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畜禽出血性败血病特异性预防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朱蕴琦[1](2014)在《中国两栖类病原壶菌检测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文中研究指明自1998年首次出现以来,壶菌病已经成为全球两栖类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两栖类壶菌病已经导致全球近200种两栖类区域性灭绝,50%的两栖类种群数量降低,因此该病被视为目前人类正经历着的唯一一场动物大灭绝的罪魁祸首。并且,由于壶菌及其孢子可以随水体、两栖类个体、接触过的物品等自然因素或随贸易全球传播,这种特性极大地增加了壶菌的扩散风险以及其跨境监管和防控的难度。因此,明确我国面临的壶菌风险,对于有效保护我国两栖类种群安全、生态健康和两栖类贸易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国内壶菌感染风险,定位了我国壶菌风险水平,为世界各国的生态健康做出贡献。针对这一目标,采用了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结合国内两栖类种属分布特点以及牛蛙引种历史等,确定黑龙江、广西、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安徽、河南采样地区8个,采集了中国林蛙、虎纹蛙、中华大蟾蜍、牛蛙、泽蛙5种两栖类样本386个,利用壶菌培养、镜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分子克隆方法进行阳性样本检测;此外,还建立了适用于大面积、快速检测的壶菌等温环介导扩增(LAMP)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样本进行检测。对于疑似样本采用荧光实时PCR方法进行复检,确保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经检测,在目标地区样本中未检出壶菌。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全球两栖类壶菌风险的分布,研究并确定了风险等级。本研究是依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进出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分析程序和技术要求》(SN/T2486-2010)和新西兰(BIOSECURITY NEW ZEALAND RISK ANALYSIS PROCEDURES Version1,12April2006)开展: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目标地区的自然情况、兽医组织机构、检疫水平等多项内容进行了分析,从传入释放可能性、接触发生可能性和传入后果3个方面对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评估,确定是否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并确定传入的可能性和风险,结果以定性表达。具体而言,就是利用壶菌释放评估表、壶菌接触暴露评估表、壶菌风险后果评估表获得基础测量数据,经释放评估和接触暴露评估综合分析,后果评估与释放、接触评估综合分析,壶菌定植和传播的可能性评估得到各输出国、各输出大洲两栖类壶菌的风险评价、风险定级,最后通过各大洲风险的整合,获得世界各大洲对我国的壶菌输入风险。研究显示我国面临的全球性壶菌风险等级为“中”。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我国国内两栖类壶菌风险呈暂时性低风险,主要风险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国际贸易输入2.我国输入性两栖类壶菌风险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急需加大输入监管,保护我国两栖类物种、生态安全,以及两栖类养殖和贸易活动。3.四十多种水生易感动物多涉及经济发展,建议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并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
王娜[2](2012)在《嗜水气单胞菌浮游态和生物被膜状态比较蛋白质组学及相关蛋白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一种重要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在自然环境中该茵大多以生物被膜形式存在,该存在形式作为一种同浮游细菌相对应的生长方式,在细菌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耐药性及疫苗方面,而毒力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关系以及生物被膜状态下与浮游态细菌蛋白表达差异的研究,国内外尚属空白。本研究观察了嗜水气单胞茵体外生物被膜的结构特征及形成过程,比较了生物被膜状态同浮游态细菌蛋白表达的差异,研究了生物被膜形成相关蛋白OmpAⅡ、FlaA、Omp38及LuxS勺生物学功能。1.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及其与毒力关系结合FITC-conA、FDA/PI荧光染色技术,对生物被膜的不同成分进行染色,利用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生物被膜的结构特征及形成过程;同时将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导入嗜水气单胞菌,利用GFP标记技术示踪嗜水气单胞茵体外生物被膜的形成。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培养8h后聚集形成微菌落团,24h后生物被膜具有一定的厚度,且随时间延长,生物被膜厚度增加,死菌比例增加。气单胞茵不同分离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分析显示,86.7%(100/113)的气单胞茵菌株可形成生物被膜。通过选取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同的菌株进行斑马鱼攻毒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菌株的致病性呈明显正相关。2.嗜水气单胞菌浮游态和生物被膜状态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了嗜水气单胞菌J-1浮游态与生物被膜状态全菌蛋白及外膜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生物被膜状态下全菌蛋白中,17种蛋白表达上调,另有17种蛋白表达下调;而外膜蛋白中,11种蛋白表达上调,1种蛋白表达下调。