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对入世中药必须加快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鸿[1](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提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赵吉超[2](2020)在《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产生的时代背景,选取秦汉以前传统文化中道、儒两家的代表着作《管子》、《老子》、《列子》、《庄子》、《四书》,进行传统文化气学说源流研究,寻找中医学术赖以建立的气学说内涵。并以此为根据,选取中医学术发展历程中的代表性着作,对其中的气学说进行研究,以明晰古代气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全文分为四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为气学说源流研究,通过对《黄帝内经》之前道儒两家共八本着作中气学说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诸多名词的内涵与气相同,如道、天、心、性等。并且古人对气的体悟称为“内求法”,通过这种方法得出很多观点,涵盖了对形而上本体的认识,以及形而下万事万物的认识,成为中医学术理论体系构架的基石。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医学独特的生命观:天人整体的生命观、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第二章为古代气学说的基本定理。通过对第一章的研究论述,阐发气学说相关的六大基本定理: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气充盈于宇宙虚空;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气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始;气与神相关。第三章为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这一章将中医基础理论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分别为形成时期与发展时期。形成时期以《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分别代表中医学术的理论基础、临床基础、中药理论基础,分析其中的气学说的内涵,以明晰气学说对其形成的影响。发展时期分为晋至唐、宋至明、清至近代三个阶段,共15位医家及相关的15本着作,对各医家的着作进行气学说的研究分析,明晰气学说在中医学术发展中的作用。最后,综合研究内容,归纳出两点启示,展望气学说在现代科学中的发展方向。第四章为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结合中医学的医学属性,对比了其与现代医学对生命认识的异同,对中医学两大生命观进行了简单概括。以此分析了气学说在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的运用及价值。最后,选取《古今医案按》、导师以及笔者自身临床中的医案进行分析,对气学说在针灸、推拿按摩、中药方剂中的具体临床运用,以气学说为核心对临床诊断、疾病机理、药理进行了分析,以细节展现气学说的价值,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故通过以上研究,认为气学说包含了形而上本体论与形而下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能量论与规律论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对通过内求法对自身生命体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的高度总结,涵盖了内圣的修持理法与成就外王事业具体运用的学说。气学说使中医学在根本上成为与传统文化一致的存在,将之运用于自身则可循理体悟本体,运用于社会,则可拯危救困。同样,这些研究为气学说的现代化乃至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乔小明[3](2016)在《入世贸取消关税保护背景下中药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药业的现代化》文中认为世贸组织规定的关税保护期即将结束,我国中药业必将面临巨大的冲击。文章认为现代化是中药国际化的必要条件,并从内部、外部两方面对中药业环境进行分析;文章阐述了中药现代化的定义,中药现代化的目的与意义,介绍中药现代化已取得的成绩,入世贸以来中药现代化的实施重点,认为继承与创新是中药现代化的推动力。
杨晓敏[4](2014)在《现代蒙古族作家汉语写作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探讨的是现代文学时期几位蒙古族作家的汉语写作情况。这几位作家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母语文学与汉语文学的中间地带尴尬的生存着。他们的作品既有中国现代文学的共性,又有其独特性。在多元文化充分交融的现代社会,关注第二母语写作的群体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文章首先对现代文学的分期以及作品的现代性进行了探讨。综合考察现代性的内涵、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蒙古族现代文学的特征等因素,得出“晚清发生论”的结论。蒙汉文化之间交流的空前繁荣,造就了一批蒙汉兼通的文人知识分子,蒙古族文人的汉语写作、汉语典籍的译介、蒙汉文学文化交流也在古代的基础上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下的少数民族文学随着中国文学的现代化紧随其后。对于蒙古族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来说,其现代性特征的出现,也是必然趋势。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期间,这几位作家用他们的文字书写了对社会的认知和审视,抒发了对文学的执着和感悟,他们用作品唤醒了沉睡中的蒙古族人民,振奋起了蒙古民族萎靡的精神,以其启蒙性和现代性推进了蒙古族汉语文学的现代化历程。其次,文章对作家进行了研究。从作家的民族认同心理、个人经历、教育背景、现实身份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接受等方面对几位作家逐个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虽然受条件所限,他们对西方世界的认知和接受是模糊和片面的,但是,他们作为少数民族的知识分子,能够敞开胸襟,坦然面对异域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已经是非常大的突破了。浓郁的民族认同情结、丰富的人生阅历、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促成了他们进行文学写作的可能性。他们穿行于传统与现代、蒙古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交叉地带,以其开放的视野、现代化的思想理念、包容的宽阔胸襟彰显了现代公共知识分子的先进性。再次,文章对几位作家的作品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分析。这部分是整个文章的重心所在。通过文本细读,从民族性与世界性、人文关怀与民本思想等方面对作家们的代表性作品逐个进行分析研究,将这些不为人知的作品的内在价值和对蒙古族文学的重要意义揭示出来。它们既有民族文学的传统,又有外来文学的因素,汉语文学较母语文学能够更好的做到兼收并蓄,在当今跨文化研究的背景下,更能体现出文学、文化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尤其是作品在反帝爱国、批评时政、同情民生疾苦、学习西方文化等方面的进步思想,以及五四以后新文学形式的采用,都给蒙古族文学注入了新生元素,全方面的推进了蒙古族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最后,文章引入了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阐释了他们的边界写作特征:多重文化的冲突与糅合、多种语言的杂糅、文化身份的模糊与尴尬。蒙古族汉语作家游走在多元文化、多民族文学的边缘交叉地带,他们的创作理念、写作过程、文本内涵、艺术形式解构了汉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二元对立关系,体现了在世界多元文化杂糅的大背景下蒙古族文学的边界性。他们的写作行为模糊了民族的边界,为各民族文化的沟通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空间。这个群体的出现显示出越来越大的社会意义,但并不会重蹈殖民时期霸权话语的覆辙,他们只是在认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协商,以期达到相互理解和尊重的目的。
