI荧光显微计数技术、恢复培养技术、16S rDNA和18S rDNA基因克隆技术等,通过对雪样中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不同深度冰川雪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及其与气候环境因子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大陆性的东天山冰川雪中细菌数量高于海洋性的玉龙雪山。东天山雪样细菌总数在1.03×104~1.74×104cells/ml(mean±standard error,1.36×104±0.21×104cells/ml,n=3)之间,玉龙山冰川雪中细菌在1.4×103~3.13×103cells/ml(mean±standard error,2.1×103±0.53×103 cells/ml,n=3)之间。细菌总数和可培养细菌数与气候环境替代指标Ca2+,Mg2+和Na+等离子浓度变化趋势一致,提示微生物是随粉尘颗粒进入冰川雪坑中。但是,除粉尘之外还有其它因素影响着冰雪微生物的含量。2.恢复培养以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的结果显示,东天山雪样中细菌种类多于玉龙雪山的样品。从东天山冰川雪样中检测到的细菌分别属于α-,β-,γ-proteobacteria,CFB,HGC和LGC 6个系统发育群;从玉龙山雪样中检测到5个系统发育群的细菌,分别为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HGC、LGC和CFB类。由于水汽和尘埃的源区及传输途径不同,致使冰川雪中细菌的种类与玉龙山冰川有很大的差别。通过恢复培养和DGGE手段得到的细菌种类不同,在可培养菌株中占优势的革兰氏阳性菌在DGGE检测到的细菌类群中比例较少。因而需要将分子方法与传统的培养技术相结合,才能更充分、更全面地研究冰川微生物。3.东天山冰川和玉龙山冰川雪样中的真核微生物组成显着不同,通过DGGE方法检测到玉龙山雪坑中真核微生物主要为Fungi和Cercozoan;东天山雪坑中真核微生物分属于Viridiplantae、Fungi、Cercozoan、Alveolata和Metazoa等五大类。冰川中的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不同,说明气候环境变化对冰川真核微生物的分布也有重要影响。4.玉龙雪山不同深度雪样中的细菌和真核微生物变化不明显,但东天山不同深度雪中细菌和真核微生物的结构组成有明显变化,且细菌变化与离子浓度关系密切,而不同的真核微生物的变化与细菌类群和离子浓度的关系不同。随雪深度增加,真核微生物的优势种群从表面的藻类转化为后生动物,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提示雪中微生物有其独自的、动态的生态系统和营养循环。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微生物的数量及组成显着不同,气候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及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结构组成。
郭进义,杜利林[6](2004)在《2004年度地球化学领域项目评审及成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汪君霞,姚檀栋,徐柏青,邬光剑,向述荣[7](2004)在《慕士塔格冰芯中的甲酸、乙酸记录及其变化特征》文中认为慕士塔格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 其22.56 m长的冰芯中所记录的甲酸、乙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86.6 160.1和136.4 133.9 ng/g. 冰芯上部的甲酸、乙酸和硝酸根离子的含量都比较高, 并且甲酸和硝酸根离子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可能与这两种离子都是来自于内陆有关. 甲酸、乙酸含量随深度呈现周期性变化, 它们之间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慕士塔格冰芯中这两种酸的含量都高于南极洲和格陵兰, 可能与慕士塔格是中低纬山地冰川及其周边地区人类活动有关. 初步推测慕士塔格冰芯中较高的甲酸记录可能与近些年我国建筑装修、装饰业的兴起大量使用甲醛有关.
李心清,秦大河,周会[8](2003)在《天山与珠峰冰芯草酸根的一致性及其环境意义》文中指出冰芯中草酸根记录的研究有助于对过去环境变化的认识.色谱分析表明,天山一号冰川所记录的过去43年草酸根的平均含量为3.6?9.2ng/g (x1s, N=534).草酸根具有一个含量约为2ng/g的背景值,在背景值基础上存在含量的突变峰值,多数峰值的含量超过10ng/g,且其增减过程多局限在1年之内.一号冰川与珠穆朗玛峰远东绒布冰川过去40年的草酸根记录具有相同的变化特征.虽然后者的平均含量是前者的7倍左右,但两冰川的草酸根峰值几乎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表明两地区可能拥有同一个草酸根来源或同一类型的来源,因而具有时间上的同期性.草酸根含量的变化与南亚地区工业和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相一致,它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大气所造成的污染.
