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泵模型的简单方法

一种计算泵模型的简单方法

一、推求水泵型号的简易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周和祥[1](2019)在《深大沉井下沉阻力及其分布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沉井以其优越的承载性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越江跨海大桥工程中,但目前为止,深大沉井下沉阻力分布规律以及下沉设计计算理论还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对沉井下沉阻力及其分布特性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超千米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新结构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深水大截面沉井与基底土层相互作用性能研究”(2013G001-A-2)为依托,以新建沪通长江大桥主墩沉井基础为工程背景和研究对象,通过现场监测、离心模型试验、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系统地开展了深大沉井下沉阻力及其分布特性的研究,揭示了沉井下沉阻力分布规律,并提出了沉井下沉阻力的计算方法和理论。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分段函数对直壁式、阶梯式井壁的侧壁摩阻力的分布形式进行描述,提出了沉井侧壁摩阻力的实用计算模型,并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该实用计算模型可用于饱和砂土环境中沉井下沉计算。2.基于考虑剪胀效应的柱形孔扩张理论,利用刃脚底部土体单侧破坏的特点,推导出刃脚土阻力的解答,并利用现场监测结果以及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证明了理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基于土拱效应原理,采用非极限状态土压力理论与水平微分单元法对沉井侧壁土压力大小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推导得到了沉井侧壁土压力的理论公式,并利用现场监测结果以及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证明了理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公式适用于沉井埋深较大、沉井处于相对缓慢的下沉状态的工况。4.沉井刃脚土阻力分布规律研究(1)沉井刃脚土压力与刃脚所处土层性质、刃脚入土深度以及沉井埋深等因素有关,且在沉井下沉时刃脚土压力波动较大,而在沉井接高时刃脚土压力较为稳定;(2)沉井刃脚踏面土阻力与刃脚入土深度、沉井埋深均呈正相关关系;(3)刃脚斜面土压力随着刃脚入土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刃脚斜面越靠下位置土压力增大幅度越大,且随着沉井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刃脚斜面越靠下位置土压力增大幅度越大。刃脚斜面土压力沿刃脚斜面近似呈三次多项式分布形式;(4)当刃脚形状不变时,刃脚斜面踏面单位投影面积土阻力比为某一定值,在离心模型试验中取值为0.8。5.沉井侧壁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1)沉井侧壁土压力与沉井埋深、沉井姿态以及应力松弛效应有关,且在沉井下沉时侧壁土压力波动较大,而在沉井接高时侧壁土压力较为稳定;(2)直壁式井壁侧壁土压力在应力松弛效应的作用下表现为显着的非线性,并存在一个极大值,极大值出现位置约为2/3倍沉井埋深处。在极大值以上,沉井侧壁土压力随着入土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极大值以下,随着入土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最终减至约为极大值的2/3,总体呈上下小中间大的近似抛物线分布模式,应力松弛区在刃脚以上的影响高度≥5m。距刃脚越近,受应力松弛效应的作用越明显;(3)井壁外侧设置阶梯会导致阶梯以上及阶梯以下靠近阶梯位置处的侧壁摩阻力减小约50%,且侧壁摩阻力最大值出现位置下移。随着时间的增加,除阶梯以上靠近阶梯处侧壁摩阻力基本保持不变外,其余区域的侧壁摩阻力逐渐恢复,在阶梯以下靠近阶梯位置处的侧壁摩阻力甚至大于直壁式井壁的侧壁摩阻力。阶梯式沉井下沉计算时,应根据下沉时间选取不同的侧壁摩阻力折减系数,侧壁摩阻力折减系数l与沉井下沉时间tz之间的关系式为l=2.85×10-4tz+0.5,tz为与沉井下沉天数数值相同的无量纲量。下沉初期侧壁摩阻力折减系数较小,可取值为0.5,若沉井下沉总耗时较长,则下沉后期侧壁摩阻力折减系数取值相应增大;(4)沉井下沉至不同埋深工况下,随着沉井主动平动位移的增大,土压力逐渐减小,且在开始阶段减小速度较快,在位移大于0.8Sc后,土压力变化趋于平稳,主动土压力接近极限状态,随着沉井平动位移的增大,土压力不再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沉井被动平动位移的增大,土压力逐渐增大,且在开始阶段增大速度较快,在位移大于0.8Sc后,土压力变化趋于平稳,被动土压力接近极限状态,随着沉井平动位移的增大,土压力不再发生明显变化。

唐大华[2](2019)在《适应猕猴桃避雨栽培的光伏滴灌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光伏发电占用耕地资源,而将光伏发电与作物避雨栽培有机结合对解决光伏用地与农业耕地相冲突的问题具有前瞻性意义。本文选取金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设置光伏覆盖比例为19.8%(T1)、31.6%(T2)、39.5%(T3)和露天(CK)共4个处理,为了探明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生长规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利用Li-6400XT、SPAD等仪器设备对猕猴桃生长规律、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进行测试分析。针对无电网供电进行灌溉的地区,为了探究光伏滴灌系统的集成及应用,对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功率、灌溉首部系统的出口压力、流量、田间灌水的均匀性等进行测量分析。同时,为了探讨新形势下光伏发电与猕猴桃避雨栽培有机结合的环境、经济效益,以25年为生命周期,系统分析了CO2净减排当量,并对经济效益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基于以上试验、分析,取得以下结果:(1)揭示了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生长规律的影响。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SPAD值、生育期末的新梢直径、新梢摘心前的新梢累计生长长度无显着影响。生长后期的SPAD值一般稳定在60±5;生育期末,各处理的平均新梢的直径为12.0612.21 mm;新梢摘心前各处理新梢长度平均生长速率为2.672.82 cm/d。T1、T2、T3之间的叶片平均面积无显着差异,T1与CK无显着差异,T2、T3均显着高于CK(P<0.05)。采收时测得T3的猕猴桃体积显着低于CK(P<0.05),T1、T2与CK之间的猕猴桃体积无显着性差异。(2)定量比较了不同光伏覆盖比例下猕猴桃光合作用、产量及品质的差异。从光合作用日变化平均值来看,T1、T2、T3的净光合速率(Pn)相对CK分别降低了10.99%、18.22%、40.82%;T1、T2的蒸腾速率(Tr)相对CK增加了1.41%、6.97%,T3的Tr相对CK降低了18.24%;T1、T2、T3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相对CK降低了11.72%、22.72%、27.14%。T1与CK的猕猴桃产量无显着差异,T2的产量较CK约减产21.89%(P<0.05),T3的产量较CK约减产38.52%(P<0.05)。采用主成分权重法对品质指标综合分析,得到T1、T2、T3、CK的得分值分别为98.80、95.68、94.00、93.63,即光伏避雨栽培能提高猕猴桃品质,但随着光伏覆盖比例的增大,品质提高的程度逐渐下降。(3)优化了弱光照地区无高位蓄水池和无蓄电池的光伏滴灌系统技术参数。在本研究中,光伏阵列朝南安装,安装倾角为16°。压力补偿式滴头正常工作的水头范围为10-30 m,地势高差为5 m,因此可调压的范围为15 m。对于3个轮灌区的条件下,每个轮灌区的面积为10亩,系统的流量为10.58 m3/h。光伏发电系统采用11个光伏组件串联组成1串,共8串进行并联(共88块组件),在此条件下,为满足滴灌系统需求,首部系统出口压力水头最小为17.27 m、最大为32.27 m,相应的设置最低运行频率为33.60 Hz、最高运行频率为38.61 Hz。(4)评估了光伏避雨栽培猕猴桃的环境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试验区内CK、T1、T2、T3的净减排CO2当量分别为3.44、88.31、143.93、180.74 t hm-22 year-1,T1、T2、T3净减排CO2当量分别约为CK的26倍、42倍、53倍。T1、T2、T3的经济净现值(ENPV)均大于0,表明光伏避雨栽培猕猴桃在经济上可行。考虑环境效益时,CK、T1、T2、T3的ENPV分别为277796、292514、686221、905938元,其大小顺序为T3>T2>T1>CK;忽略环境效益时,CK、T1、T2、T3的ENPV分别为270839、117467、401091、547951元,其大小顺序为T3>T2>CK>T1。相对而言,低光伏覆盖比例在经济上抗风险的能力较弱,而高光伏覆盖比例减产比例较高,适中的光伏覆盖比例(31.6%)能保证在减产量不大的情况下增加综合的经济效益。综合猕猴桃产量、品质、环境和经济效益来看,适中的光伏覆盖比例(31.6%)为本研究中最佳的光伏覆盖比例。

