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层医院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管淑慧[1](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郭远美,贾雪梅,朱俊勇,雷宏博,李源,董卫国[2](2020)在《我国全科医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科医师为居民提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师继续教育是提升全科医师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我国全科医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作简要的分析,探讨现存的问题,同时提出对策。
童莉[3](2020)在《重庆市基层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铜梁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重庆市铜梁区区级以下公立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及需求,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为优化该人群继续教育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5月选择重庆市铜梁区区级以下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包括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3个乡镇卫生院的27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从中随机抽取10名基层护士、5位基层医生、5位护士长、5位基层就医患者及3位基层医疗机构领导进行深度访谈,同时访谈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继续教育部门领导;采用SPSS version 2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1)对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性统计;(2)针对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满意度与近三年是否参与继续教育活动这两个问题,采用卡方检验分别比较满意组和不满意组、参加组和未参加组的人口统计学及工作相关信息,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继续教育参加与否的相关因素。结果:1.基层医疗机构护理继续教育开展现状:开展形式以院内培训(77.0%)和远程教育(62.0%)为主;开展内容以基础理论知识(71.5%)、护理新技术(62.0%)为主;继续教育的经费大致为61.3%的人群为单位承担,21.3%的人为个人承担;每次继续教育活动的时间以一天以内为主(53.5%);被调查者中有20.6%的护理人员从未参加过护理继续教育;参加者对开展效果的满意率不高,仅为67.8%;影响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因素以工作太忙为主(54.8%),其次为形式死板(21.7%)、费用高(20.7%)。2.基层医疗机构护理继续教育开展需求:希望继续教育的形式与实际开展现状相符,但远程教育(69.7%)需求比例更大;希望开展护理继续教育的内容大体框架与实际现状相符,但具体内容针对性不强,不完全符合实际需求;对于经费有近七成的人希望单位全部承担,近三成认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也能接受;每次继续教育时间更倾向于3-4天及以下的短期培训(73.4%)。3.单位及个人对护理继续教育的认知:单位对基层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总体支持率为83.6%;被调查护理人员中认为有必要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比例为93.0%;参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专业知识(68.4%)、提高操作技术(58.8%)及评职称(33.2%)。4.单因素分析结果: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出影响护理继续教育满意度的因素可能为:护理人员的工作单位(p=0.019)和人事关系(p=0.015);与近三年是否参与护理继续教育相关的因素为:工作单位(p=0.004),人事关系(p<0.001),年龄(p<0.001),职称(p<0.001)。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近三年是否参与护理继续教育相关的因素包括:工作单位(p<0.001)、人事关系(p<0.001)、医院政策(p=0.008)。6.访谈结果:被访谈者均百分百支持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对于开展过程,护理人员表述继续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有差距、不实用,同时希望有与薪酬、休假、职称晋升等相关的激励措施;基层医生和患者最希望改善的是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和服务意识;基层护士长希望提升的是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安全风险管理;机构领导表示开展护理继续教育确实存在一定困难,如基层护理工作繁重、人力不足,机构分管继续教育的人员往往身兼几职。结论:基层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及机构领导对参加继续教育持积极态度,对护理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持肯定态度;目前基层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存在如下问题:(1)基层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2)有群体近三年未参加过继续教育,培训资源分布不均,供给不足;(3)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按部就班,内容欠灵活,针对性不强;(4)单一的学分考核,激励机制不够;(5)继续教育管理制度欠完善,组织支持不力。针对以上问题,组织层面应提供有效的继续教育政策支持、完善激励机制,以政策为引导,以需求为导向,柔和护理人员、医生、患者及基层领导等多方意见,充分结合互联网技术以丰富培训资源,制定多元化的培训方案,运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实现全员参与继续教育活动;个人层面应转变学习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主动获取多种途径和形式的学习资源,调整学习时间,打破工学矛盾,不断提高自身整体服务素养。
王晴[4](2020)在《我国县级医院临床诊疗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基于Second Opinion的理论和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论文从疾病再诊断(Second Opinion)的理论和实践出发,旨在探索县级医院的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为提升我国县级医院诊疗能力提出建议。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出疾病再诊断的基本概念、主要内涵等理论基础,综述国内外疾病再诊断的效果评估研究及其结论。2.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以疾病再诊断服务中的临床专家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诊断不一致率、治疗方案不一致率,得出我国疾病再诊断典型案例的实践效果。3.应用质性资料分析法,随机选取疾病再诊断案例作为现场观摩样本,梳理记录再诊断医生和首诊医生的对话交流,梳理出我国县级医院诊疗中的问题。4.应用专家访谈法,基于梳理出的县级医院诊疗中的问题,以问题原因为主题,以再诊断医生为访谈对象,开展专家访谈,梳理出具体的原因。研究结果1.梳理了疾病再诊断的概念、内涵与研究现况。该部分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梳理疾病再诊断的相关理论基础,介绍疾病再诊断的概念内涵、发展过程、作用意义及效果评估等。2.分析了我国疾病再诊断典型案例的实践效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诊断不一致率与治疗方案不一致率。3.分析了我国县级医院临床诊疗中的主要问题。采用质性资料分析法,对再诊断服务的文本资料进行分析提炼。4.分析了县级医院临床诊疗中问题的原因。该部分采用专家访谈法,访谈内容主要包括疾病再诊断的实践过程中,县级医院医生在诊疗中暴露问题的原因及相关建议。