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农民实施科教 靠科教兴乡富民(论文文献综述)
徐群[1](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提出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何文毅[2](2011)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把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作为独立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仍然是一个空白。论文力图把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细分为目,以专题的形式逐次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体系。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四大板块、七个章节。论文的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探讨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特征与目标,并从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个方面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初步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含义和特征。论文的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一系列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有: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活动等等;并结合相关事例,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显着成就,即初步建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获得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社会获得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积累的基本经验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农民、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坚持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和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同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论文的第三部分,即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依据、原则及要求。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构建依据主要包括理论依据、政策依据、时代依据、对象依据和历史依据,论文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着述、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我国当前所处的时代状况、当前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等方面探寻构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依据。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原则主要包括坚持以农民为本,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利于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以及贴近农民生活实际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要求主要包括体现时代性、突出实践针对性、把握策略运用的规律性几个方面。论文的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四至第七章,主要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策略、方法的运用策略、队伍建设策略和组织领导策略等方面分别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运用。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策略,从把握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基本内涵、汲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历史智慧、明确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当代特性三个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科学把握,进而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类型,提出通过丰富活动形式、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制度体制、不断改革创新来运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其次,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策略中,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定位,列举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即利益激励法、劳动锻炼法、典型示范法、预防教育法、冲突调解法、民情恳谈法和人文关怀法,并指出要强调方法选择的针对性、运用方法的综合性、创新方法的时代性。再次,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策略中,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构成及其对成员的素质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成员主要包括专职和兼职两大部分,其总体的素质要求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具体的素质要求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要严格人员选拔,加强队伍培养,重视队伍使用,落实队伍考核;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夯实理论基础,营造良好氛围,落实建设投入。最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策略中,分析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主体,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组织结构是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负责、群团组织配合,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具体运行模式是党委负责规划、决策和监督、评估,地方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组织与实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运行机制包括明确岗位职责、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基本要求是健全组织机构、规范规章制度、提供条件保障。论文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实际状况、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力图从理论上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作深刻剖析,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3](2009)在《借鉴陶行知“教育与农业携手”思想改革农村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陶行知"教育与农业携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陶行知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主张"教育是立国之本"。要使中国人民从贫穷落后愚昧的深渊中解救
