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0件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使用情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常炯炯,李善雅文,雍凌,肖潇,杨大进,宋书锋,杨建军,徐海滨,宋雁[1](2021)在《我国食品添加剂联合使用情况及累积风险评估》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我国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联合使用情况并评估常用食品添加剂组合的摄入水平及其累积健康风险。方法根据全球新产品数据库中我国食品中添加剂的联合使用情况、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食品添加剂最大使用量以及2015—2019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结合2012年总膳食研究消费量调查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法计算我国一般人群常用食品添加剂组合的理论暴露量和实际暴露量,并应用危害指数(HI)法对其累积作用进行累积风险评估。结果我国77.90%的食品中使用多种添加剂,使用率最高的是二元组合,其次为三元组合和四元组合,最多有二十九元组合。通过四元组合的使用,我国一般人群四元组合中苯甲酸钠、甜蜜素和山梨酸钾的膳食中每日平均理论暴露量分别为1.30、1.07和1.51 mg/kg BW,在高食物量消费人群(P95)膳食中理论暴露量分别为4.44、4.69、和5.19 mg/kg BW,一般人群苯甲酸钠、甜蜜素和山梨酸钾的每日平均理论暴露量超其相应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个体比例为5.50%,累积评估发现共有4 376个个体的HI≥1,占调查人数的13.69%。根据实际监测数据,一般人群膳食每日平均暴露量分别为0.17、0.08和0.05 mg/kg BW,每日P95膳食中暴露量分别为0.58、0.33和0.44 mg/kg BW,一般人群苯甲酸钠、甜蜜素和山梨酸钾的每日平均实际暴露量超其相应ADI的个体比例为0.02%,累积评估发现有12个个体的HI≥1,占调查人数的0.04%。结论我国食品添加剂通常以多元形式使用,最常用添加剂二元、三元和四元组合的累积暴露风险较低,但对于HI≥1的个体应注意调整其膳食结构。
覃艳淑,周芳华,杨健,蒙海强,林小莹,谭文慧[2](2020)在《广西部分食品中防腐剂检测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广西部分食品中防腐剂使用情况。方法从8类场所随机抽取14类食品样品,按照相应标准检测7种食品防腐剂,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2386批次食品样品,防腐剂不合格样品9批次,不合格率为0.38%;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5.07%、21.17%,山梨酸及其钾盐不合格率最高,为0.21%。山梨酸及其钾盐、苯甲酸及其钠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等3种防腐剂在预包装食品中的检出率高于散装食品,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和丙酸及其钠盐、钙盐在散装食品中检出率高于预包装食品。蔬菜制品复合使用防腐剂样品占其抽检样品量的58.82%,其次是焙烤食品,占比为32.37%。结论广西企业生产的部分食品中防腐剂使用基本符合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少量食品存在超范围超限量添加防腐剂问题,部分食品复合使用两种以上防腐剂。
何亚芬[3](2020)在《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食品中9种常见食品添加剂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现代食品工业发展迅速,甜味剂、防腐剂、增稠剂等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虽然大多数企业按照GB2760中规定限量使用,但也存在部分超范围使用、超量使用等问题。各国对食品质量的管控力度逐年增大,使得食品质量检测也日益受到重视。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通常是按国家标准进行,具有规范、准确等优点,但国标方法大多是检测单一物质,检测效率低,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是当前检测方法研究的热点。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仪器检测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准确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本论文针对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食品中9种常见食品添加剂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样品前处理、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一种同时检测9种物质的高效检测方法,对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对样品沉淀剂选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沉淀剂及其用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蛋白质含量≥1.0g/100g,脂肪含量≥1.0g/100g,取样量为5.0g的样品中,添加亚铁氰化钾溶液和硫酸锌溶液各2.5m L,沉淀速度快,沉淀效果好,上清液清晰。2、对甜蜜素衍生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硫酸浓度为200g/L,用量5.0m L;亚硝酸钠浓度为50g/L,用量5.0m L;衍生温度为25℃;冰浴衍生时间30min为最优。甜蜜素的标准工作曲线在0.01mg/m L~0.50mg/m L的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236.0240x-0.9984,相关系数R2=0.9997,加标回收率在95.1%~97.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99%~4.19%之间,方法的检出限(LOD)为5.0mg/kg。3、对气相色谱仪条件进行了最优。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检测器:FID(氢火焰光度检测器)。色谱柱:HP-5石英毛细管柱(30m×0.35mm×0.25μm)。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60℃;柱温:程序升温70℃(3min)→30℃/min→190℃(2min),→30℃/min→250℃(10min)。载气:氮气(纯度≥99.999%),载气流速1.0m L/min。分流进样,分流比10:1。9种见食品添加剂在15min内有限分离,各组分标准工作曲线在10μg/m L~500μg/m L的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达到0.999以上,加标回收率在85.9%~108.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2.32%~8.54%之间。在此条件下检测回收率高、精密度较好、效率高,节约人力物力,可满足各类食品的检测要求。
