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柴油机喷油泵行程前调整的重要性

农用柴油机喷油泵行程前调整的重要性

一、农用柴油机喷油泵预行程调整的重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胡建沛[1](2019)在《油量执行器系统滑模控制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内燃机的代表,柴油机在车用动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改善柴油机的燃烧效率以及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门话题,而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作为柴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电控VE泵是燃油喷射系统中的供油系统,它基于传统的位置式分配泵改进而来的,对原有的机械式供油系统改动较少,更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电控VE泵中的油量执行器控制着进入柴油机燃烧室的燃油量,是电控VE泵中的重要控制元件,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电磁铁带动控制轴旋转,利用控制轴末端的偏心球的偏心关系带动油泵滑套进行左右往复运动,改变供油有效行程,实现控制供油量的目的。本文为了提升柴油机电控VE泵中油量执行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了多种先进的控制方法,并通过仿真和实验结合的方式验证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本文首先介绍油量执行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油量执行器中的非线性特性,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首先提出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复合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主要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外部干扰,并在控制律中引入干扰估计作为前馈补偿,以达到抑制干扰的作用。最终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本文研究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滑模控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且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于干扰的估计作为前馈补偿项,不仅可以保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切换增益削弱抖振现象。在基于线性滑模面控制的基础上,本文还研究了基于非线性滑模面的油量执行器系统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基于非线性滑模面的控制方法可以使系统状态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原点,进一步提高了闭环系统的收敛性能。考虑到扩张状态观测器只能较好地处理慢时变类型的干扰,无法及时准确地估计周期性干扰,例如正弦波干扰。本文研究了基于高阶滑模观测器的油量执行器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高阶滑模观测器可以准确地估计不同类型的干扰,例如周期性干扰和慢时变干扰,并且干扰估计误差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鲍慧涛[2](2018)在《风冷柴油机用电控单体泵的设计开发》文中提出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在2014年5月16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着GB20891-2014的实施,为了满足环境、能源、动力等各方面的需求,小缸径风冷柴油机的设计开发要求越来越紧迫,并且难度很大,其燃油喷射系统是发动机的核心,其性能优劣对柴油机技术指标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针对目前行业现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186FA型风冷柴油机的结构特点,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的外形结构及尺寸,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确定了燃油喷射系统结构方案。尤其对柱塞结构、电磁阀结构、凸轮型线、柱塞弹簧、高低压油路等进行了较为详细、严密的计算,并通过三维模拟确定了各安装尺寸及结构定型。(2)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186FA型风冷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做了较为详细、深入的油泵台架试验,分析了各关键尺寸尤其衔铁气隙、控制阀升程、电磁阀预压缩力对油量、压力、喷油规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电控单体泵的各项结构及装配调整参数,定型了最佳装配工艺。(3)结合柴油机台架试验结果,分析了柴油机负荷特性、速度特性等,重点研究了其五工况排放特性。台架各项试验结果表明,186FA型风冷柴油机燃烧组织良好,排放性、动力性、经济性和适应性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要求,可完全满足农用机械、固定发电和工程动力需求。

