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冤案,坚持真理的女共产党员

抵制冤案,坚持真理的女共产党员

一、一个抵制冤案坚持真理的女共产党员(论文文献综述)

王凯[1](2021)在《延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史会景[2](2021)在《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工人阶级形象建构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

张瑜[3](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提出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余皓洁[4](2020)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风景[5](2017)在《法官奉命审判的责任追究——以张志新案件为主要素材》文中研究表明引言十年"文化大革命",是个错乱、荒唐的时代。林彪、"四人帮"一伙倒行逆施,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业务上,给审判工作造成了很大危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期间发生了大量的冤假错案。1980年9月2日,江华同志在向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共判处了刑事案件120多万件,截至1980年6

周晓瑾[6](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指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钱继云[7](2014)在《《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文中认为1980年代是当代诗歌复兴与繁荣的时段,作为诗歌界最重要的官方刊物,《诗刊》在此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有着诸多作为,它对八十年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八十年代诗歌复兴的前奏在七十年代末便已响起,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为文艺正名”的步伐加速。《诗刊》在1979年以“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指导对一己的办刊方针进行了调整,旨在繁荣新诗创作,同时建设新诗创作者的队伍。考察新方针导引下的《诗刊》,其刊发的作品从主题到诗艺都呈现出显着的转型期的表征,从刊物所召集的诗人群体来看,其八十年代主要供稿人的团队也已初步成形。七十年代末《诗刊》的转型之一体现为对原刊于民刊的朦胧诗的转载。刊物在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诗潮中扮演了弄潮儿的角色,这种展露峥嵘既体现为对那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及“三个崛起”论争的发起与积极参与,也表现在作品刊登上对从思想内核到艺术手法都显别于诗歌传统的朦胧诗作的倚重。在新旧两种诗观冲突的梳理中,厘清诗学的以及非诗的因素,就可以解释原本一场以问题讨论为初衷的学术性争鸣何以最终以思想“清污”的运动收场。这其中刊物所暴露出的局限性显然与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学体制密切相关。朦胧诗潮后,在新生代揭竿而起的浮华背景下,《诗刊》以其敏锐的眼光、良好的品位以及包容的心态,上下求索,沉稳而不失活泛。从诗歌创作到诗评、诗论,从栏目设计、编辑理念到评论文章、理论研讨会,都旨在探索后朦胧时期诗潮的多元化衍生,这种探索的痕迹通过这一时段所刊诗作可得到印证。诗潮之外,作为媒介,《诗刊》通过其“青春诗会”与“刊授学院”两个重要品牌分别对高端的与普通的作者进行引导与塑造,并以“诗歌信箱”、“读者中来”等着眼于读者的栏目使得读、写、编的诗歌观念与审美品位趋于一致与和谐。诗歌传播方面,刊物通过诗朗诵的倡导促进诗歌的共时性传播;同时又藉由诗歌评奖使诗作经典化,以利于其历时性传承。在八十年代诗学的海外资源方面,《诗刊》对欧美诗歌的译介对当代诗人从诗歌理念到表现手法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对海峡彼岸诗歌的推介还占有《诗刊》的绝对比重,在八十年代此岸对彼岸诗歌的传播全貌中,《诗刊》起到了引领与推助作用,其中体现出台湾诗歌与大陆诗歌中现代派的此消彼长、相互错节的现象。《诗刊》在整个八十年代诗歌美学建构中也颇有建树:对现实主义的倚重、对文化之根的回溯和对抒情传统的持守,体现了刊物在诗歌美学基本原则与结构方面的主张;对短诗、叙事诗以及诗歌语言的探索,体现了刊物在诗歌文体方面的倡导;诗人关于生活与自我的诗思也通过刊物得以表达与呈现。论文前三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思潮为关键词,分别论述七十年代末思想解放运动启示下的“为文艺正名”的呼声、朦胧诗潮以及后朦胧时期诗歌潮流的多元化衍生;后三章则分别论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生产与传播的影响、对彼时诗坛重要的诗学资源的引入以及刊物自身在诗歌美学方面的建构等,以显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创作所起的作用。