袁芳[3](2018)在《西山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饮水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西山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干旱少雨,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多年来,该地区居民长期处于贫困缺水的生活状态。近年来,国家加大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将西山地区的饮水安全建设作为重点建设项目,于2010年建成了王台饮水安全工程,极大得改善了当地饮水条件,但随着当地畜牧业、养殖业等产业的发展,原工程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目前人民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西山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亟待解决。本文以西山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为背景,通过查阅文献,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地形图测量、地质勘探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应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的方法对项目建设进行可行性研究。首先依据水利行业相应的规程规范,确定项目规模及建设内容,采用对比法分析了各个环节的技术方案,论证了项目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其次,通过现场调查及当地同期信息价的收集,进行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收益估算、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通过国民经济评价及敏感性分析,分析项目在经济方面的可行性;最后,通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总结了类似公益性项目在技术经济方面的特点、研究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为类似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胡连检[4](2018)在《王家晒城市防洪排涝泵站工程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洪灾是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每年由于洪灾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长期以来,洪涝灾害都是中国治理自然灾害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人口高度集中,如果城市发生洪灾,就会导致大量的人口伤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城市防洪关乎到社会的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洪安全设施是维护城市稳定的基本条件。湘潭市岳塘区王家晒泵站的工程建设中,坚持“三区、三线、三业,突出发展三业”的基本思路,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经济强区、中心城区、文明新区”的发展目标。王家晒泵站作为湘潭市河东区的主力排涝泵站,对促进当地工农业生产,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面对城市排水管网配套滞后、河道排水不顺畅以及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各种隐患突出,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不利于城市的发展。防洪排涝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家晒泵站的工程设计直接关乎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的期待不断提高,就需要对排涝工程设计予以高度重视,可以保证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当城市出现内涝的时候,就会产生积水的现象。王家晒城市排涝方面存在缺陷,没有针对相关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城市排涝设计缺乏合理性,就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城市排涝系统。本论文的研究中,针对王家晒泵站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对工程的任务和规模进行阐述,深入研究工程布置以及建筑物的设计,水力机械、电工与金属结构的设计,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组织,工程投资概算,为城市排涝提供参考依据。

张运鑫[5](2018)在《黑龙江省建三江规模化稻区光伏提水灌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现有能源结构及供给模式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面对这些问题,各国政府纷纷做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决策。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以其分布广泛、清洁环保、可持续性强的优点,得到各国政府的青睐。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提水灌溉是未来光伏利用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基于太阳辐射强度日间变化的特点,结合黑龙江省建三江规模化稻区的实际情况,构建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控制面积模型及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成本/效益模型;提出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控制面积、溢出面积及光电互补条件下的系统最大控制面积三个概念。基于系统不同运行模式、不同情景方案对两个模型分别进行优化及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评估了建三江区域太阳能资源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适合开展光伏提水灌溉研究,并基于获得的太阳辐射资料,构建了日照分布函数模型,对研究区的逐日逐时太阳辐射数据进行了模拟。2.构建了光伏水泵提水效率模型结合光伏发电性能模型,剖析太阳能向水泵提水效能转换路径,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与水泵的输出功率之间的关联,提出光伏水泵提水效率模型。3.构建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控制面积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基于光伏提水灌溉系统PV发电性能模型和水泵提水效率模型,结合工程角度提出的水稻灌溉制度,构建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控制面积模型。