张立春[4](2005)在《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现状与发展研究 ——基于湖南省常德市农校的个案分析》文中认为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或“农校”)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是广大农民学习文化知识,接受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基地,对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多方面原因,许多农校被撤销,农校的发展步入低谷。新世纪,伴随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年1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1月)三个文件的颁发,农校的发展呈现了新的活力,农校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即将到来。 本研究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运用个案研究方法,选取湖南省常德市六所农校进行深度的调查访谈,同时选择多所农校作为辅助性个案,从而真实展现了当前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现实状况,揭示了隐藏于其中的经验教训,并结合目前农村的现实情况,对未来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共八章: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缘起、背景与意义,并对研究中使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二章为研究综述,对本课题既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对先行研究的主要成就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涉及研究技术的使用,说明了本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实施过程,包括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对象的确定以及对本研究的信度、效度和推广度的若干思考。 第四章为常德市农校现状与发展的描述,叙述了湖南省常德市农村的经济社会背景,回顾了该市农校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目前农校的发展现状,并简单介绍了发展良好的农校、逐步转型的农校、已被撤销的农校三种类型农校的大致发展情况。 第五章是对发展良好的农校的个案分析,主要介绍了两所发展良好的农校的乡镇背景与发展状况,归纳了其发展成功原因,并预测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第六章是对逐步转型的农校的个案分析。基于调查研究,对农校转型前和转型中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两所农校逐步转型的原因,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相关思考。 第七章是对已被撤销的农校的个案分析。通过对农校撤消后学校资源去向的追问,展示了目前已撤销农校的大体现状,同时对他们撤消原因作出了分析,并由此而引发了一些反思。 第八章是改革与发展的若干设想。在前三章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校发展的总体设想和三种类型农校各自发展的若干设想。
刘洋[5](2003)在《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农村社区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农村社区教育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研究了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社会环境的辨证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关系等;其次,研究了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组织与管理体制、特点与类型、存在问题与发展走向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提出了适宜于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农村社区教育的实施策略。全文共六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当代社区教育的形成背景、发展趋势,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状况,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进展,本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框架与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问题。 第二章: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农村社区教育的理论问题。主要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概念、特性、结构体系、组织机构、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农村社区教育与其它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功能进行了论述。 第三章:对影响中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将中国农村社区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母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研究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社会环境的辨证关系,把握社区发展与社区教育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从农村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科学技术、人口以及农村教育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内容包括: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村社区教育产生和形成的正面影响,现存的农村社会经济问题及其对农村社区教育带来的挑战;②村民自治为农村社区教育提供了良好环境,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合作经济在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作用;③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农村社区教育的促进,以及未来农村科技革命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迫切需要;④农村人口思想观念的变革对农村社区教育的积极意义,以及农村人口素质相对落后的现状对农村社区教育的特殊需求与迫切性。⑤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对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农村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 第四章:对中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首先,阐述了农村教育理念的变革、现代农村社区教育思想的发展以及农村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其次,从教育目标与内容、类型与特点、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等方面,对目前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同时分析了农村社区教育的区域差异及基本经验;最后,指出了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的问题,并对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走向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提出了适宜于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首先分析了国外社区教育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其次,分析了构建中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原则与基本构成要素;再次,对中国经济发展区域进行了划分,对我国已有农村社区教育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包括经济发达地区的全面教育型模式、农村社区学院、网络型教育模式: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型模式、乡(镇)成人校为中心的模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行政地域型模式、城乡结合型模式、双向互动型模式: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中心型模式、以可持续内容为主的模式等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第六章:提出实施农村社区教育的策略。