李美皆[8](2013)在《“晚年丁玲”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晚年的丁玲经常被认为是没有多大研究价值的。其实不然。一条河流丰水期值得研究,枯水期同样值得研究。河流为什么干涸?这本身就具备研究价值。事实上,关于丁玲晚年,有太多需要正视、包容、廓清和去伪存真的东西,去掉覆盖在丁玲身上的表象和似是而非的印象,把丁玲放置到左右着她的个体和社会政治的无奈处境之中,才能看见真实的整体的丁玲。“晚年丁玲”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本文是在晚年“被视为文学界僵化保守的‘左’的代表人物”的丁玲这一特定内涵上来使用这一概念的,简而言之,即“老来‘左’”的形象内涵。丁玲晚年的“左”,一定程度上是为历史问题平反所累的结果,是解决历史问题不得不借重的“工具”。当然,真实的丁玲并非完全不“左”,她的“左”也并非完全出自矫情,有一些是与自身政治利益、信仰、人生道路、既得利益相关的真实表达。本文首先要厘清丁玲“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其次要发现丁玲“历史问题”与“晚年形象”如何相遇。在此基础上,对导致“晚年丁玲”形象被定格为“左”的主要事件和现象、传闻逐一进行分析,如,丁玲与《讲话》、丁玲教育青年、“晚年丁玲”与马恩着作、丁玲晚年的出访和受访、丁玲关于“创作自由”的言论、《杜晚香》的写作对于“晚年丁玲”的复杂意义、“清污”中的丁玲,共七个方面。通过这些分析,发现支配丁玲如此言动的真实缘由及其背后的无奈,说明“晚年丁玲”的“左”与其历史问题密切相关,揭示这种种因素与外在的社会形势、官方需要、文坛的世情人心等相结合,如何“打造”了这样一个“晚年丁玲”。晚年周扬是影响“晚年丁玲”形象的主要人物。造成“左”的“晚年丁玲”形象的是一股合力,是各种因素的相加,除了历史问题以及与周扬的恩怨外,丁玲自身的老年和性情特点、一生的道路选择趋向所决定的晚年必然心态,也是打造“晚年丁玲”形象的重要因素。丁玲一生都在改造自己,直到晚年。从被动改造到自我改造,丁玲已经被改造彻底异化,她从改造中获得安全感,改造成为她的信念。领袖情结与改造情结相结合,牢牢地支配着丁玲,包括丁玲的马列情结,都是为领袖情结所强化。丁玲所处的复杂的文坛矛盾,远因是制度,中因是政治权力,近因是宗派关系。过多地着眼于个人恩怨而忽略制度性反思,是把根本问题遮蔽了。丁玲复出后的余悸,不仅是对周扬的余悸,更是对权力和权力机制的余悸。丁玲晚年之所以与社会思潮脱节,是因为她不反思。丁玲的不反思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没有余裕反思。因为历史问题尚未解决,她必须做“顺民”。其次,没有愿望反思。因为她的命运与主流是一致的,她的反思可能面临自我否定的危险。再次,没有能力反思。在政治与文学之间,丁玲总是处于一种二元的分裂状态:两种声音,两个面孔,两种价值观,两种文学观。丁玲的双重文化选择,决定了对她的历史评价也是双重的,很难统一。用翔实的资料来说话,对已有的观点尽量在对比中进行廓清,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观点,这是本文秉持的主要研究方法。本文是关于丁玲晚年研究的第一个长篇文本,是第一次将丁玲晚年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来进行研究,也是迄今对丁玲晚年的最完整的研究。

彭志荣[9](2012)在《论黎汝清战争纪实小说》文中提出黎汝清战争纪实小说研究在学界已取得一定成果,但针对黎汝清作品的阶段性点评诸多而整体梳理把握不够,笔者选取了黎汝清与战争纪实、作家主体意识、个性化革命历史、战争审美艺术四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观照黎汝清战争纪实小说的内在特质和独特魅力,并结合叙事学等相关理论阐析黎汝清战争纪实小说的革命叙事。论文首先从历史纪实小说发展脉络、战争纪实的新时期时代语境和作家革命历史叙事发展演变历史纪实外部成因与作家内在坚持两个方面观照黎汝清战争纪实小说战争纪实特性的发展演变以及战争纪实缘由。其次,从作家主体意识、革命史观、历史真实观三个质素着手,探究其在共和国三十年和新时期两个阶段的表现及演变,探究深层次的历史理性支撑。再则将视线转到细致的文本分析上,考察在作家新时期主体意识、革命史观映照下文本所构建的主观革命历史图景及人物塑造。最后,探析作家文本叙事中所应用到的战争审美艺术。本文通过黎汝清战争纪实小说宏观把握和文本细密分析,来阐析黎汝清战争纪实小说独特的叙事张力和艺术魅力。

田丰[10](2009)在《论任仲夷的价值观》文中研究说明任仲夷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实践价值观,指出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与实践经验是制定政策与理论探索的依据。他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高度对实现人民群众富裕安康作了大量论述,丰富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富裕论。他坚持主张让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的政治价值观,阐述了不少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观点。他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倡导和而不同的多样化的文化价值取向。

二、一个抵制冤案坚持真理的女共产党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抵制冤案坚持真理的女共产党员(论文提纲范文)