采用嗜水气单胞菌鲫鱼感染血清与上述两种状态细菌的外膜蛋白进行免疫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7种蛋白在两种状态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其中6种蛋白在生物被膜状态下表达升高,1种蛋白仅在生物被膜状态下具有免疫反应性。结果表明生物被膜状态下的细菌与浮游态相比,蛋白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所鉴定的具有免疫反应性的蛋白作为疫苗侯选抗原,在抵抗嗜水气单胞菌持续性感染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3.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OmpAⅡ的生物学功能分析了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相关基因ompAII序列及其在252株不同气单胞菌中的分布,同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ompAⅡ基因缺失株,通过比较野生株、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阐述主要外膜蛋白OmpAⅡ在嗜水气单胞菌致病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基因ompAⅡ开放阅读框(ORF)为1002bp,编码333aa的主要外膜蛋白OmpAⅡ,该蛋白具有微孔蛋白超家族及OmpA蛋白家族的特性。基因ompAⅡ在嗜水气单胞菌中的分布率为83.3%(60/72)。ompAⅡ基因缺失株胞外产物溶血活性、溶蛋白活性及细胞毒性均有明显降低,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也有所下降。此外,缺失株的黏附能力及抵抗巨噬细胞RAW264.7的吞噬能力与亲本目比,分别降低了25%和33%,据此可以推测嗜水气单胞菌的OmpAⅡ可能与该菌的黏附有关。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主要外膜蛋白OmpAⅡ是嗜水气单胞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在嗜水气单胞茵对宿主细胞的黏附过程中发挥作用。4.嗜水气单胞菌鞭毛蛋白FlaA的生物学功能分析了嗜水气单胞茵生物被膜相关基因flaA序列及其在252株不同气单胞茵中的分布,同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flaA基因缺失株,通过比较野生株、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阐述鞭毛蛋白FlaA在嗜水气单胞茵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基因flaA ORF为909bp,编码302aa的鞭毛蛋白FlaA.从FlaA进化途径上看,嗜水气单胞菌J-1株FlaA位于气单胞茵属FlaA第2群中。flaA基因在嗜水气单胞菌中的分布率为55.6%(40/72),与其他气单胞菌属细菌的鞭毛蛋白的同源性在88%-99%之间。flaA基因缺失株、互补株及野生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结果表明,毒力基因aer和vgrG3的表达下调为野生株的0.44和0.45倍,该菌株的溶血活性显着下降。此外,缺失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降低,为野生株的85%。flaA基因缺失株对HEp-2细胞的黏附能力降低了48%,其茵体和上清液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毒性作用分别降低了35%和55%。研究结果表明,鞭毛蛋白FlaA与细菌的黏附作用密切相关,且在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嗜水气单胞茵外膜蛋白Omp38的生物学功能分析了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相关基因omp38及其在252株不同气单胞菌中的分布,同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omp38基因缺失株,通过比较野生株、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阐述外膜蛋白Omp38在嗜水气单胞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基因omp38ORF为1074bp,编码357aa的微孔蛋白为Omp38,属于微孔蛋白超家族。omp38基因在嗜水气单胞菌中的分布率为,73.6%(53/72)。通过结晶紫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缺失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显着增强,FITC-conA标记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生物被膜多糖的产生能力显着增强。噬菌体敏感试验表明,omp38基因缺失株使噬菌体的增殖能力降低,推测Omp38可能是细菌表面噬菌体受体。omp38基因缺失后细菌的溶血活性及溶蛋白活性降低,可能与aer、ahe2、 emp的表达下调有关。omp38基因缺失株对HEp-2细胞的黏附能力、抵抗血清杀菌能力及抗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均显着增强,分别为野生株的11.45、10和1.73倍,这可能与多糖的保护作用有关。同时缺失株细菌及上清液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毒性分别增加19%和10%。此外,缺失株Ⅵ型分泌系统(T6SS)的vgrG2基因表达上调为亲本株的3.4倍。上述结果表明omp38基因缺失可引起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增强。6.嗜水气单胞菌J-1株ompAⅡ和omp38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分析利用接合转移技术在omp38基因缺失株的基础上构建了ompAⅡ-omp38双基因缺失株,并对缺失株与野生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缺失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生长能力显着增强。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缺失株毒力基因aer的表达量下调为亲本株的0.83,而ahe2、emp、hcp2、vgrG2的表达量上调为亲本株的1.60、1.49、1.71、4.46倍。缺失株溶血活性的降低及溶蛋白活性的增强,可能与其毒力基因aer表达量下调及ahe2、emp表达量上调有关。此外,ompAⅡ与omp38双基因的缺失使得细菌抵抗血清杀菌能力及细胞毒性增强,而对HEp-2细胞的黏附能力及对巨噬细胞RAW264.7抗吞噬能力则表现为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双基因缺失株的特性并非是ompAⅡ及omp38单基因缺失株特性的简单加合。