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DS集散型数据控制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李科[1](2021)在《中国城际人口流动分布及城市网络分析研究 ——基于2019年高德跨城出行大数据》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持续推进,信息网络、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大大地压缩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城市间交流频率增加、速度加快,原有地理空间结构被一种网络的关系所渗透和重构,大、中、小城市在不同空间尺度下互联形成了一种复杂多元的网络型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网络。以“流动空间”视角构建网络模型近年来成为城市网络主题下研究的新范式。具有定位服务的互联网应用连续、稳定地记录其用户的出行轨迹为城市网络研究提供了新型数据源。依托高德跨城出行时空大数据,构造了全国城城人口流动网络及城市间关系矩阵,通过时间划分、GIS空间表达、社会网络分析指标体系和修正的引力模型对区域网络空间特征进行解构,对中国、中国长三角城市群人口流动分布规律、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城市间联系强度等问题展开时空分析或评价,并尝试性地分析了推动城际人口迁徙的关联性因素。本研究旨在为调整区域资源配置、人口政策制定,区域一体化协作与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提供科学决策参考。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工作日和休息日这两个平日时段的人口流动较为稳定、城市的流入与流出型较为一致。相较平日时段,春运时段的流动人口较为活跃,迁徙距离明显增加。春运时段的“返乡期”和“返工期”的人口流动方向基本呈对称现象,尤其是节后由中部省份大规模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空间指向,使中部地区出现较大的人口“洼地”。(2)中国的流动人口在空间上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流动人口集散体系具有层级分异特征,数量上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分布结构。在空间组织形式上,中国城市网络中心性与扁平化趋势共存,表现在高值流动与高等级城市少,但是集中了大量了流动人口,而低值流动与低等级城市多,但是这些城市间的联系较为微弱和分散。其次,流动人口指向具有向“邻”性和向“优”性选择的双重特征。以城市群为基底的流动人口分布格局形成,不同的城市群各自有不同的但较为固定的人口输入输出通道。(3)长三角人口流动空间体系网络格局大致呈以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为支撑节点的“Z”型结构。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集聚程度较高,城市网络发育较成熟,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程度较高。(4)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权力”中心,与较多城市发生流动关系。而江苏省的苏州市是长三角城市群内吞吐量最大的流动人口集聚中心。并且,江苏省的省内流动量在每个时期都较高;安徽省在“返乡期”的流入较其他三个时段有所增加,在“返工期”的流出激增;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在“返工期”的流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5)地理距离是人口迁徙的重要摩擦阻力;城市间交通的可达性与便利程度是人口流动的必备物质基础。
陆利军[2](2020)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至今,以国家森林公园为典型代表的森林公园大致实现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营目的的林木生产空间到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消费空间的转变。2019年新修订的《森林法》规定,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森林旅游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在林业产业规划发展政策的支持下,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森林公园在旅游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森林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森林旅游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森林旅游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更迭,网络信息流的集散对森林公园旅游目的地、运营企业,及旅游者的影响越发显着;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理论与实践分析略显滞后,以点、线形态存在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静态研究已很难满足当下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基本需求,多源信息融合正在推动,或者说倒逼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新的数据类型和研究方法上的更新发展,促使学者们对森林旅游的关注从对森林旅游资源这一旅游活动中客体要素的单一关注转向对旅游活动中人(地)互动双方要素的系统考察。在当前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以静态研究为主、动态研究不足的背景下,论文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纳入“旅游流”研究范畴,以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信息流集散进行动态分析的方式,在“面”的层次上探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空特征、区域效应、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提出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优化策略,拓展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论文严格按照“问题提出-理论探讨-实证分析-理论归纳-总结展望”的基本路径展开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如下:(1)借助pearson相关指数、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季节集中指数和周内分布偏度指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其一,近年来,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呈现出持续迅速增长态势,且随着智能通信技术的更迭,旅游者获取森林公园网络信息的路径正在从“PC端”向“移动端”转变;其二,旅游者对森林公园的网络关注呈现出明显的“单峰”特征和不明显的“双峰”特征;其三,周内PC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工作日高,双休日低”的基本特征,而移动指数则呈现出“工作日低,双休日高”的特征。