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期间公安科技步步高(论文文献综述)
程江莲[1](2021)在《江西赣方言民俗语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蒙[2](2020)在《笑的风》文中认为致读者二○一九年七月八月,我写完中篇小说《笑的风》近八万字。同年十二月发表于《人民文学》杂志。杂志卷首语特别提到,此作"是一篇显然具有长篇容量的中篇小说"。二○二○年一月、二月,《笑的风》分别被《小说选刊》与《小说月报》选载。同时出现了一个在我写作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发表与选载后的小说,把我自己迷上了,抓住了。我从发表出来的文本中,发现了那么多蕴藏
魏巍[3](2020)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沪剧(1949~197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沪剧作为上海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从清代中期到民国期间,大致经历了从民间小调到花鼓戏、滩簧、申曲和沪剧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沪剧以演出“西装旗袍戏”而闻名上海滩。西装旗袍戏以表现现代都市生活为主要内容,部分剧目是由时事新闻和外国电影改编而来,因此深受上海市民的欢迎。在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沪剧同其他戏曲一道参与了由政府发起的“戏曲改造”运动。国家通过“戏改”的实施以及社会运动的发起,对沪剧生态进行整顿,沪剧剧团和艺人对此积极回应。在过渡时期,政府对剧场、影院的改造极大地改变了戏曲演出市场,上海戏曲界出现危机。在危机中,民间剧团纷纷加入国营,从而确立了剧团的国营体制。自1957年初至1958年夏,在经历了剧团交区、县管理和整顿清理中小剧团以及成立戏曲学校等一系列措施后,沪剧剧团和艺人的整体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之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发起,剧团参加“六边”活动,艺人观念得以重塑,同时剧团群众创作了大量质量低下的业余作品。在工厂和农村地区,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在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发展后,进入到“浮夸风”阶段,并出现了生产与宣传之间的矛盾。在调整时期,沪剧演出剧目和艺人观念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复,群众业余活动演出和生产之间的矛盾得到较好解决,但整体依然具有贴近政治、反映现实和不平衡性的发展特征。在1963年、1964年“两个文艺批示”发出后,文艺政策较前期斗争气氛明显加强。在文艺大批判下,沪剧积极演出现代戏,同时组成小分队下乡、下厂演出,江青选中沪剧《芦荡火种》和《红灯记》推出了革命样板戏,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动。在文革前期,沪剧剧团、艺人、演出活动受到“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冲击,演出停止、剧团撤销、艺人受到批判,红卫兵运动兴起。在文革后期,由余下的专业剧团人员和业余创作力量一起创作演出的少数沪剧小戏,成为这一时期沪剧演出的主体。
邱铁鑫[4](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周晓瑾[5](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认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王玉良[6](2017)在《跨境·体认·交互 ——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1945-195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战结束后,随着《中美商约》的签订,好莱坞电影再次垄断了上海市场。但由于时局的突变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好莱坞电影伴着中国政权的更迭,很快又结束了这种短暂的辉煌。从1945年8月至1950年11月,这五年是好莱坞电影在上海风云突变的关键时期,它大起大落的戏剧性的变化,不仅受当时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了各种政治话语掣肘。鉴于此,本论文抛开了传统的线性述史方式,而是通过对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宏观考察和微观分析,以块状模式建构基本的论述框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探讨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审查和发行方面的问题,详细分析它在上海市场中的准入环节;第二章则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放映出发,分析了战后好莱坞电影的跨地景观,并以《中华万岁》和《天国之路》为例,诠释这种“流动”的影像所隐含的政治娱乐属性;第三章主要围绕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接受这一主题展开,不仅分析了上海观众的观影心理和影迷文化,同时也探讨了战后中国社会对好莱坞的批评模式;第四章以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宣传与市场竞争为核心,并通过“义映”这一个案分析,说明好莱坞电影在竞争中的妥协策略。论文第五章论述战后中美电影的交互态势,探讨了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回应,并详述了好莱坞摄影师黄宗沾来华拍摄《骆驼祥子》的始末。本论文把战后的上海电影市场,视为一个开放的话语体系,不再以中国电影为关照核心,而是把好莱坞电影推到了前景舞台。通过对好莱坞电影的考察,来比较和反观中国的本土电影。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研究,以历时性为经、共时性为维,从发行、放映、接受、竞争和交互等方面,综合考察它在上海市场的具体样态。通过比较的方法重写电影史,既是当下中国电影史书写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探究中美电影交流的一个重要切口。建构早期中国电影史,有必要把好莱坞的影响纳入其中。在一种比较电影史观的引领下,探析战后中美电影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具体问题,对考察当下的中美电影关系,不无裨益。
