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总统”格林斯潘

“美元总统”格林斯潘

一、“美元总统”格林斯潘(论文文献综述)

杨梅[1](2020)在《20世纪末美国金融衍生品监管缺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金融危机给美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对于美国来说是一次十分惨痛的教训,随后危机也蔓延到了其他国家,导致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经济受损。这次危机的形成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美国联邦政府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缺位。金融衍生品作为一个近几十年来蓬勃发展的新的金融工具,给美国金融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风险。本文通过对金融衍生品监管缺位问题的探究,对政府内部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态度做了分析,对金融衍生品监管缺位的始终和缘由进行了探究。文章包括引言、四章主体内容共五部分。由于现代金融衍生品最早在美国产生并迅速发展,所以,第一章系统地回顾了美国金融衍生品的诞生与发展以及金融衍生品存在的利与弊,为下文的内容做铺垫。第二章是文章的重要部分,论述20世纪90年代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模发展壮大以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美国监管机构对于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政策出现了分歧,以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布鲁克斯利·波恩为首的一方要求加强监管,以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为首的另一方力主相信市场机制会自行发挥作用,反对插手金融衍生品市场。对此,双方展开了博弈。博弈的结果是主张放松监管的一方获胜,并进一步提出通过法律方式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的法律确定性予以确认。因此,第三章就是双方博弈结果的法律体现。分工不明的历史渊源,法律的通过没有经过曲折复杂的过程,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在两院顺利通过,明确放松金融衍生品监管的法律条文构成了这一章的内容。而法律通过以后带来的影响则构成了最后一章的内容。《商品期货现代化法》的通过,使得场外衍生品市场在几乎不受监管的环境下迅速发展,产生了发展过快带来的问题。《商品期货现代法》通过仅仅数年以后,场外衍生品交易迅速增长,场外衍生品的滥用造成了美国金融业混乱,很快金融危机猝然而至。针对金融衍生品监管方面,政府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品监管缺位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王之俏[2](2019)在《《全球化金融与资本主义多样性》中隐喻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商务文本《全球化金融与资本主义多样性》一书中的部分章节作为原文,对其中隐喻的翻译予以诠释。如何把原文中的隐喻信息准确地传递到译文中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隐喻作为修辞手法及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对等差异,这给翻译造成了困难,所以需要进行梳理与分析,将原文的隐喻转换成汉语读者能够接受的喻体,以此再现喻义。根据莱考夫的隐喻理论,发现原文本主要包含三种类型的隐喻,分别是: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并通过列举实例对这些不同类型的隐喻进行分析。为保证译文的准确性与可读性,对不同类型的隐喻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包括再现同一喻体、译成明喻、用目的语中标准喻体取代源语中的喻体以及舍弃喻体形象只译喻义,保证译文的准确性与可读性。

闫盖[3](2019)在《叙事学视角下的传记文学翻译 ——以《才智过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寻找结合叙事学理论和传记翻译的方法,重点关注原文叙事特点在译文中的重现过程。叙事学理论目前主要运用于虚构性文学作品而非传记等非虚构型作品,且相对于全球化趋势下读者对传记作品的强烈需求,当下传记翻译理论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叙事学技巧运用到传记翻译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传记常常会记载大量历史事件和传主的个人经历,这增强了将叙事学运用到传记翻译上的可操作性。本文基于叙事学有关聚焦、引语和时距的关键理论,分析了The Man Who Knew(在本论文中译为《才智过人》)中常见叙事工具的功能,接着指出在翻译过程中重现这些叙事工具的难点,然后对应地提出了六个翻译策略,包括转移与转换,增译,分译,直译,建立参照关系,建立逻辑关系等六个翻译策略。因此本文或能为传记文学的译者提供一些叙事学理论指导下的独特洞察。

王孝经[4](2018)在《艾伦·格林斯潘 美元总统vs机会主义者》文中指出巅峰时刻,他是美国国家经济政策的权威和决定性人物,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在红毯上受到国家元首一样的礼遇。他的公文包里藏着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引擎"的秘密,许多人将其与美国总统的核按钮相提并论。2018年1月底,他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警告:"我们有一个股市泡沫,很明显,美国股市正在下跌。"毋庸讳言,他是一个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有人把他看作伟大的经济学大师、预言家、魔术师,赞誉他为全球的经

明日,广天响石[5](2013)在《美国经济的“调音师”艾伦·格林斯潘》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最富盛名的美联储主席,他执掌美国经济长达18年,缔造了辉煌的经济传奇。因为他的赫赫功绩,即便是在其卸任后,他的传奇经历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有这么一个老头儿,他永远穿着深色西服,戴着黑框眼镜,白色的衬衣上配着一条不入时的细结领带,头发已经稀疏,一脸的褶子,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总是一脸的沮丧。就是这样一个人,却立于世界经济舞台的最前端,吸引了异乎寻常多的注意力。自1987年出任美联储主席以来,凭借对经济形势的冷静判断,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多次化解危机。在克林顿时代创造出"零通货膨胀型"经济奇迹。他是美国国家经济政策的权威和决定性人物,他决定了美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态度。他被媒体业界看作"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和"巫师"。

