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io-leaching of low-grade large porphyry chalcopyrite-containing ore(论文文献综述)
刘兰海,陈静,周涛发,张一帆,李梦梦[1](2021)在《地质冶金学及其在金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研究中的新应用》文中提出地质冶金学(Geometallurgy)是一门交叉学科,将矿体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与冶金性能联系起来,目标是描述和了解矿体的冶金性质的多样性,并建立三维地质冶金学模型,用于协助矿山开采计划和优化工艺设计流程等。金矿石依据选冶难度可以分为易选矿石和难选矿石,其中难选矿石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金的包裹和脉石矿物影响两种因素。金的地质冶金学需要查清金的赋存状态,包括金矿物的种类与矿石难选冶的原因,从而为选矿提供指导。金的赋存形态包括显微金、亚显微金和表面金,研究金的赋存状态需要使用自动矿物分析系统等分析显微金矿物,并结合多种选矿试验来交叉验证,加上对载金矿物中亚显微金的分析,得到金的全部分布特征。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床往往具有不同的地质冶金学特征,同时金的地质冶金学研究还可以对矿床的成因和演化过程提供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典型的热液金矿床包括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铁氧化物-铜-金(IOCG)型、卡林型和矽卡岩型的地质冶金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于地质冶金学上的新方法如VNIR-SWIR高光谱技术、地球化学数据机器学习。关键金属具有含量低、矿物细小的研究难点,与金的地质冶金学研究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本文提出将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的流程和新技术方法应用于关键金属矿床,并设计了关键金属赋存状态的研究流程和规范化表达,进一步延伸了地质冶金学的内涵和外延。
杜玉艳,张磊[2](2020)在《次生硫化铜矿石选冶工艺技术分析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某复杂大型铜矿为典型斑岩型铜矿石,矿石类型有浅部氧化矿、浅部混合矿、浅部次生硫化矿、过渡矿和深部原生硫化矿,浅部氧化矿和混合矿采用成熟的成本较低的堆浸湿法工艺处理生产阴极铜,过渡矿和深部原生硫化矿将来计划采用成熟的浮选工艺生产铜精矿,而如何经济地处理浅部次生硫化矿是开发本矿的难点所在。介绍了采用氯盐浸出工艺处理浅部次生硫化矿的试验研究结果,以及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工业应用前景。
胡运祯[3](2020)在《超声处理铜钼混合精矿对铜钼分离浮选过程的强化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钼矿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两种矿物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对其的利用也愈发受到重视。由于我国铜钼矿床多为斑岩型混合矿床,所以两种矿物的分离一直是综合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辉钼矿、黄铜矿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磨矿工艺与超声波工艺对混合精矿进行预处理,考察了两种工艺处理下,浮选分离的效果;同时,采用接触角测试、吸附量测试、溶解氧量测试、显微观测等手段考察磨矿与超声两种工艺处理下黄铜矿、辉钼矿表面性质的变化,探究了提高浮选分离效果的机理。论文研究能为实现辉钼矿与黄铜矿的高效分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纯矿物浮选结果表明,在混合浮选过程中,以YC药剂+丁基黄药的混合药剂作为捕收剂;在浮选分离过程中,以YC药剂作为捕收剂。同时浮选分离过程中,如果不采用抑制剂,无法实现黄铜矿与辉钼矿的有效分离,选用硫化钠作为抑制剂。通过超声分别处理矿浆与YC药剂水溶液,可以略微提高浮选回收率,还可以降低后续浮选分离过程中硫化钠与YC药剂的消耗量。浮选分离结果表明,在铜钼分离过程中,以YC药剂作为捕收剂,硫化钠为抑制剂,碱性条件下,采用再磨工艺处理后,铜钼分选存在困难,再磨时间过短,无法去除黄铜矿在混合浮选过程中吸附的捕收剂,导致浮选分离后钼精矿中Cu的品位与回收率过高;磨矿时间过长,脆性较大的辉钼矿过磨,导致浮选分离后铜精矿中Mo的品位与回收率过高。采用超声工艺处理后铜钼分选效果较好。吸附量结果表明,较短时间的磨矿处理,添加丁基黄药的黄铜矿对硫化钠吸附效果较差。接触角测试结果表面,较长时间的磨矿处理,使添加了YC药剂的辉钼矿接触角下降。由此可见,再磨工艺对磨矿控制的要求较高,无法有效提高两种矿物的可浮性差异。而超声处理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黄铜矿表面接触角,还能够略微提高辉钼矿表面接触角。与此同时,超声处理可以降低矿浆与药剂溶液的溶解氧含量,防止后续浮选分离过程中硫化钠被氧化;同时提高YC药剂溶液的分散性,浮选过程中提高捕收剂的利用率;减少捕收剂与抑制剂的用量。
郭祥[4](2020)在《辉铜矿混黄铜矿短流程炼铜理论研究及最优渣型实验验证》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火法炼铜工艺中,仍以熔炼-吹炼两段法技术为主,但因其间断操作造成烟气量波动较大、二氧化硫易泄漏问题,从而导致低空污染严重。同时随着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日趋严格,一步炼铜技术逐渐受到重视,将成为今后火法炼铜行业的研究重点,该工艺还具有强化冶炼过程、提高生产率及简化冶炼工序等特点。本课题将以辉铜矿为主的高品位硫化铜精矿,并添加黄铜矿,通过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结果研究直接冶炼粗铜的可操作性。本课题采用辉铜矿和黄铜矿为原料,运用Fact Sage热力学软件计算了辉铜矿和黄铜矿型铜精矿分别单独直接冶炼粗铜热力学理论数据,以及以渣型和热量互补为前提,调整辉铜矿和黄铜矿混合比例至冶炼铁硅比0.4、0.6、0.9及1.2,Ca O为添加剂降低熔渣粘度,探讨了在1100~1350℃物相平衡、熔渣成分、粗铜元素含量及铜直收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了1300℃下熔渣渣型,铜直收率、粗铜品位、粗铜含S、渣含铜、熔渣粘度及渣量等冶炼参数。