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细菌生产力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高晶[1](2021)在《南大洋生物泵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海洋生物泵是指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碳从海洋表层输送至深部的过程,是海洋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重要途径,对调节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南大洋具有独特的海洋环流结构和生态系统,其年储碳量占全球海洋的近一半,在吸收大气二氧化碳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生物泵是南大洋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重要方式。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南大洋正在发生显着变化,包括海水增温、盐度降低、冰架消融和海洋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等。这些变化将引起生物泵过程的快速响应,从而影响海洋储碳能力和全球气候系统。因此,全面认识南大洋生物泵强度和效率的时空分布格局,可以为南大洋生物泵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准确评估和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南大洋生物泵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合1983~2017年南大洋颗粒物通量历史观测资料,结合卫星遥感数据、水柱生物地球化学浮标数据和数值模拟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南大洋上层和中深层生物泵强度、效率和组成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并建立了区域化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输出效率经验模型和POC通量垂向分布模型,反演并评估了POC通量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长期变化趋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大洋上层POC输出通量与效率呈现显着的时空差异。POC输出通量在1.2~600 mg C m-2 d-1之间,平均值为119.8 mg C m-2 d-1,高于全球海洋平均水平(108.5 mg C m-2 d-1),高值集中在夏季岛屿和锋面等高生产力地区;POC输出效率高值出现在高纬度海域,整体上与温度和初级生产力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在低温的南极区却无显着相关关系。POC输出过程受到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异养细菌为主的浮游生物群落和水体物理输运的共同作用:在季节性强的南极区,浮游生物群落是POC输出的主控因素;而在中尺度涡频繁出现和混合层深度变化强烈的极锋区和亚南极区,水体物理输运对颗粒物输出的贡献不能忽略。南大洋存在高初级生产低输出效率的现象,尤其是在极锋区和亚南极区,可能是因为悬浮颗粒和溶解有机物的季节性聚集,随后通过浮游动物主动迁徙或水体物理输运方式从真光层垂直输出。(2)南大洋的中深层POC沉降通量变化范围为0.02~14.3 g C m-2 yr-1,在垂向上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在1000 m和2000 m以深处分别小于3 g C m-2 yr-1和1 g C m-2 yr-1,均低于全球海洋平均水平。南大洋中深层颗粒沉降通量及其组成结构具有显着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变化:①陆架边缘区,POC沉降通量在罗斯海最高,其次为普里兹湾,而在阿蒙森海、南极半岛和挪威角相对较低;颗粒沉降主要发生在12月至次年4月,沉降通量时间序列呈现出单峰型、双峰型和三峰型的变化特征,主要与海冰季节性消长、浮游植物旺发时间、有机物侧向输送和岩源物质供给有关;②季节海冰区,有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海冰消融触发的冰藻释放和硅藻旺发,蛋白石是最主要的组成成分;颗粒沉降主要发生在12月至次年3月,表明夏季海冰消融后的硅藻旺发是驱动生物泵运转的主要因素;③开阔大洋区,POC沉降通量相差不大,约为1 g C m-2 yr-1,但生物泵结构存在从钙质生物主导向硅质生物主导的转变,与营养盐结构和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差异有关;颗粒沉降主要发生在9月至次年4月,时间持续较长,反映了不同纬度浮游植物旺发季节差异;④岛屿邻近区,克罗泽群岛、凯尔盖朗群岛和南乔治亚岛邻近海域POC沉降通量与海洋表层遥感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一致,自然铁施肥海域的颗粒沉降通量常年高于相邻的高营养盐低叶绿素区域,铁元素的供给可能是促进浮游植物旺发和有机碳输送的关键因素。整体上,南大洋的中深层POC传输效率<5%,垂向衰减系数(b)为1.15±0.29,高于全球海洋平均值(0.86),表明南大洋有机颗粒在100~1000 m水柱之间发生强烈再矿化。(3)通过对2002~2018年南大洋POC通量和效率遥感反演,结果表明南大洋年POC输出通量和隔离通量(即1000 m处的POC沉降通量)与多源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均在40~50°S之间的亚南极区最大,分别为27.4 g C m-2 yr-1和2 g C m-2yr-1。南大洋30°S、40°S、50°S和60°S以南海域累积的POC输出通量分别为2.4、1.8、1和0.4 Pg C yr-1,均处于全球海洋平均水平;而累积POC隔离通量分别为0.17、0.13、0.07和0.025 Pg C yr-1,均低于全球海洋平均水平。南大洋年POC输出和隔离通量无显着年际变化趋势,但在区域上均随着纬度增加呈现出“减小-增加-减小”的长期变化趋势,可能受到南半球环状模(SAM)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年际气候振荡的协同影响。POC输出和隔离通量在40~60°S海域每年分别增加约0.2和0.02 g C m-2 yr-1,表明南大洋中纬度地区有机碳垂向输运对长期储碳更具潜力,未来需要结合长时间序列的水柱生化剖面和大面积的卫星遥感资料深入研究。