针对构建的模型,对光伏系统功率进行优化计算。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受到水泵系统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的限制,太阳辐射强度、光伏板转换效率及光伏系统峰值功率并非越大系统效率就越高。4.提出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最大控制面积、溢出面积及光电互补模式下提水灌溉系统的最大控制面积三个概念。基于“一个因素+两种运行模式+三个情景方案”的理论分析框架,针对有公网覆盖地区开展的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提出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最大控制面积、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溢出面积及光电互补提水灌溉系统最大控制面积三个概念,为各种模式组合下的模型优化奠定理论基础。5.根据光伏提水灌溉系统各组成部分影响因素的特性,构建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成本/效益模型,基于“一个方案、两个模式、三种情景”分析理论,以光电互补模式为研究核心,对各优化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探索光伏提水灌溉系统双效控制方法。工程现状经济评价结果显示,光伏系统发电并网效益对系统评价影响较大,在今后光伏提水灌溉系统的推广过程中,要适当考虑光伏系统发电并网效益。针对75%灌溉保证率条件下的各个模式组合模型,基于PSO算法,对构建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成本/效益模型进行优化。优化目标各有不同。第一种和第二种情景方案优化目标为效益最大,此时灌溉效益明显,各参数取其极值,经济效益最大;第三种情景方案优化目标为效益费用比值为1时各参数取值最优。基于构建的成本/效益模型,针对光电互补情景模式,对各优化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光伏板价格参数随着价格下降,其边际效益逐渐增大;光伏发电并网电价不断增高,效益费用比值呈线性增长;公共电网电价参数在纯光伏提水灌溉系统运行模式下更为敏感。本研究取得的结论为在该地区推广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撑。

张玉胜[6](2017)在《面向山西大水网供水泵站水力特性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城市、农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而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水工程,在输配水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和效益。因此,我国各地兴建了大批的供水泵站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东深供水工程、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等。供水泵站一般具有输水流量大、扬程高、距离长、输水情况复杂、耗电量大等特点,一旦发生水锤事故将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深入研究供水泵站水力特性不仅成为一项重要课题,而且对供水泵站安全、经济运行及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外在泵站优化调度、水力过渡过程及水锤防护等方面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山西大水网中的辛安泉供水系统开展供水泵站水力特性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同型号水泵定速、不同型号水泵定速、同型号水泵变速、不同型号水泵变速运行等工况下水泵稳态数学模型的建立。(2)针对辛安泉供水系统的运行特性,建立水力过渡过程数学模型,基于特征线法的基本原理,对水力过渡过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3)建立液控蝶阀、超压泄压阀、进排气阀等三种不同水锤防护措施下的边界条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特点,并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为实现不同防护措施下水力过渡过程的计算机仿真计算提供依据。(4)根据已建立的稳态数学模型、水力过渡过程数学模型及初始、边界条件,应用Visual Basic 6.0编程语言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开发供水泵站水力特性分析系统软件。(5)以山西大水网辛安泉供水系统中的韩家园泵站为例,进行泵站稳态及水力过渡过程的数值模拟,为供水泵站优化调度、安全运行及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本文的研究成果已经在辛安泉供水系统的试运行中得到应用,为该供水系统的优化调度、安全运行及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需要说明的是,超压泄压阀在供水系统发生水锤条件下开启—关闭过程中引起的二次水锤是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

张莹[7](2016)在《元宝山露天矿坑涌水研究及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元宝山露天矿开采面积的逐渐增大,涌入矿坑中的水量逐渐增加,煤矿的安全生产受到威胁,所以研究该矿坑的涌水情况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在分析该矿矿区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对该矿的水文地质特征、矿坑涌水量、矿坑水防治等分别进行了分析、预测和研究。研究认为该矿坑的充水水源为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其中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为主要充水水源。采用回归分析法、数值法(GMS)和水均衡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分别为1.33× 108 m3/a、1.41× 108 m3/a、0.96× 108 m3/a,预测结果表明数值法(GMS)预测的结果最接近矿坑涌水量实际。从地表水和地下水防治两方面对矿坑水的防治措施进行综合研究,确定适合该矿实际情况的防水方案,并提出矿坑水综合利用的有效建议。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该矿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相似条件的煤矿生产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民[8](2015)在《杭州市七堡排涝泵站扩建工程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中认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在进一步增加,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杭州市区由台风及梅雨洪水导致的内涝不仅给城市防洪排涝产生了很大压力,同时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为了提高上塘河流域防洪排涝能力,迫切需要对杭州市七堡排涝泵站扩建工程进行设计,并对其环境影响作出客观评价,这项工作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归纳总结浙江省内外排涝泵站扩建工程项目实施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杭州市七堡排涝泵站实际情况,从可研方案入手,按照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从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施工组织设计、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及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杭州市七堡排涝泵站扩建工程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上塘河流域的暴雨洪水、排水模数、设计潮水位及泥沙的分析与计算,并结合排涝泵站工程运行现状分析,确定了杭州市七堡排涝泵站扩建工程的排涝规模为36m3/s,采用3×12m3/s装机方案;配水泵站采用4台机组,单机流量6m3/s,配水规模达到24m3/s;杭州市七堡排涝泵站扩建工程装竣工后,使排涝总量达到60m3/s的规模,以提高杭州市区的防洪排涝标准。