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过市场机制改善和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梅是菲[1](2020)在《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杨德广是我国着名高等教育学者,至今出版专着40余部,发表论文600余篇,先后承担1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有2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有3项获全国第一、二、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一等奖、二等奖,2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三等奖,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提供了许多可贵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他思想开放,学术眼光敏锐,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许多重大的高等教育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杨德广从教以来,一直与时俱进地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问题,很多观点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杨德广用他校长、教师与学者的多重身份,以其前瞻性和开创性的高等教育理念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研究通过查阅、梳理大量文献以及对杨德广本人进行深入访谈的方式,分析了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产生的背景;阐释了杨德广有关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主要观点;凝练出杨德广在改革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可以借鉴的启示。本研究认为:杨德广在人生成长阶段经历了苦难的岁月,在磨练中发愤图强,锻炼了坚韧的品质,为他之后在倡导改革时那种逆流而上、不畏阻力的精神提供了心灵上的支撑。通过杨德广的工作经历以及他的研究脉络来看,他的研究领域和时任工作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往往理论研究的主题来源于工作实践,又回归到实践以解决问题。成长、工作经历、一些教育家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变化,都是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产生的背景因素。杨德广认为高等教育要主动去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他研究与实践的出发点都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中,那些过时的、陈旧的管理政策、方法,该朝着怎样的目标去改革,以解决目前产生的问题,以达到高等教育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目的。本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分析探索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理念与实践。第一部分聚焦杨德广宏观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及实践,主要涉及他对于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市场的改革理念。在办学体制方面,杨德广提出多元化办学的主张,并且强调一定要通过各渠道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高等教育市场理念上杨德广主张高校要走进市场,这是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部分研究杨德广有关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学生工作管理以及后勤管理方面的改革理念与具体实践。在内部管理体制方面,杨德广的主要理念包括校长要树立服务意识,要能够调动整个管理层的积极性,要运用管理学知识来管理学校,要坚持民主等;在教学管理方面杨德广强调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因材施教等理念,并且在实际管理中采取“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改革实践;在人事管理方面,杨德广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考核机制,致力于提高教师地位,同时也强调高校教师的来源需要多样化;在学生工作管理方面,杨德广秉持“德育为先”的德育观,并且他也是最早一批提倡毕业生分配需要改革的学者之一;在后勤管理方面,杨德广最主要的观点就是高校后勤必须要社会化,同时他还非常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总结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和实践,可以发现其理念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先导性和适用性的特点。并且杨德广勇于面对质疑和压力的魄力、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思维模式、扎实的学术功底、提倡吸收国外先进观点的开放性理念,都是一名管理者和改革者所应该具备的重要人格特性,对所有管理者和改革者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李宁[2](2019)在《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研究 ——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文中认为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维护者,属于基层社会精英。长期以来广大乡村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较大,生活待遇较低,乡村教师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那些在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更处在社会的边缘地带,整体生活状况及生存处境堪忧。如何切实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教不好、留不住”的现实问题,缩小城乡间师资差距,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需要政府从政策层面加以支持和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教师社会地位逐渐恢复,中央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以改善乡村师资状况,有关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的规定和要求也散见在这些政策文本中。2015年6月《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出台,该计划曾多次提到要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让更多乡村教师看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乡村教师的关怀以及对乡村教育的高度重视。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系列政策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政策本身是否存在不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又能否有效落实,依然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基于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审思以及对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本研究将聚焦点定位在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本身。试图通过研究探讨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政策文本包含哪些内容?使用了哪些政策工具?政策执行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实现政策预期目标?如何有效地推动政策执行?要想将政策理想转变为政策现实,实现政策目标的要求,就必须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政策工具。