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聚糖酶处理改善麦草浆漂白特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晗[1](2020)在《预处理对麦草生物机械制浆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固废进口禁令的实施以及国内包装用纸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国内造纸工业出现原料短缺的情况,急需可替代废纸用于生产包装纸的原料。在造纸原料中,我国非木材植物纤维原料具有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价格低廉等优点,且非木材植物纤维制浆造纸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为有效增加原料供给,缓解原料短缺带来的压力,开发和利用非木材植物纤维原料用于制浆造纸的相关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本论文以非木材纤维原料—麦草为原料,借鉴生物机械法制浆技术,采用碱性热水浸渍法协同生物酶对其进行预处理,然后经机械磨解成浆,与废纸浆配抄成纸,以期满足本色包装纸的物理强度要求,为麦草生物机械法制浆新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首先,采用碱性热水对麦草进行浸渍,然后经机械磨解成浆,分析用碱量和浸渍时间对纸浆成纸强度的影响,并对纸浆得率以及麦草中木素和糖类的溶出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用碱量和浸渍时间的增加,纸浆成纸强度增加,纸浆得率逐渐降低。当用碱量为4%、浸渍时间为20 min时,浸渍过程中溶出部分抽出物,糖类溶出量为2.98 mg/g,木素溶出量为58.24 mg/g,麦草表面的角质层遭到破坏,可提高生物酶的可及性。纸浆得率大于80%,纸浆成纸抗张指数为25.82 N·m/g,环压指数为9.59 N·m/g。其次,采用生物酶对碱性热水浸渍后的麦草进行预处理,然后经机械磨解成浆,分析生物酶种类及用量、预处理时间、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液p H值对纸浆成纸强度的影响,并检测生物酶预处理后木素和糖类的溶出量。研究表明,果胶酶、脂肪酶、木聚糖酶以及纤维素酶均能去除麦草表面角质层、软化纤维。多种酶复配较单一酶预处理效果更佳,果胶酶、脂肪酶和木聚糖酶的复配预处理效果最佳。当果胶酶、脂肪酶和木聚糖酶用量分别为30 U/g、20 U/g和15 U/g,在55°C、预处理液p H值为7的条件下,对麦草分别处理4 h,8 h,8 h时,糖类溶出量为11.84 mg/g,木素溶出量为11.42 mg/g,纸浆成纸后的抗张指数为36.85 N·m/g,环压指数为11.41N·m/g。采用高分辨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及显微CT对碱性热水浸渍和生物酶预处理前后的麦草进行微观结构观察,并对麦草表面形貌、细胞壁结构和成分、三维组织结构及纤维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性热水浸渍和生物酶预处理可以去除麦草表面的角质层,软化纤维,纤维细胞壁发生润胀和溶解,麦草纤维细胞壁的细胞角隅(CCML)、胞间层(CML)、次生壁S2层中的木素和碳水化合物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麦草表面和内部组织结构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损,纤维骨架变得疏松。采用高浓连续式盘磨机对经碱性热水浸渍协同生物酶预处理的麦草进行常压磨浆,分析磨浆段数、磨齿间距和打浆度对纸浆成纸强度和磨浆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磨齿间隙为0.5 mm和0.15 mm的两段磨浆,纸浆物理强度较高,磨浆能耗较低。将12#美废和国废分别与麦草生物机械浆配抄能够提高纸浆成纸物理强度,可满足生产本色包装纸的要求。
赵丽君,刘文,牛梅红,周立春[2](2015)在《木聚糖酶在制浆造纸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木聚糖酶种类以及影响木聚糖酶活性的因素,阐述了木聚糖酶在制浆造纸上应用及研究进展,总结了木聚糖酶在制浆造纸行业的发展方向。
郑志强[3](2015)在《耐热性细菌漆酶的高效表达及其在纸浆生物漂白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纸浆漂白是工业造纸流程的必经环节。纸浆中的残余木质素需经多步漂白工序予以脱除以提高最终成纸的白度。生物漂白是一种纸浆漂白新技术,因采用酶来替代有毒污染的含氯化学漂白剂,对环境友好,因此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酶的热稳定性及对各种理化失活因素的抗性对工业酶催化至关重要,在工业漂白过程中使用嗜热酶具有诸多优势:例如,更好的健壮性;当提高反应温度时,酶的催化效率更高,从而获得更好的漂白处理效果,缩短处理时间,甚至节约酶的使用量等。到目前为止,关于研究开发真菌来源的木质素降解酶的相关报道较多,相比之下,将原核生物来源的嗜热酶应用于纸浆漂白方面的研究报道则非常稀少。从极端嗜热细菌中寻找热稳定性更好的酶,给基于酶的漂白技术在造纸工业领域的应用突破带来了新的思路。极端嗜热细菌嗜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 HB27和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 MSB8是富有应用价值的嗜热酶的重要来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T.thermophilus HB27菌株基因组中包含耐热性胞内漆酶的编码基因。以p Hsh热激表达载体为基础,通过设计一种简单的选择性密码子优化策略,提升该耐热性漆酶Tth-laccase成熟肽编码序列在大肠杆菌宿主体内的表达水平。通过使用定点突变技术对该酶成熟肽编码序列N端(Gln2–Val84)及中部富含GC区域(Gly278–Pro303)进行密码子偏好性优化,使酶基因在热激诱导表达后,细胞上清中漆酶活力从未优化前的20.7±1.5 U/L提升到1790.2±81.6 U/L,提高了86倍。这是首次采用p Hsh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实现该酶基因在大肠杆菌宿主中的高效表达。2.在发现Cu2+是重组Tth-laccase全酶(holoenzyme)耐热性的关键之基础上,利用全酶分子(holoenzyme)极强的热稳定性,摸索出一种简单快捷的重组酶纯化方法:酶基因热激诱导表达结束后,首先将细胞上清中的重组Tth-laccase脱辅基酶分子(apoenzyme)和Cu2+结合形成全酶分子(holoenzyme),然后直接将细胞上清液置于85°C下进行热处理,去除其中所含的大肠杆菌杂蛋白,最后仅需经过一步疏水柱层析,即可获得电泳纯的重组Tth-laccase,比酶活为14 U/mg,最终收率62%。3.将重组Tth-laccase首次应用于麦草浆生物漂白。当纸浆在最佳酶漂白条件(酶用量为3 U g-1绝干浆,90°C,p H 4.5,浆浓8%)下处理1.5 h后,纸浆白度提高3.3%ISO,卡伯值下降5.6。试验结果证明重组Tth-laccase处理在提高麦草浆可漂性的同时,并未对纸浆纤维造成损害。在终白度相当的情况下,使用重组Tth-laccase预处理过的浆料,可为后续无氯过氧化氢漂白节省超过25%的H2O2消耗量。若在酶漂白反应体系中添加5 mmol/L的氧化还原介体ABTS(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则可以使纸浆的漂终白度继续提高1.5%ISO。这是首次报道将来源于T.thermophilus HB27的耐热性漆酶应用于纸浆生物漂白领域。4.将来源于极端嗜热细菌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 MSB8的耐热性重组木聚糖酶Xyn B和来源于嗜热栖热菌T.thermophilus HB27的耐热性重组漆酶Tth-laccase结合,对麦草浆进行协同生物漂白。试验结果表明,当未漂浆经XL漂序(Xyn B→Tth-laccase)处理(X处理条件:20 U g-1绝干浆,p H 5.8,温度90°C,浆浓8%,漂白2 h;L处理条件:3 U g-1绝干浆,p H 4.5,温度90°C,浆浓8%,时间1.5 h),可获得最佳漂白效果。与对照浆比较,XL处理使麦草浆白度提升11.5%ISO,卡伯值降低6.9。双酶协同处理在改善浆料可漂性的同时,对纸浆质量有改善作用。在后续的无氯化学漂白段中,漂终白度相近时,采用双酶协同预处理可节省约50%的H2O2消耗量。
慕娟,问清江,党永,李叶昕,贺聪莹,赵盈[4](2012)在《碱性木聚糖酶在麦草浆漂白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将碱性木聚糖酶应用于造纸工艺中,使传统的化学漂白向着生物漂白改进,以减少废水中含氯有毒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用麦草浆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碱性木聚糖酶预处理麦草浆的条件研究(浆浓、时间、pH、温度及酶用量)和生物漂白工艺条件研究。碱性木聚糖酶用于纸浆生物漂白的工艺条件:5%浆浓,1h,pH9.6,50℃,20IU/g绝干浆,5.5%有效氯用量。
