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使用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倪慧珏[1](2022)在《优质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置管血液肿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置管血液肿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血液肿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 按单双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9例,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 回顾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护依从性、满意度分别为92.31%、94.87%, 均高于常规组的51.28%、79.49%, 干预后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 置管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行PICC置管时, 同时给予血液肿瘤患者优质护理可降低各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林鹤,林鹿[2](2021)在《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经颈外静脉穿刺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颈外静脉行PICC, 对照组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插管行PICC, 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经颈外静脉行PICC置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携带方便,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增加治疗信心。经颈外静脉行PICC是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理想的输液途径。
黄玉芬,向宇俊,周红琴,夏姗姗,楼妍[3](2021)在《重症患儿外周静脉置管冲管与封管的最佳证据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外周静脉置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s, PVCs)是指导管头端置于外周静脉内的置管, 广泛应用于危重及长期输液者输注液体、药物、营养液及血液制品等, 是住院患儿最常见的用药途径。由于婴幼儿外周静脉细小、血管壁通透性大、不易固定、维护难度大, 外周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1], 例如静脉炎发生率为6%16.7%;静脉渗出在新生儿的发生率高达78%, 其中43%患
吴蓓雯,叶向红,李素云,邵小平,唐小丽,谌永毅,秦莉媛,戚倩,曹伟新[4](2021)在《提高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临床管理实践的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口服营养补充是无肠内营养禁忌证的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患者首选的营养治疗。患者的依从性是影响口服营养补充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提高患者对口服营养补充的依从性对于实现营养治疗目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受到来自患者、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制剂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临床实践情境中患者对口服营养补充的依从性并不理想,亟待进一步规范口服营养补充的临床管理实践,以提升患者对口服营养补充的依从性,具体内容包括:(1)营养治疗的最佳团队建设;(2)口服营养补充治疗计划实施前的患者评估;(3)口服营养补充患者的健康教育;(4)口服营养补充不耐受症状的预防与处理;(5)影响营养素摄入的疾病和症状的处理;(6)提高患者对制剂接受度的方法;(7)患者的随访与监测。
丛明华[5](2021)在《肠外营养安全性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肠外营养是临床所有科室营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改善患者营养摄入和营养状况,改善患者临床结局。肠外营养是风险最大的用药方式之一,涉及患者群体广泛,处方组分多样,配比复杂等问题,不同专业医生对适应证把握、处方组分、输注途径选择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可能导致肠外营养相关用药的安全性问题,使用不当甚至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或死亡。为提高中国临床医生使用肠外营养制剂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肠外营养应用的临床获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专家制订了本共识。内容主要根据我国营养诊疗现状、国内外发表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药学、营养、护理等领域的专家经验和意见,采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xford Center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OCEBM)分级标准,围绕肠外营养的适应证、配制、输注途径选择、并发症处理等方面制订推荐意见,旨在为国内肠外营养临床应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依据。
吴唯,施卸丽,汪佳伟[6](2021)在《不同导管末端位置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置管效果和并发症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导管末端位置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置管效果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新生儿10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新生儿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末端的位置情况将其分为中心组(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系统附近,83例)和非中心组(导管末端位于非中心静脉系统附近,18例)。比较两组新生儿非计划性拔管率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并对拔管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心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非中心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性拔管新生儿中,非中心组的静脉外渗发生率显着高于中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导管末端位置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置管效果影响不大,对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不产生影响,非中心组新生儿静脉外渗的发生率高于中心组。
