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WTO后发展我国外贸运输服务业的对策

我国加入WTO后发展我国外贸运输服务业的对策

一、加入WTO后发展我国外贸运输服务业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孙舒[2](2020)在《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文中提出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是基于对法律主体在特定法律领域的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研究,研究方法是采取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得出该主体与其他国际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的现象。针对特定领域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转化称为该领域法律技术的调整依据。法律技术脱节作为国际法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重视,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017年8月以来,美国对华发起“301调查”1并根据调查结果威胁加征关税,中美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互相申诉的同时利用国内措施互相进行贸易制裁施压,中美贸易关系急转直下,贸易争端解决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议题。当前中美贸易对立关系已经形成,在大国权利政治的较量之下,法律技术是处理中美经贸关系的有力合法武器,中国应根据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发展演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鉴于实践和理论需要,论文以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为研究切入点,以中美在世界贸易组织的39起争端解决案件为观察样本,研究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进而提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论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概述了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创新点和现有研究述评。论文第二章重点解释了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和外延,法律技术脱节的概念是基于法律技术提出的。本文对传统法律技术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法律技术包括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论文的理论概念解析。第三章内容为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包括WTO概况、中国对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以及美国对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这一部分是后面的研究背景。第四章为法律技术脱节背景下中美世贸争端案件的统计分析。论文这一部分统计了中国诉美国的16起WTO争端案件和美国诉中国的23起WTO争端案件,并根据案件统计信息分析了案件的基本特点。第五章为WTO框架下中美实体法律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分析了中美互相提起的39起世贸案件涉及的WTO实体规则,以及通过案件分析中美在实体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即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实体领域的不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美在WTO实体规则体系下存在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第六章为WTO框架下中美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重点分析案件中涉及的程序性规则,重点集中在“双反”调查的程序和DSU程序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论文最后一部分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针对前文分析的中美在实体法和程序法领域存在的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及原因,提出中国应对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方案,主要是贸易法律价值合法化、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调整路径。综上所述,本论文统计分析了中美互相在WTO争端解决机制提起的39起争端案件,并以法律技术脱节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了中美在实体和程序领域的具体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和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调整方案。论文要强调的是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存在必然性,在应对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做出具体法律技术调整的过程中必须不以国内法律技术脱节为代价,这样一国的法律技术才能在相关法律领域发挥最大的效力。

卢灿生[3](2020)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纺织服装业是民生产业,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开放六个方面,论述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纺织服装行业是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整个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本文第一章论述了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的难点、方法和技术等,第二章回顾了指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这是制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政策依据之一。第三章分析了纺织服装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接下来的各章是对已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效果、市场状况的评价,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政策建议。除了第一、第二章和第三章外,其余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四章基于碳排放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对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以上两点进一步对粤港澳大湾区层面服装业生态环境作了分析。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对行业生态环境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作用相比其他行业更为明显;经济增长对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影响相比其他行业而言不甚明显。通过以上三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纺织服装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总体提升,但也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和产业特征。第五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及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对纺织服装行业产业政策演化及评价进行了概述。采用邹至庄检验方法(Chow test)判断加入WTO是否显着利于我国出口和行业发展。分析表明行业内部受益于国际贸易配额制政策也存在差异。总体上粤港澳大湾区9市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较为受益于贸易配置政策。第六章通过数据模型对比分析了供给侧因子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与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得出纺织服装行业全行业供给侧改革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不甚明显。借用DEA及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参照Joshi(2010)对印度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研究,对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得出,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内部分异较为明显。2000-2016年,广深莞纺织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趋同走势;纺织服装服饰业呈现趋异走势;皮革毛皮羽毛制鞋业呈现趋异走势。本章的最后部分比较了深圳、广州和东莞的全要素生产率,因为广东省中深圳和广州在纺织服装方面的发展最为典型。第七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消费者效用分析和纺织服装消费影响因素尤其价格因素看待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状况,以此评价消费者对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认可程度。利用2007-2016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滞后原因,得出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度普遍偏低且受到诸多宏观层面因素稳健性影响这一基本结论,对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国家以服装为载体布局“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启示意义。并针对全文分析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改进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时尚的措施:第一,提高社会保障措施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第二,研判时尚发展规律布局纺织服装消费城市和网络空间。第三,强优势补短板提高纺织服装行业有效供给能力。第四,重点改进影响要素保证纺织服装消费可持续性。第八章通过对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并借鉴。得出政府规划战略和政策引导、时尚教育和培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和高端技术的启示。在借鉴国外和我国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的经济理论和前面的分析结果,未来我国要实现的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建立和完善以下各方面的政策:一、提高企业满意度;二、提高政府满意度;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一、生态文明优先;二、区域协调发展;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贺少军[4](2020)在《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关键突破和实现路径》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1950年的不足12亿美元,迅猛发展至2019年的4.6万亿美元,跃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创造了我国经济发展史和世界贸易发展史的奇迹,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国内外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劳动力等综合成本不断上涨,国外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对外贸易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弱化,我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建设裹足不前,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外贸发展模式带来严峻挑战。在国内外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环境下,中国外贸大而不强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中国对外贸易传统的发展路径难以为继,亟待转变外贸发展的方式,着力提升传统竞争优势,大力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推进贸易强国战略建设。论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逻辑,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外贸体制的变化,中国外贸发展的历史和贡献,分析了中美经贸摩擦对于中国在当前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和贸易强国价值链建设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美德日等主要贸易强国的发展历史和特点,提出了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战略的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论文重点对数字贸易和旅游服务贸易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指出旅游服务贸易是贸易强国建设的短板,数字贸易是要实现贸易强国建设的关键突破,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是根本要求。建议重点通过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和旅游服务贸易,抢占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和价值链的制高点,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弯道超车,促进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统一协调发展,加快实现贸易强国建设战略。

