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与高山同在——观《红二、六军团会师纪事》感言(论文文献综述)
马冬[1](2019)在《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大公报》作为一份在中国近代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报纸,从创刊开始历经3个阶段,成为中国近代大众媒体的典型代表,其刊登的新闻、社论、短评、文章都已经成为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宝贵资料。本文主要围绕1932年8月至1935年7月国民党直接统治华北地区时以《大公报》新闻、短评为主构成的公共舆论内容,辅之以《申报》和其它刊物的声音,结合此时期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为核心的垄断意识形态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和约束,主要研究二者之间形成的正向关连、悖论反衬及屈从权威、教育外延的关系。全文共32万余言,除绪论和结语外共计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一、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影响的形成和实施途径。历经孙中山建立政治基础、戴季陶重构哲学方向、蒋介石推进制度体系,基本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为标志,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完成了核心思想的解读和确立,并实现了向统治阶级核心意识形态转变。与之同步,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作为政治文化或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其社会化也提到了国民政府的政治日程,由于政治文化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大众媒体宣传和通过校园教育普及,所以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就开始了“党化新闻界”和“党化教育”的过程,分别采用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和教育熏陶的潜移默化式影响。二、《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舆论焦点取向。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即“以主义治国”,所以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孙中山思想是其核心内容,《大公报》对孙中山的符号化、仪式化推崇和宣传就成为了其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第一个舆论焦点取向。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蒋介石掌握了对孙中山思想的权威解读以及对国民政府党政权力的控制,所以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和权威拥护也是《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另一个舆论焦点取向。此时期《大公报》的新闻报道和短评点评都表现了对国民党“制度时间”的重视、对孙中山符号化的承认、对蒋介石的拥戴。三、《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主要内容。“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核心,作为对其支持和宣传的重要表现,对国民政府在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方面取得的进步和发展进行多方面的新闻报道和媒体点评,成为了《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重要表现,尽管现实中国民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更多表现为“弱国无外交”和疲于奔命,在民权主义方面乏善可陈,在民生主义方面踯躅前行,《大公报》依然给予了积极配合和主动宣传。四、《大公报》应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束缚的舆论立场。面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控制和束缚,作为大众媒体代表的《大公报》表现出了积极灵活的态度和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现公共舆论的立场。面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直接控制,《大公报》可以借用“第三方”的口吻间接表达公共舆论的立场和态度;面对新闻检查的直接压迫,她也可以给予直接的批评和当面的抨击;面对形势和时局的风云变幻,她也借助“短评”栏目迅速直接的摆明态度和立场。
王若齐[2](2017)在《80年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国外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英勇斗争的伟大史诗,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抉择。红军长征不仅为中华民族所骄傲,更历来被世界所称奇。红军长征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外对于红军长征的研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以来的80年里,国外记者、学者专门介绍、研究红军长征以及涉及红军长征的作品不断涌现,这些作品不仅题材新颖、内容丰富,而且视角各异、手法不同。他们以新视角、新手法对红军长征及长征精神的解读,为红军长征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媒介和渠道,更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总结研究处于薄弱环节,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因此,全面系统地分析红军长征的国外研究成果,是对红军长征研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这样,不仅可以清晰地了解红军长征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更能够认识到不同时代的国外人士对红军长征的看法及变化,有助于我们对红军长征的认识更加立体化,也对全面系统地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以及进一步理解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和长征精神都具有重要作用。