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应用简介

几种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应用简介

一、几种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应用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李莹莹,李平,韦胜,屈廷启,王伟平[1](2022)在《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在生鲜湿面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生鲜湿面新鲜、营养、口感筋道、方便易煮,符合消费者对于健康快捷膳食的需要,但其水分、蛋白质、淀粉和脂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高,很容易腐败变质,货架期短。生鲜湿面劣变主要受微生物、酶、水分及营养成分等因素的影响。该文针对生鲜湿面劣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常用在生鲜湿面中的防腐保鲜剂壳聚糖、茶多酚、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的抑菌机理、添加方式及作用效果进行综述,为延长生鲜湿面的货架期提供理论支持。

王金木[2](2021)在《天然食品防腐剂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天然食品防腐剂来源天然,或从生物体内提取,或其本身为食品的组分。本文简要介绍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抗菌机理,重点阐述几种常用防腐剂的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以期为其在食品防腐保鲜中的广泛应用提供思路,为提高食品质量提供安全保障。

郑连强,袁先铃,罗燚[3](2021)在《酱腌菜天然防腐保鲜技术及应用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酱腌菜是以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经不同腌渍工艺制作而成的蔬菜制品。传统酱腌菜的加工工艺、防腐保鲜措施较为落后,为满足现代人健康饮食的需求,加工工艺、防腐保鲜措施需要提质升级。天然防腐剂取代化学防腐剂在食品防腐剂中的应用,以及复合防腐剂的研究已成为食品工业的一个热点。文章对近年来有关酱腌菜的传统加工工艺;影响酱腌菜品质的因素:成品水分含量、腌制温度、腌制时间、包装方式和杀菌条件;酱腌菜防腐保鲜的措施:盐渍法、高温灭菌法、防腐技术、包装技术和栅栏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天然防腐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卢娜[4](2020)在《六氢β-酸/2-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抑菌活性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啤酒花的重要软树脂成分β-酸在啤酒酿造中起到的作用并不显着,β-酸虽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但因其本身的不稳定性,在啤酒酿造工业中常作为副产物被丢弃。而β-酸经催化加氢得到的氢化衍生物六氢β-酸(HBA)性质稳定,且具有很好的抑菌防腐效果,安全性高,因此在食品防腐保鲜领域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HBA不溶于水,在水基食品体系中不能充分的与致病菌接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HBA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环糊精(CD)包合技术是提高低溶解度化合物水溶性和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并且环糊精是一种安全性高、毒性低的包合剂,经口服、静脉和非消化道给药后耐受性良好。论文在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选取2-甲基-β-环糊精(M-β-CD)制备了HBA/M-β-CD包合物以提高其水溶性,借助多种测试、表征手段分析所制备包合物的结构特征,考察包合物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作用;进而研究了包合物在典型水基食品体系(番茄汁、牛奶)中的防腐保鲜效果,为HBA/M-β-CD包合物在水基体系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最后为拓宽包合物的应用领域,将其作为活性物质添加到壳聚糖(CS)中以制备活性抑菌膜,并将其对冷鲜羊肉进行包装保鲜。围绕上述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为改善HBA的水溶性及生物利用度,采用研磨法制备了HBA/M-β-CD包合物,并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包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确证。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核磁共振(1HNMR)结果表明,HBA已成功进入到M-β-CD的空腔中,并且HBA和M-β-CD之间未形成新的化学键,而是以范德华力、氢键等形式相互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HBA/M-β-CD包合物的形貌与它们各自单独的原始形貌均不相同,呈现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构。