李心清,秦大河,任贾文[9](2001)在《雪冰中生物有机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文中指出生物有机酸的研究有助于认识C、H、O等生源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有助于认识大气酸雨的形成及其防治 .雪冰是记录大气中生物有机酸过去信息的良好载体 ,对其中生物有机酸记录的研究是认识过去大气中相应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变化 ,认识有机酸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进而恢复过去区域生态、环境乃至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也是雪冰化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 .雪冰中常见的有机酸有甲酸、乙酸、丙酸、丙酮酸、草酸和羟基乙酸等 ,其中甲酸和乙酸是最主要的两种有机酸类 .过去十多年来 ,雪冰中生物有机酸的研究多集中在格陵兰地区 ,其次是南极 ,最近两年开始向中低纬度的山地冰川转移 .格陵兰冰芯中甲酸、乙酸的平均含量均不足 10ng·g-1,草酸含量则更低 .其有机酸主要来自北半球的森林大火和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释放 ;南极洲雪冰中的甲酸平均含量不足 2ng·g-1,乙酸含量在 0 .15ng·g-1以下 ,它们主要源于不饱和有机物的大气氧化 ;格陵兰冰芯中MSA平均在 5ng·g-1以下 ,而南极洲的MSA平均不低于 7ng·g-1.它们的来源都与海洋浮游生物释放的不饱和有机物有关 .气候的变化影响两极地区生物有机酸的来源 ,进而影响冰芯中有机酸的记录 .我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为中纬度的山地冰川 ,其冰芯中的甲酸、乙酸分别是格陵?
李心清,秦大河,周会[10](2000)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一号冰川冰芯中生物有机酸记录及其与南北极地区的差异》文中研究表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一号冰川为一中纬度山谷冰川,其冰芯中所记录的生物有机酸计有甲酸、乙酸、草酸和丙酮酸,最近 40年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02.8± 147.3),(392.3± 390.8),(6.9± 14.8)和(4.2±8.3) ng/g.甲酸/乙酸平均值为 0.34±0.43.这些生物有机酸源于乌鲁木齐河源周边城市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对大气的污染.与极地地区相比,该地区的有机酸远远高于格陵兰和南极洲相应组成的含量,且未经远距离传输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
二、Organic acids:Differences in ice core records between Glacier 1,Tianshan,China and the polar area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rganic acids:Differences in ice core records between Glacier 1,Tianshan,China and the polar areas(论文提纲范文)
(1)玉龙雪山地区大气降水与雪冰中溶解性有机碳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可溶性有机碳的研究进展 |
1.2.2 雪冰及降水化学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3.1 降水中可溶性有机碳时空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 |
1.3.2 雪冰中可溶性有机碳的变化特征分析 |
1.3.3 大气降水与冰川的相互作用及DOC对冰川消融的影响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域 |
2.2 气候水文 |
2.3 地质地貌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 |
3.1 样品采集 |
3.1.1 雪冰样品的采集 |
3.1.2 降水样品采集 |
3.2 实验分析 |
3.2.1 无机离子的检测 |
3.2.2 可溶性有机碳的检测 |
3.3 研究方法 |
3.3.1 主成分分析 |
3.3.2 后向轨迹 |
3.3.3 统计分析 |
第四章 降水中可溶性有机碳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
4.1 降水中可溶性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
4.1.1 降水中可溶性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
4.1.2 降水中可溶性有机碳的时间分布特征 |
4.2 降水中可溶性有机碳的来源解析 |
4.2.1 主成分分析 |
4.2.2 后向轨迹分析 |
4.3 可溶性有机碳的沉降通量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雪冰中可溶性有机碳的变化特征分析 |
5.1 雪冰DOC的分布特征 |
5.1.1 不同类型雪冰DOC分布特征 |
5.1.2 雪坑中DOC的垂直分布特征 |
5.1.3 表层冰DOC的空间分布 |