洪星[7](2014)在《定罪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以定罪中的非确定性类型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定罪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因此理论研究不能紧紧停留在静态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上,更要把目光放在定罪的实践上,对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回应。基于这个认识,本文无意构造完整的定罪论体系,不求面面俱到地对定罪理论进行全面论述,而是从定罪实践中的问题出发,对定罪理论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再以此为基点,围绕定罪实践中存在问题较多的“非确定性”现象及与之相应的“非确定性定罪”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定罪的类型,论述了非确定性定罪存在的必然性及其价值。其次对法律规范中存在的非确定性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较全面梳理了非确定性因素在法律规范中寓居的空间范围,为区分确定性定罪和非确定性定罪提供了较明确的参考。随后,结合调研和实际案例考察了非确定性定罪的运行状态,指出其存在的主要不足和问题,进而提出规范非确定性定罪的总体构想。笔者不惧学力所限,对定罪中的非确定性现象展开研究,非为标新立异,实盼本文能抛砖引玉,引起刑法学人对非确定性定罪问题的更多关注。第一章首先对定罪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指出定罪是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为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依据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规定,根据证据认定行为事实并进而认定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行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及罪数的活动。同时对定罪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定罪具有体现司法的使命性、能动性、受实体与程序要素双重制约等几个方面的特征。此外还对定罪中的基本原则、考量因素等一般性规则进行了探讨。提出定罪应遵循以法律为边界、以政策为指导、以社会效果为检验的三个基本原则。分析了考量因素在定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别论述了社会形势、被害人情况、犯罪人格、社会舆论以及地域差异对定罪的影响。第二章首先提出了定罪类型的概念,在考察两大法系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实际上也存在确定性定罪和非确定性定罪两种类型:一种事实认定清楚,行为性质确定,法律界限明确,或者虽有些模糊但已通过解释予以明确的情况下作出的认定。这种类型的定罪在法律适用上具有刚性要求,定罪的结果具有确定性;另一种是由于在证据采信、证明标准、行为性质等方面存在两可性、不确定性,或者是在法律规定存在模糊、滞后、竞合,法律解释没有明确或解释本身留有空间以及前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下作出的认定,或者虽然法律规定明确,行为性质确定、法律适用也没有问题,但司法机关根据刑事政策进行“出罪”认定的情形。这种类型的定罪在法律适用上带有选择性、裁量性或者变通性,定罪相对不确定。前者即为确定性定罪,后者则是非确定性定罪。笔者接着分析了非确定性定罪具体表现,指出非确定性定罪复又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第一种,定罪依据的法律(包括司法解释)规范是明确授权性的,司法机关可以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果中进行选择,这样的规范中,往往具有“可”、“可以”等字样;第二种,对法律概念、构成要件等因素需要进一步明确、补充或者重新解释;第三种,证据采信、证明标准等方面存在两可性、不确定性,因而使得在事实认定中带有裁量性;第四种,行为性质处于模糊地带,一时难以确定;第五种,根据刑事政策的需要,考虑其它一些因素将某些明确符合分则规定的行为作非罪化处理的情况。为进一步认识两种定罪类型,笔者还论述了非确定性定罪和确定性定罪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对非确定性定罪价值进行了考量。第三章对法律规范中存在的非确定性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较全面梳理了非确定性因素在法律规范中寓居的空间范围,从而有助于人们区别确定性定罪和非确定定罪,防止借非确定性定罪而滥用定罪权。在实体法领域,首先分析了刑法总则犯罪定义中的非确定性因素,特别指出了刑法十三条但书规定在定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对刑法分则中的非确定性因素进了分类梳理,分别从罪状、构成要件要素、罪量要素等角度分析了刑法规范中存在的非确定性因素。在程序法规领域,笔者在分析比较国内外立法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证据标准和证据规则。指出了导致在证明过程中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在证明标准方面存在没有层次性、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在证据规则方面存在证据能力、证据可采信等规则不完善等问题。第四章对定罪的实践进行了考察。主要围绕事实认定、行为定性和法律适用等几个方面的案例进行考察。共选取了十四个案例,分析了具体案例中的非确定性因素、处理程序、经过、结果及理由。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司法人员定罪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定罪工作机制、规则中存在违背司法定罪规律的地方;对非确定性定罪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认定规范等。第五章针对非确定性定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非确定性定罪的总体构想。第一,立法与刑法学上的完善。在刑法总论部分增加犯罪的具体认定,完善分则规定减少非确定因素;第二,应规范实体法律解释。首先要进行司法解释的转向,改变司法解释大包大揽的局面,将部分非确定性定罪的解释权放给司法人员;其次要对司法解释进行统一规范;再次应确立司法人员学理解释的基本原则;最后,应注重发布非确定性定罪的案例指导;第三,对定罪程序性问题进行完善。应完善事实认定的标准,建立分层次的证明标准,增强其操作性,进一步完善证据规则;第四,应树立正确的定罪理念,建立权重价值规则,改革或完善定罪的具体工作制度、规则,以避免司法权的滥用。