通过分子对接获得了包合物的最优构象。相溶解度图表明,HBA和M-β-CD是以1:1主客分子比形成包合物,并且是一个自发过程。溶解度测试结果表明,HBA经过M-β-CD包合后,其水溶性得到了显着提高,溶解度为0.83 mg/m L。(2)考察了HBA/M-β-CD包合物对几种常见食品相关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白色念珠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结果表明,包合物对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食品中常见的单增李斯特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2.5μg/m 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00μg/m L。进而从细菌生长曲线、细胞形态结构、细胞膜通透性等方面,讨论包合物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包合物主要抑制了单增李斯特菌在对数期的生长繁殖,破坏菌体的完整性和通透性,使细菌因电解质、核酸、蛋白质的泄露而死亡。(3)将制备的HBA/M-β-CD包合物应用于番茄汁的保鲜,并以山梨酸钾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在12天的储存期间,加入包合物的番茄汁样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山梨酸钾组高出约3%,在稳定果汁的抗氧化活性及酸度方面也显着优于山梨酸钾组,并且在较小浓度下,就能表现出明显效果。山梨酸钾作为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食品防腐剂,在维持还原糖的含量以及番茄红素稳定性方面的效果要好于HBA/M-β-CD包合物。(4)研究HBA/M-β-CD包合物对牛奶货架期的影响。通过分析在4℃条件下储存27天,包合物对巴氏灭菌乳的感官、p H值、乳糖含量、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菌落总数、酒精测试、煮沸测试和酸度理化特性的影响,考察HBA/M-β-CD包合物作为天然防腐剂在巴氏灭菌乳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经包合物处理的巴氏灭菌乳在储存期间菌落总数、酸度及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乳糖含量、感官评分和p H值远高于对照组。其中添加浓度为0.15 g/kg以上的HBA/M-β-CD包合物对牛奶的防腐效果最佳,可以有效抑制巴氏灭菌乳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保持其感官和理化特性。进而采用加速预测货架期(ASLT)法预测出添加0.15 g/kg HBA/M-β-CD包合物的巴氏灭菌乳在冷藏(4℃)条件下的货架期为21天以上,预测结果与冷藏实验相一致。(5)制备了含有不同浓度HBA/M-β-CD包合物的HBA/M-β-CD-CS复合膜,并对其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进行了评价。SEM和FT-IR光谱表明,HBA/M-β-CD包合物与CS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是以氢键的形式相互作用。研究发现随着复合膜中包合物含量的逐渐增加(0%~0.15%),薄膜的含水量降低,溶解度、溶胀比和水蒸气透过率均增加。光学测试表明,包合物的加入不仅能保持良好的透光率,还能有效阻隔紫外光的入侵。加入0.10%HBA/M-β-CD后,薄膜的力学性能显着提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7.8 MPa和97.7%。与纯CS膜相比,HBA/M-β-CD-CS复合膜对1,1-二苯基-1-苦基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提高了10倍以上。此外,HBA/M-Β-CD包合物的加入使薄膜对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6)采用HBA/M-β-CD-CS复合膜对冷鲜羊肉进行包装,测定肉样在冷藏期间各项指标的变化,研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复合膜可有效抑制鲜肉中细菌的生长,并延缓TVB-N含量、TBARS值和p H值的上升,同时能较好的维持鲜肉的感官特性。与PE组相比,复合膜对冷鲜羊肉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可将含50%瘦肉样品的货架期延长至12天以上,瘦肉含量为80%的样品延长至8天以上。

汪鹏翔[5](2017)在《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因为具有安全无毒、抗菌性强等特点,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围绕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就其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王璐,侯佳琪,何苗,任明月,黄佳琪[6](2017)在《酸牛乳中乳酸菌抑菌因素及延长保质期的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酸牛乳中乳酸菌抑菌因素较多,且对保质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重点分析酸牛乳中乳酸菌抑制因素,并提出延长酸牛乳保质期的具体方法。

