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侧隐窝狭窄30例手术治疗分析

腰椎侧隐窝狭窄30例手术治疗分析

一、腰椎侧隐窝狭窄30例手术治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贾忠雄,张晓军,胡侦明,江维,沈皆亮,周年,郝杰[1](2021)在《可视化椎间孔两次成形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评估可视化椎间孔两次成形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因腰椎侧隐窝狭窄于我院接受可视化椎间孔两次成形术治疗的 5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30 例,女 28 例,年龄 (49.29±13.03) 岁,L4~5 31 例,L5~S1 27 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评价临床疗效。末次随访时采用 MacNab 标准对手术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58 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硬膜囊撕裂、神经根损伤、高颅压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无切口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为 (108.33±9.82) min,手术切口长度 (1.08±0.18) cm,住院时间 (3.93±1.18) 天。本组随访时间 6~11 个月,平均(8.43±1.71) 个月。患者术前的腰部 VAS 评分、下肢 VAS 评分、ODI 分别为 (2.22±1.06)、(6.66±1.07) 和 (71.34±10.23),与末次随访时的 (0.10±0.31)、(0.18±0.38) 和 (0.48±1.01)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 MacNab 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优良率为 89.66%。结论可视化椎间孔两次成形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等优点。

李加敏[2](2021)在《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试验通过介绍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并分析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该技术要点,明确其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应用开展该手术提供证据支持,同时为该手术方式普遍投入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骨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性别、年龄、手术节段统计,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并设计手术方案,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以术前、出院前、术后1月、3月、6个月和12个月VAS、JOA、ODI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末次随访应用改良版Mac Nab标准评估优良率,统计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通过术前与术后复查影像学资料比较,总结该技术要点。结果共64例完成了随访,其中男性36例,女性28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54.06±11.52)岁,其中L4-5节段55例,LS-S1节段4例,L3-4节段5例,在腰椎侧方椎管华西分区中,1区7例,2a区48例,2b区9例,出院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年VAS腰痛及腿痛评分与术前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年腰腿痛评分与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年JOA评分逐渐上升,与术前比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等级显示:末次随访时,患者的功能障碍等级程度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及12月患者的功能障碍全部转变为轻度及中度。末次随访改良Macnab评分:优43例,良1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6.88%。结论1、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腰椎侧方椎管狭窄症的新方法,其临床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腰部及下肢疼痛,促进术后患者的腰腿部功能恢复,使日常生活回复到正常状态。2、该技术在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穿刺、定位以及椎间孔成形、椎管减压。具有术中穿刺定位迅速,透视次数少,对医患辐射小,可根据减压需要对关节突进行多次及精准成形的优势,可沿关节突尖端到椎弓根1/2对侧方椎管进行充分减压,且成形手术操作安全,学习时间较短,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运用。

黎启航[3](2021)在《脊柱内镜下经Delta大通道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在经皮椎间孔镜及和脊柱内镜下Delta大通道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指标,评价Delta大通道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手术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广西骨伤医院骨二科确诊为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5例,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和脊柱内镜Delta大通道组,经皮椎间孔镜组35例,脊柱内镜Delta大通道组30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等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生活质量,记录术中出血、手术时长、住院时长、病程、BMI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疗效。所得数据采用SPSS 2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患者死亡记录,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病程、并发症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上存在差异,椎间孔镜组小于Delta大通道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在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且术后VAS、ODI评分均优于孔镜组,证明Delta大通道组术后较椎间孔镜组恢复更快。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随访时间点(术前、术后1天、术后3月、术后6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各个随访时间点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elta大通道组内术后3月与术后6月两者腰部VAS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式及随访时间点存在交互关系,对腰腿部VAS评分、ODI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elta大通道组的腰部(术前、术后1天、术后3月、术后6月)VAS评分、ODI评分与椎间孔镜组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Delta大通道组的腿部(术后1天、术后3月、术后6月)VAS评分与椎间孔镜组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椎间孔镜手术组手术优良率为:91.40%。Delta大通道组手术优良率为:93.30%,对椎间孔型及侧隐窝型腰椎管狭窄症两者手术优良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lta大通道组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优良率明显优于椎间孔镜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而言,脊柱内镜下Delta大通道手术减压早期疗效优于椎间孔镜组。2、对于治疗不同分型的腰椎管狭窄症尤其在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脊柱内镜下Delta大通道优势明显。3、脊柱内镜下Delta大通道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手术安全、效果明显术,后恢复迅速,减压彻底等优势是微创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选择。

