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您准备好了吗──业内知名人士谈中国加入WTO后对出版印刷业及相关行业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田星[1](2015)在《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历史、文本和思潮(1979-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的跨国流动,是中国社会转型历史中一支小小的流脉,它所折射出的是民族主体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艰难和困惑。从历史时期上看,80年代之前,有关跨国流动的讨论,更多地是注重西方电影传统对本土民族电影的影响,80年代初一直到现在,主要强调一个外向的“走出去”的过程。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01年,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启动,电影的跨国流动在政府软实力发展战略的助推下,进一步走向繁荣。然而,近年来,随着这一工程的推进,电影“走出去”所面临的困境也逐渐彰显出来。如何进一步扩大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成为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认为,艺术电影在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跨国流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民族电影的框架里,为世界提供了关于中国的种种文化想象,参与建构了中国当代民族身份认同。我们应该对其跨国流动的历史经验进行有效地梳理和总结,为突破当下的困境提供借鉴和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章,分别对应这三十年来,艺术电影跨国流动的不同历史时期。第一章主要讨论1979——1984年艺术电影跨国的具体情况。文章认为文革结束之后的“思想解放”和艺术表现主题从“阶级性”到“人性”的转变,改变了电影创作的风貌,两次创新浪潮的出现,纪实性、“诗化”、“散文化”以及电影技巧的探索,为艺术电影跨国流动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本土文化背景。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才出现了一批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电影作品。文化思潮分析之后,本文概述了这一时期中国电影跨国流动的整体情况,对这五年间艺术电影在国际上所获的奖项以及对外文化交流情况做了数据统计,并分析了这一时期国内官方和学界对于跨国流动的态度和文化立场,最后结合《城南旧事》等几部海外广获好评的影片,讨论了国内对于跨国流动的反思。第二章主要讨论1985——1994年间艺术电影跨国流动的发展情况。这一阶段是艺术电影跨国的繁荣时期,第五代影人在民族电影的框架内,在走向世界的实践中逐渐构筑了“乡土中国”影像文化范式,他们在海外获得的身份认同,促使跨国流动这一发展命题的文化地位从“边缘”开始走向“中心”。根据社会思潮的变化以及跨国艺术电影美学模式的变迁,本文将这一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6——1988年,第二个阶段是1989——1991年,第三个阶段是1992——1994年,每一个阶段主要讨论了电影文化思潮的变迁(主要包括不同时期官方对于跨国流动的政策指导,学界对于这一命题展开的论争)和艺术电影跨国流动之间的关系,并选取那些具有美学代表意义和重大社会效应的影片作为文本,具体分析它们跨国流动的过程,海内外对于这些影片的反应和评论,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示的文化和权力的博弈。第三章主要讨论了1995——2010年艺术电影跨国流动的具体情状。这一时期,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进入了一个代际更新和美学转型的时期,新生代影人和官方政治之间的龃龉加上商业风潮对艺术创作的挤压,使得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在国内文化视野中的地位,由“中心”开始走向“旁落”。这一时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5——1999年,主要讨论了国内文化和电影思潮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于跨国艺术电影美学转型的影响。并结合具体文本分析了第五代影人“乡土中国”范式的没落和新生代影人“城镇底层”叙事逐步崛起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2000——2010年,主要讨论了全球化思潮和电影产业化发展如何改变了电影跨国流动的格局,国内官方和学界围绕电影国际化发展所展开的种种讨论。在武侠大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情势下,艺术电影跨国一方面持续获得西方视域的关注(贾樟柯文艺美学的成熟),另一方面则积极地寻求回归本土的有效途径,并在回流实践中形成了对本土电影文化和工业体制的一种反哺效应。
赵杰[2](2014)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研究》文中提出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重要的国际行为体之一。一个国家全球知名跨国公司的多少也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正在迅速适应世界潮流,不仅继续重视吸引国外直接投资,也越来越重视和鼓励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此后,中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伴随着中国产品迅速走向世界,中国企业也在加速进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跨国公司”。由于中国长期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有企业得到长足发展,经济实力较强,民营企业则经济实力较弱,并且和西方的众多知名跨国公司动则上百年的海外经营相比,中国企业成立的时间相对较晚,走向海外的历史则更是短暂。首先“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大多都是国有企业,在论述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时大多列举的是国有企业。众所周知,中国国有企业的海外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多的是购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并不是纯粹的企业发展战略。例如:中石油和中石化近年来在海外大举收购海外油气资源,不仅仅是企业在最求利润最大化,也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比例非常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要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要均衡发展,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比例过高,以及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比例过低都是不合理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太小,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良性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促发展,是每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根据笔者六年多以来的亲身经历,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频频出现恶性竞争,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恶性肿瘤”,既损害了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也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当某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热点、而我国最先进入该国的企业能够得到较好的收益时,常常出现国内一批企业蜂拥而至的现象,在获取投资项目的过程中甚至出现了相互拆台、自相残杀的情况,使东道国政府或其企业坐收渔利。许多国家在国际工程承包的招标中故意争取两家、甚至多家中国公司同时投标,往往引发中国企业进行血拼。其结果就是中国公司中标以后,由于合同价格过低而面临种种困难,甚至导致项目的失败。日本和韩国企业的经验值得重视。因为它们相信,即便是本国竞争对手在海外竞争的失败,也是自身的失败,因为这是一个国家民族产业的失败。这是一种成熟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良好心态的体现,很值得中国企业效法。在中国企业整体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还远落后西方企业的现状下,任何一个企业所代表的都是中国企业的整体品牌,需要中国企业共同维护。同时,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尽快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恶性竞争。随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迅速发展以及欧洲和美国陷入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趋势明显,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具备了对外投资的资本和科技实力;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成本的迅速提高,中国企业产生了对外投资的强烈愿望;而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又急需中国的资金帮助西方世界摆脱经济发展的困境;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急需的资金由于西方资本的撤出而陷入困境,中国不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投资日益受到热烈欢迎。有利的国内外环境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到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相对的。如果中国企业能够吸取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其他发展中国家企业以及中国企业自身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中国企业就能把海外发展面临的挑战转变成机遇。同样,如果中国企业不能吸取其他国内外企业海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机遇也将不复存在,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之路也将充满荆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下,国有大型企业将继续积极进行海外投资,中小企业也将纷纷加入海外投资的浪潮。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中国最终将实现从“世界工厂”的生产大国向制造业超级大国和“世界市场”的转化,即实现从粗放工业模式向创新的后工业模式的转变。届时中国这个全球商品生产国、技术进口国将转变为新技术输出国和商品进口国。