熊新忠[5](2012)在《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是,当前我国的中医药产业却存在着产品质量低下、技术研发不足、制度缺失或不完善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同时,发达国家对中医药研究力度的加大及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使我国的中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下滑,国内的市场份额也逐渐被挤占。本文针对中医药产业竞争能力提升的中心环节——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提升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综合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内容涉及我国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等。本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及研究内容;第二章为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这一章对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主流学派的观点及成果进行了评述,包括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的学派观点简要述评,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的学派观点简要述评;第三章对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国内外中医药产业发展状况,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规模,中医药技术创新种类,并通过具体案例对南阳市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分析了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在对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现实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影响要素及提升途径;第五章是关于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能力评价。按照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原则,给出了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在对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数据包络分析法(DEA)适用于本文分析的实用性进行了论证;第六章分析了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本章首先对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模式进行了划分,重点提出了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环境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第七章是关于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主要对策。该部分为建议与对策,并以南阳市为分析对象,对该市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主要对策进行了探讨;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并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设想。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我国的中药资源十分丰富,但中药制药企业还很落后,新药研究投入也很低,整个医药工业在新药开发方面的投入近几年来始终在总销售额的0.5%左右,又分散于数千家企业重复使用,效率过低,浪费很大,几乎没有多少新产品,更没有能进入国际市场的新产品,加之近年来发达国家生产的“洋中药”科技含量高、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并在入世后大举进入我国医药市场,给我国的中医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第二,提出了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理念。认为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是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中医药企业为载体,并通过这些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产生创新聚集,从而获得创新优势。这种形式介于纯市场与纯层级之间,相对而言,要比市场组织更稳定,比层级组织更灵活。在这种特殊结构的承载下,企业之间可以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创新协作关系,达到促进技术创新的目的:第三,在对我国中医药产业的中药农业与中药工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了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市场集中度低、市场技术壁垒低、企业质量竞争不足、新产品竞争不足、现行产业制度不完善等是导致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专利制度和技术标准建设来推动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途径;第四,构建了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数学模型。运用微观经济学、系统工程等理论,构建了我国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评价模型,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论证,为产业制度的安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依据:第五,对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模式进行了划分,认为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存在着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三种基本模式,指出以上三种创新模式各有优缺点,采用这些模式需要有不同的条件和要求,同时认为上述三种创新模式并非完全排斥,而是相互融合的,所以,中医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和研发水平选择恰当的创新模式;第六,提出了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对策,认为要想实现创新,需要对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模式进行科学的划分,解决好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环境建设,努力打造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资金保障体系以及逐步完善人才与技术保障体系等问题。
李光耀[6](2011)在《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正日益得到世界的关注。中药领域作为我国少数具有国际优势的领域之一,已成为制药行业共同瞩目的问题。我国在30年前就提出中药现代化,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药现代化”的概念和规范。中药现代化是指将传统中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相结合,指导中药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和应用,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推行中药现代化战略发展的30年期间,我国中药产业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但是随着健康观念、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来自全球化竞争的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制定对策,推动我国中药领域健康、与时俱进的发展,提高中药领域研发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化竞争力,将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有关中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药和中药现代化概念的新看法,并结合中药现代化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如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变化、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天然药物市场的扩张以及国内新医改给医药企业带来的影响等,对中药现代化战略进行了细致分析,从一个新视角来重新审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在基于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动态比较优势得出中药研发和市场开拓是两个关键战略问题,继而分别采用产业战略管理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进行了战略分析,并做出战略选择。1.中药现代化是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继承和创新并重,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然而,实现以上战略目标的核心任务就是研制、开发出一批服用方便、药效明确、质量可靠的现代中药投放市场。我国在中药研发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药材、人才与科研资源优势;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理论内容与实践积累是我国发展中医药不可复制的竞争力。