赵国萍,李迎秋,冯林慧,宁厚齐[7](2017)在《天然防腐剂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天然食品防腐剂是从生物体内提取加工而成的物质,其来源天然,或本身即为食品的组分,具有安全、高效的防腐特性。分别介绍了几种微生物来源、动物来源及植物来源的天然新型防腐剂的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并指出了目前天然防腐剂的应用缺陷及发展前景,为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吴雅萍[8](2016)在《海洋芽孢杆菌MD抗菌活性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细菌性疾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极大,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假单胞菌、肉毒梭菌、李斯特菌、葡萄球菌等。为了抑制这些菌的生长,无论在食品领域还是在医药领域,抗菌剂的需要量都在不停地增长。然而,大量使用抗生素、防腐剂等来抑制食品中的细菌的方法对人们健康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来源天然的抗菌物质由于来源广以及独特的作用机制已等特点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地成为了研究热点。另外,随着陆地新微生物资源的发现速度逐渐减慢,科学家们已经把目光转向海洋。由于海洋的特殊的生态环境,特殊的环境使海洋微生物能够进化出特殊的代谢途径,从而使产生更多新型的抗菌活性物质成为可能。所以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抗细菌蛋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芽孢杆菌属的次级代谢产物是目前抗菌蛋白、酶及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所以本研究所筛选的活性菌株限定为海洋来源的芽孢杆菌属。以大洋、北极的深海泥样及水样为筛菌样品,选用M1、2216E、NA三种培养基为筛选培养基,采用梯度稀释法筛得610株菌(大部分鉴定为芽孢杆菌属)。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扩散法检测得到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120株,抗大肠杆菌90株,抗肠炎沙门氏菌42株,同时抗三株指示菌的26株。为了进一步探究抗菌物质的性质,筛选了一株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显着的菌株命名为Bacillus sp.MD-5。用LB基础培养基对其进行发酵,拟从该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抗菌蛋白。首先通过硫酸铵沉淀蛋白的方法结合离心、透析、冻干等技术分离得到抗菌粗蛋白。接着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结合超滤浓缩技术从粗蛋白中分离纯化得到纯的抗菌蛋白,命名为MD抗菌蛋白。实验证明该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等阳性指示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通过SDS-PAGE电泳及银染表明其分子量约为4.6 kDa且纯度高。对该蛋白进行质谱鉴定,MALDI-TOF未比对到,以该菌种的基因草图为数据库,做LC-MS质谱鉴定得到一条由9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序列。同源性比对证明该蛋白可能是一个新的蛋白。由于该抗菌蛋白对阳性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与食品上应用广泛的抗菌肽Nisin的抗菌谱相似,所以与Nisin相对比,探究该蛋白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部分理化性质。采用96孔板法测定MD抗菌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结果显示该蛋白的最小抑菌浓度为7.33 μg/mL(Nisin为2.34 μg/mL)。理化性质测定通过pH、温度、离子浓度、蛋白酶、表面活性剂等几个方面展开。结果显示MD蛋白对表面活性剂不敏感,而对高温及蛋白酶K敏感,另外0.2 M Mg2+、0.05 M Ba2+和0.01 M A13+对MD蛋白的活性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与Nisin对比中得知该蛋白在pH为弱酸性、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活性基本保持稳定,而Nisin只能在酸性及弱酸性条件下稳定,所以说在耐碱性方面MD抗菌蛋白有Nisin无法比拟的优势。

张海霞[9](2015)在《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文中提出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是食品加工中必须加入的添加剂,其对食品保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合理地使用天然食品添加剂,会对食品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得食品的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因此,针对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的发展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分析其发展的前景,并对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的使用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邢海丽,辛嘉英,王艳,郑洛昀,夏春谷[10](2015)在《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食品防腐剂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动物源天然防腐剂和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由于其本身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主要介绍了微生物来源的天然食品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曲酸、溶菌酶和甲烷氧化菌素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它们的理化性质、抑菌机制和应用现状,同时简单介绍了纳他霉素、抗菌肽、罗伊氏菌素和嗜杀酵母等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应用现状,旨在为高效、无毒、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提供参考。天然食品防腐剂最有发展的可能是将几种来源不同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复配,或者将一种天然防腐剂与其他化学防腐剂复配使用,不仅可以减少防腐剂在食品中的用量,同时还可以使食品的杀菌或抑菌条件更加温和化,对人们的饮食健康非常有利。