借助热力学数据结果,对所得最优渣型可行性调控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考察了气体喷吹速率、喷吹时间以及沉降时间对铜直收率的影响,利用化学成分分析、XRD、EPMA等手段对最佳实验条件下所得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理论数据对比。由于辉铜矿在直接冶炼过程中析出Si O2,使得熔渣粘度增大,流动性差,进行正常冶炼难度较大;黄铜矿直接冶炼因其造渣困难,自热能力不足,渣中尖晶石含量高导致直接冶炼较困难。通过调整辉铜矿和黄铜矿混合比例,添加Ca O降低熔渣粘度,得到铜直收率在83.31%~95.53%之间,渣含铜为4.26%~16.45%,理论上可实现辉铜矿混黄铜矿一步冶炼。对辉铜矿混黄铜矿冶炼粗铜进行实验验证,在喷吹速率0.4 min/L、喷吹时间为理论时间1.4倍、沉降时间2 h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可得铜直收率为71.83%~83.79%,而渣含铜为15.84%~18.02%,这是由于机械夹带使得渣中铜含量较高,导致铜直收率较理论值偏低。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为辉铜矿混黄铜矿一步炼铜生产实践形成理论指导。
孙建之[5](2019)在《高pH值体系下高镁型硫化镍矿生物浸出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针对采用传统生物浸出工艺处理高镁型硫化镍矿的过程中出现的硫酸消耗量大、镁铁杂质大量溶出等问题,以典型的金川高镁型铜镍硫化矿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MLA矿物组成分析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宏基因组分类测序等技术手段,对生物浸出体系中镍黄铁矿、橄榄石、蛇纹石生物氧化溶解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pH值体系下的生物浸出工艺并进行了初步的工艺条件探索。系统研究了镍黄铁矿生物浸出体系中各组分及参数(H+、Fe3+、温度、浸矿细菌)对镍黄铁矿生物氧化溶解的作用,其中H+可促进Fe-S键和Ni-S键的断裂,Fe3+则可以将低价态的S2-和S22-氧化为Sn2-、S0,浸矿细菌的作用分为再生Fe3+和氧化溶解S0/Sn2-两个方面。镍黄铁矿生物氧化溶解过程中,Fe的溶出速率快于Ni,S的氧化溶解速率最慢,三种元素的迁移途径依次为:(Ni,Fe)9S8→Fe2+→Fe3+→KFe3(SO4)2(OH)6、(Ni,Fe)9S8→NiS→Ni2+、S2-/S22-→Sn2-→S0→SO42-。传统生物浸出体系和高 pH 值生物浸出体系中镍黄铁矿表面吸附的浸矿细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传统浸出体系中矿物表面吸附的细菌以硫氧化菌为主,高pH值浸出体系中矿物表面被黄钾铁矾覆盖,因而吸附的铁氧化菌较传统体系更多。高pH值生物浸出体系浸出过程中矿物表面生成两种产物层,分别为内层的低价态硫层和外层的黄钾铁矾层。实验结果表明,两种产物层对镍黄铁矿中镍的浸出均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高pH值生物浸出体系下可以实现镍黄铁矿中镍的生物浸出。采用收缩核模型研究了生物浸出体系中橄榄石、蛇纹石溶解动力学,分别探索了温度、pH和矿物颗粒粒度对两种矿物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橄榄石、蛇纹石溶解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反应体系pH值,矿物粒度的影响最小。橄榄石中镁的溶解受化学反应控制,反应过程中独立的硅氧四面体缩聚为SiO2并从矿物表面脱落,形成层层逼近的缩核过程;蛇纹石中镁的溶解受内扩散控制,反应过程中硅酸盐骨架难以被破坏,在矿物表面出现产物层,阻碍反应的进一步发生。通过对橄榄石、蛇纹石的溶解动力学研究发现,在高pH值体系下进行生物浸出可以很好的抑制橄榄石、蛇纹石中镁的溶解。初步探索了高镁型硫化镍矿生物浸出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加酸量对矿石中镁铁溶出的影响极大,而磨矿细度对有价金属的溶出速率影响最大。采用响应曲面法获得了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磨矿细度-200目72.11%,加酸量300 kg/t,矿浆浓度5%,接种量12.88%,在该条件下验证实验得出主要金属浸出率为:Ni 89.43%,Co 84.07%,Cu 36.78%,镁溶出率49.19%,溶液总Fe浓度0.20 g/L。对比传统体系和高pH值体系下的生物浸出发现,在高pH值生物浸出体系下,矿石中镍钴的浸出率分别达到了81.70%和77.78%,而硫酸消耗由598 kg/t(矿石)降低至352.83 kg/t(矿石),镁溶出率由66.53%降低至23.54%,在低酸耗低镁铁溶出的前提下实现了镍钴的高效浸出。
潘含江[6](2019)在《我国典型金属矿山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环境评价》文中指出尾矿是我国产出量、堆存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金属矿山尾矿库中常含有大量的金属硫化物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同时其中的许多有用元素和组分具有回收利用价值。本文采用元素地球化学调查手段,结合岩石学、矿物学、环境地球化学等方法,查明了我国7个典型金属矿山中尾矿库的元素及矿物含量和分布规律,综合评价尾矿库资源潜力与矿区生态环境效应。尾矿中元素及矿物组成与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入选原矿石类型的不同,在尾矿库中表现为元素含量和组合特征在垂向上存在显着的变化;(2)尾矿砂在排放过程中的重力分选作用。而尾矿库的结构形态和建筑方式(坝体位置)很大程度决定了排砂口位置及其元素分布特征;(3)不同阶段选矿工艺的差别。由此导致(1)不同金属矿山的尾矿;(2)同一矿区不同时期尾矿库;(3)同一尾矿库内不同位置,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均有差别。因此,有必要根据矿山类型和尾矿库建设与使用历史,对尾矿库进行分类,并采用不同的手段、分阶段开展尾矿库的地球化学调查工作。通过建立尾矿库三维模型及已有钻孔进行抽稀模拟实验,对比了不同的尾矿库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山谷型尾矿库应在中央位置垂直于坝体方向进行钻探取样,而山坡型和平地型尾矿库采用十字剖面法或者多方向剖面法进行资源量估算更为科学。提交了9个尾矿库的金属元素潜在资源量,多金属矿山尾矿库中金属元素的潜在利用价值巨大。对红旗岭尾矿的选矿试验表明:采用“浮选-酸浸流程试验”指标相对较优。所获得的镍精矿含镍品位为3.16%,回收率为82.61%。调查研究表明,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与矿山功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多金属矿区农用地超标率高且超标元素种类多,个旧和柿竹园多金属矿区农田土壤样品As、Cd、Pb几乎全部超出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河流水系是矿区及尾矿库重金属元素迁移的重要途径,初步识别了4个矿区的尾矿库向外界环境输出的主要重金属。德兴铜矿区水稻籽实更易富集Cd,建议改种其他类型粮食作物,以降低Cd污染风险。
