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757-200飞机液压部件管路漏油故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垚,温育明,王山[1](2021)在《某飞机液压油箱漏油故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某飞机液压油箱漏油的问题,基于液压油箱工作原理和使用环境,从异物划伤、加工、装配和设计等方面分析故障原因。经过计量检测和理论分析等,确认液压油箱漏油的原因为活塞密封槽宽度偏大,同时密封圈材料及尺寸选择不当,致使密封圈刚度不足,在密封槽中多次翻滚后产生扭转断裂。针对液压油箱漏油故障,采取重新设计密封圈和密封槽的改进措施,并开展液压油箱耐久性试验。试验过程中液压油箱未出现漏油现象,且分解液压油箱发现油箱内部结构完整,无密封圈损坏现象,表明改进后液压油箱漏油故障消除。
王红玲[2](2018)在《多支柱多轮系高可靠性飞机刹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多支柱多轮系大型飞机的重要机载设备,刹车系统是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子系统,大型飞机要在机场侧风、积水跑道、积冰跑道、积雪跑道及路况坑洼的复杂野战机场起飞和降落,对刹车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刹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能快速地吸收飞机巨大的着陆能量,使飞机安全停止。我国多支柱多轮系大型飞机研究刚刚起步,相关标准和规范还不够完善,从国外大型飞机发展趋势来看,高可靠性、安全性、适航性、测试性、长寿命、易维护等要求是大型飞机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其关键技术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针对多轮系多支柱大型飞机对刹车系统的高可靠性要求,对大型飞机刹车系统架构设计方法、自适应刹车控制律、抑制刹车振动方法及可靠性分析和验证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贡献如下:(1)基于飞机及刹车系统安全性模型,提出了一种刹车系统架构设计方法,分析了多轮系正常刹车、停机/应急刹车架构设计方法,研究了刹车系统机电液动态特性设计方法,以刹车系统非指令刹车灾难性事件为例,提出了飞机系统安全性评估方法和刹车系统安全性分析方法,通过上述方法设计了一套多轮系内外轮控制架构的刹车系统,符合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架构满足飞机安全性要求,该研究对设计多轮系飞机刹车系统架构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2)提出了先进的基于滑移率和机轮减速率全压力自适应防滑刹车系统控制策略,设计了跑道结合力估计算法,采用速度插值滤波模块及卡尔曼滤波模块得出飞机滑移率,建立了飞机刹车防滑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及惯性试验台验证了两种控制律对干、湿跑道的识别能力及刹车性能,结果表明具备快速准确识别跑道状况的能力,能够全压力范围内动态调节刹车压力,抗干扰能力强,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控制律刹车效率低的问题。该刹车控制律的工程应用提升了飞机在复杂野外场所起降的刹车能力。(3)研究了多支柱多轮系飞机制动过程中的振动问题,从刹车材料摩擦特性、刹车压力、刹车壳体结构以及装配间隙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刹车振动产生的机理,建立了刹车振动数学模型,对刹车振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有效抑制刹车振动的设计方法;针对飞机刹车液压管路系统谐振问题,通过建模仿真分析确定了振动机理,并将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比对,得出抑制多支柱多轮系飞机刹车系统谐振的方法。刹车振动的有效抑制对提高刹车系统整体可靠性具有重要工程指导意义。(4)基于刹车系统及其附件产品的耗损故障服从威布尔分布的特点,从理论和工程上研究了大型飞机多轮系多支柱机轮刹车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与综合验证技术,首次提出飞机刹车系统采用威布尔分布进行可靠性建模与分析,通过试验验证了威布尔分布作为刹车系统可靠性分析及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根据刹车系统工作的真实任务剖面,研究了能全面激发故障的寿命和可靠性综合验证方法,得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此技术在大型飞机刹车系统可靠性设计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提高刹车系统可靠性设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工程基础。
