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烟草行业结构浅析及其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政扬[1](2016)在《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禁烟运动的发展,烟草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国际烟草跨国公司也在努力寻找烟草行业发展的新出路。大部分跨国公司选择多元化投资战略来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已经摸索了许多年,投资了许多行业,但是投资的经济效益却不理想,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因此,研究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战略,可以为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减少投资的盲目性,提高投资效益。另一方面,中国烟草行业作为国有企业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中国烟草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富余资金,不仅可以为这些资金找到投资出路,实现增值,还可以为烟草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烟草行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元化投资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然后,对比分析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现状和国外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现状,发现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外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最后详细介绍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战略的主要内容,将宏观战略发展方向和微观战略实施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提出构造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战略体系。第一部分介绍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背景,包括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是实现中国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是应对国内外挑战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理论文献的评述,了解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在理论上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这和中国烟草行业实际投资效益相吻合。研究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国家来说,可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于烟草行业来说,可以使企业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于社会来说,可以为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的优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福利。第二部分对比分析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现状。首先介绍了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发展历史和投资现状,可以看出中国烟草行业开展多元化投资在不同的时期追求的目标不一样,并且投资的领域不一样,投资的效益也不一样。因此,有必要在盘活存量资产的基础上,提高增量资产的质量,提高整个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收益。介绍国外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现状,分析国际最大的四家烟草公司的多元化投资路径、投资经验、教训,为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提供有意义的参考。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阐述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战略体系。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战略包括战略思路、产业选择战略、管控战略和保障战略。中国烟草行业进行多元化投资,要坚持盘活存量,提升增量相结合;坚持服务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壮大企业实力相结合;坚持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相结合,在服务国民经济的同时,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通过分析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发展历史,结合多元化投资产业选择理论,提出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产业选择原则,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重点分析几个发展前景良好,并且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以及烟草行业长远发展的行业。在此基础上,烟草行业如何才能取得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效率,就需要依托完善的内部管理控制措施。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控制措施,为多元化投资提供技术和组织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解决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保障问题。通过构建完善的多元化投资战略体系,不仅为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提供借鉴和参考,也可以为其他行业多元化投资提供有意义的借鉴。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对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战略系统性研究本文是首例,分析了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多元化投资战略体系,构建了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框架。二是本文利用实际数据,并且结合产业分布与地域分布分析了多元化投资的基本思路。三是本文不仅从宏观层面详细的论证了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发展路径,还从微观层面具体提出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案。四是本文分产业从多个角度对烟草行业的多元化投资方向进行了详细分析,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无法获取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每年的统计数据,不能更加细致的区分不同行业投资收益,使得烟草多元化投资战略缺乏历史数据支撑。二是由于和发达国家的烟草管理制度存在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从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有限,这也可能造成本文的内容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吴芹[2](2016)在《中小财险公司经营状况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以D财险公司浙江分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自1980年恢复保险业务以来,财产险业务取得了飞速发展,保费规模大幅增加,保费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3%。与此同时,财险市场保险主体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15年底,我国财险市场已有中资财险公司51家,外资财险公司22家。近年来,我国保险业迎来发展新机遇。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保险业新“国十条”,将保险业的战略地位提到了历史新高度,给保险业带来重大发展契机。2015年,备受财险业瞩目的商业车险费率改革试点开始,本次费改条款的变革与创新对我国财险公司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财产险市场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大型财险公司与中小型财险公司发展不均衡。传统的“三巨头”公司--中国人民财险公司、平安财险公司和太平洋财险公司不仅在保费规模上占据了整个财险市场保费收入的半壁江山,并且在净利润总额上也远超其他财险公司。