结论本研究基于疾病再诊断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精准发现县级医院医生诊疗能力薄弱点,具有重要意义。县级医院医生在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问诊技能、阅片能力以及诊疗思维方面仍存在薄弱之处,相关原因包括学历层次、临床经验、继续教育等三方面,据此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从根本上提高县级医院医生医疗服务水平,为县域人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建议1.丰富医学教育培养模式,提升医务人员专业技能。2.加强和完善县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3.完善医疗人才队伍激励保障机制,促进医疗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董敏[5](2020)在《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了解专科联盟内慢性伤口管理实践现状和各利益相关者所面临的问题及具体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然后运行并评价其初步成效。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制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目的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分别对慢性伤口患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管理者、从事伤口护理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目的抽样法,在预访谈的基础上,对专科联盟内就诊的慢性伤口患者、联盟成员单位管理者以及联盟内从事慢性伤口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基于文献资料法和第一、二部分研究结果,构建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宏观模型、基本内容框架以及针对慢性伤口患者具体的服务运作模式,采用专家小组会议法对初步构建的模式进行分析、讨论、修订,形成修订稿,然后通过运行前准备、试运行、正式运行后,对所构建模式的初步成效进行评判,检验该模式运行的有效性,总结分析经验和不足。结果量性研究结果:联盟内共有800名慢性伤口患者、65名管理者和300护士参与调查。(1)39.5%的患者首选三级医院就诊,60.5%选择基层医院;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住地、病程、自理能力的患者,其选择就诊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选择三级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水平高、有专业的伤口治疗师和伤口产品,选择基层医院的主要原因是医保报销比例高、就近方便。90.3%的患者对基层医院有卫生服务需求。(2)仅约30.0%医院开设伤口专科门诊、具备伤口专科护士和伤口产品,96.9%的管理者认为有必要构建慢性伤口管理模式,其主要需求为:能获得专家现场指导、定期培训、远程会诊等。(3)从事伤口护理的护士中57.9%未取得伤口护理相关资质证书,95.0%为兼职,但超过90%对伤口护理工作感兴趣。在继教培训方面,74.6%的护士表示近一年慢性伤口知识没有得到更新,超过50%的护士对新型敷料的性能及选择、湿性愈合理论不了解。质性研究结果:共有10名慢性伤口患者、6名管理者和8护士参与访谈。(1)慢性伤口患者认为基层医院伤口管理专业化程度低,其主要需求为伤口规范化护理需求、卫生资源可及性需求、基础生活护理和健康宣教需求以及心理支持需求。(2)联盟成员单位表示其软硬件、人力资源均不足,缺乏信息共享平台,其主要需求包括专业技术扶持、上下联动、信息衔接、链式继教培训以及伤口门诊和科研指导几个方面。(3)受访护士表示,在从事伤口护理过程中主要会出现难过与无力感、职责与使命感、成长与收获3种体验和感受;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规范指导不完善、资源支持不足以及自身知识储备不够,培训机会少;其主要需求为构建联盟内慢性伤口培训体系和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构建结果:确立了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包括该模式的宏观模型、基本内容框架以及针对慢性伤口患者具体的服务运作模式。运行结果:模式运行10个月,共对5家联盟成员医院进行现场技术指导10余次,开展远程会诊102次,现场会诊6次,在线教学6次,接收进修23人次,培养WOCN 57人等。与模式实施前相比,慢性伤口患者平均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P<0.001),患者满意度增高(P<0.001)。结论专科联盟核心单位应选择合适的方式帮扶成员单位,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该模式的多层次需求。在该模式下,可实现职责明确、相互协作,共同为慢性伤口患者提供整体管理措施的服务运作流程。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该模式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提高了就医获得感;有利于慢性伤口患者连续性诊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吴家煌[6](2020)在《新医改背景下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以福建省闽侯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福建省闽侯县为例,在大量文献资料与问卷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日常工作与一线抗“疫”中的观察,对新医改以来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其做法与成效,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构建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新路径。闽侯县在强化政策支持、改善农村卫生执业环境与激发农村卫生人才积极性方面做出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其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依然面对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医疗卫生环境不佳,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卫生人才整体素质偏低,成长环境较差,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效果不理想,农村卫生人才不善于处理医患关系且在重大传染病面前应对能力低。上述问题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有:政府对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办法不新,没有充分利用驻地高校与省城资源优势;医学教育由于育人理念、教育内容与实践教学方面的缺陷,无法培养出能够满足农村卫生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较低、乡际交流缺失、个体发展意愿不强,显得内生动力不足;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很好发挥助力作用。基于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政府、医疗教育、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城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共同努力,推进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政府层面,要转变理念,引进人才,保障农村卫生人才权益,利用驻地高校提升培训效果,健全农村卫生人才人事管理,建立成长激励机制,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提升农村卫生人才的医患关系处理能力与传染病应对能力。医学教育层面,要更新育人理念,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改进实践教学,创新培养模式,助力农村卫生人员加强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层面,要提升管理水平,开展乡际交流,加强中医学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传染病防治能力。城市卫生机构层面,则要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