盛世伟[3](2015)在《管路支撑参数对液压管路系统振动特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飞机液压管路系统的振动容易引起多种故障和事故的发生,随着现代飞机液压系统向高压化、大功率的方向发展,管路振动的影响日益突出。相对于主动振动抑制方法,被动振动抑制方法在飞机上更易实施,可靠性也更高。在被动消振中,通过改变管路布局的方式可以避开激振源共振频率,但由于飞机空间有限,管路的布局不易调整,管路系统的支撑形式、数量、安装位置以及刚度等均会对输流管路的动力学特性产生较大影响,通过优化管路支撑的参数去调整管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从而可实现对管路振动的抑制。本文以液压管路系统为对象展开支撑参数对管路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传递矩阵法推导了多支撑直管、弯管、分支管路以及它们随意组合的空间复杂管路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管路系统的模态以及完成谐响应分析。(2)以某管路系统为对象,利用本文推导的基于传递矩阵法的管路系统数学模型分别研究了支撑数量、支撑位置、支撑刚度以及管夹预紧力对管路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3)介绍了Spearman秩相关系数灵敏度分析方法和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利用Ansys软件平台完成了针对管路系统支撑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和优化设计。(4)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基于传递矩阵法和基于Ansys软件建立的多支撑管路系统数学模型的准确性;验证了一定范围内支撑刚度对管路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验证了预紧力对管路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验证了基于响应面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对管路系统支撑布置进行优化设计的准确性。(5)通过对实际飞机上某段管路系统的支撑布置的优化设计,验证了本文所得结果的有效性。
杨海涛,李海军,张雷[4](2015)在《2014年国内空客机队运行状况及典型技术问题分析》文中指出基于民航局飞标司航空器使用困难报告(SDR)系统收集的数据,对2014年国内空客机队运行状况进行了介绍,并着重以空客单通道和空客长航程两种机队类型为例,对发生次数较多的故障提出了解决方案。1月21日,民航局飞行标准司与空客中国公司在北京举行了技术交流会。局方代表在介绍国内空客机队各型飞机2014年增长和运行概况的基础上,根据航空器使用困难报告(SDR)系统收集的数据信息,就2014年空客机队运
林广洋[5](2014)在《民航维修生产管理与系统软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合理的维修生产管理和完善的计算机程序支持,不仅能保证飞机维修适航要求,而且提高生产安排的效率和精确度,大大减少维修人力和资源成本,提高航空公司的竞争力。然而,目前国内航空公司生产计划管理方式和操作办法相对来说比较原始和落后,多数采用纸质工卡和任务书安排维修任务,使用人工计算办法预估维修工作的到限日期,部分维修方案要求控制的工卡需要人工记忆,因生产维修计划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存在潜在的维修安全风险和不必要的过度维修。为了弥补当代国内民航业飞机维修生产管理和生产安排方面的不足,提高生产管理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对维修方案的演变进行总结。对比国内航空公司,以F航空为例,研究维修方案在航空公司上的应用实施和执行方案的优化;结合历史数据,根据历史经验,参考相关数学模型,研究民航飞机维修生产计划的前期预测办法;提出了维修执行方案打包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研究工程指令EO (Engineering Order)和非例行工卡NRC (No-Routine Card;)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实现,并展示其功能;研究了飞机维修工时管理的开展、实施和计算系统的支持与实际应用。