7.嗜水气单胞茵J-1株luxS基因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群体感应(QS)系统luxS基因缺失后,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着降低,这与QS系统在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密切相关。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缺失株所有毒力基因表达均下调,其中aer、ahe2、emp、hcp2的表达量显着下调为亲本株的0.14、0.21、0.06、0.24倍,这与细菌溶血活性及溶蛋白活性显着降低相一致。缺失株对细胞的黏附能力及菌体、上清对细胞的毒性显着降低,分别为野生株的84%、85%、48%。以上结果表明,LuxS参与调控细菌的毒力,与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有关。8.嗜水气单胞菌Omp38重组蛋白的动物免疫效果评价嗜水气单胞菌重组蛋白Omp38抗血清可与76%(47/62)的不同血清型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反应,表明其是一种潜在的共同保护性抗原。将重组蛋白Omp38分别注射免疫小鼠、鳊鱼,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小鼠免疫后灭活疫苗组(I组)及蛋白免疫组(II组)IgG抗体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III组),第35d达到最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及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均呈增加趋势,与血清IgG抗体产生水平基本一致。免疫后42d脾脏淋巴细胞中CD3+、CD3+CD4+CD8所占比率最高,I组为65.17%、52.08%,II组为53.22%、39.58%。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免疫后21d开始,免疫组淋巴细胞IFN-y及IL-4mRNA表达水平上调,35d达到最高。鳊鱼免疫后,灭活疫苗组(I组)及蛋白免疫组(II组)IgM抗体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III组),21d达到最高,此时Ⅱ组抗体水平高于I组,之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各免疫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免疫初期变化较为明显,14d II组SOD活性显着高于Ⅲ组(P<0.05),21d时SOD活性达到最高。各免疫组血清溶茵酶(LSZ)活性在14d呈现较高水平,且Ⅰ组高于Ⅱ组(P<0.05),之后呈现波动且高于同时间点III组LSZ活性(P<0.05)。流式细胞仪及平板计数结果表明各免疫组鳊鱼头肾细胞吞噬活性显着高于Ⅲ组(P<0.05)。免疫保护试验显示,Ⅰ组、Ⅱ组小鼠分别获得了82.00%、58.82%的相对保护率;Ⅰ组、Ⅱ组鳊鱼分别获得了50.00%、57.14%的相对保护率.结果表明,重组蛋白Omp38能够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及细胞免疫应答,对小鼠及鳊鱼的嗜水气单胞茵感染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于岚[3](2010)在《稳定性固体二氧化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氧化氯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环境组织(EPA)、中国卫生部等公认的新时代绿色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快速、安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漂白、食品加工、空气清新剂和卫生防疫等领域。与其他杀菌剂相比,二氧化氯是通过其自身的强氧化性,切断微生物细胞蛋白质氨基酸的碳链,使得细胞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因此不易导致微生物产生抗药性。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不仅可以对一般细菌具有杀灭作用,还可对伤寒、甲肝、乙肝、脊髓灰质炎及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良好的杀灭和抑制效果。目前,二氧化氯在全球各行各业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其制备方法也有很多,主要分为电化学法(电解法)和化学法两大类,化学法又根据反应原理的不同分为氧化法和还原法两类。根据使用状态的不同,二氧化氯产品分为稳定性液体二氧化氯和稳定性固体二氧化氯两大类。本文对稳定性固体二氧化氯的制备、分析和抗菌测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与市场上几个畅销产品做了相应的对比。稳定性固体二氧化氯消毒剂大多数为白色粉末、片剂、块剂、胶体等各种形状的固体,具有使用条件简单、携带方便、有效期长、存放空间小、无空气污染等特点。本实验采用的是实验室自制的粉状稳定性固体二氧化氯,其主要成分为亚氯酸钠、固体酸、稳定剂和包覆剂,是一种白色粉末,水溶液为黄绿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配置成水溶液后,研究了二氧化氯成分的测试方法,并同三种畅销产品的测试结果相对比,得出最佳测试方法。最后通过悬液定量杀菌实验,对这几种产品的杀菌效果进行研究和对比,得出相应结论。
甄宇红[4](2008)在《抗奶牛乳腺炎特异性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奶牛乳腺炎是一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疗法会引起动物体内甚至牛奶中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强,间接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异性卵黄抗体(Egg yolk immunoglobulin,IgY)可治疗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安全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价廉易得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抗生素替代品。本研究制备了抗奶牛乳腺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特异性卵黄抗体,考察了抗体的体外抑菌活性、对吞噬细胞的吞噬调理作用及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作用。