朱继东[3](2013)在《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文中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国成为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二的大国。但是,新时期的党情、国情、世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在新时期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不仅“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等错误思潮在中国大行其道,历史虚无主义等在国内曾销声匿迹的有害言论也借机沉渣泛起,再加上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凸显,使我们面对的挑战、考验和冲击前所未有,而意识形态是首当其冲。这一切都对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笔者在已经完成的对2000多名领导干部的专题调研中也发现,不少领导干部存在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轻视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问题。出于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与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双重需要,本文立足于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础,采用历史和逻辑发展的双重脉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和整理,阐述了意识形态能力的萌芽、发展,力图真实展示意识形态能力的丰富内涵以及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本文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意识形态能力概念、发展脉络、基本内涵、现实考验、建设路径等进行了一些理论结合实际的有益探索,第一次尝试阐发了意识形态能力的概念,并提出一些创新性观点。本文认为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和破解现实难题等建立强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政治自信和价值自信,通过建立、巩固和弘扬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感召、激励、引领作用,团结、动员、指引国民齐心协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或者对立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而奋斗的能力。在阐明意识形态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加强意识形态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概念从列宁时期萌芽到毛泽东时代发展,再到新时期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广大领导干部的期待,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在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的同时,也有着苏共亡党、卡扎菲、查韦斯等国内外的不少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并面临着不少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可以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等十个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迎来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的春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和人类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具体运用和丰富发展,是执政能力的核心,是破解当前很多难题的关键所在。只有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真正得到重视,“中国梦”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马丽雅[4](2013)在《他者的意象 ——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的中国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常常思考“我是谁,从哪来,要到哪去?”一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和未来的探讨,也离不开它是什么,如何产生以及未来发展的考虑。本文从“西方”这一旁观者的视角出发,选择曾经来华访问的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四位思想家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总结他们对中国不同发展时期的认识和看法,评析他们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以期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中国在西方学者眼中形象的演变,以及中国道路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在论述过程中,本文以时间和逻辑两条主线展开,时间主线以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四位思想家的来华先后顺序展开,逻辑主线以中国道路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展开,主要以五四期间知识分子对中国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以及改革开放后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线索。随着东西方的变化和发展,虽然西方中国观不断变迁,但始终难以呈现出完整的中国形象,并受观察者自身综合背景影响而表现出不同倾向。由于时空背景的差异,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也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提出了看法和认识。杜威通过东西文明的对比来认识中国文化,由于难以契合中国实际,他寻求一个具有共同生活的社会的中国社会改造之方备受冷遇。罗素的中国观从文化角度切入,认为东西方的文化应该互通有无,并从尽快实现工业化这一目的出发,建议中国应该走“俄国式”道路,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寻找中国社会改造和未来发展的方案。萨特在与苏联的对比中形成了中国观,认为中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但由于种种因素,萨特当时对新中国的认识存在一定乐观情绪。哈贝马斯中国观的出发点是在承认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同时,注重东西方的讨论与共识。西方思想家和西方现代化理论对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道路的影响也反映着中国百年来的发展轨迹。本文通过梳理与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四位思想家相关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论、人道主义的讨论以及“中国模式”之争,进一步考察了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杜威的实用主义经胡适的本土化传播后,对中国产生了影响,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道路的走向指明了方向。知识分子对罗素的社会改造思想给予了极大关注,这种过度关注在某种程度上使罗素的思想在华传播过程中被放大了。也正因此,当罗素建议中国走“俄国式”道路发展工业,但不实行国家社会主义时,也引起了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更适合中国的激烈讨论。虽然萨特访华时对新中国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但在改革开放初期,他的思想在关于人道主义和人生价值观的讨论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个体”觉醒的过程,以及知识界的思想解放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发展。随着哈贝马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在中国的影响呈现出多领域、跨学科性和本土化的特征,并与当时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关注和思考的民主政治、公共领域等主题体现了一致性。这些特征所带来的影响贯穿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实践,在增强与世界“共识性”交流的背景下,以哈贝马斯思想中的自我反思和批判精神考察和评析中国的独特发展道路,为理解21世纪以来关于“中国模式”的争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纵览全文,西方中国观的变迁包含着中国道路不断发展和西方思想家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两条主线。为了实现救亡启蒙,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杜威和罗素带着西方文明的振兴之梦来华时,他们希望中国文化能吸取西方的科学知识,西方文化则需要向中国学习,以弥补人生哲学方面的缺憾。他们和中国人一样同意中国需要“改变”,但是,杜威和罗素认为,中国道路的发展方向并不一定是西方的,虽然同处于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可以借助后发优势,总结西方的经验教训,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当经历了二战的萨特带着重建马克思主义的愿望来到中国时,他看到了一个与苏联创立社会主义背景和建设环境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中国在过渡时期面临的矛盾重重的现实和挑战,为此,他观察到的中国道路是一条有特色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发展道路。当哈贝马斯带着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话语性的“文化间性”的期待来到中国时,他看到的是人权和现代化等东西方共同关注的话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体现。在东西方的交往中,时间和逻辑两条主线的交汇,意味着中国人对自身发展的反思同西方人对自身文明与现代化的反思的交织,在这一交汇中逐步探索和发展起来的中国道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也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和苏联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
窦锋昌[5](2013)在《报纸开放式新闻生产研究 ——以《广州日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报业生态环境发生巨变。报纸信息传播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市场压力不断传导到报纸的内容生产领域。世界范围内的报业纷纷启动基于新闻生产内容的改革,从消息来源到采访写作、再到版面编辑、直至新闻发布的生产全流程产生了巨大变化,希望重塑网络时代传统新闻业的操作常规。基于此背景,本文主要以广州日报为例探索网络时代报纸新闻生产方式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革,并建构网络时代报纸开放式新闻生产模式。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下:网络时代,报纸新闻生产流程如何趋向开放式生产格局?开放式生产之下,新闻生产的四重逻辑如何发挥掣肘与互动作用?在开放式新闻生产模式背景下,传统的新闻学理论又该做出怎样的调适?在理论框架上,文章采用新闻生产社会学理论,把重点放在当下报纸新闻生产全流程的剖析上,考察新闻生产过程与组织内外部社会控制因素之间的掣肘与互动关系。同时,由于本研究聚焦于编辑部这个独特空间,会引入编辑部职业场控制的核心概念。新闻工作常规是决定新闻报道面目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透视新媒体技术逻辑如何渗透到报纸新闻生产流程的集中体现。本文的首要任务是发现网络时代报纸新闻工作常规的嬗变。文章先对广州日报的时政新闻操作常规、编辑常规以及专业新闻生产的变化做一个厚重描述,这些涵盖了广州日报新闻生产的主要领域,随后又聚焦新媒体逻辑对新闻生产内容平台、组织架构产生的影响和需求。报纸在长期的实践中建立了一套稳固的话语体系——在缜密的生产规范指引下设置公众议程,影响舆论进程,并在相对封闭的精英式的新闻生产系统中,主导着新闻定义的大权,属于“闭合式新闻生产”,但进入网络时代以后,这一切都变了,这种变化“静悄悄但强有力”,一种全新的开放式新闻生产模式正在形成中。