董洪梅[5](2019)在《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其成效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并行趋势,在当前全球多边体制发展受阻、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兴起的背景下,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形式的区域贸易协定备受世界各国所青睐。截至2018年年底,向GATT/WTO通报并仍然有效的实际区域贸易协定(RTA)共计292项。在区域贸易协定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其规模越发扩大,内容更加广泛。例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涵盖了11个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包括东盟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在内的16个国家(印度于2019年11月4日宣布退出RCEP)。无论是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都将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上战略日程。中国自2001年年底成功加入WTO以来,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多边合作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参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对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并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推进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起步较晚,但是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发展非常迅速。根据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数据,截至2018年年末中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共有14个,涉及23个国家和地区,以周边为基础、涵盖四大洲的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已初具雏形。但是,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签署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最近的十余年,关于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厘清。因此,本文从中国的视角分析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整体水平,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检验自由贸易区整体的贸易效应和投资效应以及经济视角下的其他影响,并针对当前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存在的不足以及从实证检验中得出的启示,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研究的国内外背景,研究的意义与目的,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自由贸易区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明确界定本文研究的自由贸易区(FTA)和国内上海等自由贸易试验区(FTZ)的区别;梳理有关自由贸易区的传统理论和非传统理论,同时从自由贸易区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国外的自由贸易区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发展实践三个方面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现状与发展阻碍。梳理中国建设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动因、进程、特点、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的阻碍。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自2001年起步,历经三个阶段的努力,整体上在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共同推进,具有国家高度重视、数量与质量同步推进、建设模式多元化、指导思想与战略布局清晰等鲜明特征。目前,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在世界经济中的整体影响力显着提升,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之间经贸联系紧密。但是,依然存在经济体量偏弱、发展格局有待优化、议题深度与广度有待提升等不足,未来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国内产业升级压力增加、内部协调难度上升、谈判机制需要完善等内部阻碍,而CPTPP等区域贸易协定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因竞争而导致的担忧,成为未来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外部阻碍。第四章,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从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货物贸易的角度,首先分析中国已经签署并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关于货物贸易自由化的内容,随后从总量、比例和增速三个层面分析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货物进出口的促进作用,最后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对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中国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中货物贸易自由化程度相对较高,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货物进出口规模不断提升,占中国货物贸易的比例不断增加,而且与伙伴国(地区)贸易增速明显高于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速。扩展的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表明,自由贸易区会产生贸易创造效应,提升了中国与伙伴国(地区)双边贸易流量。但是,随着时间的累积,自由贸易区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出现减弱趋势,而贸易转移效应并不明显。第五章,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投资与其他经济效应分析。首先分析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双向投资的发展趋势,随后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自由贸易协定以及相关因素对中国向自由贸易区伙伴投资的影响,最后阐述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之外的经济效应。经验分析和计量模型检验的结果表明,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显着提升了中国与伙伴国(地区)之间的双向投资规模,尤其是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平台。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了国内地方经济发展,提升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扩展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并为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内涵和动力。第六章,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针对当前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存在的不足,结合实证研究得到的启示,从妥善处理对外开放与风险防范、多边主义与区域主义、自由贸易区(FTA)与自由贸易试验区(FTZ)发展的关系,落实自由贸易区建设布局规划,提高自由贸易区建设质量和标准,完善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陈浩[6](2019)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是:如何构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即如何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和高水平贸易规则,构建具有世界最高开放形态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使其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引擎。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界定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概念,明确货物、资本、人员自由流动的原则,通过要素禀赋、全球价值链等理论找到自由贸易港能够聚集国内外优质要素的经济学寓意。本文的应用价值在于:通过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他海关特殊区域的比较以及对中国香港、迪拜、新加坡、汉堡、利物浦等成熟自由贸易港经验和世界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梳理,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差异化发展的模式,重点提出海南建设服务贸易型自由贸易港的路径,探索金融、大宗商品、内陆等不同类型自由贸易港模式。本文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本文沿着“提出问题——理论研究——提出观点--经验借鉴——实践探索—归纳观点”的思路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共由七章构成: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等内容。本章内容属于提出问题部分。第二章是“自由贸易港理论基础”,通过要素禀赋理论、“守夜人”、“凯恩斯主义”、“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公共产品等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成长阶段、政府管制理论、全球价值链、新制度经济学等方面试图探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经济学基础。本章内容属于理论研究部分。第三章是“自由贸易港分析”,界定自由贸易港主要特点和“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以及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区别。本章内容属于提出观点部分。第四章是“全球着名自由贸易港的成熟经验”,通过梳理汉堡、利物浦等“转口贸易型”自由贸易港和中国中国香港、迪拜、新加坡等“综合服务型”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借鉴。第五章是“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和制度经验分析”,介绍TPP、CPTPP、欧盟海关一体化、欧日经济伙伴协定和中国智利自贸升级协定相关情况,为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树立国际标准,争取建设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第四和第五章的内容属于经验借鉴。第六章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从推动消费、服务业、营商环境、金融开放、房地产、人员流动等方面重点探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特点,并浅谈其他内陆型、战略型和特殊功能型自由贸易港的构想设计。本章内容属于实践探索部分。第七章是“结论与讨论”,归纳本文研究形成的结论性观点,探讨本文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对该领域研究提出构想。本章内容属于归纳观点部分。本文认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意义重大。一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下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创新举措,也是我国改革进程的必然。二是从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先进经验来看,自由贸易港是全球开放程度最高、货物服务人员高度自由流动的地区,但也存在发展腹地狭窄、本地产业薄弱、政府角色弱化等缺陷。三是从经济学上讲,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准入壁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策、规划和法治引导市场行为,避免市场失灵。此外,还要发挥制度设计优势,提高改革效应。四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要特色化发展,既要借鉴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迪拜等自由贸易港成熟经验,又要支持海南根据自身特色建设服务型自由贸易港,因地制宜推动制度创新实现最高水平的开放。本文创新点一是提出如何发挥自由贸易港的“中国特色”。主要特点包括制度设计更为灵活、以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制度创新为核心、注重发挥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坚持政府积极作用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发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以及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等;二是通过分析逆全球化的原因,提出全球价值链既体现经济价值,又兼顾社会价值。所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既要围绕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创造全球最优的营商环境,为中国企业乃至全球企业深度参与国际价值链提供制度保障,提升经济活动的效率,也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全球市场的单一化分割,破除行政垄断和资本垄断,推动全球价值链向着普惠、共享的方向改革,体现制度优越性保障公平;三是梳理TPP等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内容,提出中国自由贸易港要对标国际规则和标准,不仅要实现货物、资本、人员便利化流动,更要推动信息化革命带来的全球数据自由流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徐雅[7](2020)在《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贸易大国。