分别以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免疫蛋鸡制备卵黄抗体。ELISA检测表明,抗体最高效价可达25600,抗体高效价(≥6400)可持续100天;抗原浓度、蛋鸡日龄和佐剂等影响免疫效果。特异性IgY含量随时间变化趋势与抗体效价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每毫升卵黄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特异性IgY的最高含量分别可达1.86mg和1.88 mg,总IgY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82 mg和9.95 mg。采用水稀释—盐析—超滤—凝胶过滤技术从卵黄中分离纯化IgY,经超滤、凝胶过滤后抗体纯度分别可达87.09%和94.52%,回收率分别为100.6 mg/egg和27.68 mg/egg。水稀释—盐析—超滤法所得抗体纯度高、产量大,适于大规模分离纯化。体外抑菌实验表明,两种特异性IgY均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抗原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大肠杆菌特异性IgY浓度为20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IgY浓度为10mg/mL时能完全抑制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两种特异性IgY对牛奶中分离的5株大肠杆菌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具有生长抑制活性。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结果表明特异性IgY与细菌结合,使细菌表面结构发生改变。细菌经荧光素标记,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特异性IgY对奶牛体内吞噬细胞噬菌作用的影响。特异性IgY浓度为1 mg/mL时对吞噬细胞的吞噬促进作用最强。该浓度IgY使外周血PMN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率由60.2%升高到90.5%,乳中PMN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率由52.95%升高到82.45%;乳中PMN和Mφ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率分别提高29.5%和27.66%,吞噬大肠杆菌的吞噬率分别提高26.5%和26.36%,IgY对两种细胞的吞噬促进作用差异不明显(p>0.05)。乳池内分别注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IgY(200 mg)和青霉素(1000 mg)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实验性乳腺炎和临床型乳腺炎,6天治疗期内牛奶颜色和奶中凝块得到明显改善;体细胞数和细菌计数显着降低。IgY和青霉素对实验性乳腺炎的治愈率分别为83.3%和66.7%,对临床型乳腺炎的治愈率分别为50%和33.3%。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制备出抗奶牛乳腺炎致病菌特异性IgY,考察了其体内外活性,并证明了其对奶牛乳腺炎的疗效优于青霉素。为特异性IgY替代抗生素治疗奶牛乳腺炎提供了依据。
尹宇新[5](2003)在《钒辅基模拟SOD酶模型化合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及构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钒是生命体重要的微量元素,最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家对钒的生物作用的化学机理认识不断深入,钒化学越来越引起化学家和药学家的兴趣,使钒化学已经成为一个很活跃的领域。在研究组SOD模拟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作了拓展研究的尝试。本文概述了微量元素钒在化学和生命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模拟SOD活性中心配位的微环境,合成了一系列以钒辅基为中心的SOD模拟化合物,对一些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波谱分析和晶体结构表征以及量子化学计算,测试了模拟物的生物活性。 1.叙述了微量元素钒的概况和生物学意义。 2.详细综述了以钒为中心的酶及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进展。 3.采用Fe-SOD活性中心模型,以钒辅基置换Fe辅基后的SOD活性中心作为计算模型,运用Gaussian98程序包,在LANL2DZ基组水平上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4.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咪唑基的配体,应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其中一种配体的晶体结构,并用Gaussian98程序包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5.合成了所设计配体与金属盐作用生成的单核钒金属配合物,并进行了C、H、N元素分析、红外谱图及紫外谱图的表征。 6.测定了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甲基胺和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苄基胺为配体的钒配合物,研究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7.利用改进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所合成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钒的模型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活性,为拓展研究SOD模型化学奠定了基础,开阔了思路。
李琼璋[6](2001)在《畜禽出血性败血病特异性预防法的改进》文中提出 出血性败血病广泛存在于各类啮齿动物、猫、犬和其它动物以及畜禽中。因此,防制时俄罗斯除采取一般措施外,还应用了疫苗防制措施。目前,俄罗斯应用的9种菌苗是牛(水牛)巴氏杆菌病氢氧化铝福尔马林
陈凌风[7](1980)在《日本家畜卫生工作报导》文中认为 中国家畜卫生代表团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到日本国进行了友好访问。现将日本国的家畜卫生工作情况分三部分作简要报导: (一) 家畜防疫:家畜防疫是保护畜牧