5.2 大气降水与冰川的相互作用及DOC对冰川消融的影响 |
5.2.1 冰川对区域内大气降水的影响 |
5.2.2 大气降水对冰川消融的影响 |
5.2.3 DOC对冰川消融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参与项目 |
(2)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冰芯放射性同位素定年及近两百年来环境记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冰芯是研究过去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 |
1.1.2 青藏高原山地冰芯的独特性 |
1.1.3 冰芯定年是冰芯研究的首要任务 |
1.1.4 冰芯环境记录可揭示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环境的影响 |
1.2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 本文研究过程与工作量 |
1.3.1 研究过程 |
1.3.2 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西昆仑山区概况 |
2.1.1 西昆仑山区地理概况及气候特征 |
2.1.2 西昆仑崇测冰帽概况 |
2.2 天山地区概况 |
2.2.1 天山地区地理概况及气候特征 |
2.2.2 东天山庙儿沟冰川概况 |
2.3 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概况 |
2.3.1 喜马拉雅山脉地理及气候特征 |
2.3.2 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川概况 |
第三章 实验及分析方法 |
3.1 冰芯定年部分 |
3.1.1 样品采集 |
3.1.2 ~3H实验处理和分析测试 |
3.1.3 ~(210)Pb实验处理和分析测试 |
3.1.4 ~(14)C实验处理和分析测试 |
3.2 重金属元素Cd及人工核素~(239,240)Pu和~(236)U部分 |
3.2.1 样品采集 |
3.2.2 Cd实验处理和分析测试 |
3.2.3 ~(239,240)Pu和~(236)U实验处理和分析测试 |
第四章 崇测冰芯放射性同位素定年 |
4.1 ~3H定年结果 |
4.2 ~(210)Pb定年结果 |
4.3 AMS~(14)C定年结果 |
4.3.1 216.61米崇测透底冰芯 |
4.3.2 135.8米崇测透底冰芯 |
4.4 两参数模型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庙儿沟及东绒布冰芯的底部AMS~(14)C定年 |
5.1 庙儿沟冰芯底部AMS~(14)C定年结果 |
5.2 东绒布冰芯底部AMS~(14)C定年结果 |
5.3 青藏高原山地冰芯底部年代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庙儿沟冰芯1776-2004年高分辨率Cd记录 |
6.1 庙儿沟冰芯的定年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元素Cd和Ba浓度变化特征 |
6.2.2 1776-2004年间Cd的浓度和地壳富集系数(EF_c)的变化 |
6.2.3 庙儿沟冰川地区大气中痕量元素的可能源区分析 |
6.2.4 庙儿沟冰芯Cd记录的自然来源分析 |
6.2.5 庙儿沟冰芯Cd记录的人类来源分析 |
6.2.6 庙儿沟冰芯Cd记录与其他地区冰芯记录的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庙儿沟冰芯人工核素~(239,240)Pu及~(236)U记录 |
7.1 人工核素~(239,240)Pu浓度数据特征及总沉积通量特征 |
7.2 人工核素~(236)U的浓度数据特征及总沉积通量特征 |
7.3 ~(240)Pu/~(239)Pu和~(236)U/~(239)Pu同位素比率特征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学术活动及科研成果 |
(3)玉龙雪山地区雪冰中微粒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粉尘微粒的研究进展 |
1.2.2 雪冰及降水化学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水资源分布及状况 |
2.4 地质地貌 |
2.5 丽江市及甘海子概况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 |
3.1 雪冰样品野外采集及分析 |
3.2 雨水样品采集和实验分析 |
3.2.1 样品采集 |
3.2.2 雨水化学分析 |
3.3 气象数据 |
3.4 雨水化学的统计分析 |
3.5 水体中微粒含量的测定 |
3.6 微粒的统计方法 |
第四章 玉龙雪山地区雪冰理化特征 |
4.1 表层雪和新降雪的化学组成 |
4.2 雪坑剖面的物理性质 |
4.3 雪坑化学 |
4.4 主要离子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
4.4.1 表层雪中离子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
4.4.2 雪坑化学及含量的季节性特征 |
4.5 雪冰中主要离子丰度的季节性 |
4.6 化学组分的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
4.6.1 季风季节雪冰中离子含量的因子分析 |
4.6.2 非季风季节化学离子含量的因子分析 |
4.7 雪冰中主要离子的空间变化 |
4.8 研究区盛行气团及微粒来源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玉龙雪山地区雪冰中现代大气粉尘沉降的时空特征 |