戴铠[5](2012)在《环境友好的麦草Soda-AQ制浆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研究了环境友好的麦草制浆技术,确定了合适的麦草蒸煮终点,系统研究了黑液回用蒸煮和深度氧脱木素,探索了解决传统草浆黑液污染、碱回收和脱木素选择性问题的有效途径。运用Design-Expert实验设计软件,XRD,FQA,FT-IR,碱性硝基苯氧化,臭氧解,SEM,HPLC等技术手段,研究新型耐热耐碱木聚糖酶处理麦草浆的选择性和酶处理前后纸浆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物化特性、纤维表面多孔性、未漂浆滤水性以及漂白特性的变化,揭示了木聚糖酶预处理改善ECF和TCF漂白以及滤水性能的机理和应用潜在性,为建立环境友好的麦草制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麦草Soda-AQ蒸煮优化工艺为用碱量17.0%,蒸煮温度150℃,液比4.5:1,保温时间60min,AQ用量0.05%,可得到得率为48.9%,卡伯值13.3,粘度27.3mPa·s,白度37.8%ISO的纸浆。蒸煮终点的控制对纸浆的性能影响较大,在优化的蒸煮工艺下,45~60min的保温时间控制卡伯值在13~15的纸浆是较合适的蒸煮终点,此时纸浆达到较好的深度脱木素,有利于后续漂白,同时可保持较好的纸浆强度。ODQP、OQ(PO)1(PO)2和OD0EpD1D2都是选择性较高的麦草化学浆漂白方法。2.回用黑液蒸煮过程可降低纸浆中化学组分的溶出,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剥皮反应。当黑液替代率在50%60%时,纸浆得率可达到51%左右,卡伯值和粘度结果与常规蒸煮相近。由纤维筛分、FQA、SEM和木质素结构特性分析可知,回用黑液蒸煮对纸浆纤维形态、滤水性能和手抄片性能,以及木素缩合程度和β-O-4醚键结构特性影响不大。3.麦草浆单段氧脱木素率在50%左右,单段H2O2强化氧脱木素和两段氧脱木素率均超过60%且比较相近。通过FT-IR、SEM、XRD和木素结构特性分析可知,氧脱木素可能断裂部分LCC联接键,促进木素的溶出及后续反应,减少缩合木素含量和甲氧基含量,同时断裂侧链(芳基甘油-β-芳醚)结构,氧脱木素过程主要作用于纤维素的非结晶区,对纤维形态影响不大。H2O2的加入,强化了脱木素的过程,同时两段氧脱木素较单段氧脱木素和H2O2强化单段氧脱木素选择性高。4.高纯度耐热耐碱木聚糖酶对木聚糖有较强的吸附性和专一降解性,在pH7.0~9.5,温度60℃~80℃范围内均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通过Design-Expert设计中心响应面实验分析,建立了酶预处理纸浆漂白的回归模型。通过得到的回归方程并进行验证,纸浆酶预处理在pH7.0~8.0,温度75℃~85℃,时间1.0~1.5h,浆浓10%~13%,酶用量2.0~4.0IU/g,初始卡伯值在13~15之间,经过D0EpD1D2漂白可以得到累积得率90%左右,粘度降低率约5%,白度88%ISO左右的漂白浆。5.酶预处理可以改善纸浆的漂白性能,终漂浆白度接近90%ISO;当漂到参照浆白度(87%ISO)时,酶处理可减少D0段23.5%的ClO2用量,约节省相当于总ClO2用量的14%,同时漂白废水中的污染负荷较低。通过HPLC、XRD、FT-IR、SEM和木素结构特性等分析可知,高纯耐热耐碱木聚糖酶预处理可专一地降解半纤维素,一定程度脱除木质素、己烯糖醛酸和其它化学组分,对木素结构特性影响较小。酶处理后纤维表面出现剥蚀和多孔结构,纤维横断面的内层出现密集而均匀的裂纹,疏松的纤维结构极大地增加了漂剂的可及度,并易于漂白剂的渗透和低分子量木素的溶出。5.酶预处理在pH8.0,温度80℃,时间1.0h,浆浓10%,酶用量2.0~4.0IU/g条件下,可以改善纸浆的滤水性能,纸浆的游离度可提高约11%~14%,保水值可降低约3%。酶预处理降低了纸浆阳离子电荷需求和纤维润湿性能,对纤维素结晶区没有破坏,纤维表面出现明显的裂隙,纤维层状结构松散。酶处理磨浆后,较原浆可降低28.6%的磨浆能耗。然而过多的酶用量导致纤维表面的破损,易在磨浆过程中产生纤维切断,对纸浆的强度性能不利。7.通过系统研究麦草Soda-AQ制浆的关键技术及其机理,建立了环境友好的麦草制浆体系:在优化的Soda-AQ蒸煮工艺下,选择适宜的深度脱木素蒸煮终点纸浆(卡伯值在13~15左右),进行高选择性的两段氧脱木素,脱木素率可达到60%以上;经过氧脱木素后的纸浆进行高纯耐热耐碱酶预处理,酶预处理纸浆得率约为95%,卡伯值有一定程度下降,粘度基本不变;预处理后纸浆的滤水性能和可漂性能均得到改善,经过ECF和TCF漂白,漂白浆的累积得率90%左右,粘度降低率约5%,白度90%ISO左右,同时可减少漂白化学品消耗,漂白废水中的污染负荷远低于传统的漂白方法;蒸煮黑液可以适当进行回用蒸煮,减少化学品消耗和黑液碱回收压力,同时在保持纸浆性能的基础上得率提高约4%。
黄萍[6](2012)在《玉米秸秆皮有机酸生物炼制浆TCF和ECF短流程漂白特性》文中指出玉米秸秆是丰富、优良的生物质资源和天然纤维原料。木质纤维生物质有机酸制浆过程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生物炼制过程。开发有机酸玉米秸秆皮生物炼制浆(OABCSRP)短流程漂白技术具有重要价值。为寻求环境友好OABCSRP浆的短流程漂白程序和技术,研究了此浆的碱处理(E)、氧脱木素(O)和木聚糖酶预处理(X)脱木素的特性,单段过氧化氢(P)、压力过氧化氢(PO)、过氧酸(Pa)的漂白特性,短流程TCF和ECF漂白特性。主要结果如下:碱、酶和氧脱木素预处理E有良好的脱木素选择性,当浆浓10.0%、用碱量4.0%、温度70℃和时间1.5h时,可获得率95.4%、脱木素率23.5%、粘度115mPa·s、白度44.2%(ISO)的纸浆;X在浆浓10.0%、酶用量2.5IU/g、温度70℃和时间1.5h的条件下,可获得率为98.9%、脱木质素率6.75%、粘度95.7mPa·s;氧脱木素选择性强,当浆浓10.0%、用碱量3.0%、氧压0.75MPa、温度110℃和时间50min时,其得率为91.8%、脱木素率43.4%、粘度92.7mPa·s、白度48.8%(ISO);在E和O过程浆中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酯键发生了水解;X后浆料结晶度减小;E和O预处理对纤维表面形态变化较X的明显。TCF漂白P段具有良好的漂白性能,可获得率91.7%、粘度94.3mPa·s、白度62.8%(ISO)的纸浆;(PO)段较P段有更好的漂白性能,但对纤维素降解较严重,可获得率91.8%、粘度67.5mPa·s、白度68.1%(ISO)的纸浆;Pa漂白脱木素效果良好,但对碳水化合物降解较严重;EP漂白具有良好的可漂性,EP漂白后,可获得率为92.2%、粘度74.1mPa·s、白度75.6%(ISO)的漂白浆;两段E(PO)漂白比EP漂白效果好,E(PO)漂白可获得率为91.8%、粘度53.5mPa·s、白度79.9%(ISO)的漂白浆;短流程EP1P2漂白可获得白度高于80%(ISO)的纸浆,经EP1P2漂白后可获累积得率为87.3%、粘度72.0mPa·s、白度81.4%(ISO)的漂白浆;短流程E(PO)P较EP1P2漂白具有更高的白度,E(PO)P可获得率为87.4%、粘度39.1mPa·s、白度84.5%(ISO)的漂白浆;(PO)1(PO)2漂白得率和粘度较E(PO)漂白稍微低一些,而白度稍高。单段P和(PO)漂白白度能达到60%ISO以上,可用于新闻纸纸浆;E(PO)两段漂白比EP漂白节约更多的漂剂,且白度达到75%ISO以上,不足之处是能耗较高;短流程EPP漂白和E(PO)P漂白白度都能达到80%ISO以上,但后者更节省漂剂。两者可用于高级文化用纸生产。ECF漂白ED1D2适用于OABCSRP做文化用纸纸浆的漂白,有节能、环境友好的特点,经ED1D2漂白后,可获得率88.0%,粘度124mPa·s,白度74.7%(ISO)的优良纸浆;经OD1D2漂白可获得率87.1%,粘度124mPa·s,白度75.4%(ISO)的优良纸浆;经XD1D2后,可获得率90.3%,粘度101mPa·s,白度74.7%(ISO)的优良纸浆。对ECF漂白,X处理比E和O处理后的终漂浆得率高,而其它性能相近,故X可作为该浆改性预处理方式。成纸性能E(PO)浆较易打浆,打浆特性与漂白麦草浆类似,转数从0到1500转,打浆度从16.7oSR增加到37.2oSR,呈线性增加;该漂白浆可显着提高成纸透气度;该浆对纸页强度和光学性能影响与漂白麦草浆类似,可以代替漂白麦草浆用于相应纸种的抄造。