二、畜禽出血性败血病特异性预防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畜禽出血性败血病特异性预防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两栖类病原壶菌检测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污染物溯源,保护出口维护我国国际贸易利益 |
1.1.2 制定安全标准、整合监测技术,防范针对我国的新一轮技术性贸易壁垒 |
1.1.3 开展出入境检疫风险评估,维护我国生态安全 |
1.2 综合分析实施能够产生的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
1.2.1 经济效益分析 |
1.2.2 社会效益分析 |
1.2.3 生态效益分析 |
1.3 壶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两栖类壶菌病(Chytridiomycosis)的发现 |
1.3.2 两栖类壶菌病原的来源 |
1.3.3 两栖类壶菌病的临床症状及致死机理 |
1.4 壶菌病流行病学 |
1.4.1 传染源 |
1.4.2 传播途径 |
1.4.3 两栖类的易感性 |
1.4.4 季节性与地域性 |
1.4.5 壶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
1.5 LAMP的原理技术 |
2 壶菌L A M P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质粒和菌株及主要试剂 |
2.1.2 实验用主要仪器 |
2.1.3 试剂的配制 |
2.1.4 引物设计及制备 |
2.1.5 壶菌DNA的制备 |
2.1.6 PCR的扩增 |
2.1.7 目的基因的胶回收 |
2.1.8 胶回收产物与PMD18-T simple载体的连接 |
2.1.9 连接产物的转化 |
2.1.10 重组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
2.1.11 重组质粒的鉴定 |
2.1.12 引物的验证 |
2.1.13 温度的优化 |
2.1.14 时间的优化 |
2.1.15 灵敏度检测 |
2.1.16 特异性检测 |
2.1.17 荧光染料的使用 |
2.2 实验结果 |
2.2.1 引物设计 |
2.2.2 PMD-LAMP质粒提取鉴定 |
2.2.3 PCR鉴定 |
2.2.4 壶菌引物的验证 |
2.2.5 温度优化 |
2.2.6 时间优化 |
2.2.7 灵敏度检测 |
2.2.8 特异性检测 |
2.2.9 荧光染料的使用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内两栖类壶菌病生态危害识别 |
3.1 两栖类壶菌病调查方法 |
3.1.1 调查地区的选择 |
3.1.2 调查种类的选择 |
3.1.3 样本数量的确定 |
3.1.4 调查时间的确定 |
3.1.5 检测方法的确定 |
3.2 两栖类壶菌病调查 |
3.2.1 实验用主要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样本 |
3.2.4 实验方法 |
3.2.5 壶菌培养结果 |
3.2.6 结果分析 |
3.3 壶菌的病理学诊断方法 |
3.3.1 实验试剂 |
3.3.2 实验仪器 |
3.3.3 实验样本 |
3.3.4 实验方法 |
3.3.5 病理组织切片结果 |
3.4 两栖类壶菌病LAMP方法的检测 |
3.4.1 实验仪器 |
3.4.2 实验试剂 |
3.4.3 试剂的配制 |
3.4.4 引物设计及制备 |
3.4.5 实验方法 |
3.4.6 实验样本 |
3.4.7 壶菌LAMP检测结果 |
3.5 荧光定量PCR检测 |
3.5.1 实验仪器 |
3.5.2 实验试剂 |
3.5.3 试剂的配制 |
3.5.4 实验样本 |
3.5.5 样本组织基因组DNA的提取 |
3.5.6 实验方法 |
3.5.7 定量PCR检测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全球壶菌风险分布分析 |
4.1 两栖类壶菌输入风险来源地分析 |
4.1.1 分析方法 |
4.2 结果 |
4.3 结论和讨论 |
5 我国面临的壶菌风险分析 |
5.1 方法 |
5.1.1 传入释放评估 |
5.1.2 接触发生评估 |
5.1.3 后果评估 |
5.2 欧洲国家输出风险分析 |
5.2.1 英国 |
5.2.2 西班牙 |
5.2.3 德国 |
5.3 美洲国家(美国)输出风险分析 |
5.3.1 自然概况 |
5.3.2 畜牧业生产状况 |
5.3.3 兽医管理体制 |
5.4 大洋洲国家(澳大利亚)输出风险分析 |
5.4.1 自然概况 |
5.4.2 畜牧业生产状况 |
5.4.3 兽医管理机制 |
5.5 非洲国家输出风险分析 |
5.5.1 博茨瓦纳 |
5.5.2 南非 |
5.6 洲国家输出风险分析 |
5.6.1 日本 |
5.6.2 韩国 |
5.7 拉丁美洲及南美洲国家输出风险分析 |
5.7.1 智利 |
5.7.2 厄瓜多尔 |
5.8 结果 |
5.8.1 欧洲壶菌病对我国风险评估结果 |
5.8.2 北美洲壶菌病对我国风险评估结果 |
5.8.3 大洋洲壶菌病对我国风险评估结果 |
5.8.4 非洲壶菌病对我国风险评估结果 |
5.8.5 亚洲壶菌病对我国风险评估结果 |
5.8.6 拉丁美洲及南美洲国家壶菌病对我国风险评估结果 |
5.9 讨论 |
5.9.1 高风险输出地确认 |
5.9.2 高风险两栖类物种确认 |
5.9.3 确定抽样数量和比例 |
6 壶菌风险管理对策 |
6.1 风险管理总的原则 |
6.2 风险管理对策 |
6.2.1 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是控制疾病诊断风险的关键 |
6.2.2 控制实验室管理问题造成的疾病诊断风险 |
6.2.3 避免法规标准体系风险 |
6.2.4 加强风险分析和检疫准入工作 |
6.2.5 建立我国特色的外来动物疫病防控框架体系 |
6.2.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2.7 信息化建设 |
6.2.8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
6.2.9 关注动物福利风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嗜水气单胞菌浮游态和生物被膜状态比较蛋白质组学及相关蛋白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细菌生物被膜研究进展 |
1 细菌生物被膜的定义 |
2 生物被膜的结构及特性 |
2.1 生物被膜的结构 |
2.2 生物被膜的特性 |
3 生物被膜的形成 |
3.1 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 |
3.2 生物被膜的形成原因 |
4 生物被膜的检测方法 |
4.1 试管法 |
4.2 96孔微量板定量检测法 |
4.3 荧光法 |
4.4 扫描电子显微镜 |
4.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5 生物被膜的基因表达及蛋白表达 |
5.1 生物被膜的基因表达 |
5.2 生物被膜的蛋白表达 |
6 生物被膜的致病机制及耐药性 |
6.1 生物被膜的致病机制 |