Working Group o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g on Infusion Therapy in Children;Nursing Group of Pediatric Branch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enter for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at Children’s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7](2021)在《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说明1前言输液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静脉通路是临床最常应用的治疗性操作,具有操作相对便捷、患儿痛苦少、可以迅速给药及药物起效快等优势,在诊疗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儿童年龄跨度较大,发育认知水平的不同、患儿家庭照顾能力的差异、护士置管技术和维护水平等原因,均会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患儿及家庭带来痛苦。因此,需要临床实践者对静脉输液治疗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应用已有科学证据,确保患儿静脉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促进静脉治疗质量和护理学科体系发展。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8](2021)在《严重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操作和管理的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指出严重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是预防烧伤休克、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进行静脉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虽然深静脉置管已经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尚无标准和规范化的操作和管理流程。为更科学、规范地指导严重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操作和管理,本共识编写组组织以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为主的国内烧伤界专家,主要从深静脉导管类型及置管部位的选择、置管操作方法、导管维护、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进行讨论,形成本共识,以期为严重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操作和管理提供实践依据和指导。
程兰[9](2020)在《局麻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肿瘤患儿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麻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敷在4岁以上血液恶性肿瘤患儿行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以更好的减轻儿童置管时引起的疼痛,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期间就诊于江西省某三甲医院血液科4岁以上需PICC置管的血液恶性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置管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利多卡因注射液组(以下简称注射液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以下简称乳膏组)、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以下简称联合组),每组各30例。注射液组按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常规局麻法进行,即穿刺血管后破皮前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皮下注射局麻;乳膏组置管前60min在患儿置管侧皮肤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外敷,之后用温水把乳膏清洗干净再行置管;联合组结合注射液组和乳膏组局麻方法,置管前行乳膏外敷,置管中行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麻。比较三组患儿一般资料、置管中4个疼痛点疼痛评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完成时间、置管后并发症产生及置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1、三组患儿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臂围、导管置入部位、导管体外及体内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三组基线资料相当,有可比性。2、三组患儿置管中疼痛评分(分)为非正态分布,使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注射液组穿刺血管5.00(3.00,5.25)、皮下局麻7.00(5.00,7.00)、刀片破皮3.00(3.00,4.00)、插血管鞘3.00(3.00,4.00);乳膏组穿刺血管3.00(2.00,4.25)、刀片破皮4.00(3.00,5.00)、插血管鞘5.00(4.00,5.00);联合组穿刺血管3.00(2.00,4.00)、皮下局麻3.00(2.00,3.00)、刀片破皮2.00(2.00,3.00)、插血管鞘2.00(2.00,3.00)。注射液组和乳膏组比较,注射液组在破皮和插入血管鞘时疼痛评分优于乳膏组(P=0.039、0.003);乳膏组在穿刺血管时疼痛评分优于注射液组(P=0.003);联合组和注射组、乳膏组比较,前组各个点疼痛评分均优于后两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三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分别为注射液53.3%、乳膏组50.0%、联合组83.8%。注射液组和乳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6);联合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远高于注射液组和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06)。4、三组患儿置管完成时间(min)分别为注射液组21.30(18.60,26.50),乳膏组24.75(20.52,27.92),联合组18.50(17.20,20.22)。注射液组和乳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7),联合组完成时间优于注射液组和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0)。5、三组患儿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注射液组23.3%、乳膏组20.0%、联合组13.3%;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6)。6、三组患儿置管前后收缩压差值(mm Hg)分别为注射液组13.33±6.75、乳膏组18.23±6.03、联合组8.53±4.09;舒张压差值分别为注射组11.20±6.32、乳膏组15.80±4.96、联合组7.73±4.79。注射液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值均优于乳膏组,联合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值均优于注射液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三组患儿置管前后心率差值(次/min)分别为注射液组12.77±5.16、乳膏组16.17±4.44、联合组9.30±5.35。注射液组心率差值优于乳膏组,联合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值优于注射液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儿童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中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麻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敷可有效缓解置管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刺激、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完成时间、稳定生理性指标,为患儿后续治疗及战胜疾病的信心起了积极促进作用,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谭悦[10](2020)在《肿瘤放化疗患者经颈内与锁骨下入路两种输液港植入方法的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肿瘤放化疗患者经颈内与锁骨下入路两种输液港植入方法的比较,并针对常见并发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以期为静脉输液港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参考。