5.1 微粒浓度及沉降 |
5.2 水体中微粒的季节变化 |
5.3 水体中微粒的空间分布 |
5.4 雪坑剖面中微粒含量变化 |
5.5 微粒的粒径分布和粉尘源区探讨 |
5.6 粉尘扩散和盛行大气环流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丽江-玉龙雪山地区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特征 |
6.1 雨水pH值的变化 |
6.2 降水的化学组成 |
6.3 雨水化学的季节变化 |
6.4 雨水中酸化和中和潜力分析 |
6.5 海盐气溶胶的贡献 |
6.6 雨水化学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
6.6.1 因子分析 |
6.6.2 聚类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江西三清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特征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4 技术路线和主要创新点 |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学背景及地质遗迹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质演化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区域构造 |
2.2.4 区域岩浆岩 |
2.2.5 三清山重大地质事件的记录 |
2.3 三清山地质遗迹 |
2.3.1 地貌类遗迹 |
2.3.2 地层学遗迹 |
2.3.3 构造形迹遗迹 |
2.3.4 古生物化石遗迹 |
2.3.5 典型岩石遗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清山花岗岩体特征 |
3.1 岩体地质特征 |
3.2 岩相学特征 |
3.3 地球化学特征 |
3.3.1 样品描述和分析方法 |
3.3.2 主量元素特征 |
3.3.3 微量元素特征 |
3.3.4 稀土元素特征 |
3.4 岩石成因讨论 |
3.4.1 岩石成因类型、源区和构造环境 |
3.4.2 源区特征 |
3.4.3 构造环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清山山体隆升剥蚀特征 |
4.1 低温年代学基本原理综述 |
4.2 样品和实验 |
4.3 地质热历史模拟 |
4.4 冷却幅度和速率 |
4.5 隆升幅度和速率 |
4.6 剥蚀幅度和速率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清山地貌特征、类型和区划 |
5.1 三清山地貌概况和特点 |
5.2 三清山地貌成因分类 |
5.3 三清山地貌景观区划 |
5.4 三清山花岗岩微地貌景观类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清山式”地貌景观发育机制和演化模式 |
6.1 三清山花岗岩景观的发育机制 |
6.1.1 花岗岩景观发育的构造背景 |
6.1.2 花岗岩景观发育的物质基础 |
6.1.3 花岗岩景观发育的外动力条件 |
6.1.4 外动力作用的变化 |
6.2 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形成演化模式和发育阶段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花岗岩地貌景观对比和分类 |
7.1 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国内对比 |
7.2 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国际对比 |
7.3 花岗岩景观类型探讨 |
7.3.1 “三清山式”花岗岩地貌景观 |
7.3.2 “黄山式”花岗岩地貌景观 |
7.3.3 “华山式”花岗岩景观 |
7.3.4 “泰山式”花岗岩景观 |
7.3.5 “鼓浪屿式”花岗岩景观 |
7.3.6 “克什克腾式”花岗岩景观 |
7.3.7 “海森楚鲁式”花岗岩景观 |
7.3.8 “布朗斯韦尔式”花岗岩景观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在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5)不同类型冰川雪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冰川微生物的特点 |
第二节 青藏高原冰雪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及意义 |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二节 雪坑样品的采集 |
第三节 雪样理化性质分析及微生物总数的测定 |
第四节 雪样中可培养细菌的恢复培养及鉴定 |
第五节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
第六节 实验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冰川雪中微生物数量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
第二节 雪样中恢复培养细菌的理化性质及其多样性 |
第三节 不同类型冰川雪坑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 |
第四节 不同类型冰川雪样中真核微生物多样性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语 |
