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刊与新资料征订启事(论文文献综述)
费丽芳[1](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文中提出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国内新闻界的抗日救亡呼声愈发高涨。作为西北后方重镇,兰州也在全民族抗战的大势中兴起了办报创刊、服务抗战的热潮,当地党政机关、社会救亡团体、爱国人士和部分院校等各方力量都积极创办报刊,借此在后方宣传动员。得益于全面抗战中甘肃造纸、印刷、文教事业的进步和战时迁兰新闻工作者对报刊的改进与艰苦经营,以及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发展的奠基,故全面抗战期间兰州报刊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大环境下不断发展前进,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兰州的报刊以国民党官方报刊数量最多、出版时间较长,占据主导地位,民间社会力量所办的报刊亦在全面抗战初期盛极一时。在内容方面,兰州报刊对抗敌宣传与动员、西北开发建设和兰州的物价、城市建设等,做了大量报道。综观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的发展轨迹,其未能脱离抗战和西北的大环境,一方面带有明显的战时性、进步性、地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报刊言论也难免因受局势影响而有失公允。但总体上,兰州报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略,它不仅增强了战时甘肃的宣传动员力量,对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推动了甘肃新闻事业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对甘肃及西北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
张光润[2](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说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喻永庆[3](2011)在《《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文中研究指明《中华教育界》是我国近代教育期刊中刊行时间长、影响大的刊物之一,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领域的佼佼者无不在它上面留下了声音,中国教育界的每一次波动无不在它上面存有痕迹,它是中国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对教育的现代化与中国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论文通过对《中华教育界》的研究,疏理了它的内在发展纹理,再现了中国近代办刊人的生存状况与教育活动场景,探讨了近代教育期刊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技术方面的历史功绩,这不仅能够拓展中国教育史研究视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而且为当前教育期刊的健康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经验借鉴与历史启示。论文分为九个部分:引论部分,重点论述了选题源起与研究价值,勾画研究现状与学术动态,阐明论题内涵、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力争对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做一个宏观涵盖和概述。第一章“《中华教育界》创办动因”,主要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呼唤、陆费逵的教育情结、中华书局教科书编辑与发行的需要、早期中华书局同仁的共同努力等方面,多角度考察《中华教育教》创办的内外部动因。第二章“《中华教育界》的发展与运作”,该章对《中华教育界》的内在发展纹理进行了疏理,针对期刊的发展、期刊的编纂及期刊的主编、作者的一些情况进行了阐述,全面展现《中华教育界》的内部运作情况,并从其与中国教育互动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其永葆青春活力,始终站在中国教育的最前沿,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尽职尽力,并最终成为中国近代教育期刊典范的原因。第三章“《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科书的发展”,以中华书局的教科书出版为例,探讨《中华教育界》与中华书局教科书编纂、出版、发行的关系,从《中华教育界》刊发最新的教科书编写法令与审定文件,规范教科书市场;广泛开展征文活动,完善教科书的编写;刊发广告,加大教科书的宣传力度;发表有关教科书研究的文章,加速教科书革新步伐等四个方面加以展开,重点研究《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科书发展中扮演的历史角色与时代贡献。第四章“《中华教育界》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衰”,借助《中华教育界》中有关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文献,系统探讨了近代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实况。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国家主义教育人员的群体及其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与活动几个方面入手,还原近代历史上国家主义教育思潮活动的历史场景,并对当时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在当时教育中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第五章“《中华教育界》与道尔顿制实验的推进”,重点研究了《中华教育界》在道尔顿制实验上的影响,借助当时的其它教育类出版物,对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重要代表人物与实验学校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华教育界》在积极配合道尔顿制的输入,加快道尔顿制的宣传;大量刊发实验报告,引导道尔顿制的深入;多方面开展讨论,促进道尔顿制的健康发展;集中对道尔顿制进行反思,总结其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了诉说,深入地探讨道尔顿制在中国的传入、实验到消亡的全过程。第六章“《中华教育界》广告与民国时期教育的传播”,以《中华教育界》刊载的教育类广告为基础,探究了这些广告的种类与刊登广告的策略,并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这些广告在民国时期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传播方面的历史功绩。第七章“《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从《中华教育界》作为担当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发布平台;导引着近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推动着近代教育的发展三个方面对《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评说,同时也就其对当前教育期刊与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进行了反思。余论“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从《中华教育界》这一个案出发,对研究的主旨进行深华,探讨近代教育期刊的总的发展概况和其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总结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发展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时代特征。
刘虹[4](1995)在《论期刊“征订启事”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论期刊“征订启事”的启示河北师范大学政教系(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16)刘虹期刊“征订启事”,似乎专为征集订户而作。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并不尽然。期刊“征订启事”中有许多学问值得探索。本文拟对期刊“征订启事”给予的启示发点小小的议论。一、期刊“征订启事...