刘英俊[7](2019)在《砂岩型铜矿中铜溶解的影响因素:孔雀石溶解实验》文中研究表明砂岩型铜矿床是仅次于斑岩型铜矿床的的第二大铜金属来源,而孔雀石又是砂岩型铜矿床氧化铜矿物中主要的含铜矿物之一,所以对于孔雀石的研究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通过使孔雀石在H2O中溶解不同的时间,不同浓度的Na2SO4溶液中溶解,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并在各自的条件下改变温度,测得其在每个温度下溶解不同时间时所活化出的Cu离子浓度;通过比较孔雀石在不同温度下,溶剂为去离子水/不同浓度的Na2SO4溶液/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的条件下的溶解出的Cu离子浓度以及对比孔雀石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解时间,不同溶剂的条件下的所活化出的Cu离子浓度。本次实验结果表明:(1)孔雀石在H2O中溶解能力很低,改变温度对溶解几乎无影响;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对孔雀石的溶解都有明显影响,但是孔雀石在NaCl溶液中溶解效果显着,相比之下,在Na2SO4溶液溶解能力有限,同时两种溶液浓度的升高,能进一步促进孔雀石的溶解,在辅助性实验纯铜分别在水中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也验证了上述规律。实验中发现的溶剂为Na2SO4溶液时温度在250℃前后孔雀石中活化出的Cu离子浓度发生的变化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溶解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容易被氧化,和孔雀石争夺SO42-,故而使得孔雀石的溶解出Cu离子的能力下降;而溶剂为NaCl溶液时温度在300℃前后活化出的Cu离子浓度发生的突变现象可能是由于Cu、Cl络合物的生成和离解导致的。实验结果与之前学者提出的砂岩型铜矿中参与砂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的卤水温度在250℃左右,以及高盐(NaCl eq)(8%40%)和低温(<300℃)可以形成砂岩型铜矿的结论是一致的。这个结论也很好的解释了砂岩型铜矿常常与蒸发岩盆地,盐泉、盐壳以及盐丘和膏盐建造,甚至是盐矿与铜矿化伴生的现象,也就是说具有相当浓度的卤水经流砂岩型铜矿地层时,铜矿中某些含铜矿物会被适量溶解,重新搬运并聚集成矿。
李尧[8](2019)在《西藏甲玛难处理混合铜矿工艺矿物学特性及硫化浮选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铜资源储量丰富,随着铜矿资源的不断开采,易处理铜矿资源逐渐减少,使得难处理铜矿资源成为重点处理对象。复杂难处理铜矿资源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对我国铜矿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西藏甲玛难处理混合铜矿为主要试验研究对象,首先进行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混合铜矿硫化浮选试验研究以及现场小型验证试验,最终获得了较为理想的选别指标,对该类型铜矿资源的回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矿石中可以回收的有价矿物主要为铜矿物,同时还包含钼、金、银等伴生矿物。硫化铜矿物主要是斑铜矿、辉铜矿、黄铜矿、铜蓝,氧化铜矿物以硅孔雀石和孔雀石为主,矿石中脉石矿物主要成分为硅灰石、钙铁榴石、方解石、石英等。主要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紧密连生,包裹共生,矿石硬度较低,极易破碎。矿石中含铜1.04%,氧化率为29.80%,其中游离氧化铜和结合氧化铜的含量分别为15.38%和14.42%;伴生金属钼含量为0.023%,贵金属金、银含量分别为0.5g/t和24.6g/t。矿石中的有价金属可以随铜矿物一并回收,以增加有价金属综合回收价值。针对难处理混合铜矿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对混合铜矿进行硫化浮选试验,研究了磨矿细度、调整剂用量、捕收剂种类和用量、辅助捕收剂用量及浮选时间等参数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磨矿细度及浮选药剂制度,制定了合理的选矿工艺,最终进行浮选开路和闭路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浮选指标。闭路试验采用两粗两精两扫试验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mm粒级含量占70%,硫化钠总用量为900g/t,柴油总用量为150g/t,丁基黄药总用量为660g/t,丁铵黑药总用量为150g/t,2号油总用量为84g/t的条件下,最终得到铜品位为24.30%,铜回收率为72.54%;钼品位为0.127%,回收率为10.39%;金品位为8.8g/t,回收率为73.72%;银品位为399.8g/t,回收率为64.22%的精矿产品。通过在西藏甲玛高寒高海拔地区进行现场小型验证试验,其中现场小型验证试验采用与实验室相同的药剂制度和工艺流程,最终获得铜品位为24.47%,铜回收率为70.72%;伴生金属钼品位为0.324%,钼回收率为39.24%;伴生贵金属金品位为8.75g/t,回收率为61.16%;银品位为662.97g/t,回收率为81.35%的浮选闭路指标,试验指标较为理想,与实验室闭路试验指标吻合。还对矿区采出的低氧化率铜钼矿进行了改进试验,通过药剂制度的适当调整,对其进行闭路浮选试验,低氧化率铜钼矿获得了铜品位为21.93%,铜回收率为87.22%;钼品位为0.574%,钼回收率为71.41%;金品位为12.18g/t,回收率为68.90%;银品位为425.51g/t,回收率为87.17%的浮选闭路指标,浮选指标达到预期要求。
尹升华,王雷鸣,吴爱祥,陈勋,严荣富,齐炎[9](2019)在《我国铜矿微生物浸出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回顾了我国微生物浸出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了我国开展生物浸铜技术的探索与应用进程,介绍了紫金山铜矿、德兴铜矿两个典型的生物浸铜案例;探讨了浸矿细菌分离、鉴定与富集,生物浸出机理与界面反应,浸出体系多级渗流行为,孔隙结构重构与定量化,浸出体系多场耦合与过程模拟,电子废弃物中的铜金属回收领域的主要进展.最后,结合生物浸铜技术的当前进展,阐述了生物浸铜技术面临的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良好借鉴.