(2)借助季节性集中指数、变异系数(CV)、赫芬达尔系数(H)、首位度(P)和地理集中指数(G)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比较显着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一,除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四个省区之外,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省区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而且省际差异比较稳定,波动甚微;其二,从季节性指数变化情况看,各区域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差异,但是,这种季节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3)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较为松散,但省区间的溢出效应比较突出。首先,从整体层面看,网络信息流呈现出随机分布状态,没有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或分散的分布特征;其次,从分省层面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部省区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网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核心省区出现了较明显的向南移动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湖北、江西和福建等省区为中心的东南部省区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要远高于西北部省区;诸如湖南、江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异军突起,影响力逐年攀升。(4)借助OLS回归模型、空间引力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工具,研究发现,森林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舒适度、节假日安排和时空距离;空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目的地接待能力、目的地吸引力、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森林公园资源禀赋等。其中,信息化建设水平、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集散起到主要作用;目的地接待能力、社会人口发展、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和目的地吸引力等因素起到次要作用。(5)借助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效率等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其一,上一章节明确的各影响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其二,由社会人口发展等因素构成的环境影响体系与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耦合协调度较好,系统间的发展较为同步;其三,省区间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差异较大,且呈现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布局特征;其四,各省区森林公园的环境影响体系建设均滞后于网络信息流的发展。提高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作用效率势在必行。(6)借助fs QCA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借助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其中,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是森林旅游资源禀赋以及森林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而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和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则是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论文还据此提出,各省需要认真审视自身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并根据对这些基础条件的系统认知,采用差异化的因果组合策略,促成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能力的提高。总之,论文在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方式对“信息流”和“旅游流”相关理论建构与实践分析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纳入“流空间”理论分析框架,从“旅游流空间”分析视角出发进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论文描述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动态格局与空间网络;探索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通过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协调效率分析探析了各关键影响因素与网络信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别提出了促进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聚散和提高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地最佳因果组合策略。论文无论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深度的延伸;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广度的拓展;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框架的完善;还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方法的丰富等方面,均作出了有益且有效的尝试。
李良[3](2020)在《基于大数据的重庆城市公园活跃性特征与外围信息点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市、县、区的规模呈现出“摊大饼”式的扩散,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功能的完善使得城市系统趋于复杂和庞大。城市居民是这个复杂且庞大城市系统主要经营和使用者,是联系城市各个地理信息点的桥梁,每天巨大的人流、车流、信息流等“流”体循环穿梭在城市系统中,这些“流”体使城市各个地理信息点之间相互影响,这种影响从宏观方面影响两个地理信息点之间的关系,从微观方面影响信息点的内部结构特征。近十几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重要的一环进行投资和建设,建成后的城市公园在其建造方式、类型以及公园所服务的对象上均出现了不同的表现特征,公园差异性的特征受公园所在区域周边环境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公园及其周边地理信息点的布局和结构,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动态稳定的城市布局结构。研究城市公园内部游客活跃性与其周边信息点之间的联系,对明确公园使用状况以及公园在城市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数据技术和数学统计方法作为研究手段,通过爬取符合实验统计条件的重庆市公园样本实时热力数据和公园外部1500米范围内的地理信息点进行分析研究,讨论两者外在的相关性关系和两者自身内在的影响变化机制,以期总结相应的建设或规划建议。