廖超登[7](2010)在《S7-xyn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在麦草浆漂白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造纸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正日渐成为最大的工业污染源之一。在传统的氯漂工艺中,漂白废水中以二恶英为代表的强致癌性物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漂白废水的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寻找污染小或无污染的漂白新技术成了制浆造纸工业的当务之急。木聚糖酶预处理浆料,能有效降低化学漂白剂的消耗量,提高纸浆白度和物理强度。考虑到现有漂白处理工艺的高温高碱条件,耐热、耐碱和低纤维素酶活的木聚糖酶成为生物漂白用木聚糖酶的首选。本文研究了重组S7-xyn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应用于麦草浆ECF和TCF漂白中,并同商品木聚糖酶样品作用效果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10L发酵罐中对产S7-xyn木聚糖酶的重组毕赤酵母进行发酵,发酵酶活最高达371IU/mL。发酵液经处理获得S7-xyn木聚糖酶液,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发现S7-xyn木聚糖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是70℃,在60℃~80℃之间能够维持较高酶活性,在65℃下热稳定性比较好;S7-xyn木聚糖酶催化反应最适pH值范围为6.0~10.0,最适pH值为9.0,在pH值3.0~12.0比较稳定;Na+、Mg2+及K+对S7-xyn木聚糖酶活性有激活作用,尤其是K+对S7-xyn木聚糖酶激活作用最大,Cu2+、Al3+及Fe+3对S7-xyn木聚糖酶活有强烈的抑制作用;S7-xyn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底物为燕麦木聚糖,没有纤维素酶活。S7-xyn木聚糖酶处理麦草浆的最适作用条件为10IU/g,70℃,pH值9.0,作用时间1.5h。S7-xyn木聚糖酶预处理麦草浆,有利于后续的DEPP漂白,使浆样的最终白度和物理强度比对照浆高,作用效果优于商品木聚糖酶样品a和b,可有效减少二氧化氯约10%的用量;S7-xyn木聚糖酶预处理麦草浆,接后续的OP漂白作用效果不明显,而对氧脱木素后的浆样进行酶处理,则有利于后续对的过氧化氢漂漂白,浆样的最终白度和物理性能均高于对照浆。S7-xyn木聚糖酶的作用效果比商品木聚糖酶样品a和b好,可以减少过氧化氢接近10%的使用量。本论文将S7-xyn木聚糖酶成功应用于麦草浆漂白,为推动和开发生物漂白提供了实验数据,为整个造纸工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了新思路。
赵德清[8](2010)在《麦草浆二氧化氯清洁漂白技术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非木浆的主要生产国,是世界非木材纤维造纸产量最多、经验最丰富的国家。非木浆中禾草浆所占的比例最大,约为60%65%,禾草浆主要是指麦草浆。在新的环保要求下,AOX排放量已经成为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制执行指标,元素氯漂白被禁止使用,以麦草浆为主的非木浆漂白正在加速向ECF和TCF漂白方式转变,以二氧化氯漂白为核心的无元素氯漂白技术,是近期纸浆清洁漂白领域研发和推广的重点技术之一。本论文对麦草浆二氧化氯清洁漂白技术及其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实现麦草浆ECF清洁漂白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促进我国麦草浆ECF漂白早日实现工业化。对麦草浆二氧化氯与氧气脱木素效率及相应的漂白流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lO2脱木素(D0)对木素的修饰和改性效果好于氧脱木素(O),在脱木素率不及氧脱木素及接近氧脱木素的条件下,D0段纸浆的可漂性高于O段纸浆的可漂性。在D0段和O段脱木素率相同的条件下,采用D0A/QP、D0EP漂白流程漂后纸浆白度分别比OA/QP漂白流程高11.2%ISO和10.3%ISO。D0段废液和相应D0A/QP漂白流程三段混合废水的CODCr负荷均比O段和OA/QP漂白流程混合废水的CODCr负荷轻。研究了碱抽提协同木聚糖酶处理对麦草浆二氧化氯漂白的强化作用。结果显示,木聚糖酶预处理对ClO2脱木素的改善效果不明显,无论是脱木素前预处理(XD)还是脱木素后处理(DX),ClO2脱木素效率提高不大。采用XDP和DXP漂序,与对照样相比,木聚糖酶对麦草浆ClO2漂白的助漂效果不明显,白度提高仅1.5%ISO左右。在达到略高于对照样终点白度的条件下,木聚糖酶处理可以节省H2O2用量25%~33.3%。采用XDEPP和DXEPP漂序,经H2O2强化的碱抽提EP后,木聚糖酶对麦草浆ClO2漂白的助漂效果显着增强,与对照样相比,可以提高白度4.5%ISO。同样漂序采用木聚糖酶处理可节省ClO2用量17%20%。碱抽提协同木聚糖酶处理对麦草浆二氧化氯漂白具有较好的强化作用。采用四种不同的碱抽提方式对麦草浆二氧化氯漂白进行强化,考查了不同碱抽提方式的强化效果,并对不同ECF漂白流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D0ED1漂白流程中,不同碱抽提方式对D0段木素的修饰效果不同,就后续D1漂段而言,四种不同碱抽提模式下纸浆的可漂性顺序为:D0EOP>D0EP>D0EO>D0E。在D0ED1漂白流程中,D1段pH值对终点白度有显着影响,本实验条件下,麦草浆D1段漂白最佳终点pH值范围为6.06.5,NaOH最佳添加量为0.6%0.8%。研究了添加醛类助剂对非木浆二氧化氯漂白的活化效果。在ClO2脱木素段添加1.0%1.5%的甲醛助剂,可以有效的促进和改善ClO2脱木素的速率和效率。与对照样相比,ClO2脱木素(D)后和碱抽提后纸浆(DE或DEP)的卡伯值均有所降低,ClO2的实际消耗量增大,表明甲醛对ClO2脱木素有较好的活化作用。除了甲醛以外,乙醛、乙二醛、葡萄糖等醛类或醛糖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活化效果。对原浆卡伯值为21.7的烧碱-蒽醌法麦草浆,在D段添加1.5%的甲醛助剂,采用DEPP漂序,可使漂白终点白度达到81.8%ISO,比对照样提高了2.5%ISO,部分强度指标有所下降。采用GC-MS气质联用仪对麦草浆ECF漂白各段废水进行定性分析,研究表明,D0段废液的污染负荷明显低于O段和EP段。漂白废液的GC-MS检测分析表明,D0段漂白废液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为对苯醌类化合物,其比例为41.9%,D0段废液中还含有少量的含氯化合物,主要以氯代丙酮和含氯芳香化合物形式存在。O段废液的主要污染物为脂肪烃类物质,比例高达51.2%,其次为芳香醛类物质,O段废液中不含苯醌类物质,这是O段废液区别于D0段废液的一个显着特征。EP段废液的主要污染物为脂肪烃和脂肪酸类物质。D1段废液的主要污染物为脂肪酸类物质,脂肪烃类物质相对较少。P段废液的主要污染物为脂肪烃和脂肪酸类物质,总含量比例为85.9%。采用酶解-弱酸解两段法对麦草浆在ECF漂白过程中各段的木素进行分离,并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GPC、TG、31P-NMR、1H-NMR等对木素结构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木素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纸浆经二氧化氯脱木素后木素中的羰基数量增多,随着漂白反应的进行,羰基数量逐渐减少,漂白终点段D1段木素中羰基吸收峰消失。通过对木素进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可知,随着漂白反应的进行,280nm处苯环的特征吸收逐渐减弱,漂白终点段D1段和P段木素在280nm处的吸收峰已经消失。木素的热重分析表明,200℃之前木素的热失重现象不明显,200℃之后木素质量百分比开始迅速下降,一直保持到500℃,500℃之后失重率逐渐趋于平缓。木素的GPC分析表明,麦草浆经过ECF漂白流程D0EPD1和D0EPP漂白后,木素试样的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和多分散性Mw/Mn均有所下降。木素的1H-NMR谱图分析表明,木素中甲氧基质子的含量较高,仅次于脂肪族甲基和亚甲基的质子含量。麦草浆原浆木素中主要含有紫丁香基单元和愈创木基单元,也含有少量的对羟苯基单元,随着漂白反应的进行,木素中的G、S、H三种类型的结构单元比例逐渐下降,侧链上β-O-4和β-l结构中的Hα数量在漂白中逐渐减少,β-O-4的断裂和苯环脱甲基反应是漂白过程中木素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的重要反应,醚键的断裂不仅使木素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更使木素中产生了新的游离酚羟基,增强了木素的反应性能。木素的31P-NMR定量分析表明,木素中脂肪族羟基的含量是最高的,其含量高于木素苯环上的酚羟基含量。经二氧化氯脱木素和氧脱木素后木素中的脂肪族羟基含量和总酚羟基含量均有所升高,总酚羟基含量的升高主要是由于缩合酚羟基和对羟苯基酚羟基含量的升高而引起的。经二氧化氯脱木素和氧脱木素后紫丁香基酚羟基和愈创木基酚羟基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紫丁香基酚羟基下降的比例大于愈创木基酚羟基,表明麦草浆二氧化氯脱木素和氧脱木素过程中,主要以紫丁香基结构氧化降解为主。从羧基含量变化来看,麦草浆原浆木素中羧基含量很少,经过二氧化氯脱木素和氧脱木素后羧基含量显着增加,这是二氧化氯脱木素和氧脱木素的一个重要特征。从D0段木素和O段木素中各种羟基含量的对比来看,D0段木素和O段木素中各类羟基和羧基的含量均相差不大。
