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基因的克隆、测序及表达(英文)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基因的克隆、测序及表达(英文)

一、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克隆、测序和表达(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樊江斌[1](2020)在《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pGV的7个分离株的基因组结构与毒力差异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ydia pomonella granulovirus,Cp GV)是一种对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幼虫具有专一性和高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目前,Cp GV已经被开发成生物杀虫剂,应用在数十万公顷的苹果和梨等蔷薇科水果的种植生产中,是最成功的杆状病毒商业化产品之一。近年来,田间发现的三种抗Cp GV(I-III型)的苹果蠹蛾种群以及可以克服这三种抗性的Cp GV分离株,为研究杆状病毒宿主相互适应性提供了理想的模型。本论文旨在阐明中国西北地区收集的Cp GV分离株对敏感和抗性苹果蠹蛾种群的毒力差异,病毒基因组多态性。同时开展了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增效剂的研究。运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分析七个Cp GV分离株的种群结构,包括Cp GV-ZY、-JQ、-ALE、-KS1、-KS2、-ZY2和-WW,寻找这些新分离株基因型和生物学差异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七个Cp GV对抗性苹果蠹蛾的生测结果表明Cp GV-JQ、-KS1和-ZY2可以克服I型抗性,感染幼虫的死亡时间明显延迟。新分离株遵循克服抗性的“pe38模型”,即缺少2×12 bp重复序列。尽管Cp GV-WW具有克服I型的特征,但是它不能高效杀死I型抗性苹果蠹蛾,却克服II型和III型抗性苹果蠹蛾。除了Cp GV-WW以外,其他Cp GV分离株生物测定结果与分离株的pe38重复序列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即pe38基因是苹果蠹蛾Cp RR1中抗性靶标。2.根据Illumina二代测序数据,完成基因组组装和注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尽管这些分离株采样地点相距甚远,但是它们的基因组高度保守且和已知Cp GV分离株有关联。基于系统发育树研究表明,除了已报道的五个基因组类群A,B,C,D和E,发现和命名了两个基因组类群F(Cp GV-JQ和-ZY2)和基因组类群G(Cp GV-ALE)。设定Cp GV-M为参考基因组,定量不同分离株基因组类群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组份,确定其遗传构成。共发现563个SNPs,其中新发现223个SNPs属于这七个Cp GV。Cp GV-WW在基因组构成上是高度同质的,属于基因组类群E。其他的六种分离株则是由至少两种基因组类群组成的混合物。其中Cp GV-ZY、-KS1和-KS2基因组构成非常相似,分别由不同比例的基因组类群A(Cp GV-M)和基因组类群E(Cp GV-WW)组成。3.室内和半田间生测结果表明,在病毒悬液中添加7mg/ml的氧化铁能够显着提高Cp GV在田间的活性和持久性,与未添加氧化铁处理相比较,初孵幼虫死亡率分别提高了53.88%和96.64%。说明添加低剂量氧化铁,增强了Cp GV对田间强日光、强紫外线的适应性,提高了该病毒在田间的活性和持久性,说明氧化铁有作为商业化Cp GV产品助剂的潜力,能提高Cp GV对苹果蠹蛾防治效果。4.喂食半致死剂量的Cp GV病毒后,研究敏感性和抗性苹果蠹蛾三龄幼虫热休克蛋白hsp70-1和hsp70-2转录水平变化。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在Cp S幼虫中Cp GV-M和-S感染引起hsp70-1和hsp70-2转录水平先增加,后降低。与对照比较,Cp GV-S感染引起Cp RR1幼虫hsp70-1和hsp70-2转录水平在侵染前期保持稳定,至第7天时转录水平增加了3倍多。对比hsp70s在Cp S和Cp RR1幼虫转录时相,发现Cp GV诱导hsp70s上调在Cp RR1幼虫中延迟了大约2天。当Cp GV在苹果蠹蛾幼虫体内成功建立侵染时,hsp70s转录水平上调。综上所述,七个Cp GV分离株对不同抗性苹果蠹蛾种群的毒力差异明显,其中高毒力分离株为Cp GV可持续防治苹果蠹蛾提供了病毒资源。根据基因组类群特异性SNP分布和频率计算未知分离株基因型组成和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可推广到其他(杆状)病毒。低剂量氧化铁可保护Cp GV免受紫外线伤害,具有发展成Cp GV助剂的潜力。热休克蛋白hsp70s与Cp GV在苹果蠹蛾幼虫体内成功建立侵染有关。理解杆状病毒种群结构和遗传适应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合理利用病毒保护剂提高田间防效,有助于改善当前Cp GV抗性治理和生物防治持续发展。

欧阳依依[2](2019)在《20种重组AcMNPV的构建及生物活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已成为我国目前推进农业产业的重要政策之一,因此开发和利用生物杀虫剂是害虫生物防控领域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构建具有更高杀虫活性的杆状病毒生物杀虫剂,本论文将囊泡病毒基因与杆状病毒结合,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成功构建了20种具有口服感染活性的重组AcMNPV,并对这20种重组病毒进行了详细的生物学活性测定、分析。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双向表达供体载体的构建:通过全基因合成技术和经典的酶切连接技术,将合成的polyhedrin及其启动子、终止子以及与其表达方向相反的p10启动子及HSV-tk终止子片段插入pFastBac HTb载体上,成功构建了一个能够同时表达两个外源基因的双向表达供体载体(pFB-ph)。2、重组AcMNPV病毒的获取:分别将20个囊泡病毒的功能基因插入双向表达载体(pFB-ph)上,利用转座分别将20个目的基因导入AcMNPV基因组中,成功构建了20个含有囊泡病毒基因的重组bacmid;Bacmid转染Sf9细胞后,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和病毒粒子扫描电镜检测,证实了这20种重组病毒以及野生型对照病毒(wt-Ac)已构建成功并能正常包装病毒粒子。3、重组AcMNPV病毒的生物活性测定:分别以5 PIBs、10 PIBs、50 PIBs、100 PIBs、500 PIBs、1000 PIBs、5000 PIBs的病毒剂量饲喂三龄甜菜夜蛾幼虫并每日检测试虫死亡率,结果表明:病毒浓度越高,感毒幼虫的死亡率越高。LD50和LD90结果表明:在重组的20个病毒中,orf73、orf111、orf165的插入能够显着提高重组病毒的杀虫毒力;LT50和LT90结果表明:Ac-151能显着缩短病毒的杀虫时间。分别以LD20、LD50、LD90三个剂量的病毒饲喂甜菜夜蛾幼虫并分别统计试虫的日均体重及日均取食量,结果表明:随着处理病毒浓度的增高,幼虫的日均体重和取食量明显降低;每种重组病毒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幼虫的取食,其中以Ac-73最为显着。本研究利用囊泡病毒基因对杆状病毒进行改造,获得了几株作用效果相对突出的重组杆状病毒,为高效昆虫病毒杀虫剂的构建和筛选提供了新思路。

郭家源[3](2019)在《舞毒蛾NPV在土壤及叶面的滞留对其致病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核型多角体病毒在自然环境中的滞留效果,以及自然环境中对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ymanteia dispar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es,LdNPV)的影响因素,增加实际应用效果,将LdNPV喷洒到土壤及叶片上,采用食料给毒法,对舞毒蛾2龄幼虫进行生物测定,研究适宜的滞留时间,结果如下:1.LdNPV 浓度为5×106OBs/mL 在落叶松(Larixgmelinii Kuze.)、油松(Pinus tabulifoimis Carr.)、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hd.)三种林地土壤中的滞留 0d、14d、28d后,舞毒蛾2龄幼虫取食未灭菌的土壤死亡率较高,14d的死亡率较高,土层深度5cm和15cm均能渗透。土层深度5cm处时,取食落叶松、油松、青杨林地土壤的死亡率分别为 96.67%、96.67%、92.22%,LT50 分别为 8.3d、7.5d、9d;土层深度15cm处时,死亡率分别为95.56%、96.67%、98.89%,LT50分别为8d、8d、8.1d。随着滞留时间的增加,LdNPV的致病力下降。2.LdNPV浓度为5×106OBs/mL在落叶松、油松、青杨三种林地土壤中的滞留相同时,舞毒蛾2龄幼虫取食未灭菌的土壤死亡率较高,土层深度5cm时,取食青杨林地土壤的死亡率较高,Od、14d死亡率分别为98.87%、92.22%,LT5o分别为8.4d、9d,28d时取食三种林地土壤的死亡情况相近;土层深度15cm时,取食三种林地土壤的死亡情况相差异不显着。3.LdNPV浓度为2.25×105OBs/mL在落叶松、油松针叶及青杨叶片上滞留Od、2d、4d、8d、16d后,取食相同寄主植物时,Od的死亡率最大,均为100%,取食落叶松、油松针叶及青杨叶片的LT50分别为4.5d、3.5d、2.9d;16d的死亡率最小,分别为27.95%、24.95%、23.97%,LT50均大于20d。随着滞留时间的增加,LdNPV在叶片上的活性下降。4.LdNPV在寄主植物滞留时间为Od时,取食青杨、落叶松及油松的2龄幼虫死亡率均为100%,滞留时间为16d时,死亡率均小于30%;当滞留时间为2d、4d、8d时,取食青杨及油松的2龄幼虫之间死亡率无差异性,取食落叶松的2龄幼虫死亡率较低分别为 87.99%,77.95%、72.02%,LT50 分别为 11.2d、14.7d、16.7d 相对滞后。说明将LdNPV喷洒于落叶松上用于防治舞毒蛾效果相比于油松及青杨较差。