陈明强[8](2013)在《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图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收集到的623份(443种)结婚证书实物为第一手图像研究材料,在田野考察、图像分析与文献理论研究的三者互动中,对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历史脉络、证件制式、文书格式、认证要件、版式构成、色彩特征、造型手法、图案题材和字体类型等各方面做描述和分析。第一章从婚姻、婚姻成立的程序与方式及结婚证书的出现与发展等方面,对结婚证书的历史脉络进行详细梳理。第二章至第四章,将新中国结婚证图像研究分为建国初期十七年(1949-1965)、“文革”及之后的“徘徊”时期(1966-1978)和“改革开放”之后(1979-至今)三个时期。在对不同时期的结婚证书图像进行合理阐释时,将之置于恰当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社会变动中,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考察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图像本身的影响。从情景的表现、观念的传达、画面的组织和图像套式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寻找出图像演变的内在动力,认识结婚证图像内容和功能的变换,从中显现婚姻制度的变革,婚姻观念的变化,婚姻生活的时代风貌,政治意识形态的宣扬策略的转变,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揭示婚姻合法性缔结与国家政治合法性的构建之间的关联。第五章经过对结婚证制式类型、印制工艺、文书格式、认证要件(印鉴、印花税票和照片)等多方面的分析和总结,呈现作为婚姻“被证明”的物化形式的结婚证书,如何逐步成为形式合法,要件齐全的婚姻合法性认证的法定证件。第六章至第七章,通过对版式类型、版面图像套式、版式设计特点、色彩特征、造型手法和图案元素(吉祥图案、政治符号、外来图案和美术字图案)的归纳和分析,呈现出结婚证设计者如何将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国家意识形态的宣扬和文艺政策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图像发挥出教化、规范、维系和调节的功能。总之,结婚证的图像内容,作为一个浓缩的特殊时期的历史景观,与中国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环境相联系,不仅反映出不同时期婚姻管理政策,还暗含许多其他内容,如新旧文化的交融与对抗,文艺政策的转变,以及统治阶层对于现代化认识的演化过程等。结婚证图像承担着证明两性合法婚姻关系之外的功能,它反映了图像演变与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权威、政治合法性之间的关联。可以说,结婚证图像的演变,呈现的是国家统治力量在各个时期,将其政治合法性的确立、巩固和加强与夫妻婚姻缔结的合法性确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邢恩源[9](2013)在《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文中指出柯庆施于“文革”之前主政上海及华东十余年,是建国以后毛泽东最为赏识的地方领导人之一。1949年后,柯庆施先后担任南京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1953年初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1954年10月调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从1956年起,柯庆施的政治生涯开始如日中天,在风起云涌的政坛上备受瞩目:他积极支持毛泽东对“反冒进”的批评,严厉指责所谓的“右倾保守主义”。1957年在上海贯彻毛泽东“引蛇出洞”反右方针,成为反右派运动主将。同年12月因发表《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得到毛泽东的夸奖。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柯庆施语出惊人地提出:“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大力树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他全力支持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在1958年夏天放出华东钢铁产量八百万吨的“大卫星”,对毛泽东要求当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一 0七0”万吨起了决定性影响。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他首创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口号。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一方面对“大跃进”百般维护,另一方面严厉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他对刘少奇有关大跃进运动的总结报告表示不满,并希望继续跃进;1963年,为响应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新倡导的“阶级斗争”,提出“大写十三年”口号,在华东迅速掀起现代戏运动,为“文革”的爆发奠定了广泛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此后,他与江青合作在上海打造“文化革命的试验基地”,并提携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基本形成了日后上海“文革”的政治构架。在他的大力支持与运作下,上海成为“文革”爆发的重要策源地。柯庆施的举动深得毛泽东的赏识,地位也随之不断攀升。1956年中共“八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上他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60年开始担任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同时继续兼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成为响当当的华东“第一人”。1965年初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关于柯庆施的学术研究很具有典型意义。他是当时中共地方党政负责人中的一员,其表现出的政治姿态带有某种普遍性,只是更加突出和激烈而已。随着毛泽东“继续革命论”理论的变相发展,中共的执政主旨思想越来越急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急于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共中央及地方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主动或被动地遵循毛泽东的指导思想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党内大环境的制约下,柯庆施一方面揣摩毛泽东的心态,一再表达迎合性的极“左”言论,进而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彻底贯彻毛泽东所提出的各项“左”的政治方针,一直冲在历次政治运动的最前沿。