许婷婷[10](2018)在《铜镍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新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铜是世界各国重要的矿产资源,铜矿床中可同时伴生金银钼等元素。其导电性能仅次于银,因此作为导电材料的应用最为广泛。镍为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延展性,抗酸碱能力强,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等领域。本论文中开展试验的矿样为铜镍硫化矿,基于矿山项目开展试验工作。大型综合企业具有完善的产业链,对铜镍的品位要求不高,而对于小型单一企业来说其销售产品单一,对铜镍矿的品位要求高(不得小于5%)。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铜镍硫化矿,主要综合回收其中的铜,镍矿物。该矿石中铜、镍的含量分别为1.45%,2.8%,该金属矿物以硫化物为主,硫化物中以黄铜矿、磁黄铁矿为主,其次为紫硫镍铁矿、镍黄铁矿。铜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黄铜矿与镍黄铁矿紧密共生,一部分黄铁矿则嵌布于磁黄铁矿中。镍则主要赋存于紫硫镍铁矿和镍黄铁矿中。在详细了解矿石性质的基础上,以抑制黄铜矿和磁黄铁矿浮选得到铜镍混合精矿为技术路线初步确定两次粗选四次扫选的探索试验流程。首先用碳酸钠做抑制剂,丁黄做捕收剂、2号油做起泡剂进行探索试验,试验结果中铜镍品位分别为3.39%和5.64%,回收率分别为85.97%和74.85%。将探索试验流程进一步优化,流程改为两次粗选一次扫选,将碳酸钠改为石灰,石灰的抑制效果较明显,得到铜镍精矿品位分别为3.66%和6.24%,回收率分别为93.33%和76.2%。在此试验基础上进行了磨矿细度试验,分别磨至200目以下含量60%、70%、80%和95%,以及400目以下含量90%。综合比较在200目含量为80%时,铜镍回收效果最好,铜镍品位分别为3.64%和5.95%,回收率分别为90.54%和74.94%。由于前面试验得到的镍回收率并不理想,因此设想可否加入活化剂,活化一部分磁黄铁矿,回收其中伴生的镍,从而提高镍的回收率,分别选用硫酸铜和硫化钠做活化剂进行试验,但试验效果并不理想,铜镍的回收率和品位并未得到明显提升。在捕收剂种类的选择上,广泛的选取大量针对铜镍矿选矿的捕收剂进行试验,其中包括常规的丁黄、乙黄和丁胺黑药,除此以外还选用了CO200、MC-44、MC-37、MCO、Molyflo、KM219、KM109等大量捕收剂进行试验。分别对这些捕收剂的50g/t、75g/t、95g/t和115g/t的用量进行试验,得到的结果中综合比较丁黄的捕收效果最为理想。其中,在使用KM109时,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多,铜镍品位和回收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用量达到115g/t时其选择效果与丁黄相近,镍回收率略低。而随着乙黄用量的增加,铜镍品位降低,回收率升高,无法得到满意的捕收效果。CO200和KM109的用量与丁黄一致时,捕收效果由于同等条件下的其他捕收剂,但回收率不及使用丁黄时的效果好。在进一步的优化试验中又进一步确定了丁黄和2号油的用量,最终得到最佳的开路试验流程,选用两粗一扫流程,最佳工艺参数为磨矿细度-200目占80%,石灰用量3000g/t,丁黄用量95g/t,2号油用量54g/t.得到铜品位4.27%,回收率91.32%,镍品位6.3%,回收率72.53%。在此开路流程的基础上添加了三次精选,并在精选段添加糊精做抑制剂与加入石灰进行效果对比,最终在加入石灰的精选流程试验中得到的精矿指标为铜品位13.84%和镍品位6%。在闭路流程中,精选段中矿依次返回上一作业。最终得到精矿指标为铜精矿品位6.88%,回收率85.24%,镍精矿品位5.34%,回收率95.46%。在论文中也对硫化铜镍矿的表面氧化进行了阐述,我们了解到矿物表面晶体内部质点的中断在原子表面形成表面悬空键,这些表面悬空键正是矿物表面原子产生活性的原因。矿物表面氧化分为不同情况,自然条件下的表面氧化和微生物存在条件下的表面氧化。而归根究底都是在讨论Fe3+在硫化矿表面氧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当然也不排除微生物存在条件下的酶的作用参与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硫化物的表面氧化是由于Fe2+和Fe3+在整个过程中的桥梁作用,而Fe3+又会将硫化矿氧化生成单质S,单质硫是硫化矿疏水的主要原因。在众多的硫化矿表面氧化的电化学研究中也证实了Fe3+在氧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试验流程短,选矿指标好,尤其针对小型单一选矿企业来讲,流程的缩短对于选矿厂的经济指标有着很大的影响。药剂的选用较为普遍,避免在新型药剂的研发生产及购买上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同时得到一套有效的处理铜镍硫化矿的选矿流程和药剂制度。
二、Bio-leaching of low-grade large porphyry chalcopyrite-containing or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io-leaching of low-grade large porphyry chalcopyrite-containing ore(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冶金学及其在金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研究中的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冶金学的研究内容 |
2 金矿石的地质冶金学特征 |
2.1 金矿石和金矿物的分类 |
2.2 难选矿石的主要原因 |
2.3 金的赋存状态研究内容和方法 |
3 地质冶金学应用实例 |
3.1 地质冶金学在选矿方面的应用 |
3.1.1 斑岩型铜金矿床 |
3.1.2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
3.1.3 卡林型金矿床 |
3.1.4 IOCG型矿床 |
3.1.5 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
3.2 地质冶金学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
3.3 地质冶金学的技术发展 |