杨桂花[9](2009)在《木聚糖酶在速生杨制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速生杨为纤维原料,对速生杨树干和枝桠材进行了纤维形态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并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种木聚糖酶在速生杨酶促磨浆、酶促打浆、酶法改性和辅助漂白等制浆过程中的作用效果,优化了酶处理工艺条件,并对经过和未经过酶处理的纸浆纤维形貌、木素含量和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速生杨树干材的纤维长度、纤维粗度和长宽比均好于枝桠材。树干材的综纤维素含量均高于枝桠材,树干材的灰分、1% NaOH抽出物、苯醇抽出物和酸不溶木素均低于枝桠材。速生杨枝桠材的纤维特性指标符合制浆条件的要求,可作为造纸原料来开发利用。在意大利黑杨枝桠材P-RC APMP磨浆过程中,二段磨浆前进行木聚糖酶预处理可以降低磨浆能耗3%8%,降低后续打浆能耗5%9%。酶预处理纸浆的白度提高1.0%ISO2.3%ISO,纸浆的物理性能指标略有变化。三段磨浆前进行酶预处理可以降低磨浆能耗4%8% ,降低后续打浆能耗5%13% ,酶处理纸浆的白度提高0.9%ISO1.2%ISO,纸浆物理强度指标略有提高。三段磨浆前酶预处理的酶促磨浆效果好于二段磨浆前酶预处理;木聚糖酶AU-PE89的酶处理效果好于木聚糖酶51024;木聚糖酶AU-PE89最佳用量为20IU·g-1和30IU·g-1。在混合速生杨P-RC APMP磨浆过程中,三段磨浆前进行木聚糖酶AU-PE89预处理可以降低磨浆能耗6%10%,降低后续打浆能耗4%8%。酶预处理纸浆的白度提高1.7%ISO 1.9%ISO,裂断长提高2%18%,撕裂指数提高8%11%,耐破度提高3%27%,耐折度提高50%。木聚糖酶AU-PE89较适宜的用量为20IU·g-1和30IU·g-1。在速生杨APMP浆和P-RC APMP浆的打浆过程中,木聚糖酶51024预处理APMP浆的打浆能耗下降10%18%,纸浆白度提高2.2%ISO,裂断长提高10%,撕裂指数提高10%,耐破指数提高21%,耐折度提高50%。酶预处理P-RC APMP浆的打浆能耗降低10%17%,白度提高1.9%ISO,裂断长提高9%,耐破指数提高12%,耐折度提高75%。在意大利黑杨枝桠材P-RC APMP浆的打浆过程中,木聚糖酶51024预处理明显改善纸浆的打浆性能,打浆能耗降低22%40%。酶处理纸浆的白度提高1.7%ISO,裂断长提高6%,撕裂指数提高7%,耐破指数提高4%,耐折度提高67%,返黄值降低。用木聚糖酶AU-PE89对速生杨APMP浆进行预处理可明显改善纸浆的滤水性,经过和未经过打浆的纸浆打浆度分别降低3.0°SR12.0°SR和0.5°SR6°SR,酶处理纸浆的撕裂指数提高3%16%,返黄值降低4%15%,纸浆白度、裂断长和耐破指数略有变化。高用量下酶处理效果较好。酶处理纸浆的戊聚糖含量降低1.64%,纤维素含量和Klason木质素含量相对提高。木聚糖酶AU-PE89可以改善速生杨APMP浆的滤水性能和留着性能,助留助滤作用明显。木聚糖酶AU-PE89最佳助滤条件为:pH值7.0,酶用量1.5IU·g-1,温度45℃,时间30min和浆浓0.5%。此处理条件下,速生杨APMP浆的打浆度下降4.5oSR,动态滤水时间t3缩短2.8s,Zeta电位(负值)降低0.6mv,细小组分留着率提高61.3%,AKD施胶效果略有上升。木聚糖酶AU-PE89辅助漂白效果好于AU系列木聚糖酶。对于速生杨KP浆HP和DP短程序漂白,木聚糖酶AU-PE89预处理可以提高漂白浆的白度1.1%ISO3.1%ISO,当混合速生杨KP浆漂白至相近白度时,节省漂白药剂用量14%33%。对于速生杨NaOH-AQ浆,增加木聚糖酶处理段的(OO)DXP和(OO)XDED两种ECF漂白程序可使速生杨NaOH-AQ浆漂白至85%ISO以上的白度,其中(OO)XDED漂白程序可使纸浆白度达到88.8%ISO。TCF漂白程序(OO)QXP可获得80%ISO以上的白度。纤维质量分析仪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木聚糖酶处理的速生杨APMP浆和P-RC APMP浆的纤维长度增加,纤维宽度和细小纤维数量减小,纤维扭结指数增大,这有利于提高纸浆物理强度。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未经过木聚糖酶处理的纸浆纤维比较挺硬,细小纤维较少,纤维分丝帚化程度较低。经过酶处理的纸浆纤维较柔软,纤维表面有较多凹陷,出现分丝帚化现象,木聚糖酶能够使纤维细胞壁变得疏松,使纤维柔软松散,易于磨浆和打浆。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表明,木聚糖酶处理的速生杨纸浆纤维表面微细纤维纹理清晰,纤维表面较粗糙,凸凹程度增加,纤维表面部分木聚糖被木聚糖酶降解,更多微细纤维裸露,纤维更容易产生分丝帚化,这是木聚糖酶处理能降低磨浆和打浆能耗,提高纸浆白度和物理强度的原因。X射线衍射表明,酶处理使纤维素结晶度有所提高。红外光谱显示,经过木聚糖酶处理的纸浆羟基增加,木聚糖含量有所降低,部分木素溶出,纸浆易于润胀,水化程度提高,纸浆白度增加。
周宝[10](2009)在《麦草浆生物漂白和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微生物酶制剂在制浆造纸工业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生物酶处理麦草浆,不仅能够获得降低漂剂用量,增加白度和稳定度,提高纸浆滤水性能,减少污染的效果,而且能够应用在现有车间的任何传统或现代制浆漂白程序中,而不需要大量投资。因此,利用生物酶进行麦草浆的漂白和改性是一种环境安全和有经济吸引力的新技术。
二、木聚糖酶处理改善麦草浆漂白特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聚糖酶处理改善麦草浆漂白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预处理对麦草生物机械制浆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麦草制浆特性 |
1.2.1 麦草的化学组成、含量及纤维形态 |
1.2.2 麦草纤维的生物结构 |
1.3 麦草制浆工艺研究进展 |
1.3.1 麦草化学法制浆 |
1.3.2 麦草化学机械法制浆 |
1.3.3 麦草生物预处理化学机械法制浆 |
1.4 生物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4.1 果胶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4.2 脂肪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4.3 木聚糖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4.4 纤维素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5 生物机械法制浆的研究进展 |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碱性热水浸渍对麦草机械浆的影响 |
2.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碱性热水浸渍对麦草机械浆物理性能的影响 |
2.2.2 碱性热水浸渍对麦草化学组分及含量的影响 |
2.2.3 碱性热水浸渍对麦草微观形貌及表层硅元素的影响 |
2.2.4 碱性热水浸渍对麦草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碱性热水浸渍协同生物酶预处理对麦草生物机械浆的影响 |
3.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单一生物酶预处理对麦草生物机械浆的影响 |
3.2.2 两种生物酶复配预处理对麦草生物机械浆的影响 |
3.2.3 三种生物酶复配预处理对麦草生物机械浆的影响 |
3.2.4 碱性热水浸渍协同生物酶预处理对麦草表面形貌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碱性热水浸渍协同生物酶预处理对麦草微细结构的影响 |
4.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麦草表面及横切面形貌分析 |
4.2.2 麦草结晶度分析 |
4.2.3 麦草共聚焦拉曼光谱分析 |
4.2.4 麦草荧光图像分析 |
4.2.5 麦草三维组织结构分析 |
4.2.6 纸浆纤维形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磨浆与配抄工艺对麦草生物机械浆成纸性能的影响 |
5.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5.1.1 实验原料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磨浆工艺对麦草机械浆性能的影响 |