汤晓[7](2020)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健康中国”作为国家基本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医生制度如何适应当前医疗体系的改革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打破传统的防治分离的服务模式,真正实现防治结合,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部分。为贯彻国家医疗卫生政策,促进我国家庭医生服务制度的发展,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和医学界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文以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为切入点展开研究。本文在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对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界定与梳理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家庭医生制度及家庭医生服务能力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胜任力模型并基于安徽省蚌埠市的调研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文章构建的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胜任力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基于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胜任力模型及实证分析总结出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存在着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态度不佳、情景适应不足的问题,并从政策、培养、管理、平台这四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基于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胜任力模型构建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提升的目标模型,提出完善配套政策、优化人才培养计划、健全绩效管理模式、科学建设服务平台的对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基于服务能力现状分析可知:国家已经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但是数量与质量与国际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家庭医生服务水平、服务态度、情景适应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胜任力模型构建实证分析结果可知:家庭医生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教育学习能力、人文执业能力胜任力一般,还需要较大的提升。基于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可知:基于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胜任模型完善配套政策、优化人才培养计划、健全绩效管理模式、科学建设服务平台是家庭医生提升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戴峰[8](2020)在《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某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卫生健康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还不能满足社会现代化建设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随着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进一步对外交流于发展,对医学卫生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的重要方法与基本保证。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医院现阶段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探讨目前继续医学教育在开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建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使它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潮流,促进继续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南京某医院为例,对医院中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个人访谈,问卷等形式,探讨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这些产生的问题,制定出一些相应的策略,以期能改善继续医学教育的状态,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同时也能够为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在制定继续医学教育政策上提供一些实证依据。通过对南京某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一些存在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继续教育重知识轻职业道德教育;第二是单纯追求理论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是继续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调;第四是继续教育资源不足和利用效率不高;第五是继续教育监管合作力度不够。针对这些存在问题,为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提供一些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在培养意识上,注重继续教育文化的创建;二是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三是在培养手段上,发展形式多样的现代远程教学;四是在管理方式上,引进信息一体化管理;五是在运行机制上,从“各自为政”到多部门联合监管。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9](2019)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发布时间:2019-09-10来源:科技教育司国卫办科教函﹝2019﹞7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卫生健康系统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措施的通知》(国卫办函[2019]134号)精神,破除形式主义顽疾,推进继续医学教育供给侧改革,缓解工学矛盾,切实为基层减负,现就改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具体措施。