从农村社区教育系统完善、外部环境优化、总体运作程式、农村社区教育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实施农村社区教育的策略与建议,包括农村社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建立、总体运作的层次性与系统性、区域差异的梯度式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社区教育队伍的稳定,以及强化农村社区教育意识、合理利用农村社区教育教育资源、发挥城市社区教育的辐射作用等策略。 农村社区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社会化的模式,在我国,农村社区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也刚刚开始。本文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体系、研究思路、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工作,构建的中国不同经济类型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为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而丰富了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理论体系,对相关研究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郭萍,张桥,魏永生,李伟晗[6](2001)在《拥抱大地》文中指出上篇 农村教育要姓“农”,才能从“独木桥”走上“立交桥”,路才能越走越宽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在呼兰县某农村有一个公认的好学生,考高中不幸落榜,于是,他甘愿回家去养鸡。可不出几天小鸡雏儿就打蔫了,他只好问大人,但是没有人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张桥,魏永生,李伟晗,郭萍[7](2001)在《拥抱大地——黑龙江省呼兰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纪实》文中研究表明6月的北京,喜迎建党80周年和申办奥运的气息一日浓似一日。满眼的彩旗、鲜花、绿草,盈耳的欢歌笑语和人们的张张笑靥交相辉映。6月11日,由国务院召开的首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隆重举行。在欢快的进行曲中,李岚清副总理亲自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颁奖。在受奖人中,有一位来自黑龙江省的基层教委主任,他就是呼兰县的韩世惠。当李副总理亲切地握住韩世惠的手说“祝贺你”时,这位像黑土地一样朴素、深沉的男子汉眼睛湿润了,那捧着奖牌的双手不禁微微颤动起来……紧接着,《中国教育报》报道了韩世惠在教育部组织的座谈会上所作的关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发言。列车隆隆地飞奔着,载着归心似箭的韩世惠。夜深了,窗外灯火时明时昧,就像他那无法平静的心,十几年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
张桥,魏永生,李伟晗,郭萍[8](2001)在《拥抱大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纪实》文中研究说明6月的北京,喜迎建党80周年和争办奥运的气息一日浓似一日。满眼的彩旗、鲜花、绿草,盈耳的欢歌笑语和人们的张张笑靥交相辉映。6月11日,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首届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隆重举行。在欢快的进行曲乐声中,李岚清副总理亲自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颁奖。在受奖人中,有一个来自黑龙江省的基层教委主任,他就是呼兰县的韩世惠。当李副总理亲切地握住韩世惠的手说“祝贺你”时,这位像黑土地一样朴素、深沉的男子汉眼睛湿润了,那捧着奖牌的双手不禁微微颤动起来……紧接着,《中国教育报》报道了韩世惠在教育部组织的座谈会上作的关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发言。列车隆隆地飞奔着,载着归心似箭的韩世惠。夜深了,窗外灯火时明时昧,就像他那无法平静的心,十几年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
阳城县固隆乡人民政府[9](2000)在《向农民实施科教 靠科教兴乡富民》文中认为乡、村两级农技校是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教育的主阵地,乡、村五站一校是科技推广的主渠道;乡、村两级各专业研究会是农业科技研究的主导力量。这是固隆乡在科教兴乡过程中总结的三条经验,其核心是教育农民、引导农民、发挥农民自己在农业科学研究中的主导作用。农民素质提高之日,就是科教兴乡战略任务实现之时。
昔阳县洪水乡人民政府[10](2000)在《依靠科教 兴乡富民》文中提出“只有劳动大军素质的提高,才有挖不尽的潜力,享不完的幸福”;“只要领航人识时务,科学技术才能引进、推广”;“普教是基础,职教、成教是再生产的有力举措”。这是他们在实施“科教兴乡”过程中的深切体会,也是他们紧抓的三个问题,使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善,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
二、向农民实施科教 靠科教兴乡富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向农民实施科教 靠科教兴乡富民(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
一、海岸线变迁 |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
一、基本自然环境 |
二、农业自然环境 |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第五节 小结 |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
参考文献 |
(一) 方志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 中心命题的确定 |
二、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
(一) 研究的现状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的思路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理论阐释 |
一、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解析 |
(一) 新农村的含义及其建设的基本要求 |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特征及目标 |
二、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联系 |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政治建设的联系 |
(三)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联系 |
(四)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社会建设的联系 |
(五)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联系 |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要义把握 |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科学内涵 |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主要特点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状况 |