6.2 生物被膜的耐药性 |
7 生物被膜的防治方法 |
7.1 酶 |
7.2 噬菌体 |
7.3 植物次级代谢的化学物质 |
7.4 微生物相互作用及代谢产物 |
7.5 其它方法 |
8 生物被膜在嗜水气单胞菌中的研究 |
9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研究进展 |
1 组成、结构和功能 |
1.1 外膜蛋白A |
1.2 微孔蛋白 |
1.3 脂蛋白 |
2 致病机理 |
3 免疫特性 |
4 受体功能 |
5 OMP与血清型 |
6 OMP与LPS的相互作用 |
7 其他功能 |
8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及其与毒力关系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和质粒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菌悬液的制备 |
1.4 体外生物被膜检测 |
1.5 GFP标记嗜水气单胞菌 |
1.6 气单胞菌分离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 |
1.7 斑马鱼致病试验 |
2 结果 |
2.1 扫描电镜观察 |
2.2 荧光显微镜观察 |
2.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2.4 GFP在嗜水气单胞菌的表达鉴定 |
2.5 嗜水气单胞菌J-1和J-1~(GFP)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比较 |
2.6 嗜水气单胞菌J-1~(GFP)和JH17~(GFP)生物被膜观察 |
2.7 气单胞菌分离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分析 |
2.8 斑马鱼攻毒试验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四章 嗜水气单胞菌浮游态和生物被膜状态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及培养条件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引物设计 |
1.4 细菌全菌蛋白样品的制备 |
1.5 外膜蛋白样品的制备 |
1.6 感染血清的制备 |
1.7 双向凝胶电泳 |
1.8 Western blot分析 |
1.9 质谱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1.10 荧光定量PCR |
2 结果 |
2.1 全菌蛋白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
2.2 外膜蛋白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
2.3 外膜蛋白免疫蛋白质组学分析 |
2.4 荧光定量PCR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Abstract |
第五章 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检测、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和质粒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引物设计 |
1.4 基因组的提取 |
1.5 ompAII、flaA、omp38在气单胞菌中的分布 |
1.6 序列分析 |
1.7 ompAII、flaA、omp38基因的克隆表达 |
1.8 免疫血清的制备 |
1.9 Western blot分析 |
2 结果 |
2.1 ompAII、flaA、omp38在气单胞菌中的分布 |
2.2 序列分析 |
2.3 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2.4 Western blot分析 |
2.5 重组蛋白免疫血清的制备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六章 嗜水气单胞菌Omp38重组蛋白的动物免疫效果评价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1.4 外膜蛋白样品的制备 |
1.5 Western blot分析 |
1.6 疫苗的制备 |
1.7 小鼠免疫效果评价 |
1.8 鳊鱼免疫效果评价 |
1.9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Omp38的保守性分析 |
2.2 小鼠免疫效果评价 |
2.3 鳊鱼免疫效果评价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七章 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和质粒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引物设计 |
1.4 ompAII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1.5 fla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1.6 omp38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1.7 ompAII-omp38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1.8 ompAII基因互补株的构建 |
1.9 flaA基因互补株的构建 |
1.10 omp38基因互补株的构建 |
1.11 荧光定量PCR检测 |
1.12 Western blot分析 |
1.13 质粒稳定性分析 |
1.14 生长曲线的测定和生长形态的比较 |
1.15 体外竞争试验 |
2 结果 |
2.1 ompAII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和鉴定 |
2.2 fla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和鉴定 |
2.3 omp38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和鉴定 |
2.4 ompAII-omp38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和鉴定 |
2.5 互补株的构建和鉴定 |
2.6 荧光定量PCR检测 |
2.7 Western blot分析 |
2.8 遗传稳定性分析 |
2.9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10 体外竞争试验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八章 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及引物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生物被膜的测定 |
1.4 噬菌体敏感性试验 |