文本的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如下:(1)利用Python编程技术手段,爬取重庆市各个区的人数热力分布图,根据各个区的热力状态和行业标准,确定了以热力值最高的重庆内环快速路内侧区域的城市综合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公园样本进行为期14天的人数热力值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是样本公园之间游客活跃性具有较大的差异,体现在游客每小时内净游客容量、游客出入公园的速率和游客每小时人数变化幅度;二是公园之间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获取的公园热力数据为深入讨论公园游客特征、分析公园内部变化状况奠定了基础。(2)以百度、腾讯、高德地图作为研究数据来源,Pearson相关系数作为统计手段,通过程序脚本获取所选样本公园在1500m范围内的地理信息点,对这些地理信息点进行分类整理。根据因子相关性法进一步确定公园内部活跃性与公园外围信息点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公园内部活跃性与其周边地理信息点数量具有强相关性。(3)对数据进一步整合和探讨,对比分析了公园活跃性来自于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变化关系,分析了导致公园活跃性发生变化的内部活跃性指标要素和外部信息点要素。对产生变化信息点要素按相关性强度和变化趋势进行分类,并筛选出具有强关系类型的信息点进行逐个核算,最终确定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地理信息点。实验结果表明:以公园边界外500m范围的核心影响区内的信息点对公园活跃性影响作用最强;服务类和基建类信息点对公园活跃性具有明显的强影响性;信息点要素的影响作用会在超出公园边界外500m后迅速减弱;公园游客活动性要素是公园内主要的影响要素;公园活跃性下午时段的相关性最强。(4)根据实验结果,从宏观规划和微观设计角度思考,得到基于本文研究结论的应用方法:(1)城市规划和公园设计视角下提升公园活跃性的方法;(2)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布局优化思路;(3)提出基于城市地理信息点特征的公园设计程序。本文通过对公园内部活跃性和周围地理信息点的关系深入讨论,初步得出了公园内部活跃性与外围地理信息点之间存在联系的可能性。由此得到的实验成果可为城市规划和公园管理部门在城市布局、公园运营和公园规划设计方面提供决策参考和场地优化建议。本文旨在通过调整城市公园内部和外部状态,加强公园内部游客与其他城市地理信息点的联系交流,为城市公园在规划、设计、改造方面提供新思路。
周叶鹏[4](2020)在《流空间视角下区域旅游网络结构识别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旅游流作为区域联系的重要因素,对区域旅游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市群逐渐成为旅游发展赖以依存的区域主体;而旅游因在城市群建设过程的独特优势,有助于推动城市群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促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最大城市群,也是我国最大的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一,区域内部旅游流动密切,以其为研究对象探讨区域旅游网络结构具有典型性。此外,在信息化“井喷”发展的今天,旅游业广泛依赖互联网,产生了众多的虚拟旅游流痕迹,而学术界对虚拟旅游流并未引起重视,虚拟旅游流相关研究较少。故本研究以长三角地区26座城市的现实和虚拟旅游流网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社区发现算法等方法探索长三角城市群现实和虚拟旅游流网络的结构特征,并利用QAP相关分析法对长三角区域旅游流网络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整体上,长三角城市群现实和虚拟旅游流网络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时间演变方面,长三角城市群现实和虚拟旅游流网络在时间上持续发育,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空间演变方面,长三角城市群现实旅游流网络内部异质性强于虚拟旅游流网络;现实旅游流网络展现了显着的空间集聚效应,网络内部差异较大;而虚拟旅游流网络则表现出旅游流动趋向均衡性发展。(2)空间格局上,长三角城市群现实和虚拟旅游流网络展现出不同的空间和集散特征。首先,现实和虚拟旅游流网络均呈现出多中心发育,综合来看,现实旅游流网络的核心节点城市为上海、苏州、杭州、无锡;虚拟旅游流网络的核心节点城市是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其次,现实旅游流主干网络呈Z字形,虚拟旅游流主干网络则朝多边形发展。最后,现实旅游流网络的旅游流动具备显着的行政边界性特征,而虚拟旅游流网络的旅游流动行政边界性逐渐被打破,该特征在网络结构和社区结构都有展现。(3)结构稳定性方面,长三角城市群现实旅游流网络结构相对稳定,虚拟旅游网络结构变动较大。从2011年到2015年,再到2018年,无论是空间结构、流动结构、网络结构,以及社区结构,现实旅游流网络的时间变化均表现出相对稳定性,而虚拟旅游流网络则变化较大。(4)影响因素方面,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受到旅游综合发展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交通综合发展因素、信息化发展因素等显着性影响,而政府政策推动因素则表现为不显着。并以此构建了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的驱动机制,其中旅游客源地推力、旅游目的地拉力、区域综合协调促力等发挥正向驱动作用,而区域综合距离阻力会产生一定的负向驱动作用。(5)相对于现实旅游流网络,长三角城市群虚拟旅游流网络具有一定的先导性。随着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加快,其现实旅游流网络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快速发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减小行政隔离,缩小内部差异,朝向均衡化发展。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展流空间理论的研究范围;促进旅游学科研究与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融合;有利于丰富旅游网络结构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扩充旅游流研究的数据来源,为旅游流的研究提供一些新视角。同时,有利于厘清新时期长三角地区旅游网络结构,为优化长三角区域旅游网络结构提供参考意见,进而推动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
曹书剑[5](2019)在《基于操作报警事件监控的控制回路优化应用》文中认为当前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基本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并且以厂为单位搭建了较为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对DCS上的大部分生产数据进行采集监控。例如生产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自控率和平稳率系统等。这些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工厂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但DCS上的操作和报警数据,未获得企业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并且由于生产技术人员缺乏有效的优化方法,装置上长期存在大量的操作和报警。本文对生产装置DCS系统中操作报警事件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展示,快速地定位影响装置自控率、平稳率的主要控制回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预估干扰的液位控制器整定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证明该方法可以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快速和有效地优化,使控制回路长周期运行稳定。