方法:(1)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行静脉输液港植入的1711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入路分为锁骨下静脉入路组(n=1414)和颈内静脉入路组(n=297),两组均进行12个月随访。记录两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肿瘤类型、身体质量指数、既往有深静脉或PICC穿刺史、体力状况(ECOG)评分等,对上述相关资料统计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从而对两种不同入路植入输液港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对常见并发症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414例锁骨下静脉入路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44%;297例颈内静脉入路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两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平均手术时间锁骨下静脉入路组和颈内静脉组分别为12.79±5.65min和19.23±8.62min,统计学有显着差异(P<0.05);平均导管留置时间锁骨下静脉组和颈内静脉组分别为11.09±2.13月和11.18±1.98月,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锁骨下入路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颈内组相比,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锁骨下入路组置管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与颈内组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首次穿刺失败率与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既往置管史具有相关性(P<0.05);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感染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ECOG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仅与患者的既往置管史具有相关性(P<0.05);(6)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临床使用效果与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肿瘤类型、ECOG评分、既往置管史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经锁骨下与颈内静脉入路植入静脉输液港均具有很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率均较低,两种植入方式均安全可行。经锁骨下静脉入路较经颈内静脉入路植入输液港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具有一定的操作优势。而两者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上均无明显差别。(2)静脉输液港临床使用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首次穿刺成功率与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既往置管史相关;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ECOG评分相关;血栓发生率与患者既往置管史相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使用效果与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相关。
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使用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使用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6)不同导管末端位置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置管效果和并发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2.1 置管方法 |
1.2.1.1 置管材料 |
1.2.1.2 置管准备 |
1.2.1.3 置管操作 |
1.2.1.4 置管后固定 |
1.2.2 静脉治疗方法 |
1.2.2.1 中心组 |
1.2.2.2 非中心组 |
1.2.3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新生儿拔管情况比较 |
2.2 两组非计划性拔管新生儿相关情况比较 |
2.3 两组新生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1 不同导管末端位置对置管效果不产生影响 |
3.2 不同导管末端位置导致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不同 |
3.3 不同导管末端位置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不产生影响 |
(7)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
1前言 |
2应用人群 |
3适用人群 |
4制定时间 |
5文献检索数据库和起止时间 |
6利益关系声明 |
7指南制作经费来源 |
8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说明 |
8.1基于系统评价的证据质量 |
8.2基于专家共识的证据质量 |
8.3推荐强度 |
9版本说明 |
10相关定义 |
10.1外周静脉输液装置(peripheral venous access device)经外周静脉置管、导管头端未到达腔静脉的输液装置。 |
10.1.1外周静脉短导管(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PIVC) |
10.1.2中长导管(midline catheter,Midline) |
10.2中心静脉输液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CVAD) |
10.2.1脐静脉导管(umbilical catheter,UVC) |
10.2.2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
10.2.3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或非隧道式中心静脉装置(nontunneled 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NTCVAD) |
10.2.4隧道式中心静脉装置(tunneled central venou saccess device,TcCVAD) |
10.2.5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ed venous device,TIVD) |
10.3非外周输注药物 |
10.4外周输注药物 |
10.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 |
10.5.1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 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 |
10.5.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 |
10.5.3血液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 |
10.6 CLABSI发生率计算公式 |
10.7 CVAD相关性血栓[3] |
11静脉治疗团队 |
11.1静脉治疗团队定义 |
11.2静脉穿刺困难 |
11.3高风险静脉治疗 |
11.4静脉治疗护士 |
11.5静脉治疗团队建制 |
11.6静脉治疗团队职责体系 |
11.6.1临床操作职责 |
11.6.2质量控制职责 |
11.6.3培训教育职责 |
11.6.3.1培训方案 |
11.6.3.2规范化操作流程 |
11.6.3.3住院和居家患儿静脉治疗教育清单 |
11.6.3.4知情同意 |
12静脉治疗装置的选择 |
12.1儿童主要血管通路的局部解剖如图1。 |
12.2输液装置 |
12.3静脉输液装置的选择原则 |
13感染的预防 |
13.1安全配置药物的环境准备 |