经过实验测试,维修工程管理从拟定工卡,到生产的接收工卡、制定方案、计算时限、生产准备和安排工卡,再到执行单位接收任务,整个过程流程采用本文提出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设计,再加管理上的流程改进,使得机务维修的管理和运行自上而下条理变得非常清晰,维修控制的精确度大大提高,在飞机机队规模快速增长和人数配套不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维修计划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沈磊[6](2012)在《民用飞机电传飞控作动系统设计与工程运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在民用飞机作动系统研发方面缺乏可参考的设计流程和成功的先例,研发新型民用飞机作动系统时存在流程不科学、权衡研究不充分和先期工程建模分析不足的问题。本文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研制历程,属于国内首次系统全面地梳理总结了以取得适航证为要求的民机作动系统研制的重要环节和完整流程[1,2];提出了一种基于液压部件模型的简单实用的便于工程人员使用的联合仿真方法,用于对初步设计的电液伺服作动器进行主要性能的分析。在所从事的实际工程研究项目中,首先从作动系统类型选型分析开始,为后期开展具体方案研究工作进行了铺垫。在完成选型分析初步确定作动系统的大致方案后,自顶向下地梳理总结了在民用飞机作动系统研制时要求遵循的工业规范,构建了作动系统的顶层规范。随后通过进行若干重要权衡研究确定了作动系统的方案;通过建立自飞机级向系统级分解的需求捕获和分解的流程[2],获取了必要的设计需求。本文以项目中的方向舵作动器为例,根据上述流程中获取的设计需求,描述了作动器的初步设计和部件选用。在作动器性能分析工作中,作者根据射流管式伺服阀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关键部件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的数学模型,并使用AMESim软件构建了基于初步设计后的液压部件的仿真模型[3],联合Matlab软件Simulink模块构建控制回路[4],对初步设计完的方向舵作动器进行了主要性能的仿真分析。分析表明,该初步设计能较好得满足设计需求。本文采用已有的数据对仿真方法的准确度进行了验证,结论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本文所总结梳理的设计研发流程,以及快速仿真分析方法,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对民用飞机飞控作动系统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
丁琳[7](2011)在《涡轴发动机数字控制与仿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对直升机动力系统即涡轴发动机-旋翼系统工作机理的分析,对某型涡轴发动机既有机械液压控制系统的数字化改造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研究涡轴发动机的控制规律、制定数字控制方案、分析数字控制系统的故障模式及对策以及数字控制系统研制过程中的仿真需求分析及仿真平台建设。首先对涡轴发动机及直升机旋翼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涡轴发动机的部件级全量模型,并给出相应的网络模型;为了满足仿真试验对实时性的要求,对全量模型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给出小偏差增量模型。然后分析涡轴发动机的控制目标和控制规律,总结涡轴发动机的工作参数限制,制定涡轴发动机的数字控制方案,设计具体的控制逻辑和控制律,并通过数字仿真的结果对所设计的控制律进行验证;同时根据某型涡轴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的初步配置,分析系统中的故障模式,并给出相应对策。最后分析涡轴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研制过程中的仿真需求,并对机械液压燃油调节器在回路的半物理仿真和电子控制器在回路的电子仿真进行具体描述,分析仿真系统组成原理,设计仿真平台,并给出仿真平台各部分的实现方式。
赵杰[8](2010)在《关于B757飞机多发客舱温度偏高故障的可靠性调查》文中研究表明B757飞机多次发生客舱温度偏高的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客舱温度高"和"客舱区域温度差异",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故障分析及对飞机空调系统采取的维护措施。
刘伟,刘永寿,高宗战,岳珠峰[9](2010)在《外场振动环境下压力管路系统的随机振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ANSYS的管路模块解决了复杂管路系统的建模难题,模型中包含三通、阀门、法兰、管卡等常见管路元件,同时考虑了管道内压、管内流体密度和温度因素。外场振动激励通过管卡和连接处传递到管路上,通过随机振动计算,得到了管路系统振动响应量的统计特征,确定了结构的薄弱位置,并分析了元件的振动谱响应特性。