顾宏林,郑晓青,梁昌详,曾时兴,詹世强,昌耘冰[4](2021)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长期存留率及再手术情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在中国应用已逾10年,但鲜见其长期存留率及再手术情况报道。目的:观察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长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及装置存留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5月至2013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后路减压或椎间盘切除+Wallis手术治疗且随访7年以上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126例,评价手术适应证、术前术后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Oswestry残障指数(ODI)、并发症、再手术及装置存留情况。结果与结论:(1)共103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124.43±11.44)个月,在103例患者中有腰椎管狭窄症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腰椎滑脱症7例;(2)患者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均优于术前(P <0.05);(3)患者Wallis并发症发生率为14.5%(15/103),包括假体爆裂、棘突骨折、手术或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复发、伤口感染及术后不明原因腰痛,再手术率为7.8%(8/103);(4)患者5年和10年装置存留率分别为98.1%(101/103)和97.1%(100/103);(5)相比其他诊断疾病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7%,10/46)及再手术率(13%,6/46)最高,5年和10年装置存留率最低,分别为95.7%(44/46)和93.5%(43/46);(6)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各种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均可获满意的长期装置存留率及良好临床疗效,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较高、装置存留率较低,故此类患者应慎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

努尔比亚·阿布拉[5](2021)在《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神经根型腰椎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其中,腰椎间孔狭窄症(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是主要的临床诊断之一。由于LFS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临床对其认识不足,易引起漏诊误诊。因此,进一步探索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准确鉴别LFS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病因诊断和精准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LFS通常因致狭窄因素导致椎间孔区域解剖结构的改变,并压迫脊神经根背根神经节引起下肢神经根性症状。其中,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压迫损伤的病理生理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在LFS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神经根性疼痛作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较低的临床诊断率和疗效对LFS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大损害,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旨在为提高LFS的诊断水平,加强LFS对中医证型的认识,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LCCSLLRS和LDH患者,并分为LFS、LCS和LDH组。收集并整理一般资料、症状、体征、术前NRS评分、术前JOA评分、中医证型等临床指标,并进行各项临床指标的组间差异性,与LFS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评价。结果:(1)三组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显着相关(P<0.01)。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是影响LFS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1.579-10.773,P=0.004)。Kemp征(+)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67,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60%。(2)在LSS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梨状肌紧张试验(+)是LFS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2.464-40.786,P=0.001)。梨状肌紧张试验(+)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敏感性为56.7%、特异性为88.5%。(3)在LFS和LDH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前倾疼痛缓解(+)、Kemp征(+)、直腿抬高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前倾疼痛缓解(+)(95%CI 1.202-15.195,P=0.025)、Kemp 征(+)(95%CI 1.767-27.538,P=0.006)、直腿抬高试验(+)(95%CI 0.047-0.647,P=0.009)均为 LFS的独立影响因素。取各项独立影响因素ORs值的整数作为风险评分,制定简易诊断量表。根据总风险评分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最佳诊断临界值为6分,曲线下面积为0.793,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88%。