在第六章中,笔者总结开放式新闻生产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机制。开放式新闻生产模式具有消息源开放化、多元化,新闻采写编社会协作化、网友多路径介入新闻文本,新闻效果开放化,报纸新闻传播半径也无限延伸等多重面相。开放式新闻生产打破了传统报纸“内部循环”、“以我为主”的生产模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传播路径、面相、特点。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比较了报纸新闻生产的传统模式与开放式生产模式的差异。同时,开放式新闻生产也有其固有缺陷,主要表现在四个维度,新闻的主观性增强、虚假新闻产生的可能性增大、独家新闻减少、宣传管制强化。与此同时,记者的身份认同感出现危机。这些缺陷和危机来自于新闻生产四重逻辑的相互牵引和制约,特别是其中的宣传逻辑所发挥的负向作用尤为值得重视,在全链条开放的新闻生产中,宣传逻辑成为了限制开放式生产的一个主要角色。要突破这些限制,需要报纸在公共利益的维护以及新闻专业主义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最后,论文试图在模式总结的基础之上关照传统新闻学理论与传统新闻业的基本问题,对于新闻的定义、新闻从业者角色定位、新闻专业主义问题进行深化研究。笔者认为在开放式新闻生产体系下,专业机构需要流程再造,重构体系内采编关系,还要囊括专业机构外部拥有庞大社会信息节点的网络体系。同时,新媒体语境下,报纸新闻生产所呈现的多元化主体、社会化流程、多样化形态,也拓展了传统新闻学的基本理论,甚至在如何对新闻进行再定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张庆盈[6](2011)在《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探索中国文化产业法制理论的前提下,研究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法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并借鉴国外文化产业法制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的新情况,提出了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中国文化产业法制是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探讨文化产业法制的基本理论,首先回答文化产业法制的理论依据。之所以加强文化产业法制建设,源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这一基本认识。而成熟的市场经济又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共同起作用的混合经济制度。市场原本就有缺陷,市场也可能失灵,当市场失灵的情况出现,政府的干预调控就是不可缺少的了。市场为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国家干预管理必不可少,其中重要的手段就是法制。于是就有了文化产业包括立法、执法、司法三大主要环节的法制体系。这一法制体系是整个社会法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制度保障。在以上讨论基础上,文章转入实证研究,考察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立法、执法、司法的现状,侧重分析了法制进程和已取得的主要成果,改革开发以来,中国文化产业法制主要经历了以规范管理为主的探索阶段(1978年—2000年)和以促进发展与保障权利为主的发展阶段(2001年-)。在探索阶段,其成绩主要是通过立法建立文化市场、允许“双轨制”运行、推进社会资本准入、规范文化内容与市场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许可证制度。在发展阶段,通过制定、修改和废止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速培育市场主体,文化企业的所有制准入政策更加灵活;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走出去;运用金融和税收杠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引导,并采取若干措施引导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等等,初步形成了一批法律法规制度文本。从执法、司法上看,也开始探索建立相应机制的步伐。对国外特别是文化产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法制的情况、主要经验和可资借鉴的方面进行了讨论,归纳了重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内容创意核心产业、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开发、重视文化产业结构提升、重视文化产业主导行业等六条基本经验。国外文化产业通过立法确认经营性文化的产业地位,立足于产业的市场运作机制;重视文化产业宏观管理,强化战略谋划,通过立法确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引导和扶持政策;重视科学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引擎作用,通过立法促进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鼓励文化产业创意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支持文化产业链的发育;通过立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文化经营者的权益,创造良好市场环境;通过立法支持鼓励本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占领国际文化市场的更大份额;通过立法实施文化保护,维护本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抵御文化霸权主义,保护国内市场,重视国家文化安全。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应借鉴这些做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章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涉及文化产业的内容及其与我国文化产业法制相关的事项进行了梳理,讨论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面临的问题以及文化产业规制应当解决的新课题,主要是要利用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推动文化产业资源市场配置的改革,促进中国文化产品走向国际文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接轨当中,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必须从中国文化产业起步阶段的现实出发,注重保护民族文化产业,有步骤、讲策略地开放国内文化市场,有选择、有区别地引进外资,在传媒,特别是广播电视网络传媒产业领域应慎之又慎。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接轨,国内文化产业规制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扩大文化交流等,但是必须确保国家文化安全,这是国家核心利益的大事。文章随后指出了我国文化产业立法、执法、司法和整体法制建设中存在的诸多主要问题,立法上的主要问题是文化产业法律位阶不高、文化产业规章质量不高、文化产业立法重管理轻保障、文化产业立法滞后。执法上的主要问题是政企不分、管办混淆;政出多门、权责不清;忽视程序、缺少监督。司法上的主要问题是司法独立性和中立性有待加强、司法体制和审判方式有待改革、非诉讼手段解决纠纷有待推进、对侵权的打击有待加强等。文章最后部分,针对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法制的有益经验,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总目标和任务。我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总目标是: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与趋势,借鉴发达国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经验,从中国国情出发,加强和完善文化产业立法、执法、司法体系,形成健全的文化产业法制保障环境,推动文化产业成长、壮大、可持续发展。从立法角度说,文化产业法制体系建设包括三个层次的目标。一是根据《宪法》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法,如《文化产业促进法》来作为文化产业法制体系建设的统领性法律。二是制定与《文化产业促进法》配套的各种法律法规,要在文化产业发展主体、文化市场、宏观调控、财产权制度、企业生产经营、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保险与救济、支持公益文化事业等方面明确权利义务与具体措施。三是制定相关规章与实施细则,并制定各地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法制体系。根据此目标,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重点任务是要进一步提高立法级别、构建文化产业的实体法律框架、建立与完善文化产业法律体系、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等四大任务,同时应当注意转变政府定位,调整规制主体扮演角色;引入立法后评估,减少立法滞后型风险;优化规制行为,积极防范规制机构失灵等三个问题。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跨学科交叉融合、现实性与前瞻性有机结合的原则,运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系统研究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论述,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深入探讨文化产业法制的理论依据、系统进行文化产业法制实证研究以及从建设法治社会高度立意,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文化产业法制建设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措施可行,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
张静[7](2010)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 ——以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际关系主体在经济、文化等主要领域面临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的矛盾,在伦理领域亦是如此。从伦理角度探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变化是“伦理与国际事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程。跨国公司作为新兴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不仅是全球化的主力和动力,同时也成为全球化时代新矛盾和新进展的集中代表。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也面临着伦理的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外部整合、预先设计的既有的国际规范并不能完全指导跨国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层出不穷的具体冲突。“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本文分析的主要框架。跨国公司伦理冲突不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还涉及其利益相关者。本文以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历为例,从跨国公司与四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雇员、合作者/竞争者、消费者、政府)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揭示跨国公司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伦理冲突、伦理沟通与伦理融合。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活动中,会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发生不同的伦理冲突,典型伦理问题有劳工标准差距、管理伦理冲突、垄断等限制性商业行为、产品诚信、文化敏感度差异、信息透明度差异、税收与转移定价、产权与技术转让以及贿赂等。按照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伦理是可以建构的。冲突的程度越少,融合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跨国公司的经营。跨国公司出于开展国际商务的需要,必须建构起一种兼具全球性与地方性特征的跨国公司伦理体系,也即实现全球伦理与地方伦理的融合。在建构和融合的过程中,沟通的作用至关重要。跨国公司的沟通是一种战略沟通、国际沟通和跨文化沟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跨国公司进行的有效沟通必须是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它应该包括经过细分的沟通对象、灵活多样的沟通手段以及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沟通内容。跨国公司的沟通机制不仅对西方跨国公司进入其他新兴市场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对成长中的中国跨国公司“走出去”也有启示作用。