在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使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下全球,尤其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大肆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发起针对中国等国家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破坏了国际贸易关系和经济秩序,形成了与经济全球化以及贸易自由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现象。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有助于我们认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不平等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实质,以及不平衡发展规律,认清西方“自由贸易”的历史真相和本质,对于深刻理解和解释经济全球化本质和规律,加快中国经济贸易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缓解贸易摩擦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因此,要正确认识、解决这些问题,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需要学界发出马克思主义的声音。目前,一方面,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占据主流地位,该理论体系代表了当前发达国家基本立场,脱离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实践;另一方面,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国际贸易思想的研究较少,并且大多停留在对马克思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的梳理和归纳,缺乏创新,对于应对当前国际贸易挑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进一步深化研究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是国际贸易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乃至全球国际贸易发展实践的迫切需要。纵观马克思的一生,其关于国际贸易思想的观点散见于不同时期的着述之中。本文立足于对马克思不同时期文本进行系统梳理,对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在论文逻辑架构上,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纵向梳理其发展脉络,横向阐释其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本文主要从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后的国际贸易思想开始研究。既包括了马克思深入研究的古典国际贸易思想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想。还包括了马克思论述相对较少的重商主义国际贸易思想、重农主义国际贸易思想。前者直接影响了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形成,因此,前者属于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前者又受后者的影响,故后者属于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间接理论来源。第二部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批判性继承发展西方古典国际贸易思想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按照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对国际贸易思想理论基础的概括、总结,得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的基本观点,即关于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本质和规律、地位和作用以及政策演变等,并运用相关理论和基本观点分析资本主义国际贸易政策的二重性。可见,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是一个涵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基本观点、政策措施在内的完整的思想结构。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理论、基本观点和国际贸易政策的批判,得出应该怎么扬弃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及对未来社会国际贸易的预期。第三部分,将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与西方主流国际贸易思想进行比较,主要从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基本观点和政策措施展开比较。由于两种思想阶级立场不同,则其思想内容必然存在差异。通过比较,有助于全面充分认识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理解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基本观点和政策的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通过比较也可以看出,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并不排斥西方国际贸易思想在某方面的科学性,其也借鉴了西方国际贸易思想的合理成分,加以发展运用。西方国际贸易思想也不能推翻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科学结论。不论是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还是西方国际贸易思想,都将会相互借鉴,在某种程度上“融合”但不是合并。第四部分,通过第三部分比较发现,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即科学和人文的统一,其更具有包容性,在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思想史中的历史地位举足轻重。并且,比较发现,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立场、观点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开展国际贸易活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马克思虽然没有亲自参与当代国际贸易的实践,但是其国际贸易思想对于我们研究国际贸易问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作用。创造性地发展、运用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为加快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美中贸易摩擦;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下资本“引进来”与“走出去”协同发展;推动中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型;进一步提升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开放度;缓解和阻止贫富差距提供新思路。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作为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世界经济贸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综上所述,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研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其内涵深刻,覆盖范围广,吸收借鉴西方国际贸易思想的科学观点,并且全面概括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实践经验。本文在前人基础上,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主要内容,立足于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实践,尤其是针对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实践问题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经过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之后,本文得出三个创新性的观点。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本文较系统地构建了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内容的结构框架,即涵盖了其思想的理论基础、基本观点以及政策措施。第二,本文认为,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是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其阶级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科学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阶级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并且阶级性、科学性、人文性又是以实践性为基础,四者有机统一。第三,本文认为,美中贸易摩擦的实质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利益的博弈,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价值链走向高端化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

那振芳[8](2019)在《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与中美贸易摩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不仅改变了中国产业升级与经济建设的外部环境,而且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决定中美贸易战未来趋势的关键,在于其爆发的真实动因。本文将以中美两国经济利益变动为主线,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现有文献对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原因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主要结论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遏制,打压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解决美国的国内经济问题等。但鲜有文章从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脉络,去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乃至激化。本文的分析,不仅可以通过厘清低生产率国家制造业竞争力提高向贸易摩擦发生的传导机制,进一步补充和丰富现有贸易摩擦动因理论体系,而且对于中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析逻辑为,以中国加入WTO以来面临的中美贸易摩擦为研究对象,以中美两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为切入点,从产业和行业的角度,探讨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与中美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提高与中美贸易战爆发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首先,从理论上厘清制造业竞争力与国际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根据Baldwin模型,从国家整体角度看,一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可以带来资本的广化和深化,而根据罗默模型、“干中学”模型等经济学经典理论,资本要素的增加为技术进步提供了保障,导致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向高级化转变。Rybczynski定理和Bond、Trask&Wang模型则说明,生产要素禀赋的变化会向制造业内部结构和商品出口结构延伸。根据Gomory&Baumol模型,低生产效率国家,成为更多产业生产商的过程中,会影响到与高生产率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当两国经贸关系处于冲突区时,两国之间的利益处于此消彼长的“敌对”状态。那么,高生产率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会依赖在两国经贸关系中的有利地位,以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思想为依据,运用贸易政策进行强制干预,贸易摩擦就发生了。当高生产率国家受到的危害沿着产业、经济和国家层面不断递进时,贸易摩擦会随之不断激化,甚至转变为贸易战。需要说明的是,低生产率国家生产率的提高是市场自发行为,高生产率国家运用经济或其他形式的手段进行干预才导致了贸易摩擦的发生。其次,对中美制造业发展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进行回顾。通过对中美两国制造业发展和竞争力相对变动情况的分析发现,中国在传统产业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但优势在弱化,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在不断提高。美国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下降的,2009年以来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也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界,表现出了不同特征,焦点产业开始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换。综合看,中国制造业发展呈现的结构性变化,与中美贸易摩擦呈现的阶段特征,从时间维度上是匹配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上内容为中美贸易摩擦分析的切入产业勾勒出了基本的分析轮廓。再次,从制造业竞争力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爆发乃至激化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不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还是危机后,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都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存在密切联系,但是影响路径不同。