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氨基乙酰丙酸对两种草坪生长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辉[1](2021)在《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大鼠和猪铁状况的影响》文中指出有研究表明甘氨酸铁(Fe-Gly)和氨基乙酰丙酸(ALA)对改善动物体内铁状况有作用。Fe-Gly作为补铁剂在畜牧业中研究较多,但ALA却在畜牧业中应用较少,尤其是二者搭配使用对动物体内铁状况的改善研究还不够完善。本研究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Fe-Gly和ALA是否对母鼠及仔鼠体内铁状况存在协同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猪为研究对象,研究Fe-Gly和ALA对母猪及仔猪体内铁状况的影响,为在实际生产中给仔猪补铁提供理论参数。本研究分为以下两部分:1.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鼠和仔鼠铁状况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一致、健康状况良好的妊娠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大鼠),分别饲喂基础饲粮(Ⅰ组)以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mg/kg ALA(Ⅱ组)、100 mg/kg ALA(Ⅲ组)、100 mg/kg Fe-Gly(Ⅳ组)、100 mg/kg Fe-Gly+50 mg/kg ALA(Ⅴ组)和100 mg/kg Fe-Gly+100 mg/kg ALA(Ⅵ组)的饲粮,直至21天断奶。考察仔鼠生长性能和器官指数、母鼠和仔鼠血液指标、组织器官铁含量以及胎盘和仔鼠肝脏与铁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Ⅲ、Ⅳ和Ⅴ组均显着提高仔鼠初生重(P<0.05),Ⅱ、Ⅲ、Ⅳ、Ⅴ和Ⅵ组均显着提高仔鼠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且饲粮中添加Fe-Gly和ALA对仔鼠初生重、断奶重及平均日增重存在交互作用(P<0.05)。(2)添加Fe-Gly显着提高断奶仔鼠的心脏和脾脏器官指数(P<0.05),添加100mg/kg ALA组显着提高新生仔鼠心脏器官指数、断奶仔鼠的心脏和脾脏器官指数(P<0.05)。(3)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和Ⅵ组均可以显着提高妊娠期母鼠红细胞(RBC)数量,泌乳期母鼠的RBC数量、血红蛋白(HGB)浓度,新生仔鼠的RBC数量、红细胞压积(HCT)和断奶仔鼠的HGB浓度、HCT(P<0.05),此外,Ⅲ、Ⅳ、Ⅴ组还显着提高断奶仔鼠RBC数量(P<0.05)。添加Fe-Gly显着提高泌乳期母鼠HCT和新生仔鼠HGB浓度(P<0.05)。添加50 mg/kg ALA组显着提高妊娠期母鼠HGB浓度,ALA组显着提高泌乳期母鼠HCT(P<0.05)。饲粮中添加Fe-Gly和ALA对妊娠期母鼠RBC数量,泌乳期母鼠的RBC数量、HGB浓度,新生仔鼠的RBC数量、HCT和断奶仔鼠的RBC数量、HGB浓度、HCT存在交互作用(P<0.05)。(4)添加Fe-Gly显着降低断奶仔鼠总铁结合力(TIBC)(P<0.05)。添加50 mg/kg ALA显着提高妊娠母鼠和断奶仔鼠血清铁(SI)含量(P<0.05),显着降低断奶仔鼠TIBC(P<0.05);此外,100 mg/kg ALA组显着提高断奶仔鼠SI含量(P<0.05)。(5)添加ALA可以提高断奶鼠肝脏和母鼠乳汁中铁含量,此外,添加50 mg/kg ALA还显着提高母鼠胎盘、断奶鼠肝脏铁含量(P<0.05);而添加100 mg/kg ALA显着提高新生鼠中铁贮含量(P<0.05)。(6)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和Ⅵ组均可以提高Fn基因的表达量;而Ⅱ组、Ⅴ组还可以显着降低Tf R1基因的表达量(P<0.05);Ⅲ组也显着降低DMT1基因的表达量(P<0.05);此外,饲粮中添加Fe-Gly和ALA对母鼠胎盘中Tf R1、Fn、DMT1基因的表达量存在交互作用(P<0.05)。(7)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和Ⅵ组均可以提高断奶仔鼠Hepcidin基因的表达量;此外,Ⅱ、Ⅲ、Ⅳ、Ⅴ、Ⅵ组均可以显着降低新生仔鼠Fpn1基因的表达量(P<0.05);Ⅱ组、Ⅵ组显着提高新生仔鼠Hepcidin基因的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Fe-Gly和ALA对新生仔鼠Fpn1、Hepcidin基因和断奶仔鼠Hepcidin基因的表达量存在交互作用(P<0.05)。2.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猪和仔猪铁状况的影响选取体况相近、遗传背景一致的LY妊娠85 d母猪27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即基础饲粮组、基础饲粮+50 mg/kg ALA组、基础饲粮+50 mg/kg ALA+100mg/kg Fe-Gly组。母猪泌乳期与妊娠期饲喂相同饲粮,仔猪28天断奶。考察其对母猪繁殖性能、仔猪生长性能、母猪和仔猪血液指标以及组织器官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0 mg/kg ALA组对仔猪出生窝重,仔猪28天平均体重及平均日增重,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红细胞(RBC)数目,妊娠母猪和断奶仔猪血红蛋白(HGB)浓度、新生仔猪红细胞压积(HCT),妊娠母猪及断奶仔猪的血清铁(SI)含量,母猪常乳中的铁含量有显着提高的作用(P<0.05)。与50 mg/kg ALA+100mg/kg FeGly组相比,添加50 mg/kg ALA组可以显着提高仔猪的出生窝重,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RBC数目,胎盘和常乳中铁含量等(P<0.05)。此外,50 mg/kg ALA组还可以显着降低妊娠母猪、新生仔猪、断奶仔猪的总铁结合力(TIBC)(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0 mg/kg ALA+100 mg/kg Fe-Gly组对仔猪28天平均体重及平均日增重,断奶仔猪RBC数目、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HGB浓度,断奶仔猪SI含量,母猪的胎盘、初乳及常乳中的铁含量,有显着提高作用(P<0.05);此外其还可以显着降低妊娠母猪及新生仔猪的TIBC(P<0.05)。综上所述,Fe-Gly和ALA对仔鼠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且二者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Fe-Gly和ALA可以影响大鼠和猪血液生理的变化,添加ALA可以提高母鼠胎盘、乳汁及仔鼠组织中的铁含量,进而提高机体的铁状况。Fe-Gly和ALA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产生影响,添加Fe-Gly和ALA可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显着改善仔猪机体铁状况水平。综合各项指标在本研究条件下,在猪上添加50 mg/kg ALA为宜。
王丽君[2](2021)在《代谢改造重组谷氨酸棒杆菌C4途径高效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文中认为5-氨基乙酰丙酸(5-ALA)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非蛋白原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农药领域,目前主要采用大肠杆菌和谷氨酸棒杆菌发酵合成。本研究以C.glutamicum为宿主构建并优化C4代谢途径,提高5-ALA的合成产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荚膜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来源的5-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ALAS基因分别在C.glutamicumATCC 13032中异源表达,筛选酶活相对较高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来源的RphemA基因作为关键合成酶基因,并筛选到能显着增强RphemA酶活性的核糖体结合位点RBS5,重组菌株CA5的ALAS的比酶活为221.87±3.10 U·mg-1,较原始菌株CA2比酶活(158.80±4.08 U·mg-1)提高了39.70%。利用菌株CA5摇瓶发酵积累的5-ALA的最高产量可达9.47 g·L-1。(2)通过增加葡萄糖通往5-ALA前体琥珀酰CoA方向的代谢流量,进而促进5-ALA的积累。在C.glutamicumATCC 13032中敲除琥珀酰CoA合成酶sucD基因,以sucD缺失菌株为出发工程菌,过表达RphemA基因后的重组菌株CA10的5-ALA产量达7.80g·L-1。在敲除α-酮戊二酸脱氢酶抑制蛋白基因(odhI)和琥珀酸脱氢酶基因(sdhA)的双缺失突变株中过表达RphemA基因,摇瓶发酵下菌株CA12的5-ALA合成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达到了9.94 g·L-1的水平,较对照菌株CA2(7.58 g·L-1)提高了31.13%。(3)探索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酶系基因(odhA-sucB-lpd)对5-ALA合成的影响。发现串联表达RphemA与odhA-sucB-lpd的重组菌株CA16最高产量达8.20 g·L-1,较CA2提高了8.18%;串联表达RphemA与sucB的重组菌株CA14的最高产量略高于菌株CA2,而串联表达RphemA与odhA和lpd,重组菌株的5-ALA产量较对照CA2均未得到提高,表明sucB可能是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酶系的关键基因。(4)通过在菌株CA2中过表达E.coli来源的苏氨酸和高丝氨酸外排蛋白RhtA和半胱氨酸/O-乙酰丝氨酸转运蛋白EamA,提高5-ALA的胞外分泌能力。其中过表达EamA较RhtA更能促进5-ALA出胞效率,过表达eamA基因的菌株CA18的5-ALA合成量增加至9.56 g·L-1的水平,而RhtA同样能转运5-ALA,最终达到8.10 g·L-1。(5)采用sRNA抑制hemB表达以减少5-ALA的降解。在菌株CA2中构建含sRNA序列的重组菌株CA21,摇瓶发酵表明通过sRNA抑制能够增加5-ALA积累,获得5-ALA的最高产量7.82 g·L-1,略高于对照菌株CA2。