张金伟[3](2018)在《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柴油机是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为了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并改善其排放,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高压共轨电控技术。由此导致现代柴油机的结构日趋复杂,故障诊断难度不断增加,为了及时诊断并排除故障,本文对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技术展开研究,并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进行实现。本文在深入了解柴油机故障诊断技术后,综合考虑成本和实用性,首先对OBD技术进行研究,围绕OBD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其存在的不足展开具体的工作。广义的OBD系统包含ECU的在线诊断和外部的诊断仪,本文分别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在ECU诊断模块的设计中,将其分为数据采集模块、故障监控模块、故障管理模块和诊断通讯模块然后分别设计。其后,研究了油门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轨压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诊断策略,最后结合实际需求将ECU诊断模块在单缸共轨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上实现。在诊断仪的设计方面,首先实现了诊断仪常见的基本功能,包括读取数据流、读取故障码、读取冻结帧、清除诊断信息等。其后,针对OBD系统对机械和气路故障诊断效果欠佳、故障定位不明确的不足,以失火故障为例进行研究。通过对瞬时转速与失火故障关系的分析,提取了可用于判断失火故障的特征参数,将失火故障的原因分为初步原因和具体原因,利用所提取的特征参数结合ART2神经网络确定初步原因,由于采用的是ART2神经网络,所以对新的故障模式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故障原因进一步确定时,将寻找故障原因的过程视为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故障原因定位。将上述故障诊断方法以软件实现并作为诊断仪的扩展模块。最后,对由ECU诊断模块和外部诊断仪共同组成的诊断系统的功能分别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模块运行正常,系统能够对所涉及到的电气故障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且在低速时能很好地给出失火故障的具体原因。

王京辉[4](2017)在《6265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分析及优化》文中指出论文利用GT-POWER软件首次对6265型柴油机建立虚拟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计算和仿真模拟。设置不同的工况,来考察影响柴油机性能变化的参数,并优化柴油机的提前角、压缩比和配气相位,达到改进柴油机的性能。首先描述模拟计算软件GT-POWER的计算理论和计算算法,其中缸内的工作过程、燃烧和排放模型以及各个管内的气体流动和管壁内的传热等,然后用软件进行建立虚拟的数学模型,建立柴油机稳态工况下的模型,进行调试运算,得到运算结果。在此基础之上利用优化理论对柴油机的运行工况和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实验数据和仿真模拟得出的结果示意图进行对比得出最优化的结果。在柴油机变工况下找到所对应的最佳提前角、压缩比和配气相位,在固定转速和转矩下改变其他条件对应的最佳喷油规律和进排气门关门时刻,优化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充气效率,提高缸内的功率,解决柴油机排放过高,动力性和经济性不理想的问题,降低燃油消耗率。提升柴油机的性能,为新技术的保证做依据。本课题通过对柴油机变工况性能改进试验性的研究,为以后企业和工厂改进产品的性能提供依据。

樊龙飞[5](2013)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喷油泵供油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世界能源危机日益凸显,由于各国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和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人们迫切需要寻求替代石化燃料的替代产品。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因为其经济、高效和清洁的特点,成为柴油机可行的替代产品。喷油泵作为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油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喷油泵供油量的多少和其均匀性决定了柴油机的排放性能、经济性和动力性。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介绍柴油机和天然气发动机的发展并指出双燃料发动机的优点,接着介绍喷油泵和喷油泵试验台的各种型号和国内外发展状况,详细介绍了12PSD10055型喷油泵试验台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结合课题需要提出在喷油泵试验台完成喷油泵供油量及其均匀度试验,并设计出一种新的喷油泵油门控制装置,确定了包括角速度传感器、电机等在内的试验附件的规格。接着通过试验得出试验数据,得出不同转速、不同油门开度、不同供油压力、不同增压补偿器压力下的喷油量,为进一步得出30%满负荷喷油量的喷油泵调速手柄开度提供数据依据。并分析试验数据得出喷油泵喷油量不均匀的原因:各缸柱塞偶件磨损不均、喷油泵调节机件的配合间隙、各缸的出油阀偶件密封性不一致。还有喷油量随增压补偿器压力的变化以及原因。随后试验得出30%满负荷喷油量相对应的调速手柄开度,为下一步试验打下数据支持。