李欣悦[4](2019)在《CO2浓度变化对“舞毒蛾-LdNPV”系统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国际性问题,大气CO2浓度升高不仅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也会对人类社会和农林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影响。气候委员会指出近年大气CO2浓度已经达到历史之最,并且会持续升高。本文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当前大气以及预测未来CO2浓度升高趋势设置3个CO2浓度,分别为 397μL/L、550μL/L 和 750μL/L。将舞毒蛾卵置于 CO2 浓度(397μL/L、550μL/L、750μL/L)下饲养至3龄幼虫,LdNPV(LC20=1.1×10PIB/μL)感染舞毒蛾3龄幼虫24h后放置大气(CO2浓度为397μL/L)条件下饲养,测定舞毒蛾3-4龄历期、体重累计增长率、累计死亡率,同时测定舞毒蛾体内保护酶、解毒酶活性,测定不同CO2浓度条件下 LdNPV 致死中浓度(LC50)。不同 CO2 浓度(397μL/L、550μL/L、750μL/L)下饲养的3龄幼虫,经LdNPV(LC20=1.1×10PIB/μL)和正常饲料饲喂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构建幼虫转录组文库,比较分析差异基因表达及主要信号通路;筛选2个舞毒蛾OBP家族基因,进行原位杂交组织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CO2浓度(397μL/L、550μL/L和750μL/L)下饲养的舞毒蛾3龄幼虫对LdNPV 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 7.54×102PIB/μL、4.85×102PIB/μL 和3.03×102PIB/μL。LdNPV 胁迫导致不同 CO2浓度(397μL/L、550μL/L 和 750μL/L)条件下饲养的舞毒蛾3龄幼虫体重累计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增加81.27%、71.63%和68.41%;随着CO2浓度升高幼虫感染LdNPV后死亡率增加,750μL/L高浓度处理组死亡率最大,为27.09%。高浓度CO2条件下生长至3龄的舞毒蛾幼虫会增加食物的利用率和转化率来维持生长发育,使虫体内LdNPV大量繁殖并减缓自身的生长发育,这可能导致LdNPV在高浓度CO2处理的舞毒蛾幼虫体内潜伏期长、致死率高。2、高CO2浓度(750μL/L)胁迫下,舞毒蛾3龄幼虫体内解毒酶CarE和AChE活性随着CO2浓度升高而诱导增加,ALP活性随CO2浓度升高抑制下降;保护酶CAT活性随着CO2浓度升高抑制减少,而SOD活性随着CO2浓度升高诱导增加。高CO2浓度条件下生长的舞毒蛾3龄幼虫接种LdNPV后,随着CO2浓度升高体内CarE、ALP、AChE和CAT活性被抑制,而SOD活性表现为诱导增加。舞毒蛾3龄幼虫体内CarE、AChE、ALP、CAT活性随着CO2浓度升高而降低,舞毒蛾免疫防御系统受到破坏可能会引起舞毒蛾种群减少3、分别构建不同CO2浓度(397μL/L、550μL/L、750μL/L)饲养至3龄幼虫,经LdNPV(LC20=1.1×10PIB/μL)和正常饲料饲喂后幼虫转录组文库,获得80.65 Gb数据,Q30碱基百分比为92%以上。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共获得33895个Unigene,功能注释到 Nr、SwissProt、KOG、KEGG、GO 和 InterPro 数据库 Unigene 分别为 19286 条、12694条、12189条、13986条、4205条和13776条。差异表达基因集中,响应所有处理组共32个基因,其中富集差异基因最多的是Humandiseases的二级通路Influenza A上(4 个),其次是 Metabolic pathways 的二级通路 Global and overview maps(2 个)、Carbohydrate metabolism(2个)。32个差异表达基因中有4个属于胰蛋白酶家族,经荧光定量RT-PCR分析,胰蛋白酶(CL922.Contig4GMI)作为免疫防御相关基因,在各处理组(550CK、750CK、397NPV、550NPV、750NPV)中均下调。4、原位杂交表达分析表明舞毒蛾LdOBP1基因在舞毒蛾成虫雌性触角中分布比雄性触角中多;LdOBP2基因在舞毒蛾成虫雄性触角中分布比雌性触角中多。在舞毒蛾雄性成虫触角中,LdOBP1基因分布低于LdOBP2基因。相反在舞毒蛾雌性成虫触角中,LdOBP1基因分布高于LdOBP2基因。

策仁尼玛(Myagmar Tserennyam)[5](2018)在《舞毒蛾LdNPV复配剂致病力及其对舞毒蛾GST酶活性的影响》文中认为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是一种叶食害虫,具有寄主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的特征。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ispar nucleopolyhedrosivirus,简称LdNPV)是一种可以影响舞毒蛾种群数量的致病微生物。合适的荧光增白剂可以提高LdNPV对舞毒蛾幼虫的毒力,达到利用病毒防治舞毒蛾虫害的目的,为此室内用正交实验方法比较不同浓度的荧光增白剂和氯化锌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筛选出最佳配比,得到了复配剂;通过生物测定确定了复配剂对舞毒蛾的LC50和LT50,同时分析了复配剂对舞毒蛾的亚致死作用。为研究这种增效作用的原理,实验测定了复配剂各成分对舞毒蛾4龄幼虫血淋巴和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性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病毒中添加1%的荧光增白剂和0.1%的氯化锌,紫外照射6h后,对舞毒蛾的死亡率比正常人工饲料的情况提高3倍,舞毒蛾幼虫的死亡率是67.7%。说明这种配比可以显着提高LdNPV对舞毒蛾幼虫的致死作用。2.舞毒蛾幼虫取食添加1%荧光增白剂VBL与0.1%氯化锌(ZnCl2)的LdNPV后,病毒浓度与致死作用呈正相关,病毒浓度越高,致死率越高。对舞毒蛾2龄幼虫致死中浓度(LC50)为106.4 0Bs/μL,LC90为6457.4 0Bs/μL,浓度为390Bs/μL时,致死中时间LT50为13.12d,浓度为3900Bs/μL时,LT50为9.37 d。3.加入荧光增白剂VBL和氯化锌(ZnCl2)的LdNPV对舞毒蛾幼虫有亚致死作用。雄性幼虫历期较对照缩短,不同病毒浓度下雄性幼虫历期较对照的缩短2-5d。随病毒浓度的升高,复配剂使舞毒蛾雌雄化蛹率、羽化率、产卵数量、卵块重量减少,且浓度越高,减少的越明显。取食未添加荧光增白剂和氯化锌的人工饲料的舞毒蛾与已被病毒感染的舞毒蛾单雌产卵量差异明显,比对照显着降低。4.VBL+ZnCl2+病毒复配剂和ZnCl2+病毒对舞毒蛾4龄幼虫的中肠、血淋巴GST酶活性有显着差异,比对照组(单独病毒)的酶活性增高,在第72h时表现为活性增加最大,达到显着差异。VBL+ZnCl2+病毒对舞毒蛾幼虫血淋巴GST的影响在第72h时表现为活性增加,24h时的血淋巴GST活性也显着增加,分别比单独病毒的增高3.7和7.2倍。VBL+ZnCl2+病毒复配剂对舞毒蛾幼虫中肠GST的影响在第48h和72h时表现为活性增加,与24h时的中肠GST显着差异,分别增高2.4和4.6倍。

问荣荣[6](2017)在《RNAi介导的舞毒蛾USP基因沉默及转基因植物抗虫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是一种分布较广、食性杂、危害严重的世界性重要农林食叶害虫。长期以来,舞毒蛾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频繁使用已引起害虫抗性形成、高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高效、环境友好型防治策略的探寻迫在眉睫。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分子靶标的运用将会促成新的防治害虫策略的形成。理想的分子靶标是参与机体至关重要功能的基因产物,通过干扰这类基因的表达能严重影响害虫正常生理机制,能够成功表达靶标基因的dsRNA的转基因植物使得在野外害虫控制中使用RNAi技术成为可能。本研究以农林食叶害虫舞毒蛾(L,dispar)为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了植物源杀虫剂鱼藤酮亚致死剂量处理和对照组转录组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筛选出舞毒蛾体内表达显着下调的超气门蛋白基因(LdUSP)。超气门蛋白(USP)和蜕皮激素受体(EcR)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在蜕皮激素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共同调节复杂着蜕皮和变态两大生理反应,超气门蛋白基因(LdUSP)在昆虫完全变态过程中的分子作用调控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杀虫剂鱼藤酮的胁迫下,USP基因表达受到抑制,USP基因可能成为理想靶标基因。本研究利用RNAi技术进行LdUSP基因功能分析,进一步构建LdUSP基因dsRNA植物表达载体,探究转基因植株抗虫性,对于新防治策略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点滴法测定鱼藤酮对舞毒蛾3龄幼虫12、24、36和48 h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4.10、10.44、9.75和9.51 mg/L,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鱼藤酮毒性越大。根据毒力测定结果,计算出亚致死剂量并利用其处理舞毒蛾幼虫。结果表明,鱼藤酮对舞毒蛾 3 龄幼虫 12hLC10、LC20、LC30、LC40分别为 3.80、5.96、8.24 和 10.88mg/L;24h LC10、LC20、LC30、LC40h分别为 3.61、5.20、6.76 和 8.47 mg/L;36 h LC10、LC20、LC30、LC40分别为 3.15、4.65、6.14 和 7.80 mg/L;48 h LC10‘LC20、LC30、LC40分别为2.83、4.29、5.79和7.48 mg/L。低剂量鱼藤酮药液对舞毒蛾幼虫生长具有抑制作用。2、采用IlluminaHiSeq2500高通量测序,分别构建鱼藤酮(4mg/L)和对照组舞毒蛾3龄幼虫转录组,获得10.23Gb数据,组装共得到103492条Transcript和74772条Unigene,长度大于 1 kb 为 12239 条。Transcript 与 Unigene 的 N50 分别为 1976 和1146。在4 mg/L鱼藤酮胁迫处理和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分析中获得差异表达基因710条,其中下调基因325条,上调基因有385条,注释到COG、GO、KEGG、KOG、Pfam、Swiss-Prot和Nr数据库中共有576条,对应的各功能数据库基因数分别为222、257、160、352、449、404和548条。注释到GO数据库的差异表达基因257个,其中注释到细胞成分、分子功能、生物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数分别为107、212和188;注释到COG数据库的222个差异表达基因中,General function prediction only功能基因最多,含67条。