5.2.2 配抄工艺对纸页强度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木聚糖酶在制浆造纸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木聚糖酶 |
3 木聚糖酶在制浆和纤维改性方面的应用 |
4 木聚糖酶在酶促漂白方面的应用 |
5 木聚糖酶在废纸脱墨方面的应用 |
6 木聚糖酶在造纸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7 结语 |
(3)耐热性细菌漆酶的高效表达及其在纸浆生物漂白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漆酶及其应用 |
1.1.1 漆酶的来源与分布 |
1.1.2 漆酶的化学组成 |
1.1.3 漆酶的分子结构 |
1.1.4 漆酶的催化反应机制 |
1.1.5 漆酶的底物和抑制剂 |
1.1.6 漆酶的催化特性 |
1.1.7 漆酶的功能 |
1.1.8 漆酶基因克隆及表达 |
1.1.9 漆酶的应用 |
1.2 嗜热细菌漆酶最新研究进展 |
1.3 生物漂白简介 |
1.3.1 细菌漆酶应用于纸浆生物漂白 |
1.3.2 木聚糖酶应用于纸浆生物漂白 |
1.3.3 生物漂白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 立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嗜热栖热菌胞内漆酶基因的定位改造及高效表达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株与质粒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1.5 T.thermophilus HB27 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
2.1.6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1.7 基因操作及引物合成 |
2.1.8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2.1.9 重组质粒pHsh-TLa的构建 |
2.1.10 漆酶天然基因的选择性密码子优化 |
2.1.11 重组Tth-laccase的诱导表达 |
2.1.12 漆酶活性测定 |
2.1.13 SDS-PAGE分析 |
2.2 结果 |
2.2.1 漆酶基因克隆及重组质粒构建 |
2.2.2 漆酶基因的序列测定 |
2.2.3 漆酶天然基因在大肠杆菌宿主中的表达 |
2.2.4 漆酶成熟肽编码序列的选择性密码子优化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耐热重组漆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株与质粒 |
3.1.2 培养基 |
3.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1.4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3.1.5 重组Tth-laccase的制备与纯化 |
3.1.6 漆酶活性测定 |
3.1.7 蛋白质浓度测定 |
3.1.8 SDS-PAGE分析 |
3.1.9 重组Tth-laccase酶学性质分析 |
3.1.10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
3.2 结果 |
3.2.1 Cu2+ 对重组Tth-laccase热稳定性的影响 |
3.2.2 重组Tth-laccase的分离纯化 |
3.2.3 重组Tth-laccase的酶学性质 |
3.2.4 金属离子对重组Tth-laccase催化活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耐热重组漆酶的麦草浆漂白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株与质粒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1.4 培养基制备 |
4.1.5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制作 |
4.1.6 重组Tth-laccase制备及酶活力测定 |
4.1.7 漆酶纸浆生物漂白的条件优化 |
4.1.8 纸浆无氯化学漂白 |
4.1.9 纸浆分析 |
4.2 结果 |
4.2.1 漆酶用量对纸浆漂白效果的影响 |
4.2.2 酶处理条件优化 |
4.2.3 漆酶处理对化学漂白的促漂效果 |
4.2.4 漆酶处理对过氧化氢消耗量的节省效果 |
4.2.5 漆酶处理对纸浆物理性质的影响 |
4.2.6 漆酶-介体体系漂白麦草浆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耐热重组木聚糖酶/耐热重组漆酶协同漂白麦草浆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菌株与质粒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仪器 |
5.1.4 培养基制备 |
5.1.5 感受态细胞制备和电转化操作 |
5.1.6 重组木聚糖酶/漆酶的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构建 |
5.1.7 重组Tth-laccase和重组XynB的制备 |
5.1.8 纸浆酶处理 |
5.1.9 过氧化氢漂白 |
5.1.10 纸浆分析 |
5.2 结果 |
5.2.1 重组木聚糖酶XynB纸浆处理条件优化 |
5.2.2 双酶漂白次序的确定 |
5.2.3 双酶协同处理对麦草浆过氧化氢漂白的促进作用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环境友好的麦草Soda-AQ制浆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制浆造纸行业现状 |
1.1.2 麦草纤维资源的重要性 |
1.1.3 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领域的应用 |
1.2 立题依据 |
1.2.1 麦草制浆漂白技术现状 |
1.2.2 深度氧脱木素及漂白技术 |
1.2.3 生物酶技术在制浆造纸领域的发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6 文献综述 |
1.6.1 麦草制浆 |
1.6.2 氧脱木素 |
1.6.3 环境友好漂白 |
1.6.4 生物助漂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麦草蒸煮终点的选择对纸浆及漂白特性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原料与方法 |
2.2.1 原料 |
2.2.2 麦草 Soda-AQ 法蒸煮 |
2.2.3 麦草 Soda-AQ 法蒸煮终点 |
2.2.4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oda-AQ 法蒸煮工艺优化 |
2.3.2 Soda-AQ 法蒸煮终点的选择 |
2.3.3 不同蒸煮终点化学浆氧脱木素 |
2.3.4 不同蒸煮终点化学浆的 ECF 漂白 |
2.3.5 不同蒸煮终点化学浆的 TCF 漂白 |
2.3.6 麦草化学浆不同漂序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麦草黑液回用蒸煮对纸浆和黑液特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原料与方法 |
3.2.1 原料 |
3.2.2 黑液制备 |
3.2.3 黑液回用蒸煮 |
3.2.4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黑液替代率对蒸煮液化学组成的影响 |
3.3.2 黑液替代率对脱木素选择性的影响 |
3.3.3 黑液替代率对纸浆灰分和硅含量的影响 |
3.3.4 黑液替代率对纤维质量的影响 |
3.3.5 黑液替代率对纤维形态的影响 |
3.3.6 黑液替代蒸煮对黑液性能的影响 |
3.3.7 黑液替代率对纸浆物理性能的影响 |
3.3.8 黑液替代率对木质素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麦草深度氧脱木素工艺及其机理 |
4.1 前言 |
4.2 原料与方法 |
4.2.1 原料 |
4.2.2 麦草化学浆单段氧脱木素研究 |
4.2.3 麦草化学浆 H2O2强化单段氧脱木素研究 |
4.2.4 麦草化学浆两段氧脱木素研究 |
4.2.5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段氧脱木素选择性 |
4.3.2 H2O2强化单段氧脱木素的选择性 |
4.3.3 两段氧脱木素的选择性 |
4.3.4 不同氧脱木素选择性比较 |
4.3.5 氧脱木素动态特性研究 |
4.3.6 氧脱木素对纸浆化学组分的影响 |