王政[6](2012)在《CA4DF3经济型国Ⅲ柴油机排放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国正逐步进入汽车社会,汽车排放污染物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于2008年开始全面执行国Ⅲ排放标准。目前国内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低价位两气门柴油机。如果按照国外经验改进,把国内的两气门发动机全部改造成四气门发动机,按目前企业的技术力量和财力来看还有很大难度,并且单体泵、泵喷嘴、共轨系统等电控高压喷射系统昂贵的配套价使得柴油机成本大大增加,难以被大部分国内用户接受。我国柴油机和喷油泵行业都亟需开发一种既能满足国Ⅲ排放要求但价格又相对较低,能适应中国国情的电控燃油系统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强化的直列泵+电子调速器+冷却EGR”系统来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方案,以实现在发动机本体改动不大的前提下实现国Ⅲ排放。最终为国内的机型升级提供了一种成本低,见效快的技术方案。论文在对原机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理论指导并结合国内外其他同类产品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对进排气系统、燃油喷射系统、燃烧室进行了改进设计。在合理范围内准备了数个方案进行加工试制。并利用三维CFD软件STAR-CD对缸内气流运动过程、喷雾过程和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指导优化设计方向,缩短开发时间。本论文的重点研究内容是整机的ESC13工况排放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各关键系统参数对排放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并找到最优组合。最终使整机排放满足国Ⅲ标准,达到了课题研究的既定目标。

孙洪杰[7](2011)在《新型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四冲程中速柴油机既可以作为发电柴油机,也可以作为主推进动力装置广泛应用在船舶上。中速柴油机的性能优化可提升我国船舶柴油机的设计与制造水平。中速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值计算可以为柴油机的性能提高提供指导,故障仿真研究可以为柴油机的故障判断提供依据,有利于柴油机使用寿命的延长;配气机构的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可以通过虚拟样机判断是受力与运动的合理性,降低生产成本;燃油喷射系统的性能优化可以为其工作性能的提高提供设计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船用中速柴油机零维数值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CM-6L21/32型柴油机的计算模型,获得柴油机气缸压力示功图、进排气口的气体流量曲线和负荷特性曲线,并通过了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CM-6L21/32型柴油机进行了8种故障仿真计算,提取了14个性能参数来反映柴油机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故障对性能参数的影响不同,为柴油机的故障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2)利用MSC.ADAMS/Engine软件建立了船用中速柴油机配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模型,动力学参数主要包括:气阀和气阀座之间,凸轮和挺柱之间以及气阀和摇臂座之间的接触应力;运动学参数主要包括:气阀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经过于同类机型的比较分析,其计算结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3)利用AVL Hydsim软件建立了船用中速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过程仿真模型。通过改变喷油泵柱塞直径、高压油管长度及内径、喷孔数、喷孔内径等主要参数,分析了其对燃油喷射系统中针阀升程、喷油量和燃油喷射压力等参数的影响,为其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王克亮[8](2009)在《非标柴油—二甲醚发动机柱塞偶件磨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全球问题”,汽车既是能源的“消费者”,又是环境污染的“生产者”;如何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率和改善汽车尾气排放,已引起各国政府地重视。从发动机的燃料方面探索成为内燃机行业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非标柴油作为柴油的下游产品,目前,仅用在农田排灌、渔轮、船舶以及锅炉燃料方面;二甲醚是一种清洁能源燃料,但其黏度低,容易造成柴油机燃油系统精密偶件早期磨损,制约了二甲醚在柴油机上地应用。若高速柴油机能够掺烧非标柴油与二甲醚混合燃料,不仅改善了二甲醚的润滑性能,还提高了非标柴油的应用范围。本文首先综述柴油机的各种代用燃料,并分析各自的应用特性;检测试验用的非标柴油的物化特性,对比分析了非标柴油与0号柴油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且计算了在30℃、200bar情况下D80(质量分数80%的二甲醚与20%的非标柴油混合燃料)的运动黏度为2.64×10-6m2/s。利用Pro/ENGINEER软件建立柱塞偶件与油膜模型,在ANSYS Workbench 11.0界面上进行柱塞偶件与D80油膜的流固耦合仿真,分析了在柱塞腔内非线性变化压力条件下柱塞偶件受力情况。采用GT-FUEL软件建立柴油机燃油系统模型,模拟喷油泵端高压油管内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柱塞偶件流固耦合和燃油系统仿真从系统内部分析柱塞偶件间隙中的燃油压力,可以弥补试验的不足之处,为试验过程和结果提供指导。为了比较真实地模拟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工作过程,作者重新改造了喷油泵试验台,结合试验台的动力部分,设计D80燃油系统,进行柱塞偶件磨损和喷油器喷油雾化试验。