3、在舞毒蛾转录组文库分析基础上,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LdUSP基因cDNA全长序列。对舞毒蛾LdUSP基因全长cDNA及其推导气基酸序列分析表明LdUSP基因阅读框(ORF)长1395bp,含464个氨基酸,该蛋白中相对含量最多的氨基酸是亮氨酸(leu)、丝氨酸(Ser)、精氨酸(Arg),分别含有53、39、37个,分别占总氨基酸数11.4%、8.4%、8.0%。舞毒蛾LdUSP基因属于核受体家族成员,舞毒蛾LdUSP蛋白不含信号肽序列,具有亲水性。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蛋白拥有典型的核受体特征和结构单元(A/B,C,DandE/F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舞毒蛾LdUSP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已经报道的麟翅目昆虫基因序列相比,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舞毒蛾LdUSP与小地老虎USP(Agrotis ipsilonAGA17964.1)亲缘关系最近。4、采用RT-qPCR法分析LdUSP基因在舞毒蛾3龄幼虫期的时空特异表达及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异性,结果显示,LdUSP mRNA在舞毒蛾3龄幼虫期的0-48 h阶段内表达水平较高且比较稳定,在60-108 h表达起伏相间波动较大,在整个3龄期表达最高峰出现在72 h,差异显着;LdUSP基因在各个发育期均有表达,且不同龄期间具有差异性,舞毒蛾LdUSP基因在雄虫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卵、预蛹和蛹期表达量较低。RT-qPCR检测结果显示,舞毒蛾LdUSP基因在胸和腹部的表达量高于头部,在胸部表达量最高。采用RT-qPCR法分析LdUSP基因对植物源杀虫剂鱼藤酮的胁迫响应,结果显示,在4、10、20 mg/L的鱼藤酮剂量处理后舞毒蛾Ld USP基因表达显着下调,且随鱼藤酮浓度增加,其抑制效果加强。5、通过PCR法克隆获得舞毒蛾LdUSP基因的三个片段序列,其中LdUSP-1大小为508 bp(位于 447bp-954bp),LdUS-大小为 514 bp(位于 806bp-1320bp),LdUSP-3大小为477 bp(位于52bp-528bp)。RNAi技术将舞毒蛾LdUSP基因特异的dsRNA(dsRNAUSP-1、dsRNAUSP-2和dsRNAUSP-3)通过取食导入舞毒蛾3龄幼虫体内获得基因沉默舞毒蛾,测定取食dsRNA 12、24、36、48、72 h后靶标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取食dsRNA可以有效的沉默LdUSP基因,dsRNAUSP-3沉默效果最好。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分析了 dsRNAUSP-1,dsRNAUSP-2,dsRNAUSP-3对舞毒蛾蜕皮激素应答相关基因(E74、E75、FTZ-F1)和能够编码蜕皮激素合成酶的Halloween基因(Shd、Sad、Phm)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取食dsRNAUSP-1,dsRNAUSP-2,dsRNAUSP-3 后基因E74、E75、FTZ-F1、shd、Sad 和Phm的表达均显着下调,说明LdUSP基因对蜕皮激素应答相关基因具有直接或间接性的调控作用,并对Halloween基因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反馈调节作用。舞毒蛾3龄幼虫摄取dsRNAUSP-l和dsRNAUSP-2后,舞毒蛾3龄历期分别缩短了 0.72和0.83 d,而摄取dsRNAUSP-3使得舞毒蛾3龄历期延长0.32 d。与对照组(RNase-free water)相比,连续取食2 μg/d dsRNAUSP-3 8天后,舞毒蛾3龄幼虫鲜重持续逐减,变化不显着,但幼虫累计死亡率(46.67%)明显高于对照组(13.33%)。6、基于转基因杨树技术成功构建了表达LdUSP基因dsRNA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获得转基因84K杨。转基因植株抗虫性结果显示,舞毒蛾3龄幼虫取食转基因84K杨树叶片后,通过RT-qPCR检测发现取食12、24、36、48和72h后幼虫体内目标mRNA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舞毒蛾3龄幼虫连续取食转基因植株叶片6d,幼虫鲜重有所减轻,但差异不显着。未发现明显的表型异化,具有死亡现象,转基因处理组死亡率为16.67%,对照组死亡率为3.33%。以上结果表明舞毒蛾LdUSP基因能够对杀虫剂鱼藤酮的胁迫产生响应,RNAi介导LdUSP基因功能分析表明LdUSP基因对蜕皮激素应答相关基因具有直接或间接性的调控作用,并对Halloween基因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反馈调节作用。该基因的沉默虽然没有引起幼虫鲜重的变化,但是能够造成幼虫存活率的降低。表达LdUSP基因dsRNA的转基因植株物能够降低舞毒蛾体内靶标基因的mRNA水平,具有一定的抗虫性,为开辟新的舞毒蛾防治途径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喜升[7](2016)在《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柞蚕中肠转录组及免疫相关基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1855)属大蚕蛾科柞蚕属的泌丝昆虫,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同时也是重要的模式昆虫。柞蚕幼虫全龄在野外柞园中饲养,其幼虫生长发育极易受到野外环境条件包括柞树叶质、气候环境因素以及多种病原微生物等影响,导致柞蚕病害的发生。研究表明,因柞蚕因病害造成的减产在20%-30%,柞蚕病害已成为制约柞蚕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中,柞蚕脓病是柞蚕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其病原为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 ApNPV),该病在世界养蚕业国家常有爆发,传染性极强,不易控制,在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ApNPV感染既取决于自身的表型差异,又与宿主本身生理状况有关,是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过程。ApNPV入侵宿主体内后,利用宿主体内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完成自身的复制、增殖并释放。而柞蚕体内存在的免疫屏障面对病毒的入侵,会开启防御机制,通过细胞内的特异性变化来抵御病毒的增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基因水平上,因此研究ApNPV感染后宿主基因的表达差异,可以从分子水平了解ApNPV侵染后宿主生理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于阐明柞蚕被ApNPV感染后体内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及调控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利用柞蚕免疫相关基因资源及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辅助抗病育种等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柞蚕感染ApNPV后中肠转录组分析结果采用4.05×106多角体/mL的ApNPV对柞蚕3龄幼虫经口添食,提取经显微镜下确认ApNPV感染柞蚕幼虫中肠组织进行转录组分析,建立了ApNPV感染柞蚕的转录组数据库,为分析ApNPV感染后柞蚕基因表达规律提供了基础数据库。总共在ApNPV感染的柞蚕中肠中得到5,172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183个上调基因和2,989个下调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筛选到参与柞蚕免疫反应的差异基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热激蛋白、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丝氨酸蛋白酶和细胞色素P450。对这些基因的分析为进一步探究宿主应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2.柞蚕免疫相关基因—鸟苷三磷酸酶基因(ApGTPase)的克隆与表达在柞蚕感染ApNPV的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到了表达量上调的柞蚕鸟苷三磷酸酶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分析以及功能预测,半定量PCR技术检测了鸟苷三磷酸酶基因在柞蚕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谱,通过对柞蚕4龄幼虫分别经口添食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柞蚕链球菌(Streptococcus pernyi)3种病原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外源物刺激作用下,鸟苷三磷酸酶基因在不同时间段的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柞蚕鸟苷三磷酸酶基因(ApGTPase)开放阅读框ORF长度1194 bp,编码397个氨基酸,推测其蛋白的等电点(pI)6.64,蛋白分子量(Mw)为44.6 kDa。与家蚕(Bombyx mori)、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鸟苷三磷酸酶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5%,93%,93%,78%,表明该基因与同样来自鳞翅目昆虫的家蚕、棉铃虫和柑橘凤蝶的同源相似度较高,而与双翅目的黑腹果蝇相似度较低。在不同病原物诱导后的柞蚕中肠组织中鸟苷三磷酸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普遍高于对照组(无菌水处理组)的相对表达水平,表明鸟苷三磷酸酶可能参与了柞蚕的免疫防御反应,可以作为柞蚕免疫基因资源利用。3.