陶春军[5](2012)在《俗中之雅·雅中之俗·雅俗合参 ——《礼拜六》、《小说月报》(1910-1920)、《小说世界》期刊风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俗文学期刊的研究逐渐被学界所重视,甚至得到现代文学专业及古代文学专业博、硕士论文选题的青睐,一批有影响的通俗文学刊物作为个案研究,弥补了现代文学学科研究中通俗文学期刊研究的不足。那么这些通俗文学刊物除了各自的期刊内容与特点,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这些联系能不能解释一些通俗文学期刊发展过程中的现象?本论文基于这样的思考,从新的视角,把通俗文学期刊的研究继续深入下去。论文首次对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通俗文学期刊的不同期刊风格进行比较与整合研究,笔者认为《礼拜六》是俗中之雅的“才子”风格期刊,《小说月报》是雅中之俗的“君子”风格期刊,而《小说世界》则是在1921年《小说月报》改版后,通俗文学期刊向读者市场转型,具有“雅俗合参”的读者“市场”风格。绪论部分包括对本论文涉及到的“通俗文学期刊”、“通俗文学作家”、“通俗文学”等一些概念界定以及论文的选题依据;对《礼拜六》、《小说月报》、《小说世界》的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归纳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最后指出本论文研究目标、研究重点与难点以及本论文的理论支撑。论文主体部分,力图结合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既有宏观的理论视野,又有微观的个案研究,以宏观的视野提升微观的分析,以微观的考察充实宏观的内涵,并力图有一定的期刊覆盖面。沿着这样的思路,论文分四章展开讨论:第一章阐述清末民初上海经济、社会、文化基础以及通俗文学期刊《海上奇书》面世及其意义。清末民初都市上海是通俗文学期刊产生的大本营并为通俗文学期刊的现代化生产和传播提供条件,《海上奇书》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创作模式。第二章主要围绕着《礼拜六》“才子”期刊风格,讨论了六个方面问题。一、“才子”概念及《礼拜六》期刊地位;二、《礼拜六》期刊中的“才子”风格;三、《礼拜六》的主题与艺术手法;四、《礼拜六》的编辑理念;五、《礼拜六》文本中植入式广告;六、《申报》中《礼拜六》广告语及封面题词。第三章主要讨论了《小说月报》(1910-1920)“君子”期刊风格。笔者认为,与《礼拜六》期刊“才子”风格不同,《小说月报》是传统刊物中的“君子”风格期刊,这又与《小说月报》的编辑恽铁樵及其“传统为体,西学为用”的编辑理念有重大关系。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刊物的特点,笔者用“君子之争”来解读《小说月报》两位主要撰稿人钱基博与林琴南的芥蒂以及恽铁樵的态度。接下来,笔者用君子视域下的妇女与婚姻与《小说月报》(1910-1920)里的弹词作为两例个案研究,加强读者对“君子”风格刊物的印象。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小说世界》的“市场”期刊风格。1921年随着《小说月报》的改版,《小说月报》由通俗文学期刊变成了新文学刊物,一部分《小说月报》的忠实读者分流到其他书局刊发的通俗文学期刊上,笔者认为1923《小说世界》的创办是商务印书馆为了要把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吸引过去的市民大众读者再争取回头的一种市场营销策略,是文化市场规律起作用的必然措施。同时,由于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西方欧美和东方日本的社会、哲学、思想、文化、科学等观念传入中国,读者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小说世界》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传统老路,为了适应新的读者市场,《小说世界》具有了“雅俗合参”综合化等期刊特点。当然这些期刊的特点与早期编辑叶劲风的编辑理念是分不开的。在个案分析上,笔者围绕着“读者市场”这个中心,筛选出三个案例:其一,选择了《小说世界》的“编者与读者”栏目,分析了该栏目如何拓展公共话语空间;其二,鉴于《小说世界》在国内首提“银幕”一词,笔者分析“银幕的艺术”是如何捕捉市场热点需求的;其三,剖析市场语境下《小说世界》上的广告营销理念。结语部分仍沿着三种期刊发展脉络,从面上关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通俗文学期刊全新发展的表现。笔者认为自“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来,特别是《小说月报》改版后,读者的知识结构、阅读需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文化市场面前,通俗文学刊物不得不做出选择,它们中的一部分面临发行困难不得不停刊,而另一部分则为了适应新的读者市场需要,为读者“量身定做”,出现了繁荣局面,具体体现在期刊前后联系、叙事手法、小说类型上都有了不同的变化。
