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形势下陕西耕地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显[1](2021)在《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发展灌溉、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等措施,我国目前达到了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但这种发展是以过量的资源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符合绿色化发展理念(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难以为继。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单纯通过开发本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来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较为困难。本研究在国际化(国际粮食贸易)绿色化背景下,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借助农村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评估了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了2025-2050年区域粮食供需平衡。为了满足区域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实现粮食国际化绿色化生产,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水资源负载指数、耕地压力指数和耕地质量指数等,明确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以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上层目标,以各省(区)粮食蓝水利用效益、绿水占比和粮食净效益为下层目标,以各省种植面积、粮食可用水资源量、最低粮食需求为约束条件,构建开放式双层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有望在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未来存在较大威胁与挑战。城市化和老龄化增加1%,农户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26.0和-9.4 kg(P<0.05)。城市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以年均2.7%的速率增长,动物性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粮食,给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两个因素的提高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质量,阻碍了粮食绿色生产。劳动力减少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城市化和老龄化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的粮食消费量至少将需要7.99×107吨、8.79×107吨和9.30×107吨,较2016年分别增加21.0%、33.1%和40.9%,粮食安全指数分别降低了15.6%、20.7%和22.9%。预计自2040年始,仅依靠本区域的粮食产量将无法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为保障未来粮食供需平衡,提出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机械设备投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2)2000-2016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在大幅减小,粮食消费水足迹逐步增加。水资源负载等级由Ⅲ级转变为Ⅰ级,已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以年均0.2%的幅度减小。随着人口增长,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了3.7%,其中灰水足迹增加了40.1%,不利于粮食绿色化生产;牛奶、水产品和肉类的消费水足迹分别增加了311.2%、59.3%和46.0%。能源水足迹增加了4.0倍,这导致了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指数增加了1.2倍。2000-2016年虽西北地区耕地压力在减小,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压力指数年均减幅为1.6%,这主要源于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P<0.01)。然而,虽耕地资源丰富但低等耕地占耕地总量的57.4%,耕地质量指数为0.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增加的水资源压力和较低的耕地质量决定了较低的粮食生产潜力,给区域粮食的绿色化生产带来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研发抗旱高产作物品种、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来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粮食绿色化生产。(3)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与国际间粮食贸易紧密相关。2000-2016年,西北地区粮食进口年份为8个,期间穿插着粮食出口年。出口粮食数量比进口高67.9%,说明西北地区对于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同样,该地区不稳定的粮食贸易状态,也说明了其粮食安全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粮食贸易。(4)种植结构优化后粮食安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提高了生态安全水平、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调整后,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74×108 ha,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2.0%。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幅分别为-28.2%、-15.9%、6.1%和1.8%。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提供的热量增加7.5%,粮食灰水足迹减小6.6%,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分别增加23.4%和18.3%,种植面积减少2.0%。粮食安全指数提高2.2%,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粮食安全指数将分别提高4.7%、4.5%和3.2%,促进未来粮食供需平衡。这在缓解区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压力的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绿色化生产。本文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角度,在系统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现状并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选取指标量化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国际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纳入考量,构建了“开放式”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最终提出适于国际化绿色化背景的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建议。这对于保障该区域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生产意义重大。
李佳明[2](2021)在《河北省主要粮食供给侧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将我国以往粮食生产的隐性结构矛盾显现出来,2020年伊始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各粮食大国间的粮食贸易基本停滞,同时催生了“粮食民族主义”的出现,导致我国粮食供给出现新的矛盾,粮食安全问题再现,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为实现新时期国内国外两大循环,两会期间再次重申了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性,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阶段。作为粮食产出大省,河北省积极响应国家在2015年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初步调整优化了粮食作物种植比例。本文为验证和再次明确河北省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中的优势和改革方向,首先通过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的省级面板统计数据,了解各类主要粮食作物大省,近十年主要粮食生产情况,通过描述统计,对比分析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在全国的位置,发现河北省小麦产量处于全国前十省份的平均水平;玉米产量大约是1.2倍,玉米种植地位高于小麦,但已呈现出下降势头;马铃薯产量偏低,但2018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未来发展空间较大;大豆作为中美贸易战首当其冲的谈判筹码,在我国大力扶持下我省大豆产业发展较快,同样实现双增长,且势头较好。与其他粮食大省对比分析耕地面积与产量,发现河北省小麦产出比,处于微弱的优势,玉米种植比重过高,大豆、马铃薯种植比重仍然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同时通过各省相关文献,分析制定了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体系,通过Deep2.1软件进行投入产出的数据包络模型分析,首先得出河北省在小麦、玉米、大豆和马铃薯种植的DEA效率分别为0.896、0.928、0.987、0.629,在样本主产区的排名分别为3、3、2、4,其次发现河北省四种主要农产品种植过程中规模效益情况,其中规模报酬分别为,递减、递增、递减、递减。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为,河北省主要粮食的优势排名,依次为大豆、玉米、小麦和马铃薯。依据上述数据实证分析结果和河北省现阶段主要粮食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为我省粮食结构性调整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落实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前提、实施合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推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降低粮食生产风险等方面提出建议。