但是,不可否认,在柯庆施的身上又充满了秉承“左”的路线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相互之间的矛盾。作为建国后在地方上最积极支持和拥护毛泽东极“左”路线的代表,柯庆施在1956—1965年间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说明了他的实际行动完全符合毛泽东的政治理念,是毛泽东政治思想在地方上的具体实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共党内,政治生态已经很不正常,整个社会在“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申富强[10](2012)在《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尝试着从执政理念、执政体制、执政方略、执政基础、执政风险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局部执政实践和在全国执政后历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执政实践,认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旧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握了当时中国社会运动的规律,寻找到了“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革命道路,进而实现了中国革命胜利并领导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又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新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执政主题,在历经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全面执政实践中,再次把握了当代中国社会运动的规律,走上了一条“与时俱进,用发展服务人民,科学对待政权”的特色执政道路,指引中共实现了长期执政,取得了辉煌的执政成就。这条道路,笔者将其称之为:“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同时并认为,这条道路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创新,而且还是中国共产党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主要论述了本文选题的缘由和开展研究的意义以及当前的相关研究现状。认为时代需要研究这个课题。它的提出使中国特色道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理论整体,并使得总结和论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正确把握中国社会运动规律而从革命走向执政的历史更全面、更科学、更贴切,更符合逻辑,更具有说服力。研究这一课题,不仅能全面科学地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而且能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更好地把握执政规律,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孕育与诞生。本章从回顾国民党丧失大陆执政地位的原因着手,然后从执政理念、执政体制、执政方略、执政基础、执政风险五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局部执政、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及其在解放战争时期领导创建新中国前夜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认为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孕育和萌芽阶段,不仅为新中国成立后全面执掌国家政权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而且实现了其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革命道路到执政道路的转变,影响了其建国后的执政实践。第三章:开局与转折。本章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由正确到失误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实现了执政道路的转折的执政实践。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更加认识到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执政愿望是美好的,在成功实施社会主义改造方略后,由于中国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执政的认识还不全面,导致了后来在执政实践中忽左忽右,以至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执政失误。这一时期,其执政体制虽受到了严重破坏,但其执政基础依然牢靠,对执政风险的措施依然有力,并积累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总体上还是取得了较大执政成绩,并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执政道路的成功转折,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合格的执政党。第四章:演进与拓展。本章主要探讨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不断演进和成功拓展的执政实践。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排除了左和右的干扰,牢牢把握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执政主题,恢复和完善了执政体制,成功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执政方略,开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落实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三步走”宏伟蓝图,并取得了辉煌的执政成就,执政基础继续扩大和巩固,对执政风险的预防措施进一步完善,为其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增强,执政道路充满了无限希望。第五章:结语与展望。