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月焦点:风云际会“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文献综述)
郭景川[1](2018)在《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认为作为知识精英的民国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降,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诸多有识之士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社会改造的妙药良方,怀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地缘、学缘、志缘等关系,构建教育交往网络,与同时代的教育家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推进民国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形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靓丽的教育现象——教育家群生现象。受史学的生活转向之影响,教育史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对这些活跃在民国教育舞台上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研究便是亟需进一步开拓的领域之一。依据交往行为理论和共同体理论,运用微观史学及多学科视角,以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日记、书信、函电、着述、回忆录、照片等一手史料为基础,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个纬度对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对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活动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成效等进行概括和省思。从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前期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舞台上,民国教育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具有双向交互作用的人际交往。通过交往,不仅影响他人,自身亦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职业身份得到认同、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得以充盈,而且逐渐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迈向社群生活。如此,研究既可把人物置于教育历史的中心,还原逼近真实的民国教育家教育活动的“原生态”场景,从中探寻教育家教育生活的历史轨迹,进而丰富和拓展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当前学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部分,主要论及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回顾梳理了学界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研究时限、理论参照、方法选择等作出说明,以为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从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态等角度阐释了民国教育家生存的时空环境和交往活动的社会背景,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与教育家个人理想信念的视角考察了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外部驱动和内在动机,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欧美教育家的联袂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推进、大量教育官员的出国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潮流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教育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院校分布情况,探明民国教育家之间所存在的地缘交往关系。从结交同乡、依靠同乡、互相扶持等几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教育家以同乡情结为纽带构建地缘交往网络进行交往互助的基本过程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家以地缘缔结人际联系、进行教育互动的利弊得失。第三章“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分析、探讨民国肇建后留学教育的兴起与民国教育家学缘交往活动勃兴的内在关联,考察了教育家与具有学缘关系的师长、同学、同事之间的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呈现教育家学缘交往时的心态与场景,概括了教育家学缘交往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阐述了教育家因一致或相似的教育志向、学术趣味等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因共同体志趣而结成会社团体的内部教育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并总结了个体间互动与群体性互动各自的特点与效用。第五章“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以教育家陈鹤琴为个案,分别从其与师长、同辈学人、学生晚辈的交往三个纬度,呈现陈鹤琴与该三大交往群体互动的微观细节和活动场景,其中详细考察了以《儿童教育》和中华儿童教育社为平台构建志缘交往网络的路径以及通过举办年会所进行的群体性互动,分析了陈鹤琴在志缘交往网络中的中心度,总结了陈鹤琴不同交往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异同,意在探讨民国时期教育家通过志缘交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有益经验。第六章“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对全面抗战爆发前教育家之间的交往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概括了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成效,以期逐步深化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一般规律与作用、影响的体认,以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韩毅勇[2](2016)在《民主与民族:陈鼓应与台湾1970年代的社会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朝鲜战争后美国对台湾的军事和经济的援助,以及国民党实行的政治集权、经济推进的政策,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到1970年代初,台湾经济、教育及社会结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成就,中产阶级阶层崛起。一部分受过国外或台湾本地良好教育的青年知识精英利用台湾当局领导人新老交替之际短暂的、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掀起“青年问政运动”,强烈呼吁进行政治改革,开启了战后台湾史上意义重大的七十年代的社会运动。陈鼓应是这些青年知识精英中的一员。陈鼓应是生于福建长汀客家地区的“外省人”,受到过台湾大学殷海光等思想家自由民主观念的熏染,自始至终参与了以自由民主为目标的七十年代的台湾社会运动。《大学杂志》的创办可谓七十年代台湾社会运动的起点,表现为新生代知识精英的“青年问政运动”。陈鼓应在其中担任编委,参与发表过《给蒋经国先生的信》、《国是诤言》、《国是九论》等重头文章,与其他编委一起呼吁台湾当局进行社会改革,尤其是政治方面的改革,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大学杂志》问政期间,钓鱼岛问题爆发,引起海外和台湾青年学生的保钓运动。陈鼓应和《大学杂志》知识人群体积极参与到爱国保钓舆论中,且在保钓中自觉将学运从对外扞卫领土的方向引导到向内追求自由民主的方向。陈鼓应以台湾大学教师的身份在校园内呼吁保障言论自由、发展民主生活、开放学生运动,反响极为热烈。不过,在学生运动中也引发“民族主义论战”,“统独”之争开始浮出水面。随着蒋经国接班大势确定,接班团队成形,当局遂恢复了对言论的控制,校园民主运动遭受打击。