李海斌[3](2021)在《新形势下耕地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分析——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耕地保护工作方面越来越投入更大力度的关注,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一些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耕地的保护工作也成为了现阶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尤其重视的一个环节。为了确保经济与自然能够相辅相成,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强的动力,做好耕地保护工作能够有效地避免一些潜在问题爆发。作为红色旅游胜地的延安市,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耕地资源短缺,人地矛盾更加紧张,该地区耕地保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事关民生问题,要求相关部门能够以过往的案例为借鉴,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邢伟[4](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黄祁琦[5](2020)在《基于博弈分析的休耕政策执行评估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休耕试点实证》文中指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的需要。自2016年6月,原农业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明确指出将在我国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以来,休耕政策内涵不断丰富、路径不断清晰、成效不断显现。但由于目前政策实施时间尚短,相关耕地休耕组织方式和政策体系仍处于探索之中,对于休耕政策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总结,难以进一步针对问题完善相关政策。休耕政策作为一项公众政策,其执行过程本质上是各个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因此,有必要在厘清休耕利益主体间博弈关系的基础上对休耕政策执行过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从而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本文从休耕、利益主体、休耕政策执行的内涵出发,以人地关系论、演化博弈论、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按照“问题提出——利益主体博弈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实证评估”的研究思路,建立休耕政策执行评估的路径。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石漠化地区,同时也是国家休耕政策试点区之一的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为研究区,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资料,根据所构建的休耕政策执行评估体系,分析该区域目前的休耕政策执行成效,通过分析结果判断其政策执行是否实现了主要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均衡,针对现有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优化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休耕政策利益主体可分为确定型利益主体(中央政府)、预期型利益主体(地方政府和农民)和潜在型利益主体(社会公众)三类。根据主要利益主体间的演化博弈分析结果可知,地方政府和农户的演化博弈过程中,两者博弈的均衡结果主要取决于农户休耕后从事其他产业所获得的收益以及农户不休耕时每年种植农作物的收益与兼作他项生产的收益之和的大小;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演化博弈过程中,两者博弈的均衡结果主要取决于中央政府监督所需人力物力等投入和地方政府受到奖惩激励的程度。(2)休耕政策执行受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三大利益主体综合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涉及资源保障度、任务落实有序度、宣传指导有效性、监管有序度、农户意愿、农户满意度六大方面。其中,中央政府主要在人力投入、物力投入、财力投入、监管督促和奖惩制度等方面影响政策执行;地方政府主要在政策宣传、群众动员、任务落实、技术指导、监督检查、意见反馈、社会保障等方面影响政策执行;农户作为休耕政策的直接利益影响者,其休耕意愿以及政策满意度是影响政策执行的关键。(3)隆阳区休耕政策执行总体评估得分为83.45,评估等级为“比较好”,在资源保障度、任务落实有序度、宣传指导有效性、监管有序度、农户意愿、农户满意度六个二级指标中,得分最高的为宣传指导有效性和任务落实有序度,其次为农户意愿和农户满意度,得分最低的为资源保障度和监管有序度。整体来看,隆阳区在休耕政策执行过程中尚未实现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博弈均衡,基本实现了农户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均衡,但由于农户就业培训、生计保障、休耕补贴兑付等方面工作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户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均衡性。(4)目前隆阳区休耕政策执行中存在部分休耕农户诚信度不够、休耕地块分散、资源保障性较弱、奖惩机制不够完善、休耕年限较短、休耕试点面积有限、缺乏休耕农户生计保障和休耕地管护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应从延长休耕年限,适当扩大休耕规模、完善休耕补偿机制、整合涉农项目等方面着手,对休耕政策执行进行优化。
梁宇生[6](2020)在《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及协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煤炭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体消费能源。近年来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煤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但2018年仍高达60%。中国煤炭开采方式90%以上为井工开采,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煤炭地下开采会导致地面土地资源的大量损毁,特别是耕地、湿地、林地等资源,也因此产生了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明确“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并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主要目标。而2017年甘肃“祁连山事件”后,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极为严格的管控政策。在此大背景下,政府对目前存在的煤炭资源地下开采导致地面土地资源损毁的情况,进行严格管控,加强监督与控制是极为必要的。但在经过近两年的政策实施情况来看,很多地方政府将其演变成整体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并不符合和谐共生、普惠福祉的生态文明理念。在现实中,地下煤炭开采与土地资源保护并不是不可协调、绝对对立的,由于各类土地资源特性及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煤炭资源开采与各类土地资源保护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实现协调发展的,不能采取整体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性,探讨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协调的双赢之道。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典型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优化,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新形势下,地面土地资源利用与地下矿产资源利用的冲突在所难免,如何优化利用结构和协同发展就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地上下资源充分利用和协同发展的思想,本着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理念,首先总结分析了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湿地、耕地与林地)的冲突,探讨了二者协同协调的可行性和适用条件;其次绘制了全国煤炭资源分别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分析了冲突的特征及危害,初步构建了地下煤炭开采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保护协调模型;最后,分别对煤炭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煤炭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煤炭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展开研究,并结合相关案例探讨给出具体的协调策略。