2014年底,“三巨头”公司与当年的净利润“黑马”--安邦财险四家公司的净利润总额达到了整个财险市场净利润的80%,而其余61家财险公司仅享有净利润总额的20%,其中甚至有21家中小财险公司处于亏损状态。由此可见,中小财险公司的盈利情况堪忧,发展困境日益突出。当前文献研究大多是针对整个中小财险公司群体或某个总公司,本文则在中小财险公司经营成本日益增加的背景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小财险公司D财险公司浙江分公司为例,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二级机构的经营情况。分析过程中,笔者首先对总公司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接着从分公司层面,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车险经营状况和非车险经营状况等各个维度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分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对分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并分别针对公司层面、车险业务层面和非车险业务层面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于茜[3](2014)在《中国烟草专卖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赣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烟草行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立了由国家完全垄断的专卖制度,该制度设计采计划经济模式来进行行业管理。在烤烟种植和收购的规范上,中国烟草公司作为烤烟在市场上的唯一买家,与农民签订烤烟合同以确保收购计划的落实。然而在当前中国进行放权让利改革情势下,烟草行业的实际运作与计划经济规范明显脱节。所以通过目前的烟草行业的现状情形可以看出,我国如果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烟草行业的改变,那么政府必须从根源入手,尽快地、明确地从制度上进行变革。因此,本文探讨,有着中国‘最后一个计划经济的堡垒’之称的烟草行业管理制度,在一个整体以放权让利为主调的市场化改革脉络里的运作和发展。本文首先从相关概念,即专卖制度、超合同收购,计划体制与市场经济等概念入手。然后运用政策工具对赣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种植与收购的现状进行分析,逐一检视烟草行业管理的运作模式,以及烟草公司利用农村财政日趋衰微的结构来驱动地方政府完成烤烟收购工作。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讨论目前研究行业所出现问题在政策执行方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的建议以及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
徐迟[4](2012)在《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烟草的生产与消费同样高居世界第一,所以烟草行业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从1983年开始实行烟草专卖制度,并通过立法确立了专卖制度的法律地位。在专卖制度的指导下,烟草行业改变了之前盲目发展的混乱局面,产品结构和质量大幅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深刻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并逐步完善,烟草专卖制度因为源于计划经济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诸多质疑。自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世界各国对中国烟草市场提出了诸多要求,放开烟草市场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国烟草行业能否抵挡得住国外高质低价烟草商品的大量涌入,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此外,现行过于僵化的专卖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难以很好地融合。这就需要中国政府及时完善烟草行业的管理体制,使其能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因此,烟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结果将直接决定中国烟草行业的未来命运。本文从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立足于中国国情,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行业管理体制创新探索。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政府管制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框架,采用分析、比较、实证的研究方法,明确烟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理论依据。在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现行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烟草行业市场结构和经济效益,寻找行业管理体制弊端及因果关系,同时借鉴国外烟草行业和烟草集团的发展经验,探索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创新路径。本文由6章组成。第1章为导论。这一部分明确了选题背景,阐述了所研究问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介绍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分析了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综述和评析了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相关研究成果。第2章对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述,为后面研究做理论铺垫。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政府管制理论。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创新离不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支持,所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它涉及到四个方面,即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同时,烟草行业在中国是国家垄断行业,其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管制的必要性,所以本文还涉及到政府管制理论,它包含政府管制的内涵与目标,政府管制的经济性与社会性,政府管制改革等。第3章对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变迁及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将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变迁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时期,通过对每一个时期制度变迁的动力、方式及路径的分析,抽象概括出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变迁的特点,为管理体制创新提供历史经验教训。其次,分析了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时期烟草专卖制度从萌芽到最终确立的演变过程,为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完善提供历史依据。再次,分析了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及原因,为管理体制创新提供方向。第4章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专卖管理体制下中国烟草行业市场运行绩效。本章从两个方面分析烟草行业的市场运行:一是烟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包含烟草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与退出壁垒;二是烟草行业市场绩效分析,通过研究样本企业的产量、利润、利税、成本费用等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对烟草工业企业经营数据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烟草企业由于体制弊端引发的经营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制约因素等。第5章比较分析日本和美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本章选取了对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创新最具借鉴意义的日本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和美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通过分析这两个国家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发展的历史,认清这两个国家烟草集团的成长过程,通过对比发现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不足,得到进一步体制创新的启示。第6章在前5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创新建议。中国烟草行业应在坚持烟草专卖制度的前提下,从降低烟草行业交易成本、完善烟草行业服务制度、加强烟草行业市场建设和深化烟草行业多元化战略四个方面完善烟草行业管理体制,解决烟草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全面提升行业整体竞争能力。