梁晨[2](2019)在《南大洋不同海区浮游纤毛虫群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浮游纤毛虫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微型浮游动物。本论文通过对南大洋普里兹湾邻近海域、阿蒙森海以及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浮游纤毛虫,特别是砂壳纤毛虫的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对比了不同海域浮游纤毛虫的分布模式,探究了普里兹湾邻近海域不同水团,包括夏季表层水(Summer Surface Water),冬季水(Winter Water)和绕极深层水(Circumpolar Deep Water)中浮游纤毛虫的空间分布,分析了阿蒙森海不同区域,包括南极区(Antarctic Zone)、极地锋(Polar Front)和亚南极区(Subantarctic Zone)中砂壳纤毛虫类群的分布情况,讨论了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浮游纤毛虫空间分布及与环境因子之间联系,最终描绘了浮游纤毛虫在南大洋地理分布的大致格局。以往,浮游纤毛虫只有在南大洋不同生境中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水团的因素。在本研究中,我们报道了普里兹湾邻近海域纤毛虫类群在不同水团中的分布特点。根据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该区域划分出了三个水团:夏季表层水(包括叶绿素a活体荧光值小于3和大于3的两部分)、冬季水和绕极深层水。浮游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从夏季表层水(大于649?559 ind./L,大于4.96?4.98μg C/L)、冬季水(228?222 ind./L,1.44?1.35μg C/L)到绕极深层水(94?90 ind./L,0.29?0.33μg C/L)依次降低。相对于其他水团,夏季表层水中叶绿素a活体荧光值大于3的部分砂壳纤毛虫丰度占总纤毛虫丰度比例最高(38.2%),无壳纤毛虫粒级最大(大于20μm的个体占总纤毛虫的丰度超过了85%)。冬季水中南极本地种的砂壳纤毛虫占比最高(大于30%),其他水团占比不足15%。每个水团中都有其优势的砂壳纤毛虫类群:夏季表层水中,代表种类为未定种号角虫(Salpingella sp.)和高斯类铃虫(Codonellopsis gaussi);冬季水中,代表种类为有肋号角虫(Salpingella costata)、福雷号角虫(S.faurei)及德里波缘杯虫(Cy.convallaria forma drygalskii);船生孔环虫(Laackmanniella naviculaefera)和水晶波缘杯虫(Cy.convallaria forma cristallina)在夏季表层水中叶绿素a活体荧光值大于3的部分和冬季水中丰度都较高。绕极深层水中基本没有砂壳纤毛虫分布,但绕极深层水的涌升导致了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在表层出现了低值区,分布不连续。本研究探讨了浮游纤毛虫群落分布与水团之间的关系,即不同的水团中有其特定的优势砂壳纤毛虫种类,这些种类分布的时空变化与水团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究。阿蒙森海砂壳纤毛虫的研究大部分是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区域内,并且缺少砂壳纤毛虫的组成和分布信息。本研究共发现砂壳纤毛虫7属17种,包括一个未定种。其中9种属于南极本地种,主要分布在靠近南极大陆的南极区,占砂壳纤毛虫总丰度的比例超过60%。根据砂壳纤毛虫的丰度分布情况将它们分为四个组群:组群一(亚南极类群),包括挪威棘口虫(Acanthostomella norvegica)、冰生类铃虫(Codonellopsis glacialis)、微渺类铃虫(Cd.pusilla)和南极波缘杯虫(Cymatocylis antarctica),主要在极地锋的北边界分布;组群二(极地锋类群),包括杯状波缘杯虫(Cymatocylis convallaria forma calyciformis)、未定种(Unidentified species)和五边类瓮虫(Amphorellopsis quinquealata),主要在极地锋区分布;组群三(南极类群),包括有肋号角虫(S.costata)、梵氏波缘杯虫(Cymatocylis vanhoeffeni)、水晶波缘杯虫、德里波缘杯虫、漂流波缘杯虫(Cy.convallaria)、高斯类铃虫和船生孔环虫,主要南极区分布;组群四(广布类群),未定种号角虫在所有区域都有分布。我们发现了主要在极地锋区分布的砂壳纤毛虫类群——组群二,同时发现大口径(>88μm)的砂壳纤毛虫主要分布在南极区。本研究探讨了砂壳纤毛虫类群从南极区到极地锋的分布以及不同类群在极地锋区的交汇混合情况。我们的结果可以作为南极近岸到南极绕极流区砂壳纤毛虫类群分布研究的经典案例,为研究南大洋浮游生物大尺度分布情况提供思路和方向。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浮游纤毛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多数在海冰边缘区,而关于浮游纤毛虫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到南奥克尼群岛这一片海域分布的研究基本没有。本研究中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浮游纤毛虫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636?936 ind./L和2.57?3.56μg C/L。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高值区主要在50 m以浅,而在2断面出现了较明显的下沉。砂壳纤毛虫的平均丰度生物量分别为18 ind./L和0.29μg C/L,不同断面上砂壳纤毛虫的分布模式差异很大,砂壳纤毛虫在1断面主要在南侧从表层到底层分布,在2断面上由北到南逐渐从表层下沉到底层分布,而在3断面上刚好与2相反,5和6断面上砂壳纤毛虫主要在表层分布。无壳纤毛虫在纤毛虫群落中占主导地位,直接决定了浮游纤毛虫的分布模式。本次调查共检出砂壳纤毛虫6属16种,包括6种南极本地种。在本论文南大洋的调查中首次发现了近岸型砂壳纤毛虫未定种拟铃虫(Tintinnopsis sp.)。在该调查海区主要是南极本地种居多,并且倾向于分布在温度较低的水层中,其中水晶波缘杯虫和漂流波缘杯虫占优势,丰度平均值分别为4.20 ind./L和4.15 ind./L,最大值分别为74 ind./L和63 ind./L。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与温度最相关,表明南极本地种砂壳纤毛虫受温度影响较大,特别是水晶波缘杯虫和德里波缘杯虫。总氮、硝酸盐和硅酸盐对巴氏类铃虫(Cd.balechi)、漂流波缘杯虫和船生孔环虫分布的影响较大,呈显着负相关。本研究调查了南极半岛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到威德尔海和斯科舍海交汇区,再到南奥克尼群岛之间的海域,涵盖了海峡、近岸、交汇区等多生境,系统研究了纤毛虫在复杂环境下的分布情况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论文通过对南大洋三个海区浮游纤毛虫群落的研究,初步揭示了浮游纤毛虫在南大洋不同水团中的分布特点,砂壳纤毛虫类群在南极区、极地锋和亚南极区的分布模式,以及浮游纤毛虫在复杂环境下的分布情况,形成了南大洋浮游纤毛虫的大致分布格局,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朱林林,张海峰,潘建明,胡佶,朱秋红,张海生[3](2019)在《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组合与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对普里兹湾1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放射虫动物群进行了全属种鉴定和分析,共检出放射虫2目66属107种,其中罩笼虫目40属71种,泡沫虫目26属36种,前者的属种多样性和个体数量都显着高于后者。