周岸勋[10](2008)在《飞机维修系统生产计划控制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民用飞机创纪录的销售,意味着航空运输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尽管前景是乐观的,但是目前国内维修行业仍困难重重。因而如何通过对维修与生产计划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来降低成本,这是目前我国所有航空公司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一家中等规模的航空公司的运行情况,研讨航空维修思想、维修方案及生产计划控制系统。讨论了包括MSG-3维修思想对生产计划控制的影响,以及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控制管理过程应包括生产预测、生产计划、生产安排与控制和生产性能分析四个方面,并结合实例介绍其常采用的实施方法。同时从维修方案和生产计划等侧面重点分析民航维修生产计划管理的优化,逐步建立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的标准化生产计划管理体系,以此来不断提高航空公司飞机维修生产计划管理的整体水平。进行维修生产计划控制,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包括进行生产能力分析、掌握工作分解结构等。维修计划是飞机维修管理的重要部分。一个好的维修生产计划对整个航空公司的流畅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优化维修方案是生产计划的根本。由此需要建立维修方案优化模型,实施维修方案优化策略,进行维修组合和单个维修项目的优化。最后,要实现维修系统生产计划的有效控制,还需设计开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依据其功能,该系统不仅应包括维修控制模块、航线排班模块、信息查询模块、反馈管理模块和报表打印模块,还应有航班校验模块。总之,寻找一条适宜的维修工程管理模式,航空公司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并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B757-200飞机液压部件管路漏油故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757-200飞机液压部件管路漏油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某飞机液压油箱漏油故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液压油箱工作原理及故障现象 |
2 故障原因分析 |
2.1 异物划伤 |
2.2 加工原因 |
2.3 装配原因 |
2.4 设计原因 |
2.4.1 密封圈的拉伸率及压缩率 |
2.4.2 密封圈材料及尺寸 |
2.4.3 密封槽的设计 |
2.4.4 保护圈的设计 |
2.5 故障定位 |
3 改进措施及验证 |
3.1 改进措施 |
3.2 验证情况 |
4 结论 |
(2)多支柱多轮系高可靠性飞机刹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多轮系飞机刹车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多轮系飞机刹车系统架构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刹车系统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多支柱多轮系飞机刹车振动研究现状 |
1.2.4 多支柱多轮系飞机刹车可靠性、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 多轮系飞机刹车系统需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多支柱多轮系刹车系统架构设计研究 |
2.1 引言 |
2.2 刹车系统架构设计方法 |
2.2.1 正常刹车功能架构设计 |
2.2.2 停机/应急刹车功能架构设计 |
2.3 刹车系统机电液动态特性设计 |
2.4 刹车系统安全性评估 |
2.4.1 飞机系统安全性评估方法 |
2.4.2 刹车系统安全性分析方法 |
2.4.3 安全性分析结论 |
2.5 多轮系刹车系统设计实例 |
2.5.1 系统设计安全性需求 |
2.5.2 内外轮架构刹车系统 |
2.5.3 系统设计符合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多支柱多轮系刹车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滑移率的自适应防滑刹车系统控制律设计 |
3.2.1 机轮滑移过程状态分析 |
3.2.2 滑移率防滑刹车自适应控制律设计 |
3.2.3 速度插值滤波设计 |
3.2.4 结合力估计设计 |
3.2.5 目标滑移率生成设计 |
3.2.6 轮速生成模块和轮速控制设计 |
3.3 基于机轮减速率防滑刹车自适应控制律设计 |
3.3.1 机轮减速率防滑刹车自适应控制律设计 |