该项研究在更广泛的检索、阅读与红军长征相关的英文文献的基础上,以80年来红军长征的国外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将红军长征国外研究划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来三个时期,分别进行分期研究。同时,把红军长征的国外研究重点内容划分为重点人物、重要事件和长征精神三个部分,进行专项研究。在归纳国外对红军长征研究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应用文献法与比较法,重点对其评价内容进行梳理,概括其研究方式、特点与现实价值。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进行明确的分期和比较,笔者认为国外学者在80年里从最初的纪实性叙述逐渐向学术性研究拓展,研究方式愈加多元,研究呈现出微观化、具体化的特点。本研究的当代价值是拓展红军长征叙事视野与研究范式;为公民理想信念提供教育素材;扩大红军长征的国际影响力。
赵贞旎[3](2017)在《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1949-2016)长征纪念性报道研究》文中认为80年前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急剧变化的当今时代,人们更希望从历史的追忆中寻找到文化的延续、身份的认同和精神的传承。我们不缺乏历史,缺乏的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媒体在建构历史记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依托着长征纪念周年、重大历史纪念日,各大媒体展开长征纪念性报道,使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得以“复活”。为了研究媒体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呈现特征、报道方式和传播功能等,论文以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的内容分析与定性的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49-2016年的长征纪念性报道进行分析,一方面,对其报道的数量、版面、体裁、题材、形式等方面进行量化统计,从宏观层面考察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媒介呈现特征;另一方面,从纵向时间轴的角度分析《人民日报》对长征“逢十”周年的纪念性报道的特征和历史建构。研究发现,随着政治、经济、媒介环境等的变化,《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越来越着重于事、着墨于人、着眼于今,以便更好地达成长征纪念性报道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论文还结合其他媒体如新华社等的长征纪念性报道经验,指出《人民日报》要创新报道形式、加强双向互动、创新报道策划,以便寻求更好的长征纪念性报道传播方式来实现其传播功能。
李单晶[4](2017)在《长征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伟大的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长征时期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产物,也是鼓舞、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中国正在努力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长征精神可以为这些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发展,需要对长征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在认真研读大量文献和史料的基础上,对长征精神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是该选题的研究依据、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部分,以及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阐述。该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第一章绪论部分。本文的研究依据有三点:第一,现实依据:当前中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国梦需要长征精神作为强大的支柱和动力。第二,理论依据:对长征精神的本身有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理论的透视是运用长征精神来指导事业的前提条件,时代的变化要求长征精神的研究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三,具备相应的实践内容和理论成果。该选题的主要理论意义在于有助于加强长征精神的理论提升,为长征精神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为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历史依据和历史经验;主要现实意义在于长征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该选题研究的重点在于解读长征精神的本体,论述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在理论上达到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高度;难点在于将长征精神的自身特点区别于其他革命精神以及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创新包括解读长征精神的基本特征、主要功能、当代价值和当代价值调查报告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以研究长征精神的生成条件与过程、实践要件与阶段性表现为切入点,解析长征精神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内在结构与主要功能,最后探讨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采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地考察和数量化分析的方法。同时,在第一部分中,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思想为基础,结合学界诸多已有研究成果,对该选题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梳理,包括长征、精神、民族精神、长征精神的概念。