二、几种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应用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应用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在生鲜湿面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鲜湿面劣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1.1 微生物
    1.2 酶
    1.3 水分
    1.4 营养成分
2 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在生鲜湿面中的应用
    2.1 壳聚糖
    2.2 茶多酚
    2.3 乳酸链球菌素
    2.4 纳他霉素
3 结论与展望

(2)天然食品防腐剂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概念和分类
    1.1 天然食品防腐剂概述
    1.2 天然食品防腐剂主要分类
2 天然食品防腐剂研究现状
3 天然食品防腐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3.1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
        3.1.1 茶多酚天然防腐剂
        3.1.2 功能性低聚糖
        3.1.3 果蔬提取物
        3.1.4 香辛料及其提取物
        3.1.5 中草药及其提取物
    3.2 动物源天然防腐剂
        3.2.1 溶菌酶
        3.2.2 抗菌肽
        3.2.3 壳聚糖
        3.2.4 蜂胶天然防腐剂
    3.3 微生物天然防腐剂
        3.3.1 乳酸链球菌素天然防腐剂
        3.3.2 纳他霉素天然防腐剂
        3.3.3 ε-聚赖氨酸天然防腐剂
        3.3.4 食品级噬菌体
4 结语

(3)酱腌菜天然防腐保鲜技术及应用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工工艺对酱腌菜品质的影响
    1.1 成品水分含量
    1.2 腌制温度
    1.3 腌制时间
    1.4 包装方式
    1.5 杀菌条件
2 酱腌菜防腐保鲜的措施
    2.1 盐渍法
    2.2 热杀菌法
    2.3 防腐技术
    2.4 包装技术
    2.5 栅栏技术
3 天然防腐剂的应用进展
    3.1 动物源天然防腐剂
    3.2 植物源防腐剂
    3.3 微生物源防腐剂
    3.4 复配型防腐剂
4 展望