1.5 鲫鱼血清杀菌试验 |
1.6 细胞试验 |
1.7 胞外产物的活性 |
1.8 毒力基因的表达 |
1.9 动物试验 |
2 结果 |
2.1 生物被膜的检测 |
2.2 噬菌体敏感性分析 |
2.3 血清杀菌能力 |
2.4 细胞试验 |
2.5 胞外产物的活性 |
2.6 毒力基因的表达 |
2.7 动物试验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
(3)稳定性固体二氧化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二氧化氯的性质 |
1.2.1 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 |
1.2.2 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 |
1.2.2.1 二氧化氯的分子结构 |
1.2.2.2 二氧化氯的氧化性 |
1.2.2.3 二氧化氯的消毒机理和毒性的研究 |
1.3 二氧化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
1.3.1 水处理行业 |
1.3.2 用于医疗保健行业 |
1.3.3 畜牧养殖行业 |
1.3.4 水产养殖行业 |
1.3.5 蔬菜种植行业 |
1.3.6 应用于造纸工业 |
1.3.7 应用于食品行业 |
1.3.8 应用于石油行业 |
1.4 二氧化氯制备技术和方法 |
1.4.1 化学法制备二氧化氯 |
1.4.2 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 |
1.4.3 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发展现状 |
1.5 二氧化氯的分析方法 |
1.5.1 常规碘量法 |
1.5.2 丙二酸碘量法 |
1.5.3 标准五步碘量法 |
1.5.4 维生素C法 |
1.6 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发展前景 |
第二章 稳定性固体二氧化氯的研究 |
2.1 稳定性固体二氧化氯的配方选取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2.1.4 实验内容 |
2.1.5 成本估算 |
2.2 二氧化氯测试方法的选取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试验材料 |
2.2.4 试验内容 |
2.3 抗菌试验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方法 |
2.4 小鼠入口急性毒性试验 |
2.5 小鱼急性毒性试验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稳定性二氧化氯最佳配方的选取 |
3.1.1 稳定剂与活化剂对二氧化氯发气量的影响 |
3.1.2 不同环境对二氧化氯发气量的影响结果 |
3.1.3 水溶液浓度对消毒剂发气量的影响结果 |
3.1.4 配方与发气量的关系结果 |
3.1.5 成本估算结果 |
3.2 测试方法选取结果 |
3.2.1 常规碘量法 |
3.2.2 丙二酸碘量法 |
3.2.3 五步碘量法 |
3.3 抗菌试验结果 |
3.3.1 菌悬液菌落数的测定 |
3.3.2 中和剂的鉴定实验 |
3.3.3 悬液定量杀菌实验 |
3.4 小鼠入口急性毒性试验 |
3.5 小鱼急性毒性试验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抗奶牛乳腺炎特异性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IgY的研究进展 |
1.1.1 IgY的结构及免疫学特性 |
1.1.2 IgY的稳定性 |
1.1.3 IgY的分离纯化 |
1.1.4 IgY的应用 |
1.1.5 IgY的作用机理 |
1.2 奶牛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
1.2.1 乳腺炎的分类 |
1.2.2 乳腺炎的致病因素 |
1.2.3 乳腺炎的发病机理 |
1.2.4 乳腺的防御机理 |
1.2.5 乳腺炎的检测 |
1.2.6 乳腺炎的治疗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2 特异性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分离纯化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1 实验动物 |
2.2.2 菌种 |
2.2.3 试剂 |
2.2.4 仪器 |
2.2.5 溶液配置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菌培养及免疫原制备 |
2.3.2 蛋鸡免疫 |
2.3.3 IgY的分离、纯化 |
2.3.4 抗体效价检测 |
2.3.5 抗体含量测定 |
2.3.6 SDS-PAGE检测蛋白纯度 |
2.3.7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免疫影响因素 |
2.4.2 抗体效价 |
2.4.3 抗体含量 |
2.4.4 抗体纯度 |
2.5 讨论 |
2.5.1 免疫影响因素 |
2.5.2 抗体分离纯化 |
2.5.3 抗体含量 |
2.6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特异性卵黄抗体的体外抑菌活性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2.1 菌种 |
3.2.2 实验动物 |
3.2.3 试剂 |
3.2.4 仪器 |
3.2.5 溶液配置 |
3.3 实验方法 |
3.3.1 特异性IgY对抗原菌的生长抑制 |
3.3.2 奶牛乳腺炎致病菌的分离 |
3.3.3 特异性IgY与分离菌的结合活性 |
3.3.4 特异性IgY对分离菌的生长抑制作用 |
3.3.5 免疫荧光 |
3.3.6 免疫电镜 |
3.3.7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菌浓度确定 |
3.4.2 特异性IgY最低凝集浓度 |
3.4.3 特异性IgY对抗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 |
3.4.4 致病菌分离结果 |
3.4.5 特异性IgY与奶中分离菌的结合活性 |
3.4.6 特异性IgY对分离菌的生长抑制活性 |
3.4.7 免疫荧光与免疫电镜检测 |
3.5 讨论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特异性IgY的吞噬调理作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2.1 菌种 |
4.2.2 实验动物 |
4.2.3 试剂 |
4.2.4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奶牛外周血中吞噬细胞的分离 |
4.3.2 奶牛乳中吞噬细胞的分离 |
4.3.3 荧光素FITC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 |
4.3.4 吞噬时间选择 |
4.3.5 流式细胞检测与细胞染色法测定PMN噬菌作用的比较 |