研究结果显示:普里兹湾放射虫多样性程度较低,但丰度较高,平均可达3.36万枚/g,呈现出陆架区>湾口区>冰架前缘的趋势,且湾西部高于东部,可能主要受研究区表层生产力、环流结构、沉积物类型和冷水团分布等海洋环境要素的影响。以Antarctissa strelkovi、Antarctissa denticulata为代表的Antarctissa group是该区最典型的优势种组合,平均百分含量高达42.43%,其分布主要受控于水体温度,其高含量具有指示冷水团分布的潜力,而该组合丰度的分布主要受环流和地形的影响;由Phormacantha hystrix、Plectacantha oikiskos和Rhizoplegmaboreale组成的特征种组合平均百分含量为12.54%,其丰度和含量的分布模式主要表征的是与环流结构有关的水团混合作用的强弱,对水深或离岸距离的指示作用并不明显。
陈梦雅[4](2019)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210Po和210Pb的分布及不平衡状态》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利用中国第30次和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航次获得的211Po、210Pb数据,研究了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210Po、210Pb的含量与分布,探究了研究海域210Po/210Pb不平衡的成因,进而应用210Po/210Pb不平衡估算了颗粒有机碳和颗粒有机氮的输出通量。第30次南极和第3 1次南极航次的结果均显示,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210Po的含量与分布主要受控于生物同化吸收、颗粒物清除迁出、有机质降解等过程,而2100Pb的含量与分布受控于大气沉降、颗粒清除迁出、有机质降解等过程。陆架区溶解态210Po(DPo)、总态210Po(TPo)、溶解态210Pb(DPb)、总态210Pb(TPb)的比活度普遍低于陆坡、深海区,证实陆架区存在更强的生物同化吸收和颗粒清除迁出作用。在陆坡、深海区,上层水体具有低DPo、高颗粒态210PO(PPo)的特征,体现了生物同化吸收和颗粒物清除迁出的影响;中层水体普遍出现DPo、TPo、DPb、TPb的高值,反映了颗粒有机物降解和绕极深层水输送的影响;深层水体的DPo、TPo、DPb、TPb大多比中深层来得低,证实沉积物再悬浮以及陆架水的输入加强了深层210Po的清除迁出。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不同水团具有不同的210PO/210Pb不平衡特征。南极夏季表层水、冬季残留水、陆架水、温跃层水的TPo与TPb的活度比(TPo/TPb)A.R.)均小于1,反映了在这些水团中生物吸收和颗粒物沉降迁出过程会优先迁出210Po。南极绕极深层水具有高TPo、高TPb的特征,且TPo/TPb)A.R.趋向于达到放射性久期平衡,但部分区域出现TPo过剩于TPb的现象。南极底层水的TPo/TPb)A.R.小于1,且数值介于陆架水和南极绕极深层水之间,反映了沉积物再悬浮或南极底层水形成过程的影响。有机质降解输入和生物吸收、颗粒物沉降迁出之间的相对强弱决定着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210Po/210Pb的不平衡状态,陆架区和陆坡区、深海区200 m以浅水体中生物吸收和颗粒沉降迁出对210Po/210Pb不平衡的影响强于有机物再矿化的影响,陆坡、深海区中深层水体则主要受有机物再矿化过程的影响。根据210Po/210Pb不平衡计算出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真光层POC、PN的输出通量分别介于0.35-47.82 mmolC/m2/d和0.17-16.07 mmolN/m2/d之间,总体呈现陆架区最高,深海区次之,陆坡区最低的空间变化规律。温跃层和中层水体的POC和PN输出通量也表现出由近岸向外海降低的趋势,但深层水体的POC和PN输出通量在陆架区最高,深海区次之,陆坡区最低,与深海区可能存在外源颗粒有机物的额外输入有关。
王丽艳,李广雪,纪风颖,丁咚,乔璐璐,徐继尚,李倩[5](2018)在《普里兹湾海洋环境季节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极冰盖的扩张和后退直接影响了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由于南极地理位置特殊,研究其海洋环境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借助模型模拟以及遥感反演的方法,对东南极普里兹湾及周边区域海洋环境要素(风、海冰、海流、海表温度以及海表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受地形、太阳辐射、极地高气压强度的影响,研究区风场表现出季节性变化特征;区域海冰受到海表温度、风、地形以及上升流的影响,具有冻结期(39月)和消融期(10月次年2月)交替变化特征;海流的分布特征受控于地形、风、海冰分布以及冰融水注入等因素;海洋初级生产力受太阳辐射、营养盐、水体稳定性影响较大,在研究区主要表现为深层水涌升、海冰融化、海表温度变化对海洋表层浮游生物生长起到直接控制作用。最后,本文结合普里兹湾海洋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分布、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分析了研究区海洋环境要素对沉积作用的影响。
韩正兵,孙维萍,范高晶,扈传昱,潘建明,赵军,张海峰,李栋,张海生[6](2018)在《南极普里兹湾夏季冰间湖沉降通量》文中认为为研究南大洋的生物泵,利用20092010年和20142015年中国第26、31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期间于普里兹湾冰间湖布放的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获取了夏季沉降颗粒物通量并分析了其组成成分.结果表明:20092010年和20142015年南极夏季普里兹湾颗粒有机碳平均通量分别为4088.13,508.99μmol/(m2·d),生物硅则分别为7358.91,2034.63μmol/(m2·d),其中生物蛋白石占夏季颗粒物通量均超过70%,表明硅藻是普里兹湾夏季的优势种和沉降通量的主要贡献者.20142015年有机碳沉降通量仅为20092010年12.5%,主要是由于缺少压舱物无法使上层有机质发生快速沉降,造成异养微生物对上层水柱中有机质降解程度更高,进一步影响有机碳的沉降效率.与非硅藻优势种的海域相比,夏季普里兹湾具有非常高的沉降通量和沉降效率,利用Martin曲线估算夏季普里兹湾的100m深度沉降通量平均为净初级生产力的8.67%,主要归因于硅藻的高沉降效率.为了预测南极海域生物泵的变化,需要重点关注南大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组成与变化.