1973年“台大哲学系事件”的发生和《大学杂志》群体的分裂,宣告“青年问政运动”和校园的学生运动均以失败告终。然而,社会运动之火既已点燃,便很难真正扑灭。陈鼓应等追求政治革新的知识精英逐渐将视线从校园内转移到校园外,推动社会改革的方式也逐渐由言论的参与向行动的参与转变。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发起了维护人权的运动。当时台湾仍处在戒严时期,人权运动的展开多为隐蔽的、分散的,有时需要配合国外的组织和个人来进行。70年代后期出现突破这种隐蔽、分散性的新型社会运动机会,这便是新一轮台湾地方选举的时间到了。从《大学杂志》集团分裂出来的张俊宏、许信良等本省人,从70年代中期开始,有意利用合法参选的时机,逐渐与基层民众结合,发展出公开的、较大规模的自由民主和政治抗议运动。陈鼓应等外省知识分子也参与到选举当中。虽然不同省籍的知识分子在民族认同上已经出现分歧,但他们在自由民主这一共同目标下暂时搁置了争议。正当这场公职选举运动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发生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的事件,蒋经国借此宣布选举延期举行、停止竞选活动,使运动戛然而止,遭受重挫。陈鼓应所全程参与的台湾七十年代社会运动,显示出多种意义。其一,从中可以看到台湾的民主转型不是蒋经国晚年一纸文书解除戒严那么简单,而是台湾中产阶级崛起后,社会精英一波一波逐层推进的反抗运动所积累的结果,当局最后的退让是情非得已的选择。其二,从中可以看到外省籍知识分子在台湾政治转型历程中的奋斗、牺牲和贡献,不像当代一些台独人士所宣称的民主是本省人对外省人的“翻身”,台独派以民主为名谋求去外省化、去中国化,是毫无根据的谬论。其三,从中可以看到,作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民主与民族的关系,在不同情境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面向。1949年之前国民党统治中国大陆的时期,社会民主运动常常表现为服从急迫的民族使命,民族压倒民主,这种情形在国民党退到台湾初期仍然延续,但到了七十年代,从中产阶级内生的民主运动,却能表现出求民主之同存统独之异的一面,这种特别年代里民主先于民族的现象所形成的反差,特别值得精细了解历史运动的学者观察。
熊群荣[3](2015)在《冯国璋督直及督苏研究》文中提出冯国璋作为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具有丰富的地方从政及中央执政经历。目前,学界对冯国璋研究主要集中在冯国璋参与民初政争部分,而对冯国璋督直、督苏鲜有全面细致地研究,以至于在对冯国璋作出历史评价时往往得出否定性的结论。对于民初复杂历史人物的研究,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客观历史活动为依据,以其所处的时代为历史背景,对其历史行为开展全面研究,才能够得出客观、公允的评价。有鉴于此,本文以冯国璋督直、督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对冯国璋在直隶、江苏的军政及民政治理实践进行全面梳理,探讨其成效,从而有助于我们全面审视冯国璋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进一步深化北洋人物研究。冯国璋能从一名普通军人经过多番垂练而成为清末军政大员,与冯国璋所具有的才能和素质,以及他为北洋集团崛起所作出的贡献密切相关。冯国璋是从社会底层通过不懈奋斗,在清末军事变革中大显身手,不仅帮助袁世凯编练新军,还致力于军事教育现代化,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北洋集团培养了一大批军事骨干力量。正是因为冯国璋在清末军事现代化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他不断地得到袁世凯的提拔重用,从而跻身于清末军政要员之列,这既提高了冯国璋的历史地位,亦为其民初出任地方都督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辛亥政局演变中,冯国璋的思想及行为有较大变化,由忠君转向事主,表明了他能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赞成共和。在辛亥和谈中,冯国璋最终支持袁世凯,并帮助袁氏鼎定北方局势。正因为如此,在民初北洋派与国民党激烈争夺直隶都督的过程中,袁世凯才能够放心和大胆起用冯国璋,将其任命为直隶都督。直隶向来为畿辅重地,又是北洋集团发迹之地,北洋派自然不能容忍其他政治势力染指。民元,在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后,国民党与北洋派的政治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了南北政治对立的态势。袁世凯为了把持直隶都督不为国民党控制,任命冯国璋督直。冯国璋到任后,在一定的程度上与顺直临时议会合作,推行了改善直隶军政和民政治理的许多措施。冯国璋在民初直隶的治理,维护了北洋派的核心利益,巩固了北洋派在直隶地区的统治,而他所采取的多项社会治理措施也有利于直隶社会发展。当然,冯国璋作为一介军人主政直隶的军政和民政,在地方治理实践中表现出鲜明的军人风格,以至于行政与立法及司法之间多有冲突。冯国璋在督苏期间实行强力的军人政治,既谨慎处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也努力缓解北洋军人势力与江苏地方社会力量的矛盾冲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苏省三年多时间的社会稳定局面。冯国璋督苏既有努力改善江苏军政关系的一面,也有依凭军事强权压制革命党人的一面。冯国璋成立宪兵司令部,设立陆军讲武堂,整饬军纪,节制水警盐捕营,成立江苏模范师,在“咨询民隐,保卫治安”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他也实施袁世凯打压和取缔国民党的政策,在江苏严防党人,加强内地防务,维护了北洋派在江苏的统治。此外,冯国璋在督苏期间,加强了社会治理方面的工作,如厉行剿匪、禁绝鸦片、恤商助商、关注旗人生计以及推进南京市政建设等方面都有一定作为。冯国璋在江苏的统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一步提高了他的政治地位,从而为其当选为副总统并进而代理大总统奠定了基础。冯国璋能够在直隶、江苏两省先后出任军政长官,应该从民初政局演变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才能更好地察觉到袁世凯以冯国璋督直、督苏所具有的政治蕴涵。总体而言,冯国璋在直隶和江苏近五年的地方治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冯国璋督直、督苏不但增强了袁世凯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支持力量,而且提升了冯国璋在民初的历史地位。冯国璋在直隶及江苏的军政和民政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两省民众的一些认可,而冯国璋又在直隶特别是在江苏不断地增强了自身的势力,成为民初地方实力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从而为他后来广泛地参与政争,进而成为直系军阀首领奠定了基础。
何秋红[4](2015)在《《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个世纪最初二十年,南通是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份非常有特色而且至今保存相对完整的报纸——《通海新报》(1913.3.18-1929.5.26)。《通海新报》是一份办报质量较高,发行于南通及其周边地区的地方性商业报纸,较好地发挥了对南通地方民众的经济启蒙作用。该报创办人陈琛是清末民初着名实业家张謇手下的得力干将,办报是其众多产业中的一项。该报前期与同一时期发行全国的《申报》一样,注意发挥报纸服务经济的功能,商业性特征明显;不同的是该报诞生地并非租界,而且没有任何外来资本介入。随着南通工商业的凋敝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报馆的渗透,该报后期又呈现出党派性、政治性的特征。《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该报诞生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初具规模的时期,发展繁荣于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之时,随着“强人”张謇离去及其大生企业系统的凋败,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趋缓中断,《通海新报》也日益艰难直至最后被官方勒令停刊。本文认为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南通城市诞孕并烙印《通海新报》。城市一方面为报纸提供了生存土壤与发展空间,随着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全方位进行,工商业经济活跃繁荣,教育普及,加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一切都为《通海新报》的诞生及其发展准备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城市也将其自身的特征烙印于报纸之上。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期间的南通城市具有过渡性、“张治”特色、江海文化等特征,这些特征也都一一鲜明地体现在《通海新报》之上。