对操作和报警次数偏多的真实控制回路,使用该方法优化控制器参数,获得良好效果,从而减少控制回路操作和报警,提高装置运行自控率和平稳率。首先,设计和实现DCS操作报警事件数据采集平台,它可以从不同类型DCS中采集数据并进行统一存储。主要包括网络结构设计,存储结构选择,各类采集接口设计等。此外,实现了操作报警事件监控系统,它从采集平台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和展示。其次,从炼化常见单元精馏塔的液位控制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常见的液位控制策略、控制算法及PID整定方法,分析了串级控制和三冲量控制的优缺点,进而提出基于预估干扰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合理性进行理论分析。使用Matlab对该方法进行仿真验证,并与IMC-PID整定方法进行对比。经仿真对比证明,该方法的实用性较高,可以较快速求取液位控制器参数并获得良好控制效果。最后,叙述了使用操作报警事件监控系统和基于预估干扰的液位控制器整定方法对存在问题的控制回路进行参数优化的详细过程,并给出了应用效果展示。
蒲皓[6](2019)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智能无线船闸控制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一带一路、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国务院2011年发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这标志着发展水运上升为国家战略。由于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信息化体系不完备等原因,船闸等水运关键节点的调度与控制的协调性已成为水运发展的短板。由于船闸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远程控制指令与现地设备运行状态不协调等原因,实际操作仍需人工巡查现场辅助干涉船闸启闭,因而值班操作人员除需要在机房进行控制操作外,同时仍需要进行室外巡查。设计、开发和应用智能无线船闸控制系统,保障船舶安全、快捷的通过船闸,支撑船闸稳定运行,提升船闸运行的可靠性与协调性,已经成为未来船闸控制发展的必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深入分析船闸的控制类型、控制层次、运行异常原因和船闸运行的有线、无线控制网络架构,进而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面向船闸的无线控制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实现船闸的便捷、安全控制。2、基于物联网技术开展了无线船闸控制系统的框架设计,为实现无线船闸控制系统,开展了无线船闸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包括有线控制系统功能的无线调用、无线控制网络的拓扑、无线通信模块的软硬件设计以及无线操作系统的软件开发。3、以保障船闸安全运行为目标,开展了船闸控制系统安全保障的研究。以无线船闸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作为论文的重点研究内容,针对无线船闸控制网络的信息安全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无线控制安全网络体系,并重点针对船闸数据传输和控制系统访问控制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对传统数据加密算法和认证方法进行改进,将改进型数据加密算法以及由MAC地址绑定认证方式与动态口令认证方式相结合形成的复合型认证策略应用于无线控制系统网络。最后,依托本人所在公司承担的阜宁船闸改扩建工程项目,论文通过分析阜宁船闸在实际运行当中的需求,设计了针对阜宁船闸的无线船闸控制系统,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对无线船闸控制系统进行了开发,并在阜宁船闸现场进行了实地验证。结果表明,本系统可提高船闸便捷控制能力、提升船闸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邵明杰[7](2018)在《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设计及关键参数确定》文中研究表明固态金属剪切连接技术是新型无头轧制工艺的关键,参数对轧制过程和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线监测温度、行程和力等参数对保证剪切连接过程的安全实施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固态金属剪切连接工艺,提出了基于PLC和Kingview(组态王)的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分析了中间坯连接技术和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影响连接区质量的因素,确立了剪切温度、压下量、剪切力和侧向力为被测动态参数;采用PLC为下位机主控单元,组态王为上位机监测系统设计软件,建立了集信号采集、数据处理和上位机显示的一体化监测系统;硬件设计是根据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原理进行设计,实现了主控单元设计、信号采集和处理模块设计;通过STEP 7-Micro/WIN SMART设计PLC中程序,实现了传感器对现场模拟量信号的实时采集和处理;上位机监测系统软件具有现场数据实时记录和显示、超限报警、趋势分析、数据库查询、报表打印等重要功能。针对尺寸为200mm×43.5mm×29mm的Q345钢,基于有限元模拟和实验分析了关键参数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关键参数的范围。并通过在线监测实验,对实测参数和数据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关键参数的超限报警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现场实验数据库的建立可对剪切连接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该项技术投入实际生产也有一定的帮助。
周学良[8](2012)在《潍坊钢渣水泥生产线集散控制系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废料钢渣量大幅增加,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水泥的需求量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大幅增加。将钢渣加入到水泥中配制出的高质量的水泥完美解决以上两个问题。集散控制系统(DCS)是一种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工业现场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的一种新型的控制技术。近年来,DCS在水泥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以潍坊钢渣水泥生产线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DCS在实际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具体设计与实施,具体分析了项目中出现的系统自动控制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现场实施,首先本文讲述了钢渣水泥的特点,水泥生产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DCS的基本概念,DCS的发展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分析DCS在水泥生产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系统陈述本生产线的具体工艺流程,系统的主要控制技术要求,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系统的总体方案;详细罗列出本控制系统中所用到的硬件和软件。详细讲述硬件软件的配置和组态,包括采集点组态、数据库组态、控制程序编写、画面组态,以及系统与外部数据库数据的交互等。本文将系统软硬件和上下位机的互联过程详细分析讲述。分析了工程中用到的PID控制算法,以及一些PID参数整定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在现场实施。该水泥生产线控制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在系统运行的半年时间里,整个控制系统运转正常,能够达到钢渣水泥的生产要求,并且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得到用户的肯定。配料PID控制部分控制作用快速稳定。