3.3.1 利用VNIR-SWIR高光谱预测回收率和产量 |
3.3.2 通过机器学习计算矿物组合 |
4 讨论 |
4.1 地质冶金学在金矿床中的应用 |
4.2 地质冶金学在关键金属研究中的应用 |
4.3 地质冶金学的发展前景 |
5 结论 |
(2)次生硫化铜矿石选冶工艺技术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矿石性质 |
2 现场生产实践及处理工艺 |
2.1 浅部氧化矿及浅部混合矿处理工艺 |
2.2 过渡矿及深部硫化矿处理工艺 |
2.3 浅部次生硫化矿石处理工艺 |
3 氯盐浸出工艺研究 |
3.1 氯盐浸出工艺原理 |
3.2 氯盐浸出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 氯盐浸出试验条件及结果 |
3.4 氯盐浸出工艺处理该典型斑岩型铜矿的意义 |
4 结论 |
(3)超声处理铜钼混合精矿对铜钼分离浮选过程的强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矿资源概况 |
1.2 钼矿资源概况 |
1.3 铜钼矿浮选分离技术现状 |
1.3.1 铜钼分选工艺 |
1.3.2 铜钼混合精矿的预处理 |
1.3.3 铜钼分离新工艺 |
1.3.4 铜钼分离铜矿物抑制剂 |
1.4 超声波概述 |
1.4.1 检测超声 |
1.4.2 功率超声 |
1.5 论文研究背景、内容及研究思路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实验材料、方法及分析测试 |
2.1 矿样的来源及性质 |
2.1.1 单矿物 |
2.1.2 实际矿物 |
2.2 试验主要药剂 |
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4 试验研究方法 |
2.4.1 纯矿物浮选实验 |
2.4.2 实际矿石浮选实验 |
2.4.3 超声波脱药试验 |
2.4.4 捕收剂性质测试 |
2.4.5 矿石性质测试 |
2.4.6 矿浆性质测试 |
第三章 辉钼矿和黄铜矿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 |
3.1 捕收剂种类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3.1.1 丁基黄药的pH与药剂用量 |
3.1.2 Z200的pH与用量 |
3.1.3 YC药剂 |
3.1.4 煤油 |
3.2 调整剂种类对混合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3.2.1 硫化钠 |
3.2.2 巯基乙酸钠 |
3.3 超声处理对抑制剂用量的影响 |
3.4 超声处理对捕收剂用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际铜钼矿物分离试验研究 |
4.1 实际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
4.1.1 矿石化学多元素分析 |
4.1.2 矿石物相分析 |
4.1.3 矿石嵌布特征分析 |
4.1.4 矿石嵌布粒度分析 |
4.1.5 矿石单体解离度分析 |
4.2 实际铜钼矿混合浮选试验研究 |
4.2.1 磨矿曲线 |
4.2.2 矿石粒度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 |
4.2.3 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混合浮选效果的影响试验 |
4.2.4 pH值对混合浮选效果的影响试验 |
4.3 铜钼混合精矿浮选分离 |
4.3.1 磨矿粒度曲线 |
4.3.2 矿石粒度对浮选分离指标的影响试验 |
4.3.3 硫化钠作用下pH对浮选分离指标的影响试验 |
4.3.4 硫化钠用量对浮选分离指标的影响试验 |
4.3.5 矿浆温度对浮选分离指标的影响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处理对铜钼分离浮选效果的影响 |
5.1 超声时间 |
5.2 矿浆浓度 |
5.3 超声功率 |
5.4 MT-1用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超声预处理改善浮选效果的机理分析 |
6.1 超声处理对矿浆性质的影响 |
6.1.1 溶解氧含量 |
6.1.2 矿浆pH |
6.1.3 矿浆温度 |
6.2 超声处理对矿石表面性质的影响 |
6.2.1 润湿性影响(接触角) |
6.2.2 对硫化钠吸附量的影响 |
6.3 超声处理对YC药剂溶液性质的影响 |
6.3.1 分散性 |
6.3.2 表面张力 |
6.3.3 溶解氧含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辉铜矿混黄铜矿短流程炼铜理论研究及最优渣型实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铜资源概况 |
1.2.1 铜的性质及用途 |
1.2.2 铜资源现状及利用 |
1.3 铜冶炼技术 |
1.3.1 火法炼铜技术 |
1.3.2 湿法炼铜技术 |
1.4 一步炼铜进展 |
1.4.1 诺兰达一步炼铜法 |
1.4.2 氧气底吹(Q-S)一步炼铜法 |
1.4.3 双底吹连续炼铜工艺 |
1.4.4 三菱连续炼铜法 |
1.4.5 闪速炉连续吹练法 |
1.4.6 其他一步炼铜法 |
1.5 选题意义及课题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辉铜矿及黄铜矿直接炼铜理论分析 |
2.1 辉铜矿直接冶炼粗铜 |
2.1.1 辉铜矿成分与物相 |
2.1.2 辉铜矿直接炼铜耗氧量计算 |
2.1.3 辉铜矿直接冶炼热力学分析 |
2.2 黄铜矿直接冶炼粗铜 |
2.2.1 黄铜矿成分与物相 |
2.2.2 黄铜矿直接炼铜耗氧量计算 |
2.2.3 黄铜矿直接冶炼热力学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辉铜矿混黄铜矿直接炼铜热力学分析 |
3.1 不同铁硅比理论耗氧量计算 |
3.1.1 Fe/SiO_2=0.4理论耗氧量 |
3.1.2 Fe/SiO_2=0.6理论耗氧量 |
3.1.3 Fe/SiO_2=0.9理论耗氧量 |
3.1.4 Fe/SiO_2=1.2理论耗氧量 |
3.2 理论氧量下辉铜矿混黄铜矿直接炼铜理论分析 |
3.2.1 辉铜矿混黄铜矿Fe/SiO_2=0.4直接炼铜理论分析 |
3.2.2 辉铜矿混黄铜矿Fe/SiO_2=0.6直接炼铜理论分析 |
3.2.3 辉铜矿混黄铜矿Fe/SiO_2=0.9直接炼铜理论分析 |
3.2.4 辉铜矿混黄铜矿Fe/SiO_2=1.2直接炼铜理论分析 |
3.3 氧气过量时辉铜矿混黄铜矿直接炼铜理论分析 |
