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镍系充油顺丁橡胶BR9073的工业技术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侯红霞,焦俊卿,刘海燕,苏忠魁,皇甫民豪,许雷军,张学全[1](2016)在《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填充高门尼黏度镍系顺丁橡胶的工业试生产》文中研究说明进行了用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充油改性镍系顺丁橡胶的工业试生产,研究了充油量对基础胶门尼黏度的影响,考察了充油、凝聚及后处理工艺,测试了充油橡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用量的增加,充油橡胶的可塑性增强,混炼行为得以改善。选用门尼黏度为65左右基础胶时的充油量以20份(质量)为宜,产品性能达到预期指标,从而证实了湿法连续充油工艺的可行性。此外也指出了该工艺有待解决的问题。
陈家磊[2](2015)在《中国顺丁橡胶生产技术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提出本文考察了中国顺丁橡胶生产技术六十年的发展历程,认为镍系顺丁橡胶生产技术和稀土顺丁橡胶生产技术的工业化开发分别是以政府和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进行的。该项技术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我国技术创新主体的转换。伴随技术创新主体转换而出现的技术创新主体缺位,是我国稀土顺丁橡胶生产技术工业化开发曾被长期搁置的原因。
韩超[3](2015)在《探讨我国顺丁橡胶发展现状》文中认为顺丁橡胶是世界第二大通用的合成橡胶,它是以丁二烯为单体通过利用不同的催化剂以及多种聚合方法合成的,全称是分子式为(C4H6)n的顺式—1,4-聚丁二烯,它的弹性、耐磨性以及抗龟裂性等动态性能非常好,广泛的使用在轮胎制造、胶管等领域[1]。但随着我国顺丁橡胶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顺丁橡胶的供给明显增多的同时给顺丁橡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顺丁橡胶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在新时期它的发展方向。
肖大玲,吴淑华[4](2014)在《绿色轮胎胎面用合成橡胶的应用进展》文中认为介绍绿色轮胎胎面用合成橡胶溶聚丁苯橡胶(SSBR)和顺丁橡胶(BR)的研究进展。一代、二代和三代SSBR在轮胎胎面中应用后逐渐使轮胎的耐磨性能、滚动阻力和抗湿滑性能间的平衡性提高。BR在轮胎胎面胶中使用的主要为镍系BR和钕系BR,镍系BR由于价格便宜在国产轮胎胎面中应用较多,而钕系BR由于综合性能优异具有持续发展的潜能。
陈建煌[5](2013)在《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的基本特性及其填料补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红外光谱仪等手段对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的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同时也进行考察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的混炼胶和硫化胶性能,并与镍系顺丁橡胶和钴系顺丁橡胶进行了平行对比研究;且分析了不同门尼粘度的国产稀土顺丁橡胶性能的差异;也对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的填料补强进行了研究。对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的基本性能研究表明:与镍系顺丁橡胶和钴系顺丁橡胶相比,稀土顺丁橡胶的相对分子量高,顺式-1,4结构含量高和线性程度高;混炼胶的结合胶含量高,硫化速度快,填料分散性好以及具有强的弹性记忆效应;稀土顺丁橡胶的拉伸强度和回弹性高,压缩生热低,耐磨性好,耐屈挠疲劳性能稍差。国产稀土顺丁橡胶比国外稀土顺丁橡胶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在六种顺丁橡胶中,国产稀土顺丁橡胶V-305的综合性能最好。由不同门尼粘度的国产稀土顺丁橡胶基本性能研究表明:相比于Ni-BR, Nd-BR具有相对分子量大、相对分子量分布窄和较规整的线性结构;生胶的抗机械降解性能和抗冷流性好;混炼胶的硫化速度较快,毛细管流变仪测定的切敏性较大;硫化胶的强伸性能较高,耐磨性好,压缩生热和滚动阻力较低,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中高门尼值的Nd-BR49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从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的配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从炭黑用量对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的硫化特性、强伸性能、回弹性、压缩温升和耐磨性的影响可知,相比于国外稀土顺丁橡胶、镍系顺丁橡胶和钴系顺丁橡胶,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的填充量大。