结论:LFS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在不同类型腰椎疾病中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中医证型在一定程度上为LFS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本研究结果可提高LFS的临床诊断水平,为合理、精准及个体化的诊疗提供依据。二、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评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程度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旨在为LFS的诊断和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经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和LCCSLLRS患者,并分为LFS和LCS组。收集并整理X线、CT和MRI相关影像学指标,并进行各项影像学指标的组间及组内差异性分析,定量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影像特征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LFS在神经根型腰椎退行性疾病中较常见,其中椎间孔狭窄最常受累节段为L4-5(53.3%)。(2)根据X线测量指标分析LFS组脊柱排列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矢状面运动范围在L5-S1椎间孔水平明显增大(P<0.001)、背伸角在L3-4/L4-5椎间孔水平明显减小(P<0.05),动力移位距离和冠状位Cobb角明显增大(P<0.01)。(3)根据CT测量指标分析椎间孔区域形态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椎间孔面积明显减小,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体高度、椎弓根高度均明显降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和N-E角明显增大,小关节退变分级和椎间盘真空征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分析MRI测量指标发现,在责任椎间孔节段LFS组椎间孔狭窄分级、腰椎间盘退变分级、Modic改变和许莫氏结节发生率高于L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LFS组不同影像学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24至+0.886)。其中,椎间孔高度与椎间孔面积呈显着正相关(r=0.554),与N-E角呈低度负相关(r=-0.368)。椎间孔宽度与椎间孔面积呈低度正相关(r=0.444)。小关节退变分级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呈高度正相关(r=0.886)。椎间盘退变分级与中、后-椎间隙高度呈高度负相关(r=-0.775,r=-0.824)。椎间盘退变分级与真空征呈低度正相关(r=0.420)。椎间盘退变分级与椎间楔形角呈低度正相关(r=0.498)。(6)根据ROC分析发现,椎间孔高度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9.34mm、曲线下面积为0.971、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7.7%;椎间孔面积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36.95mm2、曲线下面积为0.904、敏感度为91.0%、特异度为80.0%。(7)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臀部疼痛(+)、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的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LFS具有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定量影像指标的诊断临界值为LFS提供诊断依据;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不同退变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构成了较复杂的椎间孔狭窄体系,其中纵向狭窄因素较为关键;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LFS的特异性临床症状提供了客观依据。综上,通过结合常规影像学检查评估责任椎间孔的异常解剖学特征对LF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三、腰椎间孔狭窄症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椎间孔狭窄模型(CCD模型)中DRG损伤性NP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通路和作用于靶点的中药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明确LFS的DRG压迫损伤机制,为LFS的诊断和中医药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来自GEO数据库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核心基因的PPI网络,并以核心基因(靶点)作为切入点进一步进行候选组分及关键组分的筛选,根据获得的组分列表收集作用于靶点的中药,最终成功构建靶点—组分—中药网络,并系统地分析靶点、组分与中药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1)对CCD大鼠模型和假手术组大鼠差异表达基因数据进行标准化及处理,共筛选出151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892个,下调基因有618个,考虑差异表达基因可能是DRG损伤性NP的潜在靶点。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两组基因数据具有可比性,经热图分析发现样本重复性好,可用于后续研究。(2)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上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细胞黏附因子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等。下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谷氨酸能突触通路、PPAR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突触间信号传递、跨突触膜通道、门控通道活动、钙离子结合等。(3)通过构建PPI网络并利用cytoHub插件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其中CASP3、IL-6、TP53、MMP9、IGF1在NP中的作用机制相对明确。