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郑宽磊,刘海英,熊俊俏,陈柳,程莉[1](2021)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文中提出本文是在对电子技术多个教研项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所做的一个总结。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本文从教学内容的优化与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教学大纲的修订和完善、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及模式的变革、创新能力培养的引入、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在线课程及教材的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改革和探索,教学实践表明改革对提高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改革方案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李丽芬,白雪峰[2](2021)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阐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课程教学改革,发挥了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的优势,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谢洪途,梁康,姜新桥,陈凯鹏,王国倩[3](2021)在《适应新工科发展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为了适应新工科发展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要求,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在统筹专业建设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以探索新工科发展下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高水平的工程科技人才提供支撑。文章从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考核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对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进行探索与改革,提出了适应新工科发展的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建设的新思路,进一步提升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团队协作、技术交流和自主创新等能力,探索了基于新工科理念深化工科实验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李鹏程,薛智宏,郭英军,梁永春[4](2021)在《融入OBE理念的电力电子技术产学研用课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OBE作为一种最具先进性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就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所适用的OBE理念而言,其所包含的理论体系及具体操作模式日益成熟,在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高校在推进教育改革融入OBE理念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弊端,其中既有OBE理念自身适用的弊端,也有高校自身的问题。从电力电子技术产学研用课程体系中融入OBE理念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曾凡菊,谭永前[5](2021)在《基于OBE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文中指出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发展方向。本文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切入,分析了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方式中现存的问题,通过改革考核方式以及优化教学内容,并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教学目标,提出了基于OBE教学模式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策略。以期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工程类应用型、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张迎春,王彩凤,田庆敏,李宇[6](2021)在《模拟电子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航空电子电气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性质以及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实际情况,探索出基于线上和线下资源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从课程内容的选取、教学平台和仿真软件的使用、课堂组织以及最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建议,用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姜斌,曹永成,田崇瑞,王强[7](2021)在《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探索》文中指出对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进行探讨。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提出要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式,建立持续性改进的反馈机制,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书源[8](2021)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水平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已经成为装备的神经系统,发展电子技术不仅涉及到其本身,同时它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子技术的依赖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电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快速培养电子技术人才的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存在差距,急需进行并尝试中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中职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但是我国中职院校因为传统教育方法的落后和与普通高中生源差异的影响,电子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存在如下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平衡、学习过程中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乏以及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等。本研究基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借助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核心的CDIO工程教育理论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支撑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分析目前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现状以及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接着针对中职电子技能实训的改革进行了路径分析,研究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式的教学融入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的有效对策,根据现状的研究分析与改革路径及对策的分析,并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标准为依据从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构建,设计开发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案例。通过基础型教学案例、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验证与分析。