张雷[9](2011)在《基于无线网络的横机集散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横机的自动化、高速化、智能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现有横机控制系统忽略了系统的开放性,其结果是系统的集成度较低,网络功能差,大量的生产信息难以共享。针对现有横机自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在深入比较分析现有横机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引入集散控制技术的概念,对横机集散化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了基于无线网络的横机集散控制的解决方案。首先概述了横机发展的历程和电脑横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横机集散化控制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开发目标。根据横机集散化控制需求和横机编织工艺要求,本文将横机集散化控制分为:监控层、人机交互层、实时控制层和机头控制层的四层体系结构,重点分析和研究了监控层和人机交互层的体系结构、通信方法及相应控制方法。整个系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监控系统的设计:充分发挥主控计算机运行稳定、处理速度快、人机交互能力强的特点,完成横机生产运行数据的储存、处理、动态监视、状态显示、打印输出等功能,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控,并对横机的生产管理进行优化。通信网络的研究:在介绍了WiFi通信协议的基础了,阐述了本文采用的Socket编程及系统通信协议设计。人机交互层系统设计:在硬件上,人机交互层系统以S3C2440A微处理器为核心,外围包括:SDRAM、Flash、LCD、触摸屏、SD卡、USB等模块。在软件上,为Windows CE嵌入式操作系统,提出了面向横机的Socket编程协议,详细论述了状态监控和花型传输模块的软件设计,并进行了相关测试。横机集散化控制解决了横机信息共享难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杨海波[10](2011)在《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涂装车间生产监控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各种国家利好政策的推进,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了千万辆,跃居世界汽车产销第一。产销量的迅猛提升,来自于生产制造技术的不断革新,来自于管理方式理念的不断进步,来自于网络化、自动化的系统建设。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system,简称DCS系统)就是现代化生产过程控制中网络化、自动化系统建设的一种,整个控制系统继承了常规仪表分散控制和计算机集中监控的优点,克服了常规仪表功能单一、人-机界面差以及单台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危险性高度集中的缺点,既实现了在管理、操作和显示三方面集中,又实现了在功能、负荷和危险性三方面的分散,因此集散控制系统在企业生产控制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论文以某汽车生产企业一个涂装车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涂装车间动态生产管理监控系统。该系统按涂装工艺的连续性将整条涂装流水线分成若干个分散控制分区,将若干台PLC分散应用于各个控制分区的生产过程控制,全部生产信息和设备故障信息通过车间内的设备通信网络由上位管理计算机监控,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化控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集散控制系统的原理、体系结构、硬件结构和数据通信原理,并进行了硬件的选型,搭建了硬件系统。(2)开发了涂装车间内车身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Vehival Identification,简称AVI系统),为上位管理系统提供了车辆颜色信息和生产信息。(3)采用组态软件建立了生产过程监控系统(Process Monitor control system,简称PMC系统)。采用现场总线技术(DeviceNet network)来架构车间设备网络,并和工厂的公用以太网连接,以便于生产管理人员通过运行连接到车间网络上的电脑内的应用软件进行设备的参数设定、动态信息(包括生产信息和设备故障信息等)管理和监控。通过采用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车间生产监控系统,涂装车间的设备调试时间大大缩短,缩短了新建涂装车间的建设周期;新车间投产之后,通过此生产监控系统对各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控和调整,很快便调试出了合格的涂装产品,并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使一次产品合格率(First time quality,简称FTQ)达到85%以上。
二、TDS集散型数据控制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DS集散型数据控制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际人口流动分布及城市网络分析研究 ——基于2019年高德跨城出行大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理论 |
1.3.1 中心地理论 |
1.3.2 核心-边缘理论 |
1.3.3 “流”空间理论 |
1.3.4 引力模型 |
1.3.5 空间相互关系理论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准备 |
2.2.2 指标与方法 |
2.3 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
2.3.1 技术路线 |
2.3.2 创新之处 |
第3章 全国人口流动分布与城市网络分析 |
3.1 四个时期下城市流入与流出类型分析 |
3.2 四个时期下流动人口位置分布情况 |
3.3 四个时期下城市网络空间规律与结构特征 |
第4章 长三角人口流动分布与城市网络分析 |
4.1 四个时期下长三角城市群的流入分析 |
4.2 四个时期下长三角城市群的流出分析 |
4.3 四个时期下长三角内部的流动关系分析 |
4.4 四个时期下长三角城市网络空间规律与结构特征 |
第5章 长三角城市网络评价 |
5.1 城市间吸引力——辐射力矩阵 |
5.2 城市吸引力与城市辐射力评价 |
5.3 城市中心性评价 |
5.4 城市间人口流动相关性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路线导图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3 研究述评 |
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特征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间特征 |
3.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特征 |
3.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结构与区域效应 |