赵永兵[6](2010)在《充油顺丁橡胶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文中认为镍系顺丁橡胶具有耐磨、耐低温、生热低等优点,但耐湿滑性能和耐撕裂强度较低。顺丁橡胶充油后在保持原有顺丁橡胶优点的情况下,使用填充油作为填充剂替代丁二烯,用调节剂法生产基础胶,即在Ni-AL-B三元催化剂体系中添加第四组分(D,羟基物),调节催化剂配比合成高门尼粘度基础胶。此方法有效地调节了基础胶的相对分子质量,使高门尼基础胶生产简便易行、控制灵活,门尼粘度高,充油性好,性能稳定。在一次充油工艺的基础上,采用间断二次充油工艺,提高基础胶充油的合格率。该项目经过小试、中试和工业试生产的参数摸索,在顺丁橡胶装置上成功地开发了充油顺丁橡胶新产品,通过多项指标检验和加工实验,表明充油顺丁橡胶工业试生产期间,原料质量稳定,聚合反应工艺参数和产品质量经过调整后控制稳定,回收系统、凝聚系统和后处理生产线运行平稳,充油顺丁橡胶新产品性能优良,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充油顺丁橡胶的研究,正是基于对我厂橡胶装置产品单一的局面,通过现有的顺丁橡胶生产工艺和各种操作参数的改造,获得理想形态、结构及应用性能优良的充油顺丁橡胶,为我厂解决原料紧缺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扩大市场占有率奠定了基础。
路铁砚,张洪林[7](2008)在《镍系聚丁二烯橡胶生产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国内外镍系聚丁二烯橡胶生产技术的特点、催化体系的改进、镍系聚丁二烯橡胶的高性能化,以及国内镍系聚丁二烯橡胶技术的研究进展。
孙淑坤,黄付玲,韩雪梅[8](2008)在《我国镍系顺丁橡胶现状》文中指出介绍了我国镍系顺丁橡胶的发展现状,综述了镍系顺丁橡胶催化剂体系、工艺方法、特点及发展历程,其中重点介绍了镍系顺丁橡胶改进的生产工艺和工程技术,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孙淑坤,黄付玲,赵永兵,李树东,杨永占,李园[9](2008)在《我国顺丁橡胶发展现状》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我国顺丁橡胶的发展现状,综述了镍系顺丁橡胶、稀土顺丁橡胶、低顺式橡胶、镍系充油顺丁橡胶等的催化剂体系、工艺方法、特点及发展历程,其中重点介绍了镍系顺丁橡胶改进的生产工艺和工程技术,并提出顺丁橡胶的发展方向。
孙淑坤,黄付玲,赵永兵,李树东,杨永占,李园[10](2008)在《我国顺丁橡胶发展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我国顺丁橡胶的发展现状,包括镍系顺丁橡胶、稀土顺丁橡胶、低顺式橡胶、充油胶等。
二、镍系充油顺丁橡胶BR9073的工业技术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镍系充油顺丁橡胶BR9073的工业技术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填充高门尼黏度镍系顺丁橡胶的工业试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 1 主要原材料及设备 |
1. 2 充油橡胶的制备 |
1. 3 分析与测试 |
门尼黏度 |
硫化特性 |
力学性能 |
2 结果与讨论 |
2. 1 充油量对基础胶的影响 |
2. 2 充油工艺考察 |
2. 3 凝聚及后处理工艺考察 |
2. 4 充油橡胶性能 |
3 存在问题 |
(2)中国顺丁橡胶生产技术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镍系顺丁橡胶生产技术的开发: 以政府为主导的技术创新 |
1.由实验室成果推向中试 |
2.实现工业化 |
二、稀土顺丁橡胶生产技术工业化开发的搁置: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位 |
三、稀土顺丁橡胶生产技术的工业化开发: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 |
四、结 论 |
(3)探讨我国顺丁橡胶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顺丁橡胶的生产方法 |
1.1 镍系顺式顺丁橡胶 |
1.2 镍系充油顺丁橡胶 |
1.3 锂系低顺式橡胶 |
2 现阶段顺丁橡胶产业所遇到的危机 |
2.1 市场供应不平衡 |
2.2 新时期对轮胎提出了更高要求 |
2.3 原料市场制约着顺丁橡胶的发展 |
3 顺丁橡胶的发展新方向 |
3.1 研发出新牌号顺丁橡胶 |
3.2 对现有的催化体系以及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
3.3 开辟顺丁橡胶的新的应用领域 |
(4)绿色轮胎胎面用合成橡胶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溶聚丁苯橡胶 |
1.1 第1代SSBR |
1.2 第2代SSBR |
1.3 第3代SSBR |