黄端[6](2011)在《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当下中国出版物发行理论图书强而报刊弱的缺失入手,指出报刊发行四大功能对报刊传媒产业的重要性,以及报刊发行理论研究是产业实践的迫切要求,进而主张以更有代表性的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相比报纸及学术期刊发行具有地域全国化、行为市场化、受众大众化明显特征)研究,作为开启中国报刊发行理论研究体系大门的钥匙。这是本文展开的立论逻辑和现实意义。论文主体研究框架依次包括:发行供需状况、政策规制、市场演化、流通制度、渠道、中间商、促销七部分。前五部分属于产业环节基础理论研究,后两部分为市场营销应用型研究,内容包括历史梳理、现实逻辑与未来展望等论述。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供需受政治、经济、教育和技术以及非可控因素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业外资本涌入对供给影响巨大;至于需求,1949年以来先后经历了国家政治、民众精神、社会商业、产业资本的四个显性阶段特征需求影响,也由此造成产业局限、发展、繁荣与演变;其未来将呈现出供给多元化与区域化、品种的细分化与差异化、载体的贵重与免费两极分化、技术变革影响日趋重要趋势。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政策规制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产品提供商的主办主管制度,以及分销主体的登记许可制度,未来政策规制走向会造成业界日渐“国进民退”。在上述供需状况、政策规制条件下,中国大众期刊发行市场演化先后经历邮局一统天下、自办发行从无到有、产业链日渐形成、政府主导加入WTO前的市场廓清、群雄逐鹿分销市场五个阶段,未来发展将主要受制于供需不匹配以及分销让利两大根本矛盾。中国大众期刊发行流通制度包括代理制度和发行量稽核制度,本文以美国、日本为参照,对中国相关制度进行研究及评析,指出固有全能型政府思维滞缓了中国发行量稽核制度的发展,其出路在于为发行业进行政策松绑并力促广告业繁荣。对中国大众期刊发行渠道,本文按类型介绍不同渠道性能及优缺点,同时分析其改进、调整和创新的方式、时机和障碍等问题,也总结出未来发展七大趋势。中间商和促销是大众期刊发行实现价值交换及提升的重要产业要素,本文研究了适合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中间商销售管理、发展规划、甄选流程,以及促销的时机、目标、原则、方式、实施和评估等理论与实务。
赵瑞芹[7](2009)在《网络信息时代的编辑部建设》文中认为在信息时代,编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编辑技术水平,以适应形势的需要。为此,编辑部对编辑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充分调动其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而编辑个人也要严格要求自已,不断提升自己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道德素养。
赵瑞芹[8](2008)在《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浅谈网络信息时代的编辑部建设》文中提出在信息时代,编辑人员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要加强编辑出版工作,首先要高度重视编辑人才资源的管理、使用和开发,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编辑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编辑技术水平,以适应形势需要。总之,编辑队伍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一支热爱并适应未来出版工作的编辑队伍。为此,编辑部对编辑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充分调动其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而编辑个人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
卢国华[9](2006)在《五四新文学语境的一种解读 ——以《晨报》副刊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从报刊传媒角度研究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成为现代文学研究关注的热点。对五四时期新文学四大副刊之一《晨报》副刊的研究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成果。但遗憾的是,现有研究仍然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单纯把报刊看作信息载体,忽略了对传媒背后各种权力纠结的探究,以对报纸内容的整理与评价代替传媒视角的探讨,大大低估了现代传媒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的重大意义。事实上,在我们把《晨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就必须要对报刊传媒的特性有一个基本的把握:现代大众传媒一出现就具备两种主要的运行模式:政治模式和经济模式。所谓政治模式,就是传播媒介被视为国家或阶级政党的一个组成部分,自觉充任政府或政党的舆论工具。所谓经济模式,就是把传播媒介视为某种必须赢得利润的产业。而文化工业是这种运行模式的必然产物。更多的时候这两种模式的关系是相互交错、衔接和过渡。握有知识和信息垄断权力的精英知识分子,在社会启蒙的过程中把大众看作需要改造、需要提高素质的“他者”。而传媒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使得启蒙者有可能扼杀了自己所推崇的自由和民主意识。对《晨报》副刊研究来说,必须首先弄清其两种运行模式的结构、特点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对启蒙与专制关系的考察也应该成为我们认识《晨报》副刊的重要视角。这是我们透过《晨报》副刊探讨五四新文学历史文化语境的重要基础。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理解,并以此作为切入点,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晨报》副刊为案例,对五四新文学历史文化语境做出全新的探讨和深入的开掘,以进一步丰富和调整我们对新文学历史文化语境的认知和评估。第一章主要在法律空间里探讨报刊发展的轨迹和特点。我们认为,从晚清到五四时期,以报刊律法为参照值的文化氛围有一个渐趋宽松的过程。报刊律法对言论自由的限制更多地作用于政治性内容,这反而为报纸副刊和副刊文学留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各种报刊在政治模式下致力于文化的民主化时,旧式副刊文学则更多地在经济模式中发挥了自身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功能,趋向于文化的大众化。培养了副刊文学的作者与消费群体,发展了通俗文学。旧式副刊改革成为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工具,固然体现出副刊文学触及传媒的政治模式,开始向文化