刘蒙之[8](2010)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陆民营图书出版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图书市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因为诸多历史因素,国有图书出版业在图书产能、品种结构与发行终端上都一时无法满足图书市场的巨大需求,于是首先从图书出版业下游的零售环节出现了第一批民营小型书店和书摊,作为新华书店系统的“补充”力量用以解决广大读者“买书难”的问题。这些小型书店依靠灵活的机制和追逐利润的热情,有一部分逐渐发展成为规模化的民营图书发行公司,及至在2003年获得了“总发行权”,开始与新华书店“平起平坐”。几乎与此同时,更有诸多民营图书发行公司在谋求资本增值的商业理性和“刊布经典”的人文理想之双重因素作用下向图书出版的核心领域——“图书策划”渗透,逐渐诞生了一批在教育出版与大众出版领域富有竞争力的民营图书文化公司,引领了当代教育理念革新与大众阅读的潮流。至2009年,我国民营图书出版业已蔚为壮观,发行领域有民营零售网点11万家,从事图书出版策划业务的民营图书文化公司有3万家,民营图书出版业已成为我国图书出版业名副其实的“新兴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民营图书出版业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置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图书出版制度变迁的时代大背景下进行审视,通过对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历史与动因、产业布局与现状、大众出版领域的出版创新、民营图书出版业与国有图书出版业的商业互动、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历史贡献等诸多问题的聚焦来探讨民营图书出版业现象。研究中力求瞻前顾后,经纬交织,从历史的纵向和现实的横向展开全面剖析。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下:第一章是绪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现实背景、主要问题、研究意义、分析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结合时代背景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历程。第三章采用截面研究的方法,首先分析了民营图书出版业基本的产业布局,然后重点对策划和发行两大环节中的代表性民营图书公司进行了评介。大众出版的发达程度代表一国图书出版业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民营图书出版业在大众出版领域最为活跃,业绩最为突出,创新了我国图书出版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故第四章专门辟出用以分析民营图书出版业在大众出版领域的商业探索。第五章探讨了民营图书出版业和国有图书出版业的商业互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图书出版业和国有图书出版业之关系先后经历了补充、冲突和合作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重要阶段,民营图书出版业是国有图书出版业革新的重要驱动因素。第六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动因,在广泛的历史情境下对促进民营图书出版业发展的多元变量进行了分析探讨。第七章也是本研究最后一章评价和分析了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历史作用、经营管理、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发展路径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民营图书出版业对于提高我国图书出版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图书出版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缓解图书出版业投资不足,进行图书出版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亟须有所提升。第七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也着重对一些制约民营图书出版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民营图书出版业未来发展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及其作用有目共睹,然而由于长期处于“灰色地带”,其在政治地位、社会形象、行业声望甚至媒体建构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由此影响民营图书出版业下一步的发展与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整合的进度和质量,损伤我国图书出版业的整体价值。我国图书出版业想要做强做大,就应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规律的原则,释放民间的出版先进生产力,激发民间图书出版原创力,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解决好民营图书出版业的问题。认识是实践的先导,鉴于此,本研究力图把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结合起来,试图追溯其历史,探究其动因,分析其机制,剖析其本质,明确其作用,讨论其地位,希冀为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和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做强做大,达到“大繁荣”,实现“走出去”有所裨益。
马新明[9](2010)在《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同质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日本作为民主制度下的传媒大国,其媒体资源的占有率、普及率和影响力,在亚洲乃至世界各国位列前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由于受到美国等西方新闻观的影响,日本媒体标榜新闻自由和客观公正的报道理念。经过大量的事实和案例研究发现,日本媒体在国内报道中能够相对保持客观性和多元性,但是在国际传播特别是涉华报道中,呈现出惊人的同质现象。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同质现象表现在报道的题材、内容、形式、观点和意图等方面,其关注点的聚焦性、内容的相似性、形式的划一性、观点的趋同性、目的的一致性极其明显。日本媒体善于利用中日两国民众关注的参拜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育、东海划界、钓鱼岛领土争端、中国食品安全、中国人在日犯罪和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有关历史和现实的敏感事件和突发事件,娴熟地运用国际传播的技巧和手段,美化侵略战争和歪曲侵华历史事实,对中国进行信息轰炸式的负面报道,夸大中国的社会问题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渲染“中国威胁论”,制造舆论妖魔化中国,煽动日本民众的反华情绪。这种对华持续的同质化负面报道,直接影响了社会舆论和民间相互认同,损毁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动摇了经贸领域合作的基础,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健康发展,最终影响了两国长远的根本利益。日本媒体热衷于对华进行同质化负面报道,是由其生存发展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如人文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的传统、两国历史的恩怨、政治体制和运作机制、国家利益和经济发展需要、媒体的发展变迁和特点、新闻传播理念和模式以及媒体生存发展的需求等,共同作用并形成了日本媒体对华报道的同质现象。特别是天皇一统思想的影响、由来已久的相互误读、政府严格规制和管控、国益论的普遍奉行、集团主义文化传统、政治环境日益保守化、白热化竞争下的利益驱动、媒体垄断格局的形成与保持、独特的记者俱乐部制度,这些都深刻地影响和导致了日本媒体涉华报道的负面同质化。中日两国作为具有近千年交往历史的邻邦,和则两利,斗则俱伤。所以我们应理性看待日本媒体涉华报道的倾向性,从中反观自身对日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从传播的各要素和影响环境的因素着手,加强全方位的交流和互信,尽量避免和改变刻板成见,达成共识和理解,促进日本媒体和舆论生态环境的再造;同时,站在国际政治和国际传播的高度,加强和改善我国对日传播的效果,抢占重大国际议题话语权的制高点,树立文明友好开放的中国形象,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
张振亭[10](2008)在《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文中提出1978年以来的30年是我国新闻传播研究发展最快、取得成绩最大的30年。对业已做过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得失,“以史为鉴”,有利于我们对其过去有个清晰的认识,有利于现在的研究者找到新的切入点,有利于新闻传播学未来的发展壮大。本文把学术研究视为一种传播活动,引入“5W”传播模式作为分析架构,既描述学术研究的构成及其发展历程,又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术研究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交互作用,从静态构成和动态变化两个维度述说新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的历史。本文在整体上采取“总—分—总”的体例,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梳理,探究新闻传播学术总体及各构成要素的变化,即首先概述新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术的发展轨迹,然后分述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效果四个面向的变化,最后总结取得的主要成就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推进的特点,本文把其分为五个阶段:1978-1982:“学术研究逐步恢复”;1983-1988:“新闻改革引发学术论争”;1989-1991:“学术研究曲折前行”;1992-1996:“为学术而学术”;1997-至今:“在新的起点上迈向多元化发展”。研究主体是整个学术生产活动中的第一环节和主导性因素。本文借用知识社会学的有关理论,以群体为线、以个体为点,勾画新闻传播研究主体的变化,探究变化背后的原因,并揭示这种变化对新闻传播学术的影响。为了精细呈现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的整体状况和动态变化,本文对三大学术期刊上的论文进行了抽样内容分析,以寻找各个分支研究领域(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广播与电视、传播学、其他)中比较集中的话题、问题,然后结合有关研究成果对此进行评述。在“研究方法论”一章,本文梳理了学界关于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代表性论述,并以部分新闻传播博士论文为例,管窥我国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把一些代表性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考察,揭示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具体应用。建构学科体系、推进新闻改革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新闻传播研究效果的主要体现。构建学科理论体系是基础,学科理论体系越完善,越能发挥出学科能量。研究者的论述、新方法的引进、新理论的提出,既为新闻改革提供了合法性阐释,又促进了新闻传播学术的发展。从纵向看,新闻传播研究进展迅速、成绩巨大。经过近30年的发展,新闻传播学摘掉了“无学”的帽子,建起了学术研究梯队,初步完成了知识体系的建构,已经跻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之林,拥有了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学术研究效力得以初步彰显。同时,新闻传播研究不够深入,知识、理论和体系都有待进一步完善。笔者提倡应向学术自身回归,尊重其自身逻辑,扎扎实实地研究些问题,注重积累;要遵守学术规范,讲究研究方法,摈弃过去那种简单化的、直接的、操作性的实用研究。