3.3.2 飞机速度与结合力估计设计 |
3.3.3 滑移率滤波设计 |
3.3.4 目标机轮减速率生成设计 |
3.3.5 轮速控制设计 |
3.4 仿真建模分析 |
3.4.1 仿真模型建立 |
3.4.2 仿真分析 |
3.5 刹车系统惯性台试验验证 |
3.5.1 试验设备组成及原理 |
3.5.2 惯性台试验与仿真试验特点 |
3.5.3 刹车防滑系统性能评估指标 |
3.5.4 试验方案 |
3.5.5 试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多支柱多轮系机轮刹车振动抑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机轮刹车振动分类及机理分析 |
4.2.1 刹车振动分类 |
4.2.2 机轮刹车振动机理分析 |
4.2.3 刹车液压管路与刹车控制阀谐振原因机理分析 |
4.3 机轮刹车振动模型及仿真分析 |
4.3.1 机轮振动模型 |
4.3.2 机轮动力模型 |
4.3.3 支撑系统振动模型 |
4.3.4 基座系统振动模型 |
4.3.5 系统动力学简化模型 |
4.3.6 机轮振动特性仿真分析 |
4.4 机轮刹车振动抑制方法 |
4.4.1 改变系统固有频率 |
4.4.2 改变刹车摩擦特性 |
4.4.3 阻尼减振措施 |
4.5 刹车液压系统谐振分析及抑制方法 |
4.5.1 系统组成 |
4.5.2 刹车控制阀建模 |
4.5.3 刹车装置及管路 |
4.5.4 单刹车通道振动仿真分析 |
4.5.5 六路刹车通道振动仿真分析 |
4.5.6 刹车液压系统谐振抑制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5 多支柱多轮系刹车系统可靠性分析及验证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可靠性分析验证方法及理论基础 |
5.3 刹车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
5.3.1 刹车系统可靠性分析、验证采用的理论 |
5.3.2 刹车系统故障分布的概率模型研究 |
5.4 刹车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
5.4.1 选择采取的可靠性设计准则 |
5.4.2 刹车系统的基本可靠性模型 |
5.4.3 刹车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 |
5.5 刹车系统可靠性验证技术研究 |
5.5.1 现有试验技术的局限性 |
5.5.2 综合验证技术研究 |
5.6 寿命与可靠性综合验证方法研究 |
5.6.1 刹车系统所属产品的耐久性指标计算模型 |
5.6.2 刹车系统的寿命与可靠性验证 |
5.6.3 试验方案 |
5.7 提高可靠性的方法研究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 |
6.1.1 研究工作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3)管路支撑参数对液压管路系统振动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飞机液压管路系统振动机理及危害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管路振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路支撑布局优化研究进展 |
1.2.2 结构支撑优化方法研究进展 |
1.3 振动分析方法及管路支撑等效方法 |
1.3.1 振动分析方法 |
1.3.2 支撑等效 |
1.3.3 振动控制策略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支撑液压管路数学模型 |
2.1 传递矩阵法建立空间管路数学模型 |
2.1.1 直管数学模型 |
2.1.2 弯管数学模型 |
2.1.3 分支管路数学模型 |
2.2 边界条件及求解 |
2.2.1 固有特性求解 |
2.2.2 谐响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支撑参数对管路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3.1 支撑数量与支撑位置对管路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3.2 支撑刚度对管路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3.3 管夹预紧力对管路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管路支撑参数灵敏度分析及优化设计 |
4.1 灵敏度分析方法简介 |
4.1.1 响应面法简介 |
4.1.2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灵敏度分析基本原理 |
4.2 多目标遗传算法简介 |
4.2.1 遗传算法简介 |
4.2.2 基于Pareto最优的多目标遗传算法 |
4.3 管路系统支撑参数灵敏度分析 |