4.3.7 氧脱木素对手抄片物理性能的影响 |
4.3.8 氧脱木素对纸浆木素结构特性的影响 |
4.3.9 氧脱木素对木素甲氧基含量的影响 |
4.3.10 氧脱木素对纤维素结晶指数的影响 |
4.3.11 氧脱木素纸浆红外光谱分析 |
4.3.12 氧脱木素对纸浆纤维形态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高纯耐热耐碱木聚糖酶酶学特性和预处理工艺 |
5.1 前言 |
5.2 原料与方法 |
5.2.1 原料 |
5.2.2 木聚糖酶 |
5.2.3 木聚糖酶酶学特性 |
5.2.4 木聚糖酶预处理 |
5.2.5 酶预处理麦草浆工艺优化 |
5.2.6 纸浆漂白工艺 |
5.2.7 纸浆性能分析 |
5.2.8 酶解残液还原糖含量分析 |
5.2.9 酶解残液紫外分析 |
5.2.10 酶解残液污染物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高纯耐热耐碱木聚糖酶酶学特性 |
5.3.2 酶预处理麦草化学浆选择性 |
5.3.3 酶预处理对酶解残液的影响 |
5.3.4 酶预处理麦草浆工艺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高纯耐热耐碱木聚糖酶辅助麦草化学浆漂白工艺及机理 |
6.1 前言 |
6.2 原料与方法 |
6.2.1 原料 |
6.2.2 木聚糖酶 |
6.2.3 木聚糖酶预处理 |
6.2.4 ECF 漂白 |
6.2.5 TCF 漂白 |
6.2.6 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酶预处理辅助麦草浆 ECF 漂白的研究 |
6.3.2 酶预处理辅助麦草浆 TCF 漂白研究 |
6.3.3 酶预处理对纸浆化学组成的影响 |
6.3.4 酶预处理辅助漂白对废水污染负荷的影响 |
6.3.5 酶预处理辅助麦草浆漂白的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高纯耐热耐碱木聚糖酶预处理对纸浆滤水性能的影响 |
7.1 前言 |
7.2 原料与方法 |
7.2.1 原料 |
7.2.2 木聚糖酶 |
7.2.3 木聚糖酶预处理 |
7.2.4 打浆 |
7.2.5 分析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酶预处理对纸浆性能的影响 |
7.3.2 酶预处理对纸浆滤水性能的影响 |
7.3.3 酶预处理对纸浆磨浆性能的影响 |
7.3.4 酶预处理对纸浆物理性能的影响 |
7.3.5 酶预处理对纸浆电荷特性和纤维结构特性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附表 |
附录二:图目录 |
附录三:LISTSOFFIGURES |
附录四:表目录 |
附录五:LISTOFTABLES |
附录六:博士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6)玉米秸秆皮有机酸生物炼制浆TCF和ECF短流程漂白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立题依据 |
1.3 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玉米秸秆制浆技术 |
2.2 生物炼制制浆 |
2.3 木聚糖酶辅助漂白 |
2.4 氧脱木素 |
2.5 TCF漂白 |
2.5.1 国内外TCF漂白的现状和发展 |
2.5.2 过氧化氢漂白 |
2.5.3 压力过氧化氢漂白 |
2.5.4 过氧乙酸漂白 |
2.6 ECF漂白 |
2.6.1 国内外ECF漂白的现状和发展 |
2.6.2 ClO_2漂白 |
2.7 有机酸生物炼制浆的漂白 |
第三章 原料与方法 |
3.1 玉米秸秆皮有机酸生物炼制浆 |
3.2 实验 |
3.2.1 碱处理 |
3.2.2 木聚糖酶预处理 |
3.2.3 氧脱木素 |
3.2.4 P漂白 |
3.2.5 (PO)漂白 |
3.2.6 Pa漂白 |
3.2.7 TCF多段漂白 |
3.2.8 ECF多段漂白 |
3.3 纸浆性能分析 |
3.3.1 浆料性能 |
3.3.2 纸张性能 |
3.4 物理分析 |
3.4.1 红外光谱 |
3.4.2 X-射线衍射分析 |
3.4.3 SEM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碱、木聚糖酶和氧脱木素预处理 |
4.1.1 碱处理 |
4.1.2 木聚糖酶预处理 |
4.1.2.1 诺维信木聚糖酶(X_1)处理 |
4.1.2.2 自产木聚糖酶(X_2)处理 |
4.1.3 氧脱木素处理 |
4.1.4 几种预处理效果比较 |
4.1.4.1 预处理脱木素选择性 |
4.1.4.2 预处理对官能团的影响 |
4.1.4.3 预处理对纤维素结晶度的影响 |
4.1.4.4 预处理对纤维形态的影响 |
4.1.5 小结 |
4.2 TCF漂白特性 |
4.2.1 单段漂白特性 |
4.2.1.1 P漂白 |
4.2.1.2 (PO)漂白 |
4.2.1.3 Pa漂白 |
4.2.2 多段漂白特性 |
4.2.2.1 EP_1P_2 |
4.2.2.2 E(PO)P |
4.2.2.3 (PO)_1(PO)_2 |
4.2.3 小结 |
4.3 ECF漂白特性 |
4.3.1 ED_1D_2 |
4.3.1.1 D_1段用氯量对纸浆漂白性能的影响 |
4.3.1.2 ED_1D_2终漂效果 |
4.3.2 OD_1D_2 |
4.3.2.1 D_1段中用氯量对纸浆漂白性能的影响 |
4.3.2.2 OD_1D_2终漂效果 |
4.3.3 XD_1D_2 |
4.3.3.1 D_1段中用氯量对纸浆漂白性能的影响 |
4.3.3.2 XD_1D_2终漂效果 |
4.3.4 小结 |
4.4 纸浆的成纸性能 |
4.4.1 漂白浆性能 |
4.4.2 打浆及纸张性能 |
4.4.3 成纸性能 |
4.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业术语缩写符号说明 |
详细中文摘要 |
详细英文摘要 |
(7)S7-xyn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在麦草浆漂白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木聚糖和木聚糖酶 |
1.2 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1.2.1 木聚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的克隆表达 |
1.2.2 木聚糖酶基因在酵母中的克隆表达 |
1.2.3 木聚糖酶基因在真菌中的克隆表达 |
1.3 木聚糖酶辅助漂白机理 |
1.4 生物漂白用木聚糖酶的选择标准 |
1.5 木聚糖酶辅助漂白的应用现状 |
1.6 木聚糖酶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S7-xyn 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酶活测定方法 |
2.3.2 S7-xyn 木聚糖酶重组酵母发酵 |
2.3.3 木聚糖酶的最适温度 |
2.3.4 木聚糖酶的最适pH 值 |
2.3.5 木聚糖酶的耐热性 |
2.3.6 木聚糖酶的耐碱性 |
2.3.7 不同离子对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
2.3.8 木聚糖酶的底物专一性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S7-xyn 木聚糖酶重组毕赤酵母发酵产酶 |
2.4.2 S7-xyn 木聚糖酶的最适pH 值 |
2.4.3 S7-xyn 木聚糖酶的最适温度 |
2.4.4 S7-xyn 木聚糖酶的耐热性 |
2.4.5 S7-xyn 木聚糖酶的耐碱性 |
2.4.6 不同阳离子对S7-xyn 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
2.4.7 木聚糖酶的底物专一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木聚糖酶预处理麦草浆的因素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酶液 |
3.2.2 主要仪器 |
3.2.3 主要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麦草浆的制备 |
3.3.2 酶活测定方法 |
3.3.3 过氧化氢漂白 |
3.3.4 酶用量对酶处理的影响 |
3.3.5 温度对酶处理的影响 |
3.3.6 pH 对酶处理的影响 |
3.3.7 酶处理时间对酶处理的影响 |
3.3.8 麦草浆经木聚糖酶处理后滤液发色基团的测定 |
3.3.9 纸浆性质检测 |
3.3.9.1 白度测定 |
3.3.9.2 卡伯值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酶用量对酶处理结果的影响 |
3.4.2 温度对酶处理结果的影响 |
3.4.3 pH 对酶处理结果的影响 |
3.4.4 酶处理时间对处理结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7-xyn 木聚糖酶在麦草浆ECF 和TCF 漂白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浆样 |