但是目前制约中药研发进展的因素也不容忽视,例如,资源的整合不够完善,科研院所、高校资源与企业联系不紧密;中医药的研究平台尚不完善,汇集多学科人才,多学科碰撞、交融的创新平台尚未建立;很多企业对于中药研发仍重视不够,无论是政府支持还是企业自主研发的资金投入都还很不足;中医药基础研究不足成为中药研发的瓶颈等。除了内部的优势与劣势问题,还应关注中药研发的外部环境。规避中药资源的日益减少,知识产权流失等威胁的同时,抓住外部机会,借鉴国际研发新技术促进我国中药研发;以与化学药的相对优势来发展中药市场,研发国际热衷消费的中药养生、保健、化妆品等。2.市场是企业实现其价值的场所,企业服务于市场,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失去了市场,企业也就不会存在。中药市场面临诸多发展空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加大,现代医学也更加注重对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同时,中药产品具有诸多方面化学药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丰富而又古老的中医药治疗理论、中药产品安全低毒有效的特性以及中药产品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老年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等疑难杂症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疗效。中药的这些特点,无疑更加符合现代人日常保健的需求,天然药物产品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受欢迎便是一个充分的证明;我国新医改将中药产品纳入基本药物目录以及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也无疑为中药产品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市场。然而,我国中药产业同时也面临不利的一面,国内制药产业的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企业难以跨越的一道鸿沟;此外,不少知名跨国制药企业已经开始瓜分这一蛋糕,欧美国家为遏制他国的中药产业的发展也制定了各种严格的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严重阻碍了国内中药企业市场地拓展。中药现代化发展必须在充分利用机会和优势,规避风险和劣势的前提下进行战略选择。然而,战略还需要政府和企业政策措施的保障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贯彻,中药产业现代化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措施包括:加强中药基础研究,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育国内传统中药产业市场,加强国际传统医药的开发利用,选择中药企业集团培育中药跨国公司,发挥政府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作用。
赵婉莹[7](2011)在《陕南中药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医药以其浓厚的中国文化背景和独特疗效,日益受到世界瞩目和重视。随着世界性对中医药的广泛关注和对中药使用需求的增加,以及国际上崇尚绿色中药的趋势,中医药有了进军国际医药市场的机会。加之国内外学界对中医药应用及其理论的研究热潮,国内医药工业由单纯的仿制向创制的转变,皆使得中药产业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强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药产业在中华历史上历来都是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医药研究与生产依然方兴未艾,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的中药产业面临着激烈的挑战和无限的机遇。随着21世纪科技浪潮的兴起,中医药产业再度成为投资和市场运作的热门产业,形成了以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知识经济业构建而成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团。不少地区对发展中药产业寄予很高期望,甚至将其定位为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以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中药产业。陕南地处秦巴山地,是陕西省内中药资源优势和重点发展区域以及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陕南丰富的中药自然资源和悠久的中药业发展历史。陕南中药产业正经历着从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中药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已经实现了一定的产业经济规模和产业组织规模,提升了其中药发展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程度。陕南中药产业正以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的角色对陕南区域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梳理了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历史,论述了在陕南中药产业进入完全的产业化发展之前,其缺少某些产业环节,产业链条疏松,部门分散,医药结合,医药互养,工贸一体的不完全产业化特征,从而归纳出中药前产业时期这一中药产业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中,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包含了传统中药产业体系的“胎记”,同时孕育了现代中药产业化发展的新特征。中药前产业时期的界定,为陕南中药产业化的研究提供了历史认识和研究脉络,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首先运用产业经济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从产业结构视角分析了陕南中药产业选择和培育对陕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及作用,中药产业在陕南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提升县域经济水平、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过程中,其特色性与支柱性不断凸显,对陕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表现在:解决“三农”问题和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壮大陕南县域经济的支柱力量;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强势品牌产业。其次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从生态视角分析了陕南中药产业生态选择和培育机制,并构建出完整的陕南中药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体系。由于陕南区域“反生态化”现象的日渐严重,中药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突出以及中药市场壁垒的增加,使陕南中药产业面临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选择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战略发展模式。再次,运用产业经济理论从产业化视角分析了陕南中药材种植业经济、加工业经济、市场营销经济等基本产业经济问题及其产业链延伸问题。中药材的栽培有着农作物特性,故中药产业有着农业产业的特征,受到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即称之为中药农业;中药加工业是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直接标志;中药市场营销是中药产业链延伸中的重要环节。最后,本论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组织设计及运行问题。在陕南中药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产业组织形式在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下使产业链各组织间向纵深化发展,如陕南中药材种植业组织、陕南中药加工业组织和陕南中药市场销售组织之间的纵向合作关系不断深化。更重要的是,作为陕南中药产业组织的完整体系,陕南中药科技研发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业集群组织等关联组织之间的多元化发展和联系日益增加,对整个陕南中药产业组织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中药产业化发展是陕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产物,是陕南区域在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地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必然选择,是陕南农民在农业基础地位相对稳固的前提下发展的致富性产业,目前基本形成了“农稳药富”的局面。(2)陕南中药产业的生态发展不仅仅是产业自身生存的问题,而且是秦巴山系特定地理单元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统一协调发展的要求。(3)陕南中药产业化进程仍然处在由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中药产业的转型发展之中,未来发展趋势在于:陕南根据地域特色进行中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施以绿色中药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为主要方式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延伸中药产业链,以规模化和标准化完善中药产业组织,并在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下,逐步实现陕南中药产业的现代化、科技化和国际化。