4.3.1 仿真流程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4 管路系统支撑参数优化设计 |
4.4.1 仿真流程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管路系统模型及支撑优化实验验证 |
5.1 实验台及实验过程介绍 |
5.2 数学模型验证 |
5.3 管路系统支撑位置优化结果验证 |
5.4 支撑刚度及预紧力影响规律验证 |
5.5 实际飞机液压管路支撑优化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2014年国内空客机队运行状况及典型技术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国内空客机队概况 |
2014年空客机队SDR情况 |
典型故障解决方案 |
总结 |
(5)民航维修生产管理与系统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标和主要成果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现代飞机维修方案的演变与应用 |
2.1 飞机维修方案的演变 |
2.1.1 MSG方法的产生 |
2.1.2 MSG-2——面向过程的维修 |
2.1.3 MSG-3——面向任务的维修 |
2.2 飞机维修方案在航空公司中的应用 |
2.2.1 机队主要运行特点 |
2.2.2 计划维修项目类别 |
2.2.3 计划维修项目的生产安排 |
2.2.4 计划维修项目的折算法 |
2.2.5 飞机维修方案实施要求 |
第三章 飞机维修计划的生产预测 |
3.1 飞机维修工时管理 |
3.1.1 工时标准 |
3.1.2 工时评估 |
3.2 飞机维修计划生产预测 |
3.2.1 时间移动平均法 |
3.2.2 季节性加权法 |
3.2.3 指数平滑法 |
第四章 维修执行方案的制订与应用软件智能化 |
4.1 执行方案的制订 |
4.2 执行方案工卡间隔的修改 |
4.2.1 执行方案间隔变更 |
4.2.2 执行方案变更的计算机系统支持 |
4.2.3 维修执行方案的单机化控制 |
第五章 维修生产管理优化和计算机系统化 |
5.1 NRC流程优化和软件功能设计 |
5.1.1 NRC系统建设 |
5.1.2 NRC流程管理优化 |
5.2 EO流程优化和软件功能设计 |
5.2.1 控制查询条件 |
5.2.2 EO内容清单 |
5.3 飞机检修任务书的编制和信息化传递 |
5.3.1 检修任务书计算机系统程序设想 |
5.3.2 检修任务信息化传递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和流程完善 |
5.3.3 检修任务书工卡便捷打印程序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缩略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民用飞机电传飞控作动系统设计与工程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民用运输机飞控作动系统的研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民用运输机作动系统概述 |
2.1 民机作动系统定义与构成 |
2.1.1 民机作动系统的定义 |
2.1.2 民机作动系统的发展与构成 |
2.2 机械式操纵系统与电传系统的对比 |
2.2.1 机械式操纵系统 |
2.2.2 电传操纵系统 |
2.3 电传作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
2.3.1 电静液作动器概述(EHA/EBHA) |
2.3.2 机电作动器概述(EMA) |
2.3.3 电静液作动器和电机械作动器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用运输机作动系统顶层设计输入与研发流程 |
3.1 顶层设计输入概述 |
3.2 民用运输机作动系统顶层文件 |
3.2.1 民用飞机航空规章 |
3.2.2 工业规范/指导 |
3.2.3 飞机通用技术要求 |
3.2.4 飞机级/系统级技术要求 |
3.3 主飞控作动系统研发流程 |
3.3.1 适航关注的重点工作 |
3.3.2 系统研发流程概述 |
3.3.3 需求管理 |
3.3.4 需求确认与验证 |
3.3.5 构型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用运输机作动系统权衡与分析 |
4.1 系统权衡研究概述 |
4.2 飞机级的权衡 |
4.2.1 作动系统液压压力选用分析 |
4.2.2 功率电传作动器选用权衡 |
4.3 系统级的权衡 |
4.3.1 某型民用运输机作动系统架构分析 |
4.4 部件级的权衡 |
4.4.1 作动器机械形式权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用运输机作动系统某型作动器典型设计要求 |
5.1 作动器设计要求概述 |
5.2 民机方向舵作动器设计需求构成 |
5.3 民机方向舵通道安全性、可靠性和维修性要求(R M & S REQUIREMENTS) |
5.3.1 安全性要求 |
5.3.2 可靠性要求 |
5.3.3. 维修性要求 |