本文通过具体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从遵从自然、顺应自然的角度,阐明了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地理分布重叠的自然性,阐释了地面土地资源与地下矿产资源利用冲突不可避免的观点,厘定了矿地复合的概念,并揭示了我国煤炭资源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复合特征并绘制了符合区域空间分布图;分别总结阐述了全国煤炭资源与湿地资源、耕地资源、林地资源复合的冲突特征与危害。(2)改变过去土地资源利用不考虑地下矿产资源的弊端,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条件下矿地(矿产资源与土地资源)协同发展的视角,探讨了地下煤炭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原理,利用矿山企业煤炭开采销售利润、生态修复成本以及矿山企业可接受的煤矿净利润最低值构建了地下煤炭开采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模型。(3)以南四湖湿地下煤炭开采为研究对象,通过几十年煤炭开采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以及相关采煤塌陷对湿地影响的支撑分析,发现煤炭开采的负面影响主要是耕地损毁和居民房屋破坏等,对湿地资源保护无明显负面影响。本文还利用开采沉陷理论分析了煤炭开采对湿地生态无明显负面影响的机理,从而证实了湿地与煤炭开采可以实现协同发展,今后重点是解决政策上的冲突。(4)利用2018年山东省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实地调研等手段收集研究区内各煤炭矿山企业煤炭开采、采煤塌陷数据资料,对煤炭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展开研究。分析了研究区煤炭资源与耕地资源的资源冲突的特征与缘由;利用实际调查和开采沉陷预计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评价了山东省采煤塌陷耕地现状(基期2018年底),并预测出2019-2030年新增采煤塌陷损毁耕地面积。基于“既要煤、又要粮”的协同发展理念,以土地复垦技术协调与政策协调为落脚点,探讨了煤炭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对策(包括适用条件)。(5)分析了陕煤铜川矿业下属玉华煤矿、柴家沟煤矿和陈家山煤矿地下煤炭开采区与地面林地资源复合特征和该矿煤炭开采与林地保护几十年协调发展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1990-2018年煤炭资源与林地资源复合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植被覆盖度变化、地裂缝产生情况和林木生长现状,表明研究区内地表未发现沉陷、滑坡和裂隙,煤炭开采未对林地资源产生明显影响。基于开采沉陷学理论与方法,提出了该矿煤炭开采与林地保护协调发展的机理,并探讨了煤林复合区的协调对策。
周静[7](2019)在《农业补贴对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农业补贴是世界各国支持农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政策。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并产生了积极效果。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一、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持续多年的普惠式农业补贴政策开始出现了边际递减效应。新形势下,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16年开始,我国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其政策目标瞄准为耕地地力保护和支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大户补贴”,以此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同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取向下,下调粮食最低收购价也成为了粮食价格体系改革的主要着力点。以上政策及其组合实施的效果如何,特别是稻作大户的生产行为是否同步同向于政策预期目标,是一个值得从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的课题。本文基于农户行为理论,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补贴政策-农户行为-农业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讨论了不同类型农业补贴下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条件,并运用湖南省6个产粮大县419户稻作大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补贴对于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影响。首先,本文以稻作大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认知为切入点,构建了政策认知—期望与现实偏差—政策满意度的分析框架,并利用排序模型,实证分析了政策认知程度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其次是以稻作大户生产投入行为为视角,分析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稻作大户生产投入行为的作用路径,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使用工具变量法下的分位数回归模型,来分析不同分位点下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对稻作大户的影响;最后,研究当前价格补贴政策改革的实施效果,构建了离散型选择模型,考察当前最低收购价政策下调时,稻作大户生产结构调整行为的变化程度。综上所述,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并综合运用了宏观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从农户层面揭示新的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效果,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当前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提供思路和依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政府实施何种类型的粮食补贴均对稻作大户的生产行为产生影响,从产量效应来分析,价格补贴大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影响。从补贴的认知和满意度来分析,稻作大户对于当前实施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认知程度较高,但补贴过程中的公平性和补贴政策目标的认知程度较低。从直接补贴政策效果来看: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于稻作大户增加物质资本投入具有显着的激励作用,且不同资源禀赋的稻作大户对于投入的偏好不同。对价格补贴的政策效果分析表明:粮食种植比例越高,土地规模经营越大的稻作大户对粮食补贴的反映更敏感,特别是价格补贴的影响大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影响。虽然粮食最低收购价下调对稻作大户的收益产生负向影响,但稻作大户仍然选择不改变其种植结构的原因是因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托底”。因此,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调控空间,探索“组合型”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体系,适度提高粮食补贴标准,构建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有助于进一步稳固和调动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运用分工理论,构建了不同类型的农业补贴标准下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理论模型,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综合进行考量,弥补了学术界对于农业补贴政策的割裂研究。(2)基于农户生产决策视角,从农户对于补贴政策的响应程度反观不同类型政策的实施绩效,丰富了仅从农民收入或粮食产出数量视角来评价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绩效。(3)本文结合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的变化方向,重点研究的是30亩以上的稻作大户,以展示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对当前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及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冯志峰[8](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常星[9](2017)在《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及其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国民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来说,粮食虽可通过区域流通进行补给,但区域间公平及区域内统筹发展是每个省市及全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从本质上说,粮食安全问题源于耕地问题,而耕地保护也是缓解甚至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即,耕地保护是手段,保证粮食安全是目的。