柞蚕免疫相关基因—脂肪酶基因(Aplipase)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根据柞蚕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转录组数据库,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得到柞蚕脂肪酶基因(Aplipase),对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分析以及功能预测,半定量PCR技术构建了脂肪酶基因在柞蚕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谱;通过对柞蚕4龄幼虫分别经口添食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柞蚕微孢子虫、柞蚕链球菌3种病原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外源物刺激作用下,柞蚕脂肪酶基因在不同时间段的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克隆得到柞蚕脂肪酶基因(Aplipase)的cDNA序列,已知其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527bp,编码508个氨基酸。BLASTp比对可知,柞蚕脂肪酶基因与鳞翅目昆虫家蚕、大红斑蝶(Danaus plexippus)、柑橘凤蝶的脂肪酶基因同源序列相似度为79%左右。半定量PCR结果显示,脂肪酶基因在柞蚕5龄幼虫的脂肪体组织的表达水平较高;不同病原物经口添食柞蚕4龄幼虫,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添毒后72 h内脂肪体中脂肪酶转录水平变化,柞蚕脂肪酶基因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和白僵菌诱导条件下,转录水平变化趋势最显着,说明柞蚕脂肪酶基因在外源病原物的诱导下高表达,推测该基因产物与柞蚕的免疫防御有光,可以利用该基因或基因产物进行柞蚕免疫方面的研究。以上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ApNPV感染柞蚕后分子水平所发生的变化,揭示柞蚕-ApNPV之间的互作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更进一步研究柞蚕对不同病原物的免疫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参考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为抗性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王新宇[8](2016)在《舞毒蛾三龄幼虫感染LdNPV后其生理及行为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舞毒蛾是一种有重大经济危害性的林业害虫,其幼虫的寄主很多,可以取食几百种树木,另外它的生境范围很大,对林业危害严重。传统的化学防治,对环境污染很大,而且容易杀伤舞毒蛾的天敌昆虫;运用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来防治舞毒蛾,具有对环境友好、防治效果高效持久,对非靶标生物无害等优点。然而舞毒蛾在被LdNPV侵染以后会出现爬高行为,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用LdNPV感染舞毒蛾三龄幼虫,随后对其体重、取食量、碱性磷酸酶(ALP)的酶活性以及爬高行为进行了观测,取得结果如下:1)体重:舞毒蛾三龄幼虫感染LdNPV后,第四天之前,处理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变化区别不大;从第四天开始到实验结束,显着降低。2)取食量:舞毒蛾三龄幼虫感染LdNPV第四天后,处理组相比对照组的取食量受到明显抑制,都显着低于对照组。3)ALP酶活性:舞毒蛾三龄幼虫感染LdNPV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酶活性变化在12小时以前差别不大;12小时和48小时之间,处理组的ALP活性一直下降,对照组的ALP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从48小时到实验结束,处理组的ALP活性变化不大,而对照组的ALP活性开始快速升高。4)爬高:舞毒蛾三龄幼虫感染LdNPV后,从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处理组相比对照组的爬高,处理组有整体向上的趋势,试虫死前全部爬高,而对照组无明显的爬高规律。

曾凡勇[9](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杨晓冰[10](2015)在《家蚕自噬基因表达与BmCPV病毒感染模型的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机体的一种防御和应激调控机制,细胞自噬具有清除细胞内失去功能的各种生物大分子如变性蛋白质、核酸及其他细胞成分的功能,以维持细胞的平衡状态,有利于细胞的存活,所以不管是在不同的物种间、还是在各种类型的细胞之间,自噬机制都普遍被保留下来,在进化上表现出高度的保守性。最近的研究显示自噬也参与了天然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在生物体应对环境应激上具有重要作用,可防止某些疾病如肿瘤、肌病等,此外,自噬机制还参与了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过程。家蚕属于鳞翅目昆虫,因具有变态发育特征而被自噬研究者重视,在变态发育时期,大量的家蚕幼虫组织被自噬体和其他一些蛋白水解酶降解,再由机体合成新的成虫组织和器官。本试验首先在基因转录水平及蛋白质翻译水平分析了家蚕主要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由于自噬作用在家蚕病理上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采用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Bm CPV)感染家蚕,分析了自噬相关基因表达与病毒感染的关系,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q RT-PCR方法,检测了3个自噬相关基因Bm Atg8、Bm Atg5、Bm Atg7在家蚕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3个Bm Atg基因在丝腺组织的相对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脂肪体和中肠,在马氏管、肌肉和皮肤中相对表达水平较低。2、通过基因克隆的方法,构建了p ET32a载体与Bm Atg8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Bm ATG8蛋白的多克隆抗血清,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家蚕内源Bm ATG8和Bm ATG8-PE的表达。发现Bm ATG8和Bm ATG8-PE蛋白条带分别位于14k Da、12k Da的位置,并且该蛋白在家蚕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与实时定量检测结果一致。在5龄家蚕第1-8天的丝腺组织中,Bm ATG8-PE/Bm ATG8比值出现显着的变化。3、构建了基于Bm ATG8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发现Bm ATG8蛋白与其他物种相关蛋白的遗传距离较近,显示出自噬机制的进化保守特征。4、使用q RT-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了5龄第2天家蚕中肠细胞在饥饿、雷帕霉素处理、高温和低温冲击1 h条件下的3个Bm Atg基因表达及Bm ATG8蛋白表达。发现Bm Atg8基因在饥饿处理后24 h表达显着上升,WB条带也显示了Bm ATG8蛋白表达增加的同步性;雷帕霉素处理后未发现3个Bm Atg基因及Bm ATG8蛋白表达的显着变化;37°C高温处理1 h后Bm ATG8的转化效率显着下降,而4°C低温冲击1 h未见家蚕Bm Atg基因及蛋白的显着变化。5、分析了Bm CPV感染后家蚕的典型病症,使用RT-PCR技术检测了病毒RDRP基因在整个病程中的增殖规律。多角体被食下后24 h可检测到RDRP基因,在感染72 h后该基因大量表达。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HE)观察了CPV病毒感染后的中肠石蜡切片,发现感染72 h时有大量病毒多角体形成,此后多角体逐渐增多,柱状细胞出现严重的核浓缩和细胞破裂,家蚕中肠基因组DNA的降解出现在病毒感染后120 h。6、使用免疫组化技术证实家蚕内源Bm ATG8/Bm ATG8PE蛋白广泛分布在细胞质中,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家蚕中肠组织内的典型自噬体,呈现双层膜或多层膜结构。7、检测了CPV病毒感染家蚕后中肠自噬相关基因表达。发现Bm Atg8基因在4龄起蚕感染CPV病毒后4 h表达下降,而在24 h表达上升;Bm Atg5基因表达趋势和Bm Atg8相似;Bm Atg7基因在家蚕感染CPV后表达上升。WB检测发现CPV病毒感染5龄起蚕后,中肠组织Bm ATG8蛋白转化为Bm ATG8PE的效率有所提高,与Bm Atg7基因转录表达上调效应相一致,初步认为中肠细胞自噬在CPV病毒感染的早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8、通过基因克隆方法获得了质型多角体蛋白基因(Bm CPV)的重组质粒p ET28-S10,并通过宿主菌E.coli Rosseta诱导表达得到了重组多角体蛋白。构建了基于多角体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发现多角体蛋白在CPV病毒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该病毒具有交叉感染特性,以类似于“特洛伊木马”入侵的方式在昆虫中横向传播。9、分析了家蚕CPV病毒多角体经碱性缓冲液处理后的特点。多角体经碱性溶液解离后的病毒离子感染家蚕,致病时间比原病毒多角体提前1.2天。体外碱性溶液处理后解离的多角体,在去除碱性环境并加入多角体蛋白后,病毒离子无法重新被包埋形成多角体。

二、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克隆、测序和表达(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克隆、测序和表达(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pGV的7个分离株的基因组结构与毒力差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蠹蛾的发生与分布
    1.2 苹果蠹蛾的生物防治方法
    1.3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分类状地位和组织病理学
    1.4 苹果蠹蛾颗粒病田间应用
    1.5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的田间抗性发生