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以CDIO理念来指导中职实训教学,将电子技能训练中单调的重复性训练合理地转化到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等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于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以教育学理论与电子专业实际的深入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创新性改革,让技能实训教学在符合学习规律、应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加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庄紫玮[9](2021)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模块化实训项目开发》文中认为汽车行业正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朝着智能化、网联化方向深度推进,与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趋势相悖的是,新能源汽车从业者缺口逐年增大。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新增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力电子结构,这对从业者的电工电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新能源汽车维修人员除了能够具备传统汽车维修能力,还要求掌握电工电子知识和实践能力。中职院校作为实用人才的培养基地,是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肩负着人才输出的重担,缓解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人才供给压力。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应该紧随行业发展积极探索课程改革,为培养优质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打下夯实的电学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承载的电学知识和技能贯穿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是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选择实训项目尤为重要。但是现有实训项目存在与新能源汽车维修岗位脱节、验证性实训项目过多的问题无法满足人才需求。因此,本研究首先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法,分别对企业、教师、学生和课程四类对象进行调研。通过对学生、教师和课程现状展开调查,了解《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岗位工作内容。其次采用模块化开发思想,以新能源汽车维修岗位职业为基础分析电学能力,设计和开发实训项目,开发配套的教学资源。最后运用所设计的实训项目,开展实验实施,总结归纳学生评价,结合教师实践反思不断完善实训项目。研究发现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显着提高,对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最后,笔者提出研究的不足以及研究展望。
孟瑜方[10](2021)在《基于课程观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文本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课程标准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建设有效的课程标准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职业教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都着重强调职业教育标准建设的重要性,作为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的建设是其中的主要议题。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研究梳理可知,以往研究多集中于对怎样建设课程标准等应然层面的研究,对课程标准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实然研究较少,尤其对课程标准本身有效性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对其文本进行分析,以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优化建设提供借鉴。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进行归纳可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经历了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再到素养导向的转变,其中,知识导向课程观又可以具体划分为客观主义知识观、主观主义知识观和生成主义知识观三种,能力导向课程观又可以具体划分为任务本位或行为主义导向的能力观、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和整合的能力观三种,素养导向课程观主要体现为职业核心素养课程观。基于不同课程观的特点,采用个案研究法,以辽宁省三所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三所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标准文本进行分析可知,三种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标准同时存在,以能力导向为主,知识导向次之,素养导向发展不完善,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滞后于课程观的发展。不同课程观在课程标准中的贯彻程度不同,知识导向课程观中以客观主义知识观为主,能力导向课程观中以任务本位或行为主义导向的能力观、整合的能力观为主,职业核心素养导向课程观处于探索与尝试阶段。当前课程标准文本中,在课程标准的结构、内容以及价值取向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缺乏规范化管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对职业核心素养课程观的认识不足、标准开发人员不能正确认识课程标准的作用以及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开发缺乏有效的技术与方法,需要构建相对统一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结构、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编制的科学性以及加强职业核心素养导向课程观指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文本内容的优化发展。
二、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理论教学的改革 |
(1)优化和调整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内容。 |
(2)修订和完善课程大纲。 |
(3)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
(4)在线课程的建设。 |
2 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
4 结语 |
(2)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课程背景 |
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互联网+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
2.1 教学设计 |
2.2 课程考核 |
3 结语 |
(3)适应新工科发展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必要性 |
(一)有限的实验时间 |
(二)实验主要为验证性的 |
(三)实验内容缺乏创新性 |
(四)实验场地和条件各异 |
(五)开放性实验教学较少 |
二、改革措施 |
(一)重建实验教学体系 |
(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
1. 先进前沿技术进入实验教学 |
2. 科研学术成果进入实验教学 |
3.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
(三)改革实验教学手段 |
(四)创新组织实验教学过程 |
(五)建立多元化实验考核方式 |
(六)优化实验教师知识结构 |
三、结束语 |
(4)融入OBE理念的电力电子技术产学研用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关于OBE理念的介绍 |
三、高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引入OBE理念的必要性 |
(一)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需要引入OBE理念 |
(二)教学内容更迭迅速需要引入OBE理念 |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需要引入OBE理念 |
四、OBE理念应用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的价值 |
五、高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体系改革应用OBE理念的经验总结 |
(一)确定学习成果 |
(二)构建课程体系 |
(三)确定教学策略 |
(四)自我参照评价 |
(五)逐级达到顶峰 |
六、融入OBE理念的电力电子技术产学研用课程体系改革策略 |
(一)重新树立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
1. 树立新课程设计理念。 |
2. 课程设计思路。 |
(二)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
(三)课程考核方式 |
七、结语 |
(5)基于OBE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电子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