研究政策工具是为了帮助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工具以解决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问题。尽管一直以来人们较多地将政策工具研究聚焦在政策执行阶段,但事实上政策本身就是一种决策的手段。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行性也将直接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是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进行系统分析。在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被高度关注且现行政策目标尚未完全实现的背景下,适时运用政府可以选择的政策工具来识别、分析和研究政策,进而对其进行恰当的选择、匹配及组合,能够切实提高政府教育治理的实效,加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因此,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为从研究主题入手,基于对政策发展历程梳理的事实分析和政策工具分类的理论分析,对当前我国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内容及执行情况进行文本分析和实证分析,对其问题诱因进行因果分析,在借鉴国外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进行改进策略分析。澄清及确认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政策价值分析的重要环节。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政策层面上来看,关键之处在于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善乡村教师生活困境、激发乡村教师工作热情以及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诚然,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及其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具有周期性的。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也是在经历了一定政策周期后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政策系统。本研究对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住房保障、社会保险以及医疗保障待遇内容,分别从国家政策的宏观要求和地方政策的配套衔接两个方面进行了历史梳理及分析。如何切实提升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水平,激励其更好的从事乡村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以及如何有效执行政策。本研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文本及其政策执行现状进行分析。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政策工具概念的具体表述有所不同,但大家在对工具分类的认识上还是比较一致的。相比较而言,麦克唐纳尔的政策工具分类属性特点更为鲜明,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因此,本研究主要运用麦克唐纳尔的政策工具分类对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对当前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文本工具选择情况进行分析,建立了生活待遇政策内容与政策工具的二维结构分析框架,发现当前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文本工具选择和使用特点主要表现为倾向于政策的行政命令,侧重于多重路径的教育投入,着眼于政策工具的短期效益以及依赖于系统内部资源调配。其次对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合量化和质化研究结果分析政策执行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乡村教师工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住房保障得到改善,医疗保障取得进展,社会保险进一步规范,生活补助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乡村教师整体职业期待正在提升。在正视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意识到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从政策工具视角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命令性工具受到阻碍,报酬性工具作用有限,权威重组性工具形式单一,职能拓展性工具易被忽视,劝告性工具执行力度不足等。对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究其原因,既有内部因素的直接性影响,又有外部环境的综合性影响。深入剖析后,不难发现政策工具差异性与工具选择复杂性、政府资源有限性与政策对象需要无限性、对组织的权威性期待与低效性现实、政策环境良性需求与现实偏差性影响之间还存在着矛盾冲突,进而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发展中,各国都非常重视乡村教育的发展,均将其作为本国政府决策的重要领域。国外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及其保障制度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本研究在借鉴国外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教育实际提出适合于本土的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策略。从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全过程进行系统阐释,分别从政策目标与工具选择、生活待遇与保障机制、责任意识与权力配置、政策宣传与环境创设、多中心治理与增强职业吸引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孙勇凯[3](2019)在《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以西安市某大学教职工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老龄化和城镇化叠加发展背景下,推进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对提升老年人居住品质意义重大。然而实践中由于住户间利益诉求差异,部分住户加装电梯合作意愿低,甚至某些住户强烈阻挠,而加装电梯又是涉及全楼栋住户的大事,只要有一位住户以利益受损等原因不愿参与合作,则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将很难进行。为协调住户关系,促使合作意愿达成,本文对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中住户合作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相关理论基础构建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从社区、住宅、住户等方面明确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的前提条件,参考相关理论基础,结合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项目的特殊性,从住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居住特征、居住社区满意度、住户对住宅加装电梯的认知及对住宅加装电梯方案的态度等方面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模型,并通过文献分析,初步选取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影响因素。(2)通过实证研究挖掘显着影响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的因素,并考察各因素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以西安市某大学教职工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广义定序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调研数据分别进行全样本回归分析和分楼层回归分析,从而找到具有显着性的影响因素。最终回归结果表明住户加装电梯合作意愿受个人及家庭特征、居住特征、居住社区满意度、加装电梯认知和态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且楼层不同住户加装电梯意愿影响因素不同。(3)依据住户合作意愿影响因素,设计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提升对策,并提出西安市某大学教职工社区加装电梯项目实施建议。参考前文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外部环境激励、内部环境影响、加装电梯方案优化”的合作意愿提升对策,从而营造良好的加装电梯环境,增大项目成功实施的可能性。最后针对西安市某大学教职工社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从实施主体、资金筹集、协商机制、住户费用分摊与补偿方式、电梯类型、加建方式、维护费用出资方式等方面提出加装电梯项目实施的建议。