    1.6 Illumina第二代测序在杆状病毒中的应用
    1.7 CpGV紫外线保护剂
    1.8.热休克蛋白70
    1.9 .研究依据、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七个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的毒力差异和多样性
    2.2 引言
    2.3 材料与方法
        2.3.1 待试昆虫
        2.3.2 病毒扩繁
        2.3.3 毒力测定
        2.3.4 Cp GV分离株中pe38 基因序列比较
    2.4 结果
        2.4.1 CpGV分离株的毒力差异
        2.4.2 Pe38基因PCR产物分析
        2.4.3 多重序列比对pe38基因扩增片段
    2.5 讨论
第三章 七个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的遗传构成
    3.2 引言
    3.3 材料和方法
        3.3.1 CpGV分离株及扩繁
        3.3.2 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3.3.3 系统发育分析
        3.3.4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3.4 结果和讨论
        3.4.1 基因组组装和系统发育
        3.4.2 基因组注释和比较
        3.4.3 Pe38基因重复序列多态性
        3.4.4 SNP分类和Cp GV分离株基因组组成
第四章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紫外线保护剂的研究
    4.2 引言
    4.3 材料与方法
        4.3.1 供试虫源、Cp GV-ZY及氧化铁
        4.3.2 试验方法
        4.3.2.1 氧化铁对苹果蠹蛾幼虫死亡率影响
        4.3.2.2 不同浓度氧化铁混合Cp GV-ZY后进行UVB照射处理
        4.3.2.3 不同浓度氧化铁混合Cp GV-ZY后进行自然光处理
        4.3.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氧化铁对苹果蠹蛾幼虫死亡率影响
        4.4.2 不同浓度氧化铁对Cp GV-ZY免受UVB辐射损害的效果
        4.4.3 不同浓度氧化铁对Cp GV-ZY免受强日照辐射损害的效果
    4.5 讨论
第五章 感染不同Cp GVs的苹果蠹蛾hsp70s转录水平差异
    5.2 引言
    5.3 材料与方法
        5.3.1 昆虫与病毒
        5.3.2 半致死剂量(LD50)测定
        5.3.3 收集RT-PCR的样品
        5.3.4 测定苹果蠹蛾热休克蛋白转录水平
    5.4 结果
        5.4.1 半致死剂量(LD50)
        5.4.2 定量热休克蛋白70转录水平
    5.5 讨论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20种重组AcMNPV的构建及生物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杆状病毒概括
        1.1.1 杆状病毒简介
    1.2 杆状病毒研究进展
        1.2.1 杆状病毒基因研究进展
        1.2.2 杆状病毒载体研究概括
        1.2.3 杆状病毒杀虫剂研究概括
    1.3 囊泡病毒概括
        1.3.1 囊泡病毒研究概括
        1.3.2 烟芽夜蛾囊泡病毒3h株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设想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病毒、载体、菌株和细胞系
        2.1.2 昆虫及实验器材
        2.1.3 生化试剂及细胞培养基
        2.1.4 引物及合成的全基因序列
    2.2 方法
        2.2.1 感受态的制备
        2.2.2 PCR扩增
        2.2.3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
        2.2.4 目的片段分离回收
        2.2.5 连接反应
        2.2.6 质粒DNA的转化
        2.2.7 质粒DNA的提取
        2.2.8 目的基因转座
        2.2.9 Bacmid DNA的提取
        2.2.10 转染昆虫细胞
        2.2.11 BV的大量制备与重组病毒获取
        2.2.12 供体载体pFB-ph-EGF的构建
        2.2.13 重组bacmid的构建
        2.2.14 甜菜夜蛾人工饲料的配制
        2.2.15 多角体的扩繁
        2.2.16 多角体的分离与纯化
        2.2.17 重组病毒多角体形态观察
        2.2.18 LD50和LD90的测定
        2.2.19 LT50和LT90的测定
        2.2.20 幼虫日均体重的测定
        2.2.21 幼虫日均取食量的测定
        2.2.22 常规实验试剂配制
        2.2.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供体载体pFB-ph-EGF的构建
    3.2 目的基因的克隆鉴定
    3.3 重组载体的鉴定
    3.4 重组bacmid的构建
    3.5 重组bacmid转染Sf9 细胞
    3.6 重组病毒多角体形态观察
    3.7 重组病毒LD50和LD90的测定
    3.8 重组病毒LT50和LT90的测定
    3.9 感染重组病毒后幼虫存活曲线测定
    3.10 幼虫日均体重的测定
    3.11 幼虫日均取食量的测定
    3.12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4.1 总结
    4.2 讨论
    4.3 本文主要创新点
    4.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培养基
    2、质粒提取试剂
    3、bacmid提取试剂
    4、琼脂糖凝胶电泳
    5、抗生素
    6、其他试剂
附图
附表
致谢
作者简历

(3)舞毒蛾NPV在土壤及叶面的滞留对其致病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舞毒蛾的发生及危害
    1.2 舞毒蛾的防治
        1.2.1 物理防治
        1.2.2 生物防治
    1.3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1.3.1 核型多角体病毒
        1.3.2 NPV的研究进展
    1.4 NPV在生态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1.4.1 NPV的影响因素
        1.4.2 NPV在环境中的传播力
    1.5 NPV在土壤中及叶片上的存活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舞毒蛾的饲养
        2.3.2 LdNPV的分离提纯及计数
        2.3.3 LdNPV在土壤中的滞留及生物测定
        2.3.4 LdNPV在叶片上的滞留
3 结果与分析
    3.1 LdNPV在土壤中的滞留情况
        3.1.1 相同林地土壤中LdNPV对2龄幼虫的影响
        3.1.2 相同滞留时间LdNPV在不同林地土壤中对2龄幼虫的影响
    3.2 LdNPV在叶片上的滞留情况
        3.2.1 紫外线辐射量
        3.2.2 取食相同寄主植物LdNPV滞留时间不同的2龄幼虫情况
        3.2.3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LdNPV滞留时间相同的2龄幼虫情况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LdNPV在土壤中的滞留
        4.2.2 LdNPV在叶片上的滞留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CO2浓度变化对“舞毒蛾-LdNPV”系统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全球变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1.1.1 CO_2浓度对寄主植物影响
        1.1.2 CO_2浓度对昆虫生长发育影响
        1.1.3 CO_2浓度对昆虫体内生化酶的影响
        1.1.4 CO_2浓度对昆虫感觉系统影响
    1.2 全球变暖对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作用影响
        1.2.1 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昆虫致毒作用机制
        1.2.2 CO_2浓度变化对核型多角体病毒致毒影响
    1.3 全球气候变化对舞毒蛾影响研究进展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CO_2浓度变化和LdNPV共胁迫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昆虫与处理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研究方法
        2.2.1 LdNPV毒力测定
        2.2.2 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分析
        2.3.1 LdNPV对舞毒蛾毒力测定
        2.3.2 LdNPV对CO_2浓度胁迫下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3 CO_2浓度变化和LdNPV共胁迫对舞毒蛾保护酶及解毒酶活性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昆虫与处理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2 研究方法
        3.2.1 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3.2.2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3.2.3 碱性磷酸酯酶活性测定
