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一英语Unit(15-16)解疑(论文文献综述)
吴雅倩[1](2021)在《初中文言文“名词活用”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庄诗淇[2](2021)在《闽剧音乐教学研究 ——以福州市艺术学校为例》文中认为
黄依婷[3](2021)在《俯仰两无愧 ——夏丐尊、叶圣陶1930年代课外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陈小海[4](2021)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优化研究 ——以廉江市S中学为例》文中指出为了适应当今世界上教育改革的趋势,也为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国家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的教育方针。教育部经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大素养。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好的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课堂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样本学校绝大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都不是很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动力不足,甚至大部分同学对学习数学有抵触、厌学情绪。笔者如实记录了从教以来在数学课堂上发生的课堂教学案例以及其他数学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和课下辅导中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结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管理的研究成果,从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教学语言和课堂教学师生情感四个方面来阐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特点。揭示出样本学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然后从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教学语言和课堂教学师生情感等四个方面总结出解决样本学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案,切实提高样本学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品质和数学能力。本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为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核心概论界定。第二部分阐述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要求: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巧于利用课堂教学语言引导并发展学生思维、善于利用课堂教学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潜能。第三部分为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不能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不能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不注重利用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的解题思维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第四部分为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优化策略: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优化、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管理优化、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管理优化和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情感管理优化。
王苗苗[5](2021)在《唐诗中蕴含的初中生物学知识的挖掘与应用 ——以《唐诗三百首》为例》文中指出唐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代表之一,是新时代弘扬中国特色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它除了自身的文学价值外,还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将其应用到生物学教育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借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之人文素养,将智育与综合素质教育有效结合,进一步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值得深入探讨。目前有关唐诗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涉及诗中生物学知识举例、诗应用于教学的方式和意义等,而将唐诗与初中生物学知识关联、系统归纳总结、应用等方面的研究鲜见。为此,以《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为素材,挖掘、梳理其中蕴含生物学知识的相关诗句并与初中生物学教材对应,在教学中加以实践,提出应用原则与方式,并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对《唐诗三百首》的挖掘,共整理出356句与初中生物学知识相关的诗句。基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十个一级主题,结合生物学知识的特点建立知识框架,将知识框架与所梳理出来的诗句对应,共分为6个一级主题,并建立了相关明细表,为唐诗在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应用提供可参考资源。(2)基于现有研究基础和实践情况,确定了唐诗应用于生物学教学的原则和方式:(1)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通俗性原则、适量性原则和多维性原则。(2)常用方式:课堂导入,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氛围;以诗为引,化难解疑;以诗小结,升华感情;用诗编题,丰富习题的形式和内容;以诗为题,丰富活动形式。(3)结合教学内容选取明细表中部分诗句,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之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实践基础,在实践后,对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唐诗融入生物学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和唐诗的印象,能在无形中促进学生对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对唐诗中生物学知识的分析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以及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也未能有所提升。(4)教学实践后,对教师进行了相关话题的访谈,老师们认可了明细表中的诗句对教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唐诗融入生物学教学的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生物学和唐诗、传递人文精神和传承文化等方面给予了肯定,并表示可以尝试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综上所述,唐诗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生物学和唐诗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以及促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说明它是有效的、可行的。但是,人文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步渗透的过程,因而这种教学方式需要长时间的进行,才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发挥一定作用。