二、加入WTO您准备好了吗──业内知名人士谈中国加入WTO后对出版印刷业及相关行业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您准备好了吗──业内知名人士谈中国加入WTO后对出版印刷业及相关行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历史、文本和思潮(197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跨国流动:中国电影发展之一维 |
二、艺术电影之于跨国流动 |
第一章 前奏(1979——1984):“思想解放”和跨国流动 |
第一节 艺术表现主题的转换和新的跨国观念 |
一、从“阶级性”到“人性” |
二、新的跨国观念 |
第二节 崭露头角的艺术电影 |
一、概况 |
二、反馈和反思:《城南旧事》等几部影片 |
第二章 繁荣(1985——1994年):“现代化”和跨国流动 |
第一节 概况 |
一、纷繁复杂的历史语境 |
二、艺术电影的辉煌 |
第二节 第一阶段:1985——1988 |
一、从“边缘”到“中心” |
二、“乡土中国”范式初建:《黄土地》、《红高粱》 |
第三节 第二阶段:1989——1991 |
一、从“喧嚣”到“沉寂” |
二、“乡土中国”模式的成熟:《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 |
三、“都市底层”叙事的兴起:《本命年》、《妈妈》 |
第四节 第三阶段:1992——1994 |
一、“南巡”春风和“中国电影年” |
二、“乡土中国”范式的高潮和衰落:《霸王别姬》、《五魁》 |
三、“平民和底层”叙事的发展:《找乐》、《北京杂种》 |
第三章 转型(1995——2010年):“全球化”和跨国流动 |
第一节 概况 |
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来袭 |
二、艺术电影跨国的转型 |
第二节 第一阶段:1995——1999 |
一、“主旋律”和“商业性”夹缝中的艺术电影 |
二、“乡土中国”范式的余绪和转型:《一个都不能少》、《洗澡》、《那山那人那狗》 |
三、“平民底层叙事”的成熟:《巫山云雨》、《小武》 |
第三节 第二阶段:2000——2010 |
一、中心的旁落:“全球化”、“产业化”和“走出去”工程中的艺术电影 |
二、跨国、回流和反哺:《世界》、《三峡好人》 |
结语 文化自觉和回流反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2)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畴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方法的选取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评析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一、海默的垄断优势论 |
二、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三、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 |
四、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五、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理论 |
一、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
二、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
三、坎特维尔和托兰提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 |
四、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
五、小泽辉智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一节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
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理论探索 |
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
第二节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发展及其特点 |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 |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
第三节 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案例 |
一、中国交通集团印尼泗水—马都拉大桥承包项目 |
二、中海油收购瑞普索在印尼的石油资产 |
三、蓝星集团成功并购法国安迪苏和罗地亚公司 |
四、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其他典型案例 |
第四节 中国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 |
一、万向集团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
二、海尔的海外发展与投资战略 |
三、华为海外发展的历程 |
四、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发展的其他典型案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受挫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中遇到的挫折 |
一、案例之一——中国铁建沙特轻轨项目亏损分析 |
二、案例之二——波兰 A2 高速公路项目失败分析 |
第二节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挫折与启示 |
一、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汽车案例分析 |
二、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中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
一、华为和中兴的恶性竞争 |
二、中国公司恶性竞争的其他案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机遇 |
一、有利的国内环境 |
二、有利的外部环境 |
三、中国企业竞争优势迅速提升 |
第二节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海外并购本身风险较大 |
二、中国企业自身实力和经验的欠缺 |
三、中国企业面临多重外部环境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支持本国企业海外发展的经验 |
一、发达国家国内政策机制的支持 |
二、发达国家外交政策的支持 |
第二节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与企业自身建设 |
一、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服务功能 |
二、中国企业要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呼唤 |
一、 加强意识形态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二、 国内外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三、 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理论的起源、波折和演变 |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和提出 |
二、 “意识形态”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波折 |
三、 “意识形态”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 |
一、 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及其在《莱茵报》的革命斗争 |
二、 完成向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马克思 |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闪光思想和里程碑意义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
一、 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 |
二、 从创办《新莱茵报》到总结法国革命的经验教训 |
三、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 |
第二章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和内涵 |
第一节 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一、 恩格斯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二、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并成功实践 |
三、 从列宁到斯大林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探索 |
第二节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推向历史新高度 |
一、 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和最早提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 毛泽东关于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的思想 |
三、 毛泽东强调意识形态的鲜明阶级性、相对独立性和极端重要性 |
第三节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内涵变化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遭受巨大冲击 |
二、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和发展 |
三、 意识形态能力的内涵和变化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期面临三大考验 |
第一节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全球化思潮的演变过程 |
二、 全球化的特点和本质 |
三、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二节 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本质 |
三、 市场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三节 网络化的巨大冲击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
二、 微博兴起背景下的网络传播特点 |
三、 网络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四章 国外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苏共亡党的意识形态教训及时代警示 |
一、 领导层的背叛是最关键、最主要的原因 |
二、 国内外多种错误思潮泛滥危害巨大 |