        3.2.4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3.2.5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3.2.6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LdNPV对CO_2浓度胁迫下解毒酶活性影响
        3.3.2 LdNPV对CO_2浓度胁迫下舞毒蛾体内保护酶活性影响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4 CO_2浓度变化和LdNPV共胁迫舞毒蛾转录组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昆虫
        4.1.2 主要试剂(盒)
        4.1.3 仪器设备
    4.2 研究方法
        4.2.1 舞毒蛾幼虫饲养及处理
        4.2.2 舞毒蛾RNA提取
        4.2.3 转录组测序
        4.2.4 数据处理
        4.2.5 差异基因表达量验证
    4.3 结果分析
        4.3.1 舞毒蛾3龄幼虫RNA的提职消化
        4.3.2 测序质量分析
        4.3.3 Unigene功能注释
        4.3.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4.3.5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4.3.6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4.3.7 qRT-PCR验证RNA-seq基因表达分析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5 舞毒蛾触角气味结合蛋白定位表达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昆虫与处理
        5.1.2 主要试剂(盒)
        5.1.3 主要仪器
        5.1.4 部分试剂的配制
    5.2 实验方法
        5.2.1 舞毒蛾OBP基因原位杂交引物的设计
        5.2.2 探针制备
        5.2.3 原位杂交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舞毒蛾OBP基因探针检测
        5.3.2 舞毒蛾触角OBP基因表达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5)舞毒蛾LdNPV复配剂致病力及其对舞毒蛾GST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舞毒蛾相关生物学
        1.1.1 危害与分布
        1.1.2 生活史
        1.1.3 舞毒蛾天敌及制约能力
        1.1.4 舞毒蛾的防治
        1.1.5 物理防治
        1.1.6 化学药剂防治
        1.1.7 生物防治
        1.1.7.1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1.1.7.2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1.1.7.3 关于荧光增白剂VBL分析
    1.2 VBL增效作用研究进展
        1.2.1 中国的舞毒蛾病毒研究
        1.2.2 国内外荧光增白剂研究
        1.2.2.1 国外荧光增白剂研究
        1.2.2.2 中国荧光增白剂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舞毒蛾幼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研究现状
        1.2.3.1 国外舞毒蛾幼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研究现状
        1.2.3.2 在中国舞毒蛾幼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过程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舞毒蛾幼虫饲养方法
        2.2.1 卵面的消毒
        2.2.2 人工饲料的制作
        2.2.3 幼虫饲养
        2.2.4 供试幼虫的选取与病毒的饲喂
    2.3 LdNPV的分离题纯
    2.4 荧光素VBL对于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的影响分析
        2.4.1 幼虫的饲养及前期处理
        2.4.2 VBL的增效作用测定
        2.4.2.1 生物测定
        2.4.2.2 数据的处理
        2.4.3 实验的计划(VBL浓度筛选)
        2.4.3.1 确定VBL最佳浓度研究办法
        2.4.3.2 VBL的抗紫外线作用的研究计划
        2.4.4 数据的处理
    2.5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最佳复配剂对舞毒蛾幼虫亚致死的影响
        2.5.1 幼虫的饲养及前期处理
        2.5.2 最佳复配剂不同浓度的病毒溶液的配制
        2.5.3 数据统计与分祈
    2.6 荧光素及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舞毒蛾酶活的影响
        2.6.1 幼虫饲养及前期处理
        2.6.2 酶液提取
        2.6.3 实验液的配置
        2.6.4 谷胱甘肽-S-转移酶 GlututhioneS-transferases 活性测定
        2.6.5 蛋白质含量测定
        2.6.6 数据统计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荧光素VBL对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毒力的影响分析
        3.1.1 筛选获得LdNPV的最佳复配剂
        3.1.2 LdNPV的不同复配剂对舞毒蛾幼虫发育影响
        3.1.3 小结
    3.2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的复配剂对舞毒蛾幼虫的致病力
        3.2.1 最佳病毒复配剂对舞毒蛾二龄幼虫的死亡率的分析
        3.2.2 最佳病毒复配剂对舞毒蛾二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
        3.2.3 不同浓度LdNPV舞毒蛾幼虫的致死中时间 LT_(50)
        3.2.4 小结
    3.3 舞毒蛾幼虫取食 VBL、ZnCl_2和不同浓度LdNPV感染的人工饲料后对舞毒蛾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3.3.1 舞毒蛾幼虫取食 VBL、ZnCl_2和不同浓度LdNPV感染的人工饲料对舞毒蛾雄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3.3.2 舞毒蛾幼虫取食 VBL、ZnCl_2和不同浓度LdNPV感染的人工饲料对舞毒蛾?幼虫发育历期影响
        3.3.3 最佳病毒复配剂对舞毒蛾蛹的影响
        3.3.4 VBL、ZnCl_2和不同浓度病毒对舞毒蛾的产卵量及性比的影响
        3.3.5 小结
    3.4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复配剂及其组分对舞毒蛾4龄幼虫酶的影响
        3.4.1 血淋巴的谷胱肽S转移酶
        3.4.1.1 不同成分对舞毒蛾幼虫血淋巴GST的比较
        3.4.1.2 小结
        3.4.2 中肠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
        3.4.2.1 不同成分对舞毒蛾幼虫中肠GST比较
        3.4.2.2 小结
4.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论文的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6)RNAi介导的舞毒蛾USP基因沉默及转基因植物抗虫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舞毒蛾研究现状
        1.1.1 舞毒蛾危害性
        1.1.2 舞毒蛾防治概况
    1.2 鱼藤酮研究进展
    1.3 超气门蛋白研究进展
    1.4 蜕皮激素应答相关基因
    1.5 Halloween基因的发现与研究
    1.6 RNAi研究进展
        1.6.1 RNAi作用机制
        1.6.2 RNAi技术在昆虫基因功能研究及防治中的应用
    1.7 dsRNA转基因植物研究
    1.8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2 鱼藤酮对舞毒蛾的杀虫作用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昆虫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生物测定和致毒处理
        2.2.2 CAT酶活性测定
        2.2.3 鱼藤酮对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影响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鱼藤酮对舞毒蛾幼虫毒力测定
        2.3.2 舞毒蛾幼虫CAT活性检测
        2.3.3 鱼藤酮对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影响
    2.4 讨论
3 鱼藤酮胁迫舞毒蛾幼虫转录组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材料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 研究方法
        3.2.1 致毒处理
        3.2.2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3.2.3 舞毒蛾3龄幼虫转录组构建
        3.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舞毒蛾幼虫总RNA提取及消化
        3.3.2 原始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3.3.3 文库质量评估
        3.3.4 基因表达量总体分析