用高速摄影机采集在喷油泵不同转速条件下喷油器工作过程,分析D80混合燃料的雾化质量;柱塞偶件磨损试验装置通过电子称检测闭环燃油系统燃油的重量差间接反映柱塞磨损的程度,利用燃烧分析仪监测喷油泵端高压油管的压力并与GT-FUEL软件模拟的压力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平面显微镜观察磨损试验前后柱塞表面不同部位微观结构,结合流固耦合仿真结果,分析柱塞偶件磨损机理。本文通过100小时柱塞偶件磨损试验,综合分析了试验数据和柱塞表面质量,燃油系统燃油重量差变化稳定,表明喷油泵正常工作,说明非标柴油与二甲醚混合,提高了二甲醚的相对黏度,可以有效地阻止柱塞偶件早期磨损与泄漏;由于D80混合燃料具有良好的喷雾质量,为D80燃料进行柴油机台架掺烧试验提供了基础。本文提出的物理试验方法和数值仿真手段为代用燃料发动机燃油系统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李云松[9](2009)在《电液调速器性能仿真及分析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调速器作为柴油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控制部件,它能根据柴油机外界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油量,保持转速稳定,从而保证柴油机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而电液调速器是根据接受的电信号,通过控制器和执行器来改变喷油泵供油量的大小,因此它具有反应速度更快、使用范围更广、调节精度更高的特点。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多台机组并联运行,并且有负载分配精度高等优点,且便于实现柴油机电站的全自动化,满足现代无人机舱的要求。电液调速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柴油机的性能与生命力。本文在重庆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电液调速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编号CSTC, 2008AB3048)的资助下对某型电液调速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针对柴油机调节特性及运行特性,详细分析了液压伺服系统控制原理及转速调节系统。根据电液调速器的原理分析了其电子控制系统特性及电液执行器的详细动作机理,总结出电液调速的特点。按照各元件的联系和控制规律,建立了电液调速器执行器中电磁转换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详研究了各个物理参数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并设计了电磁转换系统实验来研究其微动响应位移和外界响应下输入电流的关系。针对液压系统的关键机构喷嘴挡板伺服控制阀,研究了其静态及动态特性。并利用专业的液压系统工程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得出了控制阀真实的动态响应特性。结合实际的工作状态,分析了各种物理参数下控制阀的挡板的微动位移响应。利用批处理功能得出了控制阀在挡板不同输入微动位移下的阶跃响应。结合实验所得输入电流同控制螺钉位移响应的函数关系,对电液调速系统进行了全局的仿真。针对电液转换系统中的关键元件连接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了使系统更为稳定,并结合实际工作的状态,对连接板进行优化设计。利用载荷历史曲线对优化后的连接板进行了变幅应力循环下的疲劳分析。

傅笑梅[10](2007)在《高喷射压力中重型车用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情况,结合中国目前国情,阐述了开发一种高喷射压力中重型车用柴油机用燃油喷射系统的重要性。着重论述了开发、设计过程。从结构、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重要结构及参数如凸轮型线、柱塞直径、出油阀类型、顶隙柱塞、高流量喷油嘴等各方面对燃油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进行大量性能试验及优化,使燃油系统的性能达到欧Ⅱ柴油机的目标要求。最后通过与柴油机的匹配优化,满足柴油机性能、排放、噪音等各方面的要求,验证了设计开发的正确性,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开发匹配提供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作者所在企业项目,经过3年的研究开发,现已达到令人满意的开发要求,并已批量生产,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农用柴油机喷油泵预行程调整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用柴油机喷油泵预行程调整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油量执行器系统滑模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工作内容安排
第二章 结构原理与数学模型
    2.1 引言
    2.2 油量执行器工作原理
    2.3 油量执行器结构分析
    2.4 油量执行器数学模型建立
        2.4.1 旋转电磁铁
        2.4.2 回位弹簧特性
        2.4.3 油量执行器数学模型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油量执行器控制方法设计与实现
    3.1 引言
    3.2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油量执行器控制方法设计
        3.2.1 扩张状态观测器介绍
        3.2.2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控制方案设计
        3.2.3 仿真验证
    3.3 基于滑模控制的油量执行器控制方法设计
        3.3.1 滑模控制原理介绍