(6)最后通过组合高效的RBS5序列表达RphemA、敲除odhI和sdhA基因、过表达转运蛋白EamA并以sRNA抑制hemB活性等代谢改造策略,构建了重组菌株CA22。在底物甘氨酸的最优添加条件下对菌株CA22摇瓶发酵,菌株CA22的5-ALA最高产量达11.90 g·L-1。在5 L发酵罐进行补料分批发酵,48 h内高产5-ALA达25.05 g·L-1,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刘茜[3](2021)在《高羊茅耐荫的生理机制及其转录组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草坪是组成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部分,在改善和美化人居环境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中的高大乔灌木和建筑经常使得草坪处于弱光环境中,导致草坪质量严重降低。因此,草坪草耐荫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对于高羊茅在弱光胁迫方面的相关研究大都处于基础形态和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关于其耐荫性的分子机制尚未见报道。故本研究首先以在园林绿化中被广泛使用的20个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品种为供试材料,筛选和评价出耐荫性较好和耐荫性较差的高羊茅品种,重点对弱光下2个不同耐荫性高羊茅品种的形态、生理生化和转录组学进行研究分析,并探究高羊茅耐荫的生理响应机制及其基因表达响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弱光胁迫下20个在园林绿化中广泛使用的高羊茅品种进行坪用特性评价,发现弱光胁迫显着降低了各高羊茅品种的草坪盖度、密度、颜色、质地与NTEP评分,且弱光下高羊茅品种间的耐荫性表现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筛选获得了耐荫性较强的爱瑞3号和耐荫性较弱的爱丽:在弱光下爱瑞3号的坪用特性最佳,草坪盖度和密度均优于其他品种;爱丽品种弱光胁迫下的坪用特性综合评分最低,耐荫性最差。(2)弱光胁迫显着降低了爱瑞3号和爱丽的株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抑制了二者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光合色素的积累。弱光处理显着提高了2个高羊茅品种的丙二醛(MDA)含量,并且诱导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升高;与对照相比,弱光下爱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显着升高,且爱瑞3号的SOD活性显着高于爱丽(P<0.05)。另一方面,2个不同高羊茅品种爱瑞3号和爱丽在弱光下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均显着下降(P<0.05),弱光胁迫可能是通过气孔因素抑制高羊茅叶片光合作用的。同时,弱光胁迫下爱丽的光系统Ⅱ光化学最大量子产率(Fv/Fm)、光系统Ⅱ有效量子产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着下降(P<0.05),而爱瑞3号的叶绿素荧光特性仅qP和ETR显着降低(P<0.05);弱光处理下爱瑞3号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均优于爱丽。(3)对2个高羊茅品种的转录组测序组装获得136,925条Unigenes,与已知数据库比对约有74.38%的匹配率,共有28,925条Unigenes在KOG数据库被注释到。爱瑞3号和爱丽的转录组对弱光胁迫的响应不同:爱瑞3号有12,50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上调,12,441个下调;爱丽有14,696个DEGs上调,16,120个下调。另外,经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2个品种DEGs的富集通路存在共同的但又各自有别的代谢通路,不同通路导致了各自品种对弱光胁迫响应不同。共同调节部分是由亚麻酸代谢、苯丙烷类生物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和植物-病原菌互作途径所组成的,而不同部分重点在于光合作用通路中,表现为弱光胁迫诱导了光合作用通路的相关基因下调表达,其主要分布在光系统Ⅱ、光合电子传递链和和F型ATP酶中,主要包括PsbP、PsbQ、PsbR、PsbW、Psb27和Psb28等蛋白的相关基因变化。其中爱瑞3号的基因表达受弱光胁迫的影响较小,其下调基因数目与差异基因下调的程度均明显低于爱丽品种。爱瑞3号光合作用通路中的基因变化较为稳定,受弱光胁迫影响较小。
赵金玺,尤颖,姜凯阳,张嘉祥,张梅[4](2020)在《外源性5-氨基乙酰丙酸对NaCl胁迫下绿豆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以绿豆作为试材,150 mg/L浓度的NaCl模拟盐胁迫,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盐胁迫下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处理对NaCl胁迫下绿豆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绿豆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分别在50、150 mg/L处理浓度时达到最高,在达到250 mg/L处理浓度时,发芽率和发芽势降至最低,呈显着抑制作用;幼苗期的绿豆叶面积和根长随着处理浓度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处理浓度达到100 mg/L时二者达到最大值;随着5-氨基乙酰丙酸处理浓度的增加,绿豆幼苗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处理浓度达到150 mg/L时最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处理浓度达到150、100 mg/L时达到最高,说明5-氨基乙酰丙酸对绿豆幼苗抗逆性具有显着影响。施用外源性5-氨基乙酰丙酸对NaCl胁迫下绿豆的萌发最佳施用浓度为100 mg/L左右,对NaCl胁迫下绿豆的幼苗生长最佳施用浓度为150 mg/L。
常心怡[5](2020)在《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抗氧化系统和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制约着红枣产业的发展。酸枣具有抗盐碱、耐旱等特性,常作为枣树的砧木。近年来,由于新疆盐碱面积的不断增加,通过嫁接来提高栆产量的效益逐渐降低,因此通过外源生长调节剂来提高枣的耐盐性对枣民增收致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通过参与植物体内的多种机制,对植物的生长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从而增强植物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能力,是一种潜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试验以酸枣水培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喷施100 mg·L-1 ALA对150 mmol·L-1 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形态指标、抗氧化系统、叶绿素生物合成、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抗氧化酶和叶绿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为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的缓解方式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NaCl胁迫下,外源喷施ALA可显着提高酸枣幼苗的株高、干鲜重以及总根长、根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表明外源ALA能够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酸枣幼苗生长的影响。(2)NaCl胁迫下,外源喷施ALA提高了酸枣幼苗叶片的SOD、CAT、APX、GR、DHAR和MDHAR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增加AsA和GSH的含量以及AsA/DHA和GSH/GSSG比值,减少ROS和MDA含量积累,来调节氧化还原平衡状态,清除活性氧,降低膜脂质过氧化程度,缓解了NaCl胁迫对酸枣幼苗叶片的不利影响。(3)外源喷施ALA能够上调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HEMA基因的表达,稳定内源ALA的转化。同时,外源ALA可上调叶绿素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HEMB、HEMY、chlM、por和chlG的表达,提高PBG、Proto IX、Mg-Proto IX、Pchl和Chl a的含量,促进叶绿素的生物合成,避免了光氧化损伤,维持了叶绿体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提高了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本研究还发现,叶绿素合成受阻位点在ALA→PBG的转化过程。(4)外源喷施ALA减缓了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Pn、Gs和Tr的降幅,Ci的增幅也显着降低,表明ALA可以缓解NaCl胁迫对酸枣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非气孔限制,有助于调节植物叶片的气孔正常开闭,从而促进CO2的交换,增强CO2同化能力。同时,外源喷施ALA能够显着提高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Fm、Fv/Fm、Y(Ⅱ)和qP的水平,降低F0和NPQ的水平。说明外源ALA能够保护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的光合机制,促进了电子传递活性,增加了光化学效率,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酸枣幼苗PSII的伤害,从而提高光合速率,维持光系统的稳定。