林江[10](2019)在《广东地方政府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的竞争归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医疗卫生是重大民生,也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决定医疗服务效果和质量的关键,然而当前医疗资源分布失衡,尤其县级以下医疗服务体系更为匮乏的问题凸显,大量优质医疗卫生人才集中在发达城市和大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面临着人才资源不足、专业素养不高,同时人才逐渐流失,补充动力不足的困境。许多民众无法享受便利、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跨区”甚至“跨省”看病的现象十分普遍。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深化,当前已经进入解决问题的关键时期。在我国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医疗服务体系中,“县级医院”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对上是基础,对下是龙头。在2009年开启的新一轮医改中,明确要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与发展,破解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发展的困境,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发展问题,通过查阅年鉴资料收集重要显性客观数据,同时深入实地调研,发放问卷以及重点访谈获取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相关感知及现状满意度,同时能够了解现存的矛盾与问题。对所收集到的现状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当前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才队伍结构失衡,同时人才增长动力不足,在人才短缺的情况下依然存在“缺编”的问题,工作环境以及上升渠道都不尽如人意。并结合案例与调研信息,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为旧的管理模式依然在影响县级公立医院,同时地域性社会经济基础限制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未得到有效改革成为桎梏,政策未能有效扶持县级公立医院的人才发展。基于公共产品等理论,政府对扶持县级公立医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从政策角度为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发展提出相关思路和建议。
二、基层医院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层医院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3)重庆市基层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铜梁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3 相关概念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质量控制 |
第二章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
2 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及需求情况 |
3 影响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因素 |
4 单位及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认知 |
第三章 讨论 |
1 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总体现状分析 |
2 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需求分析 |
3 影响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因素分析 |
4 单位及个人对护理继续教育的认知分析 |
第四章 存在问题 |
1 工学矛盾突出 |
2 培训资源供给不足 |
3 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
4 激励措施不够 |
5 组织支持不力 |
第五章 对策及建议 |
1 人力资源支持 |
2 网络技术支持 |
3 内容资源支持 |
4 政策制度支持 |
研究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研究 |
1 护理继续教育的定义 |
2 护理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 |
3 国外继续护理学教育现状 |
4 国内继续护理学教育现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我国县级医院临床诊疗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基于Second Opinion的理论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概念界定:临床诊疗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资料收集方法 |
2.3 资料分析方法 |
2.4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疾病再诊断的概念、内涵与研究现况 |
3.2 我国疾病再诊断典型案例的实践效果 |
3.3 我国县级医院临床诊疗中的主要问题 |
3.4 县级医院临床诊疗中问题原因分析 |
4 对策建议 |
4.1 丰富医学教育培养模式,提升医务人员专业技能 |
4.2 加强和完善县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 |
4.3 完善医疗人才队伍激励保障机制,促进医疗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文献综述 疾病再诊断项目的研究进展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县级医院临床诊疗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的访谈提纲 |
附件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3 基本理论 |
4 研究内容 |
5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需求的量性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慢性伤口患者对专科联盟基层医院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专科联盟内慢性伤口管理现状及需求调查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需求的质性研究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构建 |
前言 |
第一节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构建依据 |
1 政策依据 |
2 现实基础 |
第二节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初步构建 |
1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宏观模型 |
2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总体框架 |
3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的服务运作模式 |
第三节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专家论证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修订稿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运行与初步成效 |
前言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撰写与发表的研究成果 |
(6)新医改背景下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以福建省闽侯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医改 |
2.1.2 农村卫生人才 |
2.1.3 人才培养 |
2.1.4 培养路径 |
2.2 文献综述 |
2.2.1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原因研究 |
2.2.2 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方式研究 |
3 闽侯县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与成效 |
3.1 闽侯县农村卫生基本情况 |
3.1.1 闽侯县基本情况介绍 |
3.1.2 闽侯县农村卫生医疗机构情况介绍 |
3.1.3 闽侯县农村卫生工作人员现状 |
3.2 闽侯县培养农村卫生人才的举措与成效 |
3.2.1 改革先行,持续支持农村卫生人才培养 |
3.2.2 规划引领,有效改善农村卫生执业环境 |
3.2.3 激励为重,调动了农村医务人员积极性 |
4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4.1 农村医疗卫生环境不佳 |
4.1.1 城乡资源配置不均 |
4.1.2 农村医疗服务能力整体落后 |
4.2 卫生人才城乡分布差距大 |
4.3 农村卫生人才整体素质较低 |
4.3.1 农村卫生机构执业人数不足 |
4.3.2 农村卫生人才学历与职称普遍较低 |
4.3.3 农村卫生人才医患关系处理能力低 |
4.3.4 农村卫生机构人才招录不理想 |
4.4 农村卫生人才成长条件较差 |
4.4.1 乡镇卫生院管理能力滞后 |