三、 新闻舆论的失控甚至反动加速亡党进程 |
第二节 自我背叛导致卡扎菲走向灭亡的根源和警示 |
一、 卡扎菲完全倒向西方国家的巨大转变的深层原因 |
二、 卡扎菲对理想信念的自我背叛后果严重 |
三、 卡扎菲走向自我毁灭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
第三节 查韦斯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做法和启示 |
一、 将毛泽东思想作为“21 世纪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
二、 带领民众学习马列着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三、 查韦斯敢于反对美国霸权向全世界普及了社会主义思想 |
第五章 从十个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
第一节 坚定信仰、加强学习构建价值自信 |
一、 以领导干部道德为抓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 |
二、 以纠正错误倾向为抓手,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 |
三、 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抓手,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建设价值自信的能力 |
第二节 拒腐防变、调查研究团结共创伟业 |
一、 以清除不合格党员为抓手,加强纯洁性建设,增强主动拒腐防变的能力 |
二、 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
三、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抓手,加强统一战线建设,增强团结共创伟业的能力 |
第三节 坚持原则、尊重民意抵制渗透演变 |
一、 以真实性原则为抓手,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创新掌控舆论阵地的能力 |
二、 以通达社情民意为抓手,加强六大能力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
三、 以坚持共同富裕为抓手,加强市场经济研究,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 |
四、 以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为抓手,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增强反和平演变的能力 |
结论 在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尝试用理论指导现实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他者的意象 ——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的中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关于西方中国观的译介 |
(二) 西方中国观的总体性研究 |
(三) 对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的中国观之研究 |
1、杜威(John Dewey) |
2、罗素(Bertrand Russell) |
3、萨特(Jean-Paul Sartre) |
4、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 |
四、研究方法、结构和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结构安排和主要论点 |
(三) 创新、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以前西方中国观的起源、倾向和演变 |
第一节 西方中国观的起源 |
一、起源之一:以古代发明为代表的“东器西渐” |
二、起源之二:传教士的口述、游记和经典着作的传播 |
三、起源之三:立足西方自身的思考 |
第二节 西方中国观的倾向 |
一、倾慕与好奇:中国是具有优越文明的“东方乌托邦” |
二、批评与偏见:中国是发展停滞、落伍的“木乃伊” |
三、理性与分析:中国是拥有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东方社会 |
第三节 西方中国观的演变 |
一、从模糊到清晰:一张永远不能完成的中国心理地图 |
二、从倾慕到批判:西方的兴起与东方的衰落 |
第二章 美国人杜威:一位实用主义者眼中的中国改造方案 |
第一节 从日本到中国:杜威和五四中国的意外邂逅 |
一、“五四”中国对杜威实用主义和教育理论的需求 |
二、从东京到上海:杜威来华缘起 |
三、26个月:杜威来华讲学概况 |
第二节 杜威中国文化观之评述 |
一、寻找个体:在东西文明的对比中理解中国文化 |
二、中国人怎么想?——基于儒道之说的分析 |
三、中国新文化的出路:东西文化的融合 |
第三节 杜威中国社会改造之方的评议 |
一、关于经济与社会改革的建议:寻求一个拥有共同生活的社会 |
二、改革的落脚点:教育的力量 |
三、雷声大雨点小:杜威社会改造之方在中国的影响 |
第四节 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影响 |
一、在解决问题中小步前进:一种哲学方法的提供 |
二、同与异:杜威和孙中山关于“知行”之辩的讨论 |
三、问题与主义之争:实用主义对胡适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 |
第三章 英国人罗素:对中国问题的观察和回答 |
第一节 从英国到中国:罗素来华缘起和概况 |
一、选择罗素的理由:罗素的左派身份及其社会改造思想 |
二、罗素来华的三大动力:寻找人类的未来、东方知识的渴望和爱情 |
三、10个月:罗素在华演讲概况 |
第二节 罗素的中国文化观及其影响 |
一、对中国人性格的分析:好学、讲理和宽容 |
二、文化的出路:集东西文化之长 |
三、东西文化之争与罗素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人到自由之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
一、目标: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有序的政府 |
二、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以“俄国式”道路发展中国实业 |
三、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论:对罗素在华影响的评述 |
第四章 法国人萨特:和中国的两次对话 |
第一节 从法国到中国:萨特和波伏娃对中国的一次官方访问 |
一、中国为什么邀请萨特:作为国际统战对象获邀 |
二、访华缘起:两位左翼人士对共产主义新中国的神往 |
三、45天:萨特和波伏娃访华概述 |
第二节 萨特与波伏娃眼中的中国经济、文化与政治 |
一、对中国国情的总体判断:矛盾与挑战重重的过渡性国家 |
二、任务与挑战:两位法国文学家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观 |
三、社会主义新中国: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家 |
第三节 1960年代西方左翼视野中的新中国 |
一、“极权主义”统治下的中国: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学者的中国观研究 |
二、“毛主义”的乌托邦:“五月风暴”期间法国知识分子的中国观 |
第四节 1980年代萨特和中国的精神交往 |
一、萨特的第二次“访华”:对“萨特热”的分析 |
二、萨特的“自我选择”思想与人生观的讨论 |
三、萨特的存在主义与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 |
第五章 德国人哈贝马斯:一次跨文化的对话 |
第一节 从法兰克福到中国:哈贝马斯的学术之旅 |
一、一种“必要的乌托邦”:苏东剧变后哈贝马斯对社会主义的反思 |
二、中国知识界的渴望:一波三折的邀约 |
三、15天:哈贝马斯访华概述 |
第二节 东西方的共同主题:人权与现代化 |
一、另当别论的问题:人权 |
二、未竟的事业:中国现代化的成就与挑战 |
三、阐述、综合与运用:哈贝马斯思想在中国的影响 |
第三节 21世纪的西方中国观:以“中国模式”的争论为视角 |
一、难以统一的定义:对“中国模式”的概括 |
二、榜样与威胁:“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 |
第六章 四位思想家的中国观评述 |
第一节 中国“是什么”:关注点的同与异 |
一、杜威和罗素:东西文化对比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观 |
二、萨特:苏联影响下的中国社会主义观 |
三、哈贝马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观 |
第二节 中国“应该怎么样”:对中国发展的建议 |
一、革命、建设与改革背景下的中国观 |
二、中国道路的西方视角 |
结论 中国道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
一、西方中国观的演变:中国道路的旁观者视角 |
二、理论的旅行:西方思想影响下的四场争论 |
三、今天和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味着什么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世纪之前研究中国的西方着名人士和关注主题 |
附录2. 1979-2012年间国内学术界对哈贝马斯的研究 |
后记 |
(5)报纸开放式新闻生产研究 ——以《广州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媒体用户快速增长 |
1.1.2 网络媒介进入Web 2.0阶段 |
1.1.3 报纸新闻生产发生变革 |
1.2 核心问题 |
1.2.1 个案选择缘由 |
1.2.2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新旧媒体融合研究 |
1.3.2 报纸新闻生产研究 |
1.3.3 新闻生产方式变革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新闻生产社会学理论 |
1.4.2 “深度访谈”法 |
1.4.3 参与式观察法 |
1.5 理论突破:“开放式新闻生产模式”的构建 |
1.5.1 开放式新闻生产模式的提出 |
1.5.2 新模式研究的理论价值 |
1.5.3 研究计划 |
2 发现常规:时政新闻生产从“闭合”到“开放” |
2.1 跑线记者:网络时代的工作常规 |
2.1.1 新闻线索获取方式的开放化 |
2.1.2 新闻采访方式的“开放化” |
2.1.3 新闻写作方式的“开放化” |
2.2 报料记者:记者工作常规嬗变研究 |
2.2.1 新闻线索来源推倒“专业围墙” |
2.2.2 网络报料下的选题呈现新特点 |
2.2.3 网络报料提供“价值性参考” |
2.2.4 三个维度透视报料新闻文本 |
2.3 网闻记者:新闻生产过程梳理 |
2.3.1 网闻版的消息来源分析 |
2.3.2 网闻选题确定的基本原则 |
2.3.3 网闻采访中的便利与陷阱 |
2.3.4 网闻写作要警惕新型“大词” |
小结:网络新闻生产的常规变化 |
2.4 深度记者:新的困境与出路 |
2.4.1 网络为深度报道提供无限可能性 |
2.4.2 新局面下深度报道的三重困境 |
2.4.3 网络情境下深度报道突围路径 |
2.5 评论生产:新情境下的流程开放 |
2.5.1 新情境下的广日评论操作 |
2.5.2 报纸新闻生产中“观点纸”抬头 |
2.5.3 网络拉近评论员与新闻现场的距离 |
2.5.4 评论生产寻求两舆论场的平衡 |
小结:网络时代评论生产的新趋势 |
3 编辑与版面:重塑网络时代的编辑常规 |
3.1 报纸新生态与编辑新思路:从厚报到优报 |
3.1.1 优报的“两重坐标系” |
3.1.2 优报的形式与内容 |
3.1.3 优报对网络语言的取舍标度 |
3.2 网络时代报纸版面的简洁化趋向 |
3.2.1 版面形式服务于新闻内容生产 |
3.2.2 克制“版面创作冲动” |
3.2.3 “报纸是用来阅读,而不是观看的 |
3.3 “浅阅读+专题”,两种编辑原则的协调 |
3.3.1 “浅阅读+专题”的含义 |
3.3.2 艺术化生产方式的平静回归 |
3.3.3 报纸开张小型化或者瘦型化 |
3.4 报纸新闻编排借鉴网络设计元素 |
3.4.1 “导读与索引”引领新时代报纸“变脸” |
3.4.2 借鉴网络新闻编排的特点 |
3.4.3 “导读与索引”版的操作原则 |
3.5 “第一纸”与“身边纸”的理念与实践 |
3.5.1 新媒体冲击与“第一纸”诞生 |
3.5.2 “身边新闻纸”的本地化理念 |
4 专业新闻:由平面到平台的嬗变 |
4.1 网络时代的专版新闻生产 |
4.1.1 分众化传播与专版的定位 |
4.1.2 从平面到平台,从专版到周刊 |
4.1.3 专业定位:行业的观察家,消费的金手指 |
4.1.4 直接挑战网络的二维码尝试 |
4.2 网络时代的娱乐新闻生产 |
4.2.1 网络时代与娱乐新闻生产的嬗变 |
4.2.2 娱乐新闻的编辑思路调整 |
4.2.3 新媒体业态与娱乐新闻走向 |
小结:报纸专业新闻向杂志化转型 |
5 机构重组与平台搭建:开放式新闻生产的运转框架 |
5.1 国外报纸编辑部改造的一般共性 |
5.1.1 编辑部重心向数字媒体平台靠拢 |
5.1.2 七天24小时全天候的新闻操作机制 |
5.1.3 新闻与技术的融合渗透于编辑部每个角落 |