1.3.1 偶联改性SSBR |
1.3.2 分子链末端官能团化改性SSBR |
2 BR |
2.1镍系BR |
2.2钕系BR |
3 结语 |
(5)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的基本特性及其填料补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顺丁橡胶的研究现状 |
1.1.1 顺丁橡胶发展动态 |
1.1.2 顺丁橡胶的发展状况 |
1.2 稀土顺丁橡胶的合成 |
1.2.1 稀土催化剂的聚合特征 |
1.2.2 稀土催化剂的组成 |
1.2.3 稀土催化剂的制备 |
1.2.4 稀土顺丁橡胶的聚合机理 |
1.3 稀土顺丁橡胶的工业生产 |
1.4 稀土顺丁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
1.4.1 稀土顺丁橡胶(NdBR)的结构 |
1.4.2 稀土顺丁橡胶的性能 |
1.5 稀土顺丁橡胶在轮胎中的应用 |
1.6 国产NdBR在轮胎中的研究与应用 |
1.7 稀土顺丁橡胶与传统顺丁胶比较 |
1.8 稀土顺丁橡胶的表征手段及原理 |
1.8.1 GPC/SEC-MALS联用技术 |
1.8.2 红外光谱法 |
1.8.3 橡胶加工分析仪(RPA2000) |
1.8.4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顺丁橡胶的流变特性 |
1.9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9.1 研究意义 |
1.9.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产稀土顺丁橡胶基本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 |
2.2.2 实验配方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2.4 试样制备 |
2.2.5 性能测试 |
2.3 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的结构参数 |
2.3.1 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 |
2.3.2 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的化学结构参数 |
2.4 混炼胶的基本性能 |
2.4.1 混炼胶的炭黑凝胶含量与门尼粘度 |
2.4.3 混炼胶的硫化特性 |
2.4.4 混炼胶的RPA分析 |
2.4.5 混炼胶的毛细管流变特性 |
2.5 硫化胶的基本性能 |
2.5.1 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2.5.2 硫化胶的耐磨性能 |
2.5.3 硫化胶的耐屈挠疲劳性能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门尼粘度的国产稀土顺丁橡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 |
3.2.2 实验配方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2.4 试样制备 |
3.2.5 性能测试 |
3.3 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的结构参数 |
3.3.1 生胶的化学结构 |
3.3.2 生胶的分子量相关参数及门尼粘度 |
3.3.3 生胶的抗机械降解性能 |
3.3.4 生胶的冷流性 |
3.4 混炼胶的性能 |
3.4.1 混炼胶的门尼粘度 |
3.4.2 混炼胶的硫化特性 |
3.4.3 混炼胶的毛细管流变特性 |
3.5 硫化胶的性能 |
3.5.1 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3.5.2 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
3.6 小结 |
第四章 国产稀土顺丁橡胶填料补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 |
4.2.2 实验配方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4 试样制备 |
4.2.5 性能测试 |
4.3 炭黑用量对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
4.4 炭黑用量对国产稀土顺丁橡胶强伸性能的影响 |
4.5 炭黑用量对国产稀土顺丁橡胶回弹性的影响 |
4.6 炭黑用量对国产稀土顺丁橡胶压缩生热性能的影响 |
4.7 炭黑用量对国产稀土顺丁橡胶耐磨耗性能的影响 |
4.8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充油顺丁橡胶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镍系顺丁橡胶 |
1.2 充油顺丁橡胶 |
1.3 充油顺丁橡胶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橡胶产品的应用 |