第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归纳了学界对该领域的已有成果,强调该选题与已有成果之差异,探索出本文研究的空间,理清本文的理论基础与思路方法。本文第二部分结合历史资料,研究了长征精神的生成条件、生成过程、实践要件和阶段性表现,主要包括论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本文认为,长征精神的生成条件包括自然社会条件和思想文化条件。长征精神的生成过程中,“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八七会议”孕育了长征精神的雏形;井冈山精神奠定了长征精神的基础;遵义会议的召开是生成长征精神的节点。因此,长征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民族精神、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合力共同作用生成的。长征精神的实践要件,包括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艰苦环境中的斗争实践和革命队伍的亲密团结这四个方面。长征精神的阶段性表现包括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三个主要部分,在这三个时期里,长征精神阶段性表现为十一种革命精神、时代精神。该部分研究长征精神的生成条件、生成过程、实践要件和阶段性表现的相关内容,为接下来对长征精神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的第三部分是对长征精神的抽象分析,对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内在结构、主要功能进行了研究分析。该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其中,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其中,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是其核心;顽强拼搏、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是其品质;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其精髓;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是其表征;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是其宗旨。长征精神的基本特征,包括了民族性、时代性、稳定性和开放性四个特征。长征精神的内在结构包括人本要素、理想要素、品质要素、科学要素、价值要素五个层面;其中,人本要素作为其他要素的载体,理想要素处于最高层次,价值要素提供价值标准和行为尺度,科学要素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品质要素提供精神动力。长征精神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撑、导向、凝聚、整合、激励五个功能,其中支撑功能是首要功能;导向功能引导红军的思想和行为,凝聚功能提升红军内部聚合力、增强团结力;整合功能是长征精神作用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激励功能调动红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振奋主体精神的作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只有在对长征精神深入解读的基础上,才能挖掘出长征精神的独特价值。本文的第四部分是对长征精神当代价值的研究与思考。该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第六章。对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对长征精神当代价值的研究,主要从长征精神在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民生五个层面的价值作为切入点。第一,坚定崇高理想信念,走好政治上的新长征,以长征精神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武器,全面从严治党;第二,坚持改革创新发展,走好经济上的新长征,以长征精神为当代中国经济建设主体提供价值导向,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建设提供精神支撑,为当代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提供信仰;第三,坚持文化自信,走好文化上的新长征,探讨长征精神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以长征精神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第四,坚持绿色协调发展,走好生态文明上的新长征,以长征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第五,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走好民生上的新长征,以长征精神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第四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意在前三部分研究长征精神的学理基础上,对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的意义与践行进行研究。本文对长征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研究,是为了将长征精神的系统和整体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不断加强长征精神的知名度,为“长征申遗”提供学术层面的理论支持,推动长征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继续弘扬,最终目标是将长征精神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动力,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塑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脊梁,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王承庆[5](2016)在《中共早期军事领导与指挥权流变研究(1925-1935)》文中研究说明军事指挥不仅关系战争胜负全局,而且对于军队建设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革命时期,中共没有创建自己的军队,但仍在中央和省委层面建立了军事工作机构。