一、开展的生动实践 |
(一) 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二) 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三) 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
二、取得的显着成就 |
(一) 初步建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
(二)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
(三)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
三、积累的基本经验 |
(一) 用科学理论武装农民 |
(二) 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
(三) 坚持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
(四)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 |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依据、原则及要求 |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依据 |
(一) 理论依据 |
(二) 政策依据 |
(三) 时代依据 |
(四) 对象依据 |
(五) 历史依据 |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原则 |
(一) 坚持以农民为本 |
(二) 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
(三) 利于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
(四) 贴近农民生活实际 |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要求 |
(一) 充分体现时代性 |
(二) 突出实践针对性 |
(三) 掌握策略运用的规律性 |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策略 |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科学把握 |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涵义 |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历史智慧 |
(三)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当代特性 |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 |
(一) 农村活动载体 |
(二) 村镇文化载体 |
(三) 乡村管理载体 |
(四) 大众传媒载体 |
三、新农村建设中运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要求 |
(一) 丰富农村活动形式 |
(二) 加强村镇文化建设 |
(三) 完善农村管理制度 |
(四) 不断推进改革创新 |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策略 |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定位 |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践方位 |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体特性 |
(三)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功能 |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一) 基本方法 |
(二) 一般方法 |
(三) 特殊方法 |
三、新农村建设中运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 |
(一) 强调方法选择的针对性 |
(二) 突出方法运用的综合性 |
(三) 体现方法创新的时代性 |
第六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策略 |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构成及其素质要求 |
(一) 专兼结合的人员结构 |
(二) 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 |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
(一) 夯实理论基础 |
(二) 营造良好氛围 |
(三) 落实建设投入 |
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
(一) 严格选拔 |
(二) 加强培养 |
(三) 重视使用 |
(四) 落实考核 |
第七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策略 |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 |
(一) 党的领导 |
(二) 组织结构 |
(三) 具体运行 |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实施机制 |
(一) 明确岗位职责 |
(二) 部门协调配合 |
(三) 形成强大合力 |
三、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要求 |
(一) 健全组织机构 |
(二) 制定规章制度 |
(三) 提供条件保障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学习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现状与发展研究 ——基于湖南省常德市农校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农民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研究技术 |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三节 对本研究的其它若干思考 |
第四章 常德市农校的现状与发展 |
第一节 农校发展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常德市农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三节 常德市农校的发展现状 |
第五章 农校个案分析之一:发展良好的农校 |
第一节 乡镇背景 |
第二节 发展状况 |
第三节 成功原因 |
第四节 发展趋势 |
第六章 农校个案分析之二:逐步转型的农校 |
第一节 转型前的农校 |
第二节 转型后的农校 |
第三节 转型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转型带来的启示 |
第七章 农校个案分析之三:已被撤销的农校 |
第一节 撤销前的农校状况 |
第二节 撤销后的资源流向 |
第三节 撤销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撤销的反思 |
第八章 改革与发展的若干设想 |
第一节 农校发展的总体设想 |
第二节 农校发展的具体设想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可持续发展趋势 |
1.1.2 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 |
1.1.3 学习社会化理念的发展 |
1.1.4 世界性社区发展浪潮 |
1.1.5 农村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
1.2 社区教育发展及其研究动态 |
1.2.1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2 研究动态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研究方法 |
1.5.1 系统观-本文研究的思想方法 |
1.5.2 本文研究方法 |
1.6 本论文创新与有待研究的问题 |
1.6.1 创新之处 |
1.6.2 有待研究问题 |
第二章 农村社区教育基本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区 |
2.1.2 农村社区 |
2.1.3 社区教育 |
2.1.4 农村社区教育 |
2.1.5 终身教育 |
2.1.6 学习化社会 |
2.2 农村社区教育的特性 |
2.2.1 教育类型的多样性 |
2.2.2 教育结果的显效性 |
2.2.3 组织管理的统筹性 |
2.2.4 农村学校的辐射性 |
2.3 农村社区教育结构体系 |
2.3.1 多序列的社区教育体系 |
2.3.2 多样性的社区教育结构 |
2.3.3 农村社区教育结构的相互联系 |
2.4 农村社区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关系 |
2.4.1 农村社区教育与教育 |
2.4.2 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教育 |