(4)本研究通过核心基因获得的关键组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5)通过靶点-组分-中药网络获取的关键中药包括沙棘、麻黄、紫苏、芫荽、金银花、柴胡等。(6)根据候选中药的药味和归经进行分析发现,药味多属苦、甘。归经则以肝经居多。结论:本研究认为,CASP3、IL-6、TP53、MMP9、IGF1等核心基因及其免疫炎症和神经传导相关信号通路在DRG损伤性NP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为LFS的分子诊断开发和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关键组分,以及沙棘、麻黄、金银花、柴胡、黄芩等中药在DRG损伤性NP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为LFS的处方探索和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蒋强[6](2021)在《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及早期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目前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术已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治疗,但对全内镜下精准椎板开窗范围的研究较少,明显滞后于临床应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评估分析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手术中不同减压范围对腰椎节段稳定性及应力分布的影响,并结合对临床病例早期疗效的回顾性分析,为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术应用于LSS微创治疗提供生物力学基础及理论依据。第一部分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限元模拟及生物力学分析目的:利用退变腰椎有限元模型,评估分析全内镜下不同分区精准椎板开窗减压手术对腰椎活动度及应力分布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集CT数据,使用相关生物力学软件建立腰椎L4-5节段有限元模型(M1),并进行有效性验证。继而有限元模拟内镜视下精准椎板开窗减压手术,结合LSS临床病理分型,建立单侧椎板开窗减压相应范围L4-5节段手术模型,分别为L4椎板下缘+L4-5关节突关节部分切除模型(M2)、L4-5部分关节突关节+L5椎板上缘切除模型(M3)、L4椎板下缘+L4-5部分关节突关节+L5椎板上缘切除模型(M4)、L4椎板下缘+L4-5部分关节突关节+L5椎板上缘+Over-the-Top对侧部分关节突切除模型(M5)及L4椎体下缘+L4-5关节突关节1/2以上+L5椎板上缘切除模型(M6)(以上模型均保留峡部,除M6外,关节突关节均保留50%以上的关节面)。分别对完整脊柱(M1)及5种模拟手术模型(M2、M3、M4、M5、M6)施加相同载荷边界条件,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种工况下活动度及椎间盘等效应力的对比分析。结果:(1)与完整脊柱M1模型比较,M2、M3、M4及M5模型在各工况下活动度值相近,但M6模型的活动度值较M1明显增大,为M1活动度的151%-264%,特别是后伸和旋转工况为甚;(2)在椎间盘等效应力方面,M2、M3、M4及M5模型在椎间盘前区、左/右区工况下等效应力上升趋势不明显,在椎间盘后区、中区等效应力有所增加,最大增加幅度达53%,但未出现较大应力集中的情况;而M6模型椎间盘各区域等效应力均出现较大程度上升趋势,特别在前屈工况下最大达完整退变模型(M1)的3倍。结论:过大椎板开窗明显影响腰椎稳定性,同时相应节段椎间盘应力增加,易加速椎间关节退变。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内镜微创减压手术更为精准可控,针对不同类型腰椎管狭窄症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在有效保留关节突关节负重结构的前提下,单侧椎板开窗减压(Endo-LOVE)及单侧开窗双侧减压(Endo-ULBD)术式均可有效维持手术节段的生物力学特性,无需附加内固定重建稳定性,具有较高治疗性价比,有效降低医源性节段不稳、延缓腰椎进一步退变。第二部分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评估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临床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1月在我中心行全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手术治疗的45例LSS的临床资料,选取病例均为腰4-5节段,根据不同狭窄层面及程度,进行不同层面的精准椎板减压,其中椎间隙及以下层面减压组(A组)15例,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54-78(63.80±8.04)岁,BMI24.73±3.54kg/m2,随访时间18.93±3.65月;椎间隙多层面减压组(B组)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56-76(65.27±6.03)岁,BMI23.13±2.50kg/m2,随访时间18.80±3.59月;椎间隙多层面减压+对侧潜行减压组(C组)15例,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56-80(68.67±6.31)岁,BMI23.40±2.80 kg/m2,随访时间18.93±3.47月。记录并观察以上三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资料,记录术前与术后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残障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与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low back pain score,JOA)和末次随访时腰椎Mac Nab标准评定,用以分析评估早期临床疗效。结果:三组在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前、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定组间对比,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各组内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和ODI指数和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末次随访腰椎Mac Nab标准评定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3.3%、86.7%和86.7%,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LSS早期疗效显着,利用内镜微创手术可视化及术中影像学实时监测优势,可保证减压范围精准可控,针对不同病理类型LSS,全内镜技术可实现个性化精准减压,具有较为广阔应用前景。