        3.3.2 基于滑模控制器的方案设计
        3.3.3 仿真验证
    3.4 实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终端滑模的油量执行器系统控制方法设计与实现
    4.1 引言
    4.2 终端滑模控制原理介绍
        4.2.1 终端滑模控制方法
        4.2.2 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
    4.3 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的油量执行器控制方法设计
    4.4 仿真验证
    4.5 实验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高阶滑模观测器的油量执行器系统控制方法设计
    5.1 引言
    5.2 高阶滑模观测器原理介绍
        5.2.1 高阶滑模观测器设计介绍
        5.2.2 高阶滑模观测器稳定性证明分析
    5.3 基于高阶滑模观测器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设计
        5.3.1 控制器设计
    5.4 仿真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获奖情况

(2)风冷柴油机用电控单体泵的设计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燃油喷射系统的研究
        1.2.1 机械燃油喷射系统现状
        1.2.2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186FA风冷柴油机用电控燃油系统设计
    2.1 概述
    2.2 电控单体泵的设计
    2.3 凸轮型线的设计
    2.4 电磁阀的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试验台性能试验及分析
    3.1 油泵试验台及测试设备
        3.1.1 测试设备
        3.1.2 试验引用标准
        3.1.3 试验条件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柴油机性能试验及分析
    4.1 发动机试验台架及测试设备
        4.1.1 试验台架
        4.1.2 测试设备
        4.1.3 试验引用标准
    4.2 186FA风冷柴油机特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专利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柴油机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ECU故障诊断系统的发展概况
        1.2.3 内燃机失火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OBD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技术要求
        2.1.1 运行条件
        2.1.2 监控内容
        2.1.3 故障指示器和扭矩限制器的控制
        2.1.4 故障代码和冻结帧的管理
        2.1.5 诊断接口和通讯协议
    2.2 ECU诊断模块的设计
        2.2.1 数据采集模块
        2.2.2 故障监控模块
        2.2.3 故障管理模块
        2.2.4 诊断通讯模块
    2.3 诊断仪的设计
        2.3.1 诊断仪功能的设计
        2.3.2 诊断仪的实现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键零部件诊断策略的设计及ECU软件的实现
    3.1 关键零部件的诊断策略
        3.1.1 超限故障的诊断
        3.1.2 合理性故障的诊断
        3.1.3 执行器故障的诊断
        3.1.4 故障的处理
    3.2 ECU故障诊断模块的实现
        3.2.1 应用对象简介
        3.2.2 诊断模块软件的开发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故障诊断仪的开发
    4.1 基本功能模块的实现
    4.2 诊断仪功能扩展
        4.2.1 瞬时转速与失火故障
        4.2.2 基于ART2神经网络的初步原因分析
        4.2.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故障原因定位
    4.3 扩展模块软件的实现
        4.3.1 转速的采集和保存
        4.3.2 ART2网络的实现
        4.3.3 层次分析法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诊断系统功能测试
    5.1 故障信号的模拟
        5.1.1 故障模拟系统方案设计
        5.1.2 故障模拟系统软件开发
    5.2 ECU诊断模块的测试
        5.2.1 测试环境
        5.2.2 典型零部件故障的测试结果
    5.3 诊断仪基本功能的测试
    5.4 诊断仪扩展功能的实验验证
        5.4.1 故障的模拟
        5.4.2 故障的诊断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成果

(4)6265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内燃机的研究意义
    1.1 柴油机的研究意义及发展
        1.1.1 国内柴油机的研究现状
        1.1.2 国外柴油机的发展
    1.2 瞬态变化的研究
第二章 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理论研究
    2.1 缸内工作过程的发展及基本假设
    2.2 缸内工作过程的基本方程
        2.2.1 基本微分方程
        2.2.2 能量守恒方程
    2.3 管内气体流动模型
        2.3.1 建立数学模型
        2.3.2 建立数学模型