(一)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
(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
二、O BE教学模式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
三、总结 |
(6)模拟电子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
1.1 学情与教情分析 |
1.2 传统授课模式 |
1.3 传统课程考核方式 |
1.4 教学平台资源 |
2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究 |
2.1 教师备课资源的变革 |
2.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管理 |
2.3 结合网络平台改革考核方式 |
3 结语 |
(7)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从毕业要求的角度进行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目标设计 |
2 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索 |
2.1 调整教学内容 |
2.2 改革教学方法 |
2.3 优化考核方式 |
2.4 建立持续性改进的反馈机制 |
3 结语 |
(8)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 |
1.1.2 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 |
1.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CDIO理念研究现状 |
1.3.2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
1.3.3 CDIO理念引入课程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电子技能实训 |
2.1.2 中等职业教育 |
2.1.3 职业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CDIO理论 |
2.2.2 体验学习理论 |
2.2.3 情境认知理论 |
2.2.4 “知行合一”理论 |
2.2.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分析——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
3.1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
3.1.1 就业面向岗位 |
3.1.2 专业培养目标 |
3.1.3 专业知识和技能 |
3.1.4 教学标准分析 |
3.2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
3.2.1 教学目标 |
3.2.2 课程内容及教材分析 |
3.3 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分析及问题 |
3.3.1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现状调查 |
3.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3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学生卷) |
3.3.4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教师卷) |
3.3.5 调查问卷总结 |
3.4 CDIO理念指导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
3.4.1 CDIO理念符合电子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
3.4.2 CDIO理念与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 |
3.4.3 CDIO理念核心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阶段性重点具有一致性 |
第4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改革路径 |
4.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贴近实际工作岗位 |
4.1.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
4.1.2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转变 |
4.1.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块设计 |
4.2 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模块设置,拓宽课程教学资源 |
4.2.1 教学内容中的“破旧立新” |
4.2.2 组装工艺的产品化标准化 |
4.2.3 数据记录规范化和有效化 |
4.2.4 教学资源的合理转化运用 |
4.3 开放自主式应用教学案例设计,增强学生创新思维 |
4.4 多层次电子实训教学体系构建,打造中职实训课标 |
4.5 合理对接CDIO培养大纲与标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
4.6 适用性、前瞻性的实训室建设,优化实训教学环境 |
第5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构建 |
5.1 课程结构设计 |
5.1.1 宏观课程框架结构选择 |
5.1.2 具体内部课程结构构建 |
5.2 课程标准构建 |
5.3 课程目标构建 |
5.4 课程内容构建 |
5.4.1 课程内容选取原则 |
5.4.2 课程内容的项目构建 |
5.5 课程教学评价构建 |
第6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6.1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流程 |
6.2 前期准备 |
6.2.1 实践目的 |
6.2.2 实践内容 |
6.2.3 授课对象 |
6.2.4 环境设计 |
6.2.5 教材准备 |
6.3 基础型教学案例 |
6.3.1 环境搭建 |
6.3.2 材料准备 |
6.3.3 案例实施 |
6.3.4 分析调整 |
6.4 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 |
6.4.1 材料准备 |
6.4.2 案例说明 |
6.4.3 案例实施 |
6.4.4 考核要求与方法 |
6.5 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
6.5.1 课程内容满意程度分析 |
6.5.2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分析 |
6.5.3 能力培养作用评价分析 |
6.5.4 考核评价认可程度分析 |
6.5.5 课程综合反馈效果分析 |
6.5.6 课程成绩比较分析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分析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Ⅰ 调查问卷(一) |
附录Ⅱ 调查问卷(二) |
附录Ⅲ 调查问卷(三) |
附录Ⅳ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Ⅴ 记录表及工作活页 |
附录Ⅵ 教学设计方案 |
附录Ⅶ 任务书 |
(9)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模块化实训项目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 |
1.1.2 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从业者电学要求严苛 |
1.1.3 中等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规模急剧扩张 |
1.1.4 新能源《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训无法满足人才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研究 |
1.3.2 国际主流模块化思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 |
1.3.3 国内主流模块化思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 |
2.1.2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 |
2.1.3 实训项目 |
2.1.4 模块化 |
2.2 教学理论研究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杜威“从做中学”实用主义理论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访谈法 |
2.3.4 实验研究法 |
2.4 实施流程 |
2.4.1 实施流程 |
2.4.2 实施流程图 |
第3章 实训项目现状调查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2 学生问卷调查 |
3.2.1 学生问卷调查对象 |
3.2.2 学生问卷调查设计 |
3.2.3 学生问卷调查实施 |
3.2.4 学生问卷调查发放 |
3.2.5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3.3 教师访谈 |
3.3.1 教师访谈对象 |
3.3.2 教师访谈设计 |
3.3.3 教师访谈分析 |
3.4 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分析 |
3.4.1 企业访谈对象 |
3.4.2 企业访谈设计 |
3.4.3 企业访谈分析 |
3.5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现状 |
3.5.1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定位 |
3.5.2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安排 |