陈弘[8](2009)在《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中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实现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提升我国中药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是当前我国中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药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是二十一世纪中药产业的发展方向。论文综合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波特产业竞争力理论等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探讨,包括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模型的构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与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支撑体系,以及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等。加强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研究,对促进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升我国中药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1、提高现代中药产业竞争力的途径选择。论文从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中药产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指出新形势下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培育与提升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详细论述现阶段我国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2、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对产业集群、中药产业与中药现代化以及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我国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意义;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产业竞争力波特“钻石模型”等理论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模型,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建立逻辑分析框架。3、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组织形式。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包括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方式与过程以及形成的内在动力等;根据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和原因,并通过对我国中药产业集群产生、成长的演化过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我国中药产业集群的主要形成模式;根据产业组织结构的特点,从宏观角度分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几种主要组织形式及其特征。4、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内部运行机制的建立。根据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具体特点,设计并建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和基础运行平台:综合考虑信息流、物流、人力资源流等诸多方面因素,构建一套高效、敏捷、完整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运行模式;建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合作、技术学习与交流等内部机制,改善企业间协作与竞争行为,促进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提高集群竞争力。5、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支持体系。健全的外部支持体系是提高并发挥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整体效率、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以“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为依据,研究构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支持体系,包括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政府支持体系。6、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分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基本发展模式;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并详细分析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以生命周期为切入点,研究选择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各阶段最适宜的发展模式。界定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理论依据及目标定位;以“竞争力模型”为框架,从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资源整合战略、营销整合战略、创新整合战略、产业整合战略等方面研究选择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模型;建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机制。7、案例研究。运用本文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深入剖析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雏形,总结其成功经验,探寻其发展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对于促进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对策与措施。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有关结论。关于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需要结合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实际特点,进行探索性的研究。论文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初步构建了一套规范的、操作性强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逻辑分析框架,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提升其竞争力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齐欢[9](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提出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刘春雨[10](2007)在《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医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过多年的发展,吉林省已成为具有比较完备的医药生产体系和商业流通网络的医药大省。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吉林省乃至全国的医药产业仍是一个低技术、低效率、低利润的产业,经济总量小、技术水平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全球化的趋势使吉林省面对的不仅是国内企业而且是世界制药巨头的竞争,而原本实力弱小的企业必将受到更大的挤压。无论资本实力、技术开发能力还是市场控制力,吉林省与跨国公司之间差距都是悬殊的,这种“快艇对航母”的竞争局面给拥有众多中小医药企业的吉林省医药产业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纵观吉林省医药产业全局,目前呈现出这样一种状况。