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文性的呈示:E·M·福斯特小说主题概观(论文文献综述)
骞雨佳[1](2020)在《自由主义想象 ——E·M·福斯特作品中的世界图景》文中认为E·M·福斯特是20世纪最优秀的英国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不仅是英国中产阶级的社会风俗画,同时也包含有大量的异国描写。他从大英帝国出走四方,而后回望,展示了一个20世纪自由主义者眼中的世界图景。福斯特世界图景的产生有其一以贯之的思想背景——自由主义。在英国传统、家庭环境、教育经历、前辈思想家等多方面的影响下,福斯特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思想,成为他追求一生的信条。而福斯特所描绘的世界图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板块:首先是英国图景,这是福斯特出生、成长、老去的地方。他深刻剖析了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英国及英国人的病状,也为这些病状找到了病因,并尝试通过个人关系的联结,建立打破阶级的反传统家庭。福斯特还描绘了城市英格兰和乡村英格兰的对峙,尽管现实中乡村英国逐渐被吞噬,但在福斯特的英国图景中,古老田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成为英国人的精神家园。其次是南欧图景,福斯特数次出游意大利和希腊,这几次旅行在他的心灵上打下深刻烙印。福斯特描绘了一种自由、奔放、热情的社会气息,将英国人的刻板、沉闷凸显地淋漓尽致,并使这些主人公在一次次的南欧旅行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找寻。不仅是现实世界,希腊还存在于福斯特的象征世界,代表了一个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地。最后是印度图景,福斯特三次访问印度,最终将这几次旅行融合成一部《印度之行》——他的长篇小说封笔之作。这一次他把英国人放在了一个更为艰难的环境当中,在殖民的背景里、在东西方联结的尝试里、在神秘的文化氛围里,揭露了自由主义的民族局限,并试图通过这样的环境促成英国人再一次进行对于自我的追寻,而这样的追寻是不带有任何政治色彩的。这几个板块彼此交织,互相观照,勾画出了20世纪大英帝国盛极而衰时期的世界图景。这幅图景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又完全是仅属于福斯特个人的,是他自由主义眼光下独特的图景。《印度之行》之后,尽管停止了小说创作,福斯特仍始终是自由主义的发声人,在他人生的后半段旅程,依然以个人价值与人际关系为最高追求,用他微弱的力量对抗着日益走向深渊的世界。
孙雯[2](2019)在《论福斯特《最漫长的旅程》的神话原型》文中研究指明E·M·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闻名遐迩的现代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与弗吉尼亚·伍尔夫、D·H·劳伦斯等齐名。他一生共创作了五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07年的《最漫长的旅程》鲜少被人关注,却是他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小说在叙述中融入了大量神话原型,充满了隐喻与象征意义。本文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解读该作品,分析小说中的原型人物、原型意象、原型母题,探究隐藏在神话原型背后的深层寓意。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小说中的原型人物。该章分三节。第一节解读主人公里基·埃里奥特作为火神赫菲斯托斯新时代化身的文化内蕴。里基作为转型时期英国社会的典型人物反映出当时人们在名利场中迷失自我、脱离自然、精神困顿、身心病变的生活状态。第二节通过追溯斯蒂芬·旺哈姆的神话原型,探究其作为小说中理想形象的现实意义。斯蒂芬是潘神的化身,是小说中的自然之子,具有蓬勃的原始生命力,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三节分析斯图尔特·安塞尔的神话原型,发掘其身为小说中预言家与哲学家的作用及象征意义。安塞尔作为小说中预言与理性之神阿波罗的化身,不仅是推动情节发展,促进人物成长的关键人物,更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理性精神的代表。第二章,原型意象:论述神话意象的象征、隐喻功能。水原型、树原型、圆圈原型是神话中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蕴蓄着复杂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高度象征性。第一节从《圣经》中水意象所蕴含的生命与包容、净化与新生的内涵出发,探求小说中水及其变体形式雨、河流、海洋的深层意义;第二节根据《圣经》中生命树与智慧树原型,阐明小说中树意象的象征意蕴;第三节借助圆圈意象的原型意义阐述小说中“圆”及其变体形式“圆圈示意图”、“圆环阵地”以及小说圆形叙述框架的隐喻功能。第三章,原型母题,在进一步研究死亡母题与复活母题在小说中置换变形的基础上,论述神话母题的当代价值转换。