马琳[5](2011)在《中国食品工业区域分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品工业是与人类生活需要息息相关的产业,其发展水平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文明程度,更是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等相关产业的重要支柱。食品工业的发展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自1996年以来,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多次位居各工业部门之首,1996年食品工业总产值约为7250.67亿元,并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逐年增长,其发展速度大大高于美国、日本、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以及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主要是集中于对食品工业市场集中度的的研究,而对食品工业区域分布状况及其演变的研究较少。本文以《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食品工业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食品工业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自定义五(八)省地区集中度和区位商等计量指标和方法,分析中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及其地理集中趋势、主要产品产量的地理分布变化状况,探讨中国食品工业的区域分布演变趋势与存在的问题,寻求决定食品工业区域分布与演变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为中国食品工业未来发展提出切实有效的改善措施。食品工业指主要以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或化学工业的产品或半成品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是连续而且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工业体系。按照《中国食品工业年鉴》的统计分类,食品工业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采盐业五类。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分类,食品工业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四类。农副食品加工业是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食品制造业主要包括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方便食品制造,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罐头制造以及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等。饮料制造业主要包括酒精制造、酒的制造、软饮料制造以及精制茶加工等。烟草制品业主要包括烟叶复烤、卷烟制造和其他烟草制品加工等。中国食品工业较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发展初期主要以农副食品为原料进行初加工,生产水平比较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从食品工业总体发展状况看,我国食品工业产值随时间变化可以分为1978-1990年、1991-2003年和2004年到现在三个阶段。从食品工业内部四大子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看,在食品工业内部,农副食品加工业所占比重最大,特别是近几年,其所占比重呈显着上升趋势;烟草制品业则与农副食品加工业有着截然相反的变化,所占比重最小,且显示出逐年下降的趋势;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所占比重没有明显变化。从食品工业与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看,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不断攀升,2005年首次超过农业产值。我国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区域分布状况及演变趋势表明,食品工业不同产业的分布演变过程差异较大。我国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五(八)省地区集中度、食品工业子行业产值集中度、食品工业四大子行业的区位商等计量结果表明,我国食品工业虽然整体表现出集聚的趋势,但是其中的子行业变化趋势并不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食品工业对自然条件依赖程度比较高,其分布范围主要受到原料产地和销售地的共同作用。在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下,中国食品工业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呈现出较大的集聚趋势,其集聚状况对整个行业的影响较大,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在频繁波动中稍有集聚,但并不明显,烟草制品业则表现出先集聚后分散的变化特点。农产品原料分布、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因素、市场化条件,以及制度与政策等因素对中国食品工业区域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食品工业的区域分布是影响其分散或集聚的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地区经济条件、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区域经济政策和地方管理体制将进一步影响中国食品工业的区域分布状况。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很难分清到底是哪一种因素比其他因素更加重要,因为在生产要素转移和集聚的过程中,集聚和分散因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食品工业的产业特性,利用何种方式影响其地区产业布局具有巨大差异。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食品工业主要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平衡、行业结构不合理、与农产品布局衔接出现断层等问题,并逐渐演变成为约束食品工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认为,进一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合理布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应该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食品工业竞争能力;第二,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食品精深加工,努力提高农产品原料加工转化效率;第三,政府应当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为食品工业的产业集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黄继坤[6](2010)在《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研究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烟草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它既与政府财政收入关系密切,又与政府监管行为紧密相关。一方面,烟草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和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烟草行业的产出品较为特殊,其产品是具有一定的消费刚性的嗜好性消费品,对人类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世界多数国家都对烟草实行比较严格的管制性制度。烟草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对其实行特殊的管制性制度,进而决定了它与制度安排、制度变迁具有天然的亲和力。烟草行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既会内生出一定的制度需求,也会对政府的制度供给产生某些依赖性;相对应地,从政府角度来看,其职能的发挥有赖于通过一定的制度供给,同时也必然要根据烟草行业的特点做出相应的制度设计和安排。进一步,从时间维度动态观察,制度变迁中的烟草行业发展轨迹和政府行为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所揭示的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有明显的体现。