(4)六氢β-酸/2-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抑菌活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啤酒花
        1.2.1 啤酒花分布
        1.2.2 啤酒花成分
    1.3 啤酒花的主要生物活性
        1.3.1 镇静作用
        1.3.2 消炎作用
        1.3.3 抑菌活性
        1.3.4 抗氧化活性
    1.4 六氢β-酸的研究进展
        1.4.1 β-酸的再利用
        1.4.2 六氢β-酸的制备
        1.4.3 六氢β-酸的安全性
        1.4.4 六氢β-酸的生物活性
    1.5 环糊精及包合物
        1.5.1 环糊精简介
        1.5.2 环糊精包合物
        1.5.3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1.5.4 环糊精包合物的分析方法
    1.6 环糊精包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1.6.1 药物中的应用
        1.6.2 纳米技术中的应用
        1.6.3 超分子化学中的应用
        1.6.4 抑菌中的应用
    1.7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六氢β-酸/2-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结构特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HBA/M-β-CD包合物的制备
        2.3.2 HBA/M-β-CD包合物的表征
        2.3.3 HBA/M-β-CD包合物的相溶解度
        2.3.4 HBA与 M-β-CD的分子对接
        2.3.5 HBA/M-β-CD包合物的溶解度
        2.3.6 HBA/M-β-CD包合物的溶出度
    2.4 结果与讨论
        2.4.1 UV-Vis分析
        2.4.2 FT-IR分析
        2.4.3 XRD分析
        2.4.4 形貌分析
        2.4.5 ~1HNMR分析
        2.4.6 分子对接分析
        2.4.7 相溶解度图
        2.4.8 溶解度
        2.4.9 溶出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六氢β-酸/2-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抑菌活性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培养基的配制
        3.3.2 菌悬液的制备
        3.3.3 抑菌活性的测定
        3.3.4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3.3.5 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3.3.6 生长曲线的测定
        3.3.7 SEM样本的制作
        3.3.8 细胞膜通透性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HBA/M-β-CD包合物的抑菌活性
        3.4.2 HBA/M-β-CD包合物对单增李斯特菌生长活性的影响
        3.4.3 HBA/M-β-CD包合物对菌体生长曲线的影响
        3.4.4 HBA/M-β-CD包合物对菌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3.4.5 HBA/M-β-CD包合物对菌体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六氢β-酸/2-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番茄汁的保鲜效果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番茄汁的前处理
        4.3.2 维生素C的测定
        4.3.3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4.3.4 丙二醛的测定
        4.3.5 总糖的测定
        4.3.6 还原糖的测定
        4.3.7 总酸的测定
        4.3.8 番茄红素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标准曲线
        4.4.2 维生素C含量
        4.4.3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4.4.4 丙二醛含量
        4.4.5 总糖含量
        4.4.6 还原糖含量
        4.4.7 总酸含量
        4.4.8 番茄红素含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六氢β-酸/2-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牛奶货架期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巴氏灭菌乳的制备与处理
        5.3.2 感官评价
        5.3.3 pH值的测定
        5.3.4 菌落总数的测定
        5.3.5 乳糖含量的测定
        5.3.6 酒精和煮沸测试
        5.3.7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5.3.8 酸度的测定
        5.3.9 巴氏灭菌乳货架期的预测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感官特性
        5.4.2 pH值
        5.4.3 酸度
        5.4.4 菌落总数
        5.4.5 乳糖含量
        5.4.6 新鲜度(酒精和煮沸测试)
        5.4.7 挥发性盐基氮(TVB-N)
        5.4.8 巴氏灭菌乳货架期的预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六氢β-酸/2-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壳聚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HBA/M-β-CD-CS复合膜的制备
        6.3.2 微观结构表征
        6.3.3 物理性能测试
        6.3.4 颜色分析
        6.3.5 光学性能测试
        6.3.6 机械性能测试
        6.3.7 抗氧化性能测试
        6.3.8 抑菌性能测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微观结构
        6.4.2 物理性能
        6.4.3 颜色
        6.4.4 光学性能
        6.4.5 机械性能
        6.4.6 抗氧化活性
        6.4.7 抑菌活性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六氢β-酸/2-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壳聚糖膜对冷鲜羊肉的保鲜效果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7.2.1 材料与试剂
        7.2.2 仪器与设备
    7.3 实验方法
        7.3.1 冷鲜羊肉的处理
        7.3.2 菌落总数的测定
        7.3.3 TVB-N的测定
        7.3.4 pH值的测定
        7.3.5 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的测定
        7.3.6 感官评价
    7.4 结果与讨论
        7.4.1 菌落总数
        7.4.2 TVB-N
        7.4.3 pH值
        7.4.4 TBARS值
        7.4.5 感官特性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1.1 香辛料
    1.2 中草药
    1.3 大蒜素
2 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2.2 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2.3 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完全认可
3 发展前景
4 结语

(6)酸牛乳中乳酸菌抑菌因素及延长保质期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乳酸菌概述
2 乳酸菌抑菌因素
    2.1 有机酸
    2.2 产生酶类
    2.3 合成抑菌物质
3 延长酸牛乳保质期的方法
    3.1 选择优质的配料
    3.2 做好设备与容器的清洗、消毒工作
    3.3 发酵剂纯度
    3.4 长效酸奶的加工
    3.5 充气处理
4 结语

(7)天然防腐剂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
    1.1 乳酸链球菌素
    1.2 纳他霉素
    1.3 红曲
    1.4 ε-聚赖氨酸
2 动物源天然防腐剂
    2.1 壳聚糖
    2.2 溶菌酶
    2.3 蜂胶
    2.4 柞蚕抗菌肽
3 植物来源天然抗菌剂
    3.1 香辛料
    3.2 果胶的酶分解物
    3.3 大豆球蛋白碱性多肽
4 展望