本章分两节,第一节分析小说中六个人物的死亡寓意,阐释其象征意义。第二节论述里基及其母亲精神的复活,展现其丰富的价值内涵。福斯特立足转型时期英国社会,给原型母题穿上当代的外衣,超越现实阻碍,将人们视线拉回世界伊始的生活状态,以此批判当时人们精神困顿、情感疏离、人际关系危机四伏的现状,意图使读者在向传统与自然复归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净化与升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林晓青[3](2016)在《不能言说的秘密 ——E.M.福斯特笔下的同性恋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E.M.福斯特(E.M.Forster,1879-1970)是英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系列作品如《路遇潘神的故事》、《助理牧师的朋友》、《恩培多克旅馆》、《莫瑞斯》、《来生》、《方尖碑》、《另一艘船》等都表现出同性恋这一主题。同性恋是一种普遍而又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广泛存在于一切历史时期。但是,无论是在宗教、法律制度还是医学、教育领域,同性恋都遭受着来自主流文化的种种压制,但是在文学领域,同性恋书写却是自古希腊时代就开始出现并延续至今。英国的同性恋书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出不同的同性恋作家,不同的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他们作品映射出的是作家对人性本质的不同探索,是对性和性别观念的多元解读。作为一个同性恋作家,福斯特的创作与他的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强烈的恋母情结、公学和剑桥大学里的同性恋风气、“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鼓励以及数段同性爱情的经历对福斯特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福斯特·生屮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明确承认过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在早期发表的5部长篇小说和12篇短篇小说中,福斯特小心翼翼地用隐匿的方式表达着自己不能言说的情感。作为作家、同性恋者的福斯特将自己在现实中无法开诚布公的情感和体验以或间接、或伪装的形式,借由文字表达出来。在《路遇潘神的故事》、《助理牧师的朋友》等福斯特同性恋欲望朦胧觉醒时期的作品中,作家用幻想构建了一个可以秘密认同和表现同性欲望的领域。《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最漫长的旅程》和《印度之行》中,福斯特的同性恋书写逐渐显现,福斯特通过转换凝视对象和情感链条的方式在小说中表达被禁止的欲望和作家隐藏的生活体验。在卡彭特的鼓励下,福斯特遵从了自己内心的同性恋欲望,开始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对于福斯特这样的同性恋者来说,他们对男性的欲望一方面是精神和心灵上的交流,·方面则是肉体上的结合;他们所追求的同性恋情也和异性恋情一样需要灵与肉的完美融合。《莫瑞斯》是福斯特同性恋书写中一个重要的转折。小说映射出的是作家人生中竭力遮掩的另一面,它也是作家自己艰难的同性恋探索过程中的一次总结。这一时期的福斯特开始正视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并在《莫瑞斯》中表现了对同性恋的身份认同及对一种性爱合一的同性状态的渴望,福斯特为同性恋做辩护,希望能为同性恋寻求一种合法性的归属。《莫瑞斯》打破了英国文学以往隐性的同性恋书写传统,直接描写男男之间的同性之爱。作家刻意塑造朦胧甚至神秘的气氛,对人物的心理不作淋漓尽致的剖析,而是借助象征来隐喻。在《来生和其他故事集》中,福斯特表现了同性恋者艰难的生存困境,而且也对传统的异性恋主流话语提出了质疑与思考。福斯特揭露了宗教救赎作用的虚假性,对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进行了嘲讽,批判了英国平庸的传统道德规范。福斯特渴望在远离城市、远离文明的地方,找一方未被触及的净土。在福斯特看来,古希腊才是人与人实现“联结”的地方。作家呼吁人们要排除人与人之间的偏见和疏远,强调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内心的“联结”,而婚姻则是福斯特惯用的一种表现人与人联结的方式。福斯特通过现代视角“直接记录”的方式展现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对异性婚恋进行了反思。福斯特认为,同性之爱是一种超越阶级、种族和文化的纯洁的精神恋爱和理想的友谊,也是对压抑的肉体之爱的一种释放,在他看来,不同阶级,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包括同性之间的联结才是真正的“联结”。福斯特深受自由-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他认为现代工业文明是人类丧失自然本性的原因,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福斯特终其一生寻求消除现代文明中的人与人之间隔阂的办法,而他认为只有建立起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做到。