凡贺霞[4](2018)在《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A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我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财政部拨款的公共事业单位。学校在发展教育和科研的同时,还要为师生提供日常优质的服务。其中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职工的生活和工作。而当前,高校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颇多,房屋管理部门提供的服务从质量上和效率上均无法满足住户的需求,房管部门压力过大、任务繁重,急需探索新的模式来解决所面对的问题。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外包可以提升管理服务效率和质量,节约管理成本,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在我国,公共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有非常相似之处,本文参照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流程,选取A大学为例,探讨高等教育类事业单位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机制。研究方法运用案例分析法、观察法,从参与主体角色定位、外包商的选择、购买方监督与评估、公共服务外包风险四个方面对高校房屋管理服务外包进行探索,提升服务效率和后勤保障能力,同时为其他高校提供经验,达到为教职工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
李丽红[5](2018)在《空间生产视角下高校单位社区居住融合模式研究 ——以武汉大学珞珈山教职工居住区为例》文中认为居住空间作为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统一体,反映着居住人群的收入差距和阶层差异。当前我国社会分层和居住分异日趋严重,居住融合的探索可以适当消解空间歧视,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彰显公平公正和资源均衡,以居住融合为导向的社区规划设计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视角,以“武汉大学珞珈山教职工居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掘出现今高校单位社区呈现出阶层多样、功能混合、居住形态多元化和社区开放等特征,在居住融合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最有可能实现空间正义。本文分为六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针对高校单位社区居住融合这一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意义。第二章从相关概念界定、理论研究及其国内外实践案例来探索城市社区的居住融合。第三章主要介绍中国高校单位社区的住房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武汉大学珞珈山教职工居住区的发展阶段。第四章作为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分析武汉大学珞珈山教职工居住区的居住融合现象与特征,属于实证研究。基于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提出的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视角,主要从阶层分布与空间关系、设计原则、居民日常体验等层面分析武汉大学珞珈山教职工居住区所呈现的居住融合特征和优势,指出其具有居住人群阶层多元化、群体差异程度较小、居民日常体验较好、邻里交往融洽和社区开放等多种特征。第五章主要是探索归纳高校单位社区的居住融合模式,属于应用研究。基于对武汉大学珞珈山教职工居住区的实证研究,针对多元化人群、居住需求、邻里交往、社区开放程度等方面,提出了以居住融合为导向的社区规划设计模式,即多种居住形态、多样化混合功能、多层次开放空间,促进高校单位社区物质空间和意识形态的融合。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归纳论文的主要结论以及不足与展望,为之后的社区规划设计或更新提供参考。
费武斌[6](2017)在《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方案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LG大学在教职工住房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问题,如:房源缺口较大、教职工住房条件亟待改善、房源外租现象普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各方矛盾日益加剧。同时,随着LG大学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以及科研人才的广泛吸纳,教职工队伍不断扩充,这对原本就非常紧张的教职工住房提出了更多的挑战。LG大学教职工的住房保障问题,是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完善学校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是LG大学需要着重考虑和改进的方向。论文对高校单位社区管理相关理论和现代化的住房管理经验等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LG大学目前教职工住房管理中所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及原因,为此利用先进的高校住房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对其进行改进,逐一解决学校教职工住房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第一,单位住房管理权责不清,LG大学负责住房管理的房管科职责重复、工作效率低,学校需要重新规划房管科职能结构;第二,教职工住房分配制度不平衡,在住房分配时会引致矛盾,学校需要重新设计住房分配积分;第三,住房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学校需要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到住房管理中,提升住房管理效率;第四,教职工住房供不应求,房源呈现紧张化态势,学校需要进一步的扩展房源筹集渠道来缓解这一问题;第五,教职工周转房效用难发挥,学校需要健全周转房管理制度,来实现周转房的真正效用;第六,家属住宅外租现象普遍,为遏制这一现象,学校必须完善住房退出机制。在对LG大学目前教职工住房管理中所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的分析和改进方案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坚持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方向不动摇、深化以人为本的住房管理理念、深化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高度信息化建设实施保障、改善引进人才和青年教师住房环境、加快教职工过渡周转房流转、国家住房导向政策的合理利用、开通特殊群体用房需求的解决通道、完善校内住宅流转办法等。