本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实践意义,并尝试界定“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涵义,实现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并指出这条道路和特色革命道路一起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的必然选择。同时,根据当前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的实际,指出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和不断变化的执政环境,科学对待政权,走符合自身实际国情的特色执政道路,否则就会不可避免地丧失执政地位、断送执政道路。中国共产党正是牢牢把握了这一点,从而对未来继续长期执政实现执政理想充满信心,同时也给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事业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二、“九五”期间公安科技步步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五”期间公安科技步步高(论文提纲范文)
(2)笑的风(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春风飘扬“喜”从天降 |
第二章大媳妇的力量与风景 |
第三章暖和的小家家 |
第四章动荡年代的平安与幸福 |
第五章啊!北京 |
第六章患病见真情 |
第七章一曲温柔《乡恋》痴 |
第八章嘛事儿啊,他妹子 |
第九章大上海、《小街》、蓬拆拆 |
第十章火星、仙女、窑子货 |
第十一章只不过是想念你 |
第十二章一九八五年西柏林地平线上 |
第十三章洲际饭店梦幻曲 |
第十四章滚石击打爱情生猛 |
第十五章枪杀了也是爱了 |
第十六章离婚过堂 |
第十七章拳打脚踢目标清 |
第十八章为妇女出气“哈勒绍” |
第十九章要不,你还是回去吧 |
第二十章快意咏新歌 |
第二十一章神秘的烤箱究竟要烤什么呢 |
第二十二章幸福总是携带着一点尴尬 |
第二十三章至人无梦 |
第二十四章神童现身满乾坤 |
第二十五章谁为这些无端被休的人妻洒泪立碑 |
第二十六章田园将芜胡不归 |
第二十七章玉堂春暖餐厅 |
第二十八章金丝雀与外语桥 |
第二十九章不哭 |
(3)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沪剧(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沪剧剧团的国营运动(1949-1956) |
第一节 沪剧的“戏曲改造” |
一、“戏改”的背景 |
二、“戏改”下的沪剧生态 |
三、“戏改”中的沪剧演出 |
第二节 剧团国营体制的确立 |
一、剧场改制前的沪剧 |
二、戏曲危机中的国营 |
小结 |
第二章 群众路线下的沪剧(1957-1963) |
第一节 文艺政策摇摆中的沪剧 |
一、沪剧剧团的交区管理与整顿 |
二、沪剧艺人观念的重塑 |
三、政策摇摆中的剧目 |
第二节 群众业余文化活动中的沪剧 |
一、业余沪剧活动的发展概况 |
二、业余沪剧活动的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走向样板戏的沪剧(1963-1976) |
第一节 文革前的沪剧 |
一、文艺大批判下的沪剧演出 |
二、从《芦荡火种》到《沙家浜》 |
第二节 文革中的沪剧 |
一、“文艺黑线专政论”下的剧团和艺人 |
二、样板戏时期的沪剧演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5)《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跨境·体认·交互 ——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1945-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跨国“通行证”:从审查到发行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概观 |
一、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历史追溯(1897-1945) |
二、《中美商约》与好莱坞电影的涌入 |
第二节 电检制度与好莱坞电影的审查 |
一、国民政府对好莱坞影片的检查 |
二、新政府对好莱坞影片的审查 |
三、电影审查与好莱坞电影的文化碰撞 |
第三节 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发行 |
一、“中央电影服务处”的发行垄断 |
二、好莱坞电影的独立发行 |
三、个案分析:战后米高梅公司的影片发行 |
第二章“流动”的影像:跨境的娱乐与政治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的“跨地”景观 |
一、“流动”的影像:好莱坞电影的“跨地”属性 |
二、好莱坞电影的中国想象 |
三、跨境的娱乐与政治 |
第二节 《中华万岁》的政治文化隐喻 |
一、主题阐释的政治性导向 |
二、叙事表达的类型性杂糅 |
三、演员选取的文化性趋同 |
第三节 交互的“场域”:《天国之路》的跨文化想象 |
一、时空建构中的交互想象 |
二、认同焦虑与身份政治 |
三、文化博弈与“现代性”启蒙 |
第三章 视觉权利:影像的接受与批评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与上海观众 |
一、好莱坞电影的“上海情结” |
二、上海观众的审美心理 |
三、摩登风情与“在地心理”的缝合 |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与影迷文化 |
一、好莱坞影迷的生成 |
二、影迷的凝视与“镜像”明星 |
三、《影迷传》:好莱坞影迷的个案研究 |
第三节 战后中国社会对好莱坞的批评模式 |
一、“个体式”批评 |
二、“集体式”限制 |
三、“全国性”审判 |
第四章 市场博弈:好莱坞电影的宣传与竞争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的市场宣传 |
一、跨国语境中的电影宣传 |
二、杂志宣传的“在地化”策略 |
三、好莱坞电影的影院宣传 |
第二节 竞争格局中的好莱坞电影 |
一、战后上海市场中的影院格局 |
二、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竞争 |
三、欧洲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博弈 |
第三节 竞争与妥协:好莱坞电影的冬赈“义映” |
一、冬赈“义映”:官方话语的市场介入 |
二、中美电影“义映”之比较 |
三、“义映”的意义和影响 |
第五章 镜像认知: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回应 |
第一节 战后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回应 |
一、交流与互动:战后中国影人的跨国之旅 |
二、《假凤虚凰》:从国内纠纷到美国之行 |
三、借鉴好莱坞:从故事改编到类型模仿 |
第二节 战后中国电影中的“黑色”元素 |
一、战后好莱坞“黑色电影”在中国 |
二、中国电影对好莱坞“黑色电影”的模仿 |
三、中国电影对好莱坞“黑色电影”的变异 |
第三节 眷念与反哺:黄宗沾与早期中国电影 |
一、折戟 1948:黄宗沾与电影《骆驼祥子》的创作始末 |
二、黄宗沾与变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