李敏[6](2020)在《氨基乙酰丙酸对母猪和仔猪机体铁状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旨在研究氨基乙酰丙酸(ALA)对母猪和仔猪的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器官铁含量和铁代谢相关因子表达量的影响,揭示氨基乙酰丙酸的作用机理并为其在动物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3-4胎次、妊娠期第85d“长白×大白”二元杂交母猪32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整个试验分为妊娠期和仔猪哺乳期两个阶段。在妊娠期阶段,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5 mg/kg ALA、25mg/kg ALA+110 mg/kg Fe-Gly(以铁计)和50 mg/kg ALA。在哺乳期阶段,所有处理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在ALA处理组母猪所产仔猪中,随机选取两窝仔猪不注射补铁剂。试验从母猪妊娠第85天开始,仔猪21天日龄断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ALA显着提高了哺乳仔猪的体重、日增重和初生仔猪的肠道、肝、脾的器官指数(P<0.05);提高母猪和仔猪血清中铁蛋白(Fn)、血清铁(SI)、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和抗氧化性能,以及母猪胎盘和仔猪肝脏的铁含量和铁蛋白(Fn)mRNA表达量(P<0.05);降低了母猪和所产仔猪血清的总铁结合力(TIBC)、母猪胎盘和仔猪肝脏转铁蛋白受体1(TfR1)和转铁蛋白受体2(TfR2)mRNA表达量,以及仔猪十二指肠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膜铁转运蛋白1(Fpn1)和十二指肠细胞色素b(Dcytb)mRNA表达量(P<0.05)。与50 mg/kg ALA组相比,25 mg/kg ALA组和25 mg/kg ALA+Fe-Gly显着提高了仔猪7、14、21日龄的体重、1-21天平均日增重(P<0.05);与25 mg/kg ALA+Fe-Gly相比,25 mg/kg ALA更能明显改善母猪胎盘、初乳和常乳的铁含量和提高胎盘、肝脏和十二指肠上的铁代谢(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母猪从妊娠前30天连续采食单独添加25 mg/kg ALA或混合添加25 mg/kg ALA与甘氨酸铁的日粮,仔猪出生后不补充铁剂,也可获得与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相同的增重效果,同时仔猪SI和Fn含量均得到显着增加,TIBC显着降低。综上所述,母猪饲粮中添加ALA可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改善母猪、仔猪的血清生化、抗氧化性能、免疫指标和器官铁贮情况,以及仔猪肝脏、十二指肠和母猪胎盘上铁代谢相关因子mRNA表达量,在添加量为25 mg/kg ALA时效果最佳,其次是25 mg/kg ALA+Fe-Gly。
李丹丹[7](2020)在《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生理生化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文中指出干旱是紫花苜蓿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及次生代谢物含量会发生显着的变化,干旱下这些指标的变化对保护干旱伤害有重要意义,对牧草质量也有显着影响。这些次生物质含量的变化也会对动物的抗病性有所改善,因而研究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3个紫花苜蓿品种(雷达克之星、保定苜蓿、农牧?806?(Medicago sativa))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通过测定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总黄酮含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黄酮合成关键酶活性及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分析比较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并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探讨ALA对紫花苜蓿是否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不利影响。(1)通过分析比较紫花苜蓿2个品种(雷达克之星和保定苜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发现:适度的干旱胁迫降低了两品种紫花苜蓿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增加了Chla、Chlb、Chl(a+b)、MDA、Pro、SS和SP的含量,并且在中等干旱胁迫下,两个紫花苜蓿品种的SOD、POD、CAT、APX和GR的活性显着增加,其中,雷达克之星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高于保定苜蓿。(2)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紫花苜蓿黄酮类化合物积累量的差异,探究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内黄酮类化合物积累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植株中黄酮化合物含量不同,其中,总黄酮含量表现为:雷达克之星>保定苜蓿>农牧?806?;随着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浓度的增加,3个品种紫花苜蓿植株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呈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相比,10%-15%PEG-6000胁迫下,紫花苜蓿3个品种总黄酮含量以及虎杖苷、木犀草素、染料木素、山奈酚-3-O-芸香糖苷、苜蓿素、甘草素、芹菜素、7?4-二羟基黄酮含量达到最高。这一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干旱胁迫可以促进紫花苜蓿植株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3)研究不同干旱条件下3个紫花苜蓿品种黄酮合成关键酶活性及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发现,不同浓度的PEG模拟干旱胁迫下,3个紫花苜蓿叶片中PAL、4CL、C4H活性以及PAL、CHS和CHI表达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适度(5%-10%)的干旱胁迫下PAL、4CL、C4H活性增至最大;PAL、CHS和CHI表达量也最高。这一结果说明适度的干旱胁迫通过调节紫花苜蓿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上相关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量来调控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4)以紫花苜蓿雷达克之星品种为例,利用相关性分析法揭示紫花苜蓿黄酮类化合物积累量、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相关酶以及相关基因表达量与生长形态指标以及生理特性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紫花苜蓿总黄酮含量与PAL、4CL、C4H活性以及PAL、CHS和CHI表达量表现出强正相关性;且Chla、Chlb、Chl(a+b)含量与PAL、4CL、C4H活性以及PAL、CHS和CHI表达量表现出强正相关性;POD活性与MDA、Pro和RWC含量与总黄酮含量表现出强正相关性;POD活性与PAL活性以及PAL表达量表现出强正相关性;APX活性与4CL和C4H活性及CHI相对表达量表现出强正相关性。(5)通过对15%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的紫花苜蓿(品种:农牧806)叶片喷施不同浓度(0、5、10、15、20、25 mg·L-1)的5-氨基乙酰丙酸来探究ALA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适量的ALA能增加紫花苜蓿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积累,10 mg·L-1ALA处理后,农牧?806?品种叶片中SOD、POD、CAT、APX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显着增加,但MDA、-OH和H2O2的含量则显着降低;当ALA与15%PEG复配处理后,紫花苜蓿幼苗叶片的Chla、Chlb、Car以及Chl(a+b)含量与15%PEG处理相比分别增加;CAT、POD、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以及黄酮和皂苷含量与15%PEG处理相比增加,但丙二醛、H2O2和-OH的含量却降低。研究发现,喷施ALA能够有效提高紫花苜蓿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各浓度ALA对15%PEG不同时长胁迫的恢复效果不同,10 mg·L-1ALA的缓解效果较显着。