韩正兵[7](2018)在《东南极普里兹湾“生物泵”及其对海冰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极地海域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汇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地海域生物泵的运转效率及其变化对全球碳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南极海冰呈现不均一性变化趋势,对极地生物泵的影响亟待评估。本文利用20092015年普里兹湾的现场调查资料和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样品数据,以不同界面的碳通量来量化普里兹湾生物泵强度与效率,并分析其控制因素。结合海冰、叶绿素a等遥感资料,运用碳稳定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不饱和高支链类异戊二烯烃)指标,解析并定量研究冰藻对普里兹湾海域有机碳沉降通量的贡献及其对海冰变化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普里兹湾湾内450m深度处有机碳的年平均通量为253mmol C m-2 yr-1,明显高于湾外,且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海冰和光照等因素。沉降颗粒物主要由硅藻及其残体组成,且生物硅与有机碳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硅藻是有机碳的主要贡献者。利用Martin曲线将南大洋不同海域的有机碳通量标准化至100m深度,发现各海域的年通量差异较小。(2)2010/2011年普里兹湾有机碳的输出效率和输送效率分别为11.4%和3.4%,而2014/2015年分别为4.9%和1.1%,均低于南大洋平均水平,说明普里兹湾海域的生物泵效率较低。2014/2015年存在高生产低效率的现象,其原因可能在于:1、海冰的提前消融导致温度的升高和浮游植物的提前旺发,促进了细菌生产力的提高;2、缺少冰筏碎屑等有效“压舱物”,使得更多的有机质停留在上层分解再循环。(3)沉降颗粒物中冰藻标志物与海冰消融、冻结存在明显的响应现象,可较好的反映海冰的变化过程。冰藻贡献的沉降碳通量年平均为82μmol m-2 d-1,占总沉降碳通量的18.6%,其中夏季沉降碳通量为120μmol m-2 d-1,同期占比约为23.6%。夏季冰藻沉降碳通量占海冰中有机碳储量的22.1%,相对浮游藻类具有更高的生物泵效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冰藻与冰筏碎屑的共沉降效应。由于未来南极海洋海冰减少、温度升高和铁供应增加,硅藻生产力可能将大大提高,但生物泵效率的变化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南极海洋生物泵的变化趋势愈加复杂,仍需要开展长期观测与研究以评估未来南极海洋的固碳能力。
方仔铭[8](2018)在《南海及极地海域黑碳的源、汇及其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黑碳(Black carbon或Pyrogenic carbon)是由生物质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有机物。每年通过河流和大气输入海洋的黑碳(包括溶解态和颗粒态)约为60Tg(1Tg=1012g,以碳当量计,下同),占有机碳入海通量的10%以上。在开阔大洋,溶解有机碳(DOC)储库中有超过2%是溶解态黑碳(DBC)。然而,目前对于黑碳在海洋中的循环过程及其对海洋有机碳循环影响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为此,本研究选择了三个典型海域开展黑碳研究,利用BPCA 和CTO-375法分别测定了南海及南极普里兹湾海水DBC和西北冰洋颗粒态黑碳(PBC)的含量,旨在更加全面了解海洋中黑碳的来源和归宿。南海位于亚洲东南部,该地区的黑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南海西部DBC浓度介于0.49~1.60 μmol L-1之间。空间上,湄公河羽状流影响区(下称羽状流区)混合层中DBC浓度和(B6CA+B5CA)/(B4CA+B3CA)比值(简称为RH/L,该值指示DBC的芳构化程度)高于周围海区。羽状流区混合层DBC浓度与盐度具有良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说明湄公河淡水输入是南海西部DBC的重要来源。箱式稳态模型计算表明,通过湄公河及大气输入南海西部的DBC超过一半在真光层中被清除。在中层水体中(500~1500m)DBC浓度变化较小,介于0.70~0.85μmol L-1之间,但RH/L值却随着深度增加逐渐增加且与盐度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揭示了该值在中层水体中是个保守参数,可以用来示踪中、深层水不同水团之间的混合过程。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是南极底层水形成的重要区域。在本研究海域,DBC浓度呈现从湾内向海盆区逐渐降低的趋势。DBC浓度高值出现在湾内底部的高密陆架水体中,平均值为1.17μmolL-1。该值明显高于陆架表层水(0.87μmol L-1)和绕极深层水(0.49 μmolL-1),预示着陆架沉积物是普里兹湾水体DBC的重要来源。DOC的分布趋势类似于DBC,但最高值出现在初级生产力旺盛的湾内表层水体中。根据保守混合模型并结合δ18O数据证实,高密陆架水下沉能将陆架的DBC和DOC输送到南大洋深部。初步计算表明,普里兹湾高密陆架水下沉过程向南极底层水贡献了额外4~9%的DBC(66~150 Gg yr-1,1 Gg=109 g)和2~4%的DOC(3700~500Ggyr-1)。因此,南极陆架区高密水体下沉是南大洋乃至全球深层水DBC的重要来源。在西北冰洋及亚北极海域,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水体中PBC的含量。在北冰洋中心海盆区,PBC高值主要出现在冰边缘区,平均值为0.021 μmolL-1。温度、盐度及放射性同位素比值(即234Th/238U)等参数表明,冰边缘区水体PBC浓度较高主要由于海冰融化释放以及较弱的颗粒物迁出作用导致。通过234Th/238U不平衡法估算得到楚科奇-白令海陆架混合层PBC的沉降通量为290~680 Gg yr-1。该通量和其他近岸海域输出或埋藏通量接近,说明楚科奇-白令海陆架区是北冰洋黑碳的主要埋藏区域。另外,该沉降通量要高于通过河流和大气输入楚科奇-白令海陆架的PBC通量(~250 Ggyr-1),说明该海域存在其他PBC来源。以上三个典型海域黑碳研究表明,黑碳在海洋上层和中深层的地球化学行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具有丰富淡水输入的海域,河流是海洋DBC的主要来源。河流和大气输入海洋表层的DBC很大一部分可能通过光降解或者沉降颗粒物的清除作用迁出真光层,使得其在水柱中的停留时间相对短暂。与此相反,中深层水体DBC浓度在空间上变化较小,暗示着DBC在中深层水十分稳定、循环时间尺度较长。在南极,高密陆架水体的下沉为DBC逃离真光层提供了快速通道,是连接表层DBC快速循环和深层长时间尺度循环的纽带。这些研究结果初步给出本研究海域黑碳循环过程的框架性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海洋黑碳循环。