朱泽源[7](2020)在《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探讨应用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隙入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差异,从而为临床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8年11月年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65例,其中34例患者手术采用经椎间孔入路,31例患者手术采用经椎板间隙入路,对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进行记录,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的跟踪随访并完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第三天复查CT,用计算机软件分别测出术前和术后复查CT上侧隐窝狭窄面积,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侧隐窝狭窄面积。手术均为同一人完成,统计学资料及评估均为同一人完成。统计数据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随访3月,年龄、性别、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月、3月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经椎间孔入路组术前与术后狭窄面积分别为52.42±8.42mm2、6.74±1.42mm2,术后与术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经椎板间隙入路组术前与术后狭窄面积分别为51.46±6.72mm2、6.88±1.38mm2,术后与术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经椎板间隙入路组与经椎间孔入路组相比显着缩短手术时间[(52.35±17.54)min vs(65.45±15.24)min,P<0.05],显着减少X线透视次数[(4.65±2.54)次vs(11.65±6.48)次,P<0.05]。结论: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且短期临床疗效相近,两组手术入路均能在镜下使用磨钻、椎板咬钳等工具进行侧隐窝的扩大减压,术中减压范围相当。经椎板间入路较经椎间孔入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

卢明毅[8](2020)在《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比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及腰椎后路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脊柱内镜技术的操作要点、适应症及优点,为今后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及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疼痛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对照组采用腰椎后路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术前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狭窄分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观察组、对照组手术前、术后7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VAS、JOA以及ODI进行评分,并采用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疗效。通过统计学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1)观察组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7天、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VAS疼痛评分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7天、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7天、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7天、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JOA评分均低于同时间段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7天、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7天、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ODI评分均低于同时间段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两组均未出现硬膜囊破裂,观察组术后出现3例下肢麻木、无力,对照组术后出现2例切口感染。(6)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达89.29%,对照组优良率达82.14%,但两组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皮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及腰椎后路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上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既能减轻患者的疼痛,也可以提高患者的腰部功能及生活质量,使患者回归日常生活及工作状态;(2)经皮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显着,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王晨旭[9](2020)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联合椎管后侧减压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指腰椎中央椎管、侧隐窝、椎间孔由于骨性或纤维性结构异常增生,导致不同范围管腔内径狭窄,造成神经血管结构受压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典型症状包括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等,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LSS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对于经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症状仍无缓解的患者,手术治疗是解除神经压迫、缓解症状、防止神经功能恶化的最有效方法。LSS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种:单纯椎管减压术和椎管减压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目前,对于严重LSS,微创手术存在学习曲线陡峭、操作难度大、视野局限、减压不彻底等局限,开放手术椎管减压仍是目前有效而普遍的手术方式。对于腰椎中央椎管及侧隐窝严重狭窄的LSS,为解除神经压迫,开放手术常见的椎管减压范围包括切除椎间盘、椎板下2/3、下关节突、部分增生内聚的上关节突。然而,切除75%以上单侧或双侧关节突关节可能导致医源性腰椎不稳定(Lumbar instability,LF)。因此,在椎管减压的同时需联合施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腰椎360°融合术(Lumbar circumferential fusion,CF)是目前常用的腰椎融合方式之一,该术式融合率高,能够同时切除椎间盘减压椎管,因此在LSS的治疗中广泛使用。然而CF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出血多,同时可能引起神经根损伤、Cage移位等并发症,这些问题目前尚未得到较好解决。腰椎后外侧融合术(Lumbar posterolateral fusion,PLF)相比CF,手术操作不涉及脊柱前中柱,手术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此外,部分严重LSS病人椎间盘仅表现为变性或弥漫性膨出,并无突出的椎间盘从前方压迫神经根,因此椎管减压是否有必要切除椎间盘,在保留椎间盘的同时仅行PLF是否可以实现相邻椎体骨性融合需要进一步研究。研究目的1.评估对于不合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严重LSS,单纯椎管后侧减压是否可以解除神经压迫、缓解症状。2.比较PLF与CF在LSS手术治疗中的融合率。3.比较“椎管后侧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PLF”与“椎间盘切除、椎管后侧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CF”两种手术方式在不合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严重LSS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出血、并发症率、影像学结果、住院费用等,从而探讨PLF的临床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研究类型:回顾性研究。研究时间:2014年01月-2017年08月。随访时间:2年。研究对象: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153例不合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严重LSS(Bartynski侧隐窝狭窄程度分级:2-3级、腰椎中央椎管狭窄程度分级:B、C、D),所有患者严格遵守纳入排除标准。分组:所有患者分为两组:PLF组(n=77)和CF组(n=76),PLF组行椎管后侧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PLF(保留椎间盘);CF组行椎间盘切除、椎管后侧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CF。评价指标:(1)通过“军字一号病例系统”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手术区域(单/双侧)、合并疾病及住院费用等;(2)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3月、6月、1年、2年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3)术后并发症;(4)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5)影像学结果评估: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2年的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术后6个月、1年、2年的腰椎融合率;(6)住院费用。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节段、手术区域(单/双侧)、腰椎管狭窄程度、合并疾病、术前症状(术前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术前椎间隙高度、术前腰椎前突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研究结果1.临床疗效: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01),但是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的JOA、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01),但是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手术情况及住院费用:PLF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明显低于CF组(P<0.001);PLF组平均住院花费比CF组平均住院花费少约9000元人民币(P<0.001)。3.影像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突角较术前均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术后CF组较PLF组增加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LF组术后6月、1年、2年的融合率分别为77.92%、85.71%、92.21%,CF组术后6月、1年、2年的融合率分别为:84.21%、92.11%、94.74%,虽然术后各随访时间点CF组融合率略高,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PLF组有6例(8%)未融合,CF组有4例(5%)未融合,但是所有病人均无假关节活动。4、术后并发症:两组中共出现8例术后并发症,PLF组共1例(1.30%),为术后手术切口感染;CF组共7例(9.21%),包括2例术后手术切口感染、2例神经根损伤、1例术后脑脊液漏、1例Cage下沉、1例Cage后移;CF组术后并发症率高于PLF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对于不合并椎间盘突出及脱出的严重LSS,仅行椎管后侧减压(保留椎间盘)即可解除神经压迫,明显缓解患者症状;(2)对于LSS,仅行PLF可预防或治疗退变性或手术减压引起的医源性腰椎不稳定,且可达到与CF一样的融合效果;(3)对于不合并椎间盘突出及脱出的严重LSS(Bartynski侧隐窝狭窄程度分级:2-3级、腰椎中央椎管狭窄程度分级:B、C、D),相比传统的“椎间盘切除、椎管后侧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CF”的手术方式,“椎管后侧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PLF”可达到一样的临床疗效,同时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更少。