张旭虎[8](2020)在《硫化氢调控高羊茅耐荫性的生理机制》文中指出草坪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美化和改善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草坪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目前,我国草坪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有50%左右的草坪处于遮荫的环境中,遮荫胁迫会导致草坪的外观和使用质量下降,增加草坪的建植和养护成本,限制优良草坪草的推广和应用。硫化氢(H2S)是一种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调控作用。近年来,有关H2S调控植物非生物胁迫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然而,有关H2S调控高羊茅耐荫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高羊茅为研究材料,通过外源施加H2S供体Na HS,以及通过亚牛磺酸(HT)清除内源H2S的方法,研究H2S对于高羊茅耐荫性的影响并探究其初步的生理机制。研究的结果如下:(1)通过浓度筛选,获得最佳Na HS浓度为500μmol·L-1;500μmol·L-1 Na HS显着降低遮荫胁迫下高羊茅叶片丙二醛(MDA)的积累,同时诱导了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3种抗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遮荫胁迫通过提高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LCD)的活性,促进了叶片H2S的积累,较高的内源H2S含量增加了高羊茅POD、SOD和APX酶的活性,减少了MDA的积累(P<0.05)。(2)遮荫胁迫抑制了高羊茅体内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的积累,施加H2S后,高羊茅叶片内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显着提高。H2S上调了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了5-氨基乙酸丙酸、胆色素原和原叶绿素酸酯等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的含量,同时H2S还下调了叶绿素降解基因的表达水平。另外,H2S增加了部分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提高了高羊茅叶片内紫黄质、新黄质等类胡萝卜素的含量(P<0.05)。(3)遮荫处理下高羊茅叶片的光合速率显着下降。施加了H2S之后,高羊茅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明显增加,同时H2S提高了高羊茅的气孔导度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的活性,进而提高了遮荫胁迫下高羊茅叶片的光合速率,使高羊茅叶片积累了更多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P<0.05)。光合速率的提高可能是H2S提高高羊茅耐荫性机制的重要途径。(4)H2S诱导了遮荫下高羊茅内源赤霉素(GA)的合成,然而抑制或者施加GA对于内源H2S的含量几乎没有影响。施加多效唑(PAG)抑制GA的合成后,高羊茅植株的高度相比于单独施加外源H2S显着降低,叶绿素总量显着提高,这可能是H2S还参与了高羊茅避荫性的结果。综上所述,H2S能够通过提高高羊茅的光合作用效率来增强高羊茅的耐荫性,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可能是由于高羊茅叶片内较高的抗氧化物酶活性、较高的光合色素含量以及较高的光系统Ⅱ活性。此外,H2S还可能参与调控高羊茅的避荫性,而H2S对于高羊茅避荫性的调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GA,因为抑制GA可以增强H2S对高羊茅耐荫性的调控效果。
产祝龙,张慧,刘梦垚[9](2019)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与草坪草及牧草的非生物逆境应答》文中认为非生物胁迫影响了草坪草和牧草体内多种代谢物及通路的变化,抑制植物的生长。外源物质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草坪草和牧草对逆境的抗性。本文综述了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渗透调节物质、气体分子、离子及氨基酸类物质对草坪草和牧草逆境应答的影响。外源物质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共同调控了草坪草和牧草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了生理代谢途径,缓解了活性氧的伤害、减轻了细胞膜的损伤和离子的毒害,从而起到延缓衰老、提高抗逆性和改善草坪品质的效果。针对模式植物上植物激素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在草坪草抗逆应答方面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李钠钾[10](2019)在《低温弱光胁迫下5-氨基乙酰丙酸对烟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与转录组测序分析》文中指出烟草(Nicotiana tabacum)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烟草育苗是烟草大田生产的基础和保障,烟苗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烟草大田生长发育和成熟采烤后的烟叶质量。由于育苗多是在早春季节,我国大部分南方烟区恰逢寒冷多雨的气候,低温寡照的气象条件对培育适龄的健壮烟苗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制约了烟苗栽后早生快发和正常的生长发育,对稳定烟农经济效益和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和大田验证相结合的手段,研究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烟草育苗上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对一系列形态特征、生理指标、光合参数的分析,确定ALA在烟草育苗上的应用效果,明确适宜的施用浓度,同时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探讨ALA提高烟草幼苗抗逆性的作用机理,为ALA应用到烟草生产实际、解决低温寡照天气对烟草育苗的制约难题提供新的可靠的思路和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弱光胁迫下ALA对烟苗抗性及光合生理的影响模拟弱光天气,在光照12 h/25℃、暗12 h/15℃,光照强度100μmol·m-2·s-1的条件下,以不同浓度的ALA处理5叶龄烟苗,研究各处理的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弱光胁迫会对烟草幼苗的形态建成、生物量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合成、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产生有害影响,烟草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而施用外源ALA可有效缓解弱光胁迫对烟苗的不利影响,植株生长加快、物质积累增加,抗氧化能力与光合性状得到改善。弱光还明显抑制了植株根系的生长,而适当浓度的ALA处理则缓解了弱光对根系的抑制效应,有的处理其根系指标甚至超过了常光对照。另外,ALA具有生长调节剂的浓度效应,ALA浓度过高(40 mg/L-80 mg/L)会对烟苗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而较低浓度的ALA(5 mg/L)则效果欠佳,综合农艺性状、抗逆性和光合能力等指标,在模拟弱光条件下的ALA浓度以20 mg/L为佳。2.低温胁迫下ALA对烟苗抗性及光合生理的影响模拟低温天气,在光照12 h/15℃、暗12 h/10℃,光照强度200μmol·m-2·s-1的条件下,以20 mg/L的ALA处理5叶龄烟苗,研究各处理的农艺性状、光合色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对烟苗形态建成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但烟苗在低温条件下根冠比大幅提升;低温促进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同时其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增加;低温还提高了几种抗氧化酶的活性。低温下施用ALA,降低了叶片中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并进一步提高了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ALA处理还进一步显着增强了几种抗氧化酶的活性,显着提高了内源生长素(IAA)的含量;ALA还提高了植株叶绿素含量,改善了植株的光合性能,提高了叶片光合速率,显着提升了最大荧光、光适应态的最大荧光产额、光诱导的非光化学猝灭的量子产量、非光化学猝灭、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光化学猝灭系数、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等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但对非调节性热耗散及荧光发射量子产量没有显着影响。3.低温弱光胁迫下ALA对烟苗抗性及光合生理的影响模拟低温弱光双重胁迫,在光照12 h/15℃、暗12 h/10℃,光照强度100μmol·m-2·s-1的条件下,以20 mg/L的ALA处理5叶龄烟苗,研究各处理的农艺性状、光合色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双重胁迫的条件下,植株的生长与生理代谢受到严重抑制;如果同时用ALA处理则能够缓解逆境的伤害,显着提升烟草幼苗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显着降低MDA的含量,显着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等抗氧化酶活性,提高烟草幼苗体内脱落酸(ABA)和IAA的含量。ALA还提高了植株叶绿素含量,改善了植株的光合性能,提高了叶片光合速率,显着改善了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进而提高了烟草幼苗在低温弱光双重胁迫下的抗性,产生有利的生理变化,更好地保证了烟草幼苗在逆境下的生存和形态建成。4.低温弱光胁迫下ALA处理烟苗的转录组测序及分析在低温弱光胁迫条件下,通过差异表达分析、GO功能分析、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解析ALA在转录组水平上提高烟苗抗逆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以常温常光为对照,低温胁迫下有1071个基因发生了显着差异表达,其中564个基因表达下调,507个基因表达上调。低温严重影响了烟草的正常新陈代谢活动,很多重要相关基因的表达都显着下调,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光合作用及次生代谢等。