2008年以前占比较高的传统产业贸易摩擦,美国是因为作为中国的重要出口市场,国内产业受到中国商品的冲击,高昂调整成本的存在,导致美国政府接受国内利益集团的游说,发动贸易摩擦。而2009年以来占比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摩擦,根源也在中国相应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但美国的出发点却不同,是为了扞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领导地位和垄断利润,所以更为激烈。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影响到了美国未来在经济领域的领导权和垄断收益,是美国发动本次贸易战的经济根源。而中美产业竞争力的相对变动,延伸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中,结合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和发展特征,促使中美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些因素与美国民族主义的碰撞,导致了本次中美贸易战的爆发。第四,对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冲击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竞争力来源的梳理,总结出新兴产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并以此为分析框架,对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华为公司成长历程的分析发现,企业乃至行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对硬实力的培育。所以只要中国新兴产业企业坚持科技创新,努力完善自身,那么就可以将本次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转变为发展动力。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对中美贸易战的前景进行简要分析,然后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武俞辰[9](2019)在《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际分工更加具体化和精细化,生产性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也正在快速增长。生产性服务业隶属于服务业,是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特点的高附加值产业,在服务业发展中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水平总体较低,目前仍以传统的运输、批发零售等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在我国发展比较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导致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也一直处于低端水平。因此,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行清晰定位,在制定生产性服务发展政策、优化贸易竞争力提升路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两个方面。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水平,自身发展水平越高,则贸易国际竞争力越强,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即为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影响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供给因素包括资本、劳动力等基本要素,除此之外,考虑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特征,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同样影响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需求侧影响因素可分为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两个方面,内部需求通过影响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进而影响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外部需求则主要体现为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理论基础—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系统梳理和分析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基于需求侧和供给侧影响因素构建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其次,采用RCA、MS、TC等不同指数对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并与金砖国家、G7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全面刻画和准确定位。再次,分别基于供给侧因素和需求侧因素,从整体和细部等层面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影响机理进行数理证明与实证检验。最后,从政策法规、人才培养、产业结构、外贸开放度等多个方面为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出相关对策。研究结论主要包括:第一,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出口增长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结构,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状况明显好转;出口增长率远远低于其进口增长率,从而验证了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的发展现实。第二,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总额位居金砖国家首位,但贸易竞争力却处于一般水平,而且与G7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中国在加工维修、运输服务以及建设服务等劳动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存在较强的竞争力,但仍然高度依赖国外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第三,人力资本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水平对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均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技术创新供给的影响效果最大,这些影响因素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呈现出了显着的差异性。第四,服务业的需求规模效应和自我增强效应呈现出非常显着的正向作用,服务业拉动作用比制造业更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关系,制造业越发达的地区,外贸出口水平越高,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阻碍作用越明显;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则有促进作用。第五,加工制造业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对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阻碍作用,服务业的“自我增强”效应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分行业生产性服务业与贸易结构的实证结果同样支持此观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出口产业关联较强,因此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受贸易结构影响更为显着。第六,贸易规模对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但因为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所以外贸规模的影响力有限。综上所述,中国生产性服务存在的巨大贸易逆差,以及与发达国家贸易竞争力差距较大,反映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有鉴于此,本文为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贸易竞争力进行全面刻画,并将其与金砖国家、G7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对比研究,克服了既有研究将中国与特定某一个国际组织成员国对比分析的局限性,最终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不同的创新视角为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优化路径。由于受到诸多限制,研究工作存在许多不足。结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辛娜[10](2019)在《中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贸易网络的地位与升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各国政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由注重速度增长阶段转向注重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工业时代的显着特点是创新,今后企业的发展的源泉主要来源于研发和创新,而研发和创新产出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因此,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强国之策,论文以高端制造业发展为研究切入点,正是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索。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发现鲜有文献从网络视角分析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问题。根据OECD认定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五类高端制造行业,包括药品、医药化学剂和植物药材制造;办公室、会计和计算机机械制造;无线电、电视和通讯设备与装置制造;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制造;飞机和航天器制造。论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借助WIOD数据库测度出来的全球贸易网络中心地位,并通过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出来的技术升级(运用LP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和新产品产值占比)代表高端制造业升级的指标,对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首先,基于UNCOMTRADE传统海关数据和WIOD增加值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测度全球高端制造业整体网络特征和个体网络特征,并分析了两组数据得出结果的差异,发现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的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排名并不靠前;其次,为了剖析这个问题,从WIOD数据库、世界银行WDI数据库和CEPII数据库中提取数据,考察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后能否提升全球高端制造业贸易中心地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全球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中心地位呈倒U型关系;接着,提出“全球-国家价值链”发展新模式,借助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投入产出表,运用双重差分和建立递归方程组的方法,验证了全球-地方网络双重嵌入下中国高端制造企业技术升级的传导机制。最后,基于WIOD数据库、世界银行WDI、CEPII和全球政治治理指标网络数据库,进一步考察制度因素对中国高端制造业全球贸易网络中心地位的影响。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国际分工真实利益来看,全球高端制造业网络中心地位仍以德国与美国为主,其它国家处于网络边缘位置的局面。采用传统数据测度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联系紧密并保持良好的互通性,贸易活动频繁,但采用增加值贸易数据测度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国际分工的真实利益集中于少数国家。虽然我国在网络贸易规模上处于世界第一位,但网络贸易核心资源与自由度表现却差强人意,在整个网络中还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自由性不强,行为受其它节点的限制,还未成为全球高端制造业网络的“织网者”。第二,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越深越不利于网络核心资源的掌控。采用增加值贸易数据测度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与全球高端制造业网络中心性,并对两者进行了因果识别,发现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总体上有利于提高全球高端制造业网络中心地位,但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全球高端制造业网络贸易规模和自由度呈倒U型关系,因此,全球价值链高嵌入会降低一国在全球高端制造业网络中控制核心资源的能力,与网络控制能力呈负向关系。处于后工业时代发展阶段的中国应削弱以“出口导向”为主对外贸易政策,提倡“适度”对外贸易政策和建立“全球-国家价值链”为主的新型产业模式。第三,全球-地方网络的双重嵌入促进了中国高端制造企业的技术升级。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投入产出表,采用双重差分法和递归方程组方式,运用中国在加入世贸后,取消非关税壁垒的政策冲击,探索了贸易自由化促进了扩展边际上更多的企业参与高端制造,形成区域产业集聚,吸引了服务生产要素流入,提高了制造业服务化率,进而提升了集约边际上创新企业的R&D投入力度,扩大了企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最终促成产业升级。