在一条战线上,吉林省化学药企业面临着跨国医药企业的围剿;在另一条战线上,传统的中成药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吉林省中药产业又远落后于日本和韩国;在新生代的战线上,吉林省生物制药技术领先,而产业化进程缓慢。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是医药产业极度缺乏产业战略研究并用于指导医药企业群的合法集体行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吉林省医药产业没有一次彻底的战略思想变革,那么正处在两面夹击的困境中的吉林省医药产业,在我国加入WTO后的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和生存能力是极其有限的,最终的结果极有可能是在三条战线上均全线崩溃。这一切都意味着,对于中国医药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战略的分析研究,不仅是合理的、现实的,而且是无法回避的。在此背景下,本文立义于现实,为了加速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抢占国内外医药市场制高点,充分发挥吉林省在医药产业技术人才、研发力量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吉林省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将医药产业打造成吉林省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为吉林省政府部门和吉林省医药企业提供科学的对策性建议与决策依据,从而促进吉林省医药产业的工业化发展进程,这可以说是本文选题的现实基础和基本立意。
二、面对入世中药必须加快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对入世中药必须加快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气学说源流研究 |
1 《管子》气学说研究 |
1.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
1.2 《管子》气学说的特点 |
1.2.1 精气、心、道、德同论 |
1.2.2 心为主宰 |
1.2.3 修持理法 |
1.3 《管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2 《老子》气学说研究 |
2.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
2.2 《老子》气学说的特点 |
2.2.1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
2.2.2 对道的体认 |
2.2.3 对道体性用的描述 |
2.3 《老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3 《列子》气学说研究 |
3.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
3.2 《列子》气学说的特点 |
3.2.1 宇宙万物的来源 |
3.2.2 道家的修道 |
3.2.3 气形质——天地万有产生的四个阶段 |
3.2.4 冲和气者为人 |
3.3 《列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4 《庄子》气学说研究 |
4.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
4.2 《庄子》气学说的特点 |
4.2.1 养气所达境界——逍遥游 |
4.2.2 乘天地之正气的至人、神人、圣人 |
4.2.3 对证得道体的修持理法及悟道境界的描述 |
4.2.4 道无处不在 |
4.2.5 《庄子》的养生 |
4.2.6 内圣为体,外王为用 |
4.2.7 气“化” |
4.3 《庄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5 《四书》气学说研究 |
5.1 《四书》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
5.2 《四书》气学说的特点 |
5.2.1 《论语》学问的境界——仁 |
5.2.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
5.2.3 《中庸》之中和境界 |
5.2.4 《孟子》之养吾浩然之气 |
5.3 《四书》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6 小结 |
第二章 古代气学说的基本定理 |
1 气学说基本定理的内容 |
1.1 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
1.2 气充盈宇宙虚空 |
1.3 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 |
1.4 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
1.5 气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始 |
1.6 气与神相关 |
2 以气学说为基石的气科学体系 |
2.1 气学说与阴阳学说 |
2.2 气学说与五行学说 |
2.3 气学说与干支理论 |
2.4 气学说与八卦 |
第三章 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
1 中医基础理论形成时期 |
1.1 理论基础 |
1.1.1 《黄帝内经》 |
1.1.2 《难经》 |
1.2 临床基础 |
1.2.1 《伤寒论》 |
1.3 中药理论基础 |
1.3.1 《神农本草经》 |
1.4 小结 |
2 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发展时期 |
2.1 晋至唐 |
2.1.1 葛洪《肘后备急方》 |
2.1.2 巢源方《诸病源候论》 |
2.1.3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
2.1.4 王焘《外台秘要方》 |
2.1.5 小结 |
2.2 宋至明 |
2.2.1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2.2.2 张从正《儒门事亲》 |
2.2.3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
2.2.4 朱丹溪《格致余论》 |
2.2.5 张景岳《景岳全书》 |
2.2.6 赵献可《医贯》 |
2.2.7 杨继洲《针灸大成》 |
2.2.8 小结 |
2.3 清至近代 |
2.3.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
2.3.2 吴鞠通《医医病书》 |
2.3.3 徐灵胎《医学源流论》 |
2.3.4 唐容川《医易通说》 |
2.3.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
2.3.6 小结 |
3 对气学说发展方向的启示 |
3.1 气学说的发展可吸收现代优秀的科技成果 |
3.2 现代物理学场性物质对气学说的揭示作用 |
第四章 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1 气学说与中医学生命观 |
1.1 天人整体的生命观 |
1.2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 |
1.3 中医、西医生命观之异同 |
2 气学说与人体生理 |
2.1 形的生理 |
2.2 气的生理 |
2.3 神的生理 |
3 气学说与人体病理 |
3.1 形的病理 |
3.2 气的病理 |
3.3 神的病理 |
4 气学说与中医诊断 |
4.1 气学说与望闻问切 |
4.2 气学说与辨证 |
5 气学说与中医治疗 |
5.1 气学说与针灸治疗 |
5.2 气学说与导引吐纳 |
5.3 气学说与按摩刮痧 |
5.4 气学说与中药治疗 |
6 气学说与中医养生 |
6.1 强调天人合一 |
6.2 注重形气神合一 |
6.3 重视正气 |
7 病案举例 |
7.1 《古今医案按》医案举例 |
7.2 导师医案 |
7.3 笔者医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与学术成果 |
文献综述 气学说研究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入世贸取消关税保护背景下中药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药业的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现代化是中药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
1.1 外部环境 |
1.1.1 法规限制 |
1.1.2 加入世贸带来的影响 |
1.1.3 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冲击 |
1.2 内部原因 |
1.2.1 历史的遗误 |
1.2.2 科技落后、没有实行标准化,没有拓展国际市场的意识 |
1.2.3 在国际医药市场上,中国的中药企业没有统一的意志,形不成强有力的行业协会 |
1.2.4 中药材资源优势下降 |
2 中药现代化的内容 |
2.1 中药现代化的定义 |
2.2 中药现代化的目的与意义 |
2.2.1 改造传统产业 |
2.2.2 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 |
2.2.3 促进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 |
2.3 中药现代化已取得的成绩 |
2.4 入世贸后中药现代化的实施重点 |
2.5 继承与创新是中药现代化的推动力 |
2.5.1 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应防止两种倾向 |
2.5.2 继承与创新是中药事业向前发展的主题 |
(4)现代蒙古族作家汉语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蒙古族汉语文学的现代性 |
第一节 晚清—五四:蒙古族汉语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
第二节 启蒙—现代:蒙古族汉语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