戴庆峰[7](2016)在《淮安地区高等院校教职工住房保障建设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住房的市场化、社会化,城镇居民绝大多数通过购买商品房解决住房需求。但是,伴随着住房的商品化,我国商品房价格节节攀高,一些城市普通居民已很难有能力购买商品房。为了让高等院校教职工安心做好教学、管理、服务工作,让他们“居者有其屋”,为地方政府各项事业发展建言献策,高等院校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强高等院校教职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住房保障理论有着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主张国家应该通过一定的住房保障制度、政策来保障中低收入、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最基本住房需求。文章较为系统的阐述了住房过滤理论、住房保障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分析了这些理论对我国住房保障工作的启示。国际上,许多国家、地区具有系统、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和做法。英国有着完善的住房保障方面的法律体系,政府在住房保障实施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美国以财税、信贷及金融为主要手段,从供给和需求分别实施不同的政策,一方面鼓励企业参与公共住房建设,一方面通过住房券的发放使得许多低收入家庭可以更加灵活的解决住房问题;新加坡则是由政府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通过建造公房和中央公积金制度解决了大多数家庭的住房问题;香港通过建造公屋和严格的轮候配屋制度,保障了一半左右的居民居住需求。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这些国家、地区的主要做法对我国住房保障工作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淮安地区保障房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淮安地区高等院校教职工住房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从2011年至现在,本人至始至终参与着淮师·文华苑小区的开发建设,在项目选址、土地竞拍、规划设计、施工招标、成本核算、住房分配、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承担管理工作。实践证明,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向地方政府争取政策支持,通过带条件的定向出售(只能面向教职工家庭销售并限定出售价格)等限制措施,以老校区置换等方式以较低价格获得商业性质的建设用地,由高等院校成立开发公司进行商业化运作,为高等院校教职工提供完全产权性质的保障性住房,切实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周容[8](2015)在《基于公租房制度的高校教师公寓管理研究 ——以A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高校每年都要引进大量的新进人员以补充教职工队伍。这些新进教职工大都来自外地,因此在本地大多无住房。由于这些教职工大都刚刚完成学业,经济上并无多少积蓄,同时,由于他们工作时间不长,并且大都工作在一线,服务在基层,所以也很难拿到科研项目,导致收入普遍不高。因此,他们短时间之内,很难通过购买商品房来解决自己的住房需求,同时由于收入有限,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也无力承担市场的租金价格。于是,高校教师公寓便应运而生了,它保障了高校新进青年教职工过渡性的住房需求,因此,事实上它也成为了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一部分,并最终服务于高校青年教职工,使他们可以更好地投身于教学和科研,为进一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高校教师公寓,是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到新进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在保障新进教职工住房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管理中,也遇到了房源供给不平衡、保障对象和范围存在不公平、退出机制失灵等问题,能否真正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事关新进教职工在过渡阶段的住房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满足。本文便是在此背景下展开讨论的,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公租房制度及其定位、公租房制度的理论依据,然后从高校教师公寓的含义、性质特征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入手,得出高校教师公寓具有公租房性质特征,是公租房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再对A大学教师公寓基本情况及供求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得出了A大学教师公寓的房源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均衡,进而从房源供给、准入机制、退出机制等几个方面指出了当前高校教师公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最后,基于公租房制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完善高校教师公寓管理的对策,具体包括:建立公平合理的准入机制、提高管理主体履责和服务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租金设置市场化、保障教师公寓管理制度有效执行。
朱文珺[9](2014)在《高等院校周转房管理模式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8年我国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国家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停止实物分房,高等院校周转房制度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为新进校教职工提供过渡性的居住之所。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周转房在各高校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稳定教师队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有益的尝试。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走高,高校教师周转房缓解教师住房压力的作用更加凸显,与此同时也在管理中出现了房源缺口急增、制度执行力低下、程序有失严谨、监管不够到位、良性流动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优化完善高校周转房管理模式,恰到好处地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健康良性发展。本文所论述的高校教师周转房管理模式的设计与研究包括研究的背景和动机;高校周转房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史;国内高校周转房管理现状及分析;高校周转房管理模式的优化设计和成果评价;结论与展望。本文立足于高校教师周转房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在对国内多所高校周转房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直击周转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找准周转房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成因,从周转房房源的开拓与利用、规范周转房申请准入程序、健全周转房退出机制、完善周转房使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周转房信息管理系统、营造良好的周转房租住氛围等六个方面,系统地对高校教师周转房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设计后的周转房管理模式进行了效果预期和展望,进一步提高周转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水平,实现高校周转房良性流转的运行状况,为高校师资人才队伍的稳定以及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和支持作用。