3.6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训项目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实训项目开发 |
4.1 实训项目开发模式 |
4.2 实训项目开发原则 |
4.2.1 针对性 |
4.2.2 独立性 |
4.2.3 实用性 |
4.2.4 可操作性 |
4.3 模块化实训项目开发步骤 |
4.3.1 前期调研 |
4.3.2 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
4.3.3 实训项目设计 |
4.3.4 教学资源设计 |
4.3.5 教学实施 |
4.3.6 多方评价学习效果 |
4.4 新能源汽车维修岗位和工作内容 |
4.5 新能源汽车维修岗位电工电子能力分析 |
4.5.1 研讨专家团队 |
4.5.2 新能源汽车维修岗位电工电子能力 |
4.6 课程标准 |
4.6.1 课程基本信息 |
4.6.2 课程定位 |
4.6.3 课程目标 |
4.6.4 课程教学内容 |
4.6.5 课程教学方法 |
4.6.6 课程教学资源 |
4.6.7 课程教学考核评价 |
4.7 实训项目的设计 |
4.7.1 实训项目的选取和序化 |
第5章 教学资源设计 |
5.1 教学资源特点 |
5.1.1 资源多样性 |
5.1.2 指导实践性 |
5.1.3 专业特性强 |
5.1.4 开放先进性 |
5.2 教学资源设计原则 |
5.2.1 科学性 |
5.2.2 技术性 |
5.2.3 效益性 |
5.2.4 发展性 |
5.3 教学资源内容设计 |
5.3.1 实训项目任务书设计 |
5.3.2 实训项目指导书设计 |
5.3.3 实训项目评分表设计 |
5.3.4 微视频 |
5.3.5 数字化网络资源 |
第6章 实训项目实施 |
6.1 实施对象 |
6.2 实施场地和设备 |
6.2.1 场地布置 |
6.2.2 硬件设备清单 |
6.2.3 软件资源清单 |
6.3 实训项目实施 |
6.3.1 实训项目实施教学过程 |
6.4 实训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
6.4.1 教师分析 |
6.4.2 学生访谈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存在的不足 |
7.3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1 学生问卷调查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5 企业访谈调查记录 |
(10)基于课程观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文本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有效的课程标准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
(二)国家重视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建设 |
(三)未来课程标准是对当前课程标准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
(四)研究者兴趣使然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 |
(二)课程观 |
(三)职业核心素养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内容分析法 |
六、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有创新 |
(二)研究方法有创新 |
第二章 基于课程观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 |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观 |
(一)知识导向职业教育课程观 |
(二)能力导向职业教育课程观 |
(三)素养导向职业教育课程观 |
二、不同课程观指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 |
(一)知识导向课程观指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 |
(二)能力导向课程观指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 |
(三)职业核心素养导向课程观指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基于课程观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分析 |
一、案例选取情况 |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结构分析 |
(一)差异分析 |
(二)共性分析 |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内容分析 |
(一)知识导向课程观指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内容分析 |
(二)能力导向课程观指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内容分析 |
(三)职业核心素养导向课程观指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内容分析 |
(四)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文本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文本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结构不规范、不统一 |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内容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
(三)职业核心素养导向课程观尚未深入落实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之中 |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文本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缺乏规范化管理 |
(二)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对职业核心素养课程观的认识不足 |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开发人员不能正确认识课程标准的作用 |
(四)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开发缺乏有效的技术与方法 |
第五章 优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文本的策略 |
一、构建相对统一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结构 |
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编制的科学性 |
(一)探索本土化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开发技术与方法 |
(二)邀请课程专家定期开展学校教师培训 |
(三)通过校际交流相互学习课程标准建设的先进经验 |
三、加强职业核心素养导向课程观指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 |
(一)课程目标方面,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
(二)课程内容方面,整合知识、能力以及素养要求 |
(三)课程实施方面,选用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
(四)课程评价方面,确定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标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 郑宽磊,刘海英,熊俊俏,陈柳,程莉.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1
- [2]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J]. 李丽芬,白雪峰. 电子技术, 2021(12)
- [3]适应新工科发展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谢洪途,梁康,姜新桥,陈凯鹏,王国倩. 高教学刊, 2021(35)
- [4]融入OBE理念的电力电子技术产学研用课程研究[J]. 李鹏程,薛智宏,郭英军,梁永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21(43)
- [5]基于OBE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J]. 曾凡菊,谭永前. 大学, 2021(39)
- [6]模拟电子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 张迎春,王彩凤,田庆敏,李宇.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1(13)
- [7]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探索[J]. 姜斌,曹永成,田崇瑞,王强. 黑龙江科学, 2021(11)
- [8]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 张书源.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9]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模块化实训项目开发[D]. 庄紫玮.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10]基于课程观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文本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孟瑜方.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