    2.4 燃烧模型及原理
        2.4.1 气缸燃烧模型
        2.4.2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2.4.3 柴油机的性能指标
第三章 柴油机的仿真建模及计算
    3.1 建模的对象
    3.2 建模的过程及计算
        3.2.1 建模软件介绍
        3.2.2 建立基本单缸模型
        3.2.3 建立模型的过程
        3.2.4 模型的调试
        3.2.5 模型的运行的结果与试验值的对比
    3.3 整缸模型的建立
    3.4 整缸模型的计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柴油机的提前角和压缩比优化设计
    4.1 优化理论
    4.2 提前角的优化设计
    4.3 压缩比的优化设计
    4.4 压缩比和喷油提前角的优化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柴油机配气相位的优化设计
    5.1 配气相位优化理论
    5.2 优化计算过程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喷油泵供油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意义、目的
    1.2 柴油机的特点
    1.3 排放法规和柴油化趋势
    1.4 天然气汽车
    1.5 喷油泵
        1.5.1 喷油泵的分类
        1.5.2 柱塞式喷油泵的分类
        1.5.3 柱塞式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喷油泵试验台
    2.1 喷油泵试验台的类型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状况
        2.2.2 国外发展状况
    2.3 喷油泵试验台的发展方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试验装置和方法
    3.1 喷油泵试验台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3.2 喷油泵试验台的工作原理
        3.2.1 滑差电机调速及传动系统
        3.2.2 主轴转速显示电路原理
        3.2.3 量油计数系统工作原理
        3.2.4 供油系统
        3.2.5 强电及备用线路板
    3.3 喷油泵试验台的安装和调试
        3.3.1 安装
        3.3.2 转速的调整
        3.3.3 供油压力的调整
        3.3.4 限压阀的调整
        3.3.5 温度控制范围的调整
        3.3.6 皮带的调整
        3.3.7 测量机构的调整
        3.3.8 计数器的操作
        3.3.9 输出轴转速电路的校正
    3.4 喷油泵的特点
    3.5 喷油泵总成的调试
        3.5.1 调试实验的要求与实验条件
        3.5.2 调试试验前的准备
        3.5.3 调试实验的内容和方法
    3.6 油门调节装置的选用
        3.6.1 柴油机的油门调节装置
        3.6.2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油门调节装置
        3.6.3 本文使用的油门调节装置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CA4DF3经济型国Ⅲ柴油机排放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及其产生机理
    1.3 国内外现状分析
    1.4 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1.5 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燃油系统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喷油嘴设计
    2.3 高压油管设计
    2.4 喷油泵设计
    2.5 电子调速器结构设计
    2.6 泵体与柴油机连接设计
    2.7 电控单元(ECU)控制策略
    2.8 燃油系统试验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值模型及燃烧室形状优化
    3.1 模型的建立
    3.2 模型及算法选择
    3.3 模型设定
    3.4 模型验证
    3.5 燃烧室形状优化匹配的数值模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燃烧系统的优化匹配
    4.1 引言
    4.2 喷油泵匹配
    4.3 喷油器匹配
    4.4 进气涡流比匹配
    4.5 燃烧室匹配
    4.6 EGR 系统匹配
    4.7 优化项汇总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性能与排放结果分析
    5.1 引言
    5.2 试验仪器设备
    5.3 发动机性能试验
    5.4 排放试验
    5.5 型式认证试验
    5.6 生产一致性验证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新型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内燃机工作过程仿真研究现状
    1.3 配气机构研究现状
    1.4 燃油喷射系统仿真研究现状
    1.5 主要内容及思路
第2章 新型中速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值计算方法
    2.1 物理对象介绍
    2.2 技术路线
    2.3 CM-6L21/32型柴油机系统建模理论基础
        2.3.1 柴油机工作过程的物理模型
        2.3.2 气缸
        2.3.3 进排气系统
        2.3.4 空冷器
        2.3.5 涡轮增压器
    2.4 柴油机系统模型
        2.4.1 整体模型
        2.4.2 额定工况初始参数的输入