实际执行中,我国已相继出台并落实着一系列耕地保护相关政策,虽表现出一定的作用,但现行政策仍有完善的可能。而且目前,将生态保护纳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研究甚少,更缺乏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双重视角出发的综合分区研究。鉴于此,本文在现有理论、推行政策和实践的前提下,基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视角,运用粮食安全法和生态安全法,借鉴粮食供需平衡模型和生态足迹改进模型,构建本研究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综合分区模型。采用国家和31个省市的统计年鉴数据,通过分别计算粮食安全视角和生态安全视角下的人均盈亏量,确定二者的权重,加权得出全国2001-2015年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综合分区结果,据此分析耕地三大区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对耕地三大区的布局特征做出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借鉴粮食供需平衡模型和生态足迹改进模型,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模型,依据模型及相关数据测算出2001-201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耕地保护分区综合得分。(2)据粮食安全法结果,2001-2015年多数省份耕地的粮食生产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据生态安全法结果,2001-2015年各省份人均耕地生态盈亏量大小各异、正负波动,且有较多省份长期处于赤字状态。(3)据双重视角综合结果,属于耕地盈余区的省份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而耕地平衡区和赤字区的省份数量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耕地三大区各年所包含省份大多表现为相邻两级分区间的变动,较少出现跨级变动的情况。(4)2015年,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结果为盈余区包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甘肃、宁夏和新疆8个省份,平衡区包括山西、安徽、广西、重庆、四川、贵州、西藏和陕西8个省市,赤字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和青海15个省市。(5)通过对比粮食安全视角和双重视角下的分区结果,由于人均耕地生态盈亏量的影响,在粮食安全视角下属于盈余区或平衡区的省市在综合分区中出现向平衡区和赤字区变化的情况。(6)2001-2015年,耕地三大区总体分布范围和地理位置相对稳定,耕地盈余区集中于东北和西北内陆地区,耕地平衡区从北至南较集中于中部地区,耕地赤字区分布于东部和东南部。
虞洪[10](2016)在《种粮主体行为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四川为例》文中提出粮食既是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既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安全的基础。虽然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存在分歧,但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我国粮食安全处于“紧平衡”状态。即使在2004-2015年期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史上的奇迹,但是,仍然不可掉以轻心,而且必须正视粮食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造成的困局,以及由此而付出的生态环境恶化、财政压力加大、粮食质量下降“三大代价”。保障粮食安全涉及到粮食生产、流通、消费以及进出口等多个领域,但是,众多研究表明,作为粮食消费大国,可以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而不能依赖也依赖不了国际粮食市场。因此,立足国内自有粮食供给能力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出路所在。就需求与供给来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粮食刚性需求特征极为明显,虽然不合理的消费模式造成部分粮食浪费,但导致粮食不安全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供给侧的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而且改变需求的难度远大于改变供给的难度。因此,粮食安全的核心是生产安全,在新常态下迫切需要加强粮食供给侧改革。而且,在新常态下,粮食安全不仅包括数量安全,更包括质量安全,还包括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内容,粮食供求的主要矛盾已经开始由总量矛盾转向结构矛盾。作为国家粮食供给基础的种粮主体,已经不仅仅只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户,在国际粮价的冲击和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下,种粮积极性受到极大削弱,加上新常态下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导致种粮主体的耕地利用、粮食种植以及技术选择和储粮、售粮等行为正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对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均形成重要影响。因此,在新常态下,迫切需要客观、深入、系统地分析种粮主体行为变化的原因和对粮食安全的作用机理及现实的、潜在的影响,重新评价以往研究结论的适用性、政策建议的合理性,以便提供调整优化国家粮食政策的充分依据,从而调动种粮主体的积极性,优化其行为模式,有助于防止粮食产能过快流失并有效挖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空间。为了充分把握新常态下种粮主体的行为变化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对之策,本文在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情况、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四大因素基础上选择四川省的成都新津县、德阳广汉市、自贡荣县、广元苍溪县、宜宾筠连县五个县(市)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宏观数据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全文除导论外,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对粮食安全、种粮主体等与本文紧密相关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就国内外关于种粮主体耕地利用行为、粮食生产行为、技术选择行为以及储粮、售粮行为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结合农户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期望理论和前景理论等理论基础对种粮主体行为进行理论分析,为本文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指引。第二,从粮食需求、供给及国际市场三个角度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构建粮食安全评价体系,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将反映粮食质量和生态安全的指标纳入评价范围,并把指标分为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和区间指标三类,利用粮食安全系数法和粮食安全预警评价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第三,对全球粮食区域性短缺矛盾和国内粮食需求变化、资源环境支撑能力以及种粮增收等方面的发展态势进行预判。分析四川粮食安全现状以及新常态下增长速度放缓、需求结构升级、发展动力转换和支持政策调整对四川粮食安全的影响,并对四川粮食供需走势进行分析。第四,阐述耕地功能、流转及粮食种植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种粮主体对耕地利用态度和方式的变化,对由此而形成的非粮化、粗放化、短期化耕作等行为进行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种粮主体类型、地区类型和产粮大县与非产粮大县对耕地利用态度的影响及其差异,并分析种粮主体耕地利用行为变化对粮食产能、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影响。第五,分析粮食生产效益持续降低、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融资难度大以及劳动力配置等特征,对粮食生产目的从商品经济向自给经济倒退、粮食生产地位从主业向副业转变、粮食生产方式从分散小规模开始向适度规模转变等行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方差分析方法对粮食种植意愿影响因素及其差异进行分析,阐述粮食生产中不同主体在粮食政策效应、服务和投资方面的行为差异及其对粮食播种面积和质量安全造成的影响。第六,阐述种粮主体技术选择中的产量导向、风险厌恶和供需错位特征,对技术需求多元化、劳动投入减量化等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区别技术选择态度、目的和内容的区域差异性、主体差异性,研究新技术使用中面临的制约因素,综合考虑种粮主体行为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的两面性。第七,对种粮主体储粮方式、比重以及粮食销售比例、渠道、信息来源和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剖析种粮主体粮食储存销售行为变化的内在动因,并阐述其对国家粮食仓储以及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影响。第八,对种粮主体行为变化进行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粮食安全现状及走势,提出从政策导向、支持对象、支持领域和推动机制四个方面应对种粮主体行为变化,并提出细化政策建议。通过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本文根据以上内容进行研究,可能具有以下创新:(1)从种粮主体行为变化的微观视角研究粮食安全问题。