3.3.1 辉铜矿混黄铜矿Fe/SiO_2=0.4直接炼铜过氧分析 |
3.3.2 辉铜矿混黄铜矿Fe/SiO_2=0.6直接炼铜过氧分析 |
3.3.3 辉铜矿混黄铜矿Fe/SiO_2=0.9直接炼铜过氧分析 |
3.3.4 辉铜矿混黄铜矿Fe/SiO_2=1.2直接炼铜过氧分析 |
3.4 最优渣型可行性调控实验方案 |
第四章 最优渣型实验方案验证 |
4.1 实验原料 |
4.2 配矿 |
4.3 实验设备及分析仪器 |
4.4 实验方法 |
4.5 研究与讨论 |
4.5.1 喷吹速率对铜直收率的影响 |
4.5.2 气体喷吹时间对铜直收率的影响 |
4.5.3 沉降时间对铜直收率的影响 |
4.6 实验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5)高pH值体系下高镁型硫化镍矿生物浸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镍资源储量及工业应用现状 |
1.1.1 镍金属及其应用 |
1.1.2 镍资源储量及分布现状 |
1.1.3 硫化镍矿传统处理工艺现状 |
1.1.4 硫化镍矿生物冶金技术 |
1.2 硫化镍矿生物冶金技术应用现状 |
1.2.1 硫化镍矿生物搅拌浸出应用现状 |
1.2.2 硫化镍矿生物堆浸应用现状 |
1.3 高镁型硫化镍矿中的典型矿物 |
1.3.1 镍黄铁矿 |
1.3.2 黄铜矿 |
1.3.3 磁黄铁矿 |
1.3.4 橄榄石 |
1.3.5 蛇纹石 |
1.4 硫化镍矿生物冶金研究进展 |
1.4.1 浸矿菌种选育 |
1.4.2 镍黄铁矿生物浸出机理研究 |
1.4.3 硫化镍矿浸出工艺研究 |
1.4.4 高pH值体系下高镁型硫化镍矿生物浸出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论文的课题来源 |
2 实验材料设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1 原矿石 |
2.1.2 纯矿物 |
2.1.3 菌种及培养基 |
2.1.4 实验药剂 |
2.1.5 恒pH值反应装置 |
2.2 实验研究方法 |
2.2.1 摇瓶浸出实验 |
2.2.2 搅拌浸出实验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3 高镁型硫化镍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矿样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矿石的化学组成 |
3.3.2 矿石的物质组成 |
3.3.3 矿石中主要矿物嵌布特征 |
3.3.4 矿物相互间连生关系及解离程度 |
3.3.5 铁、镁、硫元素分布及其对生物浸出的影响 |
3.4 小结 |
4 生物浸出体系中镍黄铁矿氧化溶解机理研究 |
4.1 镍黄铁矿溶解过程中各组分行为规律 |
4.1.1 氢离子对镍黄铁矿溶解的影响 |
4.1.2 三价铁离子对镍黄铁矿溶解的影响 |
4.1.3 温度对镍黄铁矿溶解的影响 |
4.1.4 不同浸出体系下镍黄铁矿生物浸出 |
4.1.5 细菌接触作用对镍黄铁矿生物浸出的影响 |
4.2 镍黄铁矿溶解过程中产物层分析 |
4.2.1 矿物表面的含镍物质 |
4.2.2 矿物表面的含铁物质 |
4.2.3 矿物表面的硫层 |
4.3 不同体系下浸矿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4.3.1 浸矿细菌多样性分析 |
4.3.2 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 |
4.4 小结 |
5 高镁型硫化镍矿中典型脉石矿物生物浸出过程中溶出机制研究 |
5.1 动力学模型 |
5.2 实验方法及参数 |
5.3 生物浸出体系中橄榄石溶出特性研究 |
5.3.1 温度对橄榄石中镁溶出的影响 |
5.3.2 pH值对橄榄石中镁溶出的影响 |
5.3.3 矿物粒度对橄榄石中镁溶出的影响 |
5.3.4 橄榄石中镁溶出动力学研究 |
5.3.5 浸出过程中产物分析 |
5.4 生物浸出体系中蛇纹石溶出特性研究 |
5.4.1 温度对蛇纹石中镁溶出的影响 |
5.4.2 pH值对蛇纹石中镁溶出的影响 |
5.4.3 矿物粒度对蛇纹石中镁溶出的影响 |
5.4.4 蛇纹石中镁溶出动力学研究 |
5.4.5 浸出过程中产物分析 |
5.5 橄榄石/蛇纹石溶出机制分析 |
5.6 小结 |
6 高镁型硫化镍矿生物浸出工艺研究 |
6.1 单一因素对高镁型硫化镍矿生物浸出的影响 |
6.1.1 磨矿细度对生物浸出的影响 |
6.1.2 加酸量对生物浸出的影响 |
6.1.3 矿浆浓度对生物浸出的影响 |
6.1.4 接种量对生物浸出的影响 |
6.2 响应面法优化高镁型硫化镍矿生物浸出工艺研究 |
6.2.1 建立模型 |
6.2.2 基于镍浸出率的分析 |
6.2.3 基于铜浸出率的分析 |
6.2.4 基于钴浸出率的分析 |
6.2.5 基于镁溶出率的分析 |
6.2.6 基于溶液中总铁浓度的分析 |
6.2.7 工艺条件优化与验证 |
6.2.8 制约金属溶出的主要条件 |
6.3 高镁型硫化镍矿高pH值生物浸出工艺 |
6.3.1 非生物浸出实验 |
6.3.2 生物浸出实验 |
6.4 浸矿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6.4.1 浸矿细菌多样性分析 |
6.4.2 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我国典型金属矿山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我国金属矿山尾矿物质组成与资源特征 |
1.2.2 金属矿山尾矿库的资源调查和综合利用 |
1.2.3 金属矿山尾矿重金属元素的环境效应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技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方法技术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与特色 |
2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分布 |
2.1 江西德兴铜矿 |
2.2 吉林磐石红旗岭镍矿 |
2.3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 |
2.4 湖南柿竹园钨多金属矿 |
2.5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矿 |
2.6 河南栾川南泥湖钼矿 |
2.7 广西南丹拉么锌多金属矿 |
3 尾矿库中物质组成与分布特征 |
3.1 尾矿库结构形态特征 |
3.2 尾矿库含水率与粒度特征 |