第3章 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值计算分析
    3.1 增压压力选取
    3.2 压缩比选取
    3.3 配气相位选取
    3.4 燃烧始点选取
    3.5 仿真实验结果和负荷特性曲线
        3.5.1 仿真实验结果
        3.5.2 CM-6L21/32型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
    3.6 CM-6L21/32型柴油机试验验证
        3.6.1 测试时间、地点、对象
        3.6.2 性能参数与负荷特性曲线对比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柴油机故障仿真分析
    4.1 故障设定
    4.2 故障分析
        4.2.1 压缩比变化
        4.2.2 曲轴箱窜气
        4.2.3 各缸供油量不均匀
        4.2.4 喷油正时故障
        4.2.5 涡轮增压器效率故障
        4.2.6 中冷器换热故障
        4.2.7 中冷器压力损失故障
        4.2.8 排气阀正时故障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配气机构动力学仿真计算
    5.1 技术路线与模型创建
        5.1.1 配气机构基本参数
        5.1.2 构件三维模型和质量特性参数
        5.1.3 动力学模型拓扑结构
        5.1.4 构件力学特性参数
        5.1.5 模型创建
    5.2 气阀运动分析
    5.3 气阀动力学分析
        5.3.1 气阀与气阀座间作用力
        5.3.2 凸轮与挺柱间作用力
        5.3.3 摇臂受力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燃油喷射系统性能优化
    6.1 技术路线
    6.2 原始参数计算
        6.2.1 喷油泵供油量
        6.2.2 凸轮接触应力
        6.2.3 出油阀流通截面
        6.2.4 喷油器
    6.3 燃油喷射系统初始参数输入
        6.3.1 喷油泵
        6.3.2 卸载出油阀
        6.3.3 高压油管
        6.3.4 喷油器
    6.4 性能仿真优化
        6.4.1 凸轮型线
        6.4.2 柱塞直径
        6.4.3 高压油管
        6.4.4 蓄压腔
        6.4.5 针阀升程
        6.4.6 喷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8)非标柴油—二甲醚发动机柱塞偶件磨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柴油机的代用燃料
        1.2.1 液体代用燃料
        1.2.2 气体代用燃料
    1.3 二甲醚发动机的应用特点
        1.3.1 二甲醚的理化特性
        1.3.2 柴油机燃用二甲醚方式
    1.4 低黏度燃油对供油系统影响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非标柴油特性与供油系统改造
    2.1 非标柴油十六烷值
        2.1.1 非标柴油馏程
        2.1.2 非标柴油密度试验
        2.1.3 非标柴油十六烷值计算
    2.2 非标柴油黏度试验与分析
        2.2.1 非标柴油黏度测试
        2.2.2 结果分析
    2.3 非标柴油的理化特性
    2.4 低压供油系统改造
        2.4.1 滤清器的设计
        2.4.2 低压油路改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供油系统零部件结构与柱塞偶件磨损泄漏机理
    3.1 喷油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3.2 出油阀偶件的结构特点
    3.3 喷油器结构
    3.4 柱塞偶件磨损机理
    3.5 柱塞偶件泄漏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燃油系统与柱塞偶件数值分析
    4.1 凸轮-柱塞机构动力学
        4.1.1 柱塞动力学分析
        4.1.2 凸轮运动学分析
    4.2 燃油供给系统仿真
        4.2.1 GT-FUEL 概述
        4.2.2 燃油系统模型和边界条件
        4.2.3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3 柱塞偶件流固耦合分析
        4.3.1 ANSYS 软件基础
        4.3.2 柱塞偶件建模技术
        4.3.3 流体仿真分析
        4.3.4 流固耦合求解过程
        4.3.5 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柱塞偶件磨损试验
    5.1 非标柴油-二甲醚混合燃料雾化试验
    5.2 泵端压力分析
    5.3 柱塞偶件泄漏的检测方法
    5.4 柱塞偶件磨损方案
    5.5 柱塞偶件磨损试验
    5.6 结果分析
        5.6.1 柱塞微观结构
        5.6.2 柱塞套密封性
        5.6.3 柱塞偶件泄漏分析
    5.7 非标柴油与二甲醚发动机台架试验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电液调速器性能仿真及分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柴油机历史及调速器的必要性
        1.2.1 柴油机技术的发展与历史
        1.2.2 调速器对柴油机的重要性
    1.3 调速器的分类
        1.3.1 机械式调速器
        1.3.2 有速降的机械液压式调速器
        1.3.3 恒速调速器
        1.3.4 电子调速器
    1.4 国内外电液调速器技术研究发展状况
        1.4.1 国外研究状况
        1.4.2 国内研究状况
    1.5 本课题的来源及其研究意义
        1.5.1 本论文课题来源