任运甫[6](2021)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研究 ——以S市A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初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长期以来都是农村初中教师工作正常开展的绊脚石。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场所,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由于数学科目学习的抽象性、困难性表现的更为突出。初中学生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的特殊时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也容易受到他人影响。如果,数学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处理方式不当或没有正确预防,不仅会延缓原本的教学进度也会对班级整体的授课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更有甚者还会引起师生言语或肢体冲突,不利于学生成长。近期,教育部、财政部、中央组织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而本文也旨在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解决新课改中的“农村现象”添砖加瓦。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从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出发,在前人的基础上,借鉴众多学者研究的经验,以S市A区师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当前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内容并进行整理,采用自己编制问卷对研究地区的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搜集问卷并排除废卷后对问卷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内向型与外向型两类农村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了解学生及教师如何对数学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归因以及教师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等。同时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对问卷测量的教师及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及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对问卷结果进行辅助验证。综合以上所得信息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行为管理存在教师课堂管理失范、教师课堂管理情绪化、学校课堂管理制度缺位、学生自律性缺失、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造成的后果严重几个方面的问题。结合访谈与课堂观察结果认为学校重视不到位,课堂管理制度难产、教师课堂管理理念陈旧、农村教师校本培训不足,课堂管理培训欠缺、教师角色认同单一、留守学生居多,家庭教育缺失、教师课堂问题行为管理压力繁重几个方面为课堂问题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并试图从环境、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提出适合农村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行为管理优化的几点意见。教师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科学分析课堂问题行为,恰当管理课堂问题行为,才能创设积极、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使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推动学生全面的发展,也才能更好的解决新课改的“农村现象”。
张宇[7](2021)在《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和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成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学者克拉申在“情感过滤假说”理论中指出,动机、自信心等情感因素会对二语习得的过程和成效产生影响。然而,当前仍有不少学生出现动机低下、消极的自我认同等问题,动机调控策略和自我认同变化作为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重要因素,也就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焦点。从现有研究来看,大多仅以其中两个变量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鉴于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和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试图探究二者对英语成绩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路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舟山市某高中256名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探究以下三个问题:1.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和自我认同变化的整体情况如何,英语成绩高低分组学生有何差异?2.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自我认同变化及英语成绩之间是否相关?若相关,相关性如何?3.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和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成绩有何影响?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1.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的整体使用情况处于较高水平(m=3.7088),自我认同变化整体处于中等水平(m=2.7565),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英语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和自我认同变化上均有显着性差异。2.自我认同变化和英语动机调控策略呈正相关(r=0.363,P<0.05),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动机调控策略有正向预测作用(英语动机调控策略=1.890+0.660×自我认同变化);英语动机调控策略与英语成绩呈正相关(r=0.382,P<0.05),其后果设想和兴趣提升策略能正向预测英语成绩(英语成绩=77.225+5.118×后果设想+3.404×兴趣提升);英语成绩与积极的自我认同变化呈正相关,其附加性变化和自信心变化能正向预测英语成绩,与消极的自我认同变化呈负相关,其分裂性变化和零变化有负向预测作用(英语成绩=81.149+6.911×附加性变化+2.948×自信心变化-2.117×零变化-2.212×分裂性变化)。3.通过Amos路径分析进一步发现:分裂性变化直接负向影响英语成绩,附加性变化和零变化既能直接影响英语成绩,又能分别通过后果设想和兴趣提升策略对英语成绩产生间接影响,自信心变化则完全通过后果设想和兴趣提升策略对英语成绩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其中,附加性变化的预测能力最大。基于以上结果,笔者从树立英语动机调控策略使用意识、促进学生积极自我认同发展和增强文化知识的输入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提高学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效率,发展积极的自我认同,进而提高英语成绩。
何云霄[8](2021)在《基于元认知策略的七年级名着阅读指导研究》文中指出元认知指个体对自我认知的认知。元认知水平与阅读能力联系紧密,名着阅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国内将二者结合的研究较少。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反思评价策略。它能增强个体对自我学习行为的控制,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本文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研究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名着时运用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是如何获得语文知识、怎样运用语文能力,使学生思考自己的阅读过程,提升自主阅读能力,促进元认知水平发展。本文共六章,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概念界定与价值分析,首先概述元认知理论,界定元认知策略与名着阅读;其次,结合七年级学生特点,提出指导的侧重;最后,讨论元认知策略运用于名着指导的价值。第三章七年级名着阅读的现状,从教师指导现状、学生阅读现状、元认知策略运用的现状进行探讨。第四章基于元认知策略的七年级名着阅读指导模式,从“示范性指导、读前计划指导、读中监控指导、读后反思评价指导”四方面建构指导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加以说明。第五章基于元认知策略的七年级名着阅读指导试验,以七年级下册的名着《骆驼祥子》为案例,分析试验效果。第六章结语,得失总结,提出展望。