土地革命前期,中共逐渐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进行了一系列将军事指挥"集权于中央"的努力和尝试,并逐步将军事指导重心向革命根据地转移,标志着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向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转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南昌起义过程中,中共对建立什么样的领导指挥机构,进行了谨慎研究和初步探索。秋收起义时,中共湖南省委成立前敌委员会,作为起义领导机关;"三湾改编"从组织上建立起中共对军队实施领导的原则和制度,改变了旧式军队的习气和农民的散漫作风;前委先后清除了余洒度、苏先俊、张浩等旧式军官的军事指挥权,使这支队伍在组织体制上与旧的军阀部队和国民党军队产生本质区别。广州起义,始终未建立起有效的军事指挥系统,起义总指挥叶挺受到多方掣肘,不能独立行使指挥权,导致起义最终失败。井冈山会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红四军、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共军队历史沿革的主脉。在这一过程中,红四军军委与前委发生争权,实质是党的领导与指挥权之争。古田会议为持续近一年的"朱毛之争"划上句号,毛泽东领导的前委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在红四军中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然而红军的渐次扩大,使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出现本质上莫及之势。于是总前委应运而生,并成为中央苏区的最高领导机关。苏区中央局取代总前委,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但接着又在前方作战指挥权与后方党的领导权之间产生争论,最后以中革军委作为最高指挥机构,实行靠前指挥而告一段落。争论虽然平息了,但带来的不是稳定,而是红军作战的迭次失败,表明指挥机构中"人"才是决定性因朱素。一个政党和一支军队的领导指挥机构能不能有效运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机构内部的思想能不能统一、路线能不能一致。本文从领导指挥机构内部思想分歧和路线斗争的视角,对革命与战争背景下的富田事变进行了个案研究,得出富田事变发生的深层原因,并不是肃AB团的扩大化问题,而是中央苏区最高领导层内部斗争的结果,是毛泽东正确路线与江西省行委盲目执行中央"左"倾错误路线之间激烈斗争的结果。而这种思想分歧和路线斗争又恰恰发生于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前夕,对根据地反"围剿"准备产生了直接负面影响,如不能断然处置和采取及时补救措施,将可能造成反"围剿"全局的失败。在这种情况下,肃AB团扩大化就具有了某种可理解的"合理性",并成为引发富田事变的导火索。为确保反"围剿"作战的全局胜利,毛泽东对富田事变作出及时处置,无异于"壮士断腕"。红军长征是中共军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迁徙,也是中共最高领导层内部斗争最激烈、变换最频繁、影响最深远的重要时期。长征出发前成立的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最高"三人团",其本质是"2+1",是对周恩来的重新起用。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组成的中央队"三人小组",与博古、李德为首的"左"倾路线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通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到遵义会议时取消了"三人团",初步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关于"统一指挥"和"组织问题"的争论,实质是党的领导和红军指挥权之争,并一度造成两大主力红军暂时分离。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主力先行到达陕北,成立新的"西北军委",在性质上履行"中央军委"的职能,但在现实上又不具备指挥全国红军的能力和手段。"西北军委"与张国焘为首的"中革军委"之争,实质是关于正统地位之争,最后统一到扩大的"中革军委",标志着毛泽东核心领导地位的最终确立。
李耀武[6](2000)在《历史与高山同在——观《红二、六军团会师纪事》感言》文中认为 历史对于人们并不只是一种记忆。千百年来,人们一代代地牢记着历史,重温着历史,在本质上就是希望反刍人类昔日的荣耀,从而找到自身发展的新的凝聚力,找到奔赴未来的勇气、经验和力量。
二、历史与高山同在——观《红二、六军团会师纪事》感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与高山同在——观《红二、六军团会师纪事》感言(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论题研究的现状和分析 |
三、重要概念及研究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公共舆论影响的形成和实施途径 |
第一节 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历史回溯 |
一、孙中山建立“以党治国”的政治基础 |
二、戴季陶重构“以党治国”的哲学方向 |
三、蒋介石推进“以党治国”的制度体系 |
第二节 国民党“党化新闻界”有关法规的制定 |
一、确立蒋介石对于孙中山思想的垄断解释地位 |
二、执行国民党训政时期“以党治国”的宣传制度 |
三、严控“新闻纸” |
第三节 国民党“党化教育”在教育领域的渗透 |
一、课堂中的“党义”教育 |
二、校园中的“党化”控制 |
三、时间上的“党国”记忆 |
四、空间上的“总理”符号 |
小结 |
第二章 《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舆论焦点取向 |
第一节 以制度时间为核心的符号宣传 |
一、总理纪念周的舆论推广 |
二、革命纪念日的媒体教化 |
三、孙中山陵寝的精神崇拜 |
第二节 以蒋介石为中心的向心宣传 |
一、对国民党其它重要人物和势力的轻视 |
二、对镇压共产党行动的支持 |
三、对“新生活运动”的拥护 |
小结 |
第三章 《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以民族主义为内核的抗争宣传 |
一、对被动抵抗日本侵略的无奈宣传 |
二、与苏联关系曲折恢复的尴尬报道 |
三、借美国政治外交支持的自惭宣传 |
四、维护民族地区国家统一的重点报道 |
第二节 以民权主义为内涵的政治宣传 |
一、烘托推进民权的氛围 |
二、展现间接民权的完善 |
第三节 以民生主义为旨向的发展经济及社会文化宣传 |
一、主张改善生产环境 |
二、疾呼充实粮食生产 |
三、展示交通建设发展 |
四、列举文化建设措施 |
五、号召顺应服饰潮流 |
小结 |
第四章 《大公报》应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束缚的舆论立场 |
第一节 间接阐释公共舆论的立场 |
一、呼吁挽救民族危亡 |
二、要求实现国内统一 |
三、号召促进民生进步 |
第二节 直接反对“以党治国”政策的控制 |