5.1.4 编辑部改造以数字化媒体为战略重点 |
5.2 国内报纸在编辑部改造方面的三种模式 |
5.2.1 小型通讯社模式的“全媒体采编系统” |
5.2.2 一报一网,一个编辑部两个发布终端 |
5.2.3 结对运行,跨媒体联动,打破介质界限 |
5.3 搭建多重数字化发布平台 |
5.3.1 官方微博与官方网站 |
5.3.2 报纸与网站的互动与互导 |
5.3.3 新闻生产需更多数字化平台 |
5.3.4 地铁报与社区报,报纸对抗网络的分众平台 |
6 模式再造:开放式新闻生产模式的建构 |
6.1 技术逻辑视角下的新闻生产模式切换 |
6.1.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发展 |
6.1.2 新模式形成的一般过程 |
6.1.3 两种新闻生产模式 |
6.2 开放式新闻生产的传播路径 |
6.2.1 线索来源丰富,网络线索引发新闻事件 |
6.2.2 传统媒体与网络互动,推动议程设置 |
6.2.3 网络热点事件呈现出全新传播特点 |
6.3 开放式新闻生产的六个面相 |
6.3.1 新闻线索来源的“开放化” |
6.3.2 新闻采访的“开放化” |
6.3.3 新闻事件演变的“开放化” |
6.3.4 新闻写作的“开放化” |
6.3.5 新闻传播效果的“开放化” |
6.3.6 新闻发布平台的“开放化” |
7 “结构性制约”:新闻四重逻辑下的开放式新闻生产 |
7.1 开放式新闻生产的四个缺陷 |
7.1.1 新闻的主观性和个人性显现 |
7.1.2 虚假新闻产生的可能性增加 |
7.1.3 独家新闻减少,新闻渐趋同质化 |
7.1.4 制度性控制加强,舆论空间缩窄 |
7.2 报业危机与记者身份认同危机 |
7.2.1 中国报业危机:四个特殊因素的制约 |
7.2.2 职业焦虑:生存压力与本领焦虑 |
7.2.3 “阉割”话语:监管收紧记者心理压抑 |
7.2.4 “为谁说话”:党报记者身份认同危机 |
7.3 新闻四重逻辑视角下的模式之困 |
7.3.1 新闻生产“四重逻辑”分析 |
7.3.2 “四重逻辑”共同制约新闻生产开放体系 |
7.3.3 开放式生产与新闻职业场控制 |
8 开放式新闻生产的突围路径 |
8.1 开放式生产与公共利益的维护 |
8.1.1 公共利益是新闻业不可退守的底线 |
8.1.2 开放式生产模式对于公共利益的维护 |
8.2 新情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再塑 |
8.2.1 网络环境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 |
8.2.2 新媒体为专业新闻生产提供新平台 |
8.2.3 媒体记者的生存之道在于专业素养 |
8.3 全环节改造新闻生产流程 |
8.3.1 构建全新的新闻源监控网络 |
8.3.2 记者要做信息的结点而非终端采集者 |
8.3.3 专业采编重心转向求证和调查 |
8.3.4 倾注全力强化本地新闻报道 |
8.3.5 生产有品质有品牌的新闻 |
9 结语:开放式新闻生产下的新闻学理论 |
9.1 开放式新闻生产模式的理论价值 |
9.1.1 五种主要模式的概括 |
9.1.2 五种模式的同与不同 |
9.1.3 开放式新闻生产模式的解释力 |
9.2 新闻再定义 |
9.2.1 新闻内置话语权的均衡化 |
9.2.2 新闻内含传受关系节点化 |
9.2.3 新闻定义表达内涵延展 |
9.3 留待思考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文化产业法制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文化产业法制概念 |
第二节 文化产业法制理论基础 |
第三节 文化产业法制体系 |
第二章 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状况 |
第一节 中国文化产业立法沿革 |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执法现状 |
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司法实践 |
第三章 国外文化产业法制建设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文化产业法制的有关情况 |
第二节 国外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主要经验 |
第三节 国外文化产业立法的若干启示 |
第四章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中国文化产业法制 |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涉及文化产业的内容 |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中国文化产业法制 |
第五章 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中国文化产业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司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目标任务 |
第一节 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目标 |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任务 |
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 ——以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基本观点、理论假设及研究方法 |
四、学理、现实意义与不足 |
五、结构安排 |
第一章 跨国公司伦理问题概述 |
第一节 跨国公司伦理的概念界定 |
一、全球化、跨国公司、伦理与沟通等基本概念 |
二、跨国公司伦理的定义、类型与特征 |
第二节 研究跨国公司伦理的理论基础 |
一、全球化的相关理论 |
二、国际关系的相关理论 |
三、企业伦理的相关理论 |
四、跨国公司伦理的相关理论 |
五、沟通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跨国公司国际规范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国际规范概述 |
一、伦理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关系 |
二、跨国公司与国际规范的关系 |
三、跨国公司国际伦理规范的类型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国际规范的主要内容 |
一、国际政府组织关于跨国公司的主要规范 |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关于跨国公司的主要规范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国际伦理规范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一、跨国公司与雇员的关系 |
二、跨国公司与合作者/竞争者的关系 |
三、跨国公司与消费者的关系 |
四、跨国公司与政府的关系 |
第三章 中国国内伦理及其背景分析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社会环境分析 |
一、中国的政治环境 |
二、中国的经济环境 |
三、中国的法律环境 |
四、中国的舆论环境 |
五、中国的文化环境 |
第二节 中国的传统伦理与现代演变—伦理环境分析 |
一、中国社会伦理的演变 |
二、中国经济伦理的演变 |
三、中国企业伦理的演变 |
第三节 西方传统伦理与中国传统伦理的比较 |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
二、制度中轴与伦理中轴(法与礼;理性主义与情义主义;合理主 义与权威主义) |
三、利益至上与伦理至上(利与义) |
四、贵和与竞争(中和与零和) |
第四章 跨国公司伦理冲突:以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历为例 |
第一节 跨国公司伦理冲突概述 |
一、跨国公司伦理冲突的定义与研究意义 |
二、跨国公司伦理冲突的类型 |
三、跨国公司产生伦理冲突的原因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内部伦理冲突的表现 |
一、劳工标准冲突 |
二、管理伦理冲突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外部伦理冲突的表现 |
一、跨国公司与合作者/竞争者之间的伦理冲突 |
二、跨国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伦理冲突 |
三、跨国公司与政府之间的伦理冲突 |
第五章 跨国公司伦理融合与建构 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沟通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如何应对伦理冲突 |
一、跨国公司应对伦理冲突的模式选择 |
二、跨国公司应对伦理冲突的具体原则 |
第二节 跨国公司伦理融合与建构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沟通 |
一、沟通概述 |
二、跨国公司沟通的特点 |
第三节 沟通对跨国公司伦理融合与建构的影响 |
一、沟通的信度 |
二、沟通的效度 |
三、沟通的限度 |
第六章 跨国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 |
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内部沟通—与雇员之间的沟通 |
一、跨国公司内部沟通的准则 |
二、跨国公司内部沟通的方式 |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外部沟通—与东道国合作者/竞争者、 消费者、政府之间的沟通 |
一、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合作者/竞争者之间的沟通 |
二、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消费者之间的沟通 |
三、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沟通 |
第七章 跨国公司伦理冲突、沟通与融合研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
第一节 跨国公司与中国 |
一、“引进来”—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 |
二、“走出去”—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
三、跨国公司伦理问题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冲突 |
一、企业诚信冲突 |
二、信息透明度冲突 |
三、社会责任冲突 |
四、管理模式冲突 |
第三节 跨国公司伦理沟通与融合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
一、理论启示 |
二、认识启示 |
三、机制与方法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8)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陆民营图书出版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主要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四节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六节 基本内容、创新与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民营图书出版业发展历程回顾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前的民营图书出版业 |
第二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拾遗补缺"时代的开启 |
第三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抵达"不可或缺" |
第四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浮出水面" |
注释 |
第三章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现状考察 |
第一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基本分析 |
第二节 策划环节的民营图书文化公司 |
第三节 从民营总发权企业到星罗棋布的零售终端 |
第四节 渠道建设的案例:“作者+渠道”模式——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案例分析 |
注释 |
第四章 民营图书出版业与大众畅销书出版 |
第一节 从自发到自觉畅销书时代的转型 |
第二节 制造阅读潮流的民营图书出版业:机构、人与书 |
第三节 民营图书文化公司在大众出版领域的运作特点 |
第四节 图书营销的案例:“像卖牙膏一样卖图书”——读客图书公司营销理念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商业互动 |