陈际雨,韩正兵,扈传昱,孙维萍,张海生[9](2017)在《南极普里兹湾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季节性消耗》文中研究表明利用中国南极科学考察CHINARE-25/27/29航次获取的普里兹湾营养盐数据,对该海域营养盐的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水柱Tmin层的存在估算了夏季的营养盐消耗量(NNU、NPU和NSiU),并对营养盐的吸收比例及结构做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普里兹湾营养盐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上表层水营养盐浓度分布表现为冰架边缘区<陆架区<深海区的区域性特征。夏季普里兹湾受到浮游植物旺发的影响,湾内营养盐(NO3-N、PO4-P和SiO3-Si)的消耗值相对湾外较高。营养盐吸收比值的变化表明,NSiU/NNU比值由湾内向湾外呈现升高的特征,与叶绿素a具有相反的分布趋势,推测这一现象与湾内陆架区铁的供应要高于湾外深海区有关。本文对营养盐结构与变化的探讨,将有益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南极普里兹湾各生源要素的循环过程,为预测未来南极浮游群落结构的演变提供依据。
汪燕敏[10](2017)在《南极普里兹湾海—气CO2通量与海洋酸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吸收人为CO2引起pH和碳酸钙矿物饱和度下降,这一过程称为海洋酸化。文石饱和度(Ωarag)作为衡量海洋酸化状况的指标之一,在评估海洋钙质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极区海洋碳酸盐体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普里兹湾作为南大洋海洋酸化研究的典型海域,其海冰过程、生物过程和水文过程等耦合作用使得研究该海域吸收大气CO2的能力及对海洋酸化的影响变得更为复杂,更有研究意义。因此,本文基于2015年2月在南极普里兹湾海域进行的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在考察期间,开展站位采样和pCO2走航观测,利用实测的总碱度(TA)、溶解无机碳(DIC)以及温盐深数据计算了Ωarag,并以此来评估海洋酸化的现状以及对海洋钙质生物的影响。在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海水pCO2平均值为265±68μatm,大气pCO2平均值为382±3μatm,海水中CO2处于显着的不饱和状态,海-气CO2通量平均值为-58±34 mmol C m-2 d-1,整体上表现为大气CO2的强汇区。由于湾内外地形等环境因素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在湾内陆架海域pCO2较低,平均值为212±42μatm,观测到极小值140μatm;而湾外显着高于湾内,平均值为324±38μatm,最大值达到了380μatm。在湾外,受铁元素和光照条件的限制,浮游植物的生产力低下,富含CO2的绕极深层水上涌提升了表层海水pCO2,成为湾外海域pCO2分布和海-气CO2通量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湾内,生物活动旺盛,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CO2,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表层海水pCO2,因此,上层水体的生物活动成为湾内pCO2分布和海-气CO2通量的主控因素。随着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的环流和水团性质变化,海-气CO2的交换对该海域碳酸盐体系的空间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整体上,普里兹湾海域的碳酸盐体系各参数分布与水团分布密切相关。表层海水受融冰水稀释作用明显,因此表层海水温盐和TA在四女士浅滩附近出现极小值;而DIC除了受到融冰水的作用,更主要是由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控制,表现为湾内<湾外;由温盐、TA和DIC共同决定的Ωarag和pH在表层分布上则表现出相反的分布趋势:湾内Ωarag和pH平均值分别为1.40±0.28和8.06±0.09,高于湾外的Ωarag(1.12±0.23)和pH(7.96±0.08)平均值。在表层海水以下,以南极陆坡锋(ASF)为界线,在ASF以南海域由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和低温高盐的陆架水组成,生物活动旺盛,因此,TA和DIC保持较低的浓度,而Ωarag表现出高值且垂向差异变化不大;在ASF以北海域主要是由高温高盐的绕极深层水和南极底层水组成,绕极深层水携带了高浓度DIC向上涌升,观测到较高浓度的DIC,因而Ωarag表现出极小值(0.93±0.16)。海冰融化、生物过程、水团混合和海-气CO2交换均影响着普里兹湾海域的Ωarag分布。上层水体中融冰水比例最高达到了8%,稀释作用明显,与海-气CO2的交换协同作用可以使上层水体Ωarag降低了0.32。然而,夏季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普里兹湾海域Ωarag在季节上增加了0.59,有效的缓冲了融冰过程和海-气CO2交换过程带来的影响,减缓了普里兹湾海域夏季上层水体的酸化进程。在普里兹湾中深层水体中,人为碳的累积使得Ωarag降低0.1,说明普里兹湾强的碳汇使吸收的CO2通过高密陆架水的入侵到深层海洋,加剧中深层水体的酸化进程。
二、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细菌生产力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细菌生产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南大洋生物泵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气候变化与碳循环 |
1.1.2 海洋碳循环与生物泵 |
1.1.3 南大洋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 |
1.2 南大洋生物泵研究进展 |
1.2.1 度量指标 |
1.2.2 方法与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材料 |
2.1 研究区域 |
2.1.1 地形与水文环境 |
2.1.2 海冰与海表温度 |
2.1.3 营养盐与生产力 |
2.2 数据资料 |
2.2.1 现场观测数据 |
2.2.2 BGC-Argo浮标数据 |
2.2.3 卫星遥感数据 |
2.2.4 模式数据 |
2.2.5 其他辅助数据 |
2.3 计算方法 |
第三章 南大洋上层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的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 |
3.1 POC输出通量与效率的区域与季节变化 |
3.1.1 垂向与平面分布 |
3.1.2 纬向与季节变化 |
3.2 POC输出通量与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
3.2.1 温度与初级生产力 |
3.2.2 营养盐与浮游植物 |
3.2.3 浮游动物与细菌 |
3.2.4 水体物理输运 |
3.3 POC输出效率的遥感经验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南大洋中深层颗粒沉降通量的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 |
4.1 年颗粒沉降通量的区域差异 |
4.1.1 陆架边缘区 |
4.1.2 季节海冰区 |
4.1.3 开阔大洋区 |
4.1.4 岛屿邻近区 |
4.2 颗粒沉降通量的时间序列变化 |
4.2.1 季节变化 |
4.2.2 年际变化 |
4.3 POC沉降通量的垂向分布 |
4.3.1 POC沉降与输出通量的联系 |
4.3.2 传输效率的纬向变化与影响因素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南大洋颗粒有机碳通量的遥感反演与评估 |