刘明寿,徐寿军[10](2005)在《论高校学报的市场经营战略——以《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学报的直接产品是期刊,其质量、品牌、文化为期刊的综合体现。期刊质量是所有经营战略的前提和基础,追求品牌和文化的结合,是高校学报经营的最高层次。确定高校学报目标市场策略、产品策略、促销策略、定价策略等经营战略,以实现高校学报赞誉度和吸引度的结合。
二、期刊与新资料征订启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期刊与新资料征订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兰州报刊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后的国内形势 |
第二节 全面抗战前西北的抗战宣传活动 |
第三节 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兰州报刊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兰州报刊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二节 兰州的办报创刊热潮 |
第三节 兰州报刊的发行与阅读 |
第三章 兰州报刊的主要内容与思想 |
第一节 抗战宣传与动员 |
第二节 开发和建设西北 |
第三节 其他新闻报道 |
第四章 兰州报刊的特征与影响 |
第一节 兰州报刊的发展特征 |
第二节 兰州报刊的积极影响 |
第三节 兰州报刊存在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末至全面抗战前夕兰州地区出版报刊一览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华教育界》的创办动因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呼唤 |
二、陆费速的教育情结 |
三、教科书编辑与发行的需要 |
四、早期中华书局同仁的共同努力 |
第二章 《中华教育界》的发展与运作 |
一、《中华教育界》的发展概况 |
(一) 《中华教育界》初创期:1912 |
(二) 《中华教育界》发展期:1913-1917 |
(三) 《中华教育界》改革酝酿期:1918-1920 |
(四) 《中华教育界》快速发展期:1921-1937 |
(五) 《中华教育界》复刊期:1947-1950 |
二、《中华教育界》的编辑 |
(一) 《中华教育界》的栏目设置及其变化 |
(二) 《中华教育界》的编排设计与出版发行 |
(三) 《中华教育界》的宗旨及其比较 |
(四) 《中华教育界》的专号设置 |
三、《中华教育界》的编者与作者 |
(一) 《中华教育界》的主编群 |
(二) 《中华教育界》的作者群 |
第三章 《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科书的发展 |
一、刊发最新的教科书编写法令与审定文件,规范教科书市场 |
(一) 教育部的法令与法规 |
(二) 中华书局教科书的审定文件 |
(三) 各报刊对中华书局教科书的评论 |
(四) 各地对中华书局教科书的审查意见 |
二、广泛开展征文活动,完善教科书的编写 |
(一) 教科书教授案的征集 |
(二) 教科书中教材的征集 |
(三) 教科书编写意见 |
三、刊发广告,加大教科书的宣传力度 |
(一) 连续刊登广告 |
(二) 提前刊发广告 |
(三) 变换广告标题 |
(四) 革新广告内容 |
四、发表有关教科书研究的文章,加速教科书革新步伐 |
(一) 教科书存废问题的讨论 |
(二) 教科书现状的批评 |
(三) 教科书的地位与功能 |
(四) 教科书的选择与使用 |
(五) 教科书的编纂 |
第四章 《中华教育界》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衰 |
一、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 |
(一)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萌芽与兴起 |
(二)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高涨 |
(三)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消退 |
二、《中华教育界》: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理论宣传阵地 |
三、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人员群体分析 |
四、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与基本活动 |
(一) 国家主义教育的基本要义 |
(二) 国家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
(三) 国家主义教育的主要活动 |
五、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及其评价 |
(一)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
(二)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评价 |
第五章 《中华教育界》与道尔顿制实验的推进 |
一、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