4.4.2 村所一体化管理推进难度大 |
4.4.3 农村卫生人才待遇保障差 |
4.5 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效果不佳 |
4.5.1 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机会少 |
4.5.2 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效果不够好 |
4.6 农村卫生人才重大传染病应对能力较低 |
4.6.1 农村卫生人才对传染病知识掌握少 |
4.6.2 农村卫生人才的防治能力较低 |
4.6.3 乡镇卫生院的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差 |
4.6.4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防护物资储备不足 |
5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落后于需求的原因 |
5.1 政府对培养农村卫生人才重视不够 |
5.1.1 农村卫生事业财政投入不足 |
5.1.2 缺乏完善的职业保障制度 |
5.1.3 人才招聘方式较为粗放 |
5.1.4 驻地高校与省城资源利用不够充分 |
5.1.5 重大传染病防治常态化投入不够 |
5.2 医学教育难以为农村提供优秀卫生人才 |
5.2.1 育人理念与农村社会的偏离 |
5.2.2 教育内容与农村需求的脱钩 |
5.2.3 实践教学与偏远农村的隔阂 |
5.3 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人才的内部驱动不足 |
5.3.1 管理水平较低 |
5.3.2 乡际交流缺失 |
5.3.3 个体意愿不强 |
5.4 城市卫生机构助力不足 |
6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
6.1 政府行为层面 |
6.1.1 充分重视农村卫生人才培养 |
6.1.2 改进农村卫生人才招聘工作 |
6.1.3 切实维护农村卫生人才利益 |
6.1.4 充分利用驻地高校培育人才 |
6.1.5 优化农村卫生人才人事管理 |
6.1.6 建立健全人才成长激励机制 |
6.1.7 助力提升医患矛盾化解能力 |
6.1.8 提升农村卫生人才抗疫能力 |
6.2 医学教育层面 |
6.2.1 树立服务农村社会的育人理念 |
6.2.2 打造符合农村需求的教育内容 |
6.2.3 开启沉入农村机构的实践教学 |
6.2.4 改进医学专业的在校培养模式 |
6.2.5 持续加强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
6.3 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层面 |
6.3.1 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
6.3.2 合力开展乡际交流 |
6.3.3 提升中医临床技能 |
6.3.4 加强医患关系经营 |
6.3.5 提升传染病防治能力 |
6.4 城市卫生机构层面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闽侯县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调查问卷 |
致谢 |
(7)健康中国背景下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家庭医生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
1.3.2 家庭医生制度研究综述 |
1.3.3 家庭医生服务能力研究综述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健康中国与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学理性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健康中国 |
2.1.2 家庭医生 |
2.1.3 服务能力与胜任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激励理论 |
2.2.2 全科医学理论 |
2.2.3 胜任力素质模型 |
2.3 问题溯源 |
2.3.1 家庭医生制度发展的历史溯源 |
2.3.2 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建设的问题溯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家庭医生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
3.1 我国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现状 |
3.1.1 家庭医生数量分布基本情况 |
3.1.2 家庭医生签约率基本情况 |
3.1.3 典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
3.2 我国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现状 |
3.2.1 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基本情况 |
3.2.2 家庭医生的服务职责 |
3.2.3 家庭医生的培养机制 |
3.3 安徽省蚌埠市家庭医生服务现状 |
3.3.1 蚌埠市家庭医生政策发展现状 |
3.3.2 蚌埠市家庭医生制度实施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4.1 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胜任力模型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实用性原则 |
4.1.3 整体性原则 |
4.2 家庭医生服务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4.2.1 采集数据 |
4.2.2 统计结果 |
4.2.3 因子分析 |
4.2.4 模型构建 |
4.3 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胜任力评价实证研究 |
4.3.1 数据调研 |
4.3.2 数据处理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 |
5.1.1 家庭医生服务水平不高 |
5.1.2 家庭医生服务态度不佳 |
5.1.3 家庭医生情景适应不足 |
5.2 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家庭医生配套政策制度不健全 |
5.2.2 家庭医生人才培养机制不科学 |
5.2.3 家庭医生绩效管理模式不合理 |
5.2.4 家庭医生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提升的目标模型与对策 |
6.1 目标模型及可行性分析 |
6.1.1 目标模型 |
6.1.2 可行性分析 |
6.2 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提升对策 |
6.2.1 完善配套政策制度 |
6.2.2 优化人才培养计划 |
6.2.3 健全绩效管理模式 |
6.2.4 科学建设服务平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胜任力重要性调研问卷 |
附录2 :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自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某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定性访谈法 |
(三)定量调查法 |
(四)资料分析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继续医学教育 |
(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
二、理论基础 |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二)现代教育管理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现状 |
一、基本情况 |
(一)我国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概况 |
(二)基层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实践 |
(三)二、三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实践 |
二、历史沿革 |
(一)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具体发展阶段 |
三、主要成就 |
(一)医学教育观念发生深刻变革,终生教育思想广泛确立 |
(二)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 |
(三)构建和完善我国现代医学教育管理体系 |
(四)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