若低温常光+ALA处理,有187个基因发生了显着差异表达,其中91个基因表达上调,包括光合天线蛋白通路、叶绿素合成的重要基因-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基因、叶绿体放氧增强蛋白、捕光色素蛋白的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等,可能因此维持了低温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而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基因以及抗氧化酶POD表达显着上调,则可能维持了植物体内的活性氧产生与清除的平衡。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中的重要酶基因表达的上调,有利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提高,对植物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具有重要调节功能。此外,LRR型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与ABA合成途径酶相关基因的显着上调,有利于植物抗逆性的信号转导及合成更多的ABA,从而诱导抗性基因的表达,可能使植物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响应,提高烟草的抗性。研究发现以常温常光为对照,低温弱光胁迫下有1174个基因发生了显着差异表达,其中562个基因表达下调,612个基因表达上调。这些显着下调基因不仅影响了植株重要的代谢过程,还影响了细胞的形态发生以及发育,在富集的代谢通路中包括了细胞发育过程、细胞形态发生,细胞组分形态发生。而在低温弱光胁迫下喷施ALA,植株过氧化物酶基因、谷胱甘肽转移酶与谷胱甘肽特异谷胺酰转移酶等的表达上调,对提高烟草抗氧化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维护植物在胁迫下的正常代谢非常重要。研究还发现植物磺肽素的基因及ABA信号转导代谢通路中的基因植物磷酸酶2C、SnRK2等的表达显着上调。推断ALA可能通过上调植物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信号途径下游大量与抗逆相关的基因表达,使植物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来适应低温弱光胁迫,进而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5.大田条件下ALA处理烟苗对烟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利用烟区实际生产中使用的育苗大棚,以未受到低温弱光胁迫的封闭式育苗为对照,在育苗季节常规的低温弱光天气条件下,分析烟草苗期的形态建成、光合生理、栽后的早生快发情况以及后期采烤后的经济性状等指标,验证ALA在烟草育苗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低温弱光下用ALA处理烟苗后,植株苗期的形态建成得到明显提升,农艺性状指标均优于未施ALA的处理,缓解了低温弱光对烟苗的伤害,与常温常光条件下培育的烟苗指标相当。烟苗的光合特性、SPAD值、根系活力、根系发育等也得到明显改善;移栽到大田后10 d的光合效率以及移栽后10 d、20 d的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优于未施ALA的处理;大田后期收获的烟叶产量和质量与常温常光条件下的对照基本相当,也显着优于未施ALA的处理。该研究表明ALA在烟草育苗环节能较好的增强烟苗对抗低温弱光的能力,提升烟苗素质,并持续改善烟株后期的生长,是具备有应用价值和潜力的调节剂,其20 mg/L的施用浓度也被证明是适宜的。
二、5—氨基乙酰丙酸对两种草坪生长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氨基乙酰丙酸对两种草坪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大鼠和猪铁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铁的吸收代谢机制 |
1.2 铁的营养功能 |
1.2.1 铁参与蛋白质合成及物质代谢 |
1.2.2 铁参与氧气的运输和储存 |
1.2.3 铁与能量代谢 |
1.2.4 铁与免疫功能 |
1.3 仔猪贫血的原因及补铁方式 |
1.3.1 仔猪贫血的原因 |
1.3.2 补铁方式 |
1.4 氨基酸螯合铁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展 |
1.4.1 氨基酸螯合铁的概述及理化性质 |
1.4.2 氨基酸螯合铁的优点 |
1.4.3 氨基酸螯合铁在动物方面的应用 |
1.5 氨基乙酰丙酸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展 |
1.5.1 氨基乙酰丙酸的简介 |
1.5.2 氨基乙酰丙酸在机体内的生成途径 |
1.5.3 氨基乙酰丙酸在工业生产中的制备 |
1.5.4 氨基乙酰丙酸在动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
1.5.5 氨基乙酰丙酸在动物方面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鼠和仔鼠铁状况的影响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动物选择及日粮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指标 |
2.1.5 乳汁及组织中铁含量的测定 |
2.1.6 肝脏铁染色 |
2.1.7 免疫组化法测定Hepcidin基因在肝脏中的分布 |
2.2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猪和仔猪铁状况的影响 |
2.2.1 试验动物选择及日粮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指标 |
3 数据处理 |
4 试验结果 |
4.1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鼠和仔鼠铁状况的影响 |
4.1.1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仔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
4.1.2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仔鼠器官指数的影响 |
4.1.3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鼠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4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仔鼠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5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鼠和仔鼠血清中铁指标的影响 |
4.1.6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乳汁及组织中铁含量的影响 |
4.1.7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仔鼠肝脏铁分布的影响 |
4.1.8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仔鼠肝脏Hepcidin分布的影响 |
4.1.9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鼠胎盘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10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仔鼠肝脏Fpn1、Hepcidin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猪和仔猪铁状况的影响 |
4.2.1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2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猪和仔猪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3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猪和仔猪血清中铁指标的影响 |
4.2.4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胎盘和乳汁中铁含量的影响 |
5 讨论与分析 |
5.1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鼠和仔鼠铁状况的影响 |
5.1.1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仔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
5.1.2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仔鼠器官指数的影响 |
5.1.3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鼠和仔鼠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
5.1.4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乳汁及组织中铁含量的影响 |
5.1.5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鼠胎盘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6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仔鼠肝脏Fpn1、Hepcidin基因表达的影响 |
5.2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猪和仔猪铁状况的影响 |
5.2.1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5.2.2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猪和仔猪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
5.2.3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母猪和仔猪血清中铁指标的影响 |
5.2.4 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胎盘和乳汁中铁含量的影响 |