4.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 |
4.2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交互结构 |
4.3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有效关联 |
4.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核心-边缘结构 |
4.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区域溢出效应 |
4.6 本章小结 |
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关键影响因素 |
5.1 地理探测器分析法 |
5.2 时间与气候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3 时间与空间距离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4 社会人口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5 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6 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7 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8 目的地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9 目的地吸引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10 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11 森林旅游资源禀赋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12 本章小结 |
6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作用机理 |
6.1 研究方法 |
6.2 网络信息流与各影响因素间耦合协调度与协调效率分析 |
6.3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协调效率分析 |
6.4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耦合协调效率识别及划分 |
6.5 本章小结 |
7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与优化策略 |
7.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 |
7.2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优化策略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基础数据统计表 |
附录 (B)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校准后的模糊值 |
附录 (C)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校准后的模糊值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大数据的重庆城市公园活跃性特征与外围信息点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公园活跃性及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2 理论支撑 |
2.3 公园活跃性特征的两个维度 |
2.4 与外围信息点相关性研究的方法 |
3 研究的城市公园及其相关信息概述 |
3.1 研究的城市公园概述 |
3.2 研究的地理信息点概述 |
4 公园内部活跃性评估与影响初探 |
4.1 公园内游客量的测算 |
4.2 公园内部活跃性的评估 |
4.3 公园内部活跃性的影响初探 |
5 多因素作用下的公园活跃性影响机制 |
5.1 公园活跃性影响机制 |
5.2 公园外部空间构件影响因素 |
5.3 公园内部使用者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6 提升城市公园活跃性的设计策略与方法 |
6.1 宏观规划层面的公园活跃性强化策略 |
6.2 微观设计层面的公园活跃性优化方法 |
7 结论、不足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公园样本数据分析(部分) |
附录2 百度地图信息点分类方法 |
附录3 公园热力数据测量 |
附录4 数据测算工具 |
附录5 信息点要素与公园之间的距离测算 |
致谢 |
(4)流空间视角下区域旅游网络结构识别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区域旅游网络 |
1.3.2 现实旅游网络 |
1.3.3 虚拟旅游网络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流空间理论 |
2.1.2 社会网络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内外流空间研究进展 |
2.2.2 国内外旅游流研究进展 |
2.2.3 国内长三角地区旅游网络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述评 |
第3章 长三角旅游网络时空格局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长三角区域旅游网络结构分析 |
3.3.1 空间结构分析 |
3.3.2 流动结构分析 |
3.3.3 网络整体结构分析 |
3.3.4 网络节点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三角区域旅游流网络社区分析 |
4.1 旅游社区识别 |
4.2 社区内部旅游流动演化特征 |
4.3 社区间旅游流动演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三角旅游网络结构驱动机制 |
5.1 驱动因素分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因子选取 |
5.1.3 结果分析 |
5.2 驱动机制建构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操作报警事件监控的控制回路优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操作报警信息在炼化企业利用情况 |
1.3.2 炼化企业控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操作和报警事件采集平台设计实现 |
2.1 引言 |
2.1.1 背景介绍 |
2.1.2 DCS事件数据的特点及使用 |
2.2 数据采集平台的总体结构 |
2.2.1 网络结构 |
2.2.2 存储结构 |
2.2.3 平台核心技术 |
2.3 数据采集接口层设计 |
2.3.1 开发语言选择 |
2.3.2 采集程序数据获取方式及构成 |
2.3.3 DCS通用数据采集接口 |
2.3.4 DCS非通用数据采集接口 |
2.4 平台数据在控制优化中的应用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预估干扰的液位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
3.1 引言 |
3.2 常见液位控制介绍 |
3.3 液位控制策略介绍 |
3.3.1 PID控制算法 |
3.3.1.1 复杂控制策略介绍 |
3.3.1.2 控制器参数求取和整定方法介绍 |
3.3.2 均匀控制 |
3.3.3 间歇控制 |
3.3.4 液位控制策略小结 |
3.4 基于预估干扰的液位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
3.4.1 液位模型 |
3.4.2 基于干扰的液位闭环控制的研究 |
3.4.3 基于预估干扰的液位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
3.5 Matlab仿真验证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操作报警事件监控的控制过程优化应用案例 |
4.1 硫磺回收装置溶剂再生塔回流罐液位控制 |
4.2 气分装置原料罐液位控制 |