三、离散与怀乡:跨国影人的身份转喻 |
结语 |
附录一:战后上海电影大事记(1945-1950) |
附录二:1946-1948 年间的《电影片检查暂行标准》 |
附录三:战后放映好莱坞影片的上海电影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定罪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以定罪中的非确定性类型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定罪概述 |
1.1 定罪的概念、特征 |
1.1.1 定罪的概念 |
1.1.2 定罪的特征 |
1.2 定罪的原则与考量因素 |
1.2.1 定罪的基本原则 |
1.2.2 定罪的考量因素 |
2 定罪的类型——以确定性和非确定性为标准的划分 |
2.1 两大法系定罪类型的考察 |
2.1.1 大陆法系国家的定罪类型 |
2.1.2 英美法系国家的定罪类型 |
2.1.3 两大法系定罪类型考察之启示 |
2.2 我国的定罪类型 |
2.2.1 定罪中的不同情形 |
2.2.2 两种不同定罪类型的区别与联系 |
2.3 非确定性定罪的价值 |
2.3.1 体现刑法自身的适应性要求 |
2.3.2 刑事政策落实的重要途径 |
2.3.3 实现个案正义 |
2.3.4 促进法律的发展完善 |
3 非确定性因素的实证分析 |
3.1 实体法领域 |
3.1.1 刑法总则犯罪定义 |
3.1.2 刑法分则内容 |
3.2 程序法领域 |
3.2.1 刑事证明标准 |
3.2.2 刑事证据规则 |
4 非确定性定罪的实践——基于案例的考察 |
4.1 关于事实认定的案例与评析 |
4.1.1 证明标准的确认 |
4.1.2 证据规则的运用 |
4.2 行为定性和法律适用的案例与评析 |
4.2.1 罪与非罪的认定 |
4.2.2 此罪与彼罪的区分 |
4.2.3 其他类型案例 |
本章小结 |
5 规范非确定性定罪的总体构想 |
5.1 刑法立法方面 |
5.1.1 在刑法总论部分增加犯罪具体认定的内容 |
5.1.2 在刑法分则部分减少非确定性规定 |
5.2 法律解释和案例指导方面 |
5.2.1 司法解释问题及其解决 |
5.2.2 学理解释的基本原则 |
5.2.3 注重非确定性定罪运用的案例指导 |
5.3 程序法方面 |
5.3.1 定罪标准的完善 |
5.3.2 证据规则的完善 |
5.3.3 关于疑罪问题的澄清与处理 |
5.4 念和机制方面 |
5.4.1 树立正确的定罪理念 |
5.4.2 建立权重价值规则 |
5.4.3 完善工作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原因 |
第二节 关于课题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结婚证书 |
(二) 图像 |
(三) 意识形态 |
(四) 政治合法性 |
二、研究范围 |
(一) 考察对象的界定 |
(二) 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基本分期 |
第三节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一、学术研究状况 |
二、对研究现状的总结陈述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一) 田野考察法 |
(二) 图像学方法 |
(三) 文献考察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结婚证书的历史脉络 |
第一节 婚姻、婚姻成立的程序与方式 |
一、婚姻 |
二、婚姻成立的程序与方式 |
(一) 结婚 |
(二) 结婚的程序与方式 |
1. 革命根据地与现行的婚姻登记制度的关系 |
2. 婚姻登记制度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结婚证书的出现与发展 |
一、媒证 |
(一) 媒神 |
(二) 媒人 |
(三) 媒场 |
(四) 媒物 |
二、中国传统“婚书”简述 |
(一) 婚书的概念及其他称谓 |
(二) 中国历代有关“婚书”的文献 |
三、清末民初的“官制婚书” |
(一) 太平天国“合挥” |
(二) 清末民初“官制婚书”推广的历史 |
四、“结婚证书”提法的出现 |
第二章 承前启后,新中国新气象——建国初期十七年(1949—1965) |
第一节 承前启后 |
一、吉祥图案的沿用 |
二、版面制式的借鉴 |
第二节 新中国新气象 |
一、代表“新政权”的政治符号 |
二、新的花卉图案和花边形式 |
三、新的婚姻法规 |
四、新的社会面貌 |
(一) 夫妻形象 |
(二)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
第三节 新政权光芒下的婚姻缔结 |
一、新政权下的“洞房”,喜庆的婚姻“私生活” |
二、传统元素与新政权符号共生关系,政治合法性的确立和巩固 |
第三章 火热的“革命”气质——“文革”及之后的“徘徊”时期(1966—1978) |
第一节 火热的“革命”气质 |
一、图案元素的变更 |
(一) 原有政治符号的变化 |
(二) 新政治符号的出现 |
二、绚丽与简朴并存的版面 |
(一) 红绿黄三色搭配的版面 |
(二) “红光亮”色调与“节俭”风格 |
三、证本式制式与分段式版面 |
第二节 “革命”运动下的婚姻缔结 |
一、权力空间的营造与转变 |
二、领袖颂歌中的婚姻祝福 |
(一) 权力空间的核心与政治合法性的巩固 |
(二) 领袖注视下的规训之城 |
第四章 “春风”带来的“大一统”——“改革开放”之后(1979—2004) |
第一节 “春风”送暖——政治符号的消减,吉祥图案的回归(1979—1985) |
第二节 统一管理——结婚证统一制式与管理的过程(1986——2004) |
第三节 法律规范下的婚姻缔结 |
一、“奖状”变“证件”—婚姻与契约 |
(一) “一分为二”—传统契约制式与婚书制式的关系 |
(二) 婚姻的契约性 |
二、“政治干预”与“法律规范” |
(一) 国家干预减弱,公权力对私权利把控的转变 |
(二) 法制的规训,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转变 |
第五章 证书的形式要件 |
第一节 证书制式 |
一、制式类型 |
(一) 奖状式 |
(二) 证本式 |
二、包装种类及材料 |
三、尺寸 |
四、印刷工艺和印制单位 |
五、纸张 |
第二节 文书格式 |
一、建国前婚书的文书格式 |
(一)、民国婚书的文书格式 |
(二)、革命根据地结婚证的文书格式 |
二、新中国结婚证书的文书格式(1949—2003十种不同的文书格式) |
第三节 认证要件 |
一、印鉴(印章、指纹与签名) |
二、印花税票 |
三、夫妻照片 |
第六章 版式构成 |
第一节 版式 |
一、版式类型 |
二、版面图像套式 |
第二节 版式设计特点 |
一、对称与均衡 |
二、节奏与韵律 |
三、主观处理的比例 |
四、四季采花的时间观 |
五、多方位的空间处理 |
第三节 色彩运用 |
一、结婚证的色彩布局 |
(一) 字体颜色 |
(二) 内芯,封面和封底的底色 |
(三) 边框颜色和封面封底中单独出现的图案颜色 |
二、色调类型 |
第四节 造型手法 |
第七章 图案 |
第一节 吉祥图案 |
一、人物神祗 |
二、祥禽瑞兽 |
三、花卉果木 |
四、文字符号 |
第二节 政治符号 |
一、标志类 |
二、人物类 |
三、生产生活物象 |
第三节 外来图案 |
第四节 美术字 |
一、美术字体类型与布局 |
二、美术字内容 |
(一) 婚姻法内容 |
(二) 政治内容 |
第五节 图像的功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去世后的哀荣 |