秦援晋[6](2010)在《文化金融学初探》文中认为本文以文化眼光检讨人的金融行为和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力图探索一种当前全球金融界急需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并就金融法律与制度的重构提出思路。以往研究金融的视角,主要有三个,即从金融运行规律的视角、从金融技术的视角和从金融监管的视角。过去以上视角上的研究,甚有成绩;但对金融的观察,如果限于以上视角,却显得不够。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由全球金融自由化管道所传播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昭示了另一个视角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化伦理的视角。本文即从这个视角切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文化金融学体系。要真正弄清个人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局限于金融学之内的知识是难成其功的。本文认为,对金融进行人性的、历史的、当前情势的三维焦点的考察,首先形成个性化的文化见识,才可能成就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学术领域:文化金融学。所以,文章从对“人”的探讨开始,构成全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个部分中,通过质疑“经济人”概念的简约性和虚构性,揭示了人作为伦理本位的本质特征。这与当前经济学的前沿性理念:活动于市场上的人绝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人,具有内在的相通。由此出发,作者采用现实与历史的照应、欧美与中国的对比这个比较文化学研究方法,对金融的事实秩序和金融的价值秩序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揭示文化对金融的价值秩序的塑型作用。那么,支撑金融价值秩序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呢?文章提出了正义、诚信、节制、责任这四个基本的文化元素,它们如水中之盐一样支持着金融的伦理、法律和制度。文章从金融历史与现实关联性视角,选取了富有意义的案例,指出:但凡文化元素缺失,则金融必定陷入病态,或按美欧学术界的习惯概念,称为“恶金融”,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当代的格林斯潘时期与十八世纪法国“约翰.罗”体系时期就有着惊人的相似,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都曾专门研究过这个着名的约翰.罗体系,当今一些美国学者特意又把约翰.罗体系重述出来,以便于与格林斯潘时期作对比。本文也在相关之处专门研究了约翰.罗的案例,以及其它历史案例,指出:金融中的关键文化元素,即正义性的缺失,是“恶金融”之源;也是当今我们身处其中的金融危机之源。是为文章的第二部分。紧接以上的哲学的与历史的视野相结合的分析,按照分析的结论,文章转入对二十世纪金融的文化批评。二十世纪金融中的着名事件和制度巨变,都没有即身而终,在全球化时代,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文章便自然而然地就这些问题进行伦理文化上的阐释。是为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以上的人性、历史、当代情势的三维聚焦的分析,作者对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文化批评,就金融文化重构初步提出了设想,而其核心是,重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本文的研究方法,既不同于流行的实证分析,也不同于由现成的概念出发的规范分析;它更接近于马克思的方法:为了免受现实中繁茂芜杂的事实存在的干扰,依靠抽象思维能力把复杂的现实形态还原为最初的简单形态进行分析,这个简单形态既是逻辑的起点又是历史的起点,从这种简单形态出发又一步步回到现实形态,并对现实做出结论。文章在相关之处特意批评了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把事实与价值割裂为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多年来的金融研究是有不利影响的,表现在把金融研究局限于所谓的事实判断,而把价值判断开除了;可是离开了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也就走到形下学的纯技巧之路上去了。也正因如此,那些直接服务于工商业资金循环的信贷风险分析技术与那些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技术,便不分价值序列地排列在一起。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巨量的现金流从产业链上漏出,进入虚拟金融,狂热地参加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博利,对此却没有一个系统性价值理论可以进行有力的价值追问。本文初步探索得到的金融文化学原理,对于认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有其价值,至少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关于重建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的思考,也将有助于人们探索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走向。

范方志,李璐媚[7](2008)在《美国次贷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经济上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的因素,也有主观上的因素。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希望对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以某种启示。

左溆[8](2007)在《“美元总统”:格林斯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格林斯潘让美国人看到了他的价值,以至于1996年总统大选前夕,《财富》杂志在封面刊登了这样一句话:"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格林斯潘当美联储主席就行。"