(2)依据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确定了排涝泵站及其建筑物的级别、防洪(潮)标准及地震设防标准;在工程总体布置的基础上,通过对原配水泵站机电设备更新及排涝泵站装机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选用3台12m3/s装机流量的方案;从泵站建筑物布置、水力计算及基础稳定分析等方面,对各建筑物工程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对泵站工程变形及冲淤观测的安全监测要求。(3)从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及水电供应等方面分析了泵站扩建工程的施工条件,据此拟定了进水池、泵室、重力式出水池、压力出水箱涵、出江节制闸等主体工程施工的程序及方法,安排了施工总布置及其进度。(4)基于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的分析,分析预测了工程建设扰动及损毁水土保持面积、弃土、弃石及弃渣量及其对水土保持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兴建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期,而在工程投入运行后不会再产生水土流失;针对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问题,提了出防治目标、方案及监管措施。(5)分析与预测了泵站工程建设中噪声、废污水排放、扬尘及固废弃物等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在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便可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控制。因此,杭州市七堡排涝泵站扩建工程建设具可行性。

蒙忠欢[9](2015)在《太阳能变频水泵系统及其节能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决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就必须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利用将被当作今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太阳能水泵系统是一种典型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手段,主要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来驱动水泵运行。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水泵电机的调速技术当作节能的至关重要的手段,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性能等优点使其成为本设计的首选装置。本设计通过综合研究太阳能水泵系统和变频恒压调速系统,把两个系统有效结合运用在实际供水工程,对今后的发展很很大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本设计主要以WQ3-20-0.75的试验泵为基础,通过分析该试验泵的性能参数来对太阳能系统的合理配置,例如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逆变器、变频器的选取设计等,使其运行过程中能提供稳定电源。对试验泵进行性能参数和尺寸分析,对比分析几种供水方案,得出变频恒压供水是较符合运行条件和节能的方式,并对恒压设备的配置做出分析计算。最后根据两个系统合理有效的搭配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太阳能变频水泵系统,并对其进行成本比较和节能效果分析。通过对整个系统的设计、试验研究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出的节能效果分析验证,发现太阳能变频水泵系统节能效果显着,在实际应用中是经济可行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

成一雄[10](2015)在《面向山西大水网供水工程水锤计算机分析系统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中,水利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由于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匀,建立了大量长距离、高扬程的供水系统进行调水,使水资源得到重新分配。山西是一个多山少川的能源型省份,水资源对于山西来说尤为重要。“山西大水网建设”是山西省在“十二五”期间面对水资源短缺的挑战,提出的新的转型跨越发展目标。为提高供水能力,突破山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山西省提出构建黄河、汾河以及流经全省的河流互相联通的十大骨干供水体系,目前在建或者已建的骨干体系中,就不乏有大型的跨流域调水系统。2015年作为“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将为“十三五”的水利事业发展奠定基础,所以确保各供水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各项工作是重中之重。在供水系统中,水锤被列为“三害”(汽蚀、泥沙、水锤)之首。水锤发生时,管路中瞬间超常的压力上升或下降,无论是水泵机组还是管路元件都将面临极大的考验。泵站供水系统中,停泵工况下,在高点、低点、变坡点(简称“三点”)处会使压力管路中发生多处液柱分离(也称为大空腔现象)和断流空腔再弥合水锤,这种气液两相流在管路中的瞬态变化极其复杂,需要在深入研究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以确定各时段的水力特性参数。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稳态计算的工作点是水锤计算的基础水力参数,本文研究同型号水泵并联、同型号水泵变频并联、不同型号水泵并联三种工况下稳态运行工作点求解的数学模型。(2)研究供水泵站发生事故水锤时,水力过渡过程数学模型及其工程防护措施和非工程防护措施;并对水锤防护措施进行比选,分析相关防护措施边界条件。(3)以Visual Basic6.0为开发语言,SQL Sever2000为辅助工具,开发水锤数值模拟软件——“水锤计算机分析系统2015”。该系统功能齐全、性能可靠、操作简单、界面友善,基本实现水锤“一站式”计算,节省相关技术人员的计算周期。建立供水泵站稳态分析模块和水锤分析模块,可实现VB、SQL及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之间的交互,并实现各工况计算结果的数据导出、图形输出、曲线数据捕捉等功能。(4)以山西大水网建设中的乡宁供水工程为例,进行供水系统稳态、水锤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针对该系统水力特性提出较为合理的水锤防护措施,以期使该供水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本研究开发的水锤计算机分析系统还有很多不足,对于影响水锤计算参数计算的精准性及边界条件的多样化,以及对计算结果的试验验证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二、推求水泵型号的简易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求水泵型号的简易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深大沉井下沉阻力及其分布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背景
        1.2.1 沉井基础的应用发展概况
        1.2.2 课题的工程背景
    1.3 沉井下沉阻力研究现状
        1.3.1 沉井刃脚土阻力研究现状
        1.3.2 沉井侧壁摩阻力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沪通长江大桥沉井下沉期间现场监测与分析
    2.1 现场监测目的
    2.2 现场监测内容
    2.3 现场监测方案
        2.3.1 监测元件布置
        2.3.2 监测元件安装与保护