此外,进一步分企业性质发现,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对生产服务化投入更大,应减少扶持国有企业的力度,让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具有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分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区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地方政府的规制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传导机制也存在异质性,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地发展高端制造业。第四,中国与他国的制度距离越小越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端制造业全球贸易网络中心地位。基于WIOD数据库、世界银行WDI数据库和CEPII数据库,在构建模型基础上考察制度距离与中国高端制造业全球贸易网络地位的关系,同时,加入了经济距离、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研究发现中国与他国的政治制度距离差距越小,越能促进中国与他国直接建立贸易交往,提高中国的中间产品出口额,增强中国在他国的贸易增加值,从而提升全球贸易网络地位。因此,提升国家的制度质量建设,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贸易网络中心地位。要提升中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贸易网络的地位,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如下:第一,提升中国在全球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的控制力和制度质量。影响中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贸易网络发展因素,即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我们认为,外在因素对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同样重要。目前中国在全球高端制造业网络的贸易规模虽然很大,但在网络中控制贸易资源能力较弱,大而不强的现象倒逼中国高端制造业提升贸易网络为顺利推进中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地位攀升,需要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因而,推进政治制度质量建设,为中国与他国直接建立高端制造业领域的经贸合作提供保障,促进中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贸易网络中心地位的提升。第二,培育世界级高端制造业集群。由“全球价值链”向“全球-国家价值链”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转变,开放经济有利于形成市场竞争机制,推动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形成地方网络集群的生产模式,加强企业间上下游的关联,集群吸引了更多的服务要素流入,形成了地方网络较高的制造业服务化率,从而推进了企业技术升级。贯彻落实“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高端制造业集群”的政策,有利于我国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强化我国对全球价值链上游位置的嵌入。第三,树立和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我国高端制造业升级是逐渐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产业链非核心位置向核心位置发展的过程,是嵌入在网络演化过程不断上升的过程。自主创新是中国高端制造业全球贸易网络地位升级的核心要素,企业要想在优胜劣汰的丛林竞争法则生存和发展,就应不断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创造更好的政策条件,不断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和保护创新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创新产出水平,促进高端制造业核心技术升级。

二、加入WTO后发展我国外贸运输服务业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后发展我国外贸运输服务业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2)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中美贸易争端解决对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性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中美争端解决的重要意义
        三、中美法律技术脱节和中美贸易争端的关系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
        二、关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
        三、关于中美贸易争端的研究
        四、关于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五、关于美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六、关于中美贸易发展和战略的研究
        七、关于中国发展战略和实力的研究
        八、研究现状评述及启示
    第四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范畴
        二、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 法律技术的概念发展及特征
        一、法律技术的概念渊源
        二、法律技术的概念拓展
        三、法律技术的特性
    第二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基本内容
        一、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
        二、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和特征
    第三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影响
        一、法律技术脱节在国内领域的影响
        二、法律技术脱节在国际领域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WTO框架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WTO的发展与现状
        一、WTO制度发展
        二、WTO规则体系的困境
    第二节 中国对美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一、入世后中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二、中国对美贸易战略演变
        三、中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第三节 美国对中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一、2001 年至今美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二、美国对华贸易战略演变
        三、美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美贸易争端的法律技术脱节案例表现
    第一节 中国诉美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二、美国应诉方式法律性强
        三、从案件结果看
    第二节 美国诉中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二、案件涉及传统贸易和美国优势领域
        三、中国应诉方式政治性强
        四、从案件结果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在WTO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第一节 中美贸易争端涉及的实体法领域概况
    第二节 中美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内容和特点
        一、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内容
        二、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特点
    第三节 中美实体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一、实体性立法领域的原因
        二、实体法适用领域的原因
第五章 中美在WTO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第一节 中美“双反”案件中程序性的法律技术脱节
        一、AD和 SCM中的程序性规定
        二、中美涉反倾销或反补贴程序案的概况
        三、中美在双反领域中的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
    第二节 中美在DSU程序中的法律技术脱节
        一、DSU程序性规定
        二、中美WTO争端案件涉DSU程序概况
        三、中美在DSU程序下的法律技术脱节
    第三节 中美WTO争端中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一、程序价值理念不一致
        二、程序性立法差异
        三、程序法适用差异
第六章 WTO体系下中国的贸易法律技术调整方案
    第一节 贸易法价值合法化
        一、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
        二、坚持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原则
        三、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原则
    第二节 中国对美贸易立法技术调整方案
        一、平衡内外的立法方针
        二、调整立法机制和机构
        三、确立科学的立法规范
    第三节 中国对美贸易法律适用技术调整方案
        一、法律适用部门分工专业化机制化
        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
        三、建立与立法机构的反馈机制
        四、转变“第三方”思维,实践中提高对实体法的解释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中文译着
        (三)中文论文
        (四)中文学位论文
    二、英文参考文献
        (一)英文着作
        (二)英文论文
    三、相关网站数据库
附件:中美提交WTO争端案件统计(2001-2019)
致谢

(3)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含义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三、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关键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关键技术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内容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三、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经济发展理论在中国的研究
        一、对经典经济发展理论的解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问题研究进展
        一、纺织服装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二、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三、服装品牌、企业管理和网络因素研究
        四、能源、碳排放、水足迹研究
        五、纺织服装行业改革的研究
        六、贸易战略和政策研究
        七、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八、纺织服装行业价值链的研究
        九、科技进步与纺织服装
        十、纺织服装与回收利用
        十一、纺织服装行业其他方面研究
第三章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基本态势
    第一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特点
        一、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二、从加工制造转变为自主制造和智能制造
        三、从依靠传统市场转变为传统市场与新型市场并举
        四、产量与质量持续增长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的经济社会贡献
        一、市场绩效
        二、经济贡献
        三、社会贡献
        四、环境贡献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风险
        一、纺织服装企业规模
        二、纺织服装企业盈利能力
        三、纺织服装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纺织服装企业投资回报能力分析
第四章 我国纺织服装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社会相关
    第一节 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分析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层面纺织服装业生态环境分析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第三节 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比较分析
        一、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
        二、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政策评价:政府相关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政策演化及评价
        一、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
        二、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
    第二节 加入WTO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一、研究方法
        二、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三、数据来源
        四、实证结果分析
    第三节 国外政策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一、理论基础与模型设定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六章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企业相关
    第一节 引言及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一、理论假设