第一节 不同类型、不同深度冰川雪中微生物的数量及其环境因子关系. |
第二节 不同类型冰川雪坑中细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三节 不同类型冰川雪坑中真核微生物多样性组成与环境因子关系 |
第四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2004年度地球化学领域项目评审及成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2004年度面上项目受理和同行评议情况 |
1.1 申请项目依托单位结构 |
1.2 申请人年龄结构 |
1.3 申请项目学科结构 |
1.4 延续申请项目 |
1.5 申请项目评议概况 |
2 2003年度项目结题情况 |
2.1 基本概况 |
2.2 面上项目论文产出情况 |
3 面上项目取得的突出研究成果 |
3.1 青年基金项目 |
(1) “华北前寒武纪基性火山岩高场强元素演化及壳幔循环意义”项目: |
(2) “西昆仑依莎克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波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项目: |
(3) “富碱侵入岩成岩过程中流体聚集的地球化学研究”项目: |
(4) “中国南方早古生代黑色岩系中硒的有机成矿作用研究”项目: |
3.2 自由申请项目 |
(1) “金伯利岩及其捕虏体中的石榴石与地幔深部过程”项目: |
(2) “桐柏地区重要变质杂岩地球化学及其对构造发展的制约”项目: |
(3) “扬子/华北东段碰撞边界的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约束”项目: |
(4) “中国西南重要晚期智人化石年代系列的研究”项目: |
(5) “油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项目: |
(6) “高温水热流体中短链羧酸的形成机理”项目: |
(7) “山地冰川冰芯中生物有机酸记录研究”项目: |
4 重点项目项目概述 |
(1) 郑绵平的“中国晚新生代盐湖带演化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项目。 |
(2) 郑永飞的“同位素体系平衡的地质年代学和动力学效应”项目。 |
5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概述 |
(1) 胡瑞忠: |
(2) 徐义刚: |
(3) 周力平: |
(4) 蒋少涌: |
(7)慕士塔格冰芯中的甲酸、乙酸记录及其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与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8)天山与珠峰冰芯草酸根的一致性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一号冰川和冰芯 |
2 测试分析方法 |
3 分析结果及其与珠穆朗玛峰远东绒布冰川草酸根记录的对比 |
4 讨论 |
5 结论 |
(9)雪冰中生物有机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气降水中生物有机酸的种类 |
2 雪冰中生物有机酸的研究地区及其差别 |
2.1 研究地区 |
2.2 不同地区雪冰中有机酸含量的差别 |
2.2.1 格陵兰地区 |
2.2.2 南极洲地区 |
2.2.3 中、 低纬度山地冰川雪冰中有机酸的研究 |
3 冰芯中有机酸含量变化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 |
4 存在的问题 |
四、Organic acids:Differences in ice core records between Glacier 1,Tianshan,China and the polar areas(论文参考文献)
- [1]玉龙雪山地区大气降水与雪冰中溶解性有机碳的时空特征研究[D]. 石晓非. 兰州大学, 2018(11)
- [2]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冰芯放射性同位素定年及近两百年来环境记录研究[D]. 王超敏. 南京大学, 2017(08)
- [3]玉龙雪山地区雪冰中微粒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D]. 牛贺文. 兰州大学, 2014(12)
- [4]江西三清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特征及形成机制[D]. 叶张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8)
- [5]不同类型冰川雪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D]. 刘炜. 兰州大学, 2008(12)
- [6]2004年度地球化学领域项目评审及成果分析[J]. 郭进义,杜利林. 地球科学进展, 2004(06)
- [7]慕士塔格冰芯中的甲酸、乙酸记录及其变化特征[J]. 汪君霞,姚檀栋,徐柏青,邬光剑,向述荣. 科学通报, 2004(15)
- [8]天山与珠峰冰芯草酸根的一致性及其环境意义[J]. 李心清,秦大河,周会. 中国环境科学, 2003(01)
- [9]雪冰中生物有机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李心清,秦大河,任贾文. 冰川冻土, 2001(04)
- [10]天山乌鲁木齐河源一号冰川冰芯中生物有机酸记录及其与南北极地区的差异[J]. 李心清,秦大河,周会. 科学通报, 2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