刘靖轩[10](2013)在《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策略研究 ——以西安理工大学家属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城市发展及住宅建设深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发展方针的影响,福利住房体制成为住宅建设和分配的核心制度。各单位通过包揽式做法,对职工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采取单位内部解决的方式,这种“大单位、小社会”的局面造就了我国特有的一种居住模式——单位社区。其中,高校单位社区体现为随高校而建的教职工生活区,其拥有特殊的居住主体和人文环境特质。然而,改革开放之后高校蓬勃发展,尤其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推进,教职工队伍的壮大直接引发高校住房供需的紧张化,同时“新校区建设、多校区并存”的发展模式使得原有的“职住相邻”布局模式被打破。并且,随着居住水平的提高、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商品住房的冲击,早期建成的教职工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居住需求。因而,新进教职工的住房需求和现有居住环境的改善需求并存而至,成为高校教职工居住的首要问题。高校单位社区的更新发展作为内涵式的解决途径,是缓解教职工居住问题、兼顾居住主体差异性、延续社区历史文脉及提高教职工居住品质的重要方式,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因而,本文以高校单位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发展背景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社区相关理论与实践状况进行综述,以总结社区方面的研究动态,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基础;其次,在对西安市部分高校单位社区调研的基础上,对其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针对高校单位社区现状及既有改造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并从多方面分析高校单位社区的特殊性;再次,对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的动力因素与指导原则进行阐述,并初步提出相应的更新发展策略;最后,笔者以西安理工大学家属区的更新规划方案作为实例研究的主体,对更新发展策略进行具体、直观的梳理,并得出论文的主要结论,以期探讨适宜高校单位社区的更新发展策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基础。
二、通过市场机制改善和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过市场机制改善和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研究 |
(二)杨德广高等教育理念和管理实践的研究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
二、访谈设计 |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产生的背景 |
一、杨德广生平经历对其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影响 |
(一)杨德广的学生时代 |
(二)杨德广的工作阶段 |
二、国内外教育家的影响 |
第四章 杨德广宏观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 |
一、办学体制改革理念 |
(一)建立一主多元所有制的改革理念 |
(二)国家调控、高校自主、市场引导的领导体制改革理念 |
二、高等教育市场理念 |
第五章 杨德广高等学校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 |
一、高校内部体制管理理念 |
(一)职权观念 |
1.校长在党委领导下工作 |
2.校长要树立服务观念 |
3.校长要充分调动整个管理层的积极性 |
(二)科学管理观念 |
1.管理学校需要运用管理学知识 |
2.决策要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
3.管理者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
(三)管理者素质观 |
1.有能力、精力、魄力、效力 |
2.关注小事细节 |
3.眼光好、视野高 |
二、高校教学管理理念 |
(一)建立奖学金制,激发学生积极性 |
(二)我国的学分制需要有中国特色 |
(三)奖励与淘汰并存的学籍管理理念 |
(四)高等学校整体教育理念 |
1.素质教育 |
2.创新教育 |
3.充实教育 |
4.因材施教 |
(五)根据时代发展更新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 |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校教学改革 |
三、高校人事管理理念 |
(一)促进师资流动,加强教师考核 |
(二)重视教师发展,不滥用人才 |
(三)提高教师地位,尊重、激励教师 |
(四)打破“近亲繁殖”,确保教师来源多样化 |
四、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理念 |
(一)高校德育观 |
1.从“三育并举”到“德育为先” |
2.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二)学以致用、优才优用的高校毕业生分配改革理念 |
五、高校后勤管理理念 |
(一)高校后勤必须社会化 |
(二)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
第六章 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的总结 |
一、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的特点 |
二、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的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研究 ——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历史发展 |
(二)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政策工具研究综述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三、核心概念 |
(一)乡村教师 |
(二)生活待遇 |
(三)政策工具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本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系统分析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 |
(二)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目标及体系 |
一、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目标 |
(一)改善乡村教师生活困境 |
(二)激发乡村教师工作热情 |
(三)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
二、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体系 |
(一)生活补助政策体系 |
(二)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
(三)社会保险政策体系 |
(四)医疗保障政策体系 |
第二章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工具选择及使用 |
一、政策工具的分类及选择 |
二、麦克唐纳尔政策工具分类及其解析 |
(一)命令性工具 |
(二)报酬性工具 |
(三)职能拓展性工具 |
(四)权威重组性工具 |
(五)劝告性工具 |
三、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工具选择偏向 |
(一)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文本的选定 |
(二)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二维分析框架 |
(三)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工具编码及分析 |
四、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工具使用特点 |
(一)倾向于政府的行政命令 |
(二)侧重于多重路径的教育投入 |
(三)着眼于政策工具的短期效益 |
(四)依赖于系统内部资源调配 |
第三章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成效及问题 |
一、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调查样本选择 |
二、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的成效 |
(一)乡村教师工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
(二)乡村教师住房保障得到改善 |
(三)乡村教师医疗保障取得进展 |
(四)乡村教师社会保险进一步规范 |
(五)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范围不断扩大 |
(六)乡村教师整体职业期待正在提升 |
三、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的现存问题 |
(一)命令性工具在政策执行中权威受阻 |
(二)报酬性工具在政策执行中作用有限 |
(三)权威重组性工具在政策执行中形式单一 |
(四)职能拓展性工具在政策执行中易被忽视 |
(五)劝告性工具在政策执行中力度不足 |
(六)对政策执行的总体评价 |
第四章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政策工具差异性与工具选择复杂性的冲突 |