徐燕笑[10](2020)在《腰椎后部解剖结构形态分析与腰椎退行性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腰椎退行性变是常见的一种腰椎退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腿部的不适及疼痛。该病多见于老年人。但是,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增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其趋势愈加年轻化,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手术并不是其首选的方法,因为手术并发症较多,其长期疗效尚不明确。但对于重症患者来说,手术治疗仍是腰椎退行性变的最佳治疗方案。腰椎后部结构的解剖形态改变是否足以压迫神经、脊髓,从而引起腰腿痛的症状,及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目的]通过测量分析腰椎后部的解剖结构,以期为临床腰椎退行性变的治疗及改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分别在腰椎上进行骨性测量及影像学测量,并进行以下研究:①腰椎椎弓根长度与椎管大小的相关性。②成人腰椎椎间孔的骨性测量。③成人腰椎终板冠状面后缘解剖形态学分析及临床意义。[结果]1.两侧的腰椎椎弓根的长度、两侧腰椎侧隐窝的长度从L1到L5呈递减趋势;腰椎椎管的正中矢状径和腰椎椎管的横径L1~4递减。两侧腰椎椎弓根的长度与相对应的腰椎侧隐窝长度在L3、L4、L5节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L3~4腰椎椎间孔平均高度依次为(19.27±1.78)mm,L4~5为(17.45±1.88)mm,L5~S1为(14.01±1.38)mm;L3~4腰椎椎间孔的最小矢状径为(9.39±1.45)mm,L4~5为(8.33±1.60)mm,L5~S1为(10.16±2.09)mm;L3~4腰椎椎间孔最大矢状径为(11.14±1.28)mm,L4~5为(10.95±0.85)mm,L5~S1为(11.13±1.17)mm。在L3~4、L4~5、L5~S1,椎间孔高度为轻度和中度的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化时,结果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L3~4、L4~5、L5~S1,腰椎椎间孔最小矢状径在正常高度椎间盘和发生退行性变化的椎间盘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将腰椎上、下终板分为3型:Ⅰ型,凹形;Ⅱ型,平型;Ⅲ型,凸型。在L1、L2、L3,上、下终板主要以凹型为主,在L5,上终板则以凹型和凸型为主要类型。在上终板L2,LLu、LRu、LMu与性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下终板L3,LLL、LRL与性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L3、L4、L5,腰椎椎弓根长度与同侧腰椎侧隐窝长度有关,而与腰椎椎管的正中矢状径、腰椎椎管横径关系不明显。2.腰椎椎间孔最小矢状径的大小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响较大;而腰椎椎间孔最大矢状径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响较小。3.L1~4上、下终板的主要类型为凹型,而L5上终板主要为凹型和凸型,下终板主要为凸型。

二、腰椎侧隐窝狭窄30例手术治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腰椎侧隐窝狭窄30例手术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可视化椎间孔两次成形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2.排除标准:
    二、一般资料
    三、手术方法
    四、术后处理
    五、观察项目
    六、统计学处理
结 果
讨 论