6 结论、创新点和后续研究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代谢改造重组谷氨酸棒杆菌C4途径高效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5-氨基乙酰丙酸的简介 |
1.1.1 5-氨基乙酰丙酸的理化性质 |
1.1.2 5-氨基乙酰丙酸的应用与前景 |
1.2 5-氨基乙酰丙酸的化学合成 |
1.3 5-氨基乙酰丙酸的生物合成 |
1.3.1 诱变育种合成5-ALA |
1.3.2 C4 途径合成5-ALA及其调节机制 |
1.3.3 C5 途径合成5-ALA及其调节机制 |
1.4 微生物合成5-ALA途径改造研究进展 |
1.4.1 C4 途径改造研究进展 |
1.4.2 C5 途径改造研究进展 |
1.4.3 C4、C5 途径优势比较 |
1.5 5-ALA合成酶及其研究进展 |
1.6 影响C4 途径生物合成5-ALA的因素 |
1.7 课题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
1.8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与质粒 |
2.1.2 引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培养基的配制 |
2.1.5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1.6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目的基因的扩增及PCR产物的回收 |
2.2.3 E.coli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方法 |
2.2.4 谷氨酸棒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方法 |
2.2.5 重组质粒和重组菌的构建 |
2.2.6 5-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的诱导表达、酶活测定 |
2.2.7 关键基因的敲除及工程菌株的构建 |
2.2.8 基因串联表达构建方法 |
2.2.9 sRNA的设计 |
2.2.10 5-ALA工程菌株摇瓶发酵 |
2.2.11 甘氨酸的优化 |
2.2.12 上罐发酵 |
2.2.13 发酵底物、产物的检测及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来源5-ALA合成酶重组菌株的构建及性能测定 |
3.1.1 重组E. coli/pXMJ19-RchemA、E. coli/pXMJ19-RphemA的构建 |
3.1.2 重组C. g./pXMJ19-RchemA、C. g./pXMJc19-RphemA的构建 |
3.1.3 重组菌株蛋白表达与酶活检测 |
3.1.4 重组菌株摇瓶发酵 |
3.2 核糖体结合位点(RBS)工程优化ALAS表达 |
3.3 增加前体琥珀酰CoA的供给 |
3.3.1 odhI、gdhA、sdhA、sucD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及其发酵研究 |
3.3.2 odhI和 gdhA双敲除菌株的构建及其发酵研究 |
3.3.3 odhI和 sdhA双敲除菌株的构建及其发酵研究 |
3.4 过表达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相关基因对5-ALA合成的影响 |
3.5 提高产物5-ALA的胞外分泌 |
3.5.1 过表达RhtA对5-ALA合成的影响 |
3.5.2 过表达EamA对5-ALA合成的影响 |
3.6 抑制产物下游合成途径对5-ALA合成的影响 |
3.7 组合代谢改造谷氨酸棒杆菌株的构建与发酵研究 |
3.8 底物甘氨酸的优化 |
3.8.1 甘氨酸的添加时间对5-ALA产量的影响 |
3.8.2 甘氨酸的添加量对5-ALA产量的影响 |
3.8.3 甘氨酸优化后菌株CA22 发酵合成5-ALA的研究 |
3.9 工程菌5 L发酵罐发酵合成5-ALA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高羊茅耐荫的生理机制及其转录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弱光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2.1 弱光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
1.2.2 弱光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1.3 植物对弱光胁迫的分子应答响应 |
1.4 植物耐荫性评价研究进展 |
1.5 转录组学技术及在草坪草抗逆性研究中的应用 |
1.5.1 转录组研究概述 |
1.5.2 在草坪草抗逆性研究方面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弱光下不同高羊茅品种坪用特性的筛选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培养 |
2.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2.1.3 指标测定 |
2.1.4 数据处理与作图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弱光下20 个高羊茅品种的草坪盖度比较 |
2.2.2 弱光下20 个高羊茅品种的草坪密度比较 |
2.2.3 弱光下20 个高羊茅品种的草坪颜色差异 |
2.2.4 弱光下20 个高羊茅品种的草坪质地差异 |
2.2.5 弱光下20 个高羊茅品种的NTEP综合评价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弱光下2 个不同耐荫性高羊茅品种的生理生化响应 |
3.1 材料方法 |
3.1.1 植物培养 |
3.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3.1.3 指标测定 |
3.1.4 数据处理与作图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弱光对2 个高羊茅品种生长的影响 |
3.2.2 弱光对2 个高羊茅品种光合色素的影响 |
3.2.3 弱光对2 个高羊茅品种细胞膜损伤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2.4 弱光对2 个高羊茅品种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3.2.5 弱光对2 个高羊茅品种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弱光下2 个不同耐荫性高羊茅品种的转录组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培养 |
4.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4.1.3 指标测定 |
4.1.4 数据处理与作图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组装 |
4.2.2 KOG功能注释 |
4.2.3 DEGs筛选 |
4.2.4 DEGs的 GO分析 |
4.2.5 DEGs的 KEGG富集分析 |
4.2.6 DEGs的 qRT-PCR验证 |
4.2.7 光合作用相关DEGs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外源性5-氨基乙酰丙酸对NaCl胁迫下绿豆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指标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外源性5-氨基乙酰丙酸对Na Cl胁迫下绿豆萌发的影响 |
2.2 外源性5-氨基乙酰丙酸对Na Cl胁迫下绿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 外源性5-氨基乙酰丙酸对Na Cl胁迫下绿豆抗逆性的影响 |
2.3.1 丙二醛(MDA) |
2.3.2 脯氨酸 |
2.3.3 可溶性糖 |
3 讨论 |
4 小结 |
(5)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抗氧化系统和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及缩略表(Acronyms and Symbols)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
1.1.1 盐胁迫对酸枣的影响 |
1.1.2 盐胁迫对植物幼苗形态特征的影响 |
1.1.3 盐胁迫对植物氧化损伤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1.4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色素和叶绿素代谢的影响 |
1.1.5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 ALA的性质和生物合成 |
1.2.1 ALA的性质 |
1.2.2 植物体内5-ALA的生物合成 |
1.3 外源ALA在植物逆境胁迫中的调节作用 |
1.3.1 外源ALA与酸枣 |
1.3.2 外源ALA与植物生长 |
1.3.3 外源ALA与活性氧代谢 |
1.3.4 外源ALA与叶绿素生物合成 |
1.3.5 外源ALA与光合作用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生长及氧化损伤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2.1.1 试验材料培养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表观形态的影响 |
2.2.2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株高以及干鲜重的影响 |
2.2.3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 |
2.2.4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2.2.5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H_2O_2及O_2~(·-)含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培养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 |
3.1.4 数据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2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3.2.3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培养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2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绿素生物合成前体含量的影响 |