一、应对国民党新闻检查的策略性 |
二、展现新闻纸遭受检查的普遍性 |
第三节 利用短评坚守“文人论政” |
一、涉及国计民生全方位的议题设置 |
二、代表公共舆论守门人的价值立场追求与原则 |
小结 |
结语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80年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国外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概况 |
2.国外研究概况 |
3.国内外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创新点 |
二、红军长征国外研究的阶段性特点与重点着作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国外对红军长征的研究 |
1.阶段性特点 |
2.重点着作之一:《神灵之手》 |
3.重点着作之二:《西行漫记》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前国外对红军长征的研究 |
1.阶段性特点 |
2.重点着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
(三)改革开放至今国外对红军长征的研究 |
1.阶段性特点 |
2.重点着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
三、红军长征国外研究的重点内容 |
(一)对红军长征中主要人物的研究 |
1.对毛泽东的研究 |
2.对周恩来的研究 |
3.对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比较研究 |
(二)对红军长征中遵义会议的研究 |
(三)对长征精神的研究 |
四、红军长征国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
(一)红军长征国外研究的视角 |
1.作为国外传教士的视角:以勃沙特为代表 |
2.作为国外战地记者的视角:以埃德加·斯诺、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代表 |
3.作为国外学者的视角:以杨炳章为代表 |
(二)红军长征国外研究的方法 |
1.实地研究 |
2.文献研究 |
3.比较研究 |
五、红军长征的国外研究价值 |
(一)拓展红军长征叙事视野和研究范式 |
(二)为公民理想信念教育提供素材 |
(三)扩大红军长征的国际影响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3)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1949-2016)长征纪念性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纪念性报道新闻学研究 |
二、纪念性报道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
三、长征纪念性报道的新闻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媒介呈现 |
第一节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定量分析 |
一、报道数量分析 |
二、报道版面分析 |
三、报道体裁分析 |
四、报道题材分析 |
五、报道形式分析 |
第二节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文本分析 |
一、用新闻重访历史 |
二、用评论解读历史 |
三、用艺术重现历史 |
第三章 铭记历史:《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历史建构 |
第一节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发展历程综述 |
一、改革开放前 |
二、改革开放后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不同时期长征纪念性报道及其特色 |
一、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报道:数量少,形式单一 |
二、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报道:开辟专栏 |
三、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报道:开辟特刊 |
四、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报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嬗变 |
一、更着重于事 |
二、更着墨于人 |
三、更着眼于今 |
第四章 传承历史:《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传播功能及其报道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长征纪念性报道的传播功能 |
一、政治功能:强调政治合法性 |
二、社会功能:凝聚社会共识 |
三、教育功能: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 |
第二节 长征纪念性报道报道的优化策略 |
一、创新报道形式,力求丰富多样 |
二、加强双向互动,鼓励读者参与 |
三、创新报道策划,加强媒体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统计表(1949-2016)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长征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长征精神研究的选题依据 |
1.1.1.1 长征精神研究的现实依据 |
1.1.1.2 长征精神研究的理论依据 |
1.1.1.3 前期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背景 |
1.1.2 长征精神研究的选题意义 |
1.1.2.1 长征精神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2.2 长征精神研究的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学界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长征精神的国内研究综述 |
1.2.2 长征精神的国外研究综述 |
1.2.3 长征精神的研究空间探索 |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
1.4.1 论文研究的重点 |
1.4.2 论文研究的难点 |
1.4.3 论文研究的创新 |
1.5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1.5.1 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思想 |
1.5.1.1 民族精神的形成 |
1.5.1.2 民族精神的内涵 |
1.5.1.3 民族精神的特征 |
1.5.1.4 民族精神的作用 |