        2.3.3 自动化综合测试系统
        2.3.4 监测时间与监测频率
    2.4 现场监测结果与分析
        2.4.1 下沉曲线现场监测结果
        2.4.2 刃脚土压力现场监测结果与分析
        2.4.3 侧壁土压力现场监测结果与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沉井下沉阻力离心模型试验
    3.1 引言
    3.2 试验目的
    3.3 试验准备工作
        3.3.1 试验场地和试验设备
        3.3.2 模型箱设计
        3.3.3 加载系统
        3.3.4 试验模型设计
        3.3.5 试验土样
        3.3.6 监测传感器与布置方案
    3.4 试验过程
        3.4.1 试验方案
        3.4.2 模型制作
        3.4.3 预固结与下沉试验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1 侧壁土压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3.5.2 刃脚土压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3.5.3 沉井内外土面变形
    3.6 小结
第4章 基于柱形孔扩张理论的沉井刃脚土压力分析
    4.1 引言
    4.2 问题定义和基本假定
    4.3 考虑剪胀效应的柱孔扩张理论
        4.3.1 基本方程
        4.3.2 弹性阶段应力分析
        4.3.3 弹塑性阶段应力分析
        4.3.4 极限扩孔压力的确定
    4.4 刃脚土阻力推导
    4.5 计算理论的验证分析
        4.5.1 与现场监测结果的对比验证
        4.5.2 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
        4.5.3 参数敏感性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土拱效应的沉井侧壁土压力分析
    5.1 引言
    5.2 与井壁位移相关联的土体内摩擦角、土体与井壁界面摩擦角的确定
    5.3 沉井井壁外侧土拱效应
        5.3.1 主应力拱受力模型
        5.3.2 主应力拱应力分析
        5.3.3 应力拱的形状
        5.3.4 实用侧土压力系数
    5.4 基于水平微分单元法的侧壁土压力分析
        5.4.1 基本方程的建立
        5.4.2 应力松弛区的范围
        5.4.3 阶梯式井壁侧壁摩阻力分析
    5.5 计算理论的验证分析
        5.5.1 与现场监测结果的对比验证
        5.5.2 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
        5.5.3 参数敏感性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沉井下沉阻力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6.1 ABAQUS软件简介
    6.2 模型的建立
        6.2.1 模型方案
        6.2.2 材料属性
        6.2.3 初始地应力设置
        6.2.4 接触面设置
        6.2.5 边界条件设置
        6.2.6 网格划分
        6.2.7 沉井的下沉模拟
    6.3 计算结果与分析
        6.3.1 计算结果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对比
        6.3.2 沉井刃脚土压力计算结果分析
        6.3.3 沉井侧壁土压力计算结果分析
        6.3.4 沉井内外土体应力与变形计算结果分析
    6.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论文主要结论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适应猕猴桃避雨栽培的光伏滴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2.1 试验点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观测指标与方法
    2.4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第三章 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生长规律的影响
    3.1 不同光伏覆盖比例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3.2 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光强和光质的影响
    3.3 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叶片SPAD的影响
    3.4 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叶片叶面积的影响
    3.5 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新梢长度和直径的影响
    3.6 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体积的影响
    3.7 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光合作用的影响
    3.8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4.1 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产量的影响
    4.2 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4.3 不同光伏覆盖比例下猕猴桃品质综合评价
    4.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光伏滴灌系统集成及应用
    5.1 光伏滴灌系统集成
    5.2 光伏滴灌系统设计
    5.3 光伏滴灌系统应用
    5.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猕猴桃光伏避雨栽培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
    6.1 不同光伏覆盖比例下猕猴桃避雨栽培环境效益分析
    6.2 不同光伏覆盖比例下猕猴桃避雨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6.3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西山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
2 项目基本资料
    2.1 项目背景
    2.2 项目区自然条件
        2.2.1 地理位置
        2.2.2 经济社会状况
        2.2.3 水文及水源概况
        2.2.4 工程地质
    2.3 本章小结
3 项目任务及建设规模分析
    3.1 工程特点
    3.2 工程建设必要性分析
        3.2.1 工程区饮水现状
        3.2.2 工程区饮水存在的问题
        3.2.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3.3 建设任务和规模
        3.3.1 工程任务
        3.3.2 建设规模
    3.4 泵站取水流量和供水方式
    3.5 总体布局及主要建设内容
        3.5.1 泵站分级选择
        3.5.2 工程总体布局及建设内容
    3.6 本章小结
4 技术方案研究
    4.1 工程等级和标准
        4.1.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4.1.2 防洪标准及抗震标准
        4.1.3 供水流程
    4.2 工程选址及选线
        4.2.1 方案布置
        4.2.2 方案比选
    4.3 主要建筑物选型
        4.3.1 取水方案选择
        4.3.2 泵房型式的选择
        4.3.3 输水管选择
    4.4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4.4.1 工程总布置
        4.4.2 主要建筑物设计
        4.4.3 主要建筑物基础处理
        4.4.4 厂区边坡处理
        4.4.5 主要建筑物抗震设计
        4.4.6 输水管道设计