第二章 蒙古族汉语作家对民族文化的记忆与超越 |
第一节 作家的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 |
第二节 蒙古族作家汉语写作如何成为可能 |
第三节 蒙古族汉语作家对异域文化的接受 |
第三章 蒙古族汉语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
第一节 《可园诗钞》——三多民族情怀的抒发 |
第二节 《夔盒诗词集》——贡桑诺尔布对民族精神的探索 |
第三节 《科学的艺术概论》——萨空了的民族艺术观 |
第四节 《四国游记》——凤凌眼中的西方世界 |
第四章 蒙古族汉语作品的人文关怀与民本思想 |
第一节 《庚子都门纪事诗》——延清对庚子事变的惨痛记录 |
第二节 《瑞芝堂诗钞》——荣祥创作思想的集中体现 |
第三节 萧乾短篇小说中的儿童形象分析 |
第五章 蒙古族作家汉语写作的边界性 |
第一节 自我中之他者 |
第二节 多语混杂,众声喧哗 |
第三节 文化身份的模糊与尴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的评议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结构安排 |
第2章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相关基本概念与理论 |
2.1 中医药产业及其特点 |
2.1.1 中医药与中医药产业 |
2.1.2 中医药产业的构成 |
2.1.3 中医药产业的特点 |
2.2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
2.2.1 产业集群的特征及成因 |
2.2.2 技术创新及其作用 |
2.2.3 产业集群创新的含义和特点 |
2.3 中医药技术创新及其类别 |
2.3.1 中医药技术创新的主要表现 |
2.3.2 中医药技术创新的类别 |
2.4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
第3章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3.1 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
3.1.1 国外中医药产业发展状况 |
3.1.2 国内中医药产业发展状况 |
3.2 中医药产业的规模、产业结构及产业链条布局 |
3.2.1 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规模 |
3.2.2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医药产业结构优化 |
3.2.3 中医药产业的产业链条布局 |
3.2.4 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
3.3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1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
3.3.2 成因分析 |
3.4 案例:南阳市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3.4.1 南阳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
3.4.2 南阳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4.3 南阳市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4章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
4.1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4.2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动因分析 |
4.3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影响要素 |
4.4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提升途径 |
第5章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能力评价 |
5.1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 |
5.2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原则 |
5.3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 |
5.4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
5.4.1 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
5.4.2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
5.5 案例:吉林省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
5.5.1 横向评价 |
5.5.2 纵向评价 |
第6章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 |
6.1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模式划分 |
6.2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环境建设 |
6.3 案例:湖南省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
6.3.1 湖南省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状况 |
6.3.2 湖南省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
第7章 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主要对策 |
7.1 努力打造政策保障体系 |
7.1.1 积极发挥政府的服务引导作用 |
7.1.2 促进企业与市场的高度融合 |
7.1.3 加速中医药产业链的整合 |
7.1.4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及品牌建设 |
7.2 建立健全资金保障体系 |
7.3 逐步完善人才与技术保障体系 |
7.3.1 实施人才资源战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3.2 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
7.3.3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中医药产业 |
7.4 案例:南阳市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的主要对策 |
7.4.1 南阳市中医药产业实施技术创新的三大重点专项 |
7.4.2 打造“仲景健康”创新创意支撑体系 |
7.4.3 抓好重点扶持企业及项目落实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6)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础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中药现代化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第3章 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问题的提出 |
3.1 中药现代化战略提出的必要性 |
3.2 中药现代化系统 |
3.3 中药现代化优势难以发挥的关键障碍 |
第4章 基于研发的中药现代化战略 |
4.1 中药研发概述 |
4.2 中药研发环境的SWOT分析 |
4.3 基于研发的中药现代化SWOT战略匹配与选择 |
第5章 基于市场拓展的中药现代化战略 |
5.1 国外中药产品市场概况 |
5.2 中药产品市场拓展的SWOT分析 |
5.3 基于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匹配与选择 |
第6章 对建立中药现代化战略实施保障措施的建议 |
6.1 重视中药基础研究 |
6.2 重视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
6.3 加强中药人才培养和教育 |
6.4 中药重点产品的市场培育 |
6.5 选择中药龙头企业培育中药跨国公司 |
6.6 发挥政府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作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陕南中药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及研究的不足 |
1.5.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中药产业化发展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1.6.1 相关概念 |
1.6.2 基本理论 |
1.6.3 研究内容界定 |
第二章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历程 |
2.1.1 陕南中药资源的历史记载 |
2.1.2 陕南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 |
2.2 陕南中药前产业时期 |
2.2.1 中药前产业时期概念的提出 |
2.2.2 中西药融合加速中药前产业时期进程 |
2.3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
2.3.1 发展现状 |
2.3.2 趋向于产业化的发展态势 |
2.3.3 制约因素 |
第三章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的陕南中药产业选择 |