(3)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一)学生时代
        (二)军旅生涯
        (三)成为“反革命”
        (四)接受改造
        (五)成为“群众”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二)改造生活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一)求学
        (二)工作
        (三)管制
        (四)改造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一)大队书记
        (二)大队长
        (三)其他干部
    三.小队干部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一)党课制度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三)作风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一.制造模范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二.解读模范
        (一)模范贴近生活
        (二)模范无处不在
        (三)模范的奖励
    三.典型模范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四.事件中的模范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三)效果和经验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一)新的要求
        (二)新的举措
        (三)新的变化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一)人数统计
        (二)组织、干部结构
        (三)年龄分析
        (四)基本情况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一)军事训练制度
        (二)宣传、学习制度
        (三)武器管理制度
        (四)评优制度
        (五)问题及对策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改造种子山
        (二)抗旱蓄水
        (三)抗洪抢险
        (四)科学种田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一、创刊及发展
        二、功能地位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一、报道统计概述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一、政治品质
        二、劳动品质
        三、道德品质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变化原因分析
        四、社会效应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报道数量变化
        二、形象分析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诗刊》概观(1980 年代及此前)
    二、 1980 年代诗歌与《诗刊》研究
    三、 思路、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格局的铺垫
    第一节 复兴的“前夜”:“新时期”之前的诗歌概貌
    第二节 思想的转轨:“为文艺正名”
    第三节 《诗刊》的方针调整
    第四节 “早春”的萌动:1970 年代末的诗歌创作
第二章 《诗刊》与朦胧诗群的崛起
    第一节 从“问题讨论”到“精神污染”
    第二节 两种诗歌观念的碰撞
    第三节 “朦胧美”的诗学解析
第三章 《诗刊》与“后朦胧”诗潮的衍生
    第一节 藉“新鲜血液”打造“新鲜岁月”
    第二节 诗歌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第三节 诗歌理论的多维拓展
第四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青春诗会”的诞生与繁荣
    第二节 刊授学院:搭建交流平台
    第三节 以读者为中心的互动
    第四节 诗朗诵与朗诵诗
    第五节 评奖与诗歌“经典化”
第五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海外诗歌的引入
    第一节 东欧的歌
    第二节 西方之石
    第三节 彼岸的风
第六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美学的建构
    第一节 回归现实主义之后
    第二节 诗歌文体的倡导
    第三节 诗思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晚年丁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苦难的历程与“晚年丁玲”
    第一节 丁玲晚年前的苦难历程
    第二节 悲凉而焦虑的晚年开端
    第三节 开始被扭曲的晚年人格
第二章 历史问题的审查及其对丁玲的影响
    第一节 丁玲晚年之前历史问题的四次审查
        一、1940 年,丁玲历史问题的第一次审查
        二、1943 年,丁玲历史问题的第二次审查
        三、1955-1957 年,丁玲历史问题的第三次审查
        四、1975 年,丁玲历史问题的第四次审查
    第二节 丁玲晚年历史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历史问题主宰下的“晚年丁玲”
第三章 政治维度下的“晚年丁玲”
    第一节 “晚年丁玲”与马恩着作
    第二节 被历史选择的角色:“清污”中的丁玲
    第三节 “政治正确”:丁玲晚年谨言慎行的出访
    第四节 教诲与隔膜:“晚年丁玲”与青年作家
第四章 文学话题与写作实践中的“晚年丁玲”
    第一节 丁玲对《讲话》的实践与维护
    第二节 丁玲关于“创作自由”的言论
    第三节 《杜晚香》的写作对于“晚年丁玲”的复杂意义
第五章 “晚年周扬”与“晚年丁玲”
    第一节 周扬晚年在丁玲历史问题上的性别观念局限
    第二节 周扬与丁玲之间的道歉、忏悔与检讨问题
    第三节 丁玲为自己的晚年形象应负的责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9)论黎汝清战争纪实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黎汝清与战争纪实
    第一节 历史“纪实”的外部成因
    第二节 创作主体的内在坚持
第二章 作家主体意识演变
    第一节 被规训的主体性
    第二节 主体意识的苏醒
第三章 去蔽与重构战争历史
    第一节 战争记忆的修复
    第二节 战争场景下的“人”
第四章 战争审美艺术的拓展
    第一节 着力呈现战争的本体美
    第二节 “历史思辨”言说方式
    第三节 内外结构“并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论任仲夷的价值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实践价值观
二、使人民群众由穷变富的经济价值观
三、让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的政治价值观
四、开放包容的文化价值观

四、一个抵制冤案坚持真理的女共产党员(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王凯. 沈阳理工大学, 2021
  • [2]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工人阶级形象建构研究(1949-1956)[D]. 史会景. 西南大学, 2021
  • [3]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4]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D]. 余皓洁. 湘潭大学, 2020
  • [5]法官奉命审判的责任追究——以张志新案件为主要素材[J]. 刘风景. 朝阳法律评论, 2017(01)
  • [6]《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7]《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D]. 钱继云. 苏州大学, 2014(11)
  • [8]“晚年丁玲”研究[D]. 李美皆. 苏州大学, 2013(09)
  • [9]论黎汝清战争纪实小说[D]. 彭志荣.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10]论任仲夷的价值观[J]. 田丰. 学术研究, 2009(10)

标签:;  ;  ;  ;  ;  

抵制冤案,坚持真理的女共产党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