同时,本文亦将《通海新报》看成是一种主动的力量,它对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影响由物质到制度再到观念行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通海新报》记录城市,沟通城市同时推动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首先,它在物质可见层面,记录南通城市在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变化:不断兴建的各种工厂、公司;逐步繁荣的商业和金融业以及日渐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种看似客观的记述背后,体现出《通海新报》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赞赏之态和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拥抱之姿。其次,《通海新报》也通过搭建公共交流平台,促进了现代城市管理制度——警察制在南通的发展完善,同时促进了南通城市的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再次,《通海新报》还传播了西方现代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南通市民的现代知识素养;该报通过旷日持久的报道,培育了南通市民公共卫生、时间效率等现代意识观念;该报还绵密地编织进了南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比如婚嫁嫁娶,构建一种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并引发促成南通市民的一些现代行为,这其中就包括五四、五卅期间的南通学生爱国运动。在《通海新报》存续的十六年内,南通城市对报纸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不只是作为背景而存在;报纸也参与到南通早期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当中,而不仅仅是一个记录者。报纸与城市纠缠共生,双方彼此嵌入,互相促动。
韦萍[5](2015)在《鲁迅艺术身份及其艺术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鲁迅先生的精神的力量逐渐从神坛上走下来,却又带着他批判与反思的本色,重新回归学术界和民间,他的思想和精神,又开始渲染涤荡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实践中。同时,文化语境及情境的转移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达成对鲁迅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进行体认、反思和发掘的学术界共识。我们知道一直以来,鲁迅被称为文学家、革命家,以及思想家,同时也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并且作为一名艺术家,他的艺术造诣、思想和独特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象和审美情趣对于中国现代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尤其是对中国的现代版画艺术具有极大的贡献。当然,鲁迅先生作为中国新文学的灵魂,他在文学界的造诣和贡献有目共睹,且在上个世纪,他象征着一种精神和力量。但是,事实上,长期以来,学术界颇为关注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对中国现代文学、文化以及艺术思想所做的贡献,然而,对于鲁迅作为具有复杂的多重身份的艺术家,他所进行的一系列的艺术实践对中国现代版画以及中国现当代艺术所做的贡献缺乏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针对鲁迅先生的复杂的艺术身份的及其艺术实践,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主要从鲁迅先生的艺术思想、艺术实践为主线进行探讨,全方位、多角度地去研究鲁迅先生作为具有多重艺术身份的艺术家展开论述,研究并着重分析鲁迅先生的复杂的艺术身份是如何一步一步逐渐形成并相互促进,完善并最终体现出他的人生追求的。作为身兼多重复杂身份的艺术家,他无论是作为伟大的文学家,还是藏品丰富的艺术品收藏家,亦或是具有独特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的美术家,甚或是作为当今社会都觉得是非常时髦的艺术管理者,他都可以说是专职的,而不是兼职的;是职业的,而不是业余的。笔者在研究并分析他的复杂而庞大的艺术实践体系中,发现其内在精神和思想上及艺术表现形式上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相通性和前卫性。鲁迅的精神世界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鲁迅与他所深深喜爱的画家进行着密切的对话和沟通的精神交流。这种沟通的实质是源自他们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生命价值的追问以及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反映方式,也包括他们对于艺术功能的定义。他的多种艺术身份的自然转换以及鲁迅先生的复杂的艺术实践推动了我国现代美术及新兴版画艺术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启迪做出了的巨大贡献。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主要从鲁迅先生的艺术实践的角度对鲁迅先生艺术思想所蕴含的丰富性及其多重性艺术身份给予系统的解读和阐释,这一研究角度的多样性,从全方位、多角度的视角对鲁迅先生作为文学巨匠、藏家及赞助人、艺术管理者、评论家,画者及设计师等艺术身份展开阐述,并着重分析鲁迅先生作为艺术家,他是如何创造了他的艺术世界?他的文艺观又是受到了何种艺术的影响,是如何形成的?本论文从分析他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想所表现出来的鲁迅的艺术精神,来体现鲁迅先生作为艺术家为现代版画所做的贡献以及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和反思。众所周知,我们今天的艺术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的,并且现代艺术融入的技术符码和模式对传统造型语言的冲击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碰撞,面对这一潜在的危机和现象,我们是否应该借鉴鲁迅先生的批判性思想以及对危机的设问,反思如何通过对鲁迅先生批判性思想以及对危机设问意识的借鉴,寻找现当代艺术发展的新的出路?鲁迅的自觉的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思考是否可以成为指导当代艺术发展的思想引领?笔者通过对鲁迅先生特定的社会背景环境与人生发展过程中复杂的艺术道路以及他作为思想家、革命家及艺术家的曲折性和前卫性的揭示,实现对鲁迅先生艺术家形象与精神形象的新的构建。
徐珺[6](2013)在《一个半破的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剧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剧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一批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发出的口号。它是国际化背景下自我个性的觉醒肯定,是对民族意识的再次认知,是对中国戏剧独特价值重新发现的喜悦流露和自信宣示。它是在群体的名号下表达个人化的不同的声音的自由体现。它试图打破阶级壁垒,从党派之争中突围出来,其成员集合在戏剧的旗帜下自由探讨、民主争鸣。他们只是呈现与表达,不追求划一的言语,不试图推导出终极性的结论。他们的理论建设或许还不健全,但是他们留下的许多悬而未决的戏剧论题却为我们不断深入内里提供了途径。他们面对国计民生的烦难困境,不计个人深受责难的现实,独抒性灵,极力推崇纯粹艺术,显示了专注的投入与无惧的胆识。我们可以指出他们联合还不够广泛、气度还不够慷慨、表达还不够淋漓,但绝对不能无视他们大胆超越的勇气和开风气之先的精神。他们的世界意识、未来意识、民主意识、现代意识和融合意识都值得后来人思考、理解并赢得尊重。这是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乃至现代思想运动中联通过去、综合现在、面向未来的一次具有里程碑式的有益尝试。“国剧运动”背景复杂,人员错综,历来对其褒贬不一,笼统武断者多,客观公允者寡。本文梳理了该运动的历史评价,并以第一手资料《国剧运动》一书为起点,精心研读原典,重新去审读全书的精髓,还原人物群体所在的语境,体察作者个体的所思所言,跳出政治意识形态评判窠臼,融入对艺术本真与人性纯粹的理解,力图掘取痴迷戏剧的一批学人最早的戏剧愿望与戏剧实践。本文体察人物内心而不是俯视个人生命,既放在跨越世纪的历史坐标上,同时也横向比较或综合比较不同人物的精神际遇与人生情状,既把个体放在群体中扫描,又剖析群体中单个生命个体各自不同的性情,还原人物个体的真实存在,真切感悟他们的独特心境,希冀更接近人物的心灵世界,从中描绘不同人物的心路轨迹,梳理出戏剧的某些规律性认识,为戏剧发展未来提供某些启示。