4.3 热联合型重整装置二甲苯塔压力控制及甲苯塔温度控制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6)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智能无线船闸控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船闸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3 无线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
1.2.4 智能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安排 |
1.3.1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船舶过闸与船闸控制 |
2.1 引言 |
2.1.1 船闸的结构 |
2.1.2 船闸的运行 |
2.2 船闸控制类型与层次 |
2.2.1 船闸控制类型 |
2.2.2 船闸控制层次 |
2.3 船舶过闸与运行异常 |
2.3.1 船舶过闸流程 |
2.3.2 船闸运行异常状况分析 |
2.3.3 应对船闸运行异常状况的难点分析 |
2.4 船闸运行控制与网络 |
2.4.1 船闸运行控制 |
2.4.2 船闸控制的有线网络 |
2.4.3 船闸控制的无线网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线船闸控制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系统架构 |
3.2.1 逻辑架构 |
3.2.2 总体架构 |
3.2.3 技术架构 |
3.3 系统功能架构 |
3.3.1 总体功能 |
3.3.2 船闸运行控制功能 |
3.3.3 照明控制功能 |
3.3.4 监控视频调用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线控制系统关键技术 |
4.1 引言 |
4.2 现有控制系统的传输分析 |
4.3 无线控制网络设计 |
4.3.1 拓扑结构 |
4.3.2 无线虚拟组网 |
4.4 无线通信模块硬件设计 |
4.4.1 硬件架构 |
4.4.2 主控芯片性能分析 |
4.4.3 主控单元设计 |
4.4.4 无线通信电路设计 |
4.4.5 通信程序调试 |
4.5 无线控制软件设计 |
4.5.1 软件架构 |
4.5.2 软件系统的功能组成及实现 |
4.5.3 无线操作软件的开发环境 |
4.5.4 船闸运行控制功能模块开发 |
4.5.5 监控视频调用功能模块开发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线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 |
5.1 引言 |
5.2 无线船闸控制安全技术分析 |
5.2.1 入侵检测在船闸控制系统的应用 |
5.2.2 网络攻击的预防和控制 |
5.3 无线控制安全网络体系 |
5.4 船闸控制系统的网络攻击点分析 |
5.5 无线网络的数据加密算法 |
5.5.1 加密算法的选择 |
5.5.2 AES加密算法原理 |
5.5.3 AES密钥扩展算法改进 |
5.6 算法安全性分析 |
5.6.1 抗差分攻击分析 |
5.6.2 抗线性攻击分析 |
5.6.3 抗穷举攻击分析 |
5.6.4 2.4.4AES对称性攻击分析 |
5.7 无线控制系统的访问控制 |
5.7.1 MAC地址绑定认证 |
5.7.2 MAC地址绑定认证方式的优缺点分析 |
5.8 认证方式分析 |
5.9 无线控制系统的动态访问 |
5.9.1 动态安全认证 |
5.9.2 动态认证工作流程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阜宁船闸的智能无线船闸控制系统应用 |
6.1 阜宁船闸的智能无线船闸控制系统研究背景 |
6.2 控制需求分析 |
6.3 阜宁船闸的无线船闸控制系统开发 |
6.3.1 系统架构 |
6.3.2 无线通信模块开发环境 |
6.3.3 手机APP开发环境 |
6.3.4 软件开发环境 |
6.4 阜宁船闸的无线船闸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
6.4.1 加密算法的接入 |
6.4.2 移动终端的无线网络接入认证 |
6.5 阜宁船闸的无线船闸控制系统应用 |
6.5.1 无线通信模块的测试 |
6.5.2 无线操作软件的实测 |
6.5.3 实地测试与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设计及关键参数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间坯连接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在线监测系统内容和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 |
2.1 系统软件监测对象 |
2.2 主控单元和监测系统设计软件 |
2.2.1 主控单元 |
2.2.2 监测系统设计软件 |
2.3 系统功能和系统总体设计 |
2.3.1 系统功能 |
2.3.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下位机设计 |
3.1 主控单元设计 |
3.1.1 PLC选型 |
3.1.2 模拟量输入模块 |
3.2 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3.2.1 传感器选择原则 |
3.2.2 剪切温度测量及传感器选型 |
3.2.3 压下量测量及传感器选型 |
3.2.4 剪切力测量及传感器选型 |
3.2.5 侧向力测量及传感器选型 |
3.3 编程环境 |
3.4 对PLC进行组态 |
3.4.1 对通信组态 |
3.4.2 对模拟量输入组态 |
3.5 PLC程序设计 |
3.5.1 PLC程序构成 |
3.5.2 PLC程序仿真调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4.1 上位机功能需求 |
4.2 上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 |
4.2.1 上位机软件与下位机通信建立 |
4.2.2 定义上位机软件工程变量 |
4.2.3 上位机软件界面设计 |
4.2.4 编写上位机软件命令语言 |
4.3 组态王与数据库通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键参数确定及在线监测实验 |
5.1 参数确定 |
5.1.1 需确定的关键参数 |
5.1.2 有限元分析 |
5.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 在线监测系统试验 |
5.2.1 实验平台搭建 |
5.2.2 实验监测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潍坊钢渣水泥生产线集散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钢渣水泥特点 |
1.3 钢渣水泥的现状与发展 |
1.4 DCS 系统简介 |
1.4.1 DCS 系统概念 |
1.4.2 DCS 历史及发展现状 |
1.4.3 DCS 的发展方向 |
1.5 水泥生产控制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1 水泥生产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5.2 水泥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发展趋势 |
1.6 钢渣水泥生产采用集散控制系统的意义 |
1.7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1.1 系统工艺流程 |
2.1.2 系统主要要求 |
2.2 系统自控总体设计 |
2.2.1 系统设计原则 |
2.2.2 系统总体结构组成与配置 |
第三章 系统硬件配置与组态 |
3.1 系统硬件概述 |
3.2 系统硬件组态配置 |
3.2.1 控制站硬件及组态 |
3.2.2 操作站硬件及组态 |
第四章 系统软件组态编程 |
4.1 软件简要介绍 |
4.2 过程控制组态 |
4.2.1 控制采集点的组态 |
4.2.2 库函数和功能块组态 |
4.2.3 应用程序组态 |
4.3 操作监控组态 |
4.3.1 数据库组态 |
4.3.2 流程画面组态 |
4.3.3 ifix 与数据库的数据交互 |
第五章 关键工程问题分析及具体实施 |
5.1 系统的软硬件连接 |
5.2 工程 PID 分析 |