5.1 POC输出通量与效率的估算 |
5.1.1 时空变化特征 |
5.1.2 与文献结果对比 |
5.1.3 不确定性来源 |
5.2 POC隔离通量的估算 |
5.2.1 平面分布特征 |
5.2.2 与文献结果对比 |
5.2.3 不确定性来源 |
5.3 POC通量的长期变化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南大洋上层颗粒有机碳通量观测汇总 |
附录 B 南大洋中深层颗粒沉降通量观测汇总 |
附表 |
附图 |
(2)南大洋不同海区浮游纤毛虫群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海洋浮游纤毛虫 |
1.1.1 砂壳纤毛虫 |
1.1.2 无壳纤毛虫 |
1.2 南大洋区域和水团划分 |
1.3 南大洋浮游生物的生物地理学分布 |
1.4 南大洋浮游纤毛虫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海区、方法及目的 |
1.5.1 研究海区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目的 |
第2章 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纤毛虫在不同水团中的分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海区 |
2.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水文和水团划分 |
2.2.2 不同水团中浮游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 |
2.2.3 不同水团中的砂壳纤毛虫 |
2.2.4 浮游纤毛虫分布的间断性 |
2.3 讨论 |
2.3.1 不同水团中的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 |
2.3.2 砂壳纤毛虫的组成 |
2.3.3 水团中特有种的垂直分布模式 |
2.3.4 上升流对浮游纤毛虫分布的影响 |
2.3.5 对南方砂壳纤毛虫类群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预测 |
2.4 小结 |
第3章 阿蒙森海不同区域砂壳纤毛虫类群分布的变化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研究海区 |
3.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水文环境 |
3.2.2 砂壳纤毛虫组成 |
3.2.3 砂壳纤毛虫种类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4 砂壳纤毛虫类群 |
3.2.5 砂壳纤毛虫分布模型 |
3.3 讨论 |
3.3.1 极地锋与砂壳纤毛虫分布 |
3.3.2 砂壳纤毛虫交汇 |
3.3.3 砂壳纤毛虫类群 |
3.3.4 砂壳纤毛虫丰度分布模型 |
3.4 小结 |
第4章 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浮游纤毛虫的分布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研究海区 |
4.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4.2 结果 |
4.2.1 水文环境 |
4.2.2 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分布 |
4.2.3 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砂壳纤毛虫 |
4.2.4 砂壳纤毛虫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浮游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 |
4.3.2 砂壳纤毛虫组成和分布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南大洋不同海区浮游纤毛虫群落 |
5.2 主要结论 |
5.3 创新点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组合与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信息 |
2.2 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种群结构特征 |
3.2 放射虫的分布特征 |
3.2.1 放射虫多样性 |
3.2.2 放射虫的丰度 |
3.3 放射虫的组合特征 |
3.3.1 优势种组合 |
3.3.2 特征种组合 |
4 结论 |
(4)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210Po和210Pb的分布及不平衡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210)Po和~(210)Pb的地球化学行为 |
1.3 海洋环境~(210)Po和~(210)Pb的研究进展 |
1.3.1 海水体系中~(210)Po和~(210)Pb的不平衡关系及其成因 |
1.3.2 海水中~(210)Po和~(210)Pb清除、迁出过程的分馏 |
1.3.3 ~(210)Po在食物链中的富集 |
1.3.4 颗粒有机物输出与循环的~(210)Po和~(210)Pb示踪 |
1.4 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4.1 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的海洋学概况 |
1.4.2 南大洋~(210)Po、~(210)Pb的研究概况 |
1.4.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方法研究动态 |
2.2 方法原理 |
2.2.1 Fe(OH)_3共沉淀 |
2.2.2 银片自沉积 |
2.2.3 α能谱分析 |
2.3 仪器和试剂 |
2.3.1 仪器与耗材 |
2.3.2 试剂 |
2.4 实验流程 |
2.4.1 样品的采集 |
2.4.2 溶解态~(210)Po、(210)Pb的富集 |
2.4.3 颗粒物的消解 |
2.4.4 ~(210)Po、~(210)Pb的分离、纯化与测定 |
2.4.5 稳定铅试剂中~(210)Pb空白的测定 |
2.5 ~(210)Po、~(210)Pb放射性活度的计算 |
2.6 其它相关要素的测定 |
2.6.1 营养盐的测定 |
2.6.2 POC和PN |
第三章 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210)Po和~(210)Pb的含量与分布 |
3.1 引言 |
3.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2.1 样品采集 |
3.2.2 样品分析 |
3.3 第30次南极航次~(210)Po、~(210)Pb的含量与分布 |
3.3.1 相关要素的含量与分布 |
3.3.1.1 温度和盐度 |
3.3.1.2 营养盐 |
3.3.1.3 POC和PN |
3.3.2 ~(210)Po的活度浓度与分布 |
3.3.2.1 ~(210)Po的活度浓度 |
3.3.2.2 ~(210)Po的分布 |
3.3.3 ~(210)Pb的活度浓度与分布 |
3.3.3.1 ~(210)Pb的活度浓度 |
3.3.3.2 ~(210)Pb的分布 |
3.4 第31次南极航次~(210)Po、~(210)Pb的含量与分布 |
3.4.1 相关要素的含量与分布 |
3.4.1.1 温度和盐度 |
3.4.1.2 营养盐 |
3.4.1.3 POC和PN |
3.4.2 ~(210)Po的活度浓度与分布 |
3.4.2.1 ~(210)Po的活度浓度 |
3.4.2.2 ~(210)Po的分布 |
3.4.3 ~(210)Pb的活度浓度与分布 |