(一) 道尔顿制的萌芽与兴起期 |
(二) 道尔顿制的极盛期 |
(三) 道尔顿制的消退期 |
二、道尔顿制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实验学校 |
(一) 道尔顿制的主要代表人物 |
(二) 道尔顿制的主要实验学校 |
三、《中华教育界》与道尔顿制实验 |
(一) 积极配合道尔顿制的输入,加快道尔顿制的宣传 |
(二) 大量刊发实验报告,引导道尔顿制的深入 |
(三) 多方面开展讨论,促进道尔顿制的健康发展 |
(四) 集中对道尔顿制进行反思,指导其在今后的发展 |
四、道尔顿制的影响与评价 |
(一) 道尔顿制对中国教育产生的影响 |
(二) 道尔顿制实验在中国的评价 |
第六章 《中华教育界》广告与民国时期教育的传播 |
一、《中华教育界》中广告的分类 |
(一) 书籍广告 |
(二) 杂志广告 |
(三) 征文、启事广告 |
(四) 文具与教学用具广告 |
(五) 字典、辞典等工具书广告 |
(六) 函授学校广告 |
二、《中华教育界》中广告的特色 |
(一) 事件营销 |
(二) 重点推介 |
(三) 折扣促销 |
(四) 突出文本 |
三、《中华教育界》中广告对民国时期教育的影响 |
(一) 对教育理论的传播 |
(二) 对教育技术的传播 |
第七章 《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中华教育界》在民国时期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中华教育界》对当前教育期刊的启示 |
余论: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
一、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现代化同步发展 |
二、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相互促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俗中之雅·雅中之俗·雅俗合参 ——《礼拜六》、《小说月报》(1910-1920)、《小说世界》期刊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中概念界定及选题依据 |
(一)近现代通俗文学期刊 |
(二)近现代通俗文学作家 |
(三)近现代通俗文学 |
(四)选题依据 |
二、 《礼拜六》、《小说月报》、《小说世界》的研究的现状及论文创新 |
三、 本论文研究目标、研究重点与难点 |
四、 本论文的理论支撑 |
第一章 清末民初上海经济、社会、文化基础与通俗文学期刊出现 |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上海经济、社会、文化基础 |
第二节 通俗文学期刊《海上奇书》面世及其意义 |
第二章 俗中之雅:《礼拜六》“才子”期刊风格 |
第一节 “才子”概念及《礼拜六》期刊地位 |
第二节 《礼拜六》期刊中的“才子”风格 |
第三节 《礼拜六》的主题与艺术手法 |
第四节 《礼拜六》的编辑理念 |
第五节 俗的创意:《礼拜六》文本中的植入式广告 |
第六节 雅的语言:《申报》中《礼拜六》广告语及封面题词 |
第三章 雅中之俗:《小说月报》“君子”期刊风格 |
第一节 雅的面孔:《小说月报》的“君子之风” |
第二节 雅的编辑:王蕴章与恽铁樵的编辑理念 |
第三节 君子雅争:钱基博与林琴南的芥蒂 |
第四节 君子视域:《小说月报》中的妇女与婚姻 |
第五节 俗的传播:《小说月报》里的弹词 |
第四章 雅俗合参:《小说世界》“市场”期刊风格 |
第一节 《小说世界》:商务印书馆的市场营销策略 |
第二节 《小说世界》的“市场”风格 |
第三节 《小说世界》的编辑理念 |
第四节 “编者与读者”:拓展公共话语空间 |
第五节 “银幕的艺术”:捕捉市场热点需求 |
第六节 《小说世界》的广告营销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出版物发行研究的空白 |
0.1.1 三流人才论:叨陪末座的业界现状 |
0.1.2 隐匿的暗线:不受待见的学界地位 |
0.1.3 模糊的法门:贫弱缺失的既有研究 |
0.2 报刊发行的重要性 |
0.2.1 经济功能:现金收入与成本冲抵 |
0.2.2 品牌功能:广告收入的决定因素 |
0.2.3 传播功能:自由、责任或政治的实现 |
0.2.4 标尺功能:检测报刊质量的重要尺度 |
0.3 报刊产业实践的迫切需求 |
0.4 大众期刊发行研究的代表性 |
0.4.1 报纸与期刊的差别 |
0.4.2 大众期刊发行的代表性 |
0.5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研究综述 |
0.5.1 国外:从属研究语焉不详 |
0.5.2 国内:蜻蜓点水浅尝即止 |
0.6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
0.6.1 研究方法 |
0.6.2 研究内容 |
0.6.3 研究特点与创新 |
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供需 |
1.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供需的影响因素 |
1.1.1 政治因素 |
1.1.2 经济因素 |
1.1.3 教育和技术因素 |
1.1.4 其他因素 |
1.2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供给主体的变化 |
1.2.1 境外资本进入期刊出版的案例和方式 |
1.2.2 境内资本进入期刊出版的案例和方式 |
1.2.3 中国大众期刊合作出版的特点 |
1.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供需的四大阶段特征 |
1.3.1 1949-1978年:产业高度受制的孱弱发展 |
1.3.2 井喷1980年代:精神生活需求激发的繁荣 |
1.3.3 盘整1990年代:社会商业需求激起的演变 |
1.3.4 发展21世纪:产业资本需求激荡的轨迹 |
1.4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供需的未来发展趋势 |
1.4.1 大众期刊供给的多元化与区域化趋势 |