鲁娜[4](2020)在《果汁饮料中常见食品添加剂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问题一直是我国市场监管部门监测的重点工作,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隐患具有隐蔽性,需要先进的分析检验方法与技术保障才能发现其安全性隐患。目前市售的果汁饮料种类丰富,口感适宜,在多数人群中较为流行,生产厂家竞争较大,随之产生了某些不法企业单纯追逐产品色泽、甜度、以及储存时限,超限量添加相关的食品添加剂,甚至有商家宣称产品无添加而对人们产生误导。通过对比国家现行实施的检测方法,果汁饮料中常见的添加剂包括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甜味剂(糖精钠、乙酰磺胺酸钾)、合成着色剂(苋菜红、柠檬黄、胭脂红、日落黄、新红、亮蓝)等10种食品添加剂,有三项相对应标准分别对其进行组分分析,本文旨在讨论研究建立一种对这10种食品添加剂进行同时检测的方法。通过方法对比,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扫描测定组分全波长,对不同组分浓度的样品色谱条件进行方法对比,优化色谱参数条件,对样品预处理方法进行改善,具体优化分析参数为:设置流动相为甲醇—乙酸铵溶液(0.02mol/L);柱温条件为30℃;进样量:10μL;梯度洗脱程序:0~3min甲醇保持5%,3~6min甲醇由5%到10%,6~10min甲醇由10%升高到85%,10~13min甲醇由85%下降到80%,13~13.1min甲醇由80%急速降至5%,并保持到19min;变波长程序:0~9.5min,波长 230nm,9.8min,波长 483nm,11.4min,波长 630nm。方法学验证:对待测组分采用低浓度和高浓度的添加量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10种添加剂在线性浓度范围为:5μg/mL~50μg/mL,其相关系数R2在0.9972~0.9998之间,检出限达到检测项目要求,根据三倍信噪比计算,检出限水平达到0.5mg/kg,根据十倍信噪比计算定量限为2.5mg/kg,平均回收率在90.36%~99.74%范围内,精密度在0.44%~3.78%,结果比较满意。将优化后的分析方法和国家标准分别应用于几种常见果汁饮料中,所得方法测定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别不大,本法能够科学合理的应用于果汁饮料中这10种添加剂的同时检测分析中。
徐娅茹,周芸,刘晓丽[5](2020)在《2019年庆阳市儿童零食风险监测概况》文中提出目的:调查分析庆阳市2019年市场上儿童零食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用量情况,为儿童零食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检验项目按照国家标准相关内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按照相应检验依据的标准要求和相关产品标准要求进行评价。结果:共抽检样品149份,不合格17份,不合格率为11%;不合格项目主要为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和安赛蜜,7种合成色素均有检出。总体来说样品中添加剂的检出率普遍较高。结论:庆阳市儿童零食的安全状况较好,但风险依然存在,监管仍需加强。
刘芸,李志全,刘霄[6](2020)在《2018年湖北省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抽检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湖北省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使用安全状况,为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8年各类食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价,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共检测食品887批次,总合格率为94.25%。苯甲酸、山梨酸超标使用的情况分布在水果制品、豆制品和餐饮食品中。结论 2018年湖北省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小作坊的监督力度,规范生产,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史傲峰[7](2019)在《肉制品中多种添加剂同步测定方法建立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根据现阶段已有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通过对不同参数的试验优化并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测定多种色素、防腐剂和甜味剂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同时使用该方法抽检肉制品中的添加剂使用状况,分析其安全风险。1.同步测定检测肉制品中10种添加剂的方法建立(1)通过对添加剂检测中前处理条件中超声时间、提取溶剂、蛋白沉淀剂的优化选择和色谱条件中流动相、检测柱温、最佳流速、检测波长的优化选择,建立了同时测定肉制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亮蓝、诱惑红、胭脂红、酸性红10种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2)样品用无水乙醇-氨水-水溶液提取,同时加入正己烷去油脂,经浓缩、沉淀、定容、过滤后进HPLC-UV进行检测。用甲醇-0.02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柱温35℃,流速0.9mL/min,进行梯度洗脱。10种添加剂在0.250m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能大于0.999,检出限(LOD,S/N=3)为0.20.5mg/kg满足检测要求。进行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添加3种浓度标准溶液,回收率在86.6%105.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1%6.79%之间,满足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规定。所建方法可大大缩短检测时间,减少检测流程,可满足大批量检测,更快的得出检测结果。2.肉制品中10种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肉制品中添加剂的检出率较高,但是所检项目不合格率较低,所检项目检出率93.3%,所检项目不合格率1.43%,不合格项目为诱惑红,应重点关注这一着色剂的使用情况,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加大对相似添加剂的监管,同时应注意网店的监管。整体来看肉制品中添加剂的使用安全性较高。