邹志强[7](2013)在《G20成员沙特参加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走向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前台和中心,通过快速推进制度化建设和连续举办多次首脑会议,G20取得了丰富成果,也获得了巨大影响力,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日益发挥着核心作用。沙特作为阿拉伯国家中唯一的G20成员,对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进行深入研究也具有了日益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构建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基础。全球经济治理是指主权国家及其延伸力量通过具有约束力和规范作用的国际机制和规则解决全球性经济问题,维持正常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而采取的联合行动或措施。国家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主体,全球经济治理实质上是国际社会的权力与结构格局及其变动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反映。全球经济治理主要针对全球经济发展与失衡带来的全球性经济问题,通过治理实现全球贸易、金融、货币、资本、区域经济与国际经济机制的稳定与平衡。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领域可以分为全球贸易治理、全球金融(货币)治理、全球投资治理、区域经济治理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等五个方面。沙特拥有的诸多优势与条件使其在G20与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中占有独特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沙特之所以能在G20中占有一席之地,从根本上来说在于沙特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主要表现在其拥有的多重代表性、丰富油气资源、巨额金融资金、温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及独特“软实力”等方面。沙特拥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强烈愿望,努力发挥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大国作用,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主要体现在全球石油贸易、“石油金融”、“石油美元”、伊斯兰金融、主权财富基金、海湾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在G20框架之下,沙特的全球地位得以进一步凸显,它增强了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机制的代表性、合法性与有效性,提升了G20的权力地位,而G20也成为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首先,沙特在全球石油贸易领域及其治理中占有关键而重要的地位。沙特依托自身固有优势在全球石油贸易与权力格局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发挥着全球石油供应浮动国、机动国的角色,稳健、温和、合作性的石油政策也使其受到世界各方信任与支持,同时作为OPEC的核心成员也使沙特可以在全球石油贸易治理中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其次,沙特在“石油金融”、伊斯兰金融领域及其治理中占有关键的基础地位。依托巨额石油美元,沙特的金融实力与影响力不断上升,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沙特在“石油金融”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实体基础地位,也是左右伊斯兰金融发展前景的决定性力量。再次,“石油美元”是沙特参与全球投资和经济治理的重要权力基础。沙特依托巨额“石油美元”成为国际资本和投资市场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沙特的投资以及由此带动的海湾地区及全球石油美元的投资动向深深地影响着全球投资市场及其格局,沙特以其重要地位在当今有关“石油美元”与主权财富基金的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海合会是沙特参与区域经济治理的核心平台,沙特在海合会中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参与区域经济治理也是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沙特的对外经济影响力和全球经济治理作用在海合会的依托下呈现出放大效应。沙特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将不断上升,但在短期内对沙特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期待过高也不现实。从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基础来看,沙特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影响力,具有较强的联合他国扩大影响的能力,在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的话语权和地位也逐步提高,通过G20这一机制更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大国之一,也是当今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沙特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国家实力地位和对外关系的特殊性使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发挥也受到较为明显的制约。
罗毅[8](2013)在《外交系与北京政治:1922-1927》文中指出1920年前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北京政府确立了联美外交,美国在中国的影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的国际地位自鸦片战争以来也第一次有了回升的势头,颜惠庆、顾维钧、王正廷、王宠惠等一批亲美派外交家的权势因此而得到了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北洋体系却在南北各军阀的纷争当中走向衰败,北京政府的统治权威大为跌落,这就将外交对于国内政治的价值,亦即维护中央政权合法性的价值彰显出来。由是,外交资源转化为政治资源,亲美派外交家成为一种公认的政治势力,时人遂冠之以“外交系”的名称。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外交系登上了北京的政治舞台。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派知识分子受到战后政局变动的鼓舞,抛出了“好政府主义”。王宠惠在直系洛派首领吴佩孚的力挺之下出而组阁,顾维钧、罗文干分任外交和财政总长,被称为“好人政府”。自由派知识分子将实现“好政府主义”的希望寄托在外交系身上,外交系却由于自身固有的软弱,在政治上无法摆脱吴佩孚的影响,沦为直系洛派操纵北京政局的一个工具,最终导致“好人政府”成为各方抨击的对象而倒台。作为北洋时期中国政坛上的一个特殊群体,外交系的政治性格通过“好人政府”初步展现出来。标榜“独立”却深深地卷入了政争,自诩“超然”却成为多方攻击的目标,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际上正是外交系政治资源双重性的反映。“好人政府”倒台后,北京的政局更加动荡不宁。1923年初施肇基的外长提名被国会否决后,由黄郛暂署外交总长一职,但黄郛并非职业外交家,很快便因难于应付各种棘手的外交问题而去职,北京政府遂重新任命顾维钧为外交总长,而顾氏却一直延不就职,由此造成外长的难产。6月初在直系驱逐黎元洪下台的政治风潮中,黎氏企图用颜惠庆、顾维钧组阁以收既迎且拒之效,而颜、顾虽然均欲一试身手,终因形格势禁而不成。直系驱黎引发了声势浩大的反直运动,北京政界也发生分化,直系为应对这一危机,极力拉拢顾维钧、颜惠庆、王正廷等外交系人物,而离京国会议员和苏沪各公团则极力劝说颜、顾、王南下,但三人之中无一人离京,顾氏且于反对声浪达于高潮之际就任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遭到舆论的猛烈抨击。外交系的名誉因而受到损害,在政治上由盛转衰。外交系虽然政治名誉受损,但政治资源尚存。1926年,随着吴佩孚与张作霖联手击退冯玉祥的国民军,段祺瑞执政府垮台,外交系又一次回到了北京政治舞台的中心。颜惠庆以“复职”名义组阁摄政,旋因张作霖反对而下台;不久之后,复由顾维钧组阁摄政。顾内阁表面上在张、吴之间维持一种平衡,实则已经倒向奉张,也不能不倒向奉张。这一时期,北京政府“修约外交”出现了某种激进化的趋向,顾内阁断然宣布终止中比条约即为典型的一例,这实际上是北京政府合法性危机进一步发展和外交系自身政治地位愈益动摇的产物,是北京政府同南方革命势力争夺话语权的表现。外交系在内政、外交两方面的活动表明,他们是一个寄生于北洋体系内的政治群体,其生存与活动条件都是由北洋体系所赋予的。就此而论,外交系并无所谓“超然”或“中立”。