        3.3.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3.6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3.3.7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舞毒蛾LdUSP基因克隆与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主要材料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4.1.3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RNA提取
        4.2.2 DNA消化
        4.2.3 第一链cDNA的合成
        4.2.4 LdUSP基因全长cDNA克隆
        4.2.5 PCR产物胶回收
        4.2.6 LdUSP基因连接及转化
        4.2.7 摇菌和PCR反应
        4.2.8 LdUSP基因凝胶电泳检测、测序
        4.2.9 LdUSP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舞毒蛾幼虫总RNA质量检测
        4.3.2 LdUSP基因分析
    4.4 讨论
5 舞毒蛾LdUSP基因表达分析及对杀虫剂鱼藤酮胁迫响应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材料
        5.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致毒处理
        5.2.2 LdUSP基因表达量测定
        5.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LdUSP基因的表达分析
        5.3.2 鱼藤酮对LdUSP基因表达量影响
    5.4 讨论
6 RNAi干扰舞毒蛾LdUSP基因功能分析
    6.1 试验材料
        6.1.1 供试昆虫
        6.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RNA提取及cDNA合成
        6.2.2 LdUSP基因dsRNA的合成
        6.2.3 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6.2.4 舞毒蛾LdUSP基因表达量测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PCR扩增目的片段检测
        6.3.2 dsRNA片段质量检测
        6.3.3 LdUSP沉默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影响
        6.3.4 LdUSP基因表达量
        6.3.5 LdUSP基因沉默对蜕皮激素应答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6.3.6 LdUSP基因沉默对Halloween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6.3.7 LdUSP基因沉默对舞毒蛾幼虫鲜重影响
    6.4 讨论
7 培育转基因杨树进行舞毒蛾RNAi的研究
    7.1 实验材料
        7.1.1 植物材料
        7.1.2 菌种与载体
        7.1.3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7.1.4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配制
    7.2 实验方法
        7.2.1 干扰载体的构建
        7.2.2 pCAMBIA2300-PDK中间载体构建
        7.2.3 pCAMBIA2300-gene-PDK-gene载体的构建
        7.2.4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7.2.5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7.2.6 酶切检测转化质粒
        7.2.7 84K杨的遗传转化
        7.2.8 鉴定阳性植株
        7.2.9 转基因杨树对舞毒蛾LdUSP基因沉默效果检测
    7.3 结果与分析
        7.3.1 RNAi干扰载体的构建
        7.3.2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7.3.3 抗性植株PCR检测
        7.3.4 转基因植株对舞毒蛾把标mRNA的影响
        7.3.5 转基因植株对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7.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7)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柞蚕中肠转录组及免疫相关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昆虫病毒的研究现状
        1.1.1 昆虫病毒分类研究
        1.1.2 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主要特征
        1.1.3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1.2 昆虫抗病毒机制研究
        1.2.1 昆虫抗NPV的免疫途径研究
        1.2.2 昆虫免疫信号转导研究
        1.2.3 昆虫免疫效应因子研究进展
        1.2.4 其他途径和效应分子
    1.3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的感染及危害
    1.4 基因转录组学的研究进展
        1.4.1 转录组研究技术
        1.4.2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应用
        1.4.3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鳞翅目昆虫上的应用
    1.5 脂肪酶研究进展
    1.6 小G蛋白家族的概述
        1.6.1 小G蛋白的结构
        1.6.2 小G蛋白的分类
        1.6.3 小G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1.7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柞蚕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转录组测序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RNA-Seq数据整体质量评估
        2.2.2 Unigene注释分析
        2.2.3 CDS预测
        2.2.4 微卫星标记(SSR)分析
        2.2.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2.2.6 RNA-seq整体质量评估
        2.2.7 差异表达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鸟苷三磷酸酶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3.1 材料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柞蚕总RNA的提取及mRNA的纯化
        3.2.2 柞蚕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3.2.3 目的基因PCR扩增
        3.2.4 PCR产物目的条带的回收与纯化
        3.2.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3.2.6 PCR产物的连接转化
        3.2.7 序列分析
        3.2.8 系统进化的分析
        3.2.9 ApGTPase重组蛋白的表达
        3.2.10 柞蚕不同发育时期和组织cDNA的制备
        3.2.11 外源病原物对4龄柞蚕幼虫的诱导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柞蚕总RNA质量的电泳检测
        3.3.2 目的基因的检测
        3.3.3 柞蚕鸟苷三磷酸酶的序列分析
        3.3.4 柞蚕ApGTPase基因同源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
        3.3.5 ApGTPase基因原核表达及检测
        3.3.6 柞蚕鸟苷三磷酸酶基因ApGTPase组织表达谱分析
        3.3.7 Real-time PCR引物特异性分析
        3.3.8 外源病原物诱导后柞蚕中肠鸟苷三磷酸酶基因的Real-time PCR检测
    3.4 讨论
        3.4.1 柞蚕鸟甘三磷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3.4.2 柞蚕鸟苷三磷酸酶基因对外源病原物入侵响应
第四章 柞蚕脂肪酶基因受病原物侵染后表达谱分析
    4.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试剂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柞蚕脂肪酶基因的克隆
        4.2.2 Aplipase基因的序列分析
        4.2.3 柞蚕脂肪酶基因的原核表达
        4.2.4 柞蚕4个发育阶段与5龄幼虫各组织Aplipase基因的半定量检测
        4.2.5 外源病原物诱导后柞蚕中肠Aplipase基因的实时定量PCR检测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柞蚕脂肪酶基因克隆
        4.3.2 Aplipase的序列分析
        4.3.3 柞蚕脂肪酶基因的进化分析
        4.3.4 脂肪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检测
        4.3.5 Aplipase基因的半定量检测
        4.3.6 外源病原物诱导下Aplipase基因的实时定量PCR检测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8)舞毒蛾三龄幼虫感染LdNPV后其生理及行为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舞毒蛾
        1.1.1 舞毒蛾形态特征
        1.1.2 舞毒蛾的发生特点和生活习性
    1.2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