一、病逝成都 |
二、超乎常规的葬礼 |
三、死因重提 |
第二节 出身和早期经历 |
一、出身 |
二、新潮学生 |
第三节 家庭和工作作风 |
一、简朴的家庭生活 |
二、勤恳的工作作风 |
第二章 早期生涯 |
第一节 峥嵘岁月 |
一、见到列宁 |
二、年轻的共产党员 |
三、在“王明路线”时期 |
第二节 延安整风之中 |
一、与刘少奇“结怨” |
二、延安整风的开展 |
三、被“抢救” |
第三节 石家庄的“试验田” |
第三章 在南京的日子 |
第一节 主政南京 |
一、刘少奇的一封电报 |
二、接管南京 |
三、基层政权的建立 |
四、恢复生产 |
五、推动城市转型 |
第二节 江苏省委书记任上 |
一、中共高层“过渡”时间上的分歧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 |
第三节 推行农业合作化 |
一、“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
二、为江苏互助合作运动打下基础 |
三、推行统购统销工作 |
第四章 在上海初显身手 |
第一节 初露锋芒 |
一、入主上海 |
二、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
三、上海的“对资改造” |
四、“论十大关系”对上海的影响 |
第二节 关于反右运动 |
一、整风运动 |
二、鼓励鸣放 |
三、反右主将 |
四、上海反右派风暴 |
第五章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 |
第一节 柯庆施与大跃进运动兴起 |
一、“主要矛盾”问题 |
二、乘风破浪 |
三、批评反冒进 |
四、无限崇拜 |
五、“急先锋” |
第二节 城市大跃进的楷模 |
一、上海进入“大跃进” |
二、“一0七0”指标的提出 |
三、大炼钢铁 |
四、“技术革命” |
五、“全国一盘棋” |
第三节 上海农村人民公社化 |
一、推波助澜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短暂的纠“左” |
四、不服输 |
第六章 庐山会议后的继续跃进 |
第一节 庐山会议 |
一、再度转向 |
二、上海反右倾斗争 |
三、打击刘顺元 |
第二节 继续跃进 |
一、工业再跃进 |
二、“救命稻草” |
三、“穷过渡” |
第三节 跃进的代价 |
一、更上层楼 |
二、保钢 |
三、农村危局 |
四、不糊涂的糊涂账 |
第七章 七千人大会前后 |
第一节 坚守最后的阵地 |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二、不同的反思 |
三、最后的“社会主义阵地” |
第二节 分裂的开始 |
一、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
二、中央高层重心的偏移 |
三、为毛泽东辩护 |
第三节 重提“阶级斗争” |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
二、上海的阶级斗争之弦 |
三、“四清”运动 |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试验基地 |
第一节 倡导现代戏 |
一、“大写十三年” |
二、华东各地贯彻 |
三、毛泽东的支持 |
第二节 “文革”前华东现代戏高潮 |
一、华东成为现代戏的海洋 |
二、全国现代戏高潮的出现 |
三、高潮的背后 |
四、柯庆施的文艺“四清”运动 |
第三节 柯庆施与“文革”的发动 |
一、与江青合作 |
二、提携张春桥、姚文元 |
三、关于“评海瑞罢官”的争议 |
结语 |
附1 1954 年—1965年上海市委主要领导 |
附2 1949 年以后柯庆施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本课题的缘起和开展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缘由 |
(二)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三) 本课题的研究特色与试图实现的创新之处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学界对中共“执政规律”的研究现状 |
(二) 学界对中共四代领导人“执政思想”的研究现状 |
(三) 学界对中共“执政经验”的研究现状 |
(四) 学界对中共“执政党建设”的研究现状 |
(五) 学界对“中国模式”及“中国道路”的研究现状 |
(六) 部分国外学者对中共执政实践的关注 |
(七) 时代需要一个研究中共长期执政问题的科学命题 |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回答的关键问题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二) 拟回答的关键问题 |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选择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孕育与诞生 |
一、国民党政权没有跳出中国历史周期率的怪圈 |
(一) 国民党执政地位的取得及其政权的隐患 |
(二) 国民党执政后的实践及失误 |
二、中共的诞生及土地革命时期局部执政的理论与实践 |
(一) 中共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
(二) 古田会议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和对苏区局部执政的奠基 |
(三) 明确执政理念,为夺取全国政权指明方向 |
(四) 建立执政体制,为工农行使专政权力提供保障 |
(五) 实施有效的执政方略,确保经济建设实效 |
(六) 积极巩固执政基础,防范执政风险 |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熟与抗日战争时期局部执政的理论与实践 |
(一) 遵义会议为中共抗日战争时期的局部执政提供了前提 |
(二) 与时俱进,调整完善抗日根据地的执政理念 |
(三) 建立抗日根据地相应的执政体制 |
(四) 科学实施执政方略,推动抗日根据地经济发展 |
(五) 巩固抗日根据地执政基础,积极扩大执政资源 |
(六) 整顿党的作风,提高在抗日根据地的执政能力 |
四、中共创建新中国前夜的执政准备和中共特色执政道路的诞生 |
(一) 明确创建新中国的目标,确立中共的执政地位 |
(二) 整建解放区的执政机制,构划全面执政新体制 |
(三) 实施工作重心转移,确立新的执政方略 |
(四) 牢牢掌握执政资源,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五)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做好抵御执政风险的各项准备 |
(六)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诞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开局与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执政理念 |
(一) 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执政理念 |
(二) 中共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后10年的执政理念 |