1.4.2 大众期刊品种的细分化与差异化趋势 |
1.4.3 大众期刊载体的贵重与免费两极分化趋势 |
1.4.4 技术变革对大众期刊供需影响日趋重要 |
2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政策规制 |
2.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规制的经济学梳理 |
2.2 中国大众期刊产品提供商的市场准入规制 |
2.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分销商的市场准入规制 |
2.3.1 指令性规制:一家独大的历史形成 |
2.3.2 摸石头过河:由下而上的自发突破 |
2.3.3 应对新形势:全面放开的必然要求 |
2.4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政策规制趋势和特点 |
2.4.1 转制与退出机制的发展建立只在于进一步壮大国有出版主体 |
2.4.2 与国有资本关系的远近将决定分销主体的竞争力强弱 |
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市场化之路 |
3.1 广州2008:纷争再起的时代背景 |
3.2 洛阳1985:小步跑向市场的开始 |
3.3 1986-1995:市场化释放出的能量 |
3.4 1996-2003:加入WTO前后的市场廓清 |
3.5 2003-2008:WTO语境下的群雄并起 |
3.6 展望2020: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根本矛盾与出路 |
4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流通制度 |
4.1 欧美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制度参照 |
4.1.1 美国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制度 |
4.1.2 日本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制度 |
4.2 欧美大众期刊的发行量稽查制度参照 |
4.2.1 美国大众期刊发行量稽查制度 |
4.2.2 日本大众期刊发行量稽查制度 |
4.2.3 国际发行量稽查组织联盟 |
4.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制度 |
4.3.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通行代理制度解析 |
4.3.2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制度博弈发展趋势 |
4.4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量稽查制度 |
4.4.1 学界探讨和国家主推的尝试 |
4.4.2 国新数据受挫的根本原因 |
4.4.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量稽查制度的出路 |
5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分销渠道 |
5.1 大众期刊发行分销渠道的主要市场功能 |
5.2 大众期刊发行分销渠道的外部影响因素 |
5.3 大众期刊分销渠道的市场运作与选择 |
5.3.1 大众期刊发行分销渠道的市场运作 |
5.3.2 大众期刊发行分销渠道的纵向剖析 |
5.3.3 大众期刊发行分销渠道的现实选择 |
5.4 大众期刊分销渠道的改进和革新 |
5.4.1 大众期刊分销渠道的改进和障碍 |
5.4.2 大众期刊分销渠道的创新趋势 |
6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中间商 |
6.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中间商类型 |
6.1.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批发商 |
6.1.2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零售商 |
6.2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中间商的销售管理 |
6.2.1 了解区域市场 |
6.2.2 期刊铺货策略 |
6.2.3 拜访批发代理商 |
6.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商的发展规划 |
6.3.1 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商的资讯与经营策略 |
6.3.2 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商的管理策略 |
6.3.3 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商的绩效评估 |
6.4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商的甄选 |
7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促销 |
7.1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根本价值 |
7.1.1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必要性 |
7.1.2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重要性 |
7.2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时机和目标 |
7.2.1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合适时机 |
7.2.2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具体目标 |