胡孝林[9](2011)在《苏州旅游近代化研究(1912-1937)》文中认为苏州旅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春秋起源后,相继走过了秦汉发展、唐宋繁荣、明清极盛、清末民初转型的发展历程。太平天国战争前,苏州区域旅游深受儒家旅游观和地域社会风尚的影响,一方面旅游活动日益兴盛,但另一方面始终缺乏走向大众化的社会条件和走向更高层级的市场介体,这表明了古代苏州旅游始终没有突破中国传统旅游的框架。突如其来的太平天国战争,打断了传统旅游量变积累的进程。清末民初时期,苏城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起步,旅游风气开化,有力提升了旅游者的支付能力,刺激了城市人的旅游欲望,也促进了风景名胜的保护、开发与开放,为近代旅游的质变飞跃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民国前期,苏州旅游走上了近代化发展之路,逐渐从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业过渡。苏州旅游的近代化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以蜜月游、自行车游、科技游为代表的新式旅游活动兴起,与传统旅游活动共存互动,传承千年的苏州旅游逐渐散发出新鲜气息;另一方面由旅行社、旅游食宿业、旅游交通业等部门综合构成的旅游产业初具规模,打破了小规模、分散的传统旅游模式,迎来了旅游领域的近代化革命。受时空环境的双重影响,苏州旅游在近代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点,体现了近代旅游活动的时代性和区域性,对苏州社会产生了积极的经济和文化效益。在今天看来,尽管民国前期的苏州旅游还存在着历史局限,但是它毕竟是古代旅游向现代旅游过渡的承启环节,是苏州现代旅游业的根源和雏形。将民国苏州旅游放在苏州旅游史的宏观脉络中展开考察,钩沉苏州旅游近代化的背景、表现并评述苏州旅游近代化的特点、效应及历史局限是一项拓荒性的工作,是近代区域社会生活史的重要课题之一。
曹嘉涵[10](2011)在《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研究(1941-1945年) ——以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为中心》文中认为抗战时期的中美租借关系,是两国为共同抵御日本法西斯侵略而建立起来的以军事互助为主体的特殊经济关系。抗战爆发后,中国开始积极争取美国的军事援助,国民政府先后派陈光甫与宋子文赴美求援,并于1940年底建立起由蒋介石、宋子文主导的相对集中的求援体制。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等法案,为中国获得租借援助扫清了障碍。而在中国成为租借受援国之初,宋子文即在美注册成立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代表国民政府接洽和落实租借援助事宜。作为非盈利性的官营企业,中国国防供应公司借助中国银行的资金与海外分支网点,由200人左右的中外籍员工队伍承担起租借物资申请、营运、存储、整理等各项职责,并为美国志愿航空队来华作战提供支持,其使命直至1944年7月方告结束,主要工作移交给中国物资供应委员会。战时美国租借援华的总额超过8亿美元,这笔无偿援助不仅对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具有历史性作用,而且使中国对美外交的地位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接受租借援助的同时,中国亦以回惠租借形式向驻华美军人员及官方机关提供食宿服务、帮助修建机场并垫付法币。巨额回惠租借加剧了后方法币发行失控与恶性通货膨胀的局面,国统区的经济与社会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太平洋战争之前,美国的租借援助机制由罗斯福总统主导,但陆军部已倾向于独立评估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求援工作,同时派马格鲁德军事代表团来华监督租借物资的使用。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改变租借拨款方式与租借物资划拨决策权,以陆军部为首的军方势力取得租借援助主导权。塔尔萨事件发生后不久,中美军事合作全面启动,陆军部指派史迪威来华担任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兼蒋介石的参谋长,并秘密指定其在印度接收分配援华租借物资,中国最终不得不接受失去租借物资分配权与直接申请权的现实。此后,美国的租借援华进一步成为中美间矛盾与冲突爆发的诱因之一。随着中国开始履行回惠租借义务,中美双方在驻华美军开支问题上出现新的争执。由于美国拒绝向中国提供10亿美元借款,两国未能达成正式的回惠租借协议。抗战结束前,美国通过不定期与中国协商的方式偿还了部分回惠租借援助。中美围绕租借援助问题的纷争,削弱了这对盟友间的互信,对两国军事-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本月焦点:风云际会“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月焦点:风云际会“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提纲范文)
(1)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动荡的国家和社会 |
一、政治背景: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 |
二、经济背景:萧条落后的经济状况 |
三、社会背景:紊乱失调的乡村社会 |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个人理想的双重作用 |
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冲击 |
二、教育家人生理想信念的驱动 |
第三节 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带动 |
一、西方教育理论的导入 |
二、欧美教育精英的访华 |
三、出洋留学活动的勃兴 |
四、官员的出国教育考察 |
第二章 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之籍贯分布 |
一、民国教育家籍贯的整体分布:以江浙两湖为渊薮 |
二、民国教育家籍贯的院校分布:以国立大学为重点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地缘关系及其交往 |
一、结交同乡:教育交往活动的初始网络构建 |
二、依靠同乡:个人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
三、相互扶持:-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患难与共 |
第三节 教育家地缘交往之利弊得失 |
一、地缘交往之利:易于建立信任度较高的人际关系 |
二、地缘交往之弊:容易形成势力膨胀的教育帮派 |
第三章 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 |
第一节 留学教育与教育家学缘交往的勃兴 |
一、留学之风的强劲吹起 |
二、留学教育精英的崛起与学缘认同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学缘关系及其交往活动 |
一、师生交往活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二、同窗学友之谊:“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
三、同事交往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第三节 学缘交往的特点及评价 |
一、广而持久,有情有谊 |
二、阶段存在,或延或断 |
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
第四章 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 |
第一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个体间交往 |
一、教育交往活动之缘起与展开 |
二、对交往双方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
第二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群体性交往 |
一、联合发起:社团创办的集体力量 |
二、社团年会:多方互动的时空场域 |
三、诗与远方:交往互动的意义生成 |
第五章 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 |
第一节 陈鹤琴与师长的交往及其特点 |
一、大学师长:厚爱与熏染 |
二、哥大师长:感召和互助 |
第二节 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网络的构建 |
一、求其友声:中华儿童教育社与交往网络之构建 |
二、精神领袖:在中华儿童教育社中的角色和地位 |
三、国际展现:交往网络在国际舞台上的向外拖延 |