1.5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开发目标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开发目标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充油顺丁橡胶生产过程简介 |
2.2.1 聚合 |
2.2.2 充油 |
2.2.3 凝聚 |
2.2.4 溶剂回收 |
2.2.5 后处理 |
2.3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三章 充油顺丁橡胶小试开发 |
3.1 实验方法 |
3.1.1 聚合 |
3.1.2 充油 |
3.2 结果讨论 |
3.2.1 Al/B 对顺丁橡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
3.2.2 门尼调节剂存在下Al/B 对顺丁橡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
3.2.3 镍系顺丁橡胶充油胶的制备及测试 |
3.3 推荐的充油胶中试参数 |
3.3.1 充油胶生产的工艺路线 |
3.3.2 推荐的工艺配方和基本操作条件 |
3.3.3 应注意的关键操作点及关键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充油顺丁橡胶中试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1.1 聚合 |
4.1.2 充油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制备充油基础胶 |
4.2.2 制备充油胶 |
4.2.3 充油过程对充油顺丁橡胶性能的影响 |
4.2.4 填充油对充油顺丁橡胶性能的影响 |
4.2.5 门尼调节剂在溶剂回收过程中的影响 |
4.3 工业生产充油顺丁橡胶的工艺包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充油顺丁橡胶的工业试生产 |
5.1 充油胶新产品预期达到的质量指标 |
5.2 充油胶试生产工艺 |
5.2.1 工艺流程简图 |
5.2.2 工艺生产方法 |
5.3 主要工艺指标、质量指标及化验分析项目、采样点、分析频率 |
5.3.1 主要工艺指标 |
5.3.2 主要质量指标 |
5.3.3 化验分析项目、采样点、分析频率 |
5.4 充油胶开发工业试生产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充油顺丁橡胶质量 |
5.5.2 装置能耗、物耗标定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我国顺丁橡胶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顺丁橡胶发展动态 |
2 顺丁橡胶生产方法 |
2.1 镍系高顺式顺丁橡胶 |
2.2 镍系充油顺丁橡胶 |
2.3 钕系稀土顺丁橡胶 |
2.4 锂系低顺式橡胶 |
3 顺丁橡胶发展状况 |
3.1 镍系高顺式顺丁橡胶 |
3.2 镍系充油顺丁橡胶 |
3.3 稀土顺丁橡胶 |
3.4 低顺式顺丁橡胶 |
4 顺丁橡胶发展方向 |
(10)我国顺丁橡胶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顺丁橡胶发展动态 |
2 顺丁橡胶生产方法 |
2.1 镍系顺式顺丁橡胶 |
2.2 镍系充油顺丁橡胶 |
2.3 锂系低顺式橡胶 |
3 镍系顺丁橡胶发展状况 |
3.1 新型防老剂的使用 |
3.2 凝聚釜新型搅拌的使用 |
3.3 热泵技术的使用 |
3.4 双螺杆挤压工艺的使用 |
4 低顺橡胶发展状况 |
5 稀土顺丁橡胶的发展状况 |
6 顺丁橡胶发展方向 |
四、镍系充油顺丁橡胶BR9073的工业技术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填充高门尼黏度镍系顺丁橡胶的工业试生产[J]. 侯红霞,焦俊卿,刘海燕,苏忠魁,皇甫民豪,许雷军,张学全. 合成橡胶工业, 2016(01)
- [2]中国顺丁橡胶生产技术发展的历史考察[J]. 陈家磊.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5(04)
- [3]探讨我国顺丁橡胶发展现状[J]. 韩超. 化工管理, 2015(17)
- [4]绿色轮胎胎面用合成橡胶的应用进展[J]. 肖大玲,吴淑华. 轮胎工业, 2014(07)
- [5]国产稀土顺丁橡胶的基本特性及其填料补强的研究[D]. 陈建煌.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7)
- [6]充油顺丁橡胶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D]. 赵永兵.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3)
- [7]镍系聚丁二烯橡胶生产技术进展[J]. 路铁砚,张洪林. 齐鲁石油化工, 2008(04)
- [8]我国镍系顺丁橡胶现状[J]. 孙淑坤,黄付玲,韩雪梅. 辽宁化工, 2008(12)
- [9]我国顺丁橡胶发展现状[J]. 孙淑坤,黄付玲,赵永兵,李树东,杨永占,李园. 化工科技市场, 2008(11)
- [10]我国顺丁橡胶发展现状[J]. 孙淑坤,黄付玲,赵永兵,李树东,杨永占,李园. 化工中间体,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