        4.4.7 已建输水管复核及原有管道巩固提升
        4.4.8 对外道路
    4.5 机电及金属结构
        4.5.1 水力机械
        4.5.2 电气
        4.5.3 金属结构和采暖通风
    4.6 消防、施工组织、建设征地
    4.7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劳动安全、节能
    4.8 工程管理
        4.8.1 已有工程管理现状
        4.8.2 工程管理方案
    4.9 本章小结
5 投资分析及经济评价
    5.1 投资估算
        5.1.1 编制原则
        5.1.2 基础价格
        5.1.3 材料及设备预算价格
        5.1.4 工程单价及取费标准
        5.1.5 工程投资
    5.2 经济评价
        5.2.1 概述
        5.2.2 评价原则和主要指标
        5.2.3 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
        5.2.4 基础数据
        5.2.5 国民经济评价
        5.2.6 敏感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4)王家晒城市防洪排涝泵站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究内容和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本资料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任务和建设必要性
    2.3 工程现状
    2.4 工程水文
        2.4.1 流域概况
        2.4.2 水文气象
        2.4.3 防洪及排涝标准
        2.4.4 防洪标准
        2.4.5 排涝标准
        2.4.6 设计洪水的计算
        2.4.7 设计水面线
        2.4.8 治涝水文分析计算
    2.5 工程地质
        2.5.1 工程地质条件
        2.5.2 场地地层构成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5.3 水文地质条件
        2.5.4 不良地质作用
        2.5.5 岩土工程评价
        2.5.6 王家晒泵站处场地工场程地质条件
第三章 工程布置及设计
    3.1 主要设计依据
        3.1.1 设计基本资料
        3.1.2 法律法规
        3.1.3 规程规范
        3.1.4 文件报告及其它
    3.2 工程布置
        3.2.1 工程总体布置
        3.2.2 主要建筑物
    3.3 工程设计
        3.3.1 设计方案比选
        3.3.2 进水池
        3.3.3 泵室
        3.3.4 出水压力箱涵
        3.3.5 低排涵闸设计
        3.3.6 电气设计
        3.3.7 金属结构设计
第四章 工程管理设计
    4.1 工程管理设计依据
        4.1.1 法律法规和文件
        4.1.2 规程规范
    4.2 工程建设期管理
        4.2.1 组织机构
        4.2.2 工程建设管理
    4.3 工程运行期管理
        4.3.1 工程管理范围
        4.3.2 工程保护范围
        4.3.3 管理单位任务
    4.4 工程检查及观测
    4.5 防汛责任
    4.6 管理制度
        4.6.1 堤防管理制度
        4.6.2 涵闸、电排站管理制度
第五章 施工组织
    5.1 施工条件
        5.1.1 工程条件
        5.1.2 自然条件
        5.1.3 技术供应条件
    5.2 施工导流
    5.3 基坑排水
    5.4 料场选择与开采
    5.5 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5.5.1 泵站工程施工
    5.6 施工总体布置
    5.7 施工进度
        5.7.1 进度编制原则
        5.7.2 工程进度计划安排
第六章 工程投资概算
    6.1 编制依据
        6.1.1 设计概算编制原则和依据
        6.1.2 基础单价的计算依据
    6.2 投资概算
第七章 结论
第八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黑龙江省建三江规模化稻区光伏提水灌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能源与环境问题
        1.1.2 可再生能源利用
        1.1.3 光伏发电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光伏提水灌溉系统
    2.1 光伏板发电系统
        2.1.1 太阳能电池简介
        2.1.2 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2.1.3 太阳能电池分类
    2.2 逆变器系统简介
    2.3 追踪系统分类
        2.3.1 固定式光伏阵列
        2.3.2 光伏跟踪系统
    2.4 电力输入形式分类
        2.4.1 DC系统
        2.4.2 AC系统
    2.5 能量储存设施分类
        2.5.1 直接驱动
        2.5.2 电池耦合
        2.5.3 蓄水设施
    2.6 水泵机组类型
        2.6.1 地面水泵
        2.6.2 深井水泵
    2.7 田间灌溉系统
第三章 研究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太阳能资源评估
        3.2.1 月太阳总辐射量
        3.2.2 年太阳总辐射量
        3.2.3 太阳能资源评估
    3.3 太阳日辐射与数据分析
        3.3.1 逐时数据汇总与逐日数据相关分析
        3.3.2 日照分布函数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伏提水灌溉模型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
        4.1.4 作物种植和灌溉
    4.2 试验布置与资料搜集
        4.2.1 试验布置
        4.2.2 资料搜集
    4.3 光伏提水灌溉模型构建
        4.3.1 光伏发电性能模型
        4.3.2 控制器转换模型
        4.3.3 水泵性能模型
        4.3.4 光伏水泵提水效率模型验证及效果评价
        4.3.5 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控制面积模型构建
    4.4 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控制面积优化模型及敏感性分析
        4.4.1 优化模型
        4.4.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成本/效益模型研究
    5.1 成本/效益模型介绍
        5.1.1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5.1.2 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5.1.3 光伏提水灌溉项目成本的概念及其他相关理论
    5.2 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成本/效益模型构建
        5.2.1 光伏提水灌溉系统运行模式分析
        5.2.2 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成本/效益分析流程
        5.2.3 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成本/效益模型构建
    5.3 基于效益费用分析的光伏提水灌溉系统模型优化研究
        5.3.1 原始PSO算法
        5.3.2 模型优化
        5.3.3 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5.4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5.4.1 光伏板价格参数敏感性分析
        5.4.2 光伏发电并网电价参数敏感性分析
        5.4.3 公网电价参数敏感性分析
    5.5 光伏提水灌溉系统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5.5.1 社会效益