        1.5.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6.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6.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1.7 本章小结
2 电液调速器基本理论
    2.1 柴油机调节特性及原理
        2.1.1 柴油机调节系统
        2.1.2 柴油机运行特性
    2.2 调速器转速调节系统
        2.2.1 液压伺服系统
        2.2.2 转速控制系统
    2.3 电液调速器的原理
        2.3.1 电液调速器的组成
        2.3.2 电液调速器电子控制系统
        2.3.3 电液调速器执行器工作原理
    2.4 电液调速器的调节特点
    2.5 本章小结
3 电液调速器电磁转换系统及实验研究
    3.1 电磁转换系统原理概述
    3.2 电磁转换系统动力学分析
        3.2.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2.2 系统响应分析
    3.3 电磁转换系统实验系统设计
        3.3.1 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
        3.3.2 实验原理及方法
        3.3.3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 AMESIM 的控制阀动态特性仿真
    4.1 喷射挡板式控制阀模
        4.1.1 喷射挡板控制阀工作原理
        4.1.2 控制阀的静态特性
        4.1.3 控制阀的动态特性
    4.2 换向控制阀动态特性仿真
        4.2.1 仿真环境介绍
        4.2.2 基于AMESim 的液压元件库建模
        4.2.3 仿真及结果分析
    4.3 基于AMESIM 的控制阀仿真
        4.3.1 基于AMESim 的控制阀的建模
        4.3.2 系统参数化研究
        4.3.3 仿真结果分析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全局仿真及关键元件有限元分析
    5.1 电液调速器系统建模
        5.1.1 电液调速系统整体分析
        5.1.2 电液调速器系统建模
    5.2 系统全局仿真分析
        5.2.1 系统全局过程分析
        5.2.2 系统阶跃响应分析
    5.3 弹性连接元件有限元分析
        5.3.1 弹性连接板受力分析
        5.3.2 连接板静力学分析
    5.4 连接板件结构优化及疲劳分析
        5.4.1 连接板优化分析
        5.3.2 连接板疲劳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高喷射压力中重型车用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柴油机排放和节能的趋势对燃油喷射系统的要求
    1.3 国内外研究动向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高喷射压力喷油泵系统总体设计
    2.1 总体设计方案及思路
    2.2 主要设计特点
    2.3 等压阀及阻尼阀的开发设计
    2.4 顶隙柱塞的开发设计
    2.5 高流量系统喷油嘴的开发
第3章 高喷射压力喷油泵喷射特性研究分析
    3.1 测试方法、试验对象、试验仪器及设备
    3.2 不同结构参数对喷射特性的影响及优化
        3.2.1 不同柱塞直径的影响
        3.2.2 不同速度凸轮型线的影响
        3.2.3 等压阀与阻尼阀的影响及优化
        3.2.4 顶隙柱塞的影响及优化
        3.2.5 不同喷油嘴的影响及优化
        3.2.6 不同高压油管的影响及优化
    3.3 试验总结
第4章 高喷射压力喷油泵特性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4.1 发动机开发要求
    4.2 喷油泵台架性能试验
    4.3 发动机匹配试验及优化
    4.4 总结
第5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农用柴油机喷油泵预行程调整的重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油量执行器系统滑模控制算法研究[D]. 胡建沛. 东南大学, 2019(06)
  • [2]风冷柴油机用电控单体泵的设计开发[D]. 鲍慧涛. 山东大学, 2018(01)
  • [3]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张金伟. 东南大学, 2018(05)
  • [4]6265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分析及优化[D]. 王京辉. 大连交通大学, 2017(12)
  • [5]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喷油泵供油量分析[D]. 樊龙飞. 长安大学, 2013(05)
  • [6]CA4DF3经济型国Ⅲ柴油机排放控制研究[D]. 王政.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4)
  • [7]新型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优化设计[D]. 孙洪杰.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9)
  • [8]非标柴油—二甲醚发动机柱塞偶件磨损研究[D]. 王克亮. 太原理工大学, 2009(S2)
  • [9]电液调速器性能仿真及分析技术研究[D]. 李云松. 重庆大学, 2009(12)
  • [10]高喷射压力中重型车用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开发研究[D]. 傅笑梅. 同济大学, 2007(10)

标签:;  ;  ;  ;  ;  

农用柴油机喷油泵行程前调整的重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