1.5.2 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梳理 |
1.5.2.1 长征的概念 |
1.5.2.2 精神的概念 |
1.5.2.3 民族精神的概念 |
1.5.2.4 长征精神的概念 |
第二章 长征精神的生成 |
2.1 长征精神的生成条件 |
2.1.1 长征精神生成的自然社会条件 |
2.1.1.1 长征精神生成的自然地理条件 |
2.1.1.2 长征精神生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2.1.2 长征精神生成的思想文化条件 |
2.1.2.1 中华民族精神的哺育 |
2.1.2.2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 |
2.2 长征精神的生成过程 |
2.2.1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 |
2.2.2 “八七会议”的召开孕育了长征精神的雏形 |
2.2.3 井冈山精神奠定了长征精神生成的基础 |
2.2.4 遵义会议的召开是生成长征精神的节点 |
2.2.4.1 遵义会议揭示和开拓了长征胜利的未来 |
2.2.4.2 遵义会议提供并生成了长征精神的必要条件 |
2.2.4.3 遵义会议精神组成了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 |
2.3 长征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化合物” |
第三章 长征精神的实践要件与阶段性表现 |
3.1 长征精神的实践要件 |
3.1.1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长征精神发展的决定因素 |
3.1.2 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是长征精神发展的中心环节 |
3.1.3 艰苦环境中的斗争实践是长征精神发展的重要条件 |
3.1.4 革命队伍的亲密团结是长征精神发展的基本保证 |
3.2 长征精神的阶段性表现 |
3.2.1 革命战争时期对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的宣扬 |
3.2.1.1 延安精神 |
3.2.1.2 西柏坡精神 |
3.2.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对长征精神集体主义的提倡 |
3.2.2.1 大庆精神 |
3.2.2.2 雷锋精神 |
3.2.2.3 焦裕禄精神 |
3.2.2.4 “两弹一星”精神 |
3.2.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对长征精神的发扬 |
3.2.3.1 创新精神 |
3.2.3.2 开放精神 |
3.2.3.3 创业精神 |
3.2.3.4 发展精神 |
3.2.3.5 抗震救灾精神 |
第四章 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
4.1 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 |
4.1.1 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界定 |
4.1.2 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解析 |
4.1.2.1 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 |
4.1.2.2 顽强拼搏、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是长征精神的品质 |
4.1.2.3 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长征精神的精髓 |
4.1.2.4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是长征精神的表征 |
4.1.2.5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是长征精神的宗旨 |
4.2 长征精神的基本特征 |
4.2.1 长征精神具有民族性 |
4.2.2 长征精神具有时代性 |
4.2.3 长征精神具有稳定性 |
4.2.4 长征精神具有开放性 |
第五章 长征精神的内在结构与主要功能 |
5.1 长征精神的内在结构 |
5.1.1 长征精神的人本要素 |
5.1.2 长征精神的理想要素 |
5.1.3 长征精神的品质要素 |
5.1.4 长征精神的科学要素 |
5.1.5 长征精神的价值要素 |
5.2 长征精神的主要功能 |
5.2.1 长征精神的支撑功能 |
5.2.2 长征精神的导向功能 |
5.2.3 长征精神的凝聚功能 |
5.2.4 长征精神的整合功能 |
5.2.5 长征精神的激励功能 |
第六章 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
6.1 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调查报告分析 |
6.1.1 问卷调查的对象 |
6.1.2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6.2 坚定崇高理想信念,走好政治上的新长征 |
6.2.1 长征精神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思想武器 |
6.2.2 以长征精神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 |
6.3 坚持改革创新发展,走好经济上的新长征 |
6.3.1 长征精神为当代中国经济建设主体提供价值导向 |
6.3.2 长征精神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
6.3.3 长征精神为当代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提供信仰 |
6.4 坚持文化自信,走好文化上的新长征 |
6.4.1 长征精神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 |
6.4.2 长征精神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 |
6.4.3 以长征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
6.5 坚持绿色协调发展,走好生态文明上的新长征 |
6.5.1 长征精神蕴含的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的共同解放 |
6.5.2 以长征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6.6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走好民生上的新长征 |
6.6.1 长征路线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诠释 |