        5.5.2 生态效益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1 理论研究方面
        6.3.2 政策方面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期间主要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致谢

(6)面向山西大水网供水泵站水力特性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泵站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1.2.2 泵站水锤计算研究现状
        1.2.3 泵站水锤防护措施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泵站稳态运行数学模型
    2.1 稳态运行概述
        2.1.1 稳态概述
        2.1.2 水泵工作点调节
        2.1.3 水泵变速调节特性
    2.2 稳态运行数学模型
        2.2.1 同型号水泵定速运行
        2.2.2 同型号水泵变速运行
        2.2.3 不同型号水泵定速运行
        2.2.4 不同型号水泵变速运行
        2.2.5 复杂水泵运行
第三章 泵站水力过渡过程数学模型
    3.1 水锤概述
    3.2 水锤基本方程
        3.2.1 运动方程
        3.2.2 连续方程
    3.3 特征线法
        3.3.1 特征线法概述
        3.3.2 特征线法解水锤基本方程
第四章 供水系统水锤数值模拟初始及边界条件的建立
    4.1 初始条件
        4.1.1 同型号水泵初始条件
        4.1.2 不同型号水泵初始条件
    4.2 水泵边界条件
        4.2.1 同型号定速运行水泵边界条件
        4.2.2 不同型号定速运行水泵边界条件
    4.3 出水池边界条件
    4.4 不同水锤防护措的边界条件及数学模型
        4.4.1 液控蝶阀边界条件及数学模型
        4.4.2 超压泄压阀边界条件及数学模型
        4.4.3 进排气阀边界条件及数学模型
第五章 供水泵站水力特性分析系统软件的开发
    5.1 开发语言的选择
    5.2 数据库的选择
    5.3 供水泵站水力特性分析系统软件
        5.3.1 软件功能及主界面
        5.3.2 稳态计算模块
        5.3.3 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模块
第六章 山西大水网辛安泉供水系统水力特性分析
    6.1 辛安泉供水系统工程概况
    6.2 韩家园泵站水力特性分析主要参数
        6.2.1 泵站设计参数
        6.2.2 泵站水力特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6.3 韩家园泵站稳态运行数值模拟及分析
        6.3.1 泵站稳态运行数值模拟
        6.3.2 泵站稳态运行分析
    6.4 韩家园泵站水力过渡过程数值模拟及分析
        6.4.1 泵站水力过渡过程数值模拟
        6.4.2 泵站水力过渡过程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泵站稳态运行数值模拟基本结论
        7.1.2 泵站水力过渡过程数值模拟基本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附录

(7)元宝山露天矿坑涌水研究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文地质工作研究现状
        1.2.2 矿坑涌水量预测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矿区概况
    2.1 位置与交通
    2.2 自然地理条件
    2.3 地质条件特征
        2.3.1 地层
        2.3.2 构造
        2.3.3 岩浆岩
    2.4 煤层
3 水文地质特征
    3.1 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3.1.1 含水层
        3.1.2 隔水层
    3.2 地下水的赋存与分布规律
    3.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3.4 水文地质类型
    3.5 矿区充水因素分析
        3.5.1 充水来源
        3.5.2 充水通道
4 矿坑涌水量预测
    4.1 预测方法的确定
    4.2 回归分析法
        4.2.1 非线性回归简介
        4.2.2 多元非线性回归过程
    4.3 数值法(GMS)
        4.3.1 GMS软件简介
        4.3.2 井田三维地质建模
        4.3.3 模型的识别、检验
        4.3.4 矿坑涌水量预测
    4.4 水均衡法
        4.4.1 参数选取
        4.4.2 地下水综合补给量
        4.4.3 地下水综合排泄量
        4.4.4 地下水蓄变量
        4.4.5 水均衡分析
        4.4.6 矿坑涌水量预测
    4.5 预测结果评价
5 矿坑水防治及综合利用建议
    5.1 地表水防治
    5.2 地下水防治
    5.3 矿坑水综合利用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杭州市七堡排涝泵站扩建工程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
    2.1 区域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1.3 河流水系
        2.1.4 工程地质条件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2 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 工程建设现状
        2.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2.3 工程建设的迫切性
    2.3 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
        2.3.1 工程建设任务
        2.3.2 工程建设规模
第三章 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3.1 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
        3.1.1 工程等级和标准
        3.1.2 地震设防标准
    3.2 工程总体布置
        3.2.1 工程场址
        3.2.2 工程总布置
    3.3 建筑物工程
        3.3.1 建筑物布置
        3.3.2 设计计算
        3.3.3 基础工程
        3.3.4 安全监测
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
    4.1 施工条件
        4.1.1 自然条件
        4.1.2 对外交通
        4.1.3 通航要求
        4.1.4 水、电供应条件
    4.2 主体工程施工程序及方法
        4.2.1 土方工程
        4.2.2 进水池
        4.2.3 泵室
        4.2.4 重力式出水池
        4.2.5 出水箱涵
        4.2.6 内河连接段
    4.3 施工总布置及进度
        4.3.1 施工总布置
        4.3.2 辅助企业
        4.3.3 土石方平衡
        4.3.4 施工占地
        4.3.5 施工场地布置规划
        4.3.6 施工总进度
第五章 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5.1 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预测
        5.1.1 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
        5.1.2 水土流失预测
    5.2 水土流失防治原则及目标
        5.2.1 防治原则
        5.2.2 防治目标
    5.3 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5.4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设计