四、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提携与厚爱:陈鹤琴与学生晚辈的交谊 |
一、校园活动中增进师生了解 |
二、业余交往中联络师生感情 |
三、携手教育中升华师生情谊 |
第六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
一、书信往来 |
二、学术交流 |
三、工作交往 |
四、社团活动 |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特点 |
一、交往活动的多样化 |
二、基于志缘交往的相对持久性 |
三、教育交往网络的向外延展性 |
四、由地缘交往向志缘交往转变 |
第三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因素 |
一、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教育家交往的重要因素 |
二、个人专长的互补性影响交往活动向外拓延 |
三、交往活动受政治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的成效 |
一、从制度到实践,推进民国教育现代化变革 |
二、从青涩到成熟,促进民国教育家自我生成 |
三、迈向社群生活,推动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 |
四、谱写真情华章,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民主与民族:陈鼓应与台湾1970年代的社会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宗旨与史料来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1970年代的台湾社会 |
一、经济的快速发展 |
二、教育的发展普及 |
三、社会结构的转变 |
四、1970年代台湾的政治困境 |
五、社会精英的重新活跃 |
第二章 陈鼓应的教育养成及学思历程 |
一、客家精神的熏陶的少年时代 |
二、大学时代的思想启蒙 |
三、师从方东美与殷海光 |
第三章 《大学杂志》与台湾社会运动的启动 |
一、台湾青年知识精英的聚集 |
(一) 第一次社会青年人士座谈会 |
(二) 两次座谈会建言要点 |
二、《大学杂志》的改组 |
(一) 座谈会如何促成《大学杂志》之改组 |
(二) 1971年改组前的《大学杂志》 |
(三) 《大学杂志》的改组 |
三、陈鼓应与《大学杂志》大联合时期的议政 |
(一) “无害的初创期” |
(二) 大联合时期的书生论政 |
第四章 陈鼓应与台湾的学生运动(上) |
一、校园民主抗争的滥觞:台大“保钓运动”的兴起 |
(一) 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的由来 |
(二) 海外“保钓运动”的兴起 |
(三) 《大学杂志》与“保钓” |
(四) 台大的“保钓运动” |
二、陈鼓应与保钓运动的转向 |
三、“小市民心声事件” |
(一) 《中央日报》发表“一个小市民的心声” |
(二) 《大学杂志》对“市民心声”的回应 |
(三) “小市民心声事件”的影响 |
第五章 陈鼓应与台湾的学生运动(下) |
一、民族主义座谈会 |
(一) 海外留美华人民族热情的高涨 |
(二) 民族主义座谈会的召开 |
二、民族主义论战 |
(一) 民族主义座谈会背后的玄机 |
(二) 针锋相对的论战 |
三、陈鼓应与台大哲学系事件 |
(一) “职业学生”事件 |
(二) 台大师生抓捕、约谈事件 |
(三) 台大哲学系事件与《大学杂志》集团的分裂 |
第六章 陈鼓应与台湾人权运动 |
一、台湾戒严时期的人权状况 |
二、1970年代台湾的人权救援工作 |
三、陈鼓应对台湾人权运动的参与 |
第七章 陈鼓应与“党外”选举运动 |
一、台湾的“民主假期” |
二、“党外”势力的凝聚 |
(一) “党外”势力的崛起 |
(二) “党外”选举运动的铺开 |
三、选举运动中的陈鼓应 |
(一) 陈鼓应参选的原因 |
(二) 突然降临的“延期选举” |
结语 |
一、1970年代台湾的社会运动的升级及陈鼓应的角色 |
二、197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中的民主与民族 |
三、1970年代的社会运动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3)冯国璋督直及督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对冯国璋的历史评价 |
(二) 对冯国璋研究的学术回顾 |
三、研究理论与主要资料 |
(一) 研究思路、主要理论与方法 |
(二) 资料收集与整理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清末崛起的冯国璋 |
第一节 冯国璋与北洋集团 |
一、冯国璋的才能和素质 |
二、冯国璋在北洋集团崛起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冯国璋与辛亥革命 |
一、冯国璋参与武汉前线战局决策 |
二、冯国璋督率清军镇压革命军 |
三、冯国璋与南北议和 |
四、冯国璋襄助袁世凯鼎定北方政局 |
第二章 冯国璋督直研究 |
第一节 冯国璋督直原委 |
一、王芝祥“督直改委”事件 |
二、冯国璋督直原因 |
三、顺直临时省议会反对冯国璋督直 |
第二节 冯国璋与民初直隶军政治理 |
一、民初直隶行政区划及军政机构 |
二、颁发行政规章制度 |
三、整顿吏治 |
四、改革军警 |
第三节 冯国璋与民初直隶社会治理 |
一、冯国璋与天津兵变 |
二、冯国璋与直隶荒政 |
三、冯国璋与直隶禁烟 |
四、冯国璋安定直隶社会秩序 |
第四节 冯国璋治下的直隶行政与立法及司法关系 |
一、行政权与立法权冲突 |
二、行政权侵越司法权 |
第三章 冯国璋督苏研究 |
第一节 冯国璋督苏背景 |
一、“宋案”与二次革命 |
二、冯国璋出任江苏都督 |
三、冯国璋督苏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冯国璋与民初江苏军政治理 |
一、民初江苏行政区划及军政机构 |
二、冯国璋与江苏都督府(督军公署) |
三、冯国璋与民初江苏军队治理 |
四、民初江苏军政统一与分割 |
第三节 冯国璋与民初江苏社会治理 |
一、民初江苏军政与民政关系 |
二、严厉剿匪 |
三、通缉党人 |
四、厉行禁烟 |
五、赈济灾民 |
六、维护经济秩序 |
第四章 冯国璋督直、督苏历史评价 |
第一节 袁世凯加强中央集权 |
一、袁世凯政府面临的困境 |
二、袁世凯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性 |
三、袁世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第二节 冯国璋督直、督苏成效及评价 |
一、袁世凯与冯国璋督直、督苏 |
二、冯国璋督直、督苏成效 |
三、冯国璋督直、督苏的历史影响及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创新点和难点 |
1.6 研究思路 |
1.7 关键概念说明 |
2 《通海新报》的发展历程: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 |
2.1 诞生背景: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初具规模(1895-1913) |
2.1.1 1895年之前的南通 |
2.1.2 1895—1913年南通现代化进程的启动 |
2.1.3 《通海新报》诞孕环境 |
2.2 发展繁荣: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剧(1914-1926) |
2.2.1 南通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
2.2.2 《通海新报》的发展繁荣 |
2.3 渐趋凋零: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受挫趋缓(1924-1929) |
2.3.1 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趋缓 |
2.3.2 《通海新报》凋零停刊 |
3 记录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物质设施的现代化 |
3.1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展开 |
3.1.1 现代交通:公路、汽车与铁路 |
3.1.2 现代通讯:电话、邮政与电报局 |
3.1.3 现代文化机构:图书馆、博物苑、公园与剧场 |
3.1.4 现代慈善机构:养老院、育婴堂与游民工厂 |
3.1.5 现代医疗机构:南通医院与基督医院 |
3.2 呈现商业、金融业的逐步繁荣 |
3.2.1 新式商品层出不穷 |
3.2.2 商贸空间的固定与拓展 |
3.2.3 声光电影的世界:照相与电影 |
3.2.4 现代金融:银行、保险公司与证券交易所 |
3.2.5 现代旅馆:西式会馆、俱乐部 |
本章小结 |
4 沟通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制度的现代化 |
4.1 介绍推行现代警察制度 |
4.1.1 传播现代警政价值理念 |
4.1.2 记录警务活动进程与细节 |
4.1.3 监督警务活动 |
4.2 推进南通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 |
4.2.1 呈现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善 |
4.2.2 促进教育对象的扩大化 |
4.2.3 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
4.2.4 促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