3.4.3.1 ~(210)Pb的活度浓度 |
3.4.3.2 ~(210)Pb的分布 |
3.5 第30次和第31次南极航次结果的对比 |
3.5.1 水文、化学要素的对比 |
3.5.2 两个航次湾内和湾外~(210)Po、~(210)Pb含量与分布的比较 |
3.5.3 两个航次相近站位~(210)Po/~(210)Pb分布的对比 |
3.6 小结 |
第四章 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210)Po/~(210)Pb的不平衡及其成因 |
4.1 引言 |
4.2 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210)Po/~(210)Pb不平衡的分布 |
4.2.1 第30次南极航次~(210)Po/~(210)Pb不平衡的分布 |
4.2.2 第3 1次南极航次~(210)Po/~(210)Pb不平衡的分布 |
4.3 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210)Po/~(210)Pb不平衡的成因 |
4.3.1 各水团TPo/TPb不平衡的分析 |
4.3.1.1 南极夏季表层水 |
4.3.1.2 冬季残留水、陆架水与温跃层水 |
4.3.1.3 南极绕极深层水 |
4.3.1.4 南极底层水 |
4.3.2 生物吸收与颗粒有机物再矿化的影响 |
4.3.2.1 ~(210)Po、~(210)Pb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 |
4.3.2.2 ~(210)Po/~(210)Pb不平衡的参数表达 |
4.3.2.3 f_(retained)与生物吸收、颗粒物清除迁出、颗粒有机物再矿化之间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颗粒有机物输出的~(210)Po/~(210)Pb示踪 |
5.1 引言 |
5.2 ~(210)Po、~(210)Pb的清除、迁出通量和停留时间 |
5.2.1 一维稳态模型 |
5.2.2 ~(210)Po、~(210)Pb的清除、迁出通量和停留时间 |
5.3 ~(210)Po/~(210)Pb不平衡计算POC、PN的输出通量 |
5.3.1 ~(210)Po、~(210)Pb与POC及PN的关系 |
5.3.2 POC、PN输出通量的计算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210)Po、~(210)Pb的含量与分布 |
6.2 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210)Po/~(210)Pb的不平衡及其成因 |
6.3 ~(210)Po/~(210)Pb不平衡示踪POC、PN的垂向输出通量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学期间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5)普里兹湾海洋环境季节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
2 资料与方法 |
3 普里兹湾海洋环境要素分布特征 |
3.1 风场分布特征 |
3.2 海冰分布特征 |
3.3 海流分布特征 |
3.4 夏季叶绿素和海表温度的变化特征 |
4 讨论 |
4.1 海洋环境要素的主要控制因素 |
4.1.1 风场 |
4.1.2 海冰 |
4.1.3 海流 |
4.1.4 海洋初级生产力 |
4.2 普里兹湾海洋环境要素对沉积作用的影响 |
5 结论 |
(6)南极普里兹湾夏季冰间湖沉降通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沉积物捕获器的布放和样品获取 |
1.2 分析方法 |
1.3 遥感叶绿素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观测站位的环境特征 |
2.2 颗粒物沉降通量及组成 |
2.3 元素比和稳定同位素 |
2.4 颗粒物通量的差异对比 |
2.5 与南极其他海域对比 |
3 结论 |
(7)东南极普里兹湾“生物泵”及其对海冰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海洋生物泵 |
1.2.1 生物泵的定义与背景 |
1.2.2 生物泵的观测方法 |
1.2.3 生物泵的影响因素 |
1.3 南极海洋生物泵研究进展 |
1.3.1 南极海洋通量研究 |
1.3.2 海冰/冰藻与南极生物泵 |
1.3.3 冰藻的指示 |
1.4 选题意义与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1.1 普里兹湾地形特征 |
2.1.2 普里兹湾的水文环境和环流特征 |
2.1.3 普里兹湾的海冰特征 |
2.1.4 普里兹湾海表风场特征 |
2.1.5 普里兹湾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
2.1.6 普里兹湾叶绿素a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2.2 样品采集 |
2.2.1 水体样品及参数 |
2.2.2 沉积物捕获器的样品的获取 |
2.2.3 海冰冰芯 |
2.3 分析方法 |
2.3.1 水体样品分析方法 |
2.3.2 沉积物捕获器样品分析方法 |
2.3.3 不饱和高支链类异戊二烯烃 |
2.3.4 遥感数据 |
第三章 东南极普里兹湾沉降碳通量 |
3.1 沉降通量的时间序列变化 |
3.1.1 2009 /2010年沉降通量 |
3.1.2 2010 /2011年沉降通量 |
3.1.3 2014 /2015年沉降通量 |
3.1.4 年际差异 |
3.2 沉降颗粒物组成及通量变化 |
3.2.1 元素摩尔比 |
3.2.2 颗粒物组成 |
3.3 与南大洋其他海域的对比 |
3.3.1 南大洋印度洋扇区对比 |
3.3.2 南极边缘海对比 |
3.4 小结 |
第四章 净群落生产力与生物泵效率的估算 |
4.1 生源要素的分布与控制因素 |
4.1.1 POC与BSi的含量与分布 |
4.1.2 生源要素与营养盐的关系 |
4.2 净群落生产力估算 |
4.3 生物泵效率估算 |
4.4 生物泵效率的控制因素 |
4.4.1 铁供应 |
4.4.2 压舱效应 |
4.4.3 微生物降解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冰藻对生物泵的贡献 |
5.1 海冰及沉降颗粒物中稳定同位素的含量与变化 |
5.1.1 海冰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 |
5.1.2 沉降颗粒物稳定同位素的变化 |
5.2 海冰及沉降颗粒物中HBI的含量与变化 |
5.2.1 海冰中HBI的变化 |
5.2.2 沉降颗粒物中HBI的变化 |
5.3 生物泵对海冰事件的响应 |
5.4 冰藻/海冰对生物泵的贡献及潜在意义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南海及极地海域黑碳的源、汇及其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黑碳的定义与来源 |
1.1.1 黑碳的定义 |
1.1.2 黑碳的产生与来源 |
1.2 黑碳的性质及其环境效应 |
1.2.1 黑碳的吸光性与气候变化 |
1.2.2 黑碳的吸附性与污染物循环 |
1.2.3 黑碳的稳定性与全球碳收支 |
1.2.4 黑碳的迁移和降解途径 |
1.3 海洋中的黑碳 |
1.3.1 海洋黑碳的来源 |
1.3.2 海洋黑碳的储量 |
1.3.3 海洋黑碳循环及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海域的选择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黑碳测定方法概述 |
2.2 海水溶解态黑碳(DBC)的测定 |
2.2.1 海水中DBC的富集 |
2.2.2 BPCA方法简介 |
2.2.3 消解条件 |
2.2.4 BPCA与黑碳的定量换算 |
2.3 海水颗粒物态黑碳(PBC)测定 |