殷星媛[9](2021)在《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思维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议论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并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思维发展与提升”。由于议论文文体的特点,其本身就是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意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同时也是转变课堂教学理念,注重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此外,将思辨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本身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二者相辅相成,在学习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思维发展中助其学习。笔者从“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视角出发,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考察当前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现状中思辨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进一步探索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为注意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笔者在H市某中学通过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课堂观察法进行相关调研,调研内容紧紧围绕着思辨性思维的特质,即反思性、合理性、深刻性展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当前的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并没有注意到议论文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缺少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并且在议论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就学生而言,学生缺少问题意识、反思意识、探究意识,然而质疑、反思、探究是形成思辨性思维的重要因素。就教师而言,教师缺少思辨性思维教学理念,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教学方法较为欠缺。笔者针对议论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思辨性思维的特质,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第一,思辨性思维特质之反思性,质疑精神的培养。问题与反思意识的欠缺是学生缺少质疑精神的表现,质疑精神的培养主要通过三个教学策略进行,分别是预读文本,培养问题意识;设问激疑,启发学生思辨性思维;多元评价,培养学生反思能力。通过课前预习、课中设问、课后反思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第二,思辨性思维特质之合理性,逻辑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和以写作促思考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第三,思辨性思维特质之深刻性,探究品质的培养。探究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比较阅读以及课堂辩论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产生思辨,以辨析促探究。综上所述,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应紧紧围绕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思辨性思维的三个特质展开,即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逻辑能力、探究品质来促进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希望本研究在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思维培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沈晓芝[10](2020)在《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泰国曼谷孔子课堂学习者汉语需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二、初一英语Unit(15-16)解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一英语Unit(15-16)解疑(论文提纲范文)
(4)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优化研究 ——以廉江市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一个案例引起的思考 |
(二)选题缘由 |
1.社会发展对课堂教学管理提出新要求的需要 |
2.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
3.教师个人职业成就感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研究法 |
(五)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1.核心素养 |
2.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3.课堂教学管理 |
二、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要求 |
(一)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二)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三)巧于利用课堂教学语言引导并发展学生思维 |
(四)善于利用课堂教学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潜能 |
三、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样本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介绍 |
(二)样本学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1.教师不能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
2.教师不能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3.教师不注意利用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的解题思维 |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不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 |
四、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课堂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优化策略 |
(一)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优化 |
1.教师应合理分配教学活动时间 |
2.教师应提高个人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 |
3.教师应提高个人时间控制能力 |
(二)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管理优化 |
1.利用情境来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
2.利用情境来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感 |
3.利用情境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
(三)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管理优化 |
1.用理性的课堂教学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
2.用鼓励的教学课堂教学语言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
3.用引导性的课堂教学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
(四)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情感管理优化 |
1.积极的情感状态促进学生的学习 |
2.积极的情感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3.积极的情感状态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唐诗中蕴含的初中生物学知识的挖掘与应用 ——以《唐诗三百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教材分析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教育实验研究法 |