(一)对政策工具属性的认识存在现实偏差 |
(二)难以规避政策利益相关者主观选择的倾向性 |
二、政府资源有限性与政策对象需要无限性的冲突 |
(一)乡村教师住房保障供给不足 |
(二)乡村教师社会保险意识不强 |
三、对组织的权威性期待与低效性现实的冲突 |
(一)中央政府责任划分不到位 |
(二)地方政府执行力度不够 |
(三)学校参与动力不足 |
四、政策环境良性需求与现实偏差性影响的冲突 |
(一)政策执行环境良性互动不足 |
(二)政策信息传递时效性不强 |
第五章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的改进建议 |
一、他山之石,借鉴国际共识 |
(一)国外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特点 |
(二)国外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对我国的启示 |
二、明确政策目标,科学选择政策工具 |
(一)准确把握政策问题的实质 |
(二)全面分析政策工具的影响因素 |
(三)注重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 |
三、提高生活待遇,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一)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 |
(二)改革乡村教师住房保障制度 |
(三)规范乡村教师社会保险制度 |
(四)健全乡村教师医疗保障制度 |
四、增强责任意识,均衡配置组织权力 |
(一)以责任上移凸显中央政府的领导力 |
(二)以责任分担增强地方政府的执行力 |
(三)以责任下移提升学校自身的行动力 |
五、注重政策宣传,创设良性政策信息舆论环境 |
(一)确保公正以增强政策信息的透明度 |
(二)规范引导以创设良性的政策舆论环境 |
六、倡导多中心治理,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
(一)注重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
(二)强化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动态监管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情况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2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情况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3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情况访谈提纲(学校领导) |
附录4 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情况访谈提纲(教育部门主管领导)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以西安市某大学教职工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两化叠加”发展,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需求量大 |
1.1.2 部分住户合作意愿低,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推进缓慢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2.概念界定、发展现状与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老旧小区、老旧小区改造 |
2.1.2 老旧多层住宅、既有多层住宅 |
2.1.3 住户意愿、住户合作意愿 |
2.2 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发展现状 |
2.2.1 我国老旧多层住宅及其加装电梯现状 |
2.2.2 西安市某大学教职工社区加装电梯现状 |
2.3 研究的相关理论 |
2.3.1 有机更新理论 |
2.3.2 公共产品理论 |
2.3.3 集体行动理论 |
2.3.4 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 |
3.1 理论框架构建的前提条件和原则 |
3.1.1 理论框架构建的前提条件 |
3.1.2 理论框架构建的原则 |
3.2 住户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基础 |
3.3 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框架 |
3.4 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影响因素构成分析 |
3.4.1 个人特征 |
3.4.2 家庭特征 |
3.4.3 居住特征 |
3.4.4 居住社区满意度 |
3.4.5 住户对住宅加装电梯的认知 |
3.4.6 住户对住宅加装电梯方案的态度 |
3.5 本章小结 |
4 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1 问卷设计与内容 |
4.1.2 数据收集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统计分析 |
4.2.2 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
4.3 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回归分析 |
4.3.1 模型构建 |
4.3.2 自变量选取 |
4.3.3 全样本回归分析 |
4.3.4 分楼层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提升的对策建议 |
5.1 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提升对策 |
5.1.1 外部环境激励 |
5.1.2 内部环境影响 |
5.1.3 加装电梯方案优化 |
5.2 西安市某大学教职工社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实施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论文中相关表格 |
附录 B 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4)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公共服务外包要素 |
(二) 高校服务外包研究 |
(三) 文献研究简要评述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一) 技术路线 |
(二)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阐述及高校服务外包内涵 |
一、相关概念阐述 |
(一) 公共服务 |
(二) 外包 |
(三) 公共服务外包 |
(四) 新公共服务 |
二、高校服务外包内涵 |
(一) 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外包 |
(二) 高校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 |
第三章 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概况 |
(一) A大学教职工住宅性质分类 |
(二) 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现状 |
(三) 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流程 |
二、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 管理部门层面 |
(二) 服务对象层面 |
(三) 服务内容层面 |
第四章 建立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机制 |
一、建立外包机制遵循的原则 |
(一) 服务外包决策要坚持有依有据原则 |
(二) 服务外包准入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
(三) 服务外包合同要坚持严谨完善原则 |
(四) 服务外包监督评估要坚持科学原则 |
(五) 服务外包风险要坚持合理防范原则 |
(六) 服务外包意识要坚持逐渐加强原则 |
二、建立外包机制的要素 |
(一) 服务外包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 |
(二) 服务外包商的选择 |
(三) 购买主体监督与评估 |
(四) 公共服务外包风险 |
三、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机制流程 |
四、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机制优势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空间生产视角下高校单位社区居住融合模式研究 ——以武汉大学珞珈山教职工居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既往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理论背景:亨利·列斐伏尔和空间生产 |