4.3.6 特异性IgY对血液及乳中PMN噬菌作用的影响 |
4.3.7 特异性IgY对乳中PMN及Mφ噬菌作用的影响 |
4.3.8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标记条件的确定 |
4.4.2 检测方法的确定 |
4.4.3 吞噬时间的确定 |
4.4.4 特异性IgY对外周血及乳PMN噬菌作用的影响 |
4.4.5 特异性IgY对奶牛乳中吞噬细胞噬菌作用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卵黄抗体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作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2.1 菌种 |
5.2.2 实验动物 |
5.2.3 试剂 |
5.2.4 实验仪器 |
5.2.5 溶液配置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给药方式确定 |
5.3.2 给药间隔确定 |
5.3.3 乳腺炎的判定及诱发 |
5.3.4 实验分组及给药 |
5.3.5 乳腺外观及牛奶性状评价 |
5.3.6 体细胞计数 |
5.3.7 细菌计数 |
5.3.8 治愈率 |
5.3.9 统计学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给药方式确定 |
5.4.2 给药间隔确定 |
5.4.3 乳腺外观变化 |
5.4.4 牛奶性状变化 |
5.4.5 体细胞数变化 |
5.4.6 细菌计数变化 |
5.4.7 治愈率 |
5.5 讨论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钒辅基模拟SOD酶模型化合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及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微量元素钒的概况和生物学意义 |
1.1 钒的概况 |
1.1.1 金属钒单质的性质 |
1.1.2 钒的溶液和体液化学 |
1.2 钒的生物学意义 |
1.2.1 钒的氧化还原性质 |
1.2.2 钒酸根作为磷酸根的类似物对磷酸根参与的反应的干预 |
1.2.3 钒酸根的配位性质 |
1.2.4 钒氧离子的配位化学 |
第二章 钒蛋白酶及钒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 |
2.1 钒蛋白酶 |
2.1.1 钒铁传递蛋白酶 |
2.1.2 钒过氧化酶 |
2.1.3 钒固氮酶 |
2.2 钒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2.2.1 钒的吸收和代谢 |
2.2.2 钒的生物学功能 |
第三章 钒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中心计算 |
3.1 选择计算区域 |
3.2 量子化学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配体的设计、合成和结构解析 |
4.1 配体的制备 |
4.1.1 配体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的制备 |
4.1.2 N-甲基,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的制备 |
4.1.3 N-苄基,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的制备 |
4.2 N-甲基,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晶体结构研究 |
4.2.1 N-甲基,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结构解析 |
4.2.2 结构的描述与讨论 |
4.3 N-甲基,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的量子化学研究 |
4.3.1 量子化学计算 |
4.3.2 量子化学讨论 |
第五章 钒辅基模拟SOD模型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活性测试 |
5.1 配合物的合成与元素分析 |
5.1.1 依文献法合成了以咪唑(苯并咪唑)为配体的单核配合物 |
5.1.2 合成以N3为配体的单核配合物 |
5.1.3 以N-甲基,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为配体的配合物 |
5.1.4 以N-苄基,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为配体的配合物 |
5.1.5 元素分析结果 |
5.2 配合物的红外、紫外表征 |
5.2.1 紫外光谱表征 |
5.2.2 红外光谱表征 |
5.3 配合物的活性研究 |
第六章 钒辅基SOD模拟物的晶体结构 |
6.1 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甲基胺的氧钒(Ⅳ)配合物晶体结构 |
6.1.1 衍射实验和结构解析 |
6.1.2 结构的描述与讨论 |
6.1.3 量子化学研究 |
6.2 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苄基胺的氧钒(Ⅳ)配合物晶体结构 |
6.2.1 衍射实验和结构解析 |
6.2.2 结构的描述与讨论 |
6.2.3 量子化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畜禽出血性败血病特异性预防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两栖类病原壶菌检测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D]. 朱蕴琦.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1)
- [2]嗜水气单胞菌浮游态和生物被膜状态比较蛋白质组学及相关蛋白特性分析[D]. 王娜.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3]稳定性固体二氧化氯的研究[D]. 于岚. 青岛大学, 2010(03)
- [4]抗奶牛乳腺炎特异性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D]. 甄宇红.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 [5]钒辅基模拟SOD酶模型化合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及构效关系研究[D]. 尹宇新. 天津师范大学, 2003(04)
- [6]畜禽出血性败血病特异性预防法的改进[J]. 李琼璋.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1(01)
- [7]日本家畜卫生工作报导[J]. 陈凌风. 中国兽医杂志, 19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