4.3 现代经济制度的媒介启蒙 |
4.3.1 股份制的启蒙 |
4.3.2 公司制的教化 |
本章小结 |
5 改变城市:《通海新报》与市民观念行为的现代化 |
5.1 传播现代知识 |
5.1.1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 |
5.1.2 输入西方社会科学知识 |
5.2 培育现代意识观念 |
5.2.1 卫生意识 |
5.2.2 时间观念 |
5.3 构建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 |
5.3.1 新式团体的报章交往 |
5.3.2 旧有组织的新式交往 |
5.3.3 公开的私人交往 |
5.3.4 编读互动 |
5.3.5 文人交往 |
5.4 引发并促成现代行为 |
5.4.1 推动“五四”“五卅”爱国运动 |
5.4.2 促成现代赈灾活动 |
本章小结 |
6 结论:报纸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
6.1 城市诞孕并烙印报纸 |
6.1.1 城市诞孕报纸 |
6.1.2 城市烙印报纸 |
6.2 报纸记录并影响城市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通海新报》关于私塾的报道 |
(5)鲁迅艺术身份及其艺术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3.1 美学 |
1.3.2 图像学 |
1.3.3 统计学 |
1.4 预期的研究成果、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4.1 预期成果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鲁迅先生艺术身份与艺术实践的理论审视及文献综述 |
2.1 鲁迅先生艺术身份与艺术实践的理论审视 |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2 精神分析理论 |
2.2 鲁迅先生艺术身份与艺术实践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鲁迅先生复杂艺术身份的形成及发展 |
3.1 鲁迅先生多重艺术身份的形成 |
3.1.1 鲁迅先生多重艺术身份的形成背景 |
3.1.2 鲁迅先生多重艺术身份的发展历程 |
3.2 鲁迅先生艺术身份的多样性特征体现 |
3.2.1 文学家身份的特征体现 |
3.2.2 “收藏家”及“赞助人”身份的特征体现 |
3.2.3 “美术家”身份的特征体现 |
3.2.4 “艺术管理者”身份的特征体现 |
第四章 西方艺术影响下的鲁迅的文艺观和艺术实践 |
4.1 国际艺术家思想对鲁迅艺术思维的触碰 |
4.1.1 荷兰艺术家文森特·凡高与鲁迅超时空的精神相撞 |
4.1.2 德国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艺术思想与鲁迅精神的交汇融合 |
4.1.3 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抑郁艺术”与鲁迅艺术主题的共同聚焦 |
4.1.4 前苏联现实主义版画家的创作模式对鲁迅艺术观的补充完善 |
4.2 鲁迅艺术实践中所存在和体现的多重艺术语言形式 |
4.2.1 鲁迅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版画艺术语言 |
4.2.2 鲁迅艺术作品中所折射出的油画意蕴 |
4.2.3 鲁迅艺术作品中所融合的漫画风格 |
第五章 鲁迅先生多样的艺术实践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和反思 |
5.1 鲁迅的艺术实践对中国新兴版画艺术的影响 |
5.1.1 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拓荒者 |
5.1.2 文艺精神对中国新兴版画艺术的拓展和影响 |
5.1.3 艺术实践对中国新兴版画发生与勃兴的扶植 |
5.2 鲁迅的艺术精神对现代版画发展的启迪 |
5.2.1 图像作品、文物、文献所体现的鲁迅精神对人心的涤荡 |
5.2.2 对新兴版画的支持助推了我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 |
5.3 鲁迅先生的复杂的艺术身份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引领 |
5.3.1 新时代的驱动者 |
5.3.2 选择背后蕴含的文化思考成为指导当代艺术发展的思想引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展览 |
致谢 |
(6)一个半破的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剧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题记:在一个讲求毁灭破坏文化的时代,他们却要重建创立新文化。 |
绪论:缘起与梦碎 |
一、留美学生开展“国剧运动” |
二、由《剧刊》到《国剧运动》的出版 |
上编 “运动”与人物 |
第一章 “国剧运动”再思考 |
第一节 对“国剧运动”的种种评论 |
第二节 他们在论什么? |
第三节 为什么要评介这些剧作家? |
第四节 提升剧场的技术问题意味着什么? |
第五节 旧戏的分量盖过新戏说明了什么? |
第二章 在戏剧的名义下集合——“国剧运动”人物图谱 |
第一节 余上沅的戏剧梦 |
第二节 徐志摩与戏剧 |
第三节 张嘉铸、赵太侔、熊佛西等人的戏剧因缘 |
下编 理论初探 |
第三章 《国剧运动》对中国戏剧的理论建言 |
第一节 “运动”始末论 |
第二节 “国剧”面面观 |
第三节 剧场技术论 |
第四节 戏剧批评论 |
第五节 旧剧及其他 |
结语:没有终结的戏剧梦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G20成员沙特参加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有关图表一览 |
第一章 导论 |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论文总体思路与结构 |
四、 论文研究方法 |
五、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认知 |
第一节 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
一、 全球经济治理的概念初探 |
二、 全球经济治理的实践变化 |
三、 全球经济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
第三节 全球经济治理的基本范畴 |
一、 全球贸易治理 |
二、 全球金融(货币)治理 |
三、 全球投资治理 |
四、 区域经济治理 |
五、 全球经济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身份、动因与权力 |
第一节 沙特能源大国地位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动因分析 |
一、 “石油经济”特点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
二、 突出核心竞争力与国际权力地位的要求 |
三、 多重国际身份、追求大国地位的需要 |
四、 “复合民族主义”理念与政策的影响 |
第三节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条件分析 |
一、 沙特拥有多重代表性 |
二、 沙特拥有丰富油气资源 |
三、 沙特拥有巨额石油美元 |
四、 沙特拥有内政外交条件 |
五、 沙特拥有独特“软实力” |
第四节 沙特在 G20 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
一、 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的沙特 |
二、 G20 视角下的沙特与全球经济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沙特与全球贸易治理 |
第一节 沙特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基本表现 |
一、 沙特的对外贸易概况 |
二、 沙特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政策、地位与作用 |
第二节 沙特在全球石油贸易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
一、 全球石油贸易体系概述 |
二、 沙特的石油战略政策演变及其特点 |
三、 沙特在全球石油贸易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
四、 OPEC 视角下的沙特与全球石油贸易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沙特与全球金融治理 |
第一节 沙特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基本表现 |
一、 沙特金融发展概述 |
二、 沙特在全球金融治理的政策、地位与作用 |
第二节 沙特在“石油金融”治理中的实体基础地位 |
一、 “石油金融”概述 |
二、 “石油金融”视野下的沙特与全球金融治理 |
第三节 沙特在伊斯兰金融治理中的推动作用 |
一、 伊斯兰金融简介 |
二、 沙特的伊斯兰金融发展及政策 |
三、 伊斯兰金融视野下的沙特与全球金融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沙特与全球投资治理 |
第一节 沙特在全球投资治理中的基本表现 |