4.2.3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培养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5.2.2 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氨基乙酰丙酸对母猪和仔猪机体铁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铁的生理功能 |
1.1.1 参与载体形成、运输及储藏营养 |
1.1.2 参与物质代谢 |
1.1.3 生理防卫功能 |
1.2 母猪、仔猪贫血的原因 |
1.2.1 母猪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
1.2.2 仔猪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
1.3 铁的吸收机制 |
1.4 猪常用补铁方式 |
1.4.1 补饲氨基酸螯合铁法 |
1.4.2 补饲氨基乙酰丙酸法 |
1.4.3 仔猪注射补铁法 |
1.5 氨基乙酰丙酸研究进展 |
1.5.1 氨基乙酰丙酸的介绍 |
1.5.2 氨基乙酰丙酸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功能 |
1.5.3 氨基乙酰丙酸对畜禽生长性能的影响 |
1.5.4 氨基乙酰丙酸对畜禽铁状况的影响 |
1.5.5 氨基乙酰丙酸对畜禽的免疫调节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2.3 试验设计 |
2.4 日粮组成 |
2.5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5.1 母猪繁殖性能及仔猪生长性能的测定 |
2.5.2 血液指标测定 |
2.5.3 铁含量的测定 |
2.5.4 组织RNA的提取及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 |
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LA对母猪繁殖性能及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ALA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3.1.2 ALA对仔猪生长体重变化的影响 |
3.1.3 注射(+)与不注射(-)补铁剂对仔猪体重变化的影响 |
3.1.4 ALA对初生仔猪器官指数的影响 |
3.2 ALA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1 ALA对母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2 ALA对初生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3 ALA对10 天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4 ALA对21 天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5 注射(+)与不注射(-)补铁剂对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ALA对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3.1 ALA对母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3.2 ALA对初生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3.3 ALA对10 天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3.4 ALA对21 天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4 ALA对母猪乳汁、胎盘和初生仔猪肝脏铁含量的影响 |
3.5 ALA对胎盘Fn、Tf R1和Tf R2 mRNA表达量的影响 |
3.6 ALA对初生仔猪各器官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ALA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1 ALA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4.1.2 ALA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4.1.3 ALA对仔猪器官发育影响 |
4.2 ALA对母猪和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2.1 ALA对血清Fn、SI和 TIBC的影响 |
4.2.2 ALA对血清ALB、TP、BUN和 GLU的影响 |
4.2.3 ALA对血清IgG的影响 |
4.2.4 注射(+)或不注射(-)补铁剂对10 天、21 天仔猪血清Fn、SI和 TIBC的影响 |
4.3 ALA对母猪和仔猪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4.4 ALA对母猪胎盘、初乳、常乳和仔猪肝脏铁贮的影响 |
4.5 ALA对母猪胎盘和仔猪肝脏Fn、TfR1和Tf R2 mRNA表达量的影响 |
4.6 ALA对初生仔猪十二指肠DMT1、Fpn1和Dcytb mRNA表达量的影响 |
5 总体结论 |
6 创新点 |
7 后续研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生理生化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研究进展 |
1.1.1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1.2 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机制 |
1.1.3 干旱胁迫对植物次生代谢物积累的影响 |
1.2 5-氨基乙酰丙酸(ALA)的生理作用及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1.2.1 ALA的生理作用 |
1.2.2 ALA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1.3 紫花苜蓿概述 |
1.3.1 形态特征 |
1.3.2 化学成分 |
1.3.3 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生理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培养与处理 |
2.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相对含水量,根冠比,叶片干重和鲜重的影响 |
2.2.2 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3 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4 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APX和GR活性的影响 |
2.2.5 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MDA、Pro和SP含量的影响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内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培养与处理 |
3.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地上部分黄酮化合物含量差异比较 |
3.2.2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2.3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内虎杖苷含量的影响 |
3.2.4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内山奈酚-3-O-芸香糖苷含量的影响 |
3.2.5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内甘草素含量的影响 |
3.2.6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内7?4-二羟基黄酮含量的影响 |
3.2.7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内木犀草素含量的影响 |
3.2.8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内染料木素含量的影响 |
3.2.9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内芹菜素含量的影响 |
3.2.10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内苜蓿素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黄酮合成相关酶活性和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培养与处理 |
4.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叶片PAL活性的影响 |
4.2.2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叶片4CL活性的影响 |
4.2.3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叶片C4H活性的影响 |
4.2.4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叶片PAL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4.2.5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叶片CHS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4.2.6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叶片CHI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机制的初步研究 |
5.1 紫花苜蓿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相关性分析 |