7.3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原则和方式 |
7.3.1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基本原则 |
7.3.2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基本方式 |
7.4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实施与评估 |
7.4.1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实施 |
7.4.2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评估 |
8 研究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中的图表索引 |
已发表与本研究相关论文 |
后记 |
(7)网络信息时代的编辑部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信息时代编辑部工作内涵的扩大 |
1.1 传统期刊编辑工作流程 |
1.2 现代信息技术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 |
1.3 提高编辑素质业务勇于创新 |
2 网络信息时代编辑部工作模式的演变 |
2.1 编辑出版高效化 |
2.2 数据管理系统化 |
2.3 产品销售网络化 |
2.4 行政管理自动化 |
2.5 期刊工作国际化 |
3 网络环境下传统编辑主体的嬗变 |
3.1 选题与组稿 |
3.2 论文初审 |
3.3 审稿专家选择和网上审稿 |
3.4 编辑加工 |
3.5 稿件管理 |
4 建设符合时代潮流的学术期刊编辑部 |
4.1 大力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
4.2 积极推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现代化 |
4.3 力求保证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
4.4 努力扩大科技期刊发行量 |
(9)五四新文学语境的一种解读 ——以《晨报》副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言 |
第一章 报刊律法是否限制报纸副刊的发展? |
第一节 晚清到民初报刊生存的法律空间 |
一、晚清报刊律法的状况及其影响 |
二、民初报刊的舆论空间 |
三、五四前后的文化氛围 |
第二节 晚清到民初报纸副刊发展的轨迹和特点 |
第二章 如何理解《晨报》副刊的商业性? |
第一节 政党报刊商业经营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包装”冰心 |
第三节 编辑手段也有商业功能 |
第三章 研究系的《晨报》副刊为什么会倡导新文学? |
第一节 《晨报》副刊内容的变革 |
一、李大钊的改革 |
二、孙伏园的贡献 |
第二节 倡导新文学的动因与产生巨大影响的条件 |
一、研究系与研究系知识分子群体 |
二、《晨报》作为研究系政党报纸的意义 |
三、《晨报》作为文化权力的资源构成 |
第四章 《晨报》副刊怎样促进了新文学的建设? |
第一节 全面关注新文学建设 |
第二节 促进新文学的繁荣 |
一、《晨报》副刊与五四杂文 |
二、《晨报》副刊与早期话剧 |
结语 反思:另一个起点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论高校学报的市场经营战略——以《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学报的市场经营战略基础:质量 |
1.1 把握选题视角,加强选题策划 |
1.2 培养核心作者,吸引流动作者 |
1.3 注重调研工作,加强信息反馈 |
2 高校学报市场经营战略的目标:品牌与文化的结合 |
3 高校学报市场经营战略的体系 |
3.1 目标市场策略 |
3.2 产品策略 |
3.2.1 遵循办刊理念,通过生产精品培育品牌 |
3.2.2 高举特色大旗,通过学科和地域特色铸就品牌 |
3.2.3 加强沟通联络,通过宣传造势弘扬品牌 |
3.3 定价策略 |
四、期刊与新资料征订启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D]. 费丽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3]《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 喻永庆.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4]论期刊“征订启事”的启示[J]. 刘虹. 河北图苑, 1995(02)
- [5]俗中之雅·雅中之俗·雅俗合参 ——《礼拜六》、《小说月报》(1910-1920)、《小说世界》期刊风格研究[D]. 陶春军. 苏州大学, 2012(09)
- [6]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研究[D]. 黄端. 武汉大学, 2011(05)
- [7]网络信息时代的编辑部建设[J]. 赵瑞芹.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9(04)
- [8]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浅谈网络信息时代的编辑部建设[A]. 赵瑞芹. 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 2008
- [9]五四新文学语境的一种解读 ——以《晨报》副刊为中心[D]. 卢国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06(09)
- [10]论高校学报的市场经营战略——以《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为例[J]. 刘明寿,徐寿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