已有文献主要从耕地、水资源,生产、储藏技术以及收购、补贴制度,国际市场和流通机制等视角研究粮食安全问题,即使从主体分化或者行为变化的角度研究粮食安全问题的文献也很少将两者结合起来。本文研究发现,种粮主体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若抛开微观基础来研究宏观政策容易导致缺乏基础支撑,提出的政策建议往往难以“接地气”。因此,本文在宏观分析基础上,将种粮主体分化与行为变化结合起来重点从微观层面分析粮食安全问题,有利于防止得出片面的结论,也有利于提高政策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比较效益对种粮积极性的影响比绝对效益更大。本文研究发现,种粮主体的行为决策依据主要不是会计成本和绝对成本,而是机会成本和相对成本。因此,本文认为,要提高种粮主体的积极性,不仅要提高粮食生产的绝对效益,更重要的是提高其比较效益,在风险不变的情况下,即使粮食生产的绝对效益提高,只要比较效益下降,种粮主体的积极性仍将下降。因此,至少要保持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才能保证粮食生产的积极性。(3)合理的激励约束政策是实现个体理性促进集体理性的关键。本文认为,在现有资源、制度和市场环境约束下,种粮主体分化和行为变化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但个体理性决策却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尤其是鉴于粮食安全问题的公共属性,因此,需要由政府主导改变资源、制度以及市场环境等约束条件,从而引导种粮主体分化及其行为优化,进而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一致性,共同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4)综合运用粮食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生态指标才能全面反映粮食安全真实状态。本文在运用粮食安全预警评价法对粮食安全情况进行评价时,将化肥、农药利用率和中央储备粮质量达标率、宜存率等反映粮食质量及生态安全的指标纳入评价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已有粮食安全评价方法局限于对粮食数量安全进行评价,而粮食质量和生态安全方面评价指标缺乏的不足。(5)运用多学科理论对种粮主体进行综合分析。农户分化以及行为变化虽然是一种经济行为,但又不仅仅是经济行为,仅利用经济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远远不够。因此,本文综合运用农户行为理论、期望理论、前景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对种粮主体分化及其行为变化进行分析,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认识其分化和变化的缘由和机理。虽然本文可能存在上述创新,但受个人能力及资料限制,论文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在问卷调查中,由于大户和合作社调研点位有限,数据的代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文中利用调研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但建模分析尚显不足,理论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新形势下陕西耕地保护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形势下陕西耕地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粮食安全内涵及发展 |
1.2.2 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粮食安全 |
1.2.3 水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4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5 国际化与粮食安全 |
1.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人口概况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主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2.5.1 主要数据来源 |
2.5.2 生产水足迹 |
2.5.3 水资源负载指数 |
2.5.4 耕地压力指数 |
2.5.5 多元及固定效应回归 |
2.5.6 农业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
2.5.7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
第三章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
3.1 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3.1.1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 |
3.1.2 西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空变化 |
3.1.3 西北地区粮食消费需求量 |
3.2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预测 |
3.2.1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函数关系 |
3.2.2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
3.2.3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及粮食绿色生产的负面影响 |
3.2.4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 |
3.2.5 2025-2050年西北地区粮食安全预测 |
3.3 讨论 |
3.3.1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
3.3.2 粮食消费量影响因素 |
3.3.3 减少城市化和老龄化对粮食绿色生产负面影响的措施 |
3.3.4 粮食国际化促进区域粮食安全 |
3.3.5 本章节存在的局限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化背景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禀赋差异 |
4.1.1 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 |
4.1.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
4.2 西北地区农业可用水量的动态变化 |
4.2.1 西北地区用水结构时空特征 |
4.2.2 西北地区农田灌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
4.3 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看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新挑战 |
4.3.1 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2 人口城市化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3 膳食结构转变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4 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 |
4.3.5 国内粮食贸易对粮食水足迹的影响 |
4.3.6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未来西北地区粮食消费水足迹增长预测 |
4.4.2 促进水资源绿色化发展来应对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 |
4.4.3 区域粮食虚拟水流动调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化背景下耕地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5.1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时空变化 |
5.1.1 耕地随时间变化特征 |
5.1.2 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
5.2 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
5.2.1 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动态变化 |
5.2.2 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差异性 |
5.3 西北地区耕地压力指数 |
5.3.1 耕地压力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 |
5.3.2 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
5.4 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
5.5 讨论 |
5.5.1 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2 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3 缓解西北地区耕地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粮食贸易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6.1 西北地区粮食贸易动态变化 |
6.2 粮食贸易时空变化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种植结构调整改善粮食安全的潜力 |
7.1 粮食作物水足迹和碳足迹 |
7.1.1 各区域间粮食作物的相对比较优势 |
7.1.2 各区域内粮食作物的绝对比较优势 |
7.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潜力 |
7.2.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
7.2.2 结构调整后各目标函数值对比分析 |
7.3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潜在效益 |
7.3.1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Calories数量 |