4.2.2 酶液 |
4.2.3 主要试剂 |
4.2.4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酶活测定方法 |
4.3.2 酶处理方法 |
4.3.3 二氧化氯漂白 |
4.3.4 过氧化氢强化碱抽提 |
4.3.5 过氧化氢漂白 |
4.3.6 氧气漂白 |
4.3.7 打浆 |
4.3.8 纸浆性质检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S7-xyn 木聚糖酶处理对麦草浆DEPP 漂白的影响 |
4.4.2 S7-木聚糖酶处理对二氧化氯用量(DEPP 漂白)的影响 |
4.4.3 S7-xyn 木聚糖酶处理对麦草浆OP 漂白的影响 |
4.4.4 S7-木聚糖酶处理对过氧化氢用量(OP 漂白中)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麦草浆二氧化氯清洁漂白技术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造纸工业纤维原料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2 我国纸浆漂白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非木材植物纤维原料的制浆造纸性能 |
1.2.1 几种非木材植物纤维原料的纤维形态与化学组分 |
1.2.2 麦草纤维原料的制浆造纸性能 |
1.3 无(少)污染漂白技术的发展 |
1.3.1 二氧化氯脱木素和漂白 |
1.3.2 氧脱木素技术 |
1.3.3 过氧化氢漂白 |
1.3.4 中高浓纸浆清洁漂白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
1.3.5 纸浆清洁漂白方法 |
1.4 二氧化氯脱木素和漂白化学及漂白动力学 |
1.4.1 二氧化氯的理化性质和制备 |
1.4.2 二氧化氯脱木素和漂白化学中的木素反应 |
1.4.3 二氧化氯脱木素和漂白化学中的无机中介反应 |
1.4.4 二氧化氯脱木素和漂白动力学 |
1.5 二氧化氯脱木素和漂白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1 ClO_2 用量的优化及改良的ECF漂白流程 |
1.5.2 pH值对ClO_2脱木素和漂白效果的影响 |
1.5.3 添加助剂提高ClO_2脱木素和漂白效率 |
1.5.4 降低ClO_2 漂白过程中AOX生成量的途径 |
1.6 木素结构及其在漂白过程中的变化 |
1.6.1 木素及其结构 |
1.6.2 研究纸浆漂白过程中木素结构变化的方法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7.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 |
第二章 麦草浆二氧化氯与氧气脱木素效率及相应漂白流程的对比 |
2.1 原料和实验方法 |
2.1.1 原料 |
2.1.2 漂白实验 |
2.1.3 检测与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麦草浆二氧化氯与氧气脱木素效率的对比 |
2.2.2 含D_0 段与O段相应漂白流程的比较 |
2.2.3 D_0 段与O段及相应漂白流程漂白废水污染负荷的比较 |
2.2.4 D_0 段与O段漂白废水的紫外光谱对比分析 |
2.2.5 D_0 段与O段及相应漂白流程纸浆的FT-IR谱图分析 |
2.2.6 D_0 浆与O浆及相应漂白流程纸浆纤维的扫描电镜对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碱抽提协同木聚糖酶处理强化麦草浆二氧化氯脱木素和漂白 |
3.1 原料和实验方法 |
3.1.1 原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检测与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木聚糖酶处理对麦草浆二氧化氯脱木素效果的影响 |
3.2.2 木聚糖酶处理对麦草浆DP短序漂白效果的影响 |
3.2.3 碱抽提协同木聚糖酶处理强化麦草浆二氧化氯漂白 |
3.2.4 木聚糖酶处理对ECF漂白中二氧化氯用量的节省 |
3.2.5 酶处理前后纸浆纤维形态的SEM分析 |
3.2.6 纸浆滤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碱抽提强化的麦草浆二氧化氯漂白及ECF漂白流程研究 |
4.1 原料和实验方法 |
4.1.1 原料 |
4.1.2 蒸煮实验 |
4.1.3 漂白实验 |
4.1.4 检测与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D_0ED_1 漂白流程中碱抽提E对D0 木素的改性效果 |
4.2.2 D_0EOD_1 漂白流程中碱抽提EO对D_0 木素的改性效果 |
4.2.3 EP和E_(OP)在D_0EPD_1 和D0E_(OP)D_1 漂白流程中的改性效果 |
4.2.4 碱抽提强化方式对E段卡伯值的影响 |
4.2.5 D1 段不同ClO_2用量对终点白度的影响 |
4.2.6 pH值对D_0EPD_1 漂白中D_1 段终点白度的影响 |
4.2.7 D0ED_1 与D_0EP漂白流程的比较 |
4.2.8 不同ECF漂白流程的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添加助剂的非木浆二氧化氯漂白 |
5.1 原料和实验方法 |
5.1.1 原料 |
5.1.2 蒸煮实验 |
5.1.3 漂白实验 |
5.1.4 检测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添加醛类活化ClO_2 漂白的原理 |
5.2.2 不同助剂添加量对麦草浆二氧化氯脱木素的活化效果 |
5.2.3 甲醛和乙二醛对非木浆ClO_2脱木素的活化效果 |
5.2.4 不同助剂活化效果的对比 |
5.2.5 甲醛对二氧化氯实际消耗量及脱木素效率的影响 |
5.2.6 未漂浆初始卡伯值的高低对助剂活化效果的影响 |
5.2.7 添加甲醛助剂对麦草浆DEPP漂后浆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麦草浆ECF漂白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成分的鉴定 |
6.1 原料与实验方法 |
6.1.1 原料 |
6.1.2 实验方法 |
6.2 分析与检测 |
6.2.1 水质常规分析 |
6.2.2 红外光谱分析 |
6.2.3 GC-MS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废水的常规特性分析 |
6.3.2 废水的FT-IR分析 |
6.3.3 废水的GC-MS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麦草浆ECF漂白过程中木素结构的变化 |
7.1 原料和实验方法 |
7.1.1 原料 |
7.1.2 木素试样的分离和提取 |
7.1.3 木素试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
7.1.4 木素试样的紫外光谱分析 |
7.1.5 木素试样的热重分析 |
7.1.6 木素试样的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7.1.7 木素试样的~1H-NMR分析 |
7.1.8 木素试样的~(31)P-NMR分析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红外光谱分析 |
7.2.2 紫外光谱分析 |
7.2.3 热重分析 |
7.2.4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7.2.5 ~1H-NMR分析 |
7.2.6 定量~(31)P-NMR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木聚糖酶在速生杨制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植物纤维原料结构现状 |
1.1.2 我国造纸工业面临的环保压力 |
1.1.3 节能降耗技术的迫切性 |
1.2 速生杨制浆造纸性能 |
1.2.1 制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2 三倍体毛白杨制浆造纸性能 |
1.2.3 窄冠型系列杨树制浆造纸性能 |
1.2.4 枝桠材在造纸方面的应用 |
1.3 纸浆清洁漂白技术的应用 |
1.3.1 氧脱木素 |
1.3.2 二氧化氯漂白 |
1.3.3 过氧化氢漂白 |
1.4 生物技术在制浆中的应用 |
1.4.1 生物制浆 |
1.4.2 生物漂白 |
1.4.3 废纸酶法脱墨 |
1.4.4 生物处理制浆工业废水 |
1.4.5 纸浆酶法改性 |
1.4.6 树脂障碍控制 |
1.5 木聚糖酶的应用技术 |
1.5.1 木聚糖酶的生化特性 |
1.5.2 木聚糖酶的催化机制和特性 |
1.5.3 木聚糖酶在纸浆漂白中的应用 |
1.5.4 木聚糖酶辅助漂白机理 |