在福斯特看来,任何种族、阶级和性别的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发掘出个体生命的本真,在实现自我的同时真诚地建立与其他人的交往。福斯特笔下的同性恋书写折射出作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同性恋所持的不同程度的认识,表征着当时异性恋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对同性恋者的压迫以及同性恋者充满困惑和焦虑的身份认同过程;其长期坚持不懈的书写也表征了作者的期盼: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一样具有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诉求,渴望在更多元的视野中解读人类“性”的实质。福斯特笔下的同性恋书写表达了对和谐、纯真、自然、淳朴的人性的追求,以及对建立一种自由的、超越阶级的、性爱合一的理想的同性之爱的向往;而这种人与人之间通过性关系获得真正联结的思想正是福斯特的联结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森[4](2010)在《现象学视域中的《莫瑞斯》》文中认为理解同性爱的实质,即爱作为一种“力量”与“迷狂”,召唤个体打破固有界限,从而进入全新生命状态的冲动和过程,是解读英国作家E·M·福斯特小说《莫瑞斯》的关键。本文将运用现象学理论,尤其是视域(Horizen)、悬置(Epoche)理论,结合尼采的日神、酒神二元冲动的艺术化阐释,在落实文本细读的前提下,分析莫瑞斯这一形象的“向爱”之道。为何而爱,在哪种条件下接受爱的磨练,又将怎样实现生命力的回复,是本文着重讨论的问题。融入无蔽的敞开状态,重拾如洪流般奔腾不止的原始力量,在爱、美、真理的光辉下,获得艺术形而上的慰藉,这也正是《莫瑞斯》欲意开启“更幸福的一年”的良好心愿。
李晶[5](2010)在《“互文”型手机短信的语篇研究》文中认为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青睐,研究成果也比较多,但从“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角度来进行语篇研究的则较少。“互文性”是来自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术语,由法国符号学家和文艺批评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首创。它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互文辞格,主要是指文本中渗透、交织、夹杂了其他文本的话语现象。“互文性”理论自的进入国内语言学界以来,一直较广泛地应用于外语文本的具体分析,而忽略了汉语文本。实际上,汉语重语义、轻形式的特点使其具有突出的互文性特征,因此,本论文选取手机短信这种相对封闭的文本作为汉语文本互文性特征分析的代表,希望推动“互文性”理论在汉语语言学界的研究。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手机短信的研究成果、“互文性”理论的研究现状、“互文性”之于手机短信的研究情况。同时还阐明了选题的研究意义,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对“互文”型手机短信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如下划分:以词或短语为“互文”表现形式的短信、以分句或系列分句为“互文”表现形式的短信、以篇章为“互文”表现形式的短信、以语码转换为“互文”表现形式的短信。第三章运用语用学理论探讨了“互文”型手机短信的生成机制,从语言运用的层面对“互文”型短信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首先对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进行了概述,进而运用图式理论分析了“互文”型手机短信的生成和理解过程,并通过解析互文短信的结构图式确定了部分互文短信的篇章类型。第五章对183条“互文”型手机短信中的互文本语体成分的出现频率进行了科学统计,并分析了互文本不同语体成分出现频率差异的原因。第六章从某些“互文”型手机短信格调不高、形式牵强生硬两方面着手,说明了“互文”型手机短信也需要规范。第七章是本文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互文”型手机短信表现形式丰富,通过违背各项语用原则达到特定的表达效果;互文短信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图式,图式融合是互文短信的特征;互文本对短信篇章的渗透力存在较明显的强弱差异,这与手机短信的传播工具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互文短信也需要规范。