7.3.2 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安全 |
7.3.3 结构调整促进了蓝水利用效益 |
7.3.4 结构调整对粮食绿水足迹影响分析 |
7.3.5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净效益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河北省主要粮食供给侧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粮食安全 |
2.1.2 规模报酬 |
2.2 文献综述 |
2.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
2.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
2.2.3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
2.3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综述 |
3 河北省主要粮食生产现状 |
3.1 自然环境条件 |
3.2 主要粮食生产基本情况 |
3.2.1 主要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 |
3.2.2 主要粮食机械化情况 |
3.3 主要粮食进出口情况 |
3.3.1 主要粮食进口情况 |
3.3.2 主要粮食出口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析 |
4.1 小麦产量分析 |
4.2 稻谷产量分析 |
4.3 玉米产量分析 |
4.4 大豆产量分析 |
4.5 马铃薯产量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主要粮食结构性调整比较 |
5.1 模型介绍 |
5.2 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体系及数据来源 |
5.2.1 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体系 |
5.2.2 具体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
5.3 主要粮食品种成本收益与DEA效率分析 |
5.3.1 小麦种植成本收益与DEA效率分析 |
5.3.2 玉米种植成本收益与DEA效率分析 |
5.3.3 大豆种植成本收益与DEA效率分析 |
5.3.4 马铃薯种植成本收益与DEA效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河北省主要粮食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
6.1 耕地面积得不到有效保障 |
6.2 粮食种植结构不合理 |
6.2.1 大豆种植规模过小 |
6.2.2 马铃薯种植规模不足 |
6.2.3 小麦供需不平衡、玉米供给出现缺口 |
6.3 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 |
6.3.1 农村居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 |
6.3.2 农业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 |
6.4 农村居民粮食生产风险大 |
6.4.1 市场风险 |
6.4.2 环境风险 |
6.5 本章小结 |
7 完善河北省主要粮食供给侧的对策建议 |
7.1 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前提 |
7.2 合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
7.2.1 合理扩大大豆种植规模 |
7.2.2 优化马铃薯种植方式 |
7.2.3 优化小麦生产结构 |
7.2.4 优质玉米合理适量增产 |
7.3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7.3.1 提高农村居民劳动者文化水平 |
7.3.2 科学合理的使用农用机械 |
7.4 降低农村居民粮食生产风险 |
7.4.1 深化粮食市场化改革 |
7.4.2 进一步升级粮食产业 |
8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新形势下耕地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分析——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耕地保护工作存在的风险 |
1.1 耕地大面积减少 |
1.2 出现耕地闲置情况 |
1.3 新农业产业出现带来的冲击 |
1.4 耕地保护工作支撑资源匮乏 |
2 新形势下耕地保护工作开展的具体策略 |
2.1 加强前期宣传 |
2.2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
2.3 改良土地利用方式 |
2.4 建立土地执法监察长效机制 |
3 结语 |
(4)“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理论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
三、推进乡村振兴 |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博弈分析的休耕政策执行评估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休耕试点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休耕研究进展 |
2.2 土地政策利益主体博弈研究进展 |
2.3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进展 |
2.4 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
3.1 核心概念 |
3.2 理论基础 |
3.3 研究框架 |
第4章 休耕政策执行中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 |
4.1 休耕政策利益主体识别 |
4.2 休耕政策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行为特征 |
4.3 休耕政策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休耕政策执行评估体系构建 |
5.1 休耕政策执行影响因素分析 |
5.2 休耕政策执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5.3 休耕政策执行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5.4 休耕政策执行评估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休耕政策执行评估实证 |
6.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 |
6.2 研究区概况 |
6.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4 研究区休耕政策执行评估过程及结果 |
6.5 研究区休耕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 研究区休耕政策执行优化对策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特色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成果发表与科研实践 |
附录 |
(6)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及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1.1 背景与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的冲突研究 |
1.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协调对策与技术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分析 |
2.1 矿地复合的概念与矿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 |
2.1.1 矿地资源与土地资源概述 |
2.1.2 矿地复合的概念 |
2.1.3 矿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 |
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及危害 |
2.2.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 |
2.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的冲突特征与危害 |
2.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的政策冲突特征与危害 |
2.3.1 政策冲突特征 |
2.3.2 政策冲突危害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理论与方法研究 |
3.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必要性及适用条件 |
3.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实现措施 |
3.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原理与模型 |
3.3.1 协调原理 |
3.3.2 协调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研究 |
4.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冲突的理论分析 |
4.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保护冲突与协调的实际案例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煤炭资源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分析 |
4.2.3 济三矿煤炭地下开采与湿地保护实际协调分析 |
4.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可行性与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研究 |
5.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冲突的理论分析 |
5.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冲突与协调的实际案例 |