3.2.1 尾矿库含水率 |
3.2.2 尾矿粒度组成 |
3.3 尾矿矿物组成特征 |
3.4 尾矿中元素含量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尾矿中元素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
4.1 金属矿集区内不同尾矿库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1 面上控制 |
4.1.2 重点剖析 |
4.2 尾矿库内元素空间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 |
4.2.1 单个钻孔中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
4.2.2 多钻孔联合剖面上元素分布特征 |
4.2.3 尾矿库中元素三维分布特征 |
4.3 尾矿元素的赋存状态 |
4.4 本章小结 |
5 尾矿资源评价及综合利用 |
5.1 基于三维模型的资源量估算 |
5.2 基于一般勘查资料的资源量估算 |
5.2.1 十字剖面法 |
5.2.2 单剖面法 |
5.3 尾矿库中有用元素潜在资源量评价 |
5.4 尾矿元素可利用性评价—选矿试验 |
5.4.1 试验样工艺矿物学特征 |
5.4.2 选矿流程试验研究 |
5.4.3 选矿试验小结 |
5.5 尾矿直接利用探讨 |
5.6 本章小结 |
6 金属矿区及尾矿库重金属元素环境地球化学效应 |
6.1 土壤 |
6.1.1 表层土壤 |
6.1.2 土壤剖面 |
6.2 水系沉积物与地下水 |
6.2.1 德兴矿区水系沉积物 |
6.2.2 红旗岭水系沉积物 |
6.2.3 柿竹园水系沉积物 |
6.2.4 个旧矿区地下水 |
6.3 主要农作物籽实与根系土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砂岩型铜矿中铜溶解的影响因素:孔雀石溶解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铜矿资源研究现状 |
1.2.2 砂岩型铜矿研究现状 |
1.2.3 孔雀石资源研究现状 |
1.2.4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孔雀石溶解实验 |
2.1 实验方法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溶解实验 |
2.1.3 实验流程 |
2.1.4 测定方法 |
2.2 孔雀石在溶剂为去离子水的条件下的溶解 |
2.2.1 孔雀石在150℃,溶剂为去离子水的条件下进行溶解 |
2.2.2 孔雀石在200℃,溶剂为去离子水的条件下进行溶解 |
2.2.3 孔雀石在250℃,溶剂为去离子水的条件下进行溶解 |
2.2.4 孔雀石在300℃,溶剂为去离子水的条件下进行溶解 |
2.2.5 孔雀石在350℃,溶剂为去离子水的条件下进行溶解 |
2.2.6 小结 |
2.3 孔雀石在溶剂为不同浓度Na_2SO_4条件下的溶解 |
2.3.1 溶剂为0.5mol/l的Na_2SO_4溶液 |
2.3.2 溶剂为1.0mol/l的Na_2SO_4溶液 |
2.3.3 小结 |
2.4 孔雀石在溶剂为不同浓度NaCl的条件下的溶解 |
2.4.1 溶剂为0.5mol/l的NaCl溶液 |
2.4.2 溶剂为1.0 mol/l的NaCl溶液 |
2.4.3 小结 |
2.5 孔雀石在同一温度,不同溶剂的条件下的溶解对比 |
2.5.1 溶解条件为200℃,3h,不同溶剂 |
2.5.2 溶解条件为250℃,2.5h,不同溶剂 |
2.5.3 溶解条件为300℃,2h,不同溶剂 |
2.5.4 溶解条件为350℃,1.5h,不同溶剂 |
2.5.5 小结 |
第3章 纯铜溶解实验 |
3.1 纯铜在同一温度,不同溶剂的条件下的溶解对比 |
3.2 纯铜在同一溶剂,不同温度的条件下的溶解对比 |
3.3 小结 |
第4章 铜溶解的影响因素 |
4.1 时间对孔雀石溶解的影响 |
4.2 温度对孔雀石溶解的影响 |
4.3 溶剂浓度对孔雀石溶解的影响 |
4.4 误差分析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西藏甲玛难处理混合铜矿工艺矿物学特性及硫化浮选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资源概况 |
1.1.1 铜性质及用途 |
1.1.2 铜矿资源分布特点 |
1.1.3 铜矿床及矿物类型 |
1.2 硫化铜矿的选别方法 |
1.2.1 硫化铜矿的浮选工艺与药剂 |
1.2.2 硫化铜矿的微生物浸出 |
1.3 氧化铜矿选别方法 |
1.3.1 浮选法 |
1.3.2 化学选矿法 |
1.3.3 选冶联合工艺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矿样的采取及制备 |
2.2 试验药剂 |
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4 试验研究方法 |
2.4.1 原矿性质研究 |
2.4.2 浮选试验方法 |
第三章 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
3.1 矿石的化学性质分析 |
3.1.1 X-荧光分析结果 |
3.1.2 化学多元素分析 |
3.1.3 矿石中铜钼的物相分析 |
3.1.4 X射线衍射分析 |
3.2 矿石结构与构造 |
3.2.1 矿石构造 |
3.2.2 矿石结构 |
3.3 矿石的矿物组成和嵌布特征 |
3.3.1 矿石的矿物组成 |
3.3.2 矿物的嵌布特征 |
3.4 主要目的矿物的粒度分布特征、解离度特征和共生关系 |
3.4.1 主要目的矿物的粒度分布特征 |
3.4.2 主要目的矿物的解离度特征 |
3.4.3 主要目的矿物的共生关系分析 |
3.5 铜赋存状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浮选试验研究 |
4.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和确定 |
4.2 浮选试验研究 |
4.2.1 磨矿细度对浮选的影响 |
4.2.2 硫化钠用量对浮选的影响 |
4.2.3 柴油用量对浮选的影响 |
4.2.4 黄药种类和用量对浮选的影响 |
4.2.5 丁铵黑药用量对浮选的影响 |
4.2.6 浮选时间试验 |
4.2.7 浮选开路试验 |
4.2.8 浮选闭路试验 |
4.2.9 尾矿沉降试验 |
4.3 精矿和尾矿化学多元素和物相分析 |
4.3.1 精矿和尾矿化学多元素分析 |
4.3.2 尾矿铜物相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小型验证试验研究 |
5.1 难处理混合铜矿浮选试验验证 |