        二、模型构建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四节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
        一、行业供给侧改革现状分析
        二、行业效率测度及分解分析
        三、供给侧因子对行业效率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纺织服装供给侧改革结论与建议
第七章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影响的定量分析:消费者相关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产品消费者效用评价分析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理论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八章 境外的经验启示及我国的战略与原则
    第一节 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经验
        二、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
        一、提高企业满意度
        二、提高政府满意度
        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
        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生态文明优先
        二、区域协调发展
        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件

(4)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关键突破和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思路与目标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内容
    1.3 论文特色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国际贸易理论
        2.1.1 马克思关于对外贸易的理论论述
        2.1.2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1.3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2.1.4 以贸易保护思想为基础的贸易保护理论
    2.2 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理论
    2.3 国际贸易政策
        2.3.1 自由贸易政策
        2.3.2 出口导向贸易政策
        2.3.3 进口替代贸易政策
        2.3.4 战略性贸易政策
    2.4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
        2.4.1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定义
        2.4.2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影响研究
        2.4.3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方面的研究
    2.5 关于数字贸易
第三章 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
    3.1 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
        3.1.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3.1.2 关于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关系
        3.1.3 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3.2 贸易强国的定义和内涵
    3.3 中国外贸发展历史
        3.3.1 中国外贸发展的主要阶段
        3.3.2 我国外贸发展的成绩
    3.4 中国外贸发展体制演变
        3.4.1 改革开放前中国外贸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3.4.2 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3.5 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贡献
    3.6 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3.6.1 外贸发展的国内条件发生深刻变化
        3.6.2 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深刻调整
第四章 中美经贸摩擦对贸易强国建设的影响分析
    4.1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4.1.1 中美经贸发展互利共赢
        4.1.2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阶段
    4.2 关于中美经贸摩擦演变
    4.3 关于中美贸易顺差分析
        4.3.1 中美贸易顺差情况
        4.3.2 关于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分析
        4.3.3 关于中美贸易顺差发展趋势
    4.4 中美经贸摩擦对服务贸易影响
        4.4.1 对中美服务贸易影响
        4.4.2 对服务贸易转型升级影响
    4.5 中美经贸摩擦前景分析
    4.6 中美经贸摩擦对贸易强国建设的可能影响
        4.6.1 中美经贸摩擦的本质是发展之争
        4.6.2 美希望通过经贸摩擦阻碍中国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4.6.3 中美两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变化
        4.6.4 充分认识中美经贸摩擦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
第五章 旅游服务贸易:贸易强国建设的短板
    5.1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情况
        5.1.1 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阶段
        5.1.2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情况
        5.1.3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5.2.1 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
        5.2.2 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5.3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短板比较凸显
        5.3.1 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较大
        5.3.2 入境旅游市场单一
        5.3.3 国际市场竞争力弱
        5.3.4 旅游服务贸易附加值不高
        5.3.5 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
    5.4 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5.4.1 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
        5.4.2 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
        5.4.3 推动旅游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第六章 数字贸易:贸易强国建设的关键突破
    6.1 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迅速
        6.1.1 数字贸易定义和特点
        6.1.2 全球数字贸易蓬勃发展
    6.2 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博弈激烈
    6.3 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3.1 数字贸易发展前景广阔
        6.3.2 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6.4 推动数字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6.4.1 加强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
        6.4.2 健全数字贸易发展相关法律法规
        6.4.3 完善数字贸易监管政策体系
        6.4.4 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谈判
        6.4.5 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
        6.4.6 扩大数字贸易对外开放
第七章 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建设贸易强国
    7.1 贸易强国建设与提高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息息相关
    7.2 全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7.2.1 当前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7.2.2 全球化新阶段的主要特点
    7.3 全球价值链发展呈现新趋势
        7.3.1 国际产业布局加快调整
        7.3.2 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呈现平台化网络化分散化等特征
        7.3.3 新技术催生新的全球价值链合作模式
        7.3.4 亚洲区域价值链将加速整合
        7.3.5 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博弈将更加激烈
        7.3.6 中国订单和产业向外转移速度加快
    7.4 提升我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贸易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
    8.1 贸易强国的国际比较
        8.1.1 美国
        8.1.2 日本
        8.1.3 德国
    8.2 贸易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
        8.2.1 夯实贸易强国建设的制造业基础
        8.2.2 大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8.2.3 推动贸易和双向投资协同发展
        8.2.4 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汇率等方面支持政策措施
        8.2.5 营造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9.2.1 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刻不容缓
        9.2.2 服务贸易在全球经贸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9.2.3 发展数字贸易是推动贸易强国建设的关键
        9.2.4 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全球化带来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5)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其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 国际背景
        (二) 国内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自由贸易区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第一节 自由贸易区相关概念界定
        一、 自由贸易区(FTA)
        二、 自由贸易园区(FTZ)及其与自由贸易区(FTA)的异同
    第二节 自由贸易区相关的基础理论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二、 非经济视角下自由贸易区相关理论
    第三节 自由贸易区发展实践的研究综述
        一、 自由贸易区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
        二、 对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发展实践的研究
        三、 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实践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现状与发展阻碍
    第一节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动因、历程与特点
        一、 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动因
        二、 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历程
        三、 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整体水平及不足
        一、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整体影响力
        二、 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的经贸紧密度
        三、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未来发展面临的阻碍
        一、 内部阻碍
        二、 外部阻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
    第一节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自由化分析
        一、 货物贸易自由化整体水平
        二、 敏感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灵活处理
        三、 货物原产地规则约定
    第二节 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 货物贸易规模分析
        二、 货物贸易比例分析
        三、 货物贸易增速分析
    第三节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贸易效应实证检验
        一、 扩展的引力模型构建
        二、 研究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三、 实证检验结果及解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投资与其他经济效应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双向投资效应分析