孙艳艳[6](2006)在《从面对到逃避 ——爱·摩·福斯特非同性恋小说中的死亡意象探究》文中认为爱·摩·福斯特的连接观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福斯特研究界所热衷于探讨的话题,专家和学者们曾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一观念进行研究。然而,他们所关注的焦点大多是福氏的后两部小说——《霍华兹庄园》和《印度之行》,而对于他早先出版的三部小说则鲜有人问津。因此,本文旨在填补这一空白,综合审视福氏的五部作品,从而挖掘出福斯特连接观的演变过程并探究其变化原因。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选取了在福氏作品中一再出现的“死亡”意象作为切入点。通过运用希利斯·米勒对重复概念的阐释,本文对这一意象在五部小说中各异的体现及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文本细读和比较研究,进而发现福斯特对建立“自发连接”的态度经历了从积极面对到消极回避的变化过程。究其根源,福斯特在创作这五部小说时的个人经历和他对其所生活的特定社会历史背景的认知旅程可以给予我们一定的提示。随着创作视野的拓宽和对工业化社会及其价值体系认知的深入,福斯特逐渐丧失了对运用死亡来唤醒人们自发情感的信心,并察觉到在时代的挑战面前自己追求连接的尝试显得多么地虚弱无力。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无情地阻断了福斯特试图消除人与人之间、阶级之间、国度之间、文化之间以及人与自己内心之间分离的努力。 对福斯特式的连接观进行一次动态的、综合的重新审视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所面临的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与那个负载着工业化发展的时代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福斯特在连接观上所经历的变化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经验教训,使我们能够更加理智地去看待并处理经济高速发展状况中人与人的连接和交流问题。
二、互文性的呈示:E·M·福斯特小说主题概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互文性的呈示:E·M·福斯特小说主题概观(论文提纲范文)
(1)自由主义想象 ——E·M·福斯特作品中的世界图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福斯特与自由主义 |
(一)自由主义传统的继承 |
(二)家庭环境及教育经历的影响 |
(三)福斯特的自由主义思想 |
二、福斯特笔下的英国图景 |
(一)“发育不良的心”——大英帝国的寓言 |
(二)乡村英格兰——最早的自由主义乌托邦 |
三、福斯特作品中的南欧图景 |
(一)意大利图景——找寻真我之地 |
(二)希腊图景——向古典致敬 |
四、福斯特绘制的印度图景 |
(一)真实与象征的印度——自由主义回音壁 |
(二)神秘与混乱的印度——精神腹地 |
五、自由延续——《印度之行》后的福斯特 |
(一)徘徊中的斗士 |
(二)晚年传记作品中的理想表达 |
结语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2)论福斯特《最漫长的旅程》的神话原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福斯特生平与希腊神话 |
三、“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简述 |
第一章 原型人物:神话形象的置换变形 |
第一节 里基·埃里奥特:赫菲斯托斯的化身 |
第二节 斯蒂芬·旺哈姆:潘神的化身 |
第三节 斯图尔特·安塞尔:阿波罗的化身 |
第二章 原型意象:神话意象的象征、隐喻功能 |
第一节 水原型 |
第二节 树原型 |
第三节 圆圈原型 |
第三章 原型母题:神话母题的当代价值转换 |
第一节 死亡母题 |
第二节 复活母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不能言说的秘密 ——E.M.福斯特笔下的同性恋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禁忌的情感 |
第一节 同性恋文化概述 |
第二节 英国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 |
第三节 个人经历的影响 |
第二章 同性之爱的隐匿书写 |
第一节 幻想中的欲望 |
第二节 “凝视”对象的性别转换 |
第三节 三角关系中的情感置换 |
第三章 艰难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梦的解析 |
第二节 正视自我 |
第三节 性爱合一 |
第四章 局外人的困惑 |
第一节 灵魂的栖居地 |
第二节 有限视角下的“幸福” |
第三节 男性联结的叙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E.M.福斯特年表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现象学视域中的《莫瑞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莫瑞斯》与同性爱镜像 |
1.1 第一镜像——对同性爱“沉默而美丽的思索” |
1.2 第二镜像——对同性爱精神困境的剖析 |
1.3 第三镜像——对同性爱精神增殖力的热切追寻 |
2 《莫瑞斯》与现象学视域 |
2.1 日神:特殊视域下的个体化之“梦” |
2.2 酒神:普遍视域下的生命力之“醉” |
3 《莫瑞斯》与现象学悬置 |