高慧,汪洋,王敏,王勤,尚萌琳[8](2019)在《2018年山东省现制饮料中甜味剂和防腐剂的含量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山东省市售现制饮料中甜味剂和防腐剂的添加情况进行监测,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方法按照GB5009.28-2016和GB5009.97-2016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法检测现制饮料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安赛蜜和甜蜜素。结果抽检的170份现制饮料中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检出率分别为29.4%、19.6%、3.5%、24.1%、15.9%;苯甲酸合格率最高为100.0%,甜蜜素合格率最低为98.2%。结论山东省市售现制饮料中甜味剂和防腐剂的添加情况基本符合要求,苯甲酸除外,但均有超限值添加的情况,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保障消费者健康。
罗钰珊,乐丽华,宋美英,陈泽锋,谢超炀[9](2019)在《酱腌菜常用添加剂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调查酱腌菜中常用添加剂的使用状况。在餐饮单位和流通单位分别随机抽取酱腌菜110份与101份,根据GB 5009.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GB 5009.12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GB 5009.9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500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为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甜蜜素、糖精钠、二氧化硫。按2760-2014判定样品是否合格。结果显示:酱腌菜不合格率为13.74%。苯甲酸、脱氢乙酸、甜蜜素、二氧化硫的不合格率分别为4.27%、0.95%、1.42%、8.53%。酱腌菜中添加剂的使用较为普遍、超标率较高,建议食品部门加强对餐饮单位和生产单位中酱腌菜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以保证食品食用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
刘颖,黄玉坤,周楠,袁利杰[10](2019)在《河南省21大类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分析》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国标检验方法对6种常用防腐剂在21大类食品基质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对结果及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参照GB 2760-2014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发现防腐剂的使用整体情况良好。其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均出现一定的违规使用,违规使用率分别为3.43%,0.18%,0.16%,0.14%。糕点、调味品、酱腌菜、饮料、方便食品、肉制品等大类因其特殊的产品性质,防腐剂的使用率较高。非法物质富马酸二甲酯在糕点里的检出率为0.66%。样本中存在多种防腐剂同时使用的情况,5000批次样本中共有327批次同时检出两种以上防腐剂,其中46批次防腐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大于1。21大类食品中,糕点、调味品中的防腐剂检出种类,检出率及超标率与其他大类食品相比均较高。本研究有助于民众初步了解防腐剂使用现状,同时为生产企业、监管部门以及检测机构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二、190件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使用情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0件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使用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食品添加剂联合使用情况及累积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1.1 食品中食品添加剂联合使用情况数据 |
1.1.2 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含量数据 |
1.1.3 食物消费量数据 |
1.1.4 健康指导值 |
1.2 方法 |
1.2.1 Apriori算法 |
1.2.2 暴露量计算方法 |
1.2.3 累积评估方法 |
1.2.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食品中食品添加剂联合使用情况 |
2.2 常用食品添加剂组合中单一食品添加剂暴露量 |
2.3 常用食品添加剂组合的累积暴露风险 |
3 讨论 |
(2)广西部分食品中防腐剂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样品来源 |
2.2 实验方法 |
2.2.1 检测方法 |
2.2.2 判定标准 |
2.2.3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各类食品防腐剂检测结果 |
3.1.1 食品中山梨酸及其钾盐检测结果 |
3.1.2 食品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检测结果 |
3.1.3 食品中苯甲酸及其钠盐检测结果 |
3.1.4 食品中丙酸及其钠盐、钙盐检测结果 |
3.1.5 食品中纳他霉素检测结果 |
3.1.6 食品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检测结果 |
3.1.7 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及其钠盐)检测结果 |
3.2 不同包装类型食品中防腐剂使用情况 |
3.3 各类食品中防腐剂复合使用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3)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食品中9种常见食品添加剂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食品添加剂研究概述 |
1.1.1 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