第一节 从补充、竞争到合作的关系变奏 |
第二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与国有图书出版业的合作类型 |
第三节 资本重组的案例:"北方联合"的"出版策划"项目 |
注释 |
第六章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动因 |
第一节 市场需求是主导性力量 |
第二节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联动效应 |
第三节 图书出版工业的革新与进步 |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介入提供了智力资源 |
第五节 版权贸易与网络资源的双轮驱动 |
第六节 同业组织的规范与治理 |
注释 |
第七章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综合分析 |
第一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作用 |
第二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优势与不足 |
第三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制约因素 |
第四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未来展望 |
注释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同质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问题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创新 |
第一章 日本媒体发展特征及其同质化 |
第一节 高度发达的日本媒体 |
一、日本报业:备受青睐的信息之源 |
二、杂志书籍:引导舆论的重要阵地 |
三、广播电视:受控于报业集团强势发展 |
四、动漫媒体:潜移默化传播日本文化 |
五、网络媒体:引领新媒体高歌猛进 |
第二节 日本媒体的发展变迁 |
一、行走在商业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 |
二、战争与灾难助推形成媒体垄断格局 |
三、战时追随和服务法西斯战争的武器 |
四、美国占领时期对日本媒体的强行改造 |
五、现代日本媒体基本制度和格局的确立 |
第三节 日本媒体传播特征分析 |
一、日本媒体三极传播模式特点 |
二、日本媒体关注负面新闻的特点 |
三、日本媒体屈从利益集团的特点 |
第四节 日本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
一、日本民众具有高度的媒体依赖性 |
二、日本民众保持极高的媒体接触率 |
三、日本媒体拥有强大的舆论引导力 |
第二章 日本政府的新闻政策与同质化 |
第一节 日本政府媒体政策的变迁 |
一、明治政府对媒体的扶持与管控 |
二、战时日本政府对媒体的严密管制 |
三、美国占领时期带来新闻自由的契机 |
四、日本政府对媒体软约束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日本媒体对政治的反制作用 |
一、媒体蜕变为国家主义的吹鼓手 |
二、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影响政府决策 |
三、媒体扮演政府权力的监督者角色 |
第三节 日本媒体与政治的相互依存共生 |
一、媒体与政府在国家利益旗帜下集合 |
二、记者俱乐部是媒体与政治合作的典范 |
三、媒体与政府的相互依存与博弈较量 |
第三章 日本媒体涉华报道的同质性 |
第一节 日本媒体涉华报道的同质性 |
一、中国题材报道备受日本媒体关注 |
二、中日关系决定涉华报道跌宕起伏 |
三、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同质特点明显 |
第二节 日本媒体涉华报道负面居多 |
一、渲染中国发展问题及“中国威胁论” |
二、模糊中国历史教育和“反日教育” |
三、回避背景刻意夸张报道对日示威 |
四、美化侵略战争并煽动反华情绪 |
五、大肆炒作中国人在日犯罪问题 |
六、制造“毒饺子”事件引发对中国食品的不安 |
第三节 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同质手法 |
一、遵循舆论一律的报道原则 |
二、运用煽情加疾风暴雨式报道 |
三、利用“意见领袖”导航社会舆论 |
四、强化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报道 |
五、善用平衡报道对新闻做负面处理 |
六、假借美国之口压制和攻击中国 |
第四节 日本媒体涉华同质报道趋向好转 |
一、江泽民访日遭遇日本媒体“标准照” |
二、朱镕基的“微笑外交”及“感谢外交” |
三、温家宝“融冰之旅”改变日本媒体偏见 |
四、胡锦涛“暖春之旅”展现日本媒体善意 |
五、积极客观报道汶川大地震及救援行动 |
六、日本媒体对北京奥运会报道态度逆转 |
七、日本媒体近来涉华报道的发展趋势 |
第四章 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同质性影响 |
第一节 影响社会舆论及相互印象 |
一、媒体建构了日本人“中国观”的舆论场 |
二、媒体报道影响两国民众的相互好感 |
三、日本媒体负面报道影响两国睦邻友好 |
第二节 影响两国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决 |
一、媒体歪曲历史事实致使历史问题误入歧途 |
二、媒体推波助澜致使东海和钓鱼岛问题陷入僵局 |
三、日本媒体导演中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 |
第三节 影响日本对华外交政策的导向 |
一、日本媒体利用议程设置引导外交舆论 |
二、日本媒体参与并影响对华外交政策制定 |
三、日本媒体将持续影响对华外交价值取向 |
第四节 影响中日两国经贸合作关系 |
一、负面报道导致中日两国经贸关系降温 |
二、日本媒体持续批评导致ODA 提前终止 |
三、日本媒体报道影响两国战略互惠关系 |
第五节 影响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稳定 |
一、民间冲突有升级为军事对抗的危险 |
二、媒体的倾向性报道助推两国军事对立 |
三、日本媒体为军事突破摇旗呐喊 |
第五章 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同质性原因 |
第一节 独特的文化塑造媒体报道的同质性 |
一、岛国心态催生排他和危机意识 |
二、民族的单一性孕育文化的同质性 |
三、集团主义塑造媒体观点一致性 |
四、耻感文化导致缺乏自省意识 |
五、神道教与理性精神的缺失 |
六、人种优秀意识孕育了民族差别意识 |
七、文化矛盾性与涉华报道的无常性 |
第二节 国益论是主宰涉华报道的风向标 |
一、日本媒体遵循国家利益优先的报道原则 |
二、通过涉华负面报道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
三、日本媒体通过争取国际话语权提高国家地位 |
第三节 政治保守化影响涉华报道同质性 |
一、日本政治保守化影响媒体涉华报道 |
二、沉默的螺旋催生日本媒体的质变 |
三、民族主义情绪左右媒体报道的公正性 |
第四节 日本人“中国观”影响涉华报道同质性 |
一、日本民众对华感情认知的变动轨迹 |
二、日本人观察中国问题的细节迷思 |
三、扭曲的中国观影响报道基调 |
第五节 媒体自身利益影响对华报道同质性 |
一、媒体垄断为舆论操控提供便利 |
二、经济利益驱动媒体报道的倾向 |
三、强化负面报道提升受众愉悦指数 |
四、新闻伦理与社会责任的缺失 |
五、对西方新闻理念的教条式追捧 |
第六章 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同质性应对策略 |
第一节 理性看待日本媒体涉华报道的倾向性 |
一、树立中国人正确客观的日本观 |
二、国家利益决定媒体的报道倾向 |
三、客观报道只是媒体永远追求的方向 |
四、日本媒体积极正面的力量不容忽视 |
五、从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反观自身不足 |
第二节 促进日本媒体和舆论生态环境的再造 |
一、塑造具有独立意识的新型现代公民 |
二、重构媒体负责任的新闻伦理价值体系 |
三、发挥政治营造媒体生态环境的主导作用 |
四、构建有利涉华报道的媒体公共关系 |
第三节 加大全方位中日民间交流和互信 |
一、广泛深入交流有利改变刻板成见 |
二、人际文化交流有利于形成社会共识 |
三、媒体在交流中尽量避免“旧本意象” |
第四节 加强和改善中国对日传播的效果 |
一、精心甄选对日传播内容 |
二、精确瞄准主要传播对象 |
三、适当选择有效传播媒介 |
第五节 抢占全球话语权制高点 |
一、加强对日本主流社会受众的研究定位 |
二、针对日本主流群体加强对中国正面形象报道 |
三、扩大中国主流新闻媒体在日本社会的影响力 |
四、构建具有独立视角及用语的国际传播体系 |
五、积极主动抢占重大国际议题的话语权 |
六、善于多方位多层次借用日本媒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 选题的意义与主要限制 |
2 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学术发展轨迹 |
2.1 1978-1982:学术研究逐步恢复 |
2.2 1983-1988:新闻改革引发学术论争 |
2.3 1989-1991:学术研究曲折前行 |
2.4 1992-1996:“为学术而学术” |
2.5 1997-至今:在新的起点上迈向多元化 |
3 研究主体论 |
3.1 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主体的构成及变化 |
3.2 研究主体的互动 |
4 研究内容论 |
4.1 对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 |
4.2 几大分支研究领域分析 |
5 研究方法论 |
5.1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含义亟待澄清 |
5.2 新时期之前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 |
5.3 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发展 |
6 研究效果论 |
6.1 建构学科体系 |
6.2 推进新闻改革 |
7 结语 |
7.1 主要成就 |
7.2 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变化的特征 |
7.3 亟待思考及解决的问题:新闻传播研究如何深入?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大事记(1978-2007) |
附录2 历届吴玉章奖获奖成果(新闻传播学) |
附录3 历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新闻传播学) |
附录4 近10 年出版的新闻学概论类着作、教材(1997-2006) |
附录5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加入WTO您准备好了吗──业内知名人士谈中国加入WTO后对出版印刷业及相关行业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历史、文本和思潮(1979-2010)[D]. 田星. 上海大学, 2015(02)
- [2]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研究[D]. 赵杰.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3]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D]. 朱继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4]他者的意象 ——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的中国观研究[D]. 马丽雅.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06)
- [5]报纸开放式新闻生产研究 ——以《广州日报》为例[D]. 窦锋昌. 武汉大学, 2013(06)
- [6]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 张庆盈. 山东大学, 2011(07)
- [7]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 ——以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历为例[D]. 张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6)
- [8]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陆民营图书出版业研究[D]. 刘蒙之. 复旦大学, 2010(11)
- [9]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同质现象研究[D]. 马新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10]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D]. 张振亭.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