13.2静脉输液治疗中对手卫生的基本要求 |
13.3消毒液的选择 |
13.4输液治疗中的标准预防措施 |
14血管通路的置入和拔除 |
14.1血管通路的置入 |
14.1.1置管环境的准备 |
14.1.2手卫生 |
14.1.3置管部位消毒 |
14.1.4最大无菌屏障 |
14.1.5置管过程相关技术 |
14.1.5.1导管类型 |
14.1.5.2置管方法 |
14.1.5.3镇痛 |
14.1.6血管通路装置穿刺部位 |
14.2血管通路的拔除 |
14.3拔管过程中的相关技术 |
15血管通路使用和维护 |
15.1有效冲管和封管 |
15.2无菌操作技术(接头) |
15.3导管敷料 |
15.4导管有效固定 |
16输液治疗中的特殊预防措施和有害药物、废弃物的处理 |
17导管并发症 |
17.1 CLABSI |
17.2导管相关性血栓 |
17.3其他并发症 |
18指南工作组及其职责 |
18.1指南工作组的组成 |
18.2指南工作组的职责 |
18.2.1核心专家组主要工作 |
18.2.2共识专家组主要工作 |
18.2.3审稿专家组主要工作 |
18.2.4文献初筛护士 |
19文献筛选结果 |
20 GRADE评价工具[108] |
21更新计划 |
22指南的制定主要事件时间表 |
23指南工作组 |
24附表 |
(9)局麻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肿瘤患儿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解释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PICC应用及疼痛干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PICC应用及疼痛干预国内研究现状 |
1.4 探讨的主要问题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样本来源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样本量的计算 |
2.3 分组方法 |
2.4 研究工具及指标 |
2.4.1 一般资料 |
2.4.2 评价指标 |
2.5 伦理原则 |
2.6 干预内容和步骤 |
2.6.1 注射液组 |
2.6.2 乳膏组 |
2.6.3 联合组 |
2.7 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 |
2.7.1 资料收集 |
2.7.2 质量控制 |
2.8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三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三组患儿疼痛程度比较 |
3.3 三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 |
3.4 三组患儿置管完成时间比较 |
3.5 三组患儿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
3.6 三组患儿置管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
3.7 三组患儿置管前后心率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三组患儿置管中四个疼痛点镇痛效果分析 |
4.2 三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分析 |
4.3 三组患儿置管完成时间分析 |
4.4 三组患儿置管后并发症产生情况分析 |
4.5 三组患儿PICC置管对血压和心率方面的影响 |
4.6 疼痛与置管成功率、完成时间、血压及心率的关系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6.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利多卡因局麻在 PICC 置管中缓解疼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肿瘤放化疗患者经颈内与锁骨下入路两种输液港植入方法的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 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锁下组与颈内组的临床资料比较 |
3.2 锁下组与颈内组的手术效果比较 |
3.3 锁下组与颈内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 |
3.4 锁下组与颈内组置管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
3.5 影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临床使用效果单因素分析 |
3.6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影响因素及常见并发症赋值说明 |
3.7 影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临床使用效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
4.2 经颈内与锁骨下入路植入输液港并发症分析与干预 |
4.3 输液港临床使用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4.4 提高输液港临床使用效果的干预措施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输液港植入路径及临床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四、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使用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优质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置管血液肿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 倪慧珏.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02)
- [2]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林鹤,林鹿.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23)
- [3]重症患儿外周静脉置管冲管与封管的最佳证据应用[J]. 黄玉芬,向宇俊,周红琴,夏姗姗,楼妍.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11)
- [4]提高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临床管理实践的专家共识[J]. 吴蓓雯,叶向红,李素云,邵小平,唐小丽,谌永毅,秦莉媛,戚倩,曹伟新.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1(05)
- [5]肠外营养安全性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 丛明华.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1(05)
- [6]不同导管末端位置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置管效果和并发症的影响[J]. 吴唯,施卸丽,汪佳伟. 中国妇幼保健, 2021(16)
- [7]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全文替换[J]. Working Group o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g on Infusion Therapy in Children;Nursing Group of Pediatric Branch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enter for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at Children’s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21(01)
- [8]严重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操作和管理的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中华烧伤杂志, 2021(02)
- [9]局麻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肿瘤患儿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D]. 程兰. 南昌大学, 2020(01)
- [10]肿瘤放化疗患者经颈内与锁骨下入路两种输液港植入方法的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D]. 谭悦. 苏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