一、 沙特对外投资与外来投资概述 |
二、 沙特在全球投资治理中的政策、地位与作用 |
第二节 沙特在“石油美元”治理中的关键地位 |
一、 “石油美元”简介 |
二、 “石油美元”与主权财富基金 |
三、 “石油美元”视野下的沙特与全球投资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沙特与区域经济治理 |
第一节 沙特在区域经济治理中的基本表现 |
一、 中东海湾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概况 |
二、 沙特在区域经济治理中的政策、地位与作用 |
第二节 沙特在海合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
一、 海合会经济合作进程简介 |
二、 全球经济治理视野下的海合会 |
三、 海合会视野下的沙特与区域经济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评价与展望 |
第一节 沙特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表现评价 |
一、 沙特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基础分析 |
二、 沙特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评价 |
三、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制约因素与前景展望 |
一、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制约因素 |
二、 沙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前景展望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8)外交系与北京政治:1922-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四、研究方法及史料来源 |
第一章 北洋体系衰落下外交对内政的“反哺”——外交系在民国政坛的崛起 |
第一节 北京政府的联美外交 |
第二节 中国国际地位的回升 |
第三节 亲美派外交家权势的增长 |
第四节 北洋体系的衰落与外交家政治价值的凸显 |
第二章 1922年“好人政府”始末——外交系政治性格的初步暴露 |
第一节 外交系与“好政府主义” |
第二节 从颜内阁到王内阁:“好人政府”的诞生 |
第三节 “好人政府”的困境 |
第四节 罗文干案和“好人政府”的倒台 |
第三章 夹缝中的抉择——外交系在政治上由盛转衰 |
第一节 政局纠葛中外长的难产 |
第二节 直系驱黎与外交系的因应 |
第三节 “就职”风波对外交系的冲击 |
第四章 崩溃前的挣扎——外交系政治生涯的最后篇章 |
第一节 颜惠庆摄阁:直、奉“护宪”之争 |
第二节 顾维钧摄阁:依违于张、吴之间 |
第三节 走向激进化的“修约外交”:以中比条约交涉为中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苏州旅游近代化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名词界定及说明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以前苏州旅游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
第一节 近代以前苏州旅游的发展脉络 |
第二节 近代以前苏州旅游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苏州旅游近代化的背景 |
第一节 苏州旅游近代化的社会因素 |
第二节 苏州旅游近代化的主体因素 |
第三节 苏州旅游近代化的客体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苏州旅游近代化的表现 |
第一节 新旧旅游活动竞相呈现 |
第二节 近代旅游业的兴起 |
小结 |
第四章 苏州旅游近代化的评价 |
第一节 苏州旅游近代化的特点 |
第二节 苏州旅游近代化的效应 |
第三节 苏州旅游近代化的历史局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研究(1941-1945年) ——以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之界定 |
二、文献回顾 |
三、史料与方法 |
四、主旨与篇章 |
第一章 中美租借关系确立的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对美国军事援助的争取 |
一、国民政府的对美求援与物资采购活动 |
二、国民政府求援体制的演变 |
第二节 美国租借政策的诞生与影响 |
一、《租借法》及其后续法案的出台 |
二、租借政策的双重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租借援华的实施 |
第一节 美国租借援助机制的发展 |
一、防御援助汇报处时期的租借援助机制 |
二、租借事务管理署成立后的租借援助机制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租借援助接洽模式的形成 |
一、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创建 |
二、宋子文改革国民政府求援体制的尝试 |
三、中国银行与求援新路径的开辟 |
第三节 中国国防供应公司求援工作之进行 |
一、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与援华租借物资的申请 |
二、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与援华租借物资的营运 |
三、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与美国志愿航空队的初期建设 |
第四节 美国的租借援华观念与马格鲁德使团来华 |
一、美国租借援华观念的展露 |
二、马格鲁德使团来华及其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租借援华的实施 |
第一节 美国租借援助机制的转变与中国求援工作的新动向 |
一、美国租借拨款方式的变化 |
二、美国租借物资划拨决策权的变化 |
三、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组织人事的调整 |
四、中国对英美联合参谋长会席位的力争 |
第二节 史迪威与租借物资主导权之争 |
一、塔尔萨事件与史迪威来华 |
二、史迪威主导租借物资局面的出现 |
三、宋子文对史迪威主导租借物资的因应 |
四、史迪威管理租借物资职权的削弱与丧失 |
第三节 中国国防供应公司求援使命的延续与终结 |
一、缅甸陷落之前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主要活动 |
二、缅甸陷落之后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主要活动 |
三、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的关闭与租借援助接洽模式的变换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对美国的回惠租借与驻华美军开支问题交涉 |
第一节 中国对美回惠租借的实施 |
一、为驻华美军提供食宿服务 |
二、为驻华美军直接垫付法币 |
第二节 驻华美军开支问题的交涉 |
一、回惠租借协议草案的提出与讨论 |
二、10亿美元借款要求与回惠租借协议的流产 |
三、孔样熙赴美与驻华美军开支问题的解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本月焦点:风云际会“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D]. 郭景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2]民主与民族:陈鼓应与台湾1970年代的社会运动研究[D]. 韩毅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3]冯国璋督直及督苏研究[D]. 熊群荣.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4]《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D]. 何秋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5]鲁迅艺术身份及其艺术实践研究[D]. 韦萍. 上海大学, 2015(05)
- [6]一个半破的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剧运动”研究[D]. 徐珺. 上海戏剧学院, 2013(02)
- [7]G20成员沙特参加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D]. 邹志强.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8]外交系与北京政治:1922-1927[D]. 罗毅. 复旦大学, 2013(12)
- [9]苏州旅游近代化研究(1912-1937)[D]. 胡孝林. 苏州科技学院, 2011(04)
- [10]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研究(1941-1945年) ——以中国国防供应公司为中心[D]. 曹嘉涵. 复旦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