        一、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有关投资的议题
        二、 自由贸易区伙伴对中国投资的效应
        三、 中国对自由贸易区伙伴投资的效应
    第二节 投资效应及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检验
        一、 模型设计
        二、 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三、 模型估计结果及解释
    第三节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其他经济效应分析
        一、 促进国内地方经济发展
        二、 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发展
        三、 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
        四、 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一) 自由贸易区建设整体水平显着提升
        (二) 自由贸易区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发展阻力
        (三)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
        (四)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投资促进效应显着
        (五) 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对我国地方经济、相关产业发展等具有多重影响
    二、 对策建议
        (一) 自由贸易区建设应妥善处理几个关系
        (二) 灵活推进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
        (三) 提高自由贸易区建设质量和标准
        (四) 完善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一、国外关于自由港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自由贸易港的研究
        三、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自由贸易港理论分析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基础
        一、要素禀赋理论
        二、“守夜人”和“凯恩斯主义”
        三、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
        四、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节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理论拓展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三、全球价值链理论
        四、政府规制理论
        五、制度与市场理论
第三章 自由贸易港分析
    第一节 主要特点
        一、货物、资本、人员自由流动(“一线放开”)
        二、坚持政府积极作用,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二线管住”)
        三、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第二节 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联系和区别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情况
        二、共性特点
        三、两者的区别
    第三节 自由贸易港与其他海关特殊区域的不同
        一、保税区
        二、出口加工区
        三、保税物流园区
        四、跨境工业园区
        五、保税港区
        六、综合保税区
第四章 全球成熟自由贸易港的经验
    第一节 汉堡、利物浦等“转口贸易型”自由贸易港
        一、汉堡自由贸易港
        二、利物浦自由贸易港
        三、经验启示
    第二节 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综合型”自由贸易港
        一、新加坡自由贸易港
        二、中国香港自由贸易港
        三、阿联酋和迪拜自由贸易港
        四、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
第五章 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和制度经验分析
    第一节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CPTPP
        一、TPP
        二、CPTPP
    第二节 欧盟贸易便利化制度
    第三节 欧日伙伴关系协定
    第四节 中国和智利自贸升级协定
第六章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
    第一节 海南服务贸易型自由贸易港
        一、建设意义
        二、建设特点
        三、建设路径
    第二节 战略型自由贸易港
        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港(陕西)
        二、京津冀自由贸易港
    第三节 特殊功能自由贸易港
        一、上海金融自由贸易港
        二、舟山国际油品自由贸易港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展望
    三 有待深入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7)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2.1.1 古典国际贸易思想
        2.1.2 贸易保护主义思想
    2.2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间接理论来源
        2.2.1 重商主义国际贸易思想
        2.2.2 重农主义国际贸易思想
3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理论基础
        3.1.1 世界市场理论
        3.1.2 国际分工理论
        3.1.3 国际价值理论
        3.1.4 国际金融理论
        3.1.5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3.1.6 理论基础、基本观点与政策之间的逻辑关系
    3.2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基本观点
        3.2.1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3.2.2 国际贸易的本质和规律
        3.2.3 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3.2.4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3.2.5 对未来社会国际贸易的预期
    3.3 马克思国际贸易政策的二重性
        3.3.1 自由贸易政策
        3.3.2 保护贸易政策
4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与西方国际贸易思想的比较及特征
    4.1 相关理论比较
        4.1.1 对世界市场的现实表现形式的比较
        4.1.2 对国际分工的贸易利益认识的比较
        4.1.3 对国际价值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范畴比较
        4.1.4 对国际金融理论中资本国际流动的比较
        4.1.5 对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解读的比较
    4.2 基本观点比较
        4.2.1 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原因的比较
        4.2.2 国际贸易研究侧重的比较
        4.2.3 国际贸易作用的比较
        4.2.4 国际贸易政策演变的比较
    4.3 对国际贸易政策态度的比较
        4.3.1 对自由贸易政策态度的比较
        4.3.2 对保护贸易政策态度的比较
    4.4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特征
        4.4.1 实践性
        4.4.2 阶级性
        4.4.3 科学性
        4.4.4 人文性
5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思想史中的历史地位
    5.1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对列宁和斯大林国际贸易思想的影响
        5.1.1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对列宁对外贸易垄断制的影响
        5.1.2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对斯大林对外贸易思想的影响
    5.2 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
        5.2.1 毛泽东对外经济交流思想对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继承发展
        5.2.2 邓小平对外经济开放思想对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继承发展
        5.2.3 习近平开放型贸易观对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继承发展
    5.3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思想的影响
        5.3.1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对巴兰和斯威齐经济剩余依附型贸易的影响
        5.3.2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对阿明、伊曼纽尔“中心—外围”国际分工理论的影响
        5.3.3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对安沃·塞克自由贸易思想的影响
        5.3.4 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思想之间的逻辑联系
6 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的当代实践价值
    6.1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当代实践价值
        6.1.1 世界市场理论是建立公平合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依据
        6.1.2 国际分工理论是从“生产端”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源泉
        6.1.3 国际价值理论是解释美中贸易摩擦本质原因的理论武器
        6.1.4 国际金融理论是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下“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指路明灯
        6.1.5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是推动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理论指南
    6.2 马克思国际贸易政策的当代实践价值
        6.2.1 自由贸易政策是进一步提升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度的行动纲领
        6.2.2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引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的智慧源泉
7 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与中美贸易摩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中国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
        1.2.2 中美贸易摩擦动因相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分析逻辑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制造业竞争力与国际贸易摩擦:理论逻辑
    2.1 概念界定及本研究指向
        2.1.1 制造业竞争力
        2.1.2 贸易摩擦
    2.2 制造业竞争力与贸易摩擦形成
        2.2.1 制造业竞争力、国家利益与贸易摩擦
        2.2.2 国家利益、国家干预与贸易摩擦
        2.2.3 制造业竞争力引发贸易摩擦的机制和逻辑
    2.3 制造业竞争力与贸易摩擦升级
        2.3.1 制造业竞争力相对变化与比较优势演化
        2.3.2 比较优势演化、产业结构调整与摩擦升级
        2.3.3 制造业竞争力导致贸易摩擦激化的动态过程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回顾
    3.1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动态变化及其在对外贸易中的反映
        3.1.1 产出结构动态变化与竞争力变迁
        3.1.2 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反映的制造业竞争力变化
        3.1.3 竞争力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与描述
    3.2 美国经济发展的结构特征与制造业相对竞争力演化
        3.2.1 美国制造业规模、结构及支柱产业
        3.2.2 美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其结构意义
        3.2.3 制造业相对竞争力变动的实证分析与描述
    3.3 中美贸易摩擦发展历程的时间与行业特征
        3.3.1 2001 年-2008 年:以纺织、机电、化工等产品为主的贸易摩擦
        3.3.2 2009 年-2016 年:贸易摩擦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蔓延升级
        3.3.3 2017 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规模、层级和烈度发生新变化
        3.3.4 中美贸易摩擦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高具有时间相关性
    3.4 小结
第4章 制造业竞争力变化引致中美贸易摩擦的逻辑和条件
    4.1 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乃至激化的基本逻辑和条件
        4.1.1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前贸易摩擦
        4.1.2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贸易摩擦