1.1.2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性质 |
1.1.2.1 苯甲酸及其盐类 |
1.1.2.2 山梨酸及其盐类 |
1.1.2.3 丙酸及其盐类 |
1.1.2.4 脱氢乙酸及其盐类 |
1.1.2.5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盐类 |
1.1.2.6 环已基氨基磺酸(甜蜜素) |
1.1.2.7 糖精钠 |
1.1.2.8 着色剂 |
1.2 食品添加剂检测概况 |
1.2.1 食品中添加剂检测的前处理技术 |
1.2.1.1 液-液萃取技术 |
1.2.1.2 蒸馏技术 |
1.2.1.3 固相萃取技术 |
1.2.1.4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1.2.1.5 衍生化技术 |
1.2.2 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 |
1.2.2.1 离子色谱法 |
1.2.2.2 紫外分光光度法 |
1.2.2.3 气相色谱法 |
1.2.2.4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 |
1.2.2.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的意义 |
1.3.2 研究的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试验条件与测试步骤 |
2.3.1 样品处理 |
2.3.2 各种标准溶液配制 |
2.3.3 气相色谱测试条件 |
2.4 试验方法准确度、线性方程、精密度及检出限的确证实验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 |
3.1.1 沉淀剂的选择 |
3.1.2 沉淀剂用量的选择 |
3.1.3 甜蜜素提取时衍生条件研究 |
3.1.3.1 衍生化温度的影响 |
3.1.3.2 酸度的影响 |
3.1.3.3 亚硝酸盐用量的影响 |
3.1.3.4 冰浴中反应时间的影响 |
3.1.4 食品中甜蜜素提取时衍生条件的正交试验 |
3.1.5 优化条件验证试验 |
3.2 气相色谱条件优化 |
3.2.1 气相色谱的选择 |
3.2.2 色谱柱温箱的温度选择 |
3.2.3 进样口的温度选择 |
3.3 试验方法的确证 |
3.3.1 方法的回收率和RSD |
3.3.2 线性范围 |
3.4 实际样品的测定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果汁饮料中常见食品添加剂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概况 |
1.1.2 果汁饮料研究概述 |
1.1.3 果汁饮料中添加剂概况及其危害 |
1.2 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概述 |
1.2.1 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
1.2.2 常见防腐剂、甜味剂、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方法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2.1.1 试验仪器装置 |
2.1.2 试验样品试剂 |
2.1.3 主要试剂配制 |
2.2 十种食品添加剂国标检测法 |
2.2.1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国标检测法 |
2.2.2 乙酰磺胺酸钾国标检测法 |
2.2.3 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亮蓝、新红国标检测法 |
2.3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10种添加剂 |
2.3.1 色谱柱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
2.3.2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选择 |
2.4 方法学验证 |
2.4.1 线性范围及标准曲线绘制 |
2.4.2 检出限及定量限 |
2.4.3 回收率和精密度 |
2.5 新方法在果汁饮料中的应用 |
2.5.1 果汁饮料中10种添加剂的检测 |
2.5.2 果汁饮料中10种添加剂的加标回收率 |
3 结果和讨论 |
3.1 HPLC法同时检测10种添加剂方法的建立 |
3.1.1 流动相种类和浓度的优化确定 |
3.1.2 梯度洗脱程序的优化确定 |
3.1.3 柱温的优化确定 |
3.1.4 流动相流速的优化确定 |
3.1.5 检测波长的优化确定 |
3.1.6 十种添加剂出峰顺序的确定 |
3.1.7 优化色谱条件小结 |
3.2 样品前处理方法确定 |
3.2.1 提取溶剂确定 |
3.2.2 提取温度确定 |
3.2.3 亲水滤膜与离心分离确定 |
3.2.4 样品前处理优化小结 |
3.3 同时检测十种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
3.3.1 样品线性范围及标准曲线绘制 |
3.3.2 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 |
3.3.3 回收率和精密度的检测 |
3.4 果汁饮料中10种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
3.4.1 果汁饮料的回收率和精密度测定 |
3.4.2 优化方法在果汁饮料测定的应用 |
3.5 优化方法与国标法对比 |
3.5.1 国标法的检测应用 |
3.5.2 两种检测方法测定数据对比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5)2019年庆阳市儿童零食风险监测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项目确定 |
1.2 样品来源 |
1.3 监测项目 |
1.4 检验方法 |
1.5 结果评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体合格情况 |
2.2 防腐剂 |
2.3 甜味剂 |
2.4 合成色素 |
2.5 真菌毒素 |
2.6 非法添加 |
3 讨论分析 |
3.1 防腐剂 |
3.2 甜味剂 |
3.3 合成色素 |
3.4 真菌毒素 |
3.5 非法添加 |
4 存在问题与监管建议 |
(6)2018年湖北省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抽检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及分类 |
2.2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总体情况 |
3.2 不同类别样品的检测情况 |
3.3 不同项目的检测情况 |
4 结论与讨论 |
(7)肉制品中多种添加剂同步测定方法建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肉制品中添加剂概述 |
1.1.1 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现状 |
1.1.2 肉制品中添加剂介绍 |
1.1.3 添加剂的危害 |