5.2 低氧化率铜钼矿原矿多元素分析及铜物相分析 |
5.3 低氧化率铜钼矿浮选试验结果 |
5.4 精矿和尾矿多元素分析 |
5.4.1 难处理混合铜矿精矿和尾矿多元素分析 |
5.4.2 低氧化率铜钼矿精矿和尾矿多元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B 攻读学位其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我国铜矿微生物浸出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铜矿微生物浸出的发展历程 |
1.1 我国铜矿资源及分布特征 |
1.2 生物浸铜的历史发展进程 |
2 我国生物浸铜的应用现状 |
2.1 应用状况概述 |
2.2 我国典型的生物浸铜案例 |
2.2.1 紫金山铜矿 |
2.2.2 德兴铜矿 |
3 我国微生物浸铜技术的当前进展 |
3.1 浸矿细菌的分离、鉴定与富集 |
3.2 生物浸出机理与界面反应 |
3.3 浸出体系多级渗流行为 |
3.4 孔隙结构重构与定量化 |
3.5 浸出体系多场耦合与过程模拟 |
3.6 电子废弃物中的铜金属回收 |
4 挑战与展望 |
4.1 浸出效率提高与保障 |
4.2 浸矿环境保护与安全 |
4.3 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
(10)铜镍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a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镍矿床资源分布及特点 |
1.1.1 国内铜矿床资源分布及特点 |
1.1.2 国外铜矿床资源分布及特点 |
1.1.3 国内镍矿床资源分布及特点 |
1.1.4 国外镍矿床资源分布及特点 |
1.2 铜镍矿的性质及用途 |
1.2.1 铜矿性质及用途 |
1.2.2 镍矿的性质及用途 |
1.3 铜、镍矿选矿工艺现状及进展 |
1.3.1 生物浸出法 |
1.3.2 优先浮选法 |
1.3.3 混合浮选法 |
1.3.4 混合-优先浮选 |
1.3.5 闪速浮选法 |
1.3.6 酸浸活化-浮选 |
1.3.7 电化学调控浮选 |
1.3.8 其他 |
1.3.9 小结 |
1.4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试样、药剂、仪器及研究方法 |
2.1 试样的采取及制备 |
2.2 试验药剂及设备 |
2.2.1 试验药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研究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浮选试验 |
第三章 原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
3.1 多元素分析 |
3.2 化学成分分析 |
3.3 物相分析 |
3.4 粒度分析 |
3.5 原矿结构构造 |
3.5.1 原矿的构造 |
3.5.2 原矿的结构 |
3.6 X射线衍射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混合浮选试验研究 |
4.1 磨矿时间试验 |
4.2 探索试验 |
4.3 磨矿细度条件试验 |
4.4 活化剂种类试验 |
4.5 石灰用量试验 |
4.6 捕收剂种类试验 |
4.7 丁黄用量试验 |
4.8 2号油用量试验 |
4.9 开路流程试验 |
4.10 加精选流程试验 |
4.11 闭路流程试验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硫化铜镍矿的表面氧化的研究 |
5.1 矿物的表面活性 |
5.2 硫化矿的表面氧化 |
5.2.1 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表面氧化 |
5.2.2 黄铜矿的表面氧化 |
5.3 硫化矿氧化的电化学研究 |
5.3.1 黄铁矿氧化的电化学研究 |
5.3.2 磁黄铁矿氧化的电化学研究 |
5.3.3 黄铜矿氧化的电化学研究 |
5.3.4 镍黄铁矿氧化的电化学研究 |
第六章 产品考察 |
6.1 精矿产品考察 |
6.1.1 精矿多元素分析 |
6.1.2 精矿物相分析 |
6.1.3 精矿粒度筛析 |
6.1.4 精矿比重 |
6.2 尾矿产品考察 |
6.2.1 尾矿粒度筛析 |
6.2.2 矿物定量 |
6.3 精矿沉降试验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四、Bio-leaching of low-grade large porphyry chalcopyrite-containing ore(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质冶金学及其在金和关键金属赋存状态研究中的新应用[J]. 刘兰海,陈静,周涛发,张一帆,李梦梦. 岩石学报, 2021(09)
- [2]次生硫化铜矿石选冶工艺技术分析与评价[J]. 杜玉艳,张磊. 有色金属工程, 2020(07)
- [3]超声处理铜钼混合精矿对铜钼分离浮选过程的强化作用研究[D]. 胡运祯.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4]辉铜矿混黄铜矿短流程炼铜理论研究及最优渣型实验验证[D]. 郭祥.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5]高pH值体系下高镁型硫化镍矿生物浸出研究[D]. 孙建之.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19(08)
- [6]我国典型金属矿山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环境评价[D]. 潘含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砂岩型铜矿中铜溶解的影响因素:孔雀石溶解实验[D]. 刘英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西藏甲玛难处理混合铜矿工艺矿物学特性及硫化浮选试验研究[D]. 李尧.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我国铜矿微生物浸出技术的研究进展[J]. 尹升华,王雷鸣,吴爱祥,陈勋,严荣富,齐炎. 工程科学学报, 2019(02)
- [10]铜镍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新工艺研究[D]. 许婷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