第三章 南京某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现状调查 |
一、南京某医院概况 |
(一)医院的基本情况 |
(二)医院的科研状况 |
二、南京某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一)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思路形成 |
(二)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快速发展 |
(三)继续医学教育现状 |
三、问卷调查设计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南京某医院继续教育管理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南京某医院继续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表现 |
(一)人文意识淡薄,职业道德培养缺位 |
(二)课程设置单一,单纯追求理论学习忽视技能培训 |
(三)课程内容陈旧,个体针对性不足 |
(四)继续教育资源不足和利用效率不高 |
(五)继续教育监管合作力度不够 |
二、南京某医院继续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对医学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缺乏动手实操能力的培养 |
(三)人员结构复杂,学历层次跨度大 |
(四)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缺位 |
(五)管理制度、监督考核存在漏洞 |
第五章 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
一、在培养意识上,注重继续医学教育文化的创建 |
(一)增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知 |
(二)开设医学人文课程 |
二、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 |
(一)开设教学工作坊,运用模拟教学,培训实践动手能力 |
(二)培养技术和科研复合型人才 |
三、在培养手段上,发展形式多样的现代远程教学 |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并对内容进行适时动态调整 |
(二)推荐远程继续教育形式 |
四、在管理方式上,引进信息一体化管理 |
(一)建立动态化的继续教育个人档案 |
(二)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实现数据共享 |
五、在运行机制上,从“各自为政”到多部门联合监管 |
(一)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强化继续教育的监督和约束力 |
(二)加强同相关职能科室、临床科室的团结合作 |
结束语 |
附录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落实“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作用 |
二、以需求为导向,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
三、坚持继承创新,改革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 |
四、加强规范管理,切实改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
(10)广东地方政府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发现 |
(二)国内研究发现 |
(三)研究评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及内容 |
第二章 医院人才发展相关的理论、政策与经验 |
一、理论基础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公共利益理论 |
(三)人力资源理论 |
二、医院人才发展相关的政策依据 |
(一)我国人才观的发展与变迁 |
(二)我国医疗人才的政策支持 |
三、国内其他省市的经验 |
(一)全科医生培养的经验借鉴 |
(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三)人才管理制度改革的有益经验 |
第三章 广东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发展现状 |
一、全省医疗机构及人才现状 |
二、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发展现状 |
(一)全省县级公立医院分布情况 |
(二)全省县级公立医院人才现状 |
三、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发展情况调查 |
(一)基本信息描述 |
(二)满意度调查结果 |
(三)其他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广东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广东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 |
(一)人才队伍结构失衡 |
(二)人才增长动力不足 |
(三)“空编”与“缺编”并存 |
(四)工作环境条件不佳 |
(五)医生培训体系有待完善 |
二、基于案例调查的个性问题探讨 |
(一)案例选择 |
(二)个案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
三、医院人才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地域性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
(二)体制机制障碍 |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
(四)原有管理体制等因素影响 |
(五)个体因素影响 |
第五章 促进广东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发展思路对策 |
一、基本原则 |
(一)整体性原则 |
(二)公开性原则 |
(三)持续性原则 |
(四)人本原则 |
二、具体举措 |
(一)制定符合实际的医疗人才引进规划 |
(二)完善各类医疗人才培养方式和方法 |
(三)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的人才待遇水平 |
(四)优化县级公立医院的人才管理方式 |
(五)建立灵活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基层医院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2]我国全科医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郭远美,贾雪梅,朱俊勇,雷宏博,李源,董卫国.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0(09)
- [3]重庆市基层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铜梁区为例[D]. 童莉.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4]我国县级医院临床诊疗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基于Second Opinion的理论和实践[D]. 王晴.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5]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基于专科联盟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研究[D]. 董敏.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6]新医改背景下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以福建省闽侯县为例[D]. 吴家煌.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7]健康中国背景下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 汤晓.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8]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某医院为例[D]. 戴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J].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继续医学教育, 2019(12)
- [10]广东地方政府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发展的对策研究[D]. 林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