1.2 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 |
1.2.1 前处理技术 |
1.2.2 检测技术 |
1.3 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同步测定10种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仪器设备 |
2.1.2 试剂耗材 |
2.2 检测方法 |
2.2.1 试剂标液配制 |
2.2.2 样品前处理 |
2.2.3 HPLC仪器条件 |
2.3 分析与结果 |
2.3.1 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2.3.2 色谱条件优化和选择 |
2.4 方法学验证 |
2.4.1 线性关系和相关系数 |
2.4.2 精密度和回收率 |
2.5 方法间比对 |
2.5.1 方法间优缺点比对 |
2.5.2 检测数据比对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同步测定10种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
3.1 样品来源分布情况 |
3.2 各添加剂判定标准及相关分析 |
3.3 样品检测结果 |
3.4 样品检测结果统计 |
3.4.1 肉灌肠类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2 腌腊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3 烟熏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4 酱卤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5 炸、烤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6 肉制品的可食用动物肠衣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7 其他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8 不同抽检场所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9 不同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5 抽检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小结 |
3.6 样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分析 |
3.7 按照产品种类分析 |
3.8 按照产品来源分析 |
3.9 应对措施 |
3.9.1 监督监管 |
3.9.2 检验检测 |
3.10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2018年山东省现制饮料中甜味剂和防腐剂的含量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来源 |
1.2方法 |
1.3 评价依据 |
2 结果 |
2.1 现制饮料中5种食品添加剂的检出情况 |
2.2 地域性结果分析 |
2.3 不同类型现制饮料结果分析 |
2.4 甜味剂和防腐剂的叠加情况分析[4] |
3 讨论 |
(9)酱腌菜常用添加剂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仪器 |
2.3 方法 |
2.4 判定标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环节中添加剂的总体检测情况 |
3.2 不同规模流通、餐饮单位中酱腌菜添加剂的检验情况 |
3.3 酱腌菜中各类添加剂的总体检验情况 |
3.4 不同环节酱腌菜中6种添加剂的检验情况 |
4 结论与讨论 |
(10)河南省21大类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本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试剂 |
1.4 试验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防腐剂在各类食品中的应用现状 |
2.1.1 苯甲酸及其钠盐在各类食品中的使用情况 |
2.1.2 丙酸及其钠盐、钙盐在各类食品中的使用情况 |
2.1.3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在各类食品中的使用情况 |
2.1.4 纳他霉素在各类食品中的使用情况 |
2.1.5 山梨酸及其钾盐在各类食品中的使用情况 |
2.1.6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各类食品中的使用情况 |
2.1.7 同一样品多种防腐剂复配使用情况 |
2.2 常用防腐剂的总体应用情况 |
3 结论 |
四、190件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使用情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食品添加剂联合使用情况及累积风险评估[J]. 常炯炯,李善雅文,雍凌,肖潇,杨大进,宋书锋,杨建军,徐海滨,宋雁.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1(02)
- [2]广西部分食品中防腐剂检测结果分析[J]. 覃艳淑,周芳华,杨健,蒙海强,林小莹,谭文慧.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7)
- [3]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食品中9种常见食品添加剂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 何亚芬.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4]果汁饮料中常见食品添加剂分析方法研究[D]. 鲁娜.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5]2019年庆阳市儿童零食风险监测概况[J]. 徐娅茹,周芸,刘晓丽. 现代食品, 2020(06)
- [6]2018年湖北省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抽检结果分析[J]. 刘芸,李志全,刘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01)
- [7]肉制品中多种添加剂同步测定方法建立及应用研究[D]. 史傲峰.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8]2018年山东省现制饮料中甜味剂和防腐剂的含量调查[J]. 高慧,汪洋,王敏,王勤,尚萌琳. 现代预防医学, 2019(20)
- [9]酱腌菜常用添加剂的调查分析[J]. 罗钰珊,乐丽华,宋美英,陈泽锋,谢超炀.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9(05)
- [10]河南省21大类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分析[J]. 刘颖,黄玉坤,周楠,袁利杰. 现代食品科技,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