“世界经济与中国”研究组[9](2006)在《聚焦与评述:2005年世界经济大事回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经济聚焦与评述”已成为我刊的特色之一,并形成了广泛的读者群。特别是自从增加了“连线中国”的内容之后,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好评。通过大事“点击”、“评述”、“连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每件世界经济大事概要,而且能够了解这一大事对中国的影响或中国对这一大事的基本态度。根据读者的建议,本专辑将“连线中国”这一部分的“笔墨”进一步加重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中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也进一步加深,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毋庸置疑,世界大事每一件都对中国影响深远,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脉搏息息相关。为此,我们认为读者的建议恰到好处。“2005年世界经济大事回眸”的编撰,参照了国际组织以及国内外政府部门、新闻单位和研究机构的信息资料及评选意见,尽可能保证入选条目的“公正性”和“可信性”,力求比较准确地为读者提供一份学习研究的基础资料,以便读者准确地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大体脉络———现状、特点和趋势;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中国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本专辑的新特点是每件大事都尽可能地标注了英文写法,其中有的属于近年来国际上认同并广泛流行的缩写形式。例如,“G8Summit”(八国集团峰会)。对专有名词给出英文标注符合国际惯例,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英文标注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这一事件的英文表达,而且便于读者“按图索骥”,用英文进一步检索该事件的相关信息。

卢怀谦[10](2006)在《格林斯潘 一个时代的背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盛顿名人演讲协会最近为格林斯潘开出了15万美元的演讲价,他将成为继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通用电气前CEO韦尔奇之后,全球最受欢迎的演讲者,这几乎可以抵得上他在美联储主席任上18万美元的年薪。 也有消息称,3月份将满80岁的他将专注于写书,把他19年来担任全球最?

二、“美元总统”格林斯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元总统”格林斯潘(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末美国金融衍生品监管缺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金融衍生品发展及带来的问题
    一、金融衍生品诞生背景
    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历程
    三、金融衍生品的双重作用
第二章 加强监管与放松监管之争
    一、要求加强监管的呼声
    二、相信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政府内部关于监管与否的博弈
第三章 监管缺位的立法体现
    一、分工不明的立法缘由
    二、异常顺利的立法经过
    三、放松监管的法案内容
第四章 放弃场外衍生品监管的影响
    一、场外衍生品市场暴涨
    二、助长投机之风
    三、风险控制的有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2)《全球化金融与资本主义多样性》中隐喻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作品原文介绍
    1.2 翻译任务简介
2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事项
3 案例分析
    3.1 隐喻的概述
    3.2 商务英语中隐喻的分类
        3.2.1 结构隐喻
        3.2.2 实体隐喻
        3.2.3 方位隐喻
    3.3 《全球化金融与资本主义多样性》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3.3.1 再现同一喻体
        3.3.2 译成明喻
        3.3.3 用目的语中标准喻体取代源语中的喻体
        3.3.4 舍弃喻体形象只译喻义
4 翻译实践总结
    4.1 实践总结
    4.2 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 原文与译文
附录B 翻译术语对照表
附录C 翻译缩略语对照表
致谢
作者简历

(3)叙事学视角下的传记文学翻译 ——以《才智过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Before Translation
    During Translation
    After Translation
Chapter One Narratology and Biography
    1.1 Biography Translation Study
    1.2 The Narrative Attribute of Biography
    1.3 Related Narratology Concepts
    1.4 Translation Principle of Biography Enlightened by Narratology
    1.5 Common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The Man Who Knew
Chapter Two The Strategy of Focalization Reproduction
    2.1 Shifting and Conversion
    2.2 Amplification
Chapter Three The Strategy of Speech Reproduction
    3.1 Division
    3.2 Literal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The Strategy of Narrative Cohesion Building
    4.1 Reference
    4.2 Conjunction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Ⅰ
AppendixⅡ

(4)艾伦·格林斯潘 美元总统vs机会主义者(论文提纲范文)