1.3.5 访谈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理论基础 |
1.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5.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进展 |
2.1 唐诗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研究 |
2.2 唐诗在生物学教学方面的研究 |
第三章 唐诗中蕴含的初中生物学知识 |
3.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3.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3.2.1 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
3.2.2 环境影响生物 |
3.2.3 生物适应环境 |
3.2.4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
3.3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3.3.1 藻类和苔藓植物 |
3.3.2 种子植物 |
3.3.3 被子植物的一生 |
3.3.4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水循环 |
3.4 生物圈中的人 |
3.4.1 饮食与营养 |
3.4.2 人体的生理现象 |
3.5 生物圈中的动物 |
3.5.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3.5.2 动物的行为 |
3.6 健康的生活 |
第四章 唐诗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及方式 |
4.1 唐诗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基本应用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通俗性原则 |
4.1.3 适量性原则 |
4.1.4 多维性原则 |
4.2 唐诗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常用方式 |
4.2.1 课堂导入,激发兴趣 |
4.2.2 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
4.2.3 以诗为引,化难解疑 |
4.2.4 以诗小结,升华感情 |
4.2.5 用诗编题,丰富习题的形式和内容 |
4.2.6 以诗为题,丰富活动形式 |
第五章 教学实践与结果分析 |
5.1 唐诗教学实践前问卷调查分析 |
5.1.1 学生问卷调查 |
5.1.2 教师问卷调查 |
5.2 唐诗教学实践案例 |
5.2.1 案例1:《动物的行为》 |
5.2.2 案例2:《动物的发育》 |
5.2.3 案例3:《人的个体发育》 |
5.3 唐诗教学实践后结果分析 |
5.3.1 学生问卷调查 |
5.3.2 学生访谈分析 |
5.3.3 教师访谈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农村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研究 ——以S市A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新时代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
2.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
3.农村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的特殊性 |
4.个人兴趣及在八年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理论意义 |
3.研究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课堂问题行为的判断 |
2.课堂问题行为的普遍性 |
3.课堂问题行为的分类 |
4.课堂问题行为管理 |
5.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观察法 |
4.访谈法 |
(六)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的基本理论 |
1.概念界定 |
2.理论依据 |
二、农村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行为管理问卷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修订 |
1.数学课堂问题行为分类及修订 |
2.问卷题项设计与修订 |
3.教师版问卷维度与题项设定 |
4.学生问卷的维度与题项设定 |
(三)问卷调查对象及样本选取 |
1.样本地区师生情况简介 |
2.样本选取 |
(四)问卷发放与回收 |
(五)问卷结果统计 |
1.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 |
2.学生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 |
3.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现状的认识 |
4.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 |
5.教师对问题行为的管理 |
三、农村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行为管理存在问题 |
(一)教师课堂管理失范 |
(二)教师课堂管理情绪化 |
(三)学校课堂管理制度缺位 |
(四)学生自律性缺失 |
(五)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造成的后果严重 |
四、农村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行为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学校重视不到位,课堂管理制度难产 |
(二)教师教学水平不足 |
(三)教师课堂管理理念陈旧 |
(四)农村教师校本培训不足 |
(五)教师角色认同单一 |
(六)留守学生居多,家庭教育缺失 |
(七)教师课堂问题行为管理压力繁重 |
五、解决农村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行为管理问题的策略 |
(一)优化现状,环境为先 |
1.改善学校环境 |
2.促进家校联合,建立家长课堂 |
3.课堂氛围的养成 |
(二)提升农村教师专业能力 |
1.强化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
2.放下教师架子,蹲下来看学生 |
3.做课堂管理中的艺术家 |
(三)培养学生自控能力,协助学生自我管理 |
1.抓住问题根源,为学生自我管理扫除障碍 |
2.小组合作,互帮互助 |
3.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实现全员管理 |
六、结束语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中学生问题行为管理问卷调查(学生版) |
附录 B 中学生问题行为管理问卷调查(老师版) |
附录 C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 D |
致谢 |
(7)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和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英语动机调控策略 |
二、自我认同变化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情感过滤假说 |
二、自我调控学习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英语动机调控策略研究述评 |
一、国外英语动机调控策略研究 |
二、国内英语动机调控策略研究 |
第四节 国内外自我认同变化研究述评 |
一、国外自我认同变化研究 |
二、国内自我认同变化研究 |
第五节 国内外英语动机调控策略和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成绩的影响研究述评 |
一、国外英语动机调控策略和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成绩的影响研究 |
二、国内英语动机调控策略和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成绩的影响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一、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调查问卷 |
二、高中生自我认同变化调查问卷 |
三、SPSS21.0 |
四、Amos21.0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 |
第五节 研究过程 |
一、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
二、英语成绩的收集 |
三、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情况 |
一、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使用的整体情况 |
二、高低分组学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使用的差异 |
第二节 高中生自我认同变化情况 |
一、高中生自我认同变化的整体情况 |
二、高低分组学生自我认同变化的差异 |
第三节 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自我认同变化及英语成绩的相关性 |
一、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自我认同变化与英语成绩的皮尔逊相关情况 |