中国烟草专卖制度存在的变迁动因,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制度变革、制度创新与烟草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也就是制度变革缓慢滞后的问题;如何通过烟草行业制度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中国烟草国际竞争实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制度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世界各国烟草管制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要求大力推进烟草管制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选择利用制度变迁理论作为基本的理论视角,来研究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效率改进和制度完善。换言之,就是要从制度变迁的一般性分析中寻找出中国烟草行业特殊的制度变迁轨迹,能够为中国烟草行业的后续改革寻求制度性答案,并在此基础上能够不断完善烟草行业相关制度设计,推进烟草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孙建昆[7](2009)在《烟草行业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烟草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国家提供的税利总额占国民总收入的10%以上,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WTO保护期的结束和《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生效,中国烟草行业企业发展已经到了非常关键时期,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中国烟草行业企业如何在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大问题。本文就此,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着重剖析了中国烟草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以求中国烟草行业企业在日趋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实现快速、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刘武[8](2009)在《中国烟草业政府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草业税收在我国税收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我国对烟草行业实行烟草专卖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我国烟草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烟草行业仍然存在着产业整体素质不高、工业企业规模效益差、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滞后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我国烟草产业面临着大型跨国烟草巨头的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同时世界控烟运动的发展也对我国烟草产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的变化,对我国烟草业的政府规制体系进行全面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建立既能促进我国烟草业健康发展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规制体系,无疑是提高我国烟草业产业竞争力,有效应对各种竞争和挑战的现实途径。目前,中国烟草业的政府规制存在着许多弊端。从长远看,中国烟草业的规制应与国际烟草业的发展趋势相符合,并最终融入到我国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因此,中国烟草业的政府规制任重道远。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电信、电力等自然垄断领域及金融、保险、证券等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行业的政府规制改革已取得明显的成效。但对于烟草业这一以国家垄断为特征的行业,政府的规制改革明显滞后。本文从我国烟草业政府规制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烟草专卖制度、烟草消费成瘾性、烟草业外部性的经济学含义,提出了我国烟草业规制改革的目标。在分析我国烟草业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的现状、主要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通过对主要国家烟草业政府规制经验的借鉴和比较,分别从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烟草业政府规制改革的建议和对策。除了绪论,本文的主要结构分为五章,主要内容是:第一章是文献综述部分,分别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对政府规制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政府规制结构、烟草业政府规制理论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简要评价。第二章从我国烟草业政府规制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烟草专卖制度、烟草消费成瘾性、烟草业外部性的经济学含义,提出了我国烟草业规制改革的目标。第三章从中国烟草规制改革发展历程出发,结合世界控烟运动的情况介绍了对烟草业政府规制的影响。运用SCP分析方法分析了烟草业经济性规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通过对烟草业社会性规制的综合评价,分析了我国烟草业社会性规制效率低下的原因。第四章分别对美国、日本、欧盟、土耳其等国的烟草业规制实践经验进行了阐述,指出其成功和不足之处,并分析了其改革实践对中国烟草业规制改革的启示。第五章分别从我国烟草业的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改革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经济性规制改革从财税体制、定价机制、烟草计划管理体制、烟叶种植管理制度、烟草企业兼并重组、烟草流通体制改革和多元化经营战略等方面进行分析。社会性规制改革主要从控戒烟措施改革和科技兴烟改革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李锋[9](2009)在《湖南烟草工业烟叶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随着行业“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和两个“十多个”战略的实施,以湖南中烟为代表的烟草工业企业总体规模持续做大,品牌集中度和卷烟结构不断提升。在当前计划配置为主的烟叶资源配置方式下,湖南中烟烟叶总量、结构和质量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烟叶原料的安全保障已成为湖南中烟持续平稳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首先结合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大效率观点,对烟叶资源配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烟叶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是寻找一种合适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对历史各发展阶段的资源配置方式理论进行探索,特别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资源配置方式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行深入考察后,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应该是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计划调节),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然后从分析目前的计划配置方式下湖南中烟烟叶资源配置现状入手,对比我国和国外各主产国的烟叶资源配置状况,对当前湖南中烟在烟叶资源配置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诊断,明确提出了我国的烟叶资源配置应该是一种市场-计划型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充分发挥工业需求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加强国家的计划调节,并从品牌和原料发展规划、基地建设、收购调拨协同、复烤整合、物流建设、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湖南中烟优化烟叶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最后站在烟草行业的角度,从计划与需求、基地与布局、复烤管理体制、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了烟叶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措施。