5.2 紫花苜蓿总黄酮及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5.3 紫花苜蓿总黄酮及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与MDA、SP和PRO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5.4 紫花苜蓿总黄酮及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5.5 紫花苜蓿总黄酮及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与生长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6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生理特性及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培养与处理 |
6.1.2 试验方法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ALA对紫花苜蓿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6.2.2 ALA对紫花苜蓿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6.2.3 ALA对紫花苜蓿幼苗叶片中H_2O_2和-OH含量的影响 |
6.2.4 ALA对紫花苜蓿幼苗叶片中MDA含量的影响 |
6.2.5 ALA对紫花苜蓿幼苗叶片中SP含量的影响 |
6.2.6 ALA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6.2.7 ALA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SP和 Pro含量的影响 |
6.2.8 ALA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6.2.9 ALA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H2O2、-OH和MDA含量的影响 |
6.2.10 ALA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黄酮和皂苷含量的影响 |
6.3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创新点 |
7.1 总结 |
7.2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硫化氢调控高羊茅耐荫性的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草坪遮荫研究进展 |
1.2.1 遮荫的概念与本质 |
1.2.2 草坪对遮荫的适应策略 |
1.2.3 草坪避荫性的研究进展 |
1.2.4 草坪耐荫性的研究进展 |
1.3 硫化氢调控植物胁迫响应研究进展 |
1.3.1 硫化氢简介 |
1.3.2 硫化氢的生物代谢 |
1.3.3 硫化氢对胁迫的调控作用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硫化氢对遮荫胁迫下高羊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培养 |
2.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2.1.3 指标测定 |
2.1.4 数据处理与作图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最佳NaHS浓度筛选 |
2.2.2 硫化氢对遮荫下高羊茅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2.3 硫化氢对遮荫下高羊茅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2.2.4 高羊茅叶片内源硫化氢的含量 |
2.2.5 高羊茅叶片半胱氨酸脱巯基酶的活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硫化氢对遮荫胁迫下高羊茅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培养 |
3.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3.1.3 指标测定 |
3.1.4 数据处理与作图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硫化氢对遮荫下高羊茅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2 硫化氢对遮荫下高羊茅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的影响 |
3.2.3 硫化氢对高羊茅叶绿素合成与降解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4 硫化氢对遮荫下高羊茅各类胡萝卜素组分与含量的影响 |
3.2.5 硫化氢对高羊茅类胡萝卜素合成与降解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硫化氢对遮荫胁迫下高羊茅光合作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培养 |
4.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4.1.3 指标测定 |
4.1.4 数据处理与作图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硫化氢对遮荫处理下高羊茅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4.2.2 硫化氢对遮荫处理下高羊茅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4.2.3 硫化氢对遮荫处理下高羊茅RuB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4 硫化氢对遮荫处理下高羊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硫化氢调控高羊茅避荫性机制的初步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培养 |
5.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5.1.3 指标测定 |
5.1.4 数据处理与作图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硫化氢对高羊茅形态和草坪质量的影响 |
5.2.2 交互处理对高羊茅叶片赤霉素和硫化氢含量的影响 |
5.2.3 硫化氢与赤霉素交互调控高羊茅的避荫性机制生理特征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低温弱光胁迫下5-氨基乙酰丙酸对烟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与转录组测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低温胁迫对植物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 弱光胁迫对植物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1.3 5 -氨基乙酰丙酸(ALA)的作用及在植物抗性中的应用 |
第2章 引言 |
2.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3章 弱光胁迫下ALA对烟苗抗性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低温胁迫下ALA对烟苗抗性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低温弱光胁迫下ALA对烟苗抗性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第6章 低温弱光胁迫下烟苗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第7章 大田条件下ALA处理烟苗对烟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3 讨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在读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
四、5—氨基乙酰丙酸对两种草坪生长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甘氨酸铁和氨基乙酰丙酸对大鼠和猪铁状况的影响[D]. 李军辉.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代谢改造重组谷氨酸棒杆菌C4途径高效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D]. 王丽君. 江南大学, 2021(01)
- [3]高羊茅耐荫的生理机制及其转录组学分析[D]. 刘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外源性5-氨基乙酰丙酸对NaCl胁迫下绿豆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赵金玺,尤颖,姜凯阳,张嘉祥,张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20(18)
- [5]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抗氧化系统和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D]. 常心怡.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氨基乙酰丙酸对母猪和仔猪机体铁状态的影响[D]. 李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7]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生理生化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D]. 李丹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硫化氢调控高羊茅耐荫性的生理机制[D]. 张旭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与草坪草及牧草的非生物逆境应答[J]. 产祝龙,张慧,刘梦垚. 草业科学, 2019(12)
- [10]低温弱光胁迫下5-氨基乙酰丙酸对烟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与转录组测序分析[D]. 李钠钾. 西南大学, 2019(05)