5.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5.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冲突 |
5.2.3 山东省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保护实际协调分析 |
5.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可行性与对策 |
5.3.1 协调实现的保障技术 |
5.3.2 协调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6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研究 |
6.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冲突的理论分析 |
6.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冲突与协调的实际案例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分析 |
6.2.3 焦坪矿区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保护实际协调分析 |
6.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可行性与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农业补贴对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
1.3.1 农业补贴的定义 |
1.3.2 农业补贴政策的分类 |
1.3.3 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4.3 文献述评 |
1.5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数据来源 |
1.7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业分工理论 |
2.1.2 农户行为理论 |
2.1.3 农业补贴理论 |
2.2 农业补贴类型与农户生产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2.3 理论分析框架:补贴政策—农户决策行为—农业生产 |
2.3.1 无补贴情况下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理论模型 |
2.3.2 不同类型农业补贴情况下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理论框架 |
2.4 农业补贴政策的产量效应分析 |
2.5 农业补贴效应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粮食补贴政策的演进及实施现状 |
3.1 粮食补贴的特征 |
3.2 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进 |
3.2.1 无粮食补贴阶段:攫取农业剩余支持工业发展(1949-1978年) |
3.2.2 弱粮食补贴阶段:补贴粮食流通环节阶段(1978-2003年) |
3.2.3 政策体系初步形成阶段:扶持小农发展(2004-2016年) |
3.2.4 政策体系改革深化阶段:支持适度规模经营(2013年-至今) |
3.3 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
3.3.1 补贴对象缺乏差异化激励 |
3.3.2 补贴金额缺乏区域协调 |
3.3.3 补贴政策执行成本高 |
3.4 现行粮食补贴政策体系构成 |
3.5 粮食补贴政策实施现状——以湖南省为例 |
3.5.1 湖南省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 |
3.5.2 湖南省稻作大户的空间分布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稻作大户对粮食补贴的认知和满意度分析 |
4.1 研究基础 |
4.2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4.3 数据来源 |
4.4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直接补贴对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影响 |
5.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实施 |
5.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稻作大户生产投入行为的机理分析 |
5.3 数据来源及模型构建 |
5.4 实证分析 |
5.5 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价格补贴对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影响 |
6.1 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 |
6.2 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对种植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
6.3 数据来源及模型构建 |
6.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业补贴政策优化 |
7.1 国外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经验 |
7.2 美国、日本和中国农业支持水平比较 |
7.3 未来改革思路及政策取向 |
7.4 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优化的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湖南省种粮大户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调研县相关部门访谈提纲 |
致谢 |
博士期间成果简介 |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9)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及其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评析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耕地保护 |
2.1.2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 |
2.1.3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 |
2.2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原则 |
2.3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相关理论 |
2.3.1 主体功能区理论 |
2.3.2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理论 |
2.3.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3.4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
2.3.5 生态安全与耕地保护 |
第三章 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及经济补偿的提出 |
3.1 我国耕地保护现状 |
3.1.1 耕地现状 |
3.1.2 耕地保护政策和制度安排 |
3.2 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分 |
3.3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提出 |
第四章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模型 |
4.1 总体思路 |
4.2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模型 |
4.2.1 人均耕地需求量和供给量的测算 |
4.2.2 人均耕地盈亏量的测算 |
4.3 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模型 |
4.3.1 耕地生态足迹需求模型 |
4.3.2 耕地生态承载力模型 |
4.3.3 人均耕地生态盈亏量的测算 |
4.4 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模型 |
4.4.1 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权重确定 |
4.4.2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模型 |
第五章 我国耕地保经济补偿分区的实证分析 |
5.1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分区 |
5.1.1 耕地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 |
5.1.3 耕地总盈亏量 |
5.1.4 人均耕地盈亏量 |
5.2 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的分区 |
5.2.1 人均耕地生态需求量 |
5.2.2 人均耕地生态供给量 |
5.2.3 人均耕地生态盈亏量 |
5.3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结果分析 |
5.3.1 我国耕地保护综合得分结果 |
5.3.2 综合分区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动态变化分析 |
6.1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动态变化 |
6.1.1 持续处于耕地盈余区省份 |
6.1.2 较长期处于耕地平衡区省份 |
6.1.3 持续处于耕地赤字区省份 |
6.1.4 多变动分区省份 |
6.2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的布局变化特征 |
6.2.1 2001-2015 年全国耕地三大区地理布局 |
6.2.2 耕地三大区布局变化特征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2.1 切实推进耕地资源的基础调查工作,落实好耕地确权政策 |
7.2.2 细化区域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区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细则》 |
7.2.3 完善耕地保护的内涵,将耕地生态安全纳入耕地保护评价及法律法规 |