(2)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进展
        2.1.1 经皮脊柱内窥镜髓核摘除技术(Percutaneouse endoscopic lumbar disc ectomy PELD)的发展研究
        2.1.2 小结
    2.2 并发症及其预防
        2.2.1 神经根损伤
        2.2.2 日光烧灼综合征
        2.2.3 硬膜囊撕裂
        2.2.4 血肿
        2.2.5 术后复发
3 资料与方法
    3.1 资料
        3.1.1 实验设备与仪器
        3.1.2 研究对象
    3.2 方法
        3.2.1 一般临床资料
        3.2.2 手术过程
        3.2.3 手术疗效的评估
        3.2.4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基本数据
    4.2 近期结果
    4.3 术后临床疗效
    4.4 影像学结果
5 讨论
    5.1 术后疗效
    5.2 “腰椎侧方椎管”华西分型
    5.3 “V”区解剖
    5.4 经皮脊柱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
        5.4.1 操作要点
        5.4.2 技术优势
        5.4.3 临床价值
6 结论
7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件
致谢

(3)脊柱内镜下经Delta大通道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文献研究部分
    1.祖国医学对腰椎管狭窄症病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腰椎狭窄症的认识
        2.1 腰椎管狭窄症的定义及病因病机
        2.2 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学检查
        2.3 腰椎管狭窄症分型
    3 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
        3.1 腰椎管狭窄症中医治疗
        3.1.1 中药治疗
        3.1.2 手法治疗
        3.1.3 针刺治疗
        3.1.4 中药烫熨治疗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
        3.3 腰椎管狭窄症的西医非手术治疗
        3.4 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3.4.1 开放性切除减压术
        3.4.2 脊柱微创减压术
        3.5 脊柱内镜入路选择优劣势比较
        3.6 小结
二 临床研究部分
    4 资料收集与研究
        4.1 病例来源
        4.2 诊断标准
        4.3 纳入标准
        4.4 排除标准
        4.5 脱落、剔除及终止标准
        4.6 研究方法
        4.7 手术干预及围手术期处理
        4.7.1 麻醉方式及体位
        4.7.2 手术方法及步骤
        4.8 术后用药及康复
        4.9 观察指标
        4.10 统计分析
    5 研究结果
        5.1 基本资料比较
        5.2 手术结果比较
        5.3 VAS评分比较
        5.3.1 腰痛VAS评分
        5.3.2 腿痛VAS评分
        5.4 ODI评分比较
        5.5 手术效果比较
        5.6 典型病例
    6 讨论
        6.1 手术原因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6.2 脊柱内镜下Delta大通道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可行性
        6.3 脊柱内镜下Delta大通道技术的临床疗效
        6.4 脊柱内镜下Delta大通道技术利弊
        6.5 本研究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简称VAS)
    附表2 腰痛ODI评分标准
缩略词表
综述 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进展
    1 脊柱显微内镜技术
    2 脊柱内窥镜技术
    3 经皮穿刺脊柱外科技术
    4 脊柱微创融合技术
    5 导航系统辅助下脊柱外科技术
    6 脊柱微创技术的并发症
        6.1 神经损伤
        6.2 感染
        6.3 硬脊膜破裂、截瘫、出血
    7 脊柱微创手术的不足
    8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长期存留率及再手术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1.4 材料
    1.5 方法
        1.5.1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1.5.2 随访
    1.6 主要观察指标
        1.6.1 患者基本资料
        1.6.2 有效性指标
        1.6.3 安全性指标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患者数量分析
    2.2 患者基线资料及一般手术指标分析
    2.3 患者临床指标及满意度情况分析
    2.4 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2.5患者术后再手术情况分析
    2.6 患者装置存留率情况
3 讨论Discussion