1.4.1 社会空间 |
1.4.2 日常生活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难点 |
1.5.3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城市社区居住融合理论及其实践 |
2.1 城市社区居住融合理论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居住融合理论 |
2.2 城市社区居住融合实践 |
2.2.1 公租房布局在中高收入商品住宅社区中 |
2.2.2 低收入与中高收入商品住宅混合开发 |
2.2.3 公租、低收入与中高收入商品住宅并存 |
2.2.4 公租房与商品房毗邻,但公共空间共享 |
第三章 高校单位社区发展历程 |
3.1 中国高校单位社区住房发展历程 |
3.1.1 低标准保障型福利住房阶段(1949-1978年) |
3.1.2 改善型福利住房阶段(1979-1998年) |
3.1.3 不完全市场化阶段(1998-至今) |
3.2 高校单位社区的共同特征 |
3.3 武汉大学珞珈山教职工居住区的发展 |
3.3.1 初建阶段(1933-1979年) |
3.3.2 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0年) |
3.3.3 渐进式更新阶段(2000-至今) |
第四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武汉大学珞珈山教职工居住区的居住融合分析 |
4.1 社会空间理论下的居住融合分析方法 |
4.2 感知空间——阶层分布与空间关系 |
4.2.1 住宅建筑 |
4.2.2 公共建筑 |
4.2.3 基础设施 |
4.2.4 景观绿化 |
4.2.5 道路交通 |
4.3 构想空间——设计原则 |
4.3.1 学校主导 |
4.3.2 政府调控 |
4.3.3 市场化影响 |
4.3.4 居民参与 |
4.4 生活空间——居民日常体验 |
4.4.1 文学空间 |
4.4.2 日常生活场景 |
4.4.3 居民主观感受 |
4.5 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单位社区居住融合模式 |
5.1 多种居住形态 |
5.1.1 多样化户型 |
5.1.2 多种产权结构 |
5.2 多样化混合功能 |
5.2.1 商业设施 |
5.2.2 教育设施 |
5.2.3 一站式服务设施 |
5.3 多层次开放设施 |
5.3.1 完全对城市开放 |
5.3.2 完全对社区居民开放 |
5.3.3 部分对社区居民开放 |
5.3.4 只对高校教职工开放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表索引 |
图索引 |
附: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方案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高校住房相关概念综述 |
2.1.1 单位社区 |
2.1.2 高校单位社区与高校住房 |
2.1.3 高校单位社区特点与高校住房发展目标 |
2.2 高校住房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平分配理论 |
2.2.2 社会分层理论 |
2.2.3 住房过滤理论 |
2.3 高校教职工住房管理基本制度 |
2.3.1 高校教职工住房制度的改革 |
2.3.2 保障性住房管理经验借鉴 |
3 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LG大学概况 |
3.2 LG大学教职工住房现状分析 |
3.3 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单位住房管理权责不清 |
3.3.2 教职工住房分配制度的不平衡 |
3.3.3 住房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
3.3.4 教职工住房供需紧张 |
3.3.5 教职工周转房效用难发挥 |
3.3.6 教职工住房外租现象普遍 |
3.4 小结 |
4 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方案 |
4.1 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思路 |
4.2 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方案 |
4.2.1 住房管理职能转变 |
4.2.2 住房分配制度平衡设计 |
4.2.3 住房管理信息化建设 |
4.2.4 扩展房源筹集渠道 |
4.2.5 健全周转房管理制度 |
4.2.6 住房退出机制的完善 |
4.3 小结 |
5 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思想转变上保障 |
5.1.1 坚持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方向不动摇 |
5.1.2 深化以人为本的住房管理理念 |
5.1.3 深化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 |
5.2 资源最优化上保障 |
5.2.1 高度信息化建设实施保障 |
5.2.2 改善引进人才和青年教师住房环境 |
5.2.3 加快教职工过渡周转房流转 |
5.3 创新机制上保障 |
5.3.1 国家住房导向政策的合理利用 |
5.3.2 开通特殊群体用房需求的解决通道 |
5.3.3 完善校内住宅流转办法 |
6 结论 |
6.1 主要观点 |
6.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7)淮安地区高等院校教职工住房保障建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保障性住房的相关理论阐释及其实施 |
2.1 住房过滤理论 |
2.2 社会保障理论 |
2.3 公共产品理论 |
第三章 主要发达国家、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成功经验及启示 |
3.1 英国住房保障体系 |
3.2 美国住房保障体系 |
3.3 新加坡住房保障体系 |
3.4 香港住房保障体系 |
第四章 淮安地区高等院校教职工住房存在的问题 |
4.1 淮安地区住房保障发展历程与现状 |
4.2 高等院校教职工住房存在的问题 |
4.3 淮安地区高等院校教职工住房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4 淮安地区高等院校教职工保障性住房解决思路 |
第五章 淮安地区高等院校教职工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管理 |
5.1 项目选址 |
5.2 规划设计 |
5.3 住房的准入与分配 |
5.4 工程项目管理 |
第六章 案例分析:淮师·文华苑住宅小区开发建设 |
6.1 淮师·文华苑住宅小区的开发前期工作 |
6.2 淮师·文华苑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模式 |
6.3 淮师·文华苑住宅小区的建设意义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公租房制度的高校教师公寓管理研究 ——以A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教师公寓公租房性质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公租房制度及其定位 |
一、公租房的功能与特征 |
二、公租房管理及其内容 |
第二节 公租房制度的理论依据 |
一、供求均衡理论 |
二、公平分配理论 |
三、资源有限与配置效率理论 |
第三节 高校教师公寓的含义与性质特点 |
一、高校教师公寓的含义 |
二、高校教师公寓的性质特征 |
第三章 A大学教师公寓基本情况及供求现状 |
第一节 A大学教师公寓基本情况 |
一、A大学教师公寓建立的背景 |
二、A大学教师公寓基本情况 |
第二节 A大学教师公寓供求现状 |
第四章 A大学教师公寓管理现状分析 |
第一节 A大学教师公寓管理的基本状况 |
第二节 A大学教师公寓管理机制 |
一、管理主体 |
二、准入机制 |
三、租赁期限和退出机制 |
四、租金设置 |
第三节 A大学教师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公寓准入公平性不足 |
二、房源的盘活效率不高 |
三、公寓退出机制失灵 |
第四节 A大学教师公寓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完善 |
二、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
三、管理主体履责和服务积极性不高 |
四、租金设定不合理 |
第五章 基于公租房制度的完善A大学教师公寓管理的对策探讨 |
第一节 完善A大学教师公寓管理的对策 |
一、建立公平合理的准入机制 |
二、提高管理主体履责和服务的积极性 |
三、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 |
四、租金设置市场化 |
五、保障教师公寓管理制度有效执行 |
第二节 保障制度实施的外部条件 |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二、切实提高高校青年教职工收入水平 |
三、强化地方住房保障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高等院校周转房管理模式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本文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校周转房管理理论依据 |