段永光[10](2008)在《中国烟草工业兼并重组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全年烟草总销售收入和利润还比不上一个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这从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烟草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国烟草业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及利润率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这种市场集中度低、市场绩效差的卷烟工业产业组织现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和发展的需要。为此,中国烟草行业把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放在了战略位置来抓,提出了构建大企业、大市场、大品牌的发展战略。中国烟草行业在今后一个时期,要搞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企业联合兼并重组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论文以绩效研究为主题,结合烟草工业的行业特点,运用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知识,对烟草工业的兼并重组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烟草工业兼并重组后的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市场结构绩效;从而对我国烟草工业下一步兼并重组提供了政策建议。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在行业集中度方面,本文运用了厂商集中度指标CR和HI指标对1995-2005的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分析结果说明,虽然这几年行业内,由于采取“关小”的战略,企业个数有大幅的下降,但是行业的集中度变化却不大。我国卷烟工业依然处于一个分散型市场结构。(2)通过研究中国烟草工业绩效、中国烟草工业集中度与烟草工业MES之间的关系后认为中国烟草工业的绩效、集中度与MES存在很强的正向关系,随着烟草工业集中度的提高,烟草工业MES也会相应提高。换言之,中国烟草工业MES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预示着中国烟草工业内部结构优化是一个不断整合、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3)根据厂商资料,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我国的烟草行业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和闲置。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跟各地区都积极发展本地加工业而限制外地烟进入本地密切相关。这意味着进行全国范围的资本重组、减员增效,将是中国烟草加工业今后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地区间的封锁问题不能解决、优势企业不能形成跨地区的企业集团,烟草行业的盈利能力将会进一步削弱。而这种状态下生存的加工企业面对跨国企业集团时有可能因为规模经济不能够充分发挥而在竞争中失败。(4)为了提高我国烟草工业市场集中度,加强烟草工业国际竞争力,我国烟草工业必须:以品牌为纽带,发挥集群优势,组建区域性大型集团;构建“专卖制度+地区性烟草集团公司”的集团管理模式;调整组织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规模企业;选择合理的重组模式,扶强扶优,提高烟草工业集中度;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加强品牌整合,提高大集团绩效。
二、中国烟草行业结构浅析及其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烟草行业结构浅析及其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思路 |
1.2.1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 |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多元化投资相关理论评述 |
2.1 多元化投资战略基本概念 |
2.1.1 多元化投资战略概念 |
2.1.2 多元化投资战略类型 |
2.1.3 多元化投资动因 |
2.1.4 企业多元投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
2.2 国内外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评述 |
2.2.1 国外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评述 |
2.2.2 国内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评述 |
2.2.3 现阶段国内外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研究的不足 |
第3章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现状分析 |
3.1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发展历程 |
3.2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现状 |
3.3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国际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研究 |
4.1 国际烟草行业发展前景 |
4.2 国际烟草行业主要公司的多元化投资发展现状 |
4.2.1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 Companies Inc.) |
4.2.2 英美烟草(British American Tobacco,简称BAT)公司 |
4.2.3 日本烟草公司(Japan Tobacco,简称JT) |
4.2.4 帝国烟草公司(Imperial Tobacco) |
4.3 国际烟草行业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战略意义及基本思路 |
5.1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战略意义 |
5.1.1 应对禁烟运动的需要 |
5.1.2 烟草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
5.1.3 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需要 |
5.1.4 增加核心竞争力,促进主业发展的需要 |
5.1.5 延伸品牌价值,培育新的增长点的需要 |
5.2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战略定位 |
5.2.1 整合和盘活存量多元化资产 |
5.2.2 做优做强配套产业 |
5.2.3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5.3 中国烟草行业实行多元化投资战略的基本思路 |
5.3.1 提高卷烟质量 |
5.3.2 与存量资产整合优化相关联 |
5.3.3 与国家产业发展相一致 |
5.3.4 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相协调 |
5.3.5 与技术进步的方向相符合 |
5.3.6 与未来市场需求的发展方向相符合 |
5.4 小结 |
第6章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产业选择战略 |
6.1 多元化投资产业选择理论 |
6.2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配套产业与发展目标 |
6.3 中国烟草行业非烟多元化投资的传统产业选择及发展目标 |
6.4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非烟战略新兴产业与发展目标 |
6.4.1 生物医药产业 |
6.4.2 医疗器械产业 |
6.4.3 3D打印产业 |
6.4.4 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 |
6.4.5 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 |
6.5 烟草多元化投资产业选择的基本路径 |
6.6 小结 |
第7章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管控战略 |
7.1 管理控制理论基本理论概述 |
7.2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管理研究 |
7.2.1 多元化投资主体 |
7.2.2 多元化资产运营模式 |
7.2.3 多元化投资收益分配模式 |
7.3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资产管控模式 |
7.3.1 多元资产管控模式 |
7.3.2 多元化资产管控模式选择 |
7.3.3 多元化投资企业运营监督 |
7.3.4 多元投资企业收益分配监督 |
7.4 小结 |
第8章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保障战略 |
8.1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政策支持 |
8.2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运营监管 |
8.3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人才培养 |
8.4 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的资金保障 |