7.2.4 加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宣传,增强对耕地功能的全面认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种粮主体行为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四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选题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应用价值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之处及不足 |
1.4.1 论文创新之处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粮食安全 |
2.1.2 种粮主体 |
2.2 种粮主体行为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期望理论 |
2.2.3 社会认知理论 |
2.2.4 前景理论 |
2.3 国外种粮主体行为研究动态 |
2.3.1 生产行为 |
2.3.2 耕地利用行为 |
2.3.3 投资行为 |
2.3.4 劳动力资源配置行为 |
2.3.5 技术选择行为 |
2.3.6 粮食储藏行为 |
2.3.7 粮食销售行为 |
2.4 国内种粮主体行为研究动态 |
2.4.1 粮食安全战略 |
2.4.2 粮食生产行为 |
2.4.3 耕地利用行为 |
2.4.4 投资行为 |
2.4.5 劳动力资源配置行为 |
2.4.6 技术选择行为 |
2.4.7 粮食储藏行为 |
2.4.8 粮食销售行为 |
2.5 国内外种粮主体行为研究述评 |
3 粮食安全的理论分析 |
3.1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需求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3.1.2 粮食供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3.1.3 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3.2 粮食安全问题的评价方法与原理 |
3.2.1 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 |
3.2.2 粮食安全预警评价法 |
3.2.3 粮食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
4 全国粮食安全发展趋势与四川粮食安全走势分析 |
4.1 粮食安全问题发展趋势判断 |
4.1.1 全球粮食区域性短缺矛盾加剧 |
4.1.2 粮食需求持续刚性增长 |
4.1.3 粮食增产提质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弱 |
4.1.4 种粮增收难度加大 |
4.2 四川粮食安全形势与走势分析 |
4.2.1 四川粮食安全现状 |
4.2.2 新常态下的四川粮食安全新特征 |
4.3 四川粮食安全走势分析 |
4.3.1 粮食需求持续增长趋势难以逆转 |
4.3.2 粮食供给稳定增长趋势难以为继 |
4.3.3 粮食供需平衡紧张态势难以改变 |
5 耕地利用行为变化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5.1 耕地利用行为现状特征 |
5.1.1 耕地功能发生实质性变化 |
5.1.2 耕地以出租为主多元化流转 |
5.1.3 差地种粮成为现实选择 |
5.2 耕地利用行为变化分析 |
5.2.1 耕地用途非粮化趋势加剧 |
5.2.2 普通农户粗放化经营程度加深 |
5.2.3 耕地利用趋于短期化 |
5.3 耕地利用行为差异实证分析 |
5.3.1 耕地利用行为差异模型建构与实证检验 |
5.3.2 种粮主体耕地利用行为差异实证分析 |
5.3.3 产粮大县与非产粮大县耕地利用行为差异实证分析 |
5.3.4 地区类型耕地利用行为实证分析 |
5.4 耕地利用行为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5.4.1 耕地非粮化加剧可能降低粮食现实产能 |
5.4.2 耕地利用的粗放化从源头上对粮食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
5.4.3 短期化行为降低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6 粮食种植行为变化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6.1 粮食种植行为现状特征 |
6.1.1 粮食种植投入产出效益持续降低 |
6.1.2 种粮所需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 |
6.1.3 种粮融资难度大 |
6.1.4 粮食生产就地务工吸纳能力强 |
6.2 粮食种植意愿实证分析 |
6.2.1 变量选择 |
6.2.2 计量分析结果及分析 |
6.2.3 结果运用 |
6.3 粮食种植行为变化分析 |
6.3.1 粮食生产目的从商品经济向自给经济倒退 |
6.3.2 粮食生产地位从主业向副业转变 |
6.3.3 粮食生产方式从分散小规模开始向适度规模演进 |
6.4 粮食种植行为差异分析 |
6.4.1 对粮食补贴政策的敏感性差异大 |
6.4.2 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差异大 |
6.4.3 粮食生产投资来源渠道差异大 |
6.4.4 粮食生产效益差异大 |
6.5 粮食种植行为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6.5.1 粮食播种面积趋于下降 |
6.5.2 粮食生产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 |
7 技术选择行为变化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7.1 技术选择行为现状特征 |
7.1.1 产量导向 |
7.1.2 风险厌恶 |
7.1.3 供需错位 |
7.2 技术选择行为变化分析 |
7.2.1 技术需求多元化 |
7.2.2 劳动投入减量化 |
7.2.3 合作社空壳化 |
7.3 技术选择行为差异实证分析 |
7.3.1 新技术选择意愿差异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7.3.2 技术来源渠道差异分析 |
7.3.3 技术选择内容差异分析 |
7.4 技术选择行为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7.4.1 风险厌恶对粮食安全的两面性影响 |
7.4.2 技术需求多元化和劳动投入减量化对粮食安全的两面性影响 |
7.4.3 主体间差异化技术选择行为对粮食安全的两面性影响 |
8 储粮售粮行为变化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8.1 储粮售粮行为现状特征 |
8.1.1 储粮口粮化 |
8.1.2 销售渠道多元化 |
8.1.3 行情来源多元化 |
8.2 储粮行为变化分析 |
8.2.1 农户储粮经济目标增强 |
8.2.2 农户粮食储存比例降低 |
8.3 储粮售粮行为差异分析 |
8.3.1 储粮比例变化差异分析 |
8.3.2 储粮目的差异分析 |
8.3.3 售粮渠道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8.4 储粮售粮行为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8.4.1 普通农户行为变化加大粮食安全保障压力 |
8.4.2 种粮大户和合作社行为变化有助于缓解粮食安全保障压力 |
9 种粮主体行为变化应对建议 |
9.1 在政策导向上,从注重数量安全向量质并重转变 |
9.1.1 提高种粮主体耕地保护意愿 |
9.1.2 优化粮食增产提质的科技导向 |
9.1.3 引导种粮主体形成良好的粮食质量安全行为 |
9.2 在支持对象上,从普通农户为主向种粮大户和合作社转变 |
9.2.1 培育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
9.2.2 发展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服务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
9.2.3 优化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政策 |
9.3 在支持领域上,从注重单一环节向产业链系统集成转变 |
9.3.1 统筹推进粮食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建设 |
9.3.2 提高全产业链科技支撑能力 |
9.3.3 为种粮主体发展壮大提供有效金融支持 |
9.4 在推动机制上,从注重行政推动向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转变 |
9.4.1 优化粮食生产激励约束机制 |
9.4.2 构建均衡发展机制稳定粮食发展积极性 |
9.4.3 以新型业态植入为方向提高粮食生产经营综合效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种粮主体行为调查情况 |
附录2:普通农户粮食生产经营调查问卷 |
附录3:种粮大户粮食生产经营调查问卷 |
附录4:农民专业合作社粮食生产经营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新形势下陕西耕地保护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D]. 刘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河北省主要粮食供给侧结构调整研究[D]. 李佳明.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9)
- [3]新形势下耕地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分析——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J]. 李海斌. 农村实用技术, 2021(02)
- [4]“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5]基于博弈分析的休耕政策执行评估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休耕试点实证[D]. 黄祁琦. 西南大学, 2020(01)
- [6]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及协调研究[D]. 梁宇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2)
- [7]农业补贴对稻作大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 周静.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 常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10]种粮主体行为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四川为例[D]. 虞洪.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