天赋异禀
声名鹊起
频出“怪招”
聪明睿智
另辟蹊径
见好不收
再发警告
自我反思

(6)文化金融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确定选题的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对金融学的历史与现实的认知
        1.1.3 笔者的文化定见与思想来源
    1.2 以往三种研究视角的述评
        1.2.1 从金融的内在运动规律的视角
        1.2.2 从金融技术的视角
        1.2.3 从金融监管的视角
    1.3 文化金融学的若干规定性
        1.3.1 文化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径
第2章 作为伦理主体的人
    2.1 "我思,故我在"
        2.1.1 人对人本身的好奇心
        2.1.2 人对环境世界的好奇心
    2.2 渗原理
        2.2.1 什么是互渗原理
        2.2.2 恩格斯之前对互渗原理的认知
        2.2.3 恩格斯与恩格斯之后的认知
    2.3 人性的内核
        2.3.1 对人性内核认识的简史
        2.3.2 善意志
    2.4 天演与伦理
        2.4.1 被搁置的善
        2.4.2 达尔文主义困境
    2.5 权利意识模型分析
        2.5.1 鲁滨逊·克罗索模型
        2.5.2 "孤立国"模型
        2.5.3 金融的心理学本质是"增值期待"
第3章 金融的事实秩序与价值秩序
    3.1 社会秩序是怎样形成的
    3.2 金融秩序原理引论
    3.3 对金融的事实观照
        3.3.1 实质金融的秩序
        3.3.2 虚拟金融的秩序
    3.4 对金融的价值观照
        3.4.1 由"适中"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3.4.2 由"德性"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第4章 金融四大文化元素的哲学阐释
    4.1 必要的说明
    4.2 义理论的两种形态
        4.2.1 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4.2.2 非理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4.3 金融行为中的正义
        4.3.1 个体金融行为的正义
        4.3.2 国家金融行为的正义
    4.4 金融制度中的正义
        4.4.1 信用制度的正义
        4.4.2 货币制度的正义
        4.4.3 银行制度的正义
    4.5 正义所涵盖的诚信、节制、责任
        4.5.1 正义与其他美德
        4.5.2 金融与诚信
        4.5.3 金融与节制
        4.5.4 金融与责任
第5章 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文化批评
    5.1 美国式资本主义与金融市场
        5.1.1 资本市场对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5.1.2 美国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
        5.1.3 汉密尔顿与麦迪逊-杰斐逊之争
        5.1.4 汉-杰之争对美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历史的分析
    5.2 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之文化批评
        5.2.1 热情的工作和坚定的信心催生金融创新,带来经济繁荣
        5.2.2 诚信缺失、投机肆虐导致繁荣的瑕疵
        5.2.3 泛滥的流动性和投资欣快症放大股市泡沫
        5.2.4 所有的经济繁荣都会到顶并以逐渐衰退结束
        5.2.5 "黑色星期四":信任不复存在
        5.2.6 美国的大萧条通过债务链条传递到欧洲,形成世界性危机
        5.2.7 政府要承担起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责任
    5.3 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文化批评
        5.3.1 日本泡沫经济概述
        5.3.2 本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
        5.3.3 官定利率的提高刺破经济泡沫
        5.3.4 追求资产升值的短期暴利带来了整个国家经济的长期萧条
        5.3.5 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政策原因
        5.3.6 日本泡沫经济中的黑金政治:非正义的政府行为
        5.3.7 日本版的金融危机及其启示
        5.3.8 泡沫经济后遗症:日本国民如何重找自信
        5.3.9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5.3.10 汲取日本教训,中国莫重蹈日本覆辙
    5.4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5.4.1 亚洲金融危机概述
        5.4.2 东亚经济的成就与潜在的问题
        5.4.3 失败的泰铢与无节制的国外借贷
        5.4.4 以投机正义论为理据的金融大鳄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5.4.5 香港维持联系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
        5.4.6 缺乏世界责任意识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5.4.7 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中国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5.5 关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5.5.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环球金融危机概述
        5.5.2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应对本轮危机负责
        5.5.3 监管机构要为金融危机负责
        5.5.4 投机正义论毁了华尔街,也威胁到美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5.5.5 金融中间商的非诚信与金融衍生工具的无节制
        5.5.6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分析
        5.5.7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与警示
        5.5.8 对美国版救市方案的文化金融学批评
        5.5.9 美国金融霸权——辉煌渐行渐远
结束语
附录:方法论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7)美国次贷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反恐”战争使美国政府顾此失彼, 导致次贷危机愈演愈烈
    1. “反恐”战争使美国政府顾此失彼。
    2.“反恐”战争使美国经济形势全面恶化。
二、美国的金融监管部门严重失职
三、美国放贷的金融机构不能自律, 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
四、美国次贷危机对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能力提出严重挑战
五、美联储连续降息对美国次贷危机无济于事
六、注资将导致道德风险
七、中介机构的公正性和中立性受到质疑
八、结 论

四、“美元总统”格林斯潘(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末美国金融衍生品监管缺位问题研究[D]. 杨梅. 鲁东大学, 2020(01)
  • [2]《全球化金融与资本主义多样性》中隐喻汉译实践报告[D]. 王之俏.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3]叙事学视角下的传记文学翻译 ——以《才智过人》为例[D]. 闫盖. 兰州大学, 2019(08)
  • [4]艾伦·格林斯潘 美元总统vs机会主义者[J]. 王孝经. 国企管理, 2018(07)
  • [5]美国经济的“调音师”艾伦·格林斯潘[J]. 明日,广天响石.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13(12)
  • [6]文化金融学初探[D]. 秦援晋. 辽宁大学, 2010(10)
  • [7]美国次贷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范方志,李璐媚. 财经问题研究, 2008(09)
  • [8]“美元总统”:格林斯潘[J]. 左溆. 现代商业银行, 2007(10)
  • [9]聚焦与评述:2005年世界经济大事回眸[J]. “世界经济与中国”研究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06(41)
  • [10]格林斯潘 一个时代的背影[N]. 卢怀谦. 中国证券报, 2006

标签:;  ;  ;  ;  ;  

“美元总统”格林斯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