8.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2)中小财险公司经营状况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以D财险公司浙江分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中小财险公司经营现状 |
第一节 中小保险公司的界定 |
第二节 中小财险公司经营特征 |
第三节 中小财险公司经营状况 |
第三章 D财险公司浙江分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
第一节 D财险总公司及浙江分公司简介 |
第二节 分公司总体经营情况 |
第三节 分公司车险经营情况 |
第四节 分公司非车险经营情况 |
第四章 D财险公司浙江分公司现存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分公司整体经营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分公司车险经营问题分析 |
第三节 分公司非车险经营问题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分公司整体经营层面的建议 |
第三节 分公司车险经营的建议 |
第四节 分公司非车险经营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中国烟草专卖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赣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烟草专卖制度的研究 |
1.2.2 在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变化 |
1.2.3 我国关于专卖制度下的烟叶收购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创新点与难点 |
1.6.1 创新点 |
1.6.2 难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专卖制度 |
2.1.2 烟草专卖 |
2.1.3 超合同收购 |
2.2 分析框架 |
2.2.1 政策工具 |
第3章 我国烟草专卖管理体制 |
3.1 我国烟草专卖管理体制的建立 |
3.2 我国烟草专卖管理体制的组织体系 |
3.3 我国烟草专卖管理体制的功能 |
第4章 赣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的烟叶种植与收购 |
4.1 烟叶收购 |
4.1.1 烟叶收购合同的性质 |
4.1.2 超合同收购的出现 |
4.2 全面合同制的运作 |
4.2.1 市场引导、计划种植的运作方式 |
4.2.2 烟农合作社的成立 |
4.2.3 地方政府的角色 |
第5章 问题与对策 |
5.1 问题 |
5.1.1 我国现行烟草专卖制度存在的问题 |
5.1.2 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缺陷 |
5.2 对策--烟农合作社的做法 |
5.2.1 现行烟草专卖制度的变革 |
5.2.2 发挥烟草专卖体制的改革政府的主导作用 |
5.2.3 坚持企业管理与业务分离,提高政府作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框架结构 |
1.3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可能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1.4 国内外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研究综述及评析 |
1.4.1 国外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研究评析 |
第2章 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1.1 交易费用理论 |
2.1.2 产权理论 |
2.1.3 企业理论 |
2.1.4 制度变迁理论 |
2.2 政府管制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2.1 政府管制内涵 |
2.2.2 政府管制目标 |
2.2.3 经济性管制 |
2.2.4 社会性管制 |
2.2.5 政府管制改革 |
第3章 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变迁及现状分析 |
3.1 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变迁 |
3.1.1 明清时期烟草行业管理体制 |
3.1.2 民国时期烟草行业管理体制 |
3.1.3 新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 |
3.2 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
3.2.1 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现状 |
3.2.2 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2.3 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外部挑战 |
第4章 中国烟草行业市场运行实证分析 |
4.1 中国烟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
4.1.1 中国烟草行业市场集中度 |
4.1.2 中国烟草行业的产品差别化 |
4.1.3 中国烟草行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
4.2 中国烟草工业市场绩效分析 |
4.2.1 数据说明及描述 |
4.2.2 模型及分析方法 |
4.2.3 分析结果及解释 |
第5章 日本和美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及启示 |
5.1 日本和美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 |
5.1.1 日本烟草行业管理体制 |
5.1.2 美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 |
5.2 日本和美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启示 |
5.2.1 渐进式改革烟草行业管理体制 |
5.2.2 授予烟草企业经营自主权 |
5.2.3 加强烟草企业销售网络建设 |
5.2.4 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 |
第6章 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创新建议 |
6.1 降低烟草行业交易成本 |
6.1.1 降低烟草行业交易成本的出发点 |
6.1.2 降低烟草行业交易成本的路径 |
6.1.3 降低烟草行业交易成本的措施 |
6.2 完善烟草行业服务制度 |
6.2.1 完善烟草行业服务制度的出发点 |
6.2.2 完善烟草行业服务制度的路径 |
6.2.3 完善烟草行业服务制度的措施 |
6.3 加强烟草市场建设 |
6.3.1 加强烟草市场建设的出发点 |
6.3.2 加强烟草市场建设的路径 |
6.3.3 加强烟草市场建设的措施 |
6.4 深化烟草行业多元化战略 |
6.4.1 深化烟草行业多元化战略的出发点 |
6.4.2 深化烟草行业多元化战略的路径 |
6.4.3 深化烟草行业多元化战略的措施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5)中国食品工业区域分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产业分布基本理论与本文研究方法 |
(一) 基本理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数据选取与研究方法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状况 |
(一) 食品工业总体发展状况 |
(二) 食品工业内部四大子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
(三) 食品工业与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品工业区域分布演变 |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品工业主要产品的分布演变 |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品工业产业集中度演变 |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品工业区域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一) 农产品原料分布的影响 |
(二) 经济条件的影响 |
(三) 劳动力因素的影响 |
(四) 市场条件的影响 |
(五) 制度与政策因素的影响 |
五、中国食品工业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
(一) 食品工业产业布局存在问题 |
(二) 促进中国食品工业合理布局的对策 |
结论 |
附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研究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3 基本思路和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烟草行业管制理论综述 |
2.1.1 烟草行业管制理论 |
2.1.2 烟草行业管制的制度设计 |
2.1.3 我国学者对烟草行业管制和专卖制度的相关研究 |
2.2 制度经济学理论综述 |
2.2.1 旧制度经济学 |
2.2.2 新制度经济学 |
2.3 制度变迁理论回顾 |
2.3.1 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
2.3.2 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 |
2.3.3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4 我国学者关于制度变迁的重要观点 |
3.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概述 |