(三) 中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执政理念 |
(四) 1976-1978年间中共执政理念的回归 |
二、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执政体制 |
(一)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运行与停滞 |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行和停滞 |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和挫折 |
(四) 文革时期执政体制的异化 |
(五) 政治体制生活秩序的恢复 |
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执政方略 |
(一)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建社会主义制度 |
(二) 以苏联为戒,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三)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执政方略的成效 |
四、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执政基础 |
(一) 完善农村政策,巩固群众基础 |
(二) 壮大工人阶级 |
(三) 发展自身组织 |
(四) 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和军队 |
五、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执政风险 |
(一) 1949-1956年中共执政初期的反腐实践 |
(二) 1956-1978年中共反腐工作的曲折发展 |
(三) 1949-1978年中共反腐工作的经验教训 |
(四) 适应执政要求坚持学习 |
六、正确对待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开局与探索时期的失误 |
(一) 是激励当代中国人不懈奋斗的强大推动力 |
(二)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根本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的演进与拓展 |
一、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演进与拓展时期的执政理念 |
(一) 中共执政理念的演变 |
(二) 中共执政理念的推进 |
(三) 中共执政理念的拓展 |
二、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演进与拓展时期的执政体制 |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备 |
(二)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基本健全 |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效实施 |
(四)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扩大 |
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演进与拓展时期的执政方略 |
(一) 实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 “三步走”发展战略 |
(三) 实施改革开放方略以来取得的巨大执政成就 |
四、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演进与拓展时期的执政基础 |
(一) 强化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
(二) 回报农民阶级,巩固阶级盟友 |
(三) 重视吸收社会新阶层 |
(四)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
(五) 加强自身组织建设 |
(六) 加强人才建设 |
五、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抵御执政风险制度的深化 |
(一)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出现的新情况 |
(二) 腐败是前苏联崩溃的主要原因 |
(三) 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 |
(四) 全面建设学习型政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结果 |
(一) 先进的执政理念 |
(二) 科学的执政体制 |
(三) 成功的执政方略 |
(四) 坚实的执政基础 |
(五) 自觉抵御执政风险 |
二、展望: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是中共长期执政的必然选择 |
(一) 历史和现实告诉中共:执政者要科学对待政权 |
(二) 历史和现实告诉中共:实现执政理想要走中国特色的执政道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四、“九五”期间公安科技步步高(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赣方言民俗语汇研究[D]. 程江莲.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笑的风[J]. 王蒙.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3)
- [3]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沪剧(1949~1976)[D]. 魏巍.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5]《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6]跨境·体认·交互 ——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1945-1950)[D]. 王玉良. 上海大学, 2017(02)
- [7]定罪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以定罪中的非确定性类型为中心[D]. 洪星. 武汉大学, 2014(06)
- [8]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图像研究[D]. 陈明强.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9)
- [9]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D]. 邢恩源. 南京大学, 2013(01)
- [10]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执政道路研究[D]. 申富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