5.4 功能要求 |
5.5 接口要求 |
5.5.1 机械接口要求 |
5.5.2 液压接口 |
5.5.3 电气接口 |
5.6 载荷要求 |
5.6.1 最大铰链力矩要求 |
5.6.2 有载偏转速率要求 |
5.6.3 限制载荷和极限载荷要求 |
5.6.4 耐久性载荷与疲劳载荷 |
5.7 方向舵作动器颤振抑制要求 |
5.7.1 动态刚度要求 |
5.7.2 间隙要求 |
5.8 方向舵作动器动态特性要求 |
5.8.1 方向舵作动器闭环频率响应要求 |
5.8.2 方向舵作动器精度要求 |
5.9 泄漏要求 |
5.9.1 内泄漏要求 |
5.9.2 外泄漏要求 |
5.10 环境测试要求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某型民用运输机方向舵作动器原理与部件 |
6.1 方向舵作动器初步设计概述 |
6.2 某型民机方向舵作动器液压原理框图 |
6.3 某型民机方向舵作动器主要组成部件及主要功能 |
6.3.1 入口油滤 |
6.3.2 入口单向阀 |
6.3.3 电磁阀 |
6.3.4 电液伺服阀 |
6.3.5 模态选择阀 |
6.3.6 抗气穴阀(双向溢流阀) |
6.3.7 卸荷阀 |
6.3.8 压力传感器 |
6.3.9 壳体 |
6.3.10 活塞缸与活塞 |
6.3.11 耳环与轴承 |
6.4 方向舵作动器工作模式描述 |
6.4.1 主动模式 |
6.4.2 旁通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作动器初步仿真与性能分析 |
7.1 方向舵作动器初步性能分析及仿真概述 |
7.2 方向舵作动器舵面失速载荷能力分析 |
7.3 方向舵作动器限制载荷/极限载荷分析 |
7.3.1 活塞缸静载分析 |
7.3.2 活塞杆/拉杆耳环与耳轴应力应力水平综述 |
7.4 方向舵作动器仿真建模 |
7.4.1 建模工具 |
7.4.2 建模思路 |
7.4.3 方向舵作动器电液伺服阀数学模型分析与建模 |
7.4.4 AMESim 与 Matlab 联合仿真模型设置 |
7.4.5 仿真分析结果 |
7.5 仿真分析方法的准确度验证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附件 |
(7)涡轴发动机数字控制与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仿真现状 |
1.2.3 故障诊断与处理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涡轴发动机及旋翼系统数学建模 |
2.1 涡轴发动机数学建模概述 |
2.2 涡轴发动机全量模型 |
2.2.1 涡轴发动机结构 |
2.2.2 涡轴发动机部件级模型 |
2.3 涡轴发动机增量模型 |
2.3.1 燃气发生器模型 |
2.3.2 动力涡轮-旋翼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涡轴发动机数字控制律设计 |
3.1 涡轴发动机控制规律 |
3.2 涡轴发动机数字控制方案 |
3.3 控制律设计 |
3.3.1 控制逻辑 |
3.3.2 起动控制律 |
3.3.3 稳态控制律 |
3.3.4 加减速控制律 |
3.3.5 自转检测及控制逻辑 |
3.3.6 三发匹配规律 |
3.4 涡轴发动机FADEC 系统故障模式与对策 |
3.4.1 系统组成 |
3.4.2 故障类别及故障定义 |
3.4.3 故障模式及其对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涡轴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半物理仿真 |
4.1 涡轴发动机控制系统仿真原理和需求 |
4.2 机械液压燃油调节器在回路的半物理仿真 |
4.2.1 机械液压燃油调节器工作原理 |
4.2.2 仿真平台总体方案 |
4.2.3 仿真平台组成 |
4.3 控制器在回路电子仿真 |
4.3.1 电子控制器接口描述 |
4.3.2 仿真平台设计 |
4.3.3 电子适配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关于B757飞机多发客舱温度偏高故障的可靠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原理分析 |
2 分析 |
3 现有的对飞机空调系统的维护措施 |
(9)外场振动环境下压力管路系统的随机振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管路系统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
2.1 ANSYS的管道模块 |
2.1.1 直管 |
2.1.2 弯管 |
2.1.3 阀门和法兰 |
2.1.4 三通管 |
2.1.5 管卡 |
2.2 压力管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
3 随机振动分析 |
3.1 外场随机激励 |
3.2 振动响应 |
4 结论 |
(10)飞机维修系统生产计划控制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问题的提出 |
2.研究的逻辑构思 |