        5.4.1 总体方案布置
        5.4.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5.4.3 分区防治措施
        5.4.4 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
        5.4.5 水土保持管理
第六章 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6.1 环境影响分析与预测
        6.1.1 环境影响分析
        6.1.2 生态及水土流失
    6.2 环境保护对策
        6.2.1 施工期环境影响与防治措施
        6.2.2 工程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太阳能变频水泵系统及其节能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太阳能简介及太阳能目前利用现状
        1.2.2 光伏水泵系统的研究
        1.2.3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太阳能变频水泵系统的设计
    2.1 技术基础
    2.2 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设计
        2.2.1 太阳能电池板的选型
        2.2.2 蓄电池的选用
        2.2.3 逆变器的选择
        2.2.4 变频器的特性与选择
        2.2.5 太阳能独立供电部分
    2.3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
        2.3.1 供水方案的选择
        2.3.2 变频调速原理
        2.3.3 水泵变频调速的节能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试验测试设备与研究方法
    3.1 整个试验装置
        3.1.1 试验装置
        3.1.2 试验设备设计系统
    3.2 试验仪器
    3.3 试验项目
    3.4 试验方法
        3.4.1 性能试验测试方法
        3.4.2 变转速试验方法
        3.4.3 出口恒压实验方法
    3.5 试验数据
        3.5.1 测量数据
        3.5.2 转速n变化对试验泵性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阳能变频水泵系统的节能效果分析
    4.1 太阳能变频水泵系统的节能分析
    4.2 转速调节与水泵参数的变化
        4.2.1 H-Q曲线的变化
        4.2.2 轴功率N-Q曲线的变化
    4.3 试验数据处理及节能效果分析
    4.4 成本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面向山西大水网供水工程水锤计算机分析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水锤研究现状
        1.2.1 水锤计算研究现状
        1.2.2 水锤防护措施研究现状
        1.2.3 水锤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稳态分析系统的建立
        1.3.2 全特性曲线库与阀门阻力特性曲线库的建立
        1.3.3 水力过渡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1.3.4 水力过渡过程防护措施边界条件的确定
        1.3.5 实现计算结果的可视化及对各类办公软件的交互
第二章 供水工程稳态运行数学模型
    2.1 稳态运行概述
    2.2 稳态运行数学模型
        2.2.1 水泵基本特性曲线
        2.2.2 泵站管路特性曲线
        2.2.4 并联水泵求解数学模型
第三章 供水泵站工程水锤数值模拟研究
    3.1 水锤概述
    3.2 水锤计算数学模型
        3.2.1 水锤计算基本方程
        3.2.2 特征线法计算水锤
    3.3 水泵边界条件数学模型
        3.3.1 初始条件
        3.3.2 水泵边界条件(无阀防护)
    3.4 影响水锤计算的重要参数
        3.4.1 水锤波速
        3.4.2 机组转动惯量
        3.4.3 水泵全特性曲线数据
        3.4.4 摩阻系数
第四章 水锤防护措施及其边界条件
    4.1 工程类防护措施
        4.1.1 管线合理布置
        4.1.2 增设调压塔
    4.2 非工程类防护措施
        4.2.1 水锤消除器防护
        4.2.2 空气罐
        4.2.3 液控缓闭止回阀
        4.2.4 进排气阀防护
        4.2.5 金属爆破膜片
        4.2.6 增加惯性飞轮
    4.3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比选
    4.4 防护措施数学模型
        4.4.1 两阶段液控止回阀关闭数学模型
        4.4.2 进排气阀数学模型
第五章 “水锤计算机分析系统 2015”软件开发
    5.1 编程语言及匹配软件选择
        5.1.1 开发环境及编程语言选择
        5.1.2 数据库选择
        5.1.3 Visual Basic 数据库开发技术
    5.2 “水锤计算机分析系统 2015”系统设计
        5.2.1 系统需求分析
        5.2.2 系统目标及功能分析
        5.2.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5.2.4 系统主要模块计算流程图
    5.3 “水锤计算机分析系统 2015”界面展示及功能介绍
        5.3.1 “水锤计算机分析系统 2015”计算步骤
        5.3.2 “水锤计算机分析系统 2015”功能介绍
第六章 “水锤计算机分析系统 2015”在乡宁供水工程中的应用
    6.1 乡宁供水工程概况
        6.1.1 工程概况
        6.1.2 供水工程输水管线布置
    6.2 寿阳供水工程水锤数值模拟主要技术参数
        6.2.1 供水泵站设计参数
        6.2.3 供水工程水锤数值模拟的主要内容及工况
    6.3 乡宁供水工程数值模拟及计算结果分析
        6.3.1 泵站稳态运行计算
        6.3.2 泵站水力过渡过程数值模拟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四、推求水泵型号的简易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大沉井下沉阻力及其分布特性研究[D]. 周和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2]适应猕猴桃避雨栽培的光伏滴灌技术研究[D]. 唐大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8)
  • [3]西山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D]. 袁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4]王家晒城市防洪排涝泵站工程设计[D]. 胡连检.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5]黑龙江省建三江规模化稻区光伏提水灌溉研究[D]. 张运鑫.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8(12)
  • [6]面向山西大水网供水泵站水力特性优化研究[D]. 张玉胜.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1)
  • [7]元宝山露天矿坑涌水研究及防治[D]. 张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3)
  • [8]杭州市七堡排涝泵站扩建工程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D]. 张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9]太阳能变频水泵系统及其节能效果的研究[D]. 蒙忠欢.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10]面向山西大水网供水工程水锤计算机分析系统开发研究[D]. 成一雄.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标签:;  ;  ;  ;  ;  

一种计算泵模型的简单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