        1.2.1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特点
        1.2.2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危害特征
    1.3 碱性磷酸酶(ALP)
        1.3.1 碱性磷酸酶的特点
        1.3.2 有关ALP的相关研究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舞毒蛾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国外研究进展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幼虫孵化和饲养
        2.2.2 选择适龄幼虫并接毒
        2.2.3 数据测定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爬高装置的改进
    3.2 体重
    3.3 取食量
    3.4 酶活性
    3.5 爬高
第四章 讨论
参考文献
附页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家蚕自噬基因表达与BmCPV病毒感染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第一章:细胞自噬研究进展
        1.1 细胞自噬机制概述
        1.2 自噬相关基因
        1.3 自噬研究方法
        1.3.1 透射电子显微镜
        1.3.2 荧光显微镜结合GFP-LC3 融合蛋白
        1.3.3 免疫印迹法检测LC3-II/I比值的变化
        1.3.4 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
        1.3.5 转录和翻译调控
        1.3.6 自噬相关蛋白的降解
        1.3.7 自噬-溶酶体共存和淬灭试验
        1.3.8 活体检测
        1.4 自噬研究模型
        1.5 自噬在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1.5.1 自噬与病原体感染
        1.5.2 自噬与癌症
        1.5.3 自噬与衰老
        1.5.4 自噬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1.6 家蚕自噬相关研究
        1.7 小结
    第二章:家蚕CPV病毒研究进展
        2.1 BmCPV及多角体的形态与理化性状
        2.2 BmCPV的基因组与编码蛋白
        2.3 BmCPV的感染过程与病理特征
        2.4 BmCPV的病毒起源与防治
        2.5 小结
第二部分:试验研究
    第三章:家蚕Atg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动物
        3.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1.3 实时定量PCR检测Atg基因表达
        3.1.4 BmATG8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3.1.5 组织蛋白的免疫印迹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家蚕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
        3.2.2 BmATG8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效价
        3.2.3 家蚕组织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3.2.4 家蚕BmATG8 蛋白的系统进化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影响家蚕中肠Atg基因表达的应激因素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动物处理
        4.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4.1.3 实时定量PCR分析
        4.1.4 不同处理家蚕中肠的免疫印迹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饥饿和雷帕霉素处理对Atg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
        4.2.2 饥饿和雷帕霉素处理对ATG8 蛋白表达的影响
        4.2.3 温度冲击对Atg基因表达的影响
        4.2.4 温度冲击对ATG8 蛋白表达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BmCPV病毒感染的病理特征与切片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家蚕CPV病毒攻毒方法
        5.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5.1.3 家蚕感染CPV病毒后的体重测定
        5.1.4 家蚕CPV感染后中肠基因组DNA的降解检测
        5.1.5 家蚕CPV感染后病毒RDRP基因的RT-PCR分析
        5.1.6 家蚕中肠石蜡切片的HE染色分析
        5.1.7 家蚕中肠组织石蜡切片的免疫组化分析
        5.1.8 家蚕中肠组织的透射电镜切片观察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家蚕BmCPV病毒感染后的病理特征
        5.2.2 家蚕CPV感染后中肠组织基因组DNA的降解
        5.2.3 CPV病毒感染后RDRP基因的增殖
        5.2.4 家蚕中肠石蜡切片的HE染色结果
        5.2.5 家蚕中肠组织中BmATG8 蛋白的免疫组化定位
        5.2.6 家蚕中肠组织中的自噬体观察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BmCPV病毒感染影响家蚕中肠Atg基因表达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动物与病毒感染
        6.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6.1.3 RT-PCR测定家蚕病毒感染后的Atg基因表达
        6.1.4 Western Blot检测家蚕病毒感染后BmATG8 蛋白表达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家蚕Atg基因在CPV感染病程中的表达
        6.2.2 家蚕BmAtg8 基因在CPV感染初期的表达
        6.2.3 家蚕BmATG8 蛋白在CPV感染初期的表达
        6.3 讨论与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第七章:BmCPV病毒多角体的性质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家蚕CPV病毒的培养和收集
        7.1.2 病毒基因组RNA的提取
        7.1.3 多角体蛋白基因片段分析
        7.1.4 基于氨基酸序列的多角体蛋白进化分析
        7.1.5 pET28-S10 重组载体构建和多角体蛋白表达
        7.1.6 多角体的解离和包埋性质分析
        7.1.7 病毒多角体解离后的致病时间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病毒多角体的形态
        7.2.2CPV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S10 片段分析
        7.2.3 基于多角体蛋白序列的系统进化
        7.2.4 pET28-S10 重组载体构建
        7.2.5 多角体蛋白缺乏体外自包装功能
        7.2.6 病毒多角体解离提前感染时间
        7.3 讨论与小结
        7.3.1 讨论
        7.3.2 小结
    第八章: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个人简介

四、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克隆、测序和表达(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pGV的7个分离株的基因组结构与毒力差异机制研究[D]. 樊江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2]20种重组AcMNPV的构建及生物活性分析[D]. 欧阳依依.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3]舞毒蛾NPV在土壤及叶面的滞留对其致病性的影响[D]. 郭家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4]CO2浓度变化对“舞毒蛾-LdNPV”系统影响[D]. 李欣悦.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5]舞毒蛾LdNPV复配剂致病力及其对舞毒蛾GST酶活性的影响[D]. 策仁尼玛(Myagmar Tserennyam).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06)
  • [6]RNAi介导的舞毒蛾USP基因沉默及转基因植物抗虫性研究[D]. 问荣荣.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7]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柞蚕中肠转录组及免疫相关基因分析[D]. 李喜升.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4)
  • [8]舞毒蛾三龄幼虫感染LdNPV后其生理及行为的变化[D]. 王新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9]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10]家蚕自噬基因表达与BmCPV病毒感染模型的研究[D]. 杨晓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标签:;  ;  ;  ;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基因的克隆、测序及表达(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