第一章 民航飞机维修生产计划控制的概述 |
1.1 航空企业维修行业现状 |
1.2 生产计划与生产控制的管理学概述 |
1.2.1 生产计划的管理学意义 |
1.2.2 生产控制的管理学意义 |
第二章 民航飞机维修生产计划控制的思想脉络 |
2.1 为什么要进行生产计划控制 |
2.2 MSG—3维修思想 |
2.2.1 MSG-3方法的产生 |
2.2.2 MSG-3的分析逻辑 |
2.3 从MSG-3到AMP |
2.3.1 维修方案 |
2.3.2 计划维修项目的折算 |
2.4 航空维修的生产计划控制 |
2.4.1 生产预测 |
2.4.2 生产计划 |
2.4.3 生产控制 |
2.4.4 生产性能分析 |
2.5 维修间隔及其探索 |
2.5.1 维修间隔(字母检) |
2.5.2 维修间隔期的探索 |
第三章 民航飞机维修生产计划控制的前期准备 |
3.1 航空维修企业生产能力的分析 |
3.1.1 飞机定期维修生产能力管理的意义 |
3.1.2 飞机定期维修生产能力的类型 |
3.1.3 飞机定期维修生产能力的计算 |
3.1.4 飞机定期维修生产能力的柔性 |
3.1.5 飞机定期维修生产能力的调节 |
3.2 合理的工作分解结构 |
3.2.1 传统的苏联式飞机维修WBS |
3.2.2 按ATA章节进行分工 |
3.2.3 按维修任务和工作区域划分的WBS" |
3.3 维修能力及机库规划 |
3.3.1 影响飞机维修能力的资源配置 |
3.3.2 未来几年维修能力及机库容量规划的数据分析 |
第四章 民航飞机维修生产计划的制定 |
4.1 生产计划管理 |
4.1.1 维修计划管理的意义 |
4.1.2 维修计划管理的内容 |
4.2 生产计划模型 |
4.3 生产计划编制 |
4.3.1 生产计划编制所需资料 |
4.3.2 生产计划编制常用方法 |
第五章 维修方案和生产计划控制的优化 |
5.1 维修方案优化的核心问题 |
5.1.1 降低维修成本是维修方案优化的核心问题 |
5.1.2 维修项目与成本构成分析 |
5.2 维修方案优化模型 |
5.2.1 维修方案优化模型建立的原则 |
5.2.2 维修方案的优化策略——优化模型 |
5.3 以延长维修间隔来对维修方案优化 |
5.3.1 延长维修间隔优化维修方案策略 |
5.3.2 延长维修间隔的优化策略对生产计划控制的影响 |
5.4 整体飞机维修间隔的改变对生产计划优化的实例 |
5.4.1 利用空客维修间隔改变对维修计划的优化 |
5.4.2 利用波音维修间隔改变对维修计划的优化及选择 |
5.4.3 具体机型维修间隔改变对维修方案的优化 |
5.5 飞机C检维修组合的优化 |
5.6 单个维修项目的优化 |
第六章 机务维修生产控制软件实现与发展的探索 |
6.1 航空运输业管理软件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6.1.1 国内研究发展状况 |
6.1.2 国外研究发展状况 |
6.2 软件系统目标和难点 |
6.3 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 |
6.4 软件系统模块 |
6.4.1 软件系统模块结构 |
6.4.2 软件系统结构改进思考 |
6.5 软件系统开发 |
6.5.1 软件系统开发的原则 |
6.5.2 软件系统开发的方向 |
6.5.3 软件系统开发的形式 |
结论及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四、B757-200飞机液压部件管路漏油故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某飞机液压油箱漏油故障研究[J]. 张垚,温育明,王山. 润滑与密封, 2021(05)
- [2]多支柱多轮系高可靠性飞机刹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王红玲.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3]管路支撑参数对液压管路系统振动特性影响研究[D]. 盛世伟. 燕山大学, 2015(07)
- [4]2014年国内空客机队运行状况及典型技术问题分析[J]. 杨海涛,李海军,张雷.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15(03)
- [5]民航维修生产管理与系统软件设计研究[D]. 林广洋. 厦门大学, 2014(09)
- [6]民用飞机电传飞控作动系统设计与工程运用[D]. 沈磊.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3)
- [7]涡轴发动机数字控制与仿真技术研究[D]. 丁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1)
- [8]关于B757飞机多发客舱温度偏高故障的可靠性调查[J]. 赵杰. 科技传播, 2010(21)
- [9]外场振动环境下压力管路系统的随机振动分析[J]. 刘伟,刘永寿,高宗战,岳珠峰.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0(06)
- [10]飞机维修系统生产计划控制的设计研究[D]. 周岸勋. 厦门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