3.1 陕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 |
3.1.1 陕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
3.1.2 陕南区域经济现状 |
3.1.3 陕南区域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3.2 中药产业在陕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定位 |
3.2.1 陕南中药产业是陕西农业后续产业的选择 |
3.2.2 陕南中药特色产业选择的条件优势 |
3.3 中药特色产业对陕南区域经济的影响 |
3.3.1 解决陕南“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
3.3.2 提升陕南中药品牌效应,促进区域竞争能力 |
3.3.3 壮大陕南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 |
3.4 中药特色产业在陕南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提升 |
第四章 基于生态视角的陕南中药产业选择 |
4.1 陕南中药产业生态化选择的必要性 |
4.1.1 生态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
4.1.2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
4.1.3 陕南突破国际中药市场壁垒的现实要求 |
4.2 陕南绿色中药产业生态模式 |
4.2.1 陕南绿色中药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 |
4.2.2 陕南绿色中药产业发展的SWOT 分析 |
4.2.3 陕南绿色中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4.3 陕南中药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模式 |
4.3.1 循环经济产业的思路和原则 |
4.3.2 中药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4.3.3 陕南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实践模式 |
4.3.4 陕南中药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模式的政策支撑 |
4.3.5 陕南中药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模式的意义 |
4.4 陕南中药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 |
4.4.1 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是陕南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尝试 |
4.4.2 陕南中药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体系框架 |
第五章 基于经济视角的陕南中药产业发展 |
5.1 陕南中药材种植业经济 |
5.1.1 中药材种植业的基本形式 |
5.1.2 绿色硅谷---陕南中药材种植基地 |
5.1.3 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化发展 |
5.2 陕南中药加工业经济 |
5.2.1 中药加工业的特征 |
5.2.2 陕南中药加工业发展现状 |
5.2.3 陕南中药加工业的规模与竞争 |
5.2.4 陕南中药生产加工的全面质量管理 |
5.2.5 陕南中药加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5.2.6 陕南中药加工业优先发展政策 |
5.3 陕南中药产业的市场营销经济 |
5.3.1 中医药市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
5.3.2 中药产业的市场结构 |
5.3.3 陕南中药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
5.3.4 陕南中药市场营销网络建立 |
5.4 陕南中药产业链的延伸发展 |
5.4.1 中医药产业链节的关系及特征 |
5.4.2 中药产业链节点的分析 |
5.4.3 陕南中药产业链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六章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组织设计及运行 |
6.1 陕南中药科技研发组织 |
6.1.1 科技创新是中药产业化发展的原动力 |
6.1.2 多元化的陕南中药研发机构 |
6.1.3 趋向于科学化的陕南中药研发内容 |
6.1.4 人才队伍建设对陕南中药产业的驱动力 |
6.1.5 陕南中药科技研发中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 |
6.2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
6.2.1 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与发展 |
6.2.2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缘起 |
6.2.3 陕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中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6.2.4 陕南中药产业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完善 |
6.3 陕南中药产业集群发展 |
6.3.1 产业集群的组织优势 |
6.3.2 陕南产业集群形成的背景 |
6.3.3 陕南中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 |
6.3.4 陕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培育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趋势 |
7.1 结论 |
7.2 陕南中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
1.1.2 集群化:培育与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
1.1.3 中药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产业集群内涵与分类相关研究 |
1.3.2 产业集群竞争力相关研究 |
1.3.3 产业集群运行机制相关研究 |
1.3.4 产业集群战略相关研究 |
1.3.5 中药产业及中药产业集群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2 研究内容 |
1.4.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产业集群 |
2.1.2 中药产业与中药产业现代化 |
2.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
2.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理论支撑 |
2.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2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 |
2.2.4 产业竞争力波特“钻石模型”理论 |
2.3 现代中药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 |
2.3.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 |
2.3.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 |
2.3.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外在支持体系 |
2.3.4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要素的关联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组织形式 |
3.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方式与动力 |
3.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
3.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与过程 |
3.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力 |
3.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 |
3.2.1 资源因素主导型 |
3.2.2 传统文化因素主导型 |
3.2.3 本土大企业主导型 |
3.2.4 园区优势主导型 |
3.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 |
3.3.1 “中卫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
3.3.2 依托产业集群的“小巨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
3.3.3 “网络式”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
3.3.4 空间聚集的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 |
4.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与运行平台 |
4.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构成 |
4.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设计 |