2.4 实验器材及试剂 |
第三章 南海西部溶解态黑碳的来源与归宿 |
3.1 引言 |
3.2 样品采集和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DBC富集 |
3.2.3 DBC与DOC测定 |
3.3 结果 |
3.3.1 南海西部的水文条件 |
3.3.2 DBC和DOC浓度分布 |
3.3.3 BPCA的组成 |
3.4 讨论 |
3.4.1 南海西部DBC的来源 |
3.4.2 南海西部DBC的归宿 |
3.4.3 BPCA的组成与DBC性质 |
3.5 结论 |
第四章 南极普里兹湾陆区溶解态黑碳向深海的输送 |
4.1 引言 |
4.2 样品采集和方法 |
4.2.1 研究海域 |
4.2.2 样品采集 |
4.2.3 DOC及DBC测定 |
4.2.4 海水δ~(18)0测定 |
4.3 结果 |
4.3.1 DOC和DBC浓度特征及其空间格局 |
4.3.2 研究海域海水δ~(18)O |
4.4 讨论 |
4.4.1 普里兹湾DOC和DBC的来源 |
4.4.2 DBC及DOC向南大洋深层的输送 |
4.4.3 DBC和DOC向南大洋深部的输送通量 |
4.4.4 普里兹湾DBC的收支 |
4.4.5 陆架区输出的DOC对深海DOC储库的潜在影响 |
4.5 结论 |
第五章 西北冰洋及亚北极海域颗粒态黑碳的含量分布及输出 |
5.1 引言 |
5.2 采样及方法 |
5.2.1 样品采集 |
5.2.2 悬浮颗粒物浓度(SPM)及234Th分析 |
5.2.3 POC及PBC分析 |
5.2.4 ~(234)Th/~(238)U不平衡法估算PBC的输出通量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BC的含量分布 |
5.3.2 研究海域PBC/POC的比值变化 |
5.3.3 冰边缘区、陆架区及中纬度海区PBC的输出通量 |
5.3.4 西北冰洋陆架区PBC收支的初步估算 |
5.4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6.2 本研究的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南极普里兹湾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季节性消耗(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样品采集 |
1.2样品分析 |
1.3营养盐消耗估算 |
2结果与讨论 |
2.1普里兹湾表层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与分布 |
2.2普里兹湾营养盐的季节性消耗 |
2.3普里兹湾营养盐的吸收比值 |
3结语 |
(10)南极普里兹湾海—气CO2通量与海洋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南大洋海-气CO_2通量研究概况 |
1.2 南大洋海洋酸化研究概况 |
1.2.1 表层海水 Ω_(arag)的分布特征 |
1.2.2 南大洋 Ω_(arag)的垂直分布特征 |
1.2.3 Ω_(arag)的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特征 |
1.3 南大洋海洋酸化的影响因素 |
1.3.1 海-气CO_2交换过程对 Ω_(arag)的影响 |
1.3.2 海冰融化过程对 Ω_(arag)的影响 |
1.3.3 生物活动对 Ω_(arag)的影响 |
1.3.4 其他物理过程对 Ω_(arag)的影响 |
1.4 普里兹湾海洋酸化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和站位设置 |
2.1.1 普里兹湾的区域环境特征 |
2.1.2 采样站位设置 |
2.2 方法 |
2.2.1 海水碳酸盐体系相关参数的采样和测量方法 |
2.2.2 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 |
2.2.3 海-气CO_2通量的估算方法 |
2.2.4 人为碳的估算 |
2.2.5 海水 Ω_(arag)的估算方法 |
第三章 普里兹湾pCO_2分布特征和海-气CO_2通量及源汇格局 |
3.1 普里兹湾表层海水走航pCO_2分布 |
3.2 表层海水走航pCO_2控制机制 |
3.2.1 温盐变化对pCO_2的影响 |
3.2.2 生物过程对pCO_2的影响 |
3.2.3 水文过程对pCO_2的影响 |
3.3 海-气CO_2通量及其控制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普里兹湾海洋酸化 |
4.1 普里兹湾表层海水酸化 |
4.1.1 表层海水温盐的分布 |
4.1.2 表层海水TA和DIC的分布 |
4.1.3 表层海水pH和 Ω_(arag)的分布 |
4.2 普里兹湾P5断面水体酸化 |
4.2.1 P5断面温盐的分布 |
4.2.2 P5断面TA和DIC的分布 |
4.2.3 P5断面 Ω_(arag)和pH的分布 |
4.3 小结 |
第五章 海洋酸化驱动机制 |
5.1 融冰过程的影响 |
5.2 生物过程的影响 |
5.3 海-气CO_2交换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中的亮点与不足 |
6.2.1 研究中的亮点 |
6.2.2 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 |
附录B 硕士期间情况简介 |
致谢 |
四、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细菌生产力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大洋生物泵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 范高晶.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南大洋不同海区浮游纤毛虫群落研究[D]. 梁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08)
- [3]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组合与分布特征[J]. 朱林林,张海峰,潘建明,胡佶,朱秋红,张海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4)
- [4]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210Po和210Pb的分布及不平衡状态[D]. 陈梦雅. 厦门大学, 2019(11)
- [5]普里兹湾海洋环境季节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王丽艳,李广雪,纪风颖,丁咚,乔璐璐,徐继尚,李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0)
- [6]南极普里兹湾夏季冰间湖沉降通量[J]. 韩正兵,孙维萍,范高晶,扈传昱,潘建明,赵军,张海峰,李栋,张海生.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5)
- [7]东南极普里兹湾“生物泵”及其对海冰变化的响应[D]. 韩正兵.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8]南海及极地海域黑碳的源、汇及其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D]. 方仔铭. 厦门大学, 2018(08)
- [9]南极普里兹湾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季节性消耗[J]. 陈际雨,韩正兵,扈传昱,孙维萍,张海生. 极地研究, 2017(03)
- [10]南极普里兹湾海—气CO2通量与海洋酸化研究[D]. 汪燕敏.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