5.3 工程问题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程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基于无线网络的横机集散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横机及其控制技术概述 |
1.1.1 横机的发展历程 |
1.1.2 电脑横机控制技术的研究动向 |
1.2 集散控制技术概述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横机集散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横机集散控制的需求分析 |
2.1.1 横机集散控制的功能需求 |
2.1.2 横机集散控制的开发目标 |
2.2 横机集散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
2.3 人机交互系统的功能 |
2.4 无线网络的设计 |
2.4.1 WiFi 技术 |
2.4.2 无线网络的选择 |
2.4.3 网络拓扑结构 |
2.5 监控系统的功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横机集散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核心板硬件设计 |
3.1.1 电源部分原理图 |
3.1.2 微处理器原理图 |
3.1.3 SDRAM 原理图 |
3.1.4 Flash 原理图 |
3.2 底板硬件设计 |
3.2.1 LCD 及触摸屏原理图 |
3.2.2 SD 卡接口原理图 |
3.2.3 USB 接口及串口原理图 |
3.3 WIFI 无线模块原理图 |
3.4 监控系统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横机人机交互系统的软件平台构建 |
4.1 WINDOWS CE 操作系统 |
4.2 软件平台的构建 |
4.2.1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
4.2.2 Windows CE 的定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横机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软件设计 |
5.1 SOCKET 编程 |
5.1.1 TCP/IP |
5.1.2 Socket 编程 |
5.2 应用程序总体设计 |
5.3 状态监控模块的实现 |
5.4 花型传输模块的实现 |
5.4.1 花型传输的执行流程 |
5.4.2 详细设计及实现 |
5.5 参数设置模块的实现 |
5.6 系统的测试及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课题研究成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 横机人机交互系统电路图 |
附录 2 横机人机交互系统程序 |
附录 3 主控计算机程序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涂装车间生产监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集散控制系统在国外的发展过程 |
1.2.2 集散控制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
1.2.3 集散型控制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 |
1.3 本文的主要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集散控制系统构成 |
2.1 集散控制系统概述 |
2.1.1 集散控制系统的背景 |
2.1.2 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 |
2.2 集散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功能 |
2.2.1 直接过程控制级 |
2.2.2 集中操作监视级(监控级) |
2.2.3 综合信息管理级 |
2.3 集散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
2.3.1 过程控制站 |
2.3.2 DDC 控制站 |
2.3.3 监视操作站 |
2.4 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态软件 |
2.4.1 实时数据库生成 |
2.4.2 工业流程画面生成 |
2.4.3 历史数据库配置和报表生成技术 |
2.4.4 控制回路组态 |
2.5 集散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 |
2.5.1 数据通信在集散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
2.5.2 集散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的层次结构 |
2.5.3 集散控制系统数据通信方式 |
2.5.4 现场总线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身自动识别系统的开发 |
3.1 车身自动识别系统概述 |
3.2 车身自动识别系统硬件组成 |
3.2.1 钢条码读写站 |
3.2.2 手/自动条码扫描枪 |
3.3 车身自动识别系统读写原理 |
3.4 涂装车间车身自动识别系统构成 |
3.5 AVI 系统的故障处理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产过程监控系统 |
4.1 生产过程监控系统概述 |
4.2 网络结构及数据流程 |
4.3 PMC 设备监控画面开发 |
4.3.1 画面颜色显示标准设定 |
4.3.2 机运设备监控画面开发 |
4.3.3 工艺设备监控页面开发 |
4.4 网络状态查看页面开发 |
4.5 报警画面开发 |
4.6 趋势图开发 |
4.7 PMC 系统报表开发 |
4.7.1 报表登陆界面开发 |
4.7.2 报表系统主页面开发 |
4.7.3 班次设定 |
4.8 报警系统管理开发 |
4.8.1 添加新的报警信息 |
4.8.2 报警声音管理器设定 |
4.9 现场维护工程师站开发 |
4.9.1 机运维护工程师站开发 |
4.9.2 设备维护工程师站开发 |
4.10 PMC-工控机软件及硬件配置 |
4.11 生产监控系统在涂装车间的应用 |
4.11.1 缩短设备调试周期 |
4.11.2 稳定的产品质量 |
4.11.3 灵活的生产安排 |
4.11.4 全面的设备管理 |
4.12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TDS集散型数据控制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际人口流动分布及城市网络分析研究 ——基于2019年高德跨城出行大数据[D]. 李科.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D]. 陆利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3]基于大数据的重庆城市公园活跃性特征与外围信息点相关性研究[D]. 李良. 西南大学, 2020(01)
- [4]流空间视角下区域旅游网络结构识别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D]. 周叶鹏.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基于操作报警事件监控的控制回路优化应用[D]. 曹书剑.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2)
- [6]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智能无线船闸控制设计与实现[D]. 蒲皓. 东南大学, 2019(01)
- [7]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设计及关键参数确定[D]. 邵明杰. 河北科技大学, 2018
- [8]潍坊钢渣水泥生产线集散控制系统[D]. 周学良. 济南大学, 2012(04)
- [9]基于无线网络的横机集散控制技术研究[D]. 张雷. 浙江理工大学, 2011(06)
- [10]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涂装车间生产监控系统的研究[D]. 杨海波. 湖南大学, 2011(03)
标签:分散控制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