(8)海洋芽孢杆菌MD抗菌活性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几种食品致病菌及其危害
        1.1.1 金黄色葡萄球菌
        1.1.2 大肠杆菌
        1.1.3 肠炎沙门氏菌
        1.1.4 单增李斯特菌
    1.2 细菌素
        1.2.1 细菌素的性质
        1.2.2 细菌素分类
        1.2.3 细菌素与食品防腐剂
        1.2.4 细菌素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1.3 芽孢杆菌抗菌肽
        1.3.1 非核糖体合成的芽孢杆菌抗菌肽
        1.3.2 核糖体合成
        1.3.3 芽孢杆菌抗菌肽生产及纯化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活性菌株筛选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样品来源
        2.1.2 指示菌
        2.1.3 主要的培养基
        2.1.4 主要溶液
        2.1.5 主要试剂与设备
        2.1.6 细菌16S扩增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指示菌混菌板
        2.2.2 平板琼脂扩散法测抑菌活性
        2.2.3 筛菌及菌种保藏
        2.2.4 活性菌株生物学鉴定
    2.3 实验结果
        2.3.1 筛菌结果
        2.3.2 MD-5菌落形态及抑菌活性
        2.3.3 MD-5菌基因组DNA提取
        2.3.4 MD-5菌16s扩增及菌种鉴定
        2.3.5 MD-5菌基因组DNA基因草图测序结果
第三章 MD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活性菌株及受试菌
        3.1.2 主要试剂与材料
        3.1.3 主要溶液
        3.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Bacillus sp. MD-5生长曲线及抑菌曲线
        3.2.2 Bacillus sp. MD-5抗菌粗蛋白的制备
        3.2.3 抗菌粗蛋白的分离纯化
        3.2.4 蛋白电泳及硝酸银染色
        3.2.5 质谱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Bacillus sp. MD-5生长曲线及抑菌曲线
        3.3.2 抗菌粗蛋白的制备
        3.3.3 Bacillus sp. MD-5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
        3.3.4 MD抗菌蛋白质谱分析
第四章 MD蛋白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部分理化性质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试剂
        4.1.2 几种缓冲液
        4.1.3 主要的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4.2.2 MD抗菌蛋白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4.2.3 MD抗菌蛋白的理化性质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MD抗菌蛋白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4.3.2 pH对MD抗菌蛋白活性的影响
        4.3.3 温度对抗菌蛋白的影响
        4.3.4 离子浓度对MD抗菌蛋白活性的影响
        4.3.5 蛋白酶对MD抗菌蛋白活性的影响
        4.3.6 表面活性剂对MD抗菌蛋白的影响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5.1 总结
    5.2 讨论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作用
2 当前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发展现状
3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主要种类
    3.1 茶多酚
    3.2 植物精油
    3.3 溶菌酶
4 结语

(10)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乳酸链球菌素
3ε-聚赖氨酸
4曲酸
5溶菌酶
6甲烷氧化菌素
7其他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
8展望

四、几种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应用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在生鲜湿面中的研究进展[J]. 李莹莹,李平,韦胜,屈廷启,王伟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01)
  • [2]天然食品防腐剂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 王金木. 食品安全导刊, 2021(12)
  • [3]酱腌菜天然防腐保鲜技术及应用前景展望[J]. 郑连强,袁先铃,罗燚. 中国调味品, 2021(04)
  • [4]六氢β-酸/2-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抑菌活性及应用研究[D]. 卢娜. 新疆大学, 2020(06)
  • [5]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J]. 汪鹏翔. 食品安全导刊, 2017(30)
  • [6]酸牛乳中乳酸菌抑菌因素及延长保质期的方法[J]. 王璐,侯佳琪,何苗,任明月,黄佳琪. 食品安全导刊, 2017(30)
  • [7]天然防腐剂的应用研究进展[J]. 赵国萍,李迎秋,冯林慧,宁厚齐. 中国调味品, 2017(08)
  • [8]海洋芽孢杆菌MD抗菌活性蛋白的分离纯化与特性研究[D]. 吴雅萍.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4)
  • [9]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 张海霞. 现代食品, 2015(23)
  • [10]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J]. 邢海丽,辛嘉英,王艳,郑洛昀,夏春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10)

标签:;  ;  ;  

几种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应用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