6.6.2 以长征精神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中共早期军事领导与指挥权流变研究(1925-193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 |
五、主要创新点和挑战 |
第一章 中共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建立与运行 |
一、大革命时期的军事领导机构 |
(一) 中共广东区委率先成立"军委" |
(二) 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指导下成立军事部 |
(三) 中共中央军事部(军委)主要职责 |
(四) 中共早期军事实践活动 |
二、土地革命前期的中央军事部 |
(一) 中共中央恢复中央军事部 |
(二) 将军事指挥权"集权于常委" |
(三) 中央军事部与军事委员会并存 |
(四) 中央军事部机构编成及主要职能 |
三、中央军委成为最高军事领导机构 |
(一) 中央军事部与中央军委合并 |
(二) 中央总行委统揽一切 |
(三) "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与"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三大武装起义的领导和指挥问题 |
一、南昌起义的领导指挥机构 |
(一) 中共前敌委员会的政治领导 |
(二)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及其参谋团的军事指挥 |
(三) 起义军各军军部及其"军委"的实际掌控 |
(四) 南昌起义的失败教训 |
二、秋收起义和工农革命军的领导指挥机构 |
(一) 中共湖南省委成立前敌委员会领导秋收起义 |
(二) "三湾改编"奠定中共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础 |
(三) 从前委到师委:工农革命军领导指挥体制陷于困境 |
(四) 秋收起义的转折意义 |
三、广州起义的领导指挥机构 |
(一) 中共广东省委和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作用 |
(二) 谁在指挥广州起义? |
(三) 广州起义失败之组织指挥问题检讨 |
第三章 红军前委、总前委与苏区中央局 |
一、红四军前委与军委之争 |
(一) 井冈山会师成立第四军军委 |
(二) 湘赣边界特委的领导指挥权责 |
(三) 红四军军委、前委与行委的流变 |
(四) 军委与前委发生争权的缘由 |
(五) 军委与前委之争的导火索 |
(六) 军委与前委争权的实质 |
(七) 古田会议与前委领导地位的确立 |
二、从扩大的红四军前委到总前委 |
(一) "二七"会议与扩大的红四军前委 |
(二) 组建军团指挥机构 |
(三) 成立方面军指挥机构及其总前委 |
三、苏区中央局取代总前委 |
(一) 成立苏区中央局 |
(二) 总前委去留何从? |
(三) 恢复总前委的战时指挥权 |
(四) 赣南会议正式取消总前委 |
四、关于总前委的余论 |
第四章 领导机关内部路线冲突引发"富田事变" |
一、总前委与省行委的冲突 |
(一) "二七"会议上的土地政策之争 |
(二) "二全"会议后赣西南地方党的集体"左"转 |
(三) 反AB团的扩大化 |
(四) 围绕"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分歧和斗争 |
二、富田事变的经过及起因 |
三、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形势与富田事变的定性 |
(一) 富田事变发生前后的反"围剿"战争环境 |
(二) 富田事变的定性及其背后的"说法" |
(三) 中共维护总前委最高指挥权的努力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区中央局与中革军委:谁在指挥战争? |
一、中革军委与中央军委 |
(一) 苏区中央局成立中革军委 |
(二) 第一次全苏大会成立新的中革军委 |
(三) 中革军委与中央军委之间的关系 |
二、"苏区中央局一中革军委一作战部队"领导指挥体制 |
三、前方"最高军事会议" |
四、关于前方作战指挥权责的争论 |
五、东方军入闽作战的指挥问题:以"沪电"为例 |
六、中革军委直接掌握作战指挥权 |
第六章 红军长征中最高指挥权的流变 |
一、长征前期组成最高"三人团" |
(一) "三人团"的本质是"2+1" |
(二) "三人团"的目的在于垄断红军指挥权 |
(三) "三人团"在长征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从中央队"三人小组"到新"三人团" |
(一) 中央队"三人小组"反对博古、李德的斗争 |
(二) 遵义会议"取消三人团" |
(三) 成立新"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 |
(四) 会理会议和"四渡赤水"的"得意之笔" |
三、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统一指挥"和"组织问题"之争 |
(一) 两大主力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问题 |
(二) 由战略方针分歧引发"统一指挥"问题之争 |
(三) 中共中央与张国焘分裂主义斗智斗勇 |
四、西北军委成为正统的"中央军委" |
(一) 红四方面军成立以张国焘为主席的西北军委 |
(二) 陕甘苏区成立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西北军委 |
(三) 中央红军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西北军委 |
(四) 统一于扩大的中革军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历史与高山同在——观《红二、六军团会师纪事》感言(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D]. 马冬.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2]80年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国外研究述评[D]. 王若齐.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3]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1949-2016)长征纪念性报道研究[D]. 赵贞旎.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4]长征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李单晶.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1)
- [5]中共早期军事领导与指挥权流变研究(1925-1935)[D]. 王承庆. 南京大学, 2016(03)
- [6]历史与高山同在——观《红二、六军团会师纪事》感言[J]. 李耀武. 当代电视, 2000(S2)
标签:长征精神论文; 长征胜利80周年论文;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论文; 红军长征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