2.1 高校周转房的概念和特征 |
2.1.1 高等院校周转房的概念 |
2.1.2 高校周转房的特征 |
2.1.3 相关概念辨析 |
2.2 我国高校周转房发展历史 |
2.2.1 住房制度改革前住房供应状况 |
2.2.2 住房制度改革后周转房的产生与管理情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周转房管理模式评价 |
3.1 我国高校周转房管理体系 |
3.1.1 高校周转房管理模式 |
3.1.2 国内其他高校周转房管理现状 |
3.2 我国高校周转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2.1 房源缺口数量急增 |
3.2.2 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低下 |
3.2.3 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完善 |
3.2.4 监督管理不够到位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周转房管理模式的优化设计 |
4.1 高校周转房的建设和开发 |
4.1.1 投资建设、购买或租赁周转房 |
4.1.2 盘活校内有效资源 |
4.1.3 积极申请将高校教职工纳入国家保障房体系 |
4.2 规范高校周转房的准入机制 |
4.2.1 周转房的准入对象界定 |
4.2.2 周转房申请对象的准入公示 |
4.2.3 设立科学合理的周转房申请程序 |
4.3 健全高校周转房的退出机制 |
4.3.1 建立租补分离的动态租金调整机制 |
4.3.2 严格执行违规行为的退出程序 |
4.3.3 实行灵活的补贴发放机制 |
4.4 完善周转房使用监督机制 |
4.4.1 建立周转房监督管理委员会 |
4.4.2 成立群众监督小组 |
4.4.3 设立周转房门禁系统 |
4.4.4 利用行政手段加强监督力度 |
4.5 建立健全高校周转房信息管理系统 |
4.5.1 信息系统建立的原则和目标 |
4.5.2 基本操作模块 |
4.5.3 查询分析模块 |
4.5.4 电子地图模块 |
4.5.5 维修管理模块 |
4.6 营造良好的周转房租住氛围 |
4.7 高校周转房管理模式优化的预期效果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策略研究 ——以西安理工大学家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社区 |
1.2.2 单位社区 |
1.2.3 高校单位社区 |
1.2.4 更新发展 |
1.3 高校单位社区的历史发展与特征 |
1.3.1 高校单位社区的历史发展 |
1.3.2 高校住房的相关政策及标准 |
1.3.3 高校单位社区的特征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论文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社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国外社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1 相关理论研究 |
2.1.2 相关实践综述 |
2.2 国内社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
2.2.1 相关理论研究 |
2.2.2 相关实践综述 |
2.3 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1 理论基础 |
2.3.2 更新发展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发展与住房制度变革下高校单位社区的新问题 |
3.1 高校发展与住房制度的变革 |
3.1.1 高校的发展历程 |
3.1.2 住房制度的变革 |
3.2 高校发展及住房制度变革对高校单位社区的影响 |
3.2.1 高校的发展对高校单位社区的影响 |
3.2.2 住房制度的变革对高校单位社区的影响 |
3.3 高校单位社区的新问题 |
3.3.1 高校的发展与老校区用地的局限性引发住房供需紧张化 |
3.3.2 高校解决教职工居住问题的现有方式 |
3.3.3 高校单位社区更新的必然性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校单位社区现状及更新方式的分析 |
4.1 高校单位社区的居住环境现状分析 |
4.1.1 西安市高校单位社区的基本概述 |
4.1.2 社会环境现状 |
4.1.3 物质环境现状 |
4.1.4 管理方式 |
4.2 对高校单位社区更新改造方式的分析与评价 |
4.2.1 现有更新改造方式概述 |
4.2.2 现有更新改造方式的核心问题 |
4.2.3 对现有更新改造方式的评价——缺乏对居住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更新 |
4.3 高校单位社区的特殊性分析 |
4.3.1 居住主体工作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
4.3.2 良好的职住关系和社区邻里氛围 |
4.3.3 主体单位——高校发展模式的特殊性 |
4.3.4 混合性的功能布局及特殊的居住形态 |
4.3.5 社区人文环境特征凸显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策略分析 |
5.1 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的动力因素 |
5.1.1 社会转型的大背景 |
5.1.2 城市发展的外在动力 |
5.1.3 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
5.1.4 居住主体的需求变化 |
5.2 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的指导原则 |
5.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2 高效集约原则 |
5.2.3 维系社区网络原则 |
5.2.4 居住环境的系统优化原则 |
5.3 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的策略 |
5.3.1 工作交通专线的合理组织 |
5.3.2 社区历史文脉的延续 |
5.3.3 居住规模的适宜把握 |
5.3.4 社区空间布局的优化 |
5.3.5 居住环境的系统更新 |
5.4 本章小结 |
6 更新实例分析——以西安理工大学家属区为例 |
6.1 居住环境现状及评估 |
6.1.1 西安理工大学基本情况 |
6.1.2 居住环境概况 |
6.1.3 现状问题概述 |
6.1.4 更新发展策略 |
6.2 更新改造方案 |
6.2.1 总体功能结构 |
6.2.2 道路交通系统 |
6.2.3 公共服务设施系统 |
6.2.4 绿化景观系统 |
6.2.5 住宅改造 |
6.3 渐进的更新改造方式 |
6.3.1 一期更新改造 |
6.3.2 二期更新改造 |
6.3.3 三期更新改造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调研高校教职工数量及家属区居住状况统计表 |
附录二:调研案例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
附录三: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调查问卷 |
四、通过市场机制改善和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研究[D]. 梅是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政策执行研究 ——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D]. 李宁.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住户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以西安市某大学教职工社区为例[D]. 孙勇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A大学教职工住宅管理服务外包机制研究[D]. 凡贺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空间生产视角下高校单位社区居住融合模式研究 ——以武汉大学珞珈山教职工居住区为例[D]. 李丽红. 武汉大学, 2018(06)
- [6]LG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体系改进方案及对策研究[D]. 费武斌.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7]淮安地区高等院校教职工住房保障建设管理研究[D]. 戴庆峰. 东南大学, 2016(04)
- [8]基于公租房制度的高校教师公寓管理研究 ——以A大学为例[D]. 周容.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8)
- [9]高等院校周转房管理模式的设计与研究[D]. 朱文珺. 天津大学, 2014(05)
- [10]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策略研究 ——以西安理工大学家属区为例[D]. 刘靖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