3.1 作为悲剧的莫瑞斯:最后的抗争 |
3.2 作为现象学悬置的莫瑞斯:如何是爱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互文”型手机短信的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手机短信和"互文性"相关问题研究概述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2 "互文"型手机短信的表现形式 |
2.1 以词或短语为"互文"表现形式的短信 |
2.2 以分句或系列分句为"互文"表现形式的短信 |
2.3 以篇章为"互文"表现形式的短信 |
2.4 以语码转换为关联的"互文"型手机短信 |
2.5 本章小结 |
3 "互文"型手机短信的语用研究 |
3.1 预设与"互文"型手机短信 |
3.2 合作原则与"互文"型手机短信 |
3.3 面子理论和"互文"型手机短信 |
3.4 本章小结 |
4 "互文"型手机短信的图式探析 |
4.1 图式理论概述 |
4.2 图式与篇章类型 |
4.3 "互文"型手机短信的图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互文"型手机短信中互文本语体成分的量化研究 |
5.1 互文本的语体成分在互文短信中的频率统计 |
5.2 互文本不同语体成分出现频率差异的原因 |
6 "互文"型手机短信的规范化 |
6.1 内容低俗 |
6.2 短信形式牵强生硬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7.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从面对到逃避 ——爱·摩·福斯特非同性恋小说中的死亡意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S FOR TEXTS CITED |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WITNESSING AND AWAKENING: THE DEATH IMAGE IN THE TWO ITALIAN NOVELS |
1.1 The Passing Away of a Mother and a Child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
1.2 A Bloody Murder in A Room with a Mew |
CHAPTER 2 GOING THROUGH BY THEMSELVES: THE DEATH IMAGE IN THE TWO ENGLISH NOVELS |
2.1 "May God Receive Me"—Rickie's Untimely Death on the Railway |
2.2 To Confess or Not to Confess: That's Not the Question-Leonard's Sudden Death under Books |
CHAPTER 3 SEPARATING AND DISILLUSIONING: THE DEATH IMAGE IN THE INDIAN NOVEL |
3.1 Great Expense vs. Dim Future: Mrs. Moore's Death to the Living |
3.2 To Die, to Evade: Mrs. Moore's Death to Herself and to Forster |
CHAPTER 4 FROM CONFRONTATION TO EVASION: FORSTER'S CHANGING ATTITUDES IN THE REPETITIVE ADOPTION OF THE DEATH IMAGE |
4.1 Repetition of the Death Image |
4.2 Forster's Changing Attitudes from Confrontation to Evasion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四、互文性的呈示:E·M·福斯特小说主题概观(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由主义想象 ——E·M·福斯特作品中的世界图景[D]. 骞雨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论福斯特《最漫长的旅程》的神话原型[D]. 孙雯.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不能言说的秘密 ——E.M.福斯特笔下的同性恋书写研究[D]. 林晓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4]现象学视域中的《莫瑞斯》[D]. 李森.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7)
- [5]“互文”型手机短信的语篇研究[D]. 李晶.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2)
- [6]从面对到逃避 ——爱·摩·福斯特非同性恋小说中的死亡意象探究[D]. 孙艳艳. 浙江大学, 2006(09)
标签:互文性论文;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论文; 原型批评论文; 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