1.5.5 木聚糖酶的影响因素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速生杨纤维特性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 |
2.1 实验 |
2.1.1 设备 |
2.1.2 原料 |
2.1.3 化学药品 |
2.1.4 生物结构样品制备 |
2.1.5 切片 |
2.1.6 用于生物结构观察的制片 |
2.1.7 用于纤维形态观察的制片 |
2.1.8 显微镜观察 |
2.1.9 纤维质量参数的样品制备 |
2.1.10 纤维质量参数的测定 |
2.1.11 化学成分分析样品制备 |
2.1.12 分析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速生杨树干和枝桠材的生物结构和纤维形态 |
2.2.2 速生杨树干和枝桠材的纤维形态 |
2.2.3 速生杨树干和枝桠材的化学成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木聚糖酶预处理对速生杨高得率浆磨浆的作用 |
3.1 实验 |
3.1.1 原料 |
3.1.2 制浆工艺流程(实验室) |
3.1.3 木片预处理 |
3.1.4 挤压疏解 |
3.1.5 化学预处理 |
3.1.6 磨浆 |
3.1.7 磨浆后处理 |
3.1.8 酶预处理 |
3.1.9 打浆 |
3.1.10 抄片 |
3.1.11 纸浆性能指标检测 |
3.1.12 纤维特性的分析 |
3.1.13 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
3.1.14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
3.1.15 X 射线衍射分析 |
3.1.16 红外光谱分析 |
3.1.17 磨浆能耗计算 |
3.1.18 木聚糖酶酶活测定 |
3.1.19 酶制剂特性确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磨浆过程中木聚糖酶预处理对欧美杨和美洲黑杨APMP 浆性能的影响 |
3.2.2 木聚糖酶预处理对意大利黑杨枝桠材P-RC APMP 浆磨浆能耗和纸浆性能的影响 |
3.2.3 酶预处理对混合速生杨P-RC APMP 浆磨浆能耗和纸浆性能的影响 |
3.2.4 纤维特性分析 |
3.2.5 扫描电镜分析 |
3.2.6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3.2.7 X 射线衍射分析 |
3.2.8 速生杨酶处理浆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木聚糖酶预处理对速生杨高得率浆打浆的作用 |
4.1 实验 |
4.1.1 原料 |
4.1.2 P-RC APMP 制浆工艺流程(实验室) |
4.1.3 木片预处理 |
4.1.4 挤压疏解 |
4.1.5 化学预处理 |
4.1.6 磨浆 |
4.1.7 消潜处理 |
4.1.8 酶预处理 |
4.1.9 打浆 |
4.1.10 抄片 |
4.1.11 纸浆性能指标检测 |
4.1.12 纤维特性分析 |
4.1.13 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
4.1.14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
4.1.15 X 射线衍射分析 |
4.1.16 木聚糖酶酶活测定 |
4.1.17 酶制剂特性确定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酶预处理对速生杨APMP 浆打浆性能的影响 |
4.2.2 酶预处理对混合速生杨P-RC APMP 浆打浆性能的影响 |
4.2.3 酶预处理对意杨枝桠材 P-RC APMP 浆打浆性能的影响 |
4.2.4 酶预处理对速生杨 BCTMP 浆打浆性能的影响 |
4.2.5 纤维特性分析 |
4.2.6 扫描电镜分析 |
4.2.7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2.8 X 射线衍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速生杨高得率浆的木聚糖酶法改性 |
5.1 实验 |
5.1.1 原料 |
5.1.2 酶处理 |
5.1.3 打浆 |
5.1.4 抄片 |
5.1.5 纸浆性能指标检测 |
5.1.6 动态滤水时间测定 |
5.1.7 浆料pH 值的测定 |
5.1.8 浆料Zeta 电位的测定 |
5.1.9 细小纤维含量的测定 |
5.1.10 细小组分留着率的测定 |
5.1.11 AKD 中性施胶 |
5.1.12 纤维特性的分析 |
5.1.13 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
5.1.14 木聚糖酶酶活测定 |
5.1.15 酶制剂特性确定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酶处理对速生杨APMP 浆光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 |
5.2.2 木聚糖酶处理对APMP 浆的助滤性能的影响 |
5.2.3 木聚糖酶处理对速生杨APMP 浆的助留性能的影响 |
5.2.4 纤维特性分析 |
5.2.5 扫描电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速生杨化学浆漂白中的生物处理 |
6.1 实验 |
6.1.1 原料 |
6.1.2 浆料pH 值的测定 |
6.1.3 酶预处理 |
6.1.4 漂白方法 |
6.1.5 抄片 |
6.1.6 纸浆性能指标检测 |
6.1.7 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
6.1.8 红外光谱分析 |
6.1.9 紫外光谱分析 |
6.1.10 木聚糖酶活的测定 |
6.1.11 酶制剂特性确定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速生杨硫酸盐制浆工艺条件优化 |
6.2.2 木聚糖酶预处理对速生杨KP 浆DP 和HP 漂白结果的影响 |
6.2.3 木聚糖酶预处理对速生杨木Soda-AQ 浆TCF 漂白的影响 |
6.2.4 扫描电镜分析 |
6.2.5 速生杨酶处理浆的红外光谱分析 |
6.2.6 速生杨酶处理化学浆的紫外光谱木素含量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麦草浆生物漂白和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漂白 |
1.1 半纤维素酶用于麦草浆的漂白 |
1.1.1 木聚糖酶的漂白机理 |
1.1.2 木聚糖酶应用于麦草浆漂白的研究现状 |
1.1.3 木聚糖酶在国内造纸工厂的应用现状 |
1.2 木素降解酶用于麦草浆的漂白 |
1.2.1 木素过氧化物酶 |
1.2.2 锰过氧化物酶 |
1.2.3 漆酶 |
1.2.4 漆酶生物漂白优势 |
1.2.5 漆酶介体系统 |
1.2.6 漆酶用于麦草浆漂白的研究进展 |
2 酶法改性 |
2.1 改善麦草浆的滤水性能 |
2.2 降低打浆能耗 |
2.3 改善纤维特性和成纸性能 |
结论 |
四、木聚糖酶处理改善麦草浆漂白特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预处理对麦草生物机械制浆性能的影响[D]. 张新晗.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2]木聚糖酶在制浆造纸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赵丽君,刘文,牛梅红,周立春. 天津造纸, 2015(04)
- [3]耐热性细菌漆酶的高效表达及其在纸浆生物漂白中的应用[D]. 郑志强. 江南大学, 2015(11)
- [4]碱性木聚糖酶在麦草浆漂白中的应用研究[J]. 慕娟,问清江,党永,李叶昕,贺聪莹,赵盈. 陕西农业科学, 2012(06)
- [5]环境友好的麦草Soda-AQ制浆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D]. 戴铠.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6]玉米秸秆皮有机酸生物炼制浆TCF和ECF短流程漂白特性[D]. 黄萍.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7]S7-xyn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在麦草浆漂白中的应用[D]. 廖超登.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8]麦草浆二氧化氯清洁漂白技术及机理研究[D]. 赵德清. 华南理工大学, 2010(12)
- [9]木聚糖酶在速生杨制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 杨桂花. 华南理工大学, 2009(10)
- [10]麦草浆生物漂白和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J]. 周宝. 天津造纸,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