二、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自我认同变化与英语成绩的偏相关情况 |
第四节 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和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成绩的影响 |
一、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对英语成绩的影响 |
二、高中生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成绩的影响 |
三、高中生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动机调控策略的影响 |
第五节 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和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成绩的影响路径 |
第六节 分析与讨论 |
一、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使用的整体情况分析 |
二、高中生自我认同变化的整体情况分析 |
三、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自我认同变化及英语成绩的关系分析 |
四、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和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成绩的影响路径分析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教学启示 |
一、树立英语动机调控策略使用意识 |
二、开展多元教学,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
三、促进学生积极的自我认同发展 |
四、增强文化知识的输入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生自我认同变化调查问卷 |
附录3 英语成绩 |
致谢 |
(8)基于元认知策略的七年级名着阅读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关于“元认知与阅读”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元认知与语文阅读”的研究 |
1.3.3 关于“名着阅读”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深度访谈法 |
2 概念界定与价值分析 |
2.1 元认知概论 |
2.1.1 元认知 |
2.1.2 元认知策略 |
2.2 名着阅读 |
2.2.1 含义 |
2.2.2 名着阅读与整本书阅读 |
2.2.3 名着阅读与课外阅读 |
2.3 七年级名着阅读指导 |
2.3.1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 |
2.3.2 七年级指导的侧重 |
2.4 元认知策略指导名着阅读的价值 |
2.4.1 促进自主阅读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
2.4.2 改变传统片段精讲,优化语文课程 |
3 七年级名着阅读现状 |
3.1 教师指导的现状 |
3.2 学生阅读的现状 |
3.3 七年级名着阅读中元认知策略使用的现状 |
3.3.1 方案设计 |
3.3.2 结果分析 |
4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七年级名着阅读指导模式建构 |
4.1 示范性指导 |
4.1.1 教授元认知知识 |
4.1.2 提供训练流程图 |
4.2 指导读前计划 |
4.2.1 整体目标,预计结果 |
4.2.2 细化计划,选择策略 |
4.2.3 预设问题,分析任务 |
4.3 指导读中监控 |
4.3.1 注意力监控 |
4.3.2 理解监控 |
4.3.3 调节监控 |
4.4 指导读后反思评价 |
4.4.1 计划执行情况 |
4.4.2 过程调控能力 |
4.4.3 结果理解程度 |
5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七年级名着阅读指导试验 |
5.1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骆驼祥子》阅读指导 |
5.1.1 读前指导:明确目标,计划先行 |
5.1.2 读时指导:教授策略,监控理解 |
5.1.3 读后指导:反思评价,总结提升 |
5.2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七年级名着阅读指导试验效果 |
5.2.1 访谈评估 |
5.2.2 成绩对比 |
5.2.3 试验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思维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1.议论文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
2.议论文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
3.议论文写作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案例研究法 |
3.课堂观察法 |
(五)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思维培养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思维 |
2.思辨 |
3.思辨性思维 |
(二)议论文阅读教学与思辨性思维的关系 |
1.议论文与思维 |
2.议论文阅读教学与思辨性思维 |
3.议论文阅读中培养思辨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
(1)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辨析能力 |
(3)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
二、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思辨性思维培养的问题 |
(一)问卷调查情况介绍 |
1.调查对象与方法 |
2.调查内容 |
(二)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思辨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
1.学生缺少问题意识 |
2.学生缺少反思意识 |
3.缺少探究品质的培养 |
4.教师缺少思辨性思维教学观念 |
5.教师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较为欠缺 |
(三)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思辨性思维培养问题归因 |
1.对“标准答案”的追逐销蚀着学生的思考能力 |
2.“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
3.教师本身缺少思辨性思维 |
三、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思辨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
(一)思辨性思维特质之反思性——质疑精神的培养 |
1.预读文本,培养问题意识 |
2.设问激疑,启发学生思辨性思维 |
3.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
(二)思辨性思维特质之合理性——逻辑能力的培养 |
1.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
2.以写促思,加强思辨性思维训练 |
(三)思辨性思维特质之深刻性——探究品质的培养 |
1.比较阅读,促使学生辨析 |
2.通过课堂辩论,培养辨析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四、初一英语Unit(15-16)解疑(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文言文“名词活用”教学研究[D]. 吴雅倩.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2]闽剧音乐教学研究 ——以福州市艺术学校为例[D]. 庄诗淇. 集美大学, 2021
- [3]俯仰两无愧 ——夏丐尊、叶圣陶1930年代课外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D]. 黄依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优化研究 ——以廉江市S中学为例[D]. 陈小海.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唐诗中蕴含的初中生物学知识的挖掘与应用 ——以《唐诗三百首》为例[D]. 王苗苗. 延安大学, 2021(11)
- [6]农村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研究 ——以S市A区为例[D]. 任运甫.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高中生英语动机调控策略和自我认同变化对英语成绩的影响研究[D]. 张宇.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8]基于元认知策略的七年级名着阅读指导研究[D]. 何云霄.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思维培养研究[D]. 殷星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10]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泰国曼谷孔子课堂学习者汉语需求分析[D]. 沈晓芝. 福建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