(5)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解剖学基础与中西医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 腰椎间孔狭窄症致病因素与西医诊治现状
    2.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中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2. 分组依据
        3.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4. 统计分析
    结果
        1. 患者人口学和疾病特征
        2. 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差异性分析
        3. LFS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其诊断价值评价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2. 分组及评价依据
        3. 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4. 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
        5. 统计分析
    结果
        1. 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
        2. LFS脊柱排列特征
        3. CT测量指标分析
        4. MRI测量指标分析
        5. 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6. 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
        7.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1. LFS的常规影像学特征分析
        2. 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的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基因芯片来源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数据处理和差异基因的筛选
        2. 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 PPI网络分析及核心基因筛选
        4. 核心基因相关候选成分及关键成分筛选
        5. 中药匹配并构建靶点-成分-中药网络
        6. 中药特征分析
    讨论
        1. 上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2. 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3. 核心基因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4. 核心成分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5. 中药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6. 本研究的创新性、不足与展望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及早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限元模拟及生物力学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简历
致谢
综述 经皮内镜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7)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不同入路选择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8)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2.1 研究时间、地点及对象
        2.2 诊断标准、纳入及排除标准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3 治疗方法
        3.1 研究分组
        3.2 观察组手术方法
        3.3 对照组手术方法
        3.4 术后处理
    4 术后效果观察
    5 疗效评定指标
        5.1 VAS评分
        5.2 JOA评分
        5.3 ODI评分
        5.4 改良Mac Nab临床疗效判定
    6 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二章 结果分析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2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资料比较
    3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
    4 两组患者JOA功能评分比较
    5 两组患者ODI功能评分比较
    6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评价
    7 术后3 个月随访时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
第三章 讨论
    1 腰椎管狭窄症“椎管减压术”与祖国医学“从督论治”理论的相关性研究
    2 现代医学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
        2.1 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机制
        2.2 腰椎管狭窄症的解剖分型
        2.3 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诊断
    3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在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3.1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的特点、适应症及并发症
        3.2 显微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3.3 显微内窥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3.4 脊柱内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3.4.1 脊柱内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3.4.2 脊柱内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的手术要点分析
        3.4.3 脊柱内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的适应症及优点
    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腰椎管狭窄症微创术式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研课题

(9)腰椎后外侧融合术联合椎管后侧减压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联合椎管后侧减压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
    2.4 临床疗效、手术及影像学资料评价指标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学分析
    2.7 研究结果
    2.8 讨论
    2.9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典型病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结果
学位论文自评表
致谢

(10)腰椎后部解剖结构形态分析与腰椎退行性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意义
    2. 腰椎退行性变的不同类型
        2.1 腰椎管狭窄
        2.2 腰椎间孔狭窄
        2.3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3. 本课题的科学假说和研究构想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腰椎椎弓根长度与椎管大小的相关性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 标本
        2 观察、测量
        3 统计学处理
    第二节 实验结果
        1 L_(1~5)双侧腰椎椎弓根的长度、双侧腰椎侧隐窝长度及腰椎椎管的矢状径、横径
        2 L_(1~5)双侧腰椎椎弓根的长度及双侧腰椎侧隐窝长度的相关性
        3 L_(1~5)双侧腰椎椎弓根长度与腰椎椎管大小的相关性
    第三节 实验讨论
        1. 腰椎弓根的长度
        2. 腰椎管的大小
        3. 侧隐窝的长度
        4. 腰椎弓根长度与椎管大小的相关性
        5.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国人腰椎椎间孔的骨性测量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观测指标
        3. 椎间孔的测量
        4. 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实验结果
        1 椎间孔高度
        2 椎间孔最小矢状径
        3 椎间孔最宽处
    第三节 实验讨论
        1. 腰椎间孔
        2 腰椎间盘高度
        3 国内外对腰椎间孔狭窄的相关研究
        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成人腰椎终板冠状面后缘解剖形态学分析及临床意义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仪器与方法
        3 测量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4 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实验结果
        1 终板不同节段后缘冠状面分型
        2 性别与终板形态的相关性
        3 上、下终板间的相关性
    第三节 实验讨论
        1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2 国内外有关椎间盘假体及终板的研究
        3 本研究的意义
        4 总结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四、腰椎侧隐窝狭窄30例手术治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可视化椎间孔两次成形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 贾忠雄,张晓军,胡侦明,江维,沈皆亮,周年,郝杰.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1(10)
  • [2]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D]. 李加敏.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3]脊柱内镜下经Delta大通道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黎启航.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长期存留率及再手术情况分析[J]. 顾宏林,郑晓青,梁昌详,曾时兴,詹世强,昌耘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30)
  • [5]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D]. 努尔比亚·阿布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及早期临床疗效观察[D]. 蒋强.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D]. 朱泽源.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8]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D]. 卢明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腰椎后外侧融合术联合椎管后侧减压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D]. 王晨旭.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10]腰椎后部解剖结构形态分析与腰椎退行性变的相关性研究[D]. 徐燕笑.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腰椎侧隐窝狭窄30例手术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