4.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运行平台分析 |
4.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运行模式的构建 |
4.2.1 集群信息集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4.2.2 集群技术联盟的建立与运作方式 |
4.2.3 集群物流运作中心的设立 |
4.2.4 契约机制与信任机制的建立 |
4.2.5 “官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 |
4.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竞争合作与技术学习机制的建立 |
4.3.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合作机制 |
4.3.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学习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构建 |
5.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 |
5.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中介组织的培育 |
5.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财政与金融支持 |
5.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物流服务系统的建立 |
5.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体系 |
5.2.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 |
5.2.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式及选择 |
5.2.3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载体——中药产业高科技园区的建设 |
5.2.4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发展机制的建立 |
5.2.5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建设 |
5.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政府支持体系 |
5.3.1 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中政府支持的理论依据 |
5.3.2 政府在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作用和原则 |
5.3.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中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 |
6.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
6.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基本发展模式 |
6.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
6.1.3 基于生命周期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
6.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
6.2.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界定及目标定位 |
6.2.2 基于“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的集群发展战略选择 |
6.2.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模型的构建 |
6.2.4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研究: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及其发展战略 |
7.1 运用“竞争力模型”分析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 |
7.1.1 要素条件 |
7.1.2 需求条件 |
7.1.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
7.1.4 企业间协作与竞争行为 |
7.1.5 人文环境与机遇 |
7.1.6 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
7.2 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
7.2.1 湖南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7.2.2 生物医药园: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 |
7.2.3 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模式 |
7.2.4 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 提升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战略选择 |
7.3.1 优化区域布局,做大做强中药产业 |
7.3.2 打造现代中药物流基地,构建中药营销“大网络” |
7.3.3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
7.3.4 整合资源,构建创新平台,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 |
7.3.5 培育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
7.3.6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
7.3.7 加强领导与政策支持,保障发展中医药战略的实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主要创新之处 |
8.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中国的研究 |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
一、经验 |
二、教训 |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框架结构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医药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 |
2.1 医药产业内涵 |
2.2 国际竞争力理论 |
2.3 技术创新理论 |
2.4 后发优势理论 |
第三章 吉林省医药产业外部环境分析 |
3.1 国际医药产业环境分析 |
3.2 国内医药产业环境分析 |
第四章 吉林省医药产业内部环境分析 |
4.1 产业格局 |
4.2 主要子产业SWOT 分析 |
第五章 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
5.1 总体战略 |
5.2 中药产业发展战略 |
5.3 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战略 |
5.4 化学药产业发展战略 |
第六章 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
6.1 建立健全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
6.2 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研发投资体系 |
6.3 推动医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
6.4 做好规划 |
6.5 制度改革 |
6.6 产业立法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摘要 |
ABSTRACT |
四、面对入世中药必须加快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D]. 赵吉超.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入世贸取消关税保护背景下中药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药业的现代化[J]. 乔小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6(07)
- [4]现代蒙古族作家汉语写作研究[D]. 杨晓敏. 天津师范大学, 2014(11)
- [5]中医药产业集群式技术创新研究[D]. 熊新忠.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2)
- [6]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研究[D]. 李光耀. 沈阳药科大学, 2011(01)
- [7]陕南中药产业化发展研究[D]. 赵婉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3)
- [8]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D]. 陈弘. 中南大学, 2009(02)
-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10]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刘春雨. 吉林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