2.4.3 农村社区教育与城市社区教育 |
2.4.4 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学校教育 |
2.4.5 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成人教育 |
2.4.6 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终身教育 |
2.5 农村社区教育组织系统 |
2.5.1 内涵 |
2.5.2 组织形态 |
2.6 农村社区教育的功能 |
2.6.1 社区发展功能 |
2.6.2 教育辅助功能 |
2.6.3 双向服务功能 |
2.7 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 |
2.7.1 管理行为 |
2.7.2 管理体制 |
2.8 农村社区教育运行机制 |
2.8.1 运行机制的基本要素 |
2.8.2 运行机制的启动 |
第三章 影响中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背景因素分析 |
3.1 社会经济因素 |
3.1.1 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社区教育产生和形成的正面影响 |
3.1.2 农村社会经济问题及其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挑战 |
3.2 政治制度因素 |
3.2.1 村民自治为农村社区教育提供了良好环境 |
3.2.2 社区组织 |
3.3 科学技术因素 |
3.3.1 农业科学技术对农村社区教育的促进 |
3.3.2 农村科技革命迫切需要社区教育 |
3.4 人口因素 |
3.4.1 思想观念因素 |
3.4.2 人口素质 |
3.5 农村教育因素 |
3.5.1 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对社区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
3.5.2 农村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社区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
第四章 中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问题分析 |
4.1 农村教育理念的变革 |
4.1.1 教育为农村政治服务 |
4.1.2 教育面向农村实际需要 |
4.1.3 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 |
4.2 现代农村社区教育思想的发展 |
4.2.1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 |
4.2.2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
4.2.3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与教育思想 |
4.3 农村社区教育的萌芽 |
4.3.1 早期农村社区教育的萌芽 |
4.3.2 近期农村业余教育的开展 |
4.4 农村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4.5 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现状 |
4.5.1 农村社区教育组织 |
4.5.2 农村社区教育实施机构 |
4.5.3 农村社区教育目标与内容 |
4.5.4 农村社区教育的类型与特点 |
4.5.5 农村社区教育的管理保障 |
4.6 区域差异分析 |
4.7 基本经验 |
4.8 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的问题 |
4.8.1 处于起步阶段而又发展极不平衡 |
4.8.2 对开展社区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 |
4.8.3 缺乏“合作经济”作为基础 |
4.8.4 组织管理的机制不健全 |
4.8.5 农村社区教育的运作机制尚未完成 |
4.8.6 理论研究滞后于社区教育实践 |
4.9 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走向 |
4.9.1 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 |
4.9.2 从“农科教统筹”走向“经科教文一体化” |
第五章 中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 |
5.1 国外社区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5.1.1 继续教育和补偿教育两大模式 |
5.1.2 各国社区教育模式分析 |
5.1.3 对中国的启示 |
5.2 中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 |
5.2.1 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构成要素 |
5.2.2 构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原则 |
5.2.3 已有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分析 |
5.2.4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模式选择 |
5.3 中国不同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 |
5.3.1 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
5.3.2 较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
5.3.3 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
5.3.4 落后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
5.3.5 不同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选择 |
第六章 农村社区教育实施策略 |
6.1 内部系统的完善 |
6.1.1 管理机制 |
6.1.2 教育形式与内容 |
6.1.3 师资队伍 |
6.2 外部环境的优化 |
6.2.1 强化农村社区教育意识 |
6.2.2 社区教育资源合理利用 |
6.2.3 发挥城市社区教育的辐射作用 |
6.3 总体运作方式 |
6.3.1 总体运作的层次性与系统性 |
6.3.2 增强示范效应 |
6.3.3 区域差异与社区教育的梯度式推进 |
6.4 农村社区教育评价 |
6.4.1 发挥农村社区教育评价的作用 |
6.4.2 农村社区教育的评价方式 |
6.4.3 农村社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6.4.4 评价需注意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向农民实施科教 靠科教兴乡富民(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2]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 何文毅. 西南大学, 2011(09)
- [3]借鉴陶行知“教育与农业携手”思想改革农村教育[A]. 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 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 2009
- [4]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现状与发展研究 ——基于湖南省常德市农校的个案分析[D]. 张立春.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5]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D]. 刘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 [6]拥抱大地[N]. 郭萍,张桥,魏永生,李伟晗. 中国教育报, 2001
- [7]拥抱大地——黑龙江省呼兰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纪实[J]. 张桥,魏永生,李伟晗,郭萍. 人民教育, 2001(09)
- [8]拥抱大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纪实[J]. 张桥,魏永生,李伟晗,郭萍. 黑龙江教育, 2001(09)
- [9]向农民实施科教 靠科教兴乡富民[A]. 阳城县固隆乡人民政府. 科教兴乡之路——山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探索, 2000
- [10]依靠科教 兴乡富民[A]. 昔阳县洪水乡人民政府. 科教兴乡之路——山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探索,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