        4.1.3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高引发中美行业贸易摩擦的基本逻辑和条件
    4.2 特朗普政府贸易战的经济根源与美方逻辑
        4.2.1 “中国制造2025”在美国引发对抗性贸易政策反应
        4.2.2 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是贸易战爆发的经济根源
        4.2.3 中国快速崛起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构成挑战
    4.3 小结
第5章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冲击
    5.1 新兴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5.1.1 产业竞争力来源与影响因素识别
        5.1.2 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驱动因素分析
    5.2 中国新兴产业竞争力所受影响分析
        5.2.1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
        5.2.2 华为公司成长历程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1.1 主要结论
        6.1.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2 中国应对建议
        6.2.1 中美贸易战前景简析
        6.2.2 中国应对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主要内容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生产性服务业概念综述
        2.1.1 生产性服务业内涵
        2.1.2 生产性服务业外延
    2.2 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综述
        2.2.1 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测算
        2.2.2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综述
    2.3 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综述
        2.3.1 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供给影响因素
        2.3.2 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需求影响因素
    2.4 文献述评及总结
第三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理论基础
        3.1.1 比较优势理论
        3.1.2 新贸易理论
        3.1.3 对外投资理论
        3.1.4 新要素理论
        3.1.5 “钻石模型”理论
    3.2 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
        3.2.1 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供给视角
        3.2.2 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需求视角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与指数分析
    4.1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
        4.1.1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4.1.2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进出口结构情况
    4.2 中国与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比
        4.2.1 金砖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规模对比
        4.2.2 金砖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对比
        4.2.3 金砖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分析
    4.3 中国与G7 成员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比
        4.3.1 中国和G7 成员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规模对比
        4.3.2 中国和G7 成员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对比
        4.3.3 中国和G7 成员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分析
    4.4 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比
        4.4.1 中国与一带一路代表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规模对比
        4.4.2 中国与一带一路代表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对比
        4.4.3 中国与一带一路代表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供给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2.1 供给因素分析及研究假设
        5.2.2 计量模型构建
        5.2.3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5.2.4 实证结果分析
    5.3 分行业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5.3.1 研究设计
        5.3.2 分行业实证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需求影响因素
    6.1 内部需求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检验
        6.1.1 引言
        6.1.2 内部需求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6.1.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1.4 结论与启示
    6.2 外部需求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检验
        6.2.1 引言
        6.2.2 外部需求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6.2.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2.4 结论与启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7.1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加大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
    7.2 增加与生产性服务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7.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科技投入
    7.4 协同发展货物贸易和生产性服务贸易
    7.5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
    7.6 积极发挥FDI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提升作用
    7.7 提升贸易开放度,增进国际交流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中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贸易网络的地位与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理论意义
        1.2.2 研究现实意义
        1.2.3 研究目的
    1.3 概念界定
        1.3.1 高端制造业
        1.3.2 全球生产网络与全球价值链
        1.3.3 全球贸易网络与全球生产网络
        1.3.4 网络中产业升级界定
        1.3.5 产业升级与技术升级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内容
    1.6 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梳理与评述
    2.1 全球贸易的网络分析
        2.1.1 社会网络与复杂网络
        2.1.2 全球贸易网络特征与地位测度
    2.2 产业升级相关研究
        2.2.1 从价值链视角考察产业升级
        2.2.2 从制度视角考察产业升级
        2.2.3 全球贸易网络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2.3 网络嵌入与技术升级
        2.3.1 网络嵌入理论
        2.3.2 全球网络嵌入与技术升级
        2.3.3 地方网络嵌入与技术升级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社会网络中心性理论
        3.1.1 网络节点中心性理论分析
        3.1.2 理论机制分析
        3.1.3 研究假设
    3.2 新经济地理理论分析
        3.2.1 企业区位选择模型分析
        3.2.2 理论机制分析
        3.2.3 研究假设
    3.3 网络地位升级理论分析
        3.3.1 引力模型分析与扩展
        3.3.2 理论机制分析
        3.3.3 研究假设
    3.4 小结
第4章 中国高端制造业全球贸易网络特征和地位测度
    4.1 高端制造业网络模型与指标说明
        4.1.1 网络模型
        4.1.2 指标说明
    4.2 传统贸易数据测度
        4.2.1 数据来源
        4.2.2 整体网络特征
        4.2.3 个体网中心性
    4.3 增加值贸易数据测度
        4.3.1 数据来源
        4.3.2 增加值贸易测算
        4.3.3 整体网络特征
        4.3.4 个体网中心性
    4.4 小结
第5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全球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中心地位的影响
    5.1 引言
    5.2 模型构建和变量说明
        5.2.1 模型构建
        5.2.2 变量选取与构造
        5.2.3 数据说明与分析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基准回归结果
        5.3.2 非线性回归结果
        5.3.3 进一步异质性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4 小结
第6章 全球-地方网络双重嵌入对中国高端制造企业技术升级的传导机制
    6.1 引言
    6.2 经验识别方法
        6.2.1 自然实验环境
        6.2.2 计量模型设定
        6.2.3 数据来源
        6.2.4 变量构造
        6.2.5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平行趋势检验
    6.3 经验分析结果
        6.3.1 全球贸易网络嵌入对地方网络集聚的影响
        6.3.2 地方网络集聚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
        6.3.3 制造业服务化对创新密度的影响
        6.3.4 创新密度对创新产出的影响
    6.4 进一步微观实证分析
        6.4.1 不同产权企业分析
        6.4.2 不同区域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制度距离对中国高端制造业全球贸易网络地位升级的影响
    7.1 引言
    7.2 模型拟定和变量说明
        7.2.1 模型拟定
        7.2.2 变量选取与构造
        7.2.3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基准回归结果
        7.3.2 稳健性检验
    7.4 机制分析
    7.5 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路径探索与政策建议、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启示
        8.1.1 理论分析
        8.1.2 研究结论与启示
    8.2 打造全球-地方网络互动产业模式的路径探索
        8.2.1 以模块型生产网络为主纵向内部一体化嵌入
        8.2.2 以关系型生产网络为主横向外部本土化嵌入
        8.2.3 以关系与模块相结合为主纵横交错双元嵌入型
    8.3 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8.3.1 建立适度的对外贸易政策
        8.3.2 培育世界级高端制造业集群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四、加入WTO后发展我国外贸运输服务业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2]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D]. 孙舒. 外交学院, 2020(08)
  • [3]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卢灿生. 深圳大学, 2020(11)
  • [4]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关键突破和实现路径[D]. 贺少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5]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及其成效研究[D]. 董洪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D]. 陈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7]马克思国际贸易思想研究[D]. 徐雅. 东北财经大学, 2020(06)
  • [8]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与中美贸易摩擦研究[D]. 那振芳. 辽宁大学, 2019(05)
  • [9]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 武俞辰. 西北大学, 2019(01)
  • [10]中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贸易网络的地位与升级研究[D]. 辛娜.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我国加入WTO后发展我国外贸运输服务业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