3.1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内涵和性质 |
3.1.1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
3.1.2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垄断特性 |
3.2 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变迁历程 |
3.3 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制度效率分析 |
4.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4.1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 |
4.1.1 提高利税的内在动因:政企不分导致效率低下 |
4.1.2 专卖制度的扭曲:分税制下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 |
4.2 烟草专卖制度变革的外在动因 |
4.2.1 外在动因之一:中国加入WTO 时在烟草方面的承诺 |
4.2.2 动因之二:加入WTO 后中国烟草行业生存和发展压力加剧 |
5. 国外烟草业专卖制度变革研究 |
5.1 国际烟草业及其管制制度演变 |
5.2 典型国家烟草产业管制和烟草专卖制度改革 |
5.2.1 日本 |
5.2.2 美国、加拿大 |
5.3 典型国家烟草产业管制和烟草专卖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5.4 小结 |
6.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改革研究:目标、模式与路径 |
6.1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和模式 |
6.2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6.2.1 渐进式制度变迁和突进式制度变迁的选择:专卖制度的存与废 |
6.2.2 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选择------政府与企业在烟草专卖制度变迁中的角色定位 |
6.3 推进烟草专卖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烟草行业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国际烟草行业发展现状 |
1.1.2 国际烟草行业发展趋势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 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
2.1.1 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基本概况 |
2.1.2 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基本特征 |
2.2 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 |
2.2.1 烟草行业企业向规模化发展 |
2.2.2 科技成为烟草行业企业竞争的焦点 |
2.2.3 人才将成为烟草行业企业竞争的核心 |
2.2.4 烟草行业企业向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
第3章 WTO和《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影响 |
3.1 世贸规则与《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内容 |
3.1.1 世贸组织规则 |
3.1.2 《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基本内容 |
3.2 WTO和《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影响 |
3.2.1 有利因素 |
3.2.2 不利因素 |
第4章 中国烟草行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目前中国烟草企业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
4.1.1 政企不分,权责不明 |
4.1.2 地方保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
4.1.3 监督不到位,腐败时有发生 |
4.2 烟草行业企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 |
4.2.1 缺乏灵活性的垂直管理 |
4.2.2 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 |
4.2.3 企业资源配置不合理 |
4.3 政府对烟草行业的宏观管理有待加强 |
4.4 烟草行业企业内部管理薄弱 |
4.4.1 战略目标不够明确 |
4.4.2 企业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 |
4.4.3 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有待深入 |
4.5 烟草产品结构不合理 |
第5章 烟草行业企业的发展对策 |
5.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烟草市场新秩序 |
5.1.1 加大对烟草行业的扶持力度 |
5.1.2 建立和完善融资体系 |
5.1.3 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新秩序 |
5.2 理顺体制,优化组织结构 |
5.2.1 理顺体制有效管理 |
5.2.2 继续优化调整组织结构 |
5.3 选择正确的烟草行业企业的发展道路 |
5.3.1 充分发挥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的自身优势 |
5.3.2 建立烟草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5.3.3 加快烟草行业的科技进步 |
5.3.4 走集团化发展的新路子 |
5.4 加强烟草行业企业内部管理 |
5.4.1 完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 |
5.4.2 强化烟草行业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
5.4.3 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 |
5.5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
5.5.1 "以人为本"开发人力资源 |
5.5.2 为人才生存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
5.5.3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5.5.4 完善薪酬分配制度 |
5.5.5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 |
5.6 积极应对《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不利影响 |
5.6.1 利用时间差,改进包装设计 |
5.6.2 积极研发卷烟减害技术 |
5.6.3 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
5.7 加强烟草行业企业的营销管理 |
5.7.1 确立中国烟草行业企业发展的品牌战略 |
5.7.2 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混合型卷烟技术的研发 |
5.7.3 探索烟草网络营销战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烟草业政府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的意义 |
0.3 研究的方法 |
0.4 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
0.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1 国外文献综述 |
1.1.1 国外政府规制理论 |
1.1.2 产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
1.1.3 理性上瘾分析 |
1.1.4 烟草业规制理论综述 |
1.2 国内文献综述 |
1.2.1 中国政府规制的特征 |
1.2.2 中国烟草业的规制结构 |
1.2.3 烟草产业竞争力研究 |
1.2.4 规制成本与收益分析 |
2 中国烟草业政府规制的理论基础 |
2.1 烟草专卖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2.1.1 烟草专卖制度的存在 |
2.1.2 烟草专卖制度的经济效应 |
2.1.3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特点 |
2.2 烟草消费者行为特征的经济学分析 |
2.2.1 烟草消费者行为特征的理论分析 |
2.2.2 中国烟草消费者的烟草消费特征 |
2.3 烟草业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 |
2.3.1 烟草业外部性的理论分析 |
2.3.2 中国烟草业外部性的表现形式 |
2.4 中国烟草业政府规制改革的目标 |
3 中国烟草业政府规制的现状、问题和成因 |
3.1 中国烟草业政府规制改革的历程及演进 |
3.1.1 中国烟草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3.1.2 中国烟草规制改革发展历程 |
3.2 中国烟草业经济性规制的现状、问题和成因 |
3.2.1 中国烟草业经济性规制的现状 |
3.2.2 中国烟草业经济性规制存在的问题 |
3.2.3 中国烟草业经济性规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 中国烟草业社会性规制的现状、问题和成因 |
3.3.1 世界烟草控制运动与烟草业社会性规制 |
3.3.2 对中国烟草业社会性规制现状的综合评价 |
3.3.3 影响中国烟草业社会性规制的主要原因 |
4 主要国家烟草业政府规制的比较与借鉴 |
4.1 美国烟草业的政府规制 |
4.1.1 美国烟草业的发展历程与反烟运动 |
4.1.2 美国烟草业的政府规制实践 |
4.1.3 美国烟草业的政府规制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4.2 日本烟草业的政府规制 |
4.2.1 日本烟草专卖制度的演进 |
4.2.2 日本烟草业政府规制的特点 |
4.2.3 日本烟草业的政府规制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4.3 欧盟烟草业的政府规制 |
4.3.1 欧盟烟草业的政府规制实践 |
4.3.2 欧盟烟草业政府规制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4.4 土耳其烟草业的政府规制 |
4.4.1 土耳其烟草业专卖制度的改革实践 |
4.4.2 对我国的启示 |
5 深化中国烟草业政府规制改革的主要对策 |
5.1 中国烟草业的经济性规制改革对策 |
5.1.1 烟草业财税体制改革 |
5.1.2 烟草价格规制改革 |
5.1.3 烟草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
5.1.4 烟叶种植管理体制改革 |
5.1.5 烟草企业的兼并和重组 |
5.1.6 烟草流通管理体制 |
5.1.7 多元化经营战略 |
5.2 中国烟草业的社会性规制改革对策 |
5.2.1 戒控烟措施改革对策 |
5.2.2 科技兴烟改革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湖南烟草工业烟叶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章 烟叶资源配置的有关理论 |
2.1 烟叶资源 |
2.2 烟叶资源配置 |
2.2.1 资源配置的含义 |
2.2.2 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
2.2.3 烟叶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
2.3 资源配置方式的理论考察 |
2.3.1 自然经济阶段的资源配置方式 |
2.3.2 西方经济学说中资源配置思想的发展 |
2.3.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
2.3.4 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特点和结合 |
第3章 湖南烟草工业烟叶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烟叶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
3.2 湖南烟草工业烟叶资源配置的基本状况 |
3.2.1 湖南烟草工业品牌发展与原料需求状况分析 |
3.2.2 湖南烟草工业烟叶资源供给状况分析 |
3.2.3 湖南烟草工业烟叶库存状况分析 |
3.2.4 湖南烟草工业烟叶供需平衡的预测分析 |
3.3 湖南烟草工业烟叶资源配置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计划分配滞后导致烟叶总量不足的问题以及结构不匹配的矛盾 |
3.3.2 农工商难以高效协同导致烟叶供应效率和质量不高的问题 |
3.3.3 工业企业自身烟叶有效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
第4章 国内外烟叶资源配置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
4.1 当前我国烟叶资源配置的基本状况 |
4.1.1 烟叶供给分析 |
4.1.2 烟叶需求分析 |
4.1.3 烟叶库存分析 |
4.1.4 烟叶供需平衡的预测分析 |
4.1.5 烟叶资源配置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
4.2 当前我国烟叶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探索 |
4.3 国外各主产国烟叶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
4.3.1 生产体制 |
4.3.2 购销体制 |
4.3.3 工业企业的烟叶采购及对烟叶生产的参与程度 |
4.4 国外烟叶资源配置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
第5章 湖南烟草工业烟叶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分析 |
5.1 建立行业层面上的市场-计划型烟叶资源配置方式 |
5.2 制订品牌与原料发展战略规划 |
5.3 建设品牌导向型的烟叶基地 |
5.4 加强与产区收购调拨的协同 |
5.5 推进复烤企业改制整合 |
5.6 加快烟叶物流建设 |
5.7 提高烟叶资源的综合利用 |
第6章 我国烟叶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保障 |
6.1 发挥工业需求在烟叶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
6.2 鼓励工业主动参与、深度介入烟叶基地建设 |
6.3 整合打叶复烤资源 |
6.4 加强烟叶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10)中国烟草工业兼并重组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关于烟草行业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行业集中度及与利润率相关性的理论研究综述 |
1.2.3 利用SCP范式对烟草产业组织的实证研究综述 |
1.2.4 相关研究的述评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思路及框架 |
第2章 烟草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世界烟草工业兼并重组后的发展态势 |
2.1.1 全球卷烟生产集中度越来越高 |
2.1.2 全球卷烟消费集中度越来越高 |
2.1.3 通过企业合资与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强烟草集团 |
2.2 中国烟草工业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
2.2.1 中国烟草行业的改革历程与特征 |
2.2.2 中国烟草工业的市场集中度比较 |
2.3 中国烟草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章 中国烟草工业兼并重组动因分析及绩效分析框架 |
3.1 烟草业兼并重组过程、类型及难点分析 |
3.1.1 中国烟草工业兼并重组的过程 |
3.1.2 烟草业兼并重组的类型 |
3.1.3 烟草业兼并重组的难点 |
3.2 中国烟草工业兼并重组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中国烟草工业兼并重组的体制层面影响因素 |
3.2.2 中国烟草工业兼并重组的产业层面影响因素 |
3.2.3 中国烟草工业兼并重组的企业层面影响因素 |
3.3 中国烟草工业兼并重组的动因分析 |
3.4 中国烟草业兼并重组绩效分析框架 |
3.4.1 市场集中度与规模结构分析 |
3.4.2 市场集中度、规模结构与利润关系的考察—PCM模型 |
第4章 中国烟草工业兼并重组绩效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烟草工业烟草生产的经济效益 |
4.1.1 中国烟草工业生产绩效衡量指标 |
4.1.2 不同规模等级经济绩效状况 |
4.2 中国烟草工业的税收贡献与税收体制设计对烟草绩效的影响 |
4.2.1 中国烟草工业对国家税收的贡献 |
4.2.2 国家对烟草工业税收体制设计对烟草绩效的影响 |
4.3 中国烟草工业并购重组后的规模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
4.4 中国烟草工业兼并重组后的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
4.4.1 中国烟草工业兼并重组后的集中度与厂商结构 |
4.4.2 实证模型与结果 |
第5章 中国烟草工业下一步兼并重组思路及政策建议 |
5.1 中国烟草工业下一步兼并重组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
5.2 中国烟草工业下一步兼并重组方式与政策建议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中国烟草行业结构浅析及其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战略研究[D]. 王政扬. 吉林大学, 2016(03)
- [2]中小财险公司经营状况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以D财险公司浙江分公司为例[D]. 吴芹. 浙江工商大学, 2016(02)
- [3]中国烟草专卖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赣州市为例[D]. 于茜. 南昌大学, 2014(02)
- [4]中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徐迟. 吉林大学, 2012(08)
- [5]中国食品工业区域分布演变研究[D]. 马琳. 吉林大学, 2011(10)
- [6]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研究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D]. 黄继坤. 吉林大学, 2010(06)
- [7]烟草行业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D]. 孙建昆. 河北大学, 2009(03)
- [8]中国烟草业政府规制研究[D]. 刘武. 辽宁大学, 2009(01)
- [9]湖南烟草工业烟叶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李锋. 中南大学, 2009(04)
- [10]中国烟草工业兼并重组绩效研究[D]. 段永光. 中南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